中 国 语 言 学 史

中 国 语 言 学 史
中 国 语 言 学 史

中國語言學史

主講:侯小英

hxy49@https://www.360docs.net/doc/815400046.html,

参考书目

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邓文彬《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巴蜀书社)

胡奇光《中国小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小学』的发展过程

初级学校

文字学

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小学』的基本内容

文字学

音韵学

训诂学

中国古代语言学的分期

王力(《中国语言学史》):

一、训诂为主的时期?a?a大致从汉代初年(公元前三世纪)到东晋末年(五

世纪),是语义研究为主的阶段

二、韵书为主的时期?a?a大致从南北朝初(五世纪)到明末(十七世纪),

是以语音研究为主的阶段

三、文字、声韵、训诂全面发展的时期?a?a清代

四、西学东渐的时期?a?a清末到解放以前

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

1.先秦时期(以研究实物名称为特色。如《尔雅》)

2.两汉时期(以研究文字、词汇为特色。如《说文》、《方言》、《释名》)

3.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语音研究的开始阶段)

4.隋唐宋时期(汉语语音研究趋向稳固、统一的阶段)

5.元明时期(《中原音韵》是其中的代表作)

6.清代(以研究古音古义为根本特色)

第一章训诂为主的时期

何为“训诂”?

第一节语言研究的萌芽

语言、文字研究的萌芽

借字义、字形的解释来阐明哲理或政治主张

对古书字义的解释

先秦古籍中一些有关语音分析的材料值得注意

先秦诸子的语言学理论

孔子(“正名”思想)

墨子(《墨经》)

荀子(《正名篇》)

第二节

一、童蒙识字课本

我国早期的文字整理工作:

上古时期,黄帝史官仓颉

周代,西周周宣王史官籀,《史籀篇》

秦代,“同书文字”,李斯

二、训诂书之祖《尔雅》

《尔雅》的名称意义

内容、体例

释诂、释言、释训—————————————普通语词

释亲—————————人的家族关系

释宫、释器、释乐———人的日常生活

释天——————————————天文

释地、释丘、释山、释水—————地理

释草、释木———————————植物

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动物

《尔雅》的性质

为两个目的服务的教科书:

1. “正名命物”

2.解经

《尔雅》的价值与局限

价值:1.首创了按词的义类编排词汇的体例;

2.对词义进行解释时,态度比较实在,故释义较科学;

3.是一部研究汉语词义演变史的好书;

4.保存了一些天文、历法、地理、动植物等方面的资料……局限:p15

《尔雅》的注释

晋郭璞《尔雅注》

宋邢昺《尔雅疏》

清邵晋涵《尔雅正义》

郝懿行《尔雅义疏》

现代周祖谟《尔雅校笺》(整理校勘)

《尔雅》的影响

“雅学”(主要包括广雅之作、仿雅之作、雅书注释研究之作)

第三节方言学的兴起

相关历史背景

作者

“故天下上计孝廉及内郡卫卒会者,雄常把三寸弱翰,赍油素四尺,以问其异语,归即以铅摘次之于椠。”

(扬雄《答刘歆书》)

《方言》的内容和体例

内容:“绝代语”的释义;“别国方言”

今本《方言》共十三卷。大体卷一、卷二、卷三、卷六、卷七、卷十、卷十二、卷十三释语词,卷四释服制,卷五释器物,卷八释兽,卷九释兵器,卷十一释虫。

卷一至卷十一的体例基本一致,每一词条之下,都列举有关方言区的词相比较,以通语担任释词。(例见p18)

十二、十三两卷,大部分条目都是以一个单词来解释一个或两个单词,如:备、该,咸也。

总的来看,在体例上仿照《尔雅》,大多是先列举一些同义词,然后用一个常用词解释。例如:

《尔雅·释诂》:佥qian1、咸、胥:皆也。

《方言·卷七》:佥、胥:皆也。自山而东五国之郊曰佥,东齐曰胥。

《方言》中提到的四种语言现象

1)通语——或称凡语、凡通语、通名,四方之通名。这是指没有地域限制、在西汉时期通行地域较广的共同语。例如:

嫁、逝、徂、适,往也。自家而出谓之嫁,由女而出为嫁也。逝,秦晋语也。适,宋鲁语也。往,凡语也。

2)某某之间通语——这是通行地域较广的方言。

逢、逆,迎也。自关而东曰逆,自关而西或曰迎,或曰逢。

3)某地语——通行地区较小的方言,例如:

叨、惏,残也。陈、楚曰惏。

4)古今语,或称古雅之别语。

《方言》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1)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用个人力量进行全国性方言词汇调查的一本书。

2)《方言》为我们了解汉代“普通话”的词汇提供了重要依据。

3)《方言》在词汇研究方面的作用(沟通古今)

《方言》的影响

《续方言》(杭世俊)、《续方言又补》、《广续方言》;

李实《蜀语》、胡文英《吴下方言考》、《广州话本字》(詹宪慈)、杨恭恒《客话本字》、近代罗翙云的《客方言》

?°子云《方言》虽亦古輏轩之使所有事,然惟一二附于经者,解经必用之非是类也。士固可以束而不观。?±(清·齐召南《续方言·序》)

《方言》的注释

晋郭璞《方言注》

清戴震《方言疏证》

钱绎《方言笺疏》

王念孙《方言疏证补》

……

现代周祖谟《方言校笺》

第四节《说文解字》

相关历史背景

今、古文经学之争

作者

“五经无双许叔重”

体例:

1)部首、文字编排体例:

“始一终亥”(部首的排列)

“据形系联”(部首的前后顺序)

“以类相从”(每部中文字的排列)

2)文字体例:

全书收正篆九千多,正篆并不限于小篆,还包括古文和籀文。正篆之外,又列或体、俗体、奇字。

每部末尾注明“文若干”、“重若干”

3)说解体例:

“凡某之属皆从某”

“象形”、“象某形”、“象某某之形”、“象某某”

——象形字

?°指事?±、“象形”、“象某某之形”、“象某某”

——指事字

“会意”,“从某,从某”,“从某某”——会意字

“从某,某声”、“从某,某省声”——形声字

《说文》对中国语言文字学发展的贡献:创学科

通百科

存古篆

“达神恉”

存古音

《说文》的缺陷

p34-36,又,

有些字释义太过笼统、粗疏。

有时用封建说教代替词的释义。

《说文》的影响

?°许学?±?°说文学?±

仿《说文》之作,如:晋吕忱的《字林》、陈顾野王的《玉篇》和宋司马光《类篇》

整理《说文》之作,如:大小徐、说文四大家

第五节声训

什么是“声训”?

~指的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某一词语所代表的客观事物最初的命名立意之义的一种训诂方式。

声训产生与初步发展于先秦,大盛于两汉,集大成于《释名》。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论语·颜渊》)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礼记·中庸》)

王者,往也。神所向往,人所乐归。

(《春秋文耀钩》)

男者任也,子者孳也。男子者,言任天地之道,如长万物之义也。故谓之丈夫。丈者长也,夫者扶也,言长万物也。女子者,言如男子之教,

而长其义理者也。故谓之妇人。妇人,伏于人也。

(大戴礼记·本命》)

君者,元也;君者,原也;君者,权也;君者,温也;君者,群也。

王者黄也,王者方也,王者匡也,王者黄也,王者往也。

(《春秋繁露》)

《释名》

作者

写作目的:

夫名之于实,各有义类。百姓日称,而不知其所以之意。故撰天地、阴阳、四时、邦国、都鄙、车服、丧纪,下及民庶应用之器,论叙指归,谓之《释名》。

内容:解释各种名称的来源

体例:

全书根据义类分为27篇

编排体例(分类)近《尔雅》,二者差别主要在于?(收词原则、释义方式)

声训体例:①以同音字或近音字为训

②以双声字为训

③以叠韵字为训

价值?

《释名》是我国第一部以声训求语源的专著,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语言学同源词研究的开始,具有开创一个全新研究领域的功劳。

其书参校方俗,考合古今,晰名物之殊,辨典礼之异,洵为《尔雅》、《说文》以后不可少之书。

(清·毕沅《释名疏证·序》

《释典艺》:“碑,被也。此本葬时所设也,施鹿卢(辘轳)以绳被其上,引以下棺也。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书其上。后人因焉,无故(即物故)建于道陌之头、显见之处,名其文就,谓之碑也。”《释首饰》:“髲,被也。发少者得以被助其发也。”

《释书契》:“笏,忽也。君有教命及所启白,则书其上,备忽忘也。”

影响

开创了以声训推释词源的方法,对后世语言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开导了右文说和因声求义的先路。

思考:

声训和“约定俗成”原则的关系?

第六节反切的兴起和四声的发现

反切产生之前的注音方法:

譬况法

读若法

直音法

局限?

“然或无同音之字,则其法穷,虽有同音之字,则隐僻难识,则其法又穷”(清·陈澧《切韵考·通论》)

什么是“反切”?

反切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孙叔然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此风大行,高贵乡公不解反语,以为怪异。自兹厥后,音韵锋出。”

(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篇》)

反切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内因:汉语音节本身的特点

外因:佛教文化的影响

反切的价值

在注音字母出现之前,反切一直是汉字注音的主要工具。(克服了之前的注音方法的局限)

反切法的创造,意味着韵书的产生已为期不远了。

反切不仅有注音的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起了统一读音的作用。……

反切的改良

避免类隔。

如:沓,长答反→徒答切

尽可能使二字连读成一音。如:

传统韵书《音韵阐微》

干古寒切歌安切

官古丸切古剜切

坚古贤切基烟切

四声的发现

四声的发现和如下两点密切相关:

1)文学创作

2)佛教传入

第七、八节韵书

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韵书

“魏时有李登者,撰《声类》十卷,凡一万一千五百二十字,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部。”(唐·封演《闻见记·文字》)

我国历史上的重要韵书

《切韵》系韵书

《中原音韵》系韵书

切韵系韵书

《切韵》

《唐韵》

《广韵》

《集韵》

《五音集韵》

平水韵

《切韵》

隋·陆法言《切韵·序》:

昔開皇初,有劉儀同(臻)、顏外史(之推)……等八人同詣法言門宿。夜永酒闌,論及音韻。以古今聲調既自有別,諸家取舍亦復不同,吳楚則時傷輕淺,燕趙則多涉重濁;秦隴則去聲為入,梁益則平聲似去。……欲廣文路,自可清濁皆通,若賞知音,即須輕重有異。

呂靜《韻集》、夏侯詠《韻略》、陽休之《韻略》、李季節《音譜》、杜台卿《韻略》等各有乖互。江東取韻與河北復殊。因論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選精切,除削疏緩。顏外史、蕭國

子多所決定。魏著作謂法言曰:“向來論難,疑處悉盡,何為不隨口記之!我輩數人,定則定矣。”法言即燭下握筆,略記綱紀。

後博問英辯,殆得精華。於是更涉餘學,兼從薄宦,十數年間,不遑修集。今返初服,私訓諸子弟,凡有文藻,即須明聲韻。屏居山野,交遊阻絕,疑惑之所,質問無從。……遂取諸家音韻,古今字書,以前所記者,定之為《切韻》五卷。剖析毫釐,分別黍累。……于時歲次辛酉,大隋仁壽元年也。

从《切韵·序》可知:

编写过程

编写目的

编写原则

《切韵》的内容和体例

按四声分卷,共五卷:平声分上、下两卷,上、去、入各一卷。

共分韵部193个(一说195)。

注释简略,先释义,后出反切,如:

混:流,一曰混沌,阴阳未分。胡本反。

鲧:禹父。古本反。

《切韵》的音系问题

《切韵》所代表的音系不是一时一地的方言音系。

《切韵》音系虽不是一时一地的音系,但也不是各地方言和古今语音的随意拼凑混合。

《切韵》的音系基本上反映了当时共同语读书音系统。

《切韵》的地位和影响

“时俗共重,以为典规。”

《唐韵》

唐开元年间,孙愐

是《切韵》的一个增修本,成书之后至《广韵》之前影响颇大(范镇《东齐记事》:“自孙愐集为《唐韵》,诸书遂废。”)。原书已佚失。

《广韵》

五卷;按四声分卷;206韵

编写体例:

先列出韵目,然后按韵部收字,把同音字放在一起,把同韵不同声母的字用“○”隔开。每个字下边有注释,有反切,有同音字的统计数字。

第一部官修韵书;音韵学研究的中心

《集韵》

在《广韵》的基础上修编而成,对《广韵》有所改进。

全书共十卷:平声四卷,上、去、入各分两卷;收字比《广韵》增加

了一倍多(“务求该广”);仍分206韵。

对《广韵》反切有所改进(照顾了宋代语音)

《五音集韵》

金·韩道昭

全书共十五卷,收字以《广韵》、《集韵》为蓝本,但在韵部和体例上都有所改革,且收字更多、注也比较详细。

革新:韵部归并(206→160)

编排体例(按韵排列→按声类排列)

平水韵

王文郁《平水新刊韵略》(1229年)

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1252年)

分106韵

是宋代以后使用的诗韵系统,影响非常大。

《切韵》音系在汉语史上的地位

在汉语音韵学中,《切韵》音系是最受重视的一个音系,它被看作是整个语音史的中枢,又是研究历代语音系统和现代各方言音系的首要参照系统。

《中原音韵》系韵书

《中原音韵》

《洪武正韵》

《韵略易通》

《韵略汇通》

《中原音韵》

元·周德清

编写目的:

“言语一科,欲作乐府,必正言语;欲正言语,必宗中原之音。”

“余尝于天下都会之所,闻人间通济之言。世之泥古非今,不达时变者众。呼吸之间,动引《广韵》为证,宁甘受鴂舌之诮而不悔。亦不思混一日久,四海同音,上自缙绅讲论治道,及国语翻译,国学教授言语,下致讼庭理民,莫非中原之音。”

(《中原音韵·自序》)

内容和体例

全书共两卷,收字五千多个;根据元朝的北曲用韵,把韵部分析归纳为十九部,并首创“平分阴阳、入派三声”之说。

体例上,《中原音韵》一反传统韵书的模式,既不注反切,亦不标字母(声母),更无释义。

《中原音韵》所代表的音系

《中原音韵》代表的是当时的首都(大都)的语音系统,这是现代汉语共同语语音系统的源头和基础。

价值和影响

“作北曲者守之,兢兢无敢出入。”

《中原音韵》是对传统韵书的一次彻底的革新(摆脱了传统的仿古韵书的羁绊,完全根据当时实际语音的韵部编写而

成);

《中原音韵》在中国古代韵书发展史上形成了独立的一派,即与《切韵》系韵书相对立的北音韵书。

《洪武正韵》

明·乐韶凤等

“这是古今南北杂糅的一部韵书。”(王力)

?°一以中原雅音为定?±

“南曲协律的规范”(被视为曲韵南派的创始之作)

《韵略易通》

明·兰茂(1442)

本书最大特点:第一次用一首《早梅诗》标明了云南官话的声母系统。

早梅诗

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

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

《韵略汇通》

明·毕拱宸(1642)

在兰茂《韵略易通》的基础上改编而成。

最值得称道之处:记录了当时北方话-m尾消失的情况。

第九节等韵学

等韵学的兴起和“悉昙”(梵语siddham)的传入有关。

等韵

“等韵”是古代音韵学分析汉字字音结构的一种方法。

“以等分韵”

“以等分韵”又进而发展为等韵图

等韵图

等韵图,实际上就是以声韵调相配合的拼音表、把每一个字的音节结构用图表的方式全面地展示出来。

等韵图的出现,标志着古人对汉语语音的分析已达到了相当精密的程度。

现存最早的韵图是《韵镜》

《韵镜》

《韵镜》实际上就是根据《切韵》系韵书的反切编制的声韵调配合简表,共有四十三图。

我国历史上的韵图

第一派:以《韵镜》和《七音略》为代表。〔把字音分为二呼,每呼四等,按《切韵》系的韵部分为四十三图〕

第二派:《四声等子》《切韵指掌图》和《切韵指南》〔最大贡献是把206韵概括为十六个摄或十三个摄?a?a按摄划分而非按韵划分了〕

第三派:《韵法直图》和《韵法横图》、《字母切韵要法》、潘耒《类

西方三大语言学流派

西方三大语言学流派 目录: 【一】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也称比较语言学) 【二】20世纪初期到中叶:结构主义语言学(也称结构语言学) 【三】20世纪中叶至今:转换生成语言学 【一】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 (也称:比较语言学) 运用“历史比较法”,对不同语言进行比较分析,揭示语言间的亲属关系以及它们的历史发展,这样的语言研究就是历史比较语言学。 【1】先驱人物——威廉·琼斯(英国东方学家,加尔各答最高法院法官)1786年是语言学诞生的一年,因为这年的9月27日有个名叫威廉·琼斯(W. Jones)的英国人在加尔各答“亚洲学会”宣读了一篇著名的论文《三周年演说》。文章指出梵语(古印度语)和欧洲希腊语、拉丁语、凯尔特语和日耳曼语的结构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因而他断言,这些语言必有一个共同的来源。威廉·琼斯的论文研究引起了欧洲学术界的广泛兴趣,在当时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学者把眼光引向过去,探索各民族的起源和史前史,古代的语言也是系统研究的对象之一。 此后的100年中,学者们忙于各种语言的历史比较——先是在印欧语系的各种语言之间进行比较,后来则是构拟它们的母语——原始印欧语。 【2】奠基人有:葆朴、拉斯克、格里木 1816年,德国语言学家葆朴发表了《论梵语动词变位系统,与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和日耳曼语相比较》一文,揭示了这些语言的动词变位系统的对应规则,并认为这些语言应该具有共同的来源的结论,被认为是历史语言学的奠基之作。 1818年,丹麦语言学家拉斯克发表了《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的起源研究》,指出日耳曼诸语言和其他印欧语的词在语音上存在着有规律的形式对应关系。拉斯克认为,语法对应是确定语言亲属关系和起源共同性的更为可靠的标志,该文所论述的方法和原理对历史语言学的建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德国语言学家雅各布·格里木对历史语言学的建立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他1819年出版的《德语语法》提出了语音演变规律(著名的格里木定律,受到拉

中国语言学史复习资料教学提纲

中国语言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雅学:《尔雅》首创按意义分类编排的体例和多种释词方法,对后代词书、类书的 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人模仿《尔雅》创作了一系列以“雅”为书名的词书, 如《小尔雅》、《广雅》、《通雅》等,而研究雅书又成为一门学问,被称为“雅学”’。 2、小学:“小学”这个名词最初跟学校有关系的,《大戴礼记》云:“及太子少长,知 妃色,则入于小学。小学者所学之官也”;汉代小学指童蒙识字课,也即语言文字 方面的学问;隋唐时代小学概念扩大;唐代以后“小学”成为文字学、音韵学、训 诂学的总称。 3、《切韵》:隋代陆法言所著,是韵书中影响最大的一部,按四声分卷,共五卷;平 生分上下两卷,上、去、入各一卷,共分韵部193部,记音简略,先释义,后记音。 在汉语音韵学当中,《切韵》被看作是整个语音史的中枢,又是研究历代语音系统 和现代各方言因素的首要研究系统。 4、《广韵》:全名《大宋重修广韵》,陈彭年等奉赦编撰,这是目前保留下来最早的, 最完整的韵书,根据前代《切韵》、《唐韵》等韵书修订而成,共分为五卷(平声分 上下两卷,上、去、入各一卷)分206韵。 5、《干禄字书》:是唐中的一部正字书,作者颜元孙。干禄,求禄位,学好写字就能 求得禄位,是科举时代的字体标准。 6、《说文解字》:由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所著,简称《说文》,根据文字的形体, 创立540个部首。系统阐述汉字的造字规律,是中国第一部即后代所说的字典。 7、因声求义:是传统的训诂方法之一,是指通过对汉字声音线索的分析来探求字义。 8、字书:字数是研究字形和根据字形以考证音义的书,包括(1)学童识字课本,如 《急就篇》等;(2)解释汉字形体、读音和意义的书,如(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梁)顾野王的《玉篇》,(宋)司马光等的《类篇》,(清)《康熙字典》等。(3) 刊正字书的书,如(唐)颜元孙的《干禄字书》,(宋)张有的《复古编》等。 9、秦代三书: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母敬的《博学篇》在历史上被称为 秦代三书。“秦代三书”的社会作用有两个:一是规范了文字书写形体,二是成就 了一部权威的蒙学知识教材。 10语文学:是文字或书面语言的研究,特别注重在文献资料的考证和文字的训诂,这种研究比较零碎和缺乏系统性。 11 语言学:研究对象是语言本身(口语与书面语),研究的结果可以得出科学的、系统 的、全面的语言理论。 12 声调: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通常叫四声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13反切:古代的一种记音方法,用两个字拼出另一个字的读音,取上字之声母,用下字之韵母及声调,拼出被切字的读音。 14 《中原音韵》:元.周德清著,他认为“言语一科,欲作乐府,必正名语,欲正名语 必思中原之音。”根据元朝的北曲用韵,把韵部分析归纳为19韵部。 15 《玉篇》:南朝梁.顾野王撰,是中国古代一部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字书,是我 国第一部按部首分门别类的汉字字典。 16 大小徐:指徐铉、徐渭兄弟二人,两人俱精通文字,对说文有着重要的研究,号“大 小徐”。 17 籀文:古汉字中一种书体的名称,西周末和春秋初的文字,字体与秦篆相近,又称 “大篆”、“籀书”。 18 古文:指战国时期盛行于六国的文字。

小学生谜语大全及答案

小学生谜语大全及答案 001一个黑孩,从不开口,要就是开口,掉出舌头。【谜底】瓜籽 002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齐。【谜底】手指 003人脱衣服,它穿衣服,人脱帽子,它戴帽子。【谜底】衣帽架 004屋子方方,有门没窗,屋外热烘,屋里冰霜。【谜底】冰箱 005两只小口袋,天天随身带,要就是少一只,就把人笑坏。【谜底】袜子 006弟兄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只要一分开,衣服就扯破。【谜底】蒜 007 身穿大皮袄,野草吃个饱,过了严冬天,献出一身毛。【谜底】绵羊 008独木造高楼,没瓦没砖头,人在水下走,水在人上流。【谜底】雨伞 009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谜底】荷花 010颜色白如雪,身子硬如铁,一日洗三遍,夜晚柜中歇。【谜底】碗 011有面没有口,有脚没有手,虽有四只脚,自己不会走。【谜底】桌子 012白嫩小宝宝,洗澡吹泡泡,洗洗身体小,再洗不见了。【谜底】香皂 013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得子儿多,个个黑脸膛。【谜底】西瓜 014不怕细菌小,有它能瞧到,化验需要它,科研不可少。【谜底】显微镜 015就是笔不能画,与电就是一家,要知有无电,可去请教它。【谜底】测电笔 016 象只大蝎子,抱起似孩子,抓挠肚肠子,唱出好曲子。【谜底】琵琶 017圆筒白浆糊,早晚挤一股,兄弟三十二,都说有好处。【谜底】牙膏 018上不怕水,下不怕火;家家厨房,都有一个 (打一生活用品)。【谜底】锅019一个老头,不跑不走;请她睡觉,她就摇头 (打一物)。【谜底】不倒翁020大姐用针不用线,二姐用线不用针,三姐点灯不干活,四姐做活不点灯。(打四种动物)【谜底】蜜蜂,蜘蛛,萤火虫,纺织娘 021驼背公公,力大无穷;爱驮什么车水马龙(打一物)。【谜底】桥 022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打一动物)。【谜底】公鸡 023先修十字街,在修月花台,身子不用动,口粮自动来(打一动物)。【谜底】蜘蛛 024有头没有颈,身上冷冰冰,有翅不能飞,无脚也能行(打一动物)。【谜底】

西方语言学史复习考试材料

第一章古代语言学 第一节古印度语言研究 1.波尼尼的《梵语语法》 第二节古希腊、罗马语言研究 一、古希腊哲学家的语言研究 1.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2.柏拉图《科拉迪洛篇》 3.亚里士多德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主要著作:《解释篇》《修辞学》《诗学》 4.芝诺创立的哲学学派——斯多嘎学派。因芝诺在雅典意为“彩绘有顶柱廊”的画廊讲学,故称之为画廊学派或斯多葛派 二、重要争论:“词”“物”之争 1.公元前五世纪: 自然派:事物的名称是由事物的本质决定的; 惯例派:事物的名称和带我的本质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名称之所以指称事物,是由于惯例。 自然界是如何构成的?自然界的运动情况如何反应到语言之中? 观点一:大自然的运动没有什么规律可言 观点二:星球的运动和季节的变化不是杂乱无章的,而由一种不可抗拒的规律支配的。 2.公元前三世纪左右(核心转移:如何看待语言的规则) 规则派:语言是人为的,就一定有规律的。语言基本上是有系统,有规则的。 异常派:天然形成的东西没有什么规律可言;如果语言是人为的,人类会早已把不规则的现象纠正过来了--帕加马学派 三、古罗马语言学 3、瓦罗的《论拉丁语》被称为第一个有著作留下来的认真研究语言的拉丁学者和所有拉丁语学者中最有创见的人。 4、多纳图斯的《语法术》 5、普利西安的《语法原理》 第二章历史比较语言学 一.定义:又称比较语法。研究语言之间结构上的亲缘关系,通过对有亲属关系的语 言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它们之间的对应规律,从而构拟这些语言的共同母语。 拉斯克最先对亲属语言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代表作《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起源的研究》 葆朴第一个将梵语与欧洲语言进行系统比较的语言学家 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语言学研究成就:语言类型学。 认为语言有四种类型: 孤立语:一个词代表一个意思的。 粘着语:用简单的词组合成复合而词形和意义又都不变的。 屈折语:用词尾变化来表示语法关系的。 多式综合语:句子的主要结构或全部结构全包含在一个词之中的

中外语言学简史

整个西方语言学史的历史阶段(5个)1语文学:公元前3世纪对古籍做注释和校对,是语言学研究的开端,到公元前16 17世纪出现复兴和繁荣2传统语法阶段:古希腊18世纪依赖逻辑范畴建立语法范围,依照拉丁语法建立起来的3历史比较语言学:运用历史比较法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及其演变的过程的语言学。在19世纪初广泛研究印欧语系的语法上建立起来的,是语言学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语言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4结构语言学:以语言的结构主要的研究对象的语言学,19世纪初洪堡特就开始了语言结构分析,20世纪初语言学的重心转移到结构主义语言学5生成语言学:以语言的生产和转换能力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1957乔姆斯基《句法结构》使欧美语言学发展进入新阶段。 重要语言学家: 瓦罗《论拉丁语》:古罗马著名学者之一,第一个真正的拉丁语法专家,代表作《论拉丁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关于语法的研究(捍卫“类比”原则)包括1词源学2形态学3句法学《论拉丁语》是研究拉丁语的专著,涉及语言学理论方面及一些残留问题。 洪堡特及其理论 贡献:普通话语言学的奠基人。贡献:语言学理论“把语言看作一种不间断的创造活动”是其核心,认为:1语言中没有静止的东西2语言整体分割的词和语法规则只是一种人为的毫无生气的冷了的溶岩石3在深入研究语言创造活动特征的过程提出“语言四部形式”的概念。 语言的三类型:孤立语粘着语曲折语 特鲁别茨柯伊《音位学原理》20世纪语言学的经典著作。威廉·琼斯:历史比较语言学创始人,1789在亚洲学会宣读了《三周年演说》的论文,确定了梵语和拉丁语、希腊语和日耳曼语有亲缘关系,琼斯的发现掀起了研究梵语的热潮。 施莱歇尔语言理论:提出了自然主义语言观开创了自然主义学派1语言有机体理论突出了语言的物质性,忽略了语言的本质属性社会性2语言生命的两个时期的假说(荒谬)。语言:成长时期、衰老时期。认为成长期语言由简单的结构形式变为更复杂的结构形式,衰老时期有最高点逐渐衰老,形式也遭到损坏3语言发展阶段4语言谱系树理论:把整个印欧语系比作一颗树的树干,分支是各种印欧语(如斯拉夫语、立陶宛语)分支上有细支,代表印欧各种方言,此理论首次明确提出亲属语言谱系种类的问题,用树形方法形象的表达了对语言相互关系的看法,但从理论上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 斯多葛派:公元前4世纪一批逻辑学家和哲学家都是亚里士多德的反对者。对语言学的贡献:1清楚区分了逻辑研究和语法研究2使用的语法术语越来越精细使用至今。此派的语言观属于自然派,认为早期语言的声音和能代表的事物之间有天然的联系,努力研究词源寻找语言的原始形态。提出“变则学说”认为词与事物关系是不对应的,得出语言是无系统不受规则限制的。 格里木定律:1817年格里木发表《德语语法》系统论述了日耳曼语和其他印欧语言之间辅音的一致性,后来被称为。亚历山大学派:亚历山大将军托雷密在埃及建立的,研究希腊的古代文献、注释和考证《荷马史诗》形成亚历山大学派。代表人物:亚里斯塔克提出“类比”说,语言是以相似的形式指明相似的范畴,并受一定规则制约的,对形态学做了详细研究确立八大词类。促进作用1确立了语文学的观念2他们的语文学工作提出了语言研究的新角度和新方向,寻求对语言文字本身的理解促进真正语言学的诞生3保护希腊语 历史比较语言学产生的前提: 118世纪队语言标本的搜集,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准备了具体的材料2把其他科学领域特别是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引进到语言研究中来,引起语言研究方法的改革3梵语的发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诞生提供了最直接的条件索绪尔:现代语言学之父,以结构研究为主《论印欧系语言元音的原始系统》前无古人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最重要的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1916年出版进一步强调了“系统”概念。贡献: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2语言与言语的区分,明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3共时和历时的区别4语言系统性与价值的概念5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6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 索绪尔理论对代语言学的影响: 1系统性把语言看成一种系统和结构2注重共时研究3优先口语研究4认为语言是描写性的不是规定性的5主张区分语言和言语6强调独立自主性,摆脱哲学家、心理学家的影响,作为一个独立对象做观察。现代语言学的特征都源自索绪尔的理论,索绪尔所建立起的语言学框架对现代语言学有重要的影响。 语言与言语的区分:为了确定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于是产生的这样的区分。言语:是个人行为是暂时的现象,不能作为语言研究的对象。语言:是言语的工具,是言语的产物,是一套比较稳定的符号系统,可以将其从言语活动中划分出来作为语言研究的对象。 共时和历时的区分:历时现象:指语言的发展和演变,共时现象:两者是对立的,应分别研究,在共时性基础上才能对不同的语言进行研究。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一切与语言系统无关的东西都属于外部语言学,一切与系统有关的属于内部研究。 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言学,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美国形成。理论基础:迪卡尔的理性主义,认为人本身有语言能力,语言知识一部分是人类的属性(人类天生具备的语言能力)另一部分是人类生存经验中后来获得的个别语言知识。乔姆斯基接受洪堡特的观点:语言是有限手段的无限运用,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提出“演绎法”从语言能力研究当中揭示人的认知过程。 生成:数学领域的用语,用较少的规则解释较多的事实,生成性说明语言具有创造性,生成语法就是要设计一套产生某语言全部语法的规则,且仅仅是符号语法规则。 历史比较语言学三个第一:拉斯克:西方第一个进行语言比较研究且取得出色成绩的语言学家《古代北方语或冰岛

语言学发展史[1]

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即为语言本身的目的而研究语言)起始于19世纪上半叶,是随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而诞生的.在一个多世纪里,语言学的发展,概括起来说,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可分别以语言研究中先后占据重要地位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派,结构主义语言学派,转换生成语法学派和功能主义语言 学派的四大学术思潮为其标志. 1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指的是采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对语言之间的系统对应现象进行解释,从而揭示语言的历史渊源,语言的演变规律及其亲缘关系.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工作最初是由在东印度公司任职的英国学者琼斯(W.Jones)开始的.琼斯在1786年首先提出了梵语同欧洲古希腊语,拉丁语有着共同的来源这一观点,但他并没能找出它们之间的语音对应 规律.因此,他的研究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历史比较语言学. 一般认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是19世纪丹麦的拉斯克(R.Rash),德国的葆朴(F.Bopp)和格林 (J.Grimm).这三位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广泛地调查了一大批诸如梵语,希腊语,拉丁语,冰岛语,立陶 宛语,峨特语等古代和现代语言,对它们的词形作了系统的比较,找出了其中的语音对应规律;由此确定 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另一位影响较大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家是德国的施来赫尔(A.Schleicher).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致力于古印欧语的重建工作,并提出了所谓谱系树理论(Family Tree Theory).该理论认为,一个语系就好像一棵树,亲语是树干,子语是树枝,构成一个谱系树.谱系树理论的提出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大进展.一个语系从假设的原始母语逐步演变到各种语言的历史过程一目了然地展现了出来. 19世纪下半叶出现了以保罗(H.Paul)等人为代表的新语法学派(Neogrammarians),该学派的出现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又推进了一大步.新语法学派认为,历史比较语言学不应该只是对语言变化做单纯的 描写,而应该联系语言的使用者探讨语言变化的本质.他们把语言变化的规律归纳为两条极其重要的原则:一是语音规则无例外论,二是类比原则.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些局限性,如孤立地研究语言单位而忽视 了语言的体系性,强调对语言现象的历史比较而忽视了语言的整体性等,便明显地暴露出来了.到了20世纪初,语言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酝酿着一场重大的变革. 2 结构主义语言学 1911年是语言学发展史上比较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的6月和7月间,早年曾从事过印欧语言历史比较研究的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de Saussure)在日内瓦大学系统地传授了他本人语言学理论中的精华部分——静态语言学(Static Linguistics).1916年,也就是在索绪尔去世三年后,他的学生巴利(Charles Bally)和薛施蔼(Albert Sechehaye)根据讲稿和听课笔记整理出版了《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一书.这部著作自出版以来,流传之广,影响之深,在语言学史上是罕见的.美国语言学家霍凯(C.Hockett,1965)曾把《普通语言学教程》称誉为现代语言学史上的四项重大突破之一.该书中提出的一系列理论突破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局限性,开创了语言学中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新纪元. 索绪尔语言理论的主要特点是把语言看成是由语言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组成的结构系统.换句话说,索 绪尔认为,语言是一个大系统,其中有词汇,语法,语音三个小系统;而这三个小系统各自又有许许多多彼此有联系的成分.另外,索绪尔对语言的研究与历史比较语言学不同之处还体现在他的三个二分法之中,即语言和言语,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等的区分. 在索绪尔学说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语言研究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结构主义学派,如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等.各结构主义学派在语言研究中虽侧重的方面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是采用共时的研究方法,对语言系统本身的结构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从不同方面进行描写. 在众多的结构主义派别中,影响最大的是美国描写语言学派.该学派由美国人类学家鲍阿斯(F.Boas)所 始创,但最有影响的人物当推布龙菲尔德(L.Bloomfield).1933年布龙菲尔德出版了《语言论》(Language)一书,对这一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做了规范性的描写.他主张语言学的任务就是要客观地,系统地描写可以观察到的语言素材,以此来揭示语言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在研究方法上,他们只注重语言形式的分析,而 忽视意义的研究;认为语义不属语言研究的范围.这个学派对语言研究的最大贡献在于探索出了一套相 当严谨的语言描写方法,即以分布和替代为标准对语言单位进行层层切分和归类的描写方法. 3 转换生成语法 195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乔姆斯基(N.Chomsky)出版了《句法结构》(Syntactic Structure)一书,在语言学界引起了一场革命,从而开创了语言研究的转换生成语法时期.虽然在语言研究方法和原则方面,乔姆斯基继承了结构主义的一些特征,例如哈里斯所创造的转换理论,雅柯布逊的语言共性理论,以

西方语言学史重点

西方语言学史重点 一、语言学的分类 (一)功能角度: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 (二)具体研究对象:普通(一般)语言学/个别(专语、具体)语言学 (三)研究时段: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四)研究方法:描写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 (五)研究对象的状态:静态语言学和动态语言学 (六)研究角度和范围:微观语言学和宏观语言学 二、应用语言学类别 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统计语言学 三、西方语言学史的分期 1.一般的划分方法 (1)古代语言学(19世纪以前) (2)近代语言学(19世纪) (3)现代语言学(20世纪上半叶) (4)当代语言学(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 ——“五段两线三解放 “五段”指语文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形式语言学、交叉语言学等五个阶段;“两线”指“整齐论”和“参差论”两条路线的斗争;“三解放”指历史比较语言学、索绪尔、社会语言学这三个有代表性的里程碑。 2.传统语文学的定义、性质、局限性 定义:传统语文学是传统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三大语文传统,分别是古希腊传统、古印度传统,以及中世纪阿拉伯传统。 传统语言学是一个与现代语言学相对的概念,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之前的各种语言学理论。那么,与它相对的现代语言学就是指20世纪以来,建立在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基础上的各种语言流派及其分支学科的总称。 性质:“依附性”是传统语文学重要的性质。传统语文学并不能算作一门真正的独立学科,只能称为语言学的前奏。 局限性:要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独立的研究方法以及多样化的研究材料,而传统语文学并不具备。 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 四、古希腊语言研究

最全的猜字谜语大全及答案(齐整版)

最全的猜字谜语大全及答案(齐整版) 1、字谜:皇帝新衣——袭 2、字谜:一流水准——淮 3、字谜:石达开——研 4、字谜:拱猪入门——阂 5、字谜:格外大方——回 6、字谜: 走出深闺人结识——佳 7、字谜:一千零一夜——歼 8、字谜:七十二小时——晶 9、字谜:床前明月光——旷 10、字谜:需要一半,留下一半——雷 11、字谜:一口咬住多半截——名 12、字谜: 一月一日非今天——明 13、字谜: 要一半,扔一半——奶 14、字谜: 综合门市——闹 15、字谜: 不是冤家也碰头——硼 16、字谜: 上气接下气——乞 17、字谜: 四方来合作,贡献大一点——器 18、字谜: 贪前稍变就成穷——贫 19、字谜: 半布春秋——秦

20、字谜: 银川——泉 21、字谜: 一来再来——冉 22、字谜: 守门员——闪 23、字谜: 有人偷车——输 24、字谜: 酿酒之后隔日香 25、字谜: 半青半紫——素 26、字谜: 自己——体 27、字谜: 秀才翘尾巴——秃 28、字谜: 重点支援大西北——头 29、字谜: 身残心不残. --息 30、字谜:十八乘六——校 31、字谜:一勾心月伴三星——心 32、字谜:一撇一竖一点——压 33、字谜:八字头——学 34、字谜:千里挑一,百里挑一——伯 35、字谜:群雁追舟—巡2110 ,猜一个字答案是:言 36、4个人搬个木头,猜一个字答案是:杰 37、一人,猜一个字答案是:大 38、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猜一字答案是:拿 39、一人在内,猜一字答案是:肉

40、一人挑两小人,猜一字答案是:夹 41、一人腰上挂把弓,猜一字答案是:夷 42、一口吃掉牛尾巴,猜一个字答案是:告 43、一口咬定,猜一字答案是: 交 44、一大二小,猜一个字答案是:奈 45、一斗米,猜一个字答案是:料 46、一月七日,猜一个字答案是:脂 47、一加一,猜一字答案是: 王 48、一半儿,猜一个字答案是:臼 49一字十三点,难在如何点,猜一个字答案是:汁 50、一百减一,猜一个字答案是:白 51、一夜又一夜,猜一字答案是:多 52一个人搬两个土,猜一个字答案是:佳 53、一个礼拜,猜一个字答案是:旨 54、一家十一口,猜一字答案是:吉 55、一家有七口,种田种一亩,自己吃不够,还养一条狗答案是:兽 56、一根木棍,吊个方箱,一把梯子,搭在中央答案是:面 57、一只牛,猜一个字答案是:生 58、一只狗四个口,猜一个字答案是:器 59、一一箭穿心,猜一字答案是:必

西方语言学史 重点

第二章历史比较语言学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兴起 1.定义:又称比较语法。研究语言之间结构上的亲缘关系,通过对有亲属关系的语言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它们之间的对应规律,从而构拟这些语言的共同母语(即共同始祖语)。 2.历史比较语言学产生的条件 (1)广泛收集世界各种语言材料 1806年德国阿德隆《米特里达脱斯》五百多种语料 [俄] 《全球语言比较词汇》近三百八十种语言材料 (2)认识到梵语在语言比较中的地位和作用 [英] 威廉-琼斯首先认识到印度的梵语和欧洲语言有共同之处。 1807年[德] 施莱格尔(F.von Schlegel)《论印度人的语言和智慧》 1808年德国学者施莱格尔(F. V on Schlegel)出版了《论印度人的语言和智慧》,认为欧洲许多语言的共同点不是偶然的,他提出了“比较语法”这个术语,并认识到语音对应对比较语法的重要性。 尽管这部书对语言科学的建立有很大的影响,但施勒格尔和琼斯一样只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者,因为他们没有找出梵语和欧洲语言的语音对应规律。 3.历史比较语言学兴起的原因 (1)方法基础 19世纪初自然科学领域的比较方法运用到语言学研究中,引起了语言研究方法的彻底变革。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西方社会,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发生急剧变化,一些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纷纷从先进的自然科学移植研究方法。 (2)材料基础 18世纪,随着人们语言视野的扩大,大量的语言标本得以积累,这为对语言进行历史比较研究奠定了基础。有意识的在世界范围内采集语言标本是由莱布尼茨开始的。类似这样的采集工作还有一些学者和传教士进行。材料积累多了,人们便产生了排比、分类研究的兴趣。一些学者开始了初步的比较和分类工作。斯加里谢、莱布尼茨已对欧洲语言做过分类的尝试。但是最初的比较研究是从19世纪初对日耳曼语族、罗曼语族、斯拉夫语族内部各种语言的比较开始的。语言学研究在19世纪已经由搜集材料的科学变成整理材料的科学。 (3)直接原因。 促使历史比较语言学产生的最直接原因是发现梵语和希腊语、拉丁语之间的相似性。欧洲人真正了解梵语始于18世纪。 威廉·琼斯:(欧洲第一个深入研究梵语的学者) 梵语和许多欧洲古代语言有共同的来源。 “梵语的动词词根和语法形式,同希腊语和拉丁语有着十分明显的亲密关系——不可能是偶然产生的巧合。的确,任何一个语言学家要是把这三种语言仔细考察一番,都会相信它们出于共同的来源,不过这个共同的来源也许不存在了。“ 二、历史比较语言学的 基本理论和方法

1 语言学史的基本内容整理

1 语言学史的基本内容 ?语言学史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它是语言学学科的历史,人们语言研究的历史,也就是过去人们是如何研究语言的,把语言学这门学问一直追溯到它的开端,回到先民开始对自己的语言产生兴趣的时候,观察各个时期的人们怎样思考语言问题,怎样研究各种语言,这样的考察就是“语言学史”了。 ?在古人眼里语言是极神圣的东西,以为它一定是天赐的。比如像《圣经·创世纪》里说的那样,上帝不但造世界、造人,还帮助人造了语言。因为,假如不把语言给予人,他就不是完整意义的人。这是西方的神话。世界很多民族都有类似的神话,说到语言是怎么来的。我们汉民族有没有类似这样的神话呢?似乎没有。大家想必都听过女娲造人的传说: “俗说开天辟地,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应劭《风俗通义》)可是造出了人,故事便完了,不提语言的由来。 ?2语文学 ?从古代就开始的语言研究,目前能见之于史册而又有显著成绩的主要是印度、中国、阿拉伯、古希腊罗马。它们被认为是语言研究的四大发源地。不过当时的研究并不是以研究语言为直接目的的,而大多数是局限于本族语言的范围,重在对前人的典籍文献作注、考证、诠释,旨在让人读懂。虽然当时的研究在方法上多失之零散、静止、片面,但它们却为以后的语言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欧洲在19世纪以前,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前的语言研究,都属于这一范畴。这一阶段被人们称为“语文学”阶段或语言学的“前科学期” ?2)19世纪的历史语言学 ?从1786年英国爵士琼斯提出印欧语有共同来源,标志着语言学诞生,语言学已有两个多世纪的历史了。 ?琼斯的发现,启发了语言研究者的想象。此后的100多年里,除了语言历史比较研究外,其他方面的研究都黯然失色了。学者们的著述大多是比较语法方面的,接着开始构拟原始印欧语。在这种风尚的影响下,19世纪的语言学家都忙于印欧语各语言间的历史比较,并重建那个假拟中的母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三大奠基人 ?19世纪中叶,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语言进化的理论也自然包括其中了,运用进化论研究语言的代表人物是施莱赫尔。 ?重视语言历史变化的学风推动了语言理论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以德国莱比锡大学为中心的一批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变化是有规律的,,进而认为语音变化无例外。被人们戏称为“青年语法学派”的理论,他们这种重视客观材料的研究方法,的确把语言学向前推进了一步。 3)20世纪初期到中叶的描写语言学 ?到了20世纪,语言研究的重点开始从语言变化转向语言描写。这种转变的发起人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他在1915年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反复并明确地强调了前人从未有过的观点:语言学的目的是研究语言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语言要素的价值是由它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决定的,语言就是由这些要素精密交织而成的一种结构。从而创立了结构语言学。 ?索绪尔之后,结构语言学迅速发展,不久便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

猜谜语及答案

猜谜语及答案 2017年关于猜谜语及答案 谜题:一条彩桥空中架,谁也无法通过它,要想过桥实在难,一会你就看不见。(打一自然物) 谜底:彩虹 谜题:一条火龙空中闪,天上鼓声响连天,想想这龙它是啥,回答鼓声是什么。(打一自然物) 谜底:闪电 谜题:我的老家在空中,又白又亮六个棱,落在地上白一片,小娃玩耍心喜欢。(打一自然物) 谜底:雪 谜题:有时圆,有时弯,它离大家实在远,圆如镜,弯似镰,能放光芒不刺眼。(打一自然物) 谜底:月亮 谜题:一块石板青又青,上边铜钉数不清,白天看不见,晚上一片明。(打一自然物) 谜底:星星 谜题:小小金坛子,装着金饺子,吃掉金饺子,吐出白珠子。(打一植物) 谜底:柚子 谜题:生根不落地,有叶不开花,街上有人卖,园里不种它。(打一植物)

谜底:豆芽 谜题:小时胖乎乎,老来皮肉皱,吃掉它的肉,吐出红骨头。(打一植物) 谜底:枣 谜题:头戴节节帽,身穿节节衣,年年二三月,出土赴宴席。(打一植物) 谜底:竹笋 谜题:红口袋,绿口袋,有人害怕有人爱。(打一植物) 谜底:辣椒 谜题:上搭棚,下搭棚,开黄花,结青龙。(打一植物) 谜底:西瓜 谜题:小时青,老来黄,金色屋里小姑藏。(打一植物) 谜底:谷子 谜题:青青果,圆溜溜,咬一口皱眉头。(打一植物) 谜底:梅子 谜题:小小花儿爬篱笆,张开嘴巴不说话,红紫白蓝样样有,个个都像小喇叭。(打一植物) 谜底:牵牛花 谜题:空心苗,叶儿长,挺直腰杆一两丈,老时头发白苍苍,光长穗子不打粮。(打一植物) 谜底:芦苇 谜题:青青蛇儿满地爬,蛇儿遍身开白花,瓜儿长长茸毛生,老君装药要用它。(打一植物) 谜底:葫芦

西方语言学史-第一章

第一章古代语言学 关于语言起源的几个传说 ●古埃及关于语言起源的故事 ●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图斯《史记》载埃及故事 ●公元前6世纪,埃及法老卜萨梅蒂库斯[Psammetichus] ●实验方法:将二刚生婴儿置荒僻渺无人烟之地学牧羊,每天只给山羊乳吃。两年后, 保姆拿山羊乳来,他们见之高呼:“bekos”。法老传令询哪种语言有此词,后查出佛里基亚[Phrygia]语里有此词,是“面包”之意,于是决定佛里基亚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佛里基亚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 基督教圣经中关于人类语言的传说 ●《圣经·旧约全书·创世纪》第二章: ●亚当→上帝告诫不要吃智慧之果、教他说话→第一种语言 ●亚当、夏娃→受蛇诱惑偷吃了智慧之果→移示拿、造通天塔【巴别塔】→上帝变乱其 口音,形成多种语言 第一节古印度语言研究 ●1.巴尼尼的《梵语语法》 ●公元前四世纪,古印度学者巴尼尼(Panini)研究《吠陀》的语法,著《梵语语法》,又 叫《巴尼尼语法》。 ●《梵语语法》总结古梵语语法规则近四千条。对梵语的词形变化和词的结构、词类和 句子作了精密的分析,对梵语的语音结构和语流音变作了周详的描述。 2.古印度语言研究的成就 ●印度梵语属印欧语之一种,形态非常复杂,但是词的各个组成部份,由于获得音节文 字的掩护,界限却比较分明。古印度人对于梵文的研究,多出于一种宗教的动机,其中连一个声音,一个字母都不能有丝毫的苟假。这大大推动了他们要对梵语作一番精心的研究。 ●古印度人对于语文研究的成果是卓越的。它所发生的影响也是很深远的。这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构词法 ●区分词根、后缀和词尾,词根又分为原始词根和派生词根。 ●(2)词类和词形变化 ●分为动词和名词。还有前置词和小品词。动词有人称、态、式等变位,名词有8个格。 ●(3)语音分析 ●根据语音生理属性分类:①依声门开闭:无声音和有声音。②依口腔开合度:元音、 半元音、紧缩音和闭塞音。③依发音部位:喉音、腭音、头音、齿音和唇音。 ●(4)历史比较法的萌芽 ●巴尼尼把梵语跟其他梵语方言对比。 第二节古希腊、罗马语言研究 一、古希腊哲学家的语言研究 ●1.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 Socrates),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 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谜语大全及答案100个

谜语大全及答案100个 哼哼曲调,不唱歌词,为什么?(打一女明星) ——谜底: 吴佩慈(无配词) 一个女人离过30次婚,用什么词来形容好那?——谜底: 前公尽弃 鼠年出生(打一人名) ——谜底: 子产 拍一个巴掌打一地名——谜底: 五指山 我丈夫也,猜一字——谜底: 余 成人尿不湿打一人名——谜底: 包大人 十字对十字,太阳对月亮,猜一个字——谜底: 朝 一架坐满人的飞机坠落,却没有人受伤。为什么?——谜底: 因为都死了 什么豆豆不能吃?——谜底: 青春痘 用什么擦地最干净?——谜底: 用力 胖娃娃金黄色,鬼面具最火热(打一节日道具)——谜底: 南光灯 铁扇公主(打一食品名)——谜底: 牛肉 1.人人会加减。2人人埋头干(打二个字)——谜底: 坐竿 有事没事爱排队,哪里有票哪里串(打一职业)——谜底: 黄牛党 麦当劳叔叔的头(打一国家)——谜底: 缅甸 减肥过度(打一食物)——谜底: 寿司(瘦死) 老和尚念书(打一生理现象) ——谜底: 月(阅)经 两只鸟儿失声啼(打一物理名词)——谜底: 共鸣 太阳晒干了武大郎的老婆(打一花卉)——谜底: 旱金莲(日+干=旱) 两叶花四朵,颜色白又黄,一年开一次,八月放异香。(打一植物) ——谜底:

桂花 猿猴拉的屎(打一名词)——谜底: 缘分(猿粪) 德国货币出口热(打一作家) ——谜底: 马克·吐温 手不释卷,猜一字——谜底: 卷 什么布没有颜色?——谜底: 瀑布 和尚的第一要忌(打一电影) ——谜底: 色戒 一个姓杨的孩子老喜欢哭,妈妈埋怨爸爸给孩子起的名不好,知道叫什么吗? ——谜底: 杨聪 世界最长的车是什么车?——谜底: 堵车 光着屁股上朝(打一现代新名词) ——谜底: 裸官 我的自行车(猜电视剧笑傲江湖的人物)——谜底: 任我行 摩擦摩擦会过火,小棒上面红黑头(打一物品)——谜底: 火柴 凌晨3点半(打一个电视剧名字)——谜底: 黎明之前(黎明大约是4点之后) 什么东西太阳越晒越湿而风越吹越干?——谜底: 汗水 出生的时候体重最沉的人(打一作家) ——谜底: 巴金(谐音“八斤”) 品评(打一政治用语) ——谜底: 三方会谈 盆里有6只馒头,6个小朋友每人分到1只,但盆里还留着1只,为什么?——谜底: 一个小朋友连盆端走了 峰顶在眼前(打一中西医用语) ——谜底: 高度近视 三侠(打一歌名) ——谜底: 真心英雄 百家姓最新排名第11个姓和第9个姓(打一个地名)——谜底: 徐州(第11姓是徐,第9个姓是周)

20春华师《西方语言学史》在线作业1

(单选题)1: ()(isolating languages):一个词代表一个意思 A: 孤立语 B: 黏着语 C: 屈折语 D: 多式插编语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2: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公元前600—前300年,语言学有三个中心:中国、罗马、希腊。 B: 8世纪后,阿拉伯语言学勃然兴起,那是较为后起的流派,并且受到希腊和印度语言学的影响。 C: 19世纪以来的西方语言学,主要是希腊语言学的继续和发展,在某些方面是古代印度语言学乃至阿拉伯语言学的继承和发展。 D: 从公元前四、五世纪到十八世纪末长达两千多年中,人们对语言研究所作出的主要贡献,即所谓的传统语法阶段。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3: 普利森普利森的()共十八卷,是整个中古时期语法界的经典。 A: 《首篇语法专论》 B: 《语法惯例》 C: 《语言科学》 D: 《论拉丁语》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4: 美国语言学上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A: 索绪尔 B: 博厄斯 C: 萨丕尔 D: 布龙菲尔德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5: 以下关于语言和言语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A: 语言是一种语法系统,潜伏在人的大脑之中,言语是语言的运用,是语言的具体表现。B: 语言存在与人的大脑中不完整,只有在一个社会群体才是完整的,言语必须是一个人一个人的运用。 C: 言语是总体,语言从属于言语。 D: 言既是言语的工具,也是言语的产物。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6: ()是研究语言的本质,语言的普遍现象,提供基本概念、理论、模式和方法。A: 普通语言学 B: 应用语言学 C: 地理语言学 D: 历史语言学

谜语大全及答案

谜语大全及答案 ? 1.【谜语】:兄弟几个真和气,天天并肩坐一起,小时穿着绿衣裳,老来都穿黄色衣(打一水果) 【答案】:香蕉 2.【谜语】:远看象座亭,近看没窗棂,上边直流水,下边有人行(打一常用物) 【答案】:雨伞 3.【谜语】:弟兄十个肚里空,有皮无骨爱过冬,不怕风雪不怕寒,越冷它就越猖狂(打一常用物) 【答案】:手套 4.【谜语】:一物生来两面光,都爱用它装门窗,能挡狂风和暴雨,就是不遮光和亮(打一常用物) 【答案】:玻璃 5.【谜语】:一人一个,全国十几个(打一抽象名词) 【答案】:属相(生肖)

6.【谜语】:二小二小,头上长草(打一字) 【答案】:蒜 7.【脑筋急转弯】:借什么东西不用还? 【答案】:借光 8.【脑筋急转弯】:什么东西倒立后会增加一半?(提示:数字) 【答案】:6 9.【脑筋急转弯】:汽车在右转弯时,哪一条轮胎不转? 【答案】:备用轮胎 10.【脑筋急转弯】:怎样才能用蓝笔写出红字来? 【答案】:写个"红"字 11.【脑筋急转弯】:打什么东西,不必花力气? 【答案】:打瞌睡 12.【脑筋急转弯】:有一个字,人人见了都会念错。这是什么字?【答案】:这是"错"字 13.【脑筋急转弯】:冬瓜、黄瓜、西瓜、南瓜都能吃,什么瓜不能吃?【答案】:傻瓜 14.【脑筋急转弯】:什么车子寸步难行? 【答案】:风车

15.【谜语】:夏天穿皮袄(打一城市名) 【答案】:武汉 16.【谜语】:大家都笑你(打一城市名) 【答案】:齐齐哈尔 17.【谜语】: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齐。(打一人体器官) 【答案】:手指 18.【谜语】:一个老头,不跑不走;请他睡觉,他就摇头。(打一物) 【答案】:不倒翁 19.【谜语】:夏天穿皮袄(打一城市名) 【答案】:武汉 20.【谜语】: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光爱吃菜,不爱喝汤。(打一日常用具) 【答案】筷子 21.【脑筋急转弯】:你能做,我能做,大家都能做;一个人能做,两个人不能一起做。这是做什么?

小学生谜语大全及答案

小学生谜语大全及答案 001一个黑孩,从不开口,要是开口,掉出舌头。【谜底】瓜籽 002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齐。【谜底】手指 003人脱衣服,它穿衣服,人脱帽子,它戴帽子。【谜底】衣帽架 004屋子方方,有门没窗,屋外热烘,屋里冰霜。【谜底】冰箱 005两只小口袋,天天随身带,要是少一只,就把人笑坏。【谜底】袜子 006弟兄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只要一分开,衣服就扯破。【谜底】蒜 007 身穿大皮袄,野草吃个饱,过了严冬天,献出一身毛。【谜底】绵羊 008独木造高楼,没瓦没砖头,人在水下走,水在人上流。【谜底】雨伞 009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谜底】荷花 010颜色白如雪,身子硬如铁,一日洗三遍,夜晚柜中歇。【谜底】碗 011有面没有口,有脚没有手,虽有四只脚,自己不会走。【谜底】桌子 012白嫩小宝宝,洗澡吹泡泡,洗洗身体小,再洗不见了。【谜底】香皂 013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子儿多,个个黑脸膛。【谜底】西瓜 014不怕细菌小,有它能看到,化验需要它,科研不可少。【谜底】显微镜 015是笔不能画,和电是一家,要知有无电,可去请教它。【谜底】测电笔 016 象只大蝎子,抱起似孩子,抓挠肚肠子,唱出好曲子。【谜底】琵琶 017圆筒白浆糊,早晚挤一股,兄弟三十二,都说有好处。【谜底】牙膏 018上不怕水,下不怕火;家家厨房,都有一个(打一生活用品)。【谜底】锅 019一个老头,不跑不走;请他睡觉,他就摇头(打一物)。【谜底】不倒翁 020大姐用针不用线,二姐用线不用针,三姐点灯不干活,四姐做活不点灯。(打四种动物)【谜底】蜜蜂,蜘蛛,萤火虫,纺织娘 021驼背公公,力大无穷;爱驮什么车水马龙(打一物)。【谜底】桥 022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打一动物)。【谜底】公鸡 023先修十字街,在修月花台,身子不用动,口粮自动来(打一动物)。【谜底】蜘蛛 024有头没有颈,身上冷冰冰,有翅不能飞,无脚也能行(打一动物)。【谜底】鱼 025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打一动物)。【谜底】青蛙 026大姐长的真漂亮,身穿桔红花衣裳。七颗黑星上面镶,爱吃蚜虫饱肚肠。二妹最爱嗡嗡唱,百花园里忙又忙。后腿携带花粉筐,装满食品喂儿郎。三姐身披黄衣裳,腰儿细来腿儿长。飞到田间捉害虫,尾巴毒针塞刀枪。(打三益虫) 。【谜底】瓢虫,蜜蜂,黄蜂(马蜂) 027头小颈长四脚短,硬壳壳里把身安,别看胆小又怕事,要论寿命大无边。(打一动物)。【谜底】龟028一物长来真奇怪,肚皮下面长口袋,孩子袋里吃和睡,跑得不快跳得快。(打一动物)。【谜底】袋鼠029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打一动物)。【谜底】大象 030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打一动物)。【谜底】螃蟹031四蹄飞奔鬃毛抖,拉车驮货多面手,农民夸它好伙伴,骑兵爱它如战友。(一动物)。【谜底】马 032头像绵羊颈似鹅,不是牛马不是骡,戈壁滩上万里行,能耐渴来能忍饿。(一动物)。【谜底】骆驼033说它是虎它不像,金钱印在黄袄上,站在山上吼一声,吓跑猴子吓跑狼。(一动物)。【谜底】金钱豹 034身穿皮袍黄又黄,呼啸一声百兽慌,虽然没率兵和将,威风凛凛山大王。(一动物)。【谜底】虎 035黑夜林中小哨兵,眼睛限像两盏灯,瞧瞧西来望望东,抓住盗贼不留情。(一动物)。【谜底】猫头鹰036头戴大红花,身穿什锦衣,好象当家人,一早催人起。(一动物)。【谜底】公鸡 037嘴像小铲子,脚像小扇子,走路左右摆,水上划船子。(一动物)。【谜底】鸭 038身体肥,头儿大,脸儿长方宽嘴巴,名字叫马却没毛,常在水中度生涯。(一动物)。【谜底】河马039一物像人又像狗,爬杆上树是能手,擅长模仿人动作,家里没有山里有。(一动物)。【谜底】猴 040身子像个小逗点,摇着一根小尾巴,从小就会吃孑孓,长大吃虫叫哇哇。(一动物)。【谜底】蝌蚪041唱歌不用嘴,声音真清脆,嘴尖像根锥,专吸树枝水。(一动物)。【谜底】蝉 042 小小姑娘满身黑,秋去江南春来归,从小立志除害虫,身带剪刀满天飞。(一动物)。【谜底】燕子043背着包袱不肯走,表面坚强内里柔,行动迟缓不拖拉,碰到困难就缩头。(一动物)。【谜底】螺丝044一条牛,真厉害,猛兽见它也避开,它的皮厚毛稀少,长出角来当药材。(一动物)。【谜底】犀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