瑷珲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

瑷珲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
瑷珲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

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瑗珲—腾冲线

1935年,在中国的自然地图上,出现了一条人口地理的分界线:瑗珲—腾冲线。这条线是当时著名的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在创制中国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密度图的同时考定的。它是一条在地图上看得见,但在当地考察时却找不到的线,但实际上是中国历史与地理发展的分水岭。

首先,它是一条人口地理的分界线。由东北至西南,从黑龙江瑗珲(今黑河)到云南腾冲作一直线,就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以此线为界,约有94%的人口居住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42.9%的东南部地区,约6%的人口居住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57.1%的西北部地区。

其次,它是一条自然地理的分界线。它基本上和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两边地理、气候迥异,所以它不仅是我国人口民族地理分界线,也是我国的自然地理分界线。

再次,它是历史地理分界线。从历史上看,这条线是中原王朝直接影响力和中央控制疆域的边界线,是汉民族和其他民族之间战争与和平的生命线,还是中国历史地理分界线。从这条线的周边,可以清晰寻找中国的疆域、今天我们称之为中华文明的影响是如何从中原地带,一点点拓展到西部与北部的踪迹。

这条线穿越的省会及城市有:

(1) 黑龙江段

哈尔滨--爱珲--伊春(2) 山西段

河北张家口--山西大同--朔州--忻州——太原——临汾(洪洞县)(3) 陕西段

河南三门峡市——陕西西安——商洛——汉中(4) 四川段

绵阳(江油、北川)--成都——雅安——西昌——攀枝花(5) 云南段

昆明——大理(巍山)--腾冲

后来在1984年,我国将这条线修订沿长至瑞丽。这条线在人口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中如此重要。后来人们就以它的考订者的名字命名为“胡焕庸线”。

72年之后,这条看不见的线仍然主宰着中国东、西部的人口地理分布,与72年前相比,西部有些地区的人口增加了,但东多西少的格局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高中地理基础知识之分界线

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地势阶梯界线 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格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口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气候界线 (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河流界线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民族

第一章第三节民族。教案 湖北省利川市小河初级中学徐登高 1.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了解我国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4.读图并总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3. 教学用具 课件 4. 教学过程 请学生用语言描述图片中的情景,引导学生认识在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的人民属于不同的民族,各民族的服饰是不同的。接着,教师可以总结出我国的民族构成:我国有56个民族。 让学生拿出一张人民币(纸币),提出一个问题:你可知道人民币上有哪些民族的文字?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又使学生了解到有些民族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字。老师在这里要强调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有些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 3.完成了以上几项活动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不同民族间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样自然而然地使学生理解了民族的概念,并且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区分不同的民族(不同民族的居民具有不同的语言(文字)、文化、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 4.讲解少数民族的概念。首先列出汉族的人口数和全国人口总数,其次让学生计算出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比。最后教师总结:相对于汉族而言,其他的55个民族在人口数量上处于少数,因此称除汉族以外的这55个民族为少数民族。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1.读课本图1.19“中国民族的分布”。学习该图的出发点有两个:一是总结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二是学会阅读专题地图的步骤和方法。 2.指导学生使用图例、注记来识别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 3.请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去阅读分布图:(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是否存在没有汉族人分布的省、市、自治区? 4.请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全国没有一个省、市、自治区是单一民族的。相对来说少数民族分布在东北、西南、西北。进一步总结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民族政策】 1.先思考有关问题,例如:(1)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分布在内地还是边疆?(2)因汉族的人口多,是否可以要求其他55个少数民族必须放弃本民族的文化信仰而遵从汉族? 2.教师最后总结出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并针对上述问题讲解相关的民族政策。 (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定统一,尊重人权,各民族一律平等) (2)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中国重要的地理界线

xx重要的地理界线 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地势阶梯界线 (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xx和xx界线:xx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xx和汉水谷地界线:xx。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xx和汉水谷地界线:xx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L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4.气候界线

(1)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5.河流界线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一秦岭。(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xx与xx的分水岭:xx。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6.三大自然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中国地理分界线

地理界线是将地域单位加以区分的线或带,地理界线一般位于地理要素或地理综合特征变化梯度最大的带段。按属性可分为:①自然地理界线。如土壤界线、植被界线、自然区划界线等。②社会经济地理界线。如行政区界线、经济区界线等。由于地表地域分异现象多为渐变的,故大多数地理界线具有模糊性,常表现为具有一定宽度的界带,仅少数是清晰的,如行政区界、流域界线、断层构造线等。

一、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胡焕庸线):大体以的市和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2005年1月6日零时二分我国第13亿个小公民诞生。 二、地势阶梯界线 1、第一级阶梯和第 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三、地形区界 1、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10、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12、云贵高原与东南丘陵界线:雪峰山

四、气候界线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2、.热量与温度带界线: (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岭—淮河一线 (2)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北回归线 (3)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鸭绿江口—长城(境稍偏南)—祁连山—天山一线 (4)青藏高寒气候区与暖温带、亚热带的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

【考点】中国自然地理所有《地理分界线》总结

【考点】中国自然地理所有《地理分界线》总结 一、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县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和西北部的人口逐渐减少,两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口密度逐渐拉开距离,随着国家近几年实行“西部大开发”政策,使西部地区人口逐年增加。 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一般比内陆更稠密些,尤其是三角洲、河口等如:海河、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人口密度会更大,这些地方商业比较发达,人流量大,气候适宜。 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疏,大体有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昆仑山脉、青藏高原北部,这些地方有的是常年干旱,有些是终年积雪,环境相对比较恶劣。 二、地势阶梯界线 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三、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米仓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12.云贵高原与东南丘陵界线:雪峰山 四、气候界线 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5.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即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西麓-燕山-大青山-六盘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连线。此分界线以东降水丰富,为湿润区;此分界线以西,除天山、祁连山、阿尔泰山等山地降水量稍多外,其它地区都比较干旱。 6.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此分界线以东为季风区,在季风区中,冬季近地面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风,气候干冷,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风,气候湿润。此分界线以西为非季风区,气候干旱。

中国地理分界线1

中国地理分界线(之一) 1.地势阶梯界线 (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 2.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 (l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 (12)云贵高原与东南丘陵界线: 3.气候界线 (1)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_________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________________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_________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_______________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__________________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_________________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________山、__________山、________________山、____________________山到_________________山一线。 (5)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脉-_____________山-祁连山东端的___________岭-_______________山-_______________山-______________山连线。此分界线以东为季风区,在季风区中,冬季近地面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风,气候干冷,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风,气候湿润。此分界线以西为非季风区,气候干旱。

八年级地理上册 1.4 中国的民族习题 (新版)湘教版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知识点一我国主要少数民族分布 (1)写出图中①~⑤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分布的主要少数民族的名称: ①维吾尔族,②藏族,③壮族,④蒙古族,⑤回族。 (2)用字母“A”标出我国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答案略。 知识点二独特的民族风情 A手鼓舞,B摔跤,C跳板舞,D孔雀舞,E泼水节。 知识点一五十六个民族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各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A) A.汉族 B.壮族 C.藏族 D.维吾尔族 2.我国拥有56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分布集中的自治区是(D) A.新疆 B.内蒙古 C.宁夏 D.广西 3.下列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叙述,错误的是(D) A.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 B.尊重、发展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 C.尊重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各民族和睦,没有民族问题 知识点二中国的民族分布 4.我国汉族最为集中的地区是(C) A.中部和西部地区 B.东部和西南地区 C.东部和中部地区 D.中部和北部地区

5.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是(C) A.东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D.西部地区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爱我中华,振兴中华,共创美好生活的愿望。据此完成第6~7题。 6.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B) A.集中分布 B.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C.分散分布 D.少数民族分布区没有汉族人居住 7.下列少数民族与其集中分布地区相对应的是(B) A.高山族—海南 B.维吾尔族—新疆 C.壮族—云南 D.傣族—台湾 知识点三独特的民族风情 8.初二学生巴特尔生活在草原上,他的家乡男女老少都善于骑马,饮食以牛羊肉的食品为主,有举办“那达慕大会”的传统。巴特尔最有可能是(A) A.蒙古族 B.藏族 C.朝鲜族 D.维吾尔族 9.导学号85584018下图的画面会在哪个民族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中出现?(D) A.回族 B.蒙古族 C.朝鲜族 D.傣族 10.风雨桥是侗族的一种独特的建筑,流行于湖南、贵州、广西等地,多建于交通要道,以方便行人过往休憩,下列建筑是风雨桥的是(B)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各民族和睦共处、共同发展。下列对我国民族政策理解错误的是(C) A.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 B.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C.各少数民族不设自己的语言学校 D.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中国地理重要经纬线及分界线知识汇总与测试

中国地理重要经纬线及分界线

中国经纬度分布空间格局 重要地理界线 其他地理界线 1.我国第一、二阶梯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2.我国第二、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4.我国内外流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段,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5.半干旱与半湿润分界线:大兴安岭西麓—燕山—大青山—六盘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 6.我国农牧区的分界线:松嫩平原西部—辽河中上游—阴山—鄂尔多斯高原东侧—祁连山—青藏高原东侧 7.三大自然区的界线: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大致以3000米等高线为界;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大致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

秦岭-淮河地理界线

一日一练——中国地理空间定位 最西端(73°E ) 最东端(135°E ) 最南端(4°N ) 最北端(53°N ) 【重要城市】 【地形区】 ● 40o116oE ● 40o120oE ● 40o113oE ● 40.5110oE ● 40o95oE ● 44o88oE ● 46o127oE ● 47o 125oE ● 35o 114oE ● 34o 109oE ● 36o 104oE ● 30o 92oE ● 31o104oE ● 20o110oE ● 30.5 120oE ● 22o 114oE ● 31o 114oE ● 23.5 104oE ● 25o 103oE ● 23.5 113oE ● 25o 122oE ● 23.5 117oE ● 27o 107oE ● 23o 108oE ● 40o 85oE ● 39o 100oE ● 45o 85oW ● 30o 105oE ● 37o 95oE ● 37o 102oE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民族》教案

第三节民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民族数量、构成及分布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主进行意义建构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在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占有资料,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通过任务驱动式的课堂活动,创设积极互动的情境,展示个性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我国的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激发民族自豪感。 2.在学习中,产生对祖国各族人民及文化的热爱之情,学会尊重各族人民的不同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民族文化绚丽多彩。 难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的支撑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升华情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电子作品,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合作意识,又给了学生一个创意和展示个性的空间。通过民族服装以及民族歌舞表演,认识人民币上的各民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给学生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少数民族风情的图片及相关资料、服装或准备一分钟的民族舞蹈。 教师准备:制作“中国民族资源库”网页课件、印有民族图案的人民币若干张。 ●教学过程 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自由哼唱。 设计意图:渲染气氛,让学生置身优美的音乐和画面中,引起学生注意,集中学生思维,使学生放松心情,为上课做好准备。 新课导入 在学生课前欣赏了“爱我中华”优美的旋律和各民族风情的情景中导入新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华,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美丽动听的歌曲把我们带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趣味活动】同学们,你们身上带了钱吗?请大家拿出人民币的纸币,互相对比观察,辨认纸币上的民族头像和文字: 1.在人民币上,除了汉字,还有其他文字吗?如果有,是哪些民族的文字?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人民币上有很多不同民族的人像,你知道他们分别是哪些民族吗?

重要地理分界线(包括中国和世界:气候,河流、地形、山脉、人口、省区、国家、板块等等)

中国地理分界线 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地势阶梯界线 (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l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4.气候界线 (1)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5.河流界线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一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有图)

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 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地势阶梯界线 (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l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4.气候界线 (1)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5.河流界线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一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 分水岭:武夷山。 6.三大自然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 线:3000米等高线。 (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 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 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7.自然地区界线

中国重要的各类地理分界线

中国重要的各类地理分界线 1、农业活动界线 (1)牧区与农区分界线——从东北松嫩平原西部-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除河套平原)—祁连山脉(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缘连线。此分界线以东为农区,以西为牧区 (2)水田区与旱作区的界线:秦岭~淮河。 (3)冬小麦和春小麦种植地区分界线:大致长城—线 2、行政区界线 (1)南疆与北疆的界线(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线):天山。 (2)湖北省与重庆市的界线:巫山。 (3)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线:武夷山。 (4)广东省与湖南省的界线:南岭。 (5)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线:昆仑山脉。 (6)甘肃省与青海省的界线:祁连山脉。 (7)四川省与陕西省的界线:大巴山脉。 3、人口分布地理分界线 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4、综合地理界线 (1)秦岭~淮河一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①黄土高原的南界 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⑤亚热带长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 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2)大兴安岭,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⑤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 ⑥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 三)、中国地理界线 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地势阶梯界线 (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10条地理分界线知识汇总(文档版)

学习地理,我们就必须学到中国地理分界线,而这些分界线的地理意义大家也必须一清二楚,比如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地势阶梯界线、地形区界线、气候界线、河流界线、三大自然区界线等,这可是考试必考的知识点哦,所以大家对于此类知识必须全面的掌握. 一、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县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和西北部的人口逐渐减少,两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口密度逐渐拉开距离,随着国家近几年实行“西部大开发” 政策,使西部地区人口逐年增加。 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一般比内陆更稠密些,尤其是三角洲、河口等如:海河、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人口密度会更大,这些地方商业比较发达,人流量大,气候适宜。 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疏,大体有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昆仑山脉、青藏高原北部,这些地方有的是常年干旱,有些是终年积雪,环境相对比较恶劣。 二、地势阶梯界线 1. 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经祁连山 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 巫山、雪峰山。 三、地形区界线 1. 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 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 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 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 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 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 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 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 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米仓山脉。 10. 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12. 云贵高原与东南丘陵界线:雪峰山 四、气候界线 1.1 月0 ℃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 岭一淮河一线。 2.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5.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即年平均降水量400 毫米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西麓-燕山-大青山-六盘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连线。此分界线以东降水丰富,为湿润区;此分界线以西,除天山、祁连山、阿尔泰山等山地降水量稍多外,其它地区都比较干旱。 6.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

高中地理中国重要地理分界线

中国重要地理分界线 一、人口密度界线 大致以黑龙江的黑河——云南腾冲一线。该线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疏。 二、我国地势阶梯界线 一、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的东端。 二、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三、我国气候界线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该线西北为非季风区,东南为季风区。 (2)降水量和干湿区的界线 ①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②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的南坡。 ③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界线(200毫米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热量界线 1月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 暖温带与中温带的界线:鸭绿江口——长城(山西境内稍偏南)——祁连山——天山一线。 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贫乏界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此线西北,太阳能资源丰富.此线东南贫乏。 四、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五、中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 北段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的东端为界,南段大致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

六、我国四大海域的界线 渤海与黄海的界线:辽东半岛老铁山角——山东半岛蓬莱角; 黄海与东海的界线:长江口北岸启东角——济州岛西南角; 东海与南海的界线:广东南澳岛——台湾岛南端鹅銮鼻。 七、我国水文界线 (1)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 北段: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的东端 南段: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与黄河水系的界线:巴颜喀拉山、秦岭。 (3)长江与珠江水系的界线:南岭。 (4)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八、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界线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降水量等值线即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的南麓。 (2)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九、我国东部季风区内四个自然地区的界线 (1)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界线: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C积温3200°C等值线。 (2)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界线: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积温4500°C等值线。即秦岭——淮河一线。 (3)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的界线: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积温7500℃等值线。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讲授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和增长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 2、知道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给国家、社会、家庭都增加了沉重的负担。了解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 3、知道一点关于人口与人手、人的生产与物的生产之间的关系。 知道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出路,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履行的义务。 4、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 1、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 2、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3、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三、教学难点:进行关于“人口的发展要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适应”的人口观教育。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图法六、 五、教具:中国人口密度图 六、课时: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引入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哪位同学知道现在世界上有多少亿人口?中国有多少亿人口?中国人口在世界的地位如何? (二)、讲解新课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000年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为12.95亿(世界人口约60亿),占世界人口的2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比较四国面积和人口:中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垃,但人口总数排在世界第一位。与面积相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19,是美国的4.7倍,可见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我国人口相当于欧洲30多个国家人口之 和的2倍多。比非洲和拉美两大地区的人口还多。(过渡)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口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2、人口分布不均 我国的人口密度:12.95亿人/960万平方千米≈135人/平方千米,是世界人口密度(30人/平方千米)的3倍多。 我国人口的分布: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人口密度约200人/平方千米,以西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东部面积仅占全国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西部面积占全国的57%,人口只占6%。因此,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哪些省区人口密度大于200人/平方千米?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密度大?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苏、四川东部等,这些地区多属平原区,适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等等。由此可知,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大,尤其是沿海的平原地区,西部密度小。其原因主要是自然、社会经济以及开发时间长短等等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过渡)除了生活在本国的人口,书上还补充介绍了我国的海外移民。 3、华人与华侨 概念(1)华侨:由我国向海外的移民长期侨居国外并具有中国国籍的,称为华侨。(2)华人:由我国到海外的移民已定居国外并取得外国国籍的。(AB

我国的几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我国的几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1、牧区与农区分界线 从东北松嫩平原西部-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除河套平原)-祁连山山脉(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缘连线。此分界线以东为农区,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作物;此分界线以西为牧区,放养牛、羊、马等牲畜。 2、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 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云贵高原东坡连线。在第二级阶梯上,大部分为1000到2000米之间的高原和盆地,主要高原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主要盆地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在第三级阶梯上,主要是丘陵和平原交错的地区,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平原主要有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丘陵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两广丘陵、闽浙丘陵和台湾丘陵。 3、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即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西麓-燕山-大青山-六盘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此分界线以东降水丰富,为湿润区;此分界线以西,除天山、祁连山、阿尔泰山等山地降水量稍多外,其它地区都比较干旱。 4、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此分界线以东为季风区,在季风区中,冬季近地面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风,气候干冷,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风,气候湿润。此分界线以西为非季风区,气候干旱 5、南、北方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年平均降水量800㎜等降水量线,一月均温0°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到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以北为北方、半湿润区年降水量小于800㎜,一月均温小于0度暖温带、旱地耕作区;以南为南方、湿润区、年降水量大于800㎜、一月均温大于0°,亚热带、水田耕作区。 6、大海的分界线 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以老铁山角、庙岛群岛与蓬莱角连线为界。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以长江口北岸(启东角)与济州岛的西南角的连线为界。 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南澳岛经台湾浅滩至台湾岛南端鹅銮鼻的连线为界。 如果不需要这么精确的话,也可以记个大致的位置: 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顶端连线为界。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长江口北岸为界。 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生长习性 1、小麦: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秋种夏收。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长江中下游地区农谚:“寒露籽,霜降麦”,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故称夏收作物) 2、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种秋收 3、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1前插完秧苗,8.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4、花生的分布更为广泛,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一般也是春种秋收。 5、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 (一).有关地球的分界线 1、赤道——南北纬度数、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作代号。 2、南北纬30°和南北纬°60——低纬、中纬和高纬的分界线 北纬30°~南纬30°:低纬度 北纬60°~北纬90°(北极)和南纬60°~南纬90°(南极):高纬度 3、本初子午线——东、西经度数的分界线 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即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 4、西经20°和东经160°——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因为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基本上在大洋上通过,这样可以避免把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从20°W经0°经线至160°E属于东半球;从20°W经180°经线至160°E属于西半球。 5、180°经线——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人为分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180°经线的西侧是东十二区,是全球最早的一个时区,而180°经线的东侧是西十二区,是全球最晚的一个时区,所以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由于在任何时刻,东十二区总比西十二区早24小时,即一天,因此自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自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 注:日界线并不完全在180°经线上,而是稍有曲折,这主要是为了照顾180°经线附近居民生活方便起见,绕过陆地所造成。 地方时0:00经线——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自然分界线,0:00经线以东进入新的一天,0:00经线以西是旧的一天。 地方时0:00经线向东至180°经线是新的一天的范围,新的一天的范围=180°经线的地方时×15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民族》教学设计

中国的民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2.培养学生阅读民族分布图的能力。 3·养成正确的民族观。 教学重点 我国的民族政策与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 教学方法 谈话法、自学法教学媒体 挂图“中国民族分布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前边我们学习了我国的人口特点与分布等内容。在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了汉族以外,还有不少兄弟民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民族。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彩图“我国的民族大家庭”,了解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板书】第二节中国的民族 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有56个民族 教师给出数据(汉族占总人口的92%,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 【学生活动】让学生画出“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扇形图,使学生确认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但各民族不论人数多少,在祖国大家庭中是一律平等的。引导学生回忆历史课上讲过的:19世纪我国云南的少数民族抗击法军的英勇事迹和广西的少数民族在抗日战争时期,英勇抗击日寇的侵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这些典型事例都说明了各民族人民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共同缔造新中国。为祖国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

【板书】2.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建设新中国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中国民族分布图”,并设问: (1)指出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区(按地理方位)。 (2)找出居住在五个自治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和居住在云南、黑龙江、吉林省的主要少数民族。 由学生根据地图提供的信息,归纳出: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其中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板书】3.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下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增长情况) 教师提供以下信息: (1)我国在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先后成立了内蒙古、新疆维吾尔、广西壮族、宁夏回族、西藏等五个自治区。还在部分地区成立了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2)在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30多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通信联系、学习、出版以及社会交往中,可以自由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3)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教师设问】根据以上的资料和信息,分组讨论我国的民族政策有哪些具体措施? 【学生活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由小组代表归纳总结本组的结论,经过全班评议,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出以下几点意见: 【板书】二、我国的民族政策 (1)各民族一律平等。

中国中国地理界线及人口分布特征-黑腾线

中国中国地理界线及人口分布特征 人口特征:以黑河——腾冲为界,东边密集,西边稀疏 若从黑龙江黑河至云南腾冲划一直线(以下简称黑腾线),该线东西两块面积大致相等(西部为西藏、新疆、青海、宁夏全境、滇西北、川西、甘肃和内蒙大部、陕北大部、山西和黑龙江的一部)。 但是,大约90%以上的人口和工业生产能力集中在该线以东地区,而一半以上的资源(如林地、草原、荒地、水能、煤炭、石油、天然气、铜、稀土、镍、钾等),则分布在该线以西地区。 400毫米降水多数在东南部地区,受季风影响的东南部地区,水、土、光、热诸条件配合较为协调,为我国最重要的农区和林区,也是我国畜牧业所占比重大的地区,产肉量占全国的90%以上。 西北部地区干旱少水,土地资源差,资源配合不协调,资源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低,耕地、林地少,但全国大部分天然草场分布在这里。 从承载的人口看,全国人口的95%集中在东南半壁,每平方公里约有225人,而西北半壁则仅为12人。 东西的经济差异,关键还是东部土地平坦肥沃,多丘陵,平原,耕地比重大,气候条件好,适合人生存,所以人口多往东迁移,形成了现在的局面。

中国地理界线小结 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地势阶梯界线:昆祁横、大太巫雪峰。 3.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l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12)云贵高原与东南丘陵界线:雪峰山 4.气候界线 (1)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5)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即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西麓-燕山-大青山-六盘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连线。此分界线以东降水丰富,为湿润区;此分界线以西,除天山、祁连山、阿尔泰山等山地降水量稍多外,其它地区都比较干旱。 (6)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连线。 .河流界线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一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6.三大自然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