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发泡高分子材料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微孔发泡高分子材料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微孔发泡高分子材料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高分子材料] 中国石化联合会傅向升:高分子材料现状与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 作者: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 1 高分子材料规划思路及当前现状 高分子材料因其质轻、高强度、耐温、耐腐蚀等优异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高端制造、电子信息、交通运输、建筑节能、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诸多领域。所以,高分子材料一直是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十分重视的发展领域,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一直是全球高分子材料的领先者,我们熟悉的巴斯夫、杜邦、陶氏、三菱、LG、SK等跨国公司一直都是高分子材料领域的领航者。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十分重视高分子材料的创新与发展,自“七五”计划以来,高分子材料一直是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与产业化的重点内容。《石油和化学工AHAHAGAHAGAGGAGAGGAFFFFAFAF

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南》将高分子材料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列为优先发展的领域,对高性能树脂、高性能橡胶、高性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等高分子材料的创新与发展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组织专业协会和行业专家编写了《合成树脂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高分子材料“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全面实施科技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高端树脂、生物基树脂和专用料等新型材料,大力推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带动作用强的新产品规模化发展,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业提供支撑和保障。努力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占据行业制高点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技术,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积极推进行业有序发展,初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发展模式。 明确的发展目标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树脂专用料、工程塑料、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为发展重点,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开发高性能聚烯烃、工程塑料、改性树脂、特种纤维、高端热固性树脂及其树脂基复合材料,以及可降解塑料等新材料制备技AHAHAGAHAGAGGAGAGGAFFFFAFAF

发泡材料行业报告

发泡材料产业调研报告 一、行业管理与法律政策 高分子发泡材料属于新材料行业,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承担主要的行业管理与监督职能,具有制定行业政策,提供技术改造指导等职能。行业引导及服务职能由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承担,行业协会主要负责技术指导与交流,供求关系调查,装备与原材料情况调研,经济评价与调研,协调行业内企业关系等方面。本行业内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产业的宏观调控,行业协会进行自律规范。 根据加工设备,我们主要进行发泡塑料和结构泡沫材料的开发。根据国家统计局2002年9月2日颁布的《国家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国统字[2002]044号),我们拟将生产的软质发泡塑和结构泡沫材料属于塑料制品业(二级目录代码为30)下的泡沫塑料制造(四级目录代码3040)。 新材料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家产业政策重点鼓励发展的行业。而高分子发泡材料是我国新材料发展的重点之一,国家已将其列为优先发展的鼓励项目并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 1、2000年7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联合修订发布《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目录指出:高分子材料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化领域。 2、2000年9月15日,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将“有机高分子材料”列为国家优先支持发展的新材料产品。 3、2005年12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目录指出:复合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工程塑料及低成本化、新型塑料合金生产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 4、2007年1月23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修订发布《当前优先发展的搞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指出当前高分子材料领域是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 5、2007年4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发布《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规划指出:“新材料是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围绕信息、生物、航空航天、重大装备、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需求,重点发展特种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环保节能材料等产业群,建立和完善新材料创新体系。” 6、2008年4月,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中将一系列高分新材料相关技术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中。 二、基本理论与行业简介 发泡材料的分类方法较多,常见的有3种分类方法。 (1)按硬度分类可分为软质、硬质和半硬质3类。在23℃和50%的相对湿度下,各类泡沫塑料的弹性模量如下:软质泡沫塑料,弹性模量小于70MPa;硬质泡沫塑料,弹性模量大于700MPa;半硬质泡沫塑料,弹性模量为70-700MPa。 (2)按密度分类可分为低发泡泡沫材料、中发泡泡沫材料和高发泡泡沫材料。

高分子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高分子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材料是现代文明进步的基石。自高分子材料的问世以来,其发展突飞猛进,已开发 出许多性能优异,应用范围广的高分子材料,已在信息、生命、工农业以及航空航天等方面应用广泛,使高分子材料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高分子材料的分类,以及其在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分析了高分子材料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功能高分子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离子交换树脂胶黏剂高分子光纤人造器官1.前言: 1.1 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高分子材料,是指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化合物组成的材料。它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体,再配以其它添加剂所构成的一类材料的总称。按其来源来分,可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按性能和用途来分又可分为塑料、橡胶、纤维、胶黏剂、涂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及聚合物高分子材料。 1.2高分子材料的现状: 在这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21世纪,人们对知识的不断探索以及对物质生活的高度要求,使得高分子材料的飞速发展。而高分子新材料的制备以及新应用领域的拓展,对国民经济又有重大的影响,以成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 高分子材料已经普遍应用于生产,生活,科技等各个领域,我们日常生活所用所穿都离不开它,尤其是塑料,橡胶,纤维这三大高分子材料,已广泛存在我们周围。同时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生物医学等方面已有突出的贡献,但是有些高分子材料在性能和使用期限,以及环保方面还有待提高,所以开发出新的高性能,高功能以及绿色化的高分子材料已成为现在高分子行业的迫切要求。 2.高分子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1 通用高分子材料的作用 2.1.1 塑料: 塑料是一类重要的高分子材料,也是现如今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类物质,它具有质轻,绝缘性能好,耐腐蚀新能强,容易加工成型等优点,在某些方面甚至是木材和金属所不及的,可以说,没有塑料,我们今天的生活将会是另一番局面。 应用最广的当属聚乙烯,它具有突出的电绝缘性和节电性能,优良的化学稳定性以及无毒性,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包装中,主要制作板材、管、薄膜、贮槽和容器,用于工业、农业及日常生活用品。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的聚丙烯则应用于日用器皿,娱乐体育用品,玩具汽车部件,家电零件。聚苯乙烯则以其电绝缘性能好,刚性大,印刷性能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装饰,各种仪器仪表零件、灯罩、电子工业等。氟塑料的用途产量最广,在国防、电子、航空航天、化工、冷藏、机械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2.1.2 橡胶: 橡胶是有机高分子弹性体。天然橡胶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大量用于制造各种轮胎及工业橡胶制品,如胶管胶带、胶鞋雨衣及医疗卫生用品等。合成橡胶因其高弹性和耐低温性能好,耐磨性,主要用于制造轮胎,胶鞋等耐磨制品,医疗制品,运动器材等。 2.1.3 纤维:

聚氨酯发泡剂的使用优势和范围小讲

聚氨酯发泡剂的使用优势和范围小讲 聚氨酯保温发泡的优点:聚氨酯发泡由双组份组成,甲组份为多元醇,乙组份为异氰酸酯,施工时两组份进入喷涂机械中混合喷出,呈雾状,一分钟发泡凝固成型。这种材料近几年才引进,用于建筑保温防水。经过二、三年的使用,对它有了较多的了解,优点很多,使用范围很广。 1.保温性能好。导热系数0. 025左右,比聚苯板还好,是建筑保温较好的材料。 2.防水性能好。泡沫孔是封闭的,封闭率达95% ,雨水不会从孔间渗过去。 3.因现场喷涂,形成整体防水层,没有接缝,任何高分子卷材所不及,减少维修工作量。 4.粘结性能好。能够和木材、金属、砖石、玻璃等材料粘结得非常牢固,不怕大风揭起。[2] 5.用于新作屋面或旧屋面维修都很适宜特别是旧屋面返修,不必铲除原有的防水层和保温层,只需清除表面的灰、砂杂物,即可喷涂。 6.施工简便速度快。每日每工可喷200多平米,有利于抢进度。 7.收头构造简单。喷涂发泡聚氨酯收头,不用特别处理,大为简化。如使用卷材,在女儿墙处,需留凹槽,收头在凹槽内;若不能留凹槽,需用扁铁封钉收头,还要涂嵌缝膏。 8.经济效益好。如果把保温层和防水层分开,不仅造价高,而且工期长,而发泡聚氨酯一次成活。 9.耐老化好。据国外已用工程总结和研究测试获知,耐老化年限可达30年之久。 聚氨酯保温材料是目前国际上性能最好的保温材料。硬质聚氨酯具有质量轻、导热系数低、耐热性好、耐老化、容易与其它基材黏结、燃烧不产生熔滴等优异性能,在欧美国家广泛用于建筑物的屋顶、墙体、天花板、地板、门窗等作为保温隔热材料。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建筑保温材料中约有49%为聚氨酯材料,而在我国这一比例尚不足10%。 聚氨酯保温材料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已成为继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之后的第五大塑料,全球总产量已超过1000万吨/年。近年来我国聚氨酯工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在冰箱、集装箱、皮革、制鞋和纺织等领域已获得广泛应用;而此次在建筑节能等领域的大力推广,将为我国聚氨酯产业创造巨大的发展空间。一、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 家具业应用 1.油漆、 2.涂料、 3.粘合剂、 4.沙发、 5.床垫、 6.座椅扶手 家用电器应用 1.电器绝缘漆 2.电线电缆护套 3.冰箱、冷柜、消毒柜、热水器等保温层 4.洗衣机电子器件防水灌封胶 建筑业应用 1.密封胶、 2.粘合剂、 3.屋顶防水保温层、 4.冷库保温、 5.内外墙涂料 6.地板漆、 7.合成木材、 8.跑道、 9.防水堵漏剂 10 塑胶地板 交通行业应用 1. 飞机、汽车内饰件座椅,扶手,头枕,门内板,仪表盘,方向盘,保险杠,减震垫,挡泥板 2.地毯衬里,油漆 3.保温绝缘部件、管路 4.密封垫圈 5.防滑链 制鞋、制革业应用 1. 鞋内、外底 2.粘合剂 3.皮革整饰剂 4.人造革、合成革涂层 体育行业的应用 塑胶运动场地(包括篮球、排球、羽毛球、网球场地、跑道的铺设),运动服装(舞蹈服、泳衣、舞蹈服);运动鞋、滑板车

我国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发展现状

我国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发展现状 摘要: 对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目前需求作了简要分析,介绍了医用高分子材料的主要类别、用途及其特殊要求,并浅谈了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及展望。 关键词: 医用高分子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前言: 现代医学的发展,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复杂而严格的多功能要求,这是大多数金属材料和无机材料难以满足的;而合成高分子材料与生物体(天然高分子)有着极其相似的化学结构,化学结构的相似性决定了它们在性能上能够彼此接近从而可能用聚合物制作人工器官,作为人体器官的替代物。另外,除人工器官用材料之外,医药用高分子材料、临床检查诊断和治疗用高分子材料的开发研究也在积极地展开,它们被统称为医用高分子材料。 医用高分子材料是一类令人瞩目的功能高分子材料,是一门介于现代医学和高分子科学之间的新兴学科。它涉及到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医学、病理学等多种边缘学科。医用高分子材料是生物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用高分子材料[1]是一类可对有机体组织进行修复、替代与再生,具有特殊功能作用的新型高技术合成高分子材料,是科学技术中的一个正在发展的新领域,不仅技术含量和经济价值高,而且对人类的健康生活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大意义,它已渗入到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各个部门并应用于临床的诊断与治疗。 1、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目前需求 人的健康长寿依赖于医学的发展。现代医学的进步已经越来越依赖于生物材料和器械的发展,没有医用材料的医学诊断和治疗在现代医学中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目前全球大量用于医疗器械的生物医学材料主要有20种,其中医用高分子12种,金属4种,陶瓷2种,其他2种[2]。利用现有的生物医学材料已开发应用的医用植入体、人工器官等近300种,主要包括:起搏器、心脏瓣膜、人工关节、骨板、骨螺钉、缝线、牙种植体,以及药物和生物活性物质控释载体等。近年来,西方国家在医学上消耗的高分子材料每年以10%~20%的速度增长[3],而国内也以20%左右的速度迅速增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生物材料的应用将更加广泛,需求量也随之越来越大。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发展如此迅猛,主要动力来自于人口老龄化、中青年创伤的增多、疑难疾病患者的增加和高新技术的发展。生物材料的研究与开发被许多国家列入高技术关键新材料发展计划,并迅速成为国际高技术制高点之一。

聚氨酯泡沫材料及成型方法总结

聚氨酯泡沫材料 一、概况 聚氨酯是聚氨基甲酸酯的简称。凡是在高分子主链上含有许多重复的-NHCOO-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统称为聚氨基甲酸酯。一般聚氨酯系由二元或多元有机异氰酸酯(通常为甲苯二异氰酸酯,简称TDI)与多元醇化合物(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相互作用而得。由于聚氨酯的结构不同,性能也不一样。利用这种性质,聚氨酯类聚合物可以分别制成塑料、橡胶、纤维、涂料、胶粘剂等。近二十年来,聚氨酯在这几个方面的应用都发展很快,特别是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氨酯橡胶、聚氨酯涂料发展更加迅速。 泡沫塑料是聚氨酯合成材料的主要品种之一,它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多孔性,因而相对密度较小,质轻,隔热隔音,比强度高,减振等优异特性。根据所用原料不同和配方的变化,可制成软质、半硬质和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几种。 图1 聚氨酯泡沫合成主要原料 聚氨酯泡沫形成的化学机理 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生成聚氨酯的反应,是所有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备中都存在的反应。发泡过程中的“凝胶反应”一般即指氨基甲酸酯的形成反应。因为泡沫原料采用多官能度原料,得到的是交联网络,这使得发泡体系能够迅速凝胶。基团反应如下: —NCO+—OH→—NHCOO— 在有水存在的发泡体系中,例如聚氨酯软泡发泡体系、水发泡聚氨酯硬泡体系,多异氰酸酯与水的反应不仅生成脲的交联(凝胶反应),而且是重要的产气发泡,

一般是指有水参加的反应。反应。所谓“发泡反应” —NCO+HO+OCN—→—NHCONH—+CO↑22上述几个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量可促使反应体系温度迅速增加,是发泡反应在短时间内完成。并且,反应热为物理发泡剂(辅助发泡剂)的气化发泡提供了能量 二、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简称聚氨酯软泡)是指具有一定弹性的一类柔软性聚氨酯泡沫塑料,它是用量最大的一种聚氨酯产品。聚氨酯软泡的泡孔结构多为开孔的。一般具有密度低、抗氧化老化、耐油耐溶剂、弹性回复好、吸音、透气、保温性能,主要用作家具垫材、交通工具座椅垫材、各种软性衬垫层压复合材料,工业和民用上也把软泡用作过滤材料、隔音材料、防震材料、装饰材料、包装材料及隔热保温材料 发泡原理及工艺 预聚体法发泡工艺原理 预聚体法发泡工艺通常应用于聚醚型泡沫塑料。而聚酯型泡沫塑料因聚酯本身粘度较大,生成预聚体后粘度更大,在发泡时不易操作,一般都不用此法。 预聚体法发泡工艺既是将聚醚多元醇和而异氰酸酯先制成预聚体,然后在预聚体中加入水、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和其他添加剂,载高速搅拌下混合进行发泡。固化后在一定温度下熟化即软质泡沫塑料。其流程示意图如下 聚醚多元醇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1 什么是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我们接触的很多天然材料通常是高分子材料组成的,如天然橡胶、棉花、人体器官等。人工合成的化学纤维、塑料和橡胶等也是如此。一般称在生活中大量采用的,已经形成工业化生产规模的高分子为通用高分子材料,称具有特殊用途与功能的为功能高分子。 2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历程 树枝,兽皮,稻草等天然高分子材料是人类或者类似人类的远古智能生物最先使用的材料。在历史的长河中,纸,树胶,丝绸等从天然高分子加工而来的产品一直同人类文明的发展交织在一起。 2.1从天然树脂到合成树脂 一些树木的分泌物常会形成树脂,不过琥珀却是树脂的化石,虫胶虽然也被看成树脂,但却是紫胶虫分泌在树上的沉积物。由虫胶制成的虫胶漆,最初只用作木材的防腐剂,但随着电机的发明又成为最早使用的绝缘漆。然而进入20世纪后,天然产物已无法满足电气化的需要,促使人们不得不寻找新的廉价代用品。 以煤焦油为原粒的酚醛树脂,在1940年以前一直居各种合成树脂产量之首,每年达20多万吨,但此后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聚合型的合成树脂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以及聚苯乙烯的产量也不断扩大,随着众多年产这类产品10万吨以上大型厂的建立,它们已成当今产量最多的四类合成树脂。合成树脂再加上添加剂,通过各种成型方法即得到塑料制品,到今天塑料的品种有几十种,世界年产量在1.2亿吨左右,我国也在500万吨以上,它们已经成为生产、生活及国防建设的基础材料。 2.2从天然纤维到合成纤维

人类使用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但由于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对纺织品质量的更高要求,从19世纪起,人们就为寻求新的纺织品原料而努力。 1846年制成硝化纤维;1857年制成铜氨纤维;1865年制成醋酸纤维;1891年制成粘胶纤维。由于粘胶纤维的原料是来源丰富的木材浆粕、棉短绒及棉纱下脚料等,再加上制成的纤维性能好,以至它的产量到20世纪50年代已经超过羊毛。 尽管上述几种称为“纤维素纤维”或“人造纤维”的出现是继纺织机械发明之后的又一次纺织革命,但它仍意味着人只是用化学方法,对天然植物纤维的再加工,而通过化学方法,制取全合成的、性能更为优异的纺织纤维阶段,才迎来了第三次纺织革命。 1928年32岁的美国化学家卡罗塞斯经过6年后的研究,终于在合成的数百种产品中,找到有希望成为优良纺织纤维的聚酰胺-66(即尼龙Nylon)。 1938年德国研制出聚酰胺-6,即聚己内酰胺;1941年英国制出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商品名Dacron、“的确凉”、或涤纶;1939年德国人又研制出聚丙烯腈纤维,但到1949年才在美国投产,商品名Orlon,我国称腈纶,此又出现多种新型合成纤维,满足了多种需要,但从应用范围和技术成熟等方面看,仍以上述几种为主,其产量约占总量的90%。 2.3从天然橡胶到合成橡胶 自然界中虽然含有橡胶的植物很多,但能大量采胶的主要是生长在热带雨区的巴西橡胶树。从树中流出的胶乳,经过凝胶等工艺制成的生橡胶,最初只用于制造一些防水织物、手套、水壶等,但它受温度的影响很大,热时变粘,冷时变硬、变脆,因而用途很少。 1839年美国一家小型橡胶厂的厂主古德易(Goodyear)经过反复摸索,发现生橡胶与硫黄混合加热后能成为一种弹性好、不发粘的弹性体,这一发现推进

PVC木塑复合微孔发泡材料挤出成型技术研究

Vol.38No.12(2007) ZHEJIANGCHEMICALINDUSTRY收稿日期:2007-08-20 作者简介:张正红(1972-),女,工程师,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化工 系,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及改性。 文章编号:1006-4184(2007)12-0008-03 PVC木塑复合微孔发泡材料挤出成型技术研究 张正红(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浙江衢州324000) 摘要:实际结合理论系统的在原料选择、配方确定、工艺要求等方面介绍了PVC木塑复合微孔发泡材料挤出成型的生产技术及一些注意事项。 关键词:PVC;木塑复合;微孔发泡 木塑复合材料具有木材和塑料的双重特性,并且这种材料有耐腐蚀、耐磨、不翘曲、尺寸稳定、机械性能良好、外观与木材相似的优点。以木塑复合材料来代替木材,不仅可减少对木材的需求量,节约森林资源,而且通过对废弃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变废为宝,有很高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尽管木塑复合材料具有许多优点,但由于树脂与木粉的复合,一方面其韧性、 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等力学性能相对未填充的塑料会有所降低,另一方面相对天然木材来说,密度是木制品的两倍左右,不能作为理想的木材替代品,因此其应用领域受到了一些限制。向木塑复合材料的原料中加人发泡剂进行发泡挤出,经发泡后的木塑复合材料存在良好的泡孔结构,可钝化裂纹尖端并有效阻止裂纹的扩张,从而显著提高了材料的抗冲击性能和韧性。制品密度接近于木材,而机械强度高于木材,这使其可作为良好的木材替代品,而且产品成本降低,从而进一步拓宽了木塑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 本文从原料、配方、工艺等方面,实际结合理论系统的介绍了PVC木塑复合微孔发泡材料挤出成型的生产技术。 1配方设计 1.1原辅材料的选择 材料配方设计是PVC木塑复合微孔发泡的关键步骤之一,PVC中加入木纤维其熔体粘度、刚度 都有所增加,难以获得高的孔隙率。另一方面由于木粉具有较强的吸水性,且极性很强,而PVC树脂为非极性的,具有疏水性,所以两者之间的相容性较差,界面的粘结力很小,需加入适当的添加剂来提高木粉与PVC树脂之间的界面亲和能力。同时也需要加人各种助剂来改善其加工性能及其成品的使用性能。 1.1.1PVC树脂和木粉 通常选用SG5、SG7型树脂,木粉处理至45目 左右,含水率在3%以下(木粉中含水高会导致泡孔尺寸不均匀,影响制品表面质量)。 1.1.2稳定剂 一个理想的稳定体系应是几种稳定剂的合理搭配,木塑复合发泡材料加工工艺控制的关键之一就是防止混炼和成型加工过程中塑料及木粉的热降解。木粉热稳定性较差,其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容易分解,有氧存在时190℃左右即发烟变色。同时由于聚氯乙烯的加工温度和分解温度很接近,在加工中必须添加足量的热稳定剂,以提高其降解温度。在PVC木塑复合微孔发泡材料生产中采用较多的是复合铅稳定剂、有机锡稳定剂、钙锌稳定剂等。 1.1.3增塑剂 PVC树脂的熔融流动粘度比较高,与木粉复合 时常常需要添加增塑剂来改善其加工性能。加人增塑剂可以降低加工温度,增塑剂分子结构中含有极性和非极性两种基团,在高温剪切作用下,它能进人聚合物分子链中,通过极性基团互相吸引形成均匀稳定体系,而它较长的非极性分子的插人减弱了 8--

高分子材料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

高分子材料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 .通用高分子材料向高性能、多功能、低污染、低成本方向发展 通用高分子材料主要是指塑料、橡胶、纤维三大类合成高分子材料及涂料、黏合剂等精细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多功能、低成本、低污染(环境友好)是通用合成高分子材料显著的发展趋势。在聚烯烃树脂研究方面,如通过新型聚合催化剂的研究开发、反应器内聚烯烃共聚合金技术的研究等来实现聚烯烃树脂的高性能、低成本 2. 在有机/高分子光电信息功能材料领域,光、电、磁等功能高分子材料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载体,在21世纪整个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将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非常值得关注并可能取得突破的重要方向是:有机/高分子显示材料特别是电致发光材料、超高密度高分子存储材料、高分子生物传感材料等。此外,还有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设计、模拟与计算、合成与组装以及分子纳米结构的构筑。高分子的组装、自组装以及在分子电子器件上的应用研究等。

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总的发展趋势是:从简单的植入发展到再生和重建有生命的组织和器官;从大面积的手术损伤发展到微创伤手术治疗;从暂时性的组织和器官修复发展到永久性的修复和替换;从药物缓释发展到控释、靶向释放。生物医用材料研究的重点是:基于生物学原理,赋予材料和植入体生物结构和生物功能的设计;可靠地试验材料生物安全性和预测材料长期寿命的科学基础;先进的工艺制造方法 学。 要化工原料。其中最丰富的资源有纤维素、木质素、甲壳素、淀粉、各种动植物蛋白质以及多糖等。它们具有多种功能基团,可通过化学、物理方法改性成为新材料,也可通过化学、物理及生物技术降解成单体或齐聚物用作化工原料。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一方面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另一方面废弃高分子材料的回收利用也成为重要研究方向。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得到迅速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和企业投入巨资开展生物可降解高

高分子材料的历史与发展趋势(精)

高分子材料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材料、能源、信息是当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材料科学是当今世界的带头学科之一。材料又是一切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总是离不开材料,而新材料的出现又推动生活和社会的发展。人们使用及制造材料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材料成为一门科学——材料科学,仅有30多年的时间,此为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集众多基础学科与工程应用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的综合学科,因而对于材料科学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高分子材料是材料领域中的新秀,它的出现带来了材料领域中的重大变革。目前高分子材料在尖端技术、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所不可缺少的材料。高分子材料由于原料来源丰富,制造方便,品种繁多,用途广泛,因此在材料领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增长最快,产量相当于金属、木材和水泥的总和。高分子材料不仅为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不可缺少的材料,而且为发展高新技术提供更多更有效的高性能结构材料、高功能材料以及满足各种特殊用途的专用材料。 高分子科学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改性、高分子及其聚集态的结构、性能、聚合物的成型加工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由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学、高分子工程学三个分支学科领域所组成,其主要研究目标是为人类获取高分子新材料提供理论依据和制备工艺。高分子科学具有广阔的开发新材料的背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首先由有机化学派生出高分子化学,当时恰好处在世界经济飞跃发展的氛围中,对新材料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高分子化学进而又融合了物理化学、物理学、数学、工程学、医学等有关学科的内容,逐渐形成了高分子科学这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现在的高分子科学已经形成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工程三个分支领域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整体学科。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即:天然高分子的利用与加工,天然高分子的改性和合成,高分子的工业生产(高分子科学的建立。

聚氨酯发泡胶

聚氨酯发泡胶 产品简介 首督牌聚氨酯泡沫填缝剂,简称聚氨酯发泡剂,俗称发泡胶,是气雾技术和聚氨酯泡沫技术交叉结合的产物。它是一种将聚氨酯预聚体﹑发泡剂﹑催化剂等组分装填于耐压气雾罐中的特殊聚氨酯产品。当物料从气雾罐中喷出时,沫状的聚氨酯物料会迅速膨胀并与空气或接触到的基体中的水分发生固化反应形成泡沫。固化后的OCF泡沫具有填缝﹑粘结﹑密封﹑隔热﹑吸音等多种效果,是一种环保节能﹑使用方便的建筑材料,可适用于密封堵漏﹑填空补缝﹑固定粘结,保温隔音,尤其适用于塑钢、铝合金门窗、套装门窗和墙体间的密封堵漏及防水。 产品描述 首督牌聚氨酯发泡胶是基于高膨胀性的一种聚氨酯产品,从罐子喷出后能够迅速膨胀并能够快速固化的一种填缝补缝用产品,可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 应用范围 首督牌聚氨酯发泡胶用于宽接口、缝隙、裂缝的密封、绝缘、填充,能保温、抗寒、耐干燥、隔音和防潮。像隔板和天花板之间的间隙,窗框、门框、墙壁之间的空穴,屋顶和烟囱之间的缝隙,墙壁、天花板、屋顶管道周围的密封以及墙上的洞和损坏处。可用于多种材料的粘接,如金属、木材、石材、混凝土和多种合成材料,如聚酯、聚苯乙烯泡沫塑料、PVC塑料、硬质聚安酯泡沫塑料。 具体用途 1、门窗安装:门窗与墙体之间的填缝密封,固定粘结、外墙的粘接等; 2、隔音消声:语音室、播音室等装修时的缝隙填补,可以起到隔音消声作用等; 3、日常维修:孔洞、缝隙、墙砖、地砖、地板的修补、汽车隔音、隔热、保温、填 充等; 4、防水堵漏:自来水管道、下水道等漏洞的修补,堵漏; 5、包装运输:可方便地将贵重易碎商品包裹,省时快捷,抗震耐压; 6、广告模型:模型、沙盘的制作,展板修补;

微孔发泡高分子材料X

第18卷第4期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V o l.18,N o.4 2002年7月POL Y M ER M A T ER I AL S SC IEN CE AND EN G I N EER I N G Jul.2002 微孔发泡高分子材料Ξ 鲁德平,管 蓉 (湖北大学化材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刘剑洪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化生系,深圳518060) 摘要:微孔发泡材料是新型的改性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微孔的引入提高了高分子材料的韧性、绝缘性、耐热性和耐疲劳性能等。文中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Suh教授等研制开发的微孔发泡材料为主线,综述了微孔发泡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背景,发展历史,性能特征,泡孔成核模型公式、制备以及应用前景,以推动我国的研究在该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微孔发泡;高分子材料;制备;性能 中图分类号:TB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555(2002)0420030204 1 研究背景 为了响应工业界提出的进一步减轻高分子材料的重量,而不牺牲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使材料不变形的挑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 IT)机械系的Suh教授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初研制开发出了微孔发泡聚苯乙烯材料[1]。Suh等人通过研究高分子材料中的添加剂发现,当添加剂的粒子尺寸在微米级,且小于高分子材料中的临界孔隙尺寸时,能有效地增强材料的性能,因此Suh等人认为若将微米级的泡孔引入高分子材料基材,应该具有微米级添加剂同样的增强效应,后来的研究证实了这一设想的正确性。 2 发展历史 微孔发泡材料指泡孔尺寸小于50Λm~100Λm,泡孔密度超过108 c m3的热塑性高分子材料[2],而最初Suh等对微孔发泡材料的定义为[3]:泡孔尺寸为10Λm或小于该尺寸的任何高分子泡沫材料。20世纪90年代中期,Suh 等又认为微孔发泡材料为[4]:泡孔尺寸在<10Λm,泡孔密度为109c m-3~1015c m-3,密度比原材料下降5%~95%的材料。对微孔发泡材料定义的变化来自实验室研究和工业化规模生产的差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对微孔发泡材料的研制和开发最为成功,已转入工业化规模投产。微孔发泡材料的发展史,即是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和将该类材料扩大到工业化规模的历史,因此本文将以此为线索进行叙述。 麻省理工学院的Suh教授小组,在20世纪80年代初选择聚苯乙烯(PS)作为基材进行微孔发泡材料的研究,因为聚苯乙烯的常规发泡已非常成功和成熟,对聚苯乙烯材料的性能研究也比较清楚。Suh领导的小组首先以二氧化碳和氮气作发泡剂,成功研制了聚苯乙烯微孔发泡材料,随后Youn和Suh建立了热固性树脂的泡孔成核和增长的模型[5],Co lton和Suh对聚苯乙烯中加入成核剂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的研究[3,6,7]。值得一提的是,Suh小组的研究是由美国M IT2工业聚合物加工项目资助的,其成员有Eastm an Kodak,E.I.D uPon t,D ex2 ter,K raft,N ashua,波音商业飞机公司等美国著名的工业公司。Suh小组对微孔发泡材料的研究工作后来得到美国科学基金的资助,并成立了M IT2工业化微孔塑料研究实验室[8]。20世纪90年代初,Suh小组成功研制出实验室规模的微孔发泡材料连续挤出设备[9],1994年麻省理工学院将该技术转到新成立的T rexel聚 Ξ收稿日期:2000210205  作者简介:鲁德平,男,43岁,副教授.

高分子材料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展望分析报告(2017-2018年版)

2017年高分子材料行业分析报告Array 2017年9月出版

文本目录 一、行业发展状况 (4) 1、热塑性弹性体(TPE) (4) 2、改性塑料 (6) 二、行业监管体系 (7) 1、行业主管部门 (7) 2、行业政策 (8) 三、上下游关系 (10) 1、上游行业 (10) 2、下游行业 (11) 四、行业壁垒 (12) 1、技术壁垒 (12) 2、市场壁垒 (13) 3、资本壁垒 (14) 五、行业发展特点 (14) 1、行业的周期性特征 (14) 2、具有明显的客户锁定效应 (14) 3、专业化开发和服务要求高 (15) 六、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 (16) 1、市场规模 (16) (1)热塑性弹性体 (16) (2)改性塑料 (18) 2、发展趋势 (19) 七、行业风险特征 (20)

1、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20) 2、技术人员流失和技术泄密风险 (21) 3、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21) 八、行业竞争格局 (22) 1、竞争地位 (22) 2、相关公司简介 (22) 1)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2) 2)广东银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3) 3)深圳市富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3) 4)广东顺德顺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4)

一、行业发展状况 我国是世界高分子合成材料生产大国,以各类基础聚合物计,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生产总规模已居世界首位;合成材料的成型加工总能力也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高分子材料是分子量极大的一类化合物构成的材料。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橡胶、纤维、胶粘剂及涂料等,其为石化基本原料所生产的石化中间原料合成,并可作为下游塑料、橡胶、树脂、纺织等制品产业的原料,因此其应用非常广泛,汽车、电子电器、纺织、建筑、医疗等日常生活所需的各行各业都需要用到高分子材料。 1、热塑性弹性体(TPE) 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 Elastomer)是一种既具有橡胶的特性(高弹性、压缩永久变形等),又有塑料加工特征(工艺简单)的环保低碳性高分子复合材料。 热塑性弹性体是新材料产业“十二五”重点产品,不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热固性橡胶难以回收再利用的问题,缓解石油资源危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实现节能的目的。

(完整版)发泡材料行业现状

发泡材料行业现状 一、发泡材料行业范畴 高分子发泡材料属于新材料行业,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承担主要的行业管理与监督职能,具有制定行业政策,提供技术改造指导等职能。行业引导及服务职能由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承担,行业协会主要负责技术指导与交流,供求关系调查,装备与原材料情况调研,经济评价与调研,协调行业内企业关系等方面。 二、发泡材料分类 发泡材料常见的3中分类: (1)按硬度分类可分为软质、硬质和半硬质3类。 (2)按密度分类分为低发泡泡沫材料、中发泡泡沫材料和高发泡泡沫料。 (3)按泡孔结构分类可分为开孔泡沫材料和闭孔泡沫材料。所含有的泡孔绝大多数相互连通的泡沫材料称为开孔泡沫材料。所含有的孔绝大多数互不连通的泡沫材料称为闭孔泡沫材料。 1、软质发泡材料包括发泡橡胶和发泡塑料,由塑料(PE、EV A等)和橡胶(CR、SBR等)加入催化剂、发泡剂等通过物理发泡或者交联发泡工艺制备而成的。软质发泡材料具有缓冲、吸音、吸震、保温、过滤等特性。能够广泛用于电子产品、家电、汽车、体育休闲等领域,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 塑料软质发泡产品主要包括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和聚烯烃三大类。聚氨酯产品中含有加工残留的异氰酸酯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并无法回收利用,所以逐渐被取代。聚苯乙烯不腐烂、难回收,成为“白色垃圾”。联合国环保组织决定2005年起全球范围内停止生产和使用PS发泡材料。 聚烯烃软质发泡材料包括PP、PVC、PE、EV A等发泡材料。其中PE和EV A 的发泡材料应用最为广泛。PE具有原料丰富、性价比高、优良的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易回收等特点;EV A具有良好的缓冲、抗震、隔热、防潮、抗化学腐蚀、无毒、不吸水等优点。 软质发泡材料的下游市场包括:体育用品、电子、精密仪器、家电、汽车等领域。软质发泡材料在体育用品中主要利用其缓冲和抗震的特性,主要产品

高分子材料发展史

高分子材料发展史 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不断对材料提出各种各样的新要求。而高分子材料的出现逐渐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高分子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材料。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包括橡胶、塑料、纤维、涂料、胶粘剂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高分子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所有的生命体都可以看作是高分子的集合。 高分子材料按来源分为天然、半合成(改性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天然高分子是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基础。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利用天然高分子材料作为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并掌握了其加工技术。如利用蚕丝、棉、毛织成织物,用木材、棉、麻造纸等。19世纪30年代末期,进入天然高分子化学改性阶段,出现半合成高分子材料。1870年,美国人Hyatt用硝化纤维素和樟脑制得的赛璐珞塑料,是有划时代意义的一种人造高分子材料。1907年出现合成高分子酚醛树脂,真正标志着人类应用合成方法有目的的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开始。1953年,德国科学家Zieglar和意大利科学家Natta,发明了配位聚合催化剂,大幅度地扩大了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原料来源,得到了一大批新的合成高分子材料,使聚乙烯和聚丙烯这类通用合成高分子材料走人了千家万户,确立了合成高分子材料作为当代人类社会文明发展阶段的标志。现代,高分子材料已与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相同,成为科学技术、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材料。并且高分子材料资源丰富、原料广,轻质、高强度,成形工艺简易。很容易为人所用。 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橡胶、纤维、薄膜、胶粘剂和涂料等。其中,被称为现代高分子三大合成材料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与人民日常生活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尽管高分子材料因普遍具有许多金属和无机材料所无法取代的优点而获得迅速的发展,但目前业已大规模生产的还是只能寻常条件下使用的高分子物质,即所谓的通用高分子,它们存在着机械强度和刚性差、耐热性低等缺点。而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则向高分子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推动了高分子材料向高性能化、功能化和生物化方向发展,这样就出现了许多产量低、价格高、性能优异的新型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是材料领域之中的后起之秀,是在人们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几千年前,人们就开始使用棉、麻、丝、毛等天然高分子作丝织物材料。有些加工方法还改变了天然高分子的化学组成,如:天然橡胶硫化,皮革鞣制,天然纤维制成人造丝等。但由于当时受科学技术发展的限制,直到19世纪中叶,人们仍未能探究到高分子材料的本质。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发展萌芽于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当时天然橡胶由异戊二烯,纤维素和淀粉由葡萄糖残体,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的确立,使高分子的长链概念获得了公认,孕育了高分子的思想。1872年德国化学家拜耳(A.Bayer)首先发现苯酚与甲醛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时能迅速结成红褐色硬块或粘稠物,但因它们无法用经典方法纯化而停止实验。20世纪以后,苯酚已经能从煤焦油中大量获得,甲醛也作为防腐剂大量生产,因此二者的反应产物更加引人关注。1907年贝克兰和他的助手不仅制出了绝缘漆,而且还制出了真正的合成可塑性材料—Bakelite,它就是人们熟知的“电木”、“胶木”或酚醛树脂。Bakelite一经问世, 很快厂商发现,它不但可以制造多种电绝缘品,而且还能制日用品,于是一时间把贝克兰的发 明誉为20世纪的“炼金术”。20世纪30~40年代是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创立时期。新的聚合物单体不断出现,具有工业化价值的高效催化聚合方法不断产生,加工方法及结构性能不断改善。美国化学家卡罗塞斯(W.H.Carothers)于1934年合成了优良纺织纤维的聚酰胺-66,尼龙(Nylon)是它在1939年投产时公司使用的商品名。这一成功不仅是合成纤维的第一次重大

新型环保发泡剂HFC245fa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Voj.33No.8 ?8? 化工新型材料 NEWCHEMICALMATERIALS 第33卷第8期 2005年8月 新型环保发泡剂HFC一245fa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冯云飞1谢俊波1杨勇1辛波1胡锋2刘颖2 (1.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烟台264002; 2.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顺德528303) 摘要介绍了HFC-245fa发泡剂的各种性质、在聚氨酯硬泡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指出HFC-245fa体系将是未来普遍采用的体系。 关键词聚氨酯硬泡,发泡剂,氯氟烃替代,HFC-245fa,导热系数 1’llep删固ressandtendencyofnewgenerati嘶blowingagentHFC-245faFengYunfeilXieJunb01YangYon91XinB01HuFen92LiuYin92 (1.YantaiWanhuaPolyurethaneCo.Ltd,Yantai264002; 2.GuangdongKelonE1ectricalH01dingCo.Ltd,Shunde528303)AbstmctThechamcteristicsofHFc_245faasabloⅥdngagent,thepropertiesofHF(、-245faappliedinrjgid poiyurethanef0锄s,andtheresearch progressare introduced.Thetendencyofblowingagentisdescribed.Itshows thatHF℃-245faisthernostpossibleblo谢ngagentinthefuture. Keywordspolyurethaner遍idfo锄,blo丽ngagent,CF_Csubstitution,HF℃_245fa,themlalconductivity 1前言 氯氟烃(CFC)化合物长期以来,广泛用作发泡剂、制冷剂、清洗剂等。研究表明CFC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ODP(臭氧消耗潜值),会缓慢破坏大气臭氧层,并对全球气候产生不利影响。 1987年9月签署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制订了有关国家废除CFC等ODS的时间表。我国从2003年开始对CFC-11限制使用,2005年停止使用。 各国取代CFC化合物的方法和途径不同。北美洲,冰箱、冰柜绝热泡沫及建筑、管道保温等聚氨酯硬泡中采用HCFC-141b(1,1一二氯一1一氟代乙烷)为发泡剂;欧洲,建筑用聚氨酯硬泡中把HCFC-141b作为发泡剂,而在冰箱冰柜硬泡中则主要采用环戊烷、异戊烷发泡剂;日本和其它亚太国家HCFC_141b及戊烷体系这2种替代发泡体系均有采用;各国还有少量HFC及其它HCFC用于PU硬泡。我国起步较晚,90年代后期,减氟体系和其它CFC替代物体系共存,目前HCFC_141b以及戊烷发泡硬泡体系均有采用。 HCFC是一种操作较方便的暂时性CFC替代物。因HCFC化合物分子内仍含有氯元素,ODP不为零,对臭氧层仍有破坏作用,最终必将淘汰,将被零ODP的发泡剂替代。碳氢化合物与HFC类化合物,由于其对环境的友好性,已成为ODS替代的最佳选择。以环戊烷为代表的烃类发泡剂,虽已用于聚氨酯硬泡保温,但因热导率高而导致泡沫绝缘效率的降低。同时,由于烃类的易燃、易爆,不仅会影响泡沫产品的防火性,且应用环戊烷等烃类发泡剂要改进贮藏、计量、发泡等装置,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生产100万台冰箱单台成本增加7元,使中小厂家难以接受。 2鹏245fa与其他替代发泡剂 HFC-245fa是未来长期或永久替代氟里昂的最佳候选者‘1|。 作者简介:冯云飞,毕业于济南大学化工学院,主要从事用于冰箱的PM一2010产品的技术开发和市场开拓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