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成功案例

蒙牛成功案例
蒙牛成功案例

蒙牛的发展史

九年时间营业额增长近500倍,其品牌在中国妇孺皆知、家喻户晓,这就是蒙牛。从成立时只有1300余万资金无人知晓的小企业,发展到今天已经与伊利集团并肩而立,并称为“草原奶业双雄”。创业九年,他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迹”。人们不禁会问:究竟是什么使蒙牛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乳制品市场脱颖而出,一跃成为中国乳业顶级品牌的呢?其实“蒙牛奇迹”的背后有着强大的支撑和后盾,那就是蒙牛的特色人力资源管理——融合了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

一、融合企业文化的人员聘用

蒙牛集团在招聘新员工时,特别注重考察两点:一是应聘人员的价值观是否与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一致。二是应聘人员是否能在企业的文化氛围中生存和成长。因为蒙牛充分认识到,如果招聘人员时只考虑员工的学历,工作经验及能力是否与企业要求的相一致与匹配,可能招进来的人员虽然在完成相应的工作上不存在障碍,但其价值观却与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这样的员工在企业内不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对企业也是一种潜在的威胁。虽然企业也可以对新员工的价值观进行改造,但是这些员工的价值观已经趋于稳定,使得改造必须花费企业大量的精力和费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不必要的投入。所以,蒙牛努力做到从根源上杜绝此现象,他们在招聘员工时就对员工的价值观进行考察,使得企业内部人员的价值观与企业核心价值观趋于一致。另外,蒙牛有一套经典的用人哲学“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可见蒙牛在招聘人员时对人的“德”重视程度。

二、融合企业文化的人员培训

蒙牛特别注重人员的培训。从创立之日起,蒙牛便坚信“99% 的成功靠学习造就”,并注重通过制度化的培训,团队学习等方式,使蒙牛从古今中外的管理精髓和现代管理成功案例中吸取营养,不断丰富自我。

1.全员培训

为了培养优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2003年初蒙牛成立了蒙牛商学院。把对员工的培训分为两方面进行:一是新员工“入职培训”。每个新员工在成蒙牛的正式员工之前,都要在商学院接受一个星期的封闭式入职培训。如果试用期3个月内,新员工还没有接受企业文化培训,那么他是没有办法脱离试用期正式进入该工作岗位的。二是老员工“回炉再造”。不仅新员工要接受培训,所有的老员工每年也都要接受蒙牛商学院的培训,学习新的蒙牛企业文化和知识、技能,使企业所有的人才都常用常新。

2.因材施教

蒙牛的培训也是一个不断与时俱进的过程,商学院会根据企业不同时期企业文化的新内涵,不同的经营理念,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另外,对不同层次上的人,他们也采取不同层次的培训方案。蒙牛根据需要将人员培训主要分成了五个层次:第一层,基层员工的培训;第二层,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第三层,厂长经理级、中心主任级的培训;第四层,高层管理团队的培训;第五层,董事会成员的培训。这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值得其他企业学习。他们这种针对性极强的培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形式多样

蒙牛商学院的培训并不拘泥于一种形式。他们开拓思路、敢于创新,开展了许多深受员工欢迎的培训形式。例如,蒙牛曾邀请著名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先生用大家喜闻乐见的评书向员工讲解企业文化;他们还通过让大家采用情景模拟的方法实际运用管理技巧和策略,使员工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了企业文化和知识、技能,印象更加深刻。

三、融合企业文化的人员绩效管理

企业文化浸入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可以更加规范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念、态度与行为。

使得员工的业绩更加理想化,这样更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蒙牛人有句熟悉的口“管理是严肃的爱”。蒙牛对人员的管理具有人性化的色彩,体现了对员工严肃的爱。依管理对象不同,蒙牛的绩效管理体系主要分为两套:一是普通员工的绩效考核。蒙牛借鉴海尔OEC (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就是全方位地对每人、每天、每事、进行清理、控制。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把普通员工又分为:(1)普通非生产性员工。通过“工作进度表”来进行考核。具体就是把员工的绩效任务分配到每月、每周、再到每天。通过实时的对比来确定员工绩效。(2)普通生产性员工。用“三 E 卡”(即Everybody、Everyday、Everything)来考核其业绩。员工按规定要求认真填写,以记录每天的工作情况、每事的完成情况。这张“三E卡”作为考核其工作绩效和决定收入多少的重要依据。二是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通过纵向与横向指标综合全面考核管理人员的领导力执行、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绩效。总的来说,不管是对员工,还是对管理人员有一条精神是不变的“多干多得,少干少得,不干不得”。这种制度化的公平公正的绩效管理体系,更有利于员工心态的平衡。

四、融合企业文化的人员激励

融合企业文化的人员激励理论强调尊重人的自我意识,通过把企业的利益与个人的利益挂钩来保护员工的利益,实现他们自身的价值,激发其为实现企业远景工作的热情。“我与蒙牛共生存,蒙牛与我共发展”这是蒙牛人耳熟能详的一句口号。它代表着蒙牛对员工物质生活和职业发展做出的郑重承诺。

1.物质激励

蒙牛集团的创始人牛根生一向信奉“财散人聚,财聚人散”。所以,蒙牛在取得骄人业绩之后,总是不会亏待那些为蒙牛的生存和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员工。2002年,牛根生把政府奖励给他的凌志牌轿车转增给了其副总裁。还奖励给上海某经销商40万元。2005年1月12日,牛根生先生与家人捐出拥有的蒙牛股份,创立了“老牛专项基金”。用于各项公益事业,另外用于奖励随该企业做出贡献的员工。这大大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2.关心员工发展

仅仅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只能吸引或保留那些做事的人,却很难使愿意并能够做大事的人为蒙牛长久效力。因此,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是追求百年基业的蒙牛必然关注的课题。蒙牛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刚刚毕业,还不清楚自己的个性、能力、优势或不足,谈职业发展规划为时尚早,所以蒙牛会为他们提供在集团内部转换岗位的机会,让他们在从事不同类型的工作之后充分了解自我,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对员工日后的成长奠定了基础。同时蒙牛也为员工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各层级领导有职责、义务帮助员工不断提升;鼓励员工继续深造,可给其报销一半的学费。

参考文献:

[1]王丹彭长桂:文化领航自我超越——蒙牛高速发展背后的人力资源管理[J].2006.9

李文龙:论“蒙牛”的企业文化[J].北方经济

立民:企业文化渗透的人力资源管理特色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4

二、集团核心人才的队伍建设:建立凭能力、靠业绩吃饭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强化危机意识与管理,引入学习型组织与机制使集团保持持续的变革与创新。主要从“考核、权限、

人事”三方面入手,1、考核:业绩是最重要的指标,因此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业绩指标,建立公正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建立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的关键绩效评价体系:(1)建立分层分类的关键绩效评价体系,高层领导采用述职报告制度,中基层员工采用季度绩效考评制度,操作层员工采用月度测评制度;(2)对高层领导的考核更强调结果指标,对中基层管理者的考核要关注行为过程,对操作类员工要强调量化指标;(3)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各级干部要重视绩效目标的设定和对下属的工作辅导;(4)绩效考核等级结果力求符合正态分布,考核结果与员工的分配和晋升挂钩。2、权限:权限规定了各子公司享有何种人力资源管理权限,即规定了子公司在多大程度和范围内可以做什么。3、人事:集团对子公司享有选择、委派、推荐、提名管理者的权利。(1)管人管事统一,“谁出资、谁用人、谁管理、谁负责”,推行任期责任制和契约管理;(2)完善责任机制,实行人对人的考核,一级考核一级,主要考核经营者工作业绩,考核重点由结果考核转到过程考核;做到过程监控具体化,激励措施多样化,奖惩到位;(3)引进竞争机制,以内部提升、市场招聘、民主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当然,三种手段之间要相辅相成,视不同情况有所侧重,但绝不能偏废或偏重一方,否则可能会直接导致管理上的漏洞和风险。

信度与效度评估是对招聘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正确性与有效性进行的检验,这无疑会提高招聘工作的质量。信度和效度是对测试方法的基本要求,只有信度和效度达到一定水平的测试,其结果才适于作为录用决策的依据,否则将误导招聘人员,影响其做出正确的决策。

(完整word版)蒙牛企业案例分析

蒙牛企业案例分析 ●组长:金凡楣 0607060122 (企业组织文化分析及案例、 组织文化、环境、战略部分文档制作) ●小组成员:王利 0607060120 李雪瑞 0607060135 (案 例描述) 张泽英 0607060130 (企业环境分析) 温哲 0607060121(企业战略管理分析) 万嘉阳 0607060118 (企业社会责任观分析) 张丹 0607060129 (企业职能分析) 案例描述: “天苍苍,野芒芒,风吹草低见牛羊”,就在内蒙这快天然优质且人均拥

有奶量和牛奶增长进展居全国第一的牧场上,牛根生以1000万元注册资本于1999年1月成立了这个中国民营企业巨头——蒙牛乳业有限公司,简称“蒙牛乳业”。 成立之初,企业面临着无工厂、无奶源、无市场,以及“伊利”的重重压力。牛根生进行大胆的作法,以注册资本300万元打广告,雇佣工人,为合作方出人才,出标准,出管理,出技术,出品牌,进军了牛奶市场。为避开与当时乳业老大“伊利”的冲突,他们做出了:凡是伊利等大企业有奶站的地方蒙牛不建立奶站;凡是非奶站的牛奶蒙牛不收;凡是跟伊利收购价格标准不一致的蒙牛不收。并且于2000年提出“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把标杆定为伊利,随后又在呼和浩特市的红色路牌上打上“蒙牛乳业,创内蒙古第二品牌”和“向伊利学习,为民族争气”。有的广告牌还写着“千里草原腾起伊力、兴发、蒙牛乳业”。借这两个内蒙无人不知的大企业的“势”出自己的“名”,使伊利降低“敌意”。2000年9月~2001年12月,他们推出《为内蒙古喝彩,中国乳都》的公益广告,在3000多幅灯箱广告中,推出“我们共同的品牌——中国乳都,呼和浩特”。在成长的过程中,蒙牛从未错过每一次商机。2005年的“超级女生”,更让蒙牛走进大家视野,并使蒙牛酸酸乳销售额比同年增长了2.7倍。神五升天,蒙牛打出“航天员专用奶”,在中央电视台争做广告。蒙牛1999年4400万的销售额排名1116,而到2002年,就进入乳业排名第四,销售额直迈21亿。这些成就取决于他们得天独厚的资源与管理。在成员之间8大元老均来自伊利,90%的中层干部也来自伊利。干部们在乳业平均工作年限都在五年以上。2003年,以牛根生任院长成立企业商学院。要求每位新员工接受一周全封闭入职培训,灌输企

蒙牛市场营销成功策略

蒙牛市场营销成功策略 如今在竞争力这么激烈的市场上,企业的市场营销不仅要开发品质优良的产品,选择有利于销售的渠道,制定合理优惠的价格,还必须让消费者及时地了解企业本身及产品,以便达到激发购买欲望,影响其消费行为,扩大企业产品的销售等目的。 1.导论 蒙牛乳业集团持着“致力于人类健康的牛奶制造服务商”的企业定位,在短短的十二年中,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迹”。从创业初的“零”开始,蒙牛集团2015年实现了营业收入亿元,实现净利润亿元。这一奇迹般的成绩让蒙牛成为了国内首家销售额突破300亿元的乳品企业。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超过35%UHT牛奶3销量全球第一,液体奶、冰淇淋和酸奶销量居全国第一;乳制品出口量、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居全国第一。4 2根据国际市场营销中的4P概念得出。蒙牛乳业集团的简介参考了百度文库中的蒙牛乳业集团的营销策略研究报告。3UHT是UltraHighTemperaturetreated的缩写,它的意思是超高温瞬时处理。超高温瞬时灭菌, 4李春友.我们向蒙牛学什么.《南风窗》. 蒙牛乳业集团文化的核心内容

◎企业精神:学习沟通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勇于跟自己较劲儿,把每一件小事情都要做完整、做到位。◎企业宗旨 对客户:合作双赢共同成长 对员工:学习培训成就自我 管理理念—科学化、市场化、系统化 质量理念—产品人性化、标准全球化 ◎蒙牛的核心竞争力:以成功经营人心为终极目标,以双赢利益机制和学习创新的方法,整合全球有效资源,实现战略目标的能力。 产品策略 上,依照价格和消费量,分为高中低三档,高档为低温鲜奶,中档为常温液态奶和奶品,抵挡为冰淇淋。 蒙牛对产品的促销是非常重视的,尤其是在抓住事件和机遇方面,别的企业都无法跟蒙牛并排而站。蒙牛建立之初在总资金只有1000万人民币的时候,蒙牛集团的创始人牛根生就敢拿出300万来做广告宣传。蒙牛乳业最主要的消费者沟通方式,则是事件营销5,这是蒙牛乳业比较擅长的营销手法。“为申奥加油”,“中国航天员专用奶”,“超级女声”,“蒙牛·城市之间”等,每一次宣传活动都与当时的社会热点紧密相关。 2001年众多的目光都聚集在“申奥”事件的时候,刚刚

关于蒙牛高钙低脂奶的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关于蒙牛高钙低脂奶的市场调查报告

————————————————————————————————作者:————————————————————————————————日期:

关于蒙牛高钙低脂奶的市场调查报告成员:张忠陶翠微代冰洁田山仙邓春燕杨建梅 时间:2012年11月30日—12月16号 地点:西南大学及荣昌各大型超市

目录 一、调研背景 (2) 二、调研目的 (3) 三、调研的主要内容 (4) 四、调研方法 (4) 五、调研结果 (5) 六、调研结论和建议 (7) 附录: 调查问卷 (10)

牛奶,是最古老的天然饮料之一。牛奶对人身体的好处不言而喻,牛奶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物美价廉、食用方便,是最“接近完美的食品”,人称“白色血液”,是最理想的天然食品。牛奶和奶制品干酪中含有一种CLA的物质,能有效破坏人体内有致癌危险的自由基,并能迅速和细胞膜结合,使细胞处于防御制癌物质侵入的状态,从而起到防癌作用。牛奶的其他的功能像能促进幼儿大脑发育,有助减肥,美容养颜,镇静安神等等,这些都是有助于人体的正常发育。 在不同国家,牛奶也分有不同的等级,目前最普遍的是全脂、低脂及脱脂牛奶。目前市面上牛奶的添加物也相当多,如高钙低脂牛奶,就强调其中增添了钙质。因此,我们在学校及周边做了一份关于牛奶的市场调查报告。 1、调研背景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99年8月,总部设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肩负着“百年蒙牛、强乳兴农”的使命,借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11年底,蒙牛集团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建立生产基地30多个,总资产超200亿元,年产能超700万吨,累计创造产值1834亿元、向国家上缴税金90.9亿元,累计收购鲜奶2462万吨、为农牧民发放奶款683亿元,被社会形象地誉为西部大开发以来“最大的造饭碗企业”。2011年蒙牛销售收入达到373.9亿元,为国家上缴税收 21.77亿元。 企业使命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哲学定位和经营观念,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蒙牛的使命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突出蒙牛产品的“安全、优质、健康”三个要素。从我们所从事的行业特点看,我们从事的是健康事业;从消费者的关注点来看,食品安全最为重要;从蒙牛企业的愿景来看,我们要生产质量最好的乳制品。“安全、优质、健康”把行业特点、企业追求与消费者关注紧密结合起来,三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承。二是突出蒙牛与利益相关方的互利互惠、相互依存的关系,“股东投资求回报,银行注入图利息,员工奋斗为发展,合作伙伴需赚钱,父老乡亲盼税收”,蒙牛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客户、股东和员工等与蒙牛命运息息相关的各方利益为代价,而是力求做到各方和谐共赢、共同成长,形成大蒙牛事业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人们对于健康、营养的需求也呈日益上升的趋势,含有丰富营养的牛奶饮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牛奶的需求逐年上升。据了解,人均消费牛奶一直位居全国首位的上海,年人均消费达到26公斤,为全国人均消费量的4倍。 2、调研目的 (1)为蒙牛牛奶市场推广提供依据; (2)了解消费者对蒙牛高钙低脂奶的认识和了解; (3)评估蒙牛牛奶的推广价值;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小组成员:许倩倩 何佳飞 田琳琳 王萍萍 翟利娟 胡娟 孙飞

这时,风险注资还未开始,壳公司架构搭建已经完成,壳公司的结构和预计注资完成后的股权结构如下图。 这样设置壳公司结构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避税,一方面是为蒙牛将来上市做准备 ②风险投资的进入 2002年9月24日,在完成了壳公司结构搭建后,风险投资正式开始。 第一步,股本结构准备:中国乳业开曼公司扩大股本1亿倍,即从原来的1美元扩大到1亿美元,共计1亿股,并将股本分为A类股5200股和B类股99999994800股。其中,A类股每股拥有十票投票权,B类股每股拥有一票投票权,另外规定了AB类股票的分红权,中国乳业同时规定,金牛公司和银牛公司原先持有的1000股为A类股。这些关于投票权和分红权的规定为双方之后的对赌协议提供了条件。 第二步,注资过程开始:摩根士丹利、鼎辉和英联三家风险投资机构以530美元/股的价格,分别投资17332705美元、5500000美元、3141007美元,认购了中国乳业公司32685股、10372股、5923股的B类股票,合并持有B类股票48980股。三家金融机构总计为中国乳业开曼公司注入资金2597.3712万美元。 第三步,注入蒙牛公司资产:中国乳业将得到的全部资金以增资的方式,转移给毛里求斯公司,毛里求斯公司使用这笔资金(2597.3712万美元)购入内蒙古蒙牛66.7%的股份。中国乳业是毛里求斯公司的母公司,因此,中国乳业间接成为了蒙牛乳业最大的股东 第四步,股权分配,金牛公司与银牛公司以1美元/股的价格,分别投资1134美元、2968美元认购了1134股和2968股的A类股票,加上以前各自持有的500股旧股,“金牛”与“银牛”合计持有A类股票5102股。第一轮注资后,蒙牛股份的股权结构如下

蒙牛行业分析

1.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airy industry Dairy industry in China has experienced a rollercoaster development process.2001-2007 is a golden period for dairy’s explosive growth.The dairy industry revenue grew at the rate of over20% per year.Yili,Mengniu and other resource-based enterprises seized the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ilk ,and became the industry leaders. The Melamine incident in2008plung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dairy industry.After that ,because of the weak irreplaceable and rigid demand of dairy,the whole industry experienced a positive recovery .In 2011 the overall industry generated a revenue of 231.556 billion yuan, grew by 23% over the same period,which meant that the Industry revenue growth rate turned back to more than 20%. Graph 1:the total revenue and growth rate of China's dairy industry between 2004 and 2011(billion yuan) Source:wind Affected by the weak economy,t he dairy industry’s growth rate fell in2012.Despite the fact that t he dairy industry is a strongly growing industry,some breakdown categories are not essential consumer goods,which can be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economy and per capita income.Besides,the product structure of the whole industry is also affected by income. All these factors made the industry revenue growth rate in 2012 fell significantly, which is expected to be about13%. But there are still growth driving factors in the long term, such as potential consumption release of rural population, the increase of core population(children and the elderly) for dairy consumption ,the high-end trend of urban consumption and the needs for new category, new tastes. Based on the above mentioned, it is expected that from 2013, the urbanization policy will drive national income tilt to the2,3-tier cities, and changes in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structure drive the revenue growth of the dairy industry recovery. Also, the changes in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structure will lead to the recovery of the dairy industry’s growth. Next year after March, the urbanization policy will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olicy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table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With the income structure tilts, high-income people will not reduce the consumption of dairy, and low-income popul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2,3-tier cities will increase the consumption of dairy commodities because of the increase of income and the popularity of

蒙牛营销策略分析

王行尾200906012227 蒙牛营销策略分析 在中国,随着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更多的人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问题,牛奶也就迅速的进入了千千万万的中国家庭,牛奶行业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牛奶企业开始注重营销来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 牛奶行业是中国的朝阳产业,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家庭的膳食结构得到普遍改善,对乳制品的消费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于是乳制品的生产和销售也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并且液体乳生产大幅度增长,整个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根据《2007-2008年中国乳制品市场调查与投资咨询研究报告》显示,未来的5-10年内行业收入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区域性品牌面临的竞争压力将增大。同时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品牌,比如伊利,蒙牛,三元,维维,雅士利等等。 牛奶行业的微观环境 竞争者 自“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消费者对国内品牌产生信任危机,转而消费外资品牌产品,外资品牌成为国内液态奶企业的强大竞争对手。不少在中国已经攫取高额利润的外资品牌,在中国中高端市场的垄断地位会进一步加强;而近些年国产品牌辛辛苦苦争取到的与外资品牌相抗衡的喜人局面因此次事件而受到破坏。2008年9月21日,日本最大的啤酒生产企业之一的朗日啤酒宣布进军中国液态奶市场。该公司宣布在山东筹建100公顷的农业园饲养乳牛,每天只加工制造1—3吨液态奶,但是售价是国内普通牛奶的1.5—2倍,而此前的高端液态奶市场份额主要由蒙牛特仑苏和伊利金典占据。而世界第二大乳制品巨头法国达能在全身退出光明乳业后,早些时候已经拿下民营乳业妙士。 在国内液态奶市场,一线品牌包括伊利、蒙牛等均采用细分市场战略,为不同的细分市场设计不同的产品。如伊利为高收入人群设计的高端奶产品营养舒化奶及金典牛奶,对中老年人群推出高钙奶产品,对喜爱不同风味的年轻人推出调味奶;而蒙牛则为25—35岁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人群推出特仑苏系列等。在品牌定位上,蒙牛将自己定位于“百年蒙牛、强乳兴农,

案例一:蒙牛网络营销案例分析资料

案例一:蒙牛网络营销案例分析 (一)企业及其网络经营现状的概要介绍 1999 年8 月,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蒙牛乳业集团)成立,总 部设在中国乳都核心区一一内蒙古和林格尔经济开发区,拥有总资产100多亿元,职工近3 万人,乳制品年生产能力达600 万吨。 十年来,本着“致力于人类健康的牛奶制造服务商”的企业定位,按照“立足自主开发,强化联合作业,培育核心产品,抢占技术高端”的工作思路,蒙牛乳业集团累计投入科研资金上亿元,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自主创新之路,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迹”。从创业初“零”的开始,至2008 年底,主营业务收入实现239 亿元,年均递增104%,是全国首家收入过200亿元的乳品企业。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超过35% UHT牛奶销量全球第一,液体奶、冰淇淋和酸奶销量居全国第一;乳制品出口量、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居全国第一。 (二)、企业网站运行情况介绍 1. 蒙牛官方网站的类别 蒙牛官方网站从类别上(信息发布型、网上销售型)来说属于信息发布型的,是企业网站的初 级形式。网上销售的部分主要是由蒙牛商城网站承担的。 2. 蒙牛官方网站的功能 蒙牛官方网站的功能分为:品牌形象,塑造良好的蒙牛品牌形象;产品/服务展示, 网站公布了蒙牛集团所推出的所有产品, 对其产品的规格等进行详尽的描述和展示;信息发布,对企业的各类信息如公司信息、产品信息、企业荣誉、中期年报、企业新闻等等;顾客关系, 顾客服务, 网页中的联系我们下设了呼叫中心方便网上直接对用户服务, 邮信地址以 及可以直接从网上反馈意见;网上调查是对顾客的需求和意见进行调查, 联系我们中的意见反馈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起到网上调查的作用;资源合作, 和其他企业建立投资合作、业务合作、技术合作、招标信息也在网站上有相应公告。 3.蒙牛官网的网站内容进入蒙牛企业的网站首页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到它采用的是“三”字形布局,整体比较简洁,色彩分明,采用的是一种浅色的基调,给人一种清新自然、明亮整洁的感觉。在页面最主要位置(“F”型网页浏览注意力现象中的最上一横)鲜明的标出公司的LOGC图标和网 页导航系统, 在导航系统下面是幻灯片广告, 在首页的左半部分设有蒙牛的新闻中心, 可以让浏览者迅速的了解企业的最新动态, 以及生产的流程简图, 是消费者更容易接受蒙牛的产品,同时在首页中还有站内搜索系统, 便于浏览者快速有效地寻找需求信息。企业网站采用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表现形式, 使直观性更强。企业的导航菜单清晰明了, 易于导航, 首页是上方横向的导航栏, 进入子页面后, 侧面又有竖向的导航将信息进行了详细的分类。能够较好的引导访问者快速进入要访问的页面。而且网站中内链书较多, 可以实现从一个界面到达任意界面的功能。主栏目清晰并且全站统一, 使浏览者可以得到很好地感受。

蒙牛案例分析(1)

财务战略分析 ——蒙牛案例分析一、公司简介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奶类产品系列,现已在全国15 个省市区建立生产基地20 多个,拥有液态奶、酸奶、冰淇淋、奶品、奶酪五大系列200 多个品项,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蒙古、东南亚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二、蒙牛发展路线 ?1999年:蒙牛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万元,埋下基石 ?1999年8月:股份制改造,增资到1398万元,10个发起人,进入快速成长期 ?2001年:从内蒙古走向全国 ?2002年:进军香港市场 ?2003年:借力航天,行业领跑 ?2004年:踏上世界牛“寻梦”之路 ?2005年:勇于追求,实现“乳都”梦想 ?2006年:获得国际乳业大奖,开启中国牛奶爱心行动 ?2007年:多元合作,200亿领军乳业 ?2008年:牛奶安全,取信于民 ?2009年:跻身世界乳业20强 成立仅仅8年多的蒙牛,销售收入就从1999年的119位上升到了2007年的第2位,其中,超高温瞬间灭菌牛奶、液态奶、冰淇淋销量均居全国第一,并成为中国牛奶出口量最大的企业。

三、蒙牛集团财务战略简介 (一)蒙牛的融资 1.蒙牛第一次融资 面世不到半年,资金成为蒙牛发展的巨大瓶颈。与此同时,蒙牛开始了向民间资本融资,并经历了一场有惊无险的“非法集资”风波。1999年8月18日,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内蒙古工商局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398万元,法定代表人牛根生,发起人共10位。 2002年蒙牛将绣球抛向风险资本。2002年10和2003年10月,摩根、英联、鼎辉分两次向其注入了约5亿元资金。 2002年摩根、英联、鼎辉三家国际投资机构联手向蒙牛的境外母公司(开曼群岛公司)注入259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约2.1亿),同时取得49%的股权。 2003年10月三家投资机构再次向蒙牛的海外母公司注入352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9亿元。 2.蒙牛第二次融资 到2003年,蒙牛上市已经水到渠成,丰硕的果实等待着收获。2004年6月蒙牛股票在香港持牌上市了。本次共发售3.5亿股,股价3.925元。获得206倍的超额认购率,冻结资金280亿港元。这笔资金将通过增资大陆蒙牛的方式注入。 不断地筹资使蒙牛的资金流超越了“环绕速度”,从而成功使企业避免了面临困境、险境、绝境乃至死境的局面。 (二)蒙牛的投资 1.虚拟联合 1999年蒙牛创立之时,面临的是“一无工厂,二无奶源,三无市场”的窘境。在这种情况下,蒙牛搞“虚拟联合”,与中科院联合,开发产品,塑造品牌;与中间商联合,开辟全国大市场。 后来蒙牛将“虚拟联合”渗透到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通过虚拟联合,蒙牛把传统的“体内循环”变作“体外循环”,把传统的“企业办社会”变作“社会办企业”,整合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蒙牛乳业2009年度报告分析

——蒙牛乳业2009年度报告分析 蒙牛乳业是我国最大的乳制品企业之一,主营产品包括液态奶、冰淇淋等。目前,国内高档冰淇淋市场被外国品牌占据,蒙牛乳业的冰淇淋业务毛利率远低于国际行业巨头。我们分析蒙牛乳业2009年度报告,着重分蒙牛乳业的冰淇淋业务,探索我国乳制品企业发展冰淇淋业务的策略。 一、蒙牛乳业财务分析 表1 蒙牛乳业财务分析 资料来源:蒙牛乳业年度报告 2009年蒙牛乳业实现营业收入2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净利润12.2亿元人民币,上年净亏损9.24亿元。2009年蒙牛乳业的毛利率27%,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蒙牛乳业已经走出2008年三聚氰胺奶品事件的阴影,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状况。2009年蒙牛乳业的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18%,比上年降低1个百分点。

表2 蒙牛乳业收入结构分析 资料来源:蒙牛乳业年度报告 表3 蒙牛企业分产品盈利能力分析

资料来源:蒙牛乳业年度报告 2009年,蒙牛乳业88%的营业收入来自液态奶,冰淇淋收入仅占10%;液态奶业务的毛利率为7.23%,冰淇淋业务的毛利率为1.08%。2006年蒙牛乳业的液态奶业务和冰淇淋业务的毛利率相差无几,此后,二者之间的毛利率差距越来越大。 2009年,蒙牛乳业主推“随变”和“冰+”两大冰淇淋品牌。其中,“随变”品牌打造“勇于改变”的品牌形象,配合“蒙牛随变谁敢开唱歌——K歌达人全国巡回挑战赛”,提高目标消费者——新生代时尚年轻人群对该品牌的偏好度。“冰+”品牌以“冰+水果,快乐+我”为品牌宣传口号,建立夏季冰类产品市场的竞争优势。 近几年,蒙牛的冰淇淋产品的毛利率逐年下降,2009年下降到1.08%,其主要原因是蒙牛的冰淇淋大多为低端产品,单价在人民币3元以下,附加值小,且受季节影响较大。 国内市场中,高档冰淇淋品牌的毛利率比蒙牛要高出很多,例如,Dairy Queen(冰雪皇后)、Haagen-Dazs(哈根达斯)、Cold Stone(酷圣石)等冰淇淋企业的产品毛利率超过30%。

蒙牛乳业集团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摘要 短短6年时间,蒙牛乳业集团的主营业务收入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2位。其中,UHT牛奶销量居全球第一,液态奶销量居全国第一,冰淇淋销量居全国第一。蒙牛集团在市场营销方面,有着它独特而值得借鉴的一面。本文结合理论与事例,共分五个部分论述蒙牛企业的4P框架。第一部分主要从蒙牛的产品策略方面入手,分析蒙牛的核心产品差异化和产品线拓展。第二部分研究蒙牛的定价策略,指出蒙牛在产品定价方面的高超之处。第三部分研究蒙牛的渠道策略。第四方面分析蒙牛的促销策略,特别是事件营销,其影响力在国内甚至于国外来说,都是空前的。在最后一部分,从蒙牛的诸多经验中,总结出了几点启示,希望能给国内企业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事件营销

Abstract In the short 6 years time, Mengniu Corporation’s main production income rise from 1116th to 2nd. Among them, the UHT milk sales volume occupies the world first, the liquid state milk sales volume occupies the nation first, and the ice cream sales volume occupies the nation first too. The Mengniu Corporation in the marketing aspect, has a special side whose unique is worth profiting from. This article combines the theory and the facts together. It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o elaborate the Mengniu corporation's 4P frame. The first part mainly analyzes the Mengniu Corporation’s product strategy, expounds the Mengniu Corporation’s difference of core produc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 line. The second part studies the Mengniu Corporation’s price strategy, points out the Mengniu Corporation’s excellent method in this aspect. The third part analyzes the Mengniu Corporation’s place strategy.The fourth aspect analyzes the Mengniu corporation's promotion strategy, specially the event marketing because its influence is unprecedented to the home market even the world market. In the last, draws some conclusions from the Mengniu Corporation’s expe riences and summarizes several enlightenments, which could give the domestic enterprise some references. 【Key Words】Product strategy; Price strategy; Place strategy; Promotion strategy

蒙牛产品调查报告

蒙牛产品调查报告 蒙牛早餐奶是蒙牛企业开发的一种液态奶的新产品。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蒙牛产品调查报告,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了。、 蒙牛产品调查报告1 此次调研的目的在于了解企业网站的建设情况和其网络营销情况,运用所学网络营销知识对其进行客观地分析、对比和评价、从而在实践中深化所学网络营销课程的知识。 蒙牛乳业集团成立于1999年1月份,属中外合资企业。总部设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总资产达60多亿元,职工万人,乳制品生产能力达330多万吨/年。在短短的几年时间由名不见经传的民营小企业一跃成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导者,发展非常迅速。目前,蒙牛集团在全国15个省市区建立生产基地20多个,拥有液态奶、冰激凌、奶品三大系列300多个产品。产品以其优质的品质荣获“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和消费者综合满意度第一等荣誉称号,产品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蒙古、东南亚、美国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创业十年,他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迹”。 1、蒙牛网站首页整体比较简洁,色彩分明,绿色和白色相间,给人一种清新自然、明亮整洁的感觉。网站规划整体合理,主辅菜单清晰,网站建设导向明确。其主页的导航

是由关于蒙牛、蒙牛动态、蒙牛产品、蒙牛商城、我们的责任、人力资源六个大标题构成,导航栏下设有五个栏目,分别是360度探秘蒙牛、质量控制、企业文化、最新活动、新闻中心,首页中还设有站内搜索系统。 2、蒙牛网站从类别上讲,属于一个信息发布型的网站,主要是为了通过网络途径,介绍尽可能详尽的企业信息,达到宣传企业,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目的。在蒙牛网站中通过介绍蒙牛发展史、公司荣誉、集团介绍、企业文化以及蒙牛的公益活动信息,全面展示和提升了蒙牛的企业形象。同时通过产品展示和活动信息,可以达到促进产品销售的目的。 3、从栏目的设置来看,在一级目录下拥有一些二级目录,用户通过任何一个页面都可以回到上一个页面甚至首页,各个栏目之间的链接关系一目了然,并且网页下载速度很快,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搜索服务。 4、虽然网站提供了很多蒙牛的产品和活动信息,但在产品介绍方面,内容不够详细,只是简单展示了产品的图片、名称和规格,没有为用户提供更多有关产品的其他信息,应当将产品信息介绍得更加详细。 5、在联系我们的版块中,只留下了蒙牛的地址、邮编、和电话号码,缺少E-mail地址和其他网上联系方式,给网络营销带来了困难。虽然设有意见反馈栏目起到了网上调查

蒙牛私募股权投资上案例分析

蒙牛私募股权投资上市案例分析 2004年6月10日,蒙牛乳业登陆香港股市,公开发售3.5亿股,在香港获得206倍的超额认购率,一次性冻结资金283亿港元,共募集资金13.74亿港元,全面摊薄市盈率达19倍。尽管如此,蒙牛携手境外资本的发展路径也仍是毁誉参半。 一、案例简述 (一)蒙牛为何选择PE融资 据蒙牛介绍,他们在创立企业之初就想建立一家股份制公司,然后上市。除了早期通过原始投资者投资一些资金之外,蒙牛在私募之前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融资,如果要抓住乳业的快速发展机会,在全国铺建生产和销售网络,蒙牛对资金有极大的需求。 他们也尝试过民间融资。不过国内一家知名公司来考察后,对蒙牛团队说他们一定要求51%的控股权,对此蒙牛不答应;另一家大企业本来准备要投,但被蒙牛的竞争对手给劝住了;还有一家上市公司对蒙牛本来有投资意向,结果又因为它的第一把手突然被调走而把这事搁下了。 2002年初,蒙牛的股东会、董事会均同意在法国巴黎百富勤的辅导下上香港二板。为什么不能上主板?因为当时蒙牛发展历史较短、规模小,不符合上主板的条件。这时,摩根士丹利与鼎晖(私募基金)找到蒙牛,要求与蒙牛团队见面。见了面之后,摩根等提出来,劝其不要去香港二板上市。众所周知,香港二板除了极少数公司以外,流通性不好,机构投资者一般都不感兴趣,企业再融资非常困难。摩根与鼎晖劝牛根生团队应该引入私募投资者,资金到位,帮助企业成长与规范化,大到一定程度了就直接上香港主板。

(二)外资进入蒙牛进程 2002年6月5日,摩根士丹利在开曼注册了两家壳公司:China Dairy Holdings和其全,第一家作为未来回收自己对蒙牛投资资金的帐户公司,第二MS Dairy Holdings资子公司. 家作为对蒙牛进行投资的股东公司。 2002年9月23日,蒙牛在英属维京群岛(BVI)注册了两家新公司:Jinniu Milk Industry Ltd.(金牛公司)和Yinniu Milk Industry Ltd.(银牛公司),两家公司注册股本5万股,注册资金5万美元,每股面值1美元。 2002年9月24日,China Dairy Holdings扩大法定股本1亿倍,并开始对外发售股份,股份从1000股扩大为1000亿股,分为一股十票投票权的A类股5200股和一股一票投票权的B类股,并规定原来的1000股旧股算作A类股份,包含于5200股A类股份之内。 2002年10月17日,“金牛”与“银牛”以1美元/股的价格,分别投资1134美元、2968美元认购了1134股和2968股的A类股票,加上以前各自持有的500股旧股,“金牛”与“银牛”合计持有A类股票5102股。紧随其后,三家金融机构以530美元/股的价格,分别投资17332705美元、5500000美元、3141007美元,认购了32685股、10372股、5923股的B类股票,合并持有B类股票48980股,三家金融机构总计为China Dairy Holdings提供了现金2597.3712万美元(注:2002年税后利润7786万元乘以8倍市盈率得出当时“蒙牛股份”的总价值应该是6.5亿元,6.5亿乘以1/3得2.16亿元即2597.3712万美元)。China Dairy Holdings其余A类股票和B类股则未发行。

蒙牛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蒙牛企业策划书 前言: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水涨船高,健康意识明不断增强;在此大的背景下,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简称蒙牛乳业)成立于1999年,公司总部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主营乳制品和冰淇淋,乳制品包括液态奶和奶粉。从开创前三年的“平均每天超越一个同类企业”,5年间销售额增长200倍,投资收益率大于5000%,到现在销售额302.65亿元,净利润12.37亿元的中国第一大乳制品企业。纵观蒙牛发展史,其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市场营销策略无疑是关键 第一章蒙牛经营背景 一、行业背景 我国乳业起步晚,起点低,但发展迅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奶类生产量以每年两位数的增长幅度迅速增加,远远高于1%的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乳业,作为大农业的一个重要子产业,受益于国家三农政策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近十年来获得高速发展,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20%,远远超过1.5%的世界平均水平,全球乳业新增部分50%来自中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牛奶生产大国 二.公司概况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乳品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是国家520 家重点工业企业和国家八部委首批确定额全国151 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蒙牛是中国大陆生产牛奶、酸奶和乳制品的领头企业之一,1999 年成立,至2005 年时已成为中国奶制品营业额第二大的公司。2004 年 6 月10 日,蒙牛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内地乳制品企业。同年,距蒙牛创立仅五年的时间里,蒙牛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 位上升至第一位 第二章国内乳品行业概况 一、乳品企业的分类

乳品企业一般分为集体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其中绝大多数民营企业规模偏小,效益 低下;产品较为单一,人员素质较低,;营销手段比较单一,主要采用价格战,造成行业整 体利润率严重下滑、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的局面。 二、乳品行业的生产模式 乳品行业的生产模式分为基地型企业和城市型企业,城市型企业大多依托一个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一般有自己的牧场,产品以低温奶为主,保质期短,需要冷链(如上海光明、北京三元等)。基地型企业一般位于北方草原地带,企业拥有丰富、优良、低成本的原奶,而当地消费量较小,消费市场主要在外地,产品以常温奶或奶粉为主(如伊利乳业、蒙牛集团等)。现在的乳品企业一般的供应模式有三种,分别为“公司+奶站+奶农”传统模式、“公司+规模牧场”探索模式、“公司+OEM 供应商”创新模式。以自己的牧场为依托的同时,与广大奶农结成购销联盟,保证了奶源的充足供应 三、乳品行业在中国的发展潜力 随着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大幅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逐渐提高,对奶制品的需求日益增强,中国乳品行业又依托有利的人口优势,可见的潜在消费市场是非常庞大的 第三章蒙牛乳业的市场分析与定位 蒙牛乳业SWOT分析 一、竞争优势 (一)、蒙牛乳业拥有较强的综合品牌实力和一大批忠诚度很高的消费者 (二)、蒙牛的营销团队对于市场以及消费者心理的把握在国内快速消费品领域无人能出其右。 (三)、蒙牛乳业拥有完善的全国产业布局,奶源的充足保障,为满足市场需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蒙牛乳业其民营企业自身体制上了优势,使得经营更灵活,决策更迅速 一、竞争劣势 (一)蒙牛乳业的生产基地大多远离注意消费市场,无形中加大了企业在物流运输,供应周期等方面的压力 (二)蒙牛乳业的民营企业性质,使得在处理与政府的关系上,相对于国有企业处于劣势

关于蒙牛牛奶的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关于蒙牛牛奶的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1、调研目的 (1)为蒙牛牛奶市场推广提供依据; (2)了解消费者对蒙牛牛奶的认识和了解; (3)评估蒙牛牛奶的推广价值; (4)评估蒙牛牛奶的市场占有率; (5)调查消费者对蒙牛牛奶的习惯和偏好,引用牛奶的选择因素; (6)以及消费者对蒙牛牛奶的其他要求; (7)进行竞争对手分析,寻找差异优势。 2、调研背景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99年8月,总部设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肩负着“百年蒙牛、强乳兴农”的使命,借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11年底,蒙牛集团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建立生产基地30多个,总资产超200亿元,年产能超700万吨,累计创造产值1834亿元、向国家上缴税金90.9亿元,累计收购鲜奶2462万吨、为农牧民发放奶款683亿元,被社会形象地誉为西部大开发以来“最大的造饭碗企业”。2011年蒙牛销售收入达到373.9亿元,为国家上缴税收 21.77亿元。 企业使命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哲学定位和经营观念,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蒙牛的使命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突出蒙牛产品的“安全、优质、健康”三个要素。从我们所从事的行业特点看,我们从事的是健康事业;从消费者的关注点来看,食品安全最为重要;从蒙牛企业的愿景来看,我们要生产质量最好的乳制品。“安全、优质、健康”把行业特点、企业追求与消费者关注紧密结合起来,三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承。二是突出蒙牛与利益相关方的互利互惠、相互依存的关系,“股东投资求回报,银行注入图利息,员工奋斗为发展,合作伙伴需赚钱,父老乡亲盼税收”,蒙牛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客户、股东和员工等与蒙牛命运息息相关的各方利益为代价,而是力求做到各方和谐共赢、共同成长,形成大蒙牛事业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人们对于健康、营养的需求也呈日益上升的趋势,含有丰富营养的牛奶饮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牛奶的需求逐年上升。据了解,人均消费牛奶一直位居全国首位的上海,年人均消费达到26公斤,为全国人均消费量的4倍。 3、调研的主要内容 调研的设计主要针对消费者购买特征、消费者需求特征、竞争分析、消费者对蒙牛牛奶产品的接受和认同程度、消费者群体特征来进行。 问卷采用了开放式和封闭式问答两种方式相结合,帮助顾客打开思路,确保问卷作答的真实性与多样性。 此问卷的只涉及到男女性别作答,对于地址、电话等隐私性的内容,本问卷不做调查,有效的尊重的顾客,让顾客更放心的参与我们的调查。 4、调研方法 (1)拦截式访问法,本问卷大多数采用的都是拦截式访问法,尊重顾客的自我

蒙牛融资案例分析

第一次作业:蒙牛融资案例分析 小组成员:杨帆1201212159,汪乙戈1201212088,孔团有1201211927, 陈磊1201211831,谭清1201212077,陈天鹏1201211835 1、创业的初始资金来源何处?为什么? 牛根生和他的创业伙伴跑遍全国,费劲艰辛筹措到了900万元。这些钱来自至爱亲朋、承载着亲情和信任,所以说这也相当于自己的钱。 创业期,创业者依托的更多是创意、技术专利和人脉,而这些创业者认为宝贵的东西,其价值很难像固定资产一样度量。企业实力小,没有固定资产,就很难从银行等传统资金渠道获得融资。凭借一纸创业计划书,创业者的领导力、管理能力、市场前景等都不明确,投资风险极高,所以创业者基本都是靠亲朋好友筹得创业资金的。 2、蒙牛引入风险投资时的估值大约是多少?可能的估值方法是什么? 公司估值有一些定量的方法,但操作过程中要考虑到一些定性的因素,传统的财务分析只提供估值参考和确定公司估值的可能范围。根据市场及公司情况,被广泛应用的有以下几种估值方法: (1)可比公司法:首先要挑选与非上市公司同行业可比或可参照的上市公司,以同类公司的股价与财务数据为依据,计算出主要财务比率,然后用这些比率作为市场价格乘数来推断目标公司的价值,比如P/E(市盈率,价格/利润)、P/S法(价格/销售额)。目前在国内的风险投资(VC)市场,P/E法是比较常见的估值方法。 (2)可比交易法:挑选与初创公司同行业、在估值前一段合适时期被投资、并购的公司,基于融资或并购交易的定价依据作为参考,从中获取有用的财务或非财务数据,求出一些相应的融资价格乘数,据此评估目标公司。 (3)现金流折现:这是一种较为成熟的估值方法,通过预测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资本成本,对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进行贴现,公司价值即为未来现金流的现值。 (4)资产法:资产法是假设一个谨慎的投资者不会支付超过与目标公司同样效用的资产的收购成本。比如中海油竞购尤尼科,根据其石油储量对公司进行估值。 蒙牛2001年税后净利润3344万元,2002年为7786万元。3家投资机构投入资金约合人民币2.1亿元,间接获得大陆蒙牛60.4%的股权,对蒙牛的估值为3.5亿元。其测算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