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无机化学

819无机化学
819无机化学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

考试要求: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化学、化工及材料学科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并能很好地解释无机化学中的一些现象和事实,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1.物质状态

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定律,分体积定律,了解实际气体的van der Waals 方程,由分子运动论推导理想气体定律;

掌握液体的蒸发,沸点;

了解晶体的外形与内部结构。

2.原子结构

理解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波粒二象性,几率密度和电子云,波函数的空间图象,四个量子数,多电子原子的能级,核外电子排布的原则及其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3.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掌握离子键的形成与特点,离子的特征,离子晶体,晶格能;

共价键的本质、原理和特点,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轨道理论,键参数与分子的性质,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

金属键的共性改价理论和能带理论,金属晶体;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分子间作用力,离子的极化,氢键。

4.氢和稀有气体

了解氢的成键特征,氢的性质、制备方法,氢的化合物

氙的性质及化合物,稀有气体的空间结构;

5.化学热力学初步

掌握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可逆途径;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盖斯定律,生成热与燃烧热,从键能估算反应热;

反应方向概念,反应焓变对反应方向的影响,状态函数熵和吉布斯自由能。6.化学反应速率

了解反应速率理论,掌握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7.化学平衡

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掌握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Kθ与△r G m θ的关系,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

8.溶液

了解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理解溶解度原理和分配定律;掌握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了解分散体系和溶胶的制备、性质,溶胶的电泳和粒子结构,溶胶的聚沉和稳定性,高分子溶液。

9.电解质溶液

了解酸碱理论的发展,强电解质溶液理论;掌握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和盐的水解,难溶性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10.氧化还原反应

掌握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电池和电极电势,电池电动势与化学反应吉布斯自由能的关系,电极电势的影响因素,电极电势的应用,电势图解及其应用,电解;了解化学电池。

11.卤素

了解卤素的通性,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含氧酸的氧化还原性。

12.氧族元素

了解氧族元素的通性,氧,臭氧,水,过氧化氢,硫及其化合物,无机酸强度的变化规律。

13.氮族元素

了解氮族元素的通性,氮及其化合物,磷及其化合物,砷、锑、铋及其化合物,盐类的热分解。

14.碳族元素

了解碳族元素的通性,碳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的水解性。

15.硼族元素

了解硼族元素的通性,硼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惰性电子对效应和周期表中的斜线关系。

16.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了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通性,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离子晶体盐类的水解性。

17.铜、锌副族

一般了解铜族元素的通性、单质及其化合物,IB族与IA族元素性质对比;

一般了解锌族元素的通性、单质及其化合物,IIB族与IIA族元素性质对比。

18.配位化合物

一般了解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配位化合物的重要性。

19.过渡金属(I)

一般了解钛、钒、铬、锰各分族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物质显色规律以及呈色原因及影响因素。

20.过渡金属(II)

一般了解铁系、铂系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过渡元素的通性。

21.镧系及锕系元素

一般了解各系元素的电子层结构和通性以及重要化合物。

22.原子核化学

一般了解核结构、核反应及核能释放。

参考教材:

《无机化学》第三版,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题型:

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计算题等。

编制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编制日期:2010年8月15日

《无机化学下》第四版习题答案

第13章 氢和稀有气体 13-1 氢作为能源,其优点是?目前开发中的困难是什么? 1、解:氢作为能源,具有以下特点: (1)原料来源于地球上储量丰富的水,因而资源不受限制; (2)氢气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很大; (3)作为燃料的最大优点是燃烧后的产物为水,不会污染环境; (4)有可能实现能量的储存,也有可能实现经济高效的输送。 发展氢能源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氢气的发生,氢气的储备和氢气的利用 13-2按室温和常压下的状态(气态 液态 固态)将下列化合物分类,哪一种固体可能是电的良导体? BaH 2;SiH 4;NH 3;AsH 3;PdH 0.9;HI 13-3试述从空气中分离稀有气体和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各组分的根据和方法。 3、解:从空气中分离稀有气体和从混合稀有气体中分离各组分,主要是利用它们不同的物理性质如:原子间不同的作用力、熔点沸点的高低以及被吸附的难易等差异达到分离的目的。 13-4试说明稀有气体的熔点 、沸点、密度等性质的变化趋势和原因? 4、解:氦、氖、氩、氪、氙,这几种稀有气体熔点、沸点、密度逐渐增大。 这主要是由于惰性气体都是单原子分子,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主要决定于分子量。分子量越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越大,熔点沸点越来越高。 密度逐渐增大是由于其原子量逐渐增大,而单位体积中原子个数相同。 13-5你会选择哪种稀有气体作为:(a )温度最低的液体冷冻剂;(b )电离能最低 安全的放电光源;(c )最廉价的惰性气氛。 13-6用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解释HeH 、HeH + 、He 2+ 粒子存在的可能性。为什么氦没有双原子分子存在? 13-7 给出与下列物种具有相同结构的稀有气体化合物的化学式并指出其空间构型: (a) ICl 4- (b)IBr 2- (c)BrO 3- (d)ClF 7、 解: 4XeF 平面四边形 2XeF 直线形 3XeO 三角锥 XeO 直线形

大学无机化学 上册

目录绪论第一篇物质结构基础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1-1 道尔顿原子论1-2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1-2-1 元素、原子序数和元素符号1-2-2 核素、同位素和同位素丰度1-2-3 原子的质量1-2-4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1-3 原子的起源和演化1-4 原子结构的玻尔行星模型1-4-1 氢原子光谱1-4-2 玻尔理论1-5 氢原子结构(核外电子运动)的量子力学模型1-5-1 波粒二象性1-5-2 德布罗意关系式1-5-3 海森堡不确定原理1-5-4 氢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1-6 基态原子电子组态(电子排布)1-6-1 构造原理1-6-2 基态原予电子组态1-7 元素周期系1-7-1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系及元素周期表1-7-2 元素周期表1-8 元素周期性1-8-1 原子半径1-8-2 电离能1-8-3 电子亲和能1-8-4 电负性1-8-5 氧化态习题第2章分子结构2-1 路易斯结构式2-2 单键、双键和叁键——σ键和π键——价键理论(一)2-3 价层电子互斥模型(VSEPR)2-4 杂化轨道理论--价键理论(二)2-4-1 杂化轨道理论要点2-4-2 sp3杂化2-4-3 sp2杂化2-4-4 sp杂化2-5 共轭大π键2-6 等电子体原理2-7 分子轨道理论2-8 共价分子的性质2-8-1 键长2-8-2 共价半径2-8-3 键能2-8-4 键角2-8-5 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2-9 分子间力2-9-1 范德华力2-9-2 氢键2-9-3 分子间作用力的其他类型2-9-4 范德华半径2-10 分子对称性(选学材料)2-10-1 对称性2-10-2 对称操作与对称元素2-10-3 分子的对称类型2-10-4 分子的性质与对称性的关系习题第3章晶体结构3-1 晶体3-1-1 晶体的宏观特征3-1-2 晶体的微观特征--平移对称性3-2 晶胞3-2-1 晶胞的基本特征3-2-2 布拉维系3-2-3 晶胞中原子的坐标与计数3-2-4 素晶胞与复晶胞-体心晶胞、面心晶胞和底心晶胞3-2-5 14种布拉维点阵型式……第4章配合物第二篇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学基础第5章化学热力学基础第6章化学平衡常数第7章化学动力学基础第三篇水溶液化学原理第8章水溶液第9章酸碱平衡第10章沉淀平衡第11章电化学基础第12章配位平衡习题答案(选)附表元素周期表无机化学(第四版)(下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日期:2003-1-1开本:16 版次:2010年5月第18次印刷页数:556页装帧:平装ISBN:9787040115833定价:47.50元内容简介本书分上下两册出版。上册分三篇:物质结构、化学热力学、水溶液化学原理;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周期律,分子结构,晶体化学,配合物,热力学函数,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基础,酸碱、沉淀、氧化还原、配合四大平衡等化学原理内容。编者认为,化学原理应该成为大一学生学习其他化学课程的基础,不能跟中学课程或后续课程在同一层次上重复,力争使第四版教材具有推陈出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留有余地、易教好学、适用面宽等特点。下册含4、5、6篇非金属元素化学、金属元素化学和无机化学选论。本版书大大加强了元素化学的实用性知识,并增加了部分研究性习题,激发学生学习元素化学的兴趣。目录第四篇元素化学(一)非金篇第13章氢和稀有气体13.1 氢13.2 稀有气习题第14章卤素14.1 卤素的通性14.2 卤素单质14.3 氟氯溴碘的化合物14.4 砹的化学习题第15章氧族元素15.1 氧族元素的通性15.2 氧及其化合物15.3 硫及其化合物15.4 硒和碲习题第16章氮磷砷16.1 元素的基本性质16.2 氮和氮的化合物16.3 磷及其化合物16.4 砷习题第17章碳硅硼17.1 透性17.2 碳17.3 硅17.4 硼17.5 碳化物、硅化物和硼化物习题第18章非金属元素小结第五篇元素化学(二)金属第19章金属通论第20章S区金属(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第21章P区金属第22章ds区金属第23章d区金属(一)第四周期d金属第24章d区金属(二)第五、第六周期d区金属第25章f区金属镧系与锏系金第六篇无机化学选论第26章无机合成化学简介第27章特殊类型的无机化合物第28章生物无机化学简介第29章无机固体化学简介第30章核化学习题答案人名索引主题词索引后记

考研无机化学_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质存在的状态………………………………………………………………2 一、气体 .......................................................................................................... 2 二、液体 .......................................................................................................... 3 ①溶液与蒸汽压 ................................................................................................ 3 ②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的下降 ................................................................... 3 ③渗透压 .......................................................................................................... 4 ④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 4 三、胶体 .......................................................................................................... 4 第二章 化学动力学初步……………………………………………………………5 一、化学反应速率 ............................................................................................ 5 二、化学反应速率理论 ..................................................................................... 6 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6 2、温度 ............................................................................................................ 7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8 一、热力学定律及基本定律 .............................................................................. 8 二、化学热力学四个重要的状态函数 ................................................................ 9 4、自由能 ....................................................................................................... 10 ①吉布斯自由能 .............................................................................................. 10 ②自由能G ——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 11 ③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θ m f G ? (11)

无机化学试题上

《无机化学上》试题(三)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种溶液可做缓冲溶液 (A). HAc+HCl(少量) (B). HAc+NaOH(适量) (C). HAc+NaCl(少量) (D). HAc+KCl(少量) 2.下列各分子中,中心原子在成键时以sp3不等性杂化的是 (A). BeCl2 (B). PH3 (C). BF3 (D). SiCl4 3.第二周期从Li到Ne原子的电离势总变化趋势是 (A). 从小变大 (B). 从大变小 (C). 从Li到N增加,从N到Ne下降 (D). 没有多大变化 4.含有П46离域大п键的是 (A). ClO3-; (B). SO32-; (C). SO3; (D). SOCl2 5.下列化合物中哪种分子偶极矩为零 (A). H2O; (B). H2S; (C). NCl3; (D). BF3 6.一个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24S2的元素其最可能的价态是(A). +1; (B). +2; (C). +4; (D). +7 7.根据晶体场理论,高自旋配合物的理论判据是 (A). 分裂能≈ 成对能; (B). 分裂能 > 成对能 (C). 分裂能 > 成键能 (D). 分裂能 < 成对能 8.在配合物[Co(en)(C2O4)2]- 中,中心原子Co的配位数为 (A). 2; (B). 4; (C). 6; (D). 3 9.MA2B2C2型配合物有几种空间异构体 (A). 2; (B). 4; (C). 5; (D). 3 10.在相同温度时,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H2(g) +S(s) H2S(g) (K1) S(s) +O2(g) SO2(g) (K2) 则反应 H2(g) +SO2(g) O2(g) +H2S(g) 的平衡常数为 (A). K1 + K2; (B). K1 - K2; (C). K1 ? K2; (D). K1 / K2 11.已知FeO(s)+C(s)=CO(g)+Fe(s)反应的△rHo为正,△rSo为正(假 定△rHo和△rSo不随温度而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低温下自发过程,高温下非自发过程

中科院《无机化学》2005-2012考研真题及答案(很清晰)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无机化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3.可以使用无字典存储和编程功能的电子计算器。 一、选择题 ( 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 1.下列各氧化物中,金属的原子轨道中不存在单电子的是: (A) Mn 3O 4 (B) Fe 3O 4 (C) Pb 3O 4 (D) Cr 2O 3 2. 根据软硬酸碱理论,下列金属离子中,最软的酸是: (A) Zn 2+ (B) Ca 2+ (C) Mn 2+ (D) Ni 2+ 3.下列金属中,与汞不能生成汞齐合金的是: (A) Zn (B) Ag (C) Fe (D) Cu 4. 主量子数n=4, m s =1/2时,可允许的最多电子数为: (A) 6 (B) 16 (C) 12 (D) 8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复合反应中,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必定相等 (B) 通常,反应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常数越大,反应越快 (C) 加入催化剂,使正反应和逆反应的活化能减小相同的倍数 (D) 反应温度升高,活化分子数减低,反应加快 6. 下列含氧酸盐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 (A) K 2CO 3 (B) ZnCO 3 (C) CaCO 3 (D) Na 2CO 3 7. 下列离子半径从小到大顺序正确的是: (A) Li +< Na +< Mg 2+

无机化学答案下(2)

( 第13章稀有气体氢 (1) 第14章卤素 (3) 第15章氧族元素 (5) 第16章氮和磷 (8) 第17章碳硅硼 (15) 第18章非金属元素小结 (21) 第19章金属通论 (24) 第20章 s区金属(碱金属与碱土金属) (26) @ 第21章 p区金属 (29) 第22章 ds区金属 (35) 第23章 d区金属 (44) 第24章 d区金属(二)第五、六周期d区金属 (53) 第25章 f区金属镧系与锕系金属 (57) 第26章无机合成化学简介 (59) 第27章特殊类型的无机化合物 (60) 第28章生物无机化学简介 (61) ; 第29章无机固体化学简介 (62) 第30章核化学 (63) 第13章稀有气体氢 13-1 氢作为能源,其优点是什么目前开发中的困难是什么 解:氢作为能源,具有以下特点: (1)原料来源于地球上储量丰富的水,因而资源不受限制; (2)氢气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很大; (3); (4)作为燃料的最大优点是燃烧后的产物为水,不会污染环境; (5)有可能实现能量的储存,也有可能实现经济高效的输送。 发展氢能源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氢气的发生,氢气的储备和氢气的利用 13-2按室温和常压下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将下列化合物分类,哪一种固体可能是电的良导体 BaH2;SiH4;NH3;AsH3;;HI 13-3试述从空气中分离稀有气体和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各组分的根据和方法。 解:从空气中分离稀有气体和从混合稀有气体中分离各组分,主要是利用它们不同的物理性质如:原子间不同的作用力、熔点沸点的高低以及被吸附的难易等差异达到分离的目的。13-4试说明稀有气体的熔点、沸点、密度等性质的变化趋势和原因 · 解:氦、氖、氩、氪、氙,这几种稀有气体熔点、沸点、密度逐渐增大。 这主要是由于惰性气体都是单原子分子,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主要决定于分子量。分子量越

无机化学_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上)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物质存在的状态 一、气体 1、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理论 ①气体由分子组成,分子之间的距离>>分子直径; ②气体分子处于永恒无规则运动状态; ③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可忽略,除相互碰撞时; ④气体分子相互碰撞或对器壁的碰撞都是弹性碰撞。碰撞时总动能保持不变,没有能量损失。 ⑤分子的平均动能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①假定前提:a 、分子不占体积;b 、分子间作用力忽略 ②表达式:pV=nRT ;R ≈8.314kPa 2L 2mol 1-2K 1- ③适用条件:温度较高、压力较低使得稀薄气体 ④具体应用:a 、已知三个量,可求第四个; b 、测量气体的分子量:pV=M W RT (n=M W ) c 、已知气体的状态求其密度ρ:pV=M W RT →p=MV WRT →ρMV RT =p 3、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①混合气体的四个概念 a 、分压:相同温度下,某组分气体与混合气体具有相同体积时的压力; b 、分体积:相同温度下,某组分气体与混合气体具有相同压力时的体积 c 、体积分数:φ= 2 1 v v d 、摩尔分数:xi= 总 n n i ②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a 、定律:混合气体总压力等于组分气体压力之和; 某组分气体压力的大小和它在混合气体中体积分数或摩尔数成正比 b 、适用范围:理想气体及可以看作理想气体的实际气体 c 、应用:已知分压求总压或由总压和体积分数或摩尔分数求分压、 4、气体扩散定律 ①定律:T 、p 相同时,各种不同气体的扩散速率与气体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 2 1 u u =21p p =2 1 M M (p 表示密度) ②用途:a 、测定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b 、同位素分离 二、液体

无机化学下试题(一)

<无机化学下>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难溶盐饱和溶液中,Ag+离子浓度最大的是 (a)AgCl (b)Ag2CO3(c)Ag2CrO4(d)AgBr (K sp,AgCl=1.56×10-10K sp,Ag2CO3=8.1×10-12K sp,Ag2CrO4=9×10-12K sp,AgBr=7.7×10-13) 2. 已知下列两个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为: Cu2++2e=Cu φo Cu2+ /Cu=0.337V Cu++e=Cu φo Cu+ /Cu=0.522V 由此算得Cu2++e=Cu+的φo Cu2++等于 /Cu (a)0.184 (b)0.352 (c)0.859 (d)0.152 3. HF,HCl,HBr,HI 的水溶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a)HI (b)HF (c)HBr (d)HCl 4. H2S水溶液放置后变浑是由于 (a)与水中杂质作用(b)被空气氧化(c)见光分解(d)生成多硫化物 5. 硼砂的化学式是 (a)B2O3(b)H3BO3(c)NH4BF4(d)Na2B4O5(OH)4·8H2O 6. CO2分子偶极矩为零,这一事实表明该分子是 (a)以共价键结合的(c)直线型的并且对称 (b)角型的(d)以离子键结合的 7. 保存SnCl2水溶液加入Sn粒的目的是防止 (a)SnCl2水解(b)SnCl2被氧化(c)SnCl2歧化(d)SnCl2分解 8. 含有П46离域大п键的是 (a)ClO3-(b)SO32-(c)SO3(g)(d)SOCl2 9. 石墨晶体中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力是 (a)范德华力(b)共价键(c)金属键(d)离子键 10. +3 价铬在过量强碱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为 -(c)Cr3+(d)CrO42- (a)Cr(OH)3(b)CrO2

2015北师大版无机化学习题答案(上册)

第一章物质的结构

1-20 氦首先发现于日冕。1868年后30年间,太阳是研究氦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唯一源泉。 (a)观察到太阳可见光谱中有波长为4338A,4540A,4858A,5410A,6558A 的吸收(1A=10-10m来分析,这些吸收是由哪一种类氢原子激发造成的?是 He,He +还是He2+ ? (b)以上跃迁都是由n i=4向较高能级(n f)的跃迁。试确定 n f值,求里德堡常数R He i+。(c)求上述跃迁所涉及的粒子的电离能I(He j+),用电子伏特为单位。 (d)已知 I(He+)/ I(He)=2.180。这两个电离能的和是表观能A(He2+),即从He 得到He2+的能量。A(He2+)是最小的能量子。试计算能够引起He 电离成He2+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子。在太阳光中,在地球上,有没有这种能量子的有效源泉? (c=2.997925×108 ms-1;h=6.626×10-34Js;1eV=96.486KJ.mol-1=2.4180×1014Hz)

38、第8周期的最后一个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8。电子组态:8S26P6 39、二维化的周期表可叫宝塔式或滴水钟式周期表。这种周期表的优点是能够十分清楚地看到元素周期系是如何由于核外电子能级的增多而螺旋发展的,缺点是每个横列不是一个周期,纵列元素的相互关系不容易看清。 40、“类铝”熔点在1110K~1941K之间,沸点在1757~3560K之间,密度在1.55g/m3 ~4.50 g/m3之间。 41、最高氧化态+3,最低氧化态-5。

1、解:O=O (12e-); H-O-O-H 14(e-); C=O (10e-);0=C=O(16e-);Cl-N-Cl(26e-);F–S - F (34e-) F F 2、解:共13种,如:

无机化学下册参考答案

第十章P 333作业参考答案 思考题 1、(4)极化力与极化率 极化力:描述阳离子对阴离子变形的影响能力。 极化率:描述离子(主要指阴离子)本身变形性的大小。 13、离子的极化力、变形性与离子电荷、半径、电子层结构有何关系?离子极化对晶体结构和性质有何影响? 举例说明。 答:(1)离子极化力的影响因素: 阳离子的正电荷越高 半径越小极化力越大; 当阳离子的电荷相同和半径相近时,阳离子极化力大小与其最外电子层结构关系是18e、18+2 e->9~17 e- > 8 e-。 ⑵离子变形性的影响因素:阴离子半径愈大、变形性愈大;阳离子变形性与它最外层电子构型有关:18e、 18+2 e-> 9~17 e-> 8 e-。 (3)离子极化结果:使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阴阳离子间的配位数减小、溶解度减小、熔点降低、颜色加 深。 14、试用离子极化的概念讨论,Cu+与NV半径相近,但CuCI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CI小得多的原因。 答:Cu+最外层电子结构是18e而N6是8e。C1的极化力大于N6, CuCI中的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使离子键减弱,所以CuCI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NaCI。 17、形成氢键具备的条件是:元素的电负性大、原子半径小、有孤对电子(F、O N三种元素具备条件)。 习题: 1、填充下表 7、下列物质中,何者熔点最低?NaCI KBr KCI MgO 答:KBr熔点最低(因为阴阳离子的半径均大,晶格能小) 8、熔点由高到低:(1)从NaF到Nal熔点降低。

9、下列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构型属于哪种类型? Ba 2+8 e- Cr3+9~17 e- CcT 18 e- Pb 2+18+2 e- S 区d 区ds 区p 区 10*、I的半径最大、极化率最大。 11、写出下列物质极化作用由大到小顺序 SiCI 4> AICI 3> MgC2>NaCI 12、讨论下列物质的键型有何不同? (1)CI 2非极性共价键(2)HCI 极性共价键 (3)Agl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4)NaF 离子键 16、试用离子极化观点解释AgF易溶于水,而AgCI、AgBr、AgI难溶于水,并且由AgCI到AgBr再到AgI溶解度依次减小。 答:AgF是离子键,所以易溶于水。而AgCl-AgBr-AgI随着阴离子半径的增大,由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程度增大,所以难溶于水,且溶解度减小。 第^一章P366作业参考答案 思考题 1、区别下列概念 (2)、d—d跃迁:在晶体场理论中,一个处于低能量轨道的电子进入高能量轨道,叫做 d —d跃迁。此过程吸收相当于分裂能的光能。 (3)、晶体场分裂能:中心离子5个能量相等的d轨道,在配体影响下分裂为两组(一组能量低、一组能量高),两组的能量差叫分裂能。 4、试述下列理论 (1)价键理论: A、形成体(M)价层有空原子轨道,配位体(L)有孤对电子; B、形成体的空轨道在配位体作用下进行杂化,用杂化轨道接受L的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M - : L ; C、杂化轨道不同,配合物空间构型不同。 (2)晶体场理论:

学年第二学期无机化学下册期中试题

北华大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无机化学期中考试卷 1.氟与水猛烈反应, 并伴随燃烧现象,其主要反应产物有( ) A . HF 和O 2 B. HF 和FOH C. HF 、O 2和FOH D. HF 和O 3 2.实验室中制取少量HBr 所采用的方法是( ) A.红磷与Br 2混合后滴加H 2O 固体与浓H 2SO 4 C .红磷与H 2O 混合后滴加Br 2 在水中歧化反应 3.下列含氧酸的氧化性递变不正确的是( ) >H 2SO 4>H 3PO 4 >HClO 4>H 5IO 6 >HClO 3>HClO 4 >HClO 3>HIO 3 4.在热碱溶液中,Cl 2的歧化产物为( ) -和ClO - -和ClO -2 -和ClO - 3 -和ClO -4 5.卤素单质与磷反应能生成三卤化磷而不能生成五卤化磷的是( ) 2 C 6.下列物质的水解产物中既有酸又有碱的是( )

3 C 7.下列单质硫在常温下稳定性最大的是( ) A.斜方硫 B.单斜硫 C.弹性硫 D.无定形硫 8.分子结构和中心原子杂化类型都与O 3 相同是() 2 C 9.为使已变暗的古油画恢复原来的白色,使用的方法是() A.用SO 2漂白B.用稀H 2 O 2 溶液擦洗 C.用氯水擦洗 D.用O 3 漂白 10.与Zn粉反应可生成Na 2S 2 O 4 的试剂是() 3 C 11.与FeSO 4 和浓硫酸发生棕色环反应的是() 2 C 和S 2 2-反应的产物是( ) 和S 和S 13. 在磷酸二氢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析出白色AgH 2PO 4 B. 析出黄色Ag 2 HPO 4 沉淀 C. 析出黄色Ag 3PO 4 沉淀 D. 不析出沉淀 14.黄磷与KOH溶液共热,反应产物为( ) 和K 3P 和 3 C和K 3 P 和PH 3 15.与Na 2CO 3 溶液反应生成碱式盐沉淀的离子是() ++++

无机化学第四版答案——下册

第13章氢和稀有气体 13-1 氢作为能源,其优点是什么?目前开发中的困难是什么? 1、解:氢作为能源,具有以下特点: (1)原料来源于地球上储量丰富的水,因而资源不受限制; (2)氢气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很大; (3)作为燃料的最大优点是燃烧后的产物为水,不会污染环境; (4)有可能实现能量的储存,也有可能实现经济高效的输送。 发展氢能源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氢气的发生,氢气的储备和氢气的利用 13-2按室温和常压下的状态(气态 液态 固态)将下列化合物分类,哪一种固体可能是电的良导体? BaH 2;SiH 4;NH 3;AsH 3;PdH 0.9;HI 13-3试述从空气中分离稀有气体和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各组分的根据和方法。 3、解:从空气中分离稀有气体和从混合稀有气体中分离各组分,主要是利用它们不同的物理性质如:原子间不同的作用力、熔点沸点的高低以及被吸附的难易等差异达到分离的目的。 13-4试说明稀有气体的熔点 、沸点、密度等性质的变化趋势和原因? 4、解:氦、氖、氩、氪、氙,这几种稀有气体熔点、沸点、密度逐渐增大。 这主要是由于惰性气体都是单原子分子,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主要决定于分子量。分子量越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越大,熔点沸点越来越高。 密度逐渐增大是由于其原子量逐渐增大,而单位体积中原子个数相同。 13-5你会选择哪种稀有气体作为:(a )温度最低的液体冷冻剂;(b )电离能最低 安全的放电光源;(c )最廉价的惰性气氛。 13-6用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解释HeH 、HeH +、He 2+ 粒子存在的可能性。为什么氦没有双原子分子存在? 13-7 给出与下列物种具有相同结构的稀有气体化合物的化学式并指出其空间构型: (a) ICl 4- (b)IBr 2- (c)BrO 3- (d)ClF 7、 解: 4XeF 平面四边形 2XeF 直线形 3XeO 三角锥 XeO 直线形 13-8用 VSEPR 理论判断XeF 2 、XeF 4、XeF 6、XeOF 4及ClF 3的空间构型。 8、解: 2XeF 直线形 4XeF 平面四边形 6XeF 八面体 4XeOF 四方锥 4ClF 三角锥 13-9用化学方程式表达下列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反应条件): (a) XeF 2 (b) XeF 6 (c) XeO 3 9、解: )()()(21.0,4002g XeF g F g Xe MPa C ????→?+? )()(3)(66,3002g XeF g F g Xe MPa C ????→?+? HF XeO O H XeF 63326+=+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篇: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气体 第一节:理想气态方程 1、气体具有两个基本特性:扩散性和可压缩性。主要表现在: ⑴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⑵不同的气体能以任意比例相互均匀的混合。⑶气体是最容易被压缩的一种聚集状态。 2、理想气体方程:nRT PV = R 为气体摩尔常数,数值为R =8.31411--??K mol J 3、只有在高温低压条件下气体才能近似看成理想气体。 第二节:气体混合物 1、对于理想气体来说,某组分气体的分压力等于相同温度下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与混合气 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2、Dlton 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 3、(0℃=273.15K STP 下压强为101.325KPa = 760mmHg = 76cmHg) 第二章:热化学 第一节: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 1、 系统与环境之间可能会有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按传递情况不同,将系统分为: ⑴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传递没有物质传递。系统质量守恒。 ⑵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能量传递〔以热或功的形式进行〕又有物质传递。 ⑶隔离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没有能量传递也没有物质传递。 2、 状态是系统中所有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状态函 数的变化量只与始终态有关,与系统状态的变化途径无关。 3、 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而与其他部分有明确界面分隔开来的任何均匀部 分叫做相。相可以由纯物质或均匀混合物组成,可以是气、液、固等不同的聚集状态。 4、 化学计量数()ν对于反应物为负,对于生成物为正。 5、反应进度νξ0 )·(n n sai k e t -==化学计量数 反应前反应后-,单位:mol 第二节:热力学第一定律 0、 系统与环境之间由于温度差而引起的能量传递称为热。热能自动的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 物体。系统的热能变化量用Q 表示。若环境向系统传递能量,系统吸热,则Q>0;若系统向环境放热,则Q<0。 1、 系统与环境之间除热以外其他的能量传递形式,称为功,用W 表示。环境对系统做功, W>O ;系统对环境做功,W<0。 2、 体积功:由于系统体积变化而与环境交换的功称为体积功。 非体积功:体积功以外的所有其他形式的功称为非体积功。 3、 热力学能:在不考虑系统整体动能和势能的情况下,系统内所有微观粒子的全部能量之 和称为热力学能,又叫内能。 4、 气体的标准状态—纯理想气体的标准状态是指其处于标准压力θ P 下的状态,混合气体 中某组分气体的标准状态是该组分气体的分压为θP 且单独存在时的状态。 液体(固体)的标准状态—纯液体(或固体)的标准状态时指温度为T ,压力为θP 时的状态。

无机化学(下)模拟试卷3与参考答案

安顺学院化学系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无机化学模拟试卷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加热就能生成少量氯气的一组物质是() (A).NaCl和H2SO4(B).NaCl和MnO2 (C).KMnO4和HCl (D).HCl和Br2 2.下列氯的含氧酸中,氧化能力最强的是() A.HClO B.HClO2 C.HClO3 D.HClO4 3.下列有关卤素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溴是由Cl-作氧化剂制得的(B)F-是最强的氧化剂 (C)所有卤素都可以通过电解熔融卤化物得到(D)碘是最强的还原剂 4.下列化合物与水反应放出HCl的是() (A)CCl4(B)NCl3(C)POCl3(D)Cl2O7 5.过氧化氢(H2O2)( ) (A)是一种碱(B)是一种酸 (C)是一种氧化剂(D)既是酸,又是碱,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6.既能溶于 2 22的硫化物是() NaS又能溶于NaS (A)ZnS(B)As2S3(C)HgS(D)CuS 7.硝酸盐热分解可以得到单质的是( ) (A)AgNO3(B)Pb(NO3)2(C)Zn(NO3)2(D)NaNO3 8.PCl3和水反应的产物是() (A)POCl3和HCl(B)H3PO3和HCl(C)H3PO4和HCl(D)PH3和HClO 第1页,共6页

9.有关H3PO4,H3PO3,H3PO2不正确的论述是() (A)氧化态分别是+5,+3,+1(B)P原子是四面体几何构型的中心 (C)三种酸在水中的离解度相近(D)都是三元酸 10.关于五氯化磷(PCl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由氯与PCl3反应制得(B)它容易水解生成磷酸(H3PO4) +- (C)它在气态时很稳定(D)它的固体状态是结构式为[PCl4][PCl6]的晶体 11.下列碳酸盐和碳酸氢盐中,热稳定性顺序正确的是( ) (A)NaHCO3<Na2CO3<BaCO3(B)Na2CO3<NaHCO3<BaCO3 (C)BaCO3<NaHCO3<Na2CO3(D)NaHCO3<BaCO3<Na2CO3 12.下列化合物中易水解的是( ) 2- (A)SiCl4(B)CCl4(C)CF4(D)SiF6 13. 下列氯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 (A)SnCl4(B)SnCl2(C)GeCl4(D)PbCl4 14. 下列硫化物,能溶于NaS溶液生成硫代酸盐的是( ) 2 (A)SnS(B)SnS2(C)PbS(D)Bi2S3 15. 在下列无机含氧酸中,其酸性强弱次序正确的是() 24>HClO4>H3 4>H2 3 2 4>HClO 4>H2 3>H34 (A)HSO PO SiO(B)H SO SiO PO (C)HClO 4>H2 4>H3 4>H2 3 (D)HClO 4>H3 4>H2 3>H24 SOPO SiO PO SiO SO 16. 下列各对元素中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 ) (A)Na,Mg(B)Al,Si(C)Be,Al(D)H,Li 17.用氢氧化钠熔融法分解某矿石时最合适用( ) (A)铂坩埚(B)石英坩埚(C)镍坩埚(D)瓷坩埚 第2页,共6页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上册)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四版)答案 第一章物质的结构 1-1 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 1-2 天然氟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的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的峰? 1-3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54%,81Br 80。9163占49。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和205Tl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97u和204。97u,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63810:1,又测得银和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868和35。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 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的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的铂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 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的人才能数完1mol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 1-8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 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

的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 1-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一种叫“元气”的物质,“元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请对比元素诞生说与这种古代哲学。 1-11 “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的元素论,至今仍有许多人对它们的“相生相克”深信不疑。与化学元素论相比,它出发点最致命的错误是什么? 1-12 请用计算机编一个小程序,按1.3式计算氢光谱各谱系的谱线的波长(本练习为开放式习题,并不需要所有学生都会做)。 n1 n2 1(来曼光谱) 1 2 3 4 波长 2(巴尔麦谱系) 1 2 3 4 波长 3(帕逊谱系) 1 2 3 4 波长 4(布来凯特谱系) 1 2 3 4 波长 5(特谱系) 1 2 3 4 波长 1-13 计算下列辐射的频率并给出其颜色:(1)氦-氖激发光波长633nm;(2)高压汞灯辐射之一435。8nm;(3)锂的最强辐射670。8nm。 1-14 Br2分子分解为Br原子需要的最低离解能为190KJ。mol-1 ,求引起溴分子解离需要吸收的最低能量子的波长与频率。 1-15 高压钠灯辐射589.6nm和589.0nm的双线,他们的能量差为多少KJ.mol-1 ?

无机化学

第17章 d 区元素(二) 一是非题 1. 向CuSO4溶液中滴加KI溶液,生成棕色的CuI沉淀。() 2. 由酸性溶液中的电势图Au3+ 1.29 Au2+ 1.53 Au+ 1.86 Au说明在酸性溶液中能稳定存在的是Au3+和Au。() 3. 用AgNO3溶液这一试剂不能将NaCl、Na2S、K2CrO4、Na2S2O3、Na2HPO4五种物质区分开来。() 4. HgCl2、BeCl2均为直线型分子,其中心金属原子均以sp杂化轨道形式成键。() 5 [CuCl2]-离子是反磁性的,而[CuCl4]2-却是顺磁性的。() 二选择题 1. 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的是() ⑴Cu2+⑵Cu+⑶Au3+⑷Hg22 + 2. 下列物种在氨水中不能将HCHO氧化的是() ⑴Ag2O ⑵AgCl⑶[Ag(NH3)2]+⑷Ag I

3. 下列离子与过量KI溶液反应只能得到澄清的无色溶液的是() ⑴Cu2+⑵Fe3+⑶Hg2+⑷Hg2 2+ 4. 在含有下列物种的各溶液中,分别加入Na2S溶液,发生特征反应用于离子鉴定的是() ⑴[Cu(NH3)4]2+⑵Hg2+⑶Zn2+⑷Cd2+ 5. 除去ZnSO4溶液中所含有的少量CuSO4,最好选用下列物种中 的() ⑴NH3·H2O ⑵NaOH ⑶Zn ⑷H2S 6. 下列金属不能溶于浓NaOH的是() ⑴Be ⑵Ag ⑶Zn ⑷Al 7. 下列硫酸盐与适量氨水反应不生成氢氧化物沉淀而生成碱式盐沉淀的 是() ⑴CuSO4⑵ZnSO4⑶CdSO4⑷ Cr2(SO4)3 8. 下列氢氧化物不是两性的是()

⑴Cd(OH)2⑵Cu(OH)2⑶Zn(OH)2⑷Cr (OH)3 9. 下列配离子的空间构型不是正四面体的是() ⑴[Cd(NH3)4]2+⑵[Cu(NH3)4]2+ ⑶[Hg(NH3)4]2+⑷[HgI4]2- 10在下列各组离子的溶液中,加入稀HCl溶液,组内离子均能生成沉淀的是() ⑴Ag+,Cu2+⑵Al3+, Hg22+ ⑶Ag+,Hg22+⑷Ba2+,Al3+ 三完成并配平反应方程式 ⑴AgNO3+NaOH→ ⑵Cu2O+ HI→ ⑶Cu+NH3+O2 + H2O→ ⑷Au+ O2 +CN-+ H2O → 四简答题

无机化学-(2)

无机化学-(2)

(4)F-+HSO3-=SO32-+HF 2、解释下列现象 (1)AgI2-和I3-是稳定的,而AgF2-和I2F-不存在? (2)BH3CO稳定存在而BF3CO不能形成? 3—6 有效原子序数(EAN)规则(Effective atomic number) 一、概念 1927年英国化学家西奇维克提出,是指中心原子的电子数和配体给予中心原子的电子数之和。即中心原子形成稳定配合物的EAN应等于紧跟它后面的惰性原子的序数。主要用于羰基及其它非经典配合物结构中。如: [Cr(CO)6]→24e-+12e-=36e- [Fe(CO)5] →26e-+10e-=36e-→Kr(氪) -36e- [Co(NH3)6]3+→24e-+12e-=36e- 对于中心原子三偶数电子的,可直接形成羰基配合物,而一般中心原子为奇数电子的羰基配合物多不稳定,(不能满足EAN),所以它们容易氧化,还原或聚和成多核配合物,以符合EAN要求,如V为23e-,在形成V(CO)6的总电子数为35,它不稳定,易被还原成[V(CO)6]-。而V(CO)6+Na→Na++[V(CO)6]- 又如具有奇电子数的Mn(0),Co(0),它们的羰基配合物以二聚体Mn2(CO)10,Co2(CO)8或混合形式[Mn(CO)5Cl]和[HCo(CO)4]存在,它们的结构,有效原子序数计算如下图: 二、常见配体提供电子数的计算 1、NO:一氧化氮分子虽不是有机配体,但与CO十分类似。能理解成NO+,与CO有相当数目的电子(等电子体)。

NO参加配体是以三电子成键,因而许多有亚硝酰作配体的配合物能符合EAN法则。如: [Co(CO)3NO]→27+6+3=36e- [Fe(CO)2(NO)2] →26e-+4e-+6e-=36e- [Mn(CO)(NO)3] →25+2+9=36e-[Cr(NO)4] →24+12=36e- 2、烷基与金属形成σ键,按单电子计算。对不饱和的碳氢分子或离子可按参加配位双键的π电子数目计算。 如:[Mn(CO)5(C2H4)]+=25e-+2e-+10e--e-=36e- [Cr(C6H4)2]=24e-+2×6e-=36e- [Fe(C4H6)(CO)3]=26e-+4e-+6e-=6e- 3、环戊二烯基和羰基的混合配合物:环戊二烯基作为5个e-,如: [Mn(CO)3(C5H5)]=25+6+5=36e- [Co(CO)2(C5H5)]=27+4+5=36e- [V(CO)4(C5H5)]=23+8+5=36e- 各类配体在计算EAN时所提供的电子数为: H 1 烯烃(每个双 2 键) 3 烷基、酰基 1 烯丙基 (CH2=CH-C H2·) 5 羰基 2 环戊二烯基 (C5H5·) 7 亚硝酰 3 环庚三烯基 (C7H7·) 2 苯基 6 单齿配体 Cl-; PR3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