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⑴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⑵目的:①直接目的:学习西方技术,富国强兵。②根本目的:维护统治。

⑶代表人物:中央:奕诉?;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⑷内容:

1、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①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如: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②后期,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一批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2、筹划海防:南洋、北洋、福建三

支海军。

3、创办新式学堂:1862年,京师同文馆--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

⑸失败标志:北洋舰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的失败和破产。

⑹评价:①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②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

③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国轮船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抵制作用。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近代化的探索(1)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近代化的探索(1) 第六课洋务运动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奕忻、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这些人称为洋务派。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根本目的)。 2、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主张师夷长技。初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后期以求富的口号,创为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洋务派运动产生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第一所新式学堂。 3、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

1、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后,康有为和梁启超等1300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要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维新变法从此拉开了序幕. 2、康有为、梁启超在公车上书失败后在北京成立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创办机关报《中外纪闻》。 3、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诏书,开始变法,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4、内容: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文化:开办新式学堂培育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军事:训练新式军队; 戊戍变法失败原因:1.维新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大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切身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顽固派力量过于强大,2.采取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国情.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绪论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 2、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3、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君权、父权、夫权。 5、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6、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7、资本主义产生需要两大前提:一是少数人积累大量财富;二是,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生产者。 8、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标志着世界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9、中国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 10、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最主要);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1、反侵略战争等的失败根本原因:a、社会制度腐败;b、经济技术落后。 12、两大任务:a、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b、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1856年,俄国二战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的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2、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让香港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给英国,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向俄国开放伊犁、喀什尔等商埠。 3、1864年,中俄签订《勘分西北边界约记》,割去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 4、1881年,中俄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协议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平方公里领土。 5、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6、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等地留兵驻守。 7、1899年,义和团在山东兴起。 8、《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开放牛庄、登州、台湾、汉口、九江、南京等十个口岸。 9、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战争。 10、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翻译《地理大全》并编成《四洲志》。 1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2、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13、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第二章对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 1、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天平天国。 2、《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3、洪仁轩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天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整理

近代史重点整理 上编 1.中国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鸦片战争引发)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 2.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 近代中国人民两大历史任务:①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3.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了解): 1840-1842年,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 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北京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 1883-1885年,中法战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日《马关条约》(割地最多),割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赔款最多)。 4.反抗外来侵略: ①第一次自发反抗“三元里”抗英(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反侵略战争) ②义和团运动(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反侵略失败的原因P37 5.太平天国运动 ⑴代表人物:洪秀全 ⑵两大纲领: ①《天朝田亩制度》:进步性: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实际上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局限性: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②《资政新篇》:先进的中国人最早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探索,它不是农工实践的产物,而且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践。(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改革方案)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P47 ⑶历史意义: ①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②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③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④有利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6.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⑴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 ⑵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⑶主要内容:①经济上,兴办近代企业 ②军事上,建立新式海陆军 ③文化上,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⑷评价: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转变,但是,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注定要失败。 ⑸失败原因:①具有封建性②对外国具有依赖性③管理具有腐朽性

大学近代史期末考试说明及知识点汇总

1.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起止时间:1840--1949 2.现代中国历史和人民作出的四个重要选择。①选择了马克思主义②选择了中国共产党③选择 了社会主义④选择了改革开放 3.了解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人民贫困:(一)资本-帝国主义的本性 使然(二)资本-帝国主义建立殖民体系的需要(三)中国封建社会的停滞与衰落为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提供了机遇 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起点的原因:从1840年至1949年,中国逐步形成并加深地演变为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状态。首先,半殖民地化了。这是从政治主权角度看。主权受侵犯,领土完整遭破坏,成了有其名无其实的国家。其次,半封建化了。这是从经济基础和经济解构角度看。(1)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农业经济成为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个部分。(2)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城乡资本主义成产关系出现并有所发展。中国的大门被西方的鸦片和大炮打开了,独立的封建的中国开始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鸦片战争前的发展道路与鸦片战争后的发展道路完全不同。 4.了解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及主要矛盾、最主要的矛盾: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帝国 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5.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注意区别两大历史任务和民主革命 的任务(反帝反封建):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两大历史任务互相区别又紧密联系,只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要想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了解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鸦片战争前大夫和一般中国人的观念:上朝天国。 鸦片战争后开始逐步变动,产生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其表现和过程是: (1)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辑《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放的先河。洋务运动中有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的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 (2)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的口号喊出: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严复《救亡决论》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亦要求中国人发愤自救。孙中山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3)近代以来志士仁人,就是在怀着强烈危机感和民族意识下,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大旗下,探索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的。中国各个阶级的历史活剧就此上演。 6.了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中心内容:《天朝田亩制度》——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 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中国第一部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发展方案。 7.了解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1、打击清王朝统治。2、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了 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3.对国家出路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4.打击外国侵略势力。太平天国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5.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军事理论考点整理

第一章中国国防 一、名词解释 1、国防: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 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法规: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法律规范的总和。 3、国防建设:国防建设指的是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 4、国防政策:国防政策是国家在一定时期所制定的关于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行动准则。 5、武装力量: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统称 6、国防动员:亦称战争动员,是指国家根据国防需要,使社会诸领域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争状态或紧急状态所进行的活动,简称动员。 7、人民防空:是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的活动,简称人防。 二、简答题 1、国防的四大要素 (一)国防的主体即国家。 (二)国防的对象即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 (三)国防的目的即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四)国防的手段即军事行动,以及与军事活动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基本类型_P.1-2 扩张型(美)、自卫型(中)、联盟型(北约)、中立型(瑞士) 3、我国国防历史的主要启示_P.8-9 (一)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二)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三)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4、我国现行的兵役制度_P.13 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5、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的形式_P.13 (一)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 (二)按军官待遇入伍 (三)作为士官应征入伍 6、全民国防教育日时间及主题_P.14-15 九月第三个星期六,今年是9月17日是第11个“全民国防教育日”。今年的“全民国防教育日”宣传活动,将围绕“依法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公民国防观念”这一主题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

中国近代史 第一课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中英鸦片战争 (1)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2)时间:1840—1842年 (3)结果:《南京条约》(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 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时间:1856-1860年(2)侵略者:英法联军、美俄(帮凶) (3)结果:《北京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顺口溜:东北是2B,西北勘改订(东北:《瑷珲条约》、《北京条约》;西北:《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纪》、《改订条约》)结合课本地图记忆 4.左宗棠收复新疆 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1876年入疆,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1878年,收复除伊犁的新疆地区;(1881年,同俄国签订条约,收复 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 5.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1894-1895年 (2)主要战役:黄海海战(邓世昌致远号)、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3)结果:《马关条约》(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白银二亿两;通商: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办厂:允许日本在中国投资办厂) (4)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时间:1900-1901年 (2)导火线: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反帝爱国运动 (3)八国: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奥匈帝国) (4)结果:《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驻兵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 (5)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者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厦门大学军事理论与训练考点整理

军事理论与训练 一.名词解释 1.军事思想: 军事思想是对战争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军事科学: 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3.人民战争: 人民战争是“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的解放,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 4.战争观: 战争观是人民对战争本质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主要回答战争是什么,即战争的基本性质和人们对战争所应采取的态度等一系列关于战争的根本问题。5.伪装: 伪装是为欺骗或迷惑对方所采取的各种隐真示假措施,是军队战斗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 6.隐身技术: 隐身技术又称隐形技术或低可探测技术,是“减弱目标自身的反射和辐射特征信号,使其难以被探测发现的技术”。 7.侦察卫星: 卫星侦察是使用人造卫星进行的侦察。根据任务和侦察设备的不同,侦察卫星又分为照相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海洋监视卫星、预警卫星和核爆炸探测卫星等。 8.国际战略力量: 国际战略力量是指在国际关系中能够独立地发挥作用,并对国际形势及国际战略的运作和发展具有巨大影响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9.武装力量动员: 武装力量动员是国家将军队及其他武装组织由平时体制转为战时体制所采

取的措施。 10.国防: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二.简答题 1.简述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特征: ①武器装备的高度信息化;②战争能量释放形态的信息主导化; ③战场空间的多维一体化;④信息系统成为作战双方的主要打击目标; ⑤制信息权成为战场争夺的核心和基础; ⑥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成为战斗力的基本形态; ⑦软杀伤与硬摧毁有机结合成为作战的普遍法则。 2.简述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的新要求: ①必须树立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国防观念; ②必须将国防信息化建设融入国家的信息化建设之中; ③必须加强国家战略能力建设;④必须加快信息化军队建设的步伐; ⑤必须创新信息化战争理论体系。 3.简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体系: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科学体系,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①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②人民军队思想;③人民战争思想; ④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⑤国防建设思想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有机整体。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灵魂和理论基础;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人民军队是进行人民战争的骨干力量;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是进行人民战争的战法原则;国防建设思想是建国后其军事实践和理论创造的结晶。

大学军事理论知识点

《战争论》的诞生标志着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形成。《战争论》思想内容非常丰富,主要表现在战争观、战略思想、作战思想和建军思想这四个方面。 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国防的主体是国家,任务是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侵略。国防的基本类型有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中立型国防是指中小发达国家,为了保障本国的安全,严守和平中立的国防政策。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政策决定了我们采取自卫型的国防。 军事思想的特点:(1)鲜明的阶级性;(2)突出的时代性:(3)明显的实践性;(4)一定的继承性。 军事思想的地位作用主要体现在:(1)重要的先导作用;(2)重大的指导作用;(3)重大的威慑作用。 《军政》、《军志》这两部兵书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诞生。 军事思想的是人们对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知识。对军事思想研究的对象进行科学分类,军事思想的内容包括两部分: 1、军事哲学——研究军事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军事实践的指导原则——具体指导战争、军队和国防建设的基本方 针和原则。 我国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由国务院总理兼任。我国宪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我国宪法第八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有权“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 人民防空动员是指我国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人空袭、减少空袭损失、消除空袭后果所进行的活动。 国防动员实施的基本程序是:进行动员决策、发布动员令、优化动员机构、修订动员计划、组织调动国防资源、检查与评估六个基本程序。 现代伪装技术包括电子伪装和信息伪装。现代伪装技术包括电子伪装和信息伪装。目前已经采用的雷达隐身技术主要有隐身外形技术、隐身材料技术、对消技术等。目标的可探测性特征包括形状、色泽、位置、阴影、痕迹等。隐身飞机是应用隐身技术手段最多、发展最快的隐身兵器。 隐身技术又称作低可探测技术,是通过降低武器装备等目标的信号特征,使敌方探测系统难以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或使敌方探测系统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距离缩短的综合技术。 传统伪装措施有:天然伪装、植物伪装、迷彩伪装、人工遮障伪装、烟幕

(完整word版)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

中国近代史的时间:1840(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2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革命任务:反帝反封 4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5先后经过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探索救国活动。还有农民阶级的救国活动。 (1)地主阶级的活动:抵抗派林则徐,魏源等的师夷长技以制夷。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 洋务派李鸿章,曾国藩等的师夷长技以自强。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2)资产阶级的活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新文化运动 (3)无产阶级的活动:五四爱国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救国活动。 (4)农民阶级的活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6历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法战争(1884--188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日本全面侵华(1937---1945)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第14、15页)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伍(第6、7页)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内部,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是社会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经济危机。 18世纪的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危机四伏,而且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而工业革命使许多西方国家迅速强大,因此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近代中国社会因此而落伍了。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通过条约内容来展现) 列强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并享有一系列的特权,使中国丧失了主权,进而在中国形成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局面,使中国社会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

军事理论(考试必考知识点)

1: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主体是国防的实行者,通常是国家。 3:国防必然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最终也会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4:捍卫国家主权,始终是国防中占第一位的根本的目的和任务。 5:我国国防手段包括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6:国防的对象,一是“侵略”二是“武装颠覆”。 7:国家的社会制度,国家的国防政策决定国防的性质。 8:现代国防类型:扩张型国防、自卫型、联盟型、中立性。 9:国防的产生时间:夏朝。 10:夏商周时期,生产力低下,人口稀少,主要实行“兵民和一”的军民制度,同时实行临时性的征兵制度。战国时期,正式实行征兵制 11:中国古代的巨大国防工程:万里长城。 12:古代兵法的基本思想逐步形成:《孙子兵法》《吴子》《六韬》《司马法》《尉缭子》《孙膑兵法》等兵书。13:国防历史的启示:经济强盛是国防强大的基础、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国家统一和民主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科技强大是国防强大的重要保证。 14:全国人大及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国防法规:《国防法》《兵役法》《军官军衔条例》等。15: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1997年3月14日审议通过《国防法》,《兵役法》于1955年颁布。16: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17:义务兵役现役期限为2年。 18:《兵役法》对高等院校、高级中学学生的军事训练作了如下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 19:《国防教育法》于2001年4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1次会议通过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国防教育事业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军事理论课知识点

第一部分:中国国防 选择题: 1、现代国防的主体是国家,维护国家( B ) 是国防的根本职能。 A 经济利益 B 安全利益 C 政治利益 2、( B )时期,国防思想已经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标志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在这个时期已经基本形成。 A 秦朝B春秋战国 C 唐代 3、国防是( A )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活动。 A国家B军队C武装集团 4、国防的( A )是由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政策所决定的。 A性质B质量c坚固程度 5、一国的社会制度不同,其国防的要求和国防也不同,因而,国防的(C)也各不相同。A政策B目标c类型 判断对错: 6、今天的中国之所以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并享有很高的声誉,主要是我国在政治上独立,经济上发展和军事上的不断强大?(错) 7、我国实行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坚持全民自卫原则?( 对) 8、国防领导体制是指国防领导的组织体系及相应制度?( 对) 9、世界的国防类型大致有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四种?( 对) 10、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政策决定了我们采取中立型国防?(错) 第二部分:信息化战争 1、什么是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心理等七维空间,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

战争。) 2、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信息资源急剧升值,信息的主导作用增强;武器装备高度信息化;作战空间超大多维;作战节奏迅疾快捷;作战要素一体化;作战指挥扁平化;作战行动精确化) 3、信息化的武器装备系统由哪三部分构成?(信息武器、单兵数字化装备和C4ISKR系统) 4、信息化战争作战行动的精确化主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一是精确侦察、定位控制。二是精确打击。三是精确保障。) 5、如何加速培养国防信息化人才队伍?(一方面,要依托地方进行信息化人才的双向培养;另一方面,军事院校教学中要加大高新技术知识的比重,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的训练水平,创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和信息化文化氛围。) 6、信息基础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哪三个方面?(一是努力发展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二是加快国家大型网络系统建设;三是大力开发各种软件技术。) 7、机械化战争和信息化战争的制胜理念有何不同?(机械化战争的制胜理念是消耗敌人、摧毁敌人,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信息化战争的制胜理念是控制敌人、瘫痪敌人,通过破击敌人作战体系,达到巧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8、信息化战争中的信息作战样式有哪些?(电子战、空间战、网络战、情报战、心理战) 9、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发射的精确制导弹药,占发射弹药总量的多少?(9%) 10、诺曼底战役、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哪个作战空间最大?(阿富汗战争) 第三部分: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1、中国的陆地国土面积、海洋国土面积、大国土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公里?(960万、300万、1260万) 2、中国的陆地边界和海岸线分别有多少公里?(2.2万、1.8万) 3、《联合国海洋法》规定,一国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分别不超过多少海里?(12、200) 4、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强烈的“海权意识”和“海洋国土观念”,正确吗?(不对) 5、目前在我国的海洋国土中,存在争议的海区面积有多少平方公里?(100多万) 6、当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是什么?(缓和与稳定)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 1、1905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2、侯德榜撰写了《制碱》一书,他的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揭开制碱奥秘。 3.魏源的《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翻译了《天演论》,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 4、戊戌变法期间,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5、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新式教育体制,1905年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6、、鲁迅代表作有《孔乙己》,《狂人日记》等;徐悲鸿代表作有《愚公移山》等;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聂耳的代表作是《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代表作是《黄河大合唱》. 7、为适应抗战需要,郭沫若创作《屈原》,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也创作出一批优秀小说,比如有 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来源:摄图网

中共七大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1、中共七大: (1)背景:抗日战争前夕。 (2)时间:1945年;地点:延安。 (3)中心任务: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 题。 (4)政治路线:放手发动人民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 (5)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条件。 2、抗日战争的胜利: (1)原因: ①抗日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②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同盟国家和广大华侨的支持。 (2)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

军事理论知识点总结

军事理论知识点总结 1、新“三打三防”:打隐形飞机,打巡航导弹,打武装直升机;防精确打击,防电子干扰, 防侦察监视。 2、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主要由五部分组成:无产阶级战 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人民军队建设思想,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和国防建设思想。核心是人民战争思想。无产阶级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灵魂和理论基础。 3、伊拉克战争体现了美军的主战武器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从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型。 4、国防教育是指国家为巩固和加强国防而对公民进行的普及型教育,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 5、我国边界线总长4万多公里,其中陆地边界线长2.2万公里,海岸边界线总长度超过1.8 万公里;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按《联合国海洋法》规定,还拥有300余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6、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成熟的标志是《孙子兵法》的诞生。 7、“空军制胜论”是意大利的杜黑提出来的。 8、“坦克制胜论”是富勒提出来的 9、“海军制胜论”是马汉提出来的。 10、原子弹的爆炸威力不能超过几十万吨,是由于临界体积的限制。 11、杀伤范围广,伤害途径多,持续时间长,具有传染性的武器是生物武器。 12、新中国国防战略方针经历了四次重大调整,1993年以来确定的战略方针是应付和 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13、C4ISR中C4代表指挥,控制,通讯,计算机;I代表情报;S代表电子监听;R代 表侦察。 14、军事领域兴起的“新军事变革”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15、我国古代国防理论中的国防建设思想是富国强兵,寓兵于农;国防教育思想是爱国 教战,崇尚武德;国防思想指导是以民为体,居安思危。 16、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创造解决敌人的三种方式是天津方式、北平方式和绥远方式。 北平方式是和平解决。 17、NMD是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缩写。 18、诱发局部战争的导火索是经济、自然资源的归属和领土边界争端。 19、我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是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 20、通常把直接命中概率超过50%的制导武器称为精确制导武器。其主要特点是:一是 直接命中率高;二时具有自主制导能力;三是作战效能好;四是具有较强的远距离突防能力。 21、射程超过8000公里的导弹称为洲际导弹。 22、国防的基本类型由四种:扩张型、自卫型、中立型和联盟型。中国的国防类型是自 卫型,美国是扩张型国家。 2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的最大宽度为12海里;专属经济区是领海以外 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其宽度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24、防空警报可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三种。 25、电子战的实质是敌对双方利用电子战武器装备或器材争夺电磁频谱的控制权。 26、中国人民解放军由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组成。现役部队由海军、陆军、空军三个 军种和一个独立兵种第二炮兵组成。第二炮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地地战略导弹部队的代称,它是我军的一个独立的兵种。 27、角反射器的作用是对付电子侦察。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黄金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要点资料整理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选择题: 1、清朝唯一盛世时期是康乾盛世。 2、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爆发上。 3、所谓的殖民地是指商品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料的供应地和自由投资市场。 4、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有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5、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56 年,英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了著名的“火烧圆明园”;1900 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并签订《辛丑条约》 6、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是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的。 7、割占中国最多的帝国是俄国,赔款最多的是《辛丑条约》。 8、1894 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各国开始大规模的对华进行 资本输出。 9、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阶级。中国民族资产的特性是革命性、软弱性或妥协性。 10、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广州三元里人民斗争。 11、鸦片战争战死虎门的将领是关天培,镇南关大捷的指挥大将是冯子材,甲午中日战争中战死的爱国 将领有邓世昌、林永升、丁汝昌、刘步蟾。 12、要求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是美国,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 的反侵略斗争。 13、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他编写了《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在综合了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对外政策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严复翻译了《天演论》。 简述题: 1、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文 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 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2、为什么说1840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主权独立受到侵犯,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逐渐沦入国家主 权受制于外国列强的半殖民地社会;鸦片战争后,随着五口通商和西方商品在中国的倾销,促使中国传 统的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简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是什么? 资本帝国主义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封建势力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 基础和统治支柱;封建剥削制度封建地主的徒弟所有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中国资本主义没有成为中国 社会经济的主体;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和发展是及不平衡的;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 极端贫困化。 4、简述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旧的封建统治阶级——地主阶级继续拥有大量的土地;旧的被统治阶级——农民阶级仍是近代中国 社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 5、简述中国工人阶级为何具有无产阶级的特点? 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革命性最强;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便于

军事理论的一些考点整理

军事理论 国防的含义 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基本类型 侵略扩张型(美国) 自卫防御型(中国) 互助联盟型(北约联盟) 自主中立型(瑞士、瑞典、芬兰、列支敦士登、哥斯达黎加、土库曼斯坦) 国防的主体要素 国防的主体是国家,国家是国防活动的实施者,国防是国家的事业,是国家的固有职能。 国家是国防的基础,国防是国家的保障。两者互为一体,密不可分。 国防的目的要素

捍卫国家的主权,维护国家的统一,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安全,维护国家的利益。 国防的对象要素 国防的对象,一是侵略,二是武装颠覆。 国防要防备和抵抗的是“侵略”。 国防应把“武装颠覆”作为制止的对象。 国防历史的启示 增强国防实力必须大力发展经济。 巩固的国防离不开昌明的政治。 科技进步是国防强大的保证。 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国防法规的个性与共性 个性:①调整对象的军事性,②公开程度的有限性,③司法适用的优先性,④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共性:①鲜明的阶级性,②高度的权威性,③严格的强制性,④普遍的适用性,⑤相对的稳定性。 国防领导机关 中共中央:具有国防领导权,中共中央在国防事务中发挥

着决定性的领导作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中央军事委员会。 全国人大的职能 (一)修改宪法; (二)监督宪法的实施; (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四)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六)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 (七)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八)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九)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十)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整理

2014年军事理论考试安排表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知识点回顾 ◆ 1.国防的含义?国防的类型?国防有哪些 手段? ◆ 2.国防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 3.现代国防有哪些主要特征? ◆ 4.中国国防历史与启示有哪些? ◆ 5.什么是国防法规?国防法规有哪些特性? ◆ 6.中国公民有哪些国防义务和权利? ◆7.中国的国防领导体制是怎样的? ◆8.中国武装力量由哪些组成? ◆9.国防动员包括哪些? 第二章知识点回顾 ◆1、军事思想的基本含义及内容? ◆2、军事思想与其他军事学科的关系? ◆3、军事思想有哪些特征? ◆4、古代军事思想萌生的标志? ◆5、孙子兵法中的五事、七计分别表示什么 含义?知己知彼与战争胜负的关系? ◆6、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7、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8、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 是什么? 第三章知识点回顾 ◆1、战略的含义和特点 ◆2、战略环境及构成要素。 ◆3、战略环境与战略的关系 ◆4、国际战略格局、“一超多强” ◆4、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特点(专属经济区) ◆5、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概况之呈 现稳定态势 ◆6、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概况之目 前面临的主要威胁 第四章知识点回顾 ◆一、军事高技术概述 ◆二、侦察与监视技术 ◆三、伪装与隐身技术

◆四、信息战技术 ◆五、精确制导技术 ◆六、军事航天技术 ◆七、指挥信息系统 ◆八、新概念武器 ◆九、军事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第五章知识点回顾 ◆一、信息化战争的概念 ◆二、信息化战争的发展历程 ◆三、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 ◆四、信息化战争发展趋势 ◆五、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 知识要点 ◆一、我国国防历史的主要启示 1.经济实力是国防建设的物质基础。经济是国防的物质基础,国防的强大有赖于经济的发展。 2.必须建设一支数量足、质量高的军队。 3.武器装备的优劣是国防强弱的重要因素。 4.全民的国防意识是强大国防的精神根基。 ◆二、我国武装力量及其历史使命 1.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的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 2.1993年部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22条规定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是由中 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預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陆军的使命任务: 1、根据总的战略意图,独立或协同海军、空军担负陆地歼灭敌人的任务;2、组织指挥本部队独立的或以陆军为主的地面作战行动;3、拟制陆上作战计划,组织协调战区内陆军、海军、空军三军部队的联合作战行动和演习等。P23 海军的使命是:1、防御外敌海上入侵; 2、收复敌占岛屿;3、保卫我国领海主权;4、维护祖国统一和海洋权益 空军的使命:1、组织国土防空和要地作战;2、保卫国家领空和重要目标的空中安全;3、组织独立的空中进攻作战;4、在联合战役中,抗击敌人从空中入侵或从空中对敌实施打击。 第二炮兵的使命:1、遏制敌方对我国使用核武器;2、在地方对我国发动和核袭击时,独立或联合其它军种的战略核部队,对敌方实施有效自卫反击;3、参与联合作战,主要遂行常规导弹火力突击任务和作战行动 ◆三、战时人防动员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第一节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4)在社会结构上,形成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第二节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自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外国列强的争斗和间接统治之中,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 第六,在外国列强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第三节 三元里抗英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第二章 第一节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第二节 1.洋务派部分成员: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坤一,恭亲王奕訢是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 2.洋务派举办洋务是从近代军用工业着手的。 3.洋务事业: 一是兴办近代企业。(曾国藩支持、李鸿章筹备的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在南京设立的金陵机器局。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可称之为近代军事工业的兵工厂。最重要的官督商办民用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是建立新式海陆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