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99 第八章带传动

第一节带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带传动由主动带轮1、从动带轮2和挠性带3组成,借助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或啮合,将主动轮1的运动传给从动轮2,如图8-1所示。

一、带传动的类型

根据工作原理不同,带传动可分为摩

擦带传动和啮合带传动两类。

1.摩擦带传动

摩擦带传动是依靠带与带轮之间的摩

擦力传递运动的。按带的横截面形状不同

可分为四种类型,如图8-2所示。

(1)平带传动。平带的横截面为扁平矩形(图a),内表面与轮缘接触为工作面。常用的平带有普通平带(胶帆布带)、皮革平带和棉布带等,在高速传动中常使用麻织带和丝织带。其中以普通平带应用最广。平带可适用于平行轴交叉传动和交错轴的半交叉传动。

(2)V带传动。V带的横截面为梯形,两侧面为工作面(图b),工作时V带与带轮槽两侧面接触,在同样压力F Q的作用下,V带传动的摩擦力约为平带传动的三倍,故能传递较大的载荷。

(3)多楔带传动。多楔带是若干V带的组合(图c),可避免多根V带长度不等,传力不均的缺点。

(4)圆形带传动。横截面为圆形(图d), 常用皮革或棉绳制成, 只用于小功率传动。

2.啮合带传动

啮合带传动依靠带轮上的齿与带上的齿或孔啮合传递运动。啮合带传动有两种类型,如图8-3所示。

(1)同步带传动。利用带的齿与带轮上的齿相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带与带轮间为啮合传动没有相对滑动,可保持主、从动轮线速度同步(图a)。

(2)齿孔带传动。带上的孔与轮上的齿相啮合,同样可避免带与带轮之间的相对滑动,使主、从动轮保持同步运动(图b)。

二、带传动的特点

摩擦带传动具有以下特点:

(1)结构简单,适宜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场合。

图8-1 带传动示意图

a) b) c) d)

图8-2 带传动的类型

100

(2)胶带富有弹性,能缓冲吸振,传动平稳无噪声。

(3)过载时可产生打滑、能防止薄弱零件的损坏,起安全保护作用。但不能保持准确的传动比。

(4)传动带需张紧在带轮上,对轴和轴承的压力较大。

(5)外廓尺寸大,传动效率低(一般0.94~0.96)。

根据上述特点,带传动多用于①中、小功率传动(通常不大于100KW);②原动机输出轴的第一级传动(工作速度一般为5~25m/s);③传动比要求不十分准确的机械。

第二节V带和带轮

一、带的构造和标准

标准V带都制成无接头的环形,其横截面由强力层1、伸张层2、压缩层3和包布层4构成,如图8-4所示。伸张层和压缩层均由胶料组成,包布层由胶帆布组成,强力层是承受载荷的主体,分为帘布结构(由胶帘布组成)和线绳结构(由胶线绳组成)两种。帘布结构抗拉强度高,一般用途的V带多采用这种结构。线绳结构比较柔软,弯曲疲劳强度较好,但拉伸强度低,常用于载荷不大,直径较小的带轮和转速较高的场合。V带在规定张紧力下弯绕在带轮上时外层受拉伸变长,内层受压缩变短,两层之间存在一长度不变的中性层,沿中性层形成的面称为节

面,如图8-5所示。节面的宽度称为节宽b p。节

面的周长为带的基准长度L d。

V带和带轮有两种尺寸制,即有效宽度制和

基准宽度制。基准宽度制是以V带的节宽为特征

参数的传动体系。普通V带和SP型窄V带为基

准宽度制传动用带。

按GB/T11544-97规定,普通V带分为Y、

Z、A、B、C、D、E七种,截面高度与节宽的比值为0.7;窄V带分为SPZ、SPA、SPB、SPC四种,截面高度与节宽的比值为0.9。带的截面尺寸如表8-1所示,基准长度系列如表8-2所示。窄V带的强力层采用高强度绳芯,能承受较大的预紧力,且可挠曲次数增加,当带高与普通V带相同时其带宽较普通V带小约1/ 3,而承载能力可提高1.5~2.5倍。

a)同步齿形带传动 b)齿孔带传动

图8-3啮合带传动

a)帘布结构b)线绳结构

图8-4 V带剖面结构

101

在传递相同功率时,带轮宽度和直径可减小,费用比普通V带降低20~40%,故应用日趋广泛。V带的型号和标准长度都压印在胶带的外表面上,以供识别和选用。例:B2240 GB/T11544-97,表示B型V带,带的基准长度为2240mm。

表8-1 V带的截面尺寸(摘自GB/T11544-97)(mm)注:在一列中有两个数据的,左边一个对应普通V带、右边一个对应窄V带。下同。

二、V带轮的材料和结构

制造V带轮的材料可采用灰铸铁、钢、铝合金或工程塑料,以灰铸铁应用最为广泛。当带速v不大于25m/s时,采用HT150,v>25~30m/s时采用HT200,速度更高的带轮可采用球墨铸铁或铸钢,也可采用钢板冲压后焊接带轮。小功率传动可采用铸铝或工程塑料。

带轮由轮缘、轮辐、轮毂三部分组成。

V带轮按轮辐结构不同分为四种型式,如图8-6所示。

带轮基准直径d d≤(2.5~3)d0(d0为带轮轴直径)时可采用S型(实心带轮,图a);

d d≤300mm时可采用P型(腹板式带轮,图b);且当d d-d1≥100mm时,可采用H型(孔板式带轮,图c);d d>300mm时可采用E型(轮辐式带轮,图d)。每种型式根据轮毂相对腹板(轮辐)位置不同分为Ⅰ、Ⅱ、Ⅲ等几种,带轮的结构尺寸如表8-3所示。

带轮的轮缘尺寸如表8-4所示。表中b d表示带轮轮槽的基准宽度,通常与V带的节面宽度b p相等,即b d = b p。基准宽度处带轮的直径称为基准直径d d,如表8-4中的插图所示。V带轮的基准直径系列如表8-5所示。

表8-2 V带的基准长度系列及长度系数K L(摘自GB/T13575.1-92)

带型节宽

b p

顶宽

b

高度

h

质量q

( kg / m)

楔角

θ

普通V带窄V带

Y 5.3 6 4 0.03

40°

Z SPZ 8.5 10 6 8 0.06 0.07

A SPA 11.0 13 8 10 0.11 0.12

B SPB 14.0 17 11 14 0.19 0.20

C SPC 19.0 22 14 18 0.33 0.37

D 27.0 32 19 0.66

E 32.0 38 23 1.02

图8-5 V带的节面和节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