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课前准备

小学英语教学课前准备
小学英语教学课前准备

小学英语教学课前准备

内容提要:

要上好一节英语课,光靠一本书、一支粉笔是不够的。所以课前的准备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精心备课和做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工作两方面论述小学英语教学的课前准备。

关键词:准备备课

为更好促动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合新课标下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一堂课上得成功与否,除了与教师对教材内容掌握的是否娴熟及是否自如、适当地使用教学艺术之外,还与教师是否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密切相关。其实要上好一节英语课,光靠一本书、一支粉笔是不够的。所以课前的准备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如教案的设计,教具的准备,甚至课前黑板的布置,录音带的准备等等。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一、精心备课

备课,是课前准备最重要的一环,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备好课,就必须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对教材实行梳理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备课的直接产物和表现形式是教案。编写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晶,是我们实行教学的依据,使每一堂课都有明确的目的性、科学性、预见性和计划性,并合理地分配课堂的时间。编写教案,既不是课文的抄录,也不是参考资料的凑合,而是对课文和各种教学参考资料实行创造性地加工的成果。教学工作本身是

创造性很强的一项工作,每一堂成功的课例都体现了教师新颖的设计创新的结果。即使是同一篇课文,因为教育对象不同、班级基础不同、时代背景及要求不同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走出现成教案的圈子。教案要确定知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有知识性,有思想性,把教学与教育结合起来;注意智力因素教育与非智力因素教育相结合,还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意志与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学水平等。精心设计教法,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水平,编写出切合本班学生智能发展的教学方法。我们必须适合教改的形势要求,深钻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精心备课,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正如备课要求的重要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我们只有紧密围绕做好这三备工作,写出来的教案才是合格的教案,才是拿得上讲台的教案。那么怎样才能写好教案呢?

(一)、认真查阅资料,备好教材。现在各种教学参考书、备课手册、板书设计集以及报章杂志上刊登的各种教学参考资料,应有尽有。这些资料绝大多是由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专家和教师们所编写或撰写的,这些资料对我们的教材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实行了比较深入透彻的分析、综合和概括,提出了多方面合理的教学建议,设计了科学的教学思路,这些现成的教学经验对我们备课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利用它们,就能够避免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也能够争取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更合适的教材教法。所以,我们坚持多查阅资料,对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广采博纳,取其精华,择人之善而从之,对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大有益处。

(二)、静心想课。写好教案不等于就能上好课,想课是备课的补充、完善和深化,是上好一堂课的保证。如果我们写好教案后在头脑中回忆教案的整个过程,像看了电影后重现一样,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步骤、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方面实行通盘考虑,进而作出相对应的调整、增补、删减等工作。能够说这是对教案的再加工,它会使课堂教学目标更明确,重点更突出,结构更严密,条理更清楚。想课,这个步工作对于初步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来说更为重要。因为它们对所讲的教材内容并不是很熟悉,并且是初次编写该课的教案。经过课前静心想课,上课会变得主动、自如、连贯。上课时就容易把精心编写好的教案得以在课堂中体现和实施,避免只限于纸上谈兵的局面。

二、做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工作

课前准备就是教学任务的布置,教学环境的布置,以及学生课前应做好的相对应的准备工作。例如在教学颜色的课堂上,我要利用学生的彩色笔来教学,所以,上课前就要求同学们准备好crayon。再如为了突出英语学习的氛围,我们还能够在课间布置英语角,英语墙报等,让我们的课堂活跃在英语的气息中。要想上好一节英语课,我们就要在课前做到如下几点:

(一)、充分准备教具和学具。教具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措施,借助教具能使抽象概括的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既能达到直观、形象、简化、明了的目的,有效地协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也能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直观教具种类繁多,比如实

物、图片、标本、模型、录音机等。上课需要用到哪些教具,我们应做到心中有数,并于上课前准备好。不但老师要做好准备,学生也要准备。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时候,我们在C部分要学习如何查字典,于是我在两周前就告诉学生准备字典。因为我们农村的条件有限,学生必须要去城里买字典,所以要早一点告诉学生,以便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到我们上课的时候学生全部有了字典,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会了查字典。在以后的学习中,每一个学生都有好胜的心理,都喜欢表现自己的优点,为了熟读课文如果遇到不会的单词,我就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尝试自己解决。能够通过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师生请教,查字典等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样有时候通过查字典学生们学到了课本中没有出现的知识,他们也乐意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收获,也体验到吸收知识的快乐,探讨的快乐。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中教师能够利用现有的教材中丰富多彩的题材,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载体,展开任务研究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如教完How do you go there?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求小组合作调查别的同学是怎样上学的,他们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去上班的。为了更好的完成小组任务,小组成员利用课外时间合作调查,相互讨论,既提升了他们的学习水平,又培养了创新精神小组合作意识。并适当引起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对学生实行激励性评价。这种合作学习为学生制定了柔性的学习目标,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

原则。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师生一起探讨,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教师准备精神饱满地投入教学活动。小学英语教师教态应活泼大方、自然亲切,语言清晰、生动、准确,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教学用语尽量使用英语,创造浓厚英语气氛,充分利用体态语协助学生理解。

(四)、准备课堂作业的设计

1、作业要精心设计。

作业应有较强的针对性,直接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学生的学习困难相关,数量与难度适当,符合学生实际。作业以听力、口头作业为主,笔头作业为辅。注意语言的模仿,特别要重视培养小学生形成标准的语音、语调。

2、作业形式要多样、有趣。

从小学英语学科特点出发,设计形式多样、富有趣味性的作业,与唱、演、画、说、做相结合,少一些抄写类机械性作业,多一些综合实践性作业,既重视基础性,又联系生活,具有应用性,以促动学生创新水平和综合语言使用水平的提升。

3、作业要有选择性、层次性。

因为小学英语学科的特点,不同的学情决定了作业不能以一种方式来布置。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水平、兴趣动机等实行有效作业的选择。与此同时,教师要对作业的科学性等实行审时度势,并针对作业的难度、作业的组织手段、作业的反馈形式等给不同

层次的学生相对应的作业,以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准备做得越充分、课堂教学效果就越好。这个点我们绝大部分教师在实践中都有所体会。所以,我们上每一堂课,都不容忽视课前的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英语课程标准》

《小学英语上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