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高考模拟试题哲学试题分课汇编及命题分析[8]

名校高考模拟试题哲学试题分课汇编及命题分析[8]
名校高考模拟试题哲学试题分课汇编及命题分析[8]

名校高考模拟试题哲学试题分课汇编及命题分(11)

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23.唯物辩证法的因果关系是

A.一切前后相继的现象之间的联系B.一切同时并存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C.引起和被引起的现象之间的联系D.反映和被反映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因果关系的定义。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之间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于原因作用而引起的现象。事物或现象之间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关系。本题答案选C。

24.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因果关系是人们思想中的习惯性联想的结果。这种观点属于

A.唯心主义非决定论B.唯物主义决定论

C.机械决定论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因果关系。

休谟从极端的经验论立场出发,否认在因果关系中有什么“必然联系”,认为因果关系只能是或然的,不可能是必然性的;因果关系的必然性得不到任何逻辑上的证明,进而将其看作是心理习惯的产物,因而否定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属于唯心主义和非决定论。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25.黑格尔认为:“举凡一切人世间的事物——财富、荣誉、权力、甚至快乐痛苦等

——皆有其一定的尺度,超越这尺度就会招致沉沦和毁灭”。这句话的哲学意义是A.任何事物的质的规定都具有不确定性

B.质总是一定事物的质,脱离一定的事物,质也就不存在了

C.度是判断事物是质变还是量变的根本标准

D.度是与事物的量相统一的界限

26.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认识事物的量C.确定事物的质D.把握事物的度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度这一范畴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质和一定的量,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反映特定质和特定量相统一的哲学范畴成为度,它是指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及其数量界限,是与事物的质相统一的界限。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关节点就是一定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或最低界限。度就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在这个范围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突破关节点,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形成新的质和量的统一。因此,认识事物的存在都有度。把握度这一范畴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度是判断事物是质变还是量变的根本标准。事物在度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就属于质变。黑格尔《小逻辑》中的这句话的意思,正是说明了这一点。其次,度又是实际工作中“适度原则”方法的理论依据,通常所说的“过犹不及”,“过”与“不及”的问题,就属于没有正确把握度。25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27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27.事物具有直接同一性的是

A.事物的量变和质变B.事物的量和事物的存在

C.事物的质和事物的存在D.事物的属性和事物的存在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质与事物存在的直接同一性。

事物的质就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特殊的质就是特殊事物的本身,质与事物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某物质所以存在,之所以是它自己,并于他物相区别,就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属性并不等于事物的质,属性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联系中变现出来的质。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事物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质和量是事物两种不同的规定性。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而量的存在与事物的存在并不是直接同一的,同一事物在一定范围内的数量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事物量变和质变之间是辩证的关系,并不具有直接同一性,表现在: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事物的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选C。

28.《庄子》中有一则寓言:“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 众狙皆悦。”寓言中蕴含的哲理是

A.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B.量变的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C.事物的量变在度的范围内并不能引起质的改变

D.事物的排列方式的改变必然引起质变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量变的表现现形式。

量变同质变相对,是事物运动的基本状态之一,指事物在数量方面发生的变化,即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变化,也称做渐变。它包括数量的增减、场所的

变动、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化和事物功能的变异等形式。量变具有连续性、平稳性等特征。人们日常看到的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等,都是事物处于量变过程中呈现的状态和面貌。量变的表现形式是复杂的,首先是量变形式的多样性,即由数量的增减引起的质变和由于构成事物成分的排列次序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而引起的质变。其次是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

《庄子》中的这则寓言的意思是:养猴的老人给猴子早上三个芧晚上四个,猴子很不高兴,换作早上四个晚上三个,众猴却喜形于色。其实,芧并没有变,总量也没有变,老人只是改变了一下芧的排列次序,并没有引起质变。猴子们前后的变化是因为它们没有看到实同形异的本质。因此本题正确答案选C。

29.部分质变是指

A.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B.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局部或阶段性的质变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量变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部分质变的内涵。

部分质变分为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两种形式。阶段性部分质变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而比较次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从而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局部性部分质变是指事物全局的性质未变而其中某些部分发生了性质的变化。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30.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竞争到垄断阶段的变化是

A.根本性的质变B.单纯的量变

C.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D.质变过程中的量的扩张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量变和质变的具体表现。

自由资本主义是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中的上升阶段,萌芽于封建社会末期,封建社会被摧毁后开始建立和发展,19世纪70年代发展到顶点。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资本家可以不受限制的自由投资、自由生产、自由销售。自由竞争的结果加剧了资本的积聚和集中,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形成垄断。垄断组织一旦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基础,自由竞争就被垄断所代替。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竞争到垄断阶段的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只是在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因此选C。

31.区分事物质的依据是

A.事物的本质属性B.事物的矛盾C.事物量的规定性D.人的直觉[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事物的本质属性是区分事物质的依据。

属性是一物在和他物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特性,是事物质或本质的外在表现。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不同的属性,对于确定事物的质具有不同的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属性由事物的内部矛盾所决定,表现着事物的性质。但是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外部条件下往往表现出具有不同的属性,这是事物的属性具有多样性的表现。但事物的本质属性是区分不同事物质的依据,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果事物在与他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失去了保持自身根本性质的属性,它就不再是原来的事物,而转化成了其他的事物。因此本题正确答案选A。

32.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B.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部分质变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D.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33.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度”是指:

A.事物质变的关节点B.事物质变的临界点

C.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D.事物保持一定量的质的限度

34.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命题分析] 这三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关于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原理中对“度”的问题。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这种统一表现在:度是质和量的互相结合和相互规定。关节点是度的两端,是一定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度是关节点范围内幅度,在这个范围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突破关节点,事物的质就要发生变化。鲁迅对《三国演义》的正确评价就充分地说明了把握度的重要性。

量变与质变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就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要把度和关节点、临界点区分开来。在实践过程中,要掌握适度的原则,要学会把握分寸、火候,防止“过犹不及”。32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33题的正确答案是C 选项。34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35.在总量没有增减的条件下,事物结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这是

A.形而上学观点B.诡辩论观点C.唯心主义观点D.唯物辩证法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量变引起质变的多种形式。

量变引起质变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情况:一是由事物要素数量的增减引起质变。事物要素的增加或减少,当达到一定的程度,即突破度的界限,就会引起事物的质变。例如,原子核电荷量的增减,会使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二是,事物

要素的空间排列次序和结构形式的变化引起质变。例如,化学上的同素异构体,尽管元素相同,但是由于结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质。而在许多比较复杂一些的事物的量变中,这两种形式往往不是单独存在,而是同时发生、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本题的正确答案选D。

36.“在对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这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B.诡辩论的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和两种因素。所谓肯定的方面或因素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别物的方面。所谓否定方面或因素是事物中促进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肯定和否定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承认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是坚持辩证否定观的前提。唯物辩证法认为,客观事物的否定是辩证的否定。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客观事物内在矛盾运动而形成的自我否定、“自我运动”和自我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正是由于事物内在矛盾的运动,当肯定因素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就肯定了自身,成为现存事物;当否定因素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就否定了自身,现存事物就转化为他物。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37.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意义。

客观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合乎规律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和反映了这一过程的基本内容。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客观事物的发展,由于自身内部矛盾的作用,是一个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合乎客观规律的过程。这一过程历经两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事物的发展因此表现为一个周期。它表明客观事物发展在内容上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在形式上则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体现了客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因此,本题正确答案选C。

38.五四新文化运动,未能正确处理继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和引进西方先进文化的关系,产生了对中国文化全盘否定和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两种错误偏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没有正确运用

A.辩证的否定观B.事物发展的过程论

C.对立统一规律D.质量互变规律

[命题分析] 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

是否承认“扬弃”,突出体现了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所谓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即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过时的东西,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东西。形而上学否定观是绝对的否定观。在形而上学看来,在肯定的地方就没有否定,在否定的地方就没有肯定。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有着重大的方法论意义,这就是对于任何事物都要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肯定事物中合理的东西,否定其过时的不合理的东西。

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就要坚持辩证否定的方法。形而上学对传统文化采取两种极端的态度,或者是虚无主义,或者是复古主义,这两种态度走的都是绝对肯定或者绝对否定的道路。与形而上学相反,辩证否定要求对传统文化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其错误的东西,继承其积极的东西以加以改造和发扬。在当代,在经济全球化的

背景下,对于外来文化采取辩证否定的方法就更有必要,我们必须具体地分析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上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创造出既能体现当代文化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联系和发展规律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1)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深刻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区别开来。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自己运动和自我发展的动力源泉。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它们的关键。质量互变规律所揭示的质和量、质变和量变得关系,从实质上看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正是由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才形成了事物发展状态上的质量互变规律。同样,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肯定和否定的关系,实质上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正是由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事物的发展由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新的肯定即否定之否定,从而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

(3)对立统一的方法即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一切事物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分析研究客观世界的基本方法和认识工具。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但它并不能取代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只有既肯定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核心地位,同时又对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地位給与科

学的规定,才能完成地把握辩证法的科学体系。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40.对立统一规律是揭示事物发展的

A.内在动力和源泉B.状态和形式C.方向和道路D.原因和结果

41.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和状态

C.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法规律的作用。

唯物辩证法是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它们各自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事不一样的,其中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出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质量互变规律则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40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41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42.我们党的历史上关于统一战线中的“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和现阶段改革开放中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相统一”的方针,其哲学依据主要是A.事物发展的过程论B.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

C.否定之否定规律D.对立统一学说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立统一学说的应用。

对立统一规律认为,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是由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构成的统一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根源于事物自身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一切矛盾着的对立面,既相依赖又相排斥,既相同一又相斗争,使双方力量处于此消彼长的不断变化之中。

在同资产阶级联盟中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同他们结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同时,对他们的动摇性和不彻底性保持警惕,并进行必要的斗争。“联合”与“斗争”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一贯倡导的基本原则。邓小平指出:“我们一方面实行开放政策,另一方面仍坚持建国以来毛泽东主席一贯倡导的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深刻揭示了实行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2018年高三数学模拟试题理科

黑池中学2018级高三数学期末模拟试题理科(四)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2,101,, -=A ,{} 2≥=x x B ,则A B =I A .{}2,1,1- B.{ }2,1 C.{}2,1- D. {}2 2.复数1z i =-,则z 对应的点所在的象限为 A .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 .下列函数中,是偶函数且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的函数是 A .2x y = B .y x = C .y x = D .2 1y x =-+ 4.函数 y=cos 2(x + π4 )-sin 2(x + π4 )的最小正周期为 A. 2π B. π C. π2 D. π 4 5.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 .命题“若x 2 -3x+2=0,则x=1”的逆否命题为“若x≠1,则x 2 -3x+2≠0” B .“x=2”是“x 2 -3x+2=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 .若命题p:存在x 0∈R,使得2 0x -x 0+1<0,则﹁p:对任意x∈R,都有x 2 -x+1≥0 D .若p 且q 为假命题,则p,q 均为假命题 6.在等差数列{}n a 中, 1516a a +=,则5S = A .80 B .40 C .31 D .-31 7.如图为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π16+ B .π416+ C .π8+ D .π48+ 8.二项式6 21()x x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A .64 B .30 C . 15 D .1 9.函数3 ()ln f x x x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A .(1,2) B .(2,)e C . (,3)e D .(3,)+∞ 10.执行右边的程序框图,若0.9p =,则输出的n 为 A. 6 B. 5 C. 4 D. 3 开始 10n S ==, S p

2019年各地高考模拟卷诗歌赏析试题汇编

2019 年各地高考模拟卷古达诗歌赏析试题汇编 (湘潭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金诗,完成1~2 题。 甲午除夜① 元好问 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复燃。已恨太官余麯饼②,争教汉水入胶船 ③?神功圣德三千牍,大定明昌④五十年。 甲子两周今日尽,空将衰泪洒吴天。 【注】① 金天兴三年(1234 年)一月十日,金哀宗在蒙古与南宋的夹击之下,自缢身死。除夕之夜,元好问被蒙古军羁押在山东聊城,独坐斗室之中,感慨万千,写下了此诗。② 麯饼:《晋书·愍帝纪》:“京师饥甚,太仓有麯数十饼,麴允屑为粥以供帝。”③ 胶船:传说周昭王南攻楚国,准备渡过汉水,当地人以胶粘船以进,至中流,胶溶船解,周昭王遂滑水而死。④ 大定明昌:是金鼎盛时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首句中的“人事”“推迁”表现了金朝灭亡的事实,“忽”字表现了其灭亡速度之快。 B. 第二句,“坐守”表现了诗人被羁押的处境,又运用比喻表现了诗人的强烈愿望。 C. 颔联用典,用“已恨”“争教”联结,以晋愍帝和周昭王类比哀宗;痛切之感,溢于言表。 D. 颈联回顾了全盛时期的金朝;“三千牍”言哀宗功绩已记载于史册,“五十年”言时间之久长。 2.后人评价元好问的诗歌“笔笔皆为血泪,字字饱含悲愤”。请结合本诗简要概括。(6 分) (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押题卷)阅读下面这首汉诗,完成3~4 题。 秋风辞 ① 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注①:刘彻即汉武帝,公元113 年,汉武帝刘彻带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途闻南征将士喜报,进而“顾祝帝京,忻然中流,与群臣宴饮,自作《秋风辞》”。 3.下面对诗歌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 开篇二句以秋日最具特色的四个意象点明了季节时令特点,色彩斑斓,动静结合,勾勒出了一个清旷幽远、萧瑟凄凉的意境,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 五、六、七句铺写诗人与群臣共同宴游的场景,“泛、济、横、扬、鸣、发”等动作一一排列开来,将“忻然中流”的热烈场面彩绘得声情并茂。

高三数学高考模拟题(一)

高三数学高考模拟题 (一)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三数学高考模拟题(一) 一. 选择题(12小题,共60分,每题5分) 1. 已知集合{}{} M N x x x x Z P M N ==-<∈=?13302,,,,又|,那么集合 P 的子集共有( ) A. 3个 B. 7个 C. 8个 D. 16个 2. 函数y x =-的反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3. 已知直线l 与平面αβγ、、,下面给出四个命题: ()//(),()()////12314若,,则若,若,,则若,,则l l l l l ααββαββγαγγγββ αβαβ⊥⊥⊥⊥⊥?⊥⊥? 其中正确命题是( ) A. (4) B. (1)(4) C. (2)(4) D. (2)(3) 4. 设cos ()31233 x x x =-∈-,且,,则ππ 等于( ) A B C D ....±±±± ππππ 18929518 5. 设a b c a b c =+=-=sin cos cos 1313221426 2 2 ,,,则、、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a B c a b C a c b D c b a ....>>>>>>>> 6. ()15+x n 展开式的系数和为a x n n ,()572+展开式的系数和为 b a b a b n n n n n n ,则lim →∞-+234等于( ) A B C D ....- --12131 71 7.椭圆 x y M 22 4924 1+=上有一点,椭圆的两个焦点为F F MF MF MF F 121212、,若,则⊥?的面积是( ) A. 96 B. 48 C. 24 D. 12 8. 已知椭圆x y t 22 1221 1+-=()的一条准线的方程为y =8,则实数t 的值为( ) A. 7和-7 B. 4和12 C. 1和15 D. 0 9. 函数y x x x =+2sin (sin cos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A k k k Z B k k k Z C k k k Z D k k k Z .[].[].[].[]28278 27821588 58 3878 ππππ ππππππ ππ ππππ-+∈++∈-+ ∈+ +∈,,,, 10. 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B C D 1111中,M 是棱DD 1的中点,O 为底面ABCD 的中心,P 为棱A B 11上任意一点,则直线OP 与直线AM 所成的角( ) A. 是π4 B. 是π 3 C. 是π 2 D. 与P 点位置有关 1 A 1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由六个点O(0,0)、A(1,2)、B(-1,-2)、C(2,4)、D(-2,-1)、E(2,1)可以确定不同的三角形共有( )

《红楼梦》名著阅读高考模拟题汇编(部分有答案)

《红楼梦》名著阅读高考模拟题汇编 《红楼梦》是高中必读名著,是近年来的高考热点。了解高考怎么考,对阅读可以起到风向标作用。许多高考题,设计十分巧妙,简直可以当做导读来用。 近年来一些优秀的阅读题汇编如下,按照难易程度排序,你能答对几道题呢? 1.2008年江苏卷 《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请说说“金玉良姻”“木石前盟”的含义。 【参考答案】“金玉良缘”指薛宝钗有金锁,贾宝玉有宝玉,两人应结成姻缘。“木石前盟”指林黛玉前生为绛珠仙草,贾宝玉前生为神瑛侍者,两者有恩有义,今世应结成姻缘。 2.2011年江苏卷 《红楼梦》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判词所指是谁?“优伶”和“公子”指小说中的哪两个人物? 【参考答案】袭人;蒋玉菡、贾宝玉。 3.2012年江苏卷 “若问渠侬多少恨,数完庭榭堕飘花。一声你好香消散,别院笙箫月影斜。”这首诗末两句写了《红楼梦》中哪两件事?前一件事发生在大观园中的什么地方? 【参考答案】黛玉辞世;宝玉、宝钗成亲;潇湘馆。 4.2013年江苏高考 《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时,在入画的箱子里寻出一大包金银锞子、一副玉带板子和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在司棋的箱子里发现一双男子的锦带袜、一双缎鞋和一个小包袱,包袱里有一个同心如意和她表弟潘又安写的大红双喜笺。

入画和司棋分别是谁的丫鬟?在处置入画和赶走司棋时,她们的主子各是什么态度? 【参考答案】惜春、迎春;惜春的态度是“立逼凤姐带了去”,“或打或杀或卖”,“一概不管”。迎春的态度是“含泪”劝司棋离开。 5.2014年江苏高考 《红楼梦》不同的版本中,凹晶馆联诗一回,黛玉的名句,一为“冷月葬花魂”,一为“冷月葬诗魂”。请从小说情节和主题两个方面,分别说明“葬花魂”与“葬诗魂”的依据。 【参考答案】“葬花魂”的依据:小说中有黛玉葬花的重要情节;表达女性精神在一个时代的毁灭。“葬诗魂”的依据:小说中多有黛玉吟诗的情节;表达对诗意消亡的哀悼。 6.2015年江苏高考 在《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鸳鸯说:“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鸳鸯她们要取笑的“女篾片”指谁? 请结合本回情节,归纳她的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刘姥姥。朴实善良,善解人意;老于世故,精明狡黠;幽默风趣,性格诙谐;顺从讨好,偶有反抗。 7.2017年北京高考 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之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 8.2018年北京高考 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节。150-200字。 9.2020年东城一模

2021高考物理模拟试题

2021高考物理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 1、全文结束》》年11月1日“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后,先后经历了5次变轨,调整到处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后方约52公里处,并与“天宫一号”处于同一离地面高343公里的圆形轨道上,与“天宫一号”实施首次交会对接,完成浪漫的“太空之吻”、在实施对接前“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忽略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则() A、“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受到地球的吸引力大小相等 B、“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C、“神舟八号”飞船比“天宫一号”飞行器的速度大 D、“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速度一样大,但比地球同步卫星速度小 2、聪聪同学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按照故事情节,明明同学画出了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故事中的兔子和乌龟是在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 B、乌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C、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两次 D、乌龟先通过预定位移到达终点 3、如图所示,在绝缘水平面上固定两个等量同种电荷P、Q,在PQ连线上的M点由静止释放一带电滑块,滑块会由静止开始一直向右运动到PQ连线上的另一点N而停下,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块受到的电场力一定是先减小后增大 B、滑块的电势能一直减小 C、滑块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可能保持不变 D、NQ距一定大于PM间距 4、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当氢原子从n=3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出光子a;当氢原子从n=3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出光子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子a的能量大于光子b的能量 B、光子a的波长小于光子b的波长 C、b光比a光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D、在同种介质中,a光子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子的传播速度某横波在介质中沿x轴传播,a图为t=0、25s时的波形图,b图为P点(x= 1、5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像,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向右传播,波速为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 2009年03月24日 08:23:15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传统哲学是相对于中国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而言的。学术界一般把公元前11世纪的殷周时期,也就是传说周文王推演《周易》的时期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哲学称为传统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在整个中国文化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黑格尔把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并称为世界三哲学。今天,人们关注中国传统哲学,是期望能从中得到新的启示。 发展脉络 现在一般把中国传统哲学划分为七个阶段,即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乾嘉朴学。 先秦子学。先秦时期诸子并起、百家争鸣,思想异常活跃,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形成了众多思想流派,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先秦哲学探讨的重点侧重于政治、伦理、道德、人生等问题。可以说,先秦子学奠定了中国哲学的基础,掀起了中国哲学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两汉经学。汉代统治者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终于在汉武帝时期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思想始定于一尊,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和主流思想。从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到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用了大约近400年时间。此外,在汉代,佛教开始传入中国,这是外来文化第一次与中国本土文化接触。汉代的主要哲学家有董仲舒、王充等。 魏晋玄学。魏晋时期,一反两汉时期繁琐的经学及神学目的论,尊崇老子、庄子及《周易》,号称“三玄”。这一时期,在思想上和思维方式上出现了一次大的解放。

魏晋玄学讨论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一是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二是本与末、有与无、动与静、一与多的关系;三是语言和思想的关系;四是肉体和精神的关系。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王弼、裴(危页)、欧阳建、郭象、范缜等。魏晋时期,道教、佛教思想也在兴起,儒释道三教首次处于三足鼎立、势均力敌阶段。 隋唐佛学。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经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碰撞与融合,至隋唐时期出现了繁盛的局面,形成了众多的佛教流派。在隋唐佛教诸宗派中,禅宗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典范。隋唐佛学探讨的中心议题之一是佛性问题,也就是心性论问题,内容包括人的心理活动、感觉经验、道德观、社会观、认识论以及宗教实践等。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糅合了释、道两家思想而创立的一种新的哲学形态。这是儒家思想发展的第二次重大转折。宋明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700年的指导思想。宋明理学主要有程朱(程颢、程颐、朱熹)理学、陆王(陆九渊、王阳明)心学和张王(张载、王夫之)气学三大流派。宋明理学探讨的内容和范围十分广泛,如宇宙论、本体论、人生论、心性论、知行观、修养论、境界论等。 明清实学。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大都反对宋明理学,把理学看作是虚学。明清实学反对空谈心性,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思想解放,因而具有早期启蒙思想的性质。实学思潮遍及当时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主要代表人物是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 乾嘉朴学。清王朝建立后,开始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人们不敢再谈论政治,因而转向了训诂考据。朴学以考据为主要治学方法,文风朴实简洁,重证据罗列,少理论发挥,也称乾嘉汉学、乾嘉考据学。乾嘉朴学最突出的学术贡献就是对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等进行了系统整理,并使之获得了空前发展。

【典型题】数学高考模拟试题(带答案)

【典型题】数学高考模拟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3,4,5,且它的8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 .25π B .50π C .125π D .都不对 2.()22 x x e e f x x x --=+-的部分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 D . 3.设集合M={1,2,4,6,8},N={1,2,3,5,6,7},则M ?N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2 B .3 C .5 D .7 4.设01p <<,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如图,则当p 在()0,1内增大时,( ) ξ 0 1 2 P 12 p - 12 2 p A .()D ξ减小 B .()D ξ增大 C .() D ξ先减小后增大 D .()D ξ先增大后减小 5.设集合{1,2,3,4,5,6}U =,{1,2,4}A =,{2,3,4}B =,则()C U A B ?等于( ) A .{5,6} B .{3,5,6} C .{1,3,5,6} D .{1,2,3,4} 6.已知a 与b 均为单位向量,它们的夹角为60?,那么3a b -等于( ) A 7B 10 C 13 D .4 7.函数()ln f x x x =的大致图像为 ( )

A . B . C . D . 8.已知复数 ,则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9.已知双曲线C :22221x y a b -= (a >0,b >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5 2 y x =,且与椭圆 22 1123x y +=有公共焦点,则C 的方程为( ) A .221810 x y -= B .22145 x y -= C .22 154 x y -= D .22 143 x y -= 10.已知非零向量AB 与AC 满足 0AB AC BC AB AC ?? ?+?= ? ?? 且1 2AB AC AB AC ?=,则ABC 的形状是( ) A .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 B .等腰直角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 .以上均有可能 11.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2AB =,设P ,Q 满足AP AB λ=, ()()1AQ AC λλ=-∈R ,若3 2 BQ CP ?=-,则λ=( ) A . 12 B 12 ± C 110 ± D . 32 2 ± 12.设集合(){} 2log 10M x x =-<,集合{} 2N x x =≥-,则M N ?=( )

高考模拟试题汇编理综二高考模拟试题汇编西藏人民出版社

高考模拟试题汇编理综二高考模拟试题汇编西 藏人民出版社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 BWYTT-19998

高考模拟试题汇编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高考模拟试题汇编/《高考模拟试题汇编》编写组编. —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ISBN7-223-01581-0 Ⅰ.高? Ⅱ.高? Ⅲ.化学(2)课—高中—习题—升学参考资料IV.G634 中国版本图书馆C IP数据核字(2003)第039452 号 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化学(2)) ———天利38 套高考模拟试题 作者《高考模拟试题汇编》编写组 责任编辑李海平 封面设计天利 出版西藏人民出版社 社址拉萨市林廓北路20 号邮政编码850000 北京发行部:100027 北京4717 信箱 电话:010 -、 印刷北京市金顺印刷厂 经销全国新华书店 开本8 开(787× 1092 毫米) 字数千 印张 版次2003 年7月第1 版第1次印刷 标准书号ISBN7-223-01581-0/ G·675 定价14 .80 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福州市高三质量检测11A 理科综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1C-12N-14O-16F-19Na-23 Si-28P-31S-32Cu-64 第Ⅰ卷 本卷共22题,每题6分,共132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的 1.在下列现象中,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生态危机的是 () A.酸雨 B.温室效应 C.汞等有毒物质的浓缩 D.氮化物污染 2.英国科学家维尔莫特首次用羊的体细胞(乳腺细胞)成功地克隆出一只小羊,取名为“多莉”,以下 四项中与此方法在本质上最相近的是 () A.将兔的早期胚胎分割后,分别植入两只母兔子宫内,并最终发育成两只一样的兔 B.将人的抗病毒基因嫁接到烟草的DNA分子上,培育出具有抗病毒能力的烟草新品种 C.将鼠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脾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D.将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待受精卵在试管内发育到囊胚期时,再植入女性 子宫内发 育成“试管婴儿” 3.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 () 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 B.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 C.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 D.生长激 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 4.把青蛙和小白鼠从25℃的室温中移至5℃的环境中,这两种动物的需氧量的变化是 () A.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 B.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增加 C.青蛙的耗氧量减少,小白鼠耗氧量增加 D.青蛙 的耗氧量增加,小白鼠耗氧量减少 5.图11-1是某二倍体(2N)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1-1 A.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上图所示细胞的①②③④ B.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染色体数目减半,所以次级性母细胞的染色体数始终为N条 C.上图所示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的是①②③ D.上图所示的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①②③ 6.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蚕丝、棉花和人造羊毛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B.纯净的碳酸钡可作为医用“钡餐” C.酒厂可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 D.福尔马林是一种良好的杀菌剂,但是不能用来消毒饮用水7.有 M、R两种主族元素,已知M 2-离子与R+离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M与子数之和一定等于19 B.M、R可能分别处于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 C.M、R可能分别处于第三周期和第二周期 D.M与R 的质子数之差可能等于7 8.将4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升温至50℃,或者温度仍保持在40℃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在这 两种 情况下均保持不变的是 () A.硫酸铜的溶解度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溶液的质量 D.溶液中C u2+的数目 9.下列实验能够实现的是 () 蒸干在空气中完全燃烧 A.氯化铝溶液无水氯化铝 B.金属钠氧化钠 加入过量铁粉电解 C.硫酸铁溶液硫酸亚铁溶液 D.氯化镁溶液金属镁 10.如图11-2,液面上浮着一个空心铁球,数天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铁球表面出现红色锈斑 ②铁球表面出现黑色锈斑 ③量筒内水位下降④量筒内水位上 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能在无色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Fe3+、Cl-、SCN-B.H+、Fe2+、ClO-、NO - 图11-2 A.Na 3 C.K+、Al3+、AlO-、S2- D.Mg2+、N H+、SO2-、Br 244 - 12.生物降解塑料能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消除废弃塑 CH3CH2O 料对环境的污染。PHB塑料就属于这种塑料,其结构简式为? O CH C n 下面有关P H B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 HB是分子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B.P HB的降解过程不需要氧气参加反应 C.合成P HB的单体是C H3C H2CH(O H)COOH D.通过加聚反应 可以制得P HB 催化剂 13.对可逆反应:2SO2(气)+O2(气)2SO3(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2m o 量氧气反应可生成2molSO3 B.当S O2消耗速率等于O2生成速率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当S O2 转化率不再改变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增大压强或者升高温 度,平衡都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高三物理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题

2010年新课程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题(物理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多选或不选的得0分) 1.在同一地,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A.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是2s和6s B.4s后甲在乙前面 C.两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2s末 D.乙物体先向前运动2s,再向后运动 2.2005年北京时间7月4日下午1时52分(美国东部时间7月4日凌晨1时52分)探测器成功撞击“坦普尔一号”彗星,投入彗星的怀抱,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彗星的“大对撞”,如图所示(说明图摘自网站)。假设“坦普尔一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其运动周期为5.74年,则关于“垣普尔一号”彗星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绕太阳运动的角速度不变 B.近日点处线速度大于远日点处线速度 C.近日点处加速度大于远日点处加速度 D.其椭圆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与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一个 与太阳质量有关的常数 3.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当滑动变阻器的触片 P从右端滑到左端时,发现电压表V1、V2示数变化的绝对值 分别为△U1和△U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灯泡L1、L3变暗,L2变亮, B.小灯泡L3变亮,L1、L2变暗, C.电源的热功率增大,电源的供电效率增大 D.△U1>△U2 4.如图所示是山区村民用斧头劈柴的剖面图,图中BC边为斧头背面,AB、AC边是斧头的刃面。要使斧头容易劈开木柴,则应使

A.BC边短些,AB边也短些 B.BC边长些,AB边短些 C.BC边短些,AB边长些 D.BC边长些,AB边也长些 5.某人在静止的湖面上某高度处竖直上抛一个铁球,铁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穿过湖水并陷入湖底的淤泥中一段深度(假设泥中阻力大小恒定)。不计空气阻力,以v、F、E k分别表示小球的速度、所受合外力和动能三个物理量的大小。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球运动过程的是 6.如图甲所示,有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匀强磁场区域,其直角边长为L,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边长为L总电阻为R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从图示位置开始沿x轴正方向以速度v匀速穿过磁场区域。取沿a→b→c→d→a的感应电流为正,则图乙中表示线框中电流i随bC边的位置坐标x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pdf

六大注意 1 考生需自己粘贴答题卡的条形码 考生需在监考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贴本人的试卷条形码。粘贴前,注意核对一下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是否有误,如果有误,立即举手报告。如果无误,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万一粘贴不理想,也不要撕下来重贴。只要条形码信息无误,正确填写了本人的考生号、考场号及座位号,评卷分数不受影响。 2 拿到试卷后先检查有无缺张、漏印等 拿到试卷后先检查试卷有无缺张、漏印、破损或字迹不清等情况,尽管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如果有,及时举手报告;如无异常情况,请用签字笔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写上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写好后,放下笔,等开考信号发出后再答题,如提前抢答,将按违纪处理。 3 注意保持答题卡的平整 填涂答题卡时,要注意保持答题卡的平整,不要折叠、弄脏或撕破,以免影响机器评阅。 若在考试时无意中污损答题卡确需换卡的,及时报告监考老师用备用卡解决,但耽误时间由本人负责。不管是哪种情况需启用新答题卡,新答题卡都不再粘贴条形码,但要在新答题卡上填涂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4 不能提前交卷离场 按照规定,在考试结束前,不允许考生交卷离场。如考生确因患病等原因无法坚持到考试结束,由监考老师报告主考,由主考根据情况按有关规定处理。 5 不要把文具带出考场 考试结束,停止答题,把试卷整理好。然后将答题卡放在最上面,接着是试卷、草稿纸。不得把答题卡、试卷、草稿纸带出考场,试卷全部收齐后才能离场。请把文具整理好,放在座次标签旁以便后面考试使用,不得把文具带走。 6 外语听力有试听环 外语考试14:40入场完毕,听力采用CD播放。14:50开始听力试听,试听结束时,会有“试听到此结束”的提示。听力部分考试结束时,将会有“听力部分到此结束”的提示。听力部分结束后,考生可以 开始做其他部分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一)

(word完整版)2018高三物理模拟试题

2018高三物理模拟试题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4~17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21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地球同步卫星A 和一颗轨道平面为赤道平面的科学实验卫星B 的轨道半径之比为4:1,两卫星的公转方向相同,那么关于A 、B 两颗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 、B 两颗卫星所受地球引力之比为1:16 B . B 卫星的公转角速度小于地面上跟随地球自转物体的角速度 C . 同一物体在B 卫星中时对支持物的压力更大 D . B 卫星中的宇航员一天内可看到8次日出 15.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在0-t 2时间内的位移—时间(x-t )图象,图线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图中所标的量均已知。关于该质点在0-t 2时间内的运 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质点可能做的是曲线运动 B. 该质点一定做的是变加速直线运动 C. 该质点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一定是x t 0 1 2 D. 该质点在t=0和=t t 2时刻的速度相同 16.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某点电荷的电场中,将两个电荷量相等的试探电荷分别置于M 、N 两点时,两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相互垂直,且F2=3F1,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两个试探电荷的电性可能相同 B .M 、N 两点可能在同一等势面上 C .把电子从M 点移到N 点,电势能可能增大 D .过MN 上某点P (未标出)的电场线与MN 垂直时,P 、N 的距离可能是P 、M 距离的3倍 17.一交流发电机和理想变压器按如图电路连接,已知该发电机线圈匝数为N ,电阻为r ,当线圈以转速n 匀速转动时,电压表示数为U ,灯泡(额定电压为U0,电阻恒为R )恰能正常发光,已知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则 A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U:U0 B .电流表示数为2 0U RU C .在图示位置时,发电机线圈的磁通量为 22πU Nn

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教学文案

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

第一讲绪论 1、名词解释:中国传统文化 答: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与“新文化”相对】 2、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明,两者有何区别? 答:文化本义:文,纹理。引申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文德教化。化,教化,使人与人和谐融洽。 文化定义:广义: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总之,文化是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一切活动及结果。 3、文化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 A、时代性——承传与变异B、地域性——差异性C、民族性——与地域性紧密相连D、阶级性——E、同一性——超自然性与超个体性 4、文化有哪些作用?请简单分析。 答:A、满足需要的功能。B、认知的功能。 C、规范的功能。 D、凝聚的功能。 分析,暂略 5、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哪些基本特点?请简单阐释。 答:(1)崇尚统一,追求稳定(2)伦理至上,群体至上(3)尊老尚古,贵中尚和(4)兼容并包,丰富多彩,非宗教性、泛道德性、内倾性、重乡土情谊 第二讲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一)

《周易》的哲学观 名词解释:《周易》 1、《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的地位。 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奇特的哲学专著,是中国哲学和文化的源头活水。 2、《周易》一书的组成部分。 答:《易经》和《易传》 3、《周易》卦形中的两种基本符号及其代表意义。 答:阴阳二爻 阴(--)代表阴、柔、女、妻、臣、弱、小、暗、偶数等,代表静态的。阳(——)代表阳、刚、男、夫、君、强、大、明、奇数等,代表动态的;阴阳爻象的形成,本于古人对自然万物的直接观察,象征着广泛的相互对立的种种事物、现象。 4、《周易》的核心思想及其变化观是什么? 答:变化观: 1、矛盾观 2、发展观 3、内外因结合的动力观 核心思想: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矛盾运动之中,并在阴、阳的作用中向前发展。“三易”:变易、简易、不易 (上面四个小问题,可以成为该名词解释的主要内容) 5、“三才”指什么? 答:天—人(君子)—地 1、人取法天地之性,与自然相融合。

2020年高三数学 高考模拟题(试卷)带答案

伽师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 数学(国语班) 考试时间:120分钟 姓名: ___ __ ___ 考场号:______座位号:__ 班级:高三( )班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 ,则集合 ( ) A. B. C. D. 1、【解析】 根据题意,集合,且 , 所以 ,故选B . 2、设复数满足,则 ( ) A . B. C. D. 2、【答案】A 3、已知函数,若,则 ( ) A. B. C. 或 D. 0 3、【解析】 由函数的解析式可知,当时,令,解得; 当时,令,解得(舍去), 综上若,则,故选D . 4、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B. C. D. 1 4、【解析】由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为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 腰长为1,高为2的三棱锥,故其体积为, 故选A. 5、某校高二年级名学生参加数学调研测试成绩(满分120分) 分布直方图如右。已知分数在100110的学生有21人,则 A. B. C. D. 5、【解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得,分数在100110的频率为, 根据,可得.选B . 6、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值是,则的值可以为( ) A. 2014 B. 2015 C. 2016 D. 2017 6、【解析】①,;②,;③,;④,;, 故必为的整数倍. 故选C. 7、设等比数列的公比,前n 项和为,则 ( ) A. 2 B. 4 C. D. 7、【解析】由题 ,故选C . 8、设,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为( ) A. 5 B. -5 C. D. 8、【解析】 画出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目标函数的最优解为, 由,解得 ,所以 的最小值为 , 故选B . 9、的常数项为 A. 28 B. 56 C. 112 D. 224 9、【解析】的二项展开通项公式为.令,即.常数项为, 故选C . ()327,1 { 1ln ,1x x f x x x --<=?? ≥ ??? ()1f m =m =1e e 1 e e 1m <3271m --=0m =1m ≥1ln 1m ?? = ? ?? 1m e =()1f m =0m =13122 3 111112323 V =????={}n a 2q =n S 4 2 S a =15217 2 ()44211512 S q a q q -==-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

第二章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历史上的三大文明区: 东亚, 东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地中海世界哲学的三大系统: 世界哲学的三大系统: 中国哲学,印度哲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印度哲学, 世界古代三大哲学家: 孔子释迦牟尼亚里斯多德 第一节中国古代哲学发展概况 萌芽期(商周时期) 奠基和形成期(春秋战国) 全面成熟时期(汉代明初) 嬗变期(明中叶清) 一,中国古代哲学的萌芽期 (商周时期) (一)《易经》 《易经》包括了三个大原则:一,变易二,简易三,不易 阴阳来源于《易经》 八卦基本符号 : 天(乾), 地(坤), 雷(震), 火(离), 风(巽), 泽(兑), 水(坎), 山(艮)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坤》 (二)《尚书.洪范》 中提出的"五行说": 尚书洪范中提出的"五行说"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阴阳""八卦""五行"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

二,古代哲学的奠基和形成期 (春秋战国) 孔,老,墨学说产生标志着古代哲学的奠基 (二)战国末期古代哲学全面形成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荟萃,儒,道,墨,法,名,阴阳五行家,纵横家,兵家等各种学术流派,都曾活跃在稷下舞台上临淄稷下学宫 战国时 儒家有八派,以思(子思)孟(孟子) 学派和荀子学派影响为最大. 三,古代哲学全面成熟时期 (汉代明初) (一)汉代经学 儒家经典在后世被成为" 儒家经典在后世被成为"经",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就叫做"经学" 经典的学问就叫做"经学". 汉代确立的儒家经典有: 《易》,《书》,《诗》, 春秋》《礼》,《乐》,《春秋》 1,官方哲学的重要代表董仲舒 董仲舒的主要学说:天不变,道也不变";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性三品",三纲五常君,父,夫;仁,义, 礼,智,信. 董仲舒哲学思想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哲学思想学术思想由纷杂走向统一的的完成,哲学的经学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 成为我国入世"哲学的代表. 2,无神论者王充(27~约97) 王充在《论衡》《问孔》等著作中

2020届全国一卷高考物理高考试题试卷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2020届全国一卷高考物理模拟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1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 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铀原子核既可发生衰变,也可发生裂变。其衰变方程为238 92U →234 90Th +X ,裂变方程为235 92U +1 0n →Y +8936Kr +310n ,其中235 92U 、10n 、Y 、89 36Kr 的质量分别为m 1、m 2、m 3、m 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A.238 92 U 发生的是β衰变 B .Y 原子核中含有56个中子 C .若提高温度,238 92U 的半衰期将会变小 D .裂变时释放的能量为(m 1-2m 2-m 3-m 4)c 2 15.一机枪架在湖中小船上,船正以1 m /s 的速度前进,小船及机枪总质量M =200 kg ,每颗子弹质量为m =20 g ,在水平方向机枪以v =600 m/s 的对地速度射出子弹,打出5颗子弹后船的速度可能为( ) A .1.4 m /s B .1 m/s C .0.8 m /s D .0.5 m/s 16.如图所示的理想变压器电路中,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在a 、b 端输入正弦交流电压U ,甲、乙、丙三个灯泡均能正常发光,且三个灯泡的额定功率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灯泡的额定电流最大 B .甲灯泡的额定电压为1 3U C .丙灯泡的电阻最小 D .乙灯泡的额定电压最小

中国传统哲学对于现实人生的意义

中国传统哲学对于现实人生的意义 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哲学作为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人生的理想、境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一、对人生境界的追求中国传统哲学对人生境界的追求也 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对真、善、美的追求。我国先秦哲学家们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哲学的发展,其中孔子、老子、庄子的思想影响可以说是最大。如果我们把这三位大哲学家作为典型,并通过他们来讨论中国传统哲学中不同类型哲学家的人生境界问题,可以对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人生境界的问题有一总体的了解。(一)孔子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在《论语?为政》篇中记载着孔子的一段话,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和以后的儒家都认为,人们的生死和富贵不是能靠其自身的努力而追求到的,但人们的道德和学问的高低却因其自身努力的不同而有不同。从“十有五而志于学”到“四十而不惑”,可以说是他成圣成贤的准备阶段,从“知天命”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可以说是他成圣人的深化过程。“知天命”可以解释为对“天”(宇宙人生的终极关切问题)有了一种认识和了解,这也许可以算是“求真”的范围,因为这一阶段孔子仍

然把“天”看成认识的对象,还没有达到“同于天”的阶段,也就是说还没有达到与“天”合一的境界。此境界虽高,但还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六十而耳顺”:“六十岁,一听别人的言语,便可分别真假,判明是非”,这种境界是一种超越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随其心所欲而自不过于法度,安而行之,不勉而中。这是一种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它是在“知真”“得美”而后达到的一种圆满的“至善”的境界。孔子的“知天命”、“耳顺”和“从心所欲不逾矩”都是就人生境界的追求说的,这是孔子对自己追求“真”、“美”、“善”的总结。(二)老子对人生境界的追求老子追求的是一种超越世俗的真、善、美,这就是所谓“同于道”的境界。老子把“道”视为真、善、美的统一。他在《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可以说是老子对人生境界追求的叙述。他认为,人最高的理想是效法“道”,而“道”是自然而然的。他所说的“道”最基本的涵义应是指超越性的最高的准则,道在《道德经》中有多种涵义:(1)“道”是超于感官经验的,“无色”(夷)、“无声”(希)、“无形”(微)都是用以说明“道”的超越性;(2)“道”虽是超越性的,但它却是最真实的事物存在的根据;(3)“道”作为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据,是就其为超越性的最高准则说的。从以上三点可以说明,老子的哲学是要探求天地万物之本源、存在之根据,从而创

高三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word版本

高三数学模拟试卷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已知全集U ={1,2,3,4,5},集合M ={1,2,3},N ={3,4,5},则M ∩(eU N )=( ) A. {1,2} B.{4,5} C.{3} D.{1,2,3,4,5} 2. 复数z=i 2(1+i)的虚部为( ) A. 1 B. i C. -1 D. - i 3.正项数列{a n }成等比,a 1+a 2=3,a 3+a 4=12,则a 4+a 5的值是( ) A. -24 B. 21 C. 24 D. 48 4.一组合体三视图如右,正视图中正方形 边长为2,俯视图为正三角形及内切圆, 则该组合体体积为( ) A. 23 B. 43 π C. 23+ 43 π D. 5434327π+ 5.双曲线以一正方形两顶点为焦点,另两顶点在双曲线上,则其离心率为( ) A. 22 B. 2+1 C. 2 D. 1 6.在四边形ABCD 中,“AB u u u r =2DC u u u r ”是“四边形ABCD 为梯形”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设P 在[0,5]上随机地取值,求方程x 2+px +1=0有实根的概率为( ) A. 0.2 B. 0.4 C. 0.5 D. 0.6 8.已知函数f (x )=A sin(ωx +φ)(x ∈R ,A >0,ω>0,|φ|<2 π ) 的图象(部分)如图所示,则f (x )的解析式是( ) A .f (x )=5sin( 6πx +6π) B.f (x )=5sin(6πx -6π) C.f (x )=5sin(3πx +6π) D.f (x )=5sin(3πx -6 π )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直线y =kx +1与A (1,0),B (1,1)对应线段有公 共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10.记n x x )12(+ 的展开式中第m 项的系数为m b ,若432b b =,则n =__________. 11.设函数 3 1 ()12 x f x x -=--的四个零点分别为1234x x x x 、、、,则 1234()f x x x x =+++ ; 12、设向量(12)(23)==,,,a b ,若向量λ+a b 与向量(47)=--,c 共线,则=λ 11.2 1 1 lim ______34 x x x x →-=+-. 14. 对任意实数x 、y ,定义运算x *y =ax +by +cxy ,其中 x -5 y O 5 2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