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一.类比归纳专题:三角形中内、外角的有关计算

——全方位求角度

◆类型一已知角的关系,直接利用内角和或结合方程思想

1.在△ABC中,∠A-∠B=35°,∠C =55°,则∠B等于()

A.50°B.55°C.45°D.40°

2.在△ABC中,已知∠A=2∠B=3∠C,则△ABC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D.形状无法确定

3.如图,在△ABC中,∠C=∠ABC =2∠A,BD是AC边上的高,求∠DBC的度数.

4.如图,△ABC中,∠B=26°,∠C =70°,AD平分∠BAC,AE⊥BC于E,EF⊥AD于F,求∠DEF的度数.

◆类型二综合内外角的性质

5.如图,BD、CD分别平分∠ABC和∠ACE,∠A=60°,则∠D的度数是() A.20°B.30°C.40°D.60°

第5题图第6题图

6.如图,∠B=20°,∠A=∠C=40°,则∠CDE的度数为________.

7.如图,AD平分∠BAC,∠EAD=∠EDA.

(1)求证:∠EAC=∠B;

(2)若∠B=50°,∠CAD∶∠E=1∶3,求∠E的度数.

◆类型三在三角板或直尺中求角度

8.(2015-2016·瑶海区期末)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摆放,图中∠α的度数是()

A.120°B.105°C.90°D.75°

9.将两个含30°和45°的直角三角板如

图放置,则∠α的度数是()

A.10°B.15°C.20°D.25°

10.一副三角板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则图中∠α的度数是________.

11.如图,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55°,则∠2的度数为________.

◆类型四与平行线结合

12.(2015·南充中考)如图,已知B、C、E在同一直线上,且CD∥AB,若∠A=75°,∠B=40°,则∠ACE的度数为()

A.35°B.40°C.115°D.145°

13.如图,AB∥CD,直线PQ分别交AB、CD于点F、E,EG是∠DEF的平分线,交AB于点G.若∠PF A=40°,那么∠EGB 等于()

A.80°B.100°C.110°D.120°

14.如图,BD是△ABC的角平分线,DE∥BC,交AB于点E,∠A=45°,∠BDC =60°,则∠BDE=________.

15.如图,在△ABC中,点D在BC上,点E在AC上,AD交BE于F.已知EG∥AD 交BC于G,EH⊥BE交BC于H,∠HEG =55°.

(1)求∠BFD的度数;

(2)若∠BAD=∠EBC,∠C=44°,求∠BAC的度数.

◆类型五与截取或折叠相关

16.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的外部时,则∠A 与∠1和∠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

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

A .∠A =∠1-∠2

B .2∠A =∠1-∠2

C .3∠A =2∠1-∠2

D .3∠A =2(∠1-∠

2)

17.如图,Rt △ABC 中,∠ACB =90°,∠A =52°,将其折叠,使点A 落在边CB 上A ′处,折痕为CD ,则∠A ′DB =________.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8.在△ABC 中,∠B =7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B ,则∠1+∠2等于________.

19.如图.(1)将△ABC 纸片沿DE 折叠成图①,此时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内部,则∠A 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保持不变,请找出这种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折成图②或图③,即点A 落在BE 或CD 上时,分别写出∠A 与∠2、∠A 与∠1之间的关系式(不必证明);

(3)若折成图④,写出∠A 与∠1、∠2

之间的关系式(不必证明).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 2.C

3.解:设∠A =x ,则∠C =∠ABC =2x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知∠C +∠ABC +∠A =180°,即2x +2x +x =180°,∴x =36°,∴∠C =2x =72°.在Rt △BDC 中,∠DBC =90°-∠C =90°-72°=18°.

方法点拨:三角形中给出的条件含比例且不易直接求出时,一般需要设未知数,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列方程求解.

4.解:∵△ABC 中,∠B =26°,∠C =70°,∴∠BAC =180°-∠B -∠C =180°-26°-70°=84°.∵AD 平分∠BAC ,∴∠DAC =12∠BAC =12×84°=42°.在△ACE 中,∠CAE =90°

-∠C =90°-70°=20°,∴∠DAE =∠DAC -∠CAE =42°-20°=22°.∵∠DEF +∠AEF =

∠AEF +∠DAE =90°,∴∠DEF =∠DAE =22°.

5.B 6.80°

7.(1)证明:∵AD 平分∠BAC ,∴∠BAD =∠CAD .又∵∠EAD =∠EDA ,∴∠EAC =∠EAD -∠CAD =∠EDA -∠BAD =∠B ;

(2)解:设∠CAD =x °,则∠E =3x °.由(1)知∠EAC =∠B =50°,∴∠EAD =∠EDA =(x +50)°.在△EAD 中,∵∠E +∠EAD +∠EDA =180°,∴3x °+2(x +50)°=180°,解得x =16.∴∠E =48°.

8.B 9.B 10.75° 11.35° 12.C 13.C 14.15° 15.解:(1)∵EH ⊥BE ,∴∠BEH =90°.∵∠HEG =55°,∴∠BEG =∠BEH -∠HEG =35°.又∵EG ∥AD ,∴∠BFD =∠BEG =35°;

(2)∵∠BFD =∠BAD +∠ABE ,∠BAD =∠EBC ,∴∠BFD =∠EBC +∠ABE =∠ABC .由(1)可知∠BFD =35°,∴∠ABC =35°.∵∠C =44°,∴∠BAC =180°-∠ABC -∠C =180°-35°-44°=101°.

16.B 17.14° 18.250°

19.解:(1)延长BE 、CD ,交于点P ,则△BCP 即为折叠前的三角形.由折叠的性质知∠DAE =∠DPE .连接AP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知∠1=∠EAP +∠EP A ,∠2=∠DAP +∠DP A ,则∠1+∠2=∠DAE +∠DPE =2∠DAE ,即∠1+∠2=2∠A ;

(2)图②中,∠2=2∠A ;图③中,∠1=2∠A ; (3)图④中,∠2-∠1=2∠A .

二.类比归纳专题:与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有关的计算模型

模型1:求同一顶点的角平分线与高线的夹角的度数 1.如图,AD ,AE 分别是△ABC 的高和角平分线. (1)已知∠B =40°,∠C =60°,求∠DAE 的度数;

(2)设∠B =α,∠C =β(α<β),请用含α,β的代数式表示∠DAE ,并证明.

模型2:求两内角平分线的夹角的度数 2.如图,△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O .若∠BOC =120°,则∠A =_____.

3.如图,△ABC 中,点P 是∠ABC ,∠ACB 的平分线的交点. (1)若∠A =80°,求∠BPC 的度数.

(2)有位同学在解答(1)后得出∠BPC =90°+12

∠A 的规律,你认为正确吗?请给出理由.

模型3:求一内角平分线与一外角平分线的夹角的度数

4.如图,在△ABC 中,BA 1平分∠ABC ,CA 1平分∠ACD ,BA 1,CA 1相交于点A 1. (1)求证:∠A 1=1

2

∠A ;

(2)如图,继续作∠A 1BC 和∠A 1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2,得∠A 2;作∠A 2BC 和∠A 2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3,得∠A 3……依此得到∠A 2017,若∠A =α,则∠A 2017=_____________.

模型4:求两外角平分线的夹角的度数【方法5】

5.(1)如图,BO 平分△ABC 的外角∠CBD ,CO 平分△ABC 的外角∠BCE ,则∠BOC 与∠A 的关系为____________;

(2)请就(1)中的结论进行证明.

参考答案与解析

1.解:(1)∵∠B =40°,∠C =60°,∴∠BAC =180°-∠B -∠C =180°-40°-60°=80°.∵AE 是角平分线,∴∠BAE =12∠BAC =12×80°=40°.∵AD 是高,∴∠BAD =90°-∠B

=90°-40°=50°,∴∠DAE =∠BAD -∠BAE =50°-40°=10°.

(2)∠DAE =1

2(β-α),证明如下:∵∠B =α,∠C =β(α<β),∴∠BAC =180°-(α+β).∵AE

是角平分线,∴∠BAE =12∠BAC =90°-1

2(α+β).∵AD 是高,∴∠BAD =90°-∠B =90°

-α,∴∠DAE =∠BAD -∠BAE =90°-α-????90°-12(α+β)=1

2

(β-α). 2.60°

3.解:(1)∵BP ,CP 为角平分线,∴∠PBC +∠PCB =12(∠ABC +∠ACB )=1

2(180°-∠A )

=1

2

×(180°-80°)=50°,∴∠BPC =180°-(∠PBC +∠PCB )=180°-50°=130°. (2)正确,理由如下:∵BP ,CP 为角平分线,∴∠PBC +∠PCB =1

2(∠ABC +∠ACB )=

12(180°-∠A )=90°-1

2∠A ,∴∠BPC =180°-(∠PBC +∠PCB )=180°-????90°-12∠A =90°+1

2

∠A . 4.(1)证明:∵CA 1平分∠ACD ,∴∠A 1CD =12∠ACD =1

2(∠A +∠ABC ).又∵∠A 1CD

=∠A 1+∠A 1BC ,∴∠A 1+∠A 1BC =12(∠A +∠ABC ).∵BA 1平分∠ABC ,∴∠A 1BC =

1

2∠ABC ,∴12∠ABC +∠A 1=12(∠A +∠ABC ),∴∠A 1=1

2

∠A .

(2)α2

2017 5.(1)∠BOC =90°-1

2

∠A

(2)证明:如图,∵BO ,CO 分别是△ABC 的外角∠DBC ,∠ECB 的平分线,∴∠DBC =2∠1=∠ACB +∠A ,∠ECB =2∠2=∠ABC +∠A ,∴2∠1+2∠2=2∠A +∠ABC +∠ACB =∠A +180°,∴∠1+∠2=1

2∠A +90°.又∵∠1+∠2+∠BOC =180°,∴∠BOC =

180°-(∠1+∠2)=90°-1

2∠A .

三. 解题技巧专题:利用全等解决问题的模型与技巧

——明模型,先观察,再猜想,后证◆类型一 全等三角形的基本模型

1.如图,AC =AD ,BC =BD ,∠A =50°,∠B =90°,则∠C =________.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锐角△ABC 的高AD ,BE 相交于F ,若BF =AC ,BC =7,CD =2,则AF 的长为_________.

3.如图,点A ,D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AB ∥EF ,AB =EF ,∠B =∠F ,AE =10,AC =6,则CD 的长为 ( )

A .2

B .4

C .4.5

D .3

4.如图,在△ABC ,△ADE 中,∠BAC =∠DAE =90°,AB =AC ,AD =AE ,点C ,D ,E 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D 交AC 于点F .

(1)求证:△BAD ≌△CAE ;

(2)猜想BD ,CE 有何特殊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类型二证明线段间的等量关系

一、等线段代换

5.如图,Rt△ABC中,AB=AC,∠BAC=90°,直线l为经过点A的任一直线,BD⊥l 于D,CE⊥l于E,若BD>CE,试问:

(1)AD与CE的大小关系如何?请说明理由;

(2)线段BD,DE,CE之间的数量关系如何?请说明理由.

二、截长补短法

6.如图,在四边形ABDE中,C是BD边的中点,若AC平分∠BAE,∠ACE=90°,猜想线段AE、AB、DE的长度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三、倍长中线法

7.在△ABC中,AB=8,AC=6,则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

A.6<AD<8

B.2<AD<14

C.1<AD<7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与解析

1.110° 2.3 3.A

4.(1)证明:∵∠BAC=∠DAE=90°,∴∠BAC+∠CAD=∠DAE+∠CAD,即∠BAD =∠CAE.在△BAD和△CAE中,∵AB=AC,∠BAD=∠CAE,AD=AE,∴△BAD≌△CAE(SAS).

(2)解:BD⊥CE.理由如下:由(1)可知△BAD≌△CAE,∴∠ABD=∠ACE.∵∠BAC=90°,∴∠ABD+∠AFB=90°.又∵∠AFB=∠DFC,∴∠ACE+∠DFC=90°,∴∠BDC=90°,即BD⊥CE.

5.解:(1)AD=CE.理由如下:∵BD⊥l于D,CE⊥l于E,∴∠BDA=∠AEC=90°,∴∠CAE+∠ACE=90°.∵∠BAC=∠90°,∴∠BAD+∠CAE=90°,∴∠BAD=∠ACE.又∵AB=AC,∴△ABD≌△CAE(AAS),∴AD=CE.

(2)BD=DE+CE.理由如下:由(1)可知△ABD≌△CAE,∴BD=AE,AD=CE.又∵AE =DE+AD,∴BD=DE+CE.

6.解:AE=AB+DE.证明如下:如图,在AE上截取AF=AB,并连接CF.∵AC平分∠BAE,∴∠BAC=∠CAF.又∵AC=AC,∴△BAC≌△F AC(SAS),∴BC=FC,∠ACB=∠ACF.∵∠ACE=90°,∴∠ACF+∠FCE=90°,∠ACB+∠DCE=90°,∴∠FCE=∠DCE.又∵C为BD的中点,∴BC=DC,∴DC=FC.又∵CE=CE,∴△FCE≌△DCE(SAS),∴DE =FE,∴AE=AF+FE=AB+DE.

7.C

四.难点探究专题:动态变化中的三角形全等

——以“静”制“动”,不离其宗类型一动点变化

1.如图,Rt△ABC中,∠C=90°,AC=6,BC=3,PQ=AB,点P与点Q分别在AC 和AC的垂线AD上移动,则当AP=_________时,△ABC和△APQ全等.

2.如图,△ABC中,AB=AC=12cm,∠B=∠C,BC=8cm,点D为AB的中点.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2cm/s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若点Q的运动速度为v cm/s,则当△BPD与△CQP全等时,v的值为____________【提示: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则这两个角所对的边相等】.

3.(2016·达州中考)△ABC中,∠BAC=90°,AB=AC(∠ABC=∠ACB=45°),点D为直线BC上一动点(点D不与B,C重合),以AD为边在AD右侧作正方形ADEF,连接CF.【方法11】

(1)观察猜想:如图①,当点D在线段BC上时,

①BC与CF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

②线段BC,CD,CF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 (将结论直接写在横线上).

(2)数学思考:如图②,当点D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时,结论①,②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你写出正确结论再给予证明.

◆类型二图形变换

4.如图甲,已知A,E,F,C在一条直线上,AE=CF,过E,F分别作DE⊥AC,BF⊥AC,且AB=CD,连接BD.

(1)试问OE=OF吗?请说明理由;

(2)若△DEC沿AC方向平移到如图乙的位置,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结论是否仍成立?请说明理由.

5.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F分别在AB,AC上,CF=CB,连接CD,将线段CD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CE,连接EF.

(1)求证:△BCD≌△FCE;

(2)若EF∥CD,求∠BDC的度数.

参考答案与解析

1.3或6解析:∵△ABC和△APQ全等,AB=PQ,∴有△ABC≌△QP A或△ABC≌△PQA.当△ABC≌△QP A时,则有AP=BC=3;当△ABC≌△PQA时,则有AP =AC=6,∴当AP=3或6时,△ABC和△APQ全等,故答案为3或6.

2.2或3解析:当BD=PC时,△BPD与△CQP全等.∵点D为AB的中点,∴BD

=1

2AB =6cm ,∴PC =6cm ,∴BP =8-6=2(cm).∵点P 在线段BC 上以2cm/s 的速度由B 点向C 点运动,∴运动时间为1s.∵△DBP ≌△PCQ ,∴CQ =BP =2cm ,∴v =2÷1=2(cm/s); 当BD =CQ 时,△BDP ≌△QCP .∴PB =PQ ,∠B =∠CQP .又∵∠B =∠C ,∴∠C =∠CQP ,∴PQ =PC ,∴PB =PC .∵BD =6cm ,BC =8cm ,PB =PC ,∴QC =6cm ,∴BP =4cm ,∴运动时间为4÷2=2(s),∴v =6÷2=3(cm/s),故答案为2或3.

3.解:(1)①垂直 ②BC =CD +CF

(2)CF ⊥BC 成立;BC =CD +CF 不成立,正确结论:CD =CF +BC .证明如下: ∵正方形ADEF 中,AD =AF ,∠DAF =∠BAC =90°,∴∠BAD =∠CAF . 在△DAB 与△F AC 中,????

?AD =AF ,∠BAD =∠CAF ,AB =AC ,∴△DAB ≌△F AC (SAS),∴∠ABD =∠ACF ,DB

=CF .∵∠ACB =∠ABC =45°,∴∠ABD =180°-45°=135°,∴∠BCF =∠ACF -∠ACB =

∠ABD -∠ACB =90°,∴CF ⊥BC .∵CD =DB +BC ,DB =CF ,∴CD =CF +BC .

4.解:(1)OE =OF .理由如下:∵DE ⊥AC ,BF ⊥AC ,∴∠DEC =∠BF A =90°.∵AE =

CF ,∴AE +EF =CF +EF ,即AF =CE .在Rt △ABF 和Rt △CDE 中,?

??

??AB =CD ,AF =CE ,∴Rt △ABF ≌Rt △CDE (HL),∴BF =DE .在△BFO 和△DEO 中,????

?∠BFO =∠DEO ,∠BOF =∠DOE ,

BF =DE ,∴△BFO ≌△DEO (AAS),∴OE =OF .

(2)结论依然成立.理由如下:∵AE =CF ,∴AE -EF =CF -EF ,∴AF =CE .同(1)可得△BFO ≌△DEO ,∴FO =EO ,即结论依然成立.

5.(1)证明:∵将线段CD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CE ,∴CD =CE ,∠DCE =90°.∵∠ACB =90°,∴∠BCD =90°-∠ACD =∠FCE .在△BCD 和△FCE 中,????

?CB =CF ,∠BCD =∠FCE ,CD =CE ,

∴△BCD ≌△FCE (SAS).

(2)解:由(1)可知∠DCE =90°,△BCD ≌△FCE ,∴∠BDC =∠E .∵EF ∥CD ,∴∠E =180°-∠DCE =90°,∴∠BDC =90°.

5.易错易混专题:等腰三角形中易漏解或多解的问题

——易错归纳,各个击破◆类型一求长度时忽略三边关系

1.(2016·贺州中考)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8,则它的周长为()A.12 B.16

C.20 D.16或20

2.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内容后,张老师请同学们交流这样一个问题:“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2,其中一条边长为3,求另两条边的长”.同学们经过片刻思考和交流后,小明同学举手说:“另两条边长为3、6或4.5、4.5.”你认为小明的回答是否正确: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等腰三角形中,一腰上的中线将三角形的周长分成6cm和10cm两部分,求这个三角形的腰长和底边的长.

◆类型二当腰或底不明求角度时没有分类讨论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4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A.100°B.40°

C.40°或100°D.60°

5.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与这个外角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

A.40°,40°B.80°,20°

C.80°,80°D.50°,50°或80°,20°

6.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_____.

◆类型三三角形的形状不明时没有分类讨论

7.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50°,则它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

A.25°B.40°

C.25°或40°D.不能确定

8.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与AC所在的直线相交所得到的锐角为50°,则∠B等于_____.

9.如果两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相等、面积也相等,那么我们把这两个等腰三角形称为一对合同三角形.已知一对合同三角形的底角分别为x°和y°,则_________(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10.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的度数为20°,求顶角的度数.

◆类型四 一边确定,另两边不确定,求等腰三角形个数时漏解

11.(2016·武汉中考)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2,2)、B (4,0).若在坐标轴上取点C ,使△ABC 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 的个数是( ) A .5 B .6 C .7 D .8

12.如图,在4×5的点阵图中,每两个横向和纵向相邻阵点的距离均为1,该点阵图中已有两个阵点分别标为A ,B ,请在此点阵图中找一个阵点C ,使得以点A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C 点有_____个.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

2.不正确 没考虑三角形三边关系

3.解:设腰长为x cm ,①腰长与腰长的一半是6cm 时,x +1

2x =6,解得x =4,∴底边

长=10-1

2×4=8(cm).∵4+4=8,∴4cm 、4cm 、8cm 不能组成三角形;②腰长与腰长的

一半是10cm 时,x +12x =10,解得x =203,∴底边长=6-12×203=8

3(cm),∴三角形的三边

长为203cm 、203cm 、83cm ,能组成三角形.综上所述,三角形的腰长为203cm ,底边长为8

3cm.

4.C 5.D 6.120°或20° 7.C 8.70°或20° 9.x 或90-x 解析:∵两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相等、面积也相等,∴腰上的高相等.①当这两个三角形都是锐角或钝角三角形时,y =x ,②当两个三角形一个是锐角三角形,一个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期末专题复习

C E A D B 八年级(下)期末复习资料 一、三角形 考点一、特殊三角形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长等于6,另一条边长等于3,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9 B .12 C .15 D .12或15 2.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5°,腰上的高为16,那么腰长为__________ 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度,则它的另两个角是________ 4、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20°,腰长为4,则底边长为__________ 考点二、三角形的特殊线段 一、垂直平分线 1、如图1,在△ABC 中,已知AC=27,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BCE 的周长等于50,求BC 的长. 2、如图:△ABC 中,AB=AC,∠BAC=1200,EF 垂直平分AB, EF=2,求AB 与BC 的长。 二、角平分线 1、如图,在△ABC 中,∠C=90°,∠A 的平分线交BC 于E ,DE ⊥AB 于D ,BC=8,AC=6,AB=10,则△BDE 的周长为_________。 B A E D 图1 E B F C A

2、如右下图,在△ABC 中,∠ACB=90°,BE 平分∠ABC ,DE ⊥AB 于D ,如果AC=3 cm ,那么AE+DE 等于 。 A.2 cm B.3 cm C.4 cm D.5 cm 3.如右图,已知BE ⊥AC 于E ,CF ⊥AB 于F ,BE 、CF 相交于点D ,若BD=CD. 求证:AD 平分∠BAC. 考点三、三角形全等 1、.如下图,已知∠ABC=∠ADC=90°,E 是AC 上一点,AB=AD ,求证:EB=ED. 2、如右图,已知△ABC 和△BDE 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E =CD . 拓展与提高 1..如图24,在?A B C 中,AB=AC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N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M ,若040A ∠=. (1)求NMB ∠的度数; (2)如果将(1)中A ∠的度数改为070,其余条件不变,再求NMB ∠的度数; (3)你发现有什么样的规律性,试证明之; (4)若将(1)中的A ∠改为钝角,你对这个规律性的认识是否需要加以修改?

中学八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题

初二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 1、232)()()(y x x y y x -=-+- 2、因式分解ab 3-a 3b= 。 3、4a 2-12ab+( )=(2a-3b)2 4、因式分解a 2b 2-a 2-b 2+1= 。 5、因式分解m 2-3m-10= 。 6、多项式a 2-ab-3a+3b 有一因式是a-3,则另一个因式为 。 7、多项式a 3-3a 2+2a 经分解因式,所得结果中含有因式 个。 8、多项式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是: 。 9、当x 时,分式 有意义。 10、当x 时,分式 的值是正的。 11、如图:图中共有 个三角形。 以∠C 为内角的三角形有 。 12、如果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角三角形。 A D

13、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为2和9,第三边为奇数,则第三边的长是 。 14、等腰三角形中,两条边的长分别为4和9,则它的周长 是 。 15、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为2:3:4,则这个三角 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为 。 16、△ABC 中,BD 、CD 分别为∠ABC 、∠ACB 的平分 线,∠BDC=110°,则∠A 的度数为 。 17、如图:△ABC ≌△EFC ,AB=EF ,∠ABC=∠EFC , 则对应边 ,对应角 。 18、如图AO 平分∠BAC ,AB=AC ,图中有 对三角形全等。 19、“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是 , 逆命题为 (真、假)。 二、选择题 1、下列因式分解变形中,正确的是( ) A.ab(a-b)-a(b-a)=-a(b-a)(b+1) B.6(m+n)2-2(m+n)=(2m+n)(3m+n+1) E C B A C D O E D C

学年上海各区的八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综合练习(一) 1.(本题满分8分) 上周六,小明一家共7人从南桥出发去参观世博会。小明提议: 让爸爸载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去,自己和妈妈坐世博 41路车去,最后在地铁8号线航天博物馆站附近汇合。图中 l 1,l 2分别表示世博41路车与小轿车在行驶中的路程(千米) 与时间(分钟)的关系,试观察图像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世博41路车在途中行驶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千米/分钟; 此次行驶的路程是____ ___千米.(2分) (2)写出小轿车在行驶过程中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 ________________,定义域为___________.(3分) (3)小明和妈妈乘坐的世博41路车出发 分钟后被爸爸的小轿车追上了.(3分) 2.(本题满分8分)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C =60°,AD ∥BC ,且AD =AB =DC ,E 、F 分别在AD 、 DC 的延长线上,且DE=CF ,AF 、BE 交于点P 。 (1)求证:AF=BE ;(4分) (2)请猜测∠BPF 的度数,并证明你的结论。(4分) 3.(本题满分8分) 某校买了两种世博礼品共30个用作“六一节”表彰优秀学生的奖品,其中买海宝场馆磁贴用了300元,买世博四格便签本用了120元,海宝场馆磁贴每个比世博四格便签本贵3元。问海宝场馆磁贴、世博四格便签本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第23题图) (分钟)

4.(本题满分10分) 已知:在矩形ABCD 中,AB =10,BC =12,四边形EFGH 的三个顶点E 、F 、H 分别在 矩形ABCD 边AB 、BC 、DA 上,AE =2. (1)如图①,当四边形EFGH 为正方形时,求△GFC 的面积;(5分) (2)如图②,当四边形EFGH 为菱形,且BF = a 时,求△GFC 的面积(用含a 的代数式表 示);(5分) D (第26题图1) F D C A B E (第26题图2) F H G

八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 期末复习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 期末复习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压轴题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x =的图象为直线1. (1)观察与探究 已知点A 与A ',点B 与B '分别关于直线l 对称,其位置和坐标如图所示.请在图中标出 ()2,3C -关于线l 的对称点C '的位置,并写出C '的坐标______. (2)归纳与发现 观察以上三组对称点的坐标,你会发现: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m n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P '的坐标为______. (3)运用与拓展 已知两点()2,3E -、()1,4F --,试在直线l 上作出点Q ,使点Q 到E 、F 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并求出相应的最小值. 2.如图,直线2y x m =-+交x 轴于点A ,直线1 22 y x = +交x 轴于点B ,并且这两条直线相交于y 轴上一点C ,CD 平分ACB ∠交x 轴于点D . (1)求ABC 的面积. (2)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点E是直线BC上一点,CDE △是直角三角形,求点E的坐标. 3.(1)探索发现:如图1,已知Rt△ABC中,∠ACB=90°,AC=BC,直线l过点C,过点A作AD⊥l,过点B作BE⊥l,垂足分别为D、E.求证:AD=CE,CD=BE. (2)迁移应用:如图2,将一块等腰直角的三角板MON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三角板的一个锐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O重合,另两个顶点均落在第一象限内,已知点M的坐标为(1,3),求点N的坐标. (3)拓展应用: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直线y=﹣3x+3与y轴交于点P,与x轴交于点Q,将直线PQ绕P点沿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所得的直线交x轴于点R.求点R的坐标. 4.如图,直线l1:y1=﹣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P(m,3)为直线l1上 一点,另一直线l2:y2=1 2 x+b过点P. (1)求点P坐标和b的值; (2)若点C是直线l2与x轴的交点,动点Q从点C开始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x轴正方向移动.设点Q的运动时间为t秒. ①请写出当点Q在运动过程中,△APQ的面积S与t的函数关系式; ②求出t为多少时,△APQ的面积小于3; ③是否存在t的值,使△APQ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5.如图,在△ABC中,AB=AC=18cm,BC=10cm,AD=2BD. (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2cm/s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 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2s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 △BPD与△CQP全等? (2)若点Q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相遇?

初中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初二上册期末数学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仅有一个答案正确,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前的字母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 ) 1.在天气预报图上,有各种各样表示天气的符号,下列表示天气符号的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如图,小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为 A (46)--, B (63)-, C (52), D (34)-, 3.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416±= B 9273 -=- C 3)3(2-=- D 2 11412 = 4. 下列图形中,单独选用一种图形不能进行平面镶嵌的图形是 A 正三角形 B 正方形 C 正五边形 D 正六边形 5.顺次连结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等腰梯形四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正方形 6.若点),(1y a 、),1(2y a +在直线1+=kx y 上,且21y y >,则该直线所经过的象限是 A 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一、二、四象限 C 第二、三、四象限 D 第一、三、四象限 7.如图所示,把一个正方形三次对折后沿虚线剪下,则所得的图形是 8. 如图,是一块在电脑屏幕上出现的矩形色块图,由6个不同颜色的正方形组成, 已知中间最小的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那么这个矩形色块图的面积为 晴 C 冰雹 A 雷阵雨 B 大雪 D 第8题 第2题 x y A B C D

A 142 B 143 C 144 D 14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题目中的横线上) 9.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是 . 10.把1.952取近似数并保留两个有效数字是 . 11.已知:如图,E (-4,2),F (-1,-1),以O 为中心,把△EFO 旋转180°, 则点E 的对应点 E ′的坐标为 . 12.梯形的中位线长为3,高为2,则该梯形的面积为 . 13.已知点),(11y x 、),(22y x 、……、),(n n y x 都在直线53-=x y 上,若这n 个 点的横坐标的平均数为a ,则这n 个点的纵坐标的平均数为 . 14.等腰梯形的上底是4cm ,下底是10cm ,一个底角是60o ,则等腰梯形的腰长 是 cm . 15.如图,已知函数y ax b =+和y kx =的图象交于点P ,则二元一次方程组 , y ax b y kx =+?? =?的解是 . 16.在Rt △ABC 中,∠C =90°,AD 平分∠BAC 交BC 于D ,若BC =15,且BD ∶DC =3∶2,则D 到边AB 的距离是 . 第11题 C 第16题 第18题

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D A B C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各式中,分式的个数有( ) 31-x 、12+a b 、πy x +2、21--m 、a +21、2 2) ()(y x y x +-、x 12-、115-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如果把 223y x y -中的x 和y 都扩大5倍,那么分式的值( ) A 、扩大5倍 B 、不变 C 、缩小5倍 D 、扩大4倍 3、已知正比例函数y =k 1x (k 1≠0)与反比例函数y =2 k x (k 2≠0)的图象有一个交点的坐标为(-2,-1),则它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 A. (2,1) B. (-2,-1) C. (-2,1) D. (2,-1) 4、一棵大树在一次强台风中于离地面5米处折断倒下,倒下部分与地面成30°夹角,这棵大树在折断前的高度为 A .10米 B .15米 C .25米 D .30米 5、一组对边平行,并且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 ) A 、菱形或矩形 B 、正方形或等腰梯形 C 、矩形或等腰梯形 D 、菱形或直角梯形 6、把分式方程12121=----x x x 的两边同时乘以(x -2), 约去分母,得( ) A .1-(1-x)=1 B .1+(1-x)=1 C .1-(1-x)=x -2 D .1+(1-x)=x -2 7、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BC ,若小方格边长为1,则△ABC 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 以上答案都不对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A B C

八年级上数学期末专题复习

轴对称 14、加油站A和商店B在马路MN的同一侧(如图),A到MN的距离大于B到MN的距离,AB=7米,一个行人P在 马路MN上行走,问:当P到A的距离与P到B 的距离之差最大时,这个差等于______米. 15 、如图,△ ABC的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连接PB、PC,若∠A=70°,则∠PBC的度数是______ 16、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30cm,一边长是12cm,则另两边的长分别是______ 17、如图,AA′、BB′分别是∠EAB、∠DBC的平分线,若AA′=BB′=AB,则∠BAC的度数为 18、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分别延长CA,AB,BC到A′,B′,C′,使AA′=BB′=CC′=AC,若△ABC的面积为1,则△A′B′C′的面积是______ (第十四题) (第十五题) (第十七题) (第十八题) 5、等边△ABC是边长为1,BD=CD,∠BDC=120°,E、F分别在AB、AC上,且∠EDF=60°,求△AEF的周长。 16、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延长BC至E,延长BA至F,使AF=BE,连结CF、EF,过点F作直线FD⊥CE于D,试发现∠FCE与∠FEC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17、已知:如图,△ABC中,∠C=90°,CM⊥AB于M,AT平分∠BAC交CM于D,交BC于T,过D作DE∥AB交BC 于E,求证CT=BE。 B A C D E F A C T E B M D

18、如图,已知△ABC 中,AD ⊥BC 于D ,∠C=35°,且AB+BD=DC ,求∠B 度数。 19、已知△ABC 中,∠A=90°,∠B=67.5°,请画一条直线,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请你选用下面给出的备用图,把所有不同的分割方法都画出来。只需画图,不必说明理由,但要在图中标出相等两角的度数) 20、如图1,已知△ABC 中,AB=BC ,∠ABC=90°,把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DEF 的直角顶点D 放在AC 的中点上(直角三角板的短直角边为DE ,长直角边为DF ),将直角三角板DEF 绕D 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1)在图1中,DE 交AB 于M ,DF 交BC 于N 。①证明DM=DN ; ②在这一旋转过程中,直角三角板DEF 与△ABC 的重叠部分为四边形DMBN ,请说明四边形DMBN 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请说明是如何变化的?若不发生变化,求出其面积; (2)旋转至如图2的位置,延长AB 交DE 于M ,延长BC 交DF 于N ,DM=DN 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旋转至如图3的位置,延长FD 交BC 于N ,延长ED 交AB 于M ,DM=DN 是否仍然成立?请写出结论,不用证明。 2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E 为CD 的中点,连接AE 、BE ,BE ⊥AE ,延长A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 求证:(1)FC=AD ;(2)AB=BC+AD . A B C 备用图① A B C 备用图② A B C 备用图③ C A B D A D C N F E B M 图2 A D C F E B M 图3 A D C N F E B M 图1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期末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相信你的选择(每小题3分,共30分) 1、 b a b a =成立的条件是【 】 A 、a ≥0,b >0 B 、a ≥0,b ≥0 C 、a >0,b >0 D 、a >0,b ≥0 2、若点A (2,4)在函数y =k x -2的图象上,则下列各点在此函数图象上的是【 】 A 、(0,-2) B 、(1.5,0) C 、(8, 20) D 、(0.5,0.5)。 3、顺次连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 A .梯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正方形 4、某校七年级有13名同学参加百米竞赛,预赛成绩各不相同,要取前6名参加决赛,小梅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她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决赛,还需要知道这13名同学成绩的【 】 A 、中位数 B 、众数 C 、平均数 D 、极差 5、已知,且 0,以a 、b 、c 为边组成的三角形面积等于【 】 A 、6 B 、7 C 、8 D 、9 3=a 2 (4)b -

6、如图1所示,A、B、C分别表示三个村庄,AB=1000米,BC=600米,AC=800米,在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为了丰富群众生活,拟建一个文化活动中心,要求这三个村庄到活动中心的距离相等,则活动中心P 的位置应在【】 A、AB中点 B、BC中点 C、AC中点 D、∠C的平分线与AB的交点 7、已知a 为实数,那么2 a 的值为【 】 A、a B、―a C、―1 D、0 8、函数y=ax+b与y=bx+a的图象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大致位置正确的是【】 A B. C. D. 9、图3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 形.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是3、5、2、3,则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 A、13 B、26 C、47 D、94 10、如图OA、AB分别表示甲、乙两名同学运动的一次函数图象,图中s和t分别表示运动 路程和时间,已知甲的速度比乙快,下列说法:①射线AB表示甲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②甲的速度比乙快1.5米/秒;③甲让乙先跑12米;④8 秒钟后,甲超过了乙,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A.①②B.②③④C.②③D.①③④ A C 图1

2013年秋八年级上数学期末测试题

2013八年级数学上期末测试题 一 .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36分,每小题3分) 1 . (3分)(2012?宜昌)在以下永洁环保、绿色食品、节能、绿色环保四个标志中,是轴 对称图形是() A . 2. (3分)(2011?绵阳)王师傅用4根木条钉成一个四边形木架,如图.要使这个木架不变 3. (3分)如下图,已知△ ABE ACD,/仁/2,/ B= / C,不正确的等式是( 2 9. (3分)(2012?安徽)化简L的结果是( B . x—1 形,他至少还要再钉上几根木条?( A . 0根 20131224 A . AB=AC B . / BAE= / CAD C. BE=D C D. AD=DE ax ax (4)(6) 4. (3分)(2012?凉山州)如图,一个等边三角形纸片,剪去一个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 则图中/ a+ / B的度数是() A . 180°B. 220°C. 240°D. 300° 5. (3分)(2012?益阳)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a+3b=5ab (x+2) 2=x2+4 C. (ab3) 2=ab60 D. ( —1) =1 6 .(3分)(2012 ?柳州)如图,给出了正方形ABCD的面积的四个表达式,其中错误的是() A . 2 2 B. x +a +2ax 2 & ( 3分)(2012?宜昌)若分式二有意义,则a的取值范围是( a+1 (x+a) (x+a)(x —a) (x —a) (x+a) a+ (x+a) x A . a=0 B . a=1 C . a z—1 A . x+1 (3)

10 . (3 分)(2011?鸡西)下列各式:①a°=1;② a2?a3=a5;③ 2 2=-二 4 4 2 2 2 ④—(3 - 5)+ (- 2)七X (- 1)=0 ;⑤ x +x =2x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③⑤C.②③④ D .②④⑤ 11. (3分)(2012?本溪)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林家购置了私家车,这样他乘坐私家车上学比乘坐公交车上学所需的时间少用了15分钟,现已知小林家距学校8千米,乘私家车平均速度是乘公交车平均速度的 2.5倍,若设乘公交车平均每小时走x千米,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A . 尹5“B. 岂1出 R 2. 5 C. 8 1 S I R 4_2. D. 8 S 1 门.5K 4 12. (3分)(2011?西藏)如图,已知/ 1 = / 2,要得到△ ABD ◎△ ACD,还需从下列条件中补选一个,则错误的选法是() A . AB=AC B. DB=DC C. / ADB= / ADC D. / B= / C 二.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4分) 3 2 13. (4 分)(2012?潍坊)分解因式:x - 4x - 12x= _____________ . 1 — kx 1 14. (4分)(2012?攀枝花)若分式方程:_______ ^ . 有增根,则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X _ Z Z _ X 15. (4分)(2011?昭通)如图所示,已知点A、D、B、F在一条直线上,AC=EF , AD=FB , 要使△ ABC ◎△ FDE ,还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 _______________ .(只需填一个即可) 16. (4 分)(2012?白银)如图,在厶ABC 中,AC=BC , △ ABC 的外角/ ACE=100 ° 则/A= _________ 度. A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4= -2 B .3-=3 C .24±= D .39=3 2.计算(ab 2)3的结果是( ) A .ab 5 B .ab 6 C .a 3b 5 D .a 3b 6 3.若式子5-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5 B .x ≥5 C .x ≠5 D .x ≥0 4.如图所示,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D ≌ △BAC 的条件是( ) A .∠D=∠C ,∠BAD=∠ABC B .∠BAD=∠AB C ,∠ABD=∠BAC C .BD=AC ,∠BAD=∠ABC D .AD=BC ,BD=AC 5.下列“表情”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6.在下列个数:301415926、 10049、0.2、π1、7、11 131、3 27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 7.下列图 形中,以方 程y-2x-2=0 (第4题图) D C B A C B 00 00 1 2-12 -21 12 x x x y y y y x

的解为坐标的点组成的图像是( ) 8.任意给定一个非零实数,按下列程序计算,最后输出的结果是( ) A .m B .m+1 C .m-1 D .m 2 9.如图,是某工程队在“村村通”工程中修筑的公路长度(m ) 与时间(天)之间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知道公路的长度为( )米. A .504 B .432 C .324 D .720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ABCD 的顶点A 、B 、D 的坐标分别为(0,0)、 (5,0)、(2,3),则顶点C 的坐标为( ) A .(3,7) B .(5,3) C .(7,3) D .(8,2)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若x -2+y 2=0,那么x+y= . 12.若某数的平方根为a+3和2a-15,则a= . 1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80°,则其底角是 . 平方 结果 +2 ÷m -m m (第10题图)D C B A 0y x

沪科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试卷- 1 - C 第12题图 E D C B A 谢桥中心学校第二学期期末文化素质测试 初中八年级数学试卷 一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6cm ,腰长为5cm ,它的面积为 . 2.关于x 的方程2(3)320m x mx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取值范围 是 . 3.当x 时,. 4. 计算3)(3+= . 5.如图是某广告公司为某种商品设计的商标图案,图中阴影 部分为红色。若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都1,则红色的面积是 5 . 6.如果1x 、2x 是方程0132=+-x x 的两个根,那么代数式12(1)(1)x x ++的值是 . 7.一组数据5,-2,3,x ,3,-2若每个数据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8.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44x -= . 9.已知菱形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5cm 和8cm ,则这个菱形的面积是______ cm 2. 10.梯形的上底为3cm ,下底长为7cm ,它的一条对角线把它分成的两部分面积的比是 . 二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如图,□ABCD 中,∠C=108°,BE 平分∠ABC,则∠ABE 等于 ( ) A.18° B.36° C.72° D.108° 校名 年级 班级 姓名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八年级数学试卷- 2 - 12.如图,在一个由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部分面积 与正方形ABCD 的面积比是 ( ) A. 3 :4 B.1 :2 C. 9 :16 D. 5 :8 13.一元二次方程2460x x --=经过配方可变性为 ( ) A.2(2)10x -= B.2(2)6x -= C. 2(4)6x -= D. 2(2)2x -= 14.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6、8、10,那么它最长边上的高为 ( ) A. 6 B. 2.4 C. 4.8 D. 8 15. 已知a 、b 为实数,4a =,则b a 的值等于( ) A.8 B.4 C.12 D.64 16.为筹备班级联欢会,班长对全班同学爱吃哪几种水果作了民意调查,最 终买什么水果,下面的调查数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 ) A.中位数 B.平均数 C.众数 D.加权平均数 17.已知一组数据1,2,4,3,5,则关于这组数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平均数是3 B.中位数是4 C.极差是4 D.方差是2 18. ( ) C. D. 19.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40x kx +-=的根的情况是 ( )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没有实数根 D. 无法确定 20.已知0和1-都是某个方程的解,此方程可能是 ( ) A.012=-x B. 1+=x x C.02=-x x D.0)1(=+x x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卷和答案

八年级数学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细心填一填(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若x 2+kx +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 2.点M (-2,k )在直线y =2x +1上,则点M 到x 轴的距离是. 3.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1,2),且函数y 的值随自变量x 的增大而减小,请写出一个符合上述条件的函数解析式. 4.如图,在△ABC 中,∠C=90°,AD 平分∠BAC ,BC=10cm ,BD=7cm ,则点D 到AB 的距离是. 5.在△ABC 中,∠B=70°,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且∠BAD:∠BAC=1:3,则∠C=. 6.一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一腰的中线分周长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比另一部分长2,则这个三角形的腰长为. 7.某市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对自来水用户收费办法调整为:若每户/月不超过12吨则每吨收取a 元;若每户/月超过12吨,超出部分按每吨2a 元收取.若小亮家5月份缴纳水费20a 元,则小亮家这个月实际用水 8. 如图,C 为线段AE 上一动点(不与点A ,E 重合),在AE 同侧分别作正△ABC 和正△CDE ,AD 与BE 交于点O ,AD 与BC 交于点P ,BE 与CD 交于点Q ,连结PQ .以下五个结论: ① AD =BE ;② PQ ∥AE ;③ AP =BQ ;④ DE =DP ;⑤ ∠AOB =60°. 4题 5题图 B D A B D C A E B D C

一定成立的结论有___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9.对于数a ,b ,c ,d ,规定一种运算 a b c d =ad -bc ,如 102 (2) -=1×(-2)-0×2= -2,那么当(1)(2) (3)(1)x x x x ++--=27时,则x= 10、已知,3,5==+xy y x 则22y x += 二、精心选一选(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1、下列四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1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 ) A 、65°,65° B 、50°,80° C 、65°,65°或50°,80° D 、50°,50 13、下列命题 :(1)绝对值最小的的实数不存在;(2)无理数在数轴上对应点 不存在;(3)与本身的平方根相等的实数存在;(4)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5)在数轴上与原点距离等于2的点之间有无数多个点表示无理数,其中错误的命题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 14.对于任意的整数n ,能整除代数式(n+3)(n -3)-(n+2)(n -2)的整数是 ( ) A.4 B.3 C.5 D.2 15.已知点(-4,y 1),(2,y 2)都在直线y=- 1 2 x+2上,则y 1、y 2大小关系是() A . y 1 > y 2 B . y 1 = y 2 C .y 1 < y 2 D .不能比较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压轴题 期末复习试卷专题练习(word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压轴题 期末复习试卷专题练习(word 版 一、压轴题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x =的图象为直线1. (1)观察与探究 已知点A 与A ',点B 与B '分别关于直线l 对称,其位置和坐标如图所示.请在图中标出 ()2,3C -关于线l 的对称点C '的位置,并写出C '的坐标______. (2)归纳与发现 观察以上三组对称点的坐标,你会发现: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m n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P '的坐标为______. (3)运用与拓展 已知两点()2,3E -、()1,4F --,试在直线l 上作出点Q ,使点Q 到E 、F 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并求出相应的最小值. 2.阅读并填空: 如图,ABC 是等腰三角形,AB AC =,D 是边AC 延长线上的一点,E 在边AB 上且联接DE 交BC 于O ,如果OE OD ,那么CD BE =,为什么? 解:过点E 作EF AC 交BC 于F 所以ACB EFB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D OEF ∠=∠(________)

在OCD 与OFE △中 ()________COD FOE OD OE D OEF ?∠=∠? =??∠=∠? 所以OCD OFE △≌△,(________) 所以CD FE =(________) 因为AB AC =(已知) 所以ACB B =∠∠(________) 所以EFB B ∠=∠(等量代换) 所以BE FE =(________) 所以CD BE =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在坐标轴上,其中A(0,a)、B(b ,0)满足: 222110a b a b --++-=. (1)直接写出A 、B 两点的坐标; (2)将线段AB 平移到CD ,点A 的对应点为C(-3,m),如图(1)所示.若S ΔABC =16,求点D 的坐标; (3)平移线段AB 到CD ,若点C 、D 也在坐标轴上,如图(2)所示,P 为线段AB 上一动点(不与A 、B 重合),连接OP ,PE 平分∠OPB ,交x 轴于点M ,且满足∠BCE=2∠ECD . 求证:∠BCD=3(∠CEP-∠OPE). 4.如图,A 点的坐标为(0,3),B 点的坐标为(﹣3,0),D 为x 轴上的一个动点且不与B ,O 重合,将线段A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线段AE ,使得AE ⊥AD ,且AE =AD ,连接BE 交y 轴于点M . (1)如图,当点D 在线段OB 的延长线上时, ①若D 点的坐标为(﹣5,0),求点E 的坐标. ②求证:M 为BE 的中点. ③探究:若在点D 运动的过程中,OM BD 的值是否是定值?如果是,请求出这个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2)请直接写出三条线段AO ,DO ,AM 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说明理由).

2018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下期末试题201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若a >b ,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a +2<b +2 B .a 一2<b 一2 C .a 2>b 2 D .-2a >-2b 2.下面式子从左边到右边豹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 .x 2-x -2=x (x 一1)-2 B .x 2—4x +4=(x 一2)2 C .(x +1)(x —1)=x 2 - 1 D .x -1=x (1-1 x ) 3下列所培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4.多项式x 2-1与多项式x 2一2x +1的公因式是( ) A .x 一1 B .x +1 C .x 2一1 D .(x -1)2 5己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则这个多边形是( ) A .四边形 B .五边形 C .六边形 D .七边形 6. 下列多项式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有 ( ) A .m 2-mn +n 2 B .x 2+4x – 4 C. x 2-4x +4 D. 4x 2-4x +4 7.如图,将一个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 C 绕点A 旋转,得点B ,A ,C ′,在同一条直线上,则旋转角∠BAB ′的度数是( ) A .60° B .90° C .120° D .150° 30° B' C ' C B A 8.运用分式的性质,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x 6 x 2 =x 3 B .-x +y x -y =-1 C .a +x b +x =a b D .x +y x +y =0 9.如图,若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40cm ,BC =2 3AB ,则BC =( ) A .16crn B .14cm C .12cm D .8cm O C A B D 10.若分式方程x -3x -1=m x -1有增根,则m 等于( ) A .-3 B .-2 C .3 D .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八年级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下列图形中,不具有稳定性的是( ) A. B. C. D.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22248x y x y x y -=- B. ( )()43 2 2 68234m m m m m -÷-=-- C. () 3 2 3 1 122 1x y x y x y xy ----== D. ()2 221441a a a --=++ 4.若分式 216 4y y 值为0,则y 的值是( ) A. 4 B. 4- C. 4± D. 8± 5.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 A. ()2 2211x x x ++=- B. ()()2 3253535x x x -=-+

C. ()() 3933 a a a a a -=-+ D. ()()() 22 m n m n m n --=-+- 6.如图,在ABC中,AB=8,BC=6,AB、BC边上的高CE、AD交于点H,则AD与CE的比值是() A. 4 3 B. 3 4 C. 1 2 D. 2 7.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9,第三边长为偶数,则第三边长为() A. 6或8 B. 8或10 C. 8 D. 10 8.如图,BC=EC,∠BCE=∠DCA,要使△ABC≌△DEC,不能添加下列选项中 的() A. ∠A=∠D B. AC=DC C. AB=DE D. ∠B=∠E 9.计算 22 1 a a b a b - -+ 的结果是() A. 22 b a b - B. 22 b a b - - C. b D. b- 10.若()()2 53 y y y my n -+=++,则m,n的值分别为() A. 2,15 m n == B. 2,15 m n ==- C. 2,15 m n =-=- D. 2,15 m n =-= 11.从边长为a的正方形内去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如图1),然后将剩余部分剪拼成一个矩形(如图2),

八年级数学上《分式及分式方程》期末复习专题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 期末复习专题分式及分式方程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式子、、、、、中,分式的个数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 000 000 000 002 56为() A.0.256×10﹣14 B.2.56×10﹣15 C.0.256×10﹣15 D.256×10﹣17 3.如果分式中的与都扩大为原来的2倍,那么分式的值() A.扩大为原来的2倍 B.缩小为原来的一半 C.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下列各式变形正确的是() A. B. C. D. 5.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 B.= C.= D.=﹣ 6.下列关于分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A.当时,的值为零 B.无论为何值,的值总为正数 C.无论为何值,不可能得整数值 D.当时,有意义 7.x克盐溶解在克水中,取这种盐水m克,其中含盐( )克 A. B. C. D. 8.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1);(2);(3); (4);(5);(6) (A)1个(B)2个(C)3个(D)4个

9.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时,如果设,将原方程化为关于的整式方程,那么这个整式方程是() A. B. C. D. 10.若分式的值为0,则b的值是() A.1 B.﹣1 C.±1 D.2 11.已知x2-4xy+4y2=0,则分式的值为() A. B. C. D. 12.在正数范围内定义一种运算☆,其规则为☆=,根据这个规则☆的解为() A. B. C.或1 D.或 13.解关于x的方程(m2-1)x=m2-m-2(m2≠1) 的解应表示为() (A)x=(B)x=(C)x=(D)以上答案都不对 14.若,则、、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15.若实数满足1

20172018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017--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36分,每小题3分) 1.以下永洁环保、绿色食品、节能、绿色环保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是() A.B.C.D. 2.王师傅用4根木条钉成一个四边形木架,如图.要使这个木架不变形,他至少还要再钉上几根木条?()A.0根B.1根C.2根D.3根 3.如下图,已知△ABE≌△ACD,∠1=∠2,∠B=∠C,不正确的等式是() A.AB=AC B.∠BAE=∠CAD C.BE=DC D AD=DE 4.如图,一个等边三角形纸片,剪去一个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图中∠α+∠β的度数是() A.180°B.220°C.240°D.300°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2a+3b=5ab B.(x+2)2=x2+4 C.(ab3)2=ab6D.(﹣1)0=1 6.如图,给出了正方形ABCD的面积的四个表达式,其中错误的是() A.(x+a)(x+a)B.x2+a2+2ax C.(x﹣a)(x﹣a)D.(x+a)a+(x+a)x 7.(3分)下列式子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A.x2﹣5x+6= x(x﹣5)+6 B.x2﹣5x+6= (x﹣2)(x﹣3) C.(x﹣2)(x﹣3)=x2﹣5x+6 D.x2﹣5x+6= (x+2)(x+3)8.若分式有意义,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0 B.a=1 C.a≠﹣1 D.a≠0 9.化简的结果是() A.x+1 B.x﹣1 C.﹣x D.x 10.下列各式:①a0=1;②a2?a3=a5;③2﹣2=﹣;④﹣(3﹣5)+(﹣2)4÷8×(﹣1)=0;⑤x2+x2=2x2,其中 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⑤ 1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林家购置了私家车,这样他乘坐私家车上学比乘坐公交车上学所需的时间少用了15 分钟,现已知小林家距学校8千米,乘私家车平均速度是乘公交车平均速度的2.5倍,若设乘公交车平均每小时走 x千米,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A.B.C.D. 12.如图,已知∠1=∠2,要得到△ABD≌△ACD,从下列条件中补选一个,则错误选法是() A.AB=AC B.DB=DC C.∠ADB=∠ADC D.∠B=∠C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 三根木条的长度如图所示,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2.(2019长沙模拟题)若一个正n 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44°,则正n 边形的所有对角线的条数是( )A .7 B .10 C .35 D .70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a 3?3a 2=6a 6 B .a 3+2a 3=3a 6 C .a ÷b ×=a D .(﹣2a 2b )3=﹣8a 6b 3 4.运用乘法公式计算(x +3)2的结果是( ) A .x 2+9 B .x 2-6x +9 C .x 2+6x +9 D .x 2 +3x +9 5.斑叶兰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它的一粒种子重约0.0000005克.将0.000000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5×107 B .5×10﹣7 C .0.5×10﹣6 D .5×10﹣6 6.(2019山东东营)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7.在3x 4x -2,-5x 2+7,4x -25,2m ,x 2π+1,2m 2 m 中,不是分式的式子有( )个. A .1 B .2 C .3 D .4 8.关于x 的分式方程=有解,则字母a 的取值范围是( ) A.a=5或a=0 B.a ≠0 C.a ≠5 D.a ≠5且a ≠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9.如图所示,△ABC 中,AD ⊥BC ,AE 平分∠BAC ,∠B=70°,∠C=34°.则∠DAE 的大小是 度. 10.如图,点B ,F ,C ,E 在同一直线上,BF=CE ,AB ∥DE ,请添加一个条件,使△ABC ≌△DEF ,这个添加的条件可以是 (只需写一个,不添加辅助线). 11.已知x ,y 满足方程组 ,则x 2﹣4y 2 的值为 . 12.分解因式:ab 2﹣ac 2= . 13.(2019?宿迁)关于x 的分式方程+=1的解为正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14.某市为处理污水,需要铺设一条长为5000m 的管道,为了尽量减少施工对交通所造成的影响,实际施工时每天比原计划多铺设20m ,结果提前15天完成任务.设原计划每天铺设管道x m ,则可得方程 .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6小题,共64分) 15.(8分)先化简,再求值:(x ﹣1)2 +x (3﹣x ),其中x=﹣. 16.(10分)(2019贵州遵义)化简式子a a a a a a a +-÷++--22221)1442(,并在-2,-1,0,1,2中选取一个合适的数作为 a 的值代入求值. 17.(10分)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式y x y x 4.05.0312 1-+的分子、分母中的多项式的系数都是整数. 18.(12分)(2019?南岸区)如图所示,直线AB ∥CD ,∠ACD 的平分线CE 交AB 于点F ,∠AFE 的平分线交CA 延长线于点G . (1)证明:AC =AF ; (2)若∠FCD =30°,求∠G 的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