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活疫苗

猪瘟活疫苗
猪瘟活疫苗

附件3

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等4种兽药产品

质量标准、说明书和标签

一、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质量标准、说明书和内包装标签

(一)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质量标准

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

Zhuwen Huoyimiao(ChuandaiXibao Yuan)

Classical Swine Fever Vaccine, Live(Cell Line Origin)

本品系用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CVCC A V1412)接种易感传代细胞培养,收获培养物,加适宜稳定剂,经冷冻真空干燥制成。用于预防猪瘟。

【性状】淡黄色海绵状疏松团块,易与瓶壁脱离,加稀释液后迅速溶解。

【无菌检验】按现行《中国兽药典》附录进行检验,应无菌生长。

【支原体检验】按现行《中国兽药典》附录进行检验,应无支原体生长。

【外源病毒检验】按现行《中国兽药典》附录进行检验,应无外源病毒污染。

【鉴别检验】将疫苗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成为每毫升含有100个兔MID的病毒悬液,与等量的抗猪瘟病毒特异性血清充分混合,置10~15℃作用60分钟,其间振摇2~3次。同时设立病毒对照和生理盐水对照。中和结束后,分别耳静脉注射兔2只,每只1.0ml,按效力检验(1)项进行观察和判定。除病毒对照组应出现热反应外,其余2组在接种后120小时内应不出现热反应。

【安全检验】选用无猪瘟病毒中和抗体(检测方法见附注)的健康猪,接种前观察5~7日,每日上、下午各测体温1次。挑选体温、精神、食欲正常的使用。每批疫苗按瓶签注明头份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成每毫升含6头份,肌肉注射猪5头,每头5.0ml(含30头份)。接种后,每日上、下午各观察并测体温1次,观察21日。体温、精神、食欲与接种前相比没有明显变化;或体温升高超过0.5℃,但不超过l.0℃,稽留不超过4个温次;或减食不超过l日,疫苗可判为合格。如果有l头猪体温升高l℃以上,但不超过1.5℃,稽留不超过2个温次,疫苗也可判为合格。如果有1头猪的反应超过上述标准;或出现可疑的其他体温反应和其他异常现象时,可用5头猪重检1次。重检的猪仍出现同样反应,疫苗应判为不合格。也可在猪高温期采血复归猪2头,每头肌肉注射可疑猪原血5.0ml,测温观察16日。如果均无反应,疫苗可判合格。如果第1次检验结果已经确证疫苗不安全,则不应进行重检。

【效力检验】下列方法任择其一。

(1)用兔检验按瓶签注明头份,将疫苗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成1/7500头份/ml,耳静脉注射体重1.5~3.0kg兔2只,每只l.0ml。接种后,上、下午各测体温1次,48小时后,

每隔6小时测体温1次,根据体温反应和攻毒结果进行综合判定。

接种疫苗后,兔的体温反应标准如下:

定型热反应(++) 潜伏期48~96小时,体温上升呈明显曲线,至少有3个温次升高1℃以上,并稽留18~36小时。如稽留42小时以上,则必须攻毒(接种新鲜脾淋毒或冻干毒),攻毒后如果无反应,可判为定型热。

轻热反应(+) 潜伏期48~96小时,体温上升呈明显曲线,至少有2个温次升高0.5℃以上,并稽留12~36小时。

可疑反应(±) 潜伏期48~96小时,体温曲线起伏不定,稽留不到12小时;或潜伏期在24小时以上,不足48小时及超过96小时至120小时出现热反应。

体温反应呈二次高峰,有一次高峰符合定型热反应(++) 或轻热反应(+)标准者,均须攻毒。攻毒后无反应时,该兔的热反应可判为定型热或轻热反应。

无反应(-) 体温正常。

结果判定:

接种疫苗后,当2只兔均呈定型热反应(++),或1只兔呈定型热反应(++)、另1只兔呈轻热反应(+)时,疫苗判为合格。

接种疫苗后,当1只兔呈定型热反应(++)或轻热反应(+),另1只兔呈可疑反应(±);或2只兔均呈轻热反应(+)时,可在接种后7~10日攻毒。

攻毒时,加对照兔2只,攻毒剂量为50~100倍乳剂。每只兔耳静脉注射1.0ml。

攻毒后的体温反应标准如下:

热反应(+) 潜伏期24~72小时,体温上升呈明显曲线,升高1℃以上,稽留12~36小时。

可疑反应(±) 潜伏期不到24小时或72小时以上,体温曲线起伏不定,稽留不到12小时或超过36小时而不下降。

无反应(-) 体温正常。

攻毒后,当2只对照兔均呈定型热反应(++),或1只兔呈定型热反应(++),另1只兔呈轻热反应(+),而2只接种疫苗兔均无反应(-),疫苗判合格。

接种疫苗后,如果有1只兔呈定型热(++)或轻热反应(+),另1只兔呈可疑反应(±)或无热反应(-),可对可疑反应兔或无反应兔采用扑杀剖检或采心血分离病毒的方法,判明是否隐性感染;或接种疫苗后,2只兔均呈轻热反应,亦可对其中1只兔分离病毒。方法是:接种疫苗后96~120小时之间,将兔扑杀,采取脾脏,用灭菌生理盐水制成50倍稀释的乳剂(脾脏乳剂应无菌),或采取心血(全血),耳静脉注射2只兔,每只1.0ml。凡有1只兔潜伏期24~72小时出现定型热反应(++),疫苗可判为合格。

接种疫苗后,由于出现其他反应情况而无法判定时,可重检。用兔做效力检检,应不超过3次。

(2)用猪检验按瓶签注明头份,将疫苗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成1/3000头份/ml,肌肉注射无猪瘟中和抗体的健康猪5头,每头l.0ml。接种后10~14日,连同对照猪5头,各注射猪瘟病毒石门系血毒1.0ml/头(含105.0MLD),观察16日。对照猪应全部发病,且至少死亡3头,免疫猪应全部健活或稍有体温反应,但无猪瘟临床症状。

猪瘟疫苗分类

猪瘟疫苗目前主要有四种:脾淋苗(I)、乳兔苗(I)、细胞苗(II)和联苗。这四种疫苗的猪瘟毒株虽然均是中国系猪瘟兔化弱毒株(简称C株),但彼此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1)脾淋苗、乳兔苗和细胞苗为猪瘟单苗,单苗可以用于猪基础免疫.(2)普通苗一般指细胞苗(每头份不低于750RID的含毒量,远高于组织苗每头份不低于150RID的含毒量),既能防止临床发病,又能保护不发生亚临床感染,达到了“双保护”的水平,所以一般猪瘟免疫使用猪瘟细胞苗免疫就可以了。 (3)脾淋苗和乳兔苗,是兔源组织苗,是利用成兔和乳兔的活组织生产制备的,产量小,成本高,易污染。本类疫苗最好不用于乳前免疫,没吃初乳的子猪群免疫猪瘟活疫苗(兔源)可能诱发较严重的接种反应。 (4)在紧急免疫猪瘟苗时,组织苗优于细胞苗,可能因为组织苗中的一些组织蛋白,特别是淋脾苗中的淋巴因子是一种免疫促进剂。 建议 (1)子猪做基础免疫时最好选用猪瘟细胞苗,不要选用猪瘟组织苗(脾淋苗和乳兔苗). (2)一旦发生猪瘟,须紧急免疫猪瘟疫苗时,建议使用猪瘟脾淋苗,必要情况下可以配合转移因子使用。 对于猪瘟免疫,某些养殖户说:“大剂量使用猪瘟疫苗,一头猪注射几十头份甚至上百头份,以毒攻毒,也未见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进而形成了“注射量多多益善”或“多了比少了好”的错误观点。 分析:无论是正常免疫猪瘟疫苗,还是紧急免疫猪瘟疫苗,大剂量使用猪瘟疫苗均是错误的做法,即使免疫后没有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但后续的负效应是非常可怕的。 首先,猪瘟苗均是活疫苗,大剂量注射疫苗,无形中就给机体内注入了大量的病毒,就会给健康猪埋下“潜伏的病原”或加重病猪的疫情。 其次,大剂量使用猪瘟苗,不仅造成了疫苗的浪费,增加了成本,而且从长远来看,会影响猪瘟病毒的生态变化以及机体正常免疫能力的产生,甚至产生“免疫耐受”现象。再其次,猪瘟活疫苗的生产过程,有时会发生被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污染的情况,这会使疫苗的免疫效能下降,甚至免疫失败(这是猪细胞苗存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大剂量使用猪瘟疫苗,必然会增加疫苗对猪体的副作用。 建议 大剂量注射猪瘟疫苗,会造成猪体长时间带毒、排毒,猪场很难净化猪瘟,甚至猪场一旦发病,猪瘟都会起到主要作用。所以,对于猪瘟苗的使用,应当科学合理,按照实际情况定量免疫猪瘟疫苗。

猪瘟活疫苗(C株,悬浮培养)等2种兽药产品说明书和内包装标签【模板】

附件2(略) 附件3(略) 附件4 猪瘟活疫苗(C株,悬浮培养)等2种兽药产品 说明书和内包装标签 一、猪瘟活疫苗(C株,悬浮培养)说明书和内包装标签 (一)猪瘟活疫苗(C株,悬浮培养)说明书 【兽药名称】 通用名猪瘟活疫苗(C株,悬浮培养) 商品名无 英文名Classical Swine Fever Vaccine, Live (Strain C, Suspension Culture) 汉语拼音Zhuwen Huoyimiao (C Zhu, Xuanfupeiyang) 【主要成分与含量】疫苗中含猪瘟兔化弱毒(C株)传代细胞毒,每头份病毒含量应≥104.0FAID50。 【性状】海绵状疏松团块,易与瓶壁脱离,加稀释液后迅速溶解。 【作用与用途】用于预防猪瘟。断奶后无母源抗体仔猪的免疫期为12个月。 【用法与用量】肌肉或皮下注射。按标签注明头份,用灭菌生理盐水将疫苗稀释成1头份/ml,每头1.0ml。推荐免疫程序:在没有猪瘟流行的地区,断奶后无母源抗体的仔猪,接种1次即可。有疫情威胁时,仔猪可在21~30日龄和65日龄左右各接种1次。 【不良反应】一般无可见的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1)本品仅用于健康猪只。 (2)接种后应注意观察,如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注射抗过敏药物治疗。 (3)疫苗稀释后应充分摇匀,限1次用完。 (4)应使用灭菌注射器进行接种。 (5)注射部位应严格消毒。 (6)每接种1头猪更换1支针头。 (7)使用后的疫苗瓶、器具和未用完的疫苗等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规格】(1)5头份/瓶(2)10头份/瓶(3)20头份/瓶(4)50头份/瓶(5)100头份/瓶 【包装】 【贮藏与有效期】2~8℃保存,有效期为18个月。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 仅在兽医指导下使用 (二)猪瘟活疫苗(C株,悬浮培养)内包装标签 猪瘟活疫苗(C株,悬浮培养) 5(10、20、50、100)头份/瓶批准文号:

几十头份的注射猪瘟苗这件事

几十头份的注射猪瘟苗这件事 很多的养殖户在购回仔猪后,注射大剂量的猪瘟细胞苗,说是为了防止发猪瘟,因为猪瘟是引起其他疾病的诱因!今天猪小妹只想就猪瘟疫苗这一块,跟养殖户们说道说道!猪瘟疫苗目前主要有四种:脾淋苗(I)、乳兔苗(I)、细胞苗(II)和联苗。这四种疫苗的猪瘟毒株虽然均是中国系猪瘟兔化弱毒株(简称C株),但彼此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一.区别 (1)脾淋苗、乳兔苗和细胞苗为猪瘟单苗,单苗可以用于猪基础免疫。 (2)普通苗一般指细胞苗(每头份不低于750RID的含毒量,远高于组织苗每头份不低于150RID的含毒量),既能防止临床发病,又能保护不发生亚临床感染,达到了“双保护”的水平,所以一般猪瘟免疫使用猪瘟细胞苗免疫就可以了。

二.建议 1.基础免疫:仔猪做基础免疫时**好选用猪瘟细胞苗,不要选用猪瘟组织苗(脾淋苗和乳兔苗). 2.紧急免疫:一旦发生猪瘟,须紧急免疫猪瘟疫苗时,建议使用猪瘟脾淋苗,必要情况下可以配合转移因子使用。 3.脾淋苗和乳兔苗,是兔源组织苗,是利用成兔和乳兔的活组织生产制备的,产量小,成本高,易污染。本类疫苗**好不用于乳前免疫,没吃初乳的仔猪群免疫猪瘟活疫苗(兔源),可能诱发较严重的接种反应。

4.在紧急免疫猪瘟苗时,组织苗优于细胞苗,可能因为组织苗中的一些组织蛋白,特别是淋脾苗中的淋巴因子是一种免疫促进剂。 对于猪瘟免疫,某些养殖户说:“大剂量使用猪瘟疫苗,一头猪注射几十头份甚至上百头份,以毒攻毒,也未见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进而形成了“注射量多多益善”或“多了比少了好”的错误观点。 三.分析 无论是正常免疫猪瘟疫苗,还是紧急免疫猪瘟疫苗,大剂量使用猪瘟疫苗均是错误的做法,即使免疫后没有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但后续的负效应是非常可怕的。 首先,猪瘟苗均是活疫苗,大剂量注射疫苗,无形中就给机体内注入了大量的病毒,就会给健康猪埋下“潜伏的病原”或加重病猪的疫情。 其次,大剂量使用猪瘟苗,不仅造成了疫苗的浪费,增加了成本,而且从长远来看,会影响猪瘟病毒的生态变化以及机体正常免疫能力的产生,甚至产生“免疫耐受”现象。 再其次,猪瘟活疫苗的生产过程,有时会发生被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污染的情况,这会使疫苗的免疫效能下降,甚至免疫失败(这是猪细胞苗存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大剂量使用猪瘟疫苗,必然会增加疫苗对猪体的副作用。

猪瘟活疫苗

附件3 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等4种兽药产品 质量标准、说明书和标签 一、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质量标准、说明书和内包装标签 (一)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质量标准 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 Zhuwen Huoyimiao(ChuandaiXibao Yuan) Classical Swine Fever Vaccine, Live(Cell Line Origin) 本品系用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CVCC A V1412)接种易感传代细胞培养,收获培养物,加适宜稳定剂,经冷冻真空干燥制成。用于预防猪瘟。 【性状】淡黄色海绵状疏松团块,易与瓶壁脱离,加稀释液后迅速溶解。 【无菌检验】按现行《中国兽药典》附录进行检验,应无菌生长。 【支原体检验】按现行《中国兽药典》附录进行检验,应无支原体生长。 【外源病毒检验】按现行《中国兽药典》附录进行检验,应无外源病毒污染。 【鉴别检验】将疫苗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成为每毫升含有100个兔MID的病毒悬液,与等量的抗猪瘟病毒特异性血清充分混合,置10~15℃作用60分钟,其间振摇2~3次。同时设立病毒对照和生理盐水对照。中和结束后,分别耳静脉注射兔2只,每只1.0ml,按效力检验(1)项进行观察和判定。除病毒对照组应出现热反应外,其余2组在接种后120小时内应不出现热反应。 【安全检验】选用无猪瘟病毒中和抗体(检测方法见附注)的健康猪,接种前观察5~7日,每日上、下午各测体温1次。挑选体温、精神、食欲正常的使用。每批疫苗按瓶签注明头份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成每毫升含6头份,肌肉注射猪5头,每头5.0ml(含30头份)。接种后,每日上、下午各观察并测体温1次,观察21日。体温、精神、食欲与接种前相比没有明显变化;或体温升高超过0.5℃,但不超过l.0℃,稽留不超过4个温次;或减食不超过l日,疫苗可判为合格。如果有l头猪体温升高l℃以上,但不超过1.5℃,稽留不超过2个温次,疫苗也可判为合格。如果有1头猪的反应超过上述标准;或出现可疑的其他体温反应和其他异常现象时,可用5头猪重检1次。重检的猪仍出现同样反应,疫苗应判为不合格。也可在猪高温期采血复归猪2头,每头肌肉注射可疑猪原血5.0ml,测温观察16日。如果均无反应,疫苗可判合格。如果第1次检验结果已经确证疫苗不安全,则不应进行重检。 【效力检验】下列方法任择其一。 (1)用兔检验按瓶签注明头份,将疫苗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成1/7500头份/ml,耳静脉注射体重1.5~3.0kg兔2只,每只l.0ml。接种后,上、下午各测体温1次,48小时后,

猪瘟疫苗种类及其应用

猪瘟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经典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均可感染发病,病猪是传染源,易感猪与病猪直接接触而发病。 在所有的猪病中,猪瘟一直是世界范围内感染率和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猪瘟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热传染病,各种年龄猪均易发生,一年四季流行,传染性极强,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旦发病就具有毁灭性,严重威胁着养猪业发展。当前我国猪瘟发病状况具有多样性,猪瘟流行呈现典型猪瘟和非典型猪瘟共存,持续感染与隐染共存,免疫耐受与带毒综合征共存,且发病日龄的范围明显拓宽。 防疫方式也多种多样,按程序进行猪瘟弱毒活疫苗预防接种,加强养猪场生物安全防护措施等,最有效的控制方法是疫苗免疫。该疫苗从最初强毒结晶紫灭活疫苗到现在的猪瘟兔化弱毒冻干疫苗的防疫效果都非常理想,许多国家都已经依靠兔化弱毒疫苗消灭了该病,但是在我国防治效果还很难令人满意。 目前市场上常见猪瘟弱毒疫苗的品种 目前我国猪瘟疫苗主要有组织冻干疫苗(I)和细胞冻干疫苗(II)两大类,因为猪瘟只有一个血清型,只存在毒力的差别,所以选择猪瘟疫苗时应该注意的是该疫苗的抗原含量和是否有过敏反应,如果能保证以上这两点就可以放心使用。 脾淋组织冻干活疫苗将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耳静脉接种体重1.5千克~3千克健康家兔,选择出现定型热反应的免疫家兔,在无菌条件下采集兔淋巴组织和脾脏,匀浆后加入适宜稳定剂,经冷冻真空干燥制成冻干活疫苗;脾淋组织冻干活疫苗相对来说生产成本较高,但疫苗里面含有大量未知免疫增强因子,免疫剂量小,抗原免疫原性好,免疫效果好,免疫过敏反应小。乳兔组织冻干活疫苗将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接种3日龄~5日龄乳兔,采集乳兔肝脏、脾脏及肌肉组织,制成乳兔组织冻干活疫苗。相对于脾淋组织疫苗来说,乳兔组织疫苗产量较高、成本较低。 犊牛睾丸细胞冻干活疫苗将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接种于犊牛睾丸细胞培养液,收获含毒细胞液,制成冻干活疫苗。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或口蹄疫病毒对该疫苗的生产有严重干扰反应。其特点是产量高、生产成本低。 “文易宁”猪瘟淋脾苗特点及免疫程序 一、“文易宁”疫苗特点 毒力低毒株采用猪瘟病毒兔化弱毒C株原代毒种,生长仅限于淋巴组织,很少在肾脏检测到抗原。 安全虽然可以通过怀孕母猪的胎盘,但不引起受感染胎儿的任何发育异常,它对怀孕母猪和子猪无害。 毒力稳定转变成强毒株可能性小,本疫苗毒株在猪体上回归传代20次~30次仍然保持其弱毒性,并且在皮质类固醇处理和非处理的猪中表现一样。 免疫原性强与细胞苗相比,脾淋疫苗中富含多种免疫增强因子(受感染脾淋组织含有多种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对猪瘟免疫具有协同增强作用,如转移因子(TF)、白细胞介素(IL)、促有丝分离分子(MF)、巨嗜细胞活化因子(MacF)、趋化因子(CF)等,诱导机体产生高水平抗体,增强对野毒的抵抗力,“文易宁”免疫原性是普通细胞苗的5倍以上,使用无须加量,每猪1头份。 先进生产工艺瑞普仅收取感染的家兔脾淋组织,且采用高速匀浆释放病毒、离心纯化、加适宜稳定剂、冷冻真空干燥制成。 专用稀释液瑞普配有猪瘟疫苗专用的稀释液,其含有免疫增强剂和抗过敏成分,可提高猪瘟抗体水平1个~2个滴度,减轻疫苗接种带来的应激或过敏反应,是“文易宁”的最佳伴侣。免疫力产生快、免疫期长注射“文易宁”后4天即可产生较强的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6个月。

猪瘟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

猪瘟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 最近,笔者做技术推广工作,与广大基层兽医工作者和养殖户进行了交流,不仅学到了一些新东西,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之一是他们对猪瘟疫苗的认识和使用上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观点。子猪的基础免疫(即首次免疫)多使用猪瘟脾淋苗,普通苗很少使用,甚至个别养殖户还用联苗(三联或二联)作首免。 分析 猪瘟疫苗目前主要有四种:脾淋苗(I)、乳兔苗(I)、细胞苗(II)和联苗。这四种疫苗的猪瘟毒株虽然均是中国系猪瘟兔化弱毒株(简称C株),但彼此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1)脾淋苗、乳兔苗和细胞苗为猪瘟单苗,联苗一般指“猪瘟-丹毒-肺疫三联苗”或“猪瘟-丹毒二联苗”;单苗可以用于猪基础免疫,但联苗禁止用于首次免疫或子猪断奶前免疫。 (2)普通苗一般指细胞苗(每头份不低于750RID的含毒量,远高于组织苗每头份不低于150RID的含毒量),既能防止临床发病,又能保护不发生亚临床感染,达到了“双保护”的水平,所以一般猪瘟免疫使用猪瘟细胞苗免疫就可以了。 (3)脾淋苗和乳兔苗,是兔源组织苗,是利用成兔和乳兔的活组织生产制备的,产量小,成本高,易污染。本类疫苗最好不用于乳前免疫,没吃初乳的子猪群免疫猪瘟活疫苗(兔源)可能诱发较严重的接种反应。 (4)在紧急免疫猪瘟苗时,组织苗优于细胞苗,可能因为组织苗中的一些组织蛋白,特别是淋脾苗中的淋巴因子是一种免疫促进剂。 建议 (1)子猪做基础免疫时最好选用猪瘟细胞苗,不要选用猪瘟组织苗(脾淋苗和

乳兔苗),禁止使用猪瘟三联苗或二联苗。猪瘟联苗常用于二免或断奶子猪首免。 (2)一旦发生猪瘟,须紧急免疫猪瘟疫苗时,建议使用猪瘟脾淋苗,必要情况下可以配合转移因子使用。 对于猪瘟免疫,某些养殖户说:“大剂量使用猪瘟疫苗,一头猪注射几十头份甚至上百头份,以毒攻毒,也未见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进而形成了“注射量多多益善”或“多了比少了好”的错误观点。 分析:无论是正常免疫猪瘟疫苗,还是紧急免疫猪瘟疫苗,大剂量使用猪瘟疫苗均是错误的做法,即使免疫后没有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但后续的负效应是非常可怕的。 首先,猪瘟苗均是活疫苗,大剂量注射疫苗,无形中就给机体内注入了大量的病毒,就会给健康猪埋下“潜伏的病原”或加重病猪的疫情。 其次,大剂量使用猪瘟苗,不仅造成了疫苗的浪费,增加了成本,而且从长远来看,会影响猪瘟病毒的生态变化以及机体正常免疫能力的产生,甚至产生“免疫耐受”现象。 再其次,猪瘟活疫苗的生产过程,有时会发生被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污染的情况,这会使疫苗的免疫效能下降,甚至免疫失败(这是猪细胞苗存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大剂量使用猪瘟疫苗,必然会增加疫苗对猪体的副作用。 大剂量注射猪瘟疫苗,会造成猪体长时间带毒、排毒,猪场很难净化猪瘟,甚至猪场一旦发病,猪瘟都会起到主要作用。所以,对于猪瘟苗的使用,应当科学合理,按照实际情况定量免疫猪瘟疫苗。

猪瘟细胞苗和脾淋苗的免疫效果对照试验

猪瘟细胞苗和脾淋苗的免疫效果对照试验 冷和平1,3,钟超武1,曾俊霞2,郭霄峰3 * (1.珠海市那洲猪场,广东珠海519085;2.珠海市安富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珠海519080);3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迄今,由我国周泰冲、袁庆志等于1956年成功研制的中国系(C系)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是国际公认最理想的猪瘟疫苗。这种疫苗除了在我国被普遍应用外,还广泛推广到欧亚很多国家,不但对控制我国猪瘟流行发挥着关键作用,而且对全球猪瘟的预防和控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国家依靠这种疫苗,甚至消灭了猪瘟[1]。 1989年,农业部成都药械厂又在中国C系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基础上,通过对制苗工艺的创新,成功地研制出猪瘟兔化弱毒犊牛辜丸细胞苗(以下简称猪瘟细胞苗)。这种制苗工艺的创新,大大地降低了制苗成本,且免疫效果并不比传统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差。其对猪兔效力的平行关系测定显示:对家兔毒价达5万倍的疫苗,1万倍和2万倍稀释免疫猪,攻击强毒全保护,免疫15天后即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免疫期至少1年以上[2]。 然而,近年来,很多猪场在对猪瘟疫苗的选择方面,却纷纷弃用细胞苗,改用脾淋苗。以致很多地方政府免费供应给养猪场使用的猪瘟疫苗,都只有脾淋苗,而没有细胞苗。 为比较猪瘟细胞苗和脾淋苗的临床应用效果,2009年2-5月,笔者与相关技术人员一道,在珠海NZ猪场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对照试验,其步骤及结果如下: 1材料与试剂 疫苗:细胞苗和脾淋苗都来自同一生物制药厂(广东XT生物药厂)。细胞苗(每头份含1500RID)批号:08115;脾淋苗(兔源,每头份含450RID或以上)批号:0846。诊断试剂:美国IDEXX猪瘟抗体ELISA检测试剂,批号:43220-T171。 2 方法和步骤 (1)分组和免疫:在珠海NZ猪场猪群中,选取一批42d,健康、大小均匀的三元杂小猪40头,随机分成A, B两组,每组20头,分别按A1~A20和B1~B20顺序打耳号编号。A组小猪免疫猪瘟细胞苗,B组小猪免疫猪瘟脾淋苗。两组试验猪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饲养,并同时于42d和70d每头小猪肌肉注射相应疫苗5头份作猪瘟免疫。 (2)采血和送检:两组试验猪相继于42d(首次免疫猪瘟疫苗前)、70d(第2次免疫猪瘟疫苗前)和105d逐头前腔静脉采血3~4ml,分离血清,冷冻待检。 3 试验结果

猪瘟疫苗的种类与用法

猪瘟疫苗的种类与用法 猪瘟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经典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均可感染发病,病猪是传染源,易感猪与病猪直接接触而发病。 在所有的猪病中,猪瘟一直是世界范围内感染率和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猪瘟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热传染病,各种年龄猪均易发生,一年四季流行,传染性极强,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旦发病就具有毁灭性,严重威胁着养猪业发展。当前我国猪瘟发病状况具有多样性,猪瘟流行呈现典型猪瘟和非典型猪瘟共存,持续感染与隐性感染共存,免疫耐受与带毒综合征共存,且发病日龄的范围明显拓宽。加强养猪场生物安全防护措施,按程序进行猪瘟弱毒活疫苗预防接种,是最有效的控制方法。许多国家都已经依靠兔化弱毒疫苗消灭了该病,但是在我国防治效果还很难令人满意。 一、常见猪瘟弱毒疫苗的品种 目前我国猪瘟疫苗主要有组织冻干疫苗和细胞冻干疫苗两大类,因为猪瘟只有一个血清型,只存在毒力的差别,所以选择猪瘟疫苗时应该注意的是该疫苗的抗原含量和是否有过敏反应,如果能保证以上这两点就可以放心使用。 1、猪瘟组织冻干苗 (1)脾淋组织冻干活疫苗 将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耳静脉接种体重1.5千克-3千克健康家兔,选择出现定型热反应的免疫家兔,在无菌条件下采集兔淋巴组织和脾脏,匀浆后加入适宜稳定剂,经冷冻真空干燥制成冻干活疫苗;脾淋组织冻干活疫苗相对来说生产成本较高,但疫苗里面含有大量未知免疫增强因子,免疫剂量小,抗原免疫原性好,免疫效果好,免疫过敏反应小。特点是免疫原性强、效果好,免疫后抗体产生快、持续时间长。 (2)乳兔组织冻干活疫苗 将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接种3日龄-5日龄乳兔,采集乳兔肝脏、脾脏及肌肉组织,制成乳兔组织冻干活疫苗。相对于脾淋组织疫苗来说,乳兔组织疫苗产量较高、成本较低。该苗的特点是免疫原性较强,免疫效果较好,免疫后抗体产生较快,抗体滴度持续时间较长。 2、猪瘟细胞冻干苗 (1)犊牛睾丸细胞冻干活疫苗 将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接种于犊牛睾丸细胞培养液,收获含毒细胞液,制成冻干活疫苗。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或口蹄疫病毒对该疫苗的生产有严重干扰反应。其优点是可大批量生产,生产过程容易监控,价格低廉,缺点是效价不稳定。 (2)猪瘟传代细胞苗 采用国际认证的同源传代ST细胞进行培养,具有批间差异极小,稳定性好,病毒培养液中病毒含量高,可大批量生产,且生产过程容易监控,可有效避免BVDV病毒污染的威胁。 二、猪瘟疫苗选择 猪瘟疫苗的生产厂家很多,疫苗生产渠道十分复杂,所以应选择生产设备,技术力量,生产工艺等相对较优的厂家。 RID是衡量猪瘟疫苗病毒含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疫病防控难度的加大,每头份猪瘟细胞苗抗原含量国家标准已经升为750RID,脾淋苗抗原含量国家标准为150RID。实际生产中,大部分疫苗企业的内控标准均高于国家标准(大多数企业宣传其猪瘟疫苗抗原含量≥7500RID,部分高效苗抗原含量则高达1.2万RID)。但RID并非越高越好,应根据临床情况选择适当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疫苗接种后应及时进行抗体检测,一定的抗体水平是保证防控猪瘟的基础,但过高的抗体水平可能与猪瘟野毒感染有关。抗体水平不佳时需考虑猪群日龄、免疫时机、检测时间、

疫苗区分

猪瘟活疫苗(细胞源)、猪瘟活疫苗(兔源)(包括乳兔组织苗和成兔脾淋苗)都是优秀的猪瘟弱毒活疫苗,所用的种毒都是C株,但物无完物,它们都存在其各自的优缺点。 猪瘟活疫苗(细胞源)是通过体外培养犊牛睾丸细胞增殖病毒制备而成。猪瘟活疫苗(细胞源)的优点是抗原含量相对高(目前市场上的高效细胞苗达到7500RID/头份),能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但是,猪瘟活疫苗(细胞源)的原辅材料涉及犊牛睾丸和培养细胞用的牛血清,导致其制备过程存在BVDV污染的风险。BVDV感染猪能引起疑似猪瘟的疫情。近几年,在我国就有报道由BVDV污染的猪瘟疫苗引起的猪病。 乳兔组织苗的免疫原性较好,但其主要原材料是兔的肌肉,由于兔体肌肉含毒量较低,容易导致单位头份疫苗中有效抗原含量有限(尽管达到了150RID/头份)以及异源组织含量高,因此,临床应用需加大免疫剂量,容易过敏。 成兔脾淋苗是采用有定型热反应的成兔的脾脏和肠系膜淋巴制备而成的,由于兔的脾脏和肠系膜淋巴是兔体载毒量最高的部位,由此制备的疫苗单位头份中有效抗原含量有保证,同时异源组织少,临床过敏小。无数临床案例证实,成兔脾淋苗的保护力都优于其它两种疫苗。对于选用何种猪瘟疫苗合适,取决于猪场追求什么。如果需要一份相对漂亮的抗体检测报告,猪瘟活疫苗(细胞源)可能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漂亮的抗体检测报告,并不意味着不发生猪瘟,生产中,就有很多猪场的猪群猪瘟抗体不错,但猪瘟却得不到有效控制的。如果猪场追求稳定的生产成绩,猪瘟脾淋苗是最合适的疫苗。 猪在疫苗免疫后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力强弱可通过检测血液中抗体水平高低来确定,但细胞免疫力却很难用常规方法检测。而在抗猪瘟病毒感染时,细胞免疫比体液免疫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因此,评判疫苗好坏既要看免疫后的抗体水平高低更要看猪群健康状况。能有效预防疫病保证猪群健康生产的疫苗就是好疫苗。猪瘟脾淋苗既能产生较好抗体水平也能产生坚强的细胞免疫力,在目前是控制猪瘟的最好选择。 目前常用的猪瘟疫苗有3种,即猪瘟细胞活疫苗(细胞苗)、猪瘟乳兔组织活疫苗(组织苗)、猪瘟脾淋活疫苗(组织苗)。每头份细胞苗和组织苗含毒量不一样,细胞苗每头份不低于750RID(兔体反应量),组织苗每头份不低于150RID。 健康猪接种,细胞苗和组织苗效果相当;紧急接种时,组织苗优于细胞苗。原因是组织苗中的一些组织蛋白,特别是脾淋苗中的淋巴因子是一种免疫促进剂。但需要注意的是,组织苗不能用于超前免疫,它对没有吃到初乳的仔猪可能诱发严重的免疫应激反应。超前免疫用1头份细胞苗,其他免疫用4头份细胞苗或2头份乳兔组织苗,或1头份脾淋苗。这样适当加大免疫剂量可以突破母源抗体干扰,减少免疫猪带毒、排毒,防止猪瘟亚临床感染。但加量过大如10头份、20头份没有必要,会造成浪费,同时也可能造成猪的免疫耐受,导致免疫失败。

猪瘟三种疫苗的对比

猪瘟三种疫苗的对比 现在市场上预防猪瘟的疫苗有三种,即猪瘟活疫苗(I)-乳兔苗、猪瘟活疫苗(II)-细胞苗、猪瘟活疫苗(I)-淋脾苗。 猪瘟活疫苗(I)-乳兔苗的用法为肌肉或皮下注射。使用时按瓶签注明头份用无菌生理盐水按每头份1毫升稀释,大小猪均为1毫升。禁止与菌苗同时注射。注射本苗后可能有少数猪在1~2天内发生反应,但经3日即可恢复正常。注苗后如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注射抗过敏药物,如肾上腺素等。该疫苗要在-15℃以下避光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该疫苗稀释后,应放在冷藏容器内,严禁结冻,如气温在15℃以下,6小时内要用完;如气温在15~27℃,应在3小时内用完。注射的时间最好是进食后2小时或进食前。另外再说一句在选择兽药添加剂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最好选用纯中药的添加剂)。例如:在猪催肥的时候可以添加自然康肥猪散,在做到猪健康催肥的同时又起到保健作用。 猪瘟活疫苗(II)-细胞苗大小猪都可使用。按标签注明头份,每头份加入无菌生理盐水1毫升稀释后,大小猪均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注射4天后即可产生免疫力,注射后免疫期可达12个月。该疫苗在-15℃以下保存,有效期为18个月。注射前应了解当地确无疫病流行,随用随稀释,稀释后的疫苗应放冷暗处,并限2小时内用完。断奶前仔猪可接种4头份疫苗,以防母源抗体干扰。猪瘟活疫苗(I)-淋脾苗的用法为肌肉或皮下注射。使用时按瓶签注明头份用无菌生理盐水按每头份1毫升稀释,大小猪均1毫升。在-15℃以下避光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疫苗稀释后,应放在冷藏容器内,严禁结冻,如气温在15℃以下,6小时内用完。如气温在15~27℃,则应在3小时内用完。注射的时间最好是进食后2小时或进食前。

猪瘟细胞苗与脾淋苗效果对比

猪瘟细胞苗与脾淋苗效果对比 猪瘟细胞苗是将猪瘟兔化弱毒(生产毒株)接种在人工培养的牛睾丸细胞上,加入一定的营养液和犊牛血清进行培养,定期、分批收取培养液加工制成;猪瘟脾淋苗是将猪瘟兔化弱毒接种到未与猪有过任何接触的家兔体内,通过接种前后严格的体温测试,将合格兔子宰杀取其脾脏和淋巴结经固定工艺加工而成。 从生产工艺看,细胞苗的质量应比脾淋苗稳定。因为细胞苗的苗毒是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细胞培养获得,其培养液、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及其他环境都是可控的,只要实验室人员具备基本的责任心,就完全可以做到苗毒剂量的相对稳定。而脾淋苗的苗毒则是通过把苗毒毒株接种到活体兔,使苗毒在兔体内复制,再定期收割兔体的脾脏和淋巴结获得。由于兔体个体对苗毒的敏感程度不一,从不同兔体收获的苗毒,其剂量可能存在很大差异。理论上,虽然脾淋苗的苗毒剂量可以通过把苗毒原液稀释到一定比例(1:50000)接种兔,观察接种兔是否出现发热反应来检测,但接种兔是否出现发热反应不但与兔体对苗毒的敏感性有关,还与其他各种外界因素有关。很明显,如果接种兔在观察期间刚好感染了其他病原,其发热反应就有可能不是接种苗毒引起。此外,因脾淋苗的苗毒生产成本很高,疫苗生产厂家能否严格做到使用未曾接种过兔瘟疫苗的兔子来做脾淋苗,也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 据2009年冷和平、钟超武等在珠海市那洲猪场所作的猪瘟脾淋苗与细胞苗的免疫效果对比试验得出的结果,以及那洲猪场近几年只用猪瘟细胞苗免疫,并将12次免疫后抽取血清送不同检测机构检测的结果—抗体合格率在70%以上这些结果来看,猪瘟细胞苗不仅价格低廉,而且猪瘟抗体的免疫抗体能达到较高的水平,完全可以保证猪场不会出现猪瘟,建议广大养殖户尽量使用猪瘟细胞苗。

猪瘟疫苗制备

猪瘟疫苗制备 杨兴辉 11级动物检疫3班 1103108088 1.猪瘟简介 猪瘟(Hog Cholera V accines,HCV)是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传染的病毒性传染病。其发病特征为发病急,高热稽留和细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全身泛发性小点出血,脾梗死。是一种对猪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被国际兽疫局列为 A 类动物传染病[1]。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传统疫苗接种是控制猪瘟的重要手段。 2.猪瘟疫苗的发展状况 1903 年De Sehweinitz 和Dorset 首次证明CSFV 是一种滤过性病毒。 1908 年匈牙利Hutyra Koves 制成猪瘟高免血清后,人们一直用高免血清- 血毒同时肌注来免疫猪群。但由于高免血清昂贵,获取困难,加之血毒有散毒的危险,因此各国学者在以后的60 年间相继研制出许多灭活疫苗。 20 世纪70 年代,在佐剂和病毒培养技术发展的推动下,人们在研制出较为理想的灭活疫苗的同时,还研制出安全有效的猪瘟弱毒疫苗,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1954 年我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周泰冲等研究者,相继用4 株猪瘟病毒(hogcholera virus,HCV) 分别诱发家兔感染,经过一系列的试验,终于选育出1 株能够适应家兔的HCV,经兔体连续传代适应后发生变异,减弱对猪的致病力,却仍保持很强的免疫原性。用其制备的疫苗自1956 年开始在全国推广应用,对控制我国猪瘟(HC)的流行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并在国外广泛应用[2]。 1956 年全国推广兔化弱毒疫苗制成湿苗。 1958年研制成功冻干疫苗。 1965 年,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接种牛,并感染牛的脾脏和淋巴结,可用来制造牛体反应苗。 1974 年用乳猪肾细胞培养猪瘟兔化弱毒获得成功,因而可利用大瓶旋转培养猪瘟兔化弱毒,制作冻干苗,对猪有效,但用猪肾同源细胞生产疫苗有带猪瘟强毒的危险性。 1980 年研制成功绵羊肾细胞苗。 1982 年和1985 年又分别研制成功了奶山羊肾细胞苗和犊牛睾丸细胞苗。 这些异源苗的研制不但提高了产量,而且在质量上也有所提高[3]。 3.我国猪瘟疫苗使用情况 我国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猪瘟疫苗主要有4 种,即猪瘟、猪肺疫、猪丹毒三联苗,猪瘟细胞苗,猪瘟乳兔脾淋组织苗,猪瘟成兔脾淋组织苗等,其中免疫效果较好的有2 种,即猪瘟活疫苗(II)———细胞苗、猪瘟活疫苗I———组织苗(成兔脾淋苗)。这2 种疫苗现在已经是政府采购疫苗,被列入强免名单。 4.猪瘟活疫苗制备工艺流程

猪瘟疫苗的正确使用

猪瘟疫苗的正确使用 什么是猪瘟 猪瘟是一种传染性非常强的传染病,常给养猪业造成毁灭性损失。预防猪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猪瘟疫苗 猪瘟疫苗种类 猪瘟活疫苗(Ⅰ型) 用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接种健康家兔或乳兔,收获感染兔的脾脏及淋巴结,或乳兔的肌肉及实质脏器,磨碎制成匀浆后,加适当稳定剂,经冷冻真空干燥制成。 猪瘟活疫苗(Ⅱ型) 系用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接种于犊牛睾丸细胞或羔羊肾细胞培养繁殖,收获细胞培养液,破碎细胞后,加适当保护剂及抗生素,经冷冻真空干燥制成。 猪瘟有哪些症状 最急性型:病猪常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一般出现在初发病地区和猪瘟流行初期 急性型:病猪精神差,发热,体温在40—42℃之间,呈现稽留热,喜卧、弓背、寒颤及行走摇晃。食欲减退或废绝,喜欢饮水,有的发生呕吐 慢性型:多由急性型转变而来,体温时高时低,食欲不振,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逐渐消瘦、贫血,衰弱,被毛粗乱,行走时两后肢摇晃无力,行走不稳 温和型:又称非典型,主要发生较多的是断奶后的仔猪及架子猪,表现症状轻微,不典型,病情缓和,病理变化不明显,病程较长体温稽留在40℃左右,皮肤无出血小点,但有淤血和坏死,食欲时好时坏,粪便时干时稀,病猪十分瘦弱,致死率较高,也有耐过的,但生长发育严重受阻 如何正确使用猪瘟疫苗 种公猪一年两次集中免疫,每次接种4-6头份; 种母猪断奶后与其仔猪同时免疫,母猪接种4-6头份,仔猪接种2-3头份,仔猪50-60日龄左右加强免疫,每头猪接种3-4头份的免疫接种程序 此种免疫程序在免疫前最好还是先测定仔猪的断奶时的母源抗体效价,再确定免疫的时间和剂量。这一剂量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母猪的接种剂量,另一是指仔猪的接种剂量。 一般情况而言,血液中母源抗体的中和效价:仔猪3~15日龄时抗体滴度为1:64以上,保护率为100%;20日龄时抗体滴度降至1:32,保护率为75%,为临界线;30日龄时抗体滴度为1:16以下,无保护力。疫苗免疫一定要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以25日龄和65日龄2次免疫为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