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

合集下载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一、总则。

为规范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保障档案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安全性,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二、收集范围。

1.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基本信息、学历学位、工作经历、考核评价、奖惩情况、培训情况、个人申报材料等。

2. 收集的材料应当真实、完整、准确,不得有虚假记录或隐瞒事实。

三、收集方式。

1.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应当由相关部门负责,采取书面、电子等方式进行收集,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 对于涉及个人隐私的材料,应当严格保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随意泄露或传播。

四、归档管理。

1. 收集到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应当及时进行归档管理,建立档案库,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完整。

2. 归档管理应当按照一定的分类和标准进行,便于查阅和利用,做到信息的便捷和高效。

3. 对于重要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应当加强备份和保护措施,防止意外损坏或丢失。

五、档案利用。

1.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利用应当遵循相关规定,确保合法合规,不得随意泄露或篡改档案信息。

2. 在档案利用过程中,应当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职业操守。

六、监督检查。

1. 对于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应当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确保工作的规范和有效。

2. 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应当及时整改和改进,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七、附则。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正式执行,如有需要修订,应当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和公告。

以上就是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的内容,希望各部门和同事们能够严格遵守,确保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

人事档案收集归档管理流程

人事档案收集归档管理流程

人事档案收集归档管理流程嗨,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人事档案收集归档管理这个事儿。

这可是公司管理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呢!首先呢,得知道从哪儿去收集人事档案相关的材料。

一般来说,新员工入职的时候,会有一堆资料,像简历啦、学历证明啦、身份证复印件啥的。

这时候负责收集的小伙伴就得瞪大眼睛啦,可别漏了啥重要的东西!不过呢,有时候也会有特殊情况,比如说员工在工作期间取得了新的证书或者参加了新的培训,那这些材料也要及时收集起来。

我觉得这部分工作要细心再细心,因为一旦漏了什么,以后可能会有大麻烦呢!接下来就是整理这些材料啦。

你可不能把它们乱七八糟地堆在一起,得按照一定的顺序或者类别来放。

比如说,可以把学历相关的放一块儿,工作经历相关的放一块儿。

这一步其实不难,就像整理自己的书架一样,让它们井井有条。

当然啦,这个顺序或者类别可以根据公司的习惯或者实际需求来定,没有特别死板的规定。

整理好之后呢,就该检查这些材料有没有问题啦。

比如说,学历证明是不是真的呀?有些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不太靠谱的情况哦。

如果发现有问题,一定要及时跟员工沟通,让他们重新提供正确的材料。

这一步可千万不能马虎呀!然后就是把这些整理好、检查好的材料归档啦。

找个合适的地方存放这些档案,最好是有专门的档案柜,并且做好标记,这样以后查找的时候就方便多了。

小提示:别忘了给每个档案编个号哦,这样就像给每个员工的档案都安了个“家”的门牌号码一样,找起来超容易!最后呢,可别忘了定期更新这些档案。

员工的情况是会变的呀,像升职啦、调岗啦,这些信息都要及时更新到档案里。

刚开始可能会觉得这事儿有点麻烦,但习惯了就好了,毕竟这对公司和员工都很重要嘛!。

关于人事档案收集归档的通知

关于人事档案收集归档的通知

关于人事档案收集归档的通知各单位: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是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其工作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干部人事档案的完整性,而且直接影响干部人事工作的质量。

根据瑞安市组织部《瑞安市2009-2013年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规划》(瑞组发〔2009〕34号)和《关于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的通知》(瑞组发〔2009〕36号)要求,决定对卫生系统工作人员人事档案进行收集归档,请各单位及时送交人事档案散件,如教育、培训材料、表彰材料等。

现核对过程中发现,尚有部分在编工作人员(名单见后)的人事档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我中心代理,档案若不及时归档,这将对他们以后人事调动或退休产生不利影响。

为规范档案管理,提高我中心人事工作质量,请有关单位督促本单位内人员尽快把其个人档案移送交我中心,并办理档案代理手续,否则后果自负。

瑞安市人才开发服务中心卫生系统人事代理分中心二00九年四月二十二日无档案人员名单如下:人民医院:周其林、盛翠云、陈斌、喻小辉(红十字)、林星星、钱海墨、陈欢耀、吴丽丽、潘嘉西、郭海飞、吴道义、陈文良、木林佳、缪道一、叶瑞海、余伟敏、肖琴、赵慧燕、李晓、项云微、胡绍森、项益从、付福来、赵朴、蒋聚洪、蒲青凡、项岳香、吴焕林、葛少虹、胡顺富、潘可平、潘光强、虞稀祥、潘继豹、王朝晖、项玉林、陈成博、胡瑞颖、全晓彬、林瑞新、徐阿银、杨虹、赵敏、娄晓晖、缪江伟、胡永启、赵仁国、胡胜、柳彩珍、吴莉莉、胡伊珍、胡慧敏、林咏梅、施思、赵微燕、汤慧琼、程笑燕、胡克银、颜志钦、缪建丹、洪成星、冯晓峰、赵展、鲁光钱、洪伟力、施正超、余一俊、卢婵、张跃海、李仆武、李芙瑶、周德彪、王艳杰、巩永恒、李云敏、傅成、易林高、付益谋、陈恋恋、胡晓春、项玉燕、胡玉霜、张晓如、何伟眉、董路晖、余晓林、陈慕蓉、郑秋霞、林少琴、林少娜、温晓雷、周旭红、方霞、刘美芬、孙丽形、夏菲、王敏、詹培珍、陈妃寅、沈晓雅、张茜、姜晓芬、杨均莲、杜爱丽、叶露、施巨晗、项小蝉、毛玉萍、慈晓、林晓杰、吴青眉、付建军、彭震峰、舒展莹、孙宏伟、潘小慧、任瑞芬、程一慧、杨健、周鹏、林喆、陈冠娜、徐熙、蔡荣丽、邱曙雷、冯海连、林爱芳、赵爱民、洪小奔、薛慧萍、王玉双、李雪梅、阮利云、胡艳飞、曹景、郑惠珍、夏杏顺、潘凤如、徐洁、林金娟、金晓开、张新、蔡海峰、夏时春、贾少波、林少华、涂晓平、李劼、林则明、胡立萍、涂秋霞、叶晓洁、蔡安利、彭茂秀、陈艳、唐艳琼、安慧敏、郭德超、林肖、陈昆昆、梁美珍、翁海旭三医:王莹、施小燕、陈晓余、肖圣杰中医院:陈道清、卢珍珍、张胜娜、章如珍、姚君谱、柳黎黎、姜崇禄、林永亨、叶朝华、杨素洁、胡丰村、谢秀连、郭秀眉(郭素媚)、吴盾盾、陈俊、吴东星(吴东升)、肖苹妹(肖平妹)、苏林华、王永甫、何赛获、许芳玲、吴海鸥、孙蓓蕾、戴斌斌、叶含跃、吴秀清、许益业、洪建国五医:薛海燕、雷娜、潘伟玲、张月吴、王健、吴洁、邵云峰、高金萍、胡肇式、姜俊、南剑清、邓树雄、苏小平、赵东、项式稿、南剑勇、张晓青、王薛肖、吴顺岳、杜真国、项贤者二医:鲁旭娜、项朝迅、赵晓飞、朱小红、李德周、诸葛启法、陈海峰、蔡卫胜、陈晓波、丁心余、付克华、胡如意、姜东方、王海蓉乡镇卫生院:安阳:陈小莉、柯永亮上望:周爱进、方小霞、黄云舟潘岱:徐协力北麂:洪晓月鲍田:戴秋梅、戴平金罗凤:陈再道罗南:邱小静三都;冯志香新华:徐青青汀田:夏美平、宋昌俊董田:阮蓓蕾民公:刘莲荷莘民:杨秀琴、张珍珍云周:何秀华阁巷:刘建村江溪:吴建兴桐浦:郑作斌、郑作强、戴小媚芳庄:邱丽财、余鑫永安:陈赛马屿:陈素琳梅屿:许晓颖、王照真顺泰:谢影恺、诸葛钏大南:陈劲篁社:陈光骅高楼:林朝余平阳坑:倪秀艳、胡林彬防保站:市区:黄孟霞安阳:张云汀田:尤丽云新农合:李秀钦卫生监督所:赵坚、聂耳、项凤杲血站:蔡小琴疾控:徐协平、洪万胜、姜惠颖莘塍中心院:阮文峰、林光明、鲁晓燕、项欢涛、孙银霞、胡也洁、陈曾晨湖岭中心院:娄兆贤、何锡权、钟运臻、倪顺强、项崇明高楼中心院:周文俊、张士飞、吴静妹、彭祖港陶山中心院:张晓丰塘下中心院:钟秀连、朱金钗、任成武、胡建国、徐贤荣、林月芬、陈光银、钟丽雅、金丽萍、赵仁丰、陈晓波、丁心余付克华、胡如意、姜东方、王海蓉、陈丽、赵敏、周荷、胡兴丽、钟方千、付钰、赵典岭、陈厉舫、丁蓉、张建、洪万顺。

做好人事档案材料归档工作

做好人事档案材料归档工作

做好人事档案材料归档工作
人事档案材料归档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它关乎到员工的个人前途和企业的发展。

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做好人事档案材料归档工作的建议:
1. 建立完善的归档制度: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人事档案材料归档制度,明确归档的范围、内容、时间、方式等,以确保所有相关材料能够及时、完整地归档。

2. 分类管理:对于不同类型的人事档案材料,应该进行分类管理。

可以根据员工的职务、部门、入职时间等进行分类,以便于后续的查找和使用。

3. 定期整理:企业应该定期对人事档案材料进行整理,对于缺失或者无效的材料进行补充或者删除,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 信息化管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可以建立一套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将纸质材料转化为数字格式,以便于后续的查询、修改和管理。

5. 保密管理:人事档案材料涉及到员工的个人隐私和企业的商业秘密,因此企业应该对人事档案进行严格的保密管理,确保员工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6. 提高员工意识:企业应该提高员工的归档意识,让员工充分认识到归档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提高员工对于人事档案材料归档工作的积极性和配合度。

通过以上建议的实施,相信可以有效提高人事档案材料归档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从而为企业的人事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

个人档案归档流程

个人档案归档流程

个人档案归档流程
个人档案归档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根据个人情况准备相应材料,到人才中心开具调档函,并缴纳相关费用。

2. 拿到调档函后到档案存放的地方调取档案,档案要是密封的话可以本人携带。

3. 拿着档案回到人才中心后,交给办事人员,办事人员会检查档案中是否缺材料。

4. 如果检查出缺材料的话会让补齐,这时候有两种可能,一是档案退回,补齐后一起返回;二是档案办事人员收下,给开具一个《补充档案材料通知单》,把材料准备好后把要补的材料和通知单一起送回去即可。

5. 档案收下后,办事人员会开具一个《委托管理人事档案证明函》,这个是把档案存在人才中心的证明,需要保存好,若出现丢失、损毁等情况可以拿它讨说法。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一、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

一、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

第一讲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一、干部人事档案的价值二、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工作的意义三、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工作的历史沿革四、《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修订工作情况五、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工作要求六、收集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具体措施一、干部人事档案的价值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国家档案事业和组织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干部工作、人才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环节。

(一)干部人事档案的价值:1、干部人事档案是考察和了解干部的重要依据。

2、干部人事档案是维护干部合法权益的可靠凭证。

3、干部人事档案是干部和人才资料的信息库。

4、干部人事档案对干部人事工作有规范、检查、监督的作用。

5、干部人事档案是研究组织工作规律的重要资料。

6、干部人事档案是党和国家的宝贵史料,也是垂训后世的宝贵财富。

(二)干部人事档案发挥价值的五个前提1、干部人事档案材料要及时收集归档,特别是要注意将反映干部最新情况的材料收集归档。

2、对收集来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要严格进行审核,确保档案材料来源真实可靠、内容真实准确。

3、干部人事档案要进行规范整理,形成有机整体,能够反映出干部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4、要把为干部人事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信息服务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对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的综合分析研究和开发利用。

5、要根据干部管理权限的划分,规范档案的归属和流向,按照“合格、及时、安全、规范”的要求,严格干部人事档案流转。

二、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工作的意义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工作,是指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根据干部管理权限,遵照有关政策规定要求,向有关部门收集干部的档案材料,集中起来统一管理的工作。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1、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工作是组织人事工作政策要求的具体体现。

2、收集工作是干部人事档案各项业务工作的首要基础。

3、收集工作是历史地全面地反映干部面貌的现实需要。

三、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工作的历史沿革1、建党以来至1956年8月前2、1956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1990年第三次全国干部档案会议召开前4、1990年至2000年5、2000年至今(一)建党以来至1956年8月前适应革命与建国初期的形势要求,党领导下的干部档案工作逐渐产生,党委组织部门或军队政治部门积累保存了反映干部政治身份、政治历史和工作表现的材料。

认真做好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

认真做好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

认真做好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一、背景介绍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与归档工作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人事档案是企业员工的基本信息资料,包括入职、转正、晋升、调动、离职等各个阶段的信息。

做好人事档案的收集和归档工作对于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收集、整理、归档和保密等方面,探讨如何认真做好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与归档工作。

二、收集人事档案材料的流程1. 入职阶段员工入职时,首先要进行基本信息的采集,包括个人身份证、学历证明、户口本、体检报告、照片等材料。

同时还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制定个人工资账号并确定其他个人档案材料的需求。

2. 在职阶段员工在职期间,需要及时更新个人档案资料,包括工作变动、晋升晋级、奖惩情况、培训学习记录等。

同时要及时梳理员工所提交的各种证明材料,确保员工个人档案的完整与准确。

3. 离职阶段员工离职前,需要整理其在职期间的各种资料,包括离职申请、工作交接材料、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协议、离职报告等。

对员工的档案资料进行清点、核对,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三、整理人事档案材料的规范1. 规范命名在整理人事档案材料时,要规范命名档案文件,按照员工的姓名、工号、部门、岗位等信息进行命名。

这样可以方便日后查询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2. 分门别类将人事档案材料按照入职资料、在职资料、离职资料等阶段进行分门别类,便于后续的管理与使用。

同时在文件夹内设置清晰的目录结构,使得查阅和归档更加便捷。

3. 信息录入将整理好的人事档案材料逐一录入电子档案系统,确保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同步更新。

同时要注意信息的录入准确性,及时更新员工的档案资料。

四、归档人事档案材料的安全保密1. 安全存储人事档案材料是企业的重要资产,需要妥善保管。

可以借助专业的档案柜、保险柜等设备进行存储,同时要充分考虑避免火灾、水灾、盗窃等风险。

2. 严格权限控制对人事档案系统进行权限管理,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进行档案的查阅和修改。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全面、准确地记录和保存干部的相关资料。

为了规范干部人事档案的收集和归档工作,制定以下规定:
一、收集范围
1. 干部的个人基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学历、工作经历等。

2. 干部的培训、学习档案,包括参加培训、学习活动的记录、证书、成绩单等。

3. 干部的奖惩档案,包括受奖励、受处分的事由、日期、决定文号等。

4. 干部的考核档案,包括工作考核、组织考核的结果、评语、意见等。

5. 干部的任免、调动档案,包括任职文件、调动决定、通知等。

二、收集程序
1. 按照干部的任职、调动、奖惩等情况,定期收集干部人事档案材料。

2. 由单位派出人员负责收集干部的相关资料,并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整理、归档。

三、归档要求
1. 人事档案应当按照干部姓名的首字母顺序进行归档,确保档案的查找和管理工作的便捷性。

2. 每份干部档案应当有唯一的编号,避免混淆和错误。

3. 档案应当保持完整,不得随意删除、涂改或遗失。

4. 档案室应当设有安全设施,并采取措施确保档案的保密性和安
全性。

5. 如有需要,档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备份或复制,以防止档案的丢失或损毁。

四、使用和借阅
1. 人事档案的使用和借阅应当经过审批,并有相关记录,严禁随意传阅和泄露。

2. 如有需要查询、借阅干部人事档案,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并有相关的证明材料。

3. 档案室应当及时提供查询和借阅的服务,并确保干部人事档案的安全性。

用于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

用于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回档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干部人事档案建设,做好档案材料的收集回档工作,为组织干部人事部门历史地、全面地考察知道干部和正确选拔使用人才供应依据,为国家积累档案史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等法规制定本规定。

其次条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回档,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着重收集反映干部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力量、学识水平、工作实绩等材料改善档案,有效地为干部人事工作服务,为人事决策工作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三条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形成部门和干部人事档案治理部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党的组织干部人事等工作的政策、规定。

收集回档工作受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和监督。

其次章收集范围第四条在干部人事工作中形成的履历表、简历表、各类人员登记表等材料。

第五条自传和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

第六条考察、考核干部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材料,民主评议干部的综合材料,组织审定的考察材料,定期考核材料,年度考核登记表、鉴定材料,后备干部登记表(提拔使用后回档)等材料。

第七条审计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材料:主要涉及干部个人的审计报告或审计瞧法材料,离任审计考核材料。

第八条国民练习、成人练习(大中专)、党校、军队院校同学(学员)登记表,考生登记表,学习成果表,毕业生登记表、鉴定表,授予学位的材料,学历证明书,培训结业成果登记表,学习鉴定、学员思想小结(结业),博士后议论人员工作期满登记表等材料。

第九条评审(考试)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和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材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果合格登记表,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状况简表,业务自传,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表,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审批表,套改和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审批表等材料。

第十条制造制造、科研成果鉴定材料,各种著作、译著和在重要刊物上发表的获奖论文或有重大作用的论文等目录。

第十一条政审工作中形成的材料:调查报告、审查结论、上级批复、本人对结论的瞧法、检查交待或状况说明材料;作为结论依据的调查证明、证据材料;甄别、复查结论(瞧法、预备)、调查报告、批复及有关的主要依据材料。

人事档案归档流程

人事档案归档流程

人事档案归档流程
咱来说说人事档案归档流程哈。

你想想,人事档案就像是每个人在工作世界里的“成长记录册”。

归档呢,就是把这本“记录册”整理得妥妥当当的。

先来说收集材料这一步。

这就好比是收集宝贝,啥毕业证啊、工作经历证明啊、奖惩材料啊等等,一个都不能少。

这可不能马虎,就像你收集邮票似的,得细心点儿,把那些重要的都找齐喽。

然后就是审核啦。

这就像是给这些材料做个“体检”,看看有没有啥问题,是不是真实可靠的。

要是有假的,那可不行,得揪出来。

整理材料呢,就像是给这些宝贝排排队,分分类。

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好,让它们整整齐齐的,找的时候也好找呀。

编目呢,就好像给每个材料都贴上一个小标签,让你一眼就能知道它是啥。

这多方便呀!
接着就是装盒啦。

把整理好的材料小心翼翼地放进档案盒里,就像是给宝贝们找了个家。

入库保管就更重要啦。

这就好比把宝贝们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不能随便让人乱动,要好好保护起来。

这整个流程下来,可不能马马虎虎的哟!你想啊,如果归档没做好,以后要用档案的时候找不到东西,那不就麻烦啦?就像你找东西找不到一样,着急上火的。

所以啊,对待人事档案归档,咱得认真,得仔细,得像爱护自己的宝贝一样爱护它们。

这人事档案归档可真是个重要的事儿啊!它关系到每个人的工作经历和发展,可不能小瞧了它。

咱得把每个环节都做好,让档案能准确地反映每个人的真实情况。

这样,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单位,都有很大的好处呢。

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呀?。

做好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制度

做好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制度

做好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制度一、引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建立健全的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制度对于组织运营和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建立人事档案的目的、建立人事档案的基本原则和流程、人事档案材料收集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帮助企业建立高效、规范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二、建立人事档案的目的1.维护员工信息:人事档案是记录员工个人信息、职业经历、能力素质等的重要工具,能够提供员工历史信息的参考,方便管理者了解员工背景、业绩等。

2.履行法律法规:法律法规规定企业应建立健全员工档案,保存相关就业和劳动合同、工资支付记录等详细信息,以确保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权益合法合规.3.支持绩效管理:通过员工的工作经历、培训记录、绩效评估等,有助于管理者对员工的表现进行评估,为绩效管理提供依据。

三、建立人事档案的基本原则和流程1.基本原则-权威性原则:人事档案应当真实、全面、准确,其中包括员工的个人信息、入职信息、培训记录等。

-保密性原则:人事档案内容应当加以保密,只有授权人员才能查阅和管理员工档案。

-有效性原则:人事档案须定期更新,并及时核对员工信息的准确性。

2.流程-档案建立:当员工入职时,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收集员工的个人信息、入职报告、身份证件等材料,并建立该员工的人事档案。

-档案维护:人事档案应当保持及时更新,包括员工的晋升、晋级、考核评价、离职等变动情况。

-档案归档:人事档案按照员工姓名、编号等进行归类,存放在专门设立的档案室,并做好防火、防潮、防虫等措施。

四、人事档案材料收集的方法1.员工申报:员工在入职时需要填写入职报告,主动提供个人信息和相关证明材料。

2.相关部门提供:与员工管理密切相关的部门,如人力资源、薪酬福利、绩效考核等部门,应主动提供员工的相关资料。

3.绩效考核:定期进行绩效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人事档案的重要依据之一。

4.社会关联:获取员工参与的社团组织、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记录等信息,作为人事档案的重要内容。

关于规范我校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的意见doc - 湖南师范大学人事处

关于规范我校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的意见doc - 湖南师范大学人事处

关于规范我校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的意见 为进一步做好我校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加强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使人事档案更好地为组织人事工作服务。

根据中组部《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和湖南省委组织部湘组字[[2006] 3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将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的有关事项作如下通知:一、人事档案材料收集的范围 第一类履历材料:干部履历表、工人履历表(主要填写个人经历的材料)、更改姓名证明材料。

第二类自传材料:干部自传、工人自传、学生自传等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主要填写个人成长过程及家庭情况的材料) 第三类考核考察材料:年度考核登记表、提拔任职干部考察材料、学习期间的鉴定及其他具有鉴定性质的材料。

第四类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材料:国民教育、成人教育(大、中专)考生报考登记表、学生登记表、学习成绩表、鉴定表、毕业生登记表、论文答辩评审表、授予学位证明材料;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登记表等材料;各类进修人员学习成绩等材料;各类专业技术职称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和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工作中形成的材料;工人等级审批表。

第五类政治历史审查材料:入党、入学、出国、参军等方面的政审材料;更改民族、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时间等工作的个人申请,组织审查报告、上级批复及证明材料。

第六类入党入团材料: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已批准转正的)、入党申请书、入党转正申请书、自传、综合性政审材料及有关的证明;党员登记表,民主评议党员登记表;民主评议党员中认为不合格的党员被劝退或除名的组织审批意见及主要事实的依据材料;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组织意见、退党材料;共青团入团志愿书、申请书、团员登记表、退团材料;加入民主党派的有关材料。

第七类奖励材料:各类先进人物登记表、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学者、获各级优秀教师、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先进材料; 第八类处分材料:纪律检查、监察等部门工作中形成的材料:处分决定,免予处分的意见,上级批复,本人检查、交待、对处分决定的意见,撤消处分的有关材料,通报批评材料;复查甄别报告、决定(结论),上级批复。

2023年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范围有哪些

2023年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范围有哪些

2023年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范围有哪些2023年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范围有哪些全面性人事档案收存员工的履历、自传、鉴定(考评)、政治历史、入党入团、奖励、处分、任免、工资等方面的有关文件材料,因此,它能记录员工个人成长、思想发展的历史,能展现员工家庭情况、专业情况、个人自然情况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总之,人事档案是员工个人信息的储存库,它概括地反映员工个人全貌。

现实性由于员工仍在工作,其人事档案则成为人事(劳动)部门正确使用人才、合理解决工资等问题的一个重要依据。

直接为现实工作服务是人事档案区别于其他档案的重要标志。

真实性这是人事档案现实性的基础和前提。

人事档案必须做到整体内容完整齐全,个体材料客观真实,才能为用人部门提供优质服务。

动态性人事档案立卷后,其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当事人人生道路的延伸将不断形成一些反映新信息的文件材料。

因此,人事档案必须注意做好新材料的收集补充,力求缩短档案与员工实际情况的"时间差",这就要求人事档案必须打孔装订,以便随时补充新材料。

流动性人事档案的管理与员工的人事管理相统一,才便于发挥人事档案的作用,如果人、档脱节,保管人事档案而不知当事人已调往何处,即"有档无人",这样的无头档案,保管得再好也无意义。

因此,在工作中必须坚持"档随人走",在员工调走后的一周以内,必须将其人事档案转往新的管理部门。

机密性人事档案的内容涉及个人功过等诸多方面情况,有的从侧面反映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有的是个人向组织汇报而不能向他人(包括家庭成员)言及的内心隐秘等等,因此,人事档案属于党和国家的机密,任何人不得泄露和私自保存人事档案材料,不能向社会无条件地提供服务。

即使是处于档案管理机构的个人也不能查阅自己的人事档案。

看了“2023年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范围有哪些”的人还看了:1.人事档案归档方法2.干部人事档案目录表3.人事档案的分类4.人事档案归档时间5.人事档案分类标准6.人事部档案管理制度 (共5篇)7.人事档案的整理与归档人事档案的具体特征第一类履历材料第二类自传第三类鉴定、考核、考察材料第四类学历、评聘专业技术情况材料第五类政审材料第六类加入党团材料第七类奖励材料第八类处分材料第九类任免、工资、待遇审批及各种代表会代表登记表材料第十类其他供组织上参考材料第一类履历材料(一)归入本类的材料是记载干部个人经历等基本情况的表格材料:1、干部登记表、简历表、履历表2、党员干部登记表、简历表、履历表3、土改、镇反、三反、肃反、社教运动工作队员登记表4、公安人员、军人、职员、工人、教师、学生、学员、行政工作人员登记表、简历表5、主要内容是干部简历的审查表、调查表、履历变化补充表6、干部个人革命活动简历材料7、申请更改姓名的材料(二)本类材料说明:1、本人填写的简历表、登记表、兼有组织鉴定等其他内容的,可按其主要内容、材料性质,确定归入第一类、第三类或其他类。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管理规定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管理规定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管理规定近年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对于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

干部人事档案是干部管理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调整职务、晋升评职以及奖惩情况等事项。

为了保证干部人事档案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加强档案的收集和归档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一、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分类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按照类别分为个人基本情况、教育和工作履历、奖惩情况和考核评价等四大类。

其中个人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个人简历、家庭出身、政治面貌等基本信息;教育和工作履历则包括入党时间、参加工作以及历任职务、工作业绩等;奖惩情况则是记录干部的荣誉称号、获得的奖项以及违纪违法的情况;考核评价则对干部的工作表现、工作态度等进行评价,在干部选拔任用等重大决策上起到参考作用。

二、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在日常管理中必须严格执行,充分保障干部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干部人事档案的收集应当由档案管理员进行,具体措施包括:1. 在干部入职时获得基本信息,并核实资料的真实性;2. 在干部工作时,收集工作成果和工作报告等材料;3. 在干部受到奖惩、考核和评定岗位层级等方面的变化时,及时更新干部人事档案;4. 对于离职或退休的干部,应当制定相关收集方案,并尽快收集补充档案材料。

三、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归档管理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归档管理直接关系到干部的选拔任用、升降岗位等事项,所以必须严格执行。

干部人事档案的归档管理应当有一整套有序的方案,具体包括:1. 制定干部人事档案的归档管理方案,明确归档的时限、要求和流程等;2. 确定档案管理员和归档人员的职责分工,保证干部人事档案的及时归档;3. 严格执行干部人事档案的分类和编码制度,确保档案的一致性和统一性;4. 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的保密管理,防止档案信息泄露。

四、干部人事档案的利用和查阅干部人事档案的利用和查阅是干部选拔任用和评价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人事档案须归档的十类材料

人事档案须归档的十类材料

人事档案须归档的十类材料第一类履历材料包括:干部履历表(书),干部、职工、教师、军人等各类人员登记表,个人简历材料,更改姓名的材料。

第二类自传及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包括:自传、干部自传、以自传为主的履历或简历表。

第三类:鉴定、考察、考核材料包括:以鉴定为主要内容的各类人员登记表,组织正式出具的鉴定性的干部表情情况材料,作为干部任免、调动依据的正式考察综合材料,考核登记表,干部考核和民主评议的综合材料。

第四类:学历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材料包括:报考高等学校学生登记表、审批表,毕业登记表,学习(培训结业)成绩表,学历证明材料,选拔留学生审查登记表,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表,专业技术职务考绩材料,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审批表,套改和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审批表,创造发明、科研成果、著作及有重大影响的论文(如获奖或在全国性报刊上发表的)等目录。

备注:报考高、中等学校的政审材料与报考登记表、审批表一起归四类。

业务自传、毕业论文,不归人事档案。

学生证、毕业证不归人事档案。

各种考核的考(签)卷,不归入人事档案。

第五类政治历史情况的审查材料包括:入党、入团、参军、出国等政审材料;更改干部的民族、年龄、国籍、入党、入团和参加工作时间的个人申请,组织审查意见,上级批复以及所依据的证明材料;审查干部政治历史情况的调查报告等。

备注:家庭成员、主要社会关系的证明材料归五类。

家庭出身、本人成份的证明材料也归五类。

干部18岁以前民族可跟父亲或母亲,18岁以后不可更改,要更改需由当地民政厅批准。

第六类参加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及民主党派的材料包括: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转正申请书,中国共产党党员登记表,退党材料,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入团志愿书、申请书、团员登记表、退团材料。

备注:如有多份入党申请书,只归入第一份和最后一份。

要求入党若干问题的思想汇报材料,不归入人事档案。

第七类:奖励材料包括:各种先进人物登记表、先进模范事迹、嘉奖、通报表扬等材料。

健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制度

健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制度

健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制度1. 目的:健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制度旨在规范人事档案的收集和归档过程,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以便为组织提供准确的人事信息和数据支持。

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组织内所有员工的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

3. 责任:3.1 人事部门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本制度;3.2 各部门负责收集和整理本部门员工的相关人事档案材料;3.3 员工负责提供真实、完整和准确的个人人事信息。

4. 流程:4.1 收集:员工入职后,人事部门提供统一的人事档案材料清单,并向员工说明所需材料的准备和提交方式;4.2 整理:各部门负责整理所属员工的人事档案材料,包括入职申请表、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明等;4.3 登记:人事部门负责建立和维护人事档案登记簿,记录每份人事档案的存放位置和责任人;4.4 归档:人事档案材料按照员工的姓名或编号进行归档,采用防火、防潮、防尘等合理的保管措施;4.5 借阅:若有需要查阅或借出人事档案材料的情况,需填写借阅申请表并经相关负责人批准;4.6 销毁:人事档案材料的保管期满或不再需要时,应按照国家和组织的相关规定进行销毁。

5. 保密:人事档案材料属于敏感信息,严格保密。

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查阅、借阅或处理人事档案材料,并应遵守保密协议。

6. 监督:人事部门负责对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并提出改进建议。

7. 发布和培训:组织应向全体员工发布并解释本制度的内容,并为相关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以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

8. 附则:本制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修订和补充,经相关部门审核后,由人事部门发布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一、收集范围及要求•第一类履历材料凡是以反映个人自然情况、经历、家庭和社会关系等基本情况为主要内容的材料均属本类。

具体包括:1.各类人员(如:职员、教师、医务人员、军人、工人、学员、学生等)的履历表(书)、简历表、登记表;《干部履历表》要严格按照填表说明填写,没有内容的项目要填“无”,需要本人签名的、单位审核盖章的要签名、盖章,必须有本人的近期二寸正面半身免冠彩色照片;2.主要内容为个人简历的审查表、调查表;以履历为主,带有鉴定的履历表、简历表、登记表;3.个人从事革命活动的简历材料;4.更改姓名的报告及批件;5.本人填写的反映个人经历的材料。

•第二类自传材料1.本人历次所写自传(思想自传、历史自传、反省自传、小史、小传)及带有自传内容的材料;2.以自传为主,带有自传的履历表(书)、简历表、鉴定表;3.有自传内容的入党入团申请书(与申请书能分开的)。

•第三类鉴定、考核、考察材料1.考核登记表,民主评议和组织考核的综合材料、组织审定的考察材料、定期考核材料、后备干部登记表等材料;其屮1994 年以来的《年度考核登记表》应齐全,有本人签名和组织盖章;2.各类人员历年的鉴定(包括自我鉴定);3.以鉴定为主要内容的各类人员登记表;4.组织上正式岀具的鉴定性的表现情况材料;5.出国、出境、调动、学生毕业或结业的鉴定;6.以考核为主要内容的材料。

•第四类学历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材料1.包括学历、学位、学绩、培训结业成绩表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考绩、审批材料,干部的创造发明、科研成果、著作及有重大影响的论文(如获奖或在全国性报刊上发表的)等材料;2.具体要求:⑴“文革”(1966年)以前毕业的,须有高校毕业生登记表或高校选拔学生登记表;(2)1970-1976年入学的,须有高校毕业生登记表或高校选拔学生登记表;⑶1977年以后入学的:①大学本(专)科学历须有高校学生登记表、高校学生学习成绩表、高校毕业生登记表;②硕士研究生学历须有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硕士研究生登记表、硕士研究生学习成绩表、硕士毕业研究生登记表、授予硕士学位决定及有关材料,参加硕士研究生单独考试的,学历材料中还应有专家推荐表;③博士研究生学历须有专家推荐书、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博士研究生登记表、博士研究生学习成绩表、博士毕业研究生登记表、授予博士学位决定及有关材料。

(4)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须有学位课程进修成绩单、国家统考科目统考成绩单、授予硕士学位决定及有关材料;(5)获得党校学历的,须有学历证明、学员登记表、学员成绩表和学员毕业鉴定表;(6)获得其他学历的,须有教育部规定的相关材料;(7)三个月以上的理论、专业、技能等培训材料齐全;(8)评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材料齐全:须有套改和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呈报审批表,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中报表,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呈报审批表,专业技术职务考绩材料。

•第五类政治历史情况的审查材料1.审查干部政治历史情况的调查报告、审查结论、上级批复、本人对结论的意见、检查交代或情况说明材料,作为结论依据的调查证明、证据材料,甄别、复查结论(意见、决定)、调查报告、批复及有关的主要依据材料;2.家庭出身、家庭成员、本人成份、主要社会关系等政历情况的调查报告和证明材料;爱人情况登记表。

3.入党、入团、参军、提干、出国的政审材料;高等学校学生考生政审表;4.更改民族、年龄、国籍、入党入团时间和参加革命工作时间等过程屮形成的个人申请、组织审查报告、上级批复及所依据的证明材料、上级批复等材料。

•第六类参加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及民主党派的材料1.批准转正的屮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1・2份系统、全面的)、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入党考察材料(如:申请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发展党员考察表等,归类时排在入党志愿书后);2.中国共产党党员重新登记表、党员暂缓登记表、不予登记的决定、组织审批意见及所依据的材料;3.民主评议党员屮形成的组织意见,被劝退或除名党员的主要事实依据材料;延长或取消预备党员的组织意见(记载组织意见的入党志愿书可收集归档);退党材料;4.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入团志愿书、申请书,团员登记表,优秀团员事迹材料,退团材料;5.加入民主党派的申请书、登记表、批准加入组织的通知等有关材料。

•第七类奖励材料1.县(团)级以上单位正式命名授予的各种荣誉称号的决定、审批表、登记表、先进事迹材料;2.创造发明和各种业务、技术奖励、通报表扬、立功授勋与嘉奖材料;3.有突岀贡献和拔尖人员审批表;•第八类处分材料包括纪律检查、监察、法院和行政管理等部门工作屮形成的有关材料:处分决定,免予处分的意见,上级批复,核实(调查)报告,本人检查、交待、对处分决定的意见,撤消处分的有关材料,通报批评材料;法院判决书;复查甄别报告、决定(结论),上级批复,离婚材料等。

•第九类录用、任免、聘用、转业、工资、待遇、出国、退(离)休、退职材料及各种代表会代表登记表等材料1.干部工资级别登记表、职务工资变动登记表、干部调资审批表,定级和解决待遇的审批材料,保险福利待遇材料:1993 年以后的工资材料齐全。

2.干部调配、干部任免(包括附件)材料,录用和聘用审批表,聘用干部合同书,续聘审批表,解聘、辞退材料;有与任职经历相应的《干部任免审批(呈报)表》和考察材料,1996 年以后的《干部任免审批(呈报)表》和考察材料齐全,平职调动的只需《干部任免审批(呈报)表》;《干部任免审批(呈报)表》须注明任免职务的批准机关、批准时间和文号,应逐栏逐项填写,不能出现空白。

3.军队授衔、提高职级待遇的登记表、审批表,军队转业、复员、退伍军人登记表、审批表,应征入伍登记表;警察晋衔、晋级,检察官、法官等级评定材料;4.招工、以工代干人员转干审批表、登记表;5.退(离)休审批表,享受XX级别待遇审批表;6.出国、出境人员审批表、登记表;7.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代表会、工青妇代表会、民主党派代表会等代表登记表及委员的简历、政绩材料。

•第十类其他可供组织上参考的材料1.历次运动的“思想总结”、“学习小结”或“检查反省” 材料。

2.有残疾的体检表、残疾等级材料;因公负伤、职业病、可享受劳保待遇或提前退(离)休的依据及体检证明材料;3.干部逝世后报纸报道的消息或讣告,悼词(生平),非正常死亡的调查报告、善后处理情况、遗书等;4.民事纠纷判决书、调解书。

二、收集方法1.建立健全收集制度。

①移交制度。

按照干管权限,凡各组织、人事部门形成的干部人事档案归档材料,应在材料形成10天内报送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在报送时应认真填写《干部档案材料转递通知单》,并按干部人事档案转递的要求办理好交接手续。

②索要制度。

干部档案管理部门要与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季度、半年、1年)或不定期索要应归档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不能完全坐等有关单位送材料上门。

③检查核对制度。

干部档案管理部门要定期(季度、半年、1年)对所管干部档案材料进行检查,将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退回形成单位重新制作或补办手续;不属于干部档案范围的材料,予以剔除或退回原单位处理;发现缺少的材料,应有计划地进行收集。

④补充制度。

组织干部人事部门,应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布置填写干部履历表或干部履历补充表等,及时充实档案内容。

2.定期、定向收集。

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向一定的单位和部门收集干部人事档案材料。

3.随时收集、追踪收集。

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应掌握形成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信息和规律,建立联系制度,不失时机地向有关部门收集新形成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

三、归档要求1.归档的材料必须是办理完毕的正式材料。

材料应完整、齐全、真实,文字清楚、对彖明确,有承办单位或个人署名,有形成材料的日期。

2.归档的材料,凡规定由组织审查盖章的,须有组织盖章,规定要同本人见面的材料(如审查结论、复查结论、处分决定或意见、组织鉴定等),一般应有本人签字。

特殊情况下,本人见面后未签字的,由组织注明。

3.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载体应使用16K规格的办公用纸,材料左边应留岀2—2.5cm装订边。

文字必须是铅印、胶印、油印或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墨汁书写。

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红色墨水及纯蓝墨水和复写纸书写。

除电传材料需复印存档外,一-般不得使用复印件代替原件存档。

4.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材料,不得归入干部人事档案:⑴属于“同名异人”、“张冠李戴”或对象不明确的材料;⑵虽属于本人的但不需归档的材料,如结婚证书、学生证、一般性学术论文、笔记本、奖状等;⑶属于来往文书、资料、大小字报、会议记录等材料;⑷凡规定由组织盖章而未盖章,应由本人签字而未签字,应说明批准机关、批准时间和文号而未说明等不完备的材料;⑸重份和内容重复的材料,正、副本只各存一份,多余的应剔除;⑹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含糊其词, 不着边际,不能作为凭证证据的材料,应予剔除,不归档。

5易邛余后不归档的材料通过鉴别后,分不同情况,可做转出、退回、留存、销毁处理。

四、监督检查1.各部门应加强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研究解决收集归档工作中的问题,支持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保证收集归档工作的顺利进行。

2.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人员,要忠于职守、熟悉业务、掌握政策、认真鉴别、严格把关、保守机密,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做好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

3.对违反本制度,涂改、伪造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要追究责任,严肃查处。

根据情节严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