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吞吐量预测及发展研究

青岛港吞吐量预测及发展研究
青岛港吞吐量预测及发展研究

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集装箱运输越来越成为国际运输的主要方式。世界范围内国际港口地位的确定,越来越取决于集装箱运输综合能力和实际水平。所谓国际航运中心、干线基本港(国际中转枢纽港)、地区内国际枢纽港和其它支线港、喂给港之分,也主要看集装箱量的大小。本文从定性、定量等预测方法对集装箱的吞吐量进行分析和预测并结合青岛港的特点和集装箱吞吐量预测结果,提出青岛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规划。根据青岛港集装箱吞量的历史数据,分别利用三次指数预测模型、改进的灰色GM(1,1)模型对青岛港的集装箱吞量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青岛港集装箱吞量预测方面,三次指数预测模型具有降低误差,提高预测精度的优势。

关键词: 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三次指数预测模型,灰色预测模型

目录

前言 (1)

1绪论 (2)

1.1研究背景 (2)

1.2集装箱市场发展前景 (2)

1.3青岛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现状 (3)

1.3.1青岛港发展的优势 (3)

1.3.2青岛港发展的劣势 (4)

2基于三次指数平滑法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分析 (5)

2.1指数平滑的定义 (5)

2.2三次指数平滑法预测模型建模 (5)

2.2.1三次指数平滑法预测模型的基本原理 (5)

2.2.2平滑初始值的确定 (5)

2.2.3 α值的确定 (6)

2.3预测步骤 (6)

2.4青岛港“十一五”期的集装箱吞吐量预测 (7)

3基于灰色GM(1,1)预测法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分析 (8)

3.1 灰色系统理论的定义 (8)

3.2 灰色系统模型建模 (8)

3.3若干常用预测方法的预测效果比较 (9)

4青岛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规划 (10)

4.1新时期港口发展趋势 (10)

4.2提高青岛港竞争地位的措施 (10)

结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国际海运业的发展,港日在全球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并逐步向旨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综合物流中心演变。世界范围内国际港口地位的确定,越来越取决于集装箱运输综合能力和实际水平。为了适应这一形势发展的需要,世界各国或地区纷纷采取措施,加大深水大港的建设,以求将本国或地区的重要港口建设成为国际性或区域性的航运中心。

青岛港作为我国太陆第3大集装箱港口.2005年集装箱吞吐量已经达到630.7万TEU。因此,对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进行分析研究,将为其未来的发展、相关部门制定正确的决策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依据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历史数据,分别采用三次指数预测模型、灰色模型模型预测吞吐量,并对2种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力求得到一种有效的吞吐量预测方法,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本文分析了国际国内集装箱运输业发展的形势,就青岛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现状,指出了青岛港在集装箱运输方面现存的问题。采用2种预测方法对集装箱的吞吐量进行分析和预测再结合青岛港的特点和集装箱吞吐量预测结果,提出青岛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规划。

1绪论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集装箱运输的蓬勃发展,集装箱运输越来越成为国际运输的主要方式,世界各地区港口集装箱运量发展十分迅猛。世界范围内国际港口地位的确定,越来越取决于集装箱运输综合能力和实际水平。所谓国际航运中心、干线基本港(国际中转枢纽港)、地区内国际枢纽港和其它支线港、喂给港之分,也主要看集装箱量的大小。从集装箱吞吐量来看,全世界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从1975年的1741万TEU到2004年的3.56亿TEU。在30年的时间内,世界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增加了20.45倍,其增长速度远大于世界海运总量的增长速度。单就1984年到1995年情况来看,世界集装箱吞吐量共增长1.66倍,平均年增长率为9.28%,是世界海运量的2.85倍,是世界杂货海运量的2.44倍。据德《商报》消息,2004年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3.56亿TEU,到2014年将达到7.03亿TEU。集装箱吞吐量大幅增长的原因在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及国际化分工致使生产场所转移至低工资国家,从而导致集装箱运输需求的大幅度增加,并促使集装箱吞吐量的上升;另一方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了集装箱运输的增长,使近年集装箱运输增长率一直保持两位数。

面对广阔的发展前景、巨大发展潜力,港口应正确的把握集装箱运输发展态势,抓住机遇加快建设和发展,要加快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对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状况作出科学合理的预测,则是国家、政府和企业关于投资建设集装箱运输的重要决策依据。

1.2集装箱市场发展前景

最近以来,大中华区贸易额一直是高速递增,预计每年都在13%以上,大陆地区是整个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火车头。推动整个外贸增长的主要因素,第一是大陆GDP每年以8%递增;第二是外商直接投资,2003年达到500亿美元;外贸增长的第三个推动力是外国在中国的直接采购,以年均30%的幅度递增。中国现在已发展成了一个世界的加工工厂,也是世界原材料出口的基地,所以,外国在中国的直接采购也推动了经济的增长;第四个推动外贸增长的因素是中国制造业的产值在全球的比重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从中国内地整个外贸增长的地区分布可以看出,中国的对外贸易额绝大部分是产生在沿海地区,而且,2008年这个趋势将更加明显。2003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是8510亿美元,沿海地区占了88%,从目前到2008年外贸进出口额将以年均18%的速度递增,沿海地区将占据更大的份额,将达到93%。也就是说,外贸向沿海地区集中的趋势是在持续地发展和加剧的过程中。

与外贸的增长和地区分布的不平衡性相适应的是,大中华区的集装箱吞吐量的递增速度将持续超过全球平均水平。拿2003年至2008年的预计增长幅度做比较,整个大中华

区,包括中国内地、香港及台湾,2003-2008年的平均增长幅度是12%,其中,中国内地集装箱总体增长率是16%,香港达到3%,中国台湾地区达到4%。很明显,中国内地集装箱的增长态势在大中华区是首屈一指的。再看集装箱的吞吐量在全球的比重,2003年大中华区的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球比重是26%,2008年预计要达到34%。所以,大中华区集装箱的市场份额也是在持续扩大的。

1.3青岛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现状

青岛港的区位条件优越,腹地辽阔、经济发达,港口有一流的集疏运网络,集装箱运输规模大、发展持续,彰显出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明显的相对优势。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高速持续增长,但已经连续4年没有建设新的集装箱码头,港口处于严重超负荷状态。青岛港目前的年集装箱吞吐能力只有230万TEU,而2005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30.7万TEU,预测今后5年集装箱吞吐量年均递增12%,2010年将超过1 200万TEU箱。

青岛港集装箱运输发展迅猛,但是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运作,通过能力已经感到严重不足。因此,对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进行科学的预测,对青岛港的港口建设、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营运策略决策以及集疏运网络布局等,都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指导意义。

1.3.1青岛港发展的优势

(1)自1992年以来,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平均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2003年完成420万标准箱(TEU)。青岛港现有集装箱班轮航线60多条,其中国际远洋干线17条、国际近洋支线37条、国内支线10条,每月集装箱航班达280班。青岛港现拥有集装箱专用泊位7个,2003年7月,青岛港与马士基、铁行、中远签署了共同合资经营前湾二、三期集装箱码头的协议,投资8.87亿美元建设7个泊位,集装箱年吞吐能力将超过650万TEU。另悉,有关部门将在末来7年里投资160亿元,使青岛港到2010年的吞吐能力突破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00万TEU。合资后的青岛港,不仅引进了资金,引进了技术,同时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及世界一流的码头自动化管理系统,随着码头管理模式的逐步更新,青岛港将依靠先进系统所带来的高质量服务和低价位收费,实现与世界先进港口的衔接,提高港口的整体竞争力。

(2)加快物流中心建设,实现港口功能从运输中心向综合物流中心的转变。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发展,青岛港年吞吐量已突破1.87亿吨,外贸吞吐量稳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一位,港口功能已从传统的装卸、转运扩展至装卸、转运、加工、交易、配送。随着青岛港物流中心的成功运营,以及国际多式联运和海上中转的深入开展,为青岛港建成集装箱枢纽港打下丁良好的基础。

(3)青岛港的信息化建设走在沿海港口的前列。特别是EDI中心的建设,以青岛港为中心,把各大船公司、国际国内港口、海关、代理、货主等联为一体,实现了电子数据的自动交换,日前,港区正加紧将已有的EDI网络,全局办公信息网、企业内部信息网络、全局数字视频信息网、集装箱生产管理系统集成起来,配合进一步完善的青岛港门

户网站和电子商务系统,将建成国内沿海最先进的网络信息系统。青岛港凭借其超前的决策和建设,牢牢确定其北方集装箱枢纽港的地位。

1.3.2青岛港发展的劣势

(1)周边港口竞争激烈,集装箱中转业务发展缓慢。青岛港虽然在第一轮的竞争中走到了全国港口的前列,港口建设和生产规模具备一定的优势,但是上海大小洋山建成投产之后,由于距青岛港较近,将对青岛港国际集装箱中转业务构成较大的压力。而青岛港的老对手大连港、天津港也

咬紧其不放,相继宣布将投巨资建设港口。另外,虽然腹地集装箱生成量潜力巨大,但周边港口、远洋货物到青岛港中转缓慢。

(2)缺乏宽松自由的政策环境。

自由港政策会为港口发展带来大量的过境转运船只和集装箱货源。虽然青岛港腹地有着很大的集装箱货源,但如果缺乏自由港政策,青岛港将很难在东北亚地区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建设的角逐中胜出。

(3)港口综合功能配套欠缺。

青岛港的EDI建设走在全国港口的前列,但与电子商务相匹配的数据交换系,统、配送系统、金融结算系统还末完善,与海关、三检、银行、保险等部门的信息网络建设,速度相对较慢,围绕集装箱运输的物流服务体系尚未成熟,制约了集装箱服务水平的提高,不适应港口功能向物漉中心的转变。

2基于三次指数平滑法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分析

2.1指数平滑的定义

指数平滑法又简称平滑法,是对反映变量历史变化情况的统计数据即时问序列加以大致修匀平滑,以便分析变量的演变趋势。指数平滑预测方法是根据吞吐量历年统计数据利用直线或曲线来拟合时间数列的发展趋势并外推进行预测。它对时间序列的随机性和波动性考虑较少,这种方法在计算要求不高,又要做出迅速预测的场合是行之有效的。

2.2三次指数平滑法预测模型建模

2.2.1三次指数平滑法预测模型的基本原理

指数平滑法可用于在较少的数据个数下的预测,且外推预测可以不只一期。指数平滑法有一次指数平滑法、二次指数平滑法和三次指数平滑法。

指数平滑法的预测模型为:

Y(t+1)=αX(t)+(1-α)Y(t)

其中:

X(t)第t期的实际值;

Y(t)第t期的预测值;

α为平滑系数,注意在Excel中,阻尼系数为1-α。

设时间序列为X1,X2,X3,……,Xu ;用“S”表示指数平滑值,第t期一次指数平滑值记为St(1),二次指数

平滑值记为St(2) ,三次指数平滑值记为St(3)。

则,指数平滑值计算公式为:

St(1) = αXt +(1-α) St-1(1)

St(2) = αSt(1) +(1-α) St-1(2)

St(3) = αSt(2) +(1-α) St-1(3)

对预测周期为T年、基年为第t年的指标预测值Y^t+T,其三次指数平滑法的数学模型为:Y^t+T =at+btT+ctT2

式中,at,bt,ct均为平滑系数,计算公式为:

at =3 St(1) -3 St(2) +3 St(3)

bt =α[(6-5α)St(1) -2(5-4α)St(2) +(4-3α)St(3)]/2(1-α)2

ct =α2 [St(1) -2St(2) +St(3)]/2(1-α)2

2.2.2平滑初始值的确定

应用三次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时,须首先估算初始值S0(1),S0(2),S0(3)。由于本

次收集的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资料只有16年,不能够忽略初始平滑值对预测值的非正常影响,根据经验取前3个数据的平均值作为一次指数平滑的初始值,即:S0(1) = S0(2)= S0(3)=(X1 +X2 +X3)/3

2.2.3 α值的确定

采用指数平滑法预测,如果原数列波动不大,α宜取小值(0.1~0.3),这样可以使各期观察值的权数由近及远缓慢地变小;如果原数列波动较大,α宜取大值(0.6-0.8),这样可以加重近期观测值的权数,使各期观察值的权数由近及远较快地变小。但是,在多数情况下α值并不易判断,为准确起见,可分别选用不同的α值试算,结合港口实际情况,同时考虑最近几期的标准误差较小,选择预测结果比较合理的α值。

2.3预测步骤

(1)青岛港历年集装箱吞吐量统计资料如表2..1所示。

表2.1 1990—2005年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万TEU)

(2)利用Excel绘制年系列吞吐量散点图,见图2.1。

图2.l 青岛港历年集装箱吞吐量

(3)指数平滑法及其最优平滑系数选用

根据散点图呈现的显著的抛物线趋势,选用三次指数平滑法具有合理性。通过不断试算α值(0—1),并按照“近期数据标准误差较小”原则,最终确定最优α= 0.346。

(4)估算初始值,并利用Excel和Matlab等统计工具,进行平滑计算,过程如表2所示。

S0(1) = S0(2)= S0(3)=(X1 +X2 +X3)/3= 18.2333万TEU

表2 平滑计算过程表 (/万IEU)

(5)得到预测方程。

S2005(1) =464.409,S2005(2) =338.1698,S2005(3) =243.806

a2005=3×464.409—3×338.1698+243.806=622.5238

b2005=0.346×[(6—5×0.346)×464.409—2(5—4×0.346)×338.1698+(4—3×0.346)×243.8061/2(1-0.346)2=106.1892

c2005=0.3462 (464.409—2×338.1698+243.806)/2(1-0.346)2=4.4609

预测方程为:

Y2005 =622.5238+106.1 892T+4.4609T2

代入不同的T值计算各期的追溯预测值,如:

Y2005 =622.5238万TEU

Y2004 =520.7955万TEU

2.4青岛港“十一五”期的集装箱吞吐量预测

利用预测方程:Y2005+T =622.5238+106.1892T+4.4609T2

令T=5,得2010年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值:Y2010=1 264.993万TEU

借助国家“十一五”规划,青岛市将从煤炭、油气、铁矿石、集装箱等四个方面建设青岛港,青岛港的建设已纳入了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有专家预测,到2010年末,青岛港的港口吞吐量将达到3.2亿t,集装箱吞吐量有望达到1 200万TEU。上述预测结果与专家预测值较接近,预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3基于灰色GM(1,1)预测法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分析

3.1 灰色系统理论的定义

灰色系统理论(简称灰理论或灰论,Grey Theory),是我国学者邓聚龙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处理不完全信息的一种理论,是研究少数据不确定性的理论渊,灰色系统理论预测原理是将已知的数据序列按某种规则构成动态的或非动态的白色模块,再按某种变换、解法来求解未来的灰色模型,在灰色模块中按照某种准则,逐步提高白度,直到未来发展变化的规律基本明确为止。

灰色理论预测方法是指我们知道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可以满足某种数学关系和满足某种特定的条件,但是由于历史数据的不全面和不充分或者某些变量尚不清楚和不确定,使预测处于一种半透明的状态,随着事件的发展,数据的逐步积累,一些不确定的因素逐步明确,其预测将逐渐由暗变明,从而预测出未来的数值。

灰色模型是依据灰色理论用离散数据序列建立的微分方程动态模型,一般常用的灰色理论预测模型为GM(1,1)模型和GM(1,N)模型。灰色理论的预测分析通常分为5类,即数列预测,灾变预测,季节性灾变预测,拓扑预测,系统综合预测。集装箱吞吐量的预测属于灰色理论中的数列预测,这种预测是对系统行为特征指标观测值所形成序列的灰色预测,其特点是:对行为特征量(产量,销售量,吞吐量)等进行观测,利用以往的数据序列进行计算,预测的目标是:确定这些行为特征量在下个时刻(月或者年等)的值。对于灰色理论的具体预测方法本文以后的章节会详细介绍。

灰色理论能较好的预测函数变化的总体趋势,但该预测方法不适合逼近复杂的非线性函数,灰色理论在进行预测时往往为了提高预测精度,需要对灰色模型进行残差修正,文献陋剐都给出了灰色模型的一些改进方法。

3.2 灰色系统模型建模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是基于灰色系统的理论思想,将离散变量连续化,用微分方程代替差分方程,用生成数序列代替原始时间序列,弱化原始时间序列的随机性,进而建立微分方程形式的模型。这里采用的是数列的灰预测方法。

设n个原始数据组成一时间序列为:X = (X(1),X(2),……,X(n))。在本文中,X (0)代表近年来港口历年的集装箱吞吐量,X(0) 满足时间间隔相等的条件。

对序列进行级比判断,看级比δ(k)= X(k-1)/X(k)是否满足覆盖δ(k)∈(e-2/(n+1),e2/(n+1))的序列,如果不满足,则需要对原序列进行数据变换处理,通常变换处理方法有平移变换,对数变换,方根变换,得到序列:X(0) = (X(0) (1),X(0) (2),……,X(0) (n))。对序列进行一次累加,即做1-AGO,得:X(0) = (X(0) (1),X(0) (2),……,X(0) (n)),其中X(1) (t)=∑X(0) (t)。

称方程(1)为灰色微分方程,也称作GM(1,1)模型。

X(0)(k)+a Z(1)(k)=b (1)

其中,a,b为待估参数;序列Z(1) = X = (Z(1) (1),Z(1)(2),……,Z(1)(n))为序列相邻元素的均值生成的序列:Z(1)(k)=( X(1)(k-1)+ X(1)(k))/2

采用最小二乘法可以求出灰色微分方程X(0)(k)+a Z(1)(k)=b的参数a,b的估计值a^和b^。记

参数A=

由X(0)(k)+a Z(1)(k)=b,得Y=BA。

采用最小二乘法,求得参数向量A 的估计值A^:

,得到由序列X(1)生成的微分方程,其中

的解:

因而,GM(1,1)灰色微分方程的时间相应序列为:

(2)

其中,k=1,2,. ,n。

根据X^(1)(k+1)通过累减计算,可得序列X(0)的估计值:X^(0)(k+1)= X^(1)(k+1)- X^(1)(k)。在对数据进行反变换处理,就可得到原始序列X= (X (1),X (2),……,X (n))的预测值。最后,要对预测结果进行检验。有残差检验,级比偏差检验等。当符合精度要求时,就可以用来预测今后近期的数据了。

3.3若干常用预测方法的预测效果比较

由三次指数平滑法和修正的灰色预测法预测的结果发现三次指数平滑法的预测效果较好,平均绝对误差(EMA )、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EMAP)均较小,这验证了采用三次指数平滑预测方法对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的有效性。

4青岛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规划

4.1新时期港口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进程的加速,世界主要现代港口,总体上已开始由第三代向更高、更新层次过渡。具体而言,现代港口的主要发展趋势是:

(1)港口的规划、建设与布局与城市逐渐一体化.以临港产业为城市产业主体的发展新模式,使整个港城效益融合在一起。以往的“城以港兴”和“港以城荣”,已发展成为“港即是城”和“城即是港”。

(2)经济腹地围绕港口而协调发展。港口日益成为其所辐射区域外向型经济的决策、组织与运行基地。从区域性的产业布局、信息网络、人才供应到各类软硬件服务设施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都在向港口倾斜和靠拢。

(3)港口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并以竞争为主。其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各港口所在城市或所直接辐射的陆向经济腹地,都在集中力量发展基本区域的港口,并尽可能使本国,本地区的物流量由本区域港口处理.

(4)港口进一步向深水化、大型化和专门化方向发展。在目前全球排名前30位的集装箱港口中,已有20个以上具有15米以上的深水泊位、10万吨级以上的集装箱码头、20万吨级以上的干散货码头以及30万吨级以上的油码头,更大吨级的超大型深水码头己在建设和规划中,两面装卸的嵌入型或浮坞型码头也在规划和设计中。

(5)在地理布局上,港口向网络化方向发展。以全球性或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的港口为主、以地区性枢纽港和支线港为铺的港口网络,已经或正在形成。世界各地正通过行政管理、产权纽带、联盟经营等结成“组合港”.同时,港口呈现出管理技术信息化、控制技术智能化、位移技术高效化和环保技术绿色化的发展趋势,其功能定位从“多元化”向“基地化”方向发展。

4.2提高青岛港竞争地位的措施

新世纪的开始对青岛港的要求是,未来的5—15年期间,是青岛港发展的十分重要的时期,随着国民经济全面建设的需要,这将是青岛港的一个新的起点。新的起点要有新的目标,新的任务和新的举措。这就是以“十一五”规划建议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港口发展战略为核心,以港口发展为主题,以港口生产力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与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全面推进青岛港的发展战略规划。这五个方面是一个密切相关的整体,初步勾划出新世纪青岛港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战略布局和重点任务。是把青岛港的未来发展继续推向前进的重大举措,紧紧跟随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规划,青岛港开创港口发展战略的开端,这也是我国沿海港口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港的发展,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对青岛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这是一项极其艰巨又极其宏大的事业,需要全港职工加倍努力地工作。用大约

10-15年的时间,把青岛港建设成为一个北方国际航运中心。

青岛港的区位条件优越,腹地辽阔、经济发达,港口有一流的集疏运网络,集装箱运输规模大、发展持续,彰显出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明显的相对优势。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高速持续增长,但已经连续4年没有建设新的集装箱码头,港口处于严重超负荷状态。青岛港目前的年集装箱吞吐能力只有230万TEU,而2005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30.7万TEU,预测今后5年集装箱吞吐量年均递增12%,2010年将超过1 200万TEU箱。如何满足青岛港持续快速增长的集装箱运输需求、克服码头能力缺口的“瓶颈”呢?

(1)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应拓展融资渠道,继续加强与航运巨头的合作,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三国四方”积极参与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进一步加快前湾集装箱港区的建设步伐,督促各期工程高效优质快速完成。

(2)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之路

青岛港各单位纷纷眼盯内部,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港口,继续以“诚纳四海”的服务品质提升服务质量,挖掘潜力,突破发展“瓶颈”,争取做到不争建码头也能发展。

(3)冲破行政藩篱,统筹规划港口资源

树立合作、融合的理念,按照资源整合、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原则,建立战略联盟,优化供应链,提高整体竞争力。加强与山东港口群的合作,东合威海,南下日照,统一经营管理威海港和日照港集装箱码头。

综上所述,由于这些发展趋势的综合作用,使现代港口功链发生重要变化。即由保证经济活动顺畅完成的“后勤服务总站”转向推动经济活动有效动作的“前方调度总站”——“第四代港口”。因此,青岛港要想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在航运界站稳脚跟,就必须加快向第四代港口发展的步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港口作为综合交通运输的枢纽,已成为物流供应链上一个十分重要的节点。国内外经验表明,流畅的港口交通体系和现代化的交通组织管理是港口生存、发展、竞争的重要因素。

现今的青岛港由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三大港区组成。青岛港凭借其超前的码头建设和良好的码头运营,成功确立了中国第三、北方第一的集装箱港口地位。但是,由于港口经济的外部性可以有效带动其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国内其他港口纷纷投巨资改善港1:3条件,建设深水泊位来吸引干线船停靠泊。同时,日、韩等国家的集装箱港口凭借其先发优势和自由港政策,每年分流北方地区200万TEU的远洋中转货物,内忧外困,对青岛港的集装箱发展提出了严竣挑战。

本文通过用二次平滑指数和灰色系统理论原理预测的方法对青岛港进行了分析和预测通过青岛港的实际提出了规划与改进方法,对其如何把握竞争吸引国内的远洋货物境内中转等提出了综合措施从而加快青岛港的发展。

为完成此次论文,真诚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吕延昌老师,张丽彩老师,感谢他们真诚对我指导。这篇论文是在二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与鼓励下完成的。吕老师和张老师为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选择角度撰写论文等方面提供了很多专业性的指导。吕老师和张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都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在此谨向二位老师致以诚挚的感谢!

另外我还要感谢为这篇论文的完成付出了辛勤劳动和心血的同学们,他们团结合作、认真严谨、不畏艰苦,给了我极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彭红.港口集装箱预测方法分析[J] 中国水运,1999(12):16.

[2] 洪承礼.港口规划与布置.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3] 青岛统计局.2006年青岛市统计年鉴[R].

[4] 黄顺泉.关于港口吞吐量预测方法选择的探讨.集装箱化,2003(7)

[5] 孙艳玲.隐含在Excel中的统计预测方法研究——简单移动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在Excel中的处理[J].问题研究,2002(01):14~16.

[6]张明香,张婕姝.基于三次指数平滑的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集装箱化,2006,7:37-39

[7] 邓聚龙.灰色系统理论教程[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8] 徐国祥.统计预测与决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9] 真虹.港口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10] 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11] Ilsley,Peter Spencer.The use of the moving average forecasting.1inear trend forecasting,and exponential smoothing forecasting techniques in education[R]//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1.2002(8):2013.

[12] Tsaur,Ruey-Chyn.Further examination to fuzzy exponential smoothing model[J].Journal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ngineers,2005(11):521~530.

青岛港的现状

青岛港拥有的的资源现状 (一)青岛港港区分布及泊位情况 青岛港由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三大港区组成。现有职工1.6万人,拥有码头15座,泊位72个。其中,可停靠5万吨级船舶的泊位有6个,可停靠10万吨级船舶的泊位有6个,可停靠30万吨级船舶的泊位有2个。主要从事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粮食等进出口货物的装卸服务和国际国内客运服务。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2009年青岛港口吞吐量居世界大港第7位。 青岛港共有装卸机械752台,其中,门机、轮吊、浮吊等起重机械144台,最大起重能力为320吨。有集装箱装卸桥13台,轮胎龙门吊25台,集装箱牵引车 103台。大型煤炭、矿石机械有翻车效率为每小时60节3800吨的翻车机2台、装船效率为每小时4500吨的装船机2台,原油、成品油装卸设备有装卸效率为每小时3500立方米的输油臂10台,可满足30万吨级以上油轮的装卸需要。青岛港全港现有72个泊位,分布在七大装卸区。 (二)青岛港的七大装卸区拥有资源现状 北港——主要从事大宗化肥、粮食、硫磺、氧化铝等散杂货作业。拥有青岛港八号码头49、50, 51号泊位和七号码头43、44泊位,岸线总长1000余米,可同时停靠5万吨级船舶2艘、2万吨级1艘和5千吨级1艘;共有生产性库场40余万平方米,堆存能力80万吨;有仓库7座,其中802库具有筒仓功能,可一次堆存散货3万吨;拥有各类装卸机械136台;散货灌包机21台,适用于氧化铝、化肥、粮食、饲料、硫磺等货种的灌包作业,灌包件重适用于25-1500公斤,误差标准为千分之二,昼夜灌包能力8000-12000吨。 大港——主要从事散货、件杂货、大件设备和内贸集装箱装卸作业,是青岛港进出口粮食、五金钢材的装卸运输基地。拥有一、二、四号3座码头,计17个生产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9个,最大靠泊能力5.5万吨级;有钢结构轻

青岛港口资料

青岛港口资料 港口中文名:青岛 港口英文名: QINGDAO 港口代码: CNQIN 港口缩写: TAO 所在国家: CHINA 经纬度:36°04’N 120°19’05”E 时差: -8:00 锚地: 36-00-30N120-21-30E 泊位吃水:大港航道限制最大吃水13米;前湾航道限制最大吃水14米海图号: 12351甲,12352甲(中) 详细介绍:自然条件 气象: 风况:夏季多南风及东南风,冬季多北风及西北风。每年大于7级以上大风天约8天;台风每年约发生1~2次,对港口影响甚小。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为755.6毫米,6~7月降雨最多,占全年的70%。 雾况:年平均雾日51.6天,每年4~7月为最多,对航运、生产影响不大。气温:年平均气温为12.1℃,极端最高气温35.4℃,极端最低气温-16℃。冰况: 水文: 潮汐:为正规半日潮型,平均高潮位3.85米,平均低潮位1.08米,最高高潮位5.36米,最低低潮位0.70米。 潮流:属半日潮流,总的特点是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涨潮历时小于落潮历时,潮流基本属于往复流,最大流速方向同海岸平行。前湾最大涨潮流速0.51米/秒,最大落潮流速0.33米/秒。 波浪:胶州湾波浪主要为湾内小风区波浪及外海波浪经湾口的折射波、绕射波。 交通状况青岛港具有良好的运输条件。胶济铁路和胶黄铁路、济青高速公

路、烟青高速公路、环胶州湾高速公路与港区相连。青岛港客运站与青岛国际航空港、青岛火车站连成立体交通服务网络。发达的铁路、公路、水路、管道运输,使青岛港具有高效的疏港运输能力。海路可达国内外各港口,货运航线可至东北、华北、华东各省沿海;客运有至上海、日本下关、韩国仁川等航线。 经济腹地青岛港的经济腹地为青岛市、山东省及河南、河北和山西省部分地区,纵横连接华东、华北、中南等地区。 青岛港腹地内工业发达,主要有轻工、纺织、石油化工、机械制造、采掘、冶金等工业。腹地内矿产资源、建材资源、海产品、农副产品较为丰富。山东、山西都是中国主要的能源基地。通过青岛港出口的主要货种有原油、煤炭、五金、矿产、工业原料、纺织品、食品、冻货和其他农副产品;进口的主要货种有矿石、木材、粮食、五金、机电设备、化肥、纺织品等、现在青岛已是一个以轻纺工业、外贸、海洋科研和风景旅游为主要特色的城市。 青岛市是山东半岛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中心之一,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享有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青岛市是一座山光水色秀丽、自然景观独特的海滨城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有“东方瑞士”之美称。青岛市的主要风景名胜有崂山、八大关、栈桥、小青岛、鲁迅公园、第一海水浴场、小鱼山、神话洞、中山公园等。 港区分布及泊位情况 青岛港全港现有72个泊位(商用泊位46个),分布在七大装卸区(公司),详细情况请见下表: 北港公司:青岛港务局直属装卸公司之一。主要从事大宗化肥、粮食、硫磺、氧化铝等散杂货装卸、灌包作业。99年完成货物吞吐量467.4万吨。公司拥有青岛港八号码头49、50、51号泊位和七号码头43、44泊位,岸线总长1000余米,可同时停靠5万吨级船舶2艘、2万吨级1艘和5千吨级1艘;共有生产性库场40余万平方米,堆存能力80万吨;有仓库7座,其中802库具有筒仓功能,可一次堆存散货3万吨;拥有各类装卸机械136台;散货灌包机21台,适用于氧化铝、化肥、粮食、饲料、硫磺等货种的灌包作业,灌包件重适用于25-1500公斤,误差标准为千分之二,昼夜灌包能力8000-12000吨。码头

青岛港港口企业信息管理成功案例

青岛港港口企业信息管理成功案例 青岛港始建于1892年,是已具有115年历史的国家特大型港口,全国512户重点国有企业之一。由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三大港区组成。现有职工16000人。拥有码头15座,泊位73个,其中,营运码头13座,营运泊位49个。万吨级以上泊位32个,可停靠5万吨级船舶的泊位6个,可停靠10万吨级船舶的泊位6个,可停靠30万吨级船舶的泊位2个。主要从事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粮食等各类进出口货物的装卸服务和国际国内客运服务。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青岛港集团作为百年老港,经过“八五”和“九五”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跃居亿吨大港的行列,迈进了自动化作业时代并开始向信息化时代挺进,港口生产方式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所有这一切,为港口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实现管理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根据青岛港集团“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总体建设思路,东方易维公司与青岛港信息中心一起共同提出了青岛港项目建设的总体规划并通过近半年的开发运行,系统已经于2006年正式投入使用。 应用系统平台的建设主要是建立一个良好的企业运营支撑系统,本次建设采用成熟的中间件,构筑具有高性能、可移植、可扩展的应用系统,使应用系统既具有高起点、高科技含量与高度兼容的特性,方便青岛港集团机关与各二级单位应用的互联互通,以达到资源共享的,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目的。 用户需求: 方案目标:通过系统的建设,实现青岛港集团企业管理上水平,效益上台阶的目标。达到以下的效果: 1、企业领导层能迅速准确地了解企业个应用系统真实的运作状况,及时做出经营决策; 2、深入企业管理过程之中,及时掌握各业务过程中的重要数据,对所有营运过程进行精细化控制提供保证,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水平、集团信息共享,降低企

青岛港招商局国际集装箱码头

目录 青岛港招商局国际集装箱码头 青岛保税区物流园区 项目介绍 股东背景 码头进度与基本配置 集装箱码头业务模式及特点 保税物流园政策优势 保税物流园为客户带来的利益 园区功能和业务模式 完善、和谐的公共服务环境 附录:政策文件与主要参数、说明 企业理念 项目介绍 青岛港招商局国际集装箱码头与青岛保税物流园区是国务院批准青岛市实施“区港联动”唯一载体项目,是青岛港迈向自由港的起点项目。 该项目位于青岛前湾地区,总投资额约50亿元人民币,规划总面积为2.65平方公里,其中包括1.65平方公里的集装箱码头区和1平方公里的保税物流园区。 码头项目规划岸线长度为2272米,港区规划建设规模为3个10万吨级、2个3万吨级(水深、结构按5万吨级)共5个集装箱专用泊位和2个3万吨级多用途泊位,年吞吐能力达450万标箱和件杂货200万吨。青岛港招商局国际集装箱码头于2006年12月21日开港,2007年6月份开通了第一条班轮航线。 青岛保税物流园区规划建设高端、立体仓库40余万平方米,集装箱堆场14万平方米。保税物流园区现有1号仓库8700平方米,保税堆场40000平方米,2号仓库12800平方米;4号单层库14500平方米;51000平方米的3号双层立体库在08年6月完工。整个园区建设计划在2009年完成。2005年11月11日,保税物流园区顺利通过国家海关总署联合验收组验收,并开园运作。 股东背景 青岛港招商局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简称招商局青岛公司,英文简称CMT)为招商局集团的旗舰子公司——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在青岛的独资公司。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香 港联交所:0144)是招商局集团的旗舰子公司。 招商局集团创建于1872年,已走过130余年的历程,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民族企业百年历程缩影”。招商局现为国家驻港大型企业集团、香港四大中资企业之一。以2006年底计,拥有总资产逾1143亿元,管理总资产逾10216亿元。招商局集团在我国交通运输与基础设施产业(港口、公路、能源运输、物流)、房地产业、金融业(银行、证券、基金及保险经纪)等领域有着重要影响,同时还投资于集装箱制造、修船、油漆制造、海事产品贸易等领域。 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是首家香港上市的红筹股公司,并于2004年9月成为香港三十三只恒生指数成分股(蓝筹)公司之一。招商局国际的主营业务为港口及港口相关业务,旗下港口分布于香港、深圳、漳州、宁波、上海、天津和青岛。2006年,招商局国际所辖集装箱码头集装箱吞吐量达4024万TEU,在世界港口行业中占有重要一席。招商局国际进行战

青岛港海铁联运发展情况

青岛港海铁联运发展情况 青岛港海铁联运业务近五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尤其在2013年国家领导人提出“一带一路”的合作发展理念和倡议后,青岛港闻风而动,针对港口地理位置特点,分析了腹地货源、集装箱航线、港口铁路作业能力等情况,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多式联运工作计划,联运箱量从2011年的20万标箱,2015年箱量预计完成30万标箱,同比增长36%,成为全国港口海铁联运操作量第一名。 一、海铁市场开发情况 海铁联运产业的发展扩大,受到了传统公路汽运物流的挤压和冲击,因此,青岛港派出专业揽货人员上百人、行程上万公里,到省内外货源聚集地开展宣传、推介,与客户面对面的算账对比,用优惠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成功开辟了一条条直通码头的班列线路,目前,青岛港海铁联运班列线路总量达到27条,其中:管内(青岛):泰山、聊城、莱芜、博兴、周村、湖田;管内(黄岛):临沂、临清、烟台、威海、农中、阳谷、曹县、菏泽、邹平、华泰、兖州、胶黄小运转;管外:郑州、西安、银川、成都、乌鲁木齐;过境:阿拉山口、霍尔果斯、满洲里、二连浩特。 2011年以来各班列箱量稳步增长,其中2015年新开通胶州、烟台等班列,其中胶州2015全年完成17万标箱、烟台预计完成5万标箱,国际过境预计完成2万标箱,同比增

长15%,郑州、西安等其他班列均有增长。 二、港口端集装箱铁水联运场站设施现状和建设情况暨专用机械设备投入情况 场站设施现状: 黄岛港站拥有两条850米集装箱铁路专用线,轮胎吊一台,正面吊4台。 青岛港站拥有两条600米集装箱铁路专用线,轮胎吊两台,正面吊两台。 胶州站拥有两条900米集装箱铁路专用线,龙门吊四台,正面吊1台。 建设情况和机械设备投入情况: 货量的大幅增长,对现场装卸作业能力是个巨大的考验,尤其是在专用机械设备投入方面。面对重资产投资大、收益慢的现状,青岛港利用以租代购、改造盘活等方式,花重金投入机械设备,确保所有货量接的下、运得出,具体投入明细如下:从码头前沿租来两台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并进行技术改造,费用为70万元;更新投产集装箱正面吊3台,费用为960万元;更新叉车5台,费用为80万元;新增集装箱空箱正面吊1台,费用为190万元;更新集装箱牵引车10部,费用为350万元;改造集装箱甩挂牵引车10台,合计投入8万元;各种设备、基础设施投资总额累计3358万元。

浅析青岛港现状及发展

浅析青岛港现状及发展 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8312327851.html, 2011-11-20 19:31:20 华人论文网 【摘要】:港口的发展促进了港口城市和腹地的经济快速发展,现代港口的功能正在从传统单一的货物装卸运输功能,逐渐向提供现代物流服务和全方位的增值服务方向发展。青岛作为山东省的经济龙头城市,港口的发展自然是重中之重,本文从青岛港发展现状出发,基于对青岛港口开发现状和发展环境的分析,运用SWOT模型对青岛港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竞争优劣势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对青岛港发展港口物流提出一定的建议,使其抓住机遇,增强自身竞争力,实现其自身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青岛港,SWOT分析法,发展现状,港口物流,发展模式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a port can promote the economy of the port city and the interior land. The modern port ha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the single and traditional one, as a place of transfer goods and transport, to an advanced service system, containing the modern logistic service and the comprehensive value added service. Qingdao is the economical head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the growth of his por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th e city’s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begins from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Qingdao port. The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circumstances of the port, using the SWOT model analyz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growth of Qingdao port. The factors include interior and exterior environment and the competition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the port. In the end this article presents some advice about the logistic service of Qingdao port after analysis, suggesting the port hold the chance and strengthen his power to make a more quickly and better development. 【KEY WORDS】:Qingdao Port, SWOT, Curr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Logistic Service of the Port, Development Model 引言 港口经济是以港口为中心,港口城市为载体,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港口相关产业为支撑,海陆腹地为依托的一种开放型经济;或者说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港航、临港工业、商贸、旅游等相关产业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区域经济。作为本区域与外界物资和信息交换的重要载体,港口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港口的发展促进了港口

我心目中的青岛港

我心目中的青岛港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在青岛港工作了近半年,虽然时间不是太长,但我对常主席、总裁和他领导下的青岛港早已慕名已久。在这半年的工作中,每天我都感到十分充实并富有激情,这种充实与激情的来源,除了在工作中能学到很多,满足我的求知欲,最重要的是青岛港的性质让我感到我所做的工作是一个伟大的事业——祖国建设事业。 青岛港是百年老港,在旧社会见证了祖国的那段可耻的历史,那时的青岛港就是外国侵略者为方便海上运输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小码头。青岛港曾经的屈辱历史,是中华民族遭受列强侵略的典型代表。1898年,德国以强行租借青岛99年。此后,青岛港又惨遭日本、美国的蹂躏。在新中国成立前的50多年里,青岛港没有一台机械设备,货物装卸全靠码头工人肩扛。歌谣“脚踏七寸桥板,抬着煤炭去登天。一“步走不牢,尸首都不见”,是码头工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青岛港开始了的发展,虽说比原来好了,但是仍然没有摆脱苦脏累,还是人人瞧不起的“臭老搬”。后来,出身搬运工的常德传担任了当时的青岛港港务局局长一职,成为青岛港的领导人,这也成为了青岛港的转折点。在常主席、总裁的领导下青岛港开始了惊天动地的发展。多年来艰苦创业,青岛港已成为世界第七大港,集装箱世界第八大港。进口铁矿石吞吐量居世界港口第一位,进口原油吞吐量居全国港口第一位,外贸吞吐量居全国港口第二位。集装箱装卸效率、铁矿石卸船效率世界第一。 在青岛港,你会发现这里有很好的风气,每个工人都纪律严明,工作认真,做事严谨,十分有素质。在青岛港,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事情,通过“211”、五学和脱产培训等,提高了职工的业务知识和政治素质在。青岛港,工人是真正的主人。青岛港是育才成才的大熔炉。在青岛港,一个信念深入人心——“只要肯学肯干,人人都能成才”。集团鼓励职工学习创新、练绝活,让一大批职工成为了技术行业的佼佼者。青岛港不仅风气好,环境也好。如果你去过很多港口,你会发现青岛港是最干净,最有秩序的港口,货物码的整整齐齐,就连矿石码头,地上也十分干净。青岛港的领导层,也许是最不舒服的。他们继承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光荣传统,20年坚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每年夏天最热、冬天最冷的时候,集团领导带领两级机关干部到一线跟班劳动调研30多天,体察工人疾苦,改进各方面工作。他们继承了我们党领导干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各级领导公开向职工承诺:“向我看齐!”不建办公大楼省下钱来建码头,不装修办公楼装修职工的候工楼,不买小车买职工班车。 青岛港发展如此快速,关键是有了常主席、总裁这样一位好的当家人。常主席、总裁搬运工,深知基层的苦难,因此立志要造福职工,在青岛港二十三年的发展中,受益最大是人群就是我们这些职工,在这二十几年里,青岛港集团进行了三十三次大增资,即使在危机时期,青岛港也决不让一个青岛港人下岗,而且逆风而上,为职工涨工资发福利,而且涨的幅度也由职工决定。常主席、总裁关心职工的切身问题,常主席、总裁经常说,青岛港办事情、作决策就要以广大职工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前提。职工拥护的事多办,职工不赞成的事坚决不办。常老总就是这样以人格的魅力赢得了职工群众的心,赢得了广大员工的信赖。而他自己,艰苦朴素,几十年如一日,带领各级领导下基层调研,和职工一起同吃同住同流汗。多次拒绝职工自发的各种奖励,而且将奖励给自己的房子让给了一位老红军。很多职工都住上了新楼房开上了高级汽车,而他依然住着那间旧房子开着以前的老汽车。各种鼓励学习、奖励创新的物质与精神奖励催生了一批以许振超为代表的“明星工人”。在“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信念中,职工自觉把自己的命运与港口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常主席、总裁是为优秀的共产党员,他教导我们要始终“听党话,跟党走,报党恩”,用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做好共和国的长子、孝子,他知道身为国企的

港口的介绍

港口的介绍 港口的介绍在中国,沿海港口建设重点围绕煤炭、集装箱、进口铁矿石、粮食、陆岛滚装、深水出海航道等运输系统进行,特别加强了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建设。政府集中力量在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厦门和深圳等多个港口建设了一批深水集装箱码头,为中国集装箱枢纽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煤炭运输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建成一批煤炭装卸船码头。同时,改建、扩建了一批进口原油、铁矿石码头。到2004年底,沿海港口共有中级以上泊位2500多个,其中万吨级泊位650多个;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150万标准箱,跃居世界第一位。一些大港口年总吞吐量超过亿吨,上海港、深圳港、青岛港、天津港、广州港、厦门港、宁波港、大连港八个港口已进入集装箱港口世界50强。(选自《中国2005》) 2012年,全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07.76亿吨,比上年增长7.37%。其中,沿海港口完成68.80亿吨,内河港口完成38.96亿吨,分别增长8.2%和5.9%。 2012年,全国港口完成旅客吞吐量1.94亿人,与2011年基本持平;其中,沿海港口完成0.79亿人,内河港口完成1.15亿人,分别下降1.5%和增长0.8%。 2012年,全国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0.6亿吨,比上年增长9.68%。其中,沿海港口完成27.86亿吨,内河港口完成2.71

亿吨,分别增长9.5%和12.0%。 2012年,全国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7亿teu,比上年增长8.43%。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58亿teu,内河港口完成1950万teu,比上年分别增长8.0%和12.3%。 近十年来,中国沿海港口建设投资近万亿元,其中2012年,沿海建设投资达到了1004.14亿元。截止2012年,全国亿吨以上港口(包括沿海和内河港口)已达29个,其中,沿海亿吨港口19个,内河亿吨港口10个,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1862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886个。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日前出炉《全球港口发展报告(2012)》。报告显示,在我国外贸疲软、内需不振的双重压力下,我国亿吨以上港口(包括沿海和内河港口)新增至29个,港口生产保持稳定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 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港口共完成货物吞吐量97.4亿吨,同比增长7.4%。受国际需求疲软及国内经济转型双重压力影响,我国前五大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均未超过10%。然而,没有高基数压力的中、小港口仍以两位数增幅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 (1)自然条件、经济腹地要求高 港口建设发展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广阔的水陆域、必要的泊位水深、良好的气象等条件是现代码头长期充满活力的必要保证。港口的发展还需要有发达的经济腹地条件,为港口提供稳定的货源。 (2)集疏运条件要求高 现代港口必须具有完善与畅通的集疏运系统,才能成为综合

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集装箱码头是水陆联运的枢纽站,是集装箱货物在转换运输方式时的缓冲地,也是货物的交接点,因此,集装箱码头在整个集装箱运输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全球集装箱港吞吐量排名情况如何?下面来关注一下。 具体报道表示 中港网发布2015年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吞吐量统计排名表显示,2015年,全球十大集装箱港排名座次中,包括香港港在内的中国港口共包揽七席,余下的第二、第六、第九名分别由新加坡港、韩国釜山港、阿联酋迪拜港摘得。前十大港口中,中国港口“军团”完成的集装箱吞吐量所占比重占到七成,为%,较上年%的分量进一步加重。 集装箱港口的吞吐量排行榜中我国位居前茅 按吞吐量计,2015年,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排序依次为上海港、新加坡港、深圳港、宁波-舟山港、香港港、釜山港、青岛港、广州港、迪拜港、天津港。2015年全球前十港口队列中未有新面孔出现,位次变化也仅有宁波-舟山港和香港港互相交换位置,其余港口仍保持原位。宁波-舟山港继2014年超越韩国釜山港、首次跻身世界前五后,2015年又一鼓作气超越香港港,集装箱吞吐量多出香港港50多万标箱,坐上第四名的宝座,香港港则由2014年的第四名滑落至第五名,釜山港虽位居第六,但以70万标箱左右的差距,大有重新夺回世界第五之势。 近几年吞吐量的具体分析 2015年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口仍为我国的上海港,上海港以万标箱的吞吐量,连续6年坐稳全球第一的宝座。排名第二的新加坡港在2015年大幅下降%,上海港增长%,被上海港甩出一条街,差距逾500万标箱,多年贴身近搏争夺世界第一,彻底梦碎。从最近四年来看,上海港与新加坡港的差距呈逐步拉大之势,据数据跟踪,2012年上海港与新加坡港差距为80余万标箱,2013年扩大到100余万标箱,2014年差距再拉大到约140万标箱,而2015年更将差距锁定在560万标箱左右。 2015年,深圳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标准箱,连续三年稳坐全球第三的位置。据中港网数据,2013年,深圳港首次超越香港港,跃居全球第三,其后逐渐扩大与第四名香港港的差距,世界第三的位置牢牢站稳。 宁波-舟山港近年发展势头迅猛,2014年将曾经连续11年排名全球集装箱港口第五位的釜山港拉下马,之后马不停蹄,2015年又夺得香港港全球第四的位置。据中港网数据,2015年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6%,虽受国内外经济形势低迷影响,较2014年增幅有所下滑,但仍居前十港口前列。更多最新集装箱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信息请咨询中国报告大厅网站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港口集装箱产业市场运行暨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下滑一位退守第五的香港港,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四年下跌,2015年增幅为-%,创下13年来的新低,增速在前十大港口中垫底。值得注意的是,前十港口中,2015年出现负增长的仅有香港港和新加坡港,新加坡港增幅为-%,反映出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以集装箱中转运输为主的港口,面临更大压力。 2014年痛失世界第五宝座的釜山港,2015年仍暂守第六名的位置,但%的增速不容小觑,其与世界第五的差距不足70万标箱。2016年釜山港或卷土重来,重返世界前五,其吞吐量也有望从2015年的1943万标箱,进入2000万标箱级的港口大佬“俱乐部”。 分别排名第七和第八位的青岛港与广州港,2015年吞吐量均属于1700万标箱量级,二者差距微乎其微,因而位次竞争更趋激烈和敏感。从近年的形势来看,据中港网数据显示,2012年,青岛港以微弱差距惜败广州港,排名其后,2013年,又以微弱优势打败广州港,排名其前,2014年,再以微弱差距继续领先广州港。以可比的统计口径来看,2015年,二

试论青岛港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论青岛港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沿海港口吞吐量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剖析了沿海港口在国民经济、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了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在港口发展中的指导作用,同时分析了目前沿海港口发展面临的问题;历史阶段对沿海港口的新要求,提出了建议。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coastal port throughput of rapid growth in recent years, analyses the status and function of coastal ports in the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emphasizes the guiding role of the coastal port layout in the port development, and analyzed the coastal port development problems; in the face of the new requirements on the coastal ports of the new historical stage,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关键词:沿海港口发展形势;要求;对策 Key words: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coastal ports; countermeasures; 目录 引言 港口经济是以港口为中心,港口城市为载体,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港口相关产业为支撑,海陆腹地为依托的一种开放型经济;或者说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港航、临港工业、商贸、旅游等相关产业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区域经济。作为本区域与外界物资和信息交换的重要载体,港口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港口的发展促进了港口城市和腹地的经济快速发展,港口竞争也在日益加剧。青岛作为山东省的经济龙头城市,港口的发展自然是重中之重,因此必须对青岛港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机遇进行具体分析。 一、青岛港发展现状 青岛港始建于1892年,是我国特大型港口,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由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三大港区组成。

港口基本情况介绍(DOC)

港口基本情况介绍 港口是具有水陆联运设备和条件,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的运输枢纽。港口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实现外向型经济的窗口,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港口是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工农业产品和外贸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船舶停泊、装卸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由于港口是联系内陆腹地和海洋运输(国际航空运输)的一个天然界面,因此,人们也把港口作为国际物流的一个特殊结点。 一、我国沿海港口基本情况 我国主要港口在世界港口中已经占据重要地位,在世界港口的排名不断靠前,其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上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沿海港口建设重点围绕煤炭、集装箱、进口铁矿石、粮食、陆岛滚装、深水出海航道等运输系统进行,特别加强了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建设。据《2013-2017年中国港口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07.76亿吨,比上年增长7.37%。

其中,沿海港口完成68.80亿吨,内河港口完成38.96亿吨,分别增长8.2%和5.9%。 2012年,全国港口完成旅客吞吐量1.94亿。其中,沿海港口完成0.79亿人,内河港口完成1.15亿人,分别下降1.5%和增长0.8%。全国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0.6亿吨,比上年增长9.68%。其中,沿海港口完成27.86亿吨,内河港口完成2.71亿吨,分别增长9.5%和12.0%。全国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7亿TEU,比上年增长8.43%。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58亿TEU,内河港口完成1950万TEU,比上年分别增长8.0%和12.3%。 近十年来,中国沿海港口建设投资近万亿元,其中2012年,沿海建设投资达到了1004.14亿元。截止2012年,全国亿吨以上港口(包括沿海和内河港口)已达29个,其中,沿海亿吨港口19个,内河亿吨港口10个,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1862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886个。 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港口共完成货物吞吐量97.4亿吨,同比增长7.4%。受国际需求疲软及国内经济转型双重压力影响,去年我国前五大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均未超过10%。然而,没有高基数压力的中、小港口仍以两位数增幅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2013年1季度,虽然欧洲经济仍难以摆脱欧债危机的影响,但美国、中国及日本的经济活动均呈现较好涨势,全球经济实现自上年4季度以来触底企稳的

整理浅析青岛港现状及发展

文件编号________ 浅 析 青 岛 港 现 状 及 发 展 20 年月日

附件一 扬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研究参考课题参考课目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研究课题题目,由扬州市人口普查办公室初定,各单位可根据市定题目,结合实际,自定具体题目及研究重点,确定课题分析内容。 第一部分人口发展 扬州人口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势 扬州人口发展趋势及控制对策 扬州人口生活质量评价研究与开发 不同地区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扬州人口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 我市人口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问题研究 我市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我市人口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扬州人口发展与计划生育研究 扬州市资源、环境、人口与经济承载力研究 扬州市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度评价

市区、县(市)适度人口规模研究 扬州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动趋势与调控策略 扬州市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和对策第二部分文化素质 全面提高人口文化素质的措施和途径 我市人口文化现状及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对策研究扬州教育事业发展状况研究 扬州女性人口文化素质扫描 我市劳动者文化素质探析 扬州市人口文化素质变化与人力资本投资策略扬州市人才资源状况与人才战略 第三部分劳动就业 扬州市就业人口状况和发展趋势研究 我市劳动就业问题和发展状况分析 我市城镇失业人口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我市女性人口就业现状与分析 我市居住就业空间分布对居民通勤的影响及对策我市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动趋势与对策

我市社会保障水平及其适度性选择研究 第四部分城市化进程 扬州市人口城市化发展问题研究 扬州市城市化进程与发展趋势研究 扬州市城市化和服务业发展研究 我市人口现代化进程及与省内城市的分析比较扬州市外来流动人口现状及对策建议 从人口普查资料看我市人口流动 我市(县、区)人口迁移流动特征及机制分析扬州市人口迁移流动的年龄模式研究 我市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与对策 扬州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人口问题 第五部分人口年龄婚姻 人口生育水平与人口控制问题研究 我市老年人口现状分析与思考 我市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市人口婚姻关系和家庭结构状况分析 我市家庭户结构变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及对策

青岛港港口概况

青岛港港口概况 一、港口位置及综合交通情况 青岛港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黄海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0°19′、北纬36°05′。水路距上海港404海里、天津港460海里、广州港1169海里、香港1160海里,距北美、西欧、澳大利亚等港口超过5000海里,目前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现有集装箱班轮航线几十条,并有国际邮轮不定期来港。陆路距烟台市168公里、日照市104公里、潍坊市135公里、济南市318公里,公路有济青、同三、青威、青银四条高速公路和204、308、309三条国道,以及多条省级干线公路;铁路通过胶济线与全国铁路网衔接。航空方面,青岛国际机场已开通国内航线78条,国际和地区航线14条,每周航班密度达到1400余班。 二、自然条件 (一)气象 采用1960~1996年海军团岛气象站实测资料统计。 1、气温 青岛年平均气温12.4℃,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5.4℃(1968年8月1日),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6.0℃(1970年1月4日)。 2、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685.4mm;降雨多集中在每年的6月下旬至9月上旬,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左右。 3、风况 年平均风速5.5m/s。常风向为SE,频率为12%;次常风向为NNW,频率为11%。强风向为NNW,最大风速为23m/s;次强风向为N,风速为22m/s。>6级大风天数年平均为18d。

4、雾 年平均雾日46.9d。每年的春末夏初(4月~7月)海雾盛行,平均每年能见度小于1km的雾日约15.8d。 (二)水文 1、潮汐 本海区潮汐属正规半日潮。外海潮波由东向西传播,高潮时间东部早于西部,潮差西部略大于东部;胶州湾的潮差由湾口向湾底逐渐增大。各港区潮位特征值分述如下(以下给出的潮位值均从当地理论最低潮面起算): (1)老港区 ①潮位特征值 平均高潮位 3.80m; 平均低潮位 1.02m; 平均潮差 2.78m; 平均海平面 2.42m。 ②设计水位 设计高水位 4.34m 设计低水位0.37m; 极端高水位 5.43m 极端低水位-0.85m。 (2)黄岛油港区 ①潮位特征值 平均高潮位 3.85m; 平均低潮位 1.08m; 平均潮差 2.77m; 平均海平面 2.46m。 ②设计水位 设计高水位 4.32m 设计低水位0.47m;

青岛港简介

青岛港简介(中英文) 在浩瀚的太平洋西海岸,坐落着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青岛位于中国北方海岸线的中部,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主要节点城市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支点城市。她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散发着国际化大都市的耀眼光芒。 On the west coast of the Pacific, the City of Qingdao is at the center of the coastline in North China, standing for a node on the Economic Corridor of New Eurasia Continental Bridge and a pivot for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百年青岛百年港。青岛港开埠于1892年,至今已走过了120多年的历程。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opening of the port over a century ago. Established in 1892, Port of Qingdao has a history over 120 years. 当蓝色的汛风从这里掠过太平洋吹向世界时,历百年而弥新的青岛港正不断迎接时代的挑战和召唤,迈出转型跨越的步伐。 While the wind sweeps from Qingdao across the Pacific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Port of Qingdao, answering to the calls of the era, is entering into a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四大港区打造增长极 Power Engine of 4 Port Areas 青岛港由青岛大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港区和董家口港区四大港区组成,拥有可停靠目前世界最大的万TEU船舶的集装箱码头、45万吨级原油码头、40万吨级矿石码头和10万吨级煤炭码头等代表着当今最大最先进船舶的专业化深水码头。世界上有多大的船舶,青岛港就有多大的码头。

青岛港港口企业信息管理成功案例

青岛港港口企业信息管理成功案例 青岛港企业信息化管理成功案例 青岛港创建于1892年。它是一个有着115年历史的国家特大型港口,是全国512家重点国有企业之一它由青岛港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和前湾新港区组成现在有16,000名员工拥有15个码头和73个泊位,其中营运码头13个,营运泊位49个。万吨以上泊位32个,5万吨级泊位6个,10万吨级泊位6个,30万吨级泊位2个主要经营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石、粮食等各类进出口货物装卸服务和国际国内客运服务与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进行贸易青岛港集团作为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国际贸易港口和海上运输枢纽,作为一个百年老港,经过“八五”和“九五”十年的快速发展,已跃居1亿吨港口行列。它已经步入自动化操作时代,并开始推进到信息时代。港口生产方式正在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这些都为港口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实现管理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根据青岛港集团“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总体建设思路,东方益威公司和青岛港信息中心共同提出青岛港项目建设总体规划。经过半年的开发和运行,该系统已经在XXXX正式投入使用。应用系统平台的建设主要是建立一个良好的企业运营支撑系统。该架构采用成熟的中间件构建高性能、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的应用系统,使应用系统具有高起点、高技术含量和高兼容性的特点,方便青岛港集团与二级单位应用的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工

作效率,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目标。 用户需求: 方案目标:通过系统建设,实现青岛港集团企业管理更上一层楼、效益更高的目标取得以下成果: 1,企业领导能够快速准确地了解企业应用系统的真实运行情况,并及时做出运行决策; 2、深入企业管理流程,及时掌握各业务流程中的重要数据,为精细控制所有运营流程提供保障,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实现集团信息共享,降低企业内部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3,企业的各项业务流程更加规范、科学,各环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使企业的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4。通过过程机制建立高度灵活的企业组织结构和授权控制体系,实现对部门和员工的一定量化考核,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5。通过各种流程参数调整,建立高度灵活的企业管理体系结构,满足企业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6、使企业建立以数据仓库为核心的综合管理信息分析系统,从多个角度定量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并展现在统一的系统平台上 7,为电子商务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ERP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8。企业可以培养和培养一批掌握先进管理理论和思想、先进信息技术和工具的高级管理人才,促进企业实现更长远、更大的发展。计划特点:

601298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股权结构变更的公告2020-11-18

证券代码:601298 证券简称:青岛港公告编号:临2020-036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控股股东股权结构变更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2020年11月17日,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港”或“公司”)收到控股股东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港集团”)通知,青岛港集团股权结构将发生变更,现将有关事项情况公告如下: 一、青岛港集团股权变更的基本情况 2019年8月22日,公司收到控股股东青岛港集团通知,青岛港集团与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省港口集团”)、青岛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青岛市国资委”,与前述主体合称为“协议各方”)、威海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签署了《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威海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之股权无偿划转协议》,青岛市国资委将青岛港集团100%股权(含青岛港集团拟持有的威海港集团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无偿划转至山东省港口集团,青岛港集团将变更为山东省港口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上述股权划转涉嫌违反相关方前期承诺,能否实施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为避免误导投资者,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暂缓披露权益变动报告书、收购报告书摘要等文件。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19年8月23日披露的《关于公司控股股东股权划转暨公司实际控制人拟发生变更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编号:临2019-043)、《关于控股股东股权划转事项存在

重大不确定性的风险提示公告》(公告编号:临2019-044)和2019年8月28日披露的《关于控股股东股权划转相关事项的进展公告》(公告编号:临2019-045)。 2020年11月17日,公司收到控股股东青岛港集团通知,青岛港集团与山东省港口集团、青岛市国资委签署了《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无偿划转协议之补充协议》(以下简称“补充协议”)。经友好协商,本次股权划转的标的由青岛港集团100%股权变更为青岛港集团49%股权(以下简称“本次股权划转”)。 本次股权划转是基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国家战略及经山东省政府决策的山东省内国有资产内部整合,采取无偿划转的方式,本次股权划转中划出方并未实现任何收益,并不存在通过间接转让规避限售规定的动机。本次股权划转完成后,青岛港集团仍直接及间接持有青岛港55.10%的股权,青岛市国资委仍通过青岛港集团间接控制青岛港55.10%的股权(青岛市国资委还通过青岛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国投”)持有青岛港0.74%的股权,合计间接控制青岛港55.84%的股权),并未导致青岛市国资委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发生变化,不会对上市公司正常业务经营产生不利影响。根据补充协议约定,在青岛港A股股票上市满36个月前,山东省港口集团不享有青岛港集团的利润分配中涉及到青岛港的部分,且在青岛港集团股东会上就青岛港相关事项的表决与青岛市国资委保持一致。 本次股权划转实施完成后,青岛港集团股权结构将发生变更,具体情况如下: 本次股权划转完成前,青岛港集团直接持有青岛港3,562,593,000股股份,通过山东港口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港金控”)间接持有青岛港13,739,000股股份,合计持有3,576,332,000股股份,约占青岛港总股本的55.10%。青岛市国资委通过青岛港集团间接持有青岛港3,576,332,000股股份,通过青岛国投间接持有青岛港48,000,000股股份,合计持有3,624,332,000股股份,约占青岛港总股本的55.84%。青岛港集团为公司控股股东,青岛市国资委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具体股权关系结构图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