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4年级语文-习作:我学会了_____(教案)

人教版4年级语文-习作:我学会了_____(教案)
人教版4年级语文-习作:我学会了_____(教案)

习作我学会了____

本次习作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题目要求比较明确:“学会”作为题眼,限定了写作范围;横线上补充的内容很宽泛,可以是技能方面的,包括体育技能、劳动技能等,也可以是知识方面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爱好,都有一种甚至好几种本领,比如游泳、滑冰、做饭等。这些本领,有些是学生自己琢磨着学会的,有些是在同伴的帮助下学会的,有些是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学会的,还有的是通过“拜师学艺”才学会的。选择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学会”,在呈现中唤醒自己的记忆,便于拓展学生作文的素材,解决为炊之米。在教学时,重点是引导学生把自己学会的一项本领的过程写下来。

注意把学这项本领的经过写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1.练习把一件事写清楚,内容要具体。

2.学会观察生活,记录生活,能从所做的事情中有所感悟。

1.把学一项本领的经历、体验写具体。

2.要有真情实感,能够体现文章的中心。

3.能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别人交换意见,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教

教师:多媒体课件、小奖品。

学生:课本、学习卡片、作文本。

2

时(参见《英才教程/同步作文期末考场满分作文》《英才作文课堂》)

一、亲近名家,聆听秘诀

导语:同学们,从古到今我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作家,想不想认识他们呀?(生答:想)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们的写作秘诀。

1.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叶圣陶——写作的基础是一双有洞察力和善于观察的眼睛。

3.莫言——观察是写作的基础,想象是写作的源泉。

4.鲁迅——好文不厌百遍改,反复推敲佳句来。

认识了四位大作家,你们有什么感触吗?你明白了写作有什么秘诀吗?(生各抒己见,师总结:要多读书,要多观察,要学会想象,要学会修改作文)今天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完成本单元的习作。

二、读懂要求,学会审题

1.出示习作要求。

题目:我学会了____

要求:我们正慢慢长大,学会了做很多事情。你学会的哪件事情

让你最有成就感?把它填在横线上,再把学做这件事的经历、体

会和同学分享。写完后,读读自己的习作,修改不通顺的地方。

和同学互换习作,看看学习的过程是否写清楚了。

2.引导学生理清习作要求,学会审题。

(1)写作对象:写谁?——“我”,是写自己。

(2)写作内容:写什么?——“学会了____”,这是半命题作文。在横线上填上表示本领或技能的词语。如:

艺术方面:拍照、书法、弹琴、下棋等。

劳动方面:做家务、挤牛奶、养花等。

学习方面:借阅图书、做小实验等。

体育方面:打乒乓球、打篮球、打羽毛球等。

选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件来写。

(3)写作过程:怎样写?——为什么学?怎么学?不会到会的过程,有趣味的要用细节来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学后有哪些真实体会。

理清写作顺序:①起因;②不会的表现;③改变做法的原因;④学会的过程;

⑤结尾体会。

三、指导写作,领略方法

过渡:现在就开始写吗?不着急同学们,下面我们从几种情境中先去学习一下怎样来写学会了一样本领。(出示幻灯片)

1.创设情境一:包饺子,学会排序。

(1)有一个小朋友也想包饺子,他学会了,可是却忘记了先后顺序,谁来帮帮他?

在括号里标上序号连成一段通顺的话:

()然后把面皮两端往外一揪,再往上一合。

()最后我按照这个方法一连包了好几个,越包越好,越包越熟练。

()先把面皮托在手心,弄上半勺馅儿。

()接着用虎口一捏,一个小巧玲珑的饺子就包好了。

(2)学生讨论交流,在括号里标上序号连成一段通顺的话。教师指名回答,然后提问:

①为什么这样排序?

②你能不能从句子中找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①因为这样顺序才清楚。

②表顺序的词语:先……接着……然后……最后……

(4)教师鼓励学生把这些句子连成一段话。

(5)学生交流,幻灯片展示:

我学会了包饺子:先把面皮托在手心,弄上半勺馅儿。然后把面皮两端往外一揪,再往上一合。接着用虎口一捏,一个小巧玲珑的饺子就包好了。最后我按照这个方法一连包了好几个,越包越好,越包越熟练。

2.创设情境二:观察跳绳,写动作。

下面我们也用这样的关联词把同学跳绳的动作连起来说,看看谁观察得认真,说得准确。

(1)观察跳绳。

(2)说动作。

(3)自己动手演示动作,感受心情、情态。

(4)学生书写。(关联词+动词+修饰词)

(先……接着……然后……最后……)

——我首先左手____,右手____;然后____;接着____;最后____。我终于学会了跳绳,我跳啊,跳啊,跳绳慢慢地听话了。我一下一下地跳,同学们在一旁为我____。最后我居然跳到了五十下,我高兴地喊道:“我学会跳绳啦!”我兴奋极了!

3.创设情境三:观察不会跳绳的图片,写样子。

(1)学生观察不会跳绳的图片。

(2)根据图片说出不同样子和表情。

(3)学生书写。(神态、心理)

——课间开始了,我拿起跳绳就跳起来。跳绳这时候总是不听话,就像____专与我作对,一会儿____,好像____,一会儿____,害得____。我气得真不想跳了。

4.写好“不会”到“会”的过渡。

(1)读文领会过渡段。

妈妈看到我灰心丧气的样子,好像摸透了我的心思,走过来对我说:“妞妞,是不是泄气了?”我点了点头。“来,我教你!”说完,妈妈便拿起一张饺子皮儿,给我做示范。看着妈妈娴熟的动作,听着妈妈耐心细致的讲解,我明白多了,又有了信心,便重新振作起来,心想:“我一定要学会包饺子。”

(2)学生说说让自己改变做法有几种可能。

明确:有同学的帮助,也有老师的教导,或是家人或自己的想法等。

(3)学生书写。(选择一种来写)

看到我灰心丧气的样子,____好像摸透了我的心思,对我说:______________

5.加上开头和结尾。

(1)为什么学?现场采访。

生:本学期学习实行大课间活动,我们全班同学开始学习跳绳……

实话实说,把起因写明白就好。

(2)学写的感受。

示例:(结尾)我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只要努力,任何事都能成功。

体会感言大赠送: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有志者事竟成。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不经历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无论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今后不允许自己有一点儿灰心丧气。

遇到困难,不能退缩。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只要刻苦了,就能学好。

坚持就是胜利。

任何成功都伴随着刻苦,任何喜悦都包含着辛勤劳动啊!

(3)学生学以致用,完成开头和结尾。

四、学会点评,感受乐趣

1.指名学生读习作,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哪里写得好,哪里写得不够好。

2.指名学生点评。

点评要点:

(1)过程是否有一定的顺序?

(2)是否写清楚了由不会到会的过程?

(3)写得是否具体?好在哪儿?不足在哪儿?(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及修辞手法的应用)

(4)是否有自己的体会收获?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互助修改评分。

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我学会了擦玻璃

星期天,我做完了作业,爸爸妈妈外出还没回来。我想:爸爸妈妈平时上班那么累,星期天应该让他们多休息,我已是四年级的学生了,应帮他们多做些家务活。可做什么好呢?我看了看四周,对,擦玻璃。①

一打定主意,我就马上打了一盆清水,拿了一块抹布,又搬了一把椅子。我先浸湿抹布,使劲拧了一下,就拿着湿布小心地爬上椅子,踮着脚,仰着头,伸长胳膊先把窗框四周的尘土擦掉,然后自上而下地擦着玻璃。

②擦了几下后,我觉得还挺干净,过了一会儿,玻璃上的水干了,一看,糟糕,玻璃变花脸啦,多脏呀!看到窗框的犄角也和了泥。原来,窗框上的尘土被湿布带到玻璃上去了。怎么办呢?我连忙跳下椅子,把脏抹布用清水洗干净,又爬上椅子,像刚才那样把窗框和玻璃又反复地擦了几遍。这样,玻璃就干净多了,但是还不够明

句段赏析

①点明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②连用动词,把“我”擦玻璃的动作写得准确而详细。

总评:作者非常细致地写了自己第一次擦玻璃的劳动过程,开始怎样自信,后来怎样遭遇挫折,最终怎样发现成功的办法,把这些都一一写来,曲折而又充实。整个劳动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文章的情节也就随之有了波澜起伏。作者之所以写得这样成功,与他善于观察和体验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验,擦玻璃这样一件挺平常的事,就不会写得如此细致了。

5.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誊写习作。

五、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次习作情况,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仅交流了写作的一些秘诀,还学会了把自己学会一项本领的经历、体验写清楚、写具体,从而感受到了习作的快乐。这次习作也让老师看到了大家不同的特长爱好,让我对你们的了解更全面了。本次的习作课堂,大家的表现让老师很欣慰。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次的习作训练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希望大家能保持这种学习的热情,多多努力,争取在今后的学习中创造更多的成功。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写作时按一定的顺序写,要做到详略得当。

(2)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虚心求教他人,习得更多的本领。

习作课一直都是令人头疼的,学生在文章中总是“无话可说”,要求写三百字以上的作文,有的只能写到一二百字就无话可说了,还有的孩子为了凑字数,亮。怎样才能把玻璃擦得明亮呢?我突然想起,以前见

过妈妈用报纸擦玻璃,对,找几张报纸一定能把玻璃擦干净。③这时,我的脖子、胳膊都觉得有点累,但我想,一定要坚持到底。我用废报纸使劲反复地擦。④

呵,玻璃越擦越干净,越擦越明亮。阳光照在玻璃

上,看上去特别耀眼,映着屋子更加亮堂了。

我望着擦得干净而又明亮的玻璃,心里别提多高兴

了。⑤ ③心理活动,想到方法。

④事情的经过写得很具体,突出了重点。 ⑤结尾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把同一句话翻来覆去地说了一遍又一遍,对此,我一直以来的看法是,学生不会把自己内心的感受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或者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把事件的细节和自身的感受写出来。

在这节课中,在引导学生对本领有了一个自己的理解之后,让他们定好一个自己准备写的本领,然后我引导学生按照这样的顺序组织文章:学习本领的起因——学习本领的过程——学会本领后的感受和体会。之后我出示范文,让学生具体感受这三步内容在文章里的体现和写法。最后一个环节我让学生给一篇范文纠错,错误的类型包括错别字、标点符号和句子顺序的错误。我觉得以这样的方式可以减少学生在习作中粗心的现象。这次习作的主要内容在于对学习某种本领过程的具体描写,把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写具体,写清楚,如果对这部分一略而过的话,文章内容肯定不够丰富,字数也很可能达不到要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