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屯煤田姚桥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及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大屯煤田姚桥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及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大屯煤田姚桥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及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1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大屯矿区姚桥井田南、北、西三面被大断层所切割,为一倾向北北西的单斜构造。井田南部、西部边界分别受F14、F18断层的影响,煤系地层与对盘侏罗白垩纪上部弱含水地层对接,补给不畅,形成隔水边界。井田北面受F19断层的影响,煤系地层与对盘奥灰地层下部及寒武纪弱含水层对接,由于断层落差较大、断层破碎带较宽,断层局部可能含水,但总体

使F19断层成为一相对隔水边界。井田湖区北部边界,受袁堂断层的影响,井田内煤系地层出露,直接覆盖于煤系地层之上的第四系底部含水层,与之产生水力联系,成为露头区煤层开采时主要补给水源。井田北部煤系地层上方沉积了巨厚的侏罗白垩地层,致使井田深部地下水运动缓慢。故而姚桥井田为一相对独立的封闭—半封闭的水文地质单元

(图1),其主要含水层如下。

1.1第四系松散含水层组

第四系地层在井田内由北东南西逐渐增厚,厚度100.70~226.80m,平均163m。其中,湖区厚

104.1~163.6m.分为6个含水组和5个隔水组,岩性

主要由粘土、砂质粘土、混粒土、砂层组成。含水砂层厚度变化较大。由于Ⅴ含、Ⅵ含局部合并,通常将Ⅴ含、Ⅵ含统称为“底含”。井田东南、西南煤层露头区,当井巷揭露底含及下伏风化砂岩或工作面回采导水裂隙带波及底含时,底含就成为矿井充水的主要补给水源。

1.2上侏罗统底部砾岩含水层

该层厚度16~28m,砾径约2~5cm,砾石成分灰

岩、石英岩、砂岩等,溶洞裂隙发育,钻孔揭露普遍漏水。徐庄矿主井施工至该层时发生四次突水,其中三次淹井。据第二次淹井资料:水位高程为

22.01m,最大水量210m3/h,水质为SO4-Ca型。该层距煤系地层约300m,对建井有一定威胁,但对煤层

开采一般无影响。

1.3下石盒子组底部分界砂岩含水层

该层厚度7~30m,平均厚10m,浅灰、

灰白色,中大屯煤田姚桥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及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程萍荣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147勘探队,江苏徐州221611)

要:姚桥煤矿开采水文地质资料表明,煤层开采矿井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山西组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

层组与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一般以静储量为主,富水性较弱;第四系松散含水层组、下石盒子组底部分界砂岩含水层、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老窑水主要是通过断裂或导水裂隙向矿井充水,故而提出了留设保安煤柱,探放断层水、老窑水等针对性的水害防治措施。

关键词:矿井水害;充水含水层;充水因素;防治措施;姚桥煤矿中图分类号:TD745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程萍荣(1963—)女,工程师,现从事煤田地质、水文地质

工作。

收稿日期:2007-04-26责任编辑:葛晓云

图1

姚桥矿区构造地质图

Figure1geologicalstructuremapofYaoqiaomining

area

文章编号:1004-9177(2007)04-0051-03

中国煤田地质

COALGEOLOGYOFCHINA

Vol.19No.4Aug.2007

第19卷4期2007年8月

第19卷中国煤田地质

粗粒结构。钻孔揭露时常漏水、最大漏失量15m3/h以上。东风井施工至该层位时初始涌水量80m3/h,属构造裂隙水。1990年3月施工的H83号孔水位为-178.66m,注水试验注水入量为1.70L/s,单位吸水量为0.016L/(s?m)。该含水层距7号煤层45m ̄78m,平均约60m,一般情况下对煤层开采无影响,当综采放顶煤厚度较大,“两带”发育高度增大时,导水裂隙带波及到该含水层,通过采后老塘补给矿井。

1.4山西组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组

7号煤层顶板距分界砂岩一般厚度60m,其中发育3~4层浅灰、灰白色中细砂岩,砂岩含水层层数及厚度均不稳定且变化较大,厚度13~43m不等,平均厚度22m。钻孔揭露时漏水孔很少,裂隙发育不均,局部裂隙含水,但富水性较弱,属裂隙含水层。水位为-127.87m,2000年2月该孔水位为-166.03m,水位年均降幅2.94m。邻近井田钻孔抽水试验资料q=0.0061/s?m,K=0.02m/d,矿化度2.2g/L,水质类型SO4-(K+Na)型。

7号煤层距太原组约50m,以浅灰色、灰白色细中粒砂岩为多,其厚度变化大体为走向上东西簿中部厚,倾向上由浅至深有变簿趋势。当断层裂隙较发育,并具有一定的储水条件时,揭露水体,也可发生局部突水,但一般以静储量为主,水量衰减很快,不久既疏干。例如1997年6月,中央采区回风下山施工至-850m水平附近时,巷道揭露7煤层底板厚层砂岩,由于裂隙较发育,发生突水,最大涌水量40m3/h,不久即被疏干。

1.5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该组地层总厚为156m,共含灰岩14层,影响煤层开采的主要是L4灰和L12灰。

1.5.1L4灰

分布较稳定,厚度3.35 ̄12.54m,平均厚8.8m。上距7煤底板48.5m ̄93.3m,一般为78.4m。距8煤底板一般为41m。下距17号煤一般45m。其岩性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状,致密坚硬,含燧石结核,局部溶洞裂隙发育,是矿井主要充水含水层。

据1973年施工的711号孔资料,水位标高+34.37m,q=0.078L/(s?m);1998—2000年湖区水文地质补充勘探钻孔抽水资料,q=0.003 ̄0.1L/(s?m)。由于受矿井长期排水的影响,L4灰水位逐年下降,1990年施工的90-1号孔L4灰水位为-300.94m,2000年7月水位为-456.02m,2002年12月水位为-462.63m,水位年均降幅13.5m。说明井田中、东部,矿井开采及钻孔疏放水对L4含水层疏放降压明显,同时也说明L4含水层水以静储量为主。

从历年来井下L4灰含水层探放水情况看,浅部L4含水层溶相对发育,向井田深部岩溶有逐渐不发育的趋势:1993年7月,在-400m东三轨道大巷施工的Fs-8放水钻孔最大涌水量达300m3/h,至2002年底涌水量为5m3/h,说明-400m水平L4灰含水层局部富水性较强。1998年10月至2000年7月,在-650m水平东七至东五大巷共施工8个L4灰探放水钻孔,钻孔均有不同程度的涌水现象,但钻孔涌水量普遍较小,其中最大涌水量为6.8m3/h,累计钻孔涌水量约为12m3/h,说明-650m水平L4灰含水层富水性较弱。2002年3月至6月在-850m水平L4个放水巷施工4个放水钻孔,结果无水;2003年11月—12月在-850m水平西九轨道大巷施工4个探放L4灰水钻孔,其中3号孔出水,最大水量仅1.5m3/h,说明-850m水平L4灰含水层富水性极弱。

L4含水层总体特征是:浅部或构造发育区富水性较强,随埋深增加,富水性逐渐减弱,到井田深部,由于含水层径流条件差,岩溶不发育,含水性较弱。受断层影响,不同块段呈现不同的水位特征,局部连通性较差。L4灰含水层为一以静储量为主的中等富水性含水层。

1.5.2L12灰

平均厚度5.1m,浅灰—灰黑色,中厚层状,为21煤直接顶板。据徐庄井田D17号孔抽水资料:q=0.008L/(s?m),矿化度4.417g/L,水质为SO4-Ca?Na型,该灰岩富水性弱,是21煤开采直接充水含水层。由于厚度仅5.2m,容易被断层切割成局部块段而不易形成统一的含水体。该层灰岩富水性较弱。1.6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本井田8701孔揭露厚度为604.73m,湖区水文地质补勘试验工程中有二个钻孔揭穿全层,厚度为500.45 ̄569.30m。奥陶系分为中、下奥陶统6个地层组,奥陶系灰岩岩溶含水层为区域性强含水层。正常开采山西组煤层时,由于与奥灰相距较远,一般威胁不大。受袁堂断层等大断层的影响,由于断层上盘开采煤层与奥灰含水层对接,在其附近开采煤层时;或当开采太原组17、21煤层,由于与奥灰相距较近(与21煤平均相距55m),奥灰水压较大、断裂发育时,存在水害威胁、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重点。2002年10月,邻近矿井三河尖煤矿21煤首采工作面底板发生奥灰含水层突水,最大涌水量2170m3/h,稳定涌水量102m3/h左右,造成淹水平的水害事故。

受矿井开采的影响,奥灰含水层水位呈连续下

52

4期

降趋势。如8701号奥灰水位长观孔初始水位高程为+7.15m,2003年12月水位高程为-49.58m,水位累计下降56.73m,水位年降幅3.55m。

2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根据国内矿井水害防治经验,并结合本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及实际开采资料,对不同水害类型分别采取不同的水害防治方法。

2.1第四系底部砂层水

井田西南、东南存在煤层露头区,第四系底部砂层直接覆盖于煤系地层之上,对浅不煤层开采带来水害威胁。根据《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的要求,必须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并对矿井浅部露头区煤层留设煤柱,实现水体下安全开采。

2.2山西组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

煤层采动后形成的冒裂带波及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或分界砂岩含水层,致使砂岩水进入矿井。由于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发育不均一,局部裂隙含水,富水性较弱,一般涌水量较小,易于疏干,对安全生产影响不大。

①工作面设计尽可能采用仰采,并布置放水巷,条件不允许时,回采时必须建立相应的排水系统,以确保安全生产。新开拓区域下山巷道必须配备排水设施以防意外突水事故发生。

②采掘工作面附近存在含水体或含水断层时,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防治水原则,排除水害隐患。

③对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有补给、且靠近无法疏放的水体或断层,应留设相应的防水煤柱。2.3太原组L4灰岩溶裂隙水

井田内L4岩溶发育极不均一,一般受地下水运动及构造断裂的影响,在露头补给区及构造断裂带附近,L4岩溶有所发育,其它地点则很不发育,岩溶发育程度随着L4灰埋深的增加逐渐减弱特征明显。根据L4灰岩溶发育规律及井下各水平探放L4灰水资料,井田内-750m水平为L4灰岩溶裂隙发育下限,-750m水平以下L4灰岩溶发育程度较低,L4灰水连通性不强,一般对安全生产威胁不大。

①由于井田西翼L4灰含水层水位较高,-400m水压为2.9MPa,-650m水压为5.4MPa,根据《姚桥煤矿井田微山湖区7、8煤开采防治水方案设计》,工作面回采时,L4灰含水层水头值应降至安全水头值242m以下,因此西二三下部采区回采前要对西翼L4灰含水层进行疏放降压。

②受L4灰水威胁区域,遇落差为60m左右的断层,使可采煤层与L4灰含水层对接,对工作面回采带来一定的水害威胁,必须查明断层位置并留设相应的防水煤柱或进行疏放水。

③井田深部L4灰岩溶发育程度较低,一般对矿井安全生产威胁不大,但采掘工作面靠近L4灰含水层,必须进行预先探放水。工作面采用仰采,并布置放水巷,采前善排水系统。

2.4断层水

井田断层含导水性一般不强,但是仍有断层具有一定的控水特征,并在采掘过程中发生突水现象。今后采掘活动中对安全生产有水害威胁的断层主要为F17断层组、F3断层、F19断层等。

①由于F17断层组切割煤系地层、L4灰含水层及奥灰强含水层,使煤系地层与L4灰含水层对接,并且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较强,因此采掘工程临近该断层组时,必须查明断层位置,留设防水煤柱。

②F3断层是井田西翼中部的一条落差达60m的断层,使可采7煤层与L4灰含水层对接,由于该断层的存在,可能使井田西部L4灰含水层与中、东部L4灰含水层水力联系减弱,由于西翼L4灰含水层水位较高,对附近采掘工程具有一定的水害威胁。采掘工程临近该断层时,必须利用钻机探明断层位置、断层及其下盘L4灰含水层的富水特征,根据探查情况,留设煤柱或进行疏放水。

③F19断层使井田内煤系地层与对盘奥灰地层下部及寒武纪弱含水层对接,由于断层落差较大,断层破碎带相对较宽,仍需防治断层水。今后需进行防治水研究,留设必要的放水煤柱。

经分析对其它具有一定含水或导水性的断层,要采取一定的探放水措施,及时探放断层水。2.5老塘水

近年来由于综采放顶煤技术的普及使用,工作面开采规模越来越大。因现阶段矿井主要集中在东翼湖区开采,受袁堂断层的影响,湖区向斜构造较为发育,导致工作面采后积聚大量顶板砂岩水或注浆水,俗称老塘水。如7515工作面曾积聚24万m3老塘水(已成功疏放)、7502工作面采后最大积聚16万m3老塘水、正在回采的7715工作面采后最大将积聚40万m3老塘水,因此老塘水现已成为威胁矿井安全生产最主要的水害之一。

①工作面设计要充分考虑采后积水问题,尽量避免工作面采后积聚大量老塘水。

②采掘工作面临近老塘积水区时,要认真分析积水区老塘水体的空间位置、积水体最高点最低点标高、积水深度、老塘水补径排条件。(下转第73页)

程萍荣:大屯煤田姚桥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及矿井水害防治措施53

4期

YaoqiaoCoalmineHydrogeologicalCharactersandMineFloodingControllingMeasures

ChengPingrong

(No.147ExplorationTeam,CNACG,Xuzhou,Jiangsu221611)

Abstract:ThemininghydrogeologicaldataofYaoqiaocoalminedemonstratedthatthedirectminewaterfillingaquifersareShanxiFormationroofandfloorsandstonefissuredaquiferandTaiyuanFormationlimestonekarsticfissuredaquiferandgenerallyfromtheaquifers'staticreserveandtheyhaveweakwateryieldproperty.TheQuaternaryloosebedaquifers,LowerShiheziFormationbasalsandstoneaquifer,Ordovicianlimestonekarsticfissuredaquiferandgobwaterinfillingpathsareallthroughwaterconductedzones.Sopertinentminefloodingcontrollingmeasuresofsafetycoalpillars,waterconductedzoneandgobwaterdetectionanddrainagewereadvised.

Keywords:mineflooding;waterfillingaquifer;infillingfactor;controlmeasures;Yaoqiaocoalmine

要准确预计积水量,并编制专门防治水措施探放老塘积水。

③由于东六、

东六下部采区受袁堂断层南侧湖下向斜的影响、工作面回采后将普遍积聚大量老塘水,且低洼区一般低于-400m水平大巷,建议沿向斜轴部施工放水巷,并与-650m水平大巷连接,采区工作面老塘水可及时疏排,将有利于7、8煤工作

面采掘活动的顺利进行。参考文献:

[1]葛亮涛,叶贵钧,高洪烈.中国煤田水文地质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

[2]庞渭舟,刘维周.煤矿水文地质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0.[3]刘国林.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法规依据和对策[J].中国煤田地质,2006,18(6):40-43.

(上接第53页)

AnAppliedResearchonWellLoggingDataWaveletTransforminSequenceStratigraphicAnalysis

MaFeizhou1,YuJifeng2,LuJing1,WenHuaijun3,XiaoZhenghui1

(1.DepartmentofResourcesandGeosciences,ChinaUniversityofMiningandTechnology(Beijing),Beijing100083;2.CollegeofGeo-InformationScienceandEngineering,Shand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Qingdao,Shandong266511;3.Qinghai

BureauofCoalGeologicalExploration,Xining,Qinghai810000)

Abstract:TotakeaboreholesequencestratigraphicdivisionofMiddleJurassicSeriesinnorthmarginofQaidamBasinasanexample,havetriedvariouslineardimensioncontinuouswaveletstratigraphicdivisioneffects,foundthatthedb5waveletisidealinthedivision.Throughtheuseofdb5waveletgamma-raywellloggingdatacontinuouswavelettransform,conversedtherelationsbetweenloggingsignalanddepthintovaryingrelationsbetweendepthandscaledomain,withtheresultthatthesequentialboundarieshaveidentified.Thedivisionresultfromwavelettransformisbasicallythesamewithtraditionalmethod.Keyword:Oilwellloggingdata;Wavelettransformation;db5wavelet;Sequence;Sequencecontactsurface

ApplicationofLithologicalInversionTechniqueinCoalfield3DSeismicProspecting

ZangLiyong,ZhangAi-yin

(GeophysicalProspectingandSurveyingTeam,HebeiBureauofCoalGeologicalExploration,Xingtai,Hebei054000)

Abstract:Usingseismicinversiontechniquetosolvelithologicalproblemsincoalfieldsiswidelyusedinseismicexploration.Byusingthetechnique,coalseamthickness,roofandfloorlithologycanbeinterpreted.Inthispaper,theprincipleandinfluencefactorsoflithologicalinversionareintroduced,andtookseismicexplorationprojectinFangezhuangcoalmineasanexample,themethodandapplicationeffectoflithologicalinversiontechniqueincoalfield3Dseismicexplorationareilluminated.

Keywords:3Dseismicprospecting;lithologicalinversion;wellloggingdata;waveimpedance;lithologicalstandardization

(上接第69页)

!!!!!!!!!!!!!!!!!!!!!!!!!!!!!!!!!!!!!!!!!!!!!!

[6]余继峰,李增学.测井数据小波变换及其地质意义[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32(3):336-339.

[7]李江涛,余继峰,李增学.基于测井数据小波变换的层序划分[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4,3(6):48-50.

[8]鲁静,邵龙义,刘天绩,等.柴北缘大煤沟地区侏罗纪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学研究.西北大学学报,2006.36(162):32-37

[9]鲁静,邵龙义,刘天绩,等.柴北缘鱼卡地区侏罗纪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学研究.煤田地质与勘探,2007(待刊).

[10]陈茂山.测井资料的两种深度域频谱分析方法及在层序地层学研究中的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9,34(1):58-63.

[11]王志坤,王多云,宋广寿,等.测井信号小波分析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中的应用[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5,29(6):17-20.

[12]郑希民,郭彦如,刘化清,等.应用自然伽玛测井曲线小波分析划分陆相坳陷盆地三级层序的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17(5):672-676.

!!!!!!!!!!!!!!!!!!!!!!!!!!!!!!!!!!!!!!!!!!!!!!

马飞宙,等:测井数据小波变换在层序地层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73

浅谈关于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及矿井水害防治

浅谈关于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及矿井水害防治 发表时间:2015-03-12T10:55:36.69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5年第3期供稿作者:张鹏 [导读] 落实水害的防治工作,凡是整改不合格仍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向地方人民政府提出将煤矿依法予以关闭的建议。 张鹏(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5 地质队安徽淮北 235000) 摘要:目前我国的矿井水害造成的损失极大,为此研究煤矿开采的水文地质特征以及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合山煤矿水害发生事故,阐述煤矿水文地质的特征,分析了矿井充水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矿井水害的防治措施及发展趋势,为矿井水害的治理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煤矿;水文地质特征;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前言水文地质是自然界地下水各种变化和活动现象的体现形式,是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分布、运行规律的主要探究模式。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比如地表水溃入和顶板透水等等,各种各样的水害给矿井的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合理的了解地下水因素对水文地质条件造成的影响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更是提高煤矿生产工作效益和良好社会效益的重要措施。 1 合山矿区的水文地质特征合山煤田是广西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处在广西中部,煤田为一不对称的向斜盆地,长约30km,宽约 10km,呈南北向分布。红水河水系自西从合山煤田西部流入,在合山煤田西部向南多次曲折拐弯,在多处切割煤系地层后从合山煤田南部向东流出矿区。合山向斜是大面积岩溶区内一处平面形状似纺捶形的向斜构造(图1)。在向斜区内有上下两个岩溶含水系统,上部为下三叠统北泅组、罗楼组上部岩溶含水层,下部为上二叠统合山组、茅口阶岩溶含水层。两含水层的中间被罗楼组下部不纯灰岩夹页岩与页岩、砂岩等组成的隔水层分割开来,隔断了上部岩溶同煤系层及下部岩溶水的水力联系。 图1 合山煤田水文地质图合山煤田系构造节理、裂隙、岩溶发育部位,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在天然条件下,地下水排泄于红水河,以东北侧向补给为主。但由于距红水河近,且河流强烈切割合山组煤系地层,在附近开采煤层时地下水流场将发生改变,河水补给地下水。合山煤田南部的红水河岸一带的十五滩面标高一般65~76m,河床宽度约430 m,近期最大洪水位标高92.22 m,正常水位65~70m。岸坡较陡峻,河谷深切,河岸标高一般95~100m。河床切割煤系地层,长期被河水淹没的煤系含水层约0.446km2,占整个滩面的24%,出露于河床中的三煤层长度约3250m,四煤露头线长度约2700m。其走向大至与河流平行。河滩露头带的四煤层已被附近的村民基本挖空。 开采深度有的已达标高-10m 水平。由于村民乱开采,严重破坏了原有的含水层结构,致使该区地下含水系统更加复杂。 2 合山矿井充水的原因一般来说,矿井充水时会有以下特点:水流突然、迅猛,而且水量较大。所以,矿井充水的因素主要有:(一)充水的突水点主要在煤层的底板。一般来讲,煤层的底板受到岩溶管道的发育控制,如:裂隙、断裂或是层位破碎等等,特别是受到损害的岩溶管道最容易充水。 (二)红水河的水流方向在一定程度上是导致矿井充水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原因是红水河的自西向东流经煤田,而矿井的开采通常都是使用“强排水”的排水方式,非常容易导致红河水的河床塌陷、岩溶管道疏通,使矿井工人在进行排水时,河水倒灌进入矿井,使矿井的水不能够及时排出去,矿井长期处于高压水的包围状态,使矿井的生产、供电、排水等一直处于危险状态中。 3 矿井水害防治的主要措施煤矿的水害防治技术是指煤矿地质的探测,对可能造成水害事故因素的排查、水害事故的预测及处理等。合山矿井水害防治的主要措施有:(一)煤矿应建立健全水害安全管理体系煤矿应建立一个专门的有关水害防治的部门,增强相关的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建立健全煤矿水害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水害安全责任制,就是要将水害安全责任落实到各个煤矿生产的环节。每个部门都应该积极配合水害防治部门,加强沟通、做好分工,切实地做好水害防治工作。 水害防治部门应积极排除可能引起水害事故的隐患因素,做好安全预防工作。当发生了水害事故后,应该因地制宜、积极抢救,事后分析事故的原因,以此避免类似的情况继续发生。 (二)要加强员工防治水害的意识企业应该定时定期的开展水害防治培训,包括水害防治的相关知识、教会员工识别水害事故发生的征兆等等。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当矿井的生产现场遇到空气变冷、挂红、水叫等等透水前的预兆,应该立即停止煤矿生产、加固支架,如果有条件的应该立即进行探放水,井下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及时撤离。 提高企业员工的水害防治意识,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定期专业技术培训,包括探放水技能培训,水害事故的预警演练等等,以应对煤矿生产过程突然发生的水害事故。 (三)加强水害防治的技术煤矿应有必备的基础性设备配置,加强并完善矿井的排水系统,而且按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更换老旧的排水

煤矿矿井水害防治措施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煤矿矿井水害防治措施正 式版

煤矿矿井水害防治措施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根据万灵煤矿矿井主要水害的调查情况,本矿井主要开采煤层水文地质类型为简单型煤矿床。矿井水害防治的重点:一是地表水;二是地层孔隙水及断层裂隙弱含水;三是相邻矿井水(老窑积水区);四是雨季地面水进入井下。为了保证矿井正常有序地生产,保障职工安全,避免资源和财产遭受损失,必须加强矿井水害的防治与管理,杜绝矿井水灾的发生。为此,制定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1、在靠近邻矿、老空、小窑及较大断层等有突水危险的地点附近采掘作业时,

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要配备相应的探水钻,有探放水设计,并严格划定探水线,合理确定探水眼的布置和超前距离。 2、在雨季前,对直达地面的地表裂隙进行封填密实,防止大量雨水通过裂隙渗入井下;对地表塌陷坑要回填夯实,保证流水坡度,防止积水渗入井下;对回采冒落后,有可能与地表季溪沟水勾通的地段,尽量避开雨季回采。 3、必须布置有主副水仓且容量及水泵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定期(以及雨季前)清理水仓和疏通水沟,维护好水泵和排水管路。特别要加强雨季“三防”工作,提高供电、排水设备、设

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划分探讨_傅耀军

0引言 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划分是进行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的重要环节,是确定勘查对象、选择勘查手段、进行工程部署、做好和优化勘查设计的主要依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开发的纵深开发,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煤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如华北型煤田下组煤不仅面临着底板奥灰水的威胁,其顶板含水层(特别是上组煤采空区)也是其主要威胁;再者由于历史原因,上组煤开采也存在周边老空水的威胁等等。因而,现行的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不能完全反映新出现的种种矿床水文地质条件。 1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划分现状 目前有关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的划分主要有 两个版本,一个是《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 12719-91),另一个是《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 /T 0215-2002)。两者基本相同,类根据直接充水含水层含水空间特征(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的容水空间特征)分为三类:孔隙充水矿床、裂隙充水矿床、岩溶充水矿床;只是岩溶充水矿床的亚类上有所区别,前者按岩溶形态分三个亚类:以溶蚀裂隙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以溶洞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和以暗河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后者按充水方式分为二个亚类:顶板进水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和底板进水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两者均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分为三型:第一型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第二型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矿床和第三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床;但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判别上不一样,前者为多因素定性判别,后者以单位涌水量定量判别。 2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出现的新问题 2.1第四类充水水源 水体一般分为地下水和地表水。地表水主要为 作者简介:傅耀军(1959—),男,教授级高工,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 质和环境地质研究。 收稿日期:2011-07-27责任编辑:樊小舟 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划分探讨 傅耀军,方向清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河北邯郸056004) 摘要: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划分是进行矿床水文地质勘查重要环节,是做好和优化勘查设计的主要依据。根据我国煤炭矿山经过几十年的开采,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大规模开采,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现行规范划分方案在实际应用中不基础上,结合《煤矿防治水规定》,提出了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划分的新方案:类分孔隙充水矿床、裂隙充水矿床、岩溶充水矿床、老空水充水矿床、地表水充水矿床和复合式充水矿床6个;亚类分顶板充水、底板充分水、周边充水和组合式充水4个;型分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中等、复杂和极复杂4个。关键词: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探讨中图分类号:P641.4 文献标识码:A A Discussion on Mine Hydrogeological Exploration Type Classification Fu Yaojun,Fang Xiangqing (Hydro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CNACG,Handan,Hebei 056004) Abstract:The classification of hydrogeological exploration types is a major link in mine hydro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the main basis of exploration design optimization.On the basis of the country's coal mining after decades,especially large scale mining in the past 10-odd years,significant changes have been happened in mine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on the basis of currently available classification criterion in practice,combined with "Coalmine Water Control Stipulations",a new scheme to classify mine hydrogeological exploration type put forward.The classification in the scheme includes six categories:pore,fissure,karst,gob,surface water and compound water filling mines;four subcategories:roof,floor,peripheral and composite water filling paths;and four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 types:simple,medium,complex and extremely complex.Keywords:mine hydrogeology;exploration type ;discussion 中国煤炭地质 COAL GEOLOGY OF CHINA Vol.23No.09Sep .2011 第23卷9期2011年9月 文章编号:1674-1803(2011)09-0032-02 doi :10.3969/j.issn.1674-1803.2011.09.08

煤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

XXX县XXX煤矿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编制人:XXX 审核:XXX 时间:2012年3月26日 威信县XXX煤矿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一、矿井的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交通及矿权的设置 1、地理位置、交通 矿区位于XXX城北东20°方向,直线距离XXX城7km。行政区划属威信县XXX管辖。矿区呈东西向不规则斜长体,矿区东西长约2100m,南北平均宽250m,矿区面积为0.4906km2。开采标高为+980~1140m,地理坐标(极值): 东经:105°4′50″~105°6′25″ 北纬:27°50′33″~27°50′40″ 矿区围拐点坐标见下表(表1-2-1、2)。 威信县花家坝煤矿矿区围坐标表表1-2-1

矿井之间无矿界重叠现象 2、XX~省市主干公路从矿区东部边缘经过。矿区距XX县城7 km,县城扎西镇距市323公里,距720公里。该矿区向北到省珙县火车站约100km,向西到省盐津县火车站约260Km,向南到省威宁县火车站亦约260 km,;向北达省市约250 km,沿长江向东可达、、、等地;公路由矿区向北可达省省会,向东可达西南重镇,向南可达、、省省会,向西可达省市,交通较为方便。(详见交通位置图1-1)。

图1-1 交通位置示意图 3、矿权设立情况 花家坝煤矿东北部有南风煤矿,其矿界拐点坐标见表1-1-2;东南部有大湾煤矿,其矿界拐点坐标见表1-1-3;西部有柳尾坝煤矿,其矿界拐点坐标见表1-1-4。花家坝煤矿矿区围无其他矿业权设置,矿界清晰,无矿权重叠。 花家坝煤矿区与相邻煤矿区位置关系见图1-2。 表1-1-2 威信县南风煤矿矿区围拐点坐标 拐点X坐标(54Y坐标(54坐拐点X坐标(54Y坐标(54 1 3089160.35508973. 5 3088510.3550717 2 3088783.35509297. 6 3088925.3550787

煤矿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编号:SM-ZD-45066 煤矿矿井水害防治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煤矿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根据万灵煤矿矿井主要水害的调查情况,本矿井主要开采煤层水文地质类型为简单型煤矿床。矿井水害防治的重点:一是地表水;二是地层孔隙水及断层裂隙弱含水;三是相邻矿井水(老窑积水区);四是雨季地面水进入井下。为了保证矿井正常有序地生产,保障职工安全,避免资源和财产遭受损失,必须加强矿井水害的防治与管理,杜绝矿井水灾的发生。为此,制定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1、在靠近邻矿、老空、小窑及较大断层等有突水危险的地点附近采掘作业时,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要配备相应的探水钻,有探放水设计,并严格划定探水线,合理确定探水眼的布置和超前距离。 2、在雨季前,对直达地面的地表裂隙进行封填密实,防止大量雨水通过裂隙渗入井下;对地表塌陷坑要回填夯实,

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分类规范

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分类规范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煤矿,亦可在拟建、在建煤矿时参考使用,是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分类的依据。 2基本要求根据煤矿水文地质条件的某一特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类,不同类型应具有显著的特点。 应具有普遍性和广泛的实用性。 本规范采用单一分类原则,其概念明确,能确定一个煤矿的水文地质和开采条件。3地质条件分类 具体分类方法是: ①据开采煤层及与其相关的含水层的埋藏深度进行分类; ②根据煤层开采期间的主要充水水源进行分型; ③根据煤矿的富水系数(即矿井总涌水量同产煤量之比)的大小划分其亚型; ④根据潜在的水害因素作出辅助类型的划分。 按埋藏深度分类 裸露类(I类) 煤矿的开采煤层全部处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充水含水层中的水包括:上层滞水、潜水、无压或有压的层间水。矿井清水可依靠排水沟自流排放,一般对矿井不构成威胁。矿井涌水量主要受大气降水控制。 半裸露类(U类) 煤矿开采煤层的上部处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而下部则处在该面以下,与煤层 开采有关的充水含水层中的水包括:上层滞水、潜水、无压或有压的层间水。侵蚀基准面以上含水层中的水基本无压,而基准面以下含水层中的水,具一定压力。矿井涌水对煤层的开采,一般均有影响,如为岩溶水涌出,则有严重影响。采用自流和机械两种排水方式。矿井涌水量受降水季节影响显著。 浅埋类(川类) 煤矿的开采煤层,全部处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且埋深小于500m。煤系地层 的上部,一般均有第四系松散层覆盖,个别地区还有局部的第三系伏于第四系之 下。对采煤工作面而言,含水层中的水都具有一定的水头压力。矿井涌水量的大小,涌水方式,对煤层的开采皆有直接影响。矿井涌水量受降水季节的影响比较明显。 深埋类(W类) 煤矿的开采煤层,全部埋藏在当地侵蚀基准面500m以下。一般在煤系地层以上覆盖着巨厚的松散地层或岩层。煤矿的主要充水含水层是承压的砂岩裂隙水、薄层灰岩岩溶裂隙水,或古岩溶系统构成的厚层灰岩裂隙岩溶水。通常没有现代岩溶发育。煤层开采工作面的顶底板一般均承受较高的水压,未遇导水构造时,矿井涌水量可能不大,且水量稳定,基本不受降水季节的影响。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煤矿,亦可在拟建、在建煤矿时参考使用,是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分类的依据。 2基本要求根据煤矿水文地质条件的某一特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类,不同类型应具有显著的特点。

矿井水文地质主要图件内容及要求内容

附录一矿井水文地质主要图件容及要求 一、矿井充水性图 矿井充水性图是综合记录井下实测水文地质资料的图纸,是分析矿井充水规律、开展水害预测及制定防治水措施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矿井水害防治的必备图纸。一般采用采掘工程平面图作底图进行编制,比例尺为1/2000-1/5000,主要容有: 1.各种类型的出(突)水点应当统一编号,并注明出水日期、涌水量、水位(水压)、水温及涌水特征。 2.古井、废弃井巷、采空区、老硐等的积水围和积水量。 3.井下防水闸门、水闸墙、放水孔、防隔水煤(岩)柱、泵房、水仓、水泵台数及能力。 4.井下输水路线。 5.井下涌水量观测站(点)的位置。 6.其他。 矿井充水性图应当随采掘工程的进展定期补充填绘。 二、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 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是综合反映矿井充水变化规律,预测矿井涌水趋势的图件。各矿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相关因素绘制下列几种关系曲线图: 1.矿井涌水量与降水量、地下水位关系曲线图。 2.矿井涌水量与单位走向开拓长度、单位采空面积关系曲线图。

3.矿井涌水量与地表水补给量或水位关系曲线图。 4.矿井涌水量随开采深度变化曲线图。 三、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 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是反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图纸之一,也是进行矿井防治水工作的主要参考依据。综合水文地质图一般在井田地形地质图的基础上编制,比例尺为1/2000-1/10000。主要容有: 1.基岩含水层露头(包括岩溶)及冲积层底部含水层(流砂、砂砾、砂礓层等)的平面分布状况。 2.地表水体,水文观测站,井、泉分布位置及陷落柱围。 3.水文地质钻孔及其抽水试验成果。 4.基岩等高线(适用于隐伏煤田)。 5.已开采井田井下主干巷道、矿井回采围及井下突水点资料。 6.主要含水层等水位(压)线。 7.老窑、小煤矿位置及开采围和涌水情况。 8.有条件时,划分水文地质单元,进行水文地质分区。 四、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 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是反映含水层、隔水层及煤层之间的组合关系和含水层层数、厚度及富水性的图纸。一般采用相应比例尺随同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一道编制。主要容有: 1.含水层年代地层名称、厚度、岩性、岩溶发育情况。 2.各含水层水文地质试验参数。

矿井采空区防治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矿井采空区防治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有效防止水害事故发生,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矿井采空区防治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一、矿井概况 海湾煤矿位于陕北侏罗纪煤田神北矿区海湾井田内。井田内除海湾煤矿外,还有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神木二道峁煤矿(已关闭)、神木县孙家岔镇阳崖煤矿、神木县孙家岔后塔煤矿(已关闭)、神木县孙家岔镇大湾煤矿、神府经济开发区王才伙盘煤矿等国有、地方小煤矿(见矿权设置示意图)

二、矿井及周边老窑水分布状况 海湾煤矿2012年6月前,主要开采5-2煤层,2012年6月后计划开采4-2煤层,目前处于4-2煤层的开采阶段。但是井田范围内及其周边生产小矿12个,主要开采的煤层以2-2煤层、3-1煤层、4-2煤层、5-2煤层(表1-1、图1-2),经长期的开采已经形成大面积的老空区。3-1煤层、4-2煤层、5-2煤层采空区基本上已经大面积积水,积水深度一般在0.4~0.7m左右。 表1-1 海湾井田及其周边小矿开采煤层统计表 5-2煤层采(老)空区,井田范围内自身开采的采空区主要位于井田南部,周边小矿开采的范围主要位于井田东南部以外的三道峁、燕家塔和神广煤矿井田范围内,总积水面积2647244.40m2,总积水量178846.88~312982.04m3(表1-2、图1-3)。 表1-2 海湾井田及其周边小矿5-2煤层采(老)空区积水统计表

三道峁煤矿427440.49 0.40 0.70 170976.20 299208.34 燕家塔煤矿447117.21 0.40 0.70 159711.07 279494.37 神广煤矿233574.06 0.40 0.70 93429.62 163501.84 海湾一井1539112.64 0.40 0.70 615645.06 1077378.85 总计2647244.40 0.40 0.70 178846.88 312982.04 图1-3 海湾井田及其周边小矿5-2煤层采(老)空区积水范围示意图4-2煤层老空区积水主要位于哈特兔、大湾和后塔煤矿井田范围内,总积水面积1395421.38m2,总积水量558168.55~976794.97m3(表1-4、图1-4)。 表1-4 海湾井田内4-2煤层采空区积水统计表 井田名称积水面积(m2)积水深度(m)积水量(m3)

矿井水文地质主要图件内容及要求[1]

附录一矿井水文地质主要图件内容及要求 一、矿井充水性图 矿井充水性图是综合记录井下实测水文地质资料的图纸,是分析矿井充水规律、开展水害预测及制定防治水措施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矿井水害防治的必备图纸。一般采用采掘工程平面图作底图进行编制,比例尺为1/2000-1/5000,主要内容有: 1.各种类型的出(突)水点应当统一编号,并注明出水日期、涌水量、水位(水压)、水温及涌水特征。 2.古井、废弃井巷、采空区、老硐等的积水范围和积水量。 3.井下防水闸门、水闸墙、放水孔、防隔水煤(岩)柱、泵房、水仓、水泵台数及能力。 4.井下输水路线。 5.井下涌水量观测站(点)的位置。 6.其他。 矿井充水性图应当随采掘工程的进展定期补充填绘。 二、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 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是综合反映矿井充水变化规律,预测矿井涌水趋势的图件。各矿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相关因素绘制下列几种关系曲线图: 1.矿井涌水量与降水量、地下水位关系曲线图。 2.矿井涌水量与单位走向开拓长度、单位采空面积关系

曲线图。 3.矿井涌水量与地表水补给量或水位关系曲线图。 4.矿井涌水量随开采深度变化曲线图。 三、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 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是反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图纸之一,也是进行矿井防治水工作的主要参考依据。综合水文地质图一般在井田地形地质图的基础上编制,比例尺为1/2000-1/10000。主要内容有: 1.基岩含水层露头(包括岩溶)及冲积层底部含水层(流砂、砂砾、砂礓层等)的平面分布状况。 2.地表水体,水文观测站,井、泉分布位置及陷落柱范围。 3.水文地质钻孔及其抽水试验成果。 4.基岩等高线(适用于隐伏煤田)。 5.已开采井田井下主干巷道、矿井回采范围及井下突水点资料。 6.主要含水层等水位(压)线。 7.老窑、小煤矿位置及开采范围和涌水情况。 8.有条件时,划分水文地质单元,进行水文地质分区。 四、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 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是反映含水层、隔水层及煤层之间的组合关系和含水层层数、厚度及富水性的图纸。一般采用相应比例尺随同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一道编制。主要内容有:

煤矿水害防治措施.doc

煤矿水害防治措施 煤矿水害防治措施 1、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的探放水原则,从源头杜绝水害事故的发生。 2、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组织机构,将水害防治工作纳入领导职责。 4、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及本单位的水害情况,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和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5、矿井的井田范围内及周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楚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查明水害情况,在水害情况未查明前,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6、发现矿井有透水预兆时,应当立即停止受水害威胁区域内的采掘作业,撤出作业人员到安全地点,分析查找透水原因,采取有效安全措施。 7、矿井应当对职工进行防治水知识的教育培训,保证职工具备必要的防治水知识,提高防治水工作的技能和抵御水灾的能力。 8、矿井防水煤﹙岩﹚柱留设:﹙1﹚采空区保安煤柱30米;﹙2﹚矿井断层保安煤柱40米;﹙3﹚平巷及釆区上﹙下﹚山煤柱20米;﹙4﹚井田边界煤柱30米。矿井在采区设计及采掘过程中严禁开采防隔水煤柱。

9、采掘工作面探水前,应当编制探放水设计,确保探水警戒线,采掘作业点距离有水患威胁区域60米定为探水警戒线,进入探水警戒线作业,必须全程探水,并采取防止瓦斯和其它有害气体危害等安全措施。探放水设计由专业技术人员提出,经矿总工程师组织审定同意,按设计进行探放水。 10、探放水原则: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和《井下探放水规范》要求,我矿在采掘过程中,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按照"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的探放水原则进行探水作业。 ﹙1﹚接近水掩或者有积水的井巷、老空或者相邻煤矿;﹙2﹚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暗河、溶洞和导水陷落柱;﹙3﹚打开防隔水煤﹙岩﹚柱进行放水前; ﹙4﹚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断层破碎带; ﹙5﹚接近有地质钻孔; ﹙6﹚接近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 ﹙7﹚釆掘破坏影响范围内有承压含水层或者含水构造、煤层与含水层间的防隔水煤﹙岩﹚柱厚度不清楚可能发生突水; ﹙8﹚接近有其突水的地区。 11、探放水设备选择: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我矿井下探放水应当使用专用的探放水钻机。严禁使用煤电钻探放水。

邱集煤矿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37726351.html, 邱集煤矿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作者:张良义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2期 摘要:研究了邱集煤矿勘探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对各含水层覆隔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论证,通过施工钻孔水文水质情况,查明了勘察区边界的隔水、导水情况。 关键词:水文地质条件;邱集煤矿 中图分类号: [P3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研究区地理及地质概况 邱集煤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其东部及中部属德州地区齐河县,西部属聊城地区东阿县,为全隐蔽的华北型石炭系、二叠系煤田。煤系以中、下奥陶统地层为基底,沉积了中石炭世本溪组,其上覆盖新近系和第四系=井田为走向近东西,倾向北,被断层切割的单斜构造,倾角一般j。-8。,次一级褶曲不甚发育。东北部有岩浆岩侵入构造复杂程鏖中等。 2.井田水文边界条件分析 井田东部边界为F8所层,是一东升西降的正断层,据精补勘探资料,落差20-50 m.造成井田外徐灰、奥灰与井田内四、五灰对口相接。从地质构造角度分析,存在井田外徐灰、奥灰含水层对口补给井田内四、五灰含水层的可能性。井田北部边界为F11断层,该断层落差110 m,位于井田深部,南升北降,使井田内四、五灰含水层与井田外煤系地层对接,可按阻水边界考虑。井田西界F3断层等断层组阶梯式向西断下,经ws5、wx3证实,为水边界;井田南部边界以F2断层和13煤层露头为界,为补给边界。F2断层落差25-160 m.井田内下降,井田外上升,可看作补给边界。井田上部为上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上第三系中部一套200余m 的地层基本为粘土.构成上部隔水边界.从而使第四系含水层与下伏各含水层不存在水力联系。但上第三系局部底砾岩与下伏各灰岩含水层的露头存在一定的水力联系。井田底部为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厚度大,据勘探资料,其补给范围达320 km-以上,因此具有一定的动储量和静储量。该含水层应是井田内各灰岩含水层的补给源,是下部补给边界。 3主要含水层及其水文特征 邱集煤矿为全隐蔽煤田,石炭系地层被新生界地层覆盖,开采煤层时间接、直接充水含水层有底砾岩,风氧化带,太原组一灰,二灰、三灰、四、五灰,本溪组徐灰,奥陶系灰岩。 3.1底砾岩含水层及其水文地质特征

煤矿防治水细则(2018年新版)74039

煤矿防治水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国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等,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煤炭企业、煤矿和有关单位的防治水工作,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煤矿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根据不同水文地质条件,采取探、防、堵、疏、排、截、监等综合防治措施。 煤矿必须落实防治水的主体责任,推进防治水工作由过程治理向源头预防、局部治理向区域治理、井下治理向井上下结合治理、措施防向工程治理、治水为主向治保结合的转变,构建理念先进、基础扎实、勘探清楚、科技攻关、综合治理、效果评价、应急处置的防治水工作体系。 第四条煤炭企业、煤矿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下同)是本单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下同)负责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 第五条煤矿应当根据本单位的水害情况,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的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储备必要的水害抢险救灾设备和物资。 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极复杂的煤矿,还应当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配备防治水副总工程师。 第六条煤炭企业、煤矿应当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探放水制度、重大水患停产撤人制度以及应急处置制度等。 煤矿主要负责人必须赋予调度员、安检员、井下带班人员、班组长等相关人员紧急撒人的权力,发现突水(透水、溃水,下同)征兆、极端天气可能导致淹井等重大险情,立即撒出所有受水患威胁地点的人员,在原因未查清、隐患未排除之前,不得进行任何采掘活动。 第七条煤炭企业、煤矿应当编制本单位防治水中长期规划(5年)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煤矿防治水应当做到“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确保安全技术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八条当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尚未查清时,应当进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在水害隐患情况未查明或者未消除之前,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第九条矿井应当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对井田围主要充水含水层的水位、水温、水质等进行长期动态观测,对矿井涌水量进行动态监测。受底板承压水威胁的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极复杂矿井,应当采用微震、微震与电法耦合等科学有效的监测技术,建立突水监测预警系统,探测水体及导水通道,评估注浆等工程治理效果,监测导水通道受采动影响变化情况。 第十条煤炭企业、煤矿应当对井下职工进行防治水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对防治水专业人员进行新技术、新方法的再教育,提高防治水工作技能和有效处置水

(完整版)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一、地面防排水措施 1、成立“雨季三防”工作领导小组,雨季来临前后保证矿井24小时都有领导值班。 2、设置专门的防汛物资库,储备足够的防汛物资和防洪排水设备,并配备专人管理,不得挪作他用。 3、与气象、防汛等部门建立联系,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防汛机制。在矿井每次降大到暴雨前后,应当派专人在矿区内巡查防止淹井事故。矿井应当建立暴雨洪水可能引发淹井等事故灾害紧急情况下及时撤出井下人员的制度,明确启动标准、指挥部门、联络人员、撤人程序等。 4、雨季前由三防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井口、工业广场附近的防洪设施(包括拦水坝、涵洞、护坡、导水渠等)、生产、生活建筑物和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清理。 5、雨季前由三防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地测、安监、通风等相关部门对井田范围内的地表裂缝进行全面调查,重点是上一年度开采的范围,并将裂缝的分布情况、规模、范围填绘在井上下对照图上。对沟谷内可能向井下灌水的裂缝要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充填。 6、及时清理所有沉淀池和水沟中的淤泥;雨季前全面清理1次水仓。 7、坚持做好水泵、水管、闸阀、排水用的配电设备和输电线路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雨季前,全面检修1次,并对全部工作水泵

和备用水泵进行1次联合排水试验,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8、雨季期间,对供电系统常进行检查、检修工作,自备发电机电瓶要随时检查。一旦出现地面供电系统停电后,发电机能及时运行,保证供风和排水。 9、进一步查清矿区及其附近地表沟谷汇水面积、汇水量、渗漏、疏水能力等情况;掌握当地历年降水量和最高洪水位资料,建立疏水、防水和排水系统。 二、井下防治水措施 (一)防治措施 1、各工作面顶板水害的探查与防治 根据矿井各类地质报告及以往采掘活动情况,工作面顶板含水层埋藏较深且富水性弱,矿井基本不受顶板水威胁。 但由于煤矿开采多年,在采动区域上覆地表会形成地裂缝或地面塌陷,大气降水可经地表裂缝、塌陷补给顶板砂岩含水层,使得顶板含水层水量增加,从而可能形成顶板富水区。因此,采掘过程中应采用井下物探进一步查明顶板富水性,若遇有水文异常视立即布置钻孔进行探查,探测有水时,视水量大小采用预先疏干和并行疏干相结合的方法,在工作面回采前提前用钻孔疏干,同时在回采中仍继续进行并行疏干。 顶板疏干工程的具体要求应编写专门疏干设计,保证工作面排水能力。 2、各工作面采空区水的探查与防治 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在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基础资料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基础资料第^一条公司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依据表2-1进行 表2-1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注:1.单位涌水量以井田主要充水含水层中有代表性的为准 2 在单位涌水量q,矿井涌水量Q i、Q2和矿井突水量Q3中,以最大值作为分类依据。 3 同一井田煤层较多,且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当分煤层进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4 按分类依据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第十二条公司对本单位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研究,编制矿井水 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并确定本单位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由煤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审定。 第十三条公司水文地质类型每3年进行重新确定。当发生重大突水事故后,矿井应在1年内重新确定本单位的水文地质类型。 第十四条公司应编制井田地质报告、建井设计和建井地质报告。

井田地质报告、建井设计和建井地质报告应当有相应的防治水内容第十五条公司按照规定编制下列防治水图件: (一)矿井充水性图; (二)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 (三)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 (四)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 (五)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 其他有关防治水图件由矿井根据实际需要编制。 公司建立数字化图件,内容真实可靠,并每半年对图纸内容进行修正完善。 公司水文地质主要图件内容及要求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公司建立下列防治水基础台账: (一)矿井涌水量观测成果台账; (二)气象资料台账; (三)地表水文观测成果台账; (四)钻孔水位、井泉动态观测成果及河流渗漏台账; (五)抽(放)水试验成果台账; (六)矿井突水点台账; (七)井田地质钻孔综合成果台账; (八)井下水文地质钻孔成果台账; (九)水质分析成果台账; (十)水源水质受污染观测资料台账; (十一)水源井(孔)资料台账; (十二)封孔不良钻孔资料台账; (十三)矿井和周边煤矿采空区相关资料台账;

有益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有益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摘要】通过对有益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充水因素及充水机理的分析,确定了该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类型,为矿床开采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 区域地表水系属珠江水系北盘江支流,区域内出露岩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两类,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 碳酸盐岩中富含岩溶水,主要含水地层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组、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三叠系中统关岭组。由于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广,分布区多属裸露及半裸露的基岩山区,地表岩溶洼地、落水洞、溶斗、岩溶潭、岩溶大泉等较发育,地下局部发育溶洞、暗河,大气降水容易通过地表负地形渗入岩溶裂隙、管道、暗河之中,岩层中赋存着丰富的地下水,这些地下水长途径流,最后以岩溶大泉、岩溶泉群或暗河等形式集中排泄于邻区河谷中,富水性强。 碎屑岩中含基岩裂隙水,所在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由于碎屑岩靠近地表时风化作用较强烈,风化裂隙较发育,含风化裂隙水,深部发育构造裂隙地段,以含构造裂隙水为主,碎屑岩区地下水运动受地形、地貌、岩性、构造控制,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受地势影响,一般为近源补给、就近排泄,富水性总体较弱。 1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1.1 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矿区属低中山地形,总体为中部高四周低,以侵蚀溶蚀地貌为主,矿区中西部的连续山头为该矿区的分水岭,标高为1800—2022m,将矿区地下水分为东西两个流向:东部的地表及地下水流入上午小河后流入格所河;西部地表、地下水汇入於泥河。区内无大的河流,只有两条小河,东部为上午小河,西部为於泥河的上游支流,其河水流量均较小,主要发育呈树枝状的沟溪水,均为雨源性溪沟,雨季暴涨,矿区东南部外围上午小河河床为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约+1500m。地表水的流向主要受地形和地质构造控制,地下水流向主要受岩性和区域最低侵蚀基准面的控制。 1.2 地表水特征 矿区内无大的河流,沟溪发育,其流程一般0.5~1.5km,流量受大气降水控制,流量一般较小;雨季山洪飞瀑,沟溪水暴涨,枯季流量较小或干涸。 1.3 地下水特征

矿井水灾防治安全措施

云南新吉克矿业有限公司吉克煤矿 矿井水灾防治措施 一、矿井周边水患情况 1、地表水 一是雨季降雨量增大时,通过三条井筒浅部基岩段裂隙,对井下有一定的补给。 二是地面交一河,将来工作面开采后,有可能通过裂隙对井下进行补给。 2、地下水 吉克煤矿现在处于初期生产,根据昆明煤炭设计研究院提交的设计,以及矿井补充勘探地质报告所取得的资料,该煤系地层没有强含水层,主要充水水源为矿井开采后,地表水的间接补给,而现在矿井尚处于基建尾期、生产初期,故不受地下水的威胁。 3、相邻矿井情况 根据补勘阶段对吉克煤矿附近生产矿井的调查资料得知,矿区附近较大的煤矿有兴盛、阿令德煤矿及补木煤矿。目前这些矿井的水文地质特点是旱季涌水量小,雨季涌水量大,浅部涌水量大,深部涌水量小。通过实地调查访问,巷道穿过正常岩层时一般仅有潮湿现象,而在破碎带附近出现淋水与渗水现象,成为目前矿井涌水的主要来源,而在开采深部煤层时,裂隙多被泥质充填,巷道淋水与渗水量相对较少,涌水量小。 吉克煤矿为一“东西狭窄,南北狭长”的独立的块段,东西两翼

为落差大于100m的大断层与邻近矿井相隔,故不受地方煤矿开采期间水患的影响。 二、防治矿井水灾应急组织体系 1、成立防治矿井水灾应急组织体系 防治火灾应急组织总指挥由矿长担任,遇有特殊情况,矿长离矿时,由总工程师代替。总指挥部办公室设在调度室,由调度室统一协调救护工作。 总指挥:矿长 副总指挥: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 成员:各副总工程师调度室安监部生产技术部机电部通防部后勤保卫部物资供应部人力资源部行政办公室救护队、各施工区队、施工项目部的负责人 2、防治矿井水灾应急组织职责: (1)分析判断事故、事件或灾情受影响的区域、危害程度,确定相应警报级别、应急救援级别; (2)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各应急反应组织进行应急救援行动; (3)总指挥批准成立现场抢救指挥部,批准现场抢救方案(或现场预案); (4)报告上级机关,与地方政府应急反应组织或机构进行联系,通报事故、事件或灾害情况; (5)评估事态发展程度,决定升高或降低警报级别、应急救援级

煤矿防治水措施

煤矿防治水技术措施 煤矿水害是与瓦斯、煤尘、顶板、火灾等并列的五大灾害之一,其严重程度仅次于瓦斯列第二。随着开采深度和开采条件不断变化,特别是兼并重组后,由于地质资料不清,煤矿受采空区、古空区、奥灰水威胁越来越严重,给矿井水害防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因此,煤矿水害已成为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关键问题,所以,搞好水害防治是我矿的重点工作。 一、矿井水害类型 造成矿井水害的水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和老空水。 按照水源把矿井水害分成以下几种: (一)地表水水害:主要水源为大气降水、地表水体(江河、水库、沟渠等); (二)老空水水害:主要水源为古井、小窑废巷及采空区积水; (三)孔隙水水害:主要为第三系、第四系松散含水层孔隙水、流砂水和泥砂等。 (四)裂隙水水害:主要为砂岩、砾岩等裂隙含水层的水; (五)岩溶水水害:主要为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田的太原群薄层灰岩岩溶水等; 二、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现状 煤矿水害与其形成的条件有直接对应关系。矿井充水三个条

件。即“矿井充水三要素”包括充水水源、涌水通道和充水强度(涌水量)。 (一)水文地质探查技术 1、水文地质试验技术 水文地质试验技术的基本方法是以水文地质理论为基础,以水文地质钻探、抽(放)水试验、底板岩石力学试验为主要手段,探查含水层及其富水性、主要含水层水文地质边界条件、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等。 2、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1)地震勘探:包括二维和三维地震勘探。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查明落差大于5米的断层; 查明区内幅度大于5米的褶曲和直径大于20米的陷落柱; 探测采空区和岩浆浸入体。 (2)瞬变电磁探测技术:是地面探测含水层及其富水性、构造及其含水情况,老窑及其积水多少的主要手段。 (3)高密度高分辨率电阻率法探测技术:是地面及其地下洞体的首选方法。 (4)直流电法探测技术:属于全空间电流勘探,可在地面及井下使用。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巷道底板富水性探测; 底板隔水层厚度,原始导高探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