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学选读知识点整理

美国文学选读知识点整理
美国文学选读知识点整理

1.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

Poor Richard’s Almanac

The Autobiography

2.Edgar Allan Poe(1809~1849)

Tamerlane and Other Poems

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

Poems

The Purloined Letter

The Raven and other Poems

The Gold Bug

Tales of the Grotesque and Arabesque

The Philosophy of Composition

Tales

The Poetic Principle

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es

Al Araaf

The Red Masque of the Red Death Ligeia

The Black Cat

The Cask of Amontillado

Annabel Lee

Sonnet--To Science

To Helen

3.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 Nature

Self-Reliance

The American Scholar

The Divinity School Address

Essays:First Series

Essays:Second Series

Representative men

English Traits

The Conduct of Life

Poems

May-Day and Other Pieces

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

Fanshawe

Twice-told Tales

Mosses from an Old Manse

Scarlet Letter

The House of the Seven Gables

The Blithedale Romance

The Marble Faun

4.Herman Melville(1819~1891)

Typee

Omoo

Mardi

Redburn

White Jacket

Moby Dick

The Confidence Man

Battle Pieces

Clarel

Timoleon

Billy Budd

5.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

On the Duty of Civil Disobedience

A Week on the Concord and Merrimack River

Walden

6.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1807~11882) V oices of the Night

Ballads and Other Poems

Evangeline

The Song of Hiawatha

I shot an Arrow

A Psalm of Life

7.Walt Whitman(1819~1892)

Leaves of Grass

One’s Self I Sing

O Captain!My Captain

8.Emily Dickinson(1830~1886)

To Make a Prairie

Success Is Counted Sweetest

I’m Nobody!

9.Mark Twain (1835~1910)

The Celebrated Jumping Frog of Calaveras Country

The Innocents Abroad

The Gilded Age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Life on the Mississippi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erry finn

A Connecticut Yankee in King Arthur’s Court The Tragedy of Pudd’nhead Wilson

The Man That Corrupted Hadleyburg

10.Henry James(1843~1916)

A Passionate Pilgrim

Roderick Hudson

The Novels and Tales of Henry James

The American

Daisy Miller

The Portrait of a Lady

The Bostonians

The Princess of Casamassima

The Spoils of Poynton

The Turn of the Screw

The Awkward Age

The Wings of the Dove

The Ambassadors

The Golden Bowl

The Art of Fiction

The American Scene

The Jolly Corner

11.Stephen Crane(1871~1900)

Maggie:A Girl of the Streets

The Red Badge of Courage

The Open Boat

The Bride Comes to Y ellow Sky

The Blue Hotel

12.Willa Cather(1873~1947)

Miss Jewett

13.Sherwood Anderson(176~1941) Windy McPherson’s Son

Winesburg,Ohio

Marching Men

Poor White

The triumph of the Egg and Other Stories

Horses and Men

Many Marriages

Dark Laughter

Beyond Desire

Death in the Woods and Other Stories

14.Katherine Anne Porter(1890~1980) The Flowering Judas

Pale Horse,Pale Rider

The Leaning Tower

The Old Order

Old Mortality

A Ship of Fools

The Jilting of Granny Weatherall

15.F.Scott Fitzgerald(1896~1940)

This Side of Paradise

The Beautiful and the Damned

Flappers and Philosophers

Tales of the Jazz Age

The Great Gatsby

Tender is the Night

The Crack-Up

16.William Faulkner(1897~1962)

The Marble Faun

Soldier’s Pay

The Sound and the Fury

Mosquitoes

As I Lay Dying

Light in August

Absalom,Absalom

The Hamlet

Sartoris

The Town

The Mansion

Barn Burning

17.Ernest Hemingway(1899~1961)

In Our Time

The Sun Also Rises

A Farewell to Arms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A Clean,Well-Lighted Place

18.Ezra Pound(1885~1972)

Exultations

Personae

Cathay

Cantos

Des Imagistes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19.Wallace Stevens(1879~1955)

The Necessary Angel

Anecdote of the Jar

20.William Carlos Williams(1883~1963) Collected Later Poems

Collected Early Poems

Paterson

The Red Wheelbarrow

Spring and All

21.Robert Frost(1874~1963)

A Boy’s Will

North of Boston

New Hamphshire

Collected Poems

A Further Range

A Witness Tree

Fire and Ice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The Road Not Taken

22.Langston Hughes(1902~1967)

The Weary Blues

Fine Clothes to the Jew

The Dream Keeper and Other Poems

Shakespeare in Harlem

Dreams

Me and the Mule

Border Line

23.Archibald MacLeish(1892~1982)

The Happy Marriage

The Poet of Earth

Conquistador

Collected Poems

J.B.

Ars Poetica

24.Eugene Glastone O’Neill(1888~1953) Bound East for Cardiff

In The Zone

The Long V oyage Home

The Moon of the Caribees

Emperor Jones

The Hairy Ape

The Great God Brown

Strange Interlude

Desire Under the Elms

Mourning Becomes Electra

The Iceman Cometh

A Touch of the Poet

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

The Moon for the Misbegotten

Hughie

More Stately Mansions

25.Eiwyn Brooks White(1899~1985)

Talk of the Town

Is Sex Necessary

Elements of Style

Stuart Little

Charlotte’s Web

Quo V adimus or The Case for the Bicycle

One Man’s Meat

The Points of My Compass

Letters of E.B,white

Essays of E.B,white

Poems and Sketches of E.B.White

Writings from The New Y orker

Once More to the Lake

26.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

The Glass Menagerie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Cat On a Hot Tin Roof

Summer and Smoke

The Rose Tattoo

Camino Real

Orpheus Descending

Suddenly Last Summer

The Sweet Bird of Y outh

The Night of the Lguana

27.Ralph Waldo Ellison(1914~1994)

Invisible Man

Shadow and Act

Going to the Territory

28.Robert Lowell(1917~1977)

Lord Weary’s Castle

Life Studies

The Dolphin

Skunk Hour

29.Elizabeth Bishop(1911~1979)

North and South

Collected Poems

Geography III

In the Waiting Room

30.Theodore Roethke(1908~1963)

The Waking Poems

The Collected Poems

On the Poet and His Craft:Selected Prose

31.Allen Ginsberg(1926~1997)

Howl

A Supermarket in California

32.Sylvia Plath(1932~1963)

The Colossus

Ariel

Winter Trees

The Bell Jar

Letters Home

Point Shirley

33.Robert Hayden (1913~1980)

Frederick Douglass

34.Robert Bly(1926~)

The Light Around the Body

The Sixties

Driving Through Minnesota During the Hanoi Bombing

35.Maya Angelou(1928~)

Still I Rise

36.Arthur Miller(1915~2005) All My Sonse

Death of a Salesman

The Crucible

A View from the Bridge

After the Fall

The Archbishop’s Celling

The Misfits

37.Saul Bellow(1915~2005) Dangling man

The Victim

The Adventures of Augie March

Henderson the Rain King

Herzog

Seize the Day

Mr.Sammler’s Planet

Humbolt’s Gift

The Dean’s December

More Die of Heartbreak

The Theft

The Actual

Ravelstein

Mosby’s Memories and Other Stories

The Last Analysis

Looking for Mr.Green

38.Joseph Heller(1923~1999) We Bombed in New Haven

Something Happened

Good as Gold

God Knows

Catch-22

39.Toni Morrison(1931~)

The Bluest Eye

Sula

Song of Solomon

Tar Baby

Beloved

Jazz

Paradise

Love

A Mercy

Recitatif

40.Louise Erdrich(1954~)

Love Medicine

The Beet Queen

Tracks

The Crown of Columbus

The Bingo Palace

Tales of Burning Love

The Antelope Wife

The Last Report on the Miracles at Little No Horse The Master Butchers Singing Club

Four Souls

The Painted Drum

The Plague of Doves

Shadow Tag

Lulu’s Boys

《太史公自序》文言知识全面整理【全 实用】教学内容

《太史公自序》文言知识全面整理【全实 用】

《太史公自序》文言知识整理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弗敢阙通“缺”缺漏 2、指数千通“旨” 要旨 3、失之豪厘通“毫”秋天小鸟身上刚生长出来的羽毛形容细小 4、堕先人所言通“隳”,毁 5、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通“缵”,继承 6、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同“弼”,辅助 7、扶义俶傥,不令已失时通“倜傥”,卓越洒脱,不拘于俗 8、故长于风通“讽”讽喻 9、罔罗天下放失旧闻通“网”网罗通“佚” 二、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使复典之,至于夏商古:掌管今:标准,法则 2.无泽为汉市长古:掌握市场的官长;今:行政长官 3.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古:最终落在今:副词,表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 之后出现的情况。 4.则学者至今则之古:以……为准则今:连词;准则 5.迁俯首流涕曰古:眼泪今:鼻涕 6.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 古:跟从侍奉;今:投身到事业中去 古:抒发愤懑;今:决心努力 7.先人有言古:父亲今:祖先 8.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古:到;今:表另提一件事 9.是非242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古:褒贬评定今:对错 10.余所谓述故事 古:历史旧事今: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 11、以为天下仪表古义:标准;今义:人的外表 12.夫《诗》《书》隐约者古:隐奥而言辞简约今:不清楚 13.维我汉继五帝末流古:遗业今:已经衰退的;等级或质量低的 三.找出活用词并说明用法,解释意义. 1.其在卫者,相中山名作动作……丞相 2.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名作动坑杀活埋

3.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名作动封王 4.忠臣死义之士为动用法为……而死 5.上明三王之道形作动阐明 6.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形作动,奖;形作名,善事;形作动,惩;形作名,邪恶;形作动,以……为贤;形作名,贤能之人;形作动,以……为低贱,轻视。 7、存亡国,继绝世使动使……存在,恢复;使……延续 8、《礼》经纪人伦名作动,规范 9、其实皆以为善形容词作名词 10、《春秋》采善贬恶形容词作名词 11、整齐其世传使动用法使……整齐整理,归纳 12.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 名作动对史事提纲挈领的编排记述 四.解释实虚词 1、命南正重以司天掌管 2、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继承 3、使复典之掌管 4. 为武信君而徇朝歌巡行攻占 5.惠王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攻占 6.耕牧于河山之阳山之南水之北 7.南略邛,还报命巡行巡视 8.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愚钝 9、小子何敢让焉辞让推辞 10、适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往……去 而子迁适使反恰逢 籍每适浑拜访 11、相其在卫者,相中山做……丞相辅佐 诸侯之相王一起 12、而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顺承 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修饰 13.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嫉害阻塞 14.是故礼以节人用来 15.以为天下仪表把……作为 16.察其所以……的原因 17.《乐》乐所以立……的原因 18.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才

(完整版)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新归纳

《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最新归纳整理 一:原文: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往之女家,毕敬毕戒, 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 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二: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 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 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 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 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 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 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 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 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三、生字难字(略) 四、书下注释:(如有出入,以教材为准) 富贵:指有钱有地位。淫:使……迷惑。 居天之下广居:居住。居所。得志,与民由之:实现; 实行。

独行其道:固守。原则,行为准则。安居:安静。 熄:平息,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是:这。 焉得:怎么能。威武:威胁暴力。 五、结构 第一段:景春提出大丈夫的标准。 第二段:孟子反驳并提出自己关于大丈夫的标准。 总结起来比较重要的内容 大丈夫的做法: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大丈夫的操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名言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成为他们坚守正义的座右铭。 在说理方面孟子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从妾妇之道谈到为大丈夫之道,深入浅出,极具说服力。 六、习题 1.景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孟子关于妾妇之道的最终结论是什么。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 3.你怎样理解孟子提出的“富,贫,威”这一大丈夫的标准?

(完整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多彩的消费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多彩的消 费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哪些?(也可问成: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有哪些?) (1)根本原因: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 (2)居民的收入,它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的收入可以从以下三个情况来考虑:当前可支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社会收入差距) (3)物价总体水平:一般来说,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能力会降低; 物价下降,人们的购买能力会升高。 (4)其他因素:例如商品的质量、性能、服务、品牌等。 (提示:这四个都是影响消费水平的客观因素;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观因素是人们的消费心理,如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和求实心理。) 2.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是什么?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2)具体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的可支配收入越高,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越大,人们收入

的差距越小,人们的消费需求会越大,消费水平也会越高。 3.消费按照不同的划分依据可以分为几大类型? (1)根据交易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贷款消费的显著特点:“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2)根据消费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3)根据消费目的的不同,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4.什么是消费结构?影响它的因素是哪两个? (1)含义: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2)影响因素/变化的原因:消费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5.什么是恩格尔系数?它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1)含义: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开支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2)公式为: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家庭总支出×100% (3)恩格尔系数减小有什么意义? ①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整理 一、反义词 大——小多——少来——回高——矮上——下里——外早——晚 远——近来——去黑——白笑——哭出——入天——地水——火 开——关东——西来——去长——短好——坏冷——热前——后 黑——白左——右东——西南——北高——低是——非远——近 外——内无——有慢——快老——少爱——恨有——无弯——直 降——胜圆——扁死——生反——正外——内古——今私——公 熟——生歪——正虚心——骄傲 诚实——虚伪冷淡——热情黑暗——光明失败——成功安全——危险 二、多音字组词 长zhǎnɡ(长大) 乐yuè(音乐) 行xínɡ(飞行) chánɡ(长江) lè(快乐) hánɡ(行业) 少shǎo(多少) 着zhe (看着) 都dōu(都是) 只zhī(一只) Shào(少年) zháo(着急) dū (首都) zhǐ(只要)

三、同音字练习 1、公,工 ( )园( )人( )正手( ) ( )开 (1)我家有只大( )鸡。(2 )小明的爸爸是木( ) 。 2、升,生,声 ( )日( )旗上( ) 花( ) 笑( ) 大( ) (1) 在走廊(lánɡ)上要小( )说话。(2) 今天是妈妈的( )日。 3、做,坐,座,作 工( ) ( ) 业( )下( ) 位事( ) 让( ) (1) 我家门前有一( ) 桥。(2)我在家里写( ) 业。 (3) 我( ) 汽车时给老爷爷让( ) 位。 4、木,目 耳( ) ( )光( )头( )耳树( ) (1 )妈妈让我吃( )耳。(2)老师的( )光很慈祥(cí xiánɡ )。 5、字,子,自 写( ) ( )己孩( ) 舍( ) 为人汉( ) 猴( ) 爸爸说:“儿( ),你要学会自( ) 写( ) 。” 6、金,今,巾,进,近 毛( ) ( )天远( ) ( )入黄( ) 纸( ) (1).妈妈给我买了一条( ) 黄色的头( ) 。 (2). ( )年我在离(lí)家很( )的学校上学。 (3)、我最( ) ( ) 步了。

《史记》选读文言基础知识复习讲义1——太史公自序

太史公自序 昔在颛顼 ..【音:zhuān xū】,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义:继承】重黎之后,使复典.【义:掌管】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义:理,这里是主管的意思】 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去.【义:离开】周适.【义:前往】晋。晋中军随会奔.【义:逃亡】秦,而司马氏入少梁。 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其在卫者,相.【义:作……丞相】 中山。在赵者,以.【义:凭借】传剑论显,蒯聩 ..【音:kuǎi kuì】其后也。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义:攻占】,因而守之。错孙靳.【音:jìn】,事.【义:事奉】武安君白起。而少梁更名曰夏阳。靳与武安君阬赵长平军,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葬于华池。靳孙昌,昌为秦主铁官,当始皇之时。蒯聩玄孙卬.【音:áng】为武信君将.【义:部将】 而徇.【义:攻占】朝歌。诸侯之.【义: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相王 ..【义:一并封王】,王卬 于殷。汉之伐楚,卬归汉,以其地为河内郡。昌生无泽,无泽为汉巿长 ..【古义:掌握市场的官长;今义:行政长官】。无泽生喜,喜为五大夫,卒,皆葬高门。喜生谈,谈为太史公。 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有子曰迁。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义:山南水北为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义:南下】 游.【义:游历】江、淮,上会稽 ..【音:guìjī】,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 讲业 ..【义:研讨学问】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义:巡行】邛、笮、昆明,还报命。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 ..【古义:跟从侍奉;今义:投身 到事业中去】,故发愤 ..【古义:抒发愤懑;今义:决心努力】且.【义:将要】卒。而子迁适.【义:恰逢】使反,见父于河洛之间【句式:状语后置】。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音:yuán】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义:以……为准则】之.【义:代词,指《春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馀岁,而 诸侯相兼,史记 ..【义:史书的通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为……而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义:表语气,可要】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义:整编】旧闻,弗敢阙.【义:通“缺”】。” 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 .【音:缀集】史记石室金匮之书。五年而当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天历始改,建于明堂,诸神受纪。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 ..【古义:到;今义:表另提一件事】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

富贵不能淫复习资料及答案

《富贵不能淫》复习资料 一、文学常识 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儒家大师,被尊称为“”,与孔子并称“”。其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提出“性善”论;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 《孟子》一书现存七篇。宋朝朱熹把合称为“四书”。 二、基础知识 1、解释:富贵:淫:居天之下广居: 得志,与民由之:独行其道:安居:熄: 是:焉得:威武:无违夫子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3、翻译:(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 (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4)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大丈夫的做法: 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 大丈夫的操守: 说理方面孟子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从妾妇之道谈到为大丈夫之道,深入浅出,极具说服力。 四、习题练习 1.景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 2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大丈夫的形象。 3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4孟子关于妾妇之道的最终结论是什么: 5“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 6.你怎样理解孟子提出的“富,贫,威”这一大丈夫的标准 7.对于孟子提出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一主张你有怎样的认识 8.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9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 10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11.请谈谈“富贫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富贵不能淫文言文知识点 1、注音:往之女()家富贵不能淫() 2、通假字:往之女家 3、古今异义: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古义:今义: 4、一词多义: (1)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第二个:

多彩的消费知识点总结

多彩的消费知识点总结 多彩的消费知识点总结 1、影响消费的因素 A、最主要的是居民收入和消费品价格 B、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1)收入是消费是前提和基础。 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比较快;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时,消费增幅也下降。 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 (2)商品价格高低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 物价上涨,购买力普遍降低;物价下跌,购买力普遍提高。 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 活学活用:请说出几种促销手段: 提示: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保养情况等方面的变化都可能带来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选择。 2、分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个过去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较高的人,

在可支配收入减少的情况下,短期内仍然会力图保持已经达到的较高的消费水平,而不会立即削减消费支出。 3、消费的类型 (1)按照产品类型不同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三种。 (3)按照消费目的不同分为生产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4、食品支出、发展资料支出、享受性资料支出哪一项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占比重越小,证明该家庭消费水平越高? 答: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越小,人们生活水平越高。反之,越低。 相关材料分析题型: 济南市统计局发布信息:私家车和商品房成为省城居民2004年增势最强的主要消费品。到现在,全市私家汽车总量已达11.2万辆,按济南城乡居民统算,每百户居民拥有量已达6.5辆。而个人住房购买量也比上年增长了55.8%。 运用相关知识,回答材料体现的经济知识。 分析:材料表明汽车和住房消费已成为市民除食品消费外的最大的消费类别,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越小,人们生活水平越高。反之,越低。所以由材料可知济南的社会消费结构正向发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详细总结)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 数10以内的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一一对应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第二单元: 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认识5以内数的顺序: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5以内数的分与合: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5以内数的加法的含义与计算: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5以内数的减法的含义与计算: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0的意义:表示一个也没有。 0与5以内数的加减: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第四单元: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体的特征是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正方体的特征是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一样;圆柱的特征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圆面大小一样。放在桌子上能滚动立在桌子上不能滚动;球的特征是圆圆的,很光滑,它的表面是曲面。放在桌子上能向任意方向滚动。

中国古代文学史选择题知识点

1、“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的《古弹歌》记载在《吴越春秋》 2、“葛天氏,操牛尾,歌八阕”记载于《吕氏春秋》 3、“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这句歌谣见于《周易》 4、原始抒情诗《候人歌》,一般认为产生于大禹时代 5、较详细地记载后羿射日神话的古代文献就是《淮南子》 6、《诗经》“风、雅、颂”中,“颂”的本意就是舞容 7、《诗经》作品中,与“野合”的原始婚俗有关的就是《野有蔓草》 8、下列《诗经》作品中,不属于婚恋题材的有《桑柔》 9、据文献记载,我国有典有册的历史起于殷商时期 10、“若网在钢,有条而不紊”的比喻出自《尚书》中的《盘庚》 11、《春秋》的记事止于鲁哀公十四年 12、《左传》的记事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13、将神话形象西王母改造为雍容文雅的女性形象的作品就是《穆天子传》 14、今天我们见到的《论语》就是在鲁《论语》的基础上,参照其它本子形成的 1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论语》中的《子罕》 16、战国时期与儒家并称为显学的就是墨家 17、最早提出“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文艺批评方法的就是孟子 18、提出“通天下者一气”观点的先秦思想家就是庄子 19、曾游学稷下的学者就是荀子 20、晚周诸子中,对儒家经典传授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就是荀子 21、为古代议论文基本样式奠定了基础的就是《荀子》 22、被清人喻为“后世弹词之祖”的作品就是《成相》 23、据文献记载,“楚辞”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 24、“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出自于《九歌》 25、“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出自屈原的《招魂》 26、宋玉的《九辩》保存在《楚辞章句》 27、下列艺术表现手法不属于汉大赋特征的就是比喻象征 28、西汉作品《士不遇赋》的作者就是董仲舒 29、指出“赋家之心,包括宇宙”说法的就是司马相如 30、扬雄指责汉武帝“游观侈糜,穷妙极丽”的作品就是《羽猎赋》 31、扬雄《太玄赋》属于骚体赋 32、西汉时被认为作赋就是“童子雕重”小技、“壮夫不为”的作家就是扬雄 33、下列抒情小赋的先驱就是《归田赋》 34、与《服鸟赋》同属一个作者的作品就是《治安策》

太史公自序文言知识全面整理全 实用

《太史公自序》文言知识整理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弗敢阙通“缺”缺漏 2、指数千通“旨” 要旨 3、失之豪厘通“毫”秋天小鸟身上刚生长出来的羽毛形容细小 4、堕先人所言通“隳”,毁 5、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通“缵”,继承 6、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同“弼”,辅助 7、扶义俶傥,不令已失时通“倜傥”,卓越洒脱,不拘于俗 8、故长于风通“讽”讽喻 9、罔罗天下放失旧闻通“网”网罗通“佚” 二、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使复典之,至于夏商古:掌管今:标准,法则 2.无泽为汉市长古:掌握市场的官长;今:行政长官 3.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古:最终落在今:副词,表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 出现的情况。 4.则学者至今则之古:以……为准则今:连词;准则 5.迁俯首流涕曰古:眼泪今:鼻涕 6.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 古:跟从侍奉;今:投身到事业中去 古:抒发愤懑;今:决心努力 7.先人有言古:父亲今:祖先 8.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古:到;今:表另提一件事 9.是非242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古:褒贬评定今:对错 10.余所谓述故事 古:历史旧事今: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 11、以为天下仪表古义:标准;今义:人的外表 12.夫《诗》《书》隐约者古:隐奥而言辞简约今:不清楚 13.维我汉继五帝末流古:遗业今:已经衰退的;等级或质量低的 三.找出活用词并说明用法,解释意义. 1.其在卫者,相中山名作动作……丞相 2.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名作动坑杀活埋

3.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名作动封王 4.忠臣死义之士为动用法为……而死 5.上明三王之道形作动阐明 6.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形作动,奖;形作名,善事;形作动,惩;形作名,邪恶;形作动,以……为贤;形作名,贤能之人;形作动,以……为低贱,轻视。 7、存亡国,继绝世使动使……存在,恢复;使……延续 8、《礼》经纪人伦名作动,规范 9、其实皆以为善形容词作名词 10、《春秋》采善贬恶形容词作名词 11、整齐其世传使动用法使……整齐整理,归纳 12.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 名作动对史事提纲挈领的编排记述 四.解释实虚词 1、命南正重以司天掌管 2、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继承 3、使复典之掌管 4. 为武信君而徇朝歌巡行攻占 5.惠王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攻占 6.耕牧于河山之阳山之南水之北 7.南略邛,还报命巡行巡视 8.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愚钝 9、小子何敢让焉辞让推辞 10、适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往……去 而子迁适使反恰逢 籍每适浑拜访 11、相其在卫者,相中山做……丞相辅佐 诸侯之相王一起 12、而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顺承 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修饰 13.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嫉害阻塞 14.是故礼以节人用来 15.以为天下仪表把……作为 16.察其所以……的原因 17.《乐》乐所以立……的原因 18.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才 19.被之空言而不敢辞蒙受,遭受

21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整理

21 富贵不能淫 原文和译文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教导他;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女儿出嫁时,母亲教导她,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是妇女之道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住在天下最宽敞的住宅‘仁' 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路‘义'上;得志的时候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背景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期。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面对这样一种社会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 主张。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思想,指出“民贵君轻”,劝导统治者重视人民。同时他反对诸侯互相攻伐,以武力相兼并,提出“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的观点。他极力主张“仁政”,恢复井田制,省刑薄赋,确保“黎民不饥不寒”。 常识 孟子(约前372 年~约前289 年),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尊称孟子为“亚圣”。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他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 (一)古今异义 1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2.母命之 3.以顺为正者 4.富贵不能淫 (二)词类活用 1.富贵不能淫 2.贫贱不能移 3.威武不能屈 三)特殊句式 1.省略句戒之曰。省去主语“母亲” 2.判断句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者,……也”,表判断)*“大丈夫”的标准。 (1)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 (2)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 (3)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施加因素都不能使之迷乱、动摇、屈服;主旨 《富贵不能淫》通过景春与孟子对于“大丈夫”的不同解释,明确了孟子关于真正的“大丈夫”的标准。激励人们要坚持正道、不畏强权。

高一政治《消费及其类型》知识点汇总

高一政治《消费及其类型》知识点汇总 一、知识回顾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汽车特别是轿车的价格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每年的下降幅度达两成左右。 材料二:近年来,在国内汽车市场旺盛需求的刺激下,我国汽车制造业和汽车服务贸易业的投资急剧扩张,但汽车产业组织结构与国际上相比明显落后,XX年共有123家整车生产厂,遍布全国27个省级单位。其中产量超过50万辆的只有2家,超过10万辆的只有8家,产量不足1万辆的达95家,其中产量在1000辆以下的有70家。XX年,我国取消汽车进口许可讧和进口配额限制之后,汽车市场与国际汽车市场融为一体,国内市场的国际化使我国汽车生产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材料三:XX年以来,由于汽油价格持续走高,虽然普通汽车价格不断下降,但销售依然没能走出低谷,大排量汽车由于受消费税增加影响,价格不断上升,人们把眼光更多的投向小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从而带动了小排量汽车生产热潮,特别是电动自行车的生产和销售更是异常火爆。 为什么汽油价格的提高使得汽车销售遭遇尴尬?人们为什么把眼光更多的投向小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 二、自主学习 (一)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根本因素是 。 2.主要因素是 、 。 (1)居民收入是消费的 。 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的影响。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 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 (2)物价总体水平 一般来说,物价 ,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 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 ,人们的购买力普遍提高,会

对商品的消费量。 (二)消费的类型 .按照交易方式分为 、 、 。 2.按照消费对象分为 、 3.按照消费的目的分为 、 、 。其中 消费满足较低层次衣食住行的需要,是最 的消费。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会越来越追求和 ,这时 资料和 资料的消费将逐渐增加。 (三)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的含义

一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知识点整理

一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知识点整理 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 单数:1、3、5、7、9 、11、13、15、17、19 双数:2、4、6、8、10 、12、14、16、18、20 2、两位数 (1)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 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 12里有(12)个一 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 13里有(13)个一 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 14里有(14)个一 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 15里有(15)个一 ······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 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 第二位是什么位?(十位)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 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注意: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20 2 、任意取 以内的两个数 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 读作:16大于15 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 读作:9小于13(开口朝左> 是“大于”,开口朝右是“小于”) 3、“比”字的用法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如:比5小2的数是(3), 比4多3的数是(7)。 4、几和第几 △▲▲★△☆☆△△△▲★★★☆★

史记 知识点

《史记》选读知识点 《太史公自序》 词类活用 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名作动) 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名作动)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名作动)于是迁仕.为郎中(名作动) 其在卫者,相.中山(名作动) 乡射 ..邹峄(名作动) 南.略邛笮昆明(名作状) 上.明三王之道(名作状) 王.卬于殷(名使动) 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为动)故述往事,思.来者(使动) 孔子修旧.起废.(形作名)

善.善恶.恶(形作动) 整齐 ..百家杂语(形作动)贤.贤贱.不肖(意动) 古今异义 市长 发愤 仪表 道义 其实 故事 文学彬彬 隐约 整齐

句式 此孝之大者(判断句定后) 夫子所论,欲以何明(提宾) 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被动)后世中衰,绝于予乎(状后) 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判断句) 《鲁周公世家》 词类活用 天乃雨.(名作动) 东.伐至盟津(名作状) 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意动) 南面倍依以朝.诸侯(使动) 至于小大 ..无怨(形作名)

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形作动)宁.淮夷东土(使动) 三王之忧劳 ..天下久矣(为动) 古今异义 流言 句式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判断句)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状后)维长终是图(提宾) 周公藏其策金滕匮中(省略) 大木尽拔(被动) 《高祖本纪》文言知识整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大泽之陂(bēi )(2)高祖常繇咸阳( yáo )(3)乃以秦王属吏(zhǔ)(4)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xi àng ) (5)日夜跂而望归(qǐ)(6)随刘贾、齐梁诸侯皆大会垓下(gāi ) (7)高祖奉玉卮( zhī) 2、解释重点词语 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大腿)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轻视)昌邑未拔.(攻下)摄.衣谢.之,延.上坐(提/道歉

高一政治《多彩的消费》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高一政治《多彩的消费》知识点总结新人教 版 影响消费的因素 生活消费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水平与结构、居民收入、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物价水平等。其中主要的是: 居民的收入 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与基础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较快;反之,当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时,消费增幅也下将。所以,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②居民消费不仅受当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受过去和未来收入水平的影响。特别是未来收入,即预期收入,如果预期收入高,消费水平可能就高,相反,预期收入低,人们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缩小过大的收入差距,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消费品价格

首先,消费品价格的变化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人们在一定时期的总收入是有限的,如果消费品价格上涨,会引起购买力下降,因而消费需求就降低。反之,则购买力提高,消费需求就增加。因此,物价的稳定对保持人们的消费水平,安定生活和稳定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也因为此,使得稳定物价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其次,不同消费品的价格变化,对人们消费的影响不同。一般说来,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人们不会因为价格变化而导致对基本生活消费品消费的减少,那么,会使消费支出增加,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严重的会影响社会稳定。这也就是国家特别关注农产品,尤其是粮食、蔬菜等价格变化的原因。 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等也能成为影响消费的原因。甚至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服务都能影响人们的消费。 消费的类型 按产品类型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按交易方式不同,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a.钱货两清的消费,是人们最常用的交易方式。交易一旦完成,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发生了转移,商品如何使用一般由买主自己支配,不再受卖者的限制。但有些比较复

一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汉语拼音 声母表23个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韵母表24个 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整体认读音节16个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 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 平舌音z c s 翘舌音zh ch sh r 二,偏旁部首及代表字 氵三点水(江河沙)日日字旁(明晚)讠言字旁(语认识)忄竖心旁(快慢) 雨雨字头(雪霜)冫两点水(次冷) 犭反犬旁(猪狗猫)扌提手旁(打把拉)鸟鸟字旁(鸭鸡鹅) 竹字头(笑笔笛) 彳双人旁( 往)目目字旁(眼睛)

足足字旁(跳跑)亻单人旁(休体住)口口字旁(唱听叶)月月字旁(肚朋腿)人人字头(会合全)门门字框(闪问闻)宀宝盖头(字家宁)土提土旁(地场城)王王字旁(球玩)石石字旁(砍码)火火字旁(炒烧)口方框(国园圆)辶走之底(过远近)禾禾字旁(秋秒)八八字头(谷分公)饣食字旁(饱饭馒)女女字旁(好妈奶)心心字底(想思念)三、量词的使用 一条鱼一条路一条毛巾一条小河 一条尾巴一条(架)彩虹一座桥一座山一座房一座城市一座天安门一只猫 一只猴子一只鹅一只耳朵一只鸡 一个家一个果子一个人一个故事 一个影子一个西瓜一个肚子一个朋友 一颗星星一颗宝石一颗心一群人 一群鹅一群猴子一块田一块面包一块草地一块西瓜一本书一本作业本一朵白云一朵花一片叶子一片风光一双手一双耳朵一双鞋一把尺子 一把扇子一头牛一匹马一阵风

太史公自序知识点(史上最全)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太史公自序》知识点 一、字音 颛顼zhuān xū南正重chóng 传剑论显chuán 蒯聩kuǎi kuì靳jìn 会稽kuài 邹峄zōu yì鄱pó邛笮qióng zé爰yuán 麟lín 阙quē司寇kòu 壅yōng 弑shì篡cuàn 唐虞yú卬áng 徇xùn沅yuán 汶wèn 后稷jì紬chōu 牝牡pìn mǔ二、重点字词 1.命南正重以司天。司:掌管 2.司马氏世典周史。典:掌管 3.其在卫者,相中山。相:当相 4.以传剑论显。显:显扬 6.王卬於殷。王:使当王 7.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掌:掌管治:治理 8.二十而南游江、淮。南:向南 9.讲业齐、鲁之都。讲业:研讨学问 10.于是迁仕为郎中。仕:出仕,当 11.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封:封禅 12.不得与从事。与:参与从事:行事 13.无忘吾所欲论著矣。所欲论著:所要撰写的论著 14.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论:阐释歌:歌颂 15.则学者至今则之。则:把……当作准则 16.史记放绝。史记:史书的通称 17.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论:编辑次:编撰18.史记石室金匮之书。:缀集石室金匮:国家收藏图书、档案的地方 19.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朔旦:旧历每月初一 20.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卒:死 21.小子何敢让焉。让:推辞,辞让 22.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何为:为什么 23.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害:嫉恨壅:阻塞 24.孔子知言之不用。不用:不被采纳 25.道之不行也。行:实行 26.是非二百四十二年。是非:褒贬 27.以为天下仪表。仪表:标准 28.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贬:贬抑退:斥责讨:声讨 29.以达王事而已矣。达:达成 30.善善恶恶。奖善惩恶 31.贤贤贱不肖。尊崇贤能鄙视不才 32.故长於风。风:讽喻 33.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指:要旨

2020版部编教材《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梳理(精准教材注释教参翻译)

2020版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一、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二、教材注释: (1)诚:真正、确实。 (2)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3)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4)焉:怎么、哪里。 (5)冠:行冠礼。 (6)命:教导、训诲。 (7)戒之曰:戒:告诫。必敬必戒:戒:谨慎。 (8)往之女家:女,同“汝”,你。 (9)夫子,这里指丈夫。 (10)正:准则、标准。 (11)广居、正位、大道:分别比喻“仁”“礼”“义”。 (12)与民由之:由:遵循。 (13)淫,使惑乱,使迷惑。移,使改变,使动摇。屈,使屈服。 三、教参翻译: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教导他;女儿出嫁时,母亲教导她,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

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妇人之道。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路‘义’上。得志的时候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四、字词归纳: (一)通假字 1.往之女.家(“女”同“汝”,你) (二)古今异义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2.子.未学礼乎(古义:你。今义:儿子。) 3.丈夫 ..之冠也(古义:男子。今义:女子的配偶。) 4.富贵不能淫.(古义:惑乱,迷惑。今义:放纵。) (三)一词多义 丈夫之 .冠也(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1.父命之.(代词,指“丈夫”) 往送之.门(动词,去,到) 居天下之.广居(助词,的) 戒.之曰(动词,告诫) 2.必敬必戒.(形容词,谨慎)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助动词,能够) 3.得.志(动词,实现) (四)词类活用 1.丈夫之冠.也(名词用作动词,行冠礼) 2.威武不能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 3.富贵不能淫.(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迷惑) 4、贫贱不能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改变) 五、重点语句翻译: *(1)父命之:父亲给以训导。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191817······ 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注:0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0是偶数。在生活中说单双数,在数学中说奇偶数。)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 12里有(12)个一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 13里有(13)个一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 14里有(14)个一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 15里有(15)个一······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 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 (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给数字娃娃排队 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