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关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探究关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摘要: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大力加强对学生阅读技能的指导和训练。根据阅读教学的特点,通过实施阅读前巧妙的的有效导入,采用问题教学设置模式,把语篇教学法有效地贯穿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课后及时地强化训练、加以巩固。同时要把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扩大课外阅读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的阅读习惯,不断提高其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法;有效方法

阅读是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考试中检验学生英语知识和能力的主要题型。现代图式理论强调,阅读的本质实际上是读者与阅读材料及其文字信息彼此交互作用的过程。阅读理解在初中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针对初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特征,让学生能消除阅读的畏难情绪,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阅读自信心,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笔者现就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简单的分析,并就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选择好英语素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大量的英语素材开始充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因此,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可以在原有素材的基础上,选择一些有效的辅助性教材来进行课堂教学,这样也就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思维,从而产生出主动学习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如果没有有效的教学资源,那么初中英语还是过于单一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英语素材是学生储备英语知识的基础,如果不具备丰富性,那么就会影响到初中英语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不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文化,最终也就使得学生的英语语言出现匮乏的现象。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先掌握好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选择有效的英语素材来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面,这样也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了。

二、看到英语阅读理解中存在的问题

本末倒置,学生围绕教师团团转,违背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长期以来大部分教师疏于对学生课文翻译、理解的引导和启发,往往越俎代庖地给出阅读的答案,习惯于满堂灌,疏于对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学生不是热情地、积极地、主动地探求知识,而是被动地、机械地、消极地接受语言知识。仍然束缚于传统的课文翻译理念的消极影响,有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过多地重视语法,热衷于讲句型、讲结构,把教学过程看成是讲读单词、罗列搭配的简单重复;有的教师甚至在阅读上只喜欢勾划词组、对照答案;还有的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疏于管理,只求对阅读有个大致的了解等。所有上述这样的阅读教学方法无不单一陈旧、毫无趣味,试想一堂没有兴趣的阅读课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怎样才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在教学方法上许多英语教师固步自封、满足于现状;不求进取、习惯于老一套,不愿沉下身子主动地、认真地研究英语阅读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也根本没有拥有一套自己的科学、有效、易操作的阅读教学方式和方法,更不能体现出新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体验参与并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就无从谈起。

三、语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关键和目标

每篇文章都具有某种内在的、必然的逻辑关系。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地进行整体阅读训练是阅读课的教学过程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采取语篇教学法进行阅读教学是一项切实可行的、事半功倍的教学方法。首先通过对某个主要句子、某个主要段落的阅

读,促进学生对整篇文章全面的、正确的理解,从而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貌”的奇特效果。其次在通读全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上下文的方式来大胆猜测某个词或词组的基本含义,进而弄清、领会这整段乃至整篇文章的含义。第三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对关键词、主题句等关键因素有针对性的分析,做到以点带面的阅读和理解。最后在阅读前教师必须进行必要的巧妙导入,这种导入技能既能起到能先声夺人的作用,使学生做好心理上的必要准备,还能引导学生尽快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达到向新的教学内容的过度。

四、设置问题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一个学习者用语言在心理上的交互和猜测的过程。因此,学习者可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疑问设置的方式来对整篇文章进行预测—检验预测—再预测。积极的提问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踊跃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做好阅读前的准备工作。当然教师的提问一定要做到有的放失,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一般情况下,设置问题根据阅读教学问题的层次可分为以下三种主要类型:

(1)Who/when//where/what/why/how…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true/faules?

(3)The writer believes/implie s that…

第一种属于较简单的层次,提醒学生把握“谁”“何地”“何时”“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要素来学习理解文章;第二种属于中等层面的理解,提示学生了解本段落的基本寓意;第三种是对文章较高层次的升华,要求学生力求掌握本篇文章或段落所蕴含的深刻思想。教学情境的创设存在一定的不足就目前来说,在教学理念的影响下,虽然一些教师认识到了教学情境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并不能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去,这样也就使得教学模式上依然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学生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也就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样也就使得教师占据了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最终也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能有效地参与到教学情境中。

总之,要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改变陈旧的教育教学思想,积极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理念,加强对学生阅读技能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徐萍.预测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9.

[2] 吴竟.初中英语阅读课生活化的教学设计与实践[J].新课程.中学,2005.

[3]谭林.新课标下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初探[J].在线教育,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