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量计算方法

三量计算方法
三量计算方法

华融龙宫煤业

三个煤量计算

本矿井为保证正常的生产的接替,采取“以采定掘,以掘保采,采掘并举,掘进先行”的方针,计算出三个煤量来反映矿井生产准备程度和采掘关系,以保证生产正常接续。2014年矿井三个煤量计算如下。

一、三量的计算

(一)、开拓煤量计算:

Q开=(LhM平d-E失-P)K

式中:Q开--开拓煤量,t;

L--煤层两翼开拓的走向长度,m;

h--开拓区的平均斜长,m;

M平--煤层的平均厚度,m;

d--煤的容重,t/m3;

E失--地质损失煤量,t;

P--开拓期内不能开采的煤量(包括永久和临时煤柱及其它被压煤量),t;

K--采区回采率。

Q开=(LhM平d-E失-P)K=(1400×1064×0.8×1.40-528880) ×

90%=1139472(吨)

(一采区9号煤层已全部形成开拓量)

(二)、准备煤量计算:

Q准=(LhM平d-E失-P)K

式中:Q准--准备煤量,t;

L--采区的走向长度,m;

h--采区的斜长,m;

M平--煤层的平均厚度,m;

d--煤的容重,t/m3;

E失--地质损失煤量,t;

P--呆滞煤量(包括准备期内不能采出的煤量,以及永久煤柱和永久和其它原因被压煤量),t;

K--采区回采率。

Q准1=(LhM平d-E失-P)K=(1006×450×0.8×1.40-60000)×90%=402321(吨)

Q准2=(LhM平d-E失-P)K=(800×440×0.8×1.40-41000)×90%=318207(吨)

Q准= Q准1+ Q准2=402321+318207=720528(吨)

(三)、回采煤量计算:

Q回=LhDx

式中:Q回--回采煤量,t;

L--工作面走向的可采长度,m;

h--工作面沿倾斜的可采长度,m;

M--煤层的可采厚度,m;

d--煤的容重,t/m3;

x--工作面的回采率。

Q回1=LhDx=475×135×0.8×1.40×95%=68229(吨)

Q回2=LhDx=430×140×0.8×1.40×95%=64052(吨)

Q回= Q回1+ Q回2(吨)=68229+64052=132281(吨)

二、三量的可采期限与计算

(一)三量的可采期限

根据有关规定三量可采期限为:

(1)、开拓煤量的可采期限为2年以上;

(2)、准备煤量的可采期限为8个月以上;

(3)、回采煤量的可采期限为3个月以上。

(二)三量实际可采期限计算:

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45万吨/年,其计算可采期产量以此为据,故本矿2014三量情况是:

(1)、开拓煤量:1139472÷450000÷1.1 =2.3(年);

(2)、准备煤量:720528×0.9÷40000 =16(月);

(3)、回采煤量:132281÷4 =3.3(月)。

三、2014年瓦斯抽采达标煤量计算:

2013年实际原煤产量19万吨,动用储量19.5万吨,2014年计划原煤产量48万吨,动用储量50万吨。

其中:抽采达标煤量为65.61万吨。

2014年抽采达标煤量计算表

矿井三个煤量管理台帐

截止时间: 2013年12月 31日

建筑工程量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大全

建筑工程量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大全 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S=(A+4)×(B+4)=S底+2L外+16 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 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 (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

工程量的计算方法.docx

第二课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造价 =( 材料单价 + 人工单价 )* 工程量 报价=造价+ 利润 一、拆除墙砖 计算方法:按立面面积计算、门窗洞口减半(是因为会费工费料 ) 例如 :墙面长度 *墙面高度 -( 门洞长度 * 门洞的高度 *0.5) 补充说明 : 1、砌墙、刷乳胶漆、贴墙砖、贴壁纸遇到门窗洞口同样是减半。 2、卫生间做防水的小窗户面积不减。 计算方法:直接长 *高(此算法是争对有钱的业主可采用此种方法)二、清运垃圾 计算方法: 1、如果没有拆除砖墙:一般一套户型一车垃圾,小区有建筑垃圾堆, 则无论需此项。 2、有拆除砖墙:一车可以装8 平方米的 24 墙砖垃圾; 一车可以装 10 平方米的 12 墙砖垃圾搬运下楼: 1 楼算 1 层,2 楼算 2 层。 三、铺贴墙砖(不含砖) 计算方法 :按立面面积计算 ;门窗洞口则需减半。 高度计算到吊顶上10CM 处 例如:卫生间一般是 2.4 米,通常为周长 *2.5 800*800砖=0.64平方

1 平方就需要 1.56 块砖 若:有 30 个平方 =1.56*30=47块砖 如果: 80 元/ 块:47*80=3760元 铺砖就按墙面的平方数算即可。 正铺的价格和斜铺的价格是不一样的。 四、过门石: 计算方法:按米计算,有多长,算多少米 1 条 80 的门按 900/ 条为单位进行计算。 五、瓷砖踢脚线算法: 计算方法:周长不减门洞(卫生间和厨房墙面无需踢线) 六、石膏板吊顶 1、简单吊顶计算方法:按投影面积计算,即按地面面积计算,(不 算原天花部分面积 ); 简单石膏板是指不含量曲线,不含多级错落的吊顶。 2、复杂吊顶计算方法:按投影面积计算(不算原天花部分面积 ) 曲线部分按外轮廓拉直计算;圆形吊顶的圆洞面积是不减的)复杂吊顶指:圆弧较多很错落的吊顶。 七、木作隔板 计算方法:按长度计算(宽度不超过200 )约 70 元/ 米 八、木作假梁 计算方法:按长度计算:大约 170 元/ 米,含油漆 九、地台

起尘量计算方法

起尘量计算方法 (一)建设工地起尘量计算: 式中:E—单辆车引起的工地起尘量散发因子,kg/km; P—可扬起尘粒(直径<30um)比例数;石子路面为0.62,泥土路面为0.32; s—表面粉矿成分百分比,12%; V—车辆驶过工地的平均车速,km/h; w—一年中降水量大于0.254mm的天数; T—每辆车的平均轮胎数,一般取6。 (二)道路起尘量计算: 式中:E—单辆车引起的道路起尘量散发因子,kg/km; V—车辆驶过的平均车速,km/h; U—起尘风速,一般取5m/s; T—每辆车的平均轮胎数,一般取6。 (三)一年中单位长度道路的起尘量计算: 式中:Q A—一年中单位长度道路的起尘量,t; C—每小时平均车流量,辆/h; D—计算的总天数,365天; d—一年中降水量大于0.254mm的天数; P—道路级别系数,如内环线以内可取0.4,内外环线之间取0.8; Ac—消尘系数,如内环线以内可取0.4,内外环线之间取0.2; l—道路长度,km; Q—道路年起尘量,t。 (四)煤堆起尘量计算: 式中:E—单辆车引起的煤堆起尘量散发因子,kg/km; V—车辆驶过煤堆的平均车速,km/h; d—每年干燥天数,d; f—风速超过19.2km/h的百分数。 (五) 煤堆起尘量计算: Q m=11.7U2.45·S0.345·e-0.5ω·e-0.55(W-0.07) 式中:Qm—煤堆起尘量,mg/s; U-临界风速,m/s,取大于5.5m/s; S-煤堆表面积,m2; ω-空气相对湿度,取60%; W-煤物料湿度,原煤6%。 (六)煤炭装卸起尘 煤炭在装卸过程中更易形成起尘,其起尘量与装卸高度H、煤流柱半径R、煤炭含水量W、煤流柱中煤流密度D、风速V等有关,其中煤流柱密度是由装卸速度V和装卸高度H决定的。露天堆煤场装卸过程中形成扬尘的主要为自卸车、铲车装卸,装卸煤落差1.5m左右。 煤炭装卸起尘量采用下式计算: 式中:Q ij—不同设备风速条件下的起尘量,kg/a; Q—煤场年起尘量,kg/a;

矿井通风设计及风量计算方法

矿井通风设计施工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通风系统合理可靠的含义

通风网络图的绘制 矿井风量计算办法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三条:“煤矿企业应根据具体条件制定风量计算方法,至少每5年修订1次”,要求,根据《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结合本矿开采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全矿井需要风量的计算 全矿井总进风量按以下两种方式分别计算,并且必须取其最大值: 1、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矿井风量: Q 矿进=4×N×K 矿通 (m3/min) 式中:Q 矿进 ——矿井总进风量,m3/min; 4——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m3/min.人; N——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 K 矿通——矿井通风需风系数(抽出式取K 矿通 =~)。 2、按各个用风地点总和计算矿井风量: 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他巷道等用风地点需风量的总和计算: Q 矿进=(∑Q 采 +∑Q 掘 +∑Q 硐 +∑Q 其他 )×K 矿通 (m3/min) 式中:∑Q 采 ——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 ∑Q 掘 ——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 ∑Q 硐 ——硐室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 ∑Q 其他 ——矿井除了采、掘、硐室地点以外的其他巷道需风量的总和,m3/min。 K 矿通——矿井通风需风系数(抽出式K 矿通 取~)。 二、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 按矿井各个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 ∑Q 采=∑Q 采i +∑Q 采备i (m3/min) 式中:∑Q 采 ——各个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 Q 采i ——第i个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3/min; Q 采备i ——第i个备用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3/min。 每个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按工作面气象条件、瓦斯涌出量、二氧化碳涌出量、人员和爆破后的有害气体产生量等规定分别进行计算,然后取其中最大值。有符合规定的串联通风时,按其中一个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的最大风量计算。 1、按气象条件计算: Q 采=Q 基本 ×K 采高 ×K 采面长 ×K 温 (m3/min)

工程量计算公式及规则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公式 土石方工程 一、人工平整场地: S=S底+2*L外+16 二、挖沟槽: 1. 垫层底部放坡: V=L*(a+2c+kH)*H 2. 垫层表面放坡 V=L*{(a+2c+KH1)H1+(a+2c)H2} 三、挖基坑(放坡) 方形: V=( a+2c+KH)* ( b+2c+KH)*H+1/3*K2H3 圆形: V=∏/3*h*(R2+Rr+r2) 放坡系数 类别放坡起点人工挖土机械挖土 坑内作业坑上作业 一、二类别 1.20 1:0.5 1:0.33 1:0.75 三类土 1.50 1:0.33 1:0.25 1:0.67 四类土 2.00 1:0.25 1:0.10 1:0.33 土石方工程 1.0.1 计算土石方工程量前,应确定下列各项资料; 1 土石方工土壤及岩石类别的划分,依照工程勘测资料与《计价规范》表A1.4-1《土壤及岩石(普氏)分类表》对照后确定; 2 地下水位标高及排(降)水方法; 3 土方、沟槽、基坑挖(填)起止标高、施工方法及运距; 4 岩石开凿、爆破方法、石碴清运方法及运距; 5 其他有关资料。 1.0.2 土方工程 1 平整场地: 1)平整场地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是指建筑场地挖、填土方厚度在±30cm以内及找平。挖、填土方厚度超过±30cm以外时,按场地土方平衡竖向布置图另行计算。 2 挖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3 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4 沟槽、基坑划分: 凡图示沟槽底宽在3m以内,且沟槽长大于槽宽三倍以上的为沟槽; 凡图示基坑底面积在20m2以内的为基坑; 凡图示沟槽底3m以外,坑底面积20m2以外,平整场地挖土方厚度在±30cm以外,均按挖土方计算。 5 挖沟槽、基坑需支挡土板时。挡土板面积,按槽、坑垂直支撑面积计算,支挡土板后,不得计算放坡。 6 挖沟槽长度,外墙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按图示基础底面之间净长线长度(即基础垫层底之间净长度)计算;内外突出部分(垛、附墙烟囱等)体积并入沟槽土方工程量内计算。 7 地下室土方大开挖后再挖地槽、地坑,其深度以大开挖后土面至槽、坑底标高计算,加垂直运输和水平运输;如室外地面发生水平运输,则另计一次水平运输。 8 人工挖土方深度超过1.5m时,按表一增加工日。 表一 人工挖土方超深增加工日表 ┏━━━━━┯━━━━┯━━━━┯━━━━┓ ┃深度(以内)│2m │4m │6m ┃ ┠─────┼────┼────┼────┨ ┃工日/100m3│ 4.72│ 14.96│ 22.24┃ ┗━━━━━┷━━━━┷━━━━┷━━━━┛

测量计算方法

全站仪测量计算方法 1、水平角计算 [(目标点盘右读书-后视点盘右读书)+目标点盘左读数]÷2=测点水平角αβγ 注:①若α-β为负,则加360° ②若计算出的水平角有小数点,则“偶舍奇进” 如:α-β=205°11′54″γ=205°11′55″ (α-β)+γ/2=205°12′4.5″→取205°12′4″ α-β=179°55′15″γ=179°55′16″ (α-β)+γ/2=179°55′15.5″→取179°55′16″ 2、方位角计算 已知A-B的方位角,测站B上观测的左角(即B的水平角),则B-C的方位角推算公式如下: B-C的方位角=A-B的方位角+测站B的左角 其中,难点在于计算时加减180°的判断,其判断流程如下: (1)(A-B的方位角+测站B的左角)结果是否小于180°? ①是结果小于180°:则B-C的方位角=A-B的方位角+测站B处的左角+180° ②否结果大于180°:这有两种情况:即(A-B的方位角+测站B的左角-180°)结果是否大于360°? a、是结果大于360°:则B-C的方位角=A-B的方位角+测站B的左角 -180°-360° b、否结果小于360°:则B-C的方位角= A-B的方位角+测站B的左角 -180° 3、坐标增量的计算 横坐标增量△X=cosα×s 纵坐标增量△Y=sinα×s (其中:α为所对应点的方位角,S为所测出的平距) 4、高差(△h)的计算 上山: (注:α为垂直角,L为斜距,i为棱镜点上高,i1为仪器点上高,M为棱镜下高,M1为仪器点下高,所测出的高差为h。) 顶:△h=sinα×L+i-i1△h=h+i-i1

MTT 6342019版煤矿矿井通风计算方法

MMT/T 634—2019 煤矿矿井风量计算方法 2018年-12-29发布 2019年-7-1实施 煤矿矿井风量计算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矿井风量计算的术语与定义、总则、矿井需风量计算方法、矿井有效风量的计算方法与计算结果表述。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的新井设计、生产矿井的改扩建与采区的风量计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题必不可少的。凡就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就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煤矿安全规程) 3 术语与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与定义 3、1 需风量 required air quantity 矿井生产过程中,为供人员呼吸、稀释与排出有害气体、浮尘,

以创造良好气候条件所需要的风量。 3、2 矿井有效风量 effective air quantity 送到采掘工作面、硐室与其她用风地点的风量之总与。 3、3 矿井有效风量率ventilation efficiency;volumetric efficiency;effective rate of air quantity 矿井有效风量占矿井总进风量的百分数。 3、4 矿井外部漏风量 surface leakage air quantity 主要通风机装置及其风井附近地表漏风的风量总与。 3、5 矿井外部漏风率 surface leakage rate 矿井外部漏风量占通风机风量的百分数。 4 总则 4、1 风量计算依据 4、1、1供给煤矿井下任何用风地点的新鲜风量,应依照 4、1、2、4、1、3进行计算,并取其最大值,作为该用风地点的供风量。 4、1、2 按该用风地点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m3。 4、1、3 按该用风地点的风流中瓦斯、二氧化碳、氢气与其它有害气

工程量计算公式

1、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S=(A+4)×(B+4)=S底+2L外+16 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 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 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 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 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m3) (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 式中:V———基槽土方量; A———槽底宽度; C———工作面宽度; H———基槽深度; L———基槽长度。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3、基坑开挖计算公式(m3) V=1/6H[A×B+a×b+(A+a)×(B+b)+a×b]。 式中:V———基坑体积; A—基坑上口长度;

B———基坑上宽度; a———基坑底面长度; b———基坑底面宽度。 4、回填土工程量计算公式(㎡) 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 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 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 L内———内墙净长线长度。 5、运土方计算公式(㎡) 运土工程量=挖土总体积-回填土总体积 式中计算结果为正值时表示余土外运,为负值时表示取土 6、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桩(m3) V=桩截面积×设计桩长(包括桩尖长度) 7、送钢筋混凝土方桩(送桩)(m3) V=桩截面积×(送桩长度+0.5m) 8、接桩 硫磺胶泥按桩——计量单位:㎡;按桩截面积 电焊接桩——计量单位:t;按包角钢或包钢板的重量 9、打、压预应力钢筋砼管桩(m3) V=桩截面积×设计桩长(包括桩尖长度)

矿山资源量与储量计算方法

资源量与储量计算方法 储量(包括资源量,下同)计算方法的种类很多,有几何法(包括算术平均法、地质块段法、开采块段法、断面法、等高线法、线储量法、三角形法、最近地区法/多角形法),统计分析法(包括距离加权法、克里格法),以及SD 法等等。 (一)地质块段法 计算步骤: 1.首先,在矿体投影图上,把矿体划分为需要计算储量的各种地质块段,如 根据勘探控制程度划分的储量类别块段,根据地质特点和开采条件划分的矿石自然(工业)类型或工业品级块段或被构造线、河流、交通线等分割成的块段等; 2.然后,主要用算术平均法求得各块段储量计算基本参数,进而计算各块段 的体积和储量; 3.所有的块段储量累加求和即整个矿体(或矿床)的总储量。 地质块段法储量计算参数表格式如表下所列。 表地质块段法储量计算表 需要指出,块段面积是在投影图上测定。一般来讲,当用块段矿体平均真厚度计算体积时,块段矿体的真实面积S需用其投影面积S′及矿体平均倾斜面与投影面间的夹角α进行校正。

在下述情况下,可采用投影面积参加块段矿体的体积计算: ①急倾斜矿体,储量计算在矿体垂直纵投影图上进行,可用投影面积与块段矿体平均水平(假)厚度的乘积求得块段矿体体积。 图在矿体垂直投影图上划分开采块段 (a)、(b)—垂直平面纵投影图; (c)、(d)—立体图 1—矿体块段投影; 2—矿体断面及取样位置

②水平或缓倾斜矿体,在水平投影图上测定块段矿体的投影面积后,可用其与块段矿体的平均铅垂(假)厚度的乘积求得块段矿体体积。 优点:适用性强。地质块段法适用于任何产状、形态的矿体,它具有不需另作复杂图件、计算方法简单的优点,并能根据需要划分块段,所以广泛使用。当勘探工程分布不规则,或用断面法不能正确反映剖面间矿体的体积变化时,或厚度、品位变化不大的层状或脉状矿体,一般均可用地质块段法计算资源量和储量。 缺点:误差较大。当工程控制不足,数量少,即对矿体产状、形态、内部构造、矿石质量等控制严重不足时,其地质块段划分的根据较少,计算结果也类同其他方法误差较大。 (二)开采块段法 开采块段主要是按探、采坑道工程的分布来划分的。可以为坑道四面、三面或两面包围形成矩形、三角形块段;也可为坑道和钻孔联合构成规则或不甚规则块段。同时,划分开采块段时,应与采矿方法规定的矿块构成参数相一致,与储量类别相适应。 该法的储量计算过程和要求与地质块段法基本相同。 适用条件:适用于以坑道工程系统控制的地下开采矿体,尤其是开采脉状、薄层状矿体的生产矿山使用最广。由于其制图容易、计算简单,能按矿体的控制程度和采矿生产准备程度分别圈定矿体,符合矿山生产设计及储量管理的要求,所以生产矿山常采用。但因为开采块段法对工程(主要为坑道)控制要求严格,故常与地质块段法结合使用。一般在开拓水平以上采用开采块段法或断面法,以下(深部)用地质块段法计算储量。 (三)断面法 定义:矿体被一系列勘探断面分为若干个矿段或称块段,先计算各断面上矿体面积,再计算各个矿段的体积和储量,然后将各个块段储量相加即得矿体的总储量,这种储量计算方法称为断面法或剖面法。 根据断面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分为水平断面法和垂直断面法,凡是用勘探(线)网法进行勘探的矿床,都可采用垂直断面法;对于按一定间距,以穿脉、沿脉坑道及坑内水平钻孔为主勘探的矿床,一般采用水平断面法计算矿床资源量和储量。根据断面间的关系分为平行断面法和不平行断面法。 1平行断面法 无论是垂直平行断面法还是水平平行断面法,均是把相邻两平行断面间的矿段,作为基本储量计算单元。首先在两断面图上分别测定矿体面积,然后计算块段的体积和储量。体积(V)的计算有下述几种情况:

常见物理量计算方法总结

常见物理量计算方法总结 汪燕青 高三备考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为帮助大家能在读完题目后迅速、准确地找到解题的切入点,能较快地选出、选准公式,特将高中物理中常见的物理量的计算方法总结如下,以期能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1、力的计算方法: ①牛顿第二定律;②动量定理;③动能定理;④各种力的计算公式:库仑力F=kq1q2/r2;电场力F=qE;匀强电场中F=qU/d;安培力:F=BIL(B与I垂直,匀强磁场,直线电流,L为有效长度);洛仑兹力f=qvB(匀强磁场,v与B垂直)。 2、位移的计算方法: ①位移公式(匀速直线运动或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类平抛运动、简谐运动); ②动能定理; 3、路程的计算: ①若物体作单向直线运动,则转化为位移的计算; ②匀速圆周运动中可用线速度公式v=s/t或弧长s=rΦ(即弧长等于半径与圆心角的乘积)计算; ③对于空气阻力或滑动摩擦力,如果一直做负功,则做的功W=f·S,S为物体的路程; 4、速度的计算: ①相应的运动学公式(如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 ②动能定理; ③动量定理; ④动量守恒定律; ⑤能量守恒定律(包括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 ⑥对于匀速圆周运动,可用相应的线速度公式;对于涉及天体或卫星的运动,可根据F 万=F向进行计算;

⑦对于电磁感应问题,可用E=BLV计算,对于涉及匀强磁场的洛仑兹力,可用f=qvB计算; 5、加速度的计算: ①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可用运动学公式;对于匀速圆周运动,可用向心加速度公式; ②用牛顿第二定律; ③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则可用(a)自由落体运动公式;竖直上抛运动公式;平抛运动公式;(b)用mg/=GMm/r2(其中要注意r为到天体中心的距离;以及黄金变换GM=gR2);(c) 单摆的周期公式T=2 ; 6、时间的计算: ①对匀速直线运动或匀变速直线运动用相应的运动学公式; ②用动量定理; ③对匀速圆周运动:可用; ④对平抛运动(或类平抛运动)则用 7、质量的计算: ①密度公式m= ; ②牛顿第二定律; ③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④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⑤天体质量的计算:(a)借助绕该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其他物体,利用F万=F向计算; (b)根据mg/=GMm/r2计算; 8、波长、波速、周期的计算: ①波长:(a)可用v=λ/T;或者根据两质点间的距离,利用振动和波动知识找出这一距离与波长的关系(注意先写出通项公式);(b)或者直接由波形图中读出;(c)根据波的干涉中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条件计算; ②波速:根据v=λ/T=λf=s/t计算;

(完整版)矿井需要风量计算方法

矿井通风风量计算方法 一 全矿井需要风量计算: 1) 按井下同时工作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风量不少于4m 2/min.。 Q 需=4×N ×K 矿通=4×50×1.25=250 m 3/min.。 式中 N —— (取50人)井下同时工作最多人数 K 矿通 —— 矿井通风系统,包括矿井内部漏风和配风不均等因素, 一般可取1.2~1.25。 2) 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它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 Q 需=(∑Q 采+∑Q 掘+∑Q 硐+∑Q 其它)×K 矿通 式中 ∑Q 采 —— 独立通风的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 3/min.。 ∑Q 掘 —— 独立通风的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 3/min.。 ∑Q 硐 —— 独立通风的硐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 3/min.。 ∑Q 其它—— 独立通风的其它井巷及需要进行通风的风量总和m 3/min.。 K 矿通 —— 矿井通风系统,包括矿井内部漏风和配风不均等因素 一般可取1.2~1.25。 (1) 采煤实际需要风量,按同时回采的各个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 ∑Q 采=(Q 采1+Q 采2+Q 采3+……)K 采备 式中Q 采1,Q 采2,Q 采3……—— 各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 3/min.。 K 采备—— 备用工作面系数,一般取K 采备=1.1,当备用工作面已单独计 算风量列入上式时,K 采备=1.0。 每个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应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和炸药消耗量及工作面的气温、风速与人数等分别进行计算,并取其中最大值。采煤工作面有串联通风时,按其中一个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最大风量计算。 ㈠ 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 采 = 100Q CH4 K 采通 m 3/min.。 C 式中Q CH4—— 采煤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m 3/min.; C —— 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允许的最大瓦斯含量,%,C=1%; K 采通—— 采煤工作面的通风系数,主要包括瓦斯涌出不均衡和备用风量 等因素,应该通过实际考察确定。一般可取K 采通=1.2~2.1。 ㈡ 按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Q 采 = 100Q CO2 K 采通 m 3/min.。 C 式中 Q CO2—— 采煤工作面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m 3/min.; C —— 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二氧化碳最大允许含量为C=1.5% ㈢ 按工作面温度计算 长壁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按下式计算: Q 采=60υ采S 采 式中 Q 采—— 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 3/min.。

工程量快速计算的基本方法经验

工程量快速计算的基本方法经验 本章所述工程量快速计算的基本方法包括:练好“三个基本功”;合理安排工程量计算顺序;灵活运用“统筹法”计算原理;充分利用“工程量计算手册”等四项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只要能够熟练掌握,充分利用以上“基本方法”,就可以快速提高工程量计算业务水平。 第一节练好“三个基本功” 练好“三个基本功”包括:提高看图技能;熟悉常用标准图做法;熟悉工程量计算规则,等三个方面。 一、提高看图技能 工程量计算前的看图,要先从头到尾浏览整套图纸,待对其设计意图大概了解后,再选择重点详细看图。在看图过程中要着重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一)建筑图部分 1、了解建筑物的层数和高度(包括层高和总高)、室内外高差、结构形式、纵向总长及跨度等。 2、了解工程的用料及作法,包括楼地面、屋面、门窗、墙柱面装饰的用料及法。 3、了解建筑物的墙厚、楼地面面层、门窗、天棚、内墙饰面等在不同的楼层上有无变化(包括材料做法、尺寸、数量等变化),以便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二)结构图部分 1、了解基础形式、深度、土壤类别、开挖方式(按施工方案确定)以及基础、墙体的材料及做法。 2、了解结构设计说明中涉及工程量计算的相关内容,包括砌筑砂浆类别、强度等级,现浇和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的锚固和搭接规定等,以便全面领会图纸的设计意图,避免重算或漏算。 3、了解构件的平面布置及节点图的索引位置,以免在计算时乱翻图纸查找,浪费时

间。 4、砖混结构要弄清圈梁有几种截面高度,具体分布在墙体的那些部位,圈梁在阳台及门窗洞口处截面有何变化,内外墙圈梁宽度是否一致,以便在计算圈梁体积时,按不同宽度进行分段计算。 5、带有挑檐、阳台、雨篷的建筑物,要弄清悬挑构件与相交的连梁或圈梁的连结关系,以便在计算时做到心中有数。 目前施工图预算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主要是围绕工程招投标进行的,工程发标后按照惯例,建设单位一般在三天以内要组织有关方面对图纸进行答凝,因此,预算(或清单)编制人员在此阶段应抓紧时间看图,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作好记录整理。在看图过程中不要急于计算,避免盲目计算后又有所变化造成来回调整。但是对“门窗表”、“构件索引表”、“钢筋明细表”中的构件以及钢筋的规格型号、数量、尺寸,要进行复核,待图纸答凝后,根据“图纸答凝纪要”对图纸进行全面修正,然后再进行计算。 计算工程量时,图中有些部位的尺寸和标高不清楚的地方,应该用建筑图和结构图对照着看,比如装饰工程在计算天棚抹灰时,要计算梁侧的抹灰面积,由于建筑图中不标注梁的截面尺寸,因此,要对照结构图中梁的节点大样计算。再如计算框架间砌体时,要扣除墙体上部的梁高度,其方法是按结构图中的梁编号,查出大样图的梁截面尺寸,标注在梁所在轴线的墙体部位上,然后进行计算。 从事概预算工作时间不长,而又渴望提高看图技能的初学人员,在必要时应根据工程的施工进度,分阶段深入现场了解情况,用图纸与各分项工程实体相对照,以便加深对图纸的理解,扩展空间思维,从而快速提高看图技能。 二、熟悉常用标准图做法 在工程量计算过程中,时常需要查阅各种标准图集,实在繁琐,如果能把常用标准图中的一些常用节点及做法,留在记忆里,在工程量计算时,不需要查阅图集就知道其工程内容和做法,这将节省不少时间,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工程中常用标准图集基本上为各省编制的民用建筑及结构标准图集,而国标图集以采用

矿量计算方法

矿量计算方法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资源量与储量计算方法 储量(包括资源量,下同)计算方法的种类很多,有几何法(包括算术平均法、地质块段法、开采块段法、断面法、等高线法、线储量法、三角形法、最近地区法/多角形法),统计分析法(包括距离加权法、克里格法),以及SD法等等。 (一)地质块段法计算步骤: 首先,在矿体投影图上,把矿体划分为需要计算储量的各种地质块段,如根据勘探控制程度划分的储量类别块段,根据地质特点和开采条件划分的矿石自然(工业)类型或工业品级块段或被构造线、河流、交通线等分割成的块段等;然 后,主要用算术平均法求得各块段储量计算基本参数,进而计算各块段的体积和储量;所有的块段储量累加求和即整个矿体(或矿床)的总储量。 地质块段法储量计算参数表格式如表下所列。 表地质块段法储量计算表 块段编号 资源储量级别 块段 面积 (m2) 平均厚度(m) 块段 体积 (m3) 矿石体重(t/m3) 矿石储量(资源量) 平均品位(%) 金属储量(t) 备注 需要指出,块段面积是在投影图上测定。一般来讲,当用块段矿体平均真厚度计算体积时,块段矿体的真实面积S需用其投影面积S′及矿体平均倾斜面与投影面间的夹角α进行校正。

在下述情况下,可采用投影面积参加块段矿体的体积计算: ①急倾斜矿体,储量计算在矿体垂直纵投影图上进行,可用投影面积与块段矿体平均水平(假)厚度的乘积求得块段矿体体积。 图在矿体垂直投影图上划分开采块段 (a)、(b)—垂直平面纵投影图; (c)、(d)—立体图 1—矿体块段投影; 2—矿体断面及取样位置 ②水平或缓倾斜矿体,在水平投影图上测定块段矿体的投影面积后,可用其与块段矿体的平均铅垂(假)厚度的乘积求得块段矿体体积。 优点:适用性强。地质块段法适用于任何产状、形态的矿体,它具有不需另作复杂图件、计算方法简单的优点,并能根据需要划分块段,所以广泛使用。当勘探工程分布不规则,或用断面法不能正确反映剖面间矿体的体积变化时,或厚度、品位变化不大的层状或脉状矿体,一般均可用地质块段法计算资源量和储量。

矿井风量计算

1、 风量计算 1)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 Q=4NK=4×123×1.25=615m3/min=10.3m3/s 式中:Q——矿井总风量,m3/s; 4——每人每分钟供风标准,m3/min·人; N——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123人; K——矿井风量备用系数,取值1.25。 2)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它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进行计算即:Q=(∑Q采+∑Q掘+∑Q硐+∑Q其它)×K矿通 式中:Q——矿井总风量,m3/s; ∑Q采——采煤工作面风量之和; ∑Q掘——掘进工作面风量之和; ∑Q硐——独立通风硐室所需风量之和; ∑Q其它——其它用风地点需风量之和; K矿通——矿井风量备用系数,中央分列式取1.25。 (1) 采煤工作面需风量 1 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采=100×q采绝×K采通 式中:Q采——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3/min; q采绝——工作面的瓦斯绝对涌出量,q采绝=q相×A= 3.56×909/24/60 m3/min=2.25 m3/min; K采通——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炮采工作面一般取1.4 ~2.0,本设计取2; Q采=100×q采×K采通=100×2.25×2.0=450 m3/min≈7.5 m3/s,本设计考虑到深部开采时瓦斯涌出量有增加的可能,取12 m3/s。 2 按工作面温度计算 Q采=60×V c×S c×K i,m3/min 式中:V c——采煤工作面适宜风速,当炮采长壁工作面稳定在20~

23o C之间时,工作面风速应在1.0~1.5m/s之间,取1.5m/s。 S c——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断面积,4.8m2; K i——工作面长度系数,取1。 Q采=60×1.5×4.8×1=432 m3/min≈7.2m3/s 3 按炸药使用量计算 Q采=25×A c,m3/min 式中:A c——采煤工作面一次使用的最大炸药量,经计算取15Kg。Q采=25×15=375 m3/min≈6.25 m3/s。 4 按人数计算实际需风量; Q采=4×N,m3/min 式中:N——采煤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22人; Q采=4×22=88 m3/min≈1.5 m3/s 5 按风速进行验算: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回采工作面最低风速为0.25m/s,最高风速为4m/s。即回采工作面风量应满足: 15×S采≤Q采≤240×S采 式中S采——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有效断面积,炮采工作面取4.8m2。炮采工作面:72m3/min≤Q采≤1152m3/min,即1.2m3/s≤Q采 ≤19.2m3/s。 根据以上计算,设计炮采工作面配风量取其中最大值,即: 12m3/s,此时工作面面风速为V采=Q采/S采=12/4.8=2.5m3/s,符合要求。 (2) 硐室 采区变电所风量:4m3/s 采区绞车房风量:4m3/s ∑Q硐=4+4=8m3/s (3) 井下其它巷道需风量: 井下其它巷道需风量按采煤、掘进、硐室的总和的5%来考虑。

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第二课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造价=(材料单价+人工单价)*工程量 报价=造价+利润 一、拆除墙砖 计算方法:按立面面积计算、门窗洞口减半(是因为会费工费料) 例如:墙面长度*墙面高度-(门洞长度*门洞的高度* 补充说明: 1、砌墙、刷乳胶漆、贴墙砖、贴壁纸遇到门窗洞口同样是减半。 2、卫生间做防水的小窗户面积不减。 计算方法:直接长*高(此算法是争对有钱的业主可采用此种方法) 二、清运垃圾 计算方法: 1、如果没有拆除砖墙:一般一套户型一车垃圾,小区有建筑垃圾 堆,则无论需此项。 2、有拆除砖墙:一车可以装8平方米的24墙砖垃圾; 一车可以装10平方米的12墙砖垃圾 搬运下楼:1楼算1层,2楼算2层。 三、铺贴墙砖(不含砖) 计算方法:按立面面积计算;门窗洞口则需减半。 高度计算到吊顶上10CM处 例如:卫生间一般是米,通常为周长*

800*800砖=平方 1平方就需要块砖 若:有30个平方=*30=47块砖 如果:80元/块:47*80=3760元 铺砖就按墙面的平方数算即可。 正铺的价格和斜铺的价格是不一样的。 四、过门石: 计算方法:按米计算,有多长,算多少米 1条80的门按900/条为单位进行计算。 五、瓷砖踢脚线算法: 计算方法:周长不减门洞(卫生间和厨房墙面无需踢线) 六、石膏板吊顶 1、简单吊顶计算方法:按投影面积计算,即按地面面积计算, (不算原天花部分面积); 简单石膏板是指不含量曲线,不含多级错落的吊顶。 2、复杂吊顶计算方法:按投影面积计算(不算原天花部分面积) 曲线部分按外轮廓拉直计算;圆形吊顶的圆洞面积是不减的)复杂吊顶指:圆弧较多很错落的吊顶。 七、木作隔板 计算方法:按长度计算(宽度不超过200)约70元/米 八、木作假梁 计算方法:按长度计算:大约170元/米,含油漆

地热资源储量计算方法

地热资源储量计算方法 一、地热资源/储量计算的基本要求 地热资源/储量计算应建立在地热田概念模型的基础上, 根据地热地质条件和研究程度的不同, 选择相应的方法 进行。概念模型应能反映地热田的热源、储层和盖层、储层 的渗透性、内外部边界条件、地热流体的补给、运移等特征。 依据地热田的地热地质条件、勘查开发利用程度、地热 动态,确定地热储量及不同勘查程度地热流体可开采量。 表3—1地热资源/储量查明程度 类别验证的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 单泉多年动态资 料年动态资料调查实测资 料 文献资料 单井多年动态预 测值产能测试内 插值 实际产能测 试 试验资料 外推 地热田钻井控制 程度 满足开采阶 段要求 满足可行性 阶段要求 满足预可行 性阶段要求 其他目的 勘查孔开采程度全面开采多井开采个别井开采自然排泄动态监测 5年以上不少于1年短期监测或 偶测值 偶测值

计算参数依据勘查测试、多 年开采与多 年动态 多井勘查测 试及经验值 个别井勘查、 物探推测和 经验值 理论推断 和经验值 计算方法数值法、统计 分析法等解析法、比拟 法等、 热储法、比拟 法、热排量统 计法等 热储法及 理论推断 二、地热资源/储量计算方法 地热资源/储量计算重点是地热流体可开采量(包括可利用的热能量)。计算方法依据地热地质条件及地热田勘查研究程度的不同进行选择。预可行性勘查阶段可采用地表热流量法、热储法、比拟法;可行性勘查阶段除采用热储法及比拟法外, 还可依据部分地热井试验资料采用解析法;开采阶段应依据勘查、开发及监测资料, 采用统计分析法、热储法或数值法等计算。 (一)地表热流量法 地表热流量法是根据地热田地表散发的热量估算地热资源量。该方法宜在勘查程度低、无法用热储法计算地热资源的情况下,且有温热泉等散发热量时使用。通过岩石传导散发到空气中的热量可以依据大地热流值的测定来估算,温泉和热泉散发的热量可根据泉的流量和温度进行估算。

工程量计算方法

工程量计算方法 一、基础挖土 1、挖沟槽:V=(垫层边长+工作面)×挖土深度×沟槽长度+放坡增量 (1)挖土深度: ①室外设计地坪标高与自然地坪标高在±0.3m以内,挖土深度从基础垫层下表面算至室外设计地坪标高; ②室外设计地坪标高与自然地坪标高在±0.3m以外,挖土深度从基础垫层下表面算至自然设计地坪标高。 (2)沟槽长度:外墙按中心线长度、内墙按净长线计算 (3)放坡增量:沟槽长度×挖土深度×系数(附表二 P7) 2、挖土方、基坑:V=(垫层边长+工作面)×(垫层边长+工作面)×挖土深度+放坡增量 (1)放坡增量:(垫层尺寸+工作面)×边数×挖土深度×系数(附表二 P7) 二、基础 1、各类混凝土基础的区分 (1)满堂基础:分为板式满堂基础和带式满堂基础,(图10-25 a、c、d)。 (2)带形基础 (3)独立基础 1、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 (1)独立基础:V=a’× b’×厚度+棱台体积 (2)条形基础:V=断面面积×沟槽长度 (1)砖基础断面计算 砖基础多为大放脚形式,大放脚有等高与不等高两种。等高大放脚是以墙厚为基础,每挑宽1/4砖,挑出砖厚为2皮砖。不等高大放脚,每挑宽1/4砖,挑出砖厚为1皮与2皮相间(见图10-18)。 基础断面计算如下:(见图10-19) 砖基断面面积=标准厚墙基面积+大放脚增加面积或 砖基断面面积=标准墙厚×(砖基础深+大放脚折加高度) 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现浇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 混凝土工程量除另有规定者外,均按图示尺寸实体体积以m3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及墙、板中0.3㎡内的孔洞所占体积。 1、基础

(1)有肋带形混凝土基础,其肋高与肋宽之比在4:1以内的按有肋带形基础计算。超过4:1时,其基础底按板式基础计算,以上部分按墙计算。 (2)箱式满堂基础应分别按无梁式满堂基础、柱、墙、梁、板有关规定计算,套相应定额项目。 (3)设备基础除块体以外,其他类型设备基础分别按基础、梁、柱、板、墙等有关规定计算,套相应的定额项目计算 2、柱 按图示断面尺寸乘以柱高以m3计算。柱高按下列规定确定: (1)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2)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3)框架柱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从楼层的楼板上表面)算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无楼层者,从柱基上表面至柱顶; (4)构造柱按全高计算,与砖墙嵌接部分的体积并入柱身体积内计算;(5)依附柱上的牛腿,并入柱身体积内计算。 3、梁 按图示断面尺寸乘以梁长以m3计算,梁长按下列规定确定: (1)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 (2)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3)梁与混凝土墙连接时,梁长算至混凝土墙的侧面。伸入墙内梁头,梁垫体积并入梁体积内计算。 4、板 按图示面积乘以板厚以m3计算,其中: (1)有梁板包括主、次梁与板,主梁与板体积之和计算; (2)无梁板按板和柱帽体积之和计算; (3)平板按板实体体积计算; (4)现浇挑檐天沟与板(包括屋面板、楼板)连接时,以外墙为分界线,与圈梁(包括其他梁)连接时,以梁外边线为分界线。外墙边线以外或梁外边线以外为挑檐天沟; (5)各类板伸入墙内的板头并入板体积内计算; (6)预制板补现浇板缝时(现浇板带),按平板计算。 5、墙 按图示中心线长度乘以墙高及厚度以m3计算,应扣除门窗洞口及0.3 m3以外孔洞的体积,墙垛及突出部分并入墙体积内计算。 6、其它

矿井需要风量计算方法

矿井通风风量计算方法 一全矿井需要风量计算: 1)按井下同时工作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风量不少于4m2/min.。 Q需=4×N×K矿通=4×50×1.25=250 m3/min.。 式中N ——(取50人)井下同时工作最多人数 K矿通——矿井通风系统,包括矿井内部漏风和配风不均等因素, 一般可取1.2~1.25。 2)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它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 Q需=(∑Q采+∑Q掘+∑Q硐+∑Q其它)×K矿通 式中∑Q采——独立通风的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 ∑Q掘——独立通风的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 ∑Q硐——独立通风的硐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 ∑Q其它——独立通风的其它井巷及需要进行通风的风量总和m3/min.。 K矿通——矿井通风系统,包括矿井内部漏风和配风不均等因素 一般可取1.2~1.25。 (1)采煤实际需要风量,按同时回采的各个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Q采=(Q采1+Q采2+Q采3+……)K采备 式中Q采1,Q采2,Q采3……——各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3/min.。 K采备——备用工作面系数,一般取K采备=1.1,当备用工作面已单独计 算风量列入上式时,K采备=1.0。 每个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应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和炸药消耗 量及工作面的气温、风速与人数等分别进行计算,并取其中最大值。采 煤工作面有串联通风时,按其中一个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最大风 量计算。 ㈠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采= 100Q C H4 K采通m3/min.。 C 式中Q CH4——采煤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m3/min.; C ——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允许的最大瓦斯含量,%,C=1%; K采通——采煤工作面的通风系数,主要包括瓦斯涌出不均衡和备用风量等因素,应该通过实际考察确定。一般可取K采通=1.2~2.1。 ㈡按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Q采= 100Q C O2 K采通m3/min.。 C 式中Q CO2——采煤工作面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m3/min.; C——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二氧化碳最大允许含量为C=1.5% ㈢按工作面温度计算 长壁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按下式计算:Q采=60υ采S采 式中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3/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