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药剂学理论与技能同步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药剂学理论与技能同步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药剂学理论与技能同步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药剂学理论与技能同步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针对目前职业院校制药类学生综合能力与社会需求尚有一定差距的现状,课题组成员通过近两年的实践研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教育的药剂学教学新路子,创建了药剂学理论与技能双向同步教学新模式,为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实用药学专业人才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指导。

[关键词]高职药剂学理论与技能同步教学

作为一所高等职业院校,我们制药工程系的工作目标是“培养从事一般药物制剂和临床合理用药等工作的应用型、普及型高级药学专门人才”。在制药专业领域中,药剂学内容涉及工业化生产实践及医疗用药实践,是制药类各专业教学的主干专业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制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实验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且重理论、轻实践,重分数、轻能力,不能充分体现我们的培养目标。为了使学生既能满足药剂岗位需要,又能适应终身教育的需求和未来职业演变的趋势,密切结合药品生产实践和医疗应用实践,为医药企事业单位培养一支高技能的队伍是摆在我们高职药剂学教育面前的课题。

课题组通过改革药剂学教学方法,注重结合社会实践,探索出药剂学课程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同步提高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内容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制药专业主要培养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从事生产、管理与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等制药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必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是构建药剂学教学体系的基础和前提。

1.调整课本内容。根据高职院校“理论以够用为度,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特点,对药剂学理论教学内容应求精,即对现有的教材进行必要的取舍。对简单易懂的内容安排自学,对难理解、难掌握的内容可以取其精华,只讲解小部分,其余由学生课后自主加以了解。而对于常用的剂型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注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思考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和体会,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讨了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措施,目的在于形成高职英语教学的全新模式,促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经济的教育体系而且它的形式也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所以它的发展很漫长经历过了无数次的变革。所以高等教育在教学方面没有摆脱掉应试教育、理论教育和学历教育的束缚和影响。要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更加完善的改革和转变就又要突出自己的特点,为高等职业院校做出合理的安排并将其优秀的方法一直继续下去让学生更加的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高职英语教学目标 在我国发布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里提出了非常明确的内容,在大学的三年学习里一定要给英语打下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提供有利的帮助,对英语方面的资料一定要达到最成熟的理解能力,听说读写译必须要有最好的能力使其更加适应社会和工作,在英语和技能和基础知识上要有最好的掌握,教学任务一定要完成。所以

目前高职院校里的英语最主要的就是要学生达成语言的运用能力和使用技巧,它们的原则是“够用为度,实用为主”,教学内容一定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在这些高职业院校的学生中,英语水平各不相同,等级也不一定,所以在教学方面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英语教育。在高职业院校学习的学生有来自职高、中专学和普通高中的学生,所以学生之间的英语水平各不相同,有着很大的区别,有听说读写能力的学生基础会好一些,但是也有只认识二十六个英语字母的基础差的学生。这样就带来了教学方面的很大的差别,教学上也有了很大的难度。 (2)学生自学能力差。在高职院校中的英语大多是四个学时每一周,在这四个学时中有听力、泛读和精读。在课堂一定要进行精确的讲解多做练习,而在在课下的时间学生没有对这样的自课程进行巩固和深入的学习,自学能力非常的差。 (3)教学效果受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在最近的这些年来,高校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招现象,使得学生人数越来越多,班级越来越大,但是在英语教学方面却出现了师资不足的情况,随之产生的现代化教学的条件和辅助设施也不能及时的跟进,全班的操练互动活动教师也很难开展起来,对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论文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论文 摘要: 当前,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最大难点是:语文教学课时的大f削减甚至取消了语文课。对于这一难点问题不能拘囿干课堂教学的层面来谈高职语文教学改革?而应当另辟蹊径? 从更广阔的层面上来思考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文奄提出了突破高职语文教学改革难点的其 体措施。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语文改革措施 1、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笔者在此所论及的语文是一个“大语文的概念”,它不仅指《大学语文,这门课程, 还包括住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书法》等课程。语文的基本功能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语文还具有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功能。语文在为培养学生的语文 能力和提升学生人文秦质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但是,当前高职语文教学 的现伏,令人担优。语文的教学课时被大量削减,在工科专业甚至取消了语文课。高职院 校语文骨千教师大量流失,许多转向教文秘、新闻、心理健康等其他课程。这是大多数高 职院校语文课所面临的共同境遇。究其原因,从许多学者的分析中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 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学校不重视,削减课时,甚至视之为可有可无的课程并加以取缔。 二是,学生不重视,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对语文学习无新鲜感而产生厌倦情绪。 三是,教学内容停留在以字、词,句、章为主的中学教学阶段,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四是,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笔者认为除了 七述原因之外最根本的原因是,目前高印!院校大都采用的是2斗l教学模式,即学生在 校学习两年,在校外实习或顶岗实习一年。为了保证专业课的学习,专业课教学必然前移。 因此,也只有从墓础课开刀,尤其是语文课首当其冲,教学课时被大里削减,甚至被 取缔,这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向纵深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必然要把 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放在重中之重的突出地位,这是不容置疑的。作为高职院校的语文课 在这场大改革中是不是只能面临着披改掉的厄运?如果高职院校语文课还有存在的必要, 那么,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应该进行怎样的改革才能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这是我 们每一个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应当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2、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探讨 概要: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的许多挑战,肯定有解决的方法和过程,作为学校和一线教师,必须学习科学发展观,走教育群众路线,善于修身、用权、律己,为教育可持续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质发展与生源问题产生了基本矛盾,而且变得越来越激烈。当前的就业现状表明,就业市场不仅是供过于求的数量问题,招聘单位不断增加的招聘条件说明新毕业生越来越不适应企业需求。面临着各种途径的学生,多数教师显得无所适从,还在探索寻找一套完整的教学思路体系,以实现既要保证大多数学生听得懂、愿意学,还要符合高职教育的本质需求。 一、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体系研究的重要性 (一)对于缓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严峻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严峻的现状,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源数量急剧减少,各高等职业院校均面临着生源的问题;二是生源质量下降趋势明显,给教学带来挑战;三是高校就业状况不太乐观,企业用人条件增多,对教学质量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二)对于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职业教育已经是一个大众化教育,对于培养数以千万计的社会人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谨慎,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潜力。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有用人才,问题的解决也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对于学生个人发展有推进作用,为构建有意义人生打下基础 不论学生的现实表现如何,他们还是希望自己有成功的人生,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和家里的经济状况,这也是许多父母拼死累活愿意供孩子上学的唯一动力。所以,高校和教师不应歧视任何学生,要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在沟通和交流中发现培养学生的钥匙,为有目的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体系研究 (一)专业设置必须基于一定的社会人才需求

药剂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体会

更有效果,再上一个新台阶。最终为社会输送既有全面知识,又有一定能力的高素质,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中医药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克纯.人体机能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文朝阳,丰平,王学江.对中医本科教育西医基础课程设置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3):62—63. [3]宋铁山,梅劲,楼新法.康复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改革 ?33? 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ll(1):11一12. [4]李建华,许继德,卢佳怡,等.探索生理学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J].医学教育,2002,(2):30—31. [5]孙卫,郑学芝,崔荣军,等.多媒体电子教案在全科医学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4):495—496. 作者简介:刘永平,男,1974—10生,硕士,讲师. [收稿El期:2009-08-03] 药剂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体会 张邦乐,周四元,宦梦蕾,黄秋菊(第四军医大学药剂学教研室,西安710032) 摘要:药剂学作为药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应从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等方面入手,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和发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期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药学专业人才。 关键词:药剂学;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R94C,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249(2010)0l一0033—04 药剂学作为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专业技能的优劣。从学科任务和具体教学内容来看,药剂学涉及面广、学习内容多而散,涉及化学、医学、药学和机械工业等基础知识,易听懂、但难以系统掌握。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本门课程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己成为药剂学教学中需要不断深入探讨的问题。针对药剂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办学定位,我们教研室近几年来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大量尝试和改革,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1综合各方面因素,加强课程建设 1.1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明确课程目标药剂学是研究药用剂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有很强的实践性。结合我校军事医学院校的实际情况和人才培养目标,我们确立了药剂学教学的总体目标。通过课程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剂型与制剂设计、制备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为今后从事军事药学工作,合理制药用药,保证用药安全以及研究探讨新剂型和新制剂,更好地为军队医药事业服务打下良好基础。以制剂技术、药用辅料、制剂设备为主线,力求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相关学科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药学学科,为学生打开了解世界药剂学研究最前沿的窗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2结合临床与生产实际,确立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对学生掌握药学领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起到主导作用。当前药学工作者正面临职能的转变,从“以药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不再局限于发药和调剂,而是如何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这就要求药剂工作者不仅懂得药物制剂知识,还要与临床实践联系,与工业化生产联系。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各种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方法、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使学生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能够指导合理选用不同剂型药物,在生产中能够科学合理研发新剂型。制剂技术、药用辅料和制剂设备是制备优质制剂不可缺少的三大支柱,无论是西药、中药还是生物技术药物,在制备各种剂型时都要应用到这三大支柱,是学习的重点内容。缓释制剂是目前药物制剂的研究热点之一,对半衰期短或需频繁给药的药物,可以减少服药次数,使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病人顺应性,因此应作为重点讲述内容加以扩展。同时针对 万方数据

[浅谈,高职院校,数学课程,其他论文文档]浅谈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浅谈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 论文关键词:高职数学课程改革方案措施 论文摘要:随着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有幸得到各类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使得“精英教育”逐渐转化为“大众教育”,随之出现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能力良莠不齐等现象,给高职教学带来诸多问题。文章通过对江苏城市职业学院高职数学现状的分析,提出具体的高职数学改革方案,并且对改革具体措施提出几点要求,同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一、高职数学现状分析 1.高职学生数学学习现状 (1)学生本身数学基础薄弱,对数学学习丧失信心。经过全国统一高考选拔后,中学学 习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绝大部分被录入国家普通本科专业中继续深造,进入高职高专的学生多为高考中考分较低的毕业生,甚至还有少部分为高中未毕业或初中毕业生,其数学基础普遍较差,数学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普遍较弱,在中学数学中反复学习的失败,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消极的和负面的情感体验,丧失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2)高职数学教材内容的编排缺少对高职学生学习的吸引力。传统的高等数学重视数学 的推理和演绎、定理的严格论证,这对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高职类数学有别于“学科类”教育,其是以应用为主,强调的是职业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2.高职教师教学现状 (1)高职教师责任感、使命感均有所下降。随着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绝大部分高职院 校将教学重点放在专业课的教学和就业前的培训上,公共课的课时大大减少,其中包括了各类数学课,有的专业甚至撤销了数学课的开设,由此给师生造成了数学不再重要、可学可不学的错觉,数学老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无形中因受到打击而下降,从而也自然影响了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2)“纯理论”、“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更加恐惧。这种教育模式,对数学基础较差的高职学生来讲,无疑更加剧了对数学的恐惧心理,学生无法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由于被动式的接受根本就失去了自己对数学的认识,教师只能通过为数不多的作业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从而不能做到及时为学生解惑,教学效果不佳。 3.我院高职数学课程改革情况二、高职数学教学具体的改革措施 1.高职数学教育思想的转变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思路

英语教学改革思路 高职英语目标教学对学生和老师来说,教和学的目标明确,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水平考试过关率。但也有不足之处:1)学生考试的过关率跟老师的课时和考核挂钩,往往造成考试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久而久之变成纯应试教学,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水平,引发我们对以往目标教学弊端的思考。2)对英语基础很差的学生来说,他们认为英语应用能力水平考试太难,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3)目标教学的实施使得我院学生应试能力增强,但是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学生反映所学知识与工作、岗位群要求脱节,学生综合素质降低。 为了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侧重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高职英语教学必须根据专业特点和对英语的不同要求,以学生的职业需求和发展为本位,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较高要求、一般要求和基础要求,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选择,充分体现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 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内容:①基础英语课程;②专业英语课程。 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应社会对人才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与选择,需要不断发展我院的高职英语课程。课程设计将“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以多媒体网络为主要教学手段,以就业为导向力求从以下几方面拓展: 1) 网络资源+自主操练:安排英语听力实践教学内容,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进行自主练习,提出问题,检查效果,解答疑难,布置作业。 2) 教学资源库:通过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库,加强英语口语技能的提高。每学期要求学生完成与同步课堂相一致的语言练习内容,通过网络软件管理、评价,实现教学目的。 3) EGP+ESP: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相结合。 4)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第二课堂活动包括:英语广播节目、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词汇竞赛、英语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讲座等活动。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体系中的听说板块教学突出《课程要求》所倡导的“听说为主”的精神,ESP课程的设计则突出了高职英语教学以职业为导向的特点 网络环境学习则“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语言学习的“自主性”。

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数量不断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职业特色不断鲜明,且在专业课程建设、课程设计与开发、课程改革与实践等方面取得 了较好成绩。但反思高职语文教学,现有部分高职语文教学仍然固守以学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对学生的职业语文能力培养不够重视,不能较好融合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践 训练脱离了职业活动来进行,使学生学非所用,与实际的工作需求相差甚远,没有较好的体 现职业特点。本文对高职语文教育的课程体系、教材教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给高职 语文课程改革实践一些启发。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思路 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向纵深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必然要把培养学 生的职业技能放在重中之重的突出地位,这是不容置疑的。作为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在这场大 改革中是不是只能面临着被改掉的厄运?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应该进行怎样的改革才能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这是我们每一个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应当思考与研究的问题。为此,我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 进一步明确高职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高职语文是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而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它是一门集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基础课程。 高职语文的主要任务是:使高职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表达能力达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要求,满足社会岗位工作需要;提高学生理解、鉴赏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及思考探究能力;帮助 学生汲取优秀传统文化营养,升华道德情操,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2 进一步明确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 高职语文是不是应该从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出局?我们认为高职语文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 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其他课程无祛替代的。从高职学生目前的语文基础和语文能力看,语文学习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有相当数量的高职生对语文这门工具没有很好地掌握,许 多学生连申请书、求职信这类常用的应用文都不会写,要么是格式不当,要么是错别字连篇。说起话来要么是词不达意,要么是胆怯害羞不敢表达。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看.语文学 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看,语文教 学承担着作常重要的任务。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其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同时,还要求学生全面素 质得以提升。因为我们培养的对象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是制造机器。培养学 生全面素质的提升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在高职人才培养中是十分 重要的。但是,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也确实不是令人满意的。教材缺乏高职的针对性,课堂 缺乏“生气”和“活力”。从严格意义上讲,目前的高职语文教学没有很好地实现提高学生语文 能力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因此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要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统一起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 标是:“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应当是高职院校所有课程为之努力并实现的目标,高职语文也不例外。因此,高职语文教学 改革要围绕这一目标展开。通过高职语文的教学改革要达到贴近学生学而能用的效果,要达 到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质的良好效果。 3 要加强对高职语文课程的考核 考核是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督促学生加强学习的重要方法。我们应积极推行 多元化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在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运用数学建模可以有效提升高职数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因而,本文首先简单分析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数学建模的意义,然后着重探讨了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改革中数学建模运用的举措。 【关键词】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改革;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就是按照具体问题基本规律,提出有益于求解的假设,接着创建明确的数学模型,借助工具与数学方式解决问题。在1980年左右,数学建模就已经在大学课堂中提出来了,通过长时间的发展,该种教学模式在部分专科以及本科院校中运用,是将来数学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所以,对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改革数学建模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1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数学建模的意义 1.1拓宽学生眼界。数学运用范围甚广,数学建模能够在实际问题中使用,有益于帮助学生拓宽其知识面,增长见识。而如若要将数学建模的最大作用发挥出来,处理实际问题,就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数学知识,充分掌握各种类型的数学方式。最重要的就是应当对自然生物问题有一定的涉猎,因为多种知识的掌握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1.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数学建模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其创新意识,如此既离不开学生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教师的专业指导。数学建模其实就是经过构建新的模型,将学生创新方面的意识激发出来,再结合已有知识,经过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统一。可是,构建模式并非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必须要教师的准确引导。数学建模活动不仅对学生思维的数量有要求,同时与思维的深刻性也是紧密相连的,往往需要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与分析等,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找到处理问题的方法。1.3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数学建模过程就是把实际问题通过数学方法表述的过程,必须要人们的思维主动参加。数学建模通常需要通过假设、变量引进、分析与综合等阶段,倘若不合格就需要持续修正一直到合格,屡次修正模型可以让其更加完善。学生按照自己所学的知识构建新的模型,这部分模型必须要经过检验,如此就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思考,重复验证,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其分析与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 [摘要]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英语的学习对于高职高专 院校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但是,目前在英语教学方面我们的重视程度却严重不够。英语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主要针对目前专业英语的教育现状,提出对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 [abstract]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it is important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study english.however,we haven’t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recently. so the teaching reform in english should be imperative under the situation.aiming at the actuality of english teaching,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about its reform. [key words] professional colleges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被进一步证实。发达国家的成功教育史告诉我们: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依赖于其教育发展的程度,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应懂理论, 而且应具有实践能力。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0年制定并颁布了《高职高专(含成人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是一份指导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实践的纲领性文件,其中对高

浅谈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途径

浅谈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途径 摘要:高职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正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本文对高职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对高职语文教学进行定位,从教材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考核评价体系等 方面探索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现状;定位;改革途径 1 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1.1地位不高。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 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由于我国高职院校起步较晚,各学校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不断强化 自身“职业”特色,以岗位的“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来构建岗位能力,强调岗位能力的培养,从而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使高职语文教学逐渐处于尴尬境地。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极大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科学技 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青睐,一些高职学校也随着市场的需要,增设科学性学科,压缩或减少基 础性学科的课时量,增大职业性学科授课,减少人文性学科课时。 长期的“重理轻文”,高职语文的教育也存在着过弱倾向,学生的基础水平不尽如人意。“专 业技能比什么都重要”的错误观念的影响下,高职语文教育受到冷落,逐渐失去中小学教育时期的核心位置,甚至地位越来越低。 1.2教学内容缺乏吸引力。 纵观大多数高职语文教材都有一个相同的点,即教材内容都没有跳出文学的框架,内容多以 文学欣赏为主,选文又偏重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于当代优秀文学作品和令人值得关注的文 学现象、外国文学作品选取较少。大多数教材的体例也是作家作品或文体介绍——例文—— 赏析或点评——阅读问题的模式,这与学生在初高中时期所学习的语文区别不大,甚至于有 人把高职语文称之为“高四”语文,部分学生缺乏对语文的新鲜感,很难与高职语文引发心理 共鸣也是情理之中。 1.3教学方法与手段陈旧。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很多老师以教材为本不以学生为本,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教材上有什 么就讲什么,而不是考虑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其次,在新时期下,新媒体技术越来越发达, 学生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很多教师还是以传统的“填鸭式”为主,一本书、一只粉笔、一 块黑板,一节课下来学生感到的只是厌烦,即使老师在上面滔滔不绝,饱含激情,学生在下 面也是死气沉沉,长此下去,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只会越来越少。 2 高职语文教学的定位 目前,提出取消高职语文的声音不绝于耳,但我认为,高职语文作为一门旨在培养人文素养、陶冶情操、提高能力的基础课,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是不可替代的。 2.1民族性与人文性并重。高职语文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集大成者,凝聚着我们整个民族的 智慧,是人文素养获得的最直接渠道,让学生通过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学习,凝聚民族感情, 培养热爱祖国和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2时代性与传统性并举。高职语文收录的作品大多数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精髓,其高雅的艺 术趣味、经典的审美取向、严肃的创作动机、深刻的思想意义,作为高职语文课程文化资源,对高职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作品不在局限于原有的意义,有

高职院校法律选修课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院校法律选修课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高职院校的法律选修课由于重视程度低、教学目标不明确等原因导致开设课程盲目、教学资源匮乏、轻视素质培养等诸多弊端,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首先应明确改革目标,普及法律知识,培养学生自觉守法的意识、维权意识以及法律的兴趣才应是高职院校法律选修课的宗旨所在,其次应科学规划课程设置、努力改进教学方式、积极创新考核手段,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改革达到法律选修课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法律;选修课;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并非单纯追求面向市场的一线产业工人,真正的人才需要具备除专业知识外的综合素质。为此,高职院校也应改变“重技能轻文化”的观念,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社会需求。人文素质培养的内涵中不可或缺的就是法律素质的培养,在现有的高职教育体系中法律相关课程脚少且课时有限,为弥补不足,开设法律类选修课成为必然之选。 一、高职院校法律选修课教学现状 近些年,高职院校对于选修课愈发重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选修课成为高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问题依然存在: (一)开设课程盲目 根据调查,在高职院校中,特别是在理工类高职院校中,开设文学、艺术等内容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十分有限,加之教师缺乏,资源短缺。此外,法律选修课的开设基本按照教师申报为基础,未根据国家的法律体系或是学生对于法律学习的难易程度等因素安排具体课程,课程开设无连贯性,随意性较大。 (二)教学资源匮乏 首先,师资方面,高职院校法律相关的必修课程主要是法律基础,专业教师数量有限,有些法律基础课程甚至由非法律专业教师代劳。其次,教材方面,在现在的教材市场上,没有针对法律选修课的相关教材,学生使用的参考材料随意性较大。再次,在教学条件上,缺乏法律教具、教学环境等成为另一阻碍。 (三)轻视素质培养 现有的法律选修课开设未形成体系,教学上偏重知识传授,轻视法律意识和

浅谈我校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

浅谈我校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 发表时间:2013-09-23T17:08:45.2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6期供稿作者:辛洪亮徐群为 [导读] 随着该实训中心的投入使用,相信对我院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将产生重要作用。 辛洪亮徐群为(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江苏南京 211166) 【摘要】药剂学教学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专业水平的优劣。本文针对药剂学课程特点,结合我校学生的背景知识,对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及实践。 【关键词】药剂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129-02 为了培养具有较扎实的药学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创新、创业精神,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我校于2003年开设了4年制本科药学专业。对于医科大学新开设的药学类专业,作为其主干专业课的药剂学课程教学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专业水平的优劣。药剂学作为药学领域的重要专业课程,是一门医学与药学相互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重要桥梁学科。药剂学具有知识点多、实践性强、应用面广、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其内容与许多学科如物理化学、高分子材料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学科上存在大量的交叉与渗透,每个学科的发展对药剂学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和推动作用[1]。针对药剂学的特点,结合我校学生的背景知识,对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及实践。 1 调整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也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根据近年来我院毕业生主要流向医院药房和医药企业,我们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崔福德主编的第7版《药剂学》作为教材。该版教材与第6版教材相比,最大的变化在于把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物理药剂学)调整到第一篇。虽然这样调整的初衷是为了使学生先行打好理论基础,在后边各章节的学习过程中便于理解和掌握。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部分内容理论性非常强,学生在没有对药物基本剂型掌握的情况下,对该篇内容学习难度非常大。比如学生在没有系统学习片剂等固体制剂处方及制备工艺情况下学习粉体学基础知识,他们很难联想到处方粉体学性质影响固体制剂粉碎、分级、混合、制粒、干燥、压片、包装、运输及贮存等操作单元。因此,我们对教材内容的教学顺序进行了梳理和调整,先对第二篇药物剂型概论(普通药剂学)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掌握各种剂型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第一篇和第三篇内容,真正做到由浅入深,事半功倍。此外,还可将第二篇制剂基本理论穿插于其他章节内容中进行教学。比如把溶液形成理论和表面活性剂穿插于液体制剂中讲解,把微粒分散体系与第三篇中微粒分散体系的制备技术结合起来教学。这样制剂理论与具体剂型相结合,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但是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需要反复颠倒教材章节,可能造成学生学习思路混乱而产生厌学情绪。 2 更新教学方法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求知能力为目标的创新型教学方法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改革中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2]。笔者对第7版药剂学教材进行认真分析,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降低课程难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1 案列教学 药剂学作为综合性应用学科,可以从各种报道的经典案例中选择,如在讲解剂型对于药效的影响时,如果只是依照书本上的几条来讲,学生对剂型的重要性不会有切身的体会。我们介绍上市产品盐酸阿霉素脂质体注射液(里葆多),该产品采用的原料药与传统的盐酸阿霉素注射液完全一致,只是采用药剂学手段,把原来游离药物制备成脂质体,改变药物剂型,使其抗肿瘤疗效大大增加。由于这一剂型的改变,由原来几十元一支的廉价药物变成为几千元一支的高附加值的新型靶向制剂,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为企业也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又如在讲授注射剂灭菌及安全性时,例举2006年媒体广泛报道的“欣弗”事件,同学们就会从活生生的社会事件中轻松地学习到书本上抽象的知识;由齐二药厂的亮菌甲素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引出注射用非水溶剂的等相关问题。这些例子既通俗易懂又紧贴实际,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中的知识,而且引导他们对书本知识做更深的思考与讨论。 2.2 多媒体教学 药剂学的某些章节内容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与大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如果只凭教材中的文字描述和简单的原理图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如果采用图片、Flash动画以及录像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直观生动的学习又可使学生一目了然,降低了学习难度。笔者所在教研室的老师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到企业生产车间实地拍摄生产视频资料,进行二次整理后在相对应章节内容课堂教学时播放,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并由此引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另外还可以通过制作计算机Flash动画等手段动态演示制剂制备过程。如在讲解片剂制备时,压片机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抽象的制剂设备,笔者用一段Flash动画动态地演示了压片机的装卸及其工作原理,不仅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压片机的形状,而且对于与制剂相关的内容也能得到很好的理解。 2.3 流程教学法 药剂学具有学习内容多而分散,记忆性、背诵性强,易听懂、但难以系统掌握其内容等特点,导致药剂学教学效果不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讲授每种剂型制备的时候,参考龙晓英教授主编的《流程药剂学》,采用流程教学法,即采用各种剂型的制备流程来系统掌握药剂学的内容。通过将药剂学的所有内容整合进药物剂型的制备流程中,使学生对药剂学的内容有清晰的思路。利用多媒体制备教学流程,并采用动画技术,使学生学习药剂学更具系统性和趣味性。 3 融入科研成果 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职能之一,对于应用性极强的学科,一流的教学水平产生于科研和学术成就中。而对于21世纪的创新性大学来说,其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的人才。加强科研功能,充分发挥科研优势,通过科研带动教学,将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1]。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学科发展的前沿,激发学习热情。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些章节进行大量最新科研前沿的知识补充,经常引用国内外最新的科研文献当中的数据、结果。比如微针技术、无针头注射技术在经皮

关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本文以贵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路径:构建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分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第二课堂建设。 标签:贵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英语教学;存在问题;改革路径 一、引言 教育部高教司2000年10月颁布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试行》)中提出:“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由此可见,高职英语教学除了要注重学生基本语言能力的训练外,更要注重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高职英语教学也应体现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特点,高职英语教学要有自身的特色。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在全国各地不断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以贵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以期促进当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二、目前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英语教学的现实与教学目标存在较大差距,没有体现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特点 目前,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英语课程的定位是公共必修课,共72学时,4个学分,选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实用英语》教材组编写的《实用英语》(第五版)。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和职业性,教学模式上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以“高等院校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为导向,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学生实际掌握和运用英语的能力较差,教学成效不显著和教学目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另一方面,目前,只开设一个学期的公共英语,没有开设专业阶段的英语教学,因此,与《试行》要求中学生应掌握基本的专业英语的目标相距甚远,未能实现学生职业岗位英语能力的培养,无法满足学生专业发展和未来职业岗位的需求,不利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需要探索全新的英语教学模式,提高英语教学的成效,使高职英语教学真正做到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添砖加瓦。 2、英语教学管理模式和评价体系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考核是教学评估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公共英语教学主要采用形成性考核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改革 探讨 当下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QQ、微信、微博、网游等信息平台的广泛快速发展,使得社会更是快节奏发展。高职学生也受到影响,上课玩手机现象屡禁不止。如何吸引学生听课,改进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效果亟需探讨。 一、改进教学内容,丰富课程内容 1、增加法律知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虽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的整合,但因教材内容缺少基本的法律知识。教师可以将法律基本常识、宪法、刑法、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穿插在授课过程中,力求使学生学到法律基础知识,会用法律维护自己或他人合法的权益。 2、增加心理学知识。在讲第五章《提高健康素质构建和谐环境》的第一节健康素质的培养时,教师可以将心理学知识加入进去。比如,播放瑜伽音乐,让学生体验到心理学“放松训练”可以舒缓紧张、疲惫的身心;并告诉他们在情绪不稳定时,要多问自己“为什么”,“找出病因,对症下药”,自己解决心理问题。 3、增加礼仪知识的内容。在讲第五章《提高健康素质构建和谐环境》的第二节构建人际关系的和谐时一节内容时,将礼仪知识介绍给学生,督促学生提高个人修养。 二、多举措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性 一是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加强情感教育、强化“心与心”的交流。用真情实感打动学生、用身边的真实事例感化学生、用“自我暴露”法感染学生,用成功人士的视频资料激励学生。 1、用真情实感打动学生 目前95后的高职学生成长环境比较优越,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那样的弱点。这就需要多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使课程教学充满活力、富有成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情感教育,在开学第一课我用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经济半小时”中的一期节目---“关注贫困大学生-相信自己--加油”,用同龄贫困大学生的真实经历来启发引导学生在大学开学初期就珍惜学习机会,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在讲授第七章“遵守社会规范提升公民素质”第二节“传承家庭美德构建和谐家庭”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央视“等着你”节目,让学生从中感悟家庭的重要,父母亲人的重要,达到“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生活”的目的。 2、用身边的真实事例感化学生。在讲授人生理想内容时,教师可以将自己

基于大工程观的《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院长乔尔·莫西,于1994年提出了“大工程观”工程教育理念.“大工程观”强调向工程实践回归;宽口径;整合化;国际化;注重培养人文价值和工程道德[1].药剂学是药学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主要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知识容量大,同时药剂学也是一门与药厂生产实践结合较为紧密的学科[2].因此,在“大工程观”的框架下,学生不仅应具有一定的药剂学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与岗位相关的实践技能和职业操守.此课程的开设加强了各门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其教学质量是影响学生综合专业技能及专业素质的关键.1 适当精减教学内容,扩大前沿知识,培养规范意 识 教师依据教学大纲面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时,教学内容应有所侧重.本校生物工程本科专业和生物制药专科专业开设药剂学课程.对于非药学类生物工程本科专业的学生,他们对药学综合知识缺乏,在教学过程中应补充相关其他学科的知识,拓展非药学类专业学生知识面,加深对药剂学课程的掌握程度.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主要是生物科技公司研发、检测和营销,在授课时加重生物制剂的比例,如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酶联免疫法体外诊断技术,流感疫苗灭活工艺和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的制备工艺等.同时对有考研要求的学 生,加大前沿知识,如介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制备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对于生物制药专科专业的学生,以2010版《中国药典》规范的剂型的处方及生产工艺为基础,侧重介绍蚌埠地区一些GMP企业制剂产品、生产工艺及设备.如丰原药业的赖氨匹林散,西尼地平片;环球药业的唐易那格列奈片;城市药业的尼美舒利胶囊,福康药业的六味地黄口服液,脑力静胶囊等. 由于药剂学是跨学科的科学,知识庞杂,为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和有效记忆知识,采用系统和直观的流程图、状态图、概念图,并把“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合理使用,统一于同一剂型中,比较研究不同剂型五个方面优劣,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3].2 探索多样灵活的药剂学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思 维 教师对难点、重点内容和方法,以专题式精讲教学为主,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药物制剂处方的优化设计整合中药的提取分离工艺,结合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实际问题,精讲响应面优化法,通过比较几款响应面分析软件(SAS,MATLAB,Design-expert)原理、使用要点,学生体会到工艺优化的本质是数学建模和统计分析.组织有兴趣学生,了解人工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隐马尔科夫等数学和统计建模理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深化了理论知识. 教师对概述性内容采用PBL式(problem 基于大工程观的《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 姚向阳 (蚌埠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系,安徽蚌埠 233030) 摘要:“大工程观”以回归工程实践;宽口径;整合化;国际化;注重培养人文价值和工程道德,日渐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趋势.要适应这一教育思想, 必须对《药剂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改革,通过构建与“大工程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来培养具有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工程人才. 关键词:大工程观;药剂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8-0099-02 Vol.28No.8 Aug.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8期(上) 2012年8月99--

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的论文.

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的论文2019-05-27 论文关键词:高职数学课程改革措施 论文摘要:随着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有幸得到各类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使得“精英教育”逐渐转化为“大众教育”,随之出现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能力良莠不齐等现象,给高职教学带来诸多问题。文章通过对江苏城市职业学院高职数学现状的分析,提出具体的高职数学改革方案,并且对改革具体措施提出几点要求,同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一、高职数学现状分析 1.高职学生数学学习现状 (1)学生本身数学基础薄弱,对数学学习丧失信心。经过全国统一高考选拔后,中学学习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绝大部分被录入国家普通本科专业中继续深造,进入高职高专的学生多为高考中考分较低的毕业生,甚至还有少部分为高中未毕业或初中毕业生,其数学基础普遍较差,数学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普遍较弱,在中学数学中反复学习的失败,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消极的和负面的情感体验,丧失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2)高职数学教材内容的编排缺少对高职学生学习的吸引力。传统的高等数学重视数学的推理和演绎、定理的严格论证,这对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高职类数学有别于“学科类”教育,其是以应用为主,强调的是职业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2.高职教师教学现状 (1)高职教师责任感、使命感均有所下降。随着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将教学重点放在专业课的教学和就业前的培训上,公共课的课时大大减少,其中包括了各类数学课,有的专业甚至撤销了数学课的开设,由此给师生造成了数学不再重要、可学可不学的错觉,数学老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无形中因受到打击而下降,从而也自然影响了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2)“纯理论”、“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更加恐惧。这种教育模式,对数学基础较差的高职学生来讲,无疑更加剧了对数学的恐惧心理,学生无法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由于被动式的接受根本就失去了自己对数学的认识,教师只能通过为数不多的作业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从而不能做到及时为学生解惑,教学效果不佳。 3.我院高职数学课程改革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