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知识点

1.“学在官府”是西周时期教育的特征

1. 提出“有教无类”教育主张的教育家是孔子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主张教学中要遵循的原则是

启发诱导

1.先秦时期认为人性本善的教育家是孟子

“耆艾而信” “诵说不陵不犯” “知微而论”四个要求的2.将教师的要求概括为“尊严而惮”

教育家是荀子

2.认为人性恶的教育家是荀子

2.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标准的教育家是

孟子2.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目的明确概括为“明人伦”的教育家是孟子

3.将教育的作用概括为“建国君民”和“化民成俗”的论著是《学记》

3.提出教学相长原则的是《学记》

3.我国古代最早建立太学的朝代是汉代

3.我国最早的艺术专科学校“鸿都门学”的创立是在汉代

4.《四书集注》的作者是朱熹

4.《师说》的作者是韩愈

4.我国管理教育的专门机构国子监的建立是在唐代

4.科举制度的创立是在唐代

5.反对理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天理”在“人欲”之中的教育家是王夫之5.宋代最著名的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的制订者是朱熹

5.“苏湖教法”的创立者是胡瑗

5. “三舍法”的创立者是王安石

6.我国近代容闳率领的120名幼童留美首批是在1872年

6.我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是京师同文馆

6.对传统教育进行了严厉批判,认为其有毁坏人才、灭绝圣学、败坏社会风气三大祸端的

教育家是颜元

6.我国近代最早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的人是魏源

7.认为师范教育是各种学校教育的基础,主张发展新教育必须首先办好师范教育的教育家是梁

启超

7.科举选士废除的时间是1905年

7、壬戌学制的颁布是在 1922年

7.将实业学校改为职业学校的学制是壬戌学制

8.在教育方法论上注重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教育的近代教育家是8.近代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五育”并举教育宗旨的教育家是8.将清末的学部改为教育部是在1912年

8.民国时期最著名的南京鼓楼幼稚园的创办者是陈鹤琴

严复蔡元培

9.将中国农村问题概括为“愚、穷、弱、私” ,主张通过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来

解决农村问题的教育家是晏阳初

9.我国学校教学采用国语和白话文是在新文化运动中

9.民国时期最著名的南京燕子矶幼稚园的创办者是陶行知

9.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主要奠基者和倡始人是黄炎培

10.在儿童教育中主张要“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家是蔡元培

10.我国近现代生活教育理论的提出者是陶行知

10.黄埔军校创立于1924年

10.主张发展高等教育要坚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的教育家是蔡元培

11.提出“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的古希腊思想家是苏格拉底

11.开创教育性教学先河的思想家是苏格拉底

11.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灵魂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与动物灵魂相对应的教育主要是德育

11.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灵魂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与动物灵魂相对应的教育主要是德育

12.建立起具法国特色的中央集权教育领导体制的是12.在柏拉图关于教育内容的论述中,他最为重视的是拿破仑

哲学

12.文艺复兴时期北欧人文主义教育家拉伯雷的教育代表作是《巨人传》

12.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所有城市都先后建立不受教会控制的拉丁学校。的

是孟都亚宫廷学校

这其中最著名

13.“苏格拉底法”的运用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是讽刺

13.被称为“美国公立学校运动之父”的是贺拉斯·曼

13.建立美国第一所公立小学的州是宾夕法尼亚州

13.明治维新至二战前日本教育的总的指导纲领是《教育敕语》

14.被后人称为教育科学奠基人的是夸美纽斯

14.被称为美国第一所真正的大学的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14.文艺复兴时期被誉为“第一所新式学校”,也被称为“快乐之家”的是孟都亚宫廷学校14.“寻求简化初等教育的方法是我一生工作的出发点”。“我”指的是裴斯泰洛齐

15.被后人尊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的是夸美纽斯

15. 1870 年,英国颁布《初等教育法》

15.西方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大教学论》

15.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家是杜威

16.斯宾塞《教育论》一书共包含四篇论文,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16. 1763 年出版《国家教育论》,极力主张国家应积极兴办学校的法国教育家是

拉夏洛泰16.洛克认为,对绅士进行教育最理想的是家庭教育

16.强调通过教育使青年掌握民族生活传统和历史文化遗产中最基本东西的流派是要素主义教育

17. 20 世纪 60 年代,在美国占主导地位的课程理论是

结构主义

17.日本写就《劝学篇》的思想家是福泽谕吉

17.主张“消极教育”方法的思想家是卢梭

17.主张“消极教育”方法的思想家是卢梭

18.二战后成为影响美国现代教育发展根本大法的是《国防教育法》

18. 1872 年,日本颁布近代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学制令》

18.二战后成为影响美国现代教育发展根本大法的是《国防教育法》

18.二战后成为影响美国现代教育发展根本大法的是《国防教育法》

19.标志着教育科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教育著作是《大教学论》

19.二战后指导日本教育发展的根本大学是《教育基本法》

19.二战后指导日本教育发展的根本大学是《教育基本法》

19.二战后指导日本教育发展的根本大学是《教育基本法》

20.提出“在教育集体的同时教育个人,在教育个人的同时影响集体”的是马卡连柯20.提出“教育过程之外并无目的,过程本身就是目的”的教育家是杜威

20.提出尊重与要求相结合教育原则的苏联教育家是马卡连柯

20.提出“在教育集体的同时教育个人,在教育个人的同时影响集体”的是马卡连柯

21.“学在官府”教育体制的主要特征是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师不分。

22.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主张教学中要学思并重的教育家是孔子。

23.我国最早的教育论著是学记。

24我国古代的选士制度主要有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

25.《颜氏家训》的作者是颜之推。

26.明确的将教师的任务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家是韩愈。

27.晚晴的文教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

28.中世纪教会和世俗封建主往往授予大学一定的特权,其中最重要的是内部自治权利。29.英国贝尔与兰开斯特创立的导生(相互教学)制,极大地促进了初等教育的发展。30.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是德国。

31.洛克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绅士。

32.结构主义最为倡导的学习方法是发现法。

33.杜威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是“做中学”。

34.在人的培养目标上,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21.西周时国学的主持者是大司乐。

22.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目的明确概括为“明人伦”的教育家是孟子。

23.我国最早创办地方官学的人是文翁。

24.汉代察举中最主要的科目是贤良方正和孝廉。

25.认为“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主张既要重视“早教” ,又不可放弃“晚学”的教育家是颜之推。

26.我国教育史上把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的教育家是朱熹。

27.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三类学堂是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和技术学堂。

28.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是古希腊的智者。

29.西塞罗认为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培养雄辩家。

30.1810 年,德国创建柏林大学,开创了高等教育“教学与科研” 两大任务并重的新局面。31.洛克认为绅士应具备四种品质,即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

32.赫尔巴特认为教育过程的第一阶段应该是管理。

33.福禄倍尔将为幼儿游戏和其它活动设计的教具称为“恩物34. 1958 年美国《国防教育法》提出的“新三艺”是指科学、数学和”。

现代外语。

21.百家争鸣中对教育发展影响最大的四家是儒、墨、道、法。

22.将教学认识过程概括为“闻、见、知、行”四个阶段的先秦教育家是荀子。

23.我国现存的最早的蒙学教材是急就篇。

24.汉代兴太学、行察举、独尊儒术三代文教政策的提出者是董仲舒。

25我国和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在学校中实行“分斋教学”的教育家是胡瑗。

26.我国教育史上主张“心即理”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致良知”在教育家是王阳明。

27、维新运动中在湖南长沙创办的著名学校是时务学堂。

28.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儿童年龄分期,并强调教育应遵循儿童自然发展顺序的思

想家是亚里士多德。

29.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

30.洛克阐述绅士教育主张的著作是教育漫话。

31.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分别是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32. 1947 年日本《学校教育法》采用美国的6-3-3(或者6-3-3-4 )学制。

33.福禄倍尔将为幼儿游戏和其它活动设计的教具称为“恩物”。

34.被誉为“贫苦者之友”的瑞士教育家是裴斯泰洛齐

21.孔子编订的《六经》具体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22.我国先秦时期系统阐述大学教育的目的、任务和步骤的教育论著是《大学》。

23.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使用最普遍、流传最长远的蒙养教材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24.在培养目标上把人才划分为“儒生”、“通人”、“文人”、“鸿儒”四个层次的教育家是王充。

25.“苏湖教法”的创立者是胡瑗。

26.在人性论的观点上,突破先秦诸子及宋明诸儒或性善或性恶的局限,主张人性是后天学

习而形成的教育家是王夫之。

27.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家是蔡元培。

28.古罗马时期法律教育的基本教材是十二铜表法。

29.西欧中世纪世俗教育主要包括骑士教育和宫廷学校。

30. 19 世纪初,法国中等教育的主要类型是国立中学和市立中学。

31.在西方被称为“科学教育学创始人”的是赫尔巴特。

32.被称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是福禄倍尔。

33. 1968 年法国“福尔法案”提出高等教育改革的原则是自主自治、民主参与和

多科性。34.在人的培养目标上,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第二部分

一、识记:

35“六艺”:西周时期的教育内容,具体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36“三舍法”:宋代王安石元丰改革中创立的一种教学制度。将太学的学生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

37.“自然后果法”:卢梭反对对儿童实行口头说教,主张通过儿童自己的体验来解决问题,

也就是说使儿童感觉到不良行为带来的后果从而终止某种不良行为。

38.前景教育原则: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经常给集体提出一些经过

努力才能达到的任务,吸引整个学生集体和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为之努力。

35.《六经》:孔子编订的儒家经典,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具体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36.监生历事制:我国明代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制度,具体做法是太学生在学期间到相关部门

挂职锻炼。

37.骑士教育:西欧中世纪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通常分为在家庭中接受双亲教育的宗

教教育阶段;进入上一层贵族城堡中的“礼仪教育阶段”和“侍从教育阶段”。

38.《毛雷尔拨地法》:1862 年美国国会通过、由联邦政府根据各州国会议员人数拨给相应

土地以发展高等教育机构的法律。由此创建的学院被称为“拨地学院”。

35.“启发诱导”:孔子提出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的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

36.科举制:我国隋唐到清末的一种选士制度,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拨人才。

37.“苏格拉底法”: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主张教师不是传授现成

知识,而是与学生交谈、辩论以唤醒学生意识,从而发现真理。(包括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和产

婆术三个步骤。)

38.《国防教育法》:美国 1958年颁布的一项法令。核心内容由联邦政府增拨大量教育经费

迅速提高美国的教育质量。

35.独尊儒术:是汉代武帝时期确立的文教政策。是指国家的文化教育政策,培养人才,

选拔人才皆以儒术为本。

36.“中体西用”:我国清末的文教政策。其含义是,教育以坚持传授中国的传统文化为

根本,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

37.“七艺”:古希腊的教育内容,包括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数、几何、天文和音乐。

38.平行教育影响原则: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教育应以集体教育为主,在教育集体的

同时教育个人,又在教育个体的同时影响集体。

二、领会与理解:

39.简答西周官学与诸子私学的区别。

答:社会基础不同;管理制度不同;施教对象不同;教育内容和方式不同。

40.简答书院在管理和教学上的特点。

答:书院既是教学机构,同时又是学术研究机构;书院允许不同学派的学者莅临书院讲学,

重视学术交流;书院讲学不受地域限制;书院教学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师生关系比较融洽。

41.简述夸美纽斯“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答:一是指教育要适应大自然的发展法则。指出适应自然的教育应从人类的春天——儿童

时期开始,一天之中,早晨最适应学习。二是指教育要适应儿童个体的自然发展,即适应儿童的

天性、年龄特征。

42.简述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

答:主张通过儿童的多种活动和训练,让儿童的天性得以自由发展。

但让儿童得到自由发展并不是放任不管,而要组织必要的训练,包括筋肉训练、日常生活训练、感官训练和初步知识教育。

39.简答孟子的道德教育原则与方法。

答: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

40.简答朱子读书法。

答:古代著名教育家朱熹总结的读书方法。具体包括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

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41.简述昆体良关于教学原则和方法的论述。

答:反对体罚、教学应当适度、学习与休息相间、教学应明白易懂、教师应经常向学生提问。

42.简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答:人道主义、古典主义、自然主义、世俗化、贵族化、变革性。

39.简答《学记》中提出的六条教学原则。

答:教学相长、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

40.简要评价洋务教育的历史意义。

答:冲破封建教育的藩篱,创办了新式学堂,培养了我国第一代科技人才。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制度、内容和方法。

首倡留学生教育,加强了教育的对外交流。

历史局限:本质上是为封建统治服务,带有浓厚的买办性。

41.简述昆体良关于教师的论述。

答:教师应德才兼备、即言即行,教师应具有广博的知识,教师应热爱学生,教师应熟悉所

任教学科的内容、能熟练运用教学方法,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有针对地组织教学。

42.简述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

答:主张通过儿童的多种活动和训练,让儿童的天性得以自由发展。但让儿童得到自由发展

并不是放任不管,而要组织必要的训练,包括筋肉训练、日常生活训练、感官训练和初步知识

教育。

39.简述“苏湖教法”对教育的改革。

答:北宋教育家胡瑗在苏州和湖州两地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改革官学教育的模式。

其核心内容有二:一是以明体达用为办学的指导思想;( 1分)二是以分斋教学为改革措施,将学校分为经义斋和治事斋,分别培养理论型和实用型人才。

40简答癸卯学制的历史意义。

答:建立起初、中、高三级七段衔接和普、实、师三类并列的学制系统;(1分)

将实业教育正式纳入学制系统中;重视师范教育;重视学前教育;将大量近代西学列为教科书。41.简述洛克关于教育作用和目的的观点。

答:洛克非常重视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著名的

洛克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绅士。教育要培养绅士具有质。“白板说”。

“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四种品

42.简述福禄倍尔幼儿教育思想。

答:十分重视人的早期教育。十分重视父母在家庭中的教育作用,但应创立幼儿园以帮助家庭对幼儿进行合理的教育。

非常重视对幼儿园教育的研究。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活动来完成的,

所有,幼儿园应重视幼儿游戏、活动以及教具和作业的设计。

三、综合运用:

43.试比较孟子与荀子教育作用论的异同。

答:相同点:( 1)都重视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和对个体的教化作用。

(2)教育的内容一样,都注重传统儒家经典的学习。

(3)培养的目标相同,都是要培养具有儒家思想道德的君子。不

同点:( 1)对人性的认识不一样,孟子主张人性善,荀子主张人性恶。

(2)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不一样,孟子强调“养”,荀子注重“化” 。

44.亚里士多德“自由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当前教育的启示。

答: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特性在于人具有理性。

教育应以充分发展人的理性为根本目的,而不是进行职业准备。自

由教育的实施需要两个基本条件:

(1)闲暇——只有如此自由人才能专心从事崇高的“沉思”活动。

(2)自由学科——包括读、写、算、体操和哲学等,避免机械的专业化训练。

启示部分论述:

43.请结合你的教学或学习体会谈谈《学记》中的教学原则对当今教育的借鉴意义。

答:《学记》中提出的六条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

请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对以上任一原则展开论述

44.谈谈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对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

答:积极作用:

杜威主张“做中学” ,使知行合一起来,具有进步意义。

把教育看做事人与环境的交互租用,有一定辩证哲理。

把教育看做生活和生长,注重教育的发展性。

把教育看做经验的不断改组和改造,具有进步性。

把学校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学校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愿学。

教材心理学化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

消极影响:

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因片面强调直接经验,忽视间接经验,过分强调儿童中心地位等是其最大

的局限性。

(本题属开放性思维题,言之成理都行)

43.请结合你的教育感受谈谈蔡元培“尚自然、展个性”教育思想的意义。

答:蔡元培针对封建传统教育无视学生特点,违反学生身心发展的自然法则,束缚学生个性发展

而提出此教育主张。

反对注入式教学,提倡发挥学生个性,要学生自动、自学、自助。

教师的责任只在学生感到困难时采取帮助他们。

请结合实际展开论述。

44.分析和评价夸美纽斯在教学论上的贡献。

答:教学论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他提出的有关教学原则、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和教

学用书等一系列主张,形成了夸美纽斯教学理念的丰富内容。

在教学原则上,夸美纽斯提出了直观性、循序渐进和彻底巩固性原则。

提出了学年制和班级教学组织形式的思想。

夸美纽斯认为教学过程主要是传授知识,认为教学过程应包括:吸引注意、前后联系、及时

提问和表扬、及时巩固等环节。

教学用书用形象直观。

43.试论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对我国封建教育的影响。

答:明确了封建教育的方针、确立了封建教育的培养目标、确立了封建教育的内容、确立了

学校教师的标准、确立了封建学校教育模式。

44.分析评价斯宾塞的课程体系理论。

答:斯宾塞根据他的关于人的五种生活活动的划分,设置了五部分的学科内容。

第一部分,为准备直接的自我生存活动,应开设生理学、解剖学。

第二部分,为简介自我生存做准备的活动,应开设与获取生活资料和职业的相关课程。

第三部分,为抚养子女的活动,主要通过一些教育学科来实现。

第四部分,为将来尽公民职责做准备,应开设历史学和社会学等。

第五部分,为准备将来在欣赏自然、文学和艺术等闲暇活动中满足爱好和情感的需要,应开

设油画等艺术课程。

斯宾塞的课程体系,以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重点,冲破了英国教育中传统势力的束缚,

比英国传统教育中“装饰先于实用”的课程前进了一大步,代表了近代课程改革的方向。注意

到了社会发展变化对教育和个人发展的影响,如把闲暇教育作为课程体现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反映了他对这一问题的深刻认识。

专业资料学习资料教育培训考试建筑装潢资料

中外教育史论文题目

1 现代欧美教育科 学化运动的一个 基石 李国庆著教育史 2 在摇摆中寻求超越徐征著 外国 教育 史3 公立学校的一次变革杨梅著 教育 史4 中学与大学关系的重构杨捷著 教育 史5 中国近代私立大学教育经费问题研究王彦才著 教育 史6 制度生成与变革黄立志著 教育 史7 20世纪美国大学课程思想演变郭德红著 教育 史8 二战后加拿大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侯建国著 教育 史9 苏格兰大学发展研究张薇著 外国 教育 史10 中国环境教育思想溯源及发展现状邓彤著 中国 教育 史11 改革开放25年中国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王慧著 教育 史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财政发展史论纲杨会良著 教育 史13 西方心理学的传入与中国近现代心理学科的发... 刘毅玮著 中国 教育 史14 河北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王金霞著 中国 教育 史15 近代私塾改良研究秦玉清著 教育 史16 复性书院考论刘继青著 中国 教育 史17 洋务教育与中国教育近代化研究王增科著 教育 史18 英国中小学课程的历史演进与发展(1944... 许立新著 教育 史19 20世纪美国教师教育思想的历史分析刘静著教育

20 中国古代数学教学方法研究肖学平著中国教育史 1 宋代程朱理学官 学地位研究 李娟著教育史 2 现代新儒学教育思潮与流派研究洪明著 中国 教育 史3 西欧的知识传统与中世纪大学的起 源 孙益著 外国 教育 史4 民国时期书院现象之研究周雪敏著 教育 史5 清末民国时期历史教学法研究张逸红著 教育 史6 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研究程斯辉著 教育 史7 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中日教育交流研 究 赵霞著 教育 史8 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在国际教育论坛 上的展现 兰军著 教育 史9 元教育史学研究郭娅著 教育 史10 守土经营与模范治理的双重变奏- 阎锡山与山... 申国昌著 教育 史11 清末民初新式体育的传入与嬗变陈晴著 教育 史12 族群性和地域性:四川客家教育研究严奇岩著 教育 史13 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史研究高惠蓉著 教育 史14 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研究范远波著 中国 教育 史15 上海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赵鑫著 教育 史16 文化视野中的村落、学校与国家张济洲著 教育 史17 加拿大公共教育发展史研究许江媛著 教育 史18 美国师范教育机构的转型王凤玉著 教育 史19 知识,传承与教化李世宏著教育

中外教育史 论述题整理

中外教育史论述题整理 1、中国儒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一、儒学的思想体系发展 1、春秋时期: 是儒学的初创时期。孔子初创了儒学体系,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孔子的主观愿望是通过伦理道德来规范人,从而回到西周尊卑、长幼有序的奴隶制社会。他提出的“仁”是儒学思想的创新,奠定了古代教育思想的基础,对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借由“礼”和“仁”的关系——克己复礼为仁,巩固窃位之后的封建社会的统治地位。 2、战国时期: 孟子沿着“性善论”的方向发展完善了以德治国的王道政治思想体系。基于“性善论”的观点,他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扩充善性,致良知;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孟子建构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使孔子开创的儒学朝着系统化、伦理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与之并列的荀子沿着“性恶论”的方向发展完善了王道与霸道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基于“性恶论”的观点,他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以培养大儒作为理想目标;教育内容上应重视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文化知识传授。他的学说反映了儒法合流的趋势,丰富了儒家政治学说,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统治方法,也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 3、汉代: 董仲舒倡导的“天人感应”的学说,为原始儒学提供了一层神秘化的外衣,并对原始伦理道德规范进行了概括提炼,提出了封建宗教道德规范——“三纲五常”,作为建立“法度”,化民为俗的根本,从而在文化政策上为后来以儒为宗的教育模式提供了蓝本。 4、北宋: 以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为儒学寻找到了本体论的依据,就是“存天理、灭人欲”。以儒家为主体,融合了佛、道的新儒学——理学思想体系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 二、儒学的社会地位变化 二、儒学对教育的影响 1、不同朝代儒学的官定版本是这个朝代的教育内容,直接影响着当时的教育内容。 每个朝代都有儒学官定的版本,如唐代的《五经正义》,宋代的《十三经正义》(王安石变法时颁布的《三经新义》)等。这意味着儒学的内容要适应不同朝代的统治需要作出调整,这也是儒学本身发展的表现。而不同朝代儒学的官定版本既强化了儒学的思想地位,同时规范了这个朝代对儒学内容方面的改造,直接使这个朝代的教育内容与其他朝代不同。 2、不同朝代儒学的地位确认影响着当时的文教政策。

中外教育史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外教育史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__________________的需要和人类___________ 的需要。 2、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3、"立五经博士"的文教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统治的时期确立的。 4、《___________ 》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它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四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由编定的。 6、朱熹将人性分成"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 "两个方面,强调学校教育的目的是" ___________"。 7、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___________ 。 8、在中世纪的僧院学校和大主教学校里,___________是全部学科的"王冠"。 9、《大教学论》是___________的教育代表作。 10、基佐法案是法国___________ 时期著名的教育法案。 11、德国最早的一所实科中学是___________创办于___________ 年的"数学、力学、经济学实科中学"。 12、美国的教育在学制上是___________ 制。 13、日本从___________世纪初开始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14、洛克从培养___________ 出发,讨论了范围广泛的教育问题。 15、赫尔巴特的教育代表作是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 A、孝 B、礼 C、忠 D、仁 2、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 ()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 3、韩愈的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最显著特点是什么? () A、人才思想 B、教学思想 C、师道思想 D、"性三品"思想 4、第一部在全国实施的学制是哪一部?()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子学制 D、癸丑学制 5、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 A、晓庄学校 B、育才学校 C、山海工学团 D、自然科学园 6、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 A.智育B.美育C.劳动教育D.军事体育 7、埃拉斯谟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 A.英国B.法国C.尼德兰D.意大利 8、美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摩雷尔法》旨在资助各州大办()学院。 A.民族B.赠地C.商贸D.社区 9、洛克认为人的好坏乃是()的结果。 A.先天禀赋B.后天教育C.环境影响D.上帝决定 10、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形式阶段"的第3个阶段是()。

中国教育简史结课论文

中国教育简史结课论文 ————浅谈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启发式是孔子教育方法的最基本原则,它得名于孔子这一千古传诵的教育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说,教学中当学生对某个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思考还想不通时,教师给予开导,且要做到举一反三。比如一个方的东西,已经给他讲明了一个角的形状,但他不能据此而推知其余三个角,就不必再讲了。因为这证明他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求索的精神,仅靠教师灌输无助于他的进步。孔子确信,学生必须在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形成道德观念。他认为,思考的主动性具体表现在碰到问题就问“怎么办”。他幽默地说:“对于一个不知道问‘怎么办’的人,我也同样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启发式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要比较孔丘的启发式教育与现在启发式教育不得不说启发式教学两大渊源: 东方起源于中国的孔子,西方起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孔子与苏格拉底两位先哲的教学方式形成了启发式教学的典型范式,两者都是通过师生之间的问答来实施教学的。师生问答是当时实施教学的主要方式,而其中又以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及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最具代表意义。和苏格拉底对话法相比较,二者的共同之处是:彼此都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但是两者处理思维矛盾的方法则完全不同:苏格拉底是通过教师连续不断的提问迫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状态,从而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入,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孔子则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种矛盾而又无法解决时,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

2019年继续教育专业课中外教育史题库

?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 ? 1 .福禄贝尔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把自然哲学中的“进化”的概念完全而充分地运用于人的发展和认的教育,从而提出() ?A.适应自然 ?B.全面发展 ?C.创造性 ?D.统一性 ?参考答案:A ? 2 .梁漱溟是()的代表人物。 ?A.生活教育 ?B.职业教育 ?C.乡村教育 ?D.平民教育 ?参考答案:C ? ? 3 .“癸卯学制”文件的正式名称是()。 ?A. ?《钦定学堂章程》 ? ?B. ?《高等学堂章程》 ? ?C. ?《奏定学堂章程》 ? ?D. ?《中小学堂章程》 ? ? ?参考答案:C ? ? 4 .下哪一项不是孔子的道德教育的原则。() ?A. ?持志养气 ? ?B. ?立志乐道 ?

?C. ?克己内省 ? ?D. ?改过迁善 ? ? ?参考答案:A ? ? 5 .“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是由谁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来的?()?A. ?荀子 ? ?B. ?孔子 ? ?C. ?孟子 ? ?D. ?庄子 ? ? ?参考答案:C ? ? 6 .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 ?A. ?王充 ? ?B. ?董仲舒 ? ?C. ?贾谊 ? ?D. ?郑玄 ?

? ?参考答案:B ? ?7 .蔡元培认为教育的的最终目的是()。 ?A. ?发展人的个性 ? ?B. ?涵养道德 ? ?C. ?开发“民智” ? ?D. ?造就“完全人格” ? ? ?参考答案:D ? ?8 .夸美纽斯关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教育理念被称为()思想。?A. ?“泛智” ? ?B. ?全民教育 ? ?C. ?和谐发展 ? ?D. ?全面发展 ? ? ?参考答案:A ? ?9 .抗日战争时期,为保存国家教育实力,国民政府将一些著名大学西迁并进行合作。组成西南联合大学的是北京大学 ?A.

中国教育史课程论文

论韩愈及其教育思想 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教育学专业颜静 2007010130 摘要:韩愈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而且也是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韩愈在教育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他关于“师道”的论述。在其众多的著作中,《师说》一文被世人公认为是韩愈最重要的教育理论著作。其中蕴含的思想构成了韩愈教育思想的精髓。它的出现并不是偶然性的产物,而是有着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的。韩愈的教育思想流传至今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学习、认真的研讨与大胆的借鉴。现代教育是指以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人为宗旨的教育。它的目标已凸显出素质教育、通才教育、创造教育、个性教育等特征。这同时也就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教育家教育思想“性三品”《师说》 主要内容: 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德宗贞元八年登进士第,任节度推官,其后任监察御史、阳山令等职。宪宗即位,为国子博士。后又历官至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从裴度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宪宗迎佛骨入大内,他上表力谏,为此被贬为潮洲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吏部侍郎等显职。卒于长安,韩愈在政治上力主加强统一,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反对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的骈偶文风,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愈的文章深于立意,巧于构思,语言精练,富有创造性。其诗亦别开生面,勇于创新,工于长篇古风,采用散文辞赋的章法笔调,气势雄浑,才力充沛,想象奇特,形成奇崛宏伟的独特风格,开创了李、杜之后的一个重要流派,纠正了大历以来的平庸诗风。 韩愈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而且也是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韩愈作为一位正直而有抱负的文人,是主张儒家积极入世的观点的。他在参与政治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教育问题对于封建统治的重要性,因而他对教育问题十分关注,终其一生都在努力思索人才问题,并积极投身教育事业。他在教育实践中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事迹如下:在其做四门博士、国子祭酒期间不停地四处讲学,激励提携后学;在其任潮州刺史期间捐资助学,大力兴办乡校,促进了潮州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韩愈所留下来的教育论著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人才与教育问题的各个方面,其中许多都是具有建设性的观点。从其主要的著作中,我们可以把韩愈的教育思想大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为实现“古道”而提出的教育目的的学说;与其人性论观点相联系的关于教育作用的学说;尊师重道的“师说”;在《进学解》里及其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 任何一个教育家论述教育作用,都必然要涉及对人性的看法。韩愈关于教育作用的论述,则是以其性三品说为其理论基础的。他总结、继承并发展儒家传统的人性观,创立了性三品说,把人性分为三个等级。他说:“性之品有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而已矣。”《原性》。就是说,人之性有上、中、下三个品级。上品人之性天生是善的,中品人之性可诱导之为善为恶,下品人之性始终归于恶。他认为,仁、礼、信、义、智乃是人生来所具有的善性。上品人只在五种善性中有其主要的一种,则其他四种也相应的同时具备。中品人在五种善性中,某一种或偏多偏少,而其他四种也杂而不纯。至于下品人在五种善性中,某一种偶尔得到一点善的因素,则其他四种都背逆了善性。在这里,

中外建筑史》课程标准

《中外建筑史》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 1、必修课; 2、专业课、理论课 (二)课程定位 中外建筑史是建筑工程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在培养学生历史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建筑史学知识的深化;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本职工作的工作精神;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生态度和工作作风。 (三)课程设计思路 由案例导入教学,分析案例中的理论,最后总结。加强学生知识记忆。 二、课程基本目标

(一)知识目标: 根据授课对象均为新生的特点。建筑史课程的深度和内容都应更加的清晰和简洁,提出课程中的现状和历史问题,让新生对建筑史的概念由模糊到清晰。 (二)职业技能目标: 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从历史的古到今,导入建筑学的基础。 (三)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对建筑史的新鲜和兴趣,在课堂上遵循诱导的方式,让同学大胆畅言对建筑史的认识。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一)课程主要内容说明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筑的发生与发展;建筑的构建因素;建筑创作、建筑鉴赏和建筑批评的一般规律。 (二)课程组织安排说明 对课程“教、学、做”于一体,其中教学方式与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原则。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掌握建筑历史的基本情况,用以指导建筑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也可适当组织参观周边优秀建筑,鉴赏建筑作品开展课堂专题讨论等,并能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实践环节的设计:集体鉴赏与参观优秀的建筑。 四、课程教学内容 专业课程(含课内实践)

论文中外教育的对比

中外基础教育 王卫星 古成语中,有一个揠苗助长的故事,它的意思是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纵观我们的现在的基础教育,实际上我们正在揠苗助长。而且我们的这种教育环境正在恶性循环着。 不管我们这些年进行了怎样的改革,但始终没有摆脱中国的教育的历史传统,始终残留着科举时代的痕迹,沿序着那种教育的固有内容。或说一辈一辈的还从骨子里渗透着那种教育思想。 晚清时因科举走上仕途的张之洞也曾大声疾呼:“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士子永远无实在之学问,国家永无救时之人才,中国永远不能进于富强,即永远不能争衡各国。”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家蔡元培先生早在20世纪初就大声呼吁教育要“崇尚自然”、“展现个性”,坚决反对旧式教育对儿童身心个性的摧残,时间已过去了一百多年,而我们的教育还没有脱离开科举的窠臼。我们的教育还在摧残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 这并非危言耸听,纵观中外的教育历史,就会发现,我们与一些发达国家在教育形成迥然不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以及有着根本区别的教育风格,是因为我们同这些发达国家有着不同的教育历史根源,也有着不同的教育改革内容。 西方教育家强调人的理智,我国教育家则强调人之根本在于道德。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以人为本”,通俗地讲就是人有着主观能动性。人是否能认识你自己,认识了自己也就发展了理智而成为自由的人。我国自古就强调“人之初,性本善”,注重的是人的道德本性,我们常提到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是政治伦理课,摆在了第一位。正是这种思想,才建构了人的伦理道德教育学说。 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热衷于“天人相分”,倡导的是科学理性和实践精

神。我们古时的教育家以“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为主导,注重的是人对自然的有机适应。尤其是儒家的思想更是体现了这一观点。虽然我们在一些古代的小说或是神话中,有着人定能胜天的思想,但那只是被动的,而没有着那种敢“与天斗,与地斗”的那种敢作敢为的伟大实践精神。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科学的世界化,各国都在进行着现代的教育改革。西方的教育在“科学、民主、与个性独立,”思想基础上,把“强化科学教育,和培养科学素养作为立国之本”。他们的教育改革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个性、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的新一代。美国办学的目的就是给予学生所需要的各方面的支持,使他们成为身体健壮、有社会竞争力、性格完善的人”。同时他们的基础教育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变能力和道德理性的精神,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创造性、有主见的人和有道德和责任心的人。”有的美国学校把“尊重学生个性”、“强化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等要求,列为办学的根本宗旨。 我们进行教育改革也进行了好多年,但纵观我国的教育改革,从基础教育上,并没有做大的真正的手术,只是对教育教学形式做了一些变动。搞公开课也好,上示范课也好,几乎是统统的一个模式,只是把上课的花样不断翻新,但不管是哪个派别,他们都被上级统一的考试牢牢地束缚着,这种形式的教育改革就是我们常说的换汤不换药。因为我们科举式的考试让我们的教育永远停留在追求第一名,培养尖子生,考上重点大学;同时我们教学永远是按规定的教科书,循序渐进,大量练习。 在美国,他们的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人生的享受。而我们的学生,自从进入幼儿园那天起,先天性的那点聪明都被抹杀了,大脑被紧紧地固定化了,思维被僵化了,那点本该有的活泼也被模型化了。我们常说的书呆子,就

文艺复兴(外国教育史论文)

外国教育史论文 题目:现代教育的历史基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 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小学教育 班级:10级专升本一班 姓名:张习习、于珊珊、沈嘉琪 学号:20102737396、20102737391、20102737372

现代教育的历史基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 摘要: 这篇论文主要介绍了人文主义教育以及与传统的神学教育的区别,还有对现代教育特别是大学的影响。欧洲从14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初期,是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因执着于生命个性的欢欣而成就了伟大的科学和艺术,但这种成就是基于个体生命对大自然的爱好与追逐,它并没有收缩回来在主体内作一超越的反省与分解。因此,这个时期的科学成就大多尚处于经验层面。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实践常常落后于教育观念,但近代教育的许多特征已见端倪,这就是文艺复兴之功。就高等教育看,人文主义新学科冲破了经院主义神学和哲学独霸大学讲堂的局面,虽然影响主要限于大学文学院,但正是大学文学院,领导了欧洲大学的近代化运动,带动了整个大学的变革。 关键字:人文主义教育、神学、现代教育、大学

现代教育的历史基础——人文主义教育 欧洲从14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初期,是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是封建制度逐渐瓦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母体内孕育、发展和形成的时期,即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早产生于意大利的一些城市,如佛罗伦萨、热那亚、威尼斯、米兰等,在14世纪下半叶就出现了资本主义工业的最初形式——工场手工业,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出现了批发原料和商品的商业资本家。及至15世纪以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遍及西欧各国,如尼德兰、西班牙、德国、法国、英国等。这个时期,阶级斗争也更复杂,既存在着农民和城市平民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也存在着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的尖锐矛盾。此外,工资劳动者与新兴资产阶级之间的冲突,也时有发生。 1.1、文艺复兴的兴起。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中,代表他们利益的先 进思想家们,首先把矛头指向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天主教神学。但是,他们缺乏锐利的武器。这时,在东西方贸易往来、文化交流中从拜占廷和阿拉伯传来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照亮了资产阶级的眼睛。他们从高度发展的古代文明中找到了有利于自己的思想资料,于是打起“回到希腊去”,“让死去的东西复活”的旗帜,宣称要把被中世纪黑暗统治湮没了的古典文化“复兴”起来。他们纷纷学习希腊语,到大学和图书馆去搜求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文学和艺术等方面著作的手稿、手抄本,发掘废墟中的艺术珍品,掀起了学习、研究古代文化艺术的热潮,结果出现了好像古代文化再现的局面。因此,资产阶级史学家称这个时期为“文艺复兴”。实际上,文艺复兴绝不是古代文化艺术的“再生”,而是新兴资产阶级借古希腊罗马文化中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艺术、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来摆脱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冲破神学的思想牢笼,

学习中外教育史心得体会

学习中外教育史心得体会 近代学制的产生并非历史发展的偶然产物。陶行知在《中国建设新学制的历史》一文中指出:“一切制度都是时势的产物。学校制度亦不违反这原则。时势如此,学制不得不如此;时势如彼,学制不得不如彼。时势变迁,那应时势需求而来的学制亦不得不变迁。”[1](P421)近代中国学制的构建是在中国传统教育的大背景下产生的。 (一)清末中国传统教育腐朽衰落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中国开始丧失独立的地位,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已走向穷途末路的清末,传统教育面临种种危机。 从教育自身的发展状况来看,首先表现在科举制度弊病丛生。因袭千年的科举制度,到了清朝末期,科举考试的内容、形式以及舞弊现象已经空疏僵化。科举制度腐败不堪,舞弊成风,请托行贿、冒名顶替屡禁不绝,加上八股取士,致使不学无术之徒充斥晚清士林。康有为描述说:“诸生荒弃群经,惟读四书,......但八股精通,楷法圆美,即可为巍科进士、翰苑清才;而竟有不知司马迁、范仲淹为何代人,汉祖、唐宗为何朝帝者。若问以亚非之舆地、欧美之政学,张口瞪目,不知何语矣。”[2](P269)科举制度已严重抹杀了广大士子的思维,禁锢了受教育者的心智。 第二,官学教育名存实亡。清末官学教学内容空疏无用,学风陈腐,甚至很少从事教学活动。如最高学府国子监“已无管理制度,学堂丧乱……学生入监读书,不过是为了取得一个进身做官的资格,毫无读书求学的渴望,他们常是口衔烟袋,手捧茶杯,东游西荡。学校已是案位空闲,书声无闻。” [3](P228)无论中央官学还是地方官学都徒有虚名,不过是科举的装饰品。严复在《论治学治事宜分二途》中指出“自学校之弊既极,所谓教授训导者,每岁

中外教育史论文题目

1 现代欧美教育科 学化运动的一个 基石 李国庆著 教育 史 2 在摇摆中寻求超越徐征著外国教育史 3 公立学校的一次变革杨梅著教育史 4 中学与大学关系的重构杨捷著教育史 5 中国近代私立大学教育经费问题研究王彦才著教育史 6 制度生成与变革黄立志著教育史 7 20世纪美国大学课程思想演变郭德红著教育史 8 二战后加拿大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侯建国著教育史 9 苏格兰大学发展研究张薇著外国教育史 10 中国环境教育思想溯源及发展现状邓彤著中国教育史 11 改革开放25年中国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王慧著教育史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财政发展史论纲杨会良著教育史 13 西方心理学的传入与中国近现代心理学科的 发... 刘毅玮著 中国 教育 史 14 河北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王金霞著中国教育史 15 近代私塾改良研究秦玉清著教育史 16 复性书院考论刘继青著中国教育史 17 洋务教育与中国教育近代化研究王增科著教育史 18 英国中小学课程的历史演进与发展(1944... 许立新著教育史 19 20世纪美国教师教育思想的历史分析刘静著教育

16 晚清教育改革之研究刘绍春著中国教育史 17 终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巨瑛梅著外国教育史 18 效率与民主陈如平著外国教育史 19 从文言文到白话文郑国民著中国教育史 20 教育立法与中国教育现代化李罡著中国教育史 1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道德教育变 革与发展研究 苏立增著 外国教 育史 2 元代书院研究徐勇著中国教育史 3 南北战争至20世纪初美国高等教育 的发展与... 王保星著 外国教 育史 4 儒学的变古冯小林著中国教育史 5 留美学生与抗战前的中国教育谢长法著中国教育史 6 近代华侨教育研究别必亮著中国教育史 7 近代英国、法国和德国对美国教育的 影响 贺国庆著 外国教 育史 8 十九世纪美国公共教育运动张国连著外国教育史 9 民国时期(1912-1949)中国语文教... 黄小燕著中国教育史 10 清代书院与汉学的互动研究王建梁著教育史 11 来源·争论·特性顾春著教育史 12 知识、教化与欲望周勇著教育史 13 共和国教育财政史研究赵会可著教育史 14 中国近代几种教育思潮研究吴洪成著中国教育史 15 康有为教育思想研究李剑萍著中国教育史 16 乐教源流新探金忠明著中国教育史 17 魏晋南北朝玄学、儒学教育理论研究李军著中国教育史 18 明代教育管理制度研究张建仁著中国教育史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73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73 (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 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下列选项中,取消预科,使大学不再担负普通教育任务的是 (分数:2.00)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一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壬戌学制的特点。在壬成学制的改革中,缩短了高等教育年限,取消预科,使大学不再负担普通教育的任务,有利于大学集中精力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3.全国教育联合会确定并刊布了《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这一时间是 (分数:2.00) A.1903年 B.1912年 C.1922年 D.1923年√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壬戌学制的课程标准。在壬戌学制颁行后,1923年6月,全国教育联合会确定并颁布了《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虽非政府颁布,但基于全国教育联合会的地位,全国各地均依此施行。从此,我国的教育进入到了“课程标准”的时代。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4.下列选项中,根据学龄儿童的年龄分期划分教育阶段的是 (分数:2.00)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一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壬戌学制的特点。壬成学制根据学龄儿童的年龄分期划分教育阶段,将学制阶段的划分建立在对我国儿童的身心发展阶段的研究上,这在中国近代学制史上是第一次。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5.1937年8月,国民政府颁布了“一切仍以维持正常教育为主旨”的《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领》。这里提出的教育方针是 (分数:2.00) A.三民主义教育方针 B.战时教育须做平时看√ C.五育并举 D.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战时教育须作平时看”。1937年8月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国民政府提出了“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颁布了“一切仍以维持正常教育为主旨”的《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领》。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战时教育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的是 (分数:2.00) A.训练少年,俾能服务于战区及农村√ B.推行战时教程 C.训练青年,俾能服务于战区及农村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新版】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 一、课程性质 -------------------------------------------- 二、课程基本理念 ---------------------------------------- 三、课程设计思路 ----------------------------------------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 二、过程与方法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中国古代史 ------------------------------------------ 二、中国近代史 ------------------------------------------ 三、中国现代史 ------------------------------------------ 四、世界古代史 ------------------------------------------ 五、世界近代史 ------------------------------------------ 六、世界现代史 ------------------------------------------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 二、评价建议 -------------------------------------------- 三、教材编写建议 ----------------------------------------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附录:1.内容标准部分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 ---------------------- 2.历史教学活动案例--------------------------------------

中外教育史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二)

中外教育史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二) 一、填空题 1、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___",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2、在关于人性的认识中,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是;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的是;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是。 3、王充的主要著作是《》,他理想的培养目标是。 4、魏文帝时制定" ",太学弟子每两年进行一次考试,按通经的多少授予不同等级的官职,将选官考试与教育考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5、北宋先后发起三次兴学运动,第一次是主持发起,史称" ";第二次是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史称" ";第三次由主持发动,史称" " 。 6、明清普遍设置的蒙学主要是,蒙学教师一般称为。 7、苏格拉底以其" 术"而著称于世界教育史。 8、文艺复兴运动实质上是一次的文化革命。 9、英国最著名的古典大学是牛津大学和 10、教育行政管理上,法国实行制。 11、德国的洪堡德倡导把大学办成既是教学中心,又是中心。 12、在美国教育史上,富兰克林于年在费城首先创办了文实学校。 13、从保存至今的西部俄罗斯某些兄弟会学校的章程看,早在十七世纪,那里已有一些学校实行和班级授课制。 14、卢梭提出了培养的教育目的。 15、蒙台梭利初级教学法包括筋肉练习、感官教育、知识教育、四个方面。 二、选择题 1、"化性起伪"是谁提出的? () A、荀子 B、老子 C、庄子 D、孔子 2、西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再设的一个中央官学机构是什么? () A、国子学 B、宫邸学 C、四门学 D、鸿都门学 3、《白鹿洞书院揭示》是谁制定的?() A、王守仁 B、湛若水 C、阮元 D、朱熹 4、科举考试是在什么时期终结的?()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运动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5、20世纪20年代的"活教育"实验,是由哪位教育家主持的?() A、黄炎培 B、晏阳初 C、梁漱溟 D、陈鹤琴 6、柏拉图在公元前387年建立()。 A.阿卡德米学园B.吕克昂学园C.雅典大学D.亚历山大大学 7、夸美纽斯第一次赋予直观教学以()的理论基础。 A.感觉论B.系统论C.信息论D.控制论 8、早在十七世纪以前,日本就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向()学习文化教育。 A.荷兰B.英国C.法国D.中国 9、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 A.《政治学》B.《爱弥儿》C.《论演说家的培养》D.《理想国》

中外教育史考试论文

中外教育史考试论文 1、关于四书五经的一些思考 2、中外教育史的比较及思考 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学生姓名:邹孝亮 学号:2012012020 指导教师:陈以藏 提交日期:2013、10、30

关于四书五经的一些思考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什么是“四书五经”,和它逐渐传播,演变的过程。通过其对历史的叙述引出了它是中国文化的经典及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的无与伦比的地位。后将视线转移的现在,即现在人还需不需要研究四书五经,是那些群体还在需要。为什么中国的统治者都偏爱四书五经呢?以及我个人对四书五经的思考,及个人看法。最后,四书五经不仅仅是几本古书,更是儒家的经典,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应该传承它,保护好中国文化的根基。 关键词:四书五经中国文化思考需求传承 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然而在今天已经很少有人关注了,这引起我的思考,下面我就简单谈一下个人感受。 1、四书的含义及其经典地位与意义: 四书指的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均为儒家论著。《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大学》后人认为是曾子或曾子与其弟子合著的。《中庸》被有些学者认为是子思所作,故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孔子思想。《孟子》作者孟子则是子思的弟子的弟子,故其思想性显而易见。汉代晚期时《论语》与《孝经》已获得了经典地位,至唐时《大学》与《中庸》由于韩愈及其弟子的推崇和以此为理论武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反对佛教不问世事而名声大噪,至宋时得到普遍重视。而《孟子》的经典地位却一直未被肯定。唐时人们对其评价稍转好,但至宋时仍有人反对其权威性。直至南宋提倡新儒学,朱熹将这四册归并为一册并为其作注、释惑,著书《四书集注》、《四书惑问》后,四书的经典地位才逐渐确立。元代时甚至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考试科目并且将其解释为正宗和权威,直至如今亦然。四书的经典地位及意义在于扩大了五经的价值体系。五经的经典意义在于对那个时代的精华的保存,但却无法反映变化了的时代需求和时代精神,而四经则扩大了经典的开放价值体系,满足了不同时代的文化需求,同时又是一定时代价值的凝结,符合经典的需求,两者的互补性正如《圣经》中的旧约和新约一般。 2、为什么中国统治者偏爱四书五经: 为帝王歌功颂德,使作为臣子的责任,因为古代书写历史的人使官员,而不是学者,他必须站在官方的立场上维护最高统治者。这种做法后来相沿为习,很少有人脱出这个框框。 这样一来,历史就成为成功者的历史,帝王功绩德行的帐薄。历史也显得极端重要。他的价值主要在为统治者树碑立传。供后来的统治者学习借鉴,以便把好传统发扬光大。 虽然我们无法知道我们最早的帝王长相如何,习惯、个性、个人生活如何,但我们明确地知道他英明伟大,功高德重,万民拥戴。所以我们不得不敬仰,并为我们有这样德祖先而自豪,庆幸自己是他的后代子孙。 “四书五经”详实的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历代科兴选仕,试卷命题无他,必出自“四书五经”足见其对为官从政之道、为人的重要程度。时至今日,“四书五经”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仍对我们现代人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极强的参考价值。 3、我们现在应该如何看待四书五经:

(完整版)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201104

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外教育管理史试卷 (课程代码 00445) 1、2、6、10、11、12、15、16、17、19、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民国初年教育部设立的教育行政视导机构名称为【】132 A.视学室B.视导处C.督学处D.督导室 2.西周时期诸侯设立的大学名称为【】3 A.上庠B.頖宫C.乡学D.辟雍 3.在教育对象方面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B.墨子C.孟子D.荀子 4.稷下学宫创办的时期是【】 A.商朝B.西周C.春秋D.战国 5.汉代太学中执掌经书教授弟子的教师称为【】 A.教授B.博士C.直讲D.先生 6.中国古代法律分科设学始于【】37 A.西汉B.东汉C.魏晋D.唐朝 7.唐朝科举考试的标准教材是【】 A.六经B.四书五经C.五经正义D.三经新义 8.我国古代的学田制创行于【】 A.唐朝B.宋朝C.隋朝D.元朝 9.洋务派最早创立也最为重视的新式学堂是【】 A.外国语学堂B.军事学堂C.技术学堂D.师范学堂 10.我国对小学教师施行教师资格检定制度始于【】 A.清朝末年B.民国初年C.北洋政府时期D.国民政府时期 11.我国普通学校校长资格等级制创立于【】 A.清朝末年B.民国初年C.北洋政府时期D.国民政府时期 12.苏区时期小学在领导体制上实行乡教委领导下的【】192 A.委员会负责制B.校长负责制 C.党支部书记负责制D.指导员负责制 13.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古埃及王宫为了培养王子王孙而设立了【】 A.职官学校B.宫廷学校C.书吏学校D.寺庙学校 14.古希腊城邦斯巴达教育制度的性质是【】 A.民主制B.共和制C.寡头制D.军事专制 15.古罗马的修辞学校的培养目标是【】223 A.教士B.演说家C.商人D.教师 16.西方提出“自由教育”思想的教育思想家亚里斯多德是【】228 A.古埃及人B.古印度人C.古希腊人D.古罗马人 17.欧洲最早的师范教育设施出现在【】

中外建筑史课程论文修订版

中外建筑史课程论文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外建筑史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中外建筑史 论文题目:浅析西方建筑大师—理查德·迈耶 院别: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产品设计 班级: 1644443 学号: 姓名: 555 任课老师: 066 时间: 2015年12月 浅析中国南北方建筑差异 摘要:理查德·迈耶是新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通过对迈耶一些代表作品的解读,领悟迈耶的设计手法。迈耶的这些设计手法对建筑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学习和借鉴的意义。 关键词:剥洋葱;白色;虚实 理查德·迈耶(RichardMeier)是美国着名的第三代建筑师。他是新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白色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一位具有自己独立风格的建筑大师。他的建筑作品遍布美国各大城市。迈耶的每一个建筑作品,无论建成与否,都是完整而且成熟的,同时又都是极其富于个性化的。他的建筑作品,具有一种强烈的连续性和统一性。迈耶也在一次学术报告中说到“现代主义的某些形式原则,内容极为丰富,大有前途,具有差不多是无限的领域。我的作品并不属于新古典主义传统,我反对表现派,但信奉概括……我依然被现代主义的诗意、技术的美和效用所吸引”,以下是对其设计手法及作品的简要分析。 1、化体为面的设计手法——“剥洋葱”手法 作为美国第三代建筑大师,迈耶的许多作品都展现出强烈的“层”视觉特征,在迈耶的一些作品中,运用了各种形式不同、纵横交错的面,使建筑形态产生了良好的层次感和虚实变化。这种设计手法类似于“剥洋葱”,洋葱的内部由很多层面组成,未剥开的洋葱呈现出密实体的形态,而剥开的洋葱则有了强烈的层叠的相互关系,后者展现的面的组合形态较前者的实体形态更丰富,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 (一)中国古代史 1、史前时期 (1)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2)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3)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2、夏商周时期 (4)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5)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6)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7)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8)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9)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3、秦汉时期 (10)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11)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 (12)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3)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14)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15)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6)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7)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18)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5、隋唐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