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建筑学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建筑学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2012级建筑学专业主干课——建筑设计(五)

居住区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教学目的

居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规划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是:在建筑学专业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建筑单体设计能力的基础上,放宽视野,加大力度,让学生从单体走向到群体、从建筑设计走向城市设计,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建立从城市设计角度进行建筑设计的思维方式、锻炼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巩固和加深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的学习以及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了解,广泛学习国内外优秀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实例,并了解居住区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调查分析与综合思考的能力。做到规范合理、因地制宜地布置居住区的住宅组群、公共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和绿化环境,有效地设计及组织居住区的道路交通流线及停车系统。

二、教学要求

1. 巩固和加深对现代居住区规划理论的理解;

2. 加深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以及相关住宅、公建规范的了解;

3. 进一步了解我国的住房制度,居住现状和居住标准;

4. 学习掌握基地分析方法,研究本项目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研究居住区的组织及结构形式、加强公建配置、道路、绿化以及建筑空间设计等的学习和训练;

5. 从居住区空间的角度强化住宅选型和住宅设计的方法。

6. 加强对建筑群体的设计能力。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

本设计分为四个阶段,五项主要设计内容。内容如下:

(一)居住区详细规划设计概念方案

本阶段共3.5周,课程目标是对地块进行分析后做出总体规划。

1. 认真收集相关背景资料,分析规划基地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提出相应的分析图。

2. 了解城市居民的户外活动行为规律,组织设计好居住区的各类用地,提出居住小区的规划结构分析图。(包括用地布局结构、道路交通系统、空间景观分析和建设开发顺序等。)

3. 通过对现代生活方式的研究和未来人居发展的思考,提练出应用于自己方案中的典型的居住组团模式。

4. 通过综合分析绘制出居住区总体规划图,清晰表达规划概念。

(二)居住组团及高层住宅设计

本阶段共5.5周,主要对高层住宅户型进行设计。

1.考虑家庭模式、社会心理、环境景观等需求,结合第一阶段关于组团模式的思考,设计适宜的住宅组团。

2.在研究住宅组团的空间模式和居住区的空间特色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生活方式及行为方式的主要特征,设计与之相配的住宅选型,并绘制出图纸。

3.基本了解高层住宅设计规范及建造技术。

(三)居住区中心规划设计

本阶段共5.5周,主要内容是对居住区中心部分进行整体化设计。

1.以商业、文化娱乐等公共建筑为主体,结合居住区中心绿地景观,构建大型的现代化一站式人本主义城市公共空间。

2.研究城市步行街区的特点及设计方法。研究包括车流、人流、工作路线、货运通道等不同流线的规律和特点,提出

合理解决方案;

3.熟悉现代商业环境的构成,熟悉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主要内容;熟悉各种代表性商业空间的具体特征,掌握

各种商业空间的主要尺度和技术数据。研究商业空间的尺度、比例、色彩等要素对购物心理的影响,合理解决现代商业空间的主要功能空间以及配套设施,

4.研究公共建筑组群的特征,注意建筑之间的空间关联,同时注意建筑与外部城市空间的关系。

5.学习及应用各类公建设计规范,尤应注意有关消防的技术规定。

(四)成果合并阶段,将前三阶段成果合并汇总,完成居住区整体规划设计全套成果。

(五)在第二、第三阶段中间插入快速设计,题目拟定为居住区中心绿地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用地规模不小于3.0公顷(暂定)。六小时完成。

四、建设基地

详见设计任务书附图。

五、设计要求

1. 居住小区容积率:

2.5

2. 居住区建筑密度:25%

3. 住宅户型要求:

A类户型: 90±5%平方米占15%-20%

B类户型: 120±5%平方米占30%-35%

C类户型: 150±5%平方米占30%-35%

D类户型: 180±5%平方米占15%-20%

4. 高层或小高层住宅为主,如安排多层或低层住宅,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

5. 住宅设计要求:明房、明厅、明厨、明厕。

6. 住宅日照间距:≥1(此为多层住宅标准),高层及低层住宅间距请参考地方高层住宅设计相关规范。

7. 公共绿地面积要求在每人2m2以上,绿化率在35%以上。

8. 居住区内机动车停车位按每户1.0个停车位配置。(此为多层及高层住宅停车标准)。

9. 按平均每户3.5人计算总居住人口规模。

10. 公建面积按照千人指标进行计算。

11. 居住区用地平衡表

项目用地面积(公顷)人均用地面积

(平方米/人)

占地比例(%)

居住建筑用地

公共建筑用地

道路用地

公共绿地

总计

六、设计成果

1.图纸内容

(1)主要分析图(包括规划结构分析、,外部道路及主要出入口分析、内部道路站场及交通流线组织分析、公建布置分析、绿化系统分析、景观空间分析、组团模式分析、城市肌理分析、区位关系分析、社会经济分析、历史沿革及文脉的地域性分析等等),比例自定;

(2)1:500~1:2000居住区详细规划总平面图。(图纸应标明方位、比例、建筑层数、建筑使用的性质以及室外场地内容安排等。植物应区别乔木、灌木、草地和花卉等。

(3)居住区整体鸟瞰图及局部透视图(表现形式自定,局部透视至少包括一个住宅组团、一个公建群、一处集中公共绿地)。

(4)1:200~500主打住宅各层平面图、立面图(每幢不少于两个)、剖面图(每幢不少于一个)。

(5)1:50~100单元放大平面图(不少于三种标准户型)

(6)1:200~500各公建平面图、立面图(每幢不少于两个)、剖面图(每幢一个)。

(7)1:500~1000公共绿地平面图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户型汇总表及用地平衡表

(9)设计说明

2. 图纸规格:A1或A0

3. 表现方式:机绘、手绘均可。

4. 四个阶段虽然相对独立,但最终成果为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应有统一的图名和图号。

七、设计进度及要求

设计时间:17周

(一)、居住区详细规划设计进度及要求

设计时间:3.5周

第一阶段要点:系统观的工作方法

PART I宏观控制及综合调研:

1.要求学生能够跳出渐渐熟悉与掌握的建筑尺度,从城市尺度入手,对城市生活区、居住社区、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等概念有清晰的认识,对于居住区的组成以及具体建设内容有具体的了解。

2.要求学生对居住区的主要控制性指标及公建配套内容进行量化数据分析。

要求学生参观比较有代表性的居住区以增加感性认识,并完成正规的调研报告。

3.要求学生能够对居住区的外部设计条件有一定判断和识别能力,对居住区各级别公建的选址定位、规模以及出入口设置做出正确的预判断。

4.要求学生能够对城市市政道路分级及定性有初步认识。

PART II中观切入及项目落地:

1.要求学生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针对设计任务书提供的基地及基本的设计条件,通过区域分析、城市肌理、功能分析、流线分析、地域文化、空间及景观分析等工作完成居住区规划结构图,要求进行多方案比较的过程衍生,并尝试了解基本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5W2H、SWOT等分析方法,应用于最终规划结构的方案确认。

2.要求学生了解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或居住单元、邻里单位的概念、规模及构成,并能够在结构规划中清晰表达它们在居住区中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关系。

3.要求学生进行各级配套公建的具体定位,主要强调居住区中心、小区中心、组团中心、中学、小学、幼儿园的具体选址及出入口定位。

4.要求学生研究居住组团的主要布置原则和基本模式,研究人性化的居住外部空间的需求并提出思路和主要解决方案,同时结合居住区设计规范调整及初步校正方案。

调研报告深度要求

现状调查:现场踏勘,周边建设现状、地形地貌、周边道路性质及交通状况、环境景观资源、现有配套设施。

案例调查:全面调研比较典型的已建成居住区建设案例,分析优缺点,图文结合。

概念、历史及理论研究:相关主要概念、居住区发展史及居住区规划主要理论。

小结:分析总结综合前面几部分内容,提出个人总结性经验及建议。

一草深度要求

关于一个完整居住区的量化数据分析汇总表

前期全套分析图,具体包括:

总平面规划结构分析图,外部道路及主要出入口分析、内部道路站场及交通流线组织分析、公建布置分析、绿化系统分析、景观空间分析、组团模式分析、城市肌理分析、区位关系分析、社会经济分析、历史沿革及文脉的地域性分析等等),比例自定;

二草深度要求

明确居住区规划结构,明确主要组团布置模式,配合一草各分析图,完成居住区概念性详细规划设计总平面图初稿。

成果深度要求

对一草、二草全部内容进行有效整理,形成概念明确的居住区详细规划设计方案,全套内容作为成果合并提交,图纸表达方式不限。

图纸内容

总平面规划设计图:1:1000或1:2000

各相关分析图:比例不限

课次内容课外要求

1 月日讲课:讲解任务书。学生分析任务书给予的条件;进行方案分析。参观市内已建优秀居

住区;搜集、查阅参

考资料

月日正确理解居住区详细规划设计设计内容,进行方案进行一草设计

方案构思

分析。与教师当面交流;

2 月日方案构思;一草方案;与教师当面交流;指标估算。A4或A3交一草方案构思,下

课前交学委

月日一草评析:各班(组)各出若干名同学公开评图与典型分析;理解一草优缺点,二

草方案深入。

3 月日二草方案设计二草方案修改

月日方案构思修改;二草方案;与教师当面交流;指标估算。二草方案图定稿

4 月日完成正草图的绘制,交成果图(包括成果要求的全部资料)交成果图,表达方式

不限,上课前交学委月日

(二)、高层住宅组团设计进度及要求

设计时间:5.5周

第二阶段要点:建筑内外部空间设计理论及技巧的强化训练

PART I居住组团规划及高层住宅设计

要求学生遴选自己方案中最典型的居住组团进行放大,深入进行建筑及环境设计。

1.结合社会学及心理学对生活方式的影响,深入研究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及发展趋势,深入研究组团布置方式对各居住单体的影响,研究住宅外部空间的使用效果及住宅建筑之间的关系,并将结果应用于居住组团布局以及住宅单体设计之中。

2.研究当代主要的生活方式和家庭模式,对居住建筑设计进行系统了解,掌握居住建筑的主要特点,以及居住建筑与其他类建筑的不同之处,对现代居住环境有正确的理解认识。

3.理解高层住宅的定义,了解户内的各空间组成部分及其功能特点,掌握起居室、家庭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储藏室、阳台、过道的使用要求及设计方法;

4.掌握高层住宅的消防和疏散问题,重点包括消防能力与建筑层数和高度的关系、防火分区、安全疏散楼梯和消防电梯的布置;

5.掌握中国的气候分区规范及对各分区住宅建筑的规划、保温、隔热、采光等方面的要求,掌握不同地区和特殊条件下的住宅设计方法,掌握典型实例;

6.掌握住宅的外形、立面及细部处理方法,并应尽量使建筑能反映当地的地域特征及个性。

掌握常见的建筑结构体系,了解更多先进的结构体系。

7.了解关于绿色生态建筑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8.了解组团用地的构成、规模及主要内容,进行居住组团中心的环境设计。

PART II居住区中心规划设计

1.要求学生了解居住区级中心的主要内容构成,详细量化居住区级公建配套的指标体系并应用到自己的居住区规划设计

方案中。

2.要求学生认真研究居住区中心和居住区其他部分的关系。

3.要求学生进一步研究居住区的道路分级系统以及各类有关站场的设计原则。

4.了解城市生活区的公共建筑街区的基本内容,了解街道环境要素、街道设施的分类及设置等基本要求。

5.了解城市公共建筑及公共空间的内外部空间要素的组成、空间形态的组织,掌握街道空间环境设计的要点,创造舒适宜人的外部空间,保证购物环境的安全舒适。

6.掌握公共建筑群体空间的组织方法,学习街道、绿化、小品等要素的总体设计。

7.熟悉现代商业环境的构成,熟悉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主要内容;熟悉各种代表性商业空间的具体特征,掌握各种商业空间的主要尺度和技术数据。研究包括车流、人流、工作路线、货运通道等不同流线的规律和特点,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研究商业空间的尺度、比例、色彩等要素对购物心理的影响,合理解决现代商业空间的主要功能空间以及配套设施,尤应注意有关消防的技术规定。

8.用地规模不得小于五公顷,放大进行细化单体设计的公建部分总建筑面积不小于五万平方米。

9.具体功能要求以商业、文化娱乐、服务业为主的综合体或建筑组群来设计体现。

10.要求学生对现代公共空间进行拓展性研究。

11.掌握更多现在流行的建筑结构体系的特点。

一草深度要求

确定组团布局,明确住宅布置方式及主要的功能分区、组团出入口、停车问题,进行流线分析,安排组团绿地及宅间绿地,提出初步的组团空间形态(住宅层数)及主要的住宅选型。

总平面图:1:500或1:1000

分析图若干:比例自定

住宅户型平面图:1:200或1:300

二草深度要求

组团总平面及环境设计图:1:500或1:1000

首层平面布置图:1:500

住宅户型平立剖面图:1:200或1:300

相关分析图:比例自定

透视草图或工作草模

成果深度要求

对一草、二草全部内容进行有效整理,完成全套成果,比例要求同上。

1.住宅户型要求:

A类户型: 90±5%平方米占15%-20%

B类户型: 120±5%平方米占30%-35%

C类户型: 150±5%平方米占30%-35%

D类户型: 180±5%平方米占15%-20%

2.高层或小高层住宅为主,建筑绝对高度小于一百米,如安排多层或低层住宅,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

3.住宅设计要求:明房、明厅、明厨、明厕。

4.住宅日照间距:≥1(此为多层住宅标准),高层及低层住宅间距请参考地方高层住宅设计相关规范。

5.设计灵活,有新意,体现高层住宅发展趋势。

6.平面设计应充分考虑日照、通风、采光、节能等问题。在平面布置方面注意避开市场的常规思维,在实用和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出奇、出新。

7.设计强度不小于居住组团规模。

8.图纸内容

总平面图:1:500或1:1000

要求:画出准确的屋顶平面并注明层数,注明各建筑出入口的性质和位置;画出详细的室外环境布置(包括道路、广场、绿化、小品等),正确表现建筑环境与道路的交接关系;注明指北针。

首层平面布置图:1:500

要求:明确表达住宅底层入口和户外环境的关系,车流、人流和入户大堂的关系是重点,精确表达居住组团绿地环境

景观设计,以及朝向、景观和住宅的关系。

单幢住宅各层平面图1:200 或1:300

要求:主打住宅选型不少于二种,应注明各房间名称(禁用编号表示);首层平面图应表现局部室外环境,画剖切标志;各层平面均应表明标高,同层中有高差变化时亦须注明。

立面图:1:200或1:300

要求:不少于两个,至少一个应看到主入口,制图要求区分粗细线来表达建筑立面各部分的关系。

剖面图:1:200或1:300

要求:一个,应选在具有代表性之处,应注明室内外、各楼地面及檐口标高。

单元放大平面图(选三种户型) 1:50 或1:100

透视图:主体鸟瞰图一个(附加: 局部小透视景观或室内1~2个)

设计说明:

要求:所有字应用仿宋字或方块字整齐书写,禁用手写体

A、设计构思说明

B、技术经济指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建筑容积率、绿化率、建筑高度、绿化率、停车规模、居住总户数。图纸规格:A1或A0

表现方式:机绘、手绘均可。

课次内容课外要求

1 月日分析任务书给予的条件;进行一草方案分析构思。搜集、查阅参考资料

月日正确理解住宅户型设计要求,进行方案一草设计分析。与教师当面交流;指标估算;A4;交一草方案构思,下课前交学委

2 月日一草评析:各班(组)各出若干名同学公开评图与典型分析;理解一草优缺点,方案深入。

月日二草方案设计构思方案构思

3 月日放假,二草方案深化二草方案构思

月日方案构思修改;与教师当面交流;指标估算。草图深化修改与完善;调整户型。交二草方案构思,下课前交学委

4 月日正草图设计;与教师当面交流;理解二草优缺点;方案图定

稿;正草图设计月日正草图设计;绘制正草图

5 月日成果图绘制;成果图绘制;

月日成果图绘制;成果图绘制;

6 月日完成正图的绘制,交正图(包括成果要求的全部资料)交成果图。上课前交学委月日

(三)、居住区中心规划设计进度及要求

设计时间:5.5周

第三阶段要点:设计成果的整理合成以及工作方法的总结

要求学生对前三阶段的成果进行综合整理,合并为一套完整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对前期不完善之处进行修复,注意居住建筑之间、居住建筑和各配套公建之间的关系。

对整个学期工作过程进行总结,掌握系统的工作方法,掌握系统的关于设计说明的表达方法,学习简单的文本制作,了解完整成果的制作内容。

一草深度要求

划定设计范围,确定用地规模,明确设计内容,拟定主要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结合具体的商业业态分布对该居住区中心街区主要的功能分区分析及用地布局、研究具体详细的流线分析,明确车行及步行出入口及组织方式、落实停车

规模及场地设计。

总平面布局图:1:500

用地结构分析图,空间关系及流线分析组织示意图是本阶段的两个重点

其他分析图若干:比例自定

二草深度要求

总平面及环境设计图:1:500

主体建筑首层平面布置图:1:500

主体建筑各层平面图:1:300至1:500

沿街立面图:1:300至1:500,不少于二个

重要街区断面剖面图:1:300至1:500,不少于一个

相关分析图:比例自定

透视草图或工作草模

成果深度要求

对一草、二草全部内容进行调整并作出有效整理,完成全套成果,比例要求同上。

1.图纸内容

总平面图:1:500

要求:画出准确的屋顶平面并注明层数,注明各建筑出入口的性质和位置;画出详细的室外环境布置(包括道路、广场、绿化、小品等),正确表现建筑环境与道路的交接关系;注明指北针。

主体建筑各层平面图1:300或1:500

要求:应注明各房间名称(禁用编号表示);首层平面图应表现局部室外环境,画剖切标志;各层平面均应表面标高,同层中有高差变化时亦须注明。

沿街立面图:1:300或1:500

要求:不少于两个,制图要求区分粗细线来表达建筑立面各部分的关系。

重要街区断面剖面图:1:300或1:500

要求:不少于一个,应选在具有代表性之处,应注明公共空间环境、建筑室内外、各楼地面及檐口标高。

透视图:

要求:主透视鸟瞰图一个,应选择在最能体现设计思想的角度。(附加: 局部小透视、景观或室内透视若干)

2.设计说明:

要求:所有字应用工程美术字(仿宋字或方块字)整齐书写,禁用手写体。

A、设计构思说明

B、技术经济指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建筑高度、停车规模

3.图纸规格:A1或A0

4.表现方式:不限

课次内容课外要求

1 月日分析任务书给予的条件;进行一草方案分析构思。搜集、查阅参考资料

月日正确理解居住区综合性商业步行街区设计要求,进行方案一草设计分析。与教师当面交流;指标估算;方案构思;交一草方案构思,下课前交学委

2 月日二草方案构思理解一草优缺点,方案深入。

月日二草方案构思方案构思

3 月日二草方案深化方案构思

月日二草方案构思修改;与教师当面交流;指标估算。草图深化修改与完善;调整。交二草方案构思,下课前交学委

4 月日正草图设计;与教师当面交流;理解二草优缺点;方案图定

稿;正草图设计月日正草图设计;绘制正草图

5 月日成果图绘制;成果图绘制

月日成果图绘制成果图绘制

6 月日完成正图的绘制,交正图(包括成果要求的全部资料)交成果图。上课前交学委月日

(四)、成果合并阶段设计进度及要求

设计时间:2.0周

第四阶段:

成果深度要求

对第一、第二、第三阶段全部成果进行有效整理及综合,完成居住区规划设计全套成果。

第二和第三阶段的设计成果对第一阶段的研究会有一定程度的调整和修改,本阶段具体完成成果综合工作。

前面三个阶段未涉及深入设计的部分,可以在模型阶段直接嵌入形体设计,不要求达到具体的单体设计深度。

将第一阶段的研究结合第二和第三阶段转化为正式成果,相应的分析图以及有关数据均需做出调整,与最后的方案保持一致。

课次内容课外要求

1 月日正图设计;与教师当面交流;正式图设计

月日成果图绘制;成果图绘制;

2 月日成果图绘制;绘制正式图

月日完成正图的绘制,交正图(包括成果要求的全部资料)绘制正式图

下课前交正图。提前约打印。七、成绩评定

居住区详细规划设计部分总成绩由四部分组成:

1. 第一阶段20%:(其中:调研报告10%+一草20%+二草20%+成果50%)

2. 第二阶段30%:(其中:调研报告10%+一草20%+二草20%+成果50%)

3. 第三阶段30%:(其中:调研报告10%+一草20%+二草20%+成果50%)

4. 第四阶段20%:

建议总评公式:考勤10%+居住区详细规划设计80%+快速设计10%

八、参考书目

1. 城市规划资料集(第七分册):城市居住区规划

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

2.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

3.《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编写组.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GB50096-1999住宅设计规范2001

5. GB 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2005

6. 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6

7. 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

8. JGJ48-88商店建筑设计规范1988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设计任务书.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科毕业设计任务书 题目:某高校后勤办公楼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第一部分建筑设计 一、建筑概况 1、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2、建筑等级为Ⅱ级,耐火等级为Ⅱ级。 3、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按 7度设防。 4、屋面为上人屋面。 5、建筑设备:采用集中空调,水、电由市政提供。 6、建筑装修及材料: a. 外墙面:外墙涂料。 b. 内墙面:内墙涂料。卫生间及前室内墙面选用面砖。 c. 顶棚:吊顶部分用轻钢龙骨矿棉吸音板吊顶,其余采用内墙涂料。 d. 楼、地面:地板砖。 7、墙体材料: 所有墙体:标高±0.000以上为 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以下为 240实心粘土砖墙8、门窗: a. 本工程所选用玻璃为无色透明浮法玻璃。 b. 所有窗户均为 90系列铝合金窗。

c. 房间门均为木门。 9、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图见附图 1~5 二、建筑参考资料 《建筑构造》、《房屋建筑学》、《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建筑制图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中南地区通用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办公建筑设计规范》、《建筑设计资料集》、《民用建筑工程建筑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 (04J801等。 第二部分结构设计 一结构方案的选择 1、确定结构体系; 2、确定结构楼(屋盖的类型及基本形式; 3、确定基础类型及埋深; 4、确定结构其它承重构件的类型。 二结构平面布置 1、确定柱网尺寸及梁、板的平面布置; 2、确定基础平面布置; 三结构计算 1、一榀框架计算: 1确定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2初步确定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

3荷载计算:注意传力途径,防止少算和漏算; 4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5水平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6内力组合,确定各构件控制截面上的控制内力; 2、基础设计计算 3、自选构件的设计计算四绘制结构施工图 1、基础平面布置及配筋详图; 2、结构平面布置及配筋详图; 3、框架梁、柱配筋图; 4、自选构件配筋详图五结构设计计算书书写整理六结构设计部分参考资料: 1、现行国家规范、规程,主要有: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2001 ;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2002 ; 4民用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04G103 。 2、建筑结构综合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各种教材及参考书。 第三部分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地面高程基本一致,为 107.200米。 2、地层结构 场地地层可分为以下几层: 1 素填土:含有少量砖块,以素土为主,层厚 0.40~0.70m 2 粉土:褐黄色,稍湿,稍密~中密,含有少量姜石、白色钙质和植物根须,属中低压缩性土层,层厚 3.20~3.70m ,承载力标准值 KPa f k 160=

居住区规划任务书最后

2011年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三年级第一学期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武凤文郭玉梅 指导班级:091231班 指导周期:9周~16周 一.目的与要求 居住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在建筑设计学习的基础上,从单体到群体、从建筑设计到规划设计的转变,是培养学生建立城市规划专业的思维方式和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课程设计,初步掌握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巩固和加深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的学习以及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了解,广泛学习国内外优秀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实例,并了解其设计的基本手法和设计技能,培养调查分析与综合思考的能力。做到技术合理、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居住小区的住宅组群、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系统、市政基础设施和绿化环境。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努力营造具有社会、经济、历史、空间艺术内涵的人类居住社区环境。 二基地概况 本次课程设计选择四片用地作为设计基地。 基地A:潘家园 1、规划基地范围 基地范围见示意图(图中点划线部分),范围的边界线为道路中心线。基地的四周边界皆为城市次干道,红线宽度为30米。基地总面积为()公顷。 2、基地内部环境 基地内部原为“城中村”。 3、基地周边环境 (1)基地四周边界都为城市次干道,道路红线宽度为30米; (2)基地东北角有陕西大厦(长安戴斯大酒店,五星级)和闻名世界的北京古玩城,古玩城紧邻北京东三环,未来地铁十号线沿东三环经过,并且在古玩城东南角设地铁站(2010年建成); (3)基地东南角有一个区域性的公共停车场和供热厂,总面积约为2.15公顷; (4)京津唐高速公路将沿基地西南角伸至至二环。 (5)基地东面为已建成商务和居住建筑; (6)基地东西面的东二环和东三环为城市主干道,红线宽度为100米。 基地B:垂杨柳 1.规划基地条件 基地范围见示意图(图中点划线部分),范围的边界线为道路中心线。基地的四周边界皆为城市干道,红线宽度为30——60米。基地面积为公顷。

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黄山市屯溪区(江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任务书 一、规划背景 1、屯溪区,是安徽省黄山市一个市辖区,位于安徽省南部,是世界著名的现代国际旅游城市;长三角旅游中心城市之一;皖浙赣省际中心城市。是新安文化的中心,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戴震纪念馆、程大位故居及纪念馆、程氏三宅、老大桥等,屯溪老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区内还有戴震纪念馆、程大位珠算博物馆、程氏三宅古民居展馆和屯溪老街博物馆、中共皖南特委旧址展馆等。 2、屯溪组团功能定位为传统的城市金融商贸服务、行政办公、文化娱乐、科研文教以及商业服务综合区;新兴的市域旅游经济增长点;重要的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区;环境优良的城市住区。 二、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新安江南片区,详见规划范围图。 三、规划参考及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 3、《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4、《镇规划标准》; 5、《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6、国家及地方其他各类规范性文件、技术标准。 四、规划设计步骤与方法 (一)基础资料分析整理(自查) 1、城镇镇总体规划 2、土地利用现状,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将用地分类至小类; 3、建筑物现状,包括房屋用途、产权、建筑面积、层数、建筑质量、保留建筑等; 4、公共设施规模、分布; 5、工程设施及管网现状; 6、历史文化传统、建筑特色等资料。 (二)土地利用规划 1、对调查所得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明确规划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设发展的优势,方向,并对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进行初步探讨。

2014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教学要求: 1.帮助学生学习和初步掌握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的编制程序、内容和方法,巩固和加深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的学习以及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了解。 2.使学生广泛学习国内外优秀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并了解其设计的基本手法和设计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设计的能力,做到技术合理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居住区的住宅组群,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系统和绿化环境。 3.培养学生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反映居住环境的社会,经济,历史空间艺术的内涵,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努力营造理想的人类居住社区环境。 二、设计题目: 1.项目名称:河北张家口春光养老社区规划 2.基地区位:项目处于张家口市宣化区西北侧,南邻京藏高速,西靠陈家庄村,侧,位于外侧环路与哈察尔大西街交叉口东北侧。基地交通优势明显,距张家口机场8.9公里,距宣化高铁站7 8公里。 3用地规模:124.63公顷。 4.规划目标:以中高端养老为核心,提供居家养老、社会养老等多种养老方式,为当地居民养老及外地居民候鸟养老提供理想住区,打造国际级养老养生胜地。 三、设计要求: 1.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2.综合考虑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在基础条件等,并将其纳入规划; 3.适应各类老人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筑及管理要求,创造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居住环境; 4.为老年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5.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6.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 7、开发强度控制指标: 容积率:不限,建筑密度:≤24%;绿地率:≥35%;建筑高度不得大于50米(以规委会最终审定的建筑高度为准)。 停车位:居住小区内停车泊位机动车按0.5个/户配置,非机动车1个/户。 核算容积率的建筑面积,计算方法参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21世纪初小康型住宅设计。 一、目的要求 通过《房屋建筑学》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实践技能训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一般民用建筑设计原理和方法,掌握建筑施工图设计的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设计原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设计条件 1.本设计为某城市型住宅,位于城市居住小区或工矿住宅区内,为单元式、多层住宅(4~6层)或中高层住宅(7~9层)。 2.面积指标:参见建设部中国建设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和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共同对中国城市提出的一个多元层次的2000年小康居住目标,见下表。 3.套型及套型比可以自行选定。 4.层数:五~七层;耐火等级:Ⅱ级;屋面防水等级:Ⅱ~皿级。 5.结构类型:自定(砖混或框架) 6.房间组成及要求:功能空间低限面积标准如下: 起居室18~25 m2(含衣柜面积) 主卧室12~16 m2 双人次卧室 12~14 m2 单人卧室8~10 m2 餐厅≥8 m2 厨房≥6 m2,包括灶台、调理台、洗地台、搁置台、上柜、下柜、抽油烟机等。 卫生间4~6 m2(双卫可适当增加),包括浴盆、淋浴器、洗脸盆、坐便器、镜箱、洗衣机位、排风道、机械排气等。 门厅:2~3 m2 贮藏室;2~4 m2(吊柜不计人) 工作室6~8 m2 电气设备包括用电量80~120kw·h/月,负荷 1560~4000W(大套可增至 6000W); 电源插座合大居室2~3组,小居室2组,厨房3组,卫生间3组,另设:公用天线、电话、空调线等。 三、设计内容及深度要求 本次设计在教师给定的住宅方案或学生自己设计构思的方案基础上按施工图深度要求进行,但因无结构、水、电等工种相配合,故只能局部做到建筑施工图的深度。设计内容如下; 1.总平面图:比例1:50O。 2.建筑平面图:包括底层平面和标准层平面图,比例1:10O或1:20O,屋顶平面图,比例1:10O或1:20O。 3.建筑立面图:包括正立面、背立面及侧立面图,比例1:100或1:200。 4.建筑剖面图;2个,比例1:100。

最新城市更新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城市更新详细规划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以城市更新设计为纽带,树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三位一体的规划 设计观; 2、培养观察和研究城市(包括城市分区、道路结构、景观结构、城市街区、街道界面等) 的思想和方法; 3、掌握城市更新设计的内容、要求和程序; 4、了解与城市更新设计有关的经济与社会因素,探索新形势下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 思路,学习从较为宏观的层面(如城市道路系统、交通组织、景观结构、建筑群体组织等)思考城市更新的模式及策略; 5、使学生完成从单体建筑功能、平面、空间、环境组织到群体建筑功能、平面、空间、环 境组织能力的提升,建立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正确观念。 6、进一步提高规划设计表达能力。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 1、认真收集现状基础资料和相关背景,分析城市上一层次规划对基地提出的设计要求,以 及基地现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分析学习相关的案例,并提出相应的调研报告和分析成果。 编写规划说明、规划指标和绘制设计图纸。 2、提出地块规划的结构分析,包括用地功能分区、道路系统、绿地系统和空间结构等。 3、分析并提出整个地块和区域的交通组织,包括车行系统和地面、地下停车场,人行系统 及广场,公交站点,地铁出站口及人行道等,结合各方面要素综合考虑道路景观的效果,必要时设计出相应的道路断面图。 4、景观系统规划应层次分明,概念明确,与用地功能和城市空间统筹考虑,必要时应提交 相应的环境设计图。 5、鼓励同学在对基地现状及周边城市结构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自然条件、生 活习惯、历史文脉、技术条件、城市景观等方面进行规划构思,提出体现现代城市中心区理念和技术手段的有创造性的设计方案。 三、项目位置及相关情况 任务一:龙翔里地块 规划设计场地位于杭州市城市核心区,毗邻西湖风景区和城市商业区。依据城市总体规划,该地块为城市更新整治地块。 该区域东至延安路,南至平海路,西为东坡路,北至学士路。地块面积1.1847公顷,容积率不大于2。根据规划,该区域将建设成为一处重要的城市级商务、商业中心,总建筑

大三上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居住区规划任务书 (2017.8)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城乡规划学专业三年级2017-2018学年第1学期 居住区详细规划任务书 一、阶段教学目标 (1)培养处理单个建筑与群体建筑、建筑群体布局与道路系统、建筑与场地、建筑与绿化环境之间的能力,完成从住宅单体的建筑设计(住宅设计)——→简单建筑群体+简单环境组合(住宅设计中总平面布置)——→复杂功能建筑群体+复杂环境组合(居住小区规划)的规划设计教育过程,提升学生认知环境与城市、建筑关系的能力,建立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正确观念。 (2)了解我国的居住区发展历史、住房制度、居住现状和居住标准,巩固和加深对现代居住区规划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调查分析与综合思考的能力。 (3)初步了解包括《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在内的相关城市规划规范在规划设计的要求与作用。 (4)提高手绘及计算机绘制设计图纸能力,合理运用图、文及口头介绍等多种方式来综合表达设计思想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2.1概况 项目基地位于马鞍山太白大道与花园路交叉口西北角,基地与市政公园隔路相望,西临朱然文化公园,配套设施完善。太白大道在地块东侧,为地块的开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设计要求尊重周边城市环境,体现城市重点区域的文化和商业价值。 2.2设计条件和控制指标 (一)技术经济指标 1.用地面积:14.8公顷; 2.容积率:不大于 3.0; 3.建筑密度:不大于30%; 4.绿地率:不得小于30%; 5.绿线范围内建筑限高:24米; 6.机动车停车位:0.8个/户,商业建筑0.8个/100平方米,地面停车不得大于20%; 非机动车停车位:3平方米/户,商业建筑2个/100平方米,结合建筑或室外场地统一设置。 建筑后退红线: 太白大道为次干路,红线宽度50米,最小建筑红线宽度80米;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 任务训练目的 毕业设计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完成所学课程以后的最后实践性教学环节。 是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考核。通过毕业设计训练,巩固、深化和扩展所学知识,培养和 锻炼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在本专业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岗位职业能 力。本任务训练,通过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使学生对施工项目的科学组织与管理,以及 国家规范、技术标准的贯彻、落实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为学生在本专业领域的职业成长打下 坚实基础。 二、 任务训练题目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名称: 建设地点: 三、 任务设计资料。根据学生具体实践项目,实际采集。 1.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自然条件调查表,施工场地三通一平情况。 2.相关信息与资料:技术经济条件调查分析;项目建设参与主体相关资料。 3.项目建设技术资料:中标书、合同、施工图纸、地质勘查报告、施工预算等。 四、

任务设计内容和要求。 .内容。 .1工程概况。 .2施工部署。 .3主要分部分项施工方案。 .4进度计划。 .5主要施工资源调配计划。 .6施工准备。 .7主要施工管理措施 .8附录:平面布置图、主要技术经济控制指标、参考资料 2.要求。 2.1.工程概括,要求用表格形式表达。 建筑、设计、水电设备安装等,以及项目建设主体的概况等。 2.2.施工部署,必须明确组织架构、项目目标以及施工总、分包界限等。

2.3.主要分部分项施工方案,必须明确危险性较大,和超过一定规模的分部 分项工程清单。 2.4.施工进度的编制,要求给出群体施工或单位工程的施工横道图,以及地基基础和主体标 准层施工网络图。 2.5.主要施工管理措施,要求覆盖所有项目目标。包括安全、质量、进度和文明施工等。 2.6.技术经济控制指标主要包括:单位人、材、机投入等 五、 任务设计成果 1.施工组织设计书1份(标准装订文件,封面可自选,但需表明学院名称和所在级别); 2.主要工程量汇总表1份(和施工组织设计书一起装订); 3.施工进度计划表1张(和施工组织设计书一起装

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教学总结

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适用专业:建筑学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学时:64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了解居住区空间形态组织的原则和基本方法,综合提高对建筑群体及外部空间环境的功能、造型、技术经济评价等方面的分析、设计构思及设计意图表达能力和专业素质;巩固和加深居住区规划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居住区规划的步骤、相关规范与技术要求;培养调查分析和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学会规划设计方案的正确表达方法; 2.学习、理解并运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无障碍设计”的有关规范; 3.掌握城市规划中有关定额、指标的选用和计算方法; 4.学习设计前期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基础资料调研的工作方法; 5.了解当前居住建筑发展实态及有关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全球性趋势。 三、设计内容 (一)基地分析与规划要求 1.熟悉规划任务,明确设计重点、要点。 2. 学习基地分析的方法与内容,了解规划地段的环境特点,基础设施配备情况;分析小区用地与周围地区的关系,交通联系及基地现状的处理;评价现状建筑质量与环境状况,并提出其文字或图式的结论; 3.参观调研已建成居住区,搜集、查阅参考文献。通过集体讨论分析,训练书面与口头表达与评述能力以及提高资料利用的能力。 (二)住宅选型与公建项目选择与设计 1.根据居住区建设用地规模及有关定额标准确定居住区(小区)的人口规模、各项用地规模、建筑面积和各项指标。 2.根据规划要求和当地条件,设计或查找适宜的住宅单元类型;探索适用、合理、创新的住宅设计途径。(根据基地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住宅类型,包括:独立式、联立式低层住宅及多层单元式住宅,局部可布置小高层),面积控制在50—140M2/户(低层独立或联立式可适当增加面积)。 住宅设计要求有合理的功能、良好的朝向、适宜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等。 3.选择公建项目并概算其用地面积与建筑面积。 确定居住区公共建筑的内容、规模和布置方式等,表达其平面组合体形和空间场地的设计意图。应结合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特征、并结合原有公建,考虑今后的发展。 (三)规划结构与交通组织 1.掌握居住区中各功能空间的布局手法;提出居住区规划结构分析图,并进行道路交通组织分析。同

房屋建筑学设计任务书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1 教学楼设计 一、题目 永川区xx中学教学楼设计 二、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次设计学生能够运用已学过的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一般的建筑初步设计,进一步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初步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三、设计条件 1.建设地点 学校位于永川区新城。 房间名称与使用面积表参考表 2.建筑标准 (1)规模:层数:3-5层;面积大于3500

(2)层高:教学用房、办公用房3.6m。 (3)耐火等级:二级。 (4)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5)卫生标准:设室内厕所(水冲式),教职工厕所与学生厕所分设,男女学生比例为1:1,厕所卫生器具数量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女生按每25人设一个人便器(或者说1100mm 长小便槽计算,每90人应设一个洗手盆(或者600mm长盥洗槽),厕所内应设污水池和地漏。 (6)屋顶:采有平房顶有组织排水方案,屋顶有保温或隔热要求,檐口形式及屋面防水方案由学生自定。 (7)结构抗震按7°设防设计。 四、设计内容及图纸要求 完成下列内容: 1.平面图 底层、标准层平面,比例1: 100。 (1)确定各房间的形状、尺寸及位置,表示固定设备及主要家具布置,注明房间名称。 (2)确定门窗的大小位置,表示门的开启方向。 (3)表示楼梯的踏步、平台及上下行指示线。 (4)标注三道外部尺寸(总尺寸和轴线尺寸及门窗尺寸)和必要的内部尺寸。 (5)标注剖切符号,注写图名和比例。 屋顶平面图 比例1:100 (1)画出各坡面交线、檐沟或女儿墙和天沟、雨水口和屋面上人孔等,刚性屋面还应画出纵横分格缝。 (2)标注屋面和檐沟或天沟内的排水方向和坡度值,标注屋石以孔等突出屋石部分的有关尺寸,标注房石标多(结构上表石标多)。 (3)标注各转角处的定位轴线和编号。 (4)外部标注两道尺寸(即轴线尺寸和雨水汇到邻近轴线的距离或雨水口的间距)。 (5)标注墙图索引符号,注写图名和比例。 2.立面图 主要立面及侧立面,比例1:100。 (1)表示出门窗、室外台阶、雨篷等构配件的形成和位置。 (2)注写图名和比例。 3.剖面图(楼梯处) 比例1:100。

101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名称 诸暨市山下湖镇控制性详细规划 连城县朋口镇控制性详细规划 二、任务与要求 以总体规划为依据,提出建设用地的各面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通过对地区各项现状基础资料的调查分析,明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确定地位、主要功能和性质,进一步完善深化基地的土地使用性质和各项设施的结构和功能,对区内功能用地和各专项工程系统作出相应的规划布局;深化规划控制意图,对地块提出并完成相应的控制性规划导则的内容。 ?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规划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 ?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要求; ?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座标和标高; ?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三、规划设计步骤与方法 (一)基础资料分析整理 1、城镇镇总体规划:每位同学在上一个学期的总体规划设计课程中的设计成果或者选择同组中较好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2、土地利用现状,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将用地分类至小类;(绘制土地利用现状图) 3、建筑物现状,包括房屋用途、产权、建筑面积、层数、建筑质量、保留建筑等;(提供建筑质量现状图,绘制建筑高度现状图) 4、公共设施规模、分布; 5、工程设施及管网现状; 6、历史文化传统、建筑特色等资料。(提供相关文件) (二)土地利用规划 1、对调查所得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明确规划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设发展的优势,方向,并对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进行初步探讨。 2、在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地区的性质、用地布局、道路系统和工程设施等作出全面深化部署。

设计五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居住区规划方案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地址: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锦绣路、永昌路、绿博大道、大有路的区域,地块被玉溪路分为两块居住规划用地。 2.设计范围:规划方案设计,主要包括:规划总平面图、各项专业规划图(主要有道路、绿化、市政、环保等)、规划设计说明,户型、单体建筑平面、立面、底商平面、立面等。 二、设计指标 1、总体规划面积:132575 平方米。 2、建筑容积率要求:小于2.8 3、建筑高度或层数:低于80 米 4、建筑层数:住宅以小高层、高层为主。 5、建筑密度:小于22% 6、绿地率:大于35% 7、人口容量:10000~10500 人(以3.2 人/ 户) 8 、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面积:30000 平方米,可上下浮动20%。 设计要求 1、贯彻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提出居住区规划的结构分析图,包括用地功能结构、道路系统及交通组织、绿地系统和空间结构等。 2、分析并提出居住区内部居民的交通出行方式。每个居住区出入口不得少于 2 个。必 要时,步行、车行出入口可分开设置。 3、小区内的道路交通系统可分为三级:居住小区级路(红线宽为10~14m,车行道路宽 度为5~8m)、住宅组团级路(红线宽为8~10m,车行道为5~7m)、宅间小路(3~4m),另可布置步行道。各级道路应相互衔接,形成系统。确定道路平面曲线半径,结合其他要素并综合道路景观的效果。选定走向与线型,绘出若干典型道路横断面图。 4、住宅组群应合理,并富有特色。住房建筑原则上以高层与小高层为主,建筑形式应贯彻与周围建筑协调一致、丰富美化城市景观要求的准则。 5、分析并确定居住区公共建筑的内容——幼儿园、会所、商场等;确定各类公建的规模和布置方式,表达其平面组合体型和室外空间场地的设计构思。公共建筑的配置应结合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特征,结合原公建设施一并考虑。 6、绿化系统规划应层次分明,概念明确,与居住区功能和户外活动场地统筹考虑。

建筑学本科毕业设计任务书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学本科(函授) 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青少年活动中心 二、任务要求 1.建设地点:中国南方某城市: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2.用地概况:基地位于南方某市新开发区内。基地内地形平整,基地东北侧为规划中的体育运动学校用地,东南为市新修的博物馆。南面为市体育中心,北面是人民公园,西面为新建的居住小区(见附图)。拟建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将为该市提供功能齐全、设施优良、环境舒适的现代化青少年活动基地,其建成后将与体育中心、博物馆一起成为城市文体活动的中心。 3.规划要求 (1)用地的东南西北四面建筑控制线由用地红线后退5m。建筑物不得突出建筑控制线。 (2)建筑层数不超过五层,总高度低于24米。建筑占地率小于40%,容积率小于0.66,绿化率大于30%,地面停车位60个。

四、设计要求 1.总建筑面积12000m2;(允许有10%增减) 2.功能空间及使用面积分配如下表:

3.室外场地设计中应设置主入口礼仪广场、室外集中活动场地、室外网球场一个,室外篮球场、排球场各两个; 4.总平面中综合解决好功能分区、出入口、停车位、道路、绿化、日照、卫生、消防等问题。 5.紧密结合基地环境,处理好体育中心与活动中心的关系,尤其是在建筑风格与建筑体量方面的呼应;处理好室外活动场地与室外环境。 6.熟悉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设计要点,基本做到功能布局合理、交通流线通畅、室内外空间组织有序,同时符合青少年活动的行为特征。 7.要考虑并体现青少年文体建筑积极向上、活泼灵动的现代建筑造型特点,并结合南方已有的建筑元素,加以整合与利用。 8.考虑无障碍设施,以符合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五、图纸要求 1.总平面布置(1:500) (1)标明道路、绿化、小品、室外入口广场、网球场、篮球场、排球场、停车位和出入口的位置; (2)标明技术经济指标: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和绿化面积。 2.单体设计 (1)各层平面图(1:200),标注轴线及开间尺寸,画出墙体、柱、楼梯、门窗洞口及门的开启方向,注写房间名称,一层平面图应有环境设计,并标注剖切符;(2)立面图图四个(1:200); (3)剖面图1-2个(1:200),剖切位置应选择在楼梯间和能最大限度地表现建筑内部空间的位置。注明各层楼地面标高、屋面坡度、关键尺寸; (4)建筑外观效果图和必要的分析图 3.毕业设计论文(包括建筑设计构思、说明、经济技术指标以及对方案设计的理解等内容,字数不少于3000字)。 六、其他 1.建筑面积一律按轴线尺寸计算; 2.图纸、文字一律采用计算机绘制。

居住区规划方案设计总说明

居住区规划方案设计总说明 1 设计依据 1.1 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用地文件(用地性质、红线坐标)。 △1.2 居住区所在城市已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文件。 1.3 规划主管部门对该区提出的规划条件。 1.4 建设单位提出的设计任务书及有关基础资料。 1.5 设计采用的有关规范(住宅设计规范、居住区设计规范、防火规范等) 2 场地概述 2.1 说明规划用地的区域位置、地点、名称、周围环境(四周相临用地性质、归属)、 交通情况(相临道路等级),以及当地能源、水、电等市政设施情况。 △2.2 用地周围可利用的公共设施(小学、中学、大型商业医疗、大型体育娱乐设施等)。△2.3 用地周围已有的特殊景观。 2.4 用地范围的自然地形、高程系统、高低差、坡向,用地周围水域及用地地貌,最 高、最低标高,地形坡度坡向、水域水系、水源流向、深度、最高、最低水位。 △2.5 用地范围内的原有需保留的建筑物、构筑物,性质、高度、建设年限、位置、占地面积、拆迁及改造情况。 2.6 用地范围内的需保留的文物古迹等级(国家、省、市)、建设年限、保护范围、占 地面积。 △2.7 用地范围内需保留的树木、树种、生长年限、高度、位置、数量。 2.8 所在气候分区及有关气象资料,抗震设防裂度、洪水资料。 3 规划布局 3.1 规划指导思想、构思主题,要注重节约用地、节约能源,因地制宜,保护生态环 境,考虑地域文脉及分期建设的完整性与扩建可能性。 3.2 规划结构:住宅、公建分区与景观环境设计的关系,入口位置的确定。 3.3 路网规划:车流、人流、消防、救护、停车(机动车、自行车)的考虑。 3.4 配套(非配套)公共设施的内容及设置。 3.5 住宅群体规划:高、中、低住宅建筑的布置、空间设计,对地形的利用,日照、 通风,以及住宅立面设计风格,主要街景立面的考虑。 3.6 单体平面的选择。 3.7 老年住宅、公寓及无障碍设计。 4 竖向设计

金地集团规划设计任务书

XXX(项目名) 规划设计任务书 金地集团深圳地产公司 200 年月

目录 一、项目基本情况 二、项目定位与开发理念 三、项目技术经济指标 四、总体规划设计原则 五、交通与流线规划 六、群体空间形态规划 七、景观规划 八、公共配套规划 九、分期建设 十、投资限额 十一、规划设计成果 十二、进度安排 十三、附件清单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概况 1)项目位置 2)占地面积 3)地块周边状况 4)其它 2.项目优劣势分析 优势 1)地形优势 2)主题概念优势 3)周边生态环境景观优势 4)周边公交系统及配套设施优势5)其它 劣势 1)地形劣势 2)环境影响劣势 3)周边不良景观劣势 4)周边公交系统及配套设施劣势5)其它 二、项目定位与开发理念1.客户定位

2.主题定位 3.物业类型 4.开发理念 三、项目技术经济指标1.技术经济指标: 占地面积: 拟建建筑面积: 其中:住宅: 商业: 会所: 停车场(库): 其它配套设施: 建筑容积率: 建筑覆盖率: 建筑类型: 车位数: 户数: 绿化率: 2.户型配置(营销部提供)3.配套设施 四、总体规划设计原则

1.前瞻性:树立大观念、开拓新思路,在现实住宅设计水平基础上要有所超越,做中国一流的社区,做最有品味的社区,做最富于创意的社区。规划布局、单体平面、建筑立面、环境设计、色彩空间、设备设施均体现个性风格。 2.均好性:在设计的各个方面均应体现均好性原则,从总体规划、建筑设计到环境设计,均好性的实现是一个重要的设计目标。要寻求景观资源的配置均衡,充分考虑市政道路噪音对住宅的影响,提出合理的规划布置方案避免或减低噪音对主要房间的污染,尽量减少通过使用技术手段来降低噪音(会带来建设成本的提高)。 3.人性化:体现在空间、尺度、景观、设施、物业管理服务等诸多方面。设计在保证居民有舒适的居住空间、宜人的建筑尺度、洁净的环境空间、便捷的交通以外,更应在社区的休闲健身场所、社交场所、公共服务设施、教育卫生设施、物业管理等方面,处处体现生活化的气息。 4.经济性:充分考虑项目开发、设计、销售、使用等各个阶段有效衔接和使用的经济性;方案中要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合理平衡土方量,合理设置架空层及通风、采光的开敞式/半开敞式车库,同时兼顾结构布置的经济合理性。 5.规范性:设计方案必须遵守深圳市有关城市住宅规划设计对日照间距、消防、人防等方面的规定,并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 五、交通与流线规划 1.出入口位置建议: 2.交通与流线规划建议: 3.设计要求: 六、群体空间形态规划 1.建筑群体空间组织: 2.住宅规划的空间秩序感: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要求: 1.从城市总体布局着眼,统筹处理本区同周围环境之间的联系,对规划设计地段的外部环境有合理认识,认真收集和分析现状基础资料的相关背景资料,分析规划基础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调查分析报告或现状分析图。 2.了解城市居民的户外活动的行为规律,根据心理学及行为学的基础理论,组织设计好居住小区的各项功能及组团空间。确定小区人口规模和规划结构、用地分配,适当考虑小区用地近、远期开发的顺序性,妥善安排好小区各项功能要素,体现合理的功能系统、适宜的服务设施配套以及和谐的居住环境,突出规划设计主题。 3.分析并提出居住小区内部居民的交通出行方式,布局道路交通系统,选择安全、经济、便捷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有利于居住小区内各类用地的划分和有机联系以及建筑物布置的多样化。确定停车场合理规模、布局和布置类型。 4.选择或设计适宜的住宅类型,设计适宜的住宅组群。住宅设计要求应具有合理的功能,良好的朝向、适宜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等。住宅组群布局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间距、绿地、层数与密度,空间环境的创造等因素,考虑住宅节能,营造有地方特色的居住空间。 5.分析并确定居住小区公共建筑的内容、规模和布置方式。公共建筑的配套应结合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特征,结合原有公建设施

并考虑其今后的发展,方便经营、使用和社区服务。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处理好建筑、道路、广场、院落、绿地、小品之间以及人的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6.规划小区绿地、景观系统,进行环境小品设计,创造适用、方便、安全、舒适且具有多样化的居住环境。公共绿地及其它休闲活动地的布置,包括居住小区的中心绿地和住宅组群中的绿化用地,以及相应的环境设计。 7.充分考虑小区所在城市性质、气候、生活方式、传统文化等地方特点及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规划方案在满足相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创新。 8.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创造条件。 二)、设计内容 (一)基地分析与规划要求 1.熟悉规划任务,明确设计重点、要点。 2. 学习基地分析的方法与内容,了解规划地段的环境特点,基础设施配备情况;分析小区用地与周围地区的关系,交通联系及基地现状的处理;评价现状建筑质量与环境状况,并提出其文字或图式的结论; 3.参观调研已建成居住区,搜集、查阅参考文献。通过集体讨论分析,训练书面与口头表达与评述能力以及提高资料利用的能力。 (二)住宅选型与公建项目选择与设计 1.根据居住区建设用地规模及有关定额标准确定居住区(小区)的人口规模、各项用地规模、建筑面积和各项指标。

建设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淮安市东大街以南地块(商业街区) 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规划背景 淮安市位于江苏省北部,是敬爱的周总理的故乡,是江淮流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1986年12月原淮安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新淮安市由原淮阴市(现清浦、清河两区)、淮安市(现楚州区)和淮阴县(现淮阴区)组成,总人口70多万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日常商业购物活动日益活跃,而城市的绝大数商业活动均依托城市主干道路景象,缺乏相当规模、配套齐全的商业街区。 东大街及周遍地区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商贾聚集之地。如今东大街已重新修建为仿古商业街,交通便捷,人气旺盛。东大街以南地块又临近淮安市综合性文化憩息公元――楚秀园,区域及自然环境有时非常突出。 二、规划范围 地块位于淮安市淮海南路东侧,楚秀园以北,东大街商业街以南,由规划新建道路维合的区域内,规划用地总面积46410平方米。 三、设计依据 1、《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 2、《城市规划编制方法》 3、《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及实施细则》 4、《淮安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 5、《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6、淮安市规划局建筑工程规划是合计要点通知书 7、本地块规划用地图 四、规划经济技术指标 1、地块规划用地总面积:46410平方米 2、容积率:<1 3、建筑高度:<24米 4、建筑密度:≤30% 5、绿地率:≥35% 建筑退让和间距要求按《淮安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新建区标准执行。 五、规划目标 通过该地区的规划设计,营造健康宜人、舒适便捷的城市商业购物环境和现代化的、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 东大街以南地块商业街区的建成,将有力促进淮安市的城市经济发展,极大地改善城市面貌,较好地满足当地居民不断增长的经济、文化、生活消费需求,推动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从而更好地实现淮安市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飞速发展。 六、规划设计要求 1、总体规划 在规划方案中应立足当地实际情况和市场状况,积极运用创新的理念和定位,同时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和项目的经济性,把适用性、经济效益与超前性、美观性良好结合以作为项目的成功要素,确保本项目的竞争有时和对市场的引导作用。 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结构清晰、流线顺畅、联系便捷,重点开发建设购物场所(以中小型商业店铺为主)、风味美食广场、休闲总汇开放与围合式及功能岛想结合的特色商业街区。同时结合对地块内都天庙传统建筑的保护,注意营造富有文化特色的商业氛围。 具体规划中应重点根据环境、建筑形式和景观的美观协调,体现地块规划的科学性超前性等

住宅小区概念性规划设计任务书

新疆阿拉尔三五九钢铁有限公司 员工生活小区概念性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概况及周边条件 1、项目区位 2、建筑规模 3、地块条件 4、道路交通 5、周边区域环境、设施及未来规划 6、周边基础设施 二、规划设计 1、设计理念及意向 2、规划设计要求 3、配套及功能设施建议 4、建筑风格建议 三、设计成果要求 1、设计成果 2、方案数量 四、进度计划要求

一、项目概况及周边条件 项目区位 项目地块位于阿拉尔城区北侧,属于阿拉尔市区待开发区,周边居住区人口稀少。 项目区位图 建筑规模:本项目占地面积435亩,用地性质为商住混合用地,项目建筑红线东西向727米,南北407.8米。 地块条件 地块周边条件 属于待开发区 地块内部条件 项目地块红线内无其他建筑物,。 道路交通 本项目南侧临城市主干道井冈山大道,井冈山大道与规划红线间为现有河道水域;东侧临近规划的大学路,西北两个方向都有规划道路。 周边区域环境、设施及未来规划 周边基础设施:供水供电燃气电信排污综合防灾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根据不同位置都可从红线外市政引入。 未来周边以住宅建设为主 二、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以阿拉尔三五九钢铁员工生活居住为主,商业用房和住宅开发为辅的原则。 设计理念及意向 项目定位:以阿拉尔三五九钢铁员工生活居住为主,商住房开发为辅;三五九钢铁公司员工生活区与商业用房和住宅开发区分区规划,但要有机结合,体现整个小区的整体性。

规划设计要求 整体规划前,必须仔细研究阿拉尔市政府的总体规划,当地政府对道路交通、行政设施、商业服务、文化生活、绿化景观有其规划和安排,本项目属于城市待开发区域,考虑规划设计时,需要统一、协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整体规划必须充分考虑项目的统一性,尽量保持项目与周边环境资源的协调,以合理、集约、美观、自然的手段和理念,强调各个地块之间的衔接。 整体定位要求 1、三五九钢铁公司员工生活小区共计划分五个功能区,五个功能区分区设置,整体布局统 一规划 2、五个区分别为:员工单身宿舍功能区、员工住宅功能区、招待所功能区、开发商住功能 区、配套设施功能区 3、各功能区设置要求: 3.1员工单身宿舍功能区:单独区域,设置独立的出入大门,位置在规划区西侧,满足2000人左右居住; 3.2员工住宅功能区:单独区域,但要与开发商住区统一结合,位置在规划区中间位置,4000-4500套; 3.3招待所功能区:单独区域,设置独立的出入大门,位置在规划区域南侧,临近水渠位置,40-50套房间。 3.4开发商住功能区:单独区域,但要与员工住宅区区统一结合,位置以规划区域东侧为主,商住位置以东侧、南侧为主,北侧为辅。 配套及功能设施建议: 本项目员工生活区单身宿舍区配套设施有室外的篮球场、公用食堂、浴池、超市等满足生活的基本设施,员工住宅区与商住开发区要设置健身俱乐部、幼儿园、其它以商业开发为主; 建筑风格建议 整体设计建议现代风格为主题 建筑设计商住整体感强 建筑风格通过外观色彩和线条传达 建筑细节上特有的现代商业风格 有关建筑数据要求:

建筑学毕业设计任务书

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王荟荟 设计题目 嘉兴学院建筑学院新馆 自然条件概况 项目位于嘉兴学院梁林校区 嘉兴地区属副热带湿润气候类型,属东亚季风区。主要特征为:受季节环流支配,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气温适中、雨水丰沛、土地肥沃,无霜期长,干旱、雨涝、低温、阴雨、台风及冰雹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主要气象数据如下: (1)气温: 历年平均温度:15.9℃ 年夏季极端最高气温:40.5℃ 年冬季极端最低气温:-12.4℃ (2)相对湿度: 历年平均相对湿度:78% (3)降水量: 历年平均降雨量:1060mm 历年平均蒸发量:1272mm (4)风速和风向: 历年平均风速为2.5米/秒 年平均风向为东南风 (5)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南湖水文站记录,嘉兴市多年平均水位为0.87米(1985年国家高程,下同),历史最高水位2.80米(1999年),历史最低水位-0.28米(1934年),一年最低水位出现在一月,平均为0.68米,最高水位在9月,平均为1.12米。) 项目建设用地尚未进行地质勘察,从就近相邻土地地质状况看,该地块区域地貌属冲海积平原。地表以下5-30米范围内为粉质粘土、粘土、夹粉砂、砾砂和全风化泥岩,其层位较稳定,土质较均匀,物理力学性能尚好,场地地质条件较好,无不良地质现象,适宜于建造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物。 大地构造简单,地壳稳定性好,无危害性大的地震等地质灾害发生,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具体环境状况 背景及环境状况 嘉兴学院是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组建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至今已有98年办学历史。本设计项目建筑工程学院新馆的设计,建筑工程学院新馆规划建设与嘉兴学院梁林校区地块,其北部学院楼、东部学院楼及南部学生宿舍、食堂建筑群体已经形成,西部为隧道。 规划基调及要求 现代风格、空间开放、布局灵活、清新明快的校园格调。建筑布局为斜向错列的单元式排布方式。规划要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隧道高度、噪音对建筑工程学院新馆的影响。主要出入口设置在地块东面,需预留不小于3000平方米的入口广场,机动车停车位不少于30辆,且设置2辆无障碍停车位。建筑退线详地形图。 建筑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