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汇率利率如何影响进出口

经济学  汇率利率如何影响进出口
经济学  汇率利率如何影响进出口

温如言2011年10月12日

话说这两位主儿,是合起来可以让人短命五十年的极品妖孽.有谁能如他般倔强,霸道,脆弱,温柔且专情?又有谁能似她这般干净,包容,执著,坚韧且强大?言希的温衡,温衡的言希...不是谁都可以拿着王子公主的台本,诉说一段细水长流的爱情."但是,你可以,我的言希可以."她笑得宠溺.

初次见面,那少年在窗边貌似优雅地拉着小提琴,却邪恶地发出吱吱哑哑的怪声,树下的少女望着窗帘上的剪影,竟痴痴地摞不开眼睛,那明明就只是一个侧影,温衡却好似透过那帘子看清了少年的眉眼,嘴角傻傻地弯成了一个好看的弧度.在很久以后,言希还拿这个调笑温衡"阿衡,你是不是从那时起就觊觎本少了,老实交待".温衡跟着他,早已不是什么乖宝宝了,哪会这么听话说出实情,要不然日后这厮肯定要得瑟很久.但是,他却也是极疼爱她的,尤其见不得别人欺负她.他可以在各界名流面前,不顾众人反对,不管家族利益,力挺这个半路冒出来的温家二小姐,他可以为了她那已经伤痕累累的心获得一点点安慰,连夜带她逃离所有人,去一个谁也找不到的地方,他可以在亲人都背弃她的时候,收留她,给她一个温暖的家,他可以在癔症发作的时候,忘了全世界,忘了所有人,手里却拿着家门口的号码牌,眼神空洞地蹲在路边,嘴里一遍一遍地念着一个名字"阿衡,阿衡,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阿衡看到他的时候,便是这副情景,那时她刚赶去美国找他,因为不想他的爸妈就这样把她的言希扔给精神病院,他会吃不好的,他只吃她做的排骨米饭,他很怕打针,他只有在她怀里才会安静得像个孩子.在去美国的途中,她一直骂自己,"温衡,你怎么可以不要他,怎么可以不要你的言希"泪水却早已模糊了视线.等到了美国,他们却告诉她,言希失踪了,那时的她觉得她的世界轰然倒塌,抱着仅剩的一丝希望回家,便看到这样的言希,她心疼不已,走过去抱他,却发现他颤抖得厉害,于是抱得更紧了.那之后,她便仔细地照顾他,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她逢人便说"我们家言希今天可乖了,我们家言希开口说话了,我们家言希肯出来散步了,我们家言希...我们家言希好多了"那时候,言希还没有生病的时候,他就老和自家兄弟哥们儿献宝一样地吹嘘:"我们家阿衡可乖了,我们家阿衡可会做饭了,我们家阿衡可漂亮了..."他那些朋友便笑他"哟,言少,都护小鸡似的护你们家阿衡了,那要是以后她嫁了,你还不得哭成泪人儿啊,啊哈哈!"言希遍骂到"老子护着怎么了?老子就护着了!我们家丫头那一定得配个好人!"谁想日后这夸上了天的人就随了他这么一祸害了.温衡那时静静在一旁听着他们侃,也只是笑笑.她不知"我们家阿衡"这样的称呼里,包含着的是满满的宠溺.后来知道了,像是补偿曾今的他似的,她有机会便说"我们家言希,我们家言希..."只盼着他听见一句,她也会这样喊她的言希.

还记得言希病愈的那天,温衡听他喊自己的名字,怕是自己做梦,哭着叫他离开,他苦笑一下:"阿衡,我好不容易醒过来,你怎么这么狠心呢?"眼里满是哀怨.温衡听了这话,便知他回来了,他真的回来了!她孩子似的在他怀里大声哭起来.本想着从此以后就可以幸福,谁知有一天的离别之后,竟是好几年都不曾见面.再相见的时候便是在国外,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小镇,温衡在那里做医生,曾经那么骄傲的言希却没了去面对她的勇气,只因自己不在是那样耀眼的言家少爷,只因自己不能确定是否能给她幸福,只因情非得以伤害她之后,还能不能走进她的世界里,对于这些,他有太多的疑问.好在有辛达夷,这个曾被俩妖孽折磨得生不得,死不能的可怜娃儿,为了自己能多活几年,便是摧死了要言希去找她,他鼓足勇气去了,跟着温衡好几天,还是她让他现身的,"那别扭的,活像个小媳妇",温衡在心里腹诽他,转念一想,要是让他知道自己这么说他,那还不死得很难看.

当地的婚礼习俗是新郎将新娘从民政局背回家,可是言希来寻她的时候,右腿就已经瘸了,他没提,她自也不问.温衡担心他的腿,便不让他背,他却又倔起来,那么冷的冬天,他额头却有了细密的汗珠,温衡伸手替他擦,他笑了笑,那笑容让温衡想到四合院里,他们曾经的家,门前的一排向日葵开得正是灿烂,就像冬日里的暖阳,照亮了温言回家的路...

目前美国国会有一股势力,压迫美国政府要求人民币升值,国内也有许多人从中国有大量贸易、资本项顺差的现状,和减轻“热钱”流入及资源类进口产品涨价压力出发,建议人民币尽快升值。

首先应该看到,中美之间存在的巨大贸易逆差,是中美之间存在巨大生产要素价格差距的结果,由于这个差距导致同样产品在中国和美国生产,可以产生十倍乃至数十倍的价格差距,即便人民币升值,极而言之也不会超过一倍,就是对美元的比价从目前的8.27:1升到4:1,但对于十倍以上的产品价格差距来说,还是没可能解决两国间的贸易平衡问题,所以在美国学界和政府内部,都有强大的反对人民币升值的声音。实际上,美国企业对人民币汇率问题也不是意见一致,对已经把产业转移到中国的制造商,和在中国进行大量采购的贸易商来说,他们在人民币与美元稳定的汇率关系中已经获得了大量好处,因此是反对人民币升值的,真正对人民币升值有强烈要求的,是没有能力向海外转移产业的那些中小制造商,和由于美国产业外移导致就业机会损失的产业工人代表,如美国的各类工会组织。国会议员需要拉选票,而中小企业和普通劳动者是最大的选民群体,在美国议会中出现代表他们利益的声音本没有什么奇怪。问题是美国大跨国公司在稳定的人民币汇率中已经取得了巨大利益,他们当然不会公开宣传自己的既得利益,并以此作为反对人民币升值的理由,因为犯不着去得罪美国人民,所谓“闷声发大财”。但是他们是美国最大的财富集团,有着很强的“院外”

活动能力,自会在下面做工作阻止人民币升值,所以中美之间的汇率官司会朝什么方向变化,还很难说。

日中贸易去年已转为日方顺差,所以目前从日本方面已经听不到压迫人民币升值的声音。欧元启动后,欧洲贸易更多的是在欧洲内部展开,目前内部贸易率已经超过八成。在欧盟对华贸易中,虽然是中方顺差,但在欧盟贸易中毕竟所占比重不大,因此在这次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中,也几乎听不到来自欧盟的声音。

有人说,可以改变人民币的管理机制,例如可以让人民币在一个设定的范围内浮动,这样就可消除国际“热钱”导致人民币的持续冲击。现代经济学讲究“合理预期”,如果人民币升值5%,人家就会预期你还会升值15%,如果继续升值15%,人家还会预期你预期40%,等等,总之国际上会认为中国已经顶不住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只要压力足够,就会把人民币在升值通道上不断往前推。如此,人民币小幅调整的结果是带来更多的“热钱”冲击,不是我们设定一个浮动空间就可以顶得住的。

此外,亚洲国家的货币除了定制住美元,实际上也在某种程度上在盯人民币。以东盟国家和中国的前十位出口产品比较,只有3个是不同的,其他都一样,就是存在着竞争关系。如此,人民币如果对美元不升值,东盟各国货币就都不敢升值,因为升值就意味着要丢失市场,这个分析用于货币盯住美元的日、港、韩、台等经济体也是一样,所以人民币对美元的稳定,就保住了亚洲国家货币对美元在总体上的稳定。目前美元在“双赤字”打击下已经极度不稳定,如果人民币升值带动亚洲国家货币一片升值,美元崩溃的日子就不远了。而美国经济出现大问题,全世界都会跟着倒霉,包括中国。所以前些天我写文章说“稳定的人民币汇率是保持世界经济稳定的重要机制”。

对中国自身来说,如果人民币升值,则肯定会打击中国的出口,据国内有关方面专家分析,如果人民币升值5%,今年中国的出口增长率就会掉到10%以下,如果升值15%,就会出现出口负增长。最近美国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也说,如果人民币升值15%,在中国就

有可能出现25%的“通缩”。

中国目前经济的高增长主要是靠投资和出口两大需求带动,但当投资高峰过去后,大量项目形成产出能力,就需要从主要是投资需求带动经济增长,转向主要有消费需求带动增长,否则就会出现生产过剩危机。然而中国目前在收入分配方面,居民间的收入差距正在急剧拉大,据有关研究估算,“吉尼”系数已高达0.47,已远高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水平,而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需要做大量工作,并非短期内可以见效,因此通过增加出口来缓解国内的生产过剩和通货紧缩,就成为未来3年内保持中国经济继续平稳增长的重要条件之一。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不解决国内收入分配问题,就不具备解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条件。

汇率、利率都不能动,带来的问题就是中国的外汇储备还会继续大幅度增长,央行也还得继续大量投放基础货币。近年来央行为了对冲收购外汇所投放的货币,每年都得投放7、8千亿元的央行票据,成本是要付出3%左右的利息。央行把美元储备资产投放到美国资本市场,以美国5年期以内的国债利率水平看,可获得3.5%的利息回报,加央行的操作成本,增加中国外汇储备的成本基本上可以打平。但外汇储备迟早是要用的,而由于美国物质产业的衰退,中国所积累的庞大美元储备已不可能从美国买到所需要的产品,必须从其他国家进口,因此尽管目前中国继续增加美元储备还不会造成财产损失,但是如果将来在用的时候,其他国家货币已经对美元升值,中国还是会遭受外汇储备资产的损失,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趁美元还基本稳定的时候,及早使用美元储备扩大进口。中国在目前以及今后的长期经济增长中,所面对一个巨大障碍是资源短期,国内资源供给不足就只能依靠进口,因此应当及早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准备好资源保障。从这一点说,庞大的外汇储备积累给中国在世界上收购资源股权提供了极好条件。实际上,仅靠动用几千亿美元外汇储备可能还不够,还应该把国内企业更多的推到香港和其他海外资本市场上市,然后用出售企业股权所获得的资金收购海外资源股权,如果中国在目前阶段能收购到一万亿美元以上的资源股权,就可保中国今后几十年的和平发展。

所谓的人民币“内贬外升”,其“内贬”的含义就是中国的货币对本国的商品和生产要素贬值,而“外升”则是外国货币在对中国货币贬值,因此也是外国的货币在以更大的幅度对中国的商品与生产要素贬值,而不论是中国的物价上涨,还是中国的人民币升值,从发达国家看,都是中国的产品和生产要素更贵了,所以对发达国家来说,中国的通货膨胀与货币升值,其意义是相同的,通胀率与汇率的变动方向也由此从以往的互逆变成了同向。

从利率与通胀率和汇率的关系看,主要是通过利率的升降来调控以汇率和通胀率为代表的内外平衡关系,即当通胀率上升时,内部需求会大于供给,相应引出贸易逆差,导致本币贬值。因此在以往时代,当通胀率上升时,汇率是反向走势,即会出现贬值。而提升利率,一方面

可以抑制国内总需求水平上升,从而抑制了国内的通胀率,一方面也因为压缩了国内需求,

使进口得到抑制,同时促进了出口,本币汇率由此得到提升。所以当加息发生作用,通胀率

下降时,本币汇率则会上升,通胀率与汇率是反向走势。

由于提升汇率是出口企业的减收因素,出口企业为了维持原有利润就得提高供货价格,这样

就可能使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出口需求发生转移,所以在长期内保持较低汇率水平,是中国获

取更多新全球化利益,在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的重要条件。但是如果外

需增长过度拉升了中国的通胀率,导致中国内部经济的不稳定性增强,提升汇率就是抑制国

内通胀的重要宏观调控手段,所以从新全球化时代所构成的新环境看,汇率在调节内外平衡

与控制国内通胀水平方面,可能比利率的地位更重要。

汇率政策和利率政策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宏观调控中并没有对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给予足够的重视,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几乎是完全分离的。从1994年以来,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由此开始,我国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之间的影响日益密切。

2.1.1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

首先,利率政策通过影响经常项目对汇率产生影响。当利率上升时,信用紧缩,贷款减少,投资和消费减少,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进口,促进出口,减少外汇需求,增加外汇供给,促使外汇汇率下降,本币汇率上升。与利率上升相反,当利率下降时,信用扩张,货币供应量(M2)增加,刺激投资和消费,促使物价上涨,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在这种情况下会加大对外汇需求,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

这里以人民币利率下调为例来说明利率-汇率机制的传导效应:利率下降,国内需求上升,进口需求也上升,导致人民币汇率下降;进口需求上升和通货膨胀率上升,使得对人民币贬值预期增加,企业进口增加而出口减少,资金外流增加,导致人民币汇率下降。实际利率的下降引起外汇汇率上升、人民币汇率下降。实际上,人民币汇率下降的效果是扩张性的:一方面,人民币汇率下降,在国外相对价格变化的影响下,由于出口扩大,在乘数作用下使国民收入得到多倍扩张,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下降通过收入再分配效应和资产效应导致国内需求下降;与此同时,出口企业利润增加,进口商品成本上升,推动一般物价水平上升。总之,人民币利率下调造成人民币汇率下降,对总需求的影响是双重的。

其次,通过影响国际资本流动间接地对汇率产生影响。当一国利率上升时,就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从而增加对本币的需求和外汇的供给,使本币汇率上升、外汇汇率下降。而且,一

国利率的提高,促进国际资本流入增加,而资本流出减少,使国际收支逆差减少,支持本币汇率升高。与利率上升相反,当利率下降时,可能导致国际资本流出,增加对外汇的需求,减少国际收支顺差,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

2.1.2汇率变动对利率的影响

汇率变动对利率的影响也是间接地作用,即通过影响国内物价水平、影响短期资本流动而间接地对利率产生影响。

首先,当一国货币汇率下降时,有利于促进出口、限制进口,进口商品成本上升,推动一般物价水平上升,引起国内物价水平的上升,从而导致实际利率下降。这种状况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从而造成借贷资本供求失衡,最终导致名义利率的上升。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上升,对利率的影响正好与上述情况相反。

其次,当一国货币汇率下降之后,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往往使人们产生该国货币汇率进一步下降的预期,在本币贬值预期的作用之下,引起短期资本外逃,国内资金供应的减少将推动本币利率的上升。如果本币汇率下降之后,人们存在汇率将会反弹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则可能出现与上述情况相反的变化,即短期资本流入增加,国内资金供应将随之增加,造成本币利率下降。

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下降之后能够改善该国的贸易条件,随着贸易条件的改善将促使该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外汇储备的增加意味着国内资金供应的增加,资金供应的增加将导致利率的降低。相反,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上升将造成该国外汇储备的减少,则有可能导致国内资金供应的减少,而资金供应的减少将影响利率使之上升。

2.1.3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传导机制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利率-汇率传导机制是通过国内经济间接影响货币政策效应,这种传导机制的主要内容是: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利率,通过国内经济间接的影响汇率,再由汇率变化反过来影响国内金融运行和经济活动,从而影响国内货币政策的效应。然而,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在改革进程中,国内大的经济环境还不完善,所以在我国利率-汇率传导机制发生作用的条件还很不成熟。尽管我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但是我国目前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仍然受到严格的管制,外汇市场仍大体属于封闭型的外汇头寸市场仅限于银行间的外汇交易,而且国内货币市场不发达,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的直接联系并未真正建立起来。因此,利率作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却无法通过贸易和境内外资金流动影响汇率,只能通过影响国内经济的间接方式来影响汇率。反过来,汇率的变化又会引起国际收支和国内生产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又会作用于金融领域,从而对货币政策的效应产生影响。

根据国际贸易理论,当一国货币升值时,该国出口商品或劳务的外币价格随之升高,进口商品或劳务的本币价格相应降低,因而,该国出口量减少,进口量增加,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反之,当一国货币贬值时,该国国际收支会出现顺差。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能够通过汇率变动自动调节,即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小于供给,该国货币贬值,推动逆差减小;而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大于供给,该国货币升值,

推动顺差减小。因此,在直接标价法下,一国货币的汇率与该国净出口呈反向变动的关系。而且如果汇率能够真实地反映该国的贸易状况,汇率的波动将有助于推动国际收支趋于平衡。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分别是欧盟?美国?日本?香港?东盟?韩国?台湾?俄罗斯等。由于长期与美元维持相对稳定的汇率,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决定趋于被动,即汇率不是中国与该国经济关系的客观反映,而只是美国与该国经济关系的折射。在这种情况下,汇率波动可能使国际收支愈加偏离平衡。历史上几次大的金融危机的爆发,都与盯住美元后影响该国进出口,导致国际收支失衡有密切联系。例如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日本经济增长开始减慢,日元也大幅下跌,而面对美元对日元的相对升值,东南亚各国并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调整盯住汇率,因而东南亚各国货币也相对日元升值。由于这些国家与日本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本币的被动升值对于本已因日本经济增长速度减慢而降低的出口需求,犹如雪上加霜,加剧了东南亚国家的国际收支失衡。从这个意义来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更加灵活,应当显示出其平衡国际收支的作用。在分别比较了我国与欧盟?美国?日本在2005年7月汇改的前六个月和后八个月的月贸易差额与月平均汇率后,发现中欧贸易差额在汇改后波动增大,而且多数月份表现为顺差增加的同时人民币币值上升,贸易顺差总体上大于汇改前;中日贸易与汇率的关系与中欧情况相似;只有中美贸易与汇率关系在汇改后出现了贸易顺差伴随人民币持续升值。这样一看,在汇率改革之后贸易差额加大了;而从两者走势来看,汇改后很多月份人民币币值在贸易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的时候不升反降,似乎新机制下的汇率既没有反映对外贸易的状况,又没有起到平衡国际收支的作用。但是,应该注意几点,首先,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有很多,不能简单地因为贸易差额扩大而认为汇率机制失效,例如在中美贸易中,中国商品明显的价格优势和美国的国内政策使得汇率变动对于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难以发挥作用;其次,人民币的持续升值确实客观反映了中国经常账户顺差的状况;再次,人民币对欧元与日元汇率未能很好的反映出中国与欧日两地区的贸易状况,是由于人民币汇率受美元影响较大,可以推断我国所参考的“一篮子货币”中美元或与美元有较高正相关关系的货币可能占有较大比重。

本币贬值对进出口的影响

在国际金融中“一国若对外币实行贬值”和“外汇贬值”都表示本币贬值,只是表述方式不一样。

①。一国货币贬值通过降低本国商品相对外国产品的价格,使国外人们增加对本国产品的需求,本国居民减少对外国产品的需求,从而有利于本国的出口,减少进口;外国货币的购买力相对提高,贬值本国商品、劳务、交通、住宿等费用相对便宜,有利于吸引外国游客,扩大旅游业发展,推动就业增加和国民收入的增长。

②本币贬值对国际资本流动也有影响。如果贬值趋势不断发展,那么人们将会把资金从本国转移到其他国家,引起资金外流。

货币贬值要起到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必须有闲置资源的存在,只有存在闲置资源时,贬值后闲置资源流入出口,产品生产部门,出口才能扩大。其次,出口扩张引起国民收入增长,贬值才能最终改善国际收支,并且,边际吸收倾向应小于100%,贬值时增加的国民收入才会大于总吸收,国际收支才能改善。吸收分析法还提出了自己的政策搭配方案来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如存在闲置资源,采用

货币贬值政策与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搭配,如不存在闲置资源,则采用货币贬值政策与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搭配,用货币贬值的办法来改善国际收支。

吸收分析法的原理告诉我们,闲置资源的存在是货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条件,但分析近几年汇率贬值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实际状况,资本短缺的“瓶颈”效应是导致货币贬值国际收支效应失灵的重要原因。尽管金融危机中,伴随汇率下跌,导致生产衰退形成工人失业,但与汇率下跌同时出现的是大量资本外流,劳动力资源闲置与资本短缺同时并存,资本的短缺限制了闲置资源的利用,形不成新的生产能力来增加国民收入,同时,本应紧缩由消费与投资形成的总吸收却难以缩减,很难保证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00%,因此,尽管货币贬值,也改善不了国际收支状况。

一、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对外经济的影响

汇率变动对一个国家对外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外贸易、资本的国际移动和旅游业。本文仅从对经济影响处于重要地位的对外贸易方面略加探讨。(一)从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看——人民币升值不会打击出口

“人民币升值后会造成进口大量增加,出口减少,打击出口…”这恐怕是反对或者担心以至恐惧人民币升值的学者的最主要的理由。这种流行的说法主要是根据金融学中“贬值促进出口,限制进口;升值促进进口,打击出口”的理论,但是,他们忽略了这一理论发生效力的两个前提:首先,通过贬值改善贸易收支必须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即出口和进口的需求弹性大于1时,货币贬值有利于改善贸易收支);其次,该理论仅对一般贸易而言。

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影响并不十分明显。

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进出口的数量和金额呈同方向变动,货币贬值可以改善贸易收支,反之,贬值则不一定会促进出口改善贸易收支,这就是说,升值对出口的影响要重新考察。经济学教授范金在2004年计算我国中长期出口产品价格需求弹性为-0.857932,绝对值小于1,就是说人民币每升值1%,假设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同比例提高,出口数量就会减少0.857932%,但是由于出口价格提高的幅度超过了出口数量减少的幅度,出口金额反而提高。所以升值不会减少出口金额。

另一方面,升值不扩大贸易逆差。

这依据的是我国外贸结构的特殊性,即加工贸易发展,使进口与出口之间呈同方向运动而不是反方向运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工贸易已成为推动我国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因。此外,若动态考察出口产品成本与汇率变动的关系,适当升值将引起出口成本与结构的相应变化,总体来说有利于出口和贸易收支,这也是源于我国加工贸易的特殊性,一般贸易则与之相反。

从另一个角度看,人民币升值,国内工资随技术水平而提高,从而带动整体工资水平提高。这也正是我们需要的。

(二)从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看——人民币升值可以改善贸易条件

所谓贸易条件,就是出口与进口的交换比价。不能盲目认为,依靠贬值,扩大出口,就一定可以改善贸易条件。按照弹性分析理论,只有当出口与进口的供给弹性之积小于出口的与进口的需求弹性之积时,货币贬值才可以起到改善贸易条件的作用。事实上,1978-1994年,我国人民币汇率几次贬值,而贸易条件却持续

恶化,出现了经济学上称为“外贸贫困增长”的现象。1993~2000年中国整体贸易条件下降13%。这与人民币汇率被低估和产业结构不合理有关。

出口产品价格在理论上随汇率升值成比例提高这是贸易条件改善的首要表现,比如两年之内人民币升值30%,出口价格即提高30%,说不会打击出口无人相信,可问题在于:其一,由于“J曲线效应”,出口的下降存在“时滞”;其二,加工贸易部分基本不受影响,而一般贸易出口产品成本中,进口部分也在60%以上,这样,进口价格下降会促使企业更多地使用外国原材料和设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企业能消化大部分升值因素,工资不会随汇率升值有很大提高,出口价格并不会随名义汇率的上升而成比例提高,比如人民币升值30%,一般贸易品的出口价格可能只提高15%。

其次,对于人们最担心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价格提高,其实是有好处的。一件衬衣在美国卖$30,提高到$50,没有理由认为美国消费者就不买衬衣,或转向墨西哥购买。即使如此,我国减少廉价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数量而提高售价,也不会降低出口金额,同时可减少国际贸易摩擦。

范金教授曾采用社会核算矩阵技术,从一般均衡分析角度,以2005年中国社会核算矩阵为冲击对象,就人民币分别升值3%,5%,10%,20%和30%对我国的进出口所受影响进行情景分析,得出两点结论:①人民币升值3% 促进出口增加0.43个百分点,随升值幅度增加,出口增加幅度也扩大。人民币升值30%后,出口增加4.26个百分点。表明人民币不论温和升值还是大幅度升值,都不损害中国出口。②人民币升值3% 促进进口增加0.32个百分点,随升值幅度的增加,进口增加幅度也扩大,人民币升值30%,进口增加2.32个百分点。

可见,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是有利的,不仅不会“打击出口”,而且还可以改善贸易条件。

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国内经济的影响

国内物价、国民收入与就业、产业结构受汇率变动影响较大。本文仅谈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国内物价变动的影响。升值后,导致进口商品以人民币表示的价格下降,往往使我国居民对国产同类产品的需求下降,进而导致国内消费品价格下降。但是,目前我国的进口接近半数属于来料加工和来料装配贸易。这些进口品价格下降不会带动国内产品价格的普遍下降,且近年来大部分初级产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美元单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1993~2000年,中国进口价格总指数上升了19%,其中制成品上升20%,初级产品上升16%。

尽管如此,人民币升值,对国产同类型产品产生的影响也会使国内企业的风险加大。因为汇率的变动引起进口材料、外销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从而必然影响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此外,长期看,在消除短期通货膨胀后,可能会引起通货紧缩,不利我国经济发展。

三、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

一方面,储备货币的汇率变动会影响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另一方面,本国货币汇率变动会通过资本转移和对外贸易影响本国的外汇储备。此外,储备货币汇率不稳会影响和削弱储备货币的地位和作用。

国际金融学原理告诉我们,汇率对外汇储备起决定性作用,外汇储备的增减是汇率变动的结果,币值的低估或高估则通过引起贸易收支的变化最终导致外汇储备的增减,我国外汇储备之所以不断增长,原因之一就是人民币汇率低估带来了贸易上的相对优势。

但需要说明的是,长期顺差、过多的外汇储备也会对我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第

一,促使人民币发行量增加,从而加重已经出现的通货膨胀;第二,长期贸易顺差加重本已过多的外汇储备,不利于资金充分运用;第三,当储备货币(如美元)发生贬值时,也会使我国蒙受巨大的损失。此外,由此引发的国际关系紧张也不可忽视。

可见,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经济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对外贸易、国内物价和外汇储备方面,从总体看,升值利大于弊,我国的人民币在长期被低估之后的缓慢升值必然会对我国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

一般表现:

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扩大贸易顺差或减少贸易逆差

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减少贸易顺差或扩大贸易逆差

或者说,人民币升值,欠的外债变少,存的外币价值缩水了。出口的产品贵了,进口的产品便宜了。

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降低进口成本有利于扩大利用外资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减轻偿债负担有利于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和货币的信心有利于加快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增加我国百姓的财富效应有利于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有利于我国产品成本构成的调整人民币适度升值,可以更好地理顺各种贸易关系人民币适度升值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利于推动部分出口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削弱我国外贸出口增长

不利于我国吸引外资

使我国就业压力加大

我国的农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

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汇率稳定汇率是一种最重要的资源配置价格。汇率的失衡或错估,不仅破坏了经济的外部均衡,对于国内宏观经济稳定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也会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所以,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力求使汇率制度有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1994年到2005年汇改之前我国实行的是单一的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该制度存在多种缺陷,是我国汇率被动的受制于美元的币值,在美元地位下降和货币多元化的条件下,该制度已经不适应我经济发展需要。2005年汇改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的汇率制度。我国专家学者普遍认可的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几个关键因素归纳如下:(1)物价水平,通货膨胀;(2)利差(相对利率水平);(3)国际收支;(4)经济增长率;(5)政策因素。笔者在本文中尝试从实证角度分析以上几个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最后本文根据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和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对人民币汇率稳定提出了相关政策。 1.通货膨胀使一国的货币在国内购买力下降,使货币对内贬值,理论上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对内贬值,必然引起对外贬值若中国的通货膨胀率相对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人民币的相对币值也就是说其购买力在下降,人们会倾向于将手中的本币转化为其他货币,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缓解,国内通胀也会导致以本币标价的出口价格上升,出口减少,长期会改善经常账户收支,人民币升值压力缓解。 2000-2010年人民币汇率和通胀率相关性分析 对美元汇率(1RMB)通胀率 对美元汇率(1RMB) 1 通胀率0.718840209 1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但是结合我国2000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通胀率的相关分析来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国内通胀率相关系数为0.7188,强度正相关,对于我国而言,通胀率我国货币对内贬值,但是对外却是升值的,这种不均衡产生的原因在于,我国汇改以前为刺激出口,长期压制本币汇率的反弹,再加上近些年我国巨额的顺差和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压力大,这些因素抑制了通胀对汇率的拉低作用。 2.相对利率水平,我们在这里结合政策因素来分析,原则上只要存在相对利差,就存在资本套利的条件,在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条件下,一国利率的提高

汇率波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汇率波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汇率波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学号Y07030039000001 姓名简春涛 学院远程教育学院指导教师 专业金融学论文成绩 完成时间:2010 年 6 月30 日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Graduation Thesis / Design Title Exchange rate undulation to monetary policy influence Department / School Distance Education Specialty(choose one)International Trade Author of Thesis/Design chuntao jian Student ID No. XXXXXXXXX

Thesis Advisor Grade XXXX Date XXXXX 论文审题表 选题研究 课题 汇率波动的影响 题 目 汇率波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选题 说明 论 文 要 点 本文论述了影响汇率波动 的因素包括:国际收支,利率和 通货膨胀等。汇率波动对货币政 策作用的影响表现在:影响货币 供应量,中央银行的产出,利率 和国际金融业务等。分析得出这 种影响既有积极的又有消极的, 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抵消其负面 影响。

研 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全面阐述汇率波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研究基础针对当前国内外的金融状况,以影响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为基础进行论述,分析汇率波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定题 题 目 汇率波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指导 教师 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时间年月日

利率与汇率

2.1 汇率政策和利率政策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宏观调控中并没有对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给予足够的重视,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几乎是完全分离的。从1994年以来,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由此开始,我国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之间的影响日益密切。 2.1.1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 首先,利率政策通过影响经常项目对汇率产生影响。当利率上升时,信用紧缩,贷款减少,投资和消费减少,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进口,促进出口,减少外汇需求,增加外汇供给,促使外汇汇率下降,本币汇率上升。与利率上升相反,当利率下降时,信用扩张,货币供应量(M2)增加,刺激投资和消费,促使物价上涨,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在这种情况下会加大对外汇需求,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 这里以人民币利率下调为例来说明利率-汇率机制的传导效应:利率下降,国内需求上升,进口需求也上升,导致人民币汇率下降;进口需求上升和通货膨胀率上升,使得对人民币贬值预期增加,企业进口增加而出口减少,资金外流增加,导致人民币汇率下降。实际利率的下降引起外汇汇率上升、人民币汇率下降。实际上,人民币汇率下降的效果是扩张性的:一方面,人民币汇率下降,在国外相对价格变化的影响下,由于出口扩大,在乘数作用下使国民收入得到多倍扩张,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下降通过收入再分配效应和资产效应导致国内需求下降;与此同时,出口企业利润增加,进口商品成本上升,推动一般物价水平上升。总之,人民币利率下调造成人民币汇率下降,对总需求的影响是双重的。 其次,通过影响国际资本流动间接地对汇率产生影响。当一国利率上升时,就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从而增加对本币的需求和外汇的供给,使本币汇率上升、外汇汇率下降。而且,一国利率的提高,促进国际资本流入增加,而资本流出减少,使国际收支逆差减少,支持本币汇率升高。与利率上升相反,当利率下降时,可能导致国际资本流出,增加对外汇的需求,减少国际收支顺差,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 2.1.2汇率变动对利率的影响 汇率变动对利率的影响也是间接地作用,即通过影响国内物价水平、影响短期资本流动而间接地对利率产生影响。 首先,当一国货币汇率下降时,有利于促进出口、限制进口,进口商品成本上升,推动一般物价水平上升,引起国内物价水平的上升,从而导致实际利率下降。这种状况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从而造成借贷资本供求失衡,最终导致名义利率的上升。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上升,对利率的影响正好与上述情况相反。 其次,当一国货币汇率下降之后,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往往使人们产生该国货币汇率进一步下降的预期,在本币贬值预期的作用之下,引起短期资本外逃,国内资金供应的减少将推动本币利率的上升。如果本币汇率下降之后,人们存在汇率将会反弹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则可能出现与上述情况相反的变化,即短期资本流入增加,国内资金供应将随之增加,造成本币利率下降。

利率与汇率的关系

利率与汇率的关系 1.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 首先,利率政策通过影响经常项目对汇率产生影响。当利率上升时,信用紧缩,贷款减少,投资和消费减少,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进口,促进出口,减少外汇需求,增加外汇供给,促使外汇汇率下降,本币汇率上升。与利率上升相反,当利率下降时,信用扩张,货币供应量(M2)增加,刺激投资和消费,促使物价上涨,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在这种情况下会加大对外汇需求,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实际利率的下降引起外汇汇率上升、人民币汇率下降。 其次,通过影响国际资本流动间接地对汇率产生影响。当一国利率上升时,就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从而增加对本币的需求和外汇的供给,使本币汇率上升、外汇汇率下降。而且,一国利率的提高,促进国际资本流入增加,而资本流出减少,使国际收支逆差减少,支持本币汇率升高。与利率上升相反,当利率下降时,可能导致国际资本流出,增加对外汇的需求,减少国际收支顺差,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 2.汇率变动对利率的影响也是间接地作用,即通过影响国内物价水平、影响短期资本流动而间接地对利率产生影响。 首先,当一国货币汇率下降时,有利于促进出口、限制进口,进口商品成本上升,推动一般物价水平上升,引起国内物价水平的上升,从而导致实际利率下降。这种状况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从而造成借贷资本供求失衡,最终导致名义利率的上升。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上升,对利率的影响正好与上述情况相反。 其次,当一国货币汇率下降之后,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往往使人们产生该国货币汇率进一步下降的预期,在本币贬值预期的作用之下,引起短期资本外逃,国内资金供应的减少将推动本币利率的上升。如果本币汇率下降之后,人们存在汇率将会反弹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则可能出现与上述情况相反的变化,即短期资本流入增加,国内资金供应将随之增加,造成本币利率下降。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下降之后能够改善该国的贸易条件,随着贸易条件的改善将促使该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外汇储备的增加意味着国内资金供应的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主要影响 (2)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主要影响 (一)汇率变动对一国国内经济的影响 汇率变动首先会在短期内引起进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发生变化,继而波及整个国内物价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整个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并导致对经济发生长期影响。 1、汇率变动对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的影响 本国货币汇率上升,会使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降低,本国进口的消费资料与原料的国内价格就会随之降低。本国货币汇率下降,会使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提高,本国进口的消费品与原料因本币汇率下跌而不得不提高售价以减少亏损。 进口商品: 外汇汇率↑(本币汇率↓) -----进口商品的国内P↑ 外汇汇率↓(本币汇率↑) -----进口商品的国内P↓ 2、汇率变动对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的影响 外国货币汇率上升,会使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提高; 外国货币汇率下降,会使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下降。 出口商品: 外汇汇率↑(本币汇率↓) -----出口商品的国内P↓ 外汇汇率↓(本币汇率↑) -----出口商品的国内P↑ 3、汇率变动对国内其她商品的价格的影响 外币汇率上升即本币汇率下降,导致进口商品与出口商品在国内的售价提高,必然要导致国内其她商品价格的提高,从而会推动整个物价的上涨;外币汇率下降或本币汇率上升,导致进口商品与出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降低,必然会促进国内的整个物价水平下降。 其她商品: 外汇汇率↑(本币汇率↓) -----其她商品的国内P↑ 外汇汇率↓(本币汇率↑) -----其她商品的国内P↓ (二)汇率变动对一国对外经济的影响--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汇率变动对一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汇率稳定,有利于进出口贸易的成本及利润的框算,有利于进出口贸易的安排;汇率变动频繁,会增加对外贸易的风险,影响对外贸易的正常安排。一般说来,本币对外贬值具有扩大本国商品出口的作用。同时,本币汇率下降,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的价格会提高,就会影响进口商品在本国的销售,从而起到抑制进口的作用。相反,本币汇率上涨,会起到限制出口、刺激进口的作用。 第二、汇率变动对一国资本流动的影响 当以本币所表示的外币汇率上涨时,则意味着本币价值的下跌,本国资本为防止货币贬值的损失,常常调往或逃往国外;同时,汇下跌有利于吸引外国资本流入。相反,如果外币汇率下降、本币币值上升,则会引起在国外的本国资本回流与不利于外国资本流入。 第三、汇率变动对一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本币汇率下跌,有利于增加出口与吸引外国资本流人,可以抑制进口与外国资本流出,从而有利于国际收支逆差的缩小;相反,本币汇率上涨则有助于国际收支顺差的减少。 第四、汇率变动对一国通货膨胀的影响 一般来说,一国货币的对外贬值或升值即汇率变动,总就是要间接地影响到一国货币的对内价值。一国货币汇率下跌会使出口商品增加与进口商品减少,从而使国内市场的商品供应相对减少;一国汇率下跌会使资本流入增加,从而使本币供应相应增加,这两种情况都会相对导致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相反,一国货币汇率上涨,则有利于减轻该国通货膨胀的压力。

影响外汇汇率的政治因素

影响外汇走势的政治因素 一、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改变货币的供求关系来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这些政策在影响宏观经济的同时,必然 要影响到汇率的走向。 1、宽松性与紧缩性货币政策 当中央银行认为经济处于衰退期时,就会采取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的方式,或者同时降低央行的基准利率,以刺激商业 信贷行为,实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就可能减少货币供应量,或者同时采取加息的措辞,以此 来减小通货膨胀的压力,保证经济的正常稳步发展,因为过快的经济增长会产生大量的经济泡沫,或者产生过多的银行 潜在不良信贷,为将来的经济发展埋下隐患。 2、强势货币和弱势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职能是稳定货币汇率,但在本币与外币的比率中,不同国家的中央银行也会因为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选择性采取强势货币和弱势货币政策,也可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强弱货币政策。 最坚持强势货币政策的货币莫过于美元,即便是在经济衰退期,美国政府虽然有时候不得不在实质上采取了一些非强势货币的手段,总的来说美国官员一致都是坚持强势货币政策不变,只有强势的美元货币政策,才能在经济衰退期尽量稳 定留在美国的大量国际游资,不至于因为经济衰退而给美国经济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而最坚持弱势货币政策的货币莫过于日元,由于日本是出口导向型经济,日元的弱势有助于日本企业在海外有更好的竞 争优势,所以我们才会看到每当日元持续上涨的时候,日本央行和财务省官员经常站出来讲话声称要干预外汇市场日元 的走势。 二、财政政策 一国政府的财政政策也是调控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财政政策对汇率变动的影响主要涉及财政开支和税收两个方面。为了刺激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往往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开支或者降低税率,也可能是两项同时 实施增强力度;如果有必要抑制社会的消费欲望,减缓过快的经济增长,政府也会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并 减少政府开支。 财政政策对外汇市场相关货币走势的影响,最直接地体现在该国经济发展趋势上,如果政策有助于经济向好,这对该国 货币的走势是非常有利的;反之,如果经济疲软,则可能导致该国货币的下跌。当然财政政策有的时候也是服务于政治的, 三、中央银行的宏观影响 1、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 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最根本的目的是要稳定货币汇率,或者是要让货币汇率向该国政府需要的价位靠近。另外一个顺带的目的是向市场表明央行的意图,或者树立市场对央行的信心,试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市场的人气。 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严格说来是一种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行为,其自然有利有弊。有利的是干预市场就能很快 实现效果,而不用调整国内的货币政策或者财政政策,这样的决策更容易做,决策风险更小;不利的则是敢于效果所持 续的时间较短,大多数干预都只能起到很简短的效果,比如日本央行在2003年的多次干预中,往往一次数亿资金的干 预只能改变几个小时的行情,很快市场又恢复原来的运行趋势。汇率的走势归根到底取决于两国的实际经济水平和其他 综合因素。 口头干预

人民币贬值为例,简述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一国经济实力的变化与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是决定汇率长期发展趋势的根本原因。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外汇市场中,市场人士都十分关注各国的各种经济数据,如国民经济总产值、消费者物价指数、利率变化等。在外汇市场中,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和了解各种数据、指标与汇率变动的关系和影响,才能进一步找寻汇率变动的规律,主动地在外汇市场寻找投资投机时机和防范外汇风险。 在经济活动中有许多因素影响汇率变动,列举如下: 一、国际收支状况。国际收支状况是决定汇率趋势的主导因素。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中的各种收支的总和。一般情况下,国际收支逆差表明外汇供不应求。在浮动汇率制下,市场供求决定汇率的变动,因此国际收支逆差将引起本币贬值,外币升值,即外汇汇率上升。反之,国际收支顺差则引起外汇汇率下降。要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国际收支变动决定汇率的中长期走势。 二、国民收入。一般讲,国民收入增加,促使消费水平提高,对本币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如果货币供给不变,对本币的额外需求将提高本币价值,造成外汇贬值。当然,国民收入的变动引起汇率是贬或升,要取决于国民收入变动的原因。如果国民收入是因增加商品供给而提高,则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该国货币的购买力得以加强,外汇汇率就会下跌。如果国民收入因扩大政府开支或扩大总需求而提高,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超额的需求必然要通过扩大进口来满足,这就使外汇需求增加,外汇汇率就会上涨。 三、通货膨胀率的高低。通货膨胀率的高低是影响汇率变化的基础。如果一国的货币发行过多,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就会造成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使一国的货币在国内购买力下降,使货币对内贬值,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对内贬值,必然引起对外贬值。因为汇率是两国币值的对比,发行货币过多的国家,其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减少,因此在该国货币折算成外国货币时,就要付出比原来多的该国货币。通货膨胀率的变动,将改变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量以及对债券收益、外币价值的预期。通货膨胀造成国内物价上涨,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出口亏损,进口有利。在外汇市场上,外国货币需求增加,本国货币需要减少,从而引起外汇汇率上升,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相反,如果一国通货膨胀率降低,外汇汇率一般会下跌。 四、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是决定货币价值、货币购买力的首要因素。如果本国货币供给减少,则本币由于稀少而更有价值。通常货币供给减少与银根紧缩、信贷紧缩相伴而行,从而造成总需求、产量和就业下降,商品价格也下降,本币价值提高,外汇汇率将相应地下跌。如果货币供给增加,超额货币则以通货膨胀形式表现出来,本国商品价格上涨,购买力下降,这将会促进相对低廉的外国商品大量进口,外汇汇率将上涨。 五、财政收支一国的财政收支状况对国际收支有很大影响。财政赤字扩大,将增加总需求,常常导致国际收支逆差及通货膨胀加剧,结果本币购买力下降,外汇需求增加,进而推动汇率上涨。当然,如果财政赤字扩大时,在货币政策方面辅之以严格控制货币量、提高利率的举措,反而会吸引外资流入,使本币升值,外汇汇率下跌。 六、利率利率在一定条件下对汇率的短期影响很大。利率对汇率的影响是通过不同国家的利率差异引起资金特别是短期资金的流动而引起作用的。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两国利率差异大于两国远期、即期汇率差异,资金便会由利率较低的国家流向利率较高的国家,从而有利于利率较高国家的国际收支。要注意的是,利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与作用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与作用 一、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1.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1)影响物价的上涨或下降 汇率变动后,立即对进口商品的价格发生影响。首先是进口的消费品和原材料价格变动,进而以进口原料加工的商品或与进口商品相类似的国内商品价格也发生变动。 汇率变动后,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也发生变动。如本币汇率下降,则外币购买力提高,国外进口商就会增加对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在出口商品供应数量不能相应增长的情况下,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必然上涨。在初级产品的出口贸易中,汇率变化对价格的影响特别明显。在资本主义周期的高涨阶段,因国内外总需求的增加,进口增多,对外汇需求增加,外币价格高涨,导致出口商品、进口商品在国内价格的提高,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了整个物价水平的高涨。 (2)一定情况下影响出口商品的生产部门 外币升值时,将使进口商品变得更贵,从而使以进口原材料为主的出口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上升,削弱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而对以国内原材料为主的出口商品生产者较为有利。 外币贬值时,将使进口商品变得便宜,从而使以进口原材料为主的出口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下降,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也增强,而同时以国内原材料为主的出口商品生产者则得不到由于汇率变动而带来的好处。 非贸易项目由于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而发生的资本流向的变化等,也将对出口商品生产部门的资金供求等方面发生相应的影响。 2.汇率变动对一国对外经济的影响 (1)对一国资本流动的影响 从长期看,当本币汇率下降时,本国资本为防止货币贬值的损失,常常逃往国外,特别是存在本国银行的国际短期资本或其它投资,也会调往他国,以防损失。如本币汇率上涨,则对资本移动的影响适与上述情况相反。也存在特殊情况,近几年,在短期内也曾发生美元汇率下降时,外国资本反而急剧涌入美国进行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利用美元贬值的机会,取得较大的投资收益,这对缓解美元汇率的急剧下降有一定的好处,但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美元的特殊地位决定的。 (2)对对外贸易的影响 本币价值下降,具有扩大本国出口,抑制本国进口的作用,从而有可能扭转贸易收支逆差。(3)对旅游部门的影响 其它条件不变,以本币表现的外币价格上涨,而国内物价水平未变,对国外旅游者来说,本国商品和服务项目显得便宜,可促进本国旅游及有关贸易收入的增加。 3.汇率变动对一国黄金外汇储备的影响 (1)储备货币的汇率变动影响一国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储备货币升值,则一国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提高,反之则降低。 (2)本国货币汇率变动,通过资本转移和进出口贸易额的增减,直接影响本国外汇储备的增加或减少。 (3)汇率变动影响某些储备货币的地位和作用。 二、汇率变动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汇率变动会对经济带来哪些主要影响

汇率变动对经济带来的影响 班别:0942班 学号:0902******** 姓名:莫金玲 汇率变动可能会对一国经济产生严重的影响,。一国货币不管升值还是贬值,只要持续或大幅度的波动,都会对一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汇率的变动会对外汇收支、资本流动、外汇储备、物价、一国产业结构、国际经济关系、微观经济活动和国民收入等产生影响。以下我们详细的分析汇率变动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第一,汇率变动对外汇收支的影响。 1.汇率变动对外汇收支的一般影响。汇率变动将使该国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该国的进出口,进而影响外汇收入和支出。 2.贬值效应的制约因素。贬值的直接影响是扩大需求但能否增加出口,能否一定增加外汇收入呢?这会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生产能力和价格需求弹性。对于生产能力过剩的国家需求增加带来的效应明显,但若一国生产能力有限,即使国外需求量增加,也难增加出口。进一步看,贬值可使本国商品在国外的外币价格降低,竞争力提高,从而使出口增加,但只有当出口量增加的幅度大于出口品下降的幅度,贬值才能使该国出口外汇收入有所增加,这取决于国外对该国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需求弹性。 3.贬值对出口收入的影响。当一国货币贬值时,如果需求弹性足够大外国增加的购买量足以抵消出口价格的下降,该国的外汇收入就会增加;如果需求弹性较小,增加的购买量不足以抵消出口价格下降,该国的外汇收入反而会减少。 4.贬值对进口支出的影响。一国货币对外币贬值能减少外汇支出,而能否增加外汇收入,取决于出口价格需求弹性是否大于1.而且当一国进出口产品价格需求弹性需求大于1时,则会起到增加外汇收入、减少外汇支出的收支总体改善效果,从而有助于改善国际收支的逆差。 5.J曲线效应。货币贬值后,贸易逆差不仅往往不会立即改善,反而会先恶

汇率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汇率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过一个学期对世界经济概论课的学习,我对经济也有了一定的认知,我在此对人民币汇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一话题作一点简要分析。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国民经济的说可以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增长,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有利于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可以使在华投资的外资企业利润增加,从而增强外商投资信心,使其进一步追加投资或进行再投资;人民币汇率的提升将吸引更多外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间接投资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有利于减轻外债还本付息能力,人民币汇率上升,来偿还外债还本付息的本币数量相应减少,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外债负担。同时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中国的进口,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贸易条件是个大的改善。随着贸易顺差的加剧,我国贸易条件曾一度处于恶化的情况。根据商务部的一份调查显示,我国进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于出口商品的价格比值正在提升,这说明我国的国民福利正在向外流失,必须更多进口商品才能换回同样数量的出口商品。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初级产品和制成品的美元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升趋势,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导致进口的需求在进一步上升。人民币的升值会降低进口产品的价格,尤其是原材料和高级设备价格的降低,使得原料进口依赖型厂商的成本下降,有利于企业进一步引进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人民

币升值优化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由于人民币的升值会引起国内更加激烈的竞争,同时可以减少国外无效率企业的恶性竞争,另外,能够加快企业走向世界的步伐。不难发现,德国、日本等大国的国际品牌都是在本国货币升值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可见,本国货币的增值可以让本国企业在优胜劣汰的压力下,不断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但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国民经济也有负面影响。诱导通货紧缩,一国货币汇率变动会引起该国进出口商品价格的涨跌。如果进口的是消费品那么汇率变动只会影响同类消费品的 变化和国内的这种消费品的需求弹性,进口商品竞争的同类产品的供给弹性及替代程度。同时会抑制中国的出口,人民币升值后,将会对我国的出口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一方面我国出口企业成本相应提高,另一方面,以外币表示的我国商品的价格会上涨,在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必然会出现上扬,从而削弱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而由于本国商品价格上升,国内也会增加对外国进口商品的消费,减少对本国商品的消费,这将对国内这种以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的市场造成极大伤害。目前,中国有效劳动力数量和质量都在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的速度并不足以抵消这种压力。如果人民币升值,经济增长将更趋缓慢,劳动力市场由于供给过剩,竞争将加剧,工资不会上涨,这不利于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另外,人民币汇率上升还会导致中

利率与汇率的关系

利率与汇率的关系 利率(Interest),就其表现形式来说,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多年来,经济学家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一套能够完全解释利率结构和变化的理论。“古典学派”认为,利率是资本的价格,而资本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利率的变化;凯恩斯则把利率看做是“使用货币的代价”;马克思则认为“利率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借贷资本家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一种表现形式”。 利率通常由国家的中央银行控制,所有国家都把利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上升时,便提高利率、收紧信贷;当过热的经济和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后,又会把利率适当地调低。 汇率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和其他商品的定价机制一样,它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所决定。外汇是一种金融资产,人们持有它,是因为它能带来资本的收益。人们在选择是持有本国货币还是持有某一种外国货币时,首先也是考虑持有哪一种货币能够给他带来较大的收益,而各国货币的收益率首先是由其金融市场的利率来衡量的。某种货币的利率上升,则持有该种货币的利息收益增加,吸引投资者买入该种货币,因此,对该货币有利好的支持;如果利率下降,持有该种货币的收益便会减少,该种货币的吸引力也就减弱了。因此,利率升,货币强;利率跌,货币弱。 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在外汇市场均衡时,持有任何两种货币所带

来的收益应该相等,这就是:Ri=Rj(利率平价条件)。这里,R代表收益率,i和j代表不同国家的货币。如果持有两种货币所带来的收益不等,则会产生套汇:买进一种外汇,而卖出另一种外汇。这种套汇,不存在任何风险。因而一旦两种货币的收益率不等,套汇机制就会促使两种货币的收益率相等。也就是说,不同国家货币的利率内在地存在着一种均等化倾向,这是利率指标对外汇汇率走势影响的关键方面,也是投资者解读和把握利率指标的关键。例如,1987年8月,随着美元下跌,人们争相购买英镑这一高息货币,致使很短时间内英镑汇率 由1 65美元升至1 90美元,升幅近20%。为了限制英镑升势,在1988年5~6月间,英国连续几次调低利率,由年利10%降至7 5%,伴随每次减息,英镑汇率都会下跌。但是由于英镑贬值过快、通货膨胀压力增加,随后英格兰银行被迫多次调高利率,使英镑汇率又开始逐 渐回升。 美元的走势,受利率因素的影响很大。在一般情况下,美元的利率下跌,美元的走势就会疲软;美元的利率上升,美元的走势就会强劲。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在美国存在大量贸易逆差和巨额财政赤字的情况下,美元依然坚挺,其原因就是美国实行高利率政策,促使大量资本从日本和西欧流入美国。

通货膨胀、利率与汇率的关系

利率与汇率是资金的两个价格,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利率的走势也是外汇市场的焦点。但是,通货膨胀、利率与汇率的关系相对要复杂一些,不象经济增长、外贸赤字与汇率的关系那么简单,因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把握住汇率的波动趋势。如果美国物价不断上涨,美国的中央银行联储就会提高利率以对抗潜在的通货膨胀,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美国的货币美元就由于和其他国家货币的利率差扩大,在资金市场上的吸引力相对提高,资金就会从欧元、日元等其他货币流向美元,使美元受到追捧而升值,从这方面看美国提高利率对美元的汇率有支持;但是,提高利率会引起美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下跌,表明在美国金融市场进行投资的收益率下降,由于国际游资是要寻找投资回报的,面对一个开放的国际金融市场,这些游资在美国不能获得理想的回报,必然要离开美国,到别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诸如欧洲、日本、东南亚等去寻找新的投资机会,这样又会对美元的汇率构成贬值的压力。另外,利率的上升会对经济的增长产生阻碍作用,从这些方面看,加息最终使汇率受到损害。最明显的例子是在1995年,美国因为担心经济过热而提高利率,导致道琼斯股票指数的暴跌,最终使美元的汇率在当年创下历史最低记录。 因此,面对提高利率使该国汇率出现上升和下降的两种可能性,我们不要用恒等式的概念去套,而是对当时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关键是要看提高利率在吸引资金流入和引起资本市场下跌而资金外流方面,哪一个产生的影响更大一些。特别是要留意股市的下跌是一种由于利率上升引起的短时间的调整,还是一种由于经济增长受阻而出现的中长期下

跌趋势。例如去年以来美国联储为对抗潜在的通胀压力,不断提高利率,前后达6、7次之多,但前面的加息虽然当时对美国股市造成压力,但从其后公布的经济数据看,美国经济并没有由于加息而受影响,股市在经短暂回调后仍继续上升,因此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继续逞强。但在最后的加息后,美国经济数据差强人意,大公司盈利受到影响,美国股市动荡中大幅下调,美元对欧元汇率终于也因此而下跌7%左右。 在这一分析中,除了留意美国经济的有关数据外,必须密切关注美国的物价直属,具体而言是美国的消费物价指数(CPI)和生产价格指数(PPI),将有助于我们把握美国的通胀情况。四、政治因素分析 经济与政治是密不可分的,国际上任何重大政治事件的发生及其所造成的各种矛盾、冲突、对立,甚至战争,都会对国际经济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任何重大政坛人物的变更,由于其经济、政治观点、政策的不同,也会对国际政治、经济产生影响;国际游资除了要寻找理想的投资回报外,还注重资金的安全性,因此,政治与汇率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且,由于政治因素的出现多带突发性,来得快,去得猛,事前无征兆,难以预测,故此对汇市的破坏力极大,造成外汇汇率短时间的大起大落。因此作为一个外汇炒家不但要留意各国经济的变化,也必须要经常了解、分析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及地区性热点问题的动态,掌握一般性的规律,对有关时间作出迅速的反应,否则很容易吃亏。 那么,什么是一般性的规律呢?从到目前为止的情况看,美国是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其经济、军事等实力都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

利率变动对汇率形成影响效果的实证分析--已改

利率变动对汇率形成影响效果的实证分析 摘要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及汇率市场化不断向前推进的背景下,研究利率变动对汇率形成影响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考虑到实证研究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2000年-2013年的银行间7天内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INT)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NEER)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及回归分析,得出2000年-2013年的银行间7天内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INT)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NEER)之间存在显著性关系,即利率变动会对汇率形成显著性影响,且该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希望本文的研究为我国政府关于利率及汇率的变动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利率变动;汇率变动;实证分析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form of the currency field of interest rate and the change of exchange rate currency,to study the effect of interest rate changes on exchange rate formation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In this paper, we select the weighted average interest rate (INT)and the nomin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NEER)data of the average interest rate and the nomin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of the bank within 7 days of the year 2000-2013,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using SPSS software,It is concluded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eighted average rate of inter bank offered rate(INT)and the nomin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NEER)between the banks within 7 days of -2000 2013 ,Namely, interest rate changes will form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xchange rate,and the results have strong robustness,I hope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provides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government's decision on interest rate and exchange rate. Keywords:Interest rate fluctuation;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 empirical analysis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美国量化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摘要:在2007年当中,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危机爆发后美国为了复苏经济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量化宽松政策。随着经济危机的在全球的影响不断加大,美国先后实行了四轮的量化宽松政策,以求刺激、稳定经济,增加就业率。从而使经济复苏。量化宽松政策的主要手段银行购买国债或中长期债券,增加货币供给,为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资金,也就是增印货币。这种做法无形中使本国的货币发生贬值。因为美元为世界货币,而且我国持有大家的美元外汇储备。所以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实施的同时不免对我国的经济产生影响,其中就包括人民币汇率。本文从量化宽松政策的背景内容说起,为大家介绍了美元的国际地位。接着为大家讲述量化宽松政策的内容及影响,然后为大家阐述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人民币汇率、汇率制度、以及汇率的变化对我国经济进出口、经济结构、推动汇率改革的影响。事实证明只有推动汇率改革,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才能保持我国汇率的独立性。最后本文根据美国对我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然后对美国将要进行第五轮量化宽松政策做出了预计和对量化政策对我国的冲击做出了警示。 关键词:美元;量化政策;人民币汇率;影响;应对策略 一、引言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在2007年美国因为房地产行业泡沫破碎,大量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的破产,其投资基金被迫关闭,使美国股市产生了剧烈的风暴、动荡。对金融市场造成了隐约性的流动不足,从而导致的金融危机。次贷危机抑制了美国的消费需求,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失业数据进一步扩大。为了摆脱这一困境,增加资产的流动性,稳定国内的金融市场,刺激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从2008年至今,美国先后实行了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现在的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美国又是世界的经济中心,美国的经济能影响到其他国家,所以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后很快的蔓延到全世界,对世界各个国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美国为了刺激经济的复苏所实行的量化宽松政策不免对我国外汇造成影响,而汇率是国际贸易中用于调节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国际贸易中的杠杆。维持国家汇率的稳定和控制外汇对我国进出口有益的变动对我国来说是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从各个方面对人民币汇率造成影响的研究,从而找出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的原因和对其影响提出建议和结果方法。 (二)美元的国际地位 拥有强势的货币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梦想。若一个国家的国币强势其货币具有较高国际储备,币值能很稳,受外部影响元素较少。能引领着国际货币的发展方向。而美国就是的美元就是强势货币。自从布雷德森林体系解体、黄金不再货币化,世界上的货币都是使用的不兑现的信用货币。货币本身不存在价值,不再和任何一种商品有固定的比例关系,蜕变成了不折不扣的价值符号。就是这种没有任何价值的价值符号钞票美元,可以在国内和国外换取其它国家有价值的商品和他们的劳动成果。现在的货币实质上可以看作是发行国给持有国的一张欠条,为什么美元会是强势货币 1.要成为世界货币需要发行国有足够的信誉。而美国土地辽阔、资源丰富,经济实力世界第一,国内通货流通和物价长期稳定,美元汇率长期内在世界大部分货币中处于强势地位,有实力信誉的基础。

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之欧阳歌谷创作

利率对经济的影响 欧阳歌谷(2021.02.01) (一)利率变动对资金供求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中,利率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这种杠杆作用首先表现在对资金供求的影响上.利率水平的变动对资金盈余者的让渡行为有重要影响,它对资金盈余者持有资金的机会成本大小起决定性作用.当利率提高时,意味着人们借款的成本增大,资金短缺者的负担也越重,他们的借款需要就会受到制约. (二)利率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从宏观看,居民的全部收入可分为消费和储蓄两个部分.储蓄=收入-消费.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储蓄的多少取决于消费倾向.若居民的消费倾向高,则新增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大,储蓄就少.居民的消费倾向除了与目前收入水平、未来收入预期、物价水平及消费观念等有关外,还受利率水平的影响.当利率上升时,会一直人们的消费欲望. 再从厂商投资来看,投资代表着社会资金需要.提高利率则使厂商投资成本增加. 当利率水平提高时,一方面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使社会资金供给扩大,从而有可能使社会产出扩大;另一方面,又可能使投资受到抑制,从而使社会产出减少. (三)利率变动对国际收支有重要影响

当发生严重的逆差时,可将本国短期利率提高,以吸引外国的短期资本流入,减少或消除逆差;当发生过大的顺差时,可将本国绿水平调低,以限制外国资本流入,减少或消除顺差. (四)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 首先,利率政策通过影响经常项目对汇率产生影响。当利率上升时,信用紧缩,贷款减少,投资和消费减少,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进口,促进出口,减少外汇需求,增加外汇供给,促使外汇汇率下降,本币汇率上升。与利率上升相反,当利率下降时,信用扩张,货币供应量(M2)增加,刺激投资和消费,促使物价上涨,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在这种情况下会加大对外汇需求,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这里以人民币利率下调为例来说明利率-汇率机制的传导效应:利率下降,国内需求上升,进口需求也上升,导致人民币汇率下降;进口需求上升和通货膨胀率上升,使得对人民币贬值预期增加,企业进口增加而出口减少,资金外流增加,导致人民币汇率下降。实际利率的下降引起外汇汇率上升、人民币汇率下降。实际上,人民币汇率下降的效果是扩张性的:一方面,人民币汇率下降,在国外相对价格变化的影响下,由于出口扩大,在乘数作用下使国民收入得到多倍扩张,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下降通过收入再分配效应和资产效应导致国内需求下降;与此同时,出口企业利润增加,进口商品成本上升,推动一般物价水平上升。总之,人民币利率下调造成人民币汇率下降,对总需求的影响是双重的。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主要影响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主要影响 (一)汇率变动对一国国内经济的影响 汇率变动首先会在短期内引起进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发生变化,继而波及整个国内物价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整个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并导致对经济发生长期影响。 1、汇率变动对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的影响 本国货币汇率上升,会使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降低,本国进口的消费资料和原料的国内价格就会随之降低。本国货币汇率下降,会使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提高,本国进口的消费品和原料因本币汇率下跌而不得不提高售价以减少亏损。 进口商品: 外汇汇率↑(本币汇率↓) -----进口商品的国内P↑ 外汇汇率↓(本币汇率↑) -----进口商品的国内P↓ 2、汇率变动对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的影响 外国货币汇率上升,会使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提高; 外国货币汇率下降,会使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下降。 出口商品: 外汇汇率↑(本币汇率↓) -----出口商品的国内P↓ 外汇汇率↓(本币汇率↑) -----出口商品的国内P↑ 3、汇率变动对国内其他商品的价格的影响 外币汇率上升即本币汇率下降,导致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在国内的售价提高,必然要导致国内其他商品价格的提高,从而会推动整个物价的上涨;外币汇率下降或本币汇率上升,导致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降低,必然会促进国内的整个物价水平下降。 其他商品: 外汇汇率↑(本币汇率↓) -----其他商品的国内P↑ 外汇汇率↓(本币汇率↑) -----其他商品的国内P↓ (二)汇率变动对一国对外经济的影响--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汇率变动对一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汇率稳定,有利于进出口贸易的成本及利润的框算,有利于进出口贸易的安排;汇率变动频繁,会增加对外贸易的风险,影响对外贸易的正常安排。一般说来,本币对外贬值具有扩大本国商品出口的作用。同时,本币汇率下降,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的价格会提高,就会影响进口商品在本国的销售,从而起到抑制进口的作用。相反,本币汇率上涨,会起到限制出口、刺激进口的作用。 第二、汇率变动对一国资本流动的影响 当以本币所表示的外币汇率上涨时,则意味着本币价值的下跌,本国资本为防止货币贬值的损失,常常调往或逃往国外;同时,汇下跌有利于吸引外国资本流入。相反,如果外币汇率下降、本币币值上升,则会引起在国外的本国资本回流和不利于外国资本流入。 第三、汇率变动对一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本币汇率下跌,有利于增加出口和吸引外国资本流人,可以抑制进口和外国资本流出,从而有利于国际收支逆差的缩小;相反,本币汇率上涨则有助于国际收支顺差的减少。 第四、汇率变动对一国通货膨胀的影响 一般来说,一国货币的对外贬值或升值即汇率变动,总是要间接地影响到一国货币的对内价值。一国货币汇率下跌会使出口商品增加和进口商品减少,从而使国内市场的商品供应相对减少;一国汇率下跌会使资本流入增加,从而使本币供应相应增加,这两种情况都会相对导致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相反,一国货币汇率上涨,则有利于减轻该国通货膨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