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

绝句

五言绝句古诗大全

五言绝句古诗大全 以下是关于五言绝句古诗大全,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1、《饮酒》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3、《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7、《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8、《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9、《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0、《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1、《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2、《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3、《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4、《山中》 ·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5、《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6、《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7、《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18、《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9、《杂诗》 唐·王维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绝句》教学设计

《绝句》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绝句》是唐朝诗人杜甫闲居成都草堂时所作。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的春景。 这首诗色彩明快,意境开阔。全诗每句一景,声形色,近景、远景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绚丽多彩、开阔生动的画卷。描写有动有静,鸣啼的黄莺,飞翔的白鹭是动景,千年积雪,停泊行舟是静景,动静相间,和谐完美。这明快开朗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欢快激扬的思想感情。全诗对仗工整,语言凝练,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1、通过昨天的背古诗比赛,老师知道了我们班的同学们最拿手的就是——背古诗,很多同学一口气背诵了好几首古诗呢!今天,老师就请来一位被尊为“诗圣”的大诗人,你们能叫出他的名字吗?(出示杜甫图片) 2、学生介绍杜甫。 3、老师小结。(杜甫是唐代诗人,自幼好学,7岁就会吟诗,他的诗流传下来的就有1400多首,被誉为“诗圣”。) 4、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原来学过杜甫写的古诗吗? 5、那请同学来背一背。同学们记性真好。 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杜甫的《绝句》 二、自主合作,识记巩固 请大家默读古诗《绝句》,参照助学单完成3道题。 展示: 2、熟识字词,组长组织检查同组学生的识字。 杜绝鸣叫包含停泊柳树门窗山岭吴国 3、完成助学单第3题。 <<绝句>> 两个黄鹂____________,_____白鹭___________。

杜甫《绝句两首》古诗原文及诗意赏析

杜甫《绝句两首》古诗原文及诗意赏析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 ①迟日:指春天。 ②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③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 赏析 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此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

绝句的谋篇布局

第十二讲绝句的谋篇布局(上) 绝句是古典诗歌中最常写、最易学、最难精的诗体。 一首绝句四句,分五言和七言两种。 五言只有二十个字,七言二十八个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体裁最短小者之一,具有篇幅简短、语言精练、意境完整、内涵丰富、声韵优美、易诵易记的特点。 别看绝句字数少,句子少,但在创作中,要怎样安排自己所选取的素材,使简短的诗文中各部分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完美的整体,就需要我们做精心的布局。 那么什么是文章的布局呢? 文章的布局,也就是文章的结构形式。 我国的古代的诗文理论家喜欢把结构布局比作建房和裁衣,刘勰在《文心雕龙附会》中说:“筑室之须基构,裁衣之待缝缉。”应当“总文理,统首位,定与夺,合涯际。弥论一篇,便杂而不越”。 用现代的话说。大意就是:布局是把选取的一定的素材,根据显示主题,表现内容的需要,进行恰当的剪裁和合理的安排,使诗文中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一篇短短的绝句是不可能同时具备以上的全部要求的,但它总是或多或少的具备其中的几个方面。 那么,如何来安排绝句的结构布局呢? 一般来说,绝句的布局,主要有一下几种方法: 一、起承转合法 我们先来看一首诗: 五绝童趣(新韵) 轻风拂细柳,明月罩芙蓉。 两小池边坐,话说织女星。 第一句:“轻风拂细柳”为诗的开头,描写了眼前夏夜荷塘岸边的景象,荷风轻轻地吹拂着岸边的细柳。 (有人说,细柳是春天的的景象,但事实上,夏天柳枝仍然比较细弱,特别是河边的垂柳) 第二句:“明月罩芙蓉”,第二句是承接第一句,继续描写眼前之景象,是对第一句景物描叙的一个继续和补充,明月笼罩着池塘中的莲荷。 首联两句都是写景,是描绘出一种特定的环境气氛; 第三句由首联的写景转而写人,写两个年轻人坐在池塘岸边,那么他们坐在那里干什么呢? 第四句作出结语,原来他们是在那里叙说织女星的故事。

五言绝句大全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秋浦歌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歌 唐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怨情 唐李白 美人卷珠帘, 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 不知心恨谁。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 玲珑望秋月。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劳劳亭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 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 不遣柳条青。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前出塞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竹里馆 唐王维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 王孙归不归。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栾家濑 唐王维 飒飒秋雨中, 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 白鹭惊复下。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洛中访袁拾遗 唐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 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 何如北地春。 送朱大入秦 唐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 宝剑值千金。

二年级语文下册《绝句》教案 (2)(最新)

二年级语文下册《绝句》教案范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绝句》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2.学习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初步了解古诗对仗工整的特点。 3.学习杜甫的另一首古诗《绝句》。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复习《早发白帝城》 二、学习《绝句》 1、介绍作者 杜甫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他一生写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公元762年,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安史之乱平定之后,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了成都草堂。这时他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机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一组即景小诗。兴到随笔,事先既未拟题,诗成后也不打算拟题,干脆以“绝句”为题。绝句描写了他的住所——草堂前的明媚秀丽的景色。 2、默读全诗,想一想这首诗描绘了草堂一幅怎样的画面。 3、小组学习 (1)组内读诗,说说这首诗讲的什么意思? (2)你们感受到诗人当时什么心情?哪句感受到的? (3)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小组内解决不了的提出来。 4、教师重点指导学生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人写了千年的积雪、扬帆待发的船只,为整首诗平添了一种气魄。一个“含”字,不仅把很远的景物移到近前来了,而且把西岭的积雪和草堂的建筑和成了一个整体,使浣花溪的景色在广阔的'背景中显得更加明媚秀丽。《绝句》中“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句,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生活体验,借助图片或录像片,展开想象,感悟诗句的意境。诗人身在草堂中,透过窗口远眺积雪终年不化的西岭,那雪岭的壮丽景色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画。再向门外一看,见到停泊在岸边的来自东吴的船只。“泊”,停靠,“万里”,虚指遥远。船只来自远方的东吴,又将沿岷江穿三峡,直达长江下游。这只有在和平环境中才能做到,对刚刚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来说,看到船只畅行万里,是多么令人振奋和欣慰啊!“万里船”是从空间来讲,“千秋雪”是从时间来说的,诗人身居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襟多么开阔! 5、看图说一说诗的意思。 三、课后延伸 1.运用本诗学习方法,阅读杜甫另一首《绝句》,与课文对比,想一想,有什么相同之处。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迟日:即春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春意盎然的春景图,流露出诗人闲适、欢悦的心情,格调清新,对仗工整,自然流畅,描摹景物清丽细致,与课文中《绝句》异曲同工。 2.开一个诗歌朗诵会,弘扬祖国的五千年的文化。 四、作业 1.把通过想象把《绝句》中的美好景色写出来。 2.介绍关于古诗文方面的书,找找关于这两位诗人的其他作品。

莫言绝句原文-绝句原文及简析

莫言绝句原文|绝句原文及简析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浅注] 黄鹂:又称黄鸟,雄鸟羽毛金黄色,雌鸟黄中带绿,名声婉转,栖于高枝。白鹭:羽毛雪白、双腿细长的能够捕食鱼虾的一种水鸟。千秋:千年,谓年代久远。东吴: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简析] 绝句是诗体名。绝句、律诗为唐代的今体林诗(后世称为近体诗),以区别于古体诗。这首诗以绝句写入诗题,又因同时有同体诗四首,所以合题为《绝句四首》,不令立体目。这首绝句为四首中的第三首。 这首七言绝句每一句各写一种眼前的景物。两个黄鹂鸣翠柳黄鹂本栖息高枝,此时鸣与翠柳之上,古代诗词中于字长被省略,如果补进去就是鸣于翠柳。翠柳表明柳叶新绿春意渐浓,黄鹂在柳叶新绿的枝头婉转的发出呖呖的声,显示了春日风光。 一行白鹭上青天白鹭飞上高空,随着春暖而更有勃勃生机。 窗含西岭千秋雪,从窗框中望出去,西岭的久积未消的雪清晰可

见,好像就包含在窗框中一样。 门泊东吴万里船门前停泊的是万里航行的东吴船,是驶向长江下游地区的,还是由下游驶下来的?长江虽长,航程虽远,但江上船只总是往返行驶,无论是驶来的、驶去的,都使诗人想到沿长江而下,可至中游地区的襄阳,转道可至故地洛阳;正因为如此,他系情于门前停泊的东吴船,对它产生遐想。 四句尽管都写景物,但前两句写的景物以色彩(绿柳、黄鹂、白鹭、青天)、声音(鸣、飞)、动静显示春光明丽,后两句则以静景(远景、近景)暗示动意;禽鸟在春暖时节如此活跃,自己不能无动于衷的心思也得到映示。诗人的眼前景物当然不止这些,他把它们摄入诗中是有选择的,因景生情、以情取景,这就是他的选择准则。

五言绝句大全100首_诗词

五言绝句大全100首_诗词五言绝句大全100首 五言绝句大全(一): 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0、《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1、《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2、《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3、《暮秋山行》 唐·岑参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14、《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5、《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6、《旅夜书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17、《前出塞》 唐·杜甫

绝句原文-翻译及赏析

绝句原文|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 文学 这首《绝句》是住在成都浣溪草堂[6] 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景色。 诗歌以一幅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前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鸟儿成双成对,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

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5] 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诗人凭窗远眺,因早春空气清新,晴天丽日,所以能看见西岭雪。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此句窗与雪间着一含字,表现出积雪初融之际湿气润泽了冬冻过的窗棂,这更能写出诗人对那种带着湿气的早春生机的感受。而西岭,正是诗人看到窗前初融的冰雪而想起草堂近旁的西岭,想到西岭山上的长久积雪,以西岭上的千秋积雪代替窗上的残雪,这就使所表达的意境更为广远。另外,诗人从少年时就怀有报国的志向,在历经数十年的重重阻扼之后终于有重展的机会,多年战乱得以平定,这与诗人看到窗前的融雪而想到西岭,并以岭上千年雪代窗上残雪,进而给诗人以顽雪消融之感正好相联系。 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一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用一个泊字,有其深意,杜甫多年来飘泊不定,没有着落,虽然他心中始终还有那么一点希冀,但那种希冀,已经大大消减了。泊字,正好写出了诗人这种处于希望与失望之间的复杂心情。而万里则暗示了目的达到的远难,这与第三句中的千秋并列,一从时间上,一从空间上,同写出那种达到目的之难。三国孙权自古就被不少士人誉为明主,作者借东吴代指孙权,暗示了杜甫对当朝皇帝的希望。而以泊、万里、

(新)江苏专用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块三语基默写古诗鉴赏第25练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绝句1

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绝句(1) 一、语言基础知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对上上下下四面八方以学术文化或文学为名的哄闹,复旦大学郜元宝教授有所______。在他看来,当今的文化和书籍崇拜是商业垄断和精神规训合力制造的偶像崇拜。表面上读书做学问______,其实全民抱着电视收看文化节目的现象乃是______的文化奴役,确切地说是被人为制造的应景文化、快餐文化、伪经典、伪高雅、伪博学、伪文化所奴役。 A.质疑风靡一时名副其实 B.质疑蔚然成风货真价实 C.置疑风靡一时货真价实 D.置疑蔚然成风名副其实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根据“城乡居民幸福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居民对目前住房的满意率为38.24%。他们的住房环境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B.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我们发展道路上的坚实根基,我们要永怀对传统文化的珍惜和崇敬。 C.为应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国际上产生了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相关学者呼吁人们都来关注威胁人类生存的生态问题。 D.奥运会期间,中国队传统强项都遭遇了一定的波折,射击项目的新规则导致不确定性陡然增加,多名中国射手在决赛中错失金牌。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古人不仅把天鹅说成神奇的歌手,他们还认为,______,______。据他们说,天鹅发出这样柔和、动人的声调,是在它将要断气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 ①对生命作一个哀痛而深情的告别 ②用和谐的声音作为它最后叹息的前奏 ③低沉地、悲伤地构成自己的丧歌 ④在临终时有所感触的生物中,只有天鹅会在弥留时歌唱 ⑤这种声调,如怨如诉

最全的古诗之五言绝句

秋浦歌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歌 唐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怨情 唐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劳劳亭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前出塞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 王孙归不归。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栾家濑 唐王维 飒飒秋雨中, 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 白鹭惊复下。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洛中访袁拾遗 唐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 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 何如北地春。 送朱大入秦 唐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 宝剑值千金。 分手相脱赠, 平生一片心。

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绝句》教案【市一等奖】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画面,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2、学会本课中的7个生字,会写4个字。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景色。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一、看图猜诗,导入新课 1、出示《鹅》《草》《望庐山瀑布》《咏柳》所配的图让同学们看图猜诗句。 2、介绍杜甫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另一位唐朝的诗人,他和李白是唐朝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大明星,他叫杜甫。(图片) 3、揭题。 像这样,每行有7个字的,我们把他叫做七言绝句。如果每行只有五个字,就叫做(五言绝句)。 今天我们就跟随这首《绝句》去欣赏草堂周围多姿多彩、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观吧。 二、初读古诗 1、打开书,把生字带入诗中,试着读一读,把音读准,把诗歌读流利。 2、2、指名带拼音读 3、正音 4、比较“含“和“岭”: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谁能用这2个字分别组个词呢。 5、出示图片,认识(黄鹂、白鹭)。

6、全班齐读。 三、通过过创设画面情境,整体感知,体会诗的意境。 1、师:这是一首很美的写景诗,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静静地听老师朗读,一边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所描写的画面。 2、师: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用上我仿佛的句式,说说看。 3、生说话练习。 4、朗读:(1)小组开火车读。(2)齐读。四、学习古诗,增强画面感。 1、师:在这首诗里边藏着很多的景物和很多的色彩。我们打开书看看插图,并快速默读古诗,看看图上的这些景物藏在诗歌的什么地方?拿上笔,做上记 号。 2、如果你是画家你会用上哪些色彩给这些景物上色呢? (老师根据学生反馈边说边画简笔画) 解决疑难点 (一)学习1、2行。重点体会:(翠和青) (1)理解“翠” (生:我要用绿色画柳树。)诗中就有一个字点出了柳树的颜色。①师:翠绿究竟是什么样的颜色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②你喜欢这翠绿的颜色吗?为什么? ③我真佩服杜甫,他仅仅用一个翠字,就交代了作诗时的季节是(春天) ④教师简笔画柳树 (2)理解“青”①生:天应该画蓝色的。 ②平时中,我们最常见的青表示什么颜色呢!(绿色)比如(绿色的山,比如绿色 的菜绿色的草) ③在这里(青天)的青,表示(淡蓝色)(有句古语是这样说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色是从一种叫蓝草的植物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所以青原 意就是指蓝色). (3)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3、4行 (1)理解千秋雪: ①生:雪山要画上白色。 ②春回大地,冰雪融化,可是西岭山上为什么还堆积着厚厚的白雪呢?(因为雪没有融化) ③看,这就是西岭雪山,(出示雪山图片)他的最高峰海拔5364米,高耸入云。那里气候寒冷、常年积雪。 春天到了,雪不会化,夏天到了,雪(不会化),秋天到了雪也(不会化),冬天到了, 雪(更不会化)。就这样雪在山上也不知道积了多久。哪个词点出积雪时间长(千秋)

《绝句》赏析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因为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所以读者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 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杜甫对燕子的观察十分细致,“泥融”紧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阳光普照才“泥融”;紫燕新归,衔泥做巢而不停地飞翔,显出一番春意闹的情状。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这也和首句紧相照应,因为“迟日”才沙暖,

沙暖才引来成双成对的鸳鸯出水,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是那样悠然自适。从景物的描写来看,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这两句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 就诗中所含蕴的思想感情而言,反映了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这首五言绝句,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神的篇章。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阅读赏析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一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词语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鸳鸯惠崇蒌蒿河豚三衢 A. yuān yang huìzōng lóu gāo héhún sān zhái B. yuān yāng huìcóng lóu gāo hézhúsān jiē C. yuān yāng huìchóng lóu hāo hétún sān qú D. yuàn yāng huìchóng lóu háo hétún sān zhái 二、填空题 1.《惠崇春江晚景》是_______为_______的画作《____》所写的一首_______诗。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的景物有____、____,诗人从这些景物中感受到_______来了,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三衢道中》的作者是_______代_______,诗人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写出了_______的宜人风光,从____、____、____可以推知。 3. 苏轼(1037-1101),字_______,又字_______,号____,世人称为_______,与父_______,弟____合称“三苏”,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与_______并称“欧苏”,其诗与_______并称“苏黄”,其词与____并称“苏辛”,同为_______派词风代表。在书法方面与____、____、____并称“宋四家”,其画则开创了_____派,尤擅画_____、____、____等。 三、阅读理解 绝句

杜甫《绝句两首》古诗原文及诗意赏析

杜甫《绝句两首》古诗原文及诗意赏析 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 享。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 ①迟日:指春天。 ②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③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 赏析 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 (指 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 乐乎? ”王氏的意见是对的。此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 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春天光照时间渐 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诗春光好》

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

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前二句的“迟日”、“江山”、 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 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 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迟日”即 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 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 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 是春光骀荡。 第二句诗人进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 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因为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

五言绝句大全

秋浦歌 唐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歌 唐李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玉阶怨 唐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劳劳亭 唐李白天下伤心处, 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 不遣柳条青。 前出塞 唐杜甫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绝句 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山中 唐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鸟鸣涧 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栾家濑 唐王维飒飒秋雨中, 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 白鹭惊复下。 洛中访袁拾遗 唐孟浩然洛阳访才子, 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 何如北地春。 送朱大入秦 唐孟浩然游人五陵去, 宝剑值千金。 分手相脱赠, 平生一片心。

夜雨 唐白居易早蛩啼复歇, 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 芭蕉先有声。 嘲桃 唐李商隐无赖夭桃面, 平明露井东。 春风为开了, 却似笑春风。 咏风 唐虞世南逐舞飘轻袖, 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 吹花送远香。 蝉 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田上 唐崔道融雨足高田白, 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 东方殊未明。 于易水送人一绝 唐骆宾王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霞 唐王周拂拂生残晖, 层层如裂绯。 天风剪成片, 疑作仙人衣。 田家 唐聂夷中父耕原上田, 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 官家已修仓。 听筝 唐李端鸣筝金粟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郞顾, 时时误拂弦。 剑客 唐贾岛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杜甫《绝句》原文、译文、赏析

杜甫《绝句》原文、译文、赏析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与李白齐名,并称为“诗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被称为“诗史”。其诗风格沉郁顿挫,质朴通俗,寓意深远。 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诗中大量使用了表示颜色的形容词,如“黄”、“翠”、“白”、“青”等,使画面色彩绚丽鲜明,更显示出春天景色的明朗秀丽。通过诗中生机勃勃的春景描写,我们不难体会到诗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那种欢快喜悦之情。 [注释] 黄鹂:属黄鹂科,又名叫黄莺、黄鸟,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各省。 鸣翠柳: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 鹭:一种水鸟名,鹭鸶。 窗含:就是从窗子可以看到的意思。含:包含。 西岭:指岷山。岷山,在四川和甘肃的交界。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靠。 东吴:指长江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立的政权,史称“东吴”。泛指現在江苏、浙江一帶。 万里:指东吴到成都相距遥远的路程。 [译诗] 两只黄鹏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唱, 一行白鸳飞上了高高的蓝天。窗口正对着岷山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外停泊着来自江苏的万里航船。 [赏析] 杜甫诗作沉郁顿挫久为人所称颂,而其诗圣创作的艺术手法的多样对诗歌意境的开拓等方面更是为后者所重,诗学杜甫的难计其数,“诗圣”的影响至今不息。杜甫的诗作,除真写关切人世社会的遭遇、变动外,还有不少是通过写景以达情景相生,以抒发自己的情怀的,现在要赏析的这首《绝句》正属此例。 杜甫平生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但由于当朝李林甫等权奸的当道,再加上房官一事,使他的仕途寸步难行,从此永远离开了长安,离开了宫廷,历经飘泊,他始终关心着民生,关切朝廷,但却也长久地受着被投闲置散而愁闷满怀的煎熬。乾元二年杜甫到成都翌年建草堂,使飘泊的生活有所安定。文德二年,杜甫故人严武向朝廷举荐杜甫为节度参谏检校工部员外郎。这首绝句就写在这一期间。 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仿佛给人营造出一个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此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以“鸣”发,黄鹂的啼叫,仿佛给人一种轻脆,悦耳之感。早春时节嫩芽初发的柳枝上,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好一片具有喜庆气味的生机!而黄鹂居柳上而鸣,

唐诗五言绝句

1.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怨情唐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3.劳劳亭唐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4.秋浦歌唐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5.玉阶怨唐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6.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7.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8.秋浦歌唐李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9.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0.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1.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2.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山中唐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4.咏风唐虞世南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15.弹琴唐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6.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7.送灵澈唐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8.《悯农》其一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9.《悯农》其二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0.渡汉江唐李频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21.剑客唐贾岛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22.春怨唐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23.雪唐罗隐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24.塞下曲唐卢纶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25.江南曲唐李益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26.咏史唐高适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27.罢相作唐李适之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28.宫中题唐唐文宗辇路生秋草,上林花满枝。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 29.逢侠者唐钱起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30.夜送赵纵唐杨炯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31.曲池荷唐卢照邻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32.蜀道后期唐张说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33.中秋月唐李峤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34.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5.公子家唐聂夷中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 36.郭隗唐陈子昂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 37.田家宋梅尧臣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 38.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39.马诗唐李贺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40.七步诗三国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唐诗300首之五言绝句

唐诗300首之五言绝句(共29首) 行宫 唐代: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新嫁娘词 唐代: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相思 唐代: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三首·其二 唐代: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鹿柴 唐代: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唐代: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别/ 山中送别/ 送友唐代: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问刘十九唐代: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哥舒歌 唐代: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怨情 唐代: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乐游原/ 登乐游原 唐代: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听筝 唐代: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渡汉江 唐代: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八阵图 唐代: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名成一作:名高)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春晓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怨/ 伊州歌 唐代: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秋夜寄邱员外/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唐代: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终南望余雪 唐代: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宫词·故国三千里 唐代: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寻隐者不遇/ 孙革访羊尊师诗 唐代: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送崔九 唐代: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送灵澈上人 唐代: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听弹琴 唐代: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送方外上人/ 送上人 唐代: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玉台体 唐代:权德舆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绝句一百八十首

1、风 (唐)李峤qiáo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2、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登鹳雀楼 (唐)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鹿柴(zhài)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7、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yuān 鸯yāng 。 8、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s u ō笠l ì翁wēng ,独钓寒江雪。 9、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0、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chán 于y ú夜y a遁d ùn 逃t áo 。 欲y ù将jiāng 轻qīng 骑j í逐z h ú ,大雪满弓刀。 11、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chēng 小艇tǐng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cáng 踪zōng 迹j ì ,浮f ú萍píng 一道开。 12、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3、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4、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5、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6、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7、蝉 (唐)虞世南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8、易水送别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9、中秋夜 (唐)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20、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21、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22、照镜见白发 (唐)张九龄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