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的荟萃分析
和

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人类感染泛耐药产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治疗效果厄他培南与多尼培南或美罗培南同时使用,分别应用到三例感染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病例,kpc-2-positive肺炎克雷伯菌菌血症(2例)和尿路感染(1例),所有治疗均成功,无复发。
得到的结果可能是由于厄他培南增加了阻碍多尼培南/美罗培南在微生物环境中的降解的碳青霉烯(酶)的亲和力。
肠杆菌科细菌产碳青霉烯的蔓延全球,特别是产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pkp)分离株,是非常值得关注的(1,2)。
在希腊,cpkp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变得流行,造成34.5%例败血症患者的粗略死亡率,主要由于对于有效的抗菌药物的选择有限(3)。
多粘菌素、替加环素、磷霉素是唯一有效的化合物可对广泛耐药(XDR)株cpkp,例如,定义为不敏感菌株对在只有两个或更少的抗菌类(4,5,6,7)中至少一个药物不敏感。
不幸的是,由于它的扩大使用,已被报道出现耐多粘菌素株(8)。
而磷霉素的临床经验是有限的(7)。
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尝试以解决治疗问题,该方法基于Bulik和Nicolau,两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同时服用,三名希腊患者(9)成功地尝试了。
据我们所知,以前没有报道过一个双碳青霉烯类治疗方案应用在人类的病例。
Case1. 在雅典,一名54岁的男子,意外坠落后造成脊髓损伤,住进了骨科医院。
他接受了后路脊柱融合加腰椎椎板切除术。
马尾神经损伤引起了尿潴留,所以放置一个永久性的导尿管是必要的。
在他的住院治疗,他发生了高烧(≥39℃),以及一个pandrugresistant(PDR)CPKP应变,一个定义为在所有抗微生物种类的所有代理的菌株都不可接受的,从血液和尿培养物中分离,在>105 CFU/毫升, 病人被转移到Hygeia医院,取自中央静脉导管(CVC),血,尿的血培养在PCR和PFGE显示的阳性,与产KPC-2的克氏杆菌菌株一样。
粘菌素(3 MU每8小时),多尼培南(2克每8小时),庆大霉素(340mg,每天一次),和磷霉素(6克每6小时)组合给药,然而没有任何临床或细菌的反应。
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机制及抗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机制及抗菌药物的研究进展刘洁;赵建平
【期刊名称】《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年(卷),期】2024(45)1
【摘要】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一类非典型的β-内酰胺类药物,是目前抗菌谱最广、杀菌活性最强的抗生素,然而随着此类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organism,CRO)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导致临床选择抗菌药物越来越艰难,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从碳青霉烯酶的产生、通道蛋白的缺失、外排泵的过度表达、药物结合位点的改变、生物膜的形成等5个方面介绍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以及对抗菌药物的选择进行综述,为临床预防和治疗CRO提供科学依据。
【总页数】8页(P20-27)
【作者】刘洁;赵建平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临床医学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8.1
【相关文献】
1.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2.获得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机制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3.耐碳青霉烯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及耐药基
因blaKPC的分子特征4.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机制和应对策略研究进展5.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耐药基因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情况分析

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情况分析发表时间:2018-08-24T12:56:37.06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19期作者:何宁[导读] 在临床之中,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正成为临床的重大挑战,这类感染因缺乏疗效肯定的相关治疗药物何宁鞍山市肿瘤医院检验科辽宁鞍山 114031摘要:在临床之中,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正成为临床的重大挑战,这类感染因缺乏疗效肯定的相关治疗药物,患者病死率高,因此临床加强该类细菌感染的治疗研究刻不容缓。
CRE为多重耐药菌、泛耐药菌以及广泛耐药菌,近些年呈现处增多的趋势,对公众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CRE耐药机制主要是对碳青霉烯酶产生,会使得患者处在无药可用。
CRE多数发生在ICU,因此患者的预后差,目前并未发现理想的治疗方案,且应用的药物也十分有限。
本次研究主要是对CRE的流行病学、耐药机制以及相关的治疗对策展开分析,了解最新的研究。
关键词: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细菌感染;治疗;碳青霉烯酶至今为止,相关的临床研究主要是向新药开发、抗菌药物的重新评价以及药物联合应用等方向展开。
替加环素可在临床中应用,但是目前临床治疗效果还存有诸多疑虑;多粘菌素本身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但是目前临床用药方案并未真正的确立。
碳青霉烯类于其他的药物联合应用治疗的方案也在不断的探索和优化自中国,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复发在我国还未上市[1]。
本次研究主要是对CRE的流行病学、耐药机制展开分析,了解该领域治疗的相关对策,研究如下:1.流行病学概述CRE流行呈现处全球化的趋势,在亚洲、欧洲以及美洲均有发生,发生率在2%-7%之间,其病死率在20%-45%之间,主要是因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杆菌以及其他肠杆菌科细菌而导致严重感染。
在我国中,对于美罗培南的敏感性进行监测,从21010年至2012年开始我国CRE感染率呈现处递增的趋势,以每年0.3%的增长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具有较广泛的抗菌谱,能够发挥较强抗菌效果,且对于β内酰胺酶稳定性较强,现已成为临床治疗严重感染类疾病一线药物[1]。
目前,常见的碳青霉烯类药物包括有帕尼培南、亚胺培南、比阿培南和美罗培南等,其作用于感染类疾病患者中具有良好抗菌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本研究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药物为例,用于肺部感染患者治疗中,对其药理作用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临床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纳入,将认知功能障碍、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排除。
对照组50例,男女比例为30∶20,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50.37±5.12)岁;发病时间1~8d,平均发病时间(4.16±0.57)d。
研究组50例,男女比例为31∶19,年龄24~71岁,平均年龄(50.43±5.25)岁;发病时间1~9d,平均发病时间(4.27±0.61)d。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对照组予以头孢哌酮舒巴坦(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598,15g/瓶)3g静滴,3次/d;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予以0.5g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765,碳青霉烯类抗菌药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分析董明伟①#,高洪达①,王瑞瑞①摘要目的探究碳青霉烯类抗菌药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行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者50例作为对照组,行头孢哌酮舒巴坦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结合治疗者50例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肺功能及不良反应。
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细菌学检查复常时间等临床各相关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各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优,且以研究组RV/TLC为(0.41±0.02)%、FEV1/FVC为(0.67±0.12)%的优化幅度更大(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抗生素联合治疗对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菌体外疗效如何?看看这篇综述怎么说?

抗生素联合治疗对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菌体外疗效如何?看看这篇综述怎么说?*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阅读革兰阴性菌耐药形势严峻,我们该如何应对?21世纪以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大量不合理使用,细菌耐药率逐年上升,抗菌药物耐药性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危机。
其中,以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为代表的肠杆菌科细菌(CRE)、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以及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等多重耐药(MDR)或泛耐药(XDR)革兰阴性菌感染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性高,临床可选择抗菌药物的种类非常有限,给国内临床一线人员带来极大困扰。
抗生素联合治疗的优越性目前仍存在争议,2021年4月,Luigia SCUDELLER等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上发表系统综述“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in vitro efficacy of antibiotic combination therapy against carbapenem-resistant Gram-negative bacilli”,以期从体外模型研究中预测抗生素方案的有效性,为后续多重耐药菌的抗生素选择方案和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快速出现和播散的MDR革兰阴性细菌(GNB)被认为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碳青霉烯耐药的革兰阴性细菌(CR-GNB)治疗选择更加有限。
为了指导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和发展,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优先考虑的碳青霉烯耐药的病原菌清单:主要包括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
到目前为止,体外表现出抗CR-GNB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主要在临床试验中进行测试,可能会经常面临同时存在碳青霉烯敏感细菌感染的现象。
其他种类抗菌药物(例如多黏菌素、碳青霉烯、氨基糖苷类)一般单独用于CR-GNB治疗或在一些观察性研究中采用联合治疗策略。
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诊治策略

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诊治策略王明贵【期刊名称】《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年(卷),期】2024(24)2【摘要】细菌耐药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也称为碳青霉烯类耐药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organism,CRO)的危害尤为严重。
CRO主要包括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les,CRE)、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和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
CRO常表现为广泛耐药,其感染可选择的抗菌药物有限,病死率高。
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显示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CRPA及CRAB感染的30 d全因死亡率高达18%~20%[1-3]。
【总页数】2页(P133-134)【作者】王明贵【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5【相关文献】1.重症感染患者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频度与革兰阴性菌耐药性的相关性2.2017-2021年某医院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及其与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检出率的相关性3.2017-2021年某儿科医院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综合干预感控措施效果及其耐药基因4.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诊断、治疗及防控指南5.联合多黏菌素类药物治疗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的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分析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分析发表时间:2019-08-06T14:11:08.343Z 来源:《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5期作者:张洁[导读] 从整体来看,我院对碳青霉素烯类抗菌药物的运用基本合理,但要提升这一药物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对碳青霉素烯类抗菌药物的研究,使其在临床治疗中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岳阳市二人民医院药剂科湖南岳阳 414000摘要:目的:探究碳青霉素烯类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状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运用碳青霉素烯类抗菌药物进行疾病治疗的7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进行合理用药干预,对照组37例进行常规的临床用药,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状况、用药时长、病原学送检率和会诊率。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病原学送检率为90.90%;31例进行了会诊,会诊率为77.50%;用药时长在4-11天,平均时长为(7.1±2.6)天;用药后病情好转与治愈36例,4例死亡,死亡率为10.00%;对照组病原学送检率为45.94%;会诊12例,会诊率为32.43%;用药时长为2-16天,平均用药时长为(8.4±3.1)天;用药后病情好转与治愈28例,9例死亡,死亡率为24.32%,各项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从整体来看,我院对碳青霉素烯类抗菌药物的运用基本合理,但要提升这一药物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对碳青霉素烯类抗菌药物的研究,使其在临床治疗中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碳青霉素;烯类;抗菌药物;合理用药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ational use of carbomycin-based antibiotic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77 patients with carcinaxol-based antibiotics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from June 2018 to June 2019 in our hospital was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nd 40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rational drug use. During the intervention, 37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routine clinical medication, and the medication status, duration of medication, pathogen detection rate, and consultation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n etiological examination rate of 90.90%; 31 patients had a consultation, the consultation rate was 77.50%; the medication duration was 4-11 days, and the average duration was (7.1±2.6) days. After treatment, 36 cases were cured and cured, 4 cases died, the mortality rate was 10.00%; the pathogenicity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45.94%; 12 cases were consulted, the consultation rate was 32.43%; the duration of medication was 2-16 days, the average The duration of treatment was (8.4±3.1) days; after treatment, 28 cases were cured and cured, 9 cases died, and the mortality rate was 24.32%.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s a whole, the application of carbomycin-based antibiotics in our hospital is basically reasonable, but to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is drug in the clinic,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improve the research on carbomycin-based antibiotics. It has a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in clinical treatment.Key words: carbomycin; olefins; antibacterials; rational use of drugs碳青霉素烯类药物是临床中主要的抗菌药物之一,在抗菌治疗中具有用药安全性高,抗菌性强,抗菌范围广的特点,因此在临床中的运用较多,涉及的病患人群年龄差异大。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效果分析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碳青霉烯类和非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合理用药后所产生的的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02月就诊的98例支气管肺炎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实验组49例,给予亚胺培南治疗。
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使用评价和强度、用药满意率的情况。
结果:用药7天后,两组患者的药物评价和强度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用药满意率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治疗支气管肺炎患者采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效果;分析前言: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归属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此类药物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较强的抗菌活性、较广的抗菌谱[1]。
因为抗菌谱比较广,则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各种复杂的感染,本节介绍治疗支气管肺炎采取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和非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结果对比,现将数据和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02月就诊的98例支气管肺炎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和实验组49例,对照组男23例,女26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55.64±6.12)岁,病程0.5-4(2.31±0.15)年;实验组男24例,女25例,年龄26-79岁,平均年龄(56.78±5.55)岁,病程1-5(3.02±0.88)年。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都熟知此次治疗方式,并且签署了同意书。
采取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分析处理后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通过检查后,结果患者符合支气管肺炎标准。
排除标准:排除患者对药物有过敏史;排除患者处于妊娠、哺乳期;排除患者肝、肾功能不全。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用药:给予阿奇霉素注射液(规格:5ml:0.5g50万单位,以阿奇霉素计算,生产企业:江苏恒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39)治疗,每天静脉滴注一次,每次滴注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滴注的时间不得少于1个小时,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出现胃肠道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著·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的荟萃分析赖 静1, 张 琪1, 梁 园1, 刘滔滔2, 温 燕2, 张宏亮2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联用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CRE/CRKP)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
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有关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的研究,检索年限截至2018年1月。
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和GRADE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共纳入3篇英文文献,均为病例对照研究,合计212例患者。
荟萃分析显示:双碳青霉烯类联用可降低28/30 d死亡率(OR=0.41,95%CI:0.21~0.79,P=0.007),改善临床疗效(OR=2.07,95%CI:1.10~3.88,P=0.02),提高细菌清除率(OR=2.05,95%CI:1.05~3.99,P=0.04)。
GRADE系统推荐分级为低等级、弱推荐。
结论双碳青霉烯类联用可增强对CRE/CRKP的抗菌作用。
关键词:双碳青霉烯类;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荟萃分析;循证医学中图分类号:R516;R9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708 ( 2019 ) 03-0300-06DOI: 10.16718/j.1009-7708.2019.03.014Effectiveness of double-carbapenem therapy on carbapenem-resistant infections: a meta-analysisLAI Jing, ZHANG Qi, LIANG Yuan, LIU Taotao, WEN Yan, ZHANG Honglia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 No. 923 Hospital of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nning 53002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ouble-carbapenem therapy (DCT) in the treatment of 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RE) or 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 by meta-analysis. Methods We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search for the double-carbapenem therapy on carbapenem-resistance infection in Cochrane library, PubMed, Embase, CBM, CNKI, VIP and WanFang Date, which were published before January 2018. Data extraction and quality evaluation of the studies were conducted by two researchers independently. RevMan 5.3 software was used for meta-analysis and GRADE was used for evidence evaluation and recommendation grading. Results Three case-control studies in English involving 212 patients were included. Meta-analysis showed that DCT could reduce the 28/30-day mortality (OR=0.41, 95% CI: 0.21-0.79, P=0.007), and increase clinical cure rate and the microbiological eradication rate (OR=2.07, 95% CI: 1.10-3.88, P=0.02; OR=2.05, 95% CI: 1.05-3.99, P=0.04). GRADE showed that the 3 outcomes were all based on low quality evidence. Conclusions Double-carbapenem therapy can enhance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CRE/CRKP infections.Keywords: double-carbapenem, 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meta-analysis, evidence-based evaluation作者单位: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23医院药剂科,南宁 530021;2.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第一作者简介:赖静(1985—),女,硕士,主管药师,主要从事临床药学抗感染研究。
通信作者:张宏亮, E-mail:277749097@。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属于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其他典型β内酰胺类药物结构中青霉烯的顺式构象显著不同,具有超广谱极强的抗菌活性,与青霉素结合蛋白亲和力强,能够有效渗透细菌外膜,对大多数β内酰胺酶,包括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和头孢菌素酶(AmpC)都很稳定,是目前临床治疗产ESBL及AmpC酶等多重耐药菌株引起感染最有效的抗菌药物。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和/或不合理使用,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日益增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尤以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为甚。
自从发现以来,一些国家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甚至超过了 50%[1-2]。
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网历年监测结果显示[3],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离率已经连续10年呈增长趋势, 2017年成为呼吸道标本分离菌的第1位;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从2005年的3.0%和2.9%上升到了2017年的20.9%和24.0%。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重症感染的最后防线,但随着CRE/CRKP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播散[4],且呈泛耐药或全耐药,导致该类菌感染患者陷入无药可用的困境[5-6]。
有研究表明,厄他培南与碳青霉烯酶的亲和力较其他碳青霉烯类药物更强,从而可降低该类酶对其他碳青霉烯类药物水解的效能,提出厄他培南与美罗培南或多利培南先后按序联合使用,为治疗CRKP开辟了新的思路。
两种碳青霉烯类药物(双碳青霉烯类)联合治疗CRE感染已有10年,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仍有待评估。
本研究通过检索国内外关于双碳青霉烯类联合治疗CRE/CRKP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以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文献选取1.1.1 文献纳入标准收集所有类型的临床研究,包括随机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以及病例报道。
患者为确诊 CRE或CRKP感染病例。
分为试验组,措施为包含双碳青霉烯类组合的联用,用法用量及疗程不等;对照组采用多黏菌素或替加环素常规治疗。
经阅读全文后筛选出文献共同的主要指标为:28/30 d病死率、临床疗效(包括发热好转,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改善)、细菌清除情况。
1.1.2 文献排除标准重复发表的文章,未充分提供原始数据且索取无果,样本量<10,缺乏全文。
1.2方法1.2.1 文献检索中文检索:以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双碳青霉烯类、联用、联合、厄他培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多利培南为检索关键词,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
英文检索:以Carbapenem-resistanece Enterobacteriaceae (CRE),carbapenem-resistance Klebsiella pneumonia(CRKP),carbapenemase-producing Enterobacteriaceae, double carbapenem,dual carbapenem,ertapenem,meropenem,imipenem,doripenem为检索关键词,检索Cochrane、PubMed、Embase数据库,检索年限截至2018年1月。
1.2.2 筛选文献步骤如下:①用文献管理软件(医学文献王)将初检文献归类、整理,剔除重复文献;②由2名独立的研究人员根据已确定的文献纳入/排除标准,对每篇文献的题目和摘要进行审查和评价,确定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
最后2名独立的研究人员根据纳入标准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后,形成最终纳入还是剔除该文献的决定,如存在意见分歧,可进行协商解决或提请第3位研究人员参与评价;③对任何一篇潜在的相关研究都调阅全文分析。
1.2.3 提取资料阅读全文后由2名研究人员对资料进行提取并交叉核对,提取内容包括: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研究方法、观察对象、干预措施、测量指标、结果。
1.2.4 质量评价采用Newcastle-OttawaScale (NOS)系统评价工具(量表评分)来评价文献质量,评价项目主要包括研究人群选择、组间可比性、暴露因素的测量共3个项目。
1.2.5 统计分析利用RevMan 5.3版软件对资料进行定量综合分析。
对各研究的计数资料用优势比(odds ratio,OR)计算统计量;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化均数差(SMD)计算统计量,各效应量均以95%CI表示。
采用χ2检验判断是否存在异质性,并用I2判断异质性大小,若P>0.1,I2<50%可认为多个同类研究具有同质性,可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荟萃分析;若P<0.1,I2≥50%,但临床上判断各组间具有一致性需要进行合并时,则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若P<0.1且无法判断异质性的来源,则不进行荟萃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