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PPT课件

雨巷戴望舒0611030010 黄慧

戴望舒(1905-1950)一、背景简介

1、作者

戴望舒,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

名诗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

法语。1932年赴法留学,1935年春回

国。1936年10月,参与创办《新诗》

月刊。抗战爆发后主编香港《大公报

》文艺副刊,1938年春主编香港《星

岛日报》副刊。1941年底香港沦陷,

被捕入狱,次年春被营救出狱。1949

年6月,参加在北平召开的中华文学

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后担任新闻出版

总署国际新闻局法文科科长,从事编

译。1950年病逝北京。

2.写作背景

戴望舒深得中国古典诗词婉约诗风的遗韵,又受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因而诗作呈现出孤独抑郁、消沉的特点。

《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8月出版的《小说月报》上。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也因此获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饱尝了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迷朦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就是他这种心情的表现,诗中交织着失望与希望、追求和幻灭的双重情调。这种情调,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江南雨巷、油纸伞、我、丁香姑娘爱情诗也许你可以理解为爱情:“我”在雨巷中徘徊,等待邂逅暗恋的心上人,见到姑娘,却又没有勇气表白,只和她擦肩而过,她梦一般的飘远,走出雨巷,空气中消散了她的芬

芳,只留下被雨打湿的惆怅……不过,对于这首诗,从前面介绍的写作背景来看,还有另外一种解释。诗中的雨巷、油纸伞、“我”、丁香姑娘,都有另外的寓意。让我们更进一步去探究。写作背景

时代:1927年夏天,一个黑暗的夏天,反动派对革命者进行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热心于革命的青年陷入艰难黑暗的处境,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看不到革命的前途,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茫,在失望中苦苦挣扎,期待着希望的出现,来实现他们的理想。手法:戴望舒早期的创作明显的受法国象征派的影响,法国象征派在表现方法上强调用暗示隐喻等手段表现内心瞬间的感情,戴望舒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意挖掘诗歌暗示隐喻的能力,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

雨巷·现实

雨巷:悠长,寂寥,黑暗,曲折,迷茫。

色彩基调是暗色调,雨中,与“我”的心情一样灰暗、阴沉。

戴望舒自幼在杭州生活,小学和中学时代,上学的路都在杭州城内的几条悠长绵延的小巷里穿梭,因而“雨巷”很容易的被诗人从记忆中提取出来。

诗人22岁,加入共青团,参加革命。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大批革命青年被杀,他也被通缉,躲在朋友家中。现实的黑暗,未来的迷茫,和内心的痛苦,《雨巷》就在这个时候产生了。

幽长寂寥的雨巷,象征悠长曲折的理想道路,艰辛的革命旅程,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诗人彷徨在这黑暗中,渴求着新的希望。

“我”

“我”:孤独,寂寥,彷徨,迷茫,苦闷,惆怅

“我”,抒情主人公,徘徊在悠长的雨巷,一个有理想追求的游子,期待丁香一样的姑娘。“我”是在黑暗中寻求出路、追寻理想的人。

“我”既指诗人自己,也代表一个群体——和诗人一样理想受挫的青年。他们热烈响应革命,在反动派政变后,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陷入痛苦彷徨迷惘,在黑暗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雨后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我”则是他们的代表。

丁香

丁香花暮春时节开,花白色或紫色,丁香花虽美,但单薄细弱,易凋谢。所以丁香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美丽、高洁、愁怨。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青鸟不传云外信,

丁香空结雨中愁。

丁香姑娘·理想

丁香:孤高、美丽、愁怨。

戴望舒将这种美赋予姑娘,姑娘和丁香联系在了一起。

我们可以感受到,丁香姑娘象征了诗人所追求的高洁而美丽的理想,但这种理想和丁香姑娘一样,稍纵即逝,难以把握,给人一线希望,又消失不见,只留下永久的怀念,无限的惆怅。

颓圮的篱墙·衰败的环境颓圮的篱墙:破败、荒凉

长长的雨巷,是黑暗沉闷的,但是尽头的篱墙已经开始倒塌了,姑娘走出了颓圮的篱墙,离开了沉闷的雨巷。

也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颓圮的篱墙,象征着禁锢理想但又走向衰败的现实环境。

“我”在悠长的雨巷中看不到希望,象征希望的姑娘从颓圮的篱墙边走过,离开了衰败的雨巷。诗人以此象征自己追求的理想在这黑暗阴沉的环境中是无法实现的,要等到篱墙崩塌,等这黑暗的社会被推翻,反动的力量早日衰亡,这样他就可以走出这雨巷,去寻找丁香姑娘,可以不再被现实压迫,去追求、实现自己的理想。

油纸伞·愁怨

油纸伞:复古、怀旧,神秘,迷蒙

油纸伞能够给人以一种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感觉。暮春的时节,“我”独自一人,撑着油纸伞,走在雨巷青石板的小路上,寂静的小巷里空无一人,寂寥空阔,只有雨的声音在不停的敲打。

灰暗的色调、清冷的环境、怀旧的油纸伞,渲染着诗人冷漠、凄清的心境,衬托了诗人忧愁的心情。

油纸伞,诗人愁怨的象征。

《雨巷》全诗充满了象征意味,美丽的意象描绘了美丽的意境,更委婉的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雨巷和篱墙,象征诗人身处在黑暗的环境中,“我”深深的苦闷也是诗人的苦闷,美丽的丁香姑娘是诗人高洁的理想,姑娘与诗人擦肩而过,理想和现实擦肩而过,诗人就是在现实与理想的碰撞和失落中体验痛苦、无奈、煎熬的进步青年,这彷徨感叹的哀叹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

《雨巷》让我们看到了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心情,也看到了他们不放弃理想追求的心境。

谢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