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轴承工作温度的介绍

滚动轴承工作温度的介绍
滚动轴承工作温度的介绍

滚动轴承工作温度的介绍(一)滚动轴承根据其材质选用和热处理工艺以及使用工作时的润滑条件,在产品设计阶段和生产加工制造过程中其工作温度即已给定。具体情况如下:

一.材质选用

1.通用轴承在正常工作温度下(室温)可按照国家标准GB/T18254-2002《高碳铬轴

承钢》选材。

2.高温轴承工作温度超过300℃以上可按照YB688-2000《高温轴承钢Cr4M O4V技术条

件》选材。

3.低温轴承(工作温度低于-60℃以下的轴承),常用不锈轴承钢9Cr18、9Cr18Mo 材料制造,可按照GB/T3086-1982《高碳铬不锈轴承钢技术条件》选材,也可选用

铍青铜、陶瓷等材料制造。

二.热处理工艺

1.通用轴承选用高碳铬轴承钢时,其热处理工艺按照国家机械行业标准

JB/T1255-2001《高碳铬轴承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进行。

2.高温轴承工作温度高于300℃时可按JB/T2850-1993《Cr4M O4V高温轴承钢滚动轴

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处理后,予以应用。

3.低温轴承,可按JB/T1460-2002《高碳铬不锈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处

理后,予以应用。

三.滚动轴承工作温度

1.通用轴承选用高碳铬轴承钢并按上述热处理工艺加工后滚动轴承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室温)的工作温度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即通过寿命和可靠性试验及评定后,即

可按此予以控制。

a.试验规定见JB/T50013-2000《滚动轴承寿命及可靠性试验规程》中第5条试验条件,第5.4项:轴承外圈温度脂润滑时,不允许超过80℃;油润滑时,不允许超过95℃。

b.试验及评定见GB/T24607-2009《滚动轴承寿命与可靠性试验及评定》国家标准第6条试验条件,第6.2项:循环油润滑时,轴承外圈温度一般不应超过95℃;脂润

滑时,轴承外圈温度一般不应超过80℃。

2.高温条件下轴承工作温度:

a.滚动轴承选用高碳铬轴承钢,工作温度在150℃~350℃之间,

按照JB/T2974标准,当工作温度在150℃~350℃之间时,在轴承型

号后缀可分别标注S0~S4予以表示。

b.滚动轴承选用高温轴承钢,其工作温度可达300℃以上,具体工作温度依据工作条

件另行给定。

3.低温轴承工作温度:

滚动轴承选用高碳铬不锈轴承钢,其工作温度低于零下60℃以下,具体工作温度依

据工作条件另行给定。

各类滚动轴承的知识

滚动轴承可承受径向负荷与双向轴向负荷。适用于高速旋转及要求低噪声、低振动的场合带钢板防尘盖或橡胶密封圈的密封型轴承内预先充填了适量的润滑脂,外圈带止动环或凸缘的轴承,即容易轴向定位,又便于外壳内的安装。最大负荷型轴承的尺寸与标准轴承相同,但内外圈有一处装填槽,增加了装球数,提高了额定负荷。 一、调心球轴承 调心滚子轴承在有二条滚道的内圈和滚道为球面的外圈之间,装配有鼓形滚子的轴承。外圈滚道面的曲率中心与轴承中心一致,所以具有与自动调心球轴承同样的调心功能。在轴、外壳出现挠曲时,可以自动调荷及二个方向的轴向负荷。径向负荷能力大,适用于有重负荷、冲击负荷的情况。内圈内径是锥孔的轴承,可直接安装。或使用紧定套、拆卸筒安装在圆柱轴上。保持架使用钢板冲压保持架、聚酰胺成形保持架及铜合金车制保持架。 二、滚针轴承(实体型滚针轴承) 有内圈轴承的基本结构与NU型圆柱滚子轴承相同,但由于采用滚针,体积可以缩小,并可承受大径向负荷无内圈轴承要把具有合适精度和硬度的轴的安装面作为滚道面使用。三、推力滚针轴承 分离型轴承由滚道圈与滚针和保持架组件构成,可与冲压加工的薄型滚道圈(W)或切制加工的厚型滚道圈(WS)任意组合。非分离型轴承是由经精密冲压加工的滚道圈与滚针和保持架组件构成的整体型轴承。可承受单向轴向负荷该类轴承。占用空间小,有利于机械的紧凑设计,大多仅采用滚针和保持架组件,而把轴及外壳的安装面作为滚道面使用。四、圆锥滚子轴承 该类轴承装有圆台形滚子,滚子由内圈大挡边引导。设计上使得内圈滚道面、外圈滚道面以及滚子滚动面的各圆锥面的顶点相交于轴承中心线上的一点。单列轴承可承受径向负荷与单向轴向负荷,双列轴承可承受径向负荷与双向轴向负荷,适用于承受重负荷与冲击负荷。 五、圆柱滚子轴承 根据轴承装用滚动体的列数不同,圆柱滚子轴承可分为单列、双列和多列圆柱滚子轴承。其中应用较多的是有保持架的单列圆柱滚子轴承。此外,还有单列或双列满装滚子等其它结构的圆柱滚子轴承。 单列圆柱滚子轴承根据套圈挡边的不同分为N型、NU型、NJ型、NF型和NUP型等。圆柱滚子轴承承受的径向负荷能力大,根据套圈挡边的结构也可承受一定的单向或双向轴向负荷。NN型和NNU型双列圆柱滚子轴承结构紧凑,刚性强,承载能力大,受载荷后变形小,大多用于机床主轴的支承。FC、FCD、FCDP型四列圆柱滚子轴承可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多用于轧机等重型机械上. 六、调心滚子轴承 该类轴承在球面滚道外圈与双滚道内圈之间装有球面滚子,按内部结构的不同,分为R、RH、RHA和SR四种型式。由于外圈滚道的圆弧中心与轴承中心一致,具有调心性能,因此可自动调整因轴或外壳的挠曲或不同心引起的轴心不正。可承受径向负荷与双向轴向负荷。特别是径向负荷能力大,适用于承受重负荷与冲击负荷。圆锥孔轴承通过使用紧固件或退卸套可使于轴上的装拆。调心滚子轴承可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同时也能承受一定的轴向载荷。该类轴承外圈滚道是球面形,故具有调心性能,当轴受力弯曲或倾斜而使内圈中心线与外圈中心线相对倾斜不超过1°~2.5°时,轴承仍能工作。 七、推力滚子轴承 推力滚子轴承包括推力调心滚子轴承、推力圆柱滚子轴承和推力圆锥滚子轴承。推力调心滚子轴承能同时承受轴向和径向负荷,但径向负荷不得超过轴向负荷的55%。这类轴承遥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自动调心性能,因此使其对不同心度和轴的挠曲不甚敏感。只要负

滚动轴承地基础知识

滚动轴承的基础知识 ★滚动轴承的最高允许转速通常由允许的工作温度确定,旋转速度极限是能够不产生烧结、过热、持续运转的经验的速度允许值。轴承的迹象转速因轴承结构尺寸、保持架结构、材料、轴承负荷、润滑方法、包括轴承周围的冷却情况而各异。 ★滚动轴承长寿命的根本条件:使用合适的安装工具,认真负责地操作以及安装现场的清洁。 ★热力学参考转速和动力学允许转速表现了轴承的高速适应性能★如何提高轴承的允许转速—提高轴承的尺寸精度、旋转精度以及配合部位的精度,采用的润滑冷却方式,使用特殊形式的保持架都可以达到。 一、轴承游隙 轴承在安装前的游隙与安装后在工作温度下的游隙(工作游隙)是有所不同的;通常:工作游隙小于安装前的游隙。 ☆设定轴向游隙时必须考虑热膨胀 二、影响轴承游隙的因素 1、由温度引起的径向游隙的减少 ΔGrt=Δtα(d + D)/2 mm 式中:α—钢的线膨胀系数α=0.000011/k 当轴承有热量输入或输出时,它的径向间隙会有更大的变化;当通过轴传入热量或通过轴承座散热时,径向间隙就会减小;如果由轴承座传入热量或由轴散热,径向间隙就会加大;起动过程短,迅速达

到工作转速的轴承,轴承套圈间的温度差比稳定状态时的温差大;为了避免轴承有害的预负荷和变形,应使轴承缓慢起动或选择比工作温度下需要的理论有隙更大的轴承有隙——高速轴承游隙大的原因 2、由过盈配合引起的径向游隙减小 轴承圈滚道的扩量可近似取为其配合过盈量的80%而外圈的收缩量可大致定为其过盈量的70%(先决条件:实心钢轴,正常的钢制轴承座)。 3、滚动轴承运转中的部游隙的大小,对疲劳寿命、振动、噪声、温升等轴承性能影响很大。选择轴承部游隙,对于决定了结构尺寸的轴承是一项重要研究项目。 ☆角接触球轴承的极限转速与接触角有关、接触角大极限转速低,反之则高。 ☆安装角接触球轴承轴与轴承座间不允许发生任何的偏斜,不然就会对轴承的寿命有严重的影响。 ★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的游隙是不可调整的,圆锥滚子轴承的游隙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的。 三、保持架的主要功能 ?分离各个滚动件,令工作中摩擦和发热量最小 ?保持滚动体检距离相等,使载荷平均分配 ?使可分离轴承和外圈可相互摆动的轴承的滚动体不致于掉出?在轴承非承载区引导滚动体 ★轻材料制成的保持架,以保证其较小的惯性力(轻金属或酚醛

轴承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轴承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共70分,每空1分) 1、按摩擦性质不同轴承可分为(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两大类。2 2、滚动轴承一般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大件构成。4 3、滚动轴承的内圈通常与轴紧配合,起(支撑)作用,外圈一般与机械部件的壳体成(过渡)配合。2 4、滑动轴承的类型和结构按润滑状态分为(液体摩擦滑动轴承)和(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2 5、滚子轴承根据滚字形状的不同可分为(圆柱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和(滚针轴承)和(调心滚子轴承)。4 6、滚动轴承按所能承受的载荷方向或公称接触角的不同壳分为(向心轴承)和(推力轴承)。2 7、滚动轴承按其滚动体分类壳分为(球轴承)和(滚子轴承)。2 8、滚动轴承代号是用(字母)加数位用来表示滚动轴承的结构、(尺寸)、公差等级、技术性能等特征的产品符号。2 9、滚动轴承代号由(基本代号)、(前置代号)和(后置代号)构成。4 10、深沟球轴承主要承受(径向载荷),也可承受一定的轴向载荷。1 11、滚动轴承的游隙有(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2 12、滚动轴承的润滑有(脂润滑)、(油润滑)和(固体润滑)三种形式。3 13、N200轴承内径尺寸是(10mm),6317—2RS轴承内径尺寸是(85mm ), 6201轴承内径尺寸是(12mm ),625轴承内径尺寸是(5mm )。4 14、滑动轴承按构造分为(整体式轴瓦)和(剖分式轴瓦)。2 15、滚动轴承的润滑选择时,高速时使用(润滑油)润滑;低速时使用(润滑脂)润滑;高温、固体时使用(固体)润滑。3 16、滚动轴承密封的目的是:防止(润滑剂从轴承中流失)和防止(灰尘、水分)浸入。2 17、滑动轴承存在(滑动摩擦),为减少(摩擦)、(磨损),加润滑剂,具有工作平稳、(噪音小)、耐冲击能力和(承载能力大)等优点,适用于高速、重载、高精度、结构需剖分、较大冲击的场合5 18、轴承按所承载方向不同分为(向心轴承)和(推力轴承)。2 19、轴承合金主要成分为(铜)、锡、锑、(铅),以锡或铅作为基体的轴承合金,又称之为(巴氏合金)或白合金。其(摩擦系数小),抗胶合能力强,(塑性)和跑合性能好。5 20、滑动轴承的油脂润滑装置有:(油脂枪)和(旋转杯盖)。2 二、选择题(共15分每题1.5分) 1、滚动轴承的代号由基本代号及后置代号组成,其中基本代号表示( A )。

表面粗糙度定义与检测

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学时:4 课次:2 目的要求: 1.了解表面粗糙度的实质及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2.掌握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重点是轮廓的幅度参数)的含义及应用场合。 3.掌握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 4.初步掌握表面粗糙度的选用方法。 5.了解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的原理。 重点内容: 1.表面粗糙度的定义及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重点是轮廓的幅度参数)的含义及应用场合。 3.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 4.表面粗糙度的选用方法。 5.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 难点内容: 表面粗糙度的选用方法。 教学方法:讲+实验 教学内容:(祥见教案) 一、基本概念 1.零件表面的几何形状误差分为三类: (1)表面粗糙度:零件表面峰谷波距<1mm。属微观误差。 (2)表面波纹度:零件表面峰谷波距在1~10mm。 (3)形状公差:零件表面峰谷波距>10mm。属宏观误差。 图5-1 零件的截面轮廓形状 2.表面粗糙度对零件质量的影响: (1)影响零件的耐磨性、强度和抗腐蚀性等。 (2)影响零件的配合稳定性。 (3)影响零件的接触刚度、密封性、产品外观及表面反射能力等。 二.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术语

1、取样长度lr : 取样长度是在测量表面粗糙度时所取的一段与轮廓总的走向一致的长度。 规定:取样长度范围内至少包含五个以上的轮廓峰和谷如图5-2所示。 图5-2 取样长度、评定长度和轮廓中线 1.评定长度ln : 评定长度是指评定表面粗糙度所需的一段长度。 规定:国家标准推荐ln = 5lr ,对均匀性好的表面,可选ln > 5lr, 对均匀性较差的表面,可选ln < 5lr 。 2.中线: 中线是指用以评定表面粗糙度参数的一条基准线。有以列两种: (1)轮廓的最小二乘中线 在取样长度内,使轮廓线上各点的纵坐标值Z (x )的平方和 为最小,如图5-2 a 所示。 (2)轮廓的算术平均中线 在取样长度内,将实际轮廓划分为上下两部分,且使上下面 积相等的直线。如图5-2 b 所示。 三.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国家标准GB/T3505—2000规定的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有:幅度参数2个,间距参数1个,曲线和相关参数1个,其中幅度参数是主要的。 1、轮廓的幅度参数 (1) 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 在一个取样长度内,纵坐标Z (x )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如图5-3a 所示。 Ra 的数学表达式为: Ra = lr 1 lr x Z 0)(dx 测得的Ra 值越大,则表面越粗糙。一般用电动轮廓仪进行测量。

表面粗糙度选用标准

表面粗糙度选用 ----------------------------------------------------------- 序号=1 Ra值不大于\μm=100 表面状况=明显可见的刀痕 加工方法=粗车、镗、刨、钻 应用举例=粗加工的表面,如粗车、粗刨、切断等表面,用粗镗刀和粗砂轮等加工的表面,一般很少采用 ----------------------------------------------------------- 序号=2 Ra值不大于\μm=25、50 表面状况=明显可见的刀痕 加工方法=粗车、镗、刨、钻 应用举例=粗加工后的表面,焊接前的焊缝、粗钻孔壁等 ----------------------------------------------------------- 序号=3 Ra值不大于\μm=12.5 表面状况=可见刀痕 加工方法=粗车、刨、铣、钻 应用举例=一般非结合表面,如轴的端面、倒角、齿轮及皮带轮的侧面、键槽的非工作表面,减重孔眼表面 ----------------------------------------------------------- 序号=4 Ra值不大于\μm=6.3 表面状况=可见加工痕迹 加工方法=车、镗、刨、钻、铣、锉、磨、粗铰、铣齿 应用举例=不重要零件的配合表面,如支柱、支架、外壳、衬套、轴、盖等的端面。紧固件的自由表面,紧固件通孔的表面,内、外花键的非定心表面,不作为计量基准的齿轮顶圈圆表面等 ----------------------------------------------------------- 序号=5 Ra值不大于\μm=3.2 表面状况=微见加工痕迹 加工方法=车、镗、刨、铣、刮1~2点/cm^2、拉、磨、锉、滚压、铣齿 应用举例=和其他零件连接不形成配合的表面,如箱体、外壳、端盖等零件的端面。要求有定心及配合特性的固定支承面如定心的轴间,键和键槽的工作表面。不重要的紧固螺纹的表面。需要滚花或氧化处理的表面 ----------------------------------------------------------- 序号=6 Ra值不大于\μm=1.6 表面状况=看不清加工痕迹 加工方法=车、镗、刨、铣、铰、拉、磨、滚压、刮1~2点/cm^2铣齿

滚动轴承作业概述

滚动轴承 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 1. 下列各类轴承中,能很好地承受径向载荷与轴向载荷的联合作用;而则 具有良好的调心作用。 A. 短圆柱滚子轴承 B. 推力球轴承 C. 圆锥滚子轴承 D. 调心滚子轴承 2. 在良好的润滑和密封条件下,滚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A. 塑性变形 B. 胶合 C. 磨损 D. 疲劳点蚀 3. 下列四种型号的滚动轴承中,只能承受径向载荷的是。 A. 6208 B. N208 C. 30208 D. 51208 4. 代号为7212AC的滚动轴承,对它的承载情况描述最准确的是。 A. 只能承受径向载荷 B. 单个轴承能承受双向载荷 C. 只能承受轴向载荷 D. 能同时承受径向和单向轴向载荷 5. 一个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是指。 10转时,所受的载荷 A. 该轴承的使用寿命为6 10小时时,所能承受的载荷 B. 该轴承使用寿命为6 10转时,所能承受的载荷 C. 该轴承平均寿命为6 10转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 D. 该轴承基本额定寿命为6 6. 判别下列轴承能承受载荷的方向: 6310可承受;7310可承受;30310可承受;5310可承受;N310可承受。 A. 径向载荷 B. 径向载荷和单向轴向载荷 C. 轴向载荷 D. 径向载荷与双向轴向载荷 7. 按基本额定动载荷选定的滚动轴承,在预定使用期限内其破坏率最大为。 A. l% B. 5% C. 10% D. 50% 8. 以下各滚动轴承中,承受轴向载荷能力最大的是,能允许的极限转速最高的是。 A. 5309 B. 6309/P5 C. 30309 D. 6309 9. 对滚动轴承进行油润滑,不能起到的作用。

滚动轴承工作温度的介绍

滚动轴承工作温度的介绍-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滚动轴承工作温度的介绍(一)滚动轴承根据其材质选用和热处理工艺以及使用工作时的润滑条件,在产品设计阶段和生产加工制造过程中其工作温度即已给定。具体情况如下: 一.材质选用 1.通用轴承在正常工作温度下(室温)可按照国家标准GB/T18254-2002《高碳铬轴承钢》选材。 2.高温轴承工作温度超过300℃以上可按照YB688-2000《高温轴承钢 Cr4 M O4V技术条件》选材。 3.低温轴承(工作温度低于-60℃以下的轴承),常用不锈轴承钢9Cr18、9Cr18Mo材料制造,可按照GB/T3086-1982《高碳铬不锈轴承钢技术条件》选材,也可选用铍青铜、陶瓷等材料制造。 二.热处理工艺 1.通用轴承选用高碳铬轴承钢时,其热处理工艺按照国家机械行业标准JB/T1255-2001《高碳铬轴承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进行。 2.高温轴承工作温度高于300℃时可按JB/T2850-1993《Cr4M O4V高温轴承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处理后,予以应用。 3.低温轴承,可按JB/T1460-2002《高碳铬不锈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处理后,予以应用。 三.滚动轴承工作温度

1.通用轴承选用高碳铬轴承钢并按上述热处理工艺加工后滚动轴承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室温)的工作温度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即通过寿命和可靠性试验及评定后,即可按此予以控制。 a. 试验规定见JB/T50013-2000《滚动轴承寿命及可靠性试验规程》中第5条试验条件,第5.4项:轴承外圈温度脂润滑时,不允许超过80℃;油润滑时,不允许超过95℃。 b. 试验及评定见GB/T24607-2009《滚动轴承寿命与可靠性试验及评定》国家标准第6条试验条件,第6.2项:循环油润滑时,轴承外圈温度一般不应超过95℃;脂润滑时,轴承外圈温度一般不应超过80℃。 2. 高温条件下轴承工作温度: a. 滚动轴承选用高碳铬轴承钢,工作温度在150℃~350℃之间,按照JB/T2974标准,当工作温度在150℃~350℃之间时,在轴承型号后缀可分别标注S0~S4予以表示。 b. 滚动轴承选用高温轴承钢,其工作温度可达300℃以上,具体工作温度依据工作条件另行给定。 3.低温轴承工作温度: 滚动轴承选用高碳铬不锈轴承钢,其工作温度低于零下60℃以下,具体工作温度依据工作条件另行给定。

滚动轴承脂润滑方式介绍

滚动轴承脂润滑方式 1、特点。 优点:⑴润滑装置简单。如果使用密封轴承或者不需要补充脂的非密封轴承,则不需要任何附加的润滑装置。相比之下,油润滑系统需要油泵、油管、油箱等,要复杂得多。 ⑵润滑脂不易泄漏,轴承的密封结构比较简单。 ⑶轴承的维护、保养方便。 ⑷润滑脂有密封作用.可防止外部灰尘,水分和其它杂质侵入轴承。 ⑸容易提高机械装置的清洁度。 缺点: ⑴轴承摩擦大,散热不好,允许的转速比较低。 ⑵温度很高时,润滑脂的基础油会加快蒸发和氧化变质。润滑脂的胶体结构也会变化而加速分油。随着温度升高,润滑脂寿命迅速降低。大部分润滑脂的使用温度与寿命的关系是:每当轴承温度升高10~15℃,润滑脂的寿命下降 l/2。因此,除特殊的高温润滑脂外,一般润滑脂不能在高温下作用。 ⒉润滑脂组成及其作用 ????? 基础油:约占75~95%稠化济约占5~20%添加剂 各部分的作用: ⑴基础油:采用矿物油,或者合成油。润滑脂的润滑性能主要由

基础油的润滑性能所决定。基础油的粘度对轴承内油膜的形成和油膜的承载能力、轴承寿命影响很大。 ⑵稠化剂:分皂基和非皂基两种。皂基稠化剂有锡基、钠基、铝基、铅基等多种。稠化剂的种类影响润滑脂的滴点、耐水性。稠化剂以纤维状态分散于基油中,纤维互相交织成网,并把油吸附和固定在网中,使油成膏状。 ⑶添加剂:后边讲 ⒊针入度:润滑脂的稠度用针入度表示,它也是一项重要的指标。针入度的规定是指将质量150g 的圆锥体在5s内沉入温度为25℃的润滑脂内的深度,以1/10mm为单位。 针入度用以表示润滑脂的“软度”,反映使用中的流动性。 针入度数值越小,表示润滑脂越稠;针入度越大,表示润滑脂越稀。 润滑脂的流动性取决于润滑脂的粘度和稠度。粘度越大,稠度越大,润滑脂的流动性越差。对低温下脂润滑的轴承,要求低温起动性能,需要保证在低温下脂的流动性。针入度与轴承使用条件关系见表7-5。 ⒋滴点:润滑脂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由半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

滚动轴承的基本结构和类型

滚动轴承的基本结构和类型 滚动轴承的基本机构是由内圈、外圈、一组滚动题和保持架四大件组成。此外,各种不同类型的轴承还有其它相应零件,如:铆钉、支销、防尘盖、密封圈、止动垫圈和紧定套等。 内圈:套在轴承上与轴紧配。大多数内圈与轴一起旋转。 外圈:通常固定在轴承座或机械的零部件上,起支承滚动体作用。有些轴承时外圈旋转内圈不转动,仅起支承作用,例如:车轮轮毂轴承等。 滚动体:是承受负荷的零件,它在内圈和外圈之间滚动。它的大小和多少决定轴承的承载能力。 保持架:把轴承终的一组钢球或滚子均匀地相互间隔开来,使每个钢球或滚子在滚道间正常地滚动运转。 铆钉:是联接两半保持架的零件,通过它将两半保持架牢固地铆合在一起。 防尘盖:起防尘作用。 密封圈:它在轴承中起油封作用。 止动垫圈:紧定衬套和螺母一起使用。 滚动轴承按其承受负荷的方向分为三大类,即:向心轴承、向心推力轴承和推力轴承(包括推力向心轴承)。各类中又可分为几种形式: 滚动轴承 向心轴承向心推力轴承推力轴承 球轴承滚子轴承球轴承滚子轴承球轴承滚子轴承 向心球轴承向 心 球 面 球 轴 承 向 心 短 圆 柱 滚 子 轴 承 向 心 球 面 滚 子 轴 承 ︵ 向 心 ︶ 长 圆 柱 滚 子 轴 承 ︵ 向 心 ︶ 滚 针 轴 承 ︵ 向 心 ︶ 螺 旋 滚 子 轴 承 向 心 推 力 球 轴 承 ︵ 向 心 推 力 ︶ 圆 锥 滚 子 轴 承 推 力 球 轴 承 推 力 向 心 球 轴 承 推 力 圆 柱 滚 子 轴 承 推 力 圆 锥 滚 子 轴 承 推 力 滚 针 轴 承 推 力 ︵ 向 心 ︶ 球 面 滚 子 轴 承 0 1 2 3 4 4 5 6 7 8 8 9 9 9 9

轴承基本知识(全面整理版,含分类图片)

轴承基本知识 轴承主要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少载荷摩擦系数的零部件。 一个完整的轴承代号是由基本代号加上一个或多个补充代号组成。基本代号是用来表示轴承的类型、轴承的基本设计、轴承的外形尺寸。补充代号是指轴承的部件、与基本设计有不同结构或有其它特性的变型。 一般所说的轴承多为滚动轴承(ball and roller bearing)。滚动轴承就是将运转的轴与轴座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摩擦损失的一种精密的机械元件。滚动轴承中的向心轴承(主要承受径向力)通常由圈、外圈、滚动体和滚动体保持架4部分组成。圈紧套在轴颈上并与轴一起旋转,外圈装在轴承座孔中。在圈的外周和外圈的周上均制有滚道。 当外圈相对转动时,滚动体即在外圈的滚道上滚动,它们由保持架隔开,避免相互摩擦。滚动轴承使用维护方便,工作可靠,起动性能好,在中等速度下承载能力较高。与滑动轴承比较,滚动轴承的径向尺寸较大,减振能力较差,高速时寿命低,声响较大。 轴承的类型很多,大体包括:直线轴承、滚子轴承、调心轴承、球轴承、推力轴承、球面轴承、双列多列轴承、带座轴承、关节轴承、组合轴承、轧机轴承等。 ★轴承常规分类: 按公称外径分为: (1) 微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围为26mm以下的轴承(孔径10mm以下); (2) 小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围为28-55mm的轴承; (3) 中小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围为60-115mm的轴承; (4) 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围为120-190mm的轴承 (5) 大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围为200-430mm的轴承; (6) 特大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围为440-2000mm轴承。 (7) 重大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围为2000mm以上的轴承。

滚动轴承基础知识

滚动轴承基础知识 一、轴承的定义 轴承按功能定义是指:在轴承座孔(两者通常有相对运动)之间起支承作用而传递负荷,起定位作用而限制轴对于座孔(有时是座孔对于轴)的轴向位移的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机械零件。 二、滚动轴承的结构 1,一般由套圈(内圈和外圈或紧圈和活圈),滚动体和保持架构成。 2,内、外圈或紧、活圈之间装有若干滚动体,通过保持架将滚动体保持一定的间隔,进行圆滑的滚动。但有不带内圈、外圈或保持架的轴承,但滚动轴承必须具有滚动体。 3, 滚动体分为钢球和滚子两大类, 滚子又称滚柱,其按形状不同可分为圆柱滚子、滚针、圆锥滚子、球面滚子等. 三、滚动轴承的分类 滚动轴承按其承受负荷方向可分为向心轴承和推力轴承,按滚动体的种类,可分为球轴承和滚子轴承。(见附表P16) 此外还有外球面球轴承,关节轴承等。 四、滚动轴承的结构特点 (一),深沟球轴承 俗称“0”类轴承,也叫向心深沟球轴承。位于内圈、外圈上的滚道,呈略大于滚动球半径的半径圆弧横断面。除开式(无密封圈、无防尘盖)之外,还有加钢板防尘盖的轴承,加橡胶密封圈的轴

承,或者在外圈的外径上附有止动环的轴承,多采用钢板冲压保持架。 (二)调心球轴承 俗称“1”类轴承,又称双列调心球轴承。一般有两列钢球,内圈有两条滚道,外圈的滚道呈球面。 (三)圆柱滚子轴承 俗称“2”类轴承,与深沟球轴承轴承相比,用圆柱形滚子 代替钢球,用直母线滚道代替球沟,内、外圈可分离。 (四)调心滚子轴承 俗称“3”类轴承,又称双列调心滚子轴承。在有两条滚道的内圈和滚道为球面的外圈之间,装配有鼓形滚子(球面滚子)的轴承。 (五)滚针轴承 俗称“4”类轴承.滚针轴承中组装有许多长度为其直径3倍~10倍的细长滚针。 (六)角接触球轴承 俗称“6”类轴承,又称向心推力球轴承。基本结构有一对套圈,一列钢球,一个保持架。 (七)圆锥滚子轴承 俗称“7”类轴承,圆锥滚子作为滚动体组装在轴承中,由内圈的大挡边引导。因是分离式,内圈和外圈可分别拆卸。 (八)推力球轴承 1,俗称“8”类轴承,又称平面轴承。是由带有球滚动滚道

滚动轴承型号含义

滚动轴承型号代号 1.基本代号 阿基本代号用来表明轴承的内径、直径系列、宽度系列和类型,一般最多为五位数,先分述如下:1)轴承内径用基本代号右起第一、H位数字表示。对常用内径d=20~480mm的轴承内径一般为5的倍数,这两位数字表示轴承内径尺寸被5除得的商数,如04表示d=20mm;12表示 d=60mm等等。对于内径为10mm、12mm、15mm和17mm的轴承,内径代号依次为00、01、02和03。对于内径小于10mm和大于500mm 轴承,内径表示方法另有规定,可参看 GB/T272—93。 2)轴承的直径系列(即结构相同、内径相同的轴承在外径和宽度方面的变化系列)用基本代号右起第三位数字表示。例如,对于向心轴承和向心推力轴承,0、1表示特轻系列;2表示轻系列;3表示中系列;4表示重系列。各系列之间的尺寸对比如下图所示。推力轴承除了用1表示特轻系列之外,其余与向心轴承的表示一致。 3)轴承的宽度系列(即结构、内径和直径系列都相同的轴承宽度方面的变化系列)用基本代号右起第四位数字表示。当宽度系图13-4直径系列的对比列为0系列(正常系列)时,对多数轴承在代号中可不标出宽度系列代号O,但对于调心滚子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宽度系列代号0应标出。

直径系列代号和宽度系列代号统称为尺寸系列代号。 4)轴承类型代号用基本代号右起第五位数字表示(对圆柱滚子轴承和滚针轴承等类型代号为字母)。 2.后置代号 轴承的后置代号是用字母和数字等表示轴承的结构、公差及材料的特殊要求等等。后置代号的内容很多,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的代号。 1)内部结构代号是表示同一类型轴承的不同内部结构,用字母紧跟着基本代号表示。如:接触角为15°、25°和40°的角接触球轴承分别用C、AC和B表示内部结构的不同。 2)轴承的公差等级分为2级、4级、5级、6级、6X级和0级,共6个级别,依次由高级到低级,其代号分别为/PZ、/P4‘/PS、/P6、/P6X和/PO。公差等级中, 6X级仅适用于圆锥滚子轴承; 0级为普通级,在轮承代号中不标出。。 3)常用的轴承径向游隙系列分为1组、2组、0组、3组、4组和5组,共6个组别,径向游隙依次由小到大。o组游隙是常用的游隙组别,在轴承代号中不标出,其余的游隙组别在轴承代号中分别用/CI、/CZ、/C3、/C4、/CS表示。 3.前置代号 轴承的前置代号用于表示轴承的分部件,用字母表示。如用 L表示可分离轴承的可分离套圈;K表示轴承的滚动体与保持架组件等等。 实际应用的滚动轴承类型是很多的,相应的轴承代号也是比较复杂的。以上介绍的代号是轴承代号中最基本、最常用的部分,熟悉了这部分代号,就可以识别和查选常用的轴承。关于滚动轴承详细的代号方法可查阅GBT272-93。

滚动轴承基本知识

滚动轴承基本知识 一、滚动轴承的主要功能: 在保证轴承有足够寿命条件下,用以支承旋转(或摆动)零件,传递负荷,减少运动副之间的摩擦,使之旋转(或摆动)灵活。二、对轴承的基本要求: 能够满足工作条件所要求的负荷、转速、工作精度、动态性能(噪声、振动)、环境温度和使用寿命。 三、滚动轴承的基本结构: 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俗称四大件)组成。 内圈与轴、外圈与轴承座孔装配在一起。当内圈或外圈为旋转套圈时采用的是紧配合,不是旋转套圈时采用的是过渡配合。 滚动体(钢球、滚子或滚针)是滚动轴承的核心零件,当内外圈相对转动时,滚动体在内外圈的滚道之间滚动。滚动体的形状、大小和数量直接影响轴承的负荷能力和使用性能。 保持架能够使滚动体均匀分布、引导滚动体旋转及改善轴承内部润滑性能。 四、滚动轴承的材料 套圈和滚动体材料必须具有的特性:接触疲劳强度高;硬度高;纯洁度高;耐磨性好;组织稳定性好;机械加工性能好。 常用的轴承材料(套圈和滚动体):

高碳鉻轴承钢:GCr15 、GCr15SiMn 等含鉻合金钢,热处理硬度一般为60 ~65HRC 。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轴承材料。 渗碳轴承钢:20CrMo 、20CrNiMo 等,渗碳热处理后表面硬度一般为59 ~64HRC ,心部硬度一般为30 ~45HRC 。韧性好,能够承受较大冲击负荷。 保持架根据要求可以采用08 # 或10 # 钢板冲压保持架、 HPb59-1 黄铜实体保持架、GRPA66 工程塑料保持架等。 五、滚动轴承的基本类型

六、轴承的游隙 滚动轴承的径向游隙系指一个套圈固定不动,而另一个套圈在垂直于轴承轴线方向,由一个极端位置移动到另一个极端位置的移动量。轴承游隙的选择正确与否,对机械运转精度、轴承寿命、摩擦阻力、温升、振动与噪声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如对向心轴承游隙的选择过小时,则会使承受负荷的滚动体个数增多,接触应力减小,运转较平稳,但是,摩擦阻力会增大,温升也会提高。反之,则接触应力增大,振动大,而摩擦阻力减小,温升低。因此,根据轴承使用条件,选择最合适的游隙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七、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和配合特点 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分为0(普通),6x,6,5,4,2级精度等级。等级由0(普通)级→2级依次提高。其中6x级是针对圆锥滚子轴承所采用的介于0(普通)级与6级之间的公差等级,一般情况下的轴承所采用的是0(普通)级的公差等级。公差等级以P6、P5等形式在

滚动轴承在汽车中的应用

滚 动 轴 承 在 汽 车 中 的 应 用 及 问 题 车辆31 夏华翅 2130105019

滚动轴承在汽车中的应用 内容提要:汽车轴承泛指汽车各部位使用的各种通用和专用滚动轴承。汽车 轴承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通用轴承应用范围的扩大、专用轴承的发展以及轴承性能与寿命的提高。专用轴承的发展使汽车轴承在结构与功能上逐步形成了有别于通用轴承的一些特色。 关键词:汽车轴承设计维修保养 一、分类与安装部位 一辆汽车通常有约30种50套轴承安装在不同的转动部位。在实际中,一般按安装或使用部位对汽车轴承进行分类。 与汽车划分为发动机、传动系、转向系及空调系统相对应,按安装部位汽车轴承可首先划分为发动机轴承、传动系轴承、转向系轴承及空调机轴承等类轴承,继而可进一步细分至上述系统的各个部件乃至轴承的具体安装部位汽。由于汽车和轴承设计的多样化,不同汽车的同类部件常采用不同的部件结构和轴承结构。采用轴承安装部位图和相应的轴承型谱表可以更为详细和直观地表示轴承的安装部位,并可通过同时给出轴承型号、外形尺寸及其安装部位揭示部件与轴承内在联

系。 二、发展概况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轴承的设计、制造、试验及应用技术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从应用的角度考虑,可将汽车轴承的发展概括为主要是通用轴承的扩大应用、专用轴承的发展以及轴承性能与寿命的提高。 (一)通用轴承的扩大应用 汽车结构的改进、品种与规格的发展、性能与寿命的提高以及汽车设计、轴承设计的多样化导致了通用轴承应用范围的扩大。 迄今,在汽车中直接应用的通用轴承已覆盖通用轴承几乎所有的基本结构类型、越来越多的系列和越来越多的规格,而对直接应用的通用轴承的改进和发展则导致产生了一些新的通用轴承系列和专用轴承。(二)专用轴承的发展 在通用轴承的基础之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些汽车专用轴承具有传统滚动轴承所不具备的、与汽车应用联系紧密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在这些汽车专用轴承中,以轮毂轴承和离合器分离轴承结构与功能的扩展

深沟球轴承基本知识

深沟球轴承基本知识 一、深沟球轴承基本参数: 深沟球轴承是滚动轴承中最为普通的一种类型。基本型的深沟球轴承由一个外圈,一个内圈、一组钢球和一组保持架构成。深沟球轴承类型有单列和双列两种,深沟球结构还分密封和开式两种结构,开式是指轴承不带密封结构,密封型深沟球分为防尘密封和防油密封。防尘密封盖材料为钢板冲压,只起到简单的防止灰尘进入轴承滚道。防油型为接触式油封,能有效的阻止轴承内的润滑脂外溢。单列深沟球轴承类型代号为6,双列深沟球轴承代号为4。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是生产最普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轴承。 二、内径尺寸如何计算? 轴承型号与内孔径是有关系的。轴承外径需查手册。一般需根据轴承内径及其它参数,查手册才能知道外径、宽度以及轴承的具体型号。 轴承内径的计算方法如下: 1. 内径在10以内的表示方法为62/9 斜杠后面为轴承内径尺寸9 2. 内径在10到20之间(不包括20)基本代号为00 01 02 03 分别代表内径 为10 12 15 17 如6201 后面两位数字为01就代表内径为12 3. 内径20到490之间用轴承代号的后两位乘以5例如6020后两位数字为 20乘以5后内径尺寸为100 4. 内径大于490也是用斜杠表示62/1000 内径尺寸为1000 A * 胆 S

三、常见深沟球轴承规格如下: 四、深沟球轴承安装方法: 1. 方法一:压入配合 轴承内圈与轴使紧配合,外圈与轴承座孔是较松配合时, 可用压力机将轴承先压 装在轴上,然后将轴连同轴承一起装入轴承座孔内,压装时在轴承内圈端面上,垫 一软金属材料做的装配套管(铜或软钢),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紧配合,内圈与轴 为较松配合时,可将轴承先压入轴承座孔内,这时装配套管的外径应略小于座孔的 直径.如果轴承套圈与轴及座孔都是紧配合时,安装室内圈和外圈要同时压入轴和座 孔,装配套管的结构应能同时押紧轴承内圈和外圈的端面。 2. 方法二:加热配合 通过加热轴承或轴承座,利用热膨胀将紧配合转变为松配合的安装方法 ?是一种 常用和省力的安装方法.此法适于过盈量较大的轴承的安装,热装前把轴承或可分离 型轴承的套圈放入油箱中均匀加热 80- 100 C,然后从油中取出尽快装到轴上,为防 止冷却后内圈端面和轴肩贴合不紧,轴承冷却后可以再进行轴向紧固 .轴承外圈与轻 金属制的轴承座紧配合时,采用加热轴承座的热装方法,可以避免配合面受到擦伤。 用油箱 FC A- 吨V IT ■*1 aoi4 GID 2.3C C.02S Q22 1.99 0.056 C.26 1.71 C.CS4 OJS 】.矛 <111 C.5D 1.45 c.r C3J 1.31 g 1.15 0.42 l.W 0L56 C.44 1.0Q 荃玄记巧*ntr 看装三寸mm 基二頁.走左童 厂左订逻 T min; d D B r J rrtn 4 min max % max 4 2 Sr" 虽.昌 三送亨 ZO 47 14 1 曲 41 1 9.38 &,18 140flD LSOOf 25 ■ ■ 15 占 31 羽 1 6J5 】mcc leocc 62 16 1 36 % 1 15U 10.0 号期 L3W0 55 r 1.1 4: &5 1 195 B.5 8^00 1100-0 书 80 is 1.1 r 1 223 15.S 3 OK 19 1.1 飞 1 245 17.S 700C 9C0C 50 葡 X 1.1 57 S3 1 27 JO Lfl.S EF S50C 100 21 倂 91 1.5 335 z :.o &00C 7500 (SO no 22 55 201 1.5 36 JS 27.S ieoc 咖 120 23 15 111 1.3 44 JO 34.C iOQC &300 1?5 24 1J 79 116 15 46$ 37.S 4S0C 6C0C 75 130 芒 121 l.D 5C.3 41.2 4?oa HW 62C6 9 62K ?11 5215 62CS £21.2 £213 S714 620+ tf2C5

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汇总

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 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 表面粗糙度的定义(本站相关粗糙度仪的产品介绍:粗糙度仪) 表面粗糙度(Surface roughness)是指加工表面上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性它是一种微观几何形状误差,也称为微观不平度。表面粗糙度应与形状误差(宏观几何形状误差)和表面波度区别开。通常,波距小于 1mm 的属于表面粗糙度,波距在 1~10mm 的属于表面波度,波距大于 10mm 的属于形状误差。 表面粗糙度对机械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表面粗糙度的大小对零件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 1. 影响零件的耐磨性 表面越粗糙,摩擦系数就越大,相对运动的表面磨损得越快。然而,表面过于光滑,由于润滑油被挤出或分子间的吸附作用等原因,也会使摩擦阻力增大和加速磨损。 2. 影响配合性质的稳定性 零件表面的粗糙度对各类配合均有较大的影响。对于间隙配合,两个表面粗糙的零件在相对运动时会迅速磨损,造成间隙增大,影响配合性质;对于过盈配合,在装配时表面上微观凸峰极易被挤平,产生塑性变形,使装配后的实际有效过盈减小,降低联接强度;对于过渡配合,因多用压力及锤敲装配,表面粗糙度也会使配合变松。 3. 影响疲劳强度 承受交变载荷作用的零件的失效多数是由于表面产生疲劳裂纹造成的。疲劳裂纹主要是由于表面微观峰谷的波谷所造成的应力集中引起的。零件表面越粗糙,波谷越深,应力集中就越严重。因此,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抗疲劳强度。 4. 影响抗腐蚀性 粗糙表面的微观凹谷处易存积腐蚀性物质,久而久之,这些腐蚀性物质就会渗入到金属内层,造成表面锈蚀。此外,表面粗糙度对接触刚度、密封性、产品外观、表面光学性能、导电导热性能以及表面结合的胶合强度等都有很大影响。所以,在设计零件的几何参数精度时,必须对其提出合理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以保证机械零件的使用性能。 公差等级与粗糙度的关系 表面粗糙度是反映零件表面微观几何形状误差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是验证零件表面质量的主要依据;它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使用寿命和生产成本。 机械零件表面粗糙度的选择有3种方法,即计算法、试验法和类比法。在机械零件设计中应用最普遍的是类比法,此方法简单有效。运用类比法需要有充足的参考资料。现有的各类机械设计手册中都提供了较全面的资料和文献。最常用的是与公差等级相适应得表面粗糙度。通常情况下公差越小,机械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也越小,但是他们之间不存在固定的函数关系。一些装饰表面除外。 在实践工作中,对于不同类型的机器,其零件在相同尺寸公差的条件下,对表面粗糙度的要求是有差别的。这就是配合的稳定性问题。在机械零件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对于不同类型

滚动轴承知识

滚动轴承知识 1.1 概述 1.1.1 滚动轴承的组成 轴承是支托转动轴之轴颈的部件,它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滚动轴承一般均由一个外圈、一个夹持器(或称为分离器、弹夹)、一个内圈及若干滚动体组成。轴转动时,滚动轴承的内圈、夹持器、滚动体在外圈的滚道上滚动。夹持器的作用是将每个滚动体相互隔开而均匀地分布在滚道上,如果没有夹持器,那么就会在内圈回转时,两个滚动体相邻的加转方向相反,使滚动体很快磨损。 1.1.2 滚动轴承的优点 在转动机械中,绝大部分轴的支承是使用滚动轴承,因为它有如下优点: 1) 运转时,滚动体与内外圈的磨擦是滚动磨擦,其磨擦系数远小于滑动磨擦系数,因此,机械运转时,动力消耗少,机械的输出功率大。 2) 滚动轴承的各零件都经过很好的机械加工和热处理,具有很高的硬度和优良的韧性,因此,能承受较大的压力,磨损小,使用寿命长。 3) 滚动轴承内部间隙很小,各尺寸又很精确,运转的平稳性较好。 4) 有些轴承可同时承受径向和轴向两种负荷,故可简化轴承支座结构。 1.2 滚动轴承的分类 1.2.1 滚动轴承可按下特点进行分类 1) 按照轴承所承受负荷的方向分: a) 向心轴承仅承受径向负荷(圆柱滚子轴承,有装球口的单列球轴承)或者一般承受径向的负荷;但也有能承受轴向负荷的(无装球口的单列球轴承,双列球面轴承和双列球面的滚子轴承)。 b) 推力轴承仅用来承受轴向负荷。 c) 向心推力轴承用来承受联合负荷。 d) 推力向心轴承一般是用来承受轴向负荷,但同时亦能承受不大的径向负荷。 注:d.1) 径向负荷—垂直于轴方向,作用于轴承的负荷。 d.2) 沿轴方向作用于轴承的负荷。 d.3) 时作用于轴承的负荷。 2) 按滚动体形状分: a) 滚动体为球形的球轴承: b) 滚动体为滚柱的滚子轴承。 滚子轴承又分为:圆柱滚子轴承;螺旋滚子轴承;滚针轴承;圆锥滚子轴承;球面滚子或球面圆锥滚子轴承。 c) 按照轴承结构的特性可分为自动调位(即自动调心)轴承和非自动调位轴承。 d) 按照可否拆卸分为不可拆卸的轴承可拆卸的轴承。

JBT7051轴承零件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

JBT7051轴承零件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ICS 21.100.20 J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JB/T 70512006代替 JB/T 70511993滚动轴承零件表面粗糙度测量和评定方法 Rolling bearing parts Methods for the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of surface roughness 2006-05-06发布 2006-10-01实施中人和国展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JB/T 70512006 I 前言本标准代替JB/T 70511993《滚动轴承零件表面粗糙度测量和评定方法》。本标准与JB/T 7051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增加了“参数符号”见第4章——删除了原标准中Rz评定参数并将原标准中评定参数符号Ry改为Rz1993年版的3.1、3.3本版的5.2、5.3 ——修改了钢球的评定参数符号增加了允许Ra、Rz两参数配合使用的条款1993年版的3.3本版的5.3 ——删除了原标准中允许用测量Rz代替Ra参数的条款1993年版的3.2 ——推荐了优先选用的评定参数见5.4 ——删除了对触针式轮廓仪附件的规定1993年版的5.1、5.2 ——增加了“触针式仪器的标称特性”并将原第6章中的内容融入了第8章1993年版的第6章本版的第8章——增加了轮廓仪检验的其他规则和方法见9.4 ——删除了“用干涉仪测量套圈 年版的附录A。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沟道表面粗糙度的方法”1993 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8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洛阳轴承研究所、万向集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素青、宣衡艳。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B/T 70511993。 JB/T 70512006 1 滚动轴承零件表面粗糙度测量和评定方法 1 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