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式电站重力坝毕业设计

引水式电站重力坝毕业设计
引水式电站重力坝毕业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设计英文翻译,混凝土重力坝

Concrete Gravity Dam The type of dam selected for a site depends principally on topographic, geologic,hydrologic,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Where more than one type can be built, alternative economic estimates are prepared and selection is based on economica considerations.Safety and performance are primary requirements, but construction time and materials often affect economic comparisons. Dam Classification Dams a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construction materials such as concrete or earth. Concrete dams are further classified as gravity, arch, buttress, or a combination of these. Earthfill dams are gravity dams built of either earth or rock materials, with particular provisions for spillways and seepage control. A concrete gravity dam depends on its own weight for structural stability. The dam may be straight or slightly curved, with the water load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dam to the foundation material. Ordinarily, gravity dams have a base width of 0.7 to 0.9 the height of the dam. Solid rock provides the best foundation condition. However, many small concrete dams are built on previous or soft foundations and perform satisfactorily. A concrete gravity dam is well suited for use with an overflow spillway crest. Because of this advantage, it is often combined with an earthfill dam in wide flood plain sites.

引水式电站闸坝枢纽工程设计说明书本科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 水电站闸坝枢纽工程设计说明书 摘要 鱼潭水电站位于四川省某自然保护区境内,系岷江一级支流熊猫河干流上的梯级电站。电站规划装机24MW,为有压引水式开发方案。闸址位于岩谷大桥下游约700m处,该处布臵有引水发电隧洞取水口,经过约2.6km的压力隧洞至调压井,然后接约300m长的压力钢管至规划厂址处获得约46m水头。闸坝左岸有省级干道公路通过,交通方便。熊猫河系岷江右岸支流,全长87.9km,流域面积1742 km2。鱼潭水电站闸址距河口约30km,控制流域面积1467 km2,占全流域的84%。为保护区内水力资源丰富,目前熊猫河干支流上已装机326.8MW,约占其理论蕴藏量的37.5%。XX 电站出线将以110千伏一回送入四川主网,它的兴建不仅可以扩大电网的规模,支援四川主网电力,更重要的是对加速振兴保护区经济,办好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动植物有着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此前区内已开发兴建的约6.8MW 小型水电站的电力,除用于区内大量的农副产品加工、保护区研究中心科研用电、农民以电代柴及生活照明外,多余容量均已送入四川主网。为加强区内生态环境保护,鱼潭水电站的部分电力将用于进一步实施“以电代柴”,调整区内能源结构。 关键词:水利枢纽;闸坝;全闸方案;枢纽布臵

The abstract The Yutan hydrodynamic station is in a nature egis borough of Sichuan province, and it is a rundle hydrodynamic station of the Panda River potamic trunk which is a anabranch of Minjiang River.The hydrodynamic station mark out 24MW capability.And it is a press citation station. The milldam address locates big bridge downstream in the rock valley about the 700 meters. the place's decoration has already led a water to generate electricity the hole to take the water, has been gone to adjust to press well, then connected the pressure steel pipe that grows about the 300 meters to go to the power plant site to acquire about the 46 meters water head about the pressure hole with 2.6 kilo meters.There is a interprovincial highway stand the left of the milldan ,the traffic is so conveniency.The Panda river is on the right km.The milldan bank of Minjiang river, it is 87.9 kilo meters long, the drainage area is 1742 2 km drainage area,is of the 84% of the address is 30 km long from the bayou, control 1467 2 drainage area.The nature egis’s water resource is wealth, Now the river of the Panda has marked out 326.8MW ,aboat having 37.5% of its theories reserves. The Yutan hydrodynamic station stand a line will with once 110 kilo-Volts send a present in return to go into a Sichuan main net.It is not only can accelerate the economy of the nature egis borough,do well for the nature egis borough, and it will protect the rarity animal and foliage.That is having important economic meaning or society meaning.Now,this areas having buiding about 6.8MW mini-hydrodynamic station’s electric power.Those power is for process the farm produce,for investigate center,for farmer’s living illuming or using electricity to substitute firewood.And the superabundance of the power all sending to Sichuan main net.I 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ecosystem of the area, parts of electric powers will used for the further implement"with electricity substitute firewood", adjusting the energy structure inside the area. Keyword: Hydraulic pivot; milldam; entirely milldam project; Pivot lay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XXXXXX 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 XXX水库 混凝土重力坝枢纽设计 专业水工 层次专升本 姓名 学号

前言 关键词:重力坝剖面稳定应力细部构造地基处理 本次设计内容为河南南潘家口水利枢纽,坝型选择为混凝土重力坝,坝轴线选择和枢纽布置见1号图SG-01潘家口水库平面图所示。 整座重力坝共分53个坝段,主要有非溢流挡水坝段、溢流表孔坝段、溢流底孔坝段和电站厂房坝段。其中非溢流挡水坝段每坝段宽15米,分布于大坝两端;厂房坝段每段宽16米,布置在靠近右岸的主河床上,装机3台机组;底孔坝段每段宽22米,布置在厂房坝段左侧的主河床上;溢流坝段每段宽18米,布置在滦河主河床上。详见1号图SG-02下游立视图。 挡水坝段最大断面的底面高程为128米,坝顶高程为228米,防浪墙高1.2米,最大坝高为101.2m,属高坝类型。坝顶宽12米,最优断面的上游坝坡坡率为1:0.2,上游折坡点高程为181米,下游坝坡坡率为1:0.7,下游折坡点高程688.98英尺,详细情况参见1号图SG-03挡水坝剖面图。 溢流坝段最大断面的底面高程为126米,堰顶高程210米,溢流堰采用WES曲线设计,直线段坡率为1:0.7,反弧段半径取25.0米,鼻坎高程取159米,上游坝坡坡率取1:0.2,折坡点高程为181米,上游坝面与WES曲面用1/4椭圆相连,详细情况见1号图SG-02溢流堰标准横断面图所示。 本枢纽溢流堰采用挑流方式消能,挑角取250。止水采用两道紫铜中间加沥青井的形式。坝基防渗处理(主要依据上堵下排的原则),上游帷幕灌浆(两道),下游侧设置排水管。 以非溢流挡水坝段为计算选择断面,进行了抗滑稳定分析和应力分析,分别采用抗剪断计算法和材料力学法计算法进行计算,最终验算满足抗滑稳定,上游坝踵没有出现拉应力,设计剖面合理可行。 本次设计只是部分结构物设计,考虑问题较单一,采用基础资料一般以书本为主,跟实际情况难免有出入,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8.9

水电站设计方案.doc

坝后式水电站毕业设计 5.1 设计内容 5.1.1 基本内容 5.1.1.1 枢纽布置 (1) 依据水能规划设计成果和规范确定工程等级及主要建筑物的级别; (2) 依据给定的地形、地质、水文及施工方面的资料,论证坝轴线位置,进行坝型选择; (3) 论证厂房型式及位置; (4) 进行水库枢纽建筑物的布置(各主要建筑物的相对位置及形式,划分坝段),并绘制枢纽布置图。 5.1.1.2 水轮发电机组选择 (1) 选择机组台数、单机容量及水轮机型号; (2) 确定水轮机的尺寸(包括水轮机标称直径D1、转速n、吸出高度Hs、安装高程Za); (3) 选择蜗壳型式、包角、进口尺寸,并绘制蜗売单线图; (4) 选择尾水管的型伏及尺寸; (5) 选择相应发电机型号、尺寸,调速器及油压装置。 5.1.1.3厂区枢纽及电站厂房的布置设计 (1) 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水文等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确定厂房枢纽布置方案; (2) 核据水轮发甴机的资料,选择相应的辅助设备,进行主厂房的各层布置设计; (3) 确定主厂房尺寸; (4) 副厂房的布置设计; (5) 绘制主厂房横剖面图、发电机层平面图、水轮机层和蜗壳层平面图各?张。 5.1.0 选作内容 5.1.2.1 引水系统设计 (1) 进水口设计。确定进水口高程、型式及轮廓尺寸; (2) 压力管道的布置设计。确定压力管道的直径;确定压力管道的布置方式和各段尺寸;

5.2 基本资料 本水电站在MD江的下游,位于木兰集村下游2km处。坝址以上流域控制面积30200km2。 本工程是一个发电为主,兼顾防洪、灌溉、航运及养鱼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电站投入运行后将承担黑龙江东部电网的峰荷,以缓解系统内缺乏水电进行调峰能力差的局面。 本工程所在地点交通比较方便,建筑材料比较丰富,是建设本工程的有利条件。电站地理位置图见图5-1。

重力坝毕业设计

第一章设计基本资料及任务 第一节设计基本资料 一、枢纽任务 本工程同时兼有防洪、发电、灌溉、渔业等综合利用。水电站装机容量为21.75万kW,装3台机组。正常蓄水位为110.5m,死水位为86.5m,三台机满载时的流量为405m3/s。采用坝后式厂房。工程建成后,可增加保灌面积90万亩,减轻洪水对下游城市和平原的威胁。在遇P=0.02%和P=0.1%频率的洪水时,经水库调节后,洪峰流量可由原来的18200m3/s、14100 m3/s分别削减为6800 m3/s和6350 m3/s;水库蓄水后形成大面积水域,为发展养殖业创造有利条件。 二、基本资料 1、规划数据 本重力坝坝高86.9m,坝全长368m,溢流坝位于大坝中段长度73米,非溢流坝分别接溢流坝两侧各147.5m,坝顶宽度8m,坝底宽度80.5m,坝底高程28m,坝顶高程114.9m,正常蓄水位110.5m,死水位86.5m。 坝址处的河床宽约120m,水深约1.5~4m。河谷近似梯形,两岸基本对称,岸坡取约35o。 2、工程地质 坝基岩性为花岗岩,风化较深,两岸达10m左右。新鲜花岗岩的饱和抗压强度为100~200MPa,风化花岗岩为50~80Mpa。坝址处无大的地质构造。 3、其他资料 - 1 -

(1)风向吹力:实测最大风速为24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20m/s,风向基本垂直坝轴线,吹程为4km。 (2)本坝址地震烈度为7度。 (3)坝址附近卵砾石、碎石及砂料供应充足,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三、表格 表1比选数据 - 2 -

表2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四、参考文献 1.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水利电力部编 2.水工建筑物任德林河海大学出版社 3.水工设计手册泄水与过坝建筑物水利电力出版社 4.混凝土拱坝及重力坝坝体接缝设计与构造水电部黄委会编 第二节设计任务 一、枢纽布置 (1)拟定坝址位置 - 3 -

混凝土重力坝毕业设计计算书

1 目录 目录 (1) 第1章非溢流坝设计 (4) 1.1坝基面高程的确定 (4) 1.2坝顶高程计算 (4) 1.2.1基本组合情况下: (4) 1.2.2特殊组合情况下: (5) 1.3坝宽计算 (6) 1.4 坝面坡度 (6) 1.5 坝基的防渗与排水设施拟定 (7) 第二章非溢流坝段荷载计算 (8) 2.1 计算情况的选择 (8) 2.2 荷载计算 (8) 2.2.1 自重 (8) 2.2.2 静水压力及其推力 (8) 2.2.3 扬压力的计算 (10) 2.2.4 淤沙压力及其推力 (12) 2.2.5 波浪压力 (13) 2.2.6 土压力 (14) 第3章坝体抗滑稳定性分析 (16) 3.2 抗滑稳定计算 (17) 3.3 抗剪断强度计算 (18) 第4章应力分析 (20) 4.1 总则 (20) 4.1.1大坝垂直应力分析 (20) 4.1.2大坝垂直应力满足要求 (21) 4.2计算截面为建基面的情况 (21) 4.2.1 荷载计算 (22) 4.2.2运用期(计入扬压力的情况) (23) 4.2.3运用期(不计入扬压力的情况) (23)

4.2.4 施工期 (23) 第5章溢流坝段设计 (25) 5.1 泄流方式选择 (25) 5.2 洪水标准的确定 (25) 5.3 流量的确定 (25) 5.4 单宽流量的选择 (25) 5.5 孔口净宽的拟定 (26) 5.6 溢流坝段总长度的确定 (26) 5.7 堰顶高程的确定 (27) 5.8 闸门高度的确定 (27) 5.9 定型水头的确定 (28) 5.10 泄流能力的校核 (28) 5.11.1 溢流坝段剖面图 (29) 5.11.2 溢流坝段稳定性分析 (29) (1)正常蓄水情况 (29) (2)设计洪水情况 (30) (3)校核洪水情况 (30) 第6章消能防冲设计 (31) 6.1洪水标准和相关参数的选定 (31) 6.2 反弧半径的确定 (31) 6.3 坎顶水深的确定 (32) 6.4 水舌抛距计算 (33) 6.5 最大冲坑水垫厚度及最大冲坑厚度 (34) 第7章泄水孔的设计 (36) 7.1有压泄水孔的设计 (36) 7.11孔径D的拟定 (36) 7.12 进水口体形设计 (36) 7.13 闸门与门槽 (37) 7.14 渐宽段 (37) 7.15 出水口 (37) 7.15 通气孔和平压管 (38) 参考文献 (39)

引水式水电站水力学计算设计大纲范本概要

精品文档 i 欢迎下载 FJD34260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设计阶段 引水式水电站水道水利学 计算大纲范本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网 1998年1月 FJD

_____水电站技术设计阶段 引水式水电站水道水力学计算大纲 主编单位: 主编单位总工程师:参编单位: 主要编写人员:软 件开发单位:软件 编写人员: ______ 勘测设计研究院 年月 2欢迎下载

目次 1. 引言. (4) 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4) 3. 基本资料 (4) 4. 计算原则与假定 (6) 5. 计算内容与方法 (6) 6. 观测设计 (15) 7. 专题研究 (16) 8. 应提供的设计成果 (16) 3欢迎。下载

4欢迎下载 1引言 工程位于,是以 为主,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水库最高洪水位 m, 正常蓄水位 m,死水位 m ,最大坝高 m 。电站总装机容量 MW,单机容量 MW,共 台,保证出力 MW 。 3 电站设计水头 m,最大水头 m,最小水头 m 。电站最大引用流量 m /s 。 本工程初步设计于 年 月审查通过。 2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2.1 有关本工程的文件 (1)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⑵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文件 ⑶ 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⑷ 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审批文件 有关的专题报告。 2.2 主要设计规范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 试行)及补充规定; 水工隧洞设计规范; 水电站进水口设计规范(试行); 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 (试行); 水电站调压室设计规范; 水电站引水渠道及前池设计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 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技术规范。 3基本资料 3.1 工程等级及建筑物级别 (1) 根据SDJ 12 — 78规范表1确定本工程为 等工程。 (2) 根据引水系统工程在水电站枢纽中所处的位置及其重要性 ,按SDJ 12 — 78确定建筑 物级别为 级。 3.2 技术设计阶段工程枢纽布置图 提示:本设计阶段,各建筑物的布置图,应包括建筑物的体型尺寸、位置、高程、桩号 3.3 水文资料 (1) 各种频率下的洪水流量,和经水库调节后相应的下泄流量 (2) 多年平均流量; (3) 厂房尾水出口处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3.4 水位资料 设计计算中常用的各种水位流量资料如表 1。 SDJ 12 — 78 ( SD 134 — 84 (1) SD 303 — 88 (2) SD 144 — 85 ⑸ DL/T 5058-1996 ⑹ DL/T 5079-1997 (7) SL 74 — 95 (8) SDL 173 — 85 (山区、丘陵区部分)

水电站厂房设计

第十一章水电站地面厂房布置设计 第一节水电站厂房的任务、组成及类型 一、水电站厂房的任务 水电站厂房是水能转为电能的生产场所,也是运行人员进行生产和活动的场所。其任务是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将水流平顺地引入水轮机,使水能转换成为可供用户使用的电能,并将各种必需的机电设备安置在恰当的位置,创造良好的安装、检修及运行条件,为运行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水电站厂房是水工建筑物、机械及电气设备的综合体,在厂房的设计、施工、安装和运行中需要各专业人员通力协作。 二、水电站厂房的组成 水电站厂房的组成可从不同角度划分。 (一)从设备布置和运行要求的空间划分 (1)主厂房。水能转化为机械能是由水轮机实现的,机械转化为电能是由发电机来完成的,二者之间由传递功率装置连接,组成水轮发电机组。水轮发电机组和各种辅助设备安装在主厂房内,是水电站厂房的主要组成部分。 (2)副厂房。安置各种运行控制和检修管理设备的房间及运行管理人员工作和生活用房。 (3)主变压器场。装设主变压器的地方。水电站发出的电能经主变压器升压后,再经输电线路送给用户。 (4)开关站(户外配电装置)。为了按需要分配功率及保证正常工作和检修,发电机和变压器之间以及变压器与输电线路之间有不同电压的配电装置。发电机侧的配电装置,通常设在厂房内,而其高压侧的配电装置一般布置在户外,称高压开关站。装设高压开关、高压母线和保护设施,高压输电线由此将电能输送给电力用户。 水电站主厂房、副厂房、主变压器场和高压开关站及厂区交通等,组成水电站厂区枢纽建筑物,一般称厂区枢纽。 (二)从设备组成的系统划分 水电站厂房内的机械及水工建筑物共分五大系统 (1)水流系统。水轮机及其进出水设备,包括压力管道、水轮机前的进水阀、蜗壳、水轮机、尾水管及尾水闸门等。 (2)电流系统。即电气一次回路系统,包括发电机及其引出线、母线、发电机电压配电设备、主变压器和高压开关站等。 (3)电气控制设备系统。即电气二次回路系统,包括机旁盘、厉磁设备系统、中央控制室、各种控制及操作设备如各种互感器、表计、继电器、控制电缆、自动及远动装置、通迅及调度设备等直流系统,如图11-1所示。

毕业设计重力坝开题报告

水利枢纽工程重力坝设计 学生: 指导老师: 1工程概况 1.1流域概况 辽河是某地区较大的河流之一。发源于X县,自东向西流,在C县附近于B河汇合,于I市西入海。全长418公里,流域面积1388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总数的66%,丘陵占4%,平原占30%,流域面积内有耕地430万亩,人口约400万人,是该地主要的产粮区之一,并且是极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交通发达,铁路、公路运输方便。 辽河多年平均径流量40多亿立方米,是本地区水利资源最丰富的河流,辽河干、支流上都没有控制性工程,每年有几十亿立方米的水白白流向大海。 该水库位于该地区L县境内,为辽河的控制性工程,水库控制面积为6175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44.5%,选定S水库为开发辽河的第一期工程是适宜的。水库任务以防洪、灌溉为主,并改善农田除涝条件,扩大灌溉面积,供给灌溉及工业用水发电。 1.2工程地质 在水库回水内部范围渗漏区(长6.4公里)由寒武纪奥陶系的灰岩、泥灰岩、页岩、砂岩等组成。根据勘测结果,渗漏量不大。不致影响水库蓄水,坝址区河谷为侵蚀堆积,0~3060米,右岸山坡两岸山顶高米~500米,250米左右,河床高程300坝址处河谷底宽000 2040~,左岸山坡坡度较缓,约15,逐渐变陡。地貌形态较为单一,坝址区为前震旦系大弧山统变质岩。岩性单一,层理不明,它是含团块黑云母变粒岩,石英变粒岩,粗度细,致密。 坝址区断裂构造的发育时期,相互切割关系及变化规律比较复杂。节理裂隙也很发育。F8,F10是较大断层,断层面在坝基内最大的出露宽度不超过50厘米,一般在30厘米左右,根据压水试验断层属于不透水的。 覆盖层厚度,右岸厚度不大,一般1-2米为碎石块及砂琅土组成。河床部分砂卵石厚2~1米。左岸山坡为坡积土其中夹有石英岩滚石厚7.9米,最大厚度4米到3度一般为 米,弱风化岩3~5米。

引水式水电站设计分析

引水式水电站设计分析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电力事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水电站在电力行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设计、施工质量对于电力企业的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引水式水电站是较简单的一种引水发电站类型,工程涉及战线长、范围广、考虑因素多。文章主要讨论引水式水电站设计对坝址、厂址、引水线路的选择及压力前池设计和电站装机容量的确定等,供引水式水电站设计者参考。 关键词:引水式水电站;坝址;厂址;引水渠道;压力前池 一、引水式水电站坝址的选择及布置 1.1 水电站坝址的选择 在引水式水电站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注重坝址的选择。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对相关河道的自然条件进行调查和分析,关注相关的地质问题,而且还要对工程投资以及综合管理进行分析。在引水设计方面,要选择河床比较稳定并且水量大的河段。此外,对于要求比较严格的水电站,相关工作人员要将相关的渠道设置在河水溢出带的下游,这样就能够增大河水从河床两侧的溢出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水电站的发电量,使得水电站在冬季能够正常运行。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在春季和冬季上游冰量较多的河道,相关工作人员还要采取一定的除冰设计措施。要设置科学合理的水闸,使得冰块能够顺利通过。 在渠道型式的选择上,要注重选择合理的模式。一般来讲,当前使用较多的渠道,其正面一般用作排沙、泄洪以及排冰,而侧面则主要是拦河闸和拦河坝。在实际的河道考察和设计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水流方向以及水流条件,使得河道的轴线与排冰、泄洪能够在一条直线上,这样能够切实地保护相关河道不会受到较多破坏,实现耗水量少、流水效果好的目的。 1.2 枢纽布置 在引水式水电站的设计过程中,水电站枢纽的布置非常重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开发的方式以及河流的水流特点,合理布置枢纽。当前比较常见的枢纽形式主要包括坝、闸混合式以及全闸布置两种形式。坝、闸混合式枢纽的优点是运行较为方便灵活,投资相对较少,而且具有较强的安全性能,在投入使用之后,其管理控制相对较为方便。而全闸式枢纽具有较好的排除推移能力,其泄流能力也较大,但是,其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主要表现在:运行不够灵活、管理难度相对较大,闸门的启用也比较频繁。 2 引水式水电站的引水线路设计 2.1 引水渠道的轴线选择

小型水电站取水坝设计分析

小型水电站取水坝设计分析 【摘要】从我国小型水电站的建设情况就可以知道,山区性河流是小型水电站建设的地方。通常情况下,电站开发需要采用引水式水电站。在实际应用中,渠道取水坝采用堤坝取水的方式,取水坝的形状主要采用溢流坝,在汛期结束后有可能导致较为严重的泥沙淤积,使得冲砂闸门开启使用非常困难,随后就会有大量的泥沙冲进水渠。为改善这种状况就需要将溢流坝改为闸坝,这样就能保证水坝的安全运行,降低水渠沙含量。本文就小型水电站取水坝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型水电站;取水坝;设计 引言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小型水电站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与此同时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小型水电站由于受到建设位置的影响,泥沙含量较高。为降低小型水电站的泥沙含量,通常都会在设计的进行排污改造。针对此种状况,进行坝后式水电站,如图1所示。但是从实际中了解到,即使小型水电站设置了排污栅,但是在取水的时候,同样会遇到多泥沙的现象。针对此种情形,在小型水电站设计的过程中,应当针对取水坝应用的实际情况展开分析,避免取水坝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图1 坝后式水电站布置图 1 小型水电站建设状况 相对而言,我国水资源较为丰富,除大江、大河之外,小型水电站建设居多。通常情况下,小型水电站建在主干流一级、二级之流上进行开发,而水电站所处的位置多为山区性河流,流域面积相对较小,河流不够长,河道比降较大,洪水过程呈现出徒涨徒落单峰型、汇流历时较短。河流流域的森林覆盖面积相对较小,汛期河道水流的泥沙含量相对较大,在遇到强暴雨的时候还会产生泥石流地质性灾害。现如今,小型水电站的开发普遍采用引水式电站,但是水电站的引水量相对较小,渠道取水坝通常选用无调节式的低坝取水,该种取水坝主要由进水闸、冲砂闸与溢流坝组成,在坝型选择方面采用重力式砌石坝或者是混凝土坝,冲砂闸采用单孔冲砂,采用这种冲砂闸门能够保证进水闸闸前“门前清”的运行方式。 2 小型水电站取水坝设计分析 2.1 当前水电站运行状况 引水式水电站渠首采用的是低坝取水,溢流坝的高度基本保持在3-8m的范围,另外由于河床比较陡,使得形成水库库容量较小,无任何储蓄能力,在汛期一次泥沙就可以将水库淤平,将坝前河床抬高,产生一条深槽形,使得河流主道流向改道。已经被淤平的水电站主要有橄榄河一级水电站、三江口水电站、独龙

重力坝毕业设计

目录 摘要: (1) 前言 (2) 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 (3) 1基本资料 (3) 1.1自然条件及工程 (3) 1.2坝址与地形情况 (3) 1.3工程枢纽任务与效益 (4) 2枢纽布置 (5) 2.1枢纽组成建筑物及其等级 (5) 2.2坝线、坝型选择 (5) 2.3枢纽布置 (8) 3洪水调节 (10) 3.1基本资料 (10) 3.2洪水调节基本原则 (13) 3.3调洪演算 (14) 3.4调洪计算结果 (17) 4非溢流坝剖面设计 (18) 4.1设计原则 (18) 4.2剖面拟订要素 (19) 4.3抗滑稳定分析与计算 (21) 4.4应力计算 (22) 5溢流坝段设计 (24) 5.1泄水建筑物方案比较 (24) 5.2工程布置 (25)

5.3溢流坝剖面设计 (25) 5.4消能设计与计算 (28) 6细部构造设计 (32) 6.1坝顶构造 (32) 6.2廊道系统 (33) 6.3坝体分缝 (34) 6.4坝体止水与排水 (35) 6.5基础处理 (36) 6.6混凝土重力坝的分区 (38) 第二部分计算说明书 (39) 1洪水调节 (39) 1.1调洪演算 (39) 1.2调洪计算结果及分析 (55) 2非溢流坝段计算 (57) 2.1非溢流坝段经济剖面尺寸拟定 (57) 2.2抗滑稳定分析 (60) 2.3 应力分析计算 (65) 3消能防冲设计 (68) 3.1消力池的水力计算 (68) 3.2辅助消能工设计 (71)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73)

混凝土重力坝毕业设计计算书

1 兵团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 题目: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分校: 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教师: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非溢流坝设计 (5) 1.1坝基面高程的确定 (5) 1.2坝顶高程计算 (5) 1.2.1基本组合情况下: (5) 1.2.1.1 正常蓄水位时: (5) 1.2.1.2 设计洪水位时: (6) 1.2.2特殊组合情况下: (6) 1.3坝宽计算 (7) 1.4 坝面坡度 (7) 1.5 坝基的防渗与排水设施拟定 (8) 第二章非溢流坝段荷载计算 (9) 2.1 计算情况的选择 (9) 2.2 荷载计算 (9) 2.2.1 自重 (9) 2.2.2 静水压力及其推力 (9) 2.2.3 扬压力的计算 (11) 2.2.4 淤沙压力及其推力 (13) 2.2.5 波浪压力 (14) 2.2.6 土压力 (15) 第三章坝体抗滑稳定性分析 (17) 3.1 总则 (17) 3.2 抗滑稳定计算 (18) 3.3 抗剪断强度计算 (19) 第四章应力分析 (21) 4.1 总则 (21) 4.1.1大坝垂直应力分析 (21) 4.1.2大坝垂直应力满足要求 (22) 4.2计算截面为建基面的情况 (22)

3 4.2.1 荷载计算 (23) 4.2.2运用期(计入扬压力的情况) (24) 4.2.3运用期(不计入扬压力的情况) (24) 4.2.4 施工期 (24) 第五章溢流坝段设计 (26) 5.1 泄流方式选择 (26) 5.2 洪水标准的确定 (26) 5.3 流量的确定 (26) 5.4 单宽流量的选择 (27) 5.5 孔口净宽的拟定 (27) 5.6 溢流坝段总长度的确定 (27) 5.7 堰顶高程的确定 (28) 5.8 闸门高度的确定 (29) 5.9 定型水头的确定 (29) 5.10 泄流能力的校核 (29) 5.11.1 溢流坝段剖面图 (30) 5.11.2 溢流坝段稳定性分析 (30) (1)正常蓄水情况 (30) (2)设计洪水情况 (31) (3)校核洪水情况 (31) 第六章消能防冲设计 (32) 6.1洪水标准和相关参数的选定 (32) 6.2 反弧半径的确定 (32) 6.3 坎顶水深的确定 (33) 6.4 水舌抛距计算 (34) 6.5 最大冲坑水垫厚度及最大冲坑厚度 (35) 第七章泄水孔的设计 (37) 7.1有压泄水孔的设计 (37) 7.2孔径D的拟定 (37) 7.3 进水口体形设计 (37) 7.4 闸门与门槽 (38) 7.5渐宽段 (38)

引水式水电站水力学计算设计大纲范本概要

FJD34260 FJD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设计阶段 引水式水电站水道水利学 计算大纲范本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网 1998年1月 1

水电站技术设计阶段 引水式水电站水道水力学计算大纲 主编单位: 主编单位总工程师: 参编单位: 主要编写人员: 软件开发单位: 软件编写人员: 勘测设计研究院 年月 2

目次 1. 引言 (4) 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4) 3.基本资料 (4) 4.计算原则与假定 (6) 5.计算内容与方法 (6) 6.观测设计 (15) 7.专题研究 (16) 8.应提供的设计成果 (16) 3

4 1 引言 工程位于 ,是以 为主, 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水库最高洪水位 m,正常蓄水位 m,死水位 m ,最大坝高 m 。电站总装机容量 MW,单机容量 MW,共 台,保证出力 MW 电站设计水头 m,最大水头 m,最小水头 m 。电站最大引用流量 m 3 /s 本工程初步设计于 年 月审查通过。 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2.1 (1)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2)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文件 ; (3) 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4) 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审批文件; (5) 2.2 主要设计规范 (1)SDJ 12—78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 (试行)及补充规定; (2)SD 134—84 水工隧洞设计规范; (3)SD 303—88 水电站进水口设计规范(试行); (4)SD 144—85 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试行); (5)DL/T 5058-1996 水电站调压室设计规范; (6)DL/T 5079-1997 水电站引水渠道及前池设计规范 (7)SL 74—95 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 (8)SDL 173—85 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技术规范。 3 基本资料 3.1 工程等级及建筑物级别 (1)根据SDJ 12—78规范表1确定本工程为 (2)根据引水系统工程在水电站枢纽中所处的位置及其重要性,按SDJ 12—78确定建筑物级别为 3.2 (1)各种频率下的洪水流量,和经水库调节后相应的下泄流量; (2)多年平均流量; (3) 3.4 设计计算中常用的各种水位流量资料如表1。

某水电站引水系统设计

某水电站引水系统设计 该水电站所在河流中下游地段侧向侵蚀作用十分强烈,形成迂回曲折的蛇形地貌,为修建引水式水电站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某水电站的引水隧洞和厂房位于南天门岭,此处分水岭宽约800m ,而两端河水位差达13m ,本区地层主要是前震旦系的黑云母混合片麻岩通过,沿洞线未发现断层,且洞线顶上部新鲜岩体厚达80~160m ,深部裂隙已趋闭合因此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洞线前部通过两条较大岩脉均大致与洞线正交,一条为石英斑岩,宽30~40m ,另一条为正常闪岩,宽26~30m ,岩脉与围岩接触良好,厂房后山坡地形坡度约50o~60o,坡高40m 左右,后山坡边坡基本稳定。 7.1隧洞洞径及洞线选择 布置考虑了地质条件、地形条件、施工条件与水力条件,由于施工技术条件的限制,引水洞径不宜大于12m ,因此,选择两条引水隧洞,四条压力管道分别给每台机组供水,供水方式为单元供水(即单管单机),钢管轴线与厂房轴线相垂直,这样可以使水流平顺,减小水头损失。 7.1.1有压引水隧洞洞径计算 由于水轮机选型部分已知单机最大引用流量:3max 124.91/Q m s = 隧洞断面面积:max 2e Q A V = 24 A D π= 式中: 4.2/e V m s = 由上式得:2max 22124.9159.484.2e Q A m V ?= == 则洞径8.7D m === 本设计中取9.0D m =。 7.1.2洞线选择原则 1)地质条件:尽可能位于完整坚硬的岩石中,避开岩体软弱、山岩压力大、地下水充沛及岩石破碎带、地震区。必须穿越软弱夹层或断层时尽可能正交布置。隧洞通过层状岩体时洞线与岩层走向夹角尽可能大,以利于围岩稳定,提高承载

重力坝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榆林王圪堵水库枢纽 布置及重力坝设计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 2013 年 一、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来源、类型

本设计题目来源于王圪堵水库工程实际,属设计类课题。王圪堵水库坝址位于榆林市横山县城关镇西北12km,榆靖高速公路无定河大桥以上2.5km、芦河入无定河口以上5.5km处的无定河干流上,距榆林市区60km。按照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要求及治黄大局的拦沙要求,确定水库任务是供水、拦沙和灌溉等综合利用。在本次设计中所用到的主要工程相关资料都来源于实际工程的设计资料。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 选题目的 本次毕业设计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总结和运用,通过对王圪堵水库的了解和个人知识的掌握,本次毕业设计选择《榆林王圪堵水库枢纽布置及重力坝设计》作为题目。本课题主要解决a.水库的枢纽布置,包括坝址选择,电站厂房的选址,各种水工建筑物的选型等一系列布置问题。b.混凝土重力坝的专题设计,包括坝型的选择比较,大坝尺寸的设计,抗滑稳定的计算,大坝结构图的绘制等。通过本次设计,运用几年来所学的理论知识及专业知识,结合毕业设计的任务进行思考、分析应用,提高我们独立思考与独立工作的能力,同时也加强了计算、绘图、编写设计文件、使用规范、手册能力的培养,使我们成为合格的水利人才。 2. 选题意义 (1).王圪堵水利枢纽主要由大坝、泄洪洞、溢洪道、放水洞、坝后电站等建筑物组成。它是无定河中游的一项水沙控制工程,按照《陕西省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陕西省榆林能源化工基地供水水源规划》和《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纲要》对无定河开发治理的要求,项目开发的目标是在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基础上,河流生态基流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调蓄无定河水资源,并经优化配置,以供定需就近向榆横煤化学工业区、鱼米绥盐化学工业区供水,缓解工业区近中期用水矛盾,向14.6万亩农田灌溉补水,提高灌区灌溉保证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支撑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发展,拦蓄泥沙、减少入黄泥沙,为治黄大业作贡献。按照无定河开发治理要求以及项目开发目标,王圪堵水库的建设任务是供水、拦沙和灌溉等综合利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水库区存在淹没农田、村庄、道路、桥梁等现象,浸没面积约756亩,库区两岸不存在永久性渗漏问题,水库蓄水后预计塌岸总方量约9259万m3,塌岸问题较为突出;坝址区河床

水电站引水系统设计

某水电站引水系统设计 该水电站所在河流中下游地段侧向侵蚀作用十分强烈,形成迂回曲折的蛇形地貌,为修建引水式水电站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某水电站的引水隧洞和厂房位于南天门岭,此处分水岭宽约800m ,而两端河水位差达13m ,本区地层主要是前震旦系的黑云母混合片麻岩通过,沿洞线未发现断层,且洞线顶上部新鲜岩体厚达80~160m ,深部裂隙已趋闭合因此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洞线前部通过两条较大岩脉均大致与洞线正交,一条为石英斑岩,宽30~40m ,另一条为正常闪岩,宽26~30m ,岩脉与围岩接触良好,厂房后山坡地形坡度约50o~60o,坡高40m 左右,后山坡边坡基本稳定。 7.1隧洞洞径及洞线选择 布置考虑了地质条件、地形条件、施工条件与水力条件,由于施工技术条件的限制,引水洞径不宜大于12m ,因此,选择两条引水隧洞,四条压力管道分别给每台机组供水,供水方式为单元供水(即单管单机),钢管轴线与厂房轴线相垂直,这样可以使水流平顺,减小水头损失。 7.1.1有压引水隧洞洞径计算 由于水轮机选型部分已知单机最大引用流量:3max 124.91/Q m s = 隧洞断面面积:max 2e Q A V = 24 A D π= 式中: 4.2/e V m s = 由上式得:2max 22124.9159.484.2e Q A m V ?= == 则洞径8.7D m === 本设计中取9.0D m =。 7.1.2洞线选择原则 1)地质条件:尽可能位于完整坚硬的岩石中,避开岩体软弱、山岩压力大、地下水充沛及岩石破碎带、地震区。必须穿越软弱夹层或断层时尽可能正交布置。隧洞通过层状岩体时洞线与岩层走向夹角尽可能大,以利于围岩稳定,提高承载

重力坝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1基本资料 (1) 仁1.流域概况 (1) 1.2水文气象特征 (1) 1.3地质条件 (2) 1.41程枢纽任务 (3) 2枢纽布置 (4) 2.1工程等级及建筑物级别确建 (4) 2.2坝址、坝型选择 (5) 2.2.1坝址地形地质条件 (5) 2.2.2选址、选型原则 (5) 2.2.3亭子口坝址概况 (6) 2.2.4李家嘴坝址概况 (7) 2.2.5坝址比较 (8) 2.3枢纽布置 (9) 2.3.1布置原则: (9) 2.3.2枢纽的总体布置 (9) 3洪水调节 (11) 3.1基本资料 (11) 3.1.1洪水过程线的确泄 (11) 3.1.2相关曲线图 (13) 3.1.3确定天然设计洪峰流量和天然校核洪峰流量 (13) 3.1.4确定下泄设计洪峰流量标准(p=0.2%)和下泄校核洪峰流量标(p=0.1%) (14) 3.2洪水调苗基本原则 (14) 3.2.1确定工程等别和级别 (14) 3.2.2水库防洪要求 (14) 3.2.3水库的运用方式 (14) 3.3调洪演算 (15) 3.3.1堰顶高程 (15) 3.3.2设计水头Hd (15) 3.3.3流呈:系数加的确定 (15) 3.3.4方案拟订 (16) 3.3.5计算下泄流量 (16) 3.3.6半图解法调洪演算 (17) 4非溢流坝剖而设计 (22) 4.1设计原则 (22) 4.2剖面拟订要素 (22) 4.2.1坝顶高程的拟订 (22)

4.2.2坝顶宽度的拟订 (25) 4.2.3坝坡的拟订 (26) 4.2.4上、下游起坡点位宜的确定 (26) 4.2.5剖而设计 (26) 4.3抗滑稳定分析与计算 (28) 4.3.1分析的目的 (28) 4.3.2滑动而的选择 (28) 4.3.3对坝基面进行抗滑稳定计算 (29) 4.4应力计算 (30) 4.4.1分析的目的 (30) 4.4.2分析方法 (30) 4.4.3材料力学法的基本假设 (30) 4.4.4荷载组合 (30) 4.4.5应力计算 (30) 5溢流坝段设计 (32) 5.1泄水建筑物方案比较 (32) 5.1.1布置原则 (32) 5.1.2泄洪方案选择 (32) 5.2溢流表孔布置 (32) 5.3溢流坝剖而设计 (33) 5.3.1顶部曲线 (33) 5.3.2中间直线段的确定 (34) 5.3.3反弧段 (35) 5.4消能设计与计算 (35) 5.4.1闸墩的设计 (36) 5.4.2消能形式选择 (37) 5.4.3消力池的水力计算 (38) 5.4.4辅助消能工设计 (41) 5..4.5消力池护坦的设计 (42) 6细部构造设计 (42) 6.1坝顶构造 (42) 6.2廊道系统 (43) 6.2.1基础灌浆廊道 (43) 6.2.2检査排水廊道 (44) 6.2.3排水管 (44) 6.3坝体分缝 (45) 6.3.1横缝 (45) 6.3.2纵缝 (45) 6.3.3水平施工缝 (45) 6.4坝体止水与排水 (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