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湿地改善环境

保护湿地改善环境

保护湿地改善环境

湿地是指一年中至少有一段时间为潮湿或水涝的地区,其水深一般不超过6米,包括沼泽、泥炭地、滩涂和沼泽群落等。历史上北京有许多湿地,如“海淀”二字,即有“泉水丰茂,沼泽遍布”的含义。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量湿地被改造、填埋,至今北京已没有严格意义的天然湿地了。湿地的丧失,是城市越来越酷热、越来越干旱的原因之一。

湿地含有丰沛水量,比陆地具有更大的比热,高温吸热,低温放热,从而调节气温,减小温差;同时,湿地是区域水循环的重要环节,雨季可以调蓄洪水,降低洪峰,并及时补充地下水,旱季可以增大蒸发,增加降水,从而减少旱、涝灾害。

湿地由动植物、微生物、土壤、水体以及砂砾基质组成,它们之间的生物、物理、化学作用使湿地成为天然的“空气净化器”和“污水处理厂”。大面积湿地可以直接吸附空气中的浮尘、细菌和有害气体,与降水、径流带来的尘土及有害物质一起沉滞于基质,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湿地为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以维持它们正常的繁衍,是天然的物种基因库;湿地提供丰富的水产品,出产泥炭、水电,可用于适度旅游开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此外湿地还具有科研与景观价值。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学案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学习目标: 1.结合三江平原等地区区域特征分析湿地的形成条件。(区域认知) 2.通过图片资料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利用洞庭湖、咸海面积的变化探究湿地减少的原因。(综合思维) 3.针对湿地破坏的原因提出可持续发展措施。(人地协调) 学习过程: 板块一:湿地的概念及类型 1.读图,你知道什么是湿地吗? 课堂检测1: 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 A、三峡水库 B、海南岛红树林 C、水稻田 D、青藏高原上的冰川 下列事物属于湿地的是() ①海洋②耕地③河流④湖泊⑤森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 D、②④⑤ 板块二:湿地形成的主要原因 2.读中国主要湿地分布图,描述我国湿地分布的特点? 3.结合区域特征分析沼泽湿地形成的自然因素?(合作探究) 三江平原沼泽: 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 青藏高原湿地: 课堂检测2: (2014新课标2卷·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 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 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图7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

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 板块三:湿地的重要价值 4.结合图片资料,说出湿地的主要作用,并归类。 课堂检测3:(2018新课标2)素有“华北之肾”之称的白洋淀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白洋淀芦苇.分布广泛. (1)指出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6分) 板块四:湿地减少的原因和保护措施(合作探究) 材料1 洞庭湖的萎缩 洞庭湖原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但长江中上游的滥砍滥伐、毁林开荒使得长江含沙量大增而导致湖泊的淤积;另一方面,湖区围垦严重,1896年至1980年面积减小了57%,储水量减少了46%。湖泊形态支离破碎,现已分割为几部分,被人戏称为“洞庭河”。洞庭湖的调蓄功能下降,加重了近年来长江中游“小水大灾”现象。如1998年大洪水,其最大洪峰流量较1954年小,水位也低,但洪水泛滥程度却远大于1954年。 2000-2006洞庭湖共监测到鱼类111种,其组成结构与上世纪70年代相比大大减少,洄游性鱼类已极为罕见;平均渔获量为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时,湖区内造纸厂、化工厂污水大量排放,渔业污染事故频发,水体自净能力降低,严重影响洞庭湖水质。 材料2 咸海变“死海” 咸海,位于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交界处的咸水湖,原为世界第4大湖,主要由中亚两大内流河锡尔河注入。历史上咸海海拔53米,南北最长435公里,东西290公里,面积68,000平方公里,平均深度16米,在西海岸外最深处达69米。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河水大量用于农业和工业,再加上20世纪70年代以来气候持续干旱,导致湖 20世纪中期洞庭湖水系图 19世纪初洞庭湖水系图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最新考纲]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 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考纲解读] 1.了解湿地的分布及其生态效益。 2.理解湿地问题、产生原因及治理措施。 [思维导图] 考点一湿地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1.湿地的含义 (1)湿地的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湿地的分类 ?? ? ??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 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 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 (3)湿地的特点 ①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②分布广泛,类型多样。 2.“地球之肾” (1)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2)湿地的生态效益 “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 ?? ? ??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 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保护生物多样性 提示(1)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湿地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2)湿地除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外,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如提供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等,被称为“资源的宝库”;同时又可提供航运和旅游场所。 3.湿地资源问题

(1)湿地资源问题 (2)洞庭湖萎缩???? ? 原因:泥沙淤积严重,大规模围湖造田影响: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生 态环境问题增多 4.保护湿地 (1)必要性:湿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持续发展。 (2)重要性: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3)措施 地区 具体措施 洞庭湖 长江流域实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 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 三江平原 采取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等措施 1.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 2.不同湿地开发保护的主要目的 湿地具有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作用,但各地湿地保护的主要目的侧重不同。举例如下:

保护湿地的措施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它具有强大的净化污水能力,湿地是自然环境中自净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之一,同森林相比,它是同等地域森林净化能力的1.5倍。以下是给大家整理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 法律手段 法律是最有力最强制的措施,湿地治理也应做到有法可依,为了防止我国湿地生态环境继续恶化,湿地立法刻不容缓,通过有关法律程序,如民事、刑事等等来进行湿地保护,加快湿地保护方面立法步伐。 2 行政手段 制定有关行政部门的湿地保护政策,在湿地生态管理中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湿地监控和功能评价体系,对已有的湿地进行长年的追踪测定和调控,并且强制执行湿地保护政策,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3 湿地污染要防治、治理统筹兼顾 湿地管理要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湿地污染主要来自工农业的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中的污水和废弃物的排放,要严格加强对城市排污场所的管理。严禁在湿地附近进行大型农业生产、建设重污染工业园,已建的工业基地要强行迁走。对已经污染的湿地,通过一些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对退化或者消失的城市湿地进行修复或者重建,逐步恢复湿地受干扰前的结构、功能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最终达到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状态。严格做到治理和防治统筹兼顾。 4 技术手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学习、开发先进的湿地污染治理技术,做到高效治理,低成本治理。贯彻执行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研究,运用可持续性发展的理论来解决湿地结构可持续性、功能可持续性等方面的科学问题。 5 宣传教育方面 实施湿地保护教育,普及湿地知识,树立全民环保意识,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计算机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素质。让更多群众参加到湿地保护中来。 我国的湿地保护措施虽然很全面,但是一些细小的因素也不能忽略,不然还是会影响到湿地的安全的。我国湿地破坏主要是在持续大量开垦和不合理开发湿地,使自然湿地面积急剧减少。湿地水的不合理利用与水环境恶化,盲目排干湿地、过度取水调水、排污等,导致湿地功能退化甚至丧失。掠夺性开发利用湿地野生生物,引起湿地生物多样性衰退加速。要想彻底的做到湿地不受破坏是难上加难的。我们只有提高了人们的素质,让每个人都意识到湿地对我的的生活我们的栖息地是多么的重要,从根本上解决人们对湿地的破坏,要开发出新来替代湿地里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做到这步还要很长的时间,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发展,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才能做到减少破坏。从而得到更完善的保护。并且要更

湿地生态景观的保护与规划原则

湿地生态景观的保护与规划原则 湿地生态景观的保护与规划原则 湿地作为“地球之肾”对于城市的功能和作用是非常强大的。因此,湿地的保护和景观规划愈来愈受人们的重视。本文旨在探讨湿地生态景观的保护与规划原则,即因地制宜,科学设计湿地景观,在湿地景观的设计上要尊重自然和以人为本并重。同时,湿地景观的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求大力拓展和丰富湿地文化,最后,湿地景观的成果要求立法保障并监管到位。 湿地有“地球之肾”的美誉,它是连接陆地和海洋胡泊的中间地带。它有着面积广阔的水资源和丰富的植物动物等物种资源,它的存在对于地球的生态、物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对于城市的生态系统的改善和环境污染的净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湿地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探讨湿地保护区的特色,以及如何加强湿地景观保护与规划原则。 一、湿地生态景观及其保护意义 (一)湿地生态景观概述 在狭义上一般被认为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广义上则被定义为“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我国湿地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人们对于湿地的功能和作用愈加重视。各地也纷纷建立和健全湿地立法,并建立湿地保护区,以更好的保护湿地的生态资源,发挥湿地的城市之肺的作用。 (二)湿地生态景观的保护意义 1、湿地景观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物种资源 第一,湿地有丰富的水资源,以盘锦的红海滩为例,红海滩的水域面积多

达120万余亩苇海湿地。第二,湿地有丰富的生物物种资源,红海滩中栖息着二百六十余种数十万只鸟类。同时,红海滩还有一种特殊的植物―碱蓬草。这种植物每年4月长出地面,初为嫩红,渐次转深,9月由红变紫。红海滩湿地还有大片的芦苇丛,是鸟类栖息繁衍的重要场所。丰富的水资源滋养出丰富的物种资源,丰富的物种资源进一步改善水资源的环境,他们共同构成湿地的可循环、可持续系统,共同为地球的生态环境改善做出自己的贡献。 2、湿地景观对于城市来讲功能强大 湿地景观的功能和作用是非常强大的。第一,湿地的丰富的水资源可以通过地层的渗透,成为地下水的有效补充。当前,城市发展的脚步日益加快,城市人口日益增多,城市供水系统频现紧张情况。而湿地的水资源丰富,同时,通过地表水不断的向地下渗透,这成为了城市地下水的有效补充。第二,湿地吐纳功能强大,成为城市环境的保护者。湿地有着强大的改善环境的功能,湿地景观可以通过强大的植物资源净化城市的空气,可以通过水中多种微生物资源吸收和净化水资源,湿地堪称城市的“肺”,是城市发展和环境改善的有效武器。第三,湿地景观蕴藏强大的经济价值。湿地有着广阔面积的地域分布,植被和生物系统丰富,因此有着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同时,湿地中的动物和植物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开发,湿地景观的经济价值可以实现并为社会服务。 二、湿地生态景观保护与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湿地景观政策法规不健全,开发规划不够科学。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对于生态湿地的保护有很明确的规定,同时,各省也相继出台专门的湿地保护条例,以加强湿地的管理和维护。但是,但是执行力不强。首先,湿地位置多处于城市的边缘地带,人烟稀少,且湿地面积相对较大。其次,各种生态资源丰富,吸引少数不劳而获的人前来。最后,执行机构的人力有限,难

湿地公园的生态设计保护措施初探

湿地公园的生态设计保护措施初探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理念不断地被引入到人们的生活与设计中,其中湿地也是一个生态的表现,湿地具有多种功能,在提供水源、净化水质、调节小气候、调纳洪水、防旱灌溉、保持生物多样性、观光旅游、科普教育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湿地公园”因此而产生,湿地公园也是生态公园,所以对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已迫在眉睫,如何对现有湿地进行生态恢复、保护,对湿地公园设计则是一个新的景观类型和当务之急的工作,所以本文就这几个方面进行一些初步探讨。前言 湿地公园是指以水为主题的公园。以湿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多样化的湿地景观资源为基础,以湿地的科普宣教、湿地功能利用、弘扬湿地文化等为主题,并建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休闲设施,可供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生态型主题公园。 “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因此,湿地不仅仅是我们传统认识上的沼泽、滩涂等,还包括部分河流、湖泊、鱼塘、水库和稻田。 1.湿地的破坏

近几十年来,全国乃至全世界多数湿地遭到了严重破坏,湿地面积大幅减少,造成湿地面积退减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指全球温室效应造成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高温干旱,使降雨量减少,地表水面积减少,进而使淡水湖面积减少,甚至发生干枯现象,而自然因素中有些也是人为造成的,所以人为因素是湿地退减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由于人们盲目开垦耕地,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湖泊面积减少,甚至消亡,尤其是沿海地区,人们为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土地供需不足现象,填海造地,兴建厂房,加剧湿地面积急剧减少。如“千湖之省”湖北的1000多个湖泊已锐减为300多个,速度之快,使人无法想象。 水污染、环境破坏。由于人们只重视眼前的利益,只看重GDP,过度用农药、化肥,发展重工业,对污水处理方面又缺乏管理、资金投入和部门检测,污水渗入地下、排入河流,湿地的水质量下降,湿地的生物生存空间消失,湿地逐渐淤积退化。 湖泊截流,修建水库。虽然说这样可以洪水时拦截蓄水,干旱时灌溉庄稼,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帮助,但是部分地区却为了发展经济,完全切断下游湿地与上游水源的联系或者在湿地里取水,造成下游水分蒸发过快,水源供应不上,所以湿地逐渐消失、减少。

湿地生态保护现状及修复对策探究

湿地生态保护现状及修复对策探究 21世纪是注重生态文明的新世纪,未来人类生存的竞争不仅是经济竞争,也是生态和环境的竞争。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而城市湿地则是城市的守护神。湿地生态系统也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湿地生物群与其相互作用的地理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系统,是介于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类生态单元,它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国土资源,是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经济效益。 标签: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对策 1我国湿地生态现状分析 (1)湿地生态旅游资源退化、污染严重,动植物种类和数量锐减。由于诸多人为原因,我国的湿地面积锐减。近年来,青海湖的湖面面积减少了301.6km2,昔日的鸟岛变成了半岛。目前,鄱阳湖的天然水域面积从1954年的5100平方公里缩小到了3900平方公里;洞庭湖区面积1949-1975年30年间减少了1659平方公里。三江平原直到现在仍然在被大量的开垦为农田。同时,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化肥、农药被排入湿地,湿地水质遭到极大破坏,污染的加重也使得湿地的生态功能日益下降。 (2)城市化对湿地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急剧,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对湿地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水面率逐步降低,不透水面积逐步扩大,导致城市湿地系统逐步消失[4] 。湿地面积逐步减少。同时人口增加,大量的生产生活用水未经处理排入湿地,超出其自净能力,是湿地水体、土壤受到严重污染。据统计,长江每年接受的废水、污水量,是20世纪70年代的3倍。我国沿海地区累计已丧失滨海灘除湿地约119万公顷,有因经济建设占用湿地约100万公顷,也就是说,相当于沿海湿地总面积的50%被毁掉了。 (3)生态环境变化对湿地的影响。环境的污染、温室气体无休止的排放以及等等一些其他因素,导致生态环境变化严重,气候暖干化,冰川消减,风蚀、冻蚀,雪线上升,鼠害、虫害,地温升高,冻土退化,降水减少,草场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等,都对湿地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我国西部地区干化趋势明显,湿地生态退化不可回避。 (4)湿地保护、社区扶贫经费投入不足,旅游收入分配不合理。投资者和管理者在实现资金回笼的同时,应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对湿地资源进行维护,必要时应对受损湿地进行建设性恢复。但是,由于受经济利益的趋势,开发者往往重开发轻保护,很少或几乎不拿出资金进行资源的保护与建设,这给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2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对策

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知识点一湿地的主要功能 知识点二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 造成湿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时可主要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入手。 (1)自然原因 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泊,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

知识点三湿地的治理措施 拓展:1. 森林资源的作用和保护(1) 森林资源的作用和破坏后带来的问题

(2) 森林的保护措施 (一)对森林实行限额采伐,鼓励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扩大森林覆盖面积; (二)根据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对集体和个人造林、育林给予经济扶持或者长期贷款;(三)提倡木材综合利用和节约使用木材,鼓励开发、利用木材代用品; (四)征收育林费,专门用于造林育林; (五)煤炭、造纸等部门,按照煤炭和木浆纸张等产品的产量提取一定数额的资金,专门用于营造坑木、造纸等用材林; (六)建立林业基金制度。 拓展.2.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1)草地退化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和干旱频繁发生等。 ②人为原因:是最主要原因,包括超载放牧、盲目开垦、规划利用管理不当、乱采滥挖等,在我国,鼠害和虫害也是重要原因。 (2)危害: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使当地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 (3)保护草地 ①主要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改善经济结构、加速经济发展。 ②我国保护牧场的措施。 拓展.3.生物多样性保护

(1)物种灭绝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物种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所以物种灭绝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②人为原因:人口增长,滥捕滥杀野生动物,森林破坏、湿地萎缩、草场退化破坏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环境污染等,加速了物种灭绝速度,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 (2)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②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迁入适当的环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③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动物精子库等,保护遗传资源。 ④国家颁布生物保护的法律、法规。

我国湿地状况及保护措施

我国湿地的现状及保护措施 摘要: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环境资源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条件多样,湿地的类型丰富,是世界上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总面积达六千多万公顷的湿地正在呈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趋势。尽管中国在湿地保护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湿地丧失和退化的速度仍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各种湿地资源还处于被严重威胁之中。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湿地。 关键字:湿地现状保护 引言: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它不但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丰厚的社会和经 济效益,更具有极高的生态效益,对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湿地面临的着巨大的威胁,本文首先从描述湿地的生态功能,然后提出我国湿地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就湿地存在的问题发表自己的一些解决措施。 一、湿地的含义 狭义:一般被认为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 广义:则被定义为“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湿地公约》中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米的水域。同时还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以及退潮时水源不超过6 米的沿岸带水区。 二、湿地的生态功能 1.对生态环境的调节作用 地是地球上淡水的主要储存库,人类生产和生活用水除少数来自地下水源外,绝大多数来源于湿地,同时湿地还是补充地下水的主要来源,但更重要的是湿地具有调节径流、控制洪水的生态功能,对区域防洪,抗旱和减灾,维持区域水平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湿地中的沼泽,由于土壤结构的特殊性,具有很强的蓄水性和透水性,被称为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和年度分配不均匀,但通过天然和人工湿地的调节,在丰水期将降雨、

浅谈湿地生态系统的建设与保护

1 湿地生态系统 1.1 湿地的概念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高度多样性的独特生态系统。《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就是广义的定义, 是为许多加入公约国家接受的定义“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 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 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同时又规定“可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超过6m的区域”。 1.2 湿地的类型 像湿地的定义一样, 湿地的分类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湿地公约》, 湿地的定义将湿地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二大类, 天然湿地又包括海洋/海岸湿地和内陆湿地的2个分支32种, 人工湿地10种。 1.3 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 湿地作为一种特殊的生境, 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1996年10月《湿地公约》缔约国常委会通过决议, 宣布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 湿地系统中的各种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菌以水体及永久性或间歇性处于饱和状态的基质为依托, 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分解、吸收、转化, 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据美国科学家研究, 每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价值达4000美元至14000美元以上, 分别是热带雨林和农田系统的2-7倍和45-160倍。 (1)生命的摇篮。科学已经证明, 生命来源于水, 所以湿地与生命是紧密相连的。 (2)文明的摇篮。人类文明发源于大河, 国外的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恒河、帽公河和我国的黄河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3)直接利用的价值。湿地出产了人类必不可少的直接利用产品, 主要有:水资源、鱼、虾、贝、藻类、莲、藕、菱、芡、泥炭、木材、芦苇、药材等湿地产品, 硼、铿、盐类等湿地矿产, 泥炭、水能等能源、水运等。 (4)间接利用的价值。湿地的间接利用价值范围广泛,如流量调节、防止海水入侵、与地下水的交流、营养物质沉积、调节气候、生物多样性、文化遗产、保护海岸, 防止侵蚀、生态功能、景观价值、教育与科研价值等。 2 北京市湿地生态系统现状 目前北京市湿地面积约5万hm2, 其中天然湿地面积3.5万hm2,人工湿地面积约1.5万hm2。已建成野鸭湖、汉石桥、金牛湖、拒马河、怀沙怀九河和白河堡等7个湿地自然保护

保护湿地的措施

( 整改措施)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03858 保护湿地的措施Measures for wetland protection

保护湿地的措施 保护湿地的措施 1 法律手段 法律是最有力最强制的措施,湿地治理也应做到有法可依,为了防止我国湿地生态环境继续恶化,湿地立法刻不容缓,通过有关法律程序,如民事、刑事等等来进行湿地保护,加快湿地保护方面立法步伐。 2 行政手段 制定有关行政部门的湿地保护政策,在湿地生态管理中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湿地监控和功能评价体系,对已有的湿地进行长年的追踪测定和调控,并且强制执行湿地保护政策,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3 湿地污染要防治、治理统筹兼顾 湿地管理要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湿地污染主要来自工农业的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中的污水和废弃物的排放,要严格加强对城市排污场所的管理。严禁在湿地附近进行大型农业生产、建设重污染工业园,已建的工业基地要强行迁走。对已经污染的湿地,通过一些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对退化或者消失的城市湿地进行修复或者重建,逐步恢复湿地受干扰前的结构、功能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最终达到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状态。严

格做到治理和防治统筹兼顾。 4 技术手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学习、开发先进的湿地污染治理技术,做到高效治理,低成本治理。贯彻执行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研究,运用可持续性发展的理论来解决湿地结构可持续性、功能可持续性等方面的科学问题。 5 宣传教育方面 实施湿地保护教育,普及湿地知识,树立全民环保意识,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计算机网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素质。让更多群众参加到湿地保护中来。 我国的湿地保护措施虽然很全面,但是一些细小的因素也不能忽略,不然还是会影响到湿地的安全的。我国湿地破坏主要是在持续大量开垦和不合理开发湿地,使自然湿地面积急剧减少。湿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与水环境恶化,盲目排干湿地、过度取水调水、排污等,导致湿地功能退化甚至丧失。掠夺性开发利用湿地野生生物资源,引起湿地生物多样性衰退加速。要想彻底的做到湿地不受破坏是难上加难的。我们只有提高了人们的素质,让每个人都意识到湿地对我的的生活我们的栖息地是多么的重要,从根本上解决人们对湿地的破坏,要开发出新资源来替代湿地里的资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做到这步还要很长的时间,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发展,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才能做到减少破坏。从而得到更完善的保护。并且要更健全法律法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国湿地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人多地少,对耕地和粮食的巨大需求迫使人们对湿地排水造田、围湖造田,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同时人们无节制地向江湖湿地排放废污水,使湿地生态和服务功能退化,湿地保护面临严峻形势,主要问题有:

湿地的保护与开发教学设计

湿地的保护与开发教学设计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以三江平原为例》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简析高中地理必修3的核心内容是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典型区域为例,通过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分析,调用相关地理的基本的知识、原理和规律,运用地理思维方法,提出该区域持续发展的措施。希望学生通过相关区域的学习,应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对世界其他相似区域的发展提出预见性的问题及防治措施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出谋划策。就本节内容而言,三江平原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教学应着重于区域案例自身的知识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借助三江平原的案例,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的知识的能力,并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和探究,了解湿地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即三江平原湿地的开发与保护,是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研究内容,它是围绕本章内容“生态环境建设”所设计的研究主题。绝大部分学生对北大荒的认识是作为中国的粮食主产区,为中国粮食安全做出突出贡献,但教材提出的“停止开发北大荒”可能使学生变得一头雾水。这也正是问题研究最突出的亮点,以学生熟悉的地理素材为背景,提出学生陌生的研究主题。如此给学生留下无穷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问题研究的学习不但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而且也给学生探究、合作

学习提供了一个舞台,让学生能充分展示自身的聪明才智。学生通过问题研究“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的学习,学生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学习思路更加深刻认识:认识区域地理环境----分析区域发展过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因地制宜原则提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 2、应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三江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3、运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简析停止开发北大荒的原因及发展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图,归纳、总结北大荒的自然地理特征 2、运用地理基本原理分析三江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停止开发“北大荒”,并为北大荒发展提出可行措施 4、应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建构湿地发展的一般模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素养和态度。 2、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重点、难点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考点一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1.湿地的含义 (1)湿地的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湿地的分类???? ?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 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 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 (3)湿地的特点

①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②分布广泛,类型多样。 2.“地球之肾” (1)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2)湿地的生态效益 “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 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保护生物多样性 提示 (1)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 统,其中湿地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

(2)湿地除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外,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如提供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等,被称为“资源的宝库”;同时又可提供航运和旅游场所。 3.湿地资源问题 (1)湿地资源问题 (2)洞庭湖萎缩???? ? 原因:泥沙淤积严重,大规模围湖造田影响: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生 态环境问题增多 4.保护湿地 (1)必要性:湿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持续发展。 (2)重要性: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3)措施

1.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 2.不同湿地开发保护的主要目的 湿地具有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作用,但各地湿地保护的主要目的侧重不同。举例如下: 3.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

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与湿地生态保护措施

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与湿地生态保护措施 发表时间:2019-12-18T09:29:41.6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作者:罗增奇1 叶剑锋2 [导读] 摘要:湿地保护具有巨大的效益,无论是从社会、生态和经济哪个方面来看,湿地生态系统都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陕西千渭之会国家湿地公国管理处陕西宝鸡 721004 摘要:湿地保护具有巨大的效益,无论是从社会、生态和经济哪个方面来看,湿地生态系统都具有非常大的作用。本文从湿地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探究湿地保护对于一个区域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根据当下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期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行,可以保证区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实现区域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湿地保护;湿地生态;生态系统 引言:湿地是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土壤侵蚀与降解污染等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也因此受到广泛关注。这要求有关部门总结相关工作经验,根据湿地资源的保护特点和规律,正确开展各方面的工作,以此提升湿地资源保护工作的效果,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 1湿地保护的重要性 1.1湿地保护带来的社会效益 湿地的存在会为区域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湿地可以作为人们集聚、娱乐、教育的场所,湿地拥有很多的野生动植物,独特的湿地景色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旅游去处,而且湿地的生态环境也适合人类居住,为人们提供一个理想的居住场所;同时,部分湿地还保存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人们学习和探究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此外,湿地生态系统中拥有的许多动植物资源,具有极强的科研研究价值,这里面存在许多古老生物品种,为生物的研究发展提供充足的科研素材。 1.2湿地保护带来的生态效益 在生态效益方面,湿地主要体现在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和调节周围环境等方面:跟其他生态系统一样,湿地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这些动植物具有种类繁多等特点,具体包括了水生植物、水生动物、两栖动物、陆地动物等;同时湿地还是很多水禽良好栖息场所,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而且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也为基因多样性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湿地在水平衡调节方面也具有显著的作用,它可以有效的控制洪水,对地下水进行补充,保证水源的充足性;最后,湿地生态系统可以对周围的气候进行调节,因为湿地系统特有的地理环境,湿地的土壤层对于二氧化碳具有一定的固定作用,可以有效地进行环境气候调节;此外,湿地系统在污染净化方面也具有很好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净化水资源,给人们提供干净的水源。 1.3湿地保护带来的经济效益 湿地保护可以给区域发展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首先湿地保护可以给区域带来多品种动植物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比如湿地会盛产很多鱼、虾等副产品,而且湿地生态系统中很多动植物都有药用功效,可以给当地区域药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次,湿地可以给人们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一个区域的发展需要许多水资源,湿地的存在可以为其提供充足的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保证区域经济的发展;最后就是湿地可以给人们带来很多矿物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湿地可以为其提供充足的天然碱、石膏等多种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料,湿地中还隐藏着很多油田,地下石油的存在可以充分保证我国经济的发展。 2我国湿地面临的威胁 2.1湿地数量和面积不断缩小 2.1.1面积不断缩小 由于缺乏有力的保护措施和缺乏完善的保护机构,湿地面积连年缩减。洞庭湖是继丹江水库之后的第二淡水湖。然而在建国后数十年内,“八百里洞庭”减少40%。湖泊支离破碎,面积已大大缩小,甚至露出了明朝的古石桥。 2.1.2许多湿地正在破坏或消失 在我国,湿地为誉为荒地,各类湿地资源成为原始性开发利用的对象。国家林业局最新的报告称,近40年,我国一半的沿海滩涂已经消失,13%的湖泊已经从地图上消失。 2.2污染加剧 水污染是威胁湿地的头号杀手,流向湖泊的污染物增多,富营养化进程加快。我国2/3的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危害,七大水系63%的河段成为三类甚至四类水质无法饮用。从辽东湾、渤海湾、胶州湾一直到江苏、浙江、福建等地的赤潮现象频繁发生。 3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相关措施 3.1建立完善健全的保护机制 通过完善和优化当下的保护机制,确保湿地保护行为的有效落实。同时国家应该要求各部门之间加强协作和交流,通过有效的分工合作来提高湿地保护的效率,促进保护工作良好进行[1]。此外,国家还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可以通过网络监测技术来将各地区湿地保护机构进行连接,从而实现良好的行为监测,确保湿地保护的有效落实。 3.2保证充足的资金 在实际中,国家应该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充分调动和鼓励社会对此进行资金筹集,形成一个以国家投入为主、社会多方为辅的资金保障体系。具体操作过程中,国家应该对各地区保护机构的责任进行明确,将湿地保护作为一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加大资金的投入[2]。另一方面,国家应该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与国际环保组织进行有效接轨,同时制定“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对湿地保护的积极性,实现资金的快速到位,为湿地保护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3.3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重大工程 (1)湿地治理和改善湿地水质,建设候鸟迁徙驿站。综合治理,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流域综合治理,在河流源头区域及重要湿地区域开展植被保护和恢复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3]。(2)建立项目监督机构。由地方政府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及人大、政协联合建立项目监督机构,对项目资金使用、建设进度、各项措施落实、项目实施效果等进行监督。 3.4建立保护区域 在实际中,国家要严禁区域对湿地资源的盲目开采,对于违反行为要进行处罚。同时对于湿地保护区域内的动植物,管理人员应制定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考点一湿地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1.湿地的含义 (1)湿地的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湿地的分类???? ?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 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 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 (3)湿地的特点 ①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②分布广泛,类型多样。 2.“地球之肾” (1)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2)湿地的生态效益 “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 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 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保护生物多样性 提示

(1)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湿地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 (2)湿地除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外,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如提供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等,被称为“资源的宝库”;同时又可提供航运和旅游场所。 3.湿地资源问题 (1)湿地资源问题

(2)洞庭湖萎缩???? ? 原因:泥沙淤积严重,大规模围湖造田影响: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生 态环境问题增多 4.保护湿地 (1)必要性:湿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持续发展。 (2)重要性: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3)措施 1.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

2.不同湿地开发保护的主要目的 湿地具有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作用,但各地湿地保护的主要目的侧重不同。举例如下: 3.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 造成湿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时主要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入手。 (1)自然原因 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泊,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

《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

《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摘要。文章围绕建立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目标,在制度建设、资金投入、管理措施、科技支撑、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等方面,探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支撑。 关键词: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湿地分类(gb/t24708-xx)》标准,聊城市湿地可分为3类(自然湿地、湖泊湿地和人工湿地)7型,其中,自然湿地主要是河流湿地,包括永久性河流湿地、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湿地、洪泛平原湿地3型,湖泊湿地有永久性淡水湖1型,人工湿地有库塘、运河输水河、水产养殖场3型。聊城市湿地在维护生态平衡、改善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旅游资源、调节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建立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是城市管理者面临的难题。 1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多年来,聊城市重视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在湿地保护宣传、湿地资源调查、制订和完善湿地资源保护发展规划、打击破坏湿地资源违法行为等方面成效显著。xx年编写了《聊城市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工程规划(xx~2020年)》,xx年实施了湿地生态环境修复工程,通过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小区、湿地多功能区等形式,建成湿地公园16处,其中,国家级湿地公园3处(东阿洛神湖、茌平金牛湖、东昌湖),省级湿地公园1处(小湄河)[1]。截至xx年底,全市湿地总面积已达15314.41hm2,湿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

1.76%,湿地保护率由xx年的24.7%提高到66.7%。 2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2.1生态供水矛盾日益凸显。聊城市湿地均为季节性淡水湿地,其中自然湿地711 3.04hm2,湖泊湿地2060hm2,人工湿地6141.37hm2,具有多泥沙、洪枯水量变化大等特点,除夏季水量充沛,大部分湿地蓄水为死水或无水可引,致使水源涵养面积缩减,水体自净能力较差,水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减少,存在生态供水水源不足、水质不达标等风险[2]。 2.2长效运行管护机制不健全。聊城市属平原地区,湿地资源以干渠、河流为主,由水利、城建、电力等部门具体管理,因此,对湿地的保护管理、开发利用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工作,牵涉面广,目前,尚未组建运行管护机制及管理机构。 2.3建设维护资金严重不足。据统计,近xx年来,聊城市用于湿地保护的资金累计平均每1hm2不足100元。湿地保护工作是一项投入大、直接产出效益低的公益性事业,投入的湿地保护专项资金杯水车薪,无法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引领作用,资金缺口较大。 2.4生态文明理念尚待提高。聊城市对湿地的管理与维护一直遵循传统模式,部分管理人员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识不充分,对生态文明的内涵、任务和工作要求把握不够,导致工作思路不清晰,积极、主动性差。 3湿地长效保护对策 3.1建立湿地保护制度。根据《山东省湿地保护转型升级实施方

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探讨论文

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探讨论文 1.1不能合理利用经济手段进行湿地资源的应用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湿地保护工程更偏重于政策手段,而缺乏经济手段的有效辅助。目前,我国的湿地保护力度不够,缺乏实效。我国湿地保护管理机制不能发挥其根本实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 乏有效的经济管理手段,目前,我国的湿地保护更倾向于对相关政策手段的重视,往往忽视湿地利用、资源保护以及利益与市场化手段的平衡和协调,这就造成了湿地生态环境发展退化情况的发生。 1.2湿地生态恢复和建设的投入资金不足 湿地自然保护区以及生态系统保护建设与国家生态安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而湿地生态恢复是我国的一项公益事业,经费应由财政来承担。目前,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与湿地恢复和保护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湿地生态恢复和建设由于投入资金不足,很难顺利实施,导致湿地的必要基础研究经费和日常保护经费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 1.3动态监测必要手段的缺失 2.1建立科学健全的湿地研究检测体制

建立科学完善的湿地研究检测体制,能够充分掌握我国湿地情况的变化,它也是作为科学利用湿地资源的必要手段存在的。湿地检测管控系统需要依托先进的3S技术,它能够使该系统更加完善、科学和立体化。此外,可以通过林业部门、水利部门、环保部门等多部门通力合作,对湿地保护检测管理方针进行完善。湿地环保部门也可以采取奖励或政策扶持的方法,对湿地保护的个人、单位进行嘉奖,鼓励社会共同投入到湿地保护的工作中。 2.2进一步加强对湿地保护的投入力度 湿地作为生态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素有“地球之肾”之称,而湿地保护是一项漫长持久且收益较慢的工程,离不开社会的持续关注,而该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政府扶持。湿地的使用权以及获得的收益要分散于各级地方政府,并按照我国的相关环境资源管理制度,由地方各级政府通过行政管理的方式来行使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所有权,而各地方政府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合理分配利用并保护水土湿地资源,从而加大湿地保护的投入力度。 2.3湿地保护工作要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协调

湿地白鹤保护措施

湿地白鹤保护措施 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适宜的气候条件,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使之成为鸟类迁徙的必经重要栖息地或“驿站”。公园内鸟类资源较为丰富,共有12目27科70属144种。有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27种,其中有白鹤、白头鹤、丹顶鹤、白枕鹤、灰鹤、东方白鹳、黑鹳、大鸨等多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此外,还有21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23种鸟类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的濒危物种。 保护獾子洞湿地自然资源,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有效保护生物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使一些珍稀濒危物种白鹤等得到拯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为此,提出以下保护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宣传保护湿地及鸟类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和科研、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作用,使人民群众认识保护湿地及鸟类的重要意义。开展群众性的爱鸟护鸟活动,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文艺等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各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有关政策、法令和规定,宣传保护鸟类的重要意义,使保护鸟类,人人有责,爱鸟护鸟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养成爱鸟护鸟、不捕打益鸟的良好风尚,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野生鸟类的良好氛围。 2、发布护鸟布告,加强对鸟类的保护管理。以政府的名义发布爱鸟护鸟布告,凡国家规定保护的珍稀鸟类,必须严加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准,不得猎捕、买卖和运输。对其它

益鸟,也要加以保护,禁止乱捕滥猎。严禁拣蛋、捣窝和使用毒药以及毁灭性的狩猎工具和狩猎方法。 3、开展专项行动,加大湿地保护执法力度。林业、公安、工商部门联合,加强对獾子洞湿地鸟类栖息集中地周边饭店、集贸市场进行检查,查处非法收购鸟类的窝点,严厉打击乱捕滥猎野生鸟类的违法行为,依照《野生动物保护法》,对违犯规定,破坏鸟类资源的单位和个人,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保护鸟类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或奖励。。 4、成立爱鸟协会,壮大护鸟队伍。以鸟类爱好者、护鸟志愿者为主体,组建鸟类保护协会,倡导爱鸟护鸟新风,并要求护鸟志愿者坚持每天着装巡查。 5、环境整治与生态管理。对獾子洞湿地周边村屯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培育周边居民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效地防止生产生活活动对湿地环境的污染;同时采取生态系统管理的方法对湿地进行自然恢复。 6、加强水环境管理,依法防治污染。根据湿地鸟类栖息地独特的环境条件要求,环保部门要加大巡查力度,密切关注湿地的水质污染与水资源问题。 7、加强獾子洞湿地保护区内候鸟流感疫情监测。卫生防疫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候鸟等野生禽类的疫情监测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