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及论述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及论述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及论述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及论述复习

简答题

1、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尖锐。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登记制度。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2、简述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2)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监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

3、简述瓦窑堡会议的内容和意义。

答: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提出了再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同意战线的新政策。

瓦窑堡会议为迎接全国抗日新高潮的到来做了理论和整治上的准备。

4、简述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日益加深的主要原因。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国民党统治去的整治经济危机日益加深。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答接收变成“劫收”,大发“胜利财”,从而使更多的民众期望破灭。

(2)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修养生息、和平见过的意愿。实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5、简述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提出的主要思想。

答:(1)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

(2)在有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坚持工业和农业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共轭并举等“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3)正确解决好综合平衡的问题,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生产和生活的问题,处理好国家、集团和个人的关系,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6、《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分配方案及其意义是什么?

答:《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田地分九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16岁以下减半。

《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立案,代表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

7、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

答: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整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强调对外争取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同事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公司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在“平均地权”基础上增加了“节制资

本”的原则,并提出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新三民主义和中共在民主革命实践的纲领在基本原则上的一致的,成为国红合作的整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

8、简述中国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及其关系。

答:(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即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

(2)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始终是中国抗震的重要战场具有重要地位。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后,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八路军在敌后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

(3)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逐渐形成,在战略上相互配合。

9、简述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运动的积极作用。

答:(1)广大农民对中国共产党更加信任和拥护,工农联盟以及解放区的人民民主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2)广大农民从封建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解放区农村的经济面貌得到明显改观。

(3)大批青壮年农民踊跃参军配合解放军作战,人民解放军战争有了巩固的后方和最基本的人力物力保证。

10、简述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特点。

答:(1)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改变资产阶级所有制

(2)在改造的同时,给予人们必要的工作安排

(3)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对他们中间积极拥护社会主义改造且在改造事业中有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予恰当的整治安排。

11、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简述为什么1912年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答:(1)在对外法令上,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具有宪法效力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在制度上,孙中山先生在1912年在南京成立了南京临时政府,并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制度为内阁总理制。

(3)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性质。

12、秋收起义后,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当机立断,带领起义部队向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山区转移。随后在江西省永新县的三湾村,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改编。简述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

答:(1)资遣一部分不愿留队的人员,部队缩编为1个团,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

(2)在部队中建立党的组织,做到连有支部,营团有党委,连以上设党代表;

(3)规定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建立士兵委员会,参加部队的管理,协助进行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

13、简述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早期探索时期,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一文的重要意义。答:正确地总结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客观规律,为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文中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为中共八大召开进行了思想上和理

论上的准备,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文献,并对即将开始的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4、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这一统一战线中存在着两个联盟。简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中的两个重要联盟及其相互关系。

答:(1)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它真正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

(2)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3)正确地发挥两联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它们互相促进。

15、近代中国诞生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近代中国工人阶级既具有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优点又具有其特点,简述其特点。

答:(1)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其革命性最强。(2)它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便于形成革命的力量和传播先进的思想。

(3)它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16、简述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先后颁布的两个重要纲领性文件及其特点。

答(1)1853年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是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

(2)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是一个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17、简述五四运动区别于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答:(1)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也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革命运动。

(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8、193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简述遵义会议集中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其历史意义。

答:(1)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

(2)遵义会议挽救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开始建立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整治上走向成熟。

19、在拨乱反正过程中,极少数人打着“解放思想”的幌子,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党的错误加以夸大和渲染。针对这种情况,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简述邓小平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答:(1)四项基本内容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2)重要性: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如果动摇了其中任何一项,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20、19世纪60年代,面对统治危机,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内部的洋务派进行了一系列“自救”活动。简述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以及洋务新政的兴办。

答:(1根本的指导思想是“自强”、“求富”。其分类思想就是“师夷制夷”、“中体西用”

八个字。

(2)洋务新政的兴办包括: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创建新式学堂、创建新式军队。

2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新中国和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贡献。简述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的理论贡献。

22、新中国建立初期,也面临着许多严重的困难和一些紧迫的问题。这对于刚刚执掌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也是新的严峻的考验。简述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严峻考验。

答:(1)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2)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3)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4)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23、1926年至1927年,北伐军在以加仑为首的苏联军事顾问的建议下,制定了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战略方针。简述北伐战争的作战目标以及作战方针。

答:北伐直接打击的目标是北洋军阀,主要有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势力。国民革命军制定了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战略方针:首先向湖南、湖北进军,长驱直进,迅速消灭北洋军阀中最薄弱的一环––––吴佩孚的主力,争取张作霖、孙传芳两部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中立;待两湖战场取得胜利后,再引兵东向,消灭孙传芳部;最后,北上解决实力最为雄厚的张作霖部。

24、简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能够战胜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国主义、夺取胜利的重要原因。答:(1)中国人民的坚决斗争。

(2)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

(3).英美等国际力量的支持。

(4)中国抗战的正义性和日本侵略的非正义性。

第三大题:论述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是什么?

1)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破产之后,得到了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代表的指导和帮助,以俄国布尔什维克为榜样,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它所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是在斗争中同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划清服界限的科学社会主义。

2)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革命性,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

所以,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知道思想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2、试述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深刻启示。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实践充分证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是完全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第二,居安思危,长期艰苦奋斗。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由于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占有资源少,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在世界100位之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就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长期艰苦奋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第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坚持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观察形势,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应对挑战、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满怀信心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3、统一战线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之一,其主要内客是什么?

答:同意战中存在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这个是基本的、主要的;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老等着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有事还包括与一部分的资产阶级的暂时联盟,这是辅助的、同事又是重要的。必须坚持第一联盟争取建立和扩大第二联盟。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坚持工人阶级及其领导权,率领同盟者向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对呗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事对呗领导者给以整治教育,对同工人阶级争斗领导权的资产阶级采又斗争又联和的政策。

4、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反帝任务完成,民族独立实现)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2)(反封任务完成,人民解放实现)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广大中国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国家的主人。

(3)(国家统一完成,和平局面实现)军阀割据混战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

(4)(社会主义方向确定)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5)(中国共产党从夺权到执政)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

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重要意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伟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论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原因。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成为世界东方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人民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在世界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七七事变”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东方的起点。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打

破了德、意、日法西斯瓜分全球、称霸世界的侵略图谋。

中国的抗日战争经过艰苦的战略防御和相持阶段于1944年转入反攻。1945年,中国抗日军民进行全面反攻,苏联红军也出兵中国东北,围歼日本主力关东军。中国战场是亚洲太平洋战场中的主战场,共消灭日军150万,受降128万。

6、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到1956年,基本完成了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指标提前完成。论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重要意义。

答: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1)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消灭私有制这样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但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且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而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2)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基本上被消灭,社会主义经济成了国民经济中的主导成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它与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一起,完成了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以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4)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大大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7、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论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和重要作用。

答: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

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和思想演变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正如毛泽东所说:由于无产阶级的领导,从根本上改变了革命的面貌,引起了阶级关系的调整,农民革命的大力发动,使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表现出空前的彻底性。从此,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中国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8、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试述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重要内容及意义。

答:1)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以革命手段推翻满清王朝,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

独立的中国。但是,民族主义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

(2)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在理论上解

决了革命目的问题。但是,民权主义没有明确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难以保障人民的真正权利。

(3)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基本方案是: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但是,

民生主义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提出了一套在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

9、随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了全国性的胜利。试述中国革命赢得全国性胜利的主要原因。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①中国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随着斗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也逐步向共产党靠拢,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各少数民族、爱国的知识分子和华侨等,都在这场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②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的领导。中国共**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能够制定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指明正确的方向。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创建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28年的时间里,许多优秀的共**员,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中国共**人以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③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赢得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10、以毛泽东对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新中国和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贡献。试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革命家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道路的理论贡献。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新中国和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贡献。

第一,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毛泽东论述了必须实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基本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第三,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为此,应当采取“两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四,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正确解决好综合平衡的问题,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生产和生活的问题,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第五,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坚持人民民主,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要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社会主义法制要保护劳动人民利益,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社会生产力。

第六,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

第七,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

11、1936年10月,长征胜利结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简述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2)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这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长征结束后,随着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开始了。

(3)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尽管经过长征,红军由30万人减少到3万人左右,但是,这些保存下来的、经历了千锤百炼的骨干,是党和红军极为宝贵的精华。(4)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种。它向沿途的人民群众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才能翻身得解放。

(5)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12、论述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

1、外国侵略者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两对矛盾之间的关系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两个主要矛盾”是纵观整个中国近代所概括出的。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由始至终所有矛盾当中最主要的两个。

2、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只有一种主要的矛盾起着领导的作用”指的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期,如前述所说,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的主次关系在中国近代得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期是在相互转化的。

3、当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时,除了一些叛徒之外,中国的所有阶级都能够暂时团结起来,发动反对帝国主义的国家战争。这时,封建主义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暂时落到了

次要的顺从地位。例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抗日抗日战争和义和团反帝运动都经历过这种情况。

4、反动统治阶级结成同盟,尤其是封建主义统治特别残酷的时候,中国人民往往采取国内战争的形式去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同盟,而斗争的矛头主要直接地指向中国的封建政权,这时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退居次要地位。

5、太平天国的农民战争和辛亥革命就是这种情况。现代中国社会在这两个主要矛盾的交织和交替影响下发展和演变。

十九大报告中的新表述讲的是社会主要矛盾,而非经济发展或物质文化生活的主要矛盾。必须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个主题进行思考,着眼点不能偏移,要把握住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思路不能窄。

至于基本国情,则主要是从一个国家最根本、最本质的社会性质角度来定位的。经过努力奋斗,随着一般意义上的国情演变的积累,基本国情会出现某些阶段性局部性变化,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这是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发生根本转变很不容易。

主要矛盾的变化,反映的是由较低层级供需矛盾向中高层级供需矛盾的转变,从“数量短缺型”供需矛盾向“优质不足型”的供需矛盾转变。

13、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论述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经验和启示。

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

●统一战线中存在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这是基本的、主要的;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劳动者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有时还包括与一部分大资产阶级的暂时的联盟,这是辅助的、同时又是重要的。必须坚决依靠第一个联盟,争取建立和扩大第二个联盟。

●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率领同盟者向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

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2)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作为主要形式。

●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必须深入农村进行土地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才能逐步地争取革命的胜利。

●必须建立一支在工人阶级政党绝对领导下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这支军队必须实行一系列具有中国特点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3)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在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中国,建设一个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是密切地联系着党的政治路线进行的,注重在端正思想路线的基础上,制定和贯彻执行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

●首先着重党的思想建设,用工人阶级思想克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培育和发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创造了在全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等。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成为了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成为了全国各族人民拥戴的领导核心。

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创建,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这就为中国人民集中力量进行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及论述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及论述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简答题 1、简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及其意义? (1)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邀评论员文章,在全国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一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自始至终得到邓小平等的全力支持。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2、十三大上提出的“三步走”的战略的部署、思路和政策是什么? (1)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的具体思想和政策●“台阶式”发展的思想,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争取每隔几年使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阐明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努力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 3、邓小平在1980年发表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1)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解决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事实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等问题,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2)政治体制改革遵循的性质和指导原则: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必须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遵循统一领导、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3)政治体制改革的底线:必须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总结本国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应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绝不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 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上述基本思路,其主要内容写入了十三大报告。

最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美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2.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本身也发生了某些变化,出现了 A.官僚买办资本家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本家 D.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 3.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的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戊戌维新 C.太平天国运动 D.辛亥革命 4.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达到高潮是在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5.戊戌维新前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 A.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B.守旧派与洋务派之间的一次论战 C.保皇派与革命派的一次论战 D.帝党与后党的权力之争 6.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在 A.洋务运动 B.戊戌维新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7.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其中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 A.民族革命 B.政治革命 C.社会革命 D.资产阶级革命 8.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B.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D.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的农民群众 9.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A.新文化运动 B.“二十一条” C.俄国十月革命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0.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是在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11.中共三大正式决定 A.不准与其它党派建立任何联系 B.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 C.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D.中国共产党集体加入国民党 12.王明等人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对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其最大的恶果是 A.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遭到失败,不得不实行长征 B.使红军和根据地损失了90% C.国民党统治区党的力量几乎损失了100% D.导致了国民革命的失败 13.1935年12月,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系统地解决了党的 A.军事路线问题 B.组织路线问题 C.政治路线问题 D.思想路线问题 14.为适应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1935年12月,中共陕北瓦窑堡会议决定将“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 A.“人民共和国” B.“民主共和国” C.“民主联合政府” D.“苏维埃共和国” 15.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是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 D.战略决战阶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简答论述题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简答/论述题)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简答题 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的表现? 清朝乾隆后期也出现前朝的“周期律”,开始由盛而衰。其表现有五个方面,期中三个方面是前所有的,如,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制废弛,官僚整体性腐败腐化。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地租高利贷加重,无地少地农民增加,农民生活困苦不堪。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军、绿营兵腐化无战斗力。思想文化上,带着满族异族统治的味道,大兴文字狱,压制异端,万马齐喑。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状态。 清朝的危机其实与前面各个封建王朝一样,出现了改朝换代的迹象,但历史已经没有给中国建立另一个封建王朝的机会。大的世界参照系已经变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到来,将改变中国命运。2、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1840年至1949年,中国逐步形成并加深地演变为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状态。 首先,半殖民地化了。这是从政治主权角度看。主权受侵犯,领土完整遭破坏,成了有其名无其实的国家。 其次,半封建化了。这是从经济基础和经济解构角度看。(1)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农业经济成为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个部分。(2)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城乡资本主义成产关系出现并有所发展。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 (1)资本帝国主义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 (2)中国封建势力已经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3)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 (4)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产生并有一定发展,但始终软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5)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内部不统一。这与资本—帝国主义争斗和间接控制、与中国地方性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中国地域广大等有关。 (6)中国人民政治权力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4、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屡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840-1919年的反外来侵略斗争均告失败,原因是: (1)社会制度的腐败。这是根本原因。清政府统治在进入近代以后,社会制度未变,更腐败。(2)经济技术落后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有一个重要原因。 论述题 1、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 (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工业革命的发生。 (2)资本主义与扩张的必然联系。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及其关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正确答案是:A 2.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之治 D.康乾盛世 正确答案是:D 3.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瑗珲条约》 正确答案是:C 4.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正确答案是:B 5.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马建忠 D.郑观应 正确答案是:A 6.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俄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正确答案是:C 7.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 A.1851年 B.1853年 C.1856年 D.1864年 正确答案是:A 8.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 A.永安建制 B.北伐失利 C.天京事变 D.洪秀全病逝 正确答案是:C 9.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 ) A.冯桂芬 B.马建忠 C.王韬 D.郑观应 正确答案是:A 10.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 ) A.同文馆 B.广方言馆 C.译书局 D.译书馆 正确答案是:A

2015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论述题大全第八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论述题大全)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简答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1)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农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到1953年春,新解放区(原国统区)3亿多贫苦农民无偿得到了7亿亩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 (2)意义:●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的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深受剥削压迫的中国农民得到了解放,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与此同时,依靠土改中形成的有觉悟有组织的骨干量,建立了新中国农村的基层政权,为整个中国社会走向进步与稳定奠定了深厚基础。这是中国人民反封建斗争的重大胜利。 2、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哪些方面的民主改革运动? (1)在已经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中,建立工厂民主管理制度,工人阶级成为企业的主人。(2)按照对私营工商业(原民族资本)的生产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进行了全面调整。 (3)颁布新婚姻法,妇女解放和移风易俗。人民政府于1950年5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对新婚姻法的宣传和实施,引起了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与家庭生活的深刻变革,推动了社会上移风易俗的改革。 (4)有步骤地开展了对旧教育制度和电影、戏剧等文化事业的改革,确定了思想宣传工作的方针和任务,制定了新中国文化教育的方针。1951年9月,在全国开展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3、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1)1950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在《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中指出,●要获得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创造三个条件,即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同时强调不要四面出击的策略。 (2)七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最重要的会议。为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党的工作规定了明确的策略路线和行动纲领。 4、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经过三年的努力,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其原因如下: (1)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紧紧抓住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确处理恢复国民经济同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 (2)从当时的国情出发,制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等正确方针政策,妥善处理公私关系、劳资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 (3)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的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用,及时有力地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0年1月5日来源:周俊山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美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2.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本身也发生了某些变化,出现了 A。官僚买办资本家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本家 D。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 3.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的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戊戌维新 C。太平天国运动 D。辛亥革命 4.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达到高潮是在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5.戊戌维新前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 A。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B。守旧派与洋务派之间的一次论战 C。保皇派与革命派的一次论战

D。帝党与后党的权力之争 6.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在 A。洋务运动 B。戊戌维新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7.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其中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 A。民族革命 B。政治革命 C。社会革命 D。资产阶级革命 8.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B。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D。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的农民群众 9.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A。新文化运动 B。“二十一条” C。俄国十月革命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0.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是在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11.中共三大正式决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

简答题 “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是什么?内容:将原有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在部队中建立各级党组织并将党支部建在连上;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部队内部实行民主管理。意义:是建设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分配方案及其意义是什么?答案:《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田地分九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16岁以下减半。《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代表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的新中国经济工作方针是什么?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国家要从多方面“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使各种经济成份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1927年建立的国民党南京政权实行独裁统治的主要表现是什么?答:1、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2、为了镇压和消除异己力量,国民党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3、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运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规定十户为甲,十甲为保,分设甲长、保长。4、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1962年1月,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七千人大会)上讲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讲话系统阐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并对前几年的错误表示要负第一位的责任。承认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今后要下苦功夫弄清楚它的规律。提出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大约要一百多年时间。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判断改革开放是非的主要标准。答案: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判断改革开放是非的主要标准。1.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2.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3.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力是任何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产力标准。社会主义社会也应当是这样。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为了民富国强。国强与民富,二者是密切联系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如何增强国家的物质基础,对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对于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十分必要和重要。是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全社会成员过上好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这就是今天所说的“以人为本”。总之,“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一个有机整体,既坚持了实践标准,又发展了生产力标准,是对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进行深入考察和思考后得出的科学结论。 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答: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保证中国革命的继续向前发展。选出了以瞿秋白为书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毛泽东在发言中着重阐述了农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历年真题

2017年4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B?【解析】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考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2.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A.龚自珍 B.林则徐 C.魏源 D.王韬 【答案】C?【解析】1843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了《海国图志》,综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侵略。?【考点】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3.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的是()。 A.同文馆 B.广方言馆 C.译书局 D.译书馆 【答案】A?【解析】1862年奕?创办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 4.1911年,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A.湖北 B.湖南 C.广东 D.四川 【答案】D?【解析】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反对,保路运动兴起,四川尤其强烈。?【考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5.中国历史上第一步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答案】A?【解析】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考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6套含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Ⅰ 注意事项:1.考前将试卷及答题卷密封线内的信息填写清楚,字迹要工整。 2.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3.本试卷共六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4.所有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A ) A.1840年鸦片战争 B.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1911年辛亥革命 D.1919年五四运动 2.下列哪个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A ) A.《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 C.《五口通商章程》 D.《北京条约》 3.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 )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台湾军民抗日之战 C.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D.义和团运动 4.1856年发生的严重削弱了天平天国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分水岭的事件是( B ) A.北伐失利 B.天京事变 C.洪秀全病逝 D.天京陷落 5.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兴办的最大的兵工厂是( C ) A.金陵机器局 B.福州船政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天津机器局 6.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C ) A.推进政体变革 B.发展资本主义 C.延续反动统治 D.缓和阶级矛盾 7.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A ) A.《民报》 B.《新民丛报》 C.《苏报》 D.《国民报》 8.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是( B )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9.在中国大地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D ) A.陈独秀 B.毛泽东 C.周恩来 D.李大钊 10.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的会议是( C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1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B )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C.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 D.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1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 D ) A.8月14日 B.8月15日 C.9月2日 D.9月3日 13.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指示,决定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揭开了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序幕,该指示是( D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土地改革法》 C.《战时土地政策纲领》 D.《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中国近代史纲要》1~7章复习摘要简答题

综述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

2018中国近现代史简答论述题

20.简述毛泽东《论持久战》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内容: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系统地明了持久抗战的永方针,他指出“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强弱力量的对比,决定了抗日战争的持久性;日本是小国,发动的是侵略战争,是失道的战争,中国是大国,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最后胜利是属于中国的”。还科学的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 意义:论持久战的战略思想,系统的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对全国抗战的战略指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1.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进步势力、中间势力和顽固势力分别指什么?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①进步势力是指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是统一战线的基础。 ②中间势力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地方实力派。 ③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中的亲英、美派。 22.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①政治纲领,就是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经济纲领,就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③文化纲领,就是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3.简述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内的三种建国方案 ①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这种方案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宣告其破产。 ②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这种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③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这一方案是科学的建国方案,引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从而为实现国家富强开辟了道路。 24.新民主主义革命总总路线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①没收官僚资本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建立国营经济。 ②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并引导个体农民发展合作经济。 ③保护民族工商业,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 25.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那些新的严峻考验? ①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②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③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④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26.没收官僚资本对新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①削弱了资本主义经济力量。旧中国官僚资本同民族资本的比例是8:2,没收官僚资本,也就把中国资本主义的主要部分消灭了。 ②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没收官僚资本归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所有,人民共和国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使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27.简述“三反”“五反”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三反运动指: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 意义:这次运动教育了干部的大多数,挽救了犯错误的同志,清除了党的队伍和国家干部队伍中的腐化分子,对于在执政条件下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促进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廉政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反运动指:1952.1中共中央开展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运动。意义:这场运动打击了不法资本家严重的“五毒”行为,在工商业者中普遍进行了一次守法经营教育,推动了在私营企业中建立工人监督和实行民主改革。 28.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几种经济组织形式及其性质 第一是互助组,这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经济组织。 第二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第三是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题库简答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题库简答答案 1、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过程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遭到严重破坏,《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加速了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中国领土主权遭到更为严重的破坏。 ③甲午战争的爆发及《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④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式形成。 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①政治上:中国不再是一个完整独立的国家,领土与主权的完整遭到严重破坏,司法于行政的统一不复存在。 ②经济上:中国虽然有了资本主义工商业,但传统的自然经济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 ③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 ⑶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⑷中华民族的主要任务: ①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②彻底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

裕。 2、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手段: 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侵略、文化奴役。 ⑵危害: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主权遭到严重破坏,领土大量丧失,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巨额的战争赔款加剧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贫困;列强在华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腐朽文化入侵,传教士犯罪活动猖狂。 ⑶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①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胜利,他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的起点。 ②三元里人民的抗争斗争成为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斗争的第一面光辉旗帜。 ③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各地人民为反抗英、法和沙俄的入侵也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④甲午战争后台湾人民反对日本割占台湾的斗争。 ⑤19世纪60至90年代各地接连不断的反洋教斗争。 ⑥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之际爆发的义和团运动。 3、对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所起的作用加以剖析 ①帝国主义入侵给中国带来的灾难是主要的。政治上,中国的主权遭到严重破坏,领土大量丧失,中国逐渐沦为半殖半封国家;经济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精华汇总.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①资本-帝国主义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③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④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⑤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是极不平衡的⑥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 2. 两对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 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为避免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了汉奸、卖国贼外,能够暂时团结起来共同对敌,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而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当外国侵略者同中国封建政权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尤其是封建地主阶级对人民的压迫特别残酷时,中国人民往往用战争的形式反对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战争发展到直接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以及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时,外国列强往往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援助中国反动派,这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完全公开站在一条战线上。 3.《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①内容: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规定了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天朝田亩制度》涵盖了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多方面问题。②意义:它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这个纲领,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4.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①主要内容: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吸取外国的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即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在思想文化方面,提出设新闻官、设“暗柜”,用以监督官员,改革弊政;主张革除缠足、溺婴等社会陋习;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交方面,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强调外国人不得干涉天朝内政。②评价:具有两面性。它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是,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 5. 太平天国战争的失败原因和教训 历史地位: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把旧式农民战争推向最高峰。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失败原因: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野心的警惕性非常不够,缺乏理性的认识。教训:太平天国起义的发生和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它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6.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维新派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7.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作用:一.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试图“稍分洋商之利”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二.洋务运动时期,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三.洋务运动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轻利”、商为“四民”之末等观念都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原因: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2.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正因为如此,洋务运动不可能为中国摆脱贫弱找到出路,也不可能避免最终失败的命运 8.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失败的原因在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政变。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脱离人民大众。这些都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所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封建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根本行不通。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与守旧派争论的内容有哪些方面? 1.要不要变法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维新变法的举措 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撤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提倡廉洁;取消旗人的特权经济方面: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2.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3.注重农业发展,建立新式农场4.修铁路,办学堂,设立商会的组织5.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决算军事方面:1.裁减绿营兵,改练新式陆军2.采用西式兵制,习洋枪文化教育方面:1.创设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2.提倡西学,废除八股等3.翻译外国书籍,派人出国留学4.奖励新著,奖励创办办刊等 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9.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及意义 内容: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但并没有从正面鲜明的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民权主义: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即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意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18.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①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②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0.《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而“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设国务总理,作为政府首脑;内阁辅佐临时大总统作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设法院,行使司法权;

2018年7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 ) A.日本侵略军 B.俄国侵略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答案 2.1901年,清朝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D.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4.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是( ) A.洪秀全 B.杨秀清 C.洪仁玕 D.石达开 5. 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陈望道 D.毛泽东 6.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A.《孔乙己》 B.《药》 C.《狂人日记》 D.《阿Q正传》 7. 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洛川会议 8.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侵略中国的()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9.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10. 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二、判断题 11. 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鸦片战争后。() 12. 洋务运动是在“求强”、“求富”的口号下展开的。() 13.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地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说的启蒙人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重点

一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答案: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是中国人民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给中国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即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由于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而开始解体。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在思想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震动。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答案:1)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2)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下一些基本特征: ①、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 ②、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 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 ③、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

④、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 ⑤、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 ⑥、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答案: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了沉重的灾难,它们发动侵列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它们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它们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它们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五、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答案: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历史灾难。但是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答案:意义: ①、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②、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及论述题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及论述题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简答题 1、日本在中国占领区是如何进行残暴的殖民统治的? (1)对台湾的殖民统治 自1895年开始,日本对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日本驻台湾总督掌握立法、行政、司法、军事权。 (2)对东北的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实行了14年的殖民统治。1932年3月建立的伪“满洲国”听命于关东军司令部,次长都由日本人担任。 (3)扶植汪伪政权 1938年12月,中国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叛国投敌。1940年3月,在日本的操纵下,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上述地区实质上成为是日本的独占殖民地。 2、简述一二九运动及其意义? 起因:华北事变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日民族矛盾激化。 过程和口号: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在中国共产党救亡图存、全民抗战的号召和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举行抗日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代表性口号)等口号。游行队伍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市民1万多人在天桥召开市民大会,反对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 意义:(1)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并华北的计划。(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3)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3、简述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 事变的发生:1936年12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影响下,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实行“兵谏”,扣留了前来督剿红军的蒋介石,提出了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这就是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及意义: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从民族利益出发,确定促成事变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并派周恩来等组成中共代表团赴西安谈判。经过和平谈判,终于迫使蒋介

2018年4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

2018年4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 一、单选每题2分,共25题,共50分。 1.【题干】19世纪初,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的国家是()。 【选项】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答案】B 【解析】19世纪初,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的国家是英国。 【考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2.【题干】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选项】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瑗珲条约 【答案】C 【解析】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日本割占辽东半岛(后由于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清政府以3000万两白银赎回)、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考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3、【题干】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 【选项】 A.中国丛报 B.北华捷报 C.学林西报 D.万国公报 【答案】D 【解析】基督教在华设立最大出版机构是:英国人李提摩太创办的广学会,发行《万国公报》。《万国公报》是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 【考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4、【题干】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选项】 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 C.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答案】A 【解析】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武装斗争。【考点】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5、【题干】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是()。 【选项】 A.林则徐

B.王稻 C.龚自珍 D.魏源 【答案】D 【解析】魏源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1843年编纂《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考点】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6、【题干】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的纲领性文件是()。 【选项】 A.原道觉世训 B.十款天条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答案】C 【解析】《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于1853年冬,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 【考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7、【题干】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选项】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湘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