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吸引国际化人才的企业文化

如何构建吸引国际化人才的企业文化
如何构建吸引国际化人才的企业文化

如何构建吸引国际化人才的企业文化

内容摘要: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无形财富,对吸引国际化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企业文化对吸引国际化人才的作用及其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吸引国际化人才的企业文化构建策略。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企业文化精神文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企业由传统的以资本、技术为核心的竞争逐渐转向以国际化人才为先导的软实力竞争。占领人才高地,吸引具有全球思维、战略眼光和创新能力的国际化人才,是企业竞争制胜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实现企业目标关键因素的企业文化,无疑是企业吸引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

企业文化对吸引国际化人才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吸引国际化人才的精神源泉

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组织价值观、组织精神、伦理规范和组织素养。在吸引国际化人才的薪酬、福利待遇、工作条件、晋升、激励、发展空间等诸多因素中,企业文化对于吸引国际化人才尤为重要。国际化人才是全球化发展进程中造就出来的高端人才,具备与其他文化背景的人良好沟通的能力,能够实现和完成全球化要求的跨文化管理任务。相对于物质需要而言,国际化人才更期望社会地位、声誉及自我价值实现等精神需求的满足。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体现了以价值为核心内容的企业精神、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人才的潜移默化作用比物质激励更有效、更持久、更具吸引力,能够满足国际化人才的精神需求,调动他们的精神力量,使其产生归属感、自尊感和成就感,从而充分发挥人才巨大的潜能。吸引国际化人才的是企业文化构建的施展才华、追求事业上更大成功的人生舞台以及应有的尊重。

(二)企业文化营造吸引国际化人才的和谐环境

企业环境包括企业文化环境和客观工作环境两个范畴。企业文化营造重视人力资源,把人才当作“社会人”、“决策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潜力,调动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文化氛围,形成满足国际化人才需求的和谐企业环境。内部环境宽松,人际关系真诚、融洽,氛围温馨,心情愉悦,人的潜能就能得到充分发挥。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让国际化人才获得与其贡献相适宜的成长和发挥作用的

建筑公司发展建议和想法

建筑公司发展建议和想法 建筑公司发展建议和想法 欢迎来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阅读!建筑公司发展 建议和想法企业文化是什么?企业静态的文化可能是老板文化,可能 是一种普遍的思想状态,可能是普遍性的行为方式,但这是狭义的和 静态的企业文化,并不完全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大家富 有共同的责任,建设一个新的企业文化。我感觉,海尔对企业文化的 理解是精辟的: “海尔企业文化是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领导人创新的价值观”。企业文化既然要建设,那么企业现实的文化状态是个基础,关键是管 理层如何倡导创新、先进的文化理念,管理层的倡导又如何成为整个 企业的共同追求,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企业文化建设,用 我们熟悉的话说,就是要解决一个“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 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问题。也是一个解决“我 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问题。企业文化是一个发展问题,也是一个发展模式问题;是一个战略课题,也是一个实践课题。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优秀的企业 文化应该做到知行合一。我建议,我们的文化核心理念,应该富有理 想主义色彩,应该是引导全体员工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应该是规范 员工行为的指针,应当成为增进全体员工工作热情和工作成就感的强 大动力,应当成为塑造良好品牌形象和市场影响的基石。 一、关于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党的文艺政策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也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指导地位。有的专家说,马克思主义是一元多维。我想,企业文化,也应该考虑是一元多维。 企业发展从最基本的思维角度看,应追求中庸之道,但是从企业基本 战略引申出的文化理念不必四平八稳,可以突出重点,抓主要矛盾, 但不反对积极健康的解读。如果文化理念搞得面面俱到,传递到职工 和社会那里,可能就没有重点,无法解决实践中面临的具体问题。比 如责任,我觉得,我们首先要抓住企业核心的责任,然后需要加强哪 些方面的责任。我们北辰不缺国有企业的责任,服务亚运奥运,我们 很多人是历史的见证者。但是,承担再大的政治责任,你也是企业,

(企业文化)中国企业文化之根基最全版

(企业文化)中国企业文化 之根基

中国企业文化之根基 不管您意识到与否,文化每时每刻都在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产生着潜在的影响,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特别是企业文化的根基的阐述,试图让人们认知、认识,进而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让人们明确,只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人类先进文化,才能建立起优秀的中国企业文化,据此才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兴企、富民、强国的目标。 一、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文化,从广义上说,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人类精神生产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如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意识形态等。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文化的发展有历史继承性;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观念、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体现了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和凝聚力。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它从属于民族文化,是由民族文化所决定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已经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并正在打破国界,在全世界兴起,成为新世纪企业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企业文化理论吸收了行为科学、公共关系学、决策科学、管理学、哲学、伦理学和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精华,其主要内容是在理性与科学实践的基础上行成的,包括: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目标、企业制度、企业创新、企业形象、企业环境和企业文化活动等。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手段,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一种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企业文化的根本任务,是重视人、相信人、理解人、发

建筑企业如何留住人才

建筑企业如何留住人才 一、建筑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存在的难点 由于建筑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各种原因,建筑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存在不少困难,而这些困难大多是由于建筑企业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1、行业特点。目前建筑行业的激烈竞争和行业利润率普遍较低,这使得大部分的建筑企业难以提供高薪、高福利来吸引人才。而且,一般来讲建筑企业的稳定性比其他行业企业差,不管内部还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建筑企业的影响比对其他行业企业的影响大的多,所以对于人才而言,在建筑企业发展的风险要高于在其它企业。 2、行业分布广,地域性广,人员流动频繁。建筑企业项目遍及全国各地,且项目资金和人员占用巨大。所以建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具多样性和复杂性。有的项目位于中小城市、城镇,甚至偏僻的地方,施工环境艰苦,很难吸引人才。 3、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大多数建筑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员工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往往造成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的理念的错位,这也是建筑企业难以吸引与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吸引人才机制的建立 虽然建筑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的困扰较多,而且有些是企业不能避免的,但与其它行业企业相比:建筑企业具有市场广泛、对环境反应灵敏、发展潜力大等优点;人才在企业的发展的机会较多,容易发挥个人的特长,体现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说在吸引人才方面也具有自己的优势。所以,建筑企业应扬长避短,建立一个有效的吸引人才的机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建立正确的观念 1.建立全面的人才观是建筑企业吸引人才的基本前提,建筑企业主要应建立如下人才观:

人才是多样性的:企业经营中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不同的各种各样的人才。除技术人才外,还有管理人才、公关人才等等。应该说,一切具有可为企业发展所用的特殊技能或才干的人都是企业的人才。 人才是多层次性的:企业经营中,各种人才居于企业组织的不同层次。他们可以是高层的管理者,也可以是生产经营第一线的员工;可以是高级的技术开发的专家,也可以是技能娴熟的工人。 2.转变片面的“人才的需求”观,从人才“需要事业”到人才“要事业,也要生活”。 很多建筑企业认为人才追求的是成功的事业,他们不在乎物质需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或许是正确的:因为一切均在计划安排中,追求是没有用处的。然而,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人的价值观,以及社会对个人价值的判断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个个体的生活质量高低已成为社会衡量其个人价值的重要方面。 在这种情况下,“要事业,也要生活”成为人才的普遍需要。由于社会观念的偏见和企业财力有限,在建筑企业吸引人才的难度本来就很大的情况下,企业如何采用有效的方式,吸引适用的人才具有特别的意义。正确的认识人才的需要,有助于建筑企业制定正确的引进人才的战略和政策。 (二)创造吸引人才的各种条件 建筑企业要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抓住新一轮企业改革的时机,有效地利用企业有限的资源,以各种方式努力创造吸引人才的条件。 1.运用薪资、福利 考虑到自身的实力和实际条件,建筑企业应制定一套有自己特色的灵活的薪酬制度,一般可以采取“底薪+奖金”的模式:“底薪”可以与企业原有的薪酬制度统一,基本上差距不大,而“奖金”可以根据工作性质和人才层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计量标

三步让企业文化深入人心

三步让企业文化深入人心 几乎所有的公司在文化上都倾向于以创始人的个人价值观为中心。随着公司成立时间渐长,创始人退休或逝世,企业文化往往会陷入僵化状态。此时,公司需要进行理想的公司文化应该是什么样的?也许,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答案,但作为普通员工,谁也不会拒绝以下场景:员工享受工作,不严守工作时间,工作空间开放,环境舒适,乒乓球多于文件柜,免费按摩,还有瑜伽课程;此外,员工的宠物猫狗也可以带来,和办公室的热带鱼一起作为公司的非官方吉祥物。 这样的画面看起来似乎有些夸张。没错,这就是硅谷一些公司所谓的夸张福利,近年来中国的很多公司,尤其是商业模式均源于硅谷的互联网公司也开始引入这些场景。但之所以把这些称为场景而不是文化,是因为这些事并没有什么坏处,但也没有实质内涵。尤其对于初创公司,这起不到什么实质性作用。 同样,雇用最顶级的室内装潢师美化办公室、聘请人力资源顾问完善公司规章或招聘品牌专家打磨公司的广告语,对于一个创业企业来说也没有太大意义。 因为,公司文化不能脱离公司本身而存在:无公司无文化,公司即文化。一个企业,尤其是初创公司是肩负同一使命的一个团体,这个使命才是企业文化的内涵,大家是否认同这个使命和这个使命的内涵,才是企业是否有文化、其文化好坏的决定因素。 正如大学时出于共同价值观自愿加入的社团,远比由命运捏合的正式组织班级系院给人留下的记忆更深刻无论这个系院的大楼如何豪华,其管理如何人性。对于一个公司团队来说,对共同使命的认可远比规章制度、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更能决定公司文化。某种意义上,一个创业公司在组织文化上,更应该像非政府的帮会,二者的区别仅在于其使命的社会价值不同。 筛选人才:不需最优秀,但需最有合作性 硅谷的PayPal或许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帮会团队。它的许多前同事一直以来互相帮助,开办、投资成功的技术公司。2002年,PayPal以15亿美元卖给了eBay后,其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与别人合办了特斯拉汽车公司;另一位创始人里德。霍夫曼与别人共同创立了领英

建筑企业如何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加入WTO后中国建筑企业如何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中国加入WTO以后,市场开放必然会突破封闭条件下的需求和资源的制约,极大地提高我国的建筑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带动相关性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入WTO后,还会从相当程度上增强国际建筑商的投资信心。国际承包商的先进管理理念和先进技术应用也会进入我国市场,毫无疑问,将对我国的建筑企业起到一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既促进国内建筑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型转变,而且还将大大加快国内建筑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 但是,加入WTO后,有利必有弊。随着时间推移,我国将面临着全方位、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入,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剧烈。中国加入WTO不可逆转,WTO游戏规则也不可能单为中国“国情”作出调整和松动。WTO原则是把双刃剑,国民待遇的原则对于双方都是公平的,国外的各大承包商将涌入我国市场,无疑将在新的层面上加剧建筑企业的竞争与淘汰,即使加高我国门槛也根本挡不住“身强力壮”的国外选手,他们凭借先进的管理、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参与竞争是势在必行。所以,我国的建筑企业不能示弱,必须奋起直追,尽快适应和跟上加入WTO后形势发展的需要和要求。 凭心而论,我国建筑企业目前的现状,要同国际接轨,适应加入WTO后的形势需要,不少企业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差距很大。这是因为我国建筑业起步较晚,虽然它正成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但一直没有改变经济效益低下和因循守旧的管理局面,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不强;加之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不少大型企业和多数的中小企业未能按照国际惯例的标准要求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国内外建筑市场的长期隔离,国内企业还不够了解国际竞争规则;不熟悉国际市场运作形式及市场趋向,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普遍低于国外同行业水平。归结起来,我国建筑企业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致命弱点:第一企业内在机制不顺。缺乏竞争活力与动力,经营行为、重大决策始终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制约,目标考核及责任追究不能实施到位,人事及用工制度一直受指令性支配,因而导致企业的自主经营、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动作体制难以形成。第二技术应用层次不高,科技含量普遍较低,我国有三千多万建筑职工,其中集体企业占三分之二,大多数来自农村各类工匠,自身的文化水平和受专业技术系统培训教育不高,队伍素质不高,管理水平较低,操作方法单一,结构不够合理,只靠廉价析人力资源为基础,而不考虑队伍的技术素质层次,这就很难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赢得入世后应有的份额。第三缺乏际经营承包经验,高层次的企业经营管理专家严重匮乏,由于受市场封闭的影响和墨守成规的管理模式,在涉外经营工作上缺乏前意识和科学决策。第四竞争意识淡薄,无论是在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竞争中,经营者缺乏紧迫感,管理者缺乏危机感,企业的兴衰成败与否,不能直接与二者的利益挂钩,大锅饭的现象依然存在。第五经济基础薄弱,竞争实力不强,缺乏总包的投资能力,难以与国际承包商抗衡。以上这些,都是我国建筑企业加入WTO后的“致命伤”。如果不认真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的建筑企业不久之后与国外大企业进行交手时,必将面临不可想象的结果。 我国建筑企业要跟上WTO形势发展需要,是完全可以达到的。在WTO协议中,建设事业属于服务贸易协议的范畴,在长达900页的《WTO中国入世工作级报告》中,建筑领域的对外承诺是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也是我国对世界所作的“千金之诺”。允许外国企业在中国成立合资、合作企业;合资合作企业注册资本水平高于国内企业注册资本金的水平,合资、合作企业要承担一定比例的外资工程;加入WTO后五年内开始允许外商成立独资企业等等。这些都说明了中国加入WTO后的经济环境的变化,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慢慢到来的过程”,建筑领域内的开放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上述建设行业入世承诺中,不少项目都贴上了“三—五年”的标签。这就意味着市场的开放有一定的过度性。也就是说,入世后,短期内,建筑市场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另外,入世后,诺大的建设行业也不是完全

企业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文档资源★★★企业文化,从狭义上讲体现为人本管理理论的最高层次。企业文化重视人的因素,强调精神文化的力量,希望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凝聚企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企业员工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而努力,并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产生作用。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企业的层面上来看,企业文化是企业所依赖的一种文化价值观。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企业里的一切围绕着生产和经营展开活动,只有经济价值观,没有文化价值观。但事实是在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中无不充满着文化的气息,文化的价值观始终主宰着企业的一切营销活动和它的经济价值观。企业文化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溶入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但是,由于企业文化的抽象性,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不被人们所认识与重视。其实它就像空气里的氧气一样无时无刻地环绕在我们身边,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可是离了它却不行。所以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企业员工个人的层面上来看,企业文化是员工行为的指导思想。现代企业里的员工,已不仅仅只想通过劳动从企业中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他们还需要被社会和企业认可,并有一种个人的成就感和归属感。企业是员工赖以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寄托,企业也就是员工之家。让员工们认识到企业是自己的企业,这就是好的企业文化产生出来的积极作用。反之,员工们认为企业不是自己的企业,吃光、用光、败光,这是失败的企业文化产生的消极作用。企业文化就是全体员工认可和共有的企业核心价值,它规划了员工基

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并渐渐将其演变成一种习以为常的规则。而且这种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还能在新老主管交替、新老员工交替过程中具有延续性和保持性,这样的企业文化能使企业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误区 1、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内涵 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活动和企业CI形象设计都是企业文化表层的表现方式。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2、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而脱离企业管理实践 有些企业家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或企业的圣经,而与企业管理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企业文化就是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这种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企业组织和事业性组织都属于实体性组织,它们不同于教会的信念共同体,它们是要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来进行评价的,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渗

建筑企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建筑企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第1条.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模式对企业的长期发展的利与弊,如何兴利 除弊? 一、目前企业主要经营模式:依赖挂靠施工收取管理费。 二、利: 1.揽施工任务路子多 2. 无须承担揽活前期攻关、费用等风险 3.靠卖资质与证书就能赚钱,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较少。 三、弊: 1.违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66条规定:“建筑施工企业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 2.收入少: 仅收取总造价1~3%管理费用,与正常施工有总造价8~15%的利润相比太少了。 3.管理难: 包工头鱼目混珠,有实力的常搞工程的大老板还可以,但碰到没实力的又没搞过工程的小老板可就麻烦了,无法投入人力(项目机构人员不到位,仅证书挂靠)、物力、财力。公司管理层又无实际控制权,管不动。 4.风险大:质量、安全、资金若出问题,会连累公司。 四、如何兴利除弊: 1.有针对性的培育自己的项目经理,渐渐积累自主经营的力量。 2. 有针对性的培育有实力的常搞工程的大老板,通过采取内部承包协议的方式让转变成公司的一股力量。 3.加强对没实力的又没搞过工程的小老板的管理力度。确保不要在质量、安

全、资金若出现大问题。 第2条.目前,我集团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需加强,采取何种激励机制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才能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作用? 建议:1.采用工程项目内部承包方式激励。对各方面都出色的人才,公司培育搞工程项目,明确责、权、利(当然利润是公司)。 2.总造价提成激励方式。完成任务书规定的指标,按约定的比例奖励。

传媒公司企业文化(1)

企业文化

企业使命: 传播优秀文化创造美好生活 企业宗旨: 顾客高度满意:我们以顾客的高度满意作为我们服务的标准,顾客满意的服务才是合格的服务。 公司稳健成长: 我们不断增强公司的实力,提高公司的效益,以此来满足客户和员工的需求,保证稳健的成长速度。 从业人员自我价值实现: 我们为员工提供发展自己才华的最佳平台,提供实现梦想和价值的最佳舞台。 与事业伙伴相互提携:我们致力于推动行业的发展,通过公司的快速发展带动事业伙伴成功,回报社会,成就自我。 企业愿景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企业经营理念 以情做人、以诚做事、以信经商。 团结实效诚信创新责任激情 企业发展理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思路决定出路,机制决定动力,理念决定发展,人才决定成功。 企业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 凝聚英才、突显团队;营造非凡的工作氛围让员工尽显才华;塑造超群的职业团队使鸣企文化传媒尽显风范。 企业核心价值观 专业解决内地企业互联网络资源共享,为客户创值服务,与员工共创辉煌。 企业文化观 学习型组织:鼓励员工为自身发展和自我提升而学习,倡导学习的速度决定发展的速度。 创业型团队:员工团结合作,努力创造集团事业的同时也成就自己的事业。 开放型文化:以前瞻性的智慧、水一样的韧性、海一样的胸怀聚天下贤士同发展,育行业英才共辉煌。 企业人才观 以发展来吸引人:通过公司的快速发展,为员工提供个人发展的空间和成就事业的平台;通过公司品牌实力、文化理念、人性化的制度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

以事业来凝聚人:有钱不一定有事业,有事业一定不缺钱,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事业将各方优秀人才凝聚在一起。员工依托公司强有力的平台,通过自身的努力,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以工作来培养人:“从基层做起、步步提升”与“破格提拔”相结合,让员工在工作中锻炼,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以结果来考核人:不谈借口和理由,注重员工实际的工作能力和所提供的结果。 企业用人原则 用人要疑,疑人要用;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从基层做起,步步高升;逐级管理与越级检查,逐级汇报与越级投诉相结合;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企业服务宣言 我们秉承“团结,实效,诚信,创新,责任,激情”的经营理念;我们坚持“真诚、热情、安全、周到、方便、快捷”的服务标准;我们追求专业化的品质,以客户的高度满意为使命;我们提供规范化的管理,与员工携手共创人生辉煌;我们相信沟通的魅力,随时倾听您的建议,了解您的需求;我们完善每一个细节,让您放心,省心是我们的承诺! 入职誓言 今天我选择挑战,道路充满艰辛,更有无限机遇。我要全力以赴,创

集团公司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

集团公司职业化人才培养方案 (2018年—2020年) 一、培养目的 集团公司标准化战略发展推动了人才职业化的需求,同时随着业务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才职业化的进程不可避免的要进入“快速道”。通过实施职业化人才(职业化+专业化+外语交流能力,并具备在海外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方案,培养集团全面发展需要的职业化人才,具备在全局调动资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职业化人才培养的思路 (一)导入人才职业化的概念,在人才职业化进程中挑选符合职业化素质要求的人员作为职业化人才培养的后备力量。 公司各级别人员培养成为职业化人才的数量和比例目标: ★高层管理人员(40人):25人100%高层干部(高级专家)培养成为职业化人才; ★中层管理人员(100人):93人100%中层培养成为职业化人才; ★管理人员(180人):382人中50-60%管理人员培养成为职业化人才,主管级及以上100%成为职业化人才; ★基层班组长(60人):203人中的30-40%的班组长培养成为职业化人才,有技能和具有大专文化的优先培养成为职业化人才; ★一线产业工人(120人):2311人中的5-10%的一线工人培养成为职业化人才,有技能和具有大专文化的优先培养成为职业化人才。 (二)职业化人才的来源以“生性和外部引进”并行,前期以引进为主,部培养为辅。 “外部引进”职业化人才的来源:

★高层管理人员:根据需要引进有上市公司和海外公司工作经验的高层管理人员,在集团公司进行培养; ★应届毕业生(硕士为主):每年引进50-80名制造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硕士),经过人才职业化培养程序进行培养后,随时赴各子公司工作、实践。 (三)职业化人才培养以区域市场分组,指定牵头人,哪个市场缺人由哪个组补,必要时可以互相贯通。 三、职业化人才的培养目标 通过3-5年的时间打造一支职业化人才团队(替换/切换),包括技术、品质、销售、管理、财务、人资、采购、后勤服务以及职业型的蓝领人才。 (一)职业化人才素质要求 (1)深入了解经营企业的政策、法规、文化、市场、资源等问题;具有上市公司和海外工作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2)对不同文化的敏感度较高,适应力较好; (3)有较强的同理心、抗压能力,以及调动资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服从集团工作安排,能够适应各地工作。 (二)类别目标及来源 根据公司培养XXX名职业化人才的目标,并根据集团公司现状,集团本土人才库中应储备以下人才: 高管按照每个岗位1-2人的储备,销售人才是国外销售公司人才的主力军,按照每个子公司10-20人储备,技术人才按照销售人才的50%储备,管理类负责支撑服务的按照每个子公司2-3人储备。一线工人主要为今后子公司生产制造链条储备,为子公司总人数的60-80%储备。 (1)高管6-12人:来源于销售公司中层、事业部高管; (2)销售人才60-100人:来源于销售公司及有销售职能的事业部; (3)技术人才(设计工艺、售前、售后支持)30-60人,来源于各事业部及技术中心; (4)行政、人事、财务管理类12-18人,来源于财务部、管理部、部分事业部; (5)一线工人(链条生产、生产支撑岗位)250-270人,来源于各事业部班组长、工人骨干、储备班组长等; (6)储备干部,20-40人,来源于事业部中层干部、技术及生产主管等。

中小企业如何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

中小企业如何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 “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发展与管理过程中一致认同的观念。在此背景下,中小企业也面临着一个最大的问题和挑战:如何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为企业所用,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尚能保持“生命之树常青”。事实上目前不少中小企业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开始有意识的进行人力资源的规划、制定新的人才战略。本文将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提出一些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中小企业在吸引人才与留住人才方面所存在的难点 与大企业甚至现在已为数不少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相比较而言,中小企业在吸引、留住人才的力量方面的确是相形见拙。所处的劣势地位有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和其它各种原因引起: 1. 企业规模较小。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意味着企业生产能力、利润量、资产拥有量、人员规模及社会影响力都要逊于大企业,也无法像跨国公司那样为员工积累国际化的工作经验。同时一般来讲企业规模小也意味着中小企业的稳定性比大企业要差。因此,对企业人才而言,在中小企业工作保障度低,发展的风险要高于大企业。 2. 中小企业行业分布极广泛,地域性强。中小企业分布在各种行业中,从手工作坊式的加工业到高科技产业,地域性强使人员的构成更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有时容易形成排外的企业氛围,不利于企业引进新的人才。这些因素的存在对人才吸引形成了很大的障碍。 3. 管理制度难成体系。大企业的持续正常运转更多的是依赖完善的制度,而中小企业缺乏一个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没有一个持续、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都不利于中小企业有计划地进行人才引进和储备。 4. 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这是精神层次的因素。中小企业的发展历史或称存续期不如大企业长,所以大多数中小企业也不愿将企业资源的一部分用以企业文化的建设,往往造成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理念的错位,这也是中小企业难以吸引与长久留住人才的原因。 二、中小企业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对策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 内容简介: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作为的准则,成功的核心。人力资源的真正关注点就是组织文化,以及它的变革和管理。文化与组织战略、结构紧密相连,并对员工招聘、选拔、评估、培训及奖励等均有影响。 作为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一种综合体,企业文化产生于企业自身,同时会对企业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尤其与人力资源管理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美国人力资源学者E·麦克纳和N·比奇指出:“人力资源的真正关注点就是组织文化,以及它的变革和管理。文化与组织战略、结构紧密相连,并对员工招聘、选拔、评估、培训及奖励等均有影响。”这个观点接触到了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关系的实质内容。因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最终目的,不但是为人性发展寻求一条科学途径,也要使群体组织的力量得到最大化发挥,取得优异的组织效益。那么,就必须协调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目标,在个人与组织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能够担负这一任务的就是企业文化。同时人力资源政策本身也决定企业文化的性质和强度。 一、基于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获取﹑控制和激励﹑培训与开发﹑整合等各项基本功能的实现都受到企业文化直接或潜在的影响,同时这些功能的实现又反作用于企业文化的形成﹑维持及发展。 1. 获取。 人力资源管理的获取职能主要指的是人才的招聘。传统的人才招聘,往往只重视学历与品德而忽略文化价值因素,将人看作无判别的同一的“类”,完全不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工作态度、激励方式、价值取向、个人成功标准等因素。把这些所谓的“标准件”吸纳进企业后,再通过各种途径向这些人灌输公司的企业文化。尽管企业文化具有整合功能,但并不能保证对每一位成员进行有效的整合。整合失败不仅会影响企业文化的正常渗透,支解企业文化的核心力量,还使受聘方由于没有合适的生长土壤而导致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消极被动的处理一切工作事务,最终的结局必然是要么企业解聘,要么个人自行辞职。 国外成功企业的经验表明,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往往对应聘人进行3方面的测试:(1)知识和技能(看有无能力);(2)动机和态度(看有无意愿);(3)工作偏好(看价值观是否契合)。凡是通过这几方面测试的求职者聘用后都会有较高的成功率。其中的第3项就是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出发,选择与企业现有价值观相适应的人员。一些成功企业甚至并不注重员工目前可以为公司做些什么,而是着重关注人的可塑性的大小,只要与企业有相同的价值观,企业便相信求职者定能立刻适应公司的规范从而出色地完成任务。实践证明这种选用标准也是使企业文化能够得到形成和强化的有力保证,而良好的企业文化所树立的企业形象又会增加企业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 2. 培训与开发。 这一职能指的是对职工实施培训,并给他们提供发展的机会,指导他们明确自己的长、短处与今后的发展方向。组织理论学家路易斯提出,相对于民族的和种族的文化来说,个人参与一定组织文化只是暂时的,而且是自愿选择的。他认为一个人在进入一个新的组织之后,只有迅速地掌握了该组织文化中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念,并喜欢多数人赞同的信条时,才能在组织中发挥作用。因此,

国际化人才[1]

责任与梦想——企业与城市互动的国际化人才储备战略
一、引言 2007 年 11 月 29 日,中国最负盛名的国际化企业之一的海尔集团下属的海尔电脑营销和 销售中心整体迁入北京,落户毗邻众多电子卖场的新中关大厦。回顾这几年的发展,海尔集 团曾经几进几出电脑市场,屡败屡战,直至 2006 年,在其领军人物高以成的带领下,广泛 引进方正、同方、TCL、紫光、联想等公司的优秀人才,弥补了家电出身的品牌进入电脑领 域的弱势,笔记本及台式机出货节节攀升。在历经波折之后,海尔电脑终于找到了起跳的关 键拐点,2008 年发力的重点是寻求更大规模化和国际化以及单独上市。迁入北京,既是出 于地域上的接近性考虑,更是出于对人才需求的考虑。毋庸置疑,北京将成为海尔电脑下一 步国际化的重要支点。 进入 WTO 以后,中国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抓住经济全球化、技术进步和产 业结构调整的机遇, 最大限度地发挥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世界一流的国际 化人才。海尔电脑迁移北京的案例引起了我们对国际化人才储备与人才视野的探讨和思考。 “21 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天下无贼》里这句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台词,真实地 道出了知识经济时代最鲜明的特征。 微软公司的总裁比尔?盖茨曾说过: 微软公司最大的资 产在于想象力。即微软公司的成功在于拥有一群具有卓越想象力的人才。人才,特别是国际 化的人才是当前全球经济竞争环境下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海尔电脑总经理高以成在海 尔电脑乔迁的当天表示,海尔电脑之所以迁移北京,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人才,因为在北 京能够找到一流的相关人才。 所谓国际化人才,是既具备全球的视野、先进的知识,也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沟通能 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做出积极贡献的人才, 他们是企业参与国际 竞争与合作的重要保证和核心优势。国际化人才储备,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是本土人才 的国际化;其二是引进国际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提速,从政府到企业对国际化人才的关 键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我国人才战略也具有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导向。但 人才战略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持续的驱动力源泉和不断提升的战略实施过程, 在这两方面社会 的认识还普遍存在着一些误区。 二、我国国际化人才储备战略实施的两个误区 误区一:国际化人才储备战略的驱动力导向误区。当前很多对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讨 具有片面性, 一些观点认为,企业是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储备的关键,企业应该重视人才引 进、人事管理和人才培养。另一些观点则强调,良好的城市经济、文化、政治环境才是吸引 人才、留住人才的土壤。其实,这两种观点并不矛盾,国际化人才储备战略的实现有赖于企 业和城市共同承担。两者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为国际化的人才成长提供了给养。 从微观角度看,企业首先要明确自身独特的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将企业战略与本企业 的人力资源战略结合起来,有的放矢地进行人才资源规划。在明确了人才战略之后,进一步 完善人才招聘、评估、培训、提拔、激励等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先规划,后规定,从 而实现企业国际化人才储备战略与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储备措施的统一。 相对而言, 城市对于国际化人才储备战略的贡献则是宏观层面的。 这种影响可以用 PEST 宏观环境分析模型来分析说明: 政治环境(P: Political Factors) 政治环境包括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执政党的性质, 政府的方针、政策、法令等。良好的政治环境和人才政策是吸引国际化人才的前提条件,它 能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社会平台。早在 2006 年 1 月 9 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 技大会上讲话时指出: “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 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发展工作的关键任务。 经济环境(E: Economic Factors)一个城市的经济环境反映了城市经济发展的状况和

中小型企业人才吸引策略

目录 引言 (2) 1.中小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存在的劣势及优势 (2) 1.1规模小,风险大 (3) 1.3对个体依赖性强 (3) 1.4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 (3) 2.吸引人才机制的建立 (4) 2.1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 (4) 2.1.1全面人才观 (4) 2.1.2扬长避短,不拘一格降人才 (4) 2.1.3充分考虑人才的需求 (5) 2.1.4任人唯贤 (5) 2.2创造吸引人才的各种条件 (6) 2.2.1运用薪资、福利 (6) 2.2.2运用职位 (7) 2.2.3运用股权 (8) 2.2.4运用企业文化 (8) 2.2.5其它可以创造的条件 (9) 2.3采用多种任用形式 (10) 2.3.1内部选拔 (10) 2.3.2外部选聘 (10) 2.3.3其他方式 (10) 3.结论 (11)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中小型企业人才吸引策略 [摘要]在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人才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大企业可以凭借其名气和雄厚的实力吸引各种人才,而名气和资源都比较小的中小企业,如何吸引人才便成为中小企业经营者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发展状况以及优劣势的分析,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的策略,包括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创造吸引人才的系列条件以及采用内外聘用相结合的选拔形式。在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的过程中,应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策略,并在实际中不断改进完善,使企业不仅能吸引人才,而且能留住人才,为企业所用。 【关键词】:中小企业,人才,吸引策略。 引言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统计资料表明,全国工商注册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0%以上,其产值和利润分别约占60%和40%;而且,中小企业还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此外,中小企业在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培养企业家、进行技术创新、参与专业协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 发展中小企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从98年起政府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种投融资政策、外贸政策以及相关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改革措施相继出台。1999年4月,《中小企业促进法》调研起草工作也已开始进行,社会对中小企业已愈来愈重视。 中小企业如何抓住这个良好的机遇,获得长期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是中小企业在竞争中面临的严峻课题。虽然,中小企业的成功依赖于企业多方面的因素,但人才战略是整个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 1. 中小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存在的劣势及优势

建筑业将如何发展

建筑业将如何发展 在政策影响下,建筑业发展趋势如何? 2017年注定是中国建筑业改革发展的大年,建筑业改革举措不断出台,每一项改革都与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在政策影响下,2018年建筑业发展趋势如何? 猜想一:装配式建筑发展提速 据统计,2016年全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为1.14亿平方米,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为4.9%,比2015年同比增长57%。2017年1-10月,全国已落实新建装配式建筑项目约1.27亿平方米。根据《“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就目前装配式建筑推广情况,距离这一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2017年11月,住建部公布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示范产业基地,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被确定为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上海建工、金螳螂、中建三局等公司均成为第一批示范企业。住建部此次公布第一批示范城市、企业,表示国家将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或将预示建筑业转型升级在即。此次示范城市和示范产业基地一旦确定,各地将会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装配式建筑相

关工作,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预计2018年,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加快培育装配式建筑产业体系。 猜想二:民营建筑企业切入PPP 2017年11月,国资委发布192号文《关于加强中央企业PPP业务风险管控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总额控制,一是科学决策:强调经济性,不得不计成本回报盲目上项目。二是控制规模投资不允许超过上年净资产的50%,资产负债率高于85%或近2年连续亏损的子企业不得单独投资PPP项目、央企PPP负债需要有地方政府运营收益保证无保障项目可能面临退出或重新设计,不得只融资、不建设运营;是落实融资;四是严格并表;五是坚决整改:不具备经济性或存在重大问题的,该停就停,未开工的不开工。 这个通知对PPP来讲,将进一步规范PPP项目运营,促进PPP项目可持续发展。对于央企来说,投资PPP项目的态势将会收紧,对于民营建企来说,短期内将迎来发展机遇,经验丰富、运营能力强的龙头民企公司在2018年的PPP市场中有望脱颖而出,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猜想三:建筑行业信息化加快建设 一直以来,缺乏统一的BIM标准是制约BIM在我国建筑行业落地应用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没有统一的BIM标准,就不可能实现信息共享、协同工作;没

企业文化建设方案

企业文化建设方案 1、确定MI(理念识别),包括: (1)确定全体职工的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决定企业的命脉,关系企业的兴衰。现代企业不仅要实现物质价值,还要是文化价值,要充分认识企业竞争不仅是经济竞争,更是人的竞争、文化的竞争、伦理智慧的竞争。企业的最终目标是服务社会,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 (2)确立企业精神。培育有个性的企业精神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培育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内涵的企业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内在潜力,是企业文化的首要任务和主要内容。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广大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由企业的传统、经历、文化和企业领导人的管理哲学共同孕育的,并经过有意识的概括、总结、提炼而得到确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必须是集中体现一个企业独特的、具有鲜明的经营思想和个性风格,反映企业的信念和追求,并由企业倡导的一种精神。培养企业精神,要遵循时代性、先进性、激励性、效益性等原则,不仅要反映企业本质特征,而且要反映出行业的特点和本单位特色,体现出企业的经营理念。 (3)确立符合集团实际的企业宗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目的和根本追求,它是以企业发展的目标、目的和发展方向来反映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是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社会和对人生的理解作出的评判事物的伦理准则。企业作风是企业全体干部职工在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体现企业整体素质和对外形象。 2、确立VI(视觉识别),统一标识、服装、产品品牌、包装等,实施配套管理。在企业发展中还要以务实的态度不断完善企业视觉识别各要素,做到改进—否定—再改进—再确定。包含企业标识、旗帜、广告语、服装、信笺、徽章、印刷品统一模式等等。以次规范员工行为礼仪和精神风貌,在社会上建立起企业的高度信任感和良好信誉。 3、确立BI(行为识别)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内部对职工的宣传、教育、培训;另一方面是对外经营、社会责任等内容。要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将企业确立的经营理念融入到企业的实践中,指导企业和职工行为。 4、以人为本,树立精干高效的队伍形象,打造精神文化。企业文化实质是“人的文化”,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是企业的立足之本,企业职工是企业的主体,建设企业文化就必须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把着眼点放在人上,分别达到凝聚人心,树立共同理想,规范行动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形象扩大社会知名度的目的。为此要做好建立学习型组织;

浅议企业文化与人才激励的关系333

浅议企业文化与人才激励的关系 09121163 熊建云北交大经管学院09FMBA 摘要: 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建立并保持长久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其中,企业文化对员工绩效的激励作用,作为研究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引起了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阐释企业文化的内涵及现状,结合实例深入分析企业文化与人才激励的内在关系,探讨了如何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确立企业人才激励机制。 关键字:企业文化;员工绩效;人才激励 引言: 一个企业除了最初的物质条件外,人才则是构成企业的根本。因此,对人的管理才是管理的根本,无论是什么企业,都离不开对人的管理。如何使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各得其所、各尽其才,就显得尤为重要。人才管理的基本精神,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才能,并使每个人的才能全部都朝着有利于达到公司目标的方向发展。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知道员工的需要,使员工的利益和企业的发展紧密相连,这就是企业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企业建立企业文化的根本宗旨。 “不用花钱,靠文化也能激励员工”, 1企业文化的内涵及现状 1.1企业文化概述 1.2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企业文化建设的三种典型状态: (1)没有自己的文化 无一例外,所有的企业都宣称自己有文化,无论是上、产品手册上、宣传海报上、还是企业内部的墙柱上,四字成语读起来琅琅上口,如果唐宋八大家能够再生,看了也会竖起大拇指。例如,“客户至上、以人为本、质量第一、信誉第一”,比比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是给外人看的,企业内部的管理者和员工真的遵循这些口号吗,扪心自问,不见得。虽然每天上下班的时候,低头不见抬头见,但是这些标语太程式化了,因为天天见,所以视而不见。骗得了外人骗不了自己,大家心知肚明,看透不说透才是好朋友吗!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只有对外宣称的文化,没有内部遵循的文化”。 还有一种情况,您一定不觉得奇怪。如果您去过20家企业,然后再回忆起每一家企业的文化口训,难不难?有特色的文化,您一定能够过目不忘,因为与众不同,所以

国际化人才培养

国际化人才培养 2007年12月28日,中国石化集团总经理苏树林提出,要力争用10~15年的时间,把中国石化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源化工公司。与之形成呼应的是,2008年1月16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总经理蒋洁敏也首次透露,到2020年,要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这样,两大公司不谋而合,同时加了快国际化进程的步伐。 中石油于2006年6月成立了“中国石油国际化人才培训中心” ,启动“国际化人才千人培训工程”。中国石化也在刚刚结束的教培工作会上提出要“培训国际化人才4000人”的五年规划。 再看一下其它行业的情况:2007年9月24日,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启动仪开始实施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 国际化是中国大型公司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在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人才国际化是个关键。换言之,人才国际化,才是真正的国际化。事实上,无论是从能源工业看还是从全国看,国际化道路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或是遇到的最大的障碍是人才的国际化。 美国是1966年提出的国际化教育法,日本是1987年提出的培养国际化人才。国内进行国际化培训如果从大连理工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1984年开始合作培训MBA算起,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近10年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国际化人才培训成为教育与培训机构的关注热点。因此,我们有必要总结经验,明确观念,理清思路,以利再战。避免在国际化培养中的“重智商轻情商、重业务培训轻人员选拔”的现象。 一、什么是国际化人才 《汉语大词典》中对人才的解释为∶在某一方面有才能或本事的人。很多人都有对国际化人才的理解,比如,能讲外语、熟悉国外环境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