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养成十个好习惯

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养成十个好习惯
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养成十个好习惯

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养成十个好习惯

如果你已经忘记了过去学校里所学的一切知识,那么你所忘却不了的就是教育。换句话,就是当年老师教你如何做人的那些基本素质,你会

终身难忘。而习惯正是忘不掉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也是影响人生成败的重要因素。

1.说到做到(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全部道德的基础。一个言而无信的人是不堪为伍的。

2.耐心倾听(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是非常重要的文明习惯之一。因此,从小学会用心倾听各种声音,而不去粗鲁地打断别人或随意插嘴。

3.按章行事(规范行为)

按规则办事是学会共处的基本准则。不能只顾自身利益出发,不遵守公共规则,不考虑他人的意愿。对于孩子来说,养成做事之前先了解规

则的习惯,并自觉遵守有关规则。

4.责任意识(不忘责任)

责任意识是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一个缺乏责任意识的孩子是很难健康成长的,也成不了大器。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就是教孩子做事要讲责任心,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让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

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励志一生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514840092.html,)而我们则习惯于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为他们安排好一切,孩子能做不能做的都不让做,父母大包大揽,不让他们去承担对家庭应有的责任,以孩子为中心,全家人围着孩子团团转。就这样,我们一次一次地剥夺了孩子承担责任的权利。一次一次错失了对孩子进行责任教育的机会。久而久之,在孩子的眼里,就形成了这样的看法:所有的人都该为我着想,所有的责任都该由

别人承担。责任意识的淡薄也就在所难免。

5.勤俭节约(学会生存)

每个人的节俭不仅仅显示了个人的道德观与生活能力,也与整个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节约每一分钱的实质是节约资源,并从中体验人类

的高尚情感与博大智慧。

6.勤于锻炼(健康第一)

健康第一是教育永恒的方针,也是人幸福的基本保障。一个没有锻炼习惯的人,生命的质量必定下降。(小学生每天应保证睡眠10小时,学习不超过6小时,而运动1小时以上)

7.物归原处(物归原处)

善始善终对于孩子是困难的,却又是十分必要的,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思维的有序性,也有益于其责任心的形成,对于父母来说,用百次机会可养成孩子某种文明习惯,若错过最佳教育时期,万次都有可能事倍功半。

8学会感恩(勇于表达)

对于一切来自他人的帮助都应心存感激,对于一切妨碍他人的行为都应心存愧疚。这是一个人的正常反应。如能养成及时表达内心感受的习惯,既可以与他人心灵沟通,又可以避免遗憾的产生,从而使自己处于健康并积极、主动的生活状态。

9.凡事计划(成功必备)

我们都鼓励孩子走向成功,却又过于宽容孩子的心血来潮和胡思乱想,尽管这是儿童期的自然反应。假如当孩子提出某项请求时,我们不要忘了先轻轻地地问一句:你的计划呢?当孩子逐步习惯了行动之前做计划,此时,如果父母能耐心地与孩子一起讨论他的计划,并使计划趋于可行,那么,你的孩子就会慢慢成熟起来,并真正懂得做大事要从小事做起的道理,

10.讲究卫生(喜欢清洁)

孩子容易受到暗示的影响,其形象与状态容易影响心态,因此,如何迎接新的一天,是孩子平凡生活中的大事,而从清洁做起,是培养孩子神圣感的良好措施。不必穿名牌,更不必奇装异服,只要求干干净净,譬如,剪去长指甲、经常换洗衣服、经常洗澡、不使自己发出异味、书本不乱涂乱画等等,孩子若能做到这一些,就足以表明他的内心充满阳光和希望。

推荐阅读:[班主任应有的九个好习惯] [家长,请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分页:123

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模式 和运行机制的内涵及实践框架材料汇编 一、研究背景 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内涵及实践框架材料是基于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总结性评估整理出来的。此次总结性评估是对电大试点项目进行全面检查与评价,客观地鉴定试点项目取得的成果,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理、以评促发展。 评估目的是促进广播电视大学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确立教学模式、完善管理规范、提高教学质量, 使其在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化社会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要求通过试点进一步探索总结电大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促进电大向建设现代远程教育开放大学方向发展。试点是要探索、总结出电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所以把试点对电大发展的作用和效果作为核心指标。 评估核心是检查广播电视大学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应用性高等专门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已基本形成。评估重点: 即在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 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框架及相应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建设的成果。与中期评估相比,评估观测点有了进一步的深化:从对试点的认识到试点对电大总体发展的促进; 从试点教学条件的创建到条件的完善和应用; 从试点规章制度建立到实施情况检测和经验推广; 从教学、管理形式的变化到教学与管理模式的确立; 从重视质量保证措施到试点教育最终质量和效果的核查。 二、核心概念的内涵描述和理论框架 (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基本框架和实践模型 1.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人才培养模式=目标+过程与方式

加强学生养成教育系列活动方案

加强学生养成教育系列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生命在于运动,教育在于活动”,在德育过程中,把学生看作是一个有丰富内心世界、独立人格和巨大生命潜能的生命体,必须尊重学生,解放学生,关心学生。抓住学生的兴趣,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活动和环境,充分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实践中提高,并在实践中检验成效。为继续打造我校体验式德育各项工程,培育“五好”小公民,特拟定以下活动方案。 二、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陈丽玲 副组长:李裕、谢业周 成员:黄宇波、王敬芬、黄柳萍、王婧、盛美、各班主任等 三、活动时间: 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 四、活动安排: 本学期活动依然紧紧围绕“五好”小公民的培育目标,由大队部统领少先队各教育阵地,以学生的兴趣点为突破口,开展有意义的实践体验活动, (一)“畅所欲言”——创设电视节目观看教育、广播电台交流教育的平台。

目标:综合培养“五好”意识(养育工程、心灵工程)针对学生对校园星光电视台制作的节目特别感兴趣的特点,在上芬版《家有儿女》的节目播放中加入话题交流引导,利用广播电台转播学生观看观点,真正使学生成为有思想、有主见的文明队员。 (二)“课间主导”——活动疏导营氛围。 目标:继续培养“五好”之一——“小伙伴”意识(当家工程、手拉手工程) 大队部引导学生干部组织成立一个“课间活动创编小组”,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活动场所具体情况创编有意义的简易校园游戏。通过创编激发学生干部的主人翁意识,通过课间活动主导改变课间“无事可干”的现况,在调节学生心性的同时,以最佳精神状态迎接下一节课。 (三)“爱心联盟”——“三位一体”筑爱心桥。 目标:综合培养“五好”之一——“小帮手”意识(手拉手工程、义工工程) 1、各中队组建一个“师徒学习营”,(具体人数依中队学情而定,但不少于五对)。师父以好朋友的身份致信给徒弟父母亲(每学期不少于两封),前一封在述朋友关爱情之时,重点告诉家长徒弟的优点,及委婉地告诉家长徒弟的不足,并针对个别不足现象提出自己的帮扶计划。后一封则重点告诉家长师父具体是如何帮扶的,徒弟的配合程度,及经

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我们班的隗嘉琪就是一个很聪明,有个性的孩子,刚来幼儿园时,琪琪的父母对每天早晨,怎样才能把她送到幼儿园来?真是伤透了脑筋。早晨5点多起床琪琪就开始提条件,而且都是些无法满足的条件,比如“你把我送到幼儿园后接着就得把我接走”“我到幼儿园后不上班里去,我要到传达室里找奶奶”等等。到了幼儿园后就开始嗷嗷大哭不下车子,抱下后,乱踢乱拽,劲小的老师都很难把她抱进教室。为了哄琪琪不哭,我们想尽了办法,下面是老师哄琪琪时的一段对话。 老师:琪琪真是好孩子,琪琪上幼儿园不哭。 琪琪:我就是哭,你现在就让妈妈来接我。 老师:妈妈现在上班,等妈妈下班以后,我让妈妈第一个来接你。

琪琪:不行,现在就来接。 老师:幼儿园多好呀,有这么多的小朋友和你玩,有这么多的老师跟你做游戏,你看小朋友们玩的多高兴呀。 琪琪:我就是让妈妈现在来接。 老师:现在不行,妈妈要上班。 琪琪:为什么?哇……于是又哭了起来。我只好采取了冷处理,暂时先不理她。哎!还真奏效,她竟然不哭了。见状我真高兴,赶紧把她搂在怀里“琪琪真乖”。没想到这一搂,又出意外了,只见琪琪耷拉着脸说:“我不找你,我找满老师” 老师:满老师在备课。 琪琪:我找沈老师。 师:(我只好哄她)沈老师开会去了。…… 琪琪:我找敖老师。

师:敖老师有事。 琪琪:我找警察,警察叔叔能送我找妈妈。 谈话不行,我开始用物质奖励,发小红花。可也只是拿到红花的一刹那不哭,还小心翼翼的把红花放到口袋里,然后继续哭。这时,我顺手把手往口袋里一插,摸到了两张卡片,于是灵机一动说:“琪琪,你要是不哭,我给你一个非常漂亮的小卡片”,漂亮的小卡片吸引了她,她只顾看卡片,还真的不哭了。我见机行事,又给了她一张,拿到两张卡片后,她很高兴,竟和刚才哭的琪琪判若两人。还说:“老师,我不哭,你明天还给我小卡片吗?”我赶紧说:“只要琪琪不哭,高高兴兴的来幼儿园,一天给你一张”两张卡片竟止住了琪琪的哭闹,使她高兴起来,我都有点不解。于是,我找机会问琪琪:“你喜欢小卡片吗?” 琪琪:喜欢。 师:为什么喜欢这样的小卡片? 琪琪:那卡片上是我最喜欢看的动画片。

教育是否就是培养习惯

教育是否就是培养习惯? 在广东东莞指导名班主任的培训工作时,突发了一些灵感。是这样的:我指导的班主任所写的课题无一例外地都是关于习惯的,而且几乎都把教育定为培养习惯。我想他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完全是因为当下流行着这样的说法,那就是: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并且有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关于习惯的名言作为佐证:“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到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中国古代的格言也有“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类似关于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说法古今中外有无数名言谚语,应该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如果仅仅满足于笼统地说培养习惯也会有问题。因为习惯就有好坏之分。而究竟要怎样去区分出好习惯与坏习惯,其实也是很不容易的。 什么是好习惯?也是各说各的。因为,这个世界实在是很难找到一个万能的好习惯。习惯这好坏全然要看实际的情境。抽烟喝酒一般被认为是坏习惯。可是,如果你身处一群烟鬼中,如果你不会这些,那么你被认为不够合群,不够哥们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勤俭节约一般来说是好习惯,可是,要是在市场经济下大家都不啥得花钱购物,应该用的也不用,那么这个市场就会萧条下去。现在叫这种现象为“市场需求不足”。在《史记》中还记载过一个因为舍不得花钱,而葬送性命的故事。因为,这个人不肯把赎金交给对方,他小时候过惯了穷日子,节俭惯了,因此把金钱看得很重,结果酿成了大祸。 关于什么是坏习惯的问题上,记得叶圣陶先生有一个说法,就是认为习惯不嫌其多,但有两种习惯养成不得,除此之外,其他的习惯多多益善。这两种习惯就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和妨害他人的习惯。在这里不养成什么习惯竟然也算一种习惯,那是不敢苟同的。因为习惯就是长久重复同一种行为后形成的一种下意识行为,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也即习惯成自然。习惯显然是与一个人的自由与自主相对立的。一个习惯越少的人,就越容

实施“军事化”管理 抓好学生养成教育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成果之 典型案例 《实施“军事化”管理抓好学生养成教育》 巴彦淖尔职业技术学校 2014年6月

实施“军事化”管理抓好学生养成教育 ----巴彦淖尔职业技术学校德育教育改革实践 【摘要】针对当前中职生养成教育的新要求,巴彦淖尔职业技术学校创新德育教育模式,实施双轨建制,成立了青年军校,与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建立国防教育基地,实施军事化管理。实现了学生素质、办学效益、社会声誉“三个显著提高”。 【实施背景及目标】 一、中职学生养成教育面临的形势和新要求 1、中职学生现状 职业学校学生来源较复杂,他们许多为家庭困难者和单亲家庭子女。据调查,在全校学生中,家庭困难者占30%;单亲家庭子女占20%。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文化基础薄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无论是书写、语言表达、完成作业、准时到校,或上进动力低、吃不了苦、心理承受能力不足、与同学交往等方面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管理的实施,给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企业对毕业生的新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在优胜劣汰中不断成熟,而人才关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企业对招收员工的要求越来越全面和具体化,这就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不能仅停留在教授一技之长的层面上,更要给学生以文化的教育和熏陶,这样才能培养出既拥有技术特长,又具备职业道德,守纪律、肯吃苦的优秀人才,才能在围绕市场办学的职业教育竞争洪流中拥有不竭的发展动力。 二、实施军事化管理所承载的任务 1、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德育教育网络

将军事化管理为核心的德育教育模式覆盖到学生管理的每一环节和角落,“横向到边”就是要使在校学生100%受益,“纵向到底”就是让军事化管理贯穿学生每日学习生活的始终。 2、让学生走向自主管理的人生轨道 通过军事化管理开展学生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回归到学习生活的本来轨道中,不仅让学生学到过硬的专业技能,以饱满的信心走出校门,走向工作岗位。同时也让每一位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走上人生的成功之路。 3、建立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军营文化完全融入到学校校园文化中,建立起既有军营色彩又不失学校和学生特点的特色校园文文化。 【实施过程】 1.完善机制,夯实养成教育的基础 将军队严明的纪律,严谨的作风,严格的要求引入学校管理,与学校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军事化的氛围中强化养成教育,使养成教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一是经原盟行署、盟军分区批准成立了巴彦淖尔青年军校,并在当地人武部的支持下开始实施军事化管理。 二是发动政府的社会组织力量参与军事化管理,与巴彦淖尔市双拥办、临河地区武装部等部门合作建立国防教育基地,开展相关活动,并将临河区军训基地落户我校,不仅整合了军事化训练的能力,还为学生的军事化训练创设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2.军校合一,创新双轨建制的模式 将学校建制和部队正团级建制双结合,实施双轨制。校长即是团长,德育处主任为参谋长,教官为营长,班主任为连长,班长为副连

好教育成就好孩子赵静

《好教育成就好孩子》读书心得 ——赵静这个学期,我仔细品读了教育专家房超平先生的著作《好教育成就好耗子》这本书,感受颇深。这本书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选取生动的案例解读教育工作的理念和艺术。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不可能因循固定的模式,只能遵循教育规律,寻求灵活而巧妙的教育方法。在学生成长的每个环节、每个时期,都离不开教育者的关注与呵护。其完善人格的构筑,良好习惯的养成,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健康心理的培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块璞玉要变成一件精致的艺术品,需要创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精雕细琢,一个孩子要成才,成为对家庭、社会有益的人,自然也离不开教育者的精心培育。走进学生的心灵,真诚地与其进行心灵对话,与其一同感受,一同思考,一同快乐,一同享受着由心灵的舒展带来的满足与欣喜,只有这样,教育才会成功,教育者也才能够从这种对育人艺术的探求中体味到工作的快乐与人生的成熟。有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强和自立。这句话对于老师而言仿佛一盏明灯,一个人至少要有九年的时间要与老师共同度过,教师的教育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习、对生活、甚至对人生的态度。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需要牛奶、面

包和课本,他们更需要理解、关爱和鼓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样爱的作用也是相互的,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教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而这一切,都是提高教学水平必不可少的条件。对于学生一些天真无邪、无伤大雅的举动我总是宽容对待,欣喜地关注他们的成长,保护他们珍贵的童心。因为我觉得,每一个学生他们不是机器人,他们需要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或许因为个性,他们更能够成长为栋梁之才。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不仅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能表现出教师的宽大胸怀,也必然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宽容源自对学生的爱,这就意味着教师要以一颗慈爱之心,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和学生一起去感受和体验。去体验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期待及泄气的心情,去感受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折、渴望,并同情他,支持他,鼓励他,引导他和帮助他。这样教师就不会因一时的冲动或失误,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伤害。教育家韩凤珍说: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计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这是切断后进生源的重要手段。《好教育成就好孩子》一书让我更加深刻的领悟到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水平,让我有着对教育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有了再次的升华,教会我关注孩子的心灵,尊重孩子的人格,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只要老师怀着一颗爱心,扶起孩子自信之树,那么我们的学生就都是可塑

把爱种在孩子心里——读《爱的教育》有感

把爱种在孩子心里 ——读《爱的教育》有感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人间任何一种爱都无法比拟的,因为这种爱是一种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它是无比神圣的,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孩子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幼儿来说是一种良好的道德感化和心灵熏陶,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幼儿教育的对象都是3-7岁的孩子,他们幼小,像刚出土的嫩苗,需要“园丁”的呵护和培养,这时就需要教师用似春雨般的爱去滋润,似春阳般的爱去熏陶,这对正处于个性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萌芽时期的幼儿来说,是进行良好品德教育的最佳途径。由此看来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应该让幼儿在生活和各项活动中时时感受爱,认识爱,学会爱。因此,我认为幼儿的品德教育。爱,是永恒的主题。 一、爱是一种情感的交流。 用语言来播种、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润。对孩子充满爱的教育活动,都仿佛在为孩子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孩子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并且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精神境界。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热爱幼教这个岗位,我捧出一颗火热的心去热爱孩子,熟悉他们,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真心实意地交朋友,使他们感到师生之间的真诚和依赖,教育才会成功。 记得孩子们上了中班,慢慢有了自己的好朋友,有一次户外活动时,乐乐跑来问我:“老师,你有没有好朋友啊,你的好朋友是谁啊?”我笑着回答道:“我的好朋友是你们啊!”忽然点点大声说道:“老师是老师,老师不是朋友,要是朋友,她为什么不和我们荡秋千玩啊?”“对啊,为什么呢?”孩子们开始议论起来,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时雯雯跑来拉我手,说道:“老师,咱们一起去玩滑梯吧!”说完,不由分说地拉我来到滑梯前,看着孩子期盼的眼光,我“勇敢”地用手抓住了滑梯,虽然看起来我的身体和幼稚的滑梯是多么的不合适宜,但是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在他们心中不再是那个遥不可及的老师,我变成了他们中的一员,我是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那次后我和孩子们的心走的更近了,他们和我的感情更深了,于是我常常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交流,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书心得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书心得 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总是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教室的卫生每天都有值日的学生负责清洁打扫,但是地面上总还是存在纸屑;上课时反复强调的问题,到作业中还会有学生出现错误;经常教育学生上课应专心听讲,可是在课上还总是有学生要思想开小差;每次作业批改讲评后要求学生订正,可是还是有小部分学生不订正……为什么总是有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上会出现那么多的问题,真的是他们的领悟能力有问题吗?答案很显然:不是。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教学生活当中,我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习惯对于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性。 最近拜读了孙云晓老师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颇有收获。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养成教育的理论、内容、途径及方法,具体解答了道德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思维习惯该如何培养的问题。这里的“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良好的习惯能促人进步,诱人发展,当然良好习惯的形成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艰难地过程。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习惯是人最主要的、最稳定的素质。任何一种能力都是养成好的习惯的结果。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人完整品德结构发展中质变的核心。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之根,是成功人生之基。成功与失败的最大分野,来自不同的习惯,好习惯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败敞开的门。良好的生活方式,良好的习惯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 孩子越小,习惯越容易养成,且不会觉得痛苦,大了以后反而难了。因为习

惯是潜意识的自动功能,是行为的载体,一经形成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同样,习惯从孩子小时培养也许不到10次就行,等长大以后培养,一般都需要连续进行21天以上才行,但若要固定下来要90天左右,一般人很难做到。 习惯的养成要经过重复或多次的练习,所谓“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纠正不良习惯,“习非成是”就是说长久按错的去实践就会把非当成是了。所以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一方面要逐步养成好习惯,一方面纠正坏习惯,而且不要等到坏习惯形成了才来纠正 一旦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都将有新的收获,那就将感到快乐无比。

班主任发言稿;如何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规范行为,走向成功 一六班班主任韩海潮 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三字经》中曾讲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说的就是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接受的教育不一样,性情和习惯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一种好习惯能使一个人终身受益。孩子刚入学,在行为习惯上存在很大的可塑性,许多好习惯都尚未养成,小学阶段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保证下,学生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呢?我认为,一是要做好工作的“每个第一次”。比如学生进校的第一天,我们便要组织孩子们进行常规训练,训练他们的站姿、坐姿和排队,让孩子们很快形成一些课堂学习习惯,从而才能确保上课质量。二是要从日常行为的细微处抓起。我们要以教室为工作的重要根据地,对他们回答问题、课间上洗手间、看书姿势、卫生要求等都要进行一定要求,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从而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要做到及时的评价和激励。及时对小学生言行举止进行评价是我们做好养成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它能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意志力,做到知行统一。第四要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学生的时间大都是在学校与家里度过的,两者就像是一条线条的两端,家长与老师只能各了解一端。两者如果能经常联系,各自反映在自己一端了解的情况,就能比较全面的了解孩子,会让我们的养成教育有效而快速。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就要与各科老师的通力合作,虚心向他们学习,积极寻求他们在培养学生养成习惯的意见和建议,吸取他们好的经验和做法加以完善。 总而言之,高中老师工作是辛苦的,但学生行为习惯的起步训练却是甜蜜的,只要我们怀着一颗赤诚的爱心,喜看孩子们的点点进步,教育的思路会如泉涌,教育的灵感会随处相伴,从而产生形式多样的教育良性循环,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幅赏心悦目的图画。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2018/4/10

为更好的教育努力——成为一名好老师

为更好的教育努力——成为一名好老师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为更好的教育努力——成为一名好老师 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列宁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也常常说“教师是园丁,教师是美的耕耘者,是美的传播者。”陶行知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学精神;大家有“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对教师辛勤劳作和丰功伟绩的歌颂和赞扬。 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之而来的使命感也非常巨大,也就促使教师去做一位好教师,做一位好教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好教师。也许小学教师没有大学教师听起来有荣誉感,有地位,但小学教师的谁都不能低估和小看。我们陪伴着孩子度过生命中最好的最重要的时光,我们教会孩子善良,美德,知识,能力和成长。这些东西我们见证了孩子的成长的每一步,在孩子的成长中我们也学会了很多。我们是不逊于高阶段的老师,所以要树起教师荣誉感和信仰。自然我们的责任也很大,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向那些单纯的孩子学习,为了教好他们,我们不能停止学习的脚步,那些可爱的孩子有时也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也不能止于当一个合格的老师,而是当好的老师。好老师和合格的老师有什么不一样呢?是不是好老师要由优合格的老师呢?自然是不言而喻。 在我们的群体中,还有一些不负责任,不合格的老师。我们要知道我们对孩子影响,我们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有可能影响到孩子,有可能对孩子造成永久的创伤,影响孩子对教师的看法,影响到社会对我们整个教师界的质疑和否定。孩子的快乐与否,健康与否,成功与否,都有可能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的教育要的不是不合格的教师,要的也不是合格教师,我们要的是好老师。套用冯友兰先生的一句好;“中国不缺大学,缺的是大大学”,那么就是说,我们的教育不缺教师,而是缺好教师。那怎么成为好教师呢? 一、爱护学生 我们真正要关心的是孩子,而不是自己和为了这份工作和工资,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就去敷衍,我们的教育容不得这些不是教师的教师。我们明白教师的荣誉感,教师的重要性,就要爱护学生。爱护学生这是我们的分内之事。 那我们怎么做好这些分内之了吗?我们在入职之前,都会接受教师的专业知识的训练,教师必备的素质,职业道德,职业要求等,那我们有没有真正的做到呢?让我们认真学习,努力成为一名好教师。 (一)保护和发展孩子的精神 孩子有什么精神呢?孩子的精神有很多,好奇,发问,创造,总结起来就是孩子具有科学精神,这些精神与生俱来,我们所做的是保护和发展,而不是扼杀。 对于孩子来说世界是崭新的,孩子对身边事物,对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好奇,而发问是孩子了解身边事物,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孩子从小就有创造性,孩子

爱孩子就要教育孩子学会做人

爱孩子就要教育孩子学会做人有位教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一语道破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不可替代、不可缺少的一个教育环节。现在的孩子正好是将来建设国家的生力军。这就需要我们的孩子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理特征,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人活着,总要做点事,做点有意义的事,做点好事。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做好事不容易,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更不容易。能不能做到,要看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有了知识,有了基本的技能,就能做事,但不一定就能做好事。做事能否有益于人民,关键在于是否有理想,有道德,有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因此,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其根本还在于要学会做人。那么,家长该怎样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呢? 首先,教育孩子学做真人。早在几十年前,陶行知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就明确地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家长要以身作则,身正影直。做孩子的表率。例如:教育孩子讲文明、有礼貌,爱护环境。家长首先要尊重老人,关心他人,一言一行要文明礼貌,公共场所,要遵守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垃圾要丢到垃圾箱里去;在汽车上为老人和残疾人让座等。孩子从小在这种环境里成长,自然地就会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教育孩子学做能人。让孩子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感到:我能行!我是最棒的!坚信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让孩子有一个较现实的欲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实现的欲望;让幼儿始终有一个快乐的好心情,快乐的游戏、快乐的学习、快乐的生活,享受学习的乐趣;从小教育幼儿要有规则意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从小就要让幼儿按规则去办事,遵守各种公共秩序、各种活动规则。培养孩子交流、合作、勇敢、坚强,具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家长应将亲情与师情融合在一起,教给孩子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培养幼儿勇敢坚强的心理特点。避免溺爱,“过分的溺爱只能能使孩子遭到毁灭”。所以,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家长要创造机会条件,培养幼儿勇敢、坚强的精神。孩子遇到困难挫折时,家长要鼓励孩子勇敢的面对,并积极的想办法,排除困难和挫折,提高幼儿抗挫折的心理素质和能力。培养孩子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的能力。让孩子用独特的方式去尝试各种事物,大胆经典发表自己的见解,使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第三,教育孩子学做善人。培根说:“我认为善的定义就是有利于人类”。我个人理解为:做点令人满意的事,做点对人民有益的事,做点使他人生活得更美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不知从何时起,父母们、老师们提起教育来往往与孩子的分数挂钩,与孩子的智商挂钩,“德、智、体、美、劳”中只剩下了一个“智”字,于是高分你能者出现了,有地无德者出现了,于是我国留学于国外地人高才生会因为嫉妒去开枪行凶。我们国内的大学毕业生考公务员身体不合格竟会持刀伤人……是心理素质问题么?是性格问题吗?我认为答案很简单,他们的老师和家长忽略了道德习惯的培养。而道德习惯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我从书上看到有些人嘲笑英国人吝啬,事例是有个英国人在公共汽车上吃苹果,连苹果核都吃掉了,事后一问那个英国人才知道原来公共汽车上没有果皮箱,人家吃完苹果没处丢核,只好吃下去,我很敬佩这个人,因为他从小受到这样的教养;不能随地乱丢东西,他就一直那样做,即使条件不充足他也不会改变习惯。还有些书刊上介绍美国的学生经常带着糖果,下课后会说笑间吃几块糖,但都很自然地把糖纸放到口袋中或书包里,从没有人扔到地上。而我们这些号称“文明三古国”里的中国人呢?我亲眼见过许多年轻漂亮的女孩子,站在车站等车时吃些糖果,随手将纸扔到地上,她们身边就有垃圾筒;也曾亲眼见过一些孩子打骂长辈,他的父母就站在一边无动于衷。这样的人即使他上最好的学校得最高的分数他也不会成功,因为他缺乏最基本的道德习惯。基本的道德习惯包括什么呢?它包括孝敬

父母、尊敬师长、言行一致、关心同情他人、热爱劳动、有责任心、吃苦耐劳、勤俭朴素、不浪费、文明礼貌等等。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而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作为基础,做事不会礼仪,那不管他是什么性格,做出事情来都会很不合适。中国自古以来是以讲道德著称的,经历了“五四”新旧文化交替,经历了1949年不同社会体制的变换,经历了“大年浩劫”对一切古旧文化的否定,使得很多人茫然,失去了方向,而80年代以后的改革开放又太注重物质文明,使得精神文明被忽略了,道德好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如今,看到关鸿羽所著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中把德育放到了首位,而且用了极大的篇幅来描述道德习惯的培养,使我们教育工作者重新认识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当然培养道德习惯就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重视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 认认真真读了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著写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完后不由得感到这是一本沉甸甸的书,并非这本书有多重,而是书中那流淌的思想,那细致入微的点点滴滴教育经验和养成教育的妙招,着实让人感到身为教师的责任真是任重而道远,让我深深感到习惯的养成必须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道理。亚里士多德说过:人的美德有两类——理智的和道德的,理智的美德由教育产生和发展,道德的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旅游1001班郎芳儿1005100120 内容摘要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下降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政府、学校、学生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重视教育质量问题,就是重视我国现在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一问题原因分析,进而提出相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缺陷改革对策 人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 人类社会除自然界自有物质外, 其余都是人类创造的。人类的创造力关系世界发展程度和发展趋向, 人才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大量实证资料表明: 人才盛则国盛, 人才乏则国弱, 人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具有增值和转换功能的高等教育是造就人才的关键方式和手段。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 把半成品的大学生准人才转化为人才输送到社会。在其过程中经过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些许变化, 造就合格的或是不合格的人才产品。近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激进发展, 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 激进发展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对我国的发展后劲和发展潜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一、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一些缺陷 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存在两大本质性缺陷, 教育忽视人才的本质概念,过多关注了对学生知识的灌输0, 忽视学生组织和运用知识等能力的培养, 忽视人的心智( 思维) 的启迪, 这已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 一) 教育方式有碍学生个性发展 个性与人的成功是密切相关的。人类历史发展表明: 伟大人物的 成功总是发扬个性的结果, 个性的发扬是人成功的 保障。充分发挥优势才更容易使人 取得卓越的成就, 而优势的发挥依赖个性的发 扬长期以来, 我国教育采取的是按部就班、正统的 教育方式, 尤为强调组织性和纪律性, 各级教育按照 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指导思想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 进入大学阶段, 一方面, 长期的基础教育已扼杀了学 生个性的发扬, 学生按照教育设计好的渠道前进, 他 们已习惯于苦读圣贤书成才。另一方面, 我们的 高等教育依然传习前期教育方式, 难以给学生发扬 个性的空间与环境。如对知识探究, 授课老师就是 标准, 已有成果就是权威, 不允许或者说潜在遏制学 生提出疑问。种种条框制度, 把学生限定在狭隘的 范围内, 不允许学生做出格的事情。各种成绩评 定标准、人才选拔标准的指挥棒都倾向于分 数。 ( 二) 忽视专业外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与学习 成功学之父卡耐基认为, 一个人的成功只有 15%靠专业知识, 85% 的要靠有效沟通、人际交往等 各种能力。在高度社会化的时代, 人类社会的各项 活动都是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完成的, 85% 对于 一个人的成功尤为重要。我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是按照通专结合的复合 型人才目标培养人才, 强调学生/ 宽口径、强基 础0。[ 5] (P140- 144) 这种培养目标重视学生基础的培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达县亭子职业高级中学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方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与核心。为了能够扎实有效的实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品举止质和文明,现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达县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为依据,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内容,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通过科学的方法和途径,促使学生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努力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校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二、教育目标 通过礼仪、感恩的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通过生活卫生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环保意识;通过学习习惯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通过节俭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三、教育内容

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内容,从自尊自爱、注重仪表教育;诚实守信、礼貌待人教育;真诚友爱、勤奋学习教育;勤劳俭朴、孝敬父母教育;遵守公德、严于律己教育五个方面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四、具体要求: (一)行为习惯 1、认真听取父母、老师的教育,不任性,与长辈有不同意见时要多沟通。 2、不说粗话、脏话;不打架、不骂人、不起、叫绰号。 3、热心帮助别人,能主动帮助其他同学,遇事多为别人着想,不欺负弱小。 4、爱护公共设施,不在学校墙壁、课桌或建筑物上涂抹乱画。 5、爱护绿化,不攀折花木,不践踏绿地。 6、不做危险游戏:不在楼梯扶手上滑行,不拿棍棒刀具打闹,不从高处下跳等等。 7、爱护环境,不乱扔果皮、纸屑和垃圾。 (二)学习习惯 1、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要请假。 2、按时、独立完成作业。 3、课前预习、自学,课后认真复习,不懂就问。 4、课堂上善于自主、合作、交流学习,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善于独立思考。

良好习惯养成是小学教育的核心

良好习惯养成是小学教育的核心目标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这一名言通俗而又深刻的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尤其是小学教育,是教育当中的基础之基础。人们常说,小学教育就是要打好基础。基础是什么?文化学科是基础,良好的习惯更是基础,且是小学教育的核心目标。什么是习惯?习惯就是人的行为倾向。也就是说,习惯一定是行为,而且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对于学校来说,“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是日常生活中最平常、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学校都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并且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可在我们见到的具体的人与事当中,学生的良好习惯并非那么容易形成。在学校的组织下许多学生节假日走向街头巷尾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许多学生背《规范》、《守则》倒背如流,却随地吐痰、随手扔纸屑;许多学生学习上老师布置的作业可以完成,自觉学习却很难做到。由此看来,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确实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教育的“质”的指标。 一、为什么小学生良好习惯难养成? 习惯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中习得的,是一种条件反射。有的习惯是很自然的,不费什么功夫就形成的,有的则需要长期、反复的训练。良好习惯养成更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正是由于它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使得一些追求教育功利性的思想将养成教育打了折扣。 1、家庭教育溺爱、包办,忽视良好习惯的培养。当前家庭教

育已引起社会广泛的注意,所有的家庭都期望自己的子女成龙成凤。为孩子的教育舍得投入,送孩子炼特长、学文化、补功课已成了大家的热捧,有的甚至明确跟孩子说,只要你学习好,家里什么都不要做,加上大多数孩子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于是出现了不少家庭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什么事情都是家长包办,从而,忽视了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这些“溺爱”“包办”的做法,其教育行为出现了“四过”:过度宠爱、过度保护、过度照顾、过度期望。以致使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膨胀,形成骄横、自私、任性、目空一切、娇气、脆弱、无能等特征。有的家庭即使对孩子有过习惯养成的要求,也难以细化明确,难以说清其中的道理,难以坚持,难以克服自身身上的不良习惯。 2、学校教育眼高手低、知识化、成人化。以往学校工作中,虽然从指导思想上并未忽视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问题是教育头绪过多,活动频繁,常常顾此失彼,有始无终;小学生行为规范条目过多,难以逐条落实、以致不少行为规范成为空文;对学生要求过多,缺乏行为指导,甚少发动学生自己分析学生中的行为表现;对学生违规行为的处理不够严格,由于行为规范过多,事实上也难以对违规行为都严格处置。小学生大道理、小道理都能讲一点,但往往都不能见诸行动;多数学生有上进的愿望,也有良好的行为表现,但未必都能坚持。 其二是良好习惯的养成没有真正成为基础教育的目标。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其根本的使命是为学生今后各方面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提升学生各方面发展的潜能。因此,小学教育应该坚持和体现基

加强学生养成教育 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加强学生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紧任务是: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养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规范行为适应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可见培养学生良好行为适应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曾经讲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确实是要养成良好的适应。”学校要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把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学生自己周围的小事做起,培养良好行为适应,促进学生的全面进展和良好校风的形成。 一、创设优良环境,营造育人氛围 环境育人是学校的一项重要育人工作,学校要努力创设优良环境,充分利用有限的校园及无限的社会空间创设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1、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第一,要营造优良的人文环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倾注“育人”的理念,能够在学校中镶嵌能鼓舞学生的标语;在学校适当处设置宣传橱窗;在教学楼走廊悬挂名人像、名人语录;教室正面黑板上悬挂国旗,后面墙壁设有黑板报,左右建立文化园地等。努力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过“要让墙壁讲话”的创举。还能够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的榜样鼓舞作用,把在参加各级各项活动中获得优秀成绩的教师和学生以及在学习、生活中涌现的好人好事,及时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光荣榜”等形式进行通报夸奖,让学生明白榜样就在周围,鼓舞学生主动进取,真正发挥榜样的力量。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好适应。 其次,要重视校园绿化建设。树木花草能够散发沁人心脾的芬芳,为校园增加无限生气活力。花草可为师生认识植物,增长自然知识提供引导。优美的校园环境,既体现了高格调、高品位的文化环境氛围,又激活小学生纯真和喜好幻想的天性,使之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激发起对心灵美的追求期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心灵的洗涤,情感的熏陶。学校的绿化可

2020年读《好教师就是好教育》有感(共2篇)

读《好教师就是好教育》有感(共2篇)读《好教师就是好教育》有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精心的读《好教师就是好教育》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好教师就是好教育》这本书是我从市图书馆借阅的,当初吸引我从书架上取下它的就是书的标题。我非常认同作者的这个观点:好教师就是好教育。 在书中,作者从六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讲教师的职业修养“爱满天下”;二是讲育人之道——生命之爱、民主思想、人文情怀;三是讲学校管理——努力打造学校的品牌;四是讲语文观——让心灵自由呼吸;五是介绍部分语文的课堂实录;六讲指导——创新思维写华章。看完书,使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自身的不足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可谓受益匪浅。 好教师就是好教育,要求我们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学习,要努力提高师德修养,提高专业素养,学习现代科学的教育理论,做到与时代同步,与学生同步。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让

读书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是教师的一种责任、一种情怀、一种追求。一要读教育经典,真正的经典永恒而平易;二要读教育报刊,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三要读人文书籍,拓展自己的人文视野;四要读学生和为学生写的书,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想想自己的业余时间,忙是事实,但也不至于真的连看书的时间都没有。只是在心里对读书不够重视,习惯没有养成。“春困秋乏夏打盹,冬天不是读书天。”不想读书,四季都有理由。好教师,应该是职业读书人。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师工作者的实质所在。” 好教师就是好教育,还要求我们教师要“爱满天下”。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赏识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区触及年轻的心灵。教师,关注的不能只是学生学到多少知识,其行为是否符合规范等。教师首先关注的应该是人,关注人的情感,关注人的价值,关注人性的完善。不能把学生当成小大人看待,吹毛求疵,以种种成人的规范去束缚他,而应把学生看成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他们有童心,有童趣,比大人拥有更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更杰出的创新精神。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亲其师,信其道”,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必须赢得学生的爱。

爱孩子才会教育孩子

爱孩子才会教育孩子-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爱孩子才会教育孩子 爱孩子才会教育孩子 在数千年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人类对幼儿教育做了不懈的探索和实验,从原始和自然状态下的“母育”“膝前教育”到近代的幼儿园和托儿所,幼儿教育从朦胧接近科学,并逐渐确立了自己的地位。20世纪教育界通过反思与研究,大力提倡“爱的教育”,要求教育者用爱心作为与教育对象沟通和与之相互理解的精神依托,有了爱则任何顽劣的儿童都会被感化,任何艰难的教育工作都会被推进,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矛盾与隔阂将会在“教学相长”的环境和氛围中冰释,信任、关心、理解与相互支持将成为维系良好师生关系的纽带。 甜甜的"母爱"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撒种爱心,用爱让他们重新点燃希望之火。小班幼儿刚刚入园,哭闹是常有的事情,看着他们哭着找妈妈的时候,我的心也被触动了,每每这时我便走过去把他们抱起来,摸摸他们的头,亲亲他们的小脸,让他们感受到妈妈一样的温暖……午睡对于有的幼儿来说是一件"恐怖"的事情,我们班的张妍便是如此。中午午睡时,孩子们都躺下了,只有张妍眼里含着泪的默默坐在床边,我走过去问道:"宝贝,你怎么了,不舒服吗",她没有说话,泪反而流的更多了。我摸摸她的头,没事啊。于是我有耐心的对她说道:"宝贝,

是不是想妈妈了,在幼儿园老师就是妈妈,让我当你的妈妈,看着你睡觉,好吗"张妍抬头看看我,用小小的声音说道:"我想妈妈,睡觉的时候我都搂着妈妈的胳膊,我要妈妈……。"为张妍擦干眼泪,哄她躺下后,我从她耳边说:"老师就是张妍的妈妈,你搂着我的胳膊睡好吗"--看着张妍搂着我的胳膊甜甜的睡去时,我感到了做老师的幸福……以后的日子,每到午睡时,张妍总是搂着我的胳膊缓缓睡去。一天,张妍高兴的跑到我跟前大声说:"老师象妈妈,曹老师就是曹妈妈。"这是全班小朋友也都兴奋了,曹妈妈,曹妈妈的叫个不停,听到孩子们甜甜的叫声,我的眼角泛出了泪花,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 坚定的"友爱" 教师只有捧出一颗火热的心去热爱学生,熟悉他们,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真心实意地交朋友,使他们感到师生之间的真诚和依赖,教育才会成功。……孩子们上了中班,慢慢有了自己的好朋友,有一次户外活动时,解伟豪跑来问我:"曹老师,你有没有好朋友啊,你的好朋友是谁啊quot;我笑着回答道"我的好朋友是你们啊!",忽然徐丛悦大声说道:"老师是老师,老师不是朋友,要是朋友,她为什么不和我们荡秋千玩攀缘墙啊""对啊,为什么呢"孩子们开始议论起来,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时谢伟豪跑来拉我手,说道:"老师,咱们一起去玩攀缘墙吧"!说完,不由分说的拉我来到攀缘墙跟前,看着孩子期盼的眼光,我"勇敢"的爬上了墙壁,虽然看起来我的身体和幼稚的攀缘墙是多么的不合适宜,但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