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成本控制与现场改善心得体会.doc

生产成本控制与现场改善心得体会.doc

谢谢你的观看

谢谢你的观看生产成本控制与现场改善心得体会1

生产成本控制与现场改善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成本控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成本是与产品密切相关的,而产品包括质和量,质也就是合格率,量直接关系到固定成本,量的提升使均摊到每个产品上的固定成本降低。只有降低成本才能产生出更多的价值,价值也就是有效的生产劳动,所以应尽量剔除或降低生产中无效劳动,彻底清除生产的十大损失:动作的损失、搬运的损失、寻找的损失、等待的损失、平衡的损失、换产的损失、速度的损失、品质的损失、库存的损失、跑冒滴漏的损失。只要这样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更多的有效劳动,而清除这些损失的根本在于做好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我们现在做的5S只是表面上的,而且有的只是三分钟热度,没有真正体会到5S带来的帮助,5S最重要的就是清洁,也就是保持,将整理、整顿、清扫工作彻底做好。

通过培训还有深刻的一点就是生产标准化的提高。生产车间是不需要技术的,只需要技能。标准化的提高可以使生产的有效劳动提高,降低废品率。

201x年6月1日

时代光华-6S现场管理改善实务-讲义及答案(答案在讲义后)

第一讲现场管理概论 一)制造型企业增值的基本原理 企业存在的最直接的目标是要创造利润,只有利润才能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企业更 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实践企业的经营使命。企业要发展,必须进行现场管理。 创造利润和企业的经营方式有关。企业能够创造价值存在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围绕市场 的客户需求,我们通过加工的过程,改变物料的形状、尺寸、性质、状态,最终改变产品的使用 功能来满足客户的需求。根据这样一个增值的原理,企业内部所有的流程都是围绕这样一个增值 的目标来进行的。对它有用有帮助的,就是增值工作,反过来对它有害的就是浪费,所以我们要精益生产。 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七大浪费,包括等待的浪费、搬运的浪费、产品质量不良的浪费、 工作业动作的浪费、加工过程的浪费、库存的浪费制造过多以及制造过早的浪费。这七大浪费的发生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消除,就会造成第八大浪费,即缺货损失,也就是客户要的时候, 我们不能提供,这样就会给企业带来机会损失,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所以围绕这个增值的目 标,我们来展开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二)企业运营的两大关键业务流程 企业的运作是通过关键业务流程来实现增值的,它有最关键的两个业务流程:一个是订单 执行流程,一个是产品开发流程。 1. 订单执行流程 订单执行流程,就是根据客户的订单需求,做订单评审、生产计划、物料的采购、生产的 准备、生产的组织、质量的保证以及物料的物流的配送,通过这个过程实现准时制交货,来拉动 企业的资金流动。企业是通过资金流动来赚取利润的,例如:一个500 万的订单,我们需要买200 万的物料,买回来了之后组织内部生产,需要100 万的内部成本,最后把产品送出去,收500 万回来。这样一个过程是把现金流出去转化成物料再流回来,再通过产品交付客户,再把这个订 单的合同款项拿回来,这个过程每流动一次,它就增值一次。以这个例子来算,300 万的流动资金,带来500 万的现金回款,用300 万赚回了200 万,所以这一个过程带来现金的流动,每流动 一次增值一次,这就是订单执行流程,它能够带来增值的效果。 2. 产品开发流程 产品开发流程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做产品的策划、设计、试生产、审核,最终投放市场。 它是一个单向流动,不能带来现金流动,只是单向的资金投入,但是它是订单执行流程的源泉, 因为只有企业有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并不断地推向市场,才能保证资金的不断流动。所以企业运 作过程当中是通过这个关键业务流程来创造利润的。 三)开源节流的主要途径

现场5S改善心得体会

现场5S改善心得体会 在进行企业管理诊断及咨询过程中,很多企业都存在由于管控混乱导致的物料混乱或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由于现有工艺条件影响,现场管理人员也对这种情况习以为常。遇到这种情况,通常会分享关于现场5S改善的心得体会。 一、什么是5S改善 5S改善是企业从五个不同维度对现场环境进行改善的一种方法,使各车间的工具、物料等实现标准化管理,从而实现以下目的: 1、改善和提高企业形象 2、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3、改善零件的在库周转率 4、消除故障,保证品质 5、保障企业安全生产 6、降低生产成本 7、改善员工精神面貌 8、缩短作业周期,确保交货 二、5S主要内容与实施要领 5S管理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五个项目,因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而简称5S管理。 1-整理:区分要与不要的物品,现场只保留必需的物品 (1)自己的工作场所(范围)全面检查,包括看得到和看不到的 (2)制定“要”和“不要”的判别基准 (3)将不要物品清除出工作场所 (4)对需要的物品调查使用频度,决定日常用量及放置位置 (5)制订废弃物处理方法 (6)每日自我检查障企业安全生产 2-整顿:必需品依规定定位,定方法摆放整齐有序,明确标识

(1)前一步骤整理的工作要落实 (2)流程布置,确定放置场所 (3)规定放置方法、明确数量 (4)划线定位 (5)场所、物品标识 3-清扫:清除现场内的脏污,清除作业区域内的物料垃圾 (1)建立清扫责任区(室内外) (2)执行例行扫除,清理脏污 (3)调查污染源,予以杜绝或隔离 (4)清扫基准,作为规范 4-清洁:将整理、整顿、清扫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维持其成果 (1)前面3S工作基础 (2)制定考评方法 (3)制定奖惩制度,加强执行 (4)主管经常带头巡查,以表重视 5-素养:人人按章操作、依规行事,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1)服装、仪容、识别证标准 (2)共同遵守的有关规则、规定 (3)礼仪守则 (4)训练(新进人员强化5S教育、实践) (5)各种精神提升活动(晨会、礼貌运动等) 三、推行5S作用 5S管理的五大效用可归纳为5个S,即:Sales、Saving、Safety、Standardization、Satisfaction。 1、5S管理是最佳推销员(Sales)----被顾客称赞为干净整洁的工厂使客户有信心,乐于下订单;会有很多人来厂参观学习;会使大家希望到这样的工厂工作

文献综述--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

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 本科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专业班级:会计学11 学生姓名:曹彩云 指导教师姓名:章文芳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 2013 年 4 月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 文献综述 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以生产耗费发生事前与成本控制过程及事后分析,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成本控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一些中小企业中,管理者往往重心都倾向销售业绩的提高,而忽视了成本控制的工作。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成本的降低是增加利润的有效方法之一,降低成本已成为企业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国外研究综述 在国外,成本控制已经是一门非常系统的课程。国外学者一直对成本管理进行研究,并且很早就认识到成本竞争优势是企业竞争优势(技术、质量、服务、成本)的核心。他们将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视为企部管理机制的运行效果绩效指标。 1987年,库珀和卡普兰在《成本会计怎样系统地歪曲了产品成品》中第一次提出了“成本动因”(cost driver,成本驱动因子)理论,将成本比作因变量,各种独立或相互作用着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认为成本是各种独立或相互作用着的因素合力相互影响的结果。他们还是认为,业务量,比如产量,是影响成本的主要动因。主要论述了业务量对成本的制约作用,但没有考虑其他的影响因素。按照这一动因决定思想,把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诸如量本利分析以及依存于产量的弹性预算等在成本费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成本动因理论的提出,将成本控制从理论上提升到了系统的高度,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成本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 Roger J. Binder提出成本控制是通过降低成本以提高企业成本效率的一个广泛的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活动。企业在具体产品生产领域运用成本控制方法,监测、评估并最终提高其在特定领域的效率,如:部门、生产线,及内部管理的操作过程。他提出成本控制的两种应用形式:行为的管理和监督,绩效评估。 厄休特·库恩(美)在《项目成本与进度综合控制》中提出项目成本与进度综合控制是事关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Robert W.Ingram博士(亚拉巴马大学会计学院讲席教授)提出了按成本-预算-资本支出-内部控制-业绩评价这条主线剖析管理会计,以企业经营的日常管理为背景讲解成本会计。这些都使成本控制这一课题更加丰富与详实。

时代光华-6S现场管理改善实务-讲义及答案(答案在讲义后)

第一讲现场管理概论 (一)制造型企业增值的基本原理 企业存在的最直接的目标是要创造利润,只有利润才能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企业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实践企业的经营使命。企业要发展,必须进行现场管理。 创造利润和企业的经营方式有关。企业能够创造价值存在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围绕市场的客户需求,我们通过加工的过程,改变物料的形状、尺寸、性质、状态,最终改变产品的使用功能来满足客户的需求。根据这样一个增值的原理,企业内部所有的流程都是围绕这样一个增值的目标来进行的。对它有用有帮助的,就是增值工作,反过来对它有害的就是浪费,所以我们要精益生产。 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七大浪费,包括等待的浪费、搬运的浪费、产品质量不良的浪费、员工作业动作的浪费、加工过程的浪费、库存的浪费制造过多以及制造过早的浪费。这七大浪费的发生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消除,就会造成第八大浪费,即缺货损失,也就是客户要的时候,我们不能提供,这样就会给企业带来机会损失,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所以围绕这个增值的目标,我们来展开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二)企业运营的两大关键业务流程 企业的运作是通过关键业务流程来实现增值的,它有最关键的两个业务流程:一个是订单执行流程,一个是产品开发流程。 1.订单执行流程 订单执行流程,就是根据客户的订单需求,做订单评审、生产计划、物料的采购、生产的准备、生产的组织、质量的保证以及物料的物流的配送,通过这个过程实现准时制交货,来拉动企业的资金流动。企业是通过资金流动来赚取利润的,例如:一个500万的订单,我们需要买200万的物料,买回来了之后组织内部生产,需要100万的内部成本,最后把产品送出去,收500万回来。这样一个过程是把现金流出去转化成物料再流回来,再通过产品交付客户,再把这个订单的合同款项拿回来,这个过程每流动一次,它就增值一次。以这个例子来算,300万的流动资金,带来500万的现金回款,用300万赚回了200万,所以这一个过程带来现金的流动,每流动一次增值一次,这就是订单执行流程,它能够带来增值的效果。 2.产品开发流程 产品开发流程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做产品的策划、设计、试生产、审核,最终投放市场。它是一个单向流动,不能带来现金流动,只是单向的资金投入,但是它是订单执行流程的源泉,因为只有企业有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并不断地推向市场,才能保证资金的不断流动。所以企业运作过程当中是通过这个关键业务流程来创造利润的。

精益培训心得体会

精益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JIT精益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JIT精益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近期,我参加了德信诚关于精益管理转训的授课.通过形象生动的丰田实例,使我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和管理知识的教育.进一步启迪了思维,开拓了视野,细细品味感受很多.以下是我个人学习以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我深刻了解到精益管理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更是 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老子云:"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精益管理不仅是我们适应激烈竞争环境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在工作中实施精益管理,就是对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精益求精,做每一件事哪怕是小事,都要持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到事无巨细,不断培养个人扎实,严谨的工作风格.做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查,时时有计划,事事有总结,杜绝管理上的漏洞,消除管理上的盲点。只有这样,我们槐坎南方在南方水泥的对标中,在水泥行业的竞争中才能做到步步为赢! 二、建立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企业管理运营平台,以柔性化的手段和人性 化的管理,处理好领导与职工、职工与职工、职工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相互之间进行沟通和互动,最

大限度的发挥每一位员工的思维,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为企业出谋划策。 三、精益管理使丰田生产方式上升到了更高一个层次,让我们知道了这种生 产方式是属于世界科学发展进程中的必经之路。那么如何运用好的管理方法及流程提高企业竞争力呢?就要改变陈旧思想、运用创新方法、采取有效实践,最终实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标。JIT是一种哲学,简单模仿丰田公司并不一定会成功,要采用吸收原则并加以思考,量身定做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才能使企业获得成功。 四、培训非常重要。通过这次总经理的集训营培训和总经理的转训,让我看 到各区域同事及单位同事对精益管理的认同,以及普及精益生产知识的重要性。今年我们推行精益化管理,着眼点首先是生产现场的改善以及广大员工的学习,让他们了解精益管理的益处。如何让其他员工理解、认同精益管理,我想培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培训让大家了解精益、学好精益、用好精益,把精益管理思想和理念融入到我们的正常生产经营中,这才是做好精益工作的基础。 五、规范和加强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系统梳理管理流程,防止漏洞与缺陷, 细化企业的各项制度、记录、流程、标准、监督、控制、

采购成本文献综述

采购成本文献综述 会计 07-3 班关玉珍 4 号 国内研究现状 尽管国内对于采购历史悠久,但将采购视为新的战略性功能并提出,却是在20 世纪90 年代以后。过去,在许多组织机构里,采购在企业中的地位和影响都比较低。直到进入21 世纪,人们的对采购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于降低组织成本的重要性才有了初步的认识,采购被视为企业价值链的源泉,采购职能从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变成管理的一个热点,人们也更深入的探求采购领域潜在的改进机会,在借鉴国外已有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我国管理学界开展采购的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在这方面的主要著作有: 2004 年李雅萍编著的《采购物流》,2005年刘荔主编的《现代采购管理》,2006 年郭晖主编的《采购实务》,2007 年陶源、杨军主编的《如何控制采购成本》,2008年白世贞主编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系统》等。 文献方面有:李步峰、江勇和白庆华(2002)将Filip Roodhooft 和Jozef Konings (1996)的“供应商总成本”的计算模型与“所有权总成本”概念结合起来,提出了新的与“所有权总成本”概念一致的计算模型。但这一计算模型比较简单,考虑到的成本因素比较少,无法全面地反映出采购物资在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支出对采购决策的影响。 郭思英在2003年的第 1 期《工作研究》的第21 卷发表的《把好材料价格关降低采购成本》中论述:材料价格在企业生产成本项目中能体现为直接材料成本,材料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价格,因此企业要强化物资采购管理,把好材料价格关,最大限度地追求最低的进料成本。 邵敬中、张帆(2003)认为TCC分析是战略采购的基本出发点,战略采购是以最低总成本建立业务供给渠道的过程,不是以最低采购价格获得当前所需原料的简单交易。战略采购充分平衡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优势,以降低整体供应链成本为宗旨,涵盖整个采购流程。此外,他们还认为所有权总成本等于价格、使用成本、管理成本三者之和。 郝皓、朱秋沅(2003)提出了面向需求链的战略采购。他们认为,面向需求链的战略采购是在需求链的拉动下,按订单制造的模式使采购运作更加贴近市场。面向需求链的战略采购能够更加有利于减少存货、节约成本以及加快供应速度。 刘晓、李海越、王成恩、储诚斌(2004)认为以往的介绍供应商选择方法的文献由于采购决策的不同,决定了所选用的准则、模型和方法不同,而许多文献并没有说明其模型与方法适用于哪一种采购模式,因此难以指导采购实践。他们采用分类的方法,系统地介绍和分析了自1973?2002年中公开发表的有关供应商选择的一些主要模型和方法,指出了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存在的问题,并且进一步指出未来研究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一、 生产活动系统循环 (生产要素) (管理要素) 二、 生产力的意义即指: 最小的人员 最少的材料产出 最少的设备及维护费用

因产品设计或规格方面之疵病而增加的工作量 因制造或操作之不当而增加之工作量 因管理缺陷而产生之无效时间 工作人员控制范围内之无效时间 改善方法:针对 B 部分→利用VA ,VE 的方法 C 部分→IE 的方法 D ,E 部分→PAC 的方法 2直 接 率 能 率 标准化率 平 衡 率 生产效率 ● 生产效率=直接 率X 能率X 标准化率X 平衡率 例=70%X 80%X 75%X 70%=% 有效时间=8 HR X = HR =8 HR = HR 一、 ●

即: 二、 1 ● ● 技术改良(加工方法、切削条件┄┄等)。 ● 布置及搬运合理化。 ● 作业改善(操作方法、工作顺序、作业动作定量┄┄等)。 2.实施效率的提高标准时间与实际时间的比值提高。 ● 实际的生产力 == 制造方式╳实施效率 例:(现状) 50% == 100% ╳ 50% (改善一)100% == 200% ╳ 50% (改善二)100% == 100% ╳ 100%

三、现场浪费经常出现的七种形态: 肆、现场综合效率(生产性)的概要

(除 外 工 时) ● 综合效率 能率 (作业者的责任)(管理者的责任) 注1:综合效率虽因设备、不良品、等待材料等因素而变化,但实 际上受以下两原因影响变动更大。 ● 第一线督导者的作业指导及监督。 ● 作业者的工作意愿。 注2:除外工时系指管理者的损失时间,为阻碍生产之因素。 (附表) 伍、综合效率的损失原因分析 一、 综合效率的损失时间比率: (对总出勤时间比) * 因作业者的理由* 因经营者、管理者 的理由 * 因不可避免的理由因作业者责任所引起者:

材料采购成本控制

制鞋有限公司 材料采购成本控制要点 “材料采购成本”是当前晋江鞋厂在成本控制上的重中之重,是最实际的成本体现。如何有效控制“材料采购成本”?这既是林总向来关注的重点,也是我们财务一直努力的目标。2004年,新厂和总厂将分开采购,这势必又给财务对“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带来很大难度,总结去年在新厂和今年在总厂的经验,我认为对明年道崎公司在“材料采购成本”上的控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在“样品开发环节”必须建立材料档案 要控制“材料采购成本”,必须从源头上抓起,而“样品开发环节”上的材料原始数据正是我们对“材料采购成本”控制的源头。以往,我们道崎几乎忽视这一环节在“采购成本”控制上的作用。所以,必须首先要求开发部对每一“货号”(款式)的鞋子都要提供材料的名称、规格、宽幅(厚度)、标准计量单位和耗量等档案资料。只有这样,“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才真正具有实际意义。 二、在“材料核算环节”必须建立车间确认程序 以前,公司的算料组根据技转组算出材料的耗量后,就直接交给采购,既不管冲裁的实际排刀,也不管仓库到位材料的实际宽幅(或者“利用率”),造成在生产过程中材料超耗后(排除人为因素),往往找不到、分不清责任,更无人承担责任(比如,关于网布宽幅1.4米和1.37米的争论从年头持续到年尾)。所以,材料算出来后,必须要求提供给冲裁车间确认,并在《备料单》上签字。另外,车线和胶水也要参照同样的程序办理。 三、在“材料确认环节”必须明确“确认权限” 外贸订单生产中,“材料确认”对于工厂来说是一个很痛苦的事情,稍微不

注意,就可能造成损失,甚至客户的索赔。道崎在这方面的教训太惨重了,这个问题必须解决!解决的方法就是在“材料确认环节”必须明确“确认权限”,即:什么材料必须在业务上由谁确认算数,无效确认的材料采购部门拒绝安排采购!财务也据此审核,对购买的“无效确认材料”拒绝结账!否则,总是为了赶进度,材料还没确认好,就买回来了,最后又被打掉,赶出来的都是“垃圾”,这些损失谁又能承担? 四、在“材料请购环节”必须建立“仓库库存日报表”制度 象我们公司这样大的规模,每天、每月、每年材料进出的次数频繁,数量巨大,如果没有坚持严格的“仓库库存日报表”制度,大家都是得过且过、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在做事,可想而知,这里面的损失是多么可怕!所以,《备料单》确认后,一定要求采购部门对库存材料进行查询,查询的依据就是材料仓库的《库存日报表》。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但是。目前道崎的现状必须非要走这一条路不可,再不采取措施,每年在这方面的损失只会越来越大,总要超过百万元!非常痛心! 五、在“材料订购环节”必须坚持采用《订购单》方式 《订购单》是财务审核采购人员是否合法合理采购、仓库仓管是否合法合理验收的唯一依据!如果没有采用《订购单》,“采购”和“验收”当然会失控!供应商也就有机可趁、“有空子可钻”! 六、在“材料验收环节”必须坚持“物料检验报告”制度 去年在新厂,“物料检验报告”制度一直在发挥作用,基本上“卡”住了供应商的“颈脖子”,今年在老厂,可能是由于人员的原因,“物检报告”制度坚持得不彻底,多少总给供应商钻了一些“空子”,仓库忙起来了更是顾不上“物检”。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10-10

(生产要素) (管理要素) 二、 生产力的意义即指: 最小的人员 最少的材料 产出 最少的设备及维护费用

产品或操作的基本工作量 因产品设计或规格方面之疵病而增加的工作量 因制造或操作之不当而增加之工作量 因管理缺陷而产生之无效时间 工作人员控制范围内之无效时间 V A ,VE 的方法 C 部分→IE 的方法 D ,E 部分→PAC 的方法 2直 接 率 能 率 标准化率 平 衡 率 生产效率 ● 生产效率=直接 率X 能率X 标准化率X 平衡率 例=70%X 80%X 75%X 70%=29.4% 有效时间=8 HR X 29.4=2.4 HR =8 HR--2.4 HR =5.6 HR 叁、现场高劳动生产力的两大主流 一、 ●

即: 二、 1 ● 设备投资(省力化投资)。 ● 技术改良(加工方法、切削条件┄┄等)。 ● 布置及搬运合理化。 ● 作业改善(操作方法、工作顺序、作业动作定量┄┄等)。 2.实施效率的提高标准时间与实际时间的比值提高。 ● 实际的生产力 == 制造方式╳实施效率 例:(现状) 50% == 100% ╳ 50% (改善一)100% == 200% ╳ 50% (改善二)100% == 100% ╳ 100%

三、现场浪费经常出现的七种形态: 肆、现场综合效率(生产性)的概要

(除 外 工 时) ● 综合效率 = = = 能率直接率 (作业者的责任) 注1:综合效率虽因设备、不良品、等待材料等因素而变化,但实际上 受以下两原因影响变动更大。 ● 第一线督导者的作业指导及监督。 ● 作业者的工作意愿。 注2:除外工时系指管理者的损失时间,为阻碍生产之因素。 (附表) 伍、综合效率的损失原因分析 一、 综合效率的损失时间比率: (对总出勤时间比) * 因作业者的理由 * 因经营者、管理者 的理由 * 因不可避免的理由 因作业者责任所引起者:

精益管理心得体会600字

精益管理心得体会600字 精益管理像一股新鲜的血液注入到我们质监系统,像一缕春风吹进每一位员工的心里。经过一段对精益管理的学习,我受益非浅。精益管理把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方法传授给我们,使我们无论在单位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发挥它的作用。 自公司推行精益管理以来,回头读的第一本书就是詹姆斯·沃麦克的《改变世界的机器》,读完这本书后加上结合集团讲师的一些培训,结合自己对公司的一些了解,在此说说我对推行精益生产的一些看法。 一、精益推行,要从心开始 有个广告词说得好“沟通从心开始”,我们精益推行也不例外,只有真正从内心了解并接受了精益这个概念,才有可能把想法变成真正的行动,行动才是最重要的,这也和公司领导和精益老师常讲的“态度很重要,态度决定一切”一脉相承。 二、培训非常重要 在集团的培训,让我看到各基地同事对精益管理的认同,以及普及精益生产知识的重要性。今年我们推行精益化管理,着眼点首先是生产现场的改善以及广大员工的学习,让他们了解精益管理的益处。如何让其他员工理解、认同精益管理,我想培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培训让大家了解精益、学好精益、用好精益,把精益管理思想和理念融入到我们的正常生产经营中,这才是做好精益工作的基础。

三、要树立阶段性的目标 目前推行精益化工作虽然形成了良好的氛围,但有些单位推行相对比较迟缓,精益工作不是几个人来实施就能做好的,精益是企业行为,而不是几个人的责任。如何进行大流程改善、专业化系统性推进,如何将精益理念上升到更高高度,如何结合公司的规划,把生产方式制定出精益计划等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这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 最后,我觉得,只要能够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改起,将精益的理念逐渐地渗透于日常的生产中,精益总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物流成本控制文献综述教学总结

物流成本控制综述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日益激烈,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与此同时,产业分化不断细化、产业链条逐渐拉长,物流时间和物流成本在产品总时间和总成本所占的比例显著提高。本文就从我国物流成本的构成、现状、衡量指标、控制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控制的途径和方法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并加以总结。 关键词:物流成本成本控制研究现状 1.引言 物流成本是指产品的空间移动或时间占有中所耗费的各种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具体的说,它是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搬运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等各个活动中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是在企业物流过程中,对物流成本形成的各种因素按照事先拟定的标准严格加以监督,发现偏差就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从而使物流过程中的各项资源的消耗和费用开支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邓凤祥的《现在物流成本管理》也指出,研究企业的物流成本构成,合理控制企业物流成本,挖掘企业第三利润源成为现代企业经营发展需要面对的新问题。 2.物流成本构成的理论研究 宋华的《物流成本的分析与控制》对物流成本的构成进行过具体的分析,他认为物流成本包括:物资流通费、信息流通费以及物流经营管理费。 (1) 物资流通费包括运输费、保管费、装卸费、包装费、流通加工费等。 (2) 信息流通费指处理和传送物流相关信息发生的费用,包括库存管理、订单管理、顾客服务等相关费用。

(3) 物流经营管理费用是指物流的计划、协调、控制等管理活动方面发生的费用,不仅包括现场物流经营管理费用,而且包括本部的物流经营管理费。3.企业物流运营成本的现状研究 《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这本书,将我国企业物流运营成本的现状归结为一下三点: (1)物流运输成本高 李伊松和易华合写的《物流成本管理》中曾说过,运输在整个物流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成本要占物流总成本的35%-50%,占商品价格的4%-10%,所以运输费用的减少对物流总成本的节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际运输过程中,返程或起程空驶、迂回运输、重复运输和运力选择不当等不合理运输都会导致额外费用和消耗,打打增加物流运输的费用。同时,我国的运输业也现存很多问题,其中公路运输的低效率已成为物流业整体运营水平低下的关键原因,低效率的公路运输也抬高了物流成本。 (2)物流库存成本高 我国工业产品库存历年积累的数万亿元巨额存量难以消化,同时新生库存增量没有得到根本遏制。《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之我见》这本书就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库存成本过高已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道障碍,它直接导致了经济节奏缓慢,运行质量变差、流通效率低下等种种恶果。 (3) 物流管理成本高 目前,我国物流业在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也是企业物流成本偏高的原因。黎忠的《浅议如何降低物流成本》就将企业的物流管理成本存在的问题总结为一下几点:

精益班组管理心得体会范文

精益班组管理心得体会范文 班组长在各个车间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那么班组长应该如何做到精益化管理呢?下面是关于精益班组管理心 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精益班组管理心得体会篇一班组长在各个车间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么管理着一个小组,要么带领着一个工班,是兵头,又是将尾,是指挥者也是监视者,起着生产一线的指挥工作,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班组长要施展主动性,充分调动全班的积极性,保证安全,这是一名班组长最最少应该做到的工作。做一名合格的班组长还应该进步自己的能力,留意自我反思,要辅助上级,完成生产管理职责。 第一、严以律己。 当好班长首先要明确自己所负的责任,不但要对工作尽心尽责,还要不断学习晋升工作能力。当组长以来,我深感自身素养和技能水平的欠缺,一直不中断的通过对电工之友、人民日报等专业书籍杂志的学习,以进步自己的综合素质。坚持班前会轨制,保证上级精神得到传达落实,交待清晰当天的工作任务、详细内容和进度要求;现场前提和功课环境;使用的机械设备、工用具的机能和操纵要求等,当真做好工作记实,在铺排生产任务的同时落实员工安全防范措施。作为班组长,就应该比别人多想、多做一点,多走一步,这样才能在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第二,严格落实尺度化班组,强化组员技能水平和政治素养。 班组员工在重点学习岗位技能知识的基础上,全面学习市场经济、现代科技、法律法规和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从而使学习知识、追求发展、自我完善成为员工的自觉要求,形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理念,使班组凝结力不断增强,员工技能水平和政治素养全面进步。 第三,严抓班组安全工作。 我们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思惟,从查漏做起、从记实做起、从点滴做起,把预防、措施、整改落实到实处,落实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使员工明确岗位安全责任,自觉遵守安全规章轨制,开展安全隐患综合管理等流动,构建班组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每年我都领导组员当真制定该年的安全工作目标。今年的班组安全工作目标是:各项安全规章轨制执行落实,扎实有效地抓好班组劳动保护监视检查及安全隐患整改;重点抓好班组每周变电站和南船 台区域的安全检查、安全流动和现场安全监视;实现班组安全零违章、零事故,建设安全信得过班组。在我看来,这是对我推行尺度化班组建设,严抓安全工作的一种肯定和支持。 第四,配合车间,做好维稳工作。 我十分正视这项工作,并积极配合车间,施展桥梁纽带作用,使员工能感慨感染到组织的关心,集体的暖和。有效地保持了班组工作的正常运行,促进了班组的和-谐不乱。从最初的粗放管理,到现在 倡导的"人道化"管理所走过的历程。也深刻体会到了班组管理在安全

企业成本管理文献综述

企业成本管理控制理论文献综述 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价格的竞争,而价格又取决于成本,甚至可以说,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成本竞争。传统的成本管理是适应大工业革命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但是,近几年来,企业环境的巨大变化(全球竞争力增强;生产与信息技术的提高;更关注于顾客;新的管理组织形式;企业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的改变)已导致了成本管理实务的显着调整。[1]定 1.企业成本管理理论发展 1.1成本管理理论的空间范围:由制造成本到社会产品生命周期成本 据统计表明,产品的研发、制造、管理,销售和售后服务成本的比重如下:研发成本占55%、制造成本占16%、管理成本占8%、销售成本占15%、售后服务成本占6%,在这样的成本结构下,传统的成本核算和管理已不能传送准确合理的成本信息,而成本信息是企业高效管理所需的关键信息。因此,为达到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内涵的拓展就必然成为当代成本管理的显着特征,也就是说,成本管理的空间范围由制造成本拓展到了社会产品生命周期成本。 1.2成本管理理论视野:由日常经营管理到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是通过战略性成本信息的提供与分析利用,以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成本持续降低环境的建立,是传统成本管理对竞争环境变化所作出的一种适应性变革,是当代成本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甚至可以说,现代成本管理体系以战略成本管理为理念指导,以价值链分析为基础,以作业成本法和成本企画为方法论指导,以全面质量管理为提高顾客价值的目标与保障的一个成本系统工程。 1.3成本管理理论的控制环节:从下游延伸至上游 被誉为现代成本管理理论的两朵奇葩的作业成本管理与成本企画,从中游和上游对成本实施“改善控制”与“革新控制”,与传统的从下游入手对成本进行“维持控制”形成鲜明对比。作业成本管理通过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达到最终增加“顾客价值”和“企业价值”的目的。作业成本管理是企业成本管理领域一项革命性变革。“成本企画”是日本人倡导的一种有助于达成高品质、多功能、低成本的成本管理方法,旨在企业策划、开发产品时,设定符合顾客需求的品质、价格、信赖性及交货期

精益管理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

精益管理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精益管理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欢迎阅读参考! 精益管理学习心得体会(1) 近阶段,**公司通过学习精益书籍、浪费案例提报、微信交流、现场观摩等多形式推动精益,学精益、用精益、做精益的氛围越发浓厚。 所学:**公司企业营销部认真组织学习《丰田思考法》与《丰田工作法》两本书籍。学前针对业务模块、自身工作与岗位需求对照,查找存在的差距,利用晨会探讨、业余自学、工作实践分享多形式探究,从开始对精益的浅显认识到对精益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所用:一是从工作实际出发,梳理工作标准务求简单规范;二是结合精益书籍学习,查找实际工作中的浪费点,包括管理浪费、加工浪费、动作浪费等,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三是通过学习交流、现场观摩,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存在浪费点查找困难、改善思路狭窄的问题,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学习,取众家之所长,拓宽工作思路。 所感:我们现阶段处于初级阶段,对精益的学习理解还不是很到位,精益的推行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不断地重复、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巩固;在过程中正确的引导和改善事实的触动,让我们从思想上接受精益,不断改善思维习惯,真正做到“精益从心开始,改善从我做起”。工作中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改起,每天小小的,不断的,持之以恒的做下去,将精益的理念逐渐地渗透于日常工作中,精益总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精益管理学习心得体会(2) 精益管理的核心是消除浪费,也就是消灭一切不增值的产出,以最低的成本产出质量最优的产品,精益就是化繁为简,将多余的、没必要的环节进行梳理,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最近一直再想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实际工作中落实精益工作为什么那么难?那就是在工作中,我们缺少在工作中缺乏正确的思考习惯,以致于发现不了问题,

成本控制文献综述

成本控制文献综述 论蒙牛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 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企业成本控制的目的也十分明确,必须降低企业的成本,从而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实现企业的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本文通过对学者们的文献中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的含义、概述从采购成本控制、物流成本控制和库存成本控制三个方面为企业成本控制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企业成本控制的定义、采购成本控制、物流成本控制、库存成本控制和总结五个方面。 一、成本控制的概念 申晋霞(2011)在《浅议企业成本控制》中指出:“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成本控制管理的含义即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二、采购成本控制 钱茜(2010)在《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研究》中指出:“通过对采购流程的分析、准时采购模式、采购商品分类管理、引入价工程(VE)理念,四个方面对采购控制进行了系统分析,在实际经营中我们也有考虑到人的因素,即培养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企业责任心。”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采购成本控制不仅仅是材料采购的控制还有考虑到企业员工对采购成本控制的影响。

唐怡铮(2005)在《刍议完善集中采购内部控制》中指出:“通过介绍美国、加拿大、韩国、香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集中采购制入手,以我国人民银行为例,分析了我国人民银行的集中采购制度,剖析影响集中采购的各种因素,进而提出防范腐败、加强集中采购内部控制建设的措施。” 1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采购内部控制建设对于企业采购成本控制具有重大的意义。 丁玲美(2009)在《企业采购内控制度的建立与运作》中指出:“以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中,立足于市场变化提出企业采购业务越来越难以把握,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内部控制中采购方式、采购计划、采购程序、采购成本四大方面的建设。”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企业建立采购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对于内部控制的建设要从四大方面进行。 三、物流成本控制 王桂芳(2011)在《试论如何控制企业物流成本》中指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物流管理成为经济领域的热点。物流管理的基础和关键在于物流成本管理以及物流成本的有效控制。物流通常被称为第三利润源,因此物流部门以及物流企业都重视控制物流成本,以更小的成本投入提供更好的服务。”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物流成本控制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顾煜(2005)《物流成本层次性分析与优化途径探析》中指出:“将企业的物流成本划分为战略成本、经营成本和作业成本三个层次,通过对不同层次的物流成本、价值分析,建立基于外部扩展供应链、贯穿于企业生产制造过程或顾客价值提供全过程的横向物流成本控制系统以及贯穿于物流战略资源层次、经营管理层次和作业层次的一体化纵向成本控制体系。”

精益生产学习心得

精益生产学习心得 在没有学习精益生产相关知识之前,我对精益生产的了解很少,虽然也听说过精益生产的内容,但是对其内涵却不了解。通过学习,我对精益生产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精益生产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结果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 精益生产方式的实质是管理过程,包括人事组织管理的优化,大力精简中间管理层,进行组织扁平化改革,减少非直接生产人员;推行生产均衡化同步化,实现零库存与柔性生产;推行全生产过程(包括整个供应链)的质量保证体系,实现零不良;减少和降低任何环节上的浪费,实现零浪费;最终实现拉动式准时化生产方式。它与传统生产方式的区别主要表现为:改变了品质控制手段;消灭(减少)了各种缓冲区;增加了职工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培训职工并与职工交流;仅在需要的地方采用自动化;精益组织结构。 精益生产方式既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又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实施精益生产方式就是决心追求完美、追求卓越,就是精益求精、尽善尽美,为实现七个零的终极目标而不断努力。它是支撑个人与企业生命的一种精神力量,也是在永无止境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的一种境界。 目前,有很多中国企业也在推行精益生产,但是效果却不理想,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1、管理者的观点没有及时转变或是转变不彻底,没有形成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管理理念,在很多时候还保留着得过且过的思想,用原来的管理方式来处理问题; 2、“急功近利”思想作祟,遇到困难时容易放弃,每一种新的管理方式推行的时候,都会有一些适应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不管是管理者还是生产工人都会感觉不舒服,容易出现一些问题,甚至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益,这时,高管如果不能痛下决心的话,就会导致精益生产很难推行; 3、部门工作不协调,互相推诿,缺乏整体配合,这是在很多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精益生产是一种全过程的管理方式,在很多时候需要的是团队合作、跨部门统一协调,只靠一个人、一个部门是很难实现精益生产的;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本控制文献综述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文献综述 论文(设计)题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本控制

目录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1.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和特点 1.2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和目的 1.3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任务 1.4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原则 2、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3、强化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措施及对策 3.1近期对策 3.2远期对策 4、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1.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和特点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指在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

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始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的对象是工程项目,由于项目是一次性的,而项目成本由于其结构、规模和施工环境各不相同,各项目成本之间又缺乏可比性,各项目随着这个工程的完工而结束其历史使命,因此工程项目部是施工企业效益的源头。 其主要内容应包括:施工组织管理、劳务费用管理、机械及周转材料租赁费用的管理、材料采购及消耗的管理、管理费用的管理、合同的管理、成本核算这七个方面。这七个方面不难看出前六个都是属于“过程管理”,涉及的人员多,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是可变的,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的工程的成本开支,所以称为主动控制;最后一方面的成本核算,是静态的、不变的、无法改变的结果,只能对今后管理起指导与借鉴作用,因而称之为被动控制。 1.2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和目的 目前建筑企业市场全面开放,全面推行招投标制,管理机制日趋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利润的空间已经很小,施工企业要想创造效益,唯一的出路就是强化内部管理,苦练内功,向内部挖潜要效益。因此,加强企业项目成本控制是目前非常现实的途径。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1.3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任务 (1)做好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a划清工作成本与其他费用的界限 b做好施工定额及施工预算的管理 c建立并做好各项成本信息工作 d建立与健全各项制度 e做好各级成本管理人员的培训 (2)做好成本计划工作,严格进行成本控制,加强预算管理,做好量算分析对比,编制成本计划,严格进行成本控制。 1.4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原则 建筑项目成本管理原则是成本管理的基础和核心,项目部在对施工过程中进行成本管理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成本最低化原则 建筑项目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不断降低项目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最低的目标成本的要求。在实现成本最低化原则时,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的成本最低化。一方面挖掘各种降低成本的能力,使可能性变为现实;另一方面要从市场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方案,并通过主观努力达到合理的最低成本水平。 (2)目标管理原则 目标管理的内容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目标和修正目标,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即PDCA循环。一个工程项目是由许多个单项工程组成的,每个单项工程也应具有相应的成本目标。因此,应将一个工程项目的总成本目标逐个细化,落实到施工班组,签订成本管理责任书,使成本管理自上而下形成良性循环,从而达到参与工程施工的部门、个人从第一道工序起就注重成本管理的目的。 (3)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各部门、各班组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成本控

生产成本降低方案

制造性产品成本控制因素 一、总论: 说到成本影响因素,广义的讲:是一个公司整体的事情-----公司的策略、公司员工、部门甚到每项制度及制度的执行情况都会影响到成本。但我现在要讲的是狭义的生产成本,因此首先是想到是产品生产成本结构;一般财务上对成本构成分类如下:直接原料、包装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前三项比较好理解,只有制造费用包含比较复杂一些,但最简单的理解为生产产品所付出成本(仅指生产系统)除前三项之外的费用,如动力费,生产设备折旧费、厂房租金或厂房费用摊销、辅助生产消耗品、简接生产人员福利(简接生产人员是指生产系统非直接生产员工,一般不包括财务、总务、人事、采购与资讯部门及行销部门)、设备维修费、办公费、差旅费及餐费等等。即便是生产成本,影响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生产系统的事情,但我现在要讲的也只是直接影响的方面。 二、关于成本控制因素: 1、原料成本(含包装材料)控制:食品类产品成本结构中,一般原料都是占主要 部分的,很多都占总成本的50%以上,如果含包装物的话就更高了(包装一般占15%左右),因此这也是控制成本方案中的重中之重。原料成本的控制是多方面的,现分别进行描述: ⑴原料成本首先从采购谈起:影响原料成本的第一直接要素就是原料价格与原料品质;另外就是是否及时准确的交货。如果把人的一些素质用先天与后天来比较的话,那这些就是产品成本中的先天因素。而这几个方面的因素是采购部门负主要责任的,特别是原物料的价格,这就对采购人员要求就比较高,并要有明确的采购机制与监督机制,而不是靠个人行为来自律的。原料品质也一样,虽然品质验收还有品质部门来把关,但供应商提供产品品质保证是前提,是基础,再说验收也不过是抽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