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修辞手法练习(答案版)

高考语文 修辞手法练习(答案版)
高考语文 修辞手法练习(答案版)

修辞手法

修辞的概念:

从理论上讲,修辞就是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技巧。广义地说,它是指对文章的用词、造句,以至谋篇布局的斟酌和推敲;狭义地说,它是使语言形象生动的一些具体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修辞方式(也叫修辞格)。

修辞的整体作用:

①有助于提高说话水平和写作能力、阅读和欣赏能力。

②有助于提高语言修养和语言美的水平。

③有助于社会信息更准确通常地表达。

一、修辞的种类

常见的修辞手法,很多很多。你知道哪些?

高考常考:

二、课标版考纲要求掌握的九种修辞手法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食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食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表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构成比喻的条件:

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等联接。常见形式是:甲是乙。例如: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造句:

(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的比喻词中“是、成了、变成”等联接。典型形式是:甲成了乙。例如:

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成了水墨山水。

造句:

(3)借喻

不出现本体和喻词,直接叙述喻体。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

最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造句:

(4)博喻:

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

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造句:

3、比喻的作用: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

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二)比拟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做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1、分类

(1)拟人:把事物当作人,写出和人一样的感情和动作。例如:花喜鹊格格地笑起来。

天上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造句: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例如:他赶忙竖起耳朵听讲。

他骄傲自满,尾巴都翘上天了。

造句:

2、比拟的作用:

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3、比拟和比喻的不同点

(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摸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三)排比

1、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2、排比的种类:

(1)成分排比

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

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造句:

(2)分句排比

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培根)

造句:

3、排比的作用:

①内容集中,增强气势。

②叙事透辟,条分缕析。

③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四)借代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得人或事物。

1、种类

(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例如:

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造句:

(2)具体代抽象例如: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造句:

(3)专名代泛称例如:

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造句:

(4)形象代本体例如:

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造句:

(5)部分代整体例如: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造句:

(6)结果代原因例如:

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造句:

(7)原料代本体例如:

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造句:

2、借代与借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

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2)不同点

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例: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

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3、借代的作用: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

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五)夸张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1、分类

(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造句: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造句: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造句:

2、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

(1)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

例: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2)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例:苦干一个月,胜过两个月。

(3)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3、夸张的作用:

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六)对偶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相类、相关或相反意思的修辞方式。

1、对偶的种类

(1)正对:上下句意思相近、相似、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造句:

(2)反对:上下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造句: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造句:

2、对偶的作用:

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七)反复

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例如:

①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1、反复的种类:

(1)连续反复:接连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其他词语间隔。例如:沉默呵,沉默呵!(《纪念刘和珍君》)

造句:

(2)间隔反复:重复运用的词语或句子中间间隔其他词语或句子。例如: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纪念刘和珍君》)

造句:

此外,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也可以交错使用。

2、运用反复要注意的问题:

反复和重复不同,重复是语言的啰嗦,是一种语病。运用反复切忌为反复而反复,必须具有充实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感情,要从表达的实际出发决定是否运用。

3、反复的作用:

①用于说理文章,起强调作用。

②抒情写景,感染力强。

③承上启下,划分层次。

(八)设问

设问是故意从正面提出问题,随即作出回答,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例如:

学习靠的是什么?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无限的努力。

造句:

(九)反问(反诘)

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意思的修辞方式。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例如:

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用否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1、反问的作用:

语气强烈,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能激发读者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2、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确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三、其他修辞手法

(一)反语

反语就是以说反话(正话反说、反话正说)的方式来加强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式。

1、讽刺性反语例如:

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2、非讽刺性反语例如:

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自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二)对比

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进行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是好的显现的更好,坏的显现的更坏。例如:

有些人或者,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

(三)映衬(衬托)

映衬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先描写与之有关联的事物作为陪衬烘托的修辞方式。映衬,按主要事物和衬托事物之间所呈现出来的不同关系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

1、正衬

即陪衬事物和主要事物朝着相同方向变化。例如: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进故乡时,天气又隐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不禁悲凉起来了。(这里用荒凉萧条的环境和氛围,衬托作者悲凉的心情)2、反衬

即陪衬事物和主要事物朝着相反方向变化。例如: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用“……但我还觉得船慢”反射“我”的急切心情)

衬托与对比的不同点:

①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不分主次;衬托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事物和被衬托事物来,有主次、偏正之分。

②对比常用于论述,衬托常用于描写。

(四)顶针

顶针是句末的词语作为下一句开头的词语的修辞方式。例如:

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顶针具有连续的特点,这种语言形式适用于表现客观事物间的递相依存的关系。只有事物确实具有这种关系时方可使用,否则就会变成文字游戏。

(五)通感(移觉)

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可分为形容通感(如例①)和比喻通感(如例②、例③)。例如:

①红杏枝头春意闹。

②微风吹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③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通感也不仅仅是感觉器官的沟通,有时也有可能用某种感官去感受不属于某种感觉范畴而本身比较抽象的事物。例如:

①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

②轮季节,北方也许正是搅天风雪,水瘦山寒。

(六)互文

指诗文的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例如: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琵琶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

三、迅速找出修辞

熟记概念+找关键词(如:出现“是”、“犹如”等词分析是不是明喻;反复出现的词语分析是不是反复等等)+分析上下文+反复练习

四、高考修辞题型解析

1、指出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修辞的作用(结合文意)

2、分析运用修辞手法作用

结合文意写修辞的作用

3、通过仿写、扩写、变换句式等形式考查

仿写:命题者提供一定的语境,考生参照提供的条件模仿写作。要注重句式,修辞,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4、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考查

5、通过作文考查

高考语文修辞手法练习答案版

修辞手法 修辞的概念: 从理论上讲,修辞就是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技巧。广义地说,它是指对文章的用词、造句,以至谋篇布局的斟酌和推敲;狭义地说,它是使语言形象生动的一些具体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修辞方式(也叫修辞格)。 修辞的整体作用: ①有助于提高说话水平和写作能力、阅读和欣赏能力。 ②有助于提高语言修养和语言美的水平。 ③有助于社会信息更准确通常地表达。 一、修辞的种类 常见的修辞手法,很多很多。你知道哪些? 高考常考: 二、课标版考纲要求掌握的九种修辞手法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食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食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表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构成比喻的条件: 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等联接。常见形式是:甲是乙。例如: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造句: (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的比喻词中“是、成了、变成”等联接。典型形式是:甲成了乙。例如: 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成了水墨山水。 造句:

(3)借喻 不出现本体和喻词,直接叙述喻体。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 最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造句: (4)博喻: 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 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造句: 3、比喻的作用: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 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二)比拟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做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1、分类 (1)拟人:把事物当作人,写出和人一样的感情和动作。例如: 花喜鹊格格地笑起来。 天上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造句: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例如: 他赶忙竖起耳朵听讲。 他骄傲自满,尾巴都翘上天了。 造句: 2、比拟的作用: 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3、比拟和比喻的不同点 (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摸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三)排比 1、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2、排比的种类: (1)成分排比 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 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造句: (2)分句排比 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培根)

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及练习题

小学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及练习题 小学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2、拟人: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排比就是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夸张:夸张就是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设问:设问就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6、反问:反问就是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一、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2、看他的样子,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 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9、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10、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 11、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 12、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13、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14、敌人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二、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 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高考语文常见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高考语文常见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学案博苑 12-05 0547 高考语文常见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如诚信如一枝玫瑰,百花丛中她最美,美得无瑕,美得高贵。送人一枝玫瑰,给世间一缕馨香。诚信,维系世间温情的纽带,有了你,人们不再感到冬日的

严寒,有了你,人们时刻感到春天的温暖。诚信,人类精神的缔造者,有了你,世间少一些尔虞我诈,少一些世态炎凉。 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飞鸣的利箭。 小小的三角帆,是一支彩色的大翅膀。 2.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如腾跃时,模样像是欢乐;打旋时,模样像是眩晕;倾斜时,模样像是胆怯…((张歧《信念——看帆板表演》) 老人们真幽默,吃着西瓜与夏天告别,说是“啃秋”。人们终于迎来了新秋,迎来了这楚楚动人的新娘子。秋山,变得丰腴起来了;秋水,变得温柔起来;秋风,变得凉爽起来了;秋云,变得淡远起来。 3.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如:你们是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革命加科学将使你们如虎添翼,把老一代革命家和科学家点燃的火炬接下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5.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如四十年别井离乡,雁沓鱼沉;五百个月缺月圆,梦萦魂牵。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句式构成排比,增加语抛,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的思想感情。 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调论证观点的作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7.设问:形式为自问自答。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 在结构上还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使条理清晰的作用。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8.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

【一轮复习】2021届新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项训练(6)修辞方法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训练(6) 修絆方法 1.下列诗词中,不含借代的一项是()。 A.九天闾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谎。 B.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C.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D.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3.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这时,具有惰性的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时的包袱。 B.只有他的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分度,好像在迷恋着理想。 C.已到了春季,这些日子还像寒冬时一样冷得厉害。 D.远远地看见一座椭圆型建筑,像是体育馆。 4.下列各句中,用了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市列珠巩,户盈罗绮,竞泉奢。 B.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C.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D.谈笑间,檣橹灰飞烟灭。 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B.土地说:我要接近天空/于是,山脉耸起。

C.我们将来也不满足,除非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河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 D.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作“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跟手蹑脚,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 6.下列诗句中没有釆用即景起兴手法的一句是() A.鸟何萃兮蘋中,境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B.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華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C.燕草如碧丝,秦朵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斷肠时。 D.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7.同“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一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无边落木莆莆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8.下列俗话所有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弹打出头鸟 A.化干戈为玉帛 B.强扭的瓜不甜 C.饭后三百步,不用进药铺 D.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9.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C.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D.开轩而场圃,把酒话桑麻。 10.选出与“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修辞手法不 同的一句() A.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B.鸟抛软语丸丸落。 C.风来花底鸟声香。 D.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精品】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题含答案

【精品】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 1.下列语句,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A.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 B.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C. 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D. 蔡老师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答案】 D 【解析】【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A、B、C句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D都是比喻。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年轻的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摆脱束fù。然而青春的岁月不会一番风顺,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tuó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航船历经风浪,但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驶向理想的彼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轻的我们相信只要拥有一幅轻灵的翅膀,就能在无际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fùtuó 束________开________ (2)画线的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3)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一组排比句。 然而青春的岁月不会一番风顺,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tuó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航船历经风浪,但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驶向理想的彼岸;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缚;拓 (2)番——帆;幅——副。 (3)或许青春的天空时有阴霾;但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追求自己的一片蓝天 【解析】【分析】(1)“缚”易写成同音字,形近字等。 (2)“帆,副”均同音字误写。 (3)注意例句的句式,其句式为“或许青春的……,但我们有足够的……”,前一个省略号内写出可能遇到的困境,第二个省略号内写我们的自信与勇气等会带来的结果。 故答案为:⑴缚;拓; ⑵番——帆;幅——副。

初中语文 修辞手法练习题(含答案)

一、要点梳理 修辞手法指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初中常考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引用、对比、反语、反复、借代。除此之外,语文知识中的修辞手法还有:白描、顶真(又名联珠)、互文、回环、双关、用典、引用、谐音、歇后、通感(又名移觉、移就)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 修辞手法 知识精讲

二、方法点拨 (一)提问方式 1.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2.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该段文字。 3.这段文字好在哪里? 4.请分析这句话的表达特色。 (二)答题模式 例1:怎样理解下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的表达作用? 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 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

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答:此处运用了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说“知音的传说”可以“发出细微的声响”,又将其比作飓风,发出“咆哮”,将“知音的传说”物化,具象化,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 例2: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对第一段加以赏析。 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他们站立的姿势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类无法模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到恰到好处,浑身披满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等待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大树,小树,团团的树,形态偏颇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很快,这一刻就会消失,剩下一个骨架支楞的荒野者。 但是树有过忧伤么? 但是树有过拒绝落叶的离开么? 答:作者运用拟人、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指出修辞)。从形、声、色等角度描写了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告别仪式上端庄的表情、高雅的姿势、辉煌灿烂的景象(写出内容),表达了作者对秋光里的“黄金树”由衷的赞美(表达的感情),为文意的转折做铺垫(从形式上看作用)。 考点:修辞手法判断及分析表达效果。 重难点: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比等修辞。 易错点:常考修辞手法辨析不明,结合文章分析表达效果不够准确、全面。 题模一:单一修辞手法作用 三点剖析 题模精选

小学语文常用的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常用的修辞手法 一、比喻(俗话叫打比方) 一种是明显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象、好像、似、好似、若、如、如同等。 如: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另一种是暗暗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是、成为、变为等。 如: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像”字句非比喻句的五种情况:表示比较;表示举例;表示猜测;表示联想;表示说明。怎样识别“像”字句是否是比喻句呢?这就要看句子是否同时具备了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像”字前后要有两个不同类的事物;二是这两个事物要有相似点。如果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就是比喻句;否则,那就不是比喻句。 二、拟人 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的方法。运用拟人的方法可以使人觉得生动、形象、亲切。 如:花儿在向我招手。 三、夸张 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所要描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的写法叫夸张。 如:同学们在巴掌大的操场上做操。 四、排比 用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一些句子或词组排列起来,表达意义密切相关的内容,借以增强语气。 如:下课了,同学们有的在打球,有的在做游戏,有的在看书。 五、对偶 对偶句结构整齐匀称,读起来琅琅上口。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六、反问 明知答案而问,答案在问话之中,用疑问的语气表达与字面相反的意义,只为加强语气。 如:如此好的佳作,我怎能不喜欢呢? 七、设问 明知答案而问,答案在问话之后,即自问自答,用疑问的语气引人思索,强化语气。 如:学语文难吗?不难。 八、疑问 有疑而问,不知道答案。 如:今天会下雨吗? 九、对比 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高考语文重要知识点: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高考语文重要知识点: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本文是关于高考语文重要知识点: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感谢您的阅读! 高考语文重要知识点: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能力层级为D.该考点包含两个重要信息:一是命题范围为“常见”,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和反问等9种修辞手法;二是考查要求为“正确运用”,表明高考试题不直接考查修辞手法的概念,而是结合语言环境进行动态考查,即对修辞手法进行判断、理解和运用。设问、反问与新增的反复成为近两年高考考查修辞手法的重要内容,往往与其他修辞手法放在一道试题中考查。其考题主要是融在表达、阅读、鉴赏、写作中,以选择题或简答题的形式出现,且多与其他表达方式结合起来考查。具体体现为对反复、设问和反问效果的鉴赏和对反复、设问、反问的作用与修辞效果的理解。 【技法指导】 一、熟悉反复、设问和反问修辞手法的特点,明辨易混的修辞手法 虽说单独考查反复、设问和反问修辞手法的可能性不大,但熟悉其特征及易混修辞手法的区别是运用修辞手法的前提。 1.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地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200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增加了“反复”这一修辞手法。反复具有突出思想感情、加强节奏感的修辞效果,其类型主要

有三:一是词语反复。为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词语,以达到强调的目的。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先生在这里多次使用“沉默”一词,表达了自己对段祺瑞执政府的愤怒和对民众觉醒的期盼之情。二是词组或句子反复。有时为了表达内容或者结构安排的需要,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个词组或句子。如:“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长大成人的山谷。”(铁凝《哦,香雪》)这里连续三次反复使用“原来是这样的”,表明了香雪此时的快乐心情。三是语段反复。这在诗歌和小说中最为常见。如鲁迅在小说《祝福》中不惜笔墨,连续两次重复,以“我真傻,真的”开头的段落,一方面表达祥林嫂丧夫失子后的痛苦心情,一方面也反映了鲁镇上的人们对她的冷漠,有力地批判了摧残中国劳动妇女的封建礼教。 2.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或不直接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设问分自问自答和问而不答两种。 3.反问,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又叫反诘。反问包括用肯定句表达否定的内容和用否定句表达肯定的内容两种形式。如:“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三百行的小说,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做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交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此句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使用反问能加强语气,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4.反问和设问的辨析。设问和反问都是无疑而问,但也有区别。

修辞手法练习题

修辞手法练习题 (一)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比喻排比) 2、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拟人) 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排比) 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夸张) 5、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设问) 6、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反问) 7、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对偶或者对仗) (二)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比喻)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反问)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

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拟人)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拟人) 5、芦苇,一片片,一蔟蔟,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了一道风景。(比喻) 6、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夸张) 7、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设问) 8、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反问) 9、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比喻) 10、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拟人) 11、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对偶) 1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1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 1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偶比喻) 15、姑娘一闪身向外跑,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拟人) (三) 1、蟋蟀在平台上弹琴。(拟人)

高考必备:语文22种修辞手法

1、比喻 (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2、比拟

(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②拟物。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3、借代 (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的种类]12;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③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⑤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⑥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⑦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⑧地名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4、夸张

高考语文常见修辞手法

高考语文常见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如:诚信如一枝玫瑰,百花丛中她最美,美得无瑕,美得高贵。送人一枝玫瑰,给世间一缕馨香。诚信,维系世间温情的纽带,有了你,人们不再感到冬日的严寒,有了你,人们时刻感到春天的温暖。诚信,人类精神的缔造者,有了你,世间少一些尔虞我诈,少一些世态炎凉。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飞鸣的利箭。 小小的三角帆,是一支彩色的大翅膀。 2.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如:腾跃时,模样像是欢乐;打旋时,模样像是眩晕;倾斜时,模样像是胆怯…((张歧《信念——看帆板表演》) 老人们真幽默,吃着西瓜与夏天告别,说是“啃秋”。人们终于迎来了新秋,迎来了这楚楚动人的新娘子。秋山,变得丰腴起来了;秋水,变得温柔起来;秋风,变得凉爽起来了;秋云,变得淡远起来。 3.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如:你们是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革命加科学将使你们如虎添翼,把老一代革命家和科学家点燃的火炬接下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

强烈共鸣。 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5.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如:四十年别井离乡,雁沓鱼沉;五百个月缺月圆,梦萦魂牵。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句式构成排比,增加语抛,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调论证观点的作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7.设问:形式为自问自答。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在结构上还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使条理清晰的作用。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8.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 附2: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铺垫:为主要情节做准备或酝酿高潮到来之前的一系列非主情节。作用: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练习题

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 练习题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练习题 (一)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比喻排比) 2、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拟人) 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排比) 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夸张) 5、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设问) 6、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反问) 7、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对偶或者对仗) (二)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比喻)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反问)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拟人)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拟人) 5、芦苇,一片片,一蔟蔟,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了一道风景。(比喻) 6、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夸张) 7、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设问) 8、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反问) 9、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比喻) 10、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拟人) 11、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对偶) 1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1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 1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偶比喻) 15、姑娘一闪身向外跑,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拟人) (三) 1、蟋蟀在平台上弹琴。(拟人) 2、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比喻) 3、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拟人) 4、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积云。(比喻) 5、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夸张) 6、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比喻) 7、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拟人) 8、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比喻)

语文中常用修辞手法

语文中常用修辞手法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修辞 “修”是修饰的意思,“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后引申为一切的言词。“修辞”本义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所谓好的表达,包括它的准确性、可理解性和感染力,并且是符合自己的表达目的的,适合对象和场合的得体的、适度的表达。修辞运用语言(包括它的书面形式即文字)的特点,同时也受语言特点的制约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针。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 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比喻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甲像乙(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例: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是、成为)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借喻甲代乙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 如: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2【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A: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拟人可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 B:拟物:把人当物写拟物。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拟物)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 种修辞方法。夸张可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我家门前只有巴掌大的地方。 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练习题

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练习题 (一)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比喻排比) 2、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拟人) 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排比)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夸张) 5、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设问) 6、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反问) 7、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对偶或者对仗) (二) <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比喻)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反问)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拟人)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拟人) 5、芦苇,一片片,一蔟蔟,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了一道风景。(比喻) 6、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夸张) 7、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设问) 8、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反问) 9、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比喻) ; 10、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拟人) 11、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对偶) 1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1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 1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偶比喻) 15、姑娘一闪身向外跑,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拟人) (三) 1、蟋蟀在平台上弹琴。(拟人) ! 2、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比喻) 3、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拟人)

高考语文总复习——常见修辞手法及运用

高考语文总复习——常见修辞手法及运用 关于高考语文对修辞手法的考查,《考试说明》明确规定: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能力层级为D。 这些修辞手法都是学生常见、常用或熟悉的。高考试卷中对修辞方法的考查,不考概念,而是考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常用修辞格进行判断、评价及运用的能力。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和运用修辞方法表达的能力。 一、命题特点 (一)近几年命题特点 前几年多以判断选择的形式出现,但近年来更注重对修辞方法具体运用的考查,多以文字题的形式出现,放在以下题中去考: 1、诗歌鉴赏题中,结合诗句内容考查修辞方法的判断和应用效果。 2、文学作品阅读题中,结合文章内容考查修辞方法所表达的内容及作用。 3、语言应用题(第六大题)中,根据表达需要运用修辞方法造句,主要在仿句中考查。 判断选择题型,如: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棉球”这个比喻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 ——后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象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 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 ——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 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用拟物的方法夸大听潮的痴迷程度,形象生动,有感染力。 文字题形式,如:

语文修辞手法专项练习及答案

要点 1. 比喻: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打比方的双方要有共同特征。 2. 拟人: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 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 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 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6. 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7. 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或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 修辞专项练习及答案 一、判断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 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2. 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 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4.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 这件事怎么不是你的错呢?() 6.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7. 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8. 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9.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二、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一到两种。 1. 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 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3. 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4. 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5. 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红晕一样。() 三、在下列各句中挑出反问句和设问句,并在句后括号内注明。

语文常用修辞手法实例解析

语文常用修辞手法实例解析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比喻的三要素 (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好像、若、似乎、似的、好似、如、犹如、放佛、好比、一样、成了、变成、是…… 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比喻句? 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句,但未必就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典型例句 (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山水》 (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美丽的小兴安岭》 2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判断要点 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拟人的作用 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将什么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典型例句 (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舞蹈。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5)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 3夸张 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一定要注意:对某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毫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夸张的种类 (1)扩大夸张对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 (2)缩小夸张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高考语文修辞手法讲解教案

——修辞手法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 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裳,坐在绿洲上。 (猜一植物)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拟人比喻) 请大家猜猜谜语 广告修辞大擂台 辨认广告语中的修辞手法 1、白丽美容香皂的奥秘所在,今年20,明年18。(香皂) 2、一天一片好营养,年龄不随时间长。(保健品) 3、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白酒) 4、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汽车) 5、给电脑一颗奔腾的心。(处理器) 6、年光似鸟翩翩过,时装如棋日日新。(服装) 7、人生仿佛表上的指针偶尔分离,但始终有相逢的一刻。(手表) 8、柔似女儿情,暖若父母心。(内衣) 9、只融在口,不融在手。(巧克力) 广告修辞大擂台 10、××广告做得好,不如××冰箱好。 (电冰箱) 11、情系中国结,联通四海心。(电讯) 12、美好生活从头开始。(理发) 13、亚洲皮鞋,足下生辉。(皮鞋) 14、裁剪春夏秋冬,风行东西南北。(服装) 15、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彩电) 16、诱人的貌,迷人的音,醉人的心,喜人的价。(收音机) 17、药材好,药才好。(药品) 18、赤橙黄绿表蓝紫,天上长虹落人间。 (彩电) 常见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比拟 C、借代 D、夸张 E、对偶 F、排比 H、设问G、反问 一、比喻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比喻 1.猫在稿纸上踩了几朵小梅花。 2.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3.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4.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5.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像丛飞、白芳礼等。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江苏省】2017届高考语文-修辞手法-专题练习(二)及答案

江苏省2017届高考语文专题练习(二)修辞手法1?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A ?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B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C.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D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A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B.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C.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D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4?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 .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B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干戈未定欲何之,一事无成两鬓丝。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A .夜已将它黑色的翅膀张开在神州大地上。 B ?她眼眉下的一湾秋水闪耀着火一般的激情。 C.天幕上,群星闪闪烁烁,静静地俯瞰着黑魆魆的地面。 D .即使有生花妙笔也难述说极光的神采、气势、秉性脾气于万一。 7?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A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B.当土地召唤我去收割的时候,一条被太阳翻晒过的河流在我身躯上流淌。 C.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两岸还荡漾着我优美的思想。 D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8?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 A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B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C.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D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9.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C.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D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10.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B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C.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D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11.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C.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D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12.下列歌词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屋檐如悬崖/风铃如沧海/我等燕归来(《千里之外》) B .幽幽岁月浮生来回/屏风惹夕阳斜(《花恋蝶》) C.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沧海一声笑》) D .春风修剪着长发/彩蝶送来了发卡(《春姑娘的相思》) 13.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余光中《乡愁》) B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雨巷》) C.海笑了/给我看/会游泳的鸟/会飞的鱼/会唱歌的沙滩(顾城《规避》) D .我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4.下列语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