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档案说明

脱贫攻坚档案说明
脱贫攻坚档案说明

脱贫攻坚档案资料整理说明

二、“一户一档”资料的完善

(一)主要内容

每个对象户的“一户一档”资料都应具备以下12-15项,缺一不可。

●2014年有3项

1.申请书

年贫困户登记表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调查表

●2015年有“4+2”项

年帮扶计划书

5.入户调查登记表

6.两不愁三保障佐证

7.民生政策佐证材料(有享受民生政策的需提供)

年年底农民纯收入调查表

9.全家外出证明(外出需要提供)

●2016年有“2+1”项

年贫困户脱贫越线(巩固脱贫)计划书

年贫困户信息采集表

12.家庭成员增加减少表(有增减的家庭需提供)

●其他资料有3项

13.月帮扶台账(从2015年8月每月1次,)

14.入户帮扶照片等佐证资料必须具备,并尽量多反映。

15.《扶贫手册》

(二)有关要求

重点注意10个方面:

1.《扶贫手册》,必须全部统一用新版。老版本尽量收回销毁。此次县上督查很多家里拿出来还是老版本,新版本倒还没有。

2.入户调查表。到户帮扶计划要与《扶贫手册》上的脱贫计划总体一致。

3.人均纯收入调查表。一是要以家庭为单位,按实际人口进行计算。二是数据要准确、切合实际、符合逻辑。三是收入、支出要细化到每一小项中去,小项中没有列出备选项的,要根据实际填写上去。特别是“其他收入”,不能只写一个总数字,要写清楚具体是什么,分别是多少。

4.所有“一户一档”资料要做到真实可信。相关算账,基本情况要一一对应,前后呼应。比如全家长期外出的,规划的项目原则上就不会出现种地、发展畜牧等。2015年《扶贫手册》、农民人均纯收入调查表、入户调查登记表在内容上和算账要总体一致,不会出现《扶贫手册》有地3亩,家庭总收入2万,农民人均纯收入调查表总收入3万,入户调查登记表收入4万,有地5亩的逻辑问题。

5.帮扶计划书的内容原则上要和《扶贫手册》一致。要具体可行,合乎对象户实际,它是该户一年的指导方针,不要闭门造车,敷衍了事。

6.有全家外出的村上要开具全家外出的证明。与此相对应:该户的帮扶计划就不应有发展农牧产业等内容。

7.每月的帮扶台帐要具体可行。不要写一些诸如“宣传政策”、“提供就业信息”毫无内容的帮扶举措,应具体明白,

并和《扶贫手册》保持一致。

8.已享受民生政策情况要有佐证资料。贫困户享受的个案政策本来就不太多,如果这些光明正大享受的政策都不反映出来,确在三大保险、慰问金、免费体检等普惠政策绞尽脑汁,就是舍本逐末。比如低保兜底的、公益岗位解决就业的、大学生毕业实习就业的、孩子读书的、困难救助的、高山生态的、危房改造的,等等,都必须一一反映,提供相关证明、收具复印件、名册复印件等。

9.“两不愁,三保障”要有佐证资料。如房屋照片、就学证明、医保缴费收据复印件等。

10.入户走访、驻村帮扶要有佐证资料。如走访图片、记录等。

一、《扶贫手册》的填写

(一)贫困户基本情况

1.年龄:要反映户主2015年的年龄。

2.家庭人口:以实际人口为准。一是户口簿上有,但人实际不在一起生活的不算,如因结婚、参加工作、失踪、死亡等。同时,要在后面的“贫困户家庭重要事项动态记录”中记载清楚。二是户口簿上没有,但人实际在一起生活的要算,如结婚新增人口、未上户口的小孩等。同时,要在后面的“贫困户家庭重要事项动态记录”中记载清楚。三是因征地就地农转非且由国家交养老保险的人口,不作为家庭人口,但其收入若用于该贫困户家庭,可以计入转移性收入。

2.联系电话:要再一次核实,能够接通,确保民调对象户说得清楚,尽量留理解能力底,老幼弱残的电话。

3.开户银行最好是农商行,户主卡号。

4.致贫原因:一定是真实原因,便于中市县入户调查问卷。

5.耕地面积:脱贫计划里的耕地面积,多于自己所属耕地面积的,要把多余面积的来源备注清楚,如代耕、土地流转等;少种的不管。

6.是否危房:应实事求是反映。

7.建档时间:我街道所有贫困户建档时间均为2014年,不写月、日。尽管有的贫困户是2014年以前纳入建卡贫困户的,但2014年我县进行了一次贫困户再识别,故请逐户宣传,全街贫困户均2014年建档。

(二)贫困户家庭成员基本情况

1.前5项必填。

2.残疾情况:无残疾不填,有残疾页脚的填写说明填写。

3.就学情况:非在校学生不填。在校学生按页脚的填写说明填写。

4.劳动力情况:必须按要求填写。

(三)脱贫计划

1.《扶贫手册》上的脱贫计划要与《入户调查表》中的到户帮扶计划、帮扶计划书(巩固计划书)总体一致。

2.要把脱贫计划明细内容填写具体。比如:外出务工,要写清楚到底是几人;种养项目,要写清楚到底种养什么,数量多少;等等。

3.项目名称是大类,计划内容要具体到类别、数量,帮扶方式;计划措施要写明帮扶的主体和帮扶的具体办法;预计收入要实事求是,合乎逻辑。

(四)民生政策扶持情况

要把2016年已享受的民生政策及时予以记录,做到动态更新。

(五)帮扶记录

1.帮扶主体不仅要反映帮扶责任人、还要适时反映工作队、村“两委”的记录。

2.帮扶内容务必真实详尽,内容具体详实。

3.贫困户签字务必本户成员签署,全家外出的注明即可,不要代签。

(六)收入情况

1.算账要实事求是,和贫困户共同算账,切勿闭门造车。

2.收入情况要合乎该贫困户的年初规划和平时的帮扶记录,比如全家外出就不会出现生产经营性收入等。

3.收入和支出应该对应,比如收入有农业收入,支出就应有生产经营性支出。

4.其它支出必须注明名称和金额。

(六)贫困户家庭重要事项动态记录

要及时填写,并将相关佐证资料,如家庭成员自然增加、减少表,放入“一户一档”中。

二、关于“一户一档”

总体要求:按2014—2016年的时间顺序,收集整理全过程资料。重点注意六个方面:

1.《扶贫手册》,必须全部统一用新版。

年建档立卡相关资料中,必须要有农户申请书、贫困户登记表、2013年人均纯收入调查表等。

年动态调整相关资料。

(1)入户调查表。到户帮扶计划要与《扶贫手册》上的脱贫计划总体一致。

(2)人均纯收入调查表。一是要以家庭为单位,按实际人口进行计算。二是数据要准确、切合实际、符合逻辑。三是收入、支出要细化到每一小项中去,小项中没有列出备选项的,要根据实际填写上去。特别是“其他收入”,不能只写一个总数字,要写清楚具体是什么,分别是多少。

4.已享受民生政策情况要有佐证资料,如相关证明、收具复印件、名册复印件等。

5.“两不愁,三保障”要有佐证资料,如房屋照片、就学证明、医保缴费收据复印件等。

6.入户走访、驻村帮扶要有佐证资料,如走访图片、记录等。

此外,2016新增的贫困户资料,要有贫困户申请书、2015年人均纯收入调查表、2015年贫困户信息采集表。

三、关于综合台账

(一)民生政策台账

民生台账要与扶贫手册一致,镇、村资料要一致;每个台账中的内容要分成2015年、2016年两部分。

1.教育。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如就读学校、年级、班级等;享受政策资助的情况,如营养午餐、寄宿生生活补助费等;接受捐赠资助的情况。

2.医疗。包括因病致贫户的基本情况,如主要病种;参加新农合的情况;大病医疗补充保险、意外伤害小额保险、医疗救助情况。

3.住房。包括C、D级危房改造,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住房保险情况。

4.金融扶贫。享受扶贫贷款的情况。

5.就业。以最近开展的摸底调查情况为准。

6.民政。包括低保兜底、民政救助、残疾救助等。

7.养老保险。全村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员名册及实际参保情况。

(二)脱贫攻坚项目台账

凡是2015年以来,在该村实施和计划实施的项目,都应纳入台账,不能仅局限于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县级部门下达的项目,如社会其他方面帮扶的项目。

(三)产业发展台账

1.主导产业。包括类别、规模、分布,以及带动农户户数、贫困户具体名单。

2.新型经营主体。包括类型、名称,以及带动的农户户数、贫困户具体名单,利益联结方式、带动方式等。

(四)结对帮扶台账

1.帮扶人发生变化、帮扶人联系方式发生变化、贫困户联系方式发生变化的,台账都要及时更新。

2.贫困户的联系方式,不一定非要填户主,应当填写最熟悉情况的家庭成员的联系方式。

3.联系方式,原则上应是手机。

四、关于其他档案

原则上按照丰扶组办发〔2015〕21号、丰扶组发〔2015〕69号文件、丰扶组发〔2016〕5号等文件的要求,分门别类规范整理。重点强调其中的四个方面:

(一)2014年建档立卡、2015年建档立卡“回头看”、2015年动态调整档案,有错误的必须修正,不全的必须补齐。

(二)驻村工作档案

内容应当包括工作计划、《工作日志》、工作总结、汇报材料、入户走访照片、会议记录等。

(三)结对帮扶档案

1.结对帮扶相关文件;

2.结对帮扶台账;

3.帮扶部门的帮扶计划、总结;

4.入户走访、开展帮扶工作的照片。

(四)教育培训档案

内容主要包括培训人员花名册、签到册、培训内容、培训工作的图片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