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考试试卷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考试试卷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试卷

命题人:徐晓华审题人:徐晓华 2018年11月12日

说明:1.全卷共10页.

2.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100分.

3. 答题时;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

..

卡上;

...并用黑色签字笔

.....填写相应信息.请考生按要求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78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2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1、习近平指出:真正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这启示我们()

A.学习是人的天性

B.要有自觉主动学习的态度

C.生活中点滴都是学习

D.如果不学习;人的生命将会枯萎

2、对“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理解全面的是( )

A.学习是一项苦差事

B.学习范围广泛;学无止境

C.学习如同漂流在海洋中;没有任何方向

D.学习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但这个过程是苦乐交织的

3、笛卡儿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下列学习方法属于最好的是( )

A.早起晚睡;熬夜苦读

B.既符合学习规律又适合自己的方法

C.老师的经验之谈

D.学习成绩最好的同学介绍的方法

4、黄雪峰在自己的成长记录本上写道:“本学期学习退步的主要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

率不高.”黄雪峰认识自我的途径是( )

A.他人的态度

B.考试的成绩反馈

C.自我观察和反省

D.集体综合评价

5、马云在开学第一课的演讲中说到;一个人要想幸福一定要有梦想;一个人可以乱想;但是不

可以不想.你去想;你就会做得到.这说明()

A.只要有梦想;就一定会实现

B.人类需要梦想;社会才能发展与进步

C.梦想可以激发生命的激情和勇气;使生活更幸福

D.梦想随着成长变得越来越理性;符合自我和社会的需要

6、中学生李强在游戏厅里结识了一个社会青年.有几次李强在游戏厅里花光了钱;都是这个人

借钱给他;李强还跟他学会了抽烟、喝酒.你觉得李强应该( )

A.与这个青年继续交往;因为这不影响大局

B.继续和他交往;可以学到许多新东西

C.不要再与他往来;否则就会影响自己的成长

D.顺其自然;多认识一个朋友没坏处

7、李晓同学是班里的学习尖子;当同学向他请教问题时;他总是说:“真笨;这么简单的题都

不会;自己看.”后来;同学们都不愿搭理他了;他感到很孤独.这是因为他( )

A.不讲“哥们儿义气”

B.不懂得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方法

C.对同学不够宽容

D.太聪明

8、金秋九月;我们成为中学生;开始了人生的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 )

A.是最宝贵的阶段

1 / 5

B.是最富有挑战的阶段

C.为我们一生奠基

D.是成长的最关键阶段

9、“经验、环境和遗传造就了你的面目;无论是好是坏;你都得耕耘自己的园地.”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生理上的特征是自己能够决定的

B.应该接受现实;学会欣赏自己

C.生理上的特征是自己能够控制的

D.人们只能以消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外表

10、目前;许多初中生总觉得自己与父母之间隔着一堵“心墙”.要拆除这堵“心墙”;正确的做法是( )

A.凡事依赖父母

B.拒绝与父母交流

C.主动和父母沟通

D.事事自作主张

11、进入中学;徐明同学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于激励他()

A.每天都有新形象

B.不断自我超越

C.不断树立新目标

D.每天都有新发现

12、“人永远是要学习的.生命终结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这句话启示我们()

A.学习可以提高品德修养;增长知识才干

B.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

C.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学习完善自我

D.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讲究学习方法1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可从心里方面来认识自己

B.可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

C.可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D.人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

14、“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求短;智者难为谋.”从认识自我的角度看;这句话形象地说明()

A.认识自我很困难;没有必要认识自我

B. 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能促进自身发展

C. 人的优势和不足是天生的;后天无需努力

D.人都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15、“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要()

A.欣赏自己的不完美

B.接纳自己的全部

C.做更好的自己

D.有清晰的自我形象

16、俗话说:玻璃与金子相会;便会有宝石的光辉;愚人与智者接近;也会变得聪明.这句话的寓意是( )

A.选择朋友要看这个人对自己是否有利

B.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坦诚相待的基础上的

C.真正的友谊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D.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17、激发自己的潜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以下是同学激发潜能的做法;不可取的是()

A.王芳的理想是当一名作家;于是她每天都坚持写一篇文章

B.杨林将班上学习成绩优秀的王斌作为自己的榜样;努力赶超他

C.李珊树立了远大目标;并下定决心只做大事不做小事

D.陈彤在考试前总是对自己说:“我是最棒的!”

18、漫画《你会吗》中;小鸟对小鸭说:“我会捉虫;你会吗?”;小鸭对小鸟说:“我会游泳;你会吗?”.这启示我们;在生活中()

A.要善于亮出自己

B.要学会比较优劣

C.要客观对待他人

D.要全面认识自我

19、在我难过的时候;是朋友在安慰我;在我高兴的时候;是朋友与我一起分享;在我遭遇挫折的时候;是朋友给我鼓励;在我得意的时候;是朋友将我唤醒.材料说明( )

A.朋友就是一切;比父母更重要

B.交友就是为了利用他人

C.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

D.没有朋友;我们无法生存

20、如图漫画《变了味的帮助》给我们的启示是()

A.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

B.交友是一个平等互惠的过程

C.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D.朋友带给我们温暖;能帮助我们解决所有困难

21、“朋友是雨中的伞;有你不凄惨;朋友是雪中的炭;有你无严寒;朋友是被中的棉;有你才温暖;朋友是菜中的盐;有你才香甜.”这告诉我们()

①朋友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

②在人生旅途上;朋友伴我们同行

③友谊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

④朋友会为彼此两肋插刀;不会让彼此吃亏上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小斌在做作业时遇到了难题;他向班上同学请教.此时下列言行值得点赞的是()

A.小雯:“别来烦我;影响我学习!”

B.小刚:“咱俩是兄弟;没事;拿去抄吧!”

C.小梅:“你真笨;我懒得理你!”

D.小欢:“你真认真;我教你做吧!”

23、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关于挑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融入集体生活;是对我们个性的挑战

B.学习新的课程;是对我们学习能力的挑战

C.参加社会实践;是对我们社交能力的挑战

D.参与社团活动;是对我们道德水平的挑战

24、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林肯中学时说:“教育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这里就关系到一个人;他的

一生是否能扣好人生的第一个纽扣的问题.读书时代、中学时代是一个黄金期;青春岂能长少年?

所以要珍惜时光.”这启示我们( )

A.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努力

B.珍惜当下;把握机遇;从大事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努力

C.珍惜中学时光;努力学习;从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全部价值

D.珍惜中学时光,努力学习;从大事做起;实现人生的全部价值

25、有一个孩子在海滩上堆城堡;一位长者走过来问:“你在玩沙子吗?”孩子说:“不;我是设

计师;在建一座美丽的城堡.”多年后,这个孩子果真成了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这说明( )

A.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B. 少年时期对人生和理想的探索与思考是最成熟的

C.树立了理想就能成功

D.要想当建筑师;小时候就应该玩沙子

26、“我是谁?”“我在做什么?”面对这些问题;相当一部分同学感觉迷茫.他们认为自己永远

无法认识自己.这种观点( )

A.是正确的;我们永远无法完成对自己的探索

B.是正确的;人类缺乏正确认识自我的能力

3 / 5

C.是错误的;每个人都已经认识了自我

D.是错误的;认识自我是一个过程

27、贺勇生于军人之家.他说:“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保卫祖国的军人.”对贺勇的梦想不正确的评价是( )

A.会不断激发他的热情和勇气

B.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C.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D.能为他指明前进的方向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错选、多选的均不得分;少选且选项正确的可得1分.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28、学习中有苦也有乐,但在世界一些地方的儿童因为战争、贫穷和疾病等原因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失学给他们的人生留下了不可弥补的遗憾.这就告诉我们( )

A.要更加珍惜现在学习的美好时光

B.在学习中,我们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C.要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D.要享受学习中的苦与乐

29、“百年容易过;青春不再来.”面对终将逝去的青春;我们中学生现在应该( )

A.树立远大理想;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

B.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C.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D.从身边小事做起;努力做有益于他人、社会的事

30、小明常说:“学习像喝牛奶一样该多好.”要想使他的理想变为现实;就要( )

A.培养学习的兴趣

B.把课堂变为自由活动场地

C.一边学习一边喝牛奶

D.采用科学、有趣的学习方法31、姜恒同学在班级中学习名列前茅;可是他不关心集体、傲视同学;因此同学们都和他

疏远.姜恒之所以没有朋友;原因在于( )

A.同学们忌妒他学习好

B.他不需要朋友

C.他缺少待人的真诚和平等

D.他没有付出自己的热情和友爱

3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古语告诫我们( )

A.交朋友可以凭感觉

B.交友要慎重

C.结交“损友”;不利于我们的成长和进步

D.不同颜色的东西不能摆放在一起

33、张哲有爱耍小性子的毛病;在与同学交往时往往不让人;不肯吃亏;不尊重别人;所以也很难从同学那里得到温暖.他的内心很痛苦;很希望克服性格弱点;搞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为此;他应该( )

A.与同学平等相处;尊重对方的人格

B.宽容待人;学会关心和帮助别人

C.学会换位思考;体谅对方

D.我行我素;一切顺其自然

34、中国梦是千万中国人的梦.少年的梦想与中国梦密不可分.下列对“中国梦”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中国梦就是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C.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D. 中国梦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5、小萍参加一次志愿者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主动介绍自己;互相认识.小萍却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值得介绍的优点;就独自一人躲在一边.小萍对自己的看法( )

A.不利于建立信心

B.能够得到更多帮助

C.封闭自己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D.没有客观认识自己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2分)

二、材料题(2小题;共22分)

36、学校开展“好朋友;手拉手;一起走”的活动;通过漂流瓶的形式寻找朋友.为了更好地参与此项活动;七年级某班开展了关于友谊的大讨论.

(1)话题一:有同学说;希望我的漂流瓶不要飘太远;距离远了;就没有亲密的友谊了.你是否

赞成此观点?为什么?(5分)

(2)话题二:如果漂流瓶真的给你带来了朋友;你对朋友提出的请求能否做到有求必应?为什么?举一例说明.(5分)

37、材料一:物理学家钱学森说:“6年的师大附中生活对我的教育很深;对我的一生;对我的

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作用.”

材料二:进入初中;小华有了全新的目标:第一;塑造更加完美的形象;第二;参加喜欢的社团活动;第三;提高学习水平.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钱学森的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6分)

(2)材料二中;小华要实现这些目标;第一步需要做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6分)

5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