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实施小组活动的策略
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初探

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初探1. 引言1.1 研究背景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interest in the use of small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in middle schools. This interest has been spurred by research showing that students who engage in cooperative learning tend to have better academic performance, higher motivation, and stronger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Traditional teacher-centered approaches to teaching English often result in passive learning, where students are merely recipients of information rather than active participants in their own learn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on the other hand, encourages students to work together in small groups to solve problems, discuss ideas, and complete tasks. This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skills, teamwork, and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aterial being studied.Given the benefits of small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it is important for educators to explore effective methods for incorporating this approach into their English language classrooms. By doing so, teachers can create an engaging and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 where students are actively involved in their own learning and are able to develop the skills they need to succeed academically and beyond.1.2 研究目的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methods of small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teaching English to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By examining the definition, significance, methods,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small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we aim to understand how this approach can enhance the learning outcomes of students in the English classroom. Through this exploration, we hope to ident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small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for its implementation, and consider its future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education. Ultimately, our goal is to contribute to the improvement of English teaching practices and the overall educational experience of students through the use of small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strategies.2. 正文2.1 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Small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is a teaching method in which students work together in small groups to achieve a common learning goal. This approach encourages active participation, collabo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mong students, leading to an enhanced learning experience.2.2 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Small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is an educational approach that involves students working together in small groups to achieve common learning goals. This method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for its numerous benefit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One of the main significances of small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is that it promotes active engagement and participation among students. By working together in small groups,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collaborate, communicate, and share ideas with their peers. This not only enhances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material but also improves their 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Furthermore, small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helps in developing students' social skills and teamwork abilities. Through working closely with their peers, students learn how to effectively communicate, listen, and resolve conflicts. Theseinterpersonal skills are crucial for success in both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settings.In addition, small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fosters a sense of community and belonging among students. By working together towards a common goal, students build trust and camaraderie with their group members, creating a supportive and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Overall, small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plays a vital role in enhancing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social skills, and overall learning experience. It promotes collaboration, communication, and critical thinking, preparing students for success in school and beyond.2.3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1.确定小组成员: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小组成员。
小组活动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及实施

“ 言语 技能 发 展成 运 用语 言进 行 交 际 的能力 ” 学 生对 语 言 形式 。
在 “ 现 ” 的语 言项 目后 , 转 入 操 练 ( r1这 一 环 节 , 呈 新 就 Di ) l
目的是帮 助学 生 熟悉 新 的语 言项 目的 书面 和 口头 形式 。此时 的 操 练难 度 一般 不 大 , 以教 师控 制 式 的机 械 性 练 习 为 主 。教 师 可
快 、 大 、 率高 , 学 生 在 紧 张 热 烈 的 气 氛 中兴 趣 浓 厚 , 密度 频 使 人
人 参与 , 生也 跟得 上 。 差 2 在“ 习( rcc) 阶段 . 练 Pat e ” i “ 习” 练 阶段 的 目的是 帮 助 学 生 加 深 对新 的 语 言 项 目的理 解 , 固新 的语 言 习 惯 , 在 实 际 中进 一 步 自如地 运 用 作 好 准 巩 为
、
小 组 活 动 的实 施 方 式
小 组活 动为 课 堂教 学 提供 了简 便 、 效 的操 练方 式 , 有 这些 活 动 主要 可 以穿插 在 以下 几种 教 学步 骤 之 中进 行 。 1在 “ 现 ( r e ti ) 环 节后 . 呈 Pe nao ” s tn
目的作用 , 而 达 到 当堂巩 固的效 果 。 从
动 呢? 本文 想通 过对 这 些 问题 的讨 论 来探 索 提 高英语 课 堂 教 学
质 量 的途径 。
一
场 所 。教 师 如何 在 有 限 的时 间 内有 效 地 利 用 积 极 因素 , 免 避
或 消除 消极 因 素 , 采用 更 适 合 于 学 习 者语 言发 展 的课 堂 教 学 方 法 , 外 语 教学 是 否成 功 的关 键之 一 。小 组 活 动 在英 语 课 堂 教 是 学 中始 终起 着 积极 作 用 。 1小 组 活动 在课 堂上 起 到 操 练 语 言 、 目的 地 实 践 语 言项 . 有
再议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再议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以下是一些关于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实施步骤,供参考:1.任务型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完成一个任务。
例如,给学生发放一本小说,要求他们分组阅读,并且在小组中讨论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主题等内容。
然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3.合作写作法:让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一起完成一个写作任务,如写信、写日记等。
学生可以在小组中相互讨论和修改,提高写作水平,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4.合作学习游戏法:设计一些基于游戏的活动,如单词接龙、词义配对等,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其中,并通过游戏的竞争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互动性。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步骤1.小组分组: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和合作搭档的因素进行分组。
可以采用随机分组、按照学生自愿组队、师生协商分组等方式进行分组。
2.清晰任务目标:明确告诉学生他们需要完成的任务和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同时,要让学生明确各自在小组中的角色和职责。
3.小组协作: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积极合作、互相支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成果。
4.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让每个小组都能充分参与到学习中,同时保证每个学生的学习机会。
5.小组展示和评价: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展示他们的成果。
同时,可以通过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回顾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提高初中英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策略

提高初中英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策略【关键词】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角色定位1 合作学习的依据和意义合作学习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英语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倡导分组合作探究的一种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活动形式而言的,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由于强调学生学习的体验性、参与性、合作性,因此合作性学习方式在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创新学习的一种高效的课堂组织形式,还是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外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它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让课堂呈现出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喜悦,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在英语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2 合作学习的有机组成2.1合作学习的组合和搭配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座位的编排往往是按学生高矮次序和男女搭配而成的,我们也经常看到:有的小组争论不休,有的小组低头无语,有的小组是一言堂,其操作显然不合理。
合作学习是根据班内的实际情况,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分组,搭配合理的学习小组。
讨论的空间组织一旦固定,缺乏灵活性,不易分合,不利于讲授与讨论的自由转换。
但人是活的,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教师应灵活使用不同的分组方式,一般以4至6人为宜,2人配对,4人相邻合作学习,或采取马蹄形排座的6人小组合作学习形式。
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
让学生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进步,让学习优秀的学生获得自信。
共同合作,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效,并达成团体目标。
2.1.1学习特质根据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年龄、性别、英语知识水平、语言技能、背景等不同特质进行划分。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小组合作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小组合作摘要:小组合作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具有普遍性,而不仅仅是面向几个成绩好的学生。
普遍参与性原则既是教育公平的体现,又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体现。
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发现蕴藏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
因而,小组合作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决不能因为某个同学暂时落后而放弃他关键词:分组合作评价实施一、小组合作的特征与含义:特征:现行的教育理念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发挥人的主体性,主张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具有个性的人。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得到强化。
合作学习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含义: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小组合作学习是与“个体学习”相对应的一种教学策略和学习组织形式,是一种学生在小组中通过明确的责任分工,完成共同任务的互助性学习。
二、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研究。
1.集体认知理论认知理论强调学生共同活动本身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儿童间在彼此最近发展区内合作,会表现比较单独活动更高级的行为。
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
合作更好地提供了同学间的这种相互作用。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还需经常向其它组员解释材料,进行讲解等等,根据认知的精制理论,这也是精制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当然耐心倾听其它同学解释的学生也会比单独学习的学生学得更多更好。
所以通过合作学习能提高学生的认知层次,促进认知发展。
2.自控合作理论人的行为内驱力来自人的固有需要。
儿童有他基本心理需要、情感需要,如爱的需要、归属需要、关心他人的需要、影响别人的需要、与别人分享的需要、合作的需要等等。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

教学创新新课程NEW CURRICULUM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的目的是不教。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当今时代科技日新月异,学生在学校学的知识不够他一生所用,一个人要是没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就不会适应社会,就不会胜任自己的工作。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因此,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时,我不再自己大讲特讲教材重难点,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去总结、去归纳,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则鼓励他们尝试用另外的方法去解决,绝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
例如,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等课时,我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学习方式,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
总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是新课改精神的重要体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深刻领会新课改精神,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精神和主动学习习惯。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以新课改精神为先导,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唱主角。
•编辑谢尾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冯昭蓉(甘肃省兰州市第六十六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十年来,我们尝试了许多教学模式,但因为都是“拿来主义”“囫囵吞枣”,其效果不是很明显。
从2014年学期开始,学校依据对学生、教师的反复调研、论证,开始以“目标教学”为基础,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核心进行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紧扣了目标教学,突出了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它打破了师生之间一问一答的陈旧教学范式,鼓励了学生大胆、主动地交流。
一、精心谋划,建立最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我带两个班的学生都是40人,我把每班的学生各分成8个学习小组。
首先,我尝试了以下五个分组原则:一是按照英语学习成绩的好中差分组,让每个组内有学习带头人和组织者。
二是男女生平均搭配的原则。
初中英语小组活动教学法

谈初中英语小组活动教学法小组活动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那么,小组活动教学法如何实施呢?一、小组活动学习的分组形式: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该说每位英语教师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小组活动的学习形式,但教师大多是面对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临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学习的,这种没有事先准备而临时拼凑的组合带有一定的散漫性、随意性,对学生相互间合作意识的养成作用并不是很大。
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学习,教师首先必须进行合理的分组:1、座次就近原则分组形式。
座次就近原则分组形式,就是指按照班级正常的座次,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
作过班主任的教师都知道,我们在安排学生的座位时,一般都会兼顾好(中)差生的搭配及男女生的比例协调。
采用该种小组形式,既可保证组内成员英语成绩的互补,又可保证男女性别的互补,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纠正、共同进步,学生在讨论时气氛也不会冷场。
2、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分组形式。
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分组形式就是指教师要求学生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按照个人兴趣自由组成学习小组。
采用该种小组形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英语成绩的好坏,允许各小组解决的问题难度上有所差异,学习时间上有一定的灵活性。
此种学习形式既保证了成绩优秀的学生“吃得饱”,又可保证基础较差的学生“有饭吃”。
二、小组活动学习的操作方法:小组活动学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常见的有下列几种:1、两人一组型:此种方法适用于学习简单的对话。
例如:在学习讨论 seasons时,两人一组操练如下:a: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b: it’s an easy question.i think i like summer best./ a: why do you think so? /b: because i can go swimming in summer. i enjoy swimming very much. /a: …b: …2、三人或四人一组型:此种方法适用于讲解时态等带有语法性的知识。
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策略

思想上端正学习态度 , 范学 习行为 , 规 使其在学 习中增 强克 服困难的信心 , 同时还要设身处地理解 和满足学生 的合理要 求。 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不歧视 、 不讨厌 , 而是满腔热情地引导 他们共 同参与 , 相信 他们能够学好 英语 , 激发他们奋发 向上
力。小组 间的竞争 与评 比能使每个学生为本组而努力 , 这不
仅包 含 了 组员 的合 作 , 激 发 了 学 困 生取 胜 的信 心 。 也 四 、 风 细 雨 又 是 春 和
教师是课堂 的主导者 , 又是 课堂的观察员 。 尊重 、 欣赏每
一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 教师 的教学逐步 由注重语言知识 的 传授转变为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 如何在有限的课
小 组 活 动 淡 化 了优 生 和 差 生 的概 念 。 个 学 生 都 以 平 等 每
使学生在评价中交流 , 在评价 中学习 , 在评价 中进步 。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形 式应多样化 , 对任何形 式的评价要 注重实效性 。在课堂 活动 中, 教师既可以对学生 的个体进行
评 价 , 可 以对 小 组 或 大 组 乃 至 全 班 进 行评 价 。 时 , 组 中 又 同 小
戴 尔 ・ 耐 基 说 :人 性 最 本 质 的 愿 望 就 是 希 望 得 到 赞 卡 “
教学 过程是师生 之间进行 思想 、 情感 、 言 、 语 信息交 流 的过 程 。 良好 的、 有 和谐 的师生关 系 , 就能发挥学生学习英语 的主 动性 、 积极性 , 挖掘 其潜 力 , 在小组活动 中个个争先 , 达到预
浅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一、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ts首先倡导和实施的。
它实际上是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以教学中的人的交际合作与互动为基本特征。
它将班级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以学习目标和任务为向导,以设疑、尝试、引导、体验、比较、探究、讨论为基本方式,讲究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有机结合。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互助合作尝试探索知识,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现实意义1.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课堂的多边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引进小组合作机制,增加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改善教师与学生个体交往的单一模式,不仅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知识的活动,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弥补了班级集体授课制的不足,使课堂活动形成多边互动,信息交流多向化。
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追求“问题解决”的思维氛围,达到“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合作”的理想的课堂教学景观。
2.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缩短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创设共同的活动目标,改变学生独向教师负责的模式,促使学生与学生联合起来,为了共同的活动目标进行合理的分工合作。
学生之间有了实质性的联系,他们之间互帮互学,取长补短,使有特长的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而学有困难的学生在小组内得到了同伴的帮助,有不理解的、不明白的问题立刻得到同学的帮助和指导。
基础好的同学主动带动基础稍差的同学一同前进,使基础稍差的同学有更多理解材料的机会,进而也能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并掌握新知识。
3.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反映了“自主学习”的教学思想,转变了传统的师生角色,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系统。
又因为在一堂短短45分钟的课堂内,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争辩、汇报,学生的自主参与程度增加,使有限的时空增长,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密度,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初中英语教师小组工作计划

初中英语教师小组工作计划
1. 确定每位教师的工作重点和责任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和目标。
2. 定期召开小组会议,交流教学经验,讨论教学方法和教材选择,共同探讨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3. 分享教学资源,包括课件、教案等,相互借鉴和提出改进建议。
4. 协作完成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确保教学进度和质量。
5. 互相观摩课堂教学,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反馈,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6. 参与学校教研活动,积极参加学科组的交流和讨论,不断学习和进步。
7. 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共同探讨针对学生的教学方法和辅导措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8. 每学期总结教学工作,分析成绩和问题,制定下一步改进计划。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992018年37期总第425期ENGLISH ON CAMPUS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文/苏劲松引言擅于与人交流、配合集体工作的人才,是当今社会所亟需的。
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这样人才的一个有效渠道。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展开得并不科学、合理,学生未能从中获得良好的训练。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本文对此展开论述。
一、小组合作学习概念上个世纪末,美国著名学者David Koonts提出一种互相协调、互相帮助的“合作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
该项教学策略在教育领域迅速传播开来,获得无数教育者的效仿、研究,被称为“极富创意”的教学理念,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渠道。
在运用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反馈,获得教育者极高的评价,甚至有研究学者认为,这是近些年最为有效、重要的教育革新。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将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引入至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促使教师、学生形成一个循环的信息交流系统。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根据班级人数、学生特征、任务类型,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
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英语学习任务,探讨、交流关于英语的话题,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
每位学生都是小组的重要一部分,都对小组的成绩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最后教师将会综合评比小组间的成绩,以此督促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时严以律己、不断进步。
小组合作,有四点要求,做好这四点才能够实现有效性教力、水平“异质性”;第三点,实现个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班学习互相交融、共同进步;第四点,凸显生本理念,突出教师的导向作用。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1.科学分组与明确分工。
为了促使小组成员有效分工合作、积极热情交流,小组分配应秉承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
这便要求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基础能力、认知特征、文化背景、个性与喜好存在着“异质”属性。
在此基础上,每个小组的平均水平就会呈现出“同质性”特征。
初中英语兴趣小组教案

初中英语兴趣小组教案初中英语兴趣小组教案【篇一:英语兴趣课教案12课时】animals and vegetables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 能听、说、认、读农场中有关动物及蔬菜的单词:hen, duck, chick, sheep, lamb,goat, cow, sheep, rabbit, pig, tomato, cucumber, potato, onion,carrot.(2) 能灵活运用do you like …? yes, i do. / no, i don’t.(3)能听懂会说句子:what’s your favourite animal? what’s your favouritevegetable?并在语境中进行交际。
2、情感目标:通过活动教育学生爱护动植物。
3、学习策略:(1)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2)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在任务中引导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英语进行表达与交流。
教学重点what’s your favourite animal? what’syour favourite vege table?并在语境中进行交际运用。
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单词favourite的含义;用所学的语言进行表达交际。
课前准备各种农场动物与蔬菜的头饰,单词卡,调查表,应聘信息纸,磁带,课件制作教学步骤the first periodi. warming up: 1. greeting and sing a song. (课前师生都戴上头饰)t: hello, everyone. i’m old macdonald. s: hello, oldmacdonald. t: doyou like me? s: yes. t: ok. let’s sing with old macdonald.齐唱歌曲:old macdonald. (学生边唱边跟着教师做动作)2. change the words of the song:(1)教师指着戴某种动物头饰的学生示范:old macdonald had a farm e i e i o. and on that farm he had some cows e i e i o. witha mo mo here and a mo mo there, here a mo, there a mo, everywhere a mo mo. old macdonald had a farm e i e i o.让学生寻找戴有相同头饰的伙伴,进行讨论并创作新歌曲,最后请几组进行表演。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小组活动及实施方式.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小组活动及实施方式闽侯四中钱立娟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具有“使用英语进行初步交际参与实践;能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手段。
教师应该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
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是任务型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途径。
但由于教师对“task-based”缺乏全面的认识,对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缺乏经验,以致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不太理想。
合作学习的形式并不是贯穿在整个英语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何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教师必须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
小组活动是以学习材料为线索,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形式来组织学习通过思考,合作完成某一任务的学习活动。
在这种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活动中参与者之间运用英语进行理解和交际的过程是一种互动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验语言,感悟语言知识规律,表达自我观点,讨论有关问题。
小组活动一般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段或某一个环节的操作形式。
“五步教学法”在对教材的处理上,练习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且富有变化,使课堂容量加大,节奏加快,时间紧凑,气氛活跃,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深受广大教师的青睐。
我们不难发现,在练习方面,几乎每节课都会有同桌两人一组的“对练”(Pair work )和前后三、四人一组的“组练”(Group work)等小组活动方式,这成了课堂上不可缺少的练习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穿插、实施和控制小组活动呢?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来探索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
一、小组活动的实施方式小组活动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简便、有效的操练方式,这些活动主要可以穿插在以下几种教学步骤之中进行:1.在“呈现(Presentation)”环节后在“呈现”新的语言项目后,就转入操练(Drill)这一环节,目的是帮助学生熟悉新的语言项目的书面和口头形式。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逐渐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同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小组合作学习逐渐成为新课改阶段主要的教学模式,也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让学生更加深入的加入到课堂中的同时,更突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可以主动的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教师,让学生主动的进行思考,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初中阶段的英语课程教学,如果想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成效,教师要更加注重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得英语教学成效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英语教学一、初中英语开展合作教学的重大意义初中英语小组合作教学的关键点就是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确立了共同的学习目标,以组织的表现形式来一起合作,共同学习,相互促进。
这样的合作教学方法更强调了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学习资源共享,以最终实现合作学习的目标。
与此同时,在初中阶段小组合作教学也比较强调了学生独立性和合作能力的养成,初中英语老师把教学的主人翁身份交给了学生,老师也就是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更优秀的教学环境,作为一个引路人和协助者,从而大幅转变了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样一来,小组合作教学不但可以更高效地养成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良好品德,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业水平。
二、初中英语开展合作教学的有效策略(一)结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初中英语小组合作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使每一位学生都从这个自主宽松的合作教学过程中获得学习提高机会。
当设定小组合作的教学主体时,就需要将小组合作教学主体和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相结合,并且最好是带有趣味性和实用性,通过这样的设定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使每一位同学都成为小组合作教学的积极参加者,使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气氛更加浓郁,使学生积极合作,自主学习。
初中英语学习小组活动计划

初中英语学习小组活动计划
目标
-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 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活动计划
活动一:口语练习
- 时间:每周一下午3点-4点
- 地点:教室
- 内容: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英语口语练习,可以采用角色扮演、对话练习等形式。
每次活动设定一个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展开交流。
活动二:阅读讨论
- 时间:每周三下午4点-5点
- 地点:图书馆
- 内容:学生阅读指定的英语文章或故事,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讨论的内容可以包括文章的主题、关键词、重点句子等。
通过互相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活动三:写作分享
- 时间:每周五下午2点-3点
- 地点:教室
- 内容: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分享自己的英语写作作品。
可以是日记、故事、描述性文章等。
通过分享和互相评价,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四:游戏竞赛
- 时间:每月一次,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 地点:操场或多功能厅
- 内容:组织英语游戏竞赛,可以是词汇、语法、听力等方面的竞赛。
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
注意事项
- 活动前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 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倡导团队合作和互相帮助。
- 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和反馈,以便改进和优化活动计划。
以上是初中英语学习小组活动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并培养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英语教学实施小组活动的策略
小组活动是指一定数量的人集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小组,为完成一个或几个具体的目标任务而
进行切磋与合作。
它是在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实践而产生的。
它的实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师生活动、全班活动等形式来促进学生个
性发展和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一、学习小组的组建形式
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通常可以把学习小组分为师生、生生两人小组或四人小组进行活动。
两人小组可以是左右两人也可以是前后两人;四人小组可以一般由前后四人组成。
组建四人
学习小组,要确定小组成员及组长和记录员;明确学习任务;制定完成任务的计划,明确完
成任务的条件和结果;组员间进行任务分工,做好相互交流成果的准备。
在确定各小组成员
之前,应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然后
再对学生进行合理搭配,知道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从而创设一个组内互助、组间竞争的机制,以便开展公平竞争,为课堂教学提供简便、有效
的操练方式。
二、小组活动的实施方式
1.课堂小组活动。
这是小组活动的起始环节,主要指预习课文的活动。
活动内容有查阅字典、听音乐、找重点、难点等。
由于这是一个以自学为主的活动,所以目标难度不可定得过高,以便于小组成员之
间在互帮互助中顺利达到预期目标,以引起学生对课堂小组讨论活动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新标准英语七年级(上)的“A lesson in good health”这一单元时,教师布置如下课
前学习任务:
(1)与本单元要学的“food and drink”相关的英语单词有哪些?
(2)你会读这些单词了吗?
(3)“ healthy food and drink 和你的“ favourite food and drink”分别有哪些?
(4)网上搜集有关资料。
这一阶段的活动目标明确,目的是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增强学生合
作意识,可以让学生在互助合作中体验和感受学习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并能逐步养成
自觉进行课前预习的习惯,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为顺利进行课堂教学铺平道路。
2.课中小组活动。
这是小组活动的启动和核心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交
流的环境,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开展语言交际活动。
仍以“A lesson in good health” 为例,有了第一阶段的语言材料的准备,教师就可逐步引导学
生进入本单元的语言环境中,并进行语言技能的训练了。
在Warming_up阶段,先让学生听
或者齐唱一首与食物有关的英语儿歌,如:“Apple round,apple red,apple juicy,apple
sweet.Apple,apple l love you .Apple swee t l love to eat.”通过这首歌曲,引导学生进入“food”这
一主题,学生通过“Do you like apples?Do you like eating bananas?Do you like drinking tea?
Are hamburgers your favourite food?等这些围绕主题的话题进行交际活动,以建立“drink”和“eat”的动宾搭配关系。
此活动难度不大,可采用两人活动。
并且应让学生以快节奏、快频率
和高密度的方式进行活动,从而营造出紧张热烈的氛围,增加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学习活动进入更深层次时,意味着活动涉及了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因此,教师应根据继
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四人小组活动,让小组活动成
为学生交流的动力,把知识的获取、规律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寓于英语课堂小组活动之中,真正把英语问题作为“自我探究、自我发现、主动实践、合作交流“的载体,从而提高课
堂小组活动的质量。
例如,当学生阅读完课文,讨论、分清“healthy food and drink”和“favourite food and drink”后,教师可引导小组用“……but……”的句式进行汇报。
如:“Juice and water are healthy drinks but coke isn’t a healthy drink等。
有些学生还能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说出:“Hamburgers are
my favourite food but they aren't healthy food.”在这部分学生的带领下,大部分学生都能敢于
表现自己,踊跃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在这一环节要充当好帮助者和调控者的角色,适当
对各小组进行指导,但不可流于形式,应该真正地深入小组,对最需要帮助的小组进行最适
时的指导。
3.课后小组活动。
这是一个后续环节。
通过课后小组活动既达到复习和巩固知识的目的,又能弥补课堂小组活
动的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在学完了新标准英语七年级(下)Module5,Unit2的“My hometown and my country”后,
设置了一次模拟的记者采访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如“What's the population of?What is it famous for?”等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采访,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人口等基本情况。
然后再要求学生利用获得的资料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文章,这样既将枯燥乏味的
语言生动地再现出来,又促进了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和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继而能融会贯通、创新思维,从而达到巩固学习成效、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素质的
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