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学自动控制课程设计

中北大学自动控制课程设计
中北大学自动控制课程设计

中北大学

综合实验说明书

学生姓名:XX 学号:XXXXX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专业

题目:自动控制原理综合实验设计

指导教师:林都职称: 教授

2009年 2 月 25 日

自动控制原理综合实验题目

六:一个大功率随动系统如图所示

其中,自整角机、相敏放大1

007.05

25.1)(1+?=

s s G ,可控硅功率放大

100167.040)(2+=

s s G ,执行电机19.00063.098

.23)(23++=s s s G ,拖动系统19.01)(4+=

s s G ,减速器s

s G 1

.0)(5=。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Bode 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对系统进行超前-滞后串联校正,要求校正后的系统满足指标: (1)在单位斜坡信号输入下,系统的速度误差系数Kv =600s -1 (2)相角稳定裕度P M >40o

(3)系统对阶跃响应的超调量σ <36% (4)系统的剪切频率ωc>50s -1。

3、计算校正后系统的剪切频率ωcp 和-π穿频率ωcs

4、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和相应的校正网络的电路图及参数

5、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6、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的根轨迹图

7、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设计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采用MATLAB 软件进行设计,通过对程序的调试与计算设计出理想的控制系统。 具体设计如下:

一、 系统未校正系统的伯得图

大功率随动系

分析,相角稳定裕度为pm=-84;wc=9.01rad/s;系统不稳定系统未校正的奈奎斯特图

放大后的奈奎斯特图

起始点为从-90度方向开始,所以绕{-1,j0}点为2,由p=0,r=-2,所以z=p-2r=4,所以系统不稳定

未校正系统阶跃响应的曲线图

系统发散,不稳定

未校正系统根轨迹图

程序源代码:sys=tf(6.25,[0.007 1]);sys1=tf(40,[0.00167

1]);sys2=tf(23.98 ,[0.0063 0.9 1]);sys3=tf(1,[0.9

1]);sys4=tf(0.1,[1 0]);

figure(1);

margin(sys*sys1*sys2*sys3*sys4);hold on

figure(2)

closys1=sys*sys1*sys2*sys3*sys4/(1+sys*sys1*sys2*sys3*sys 4);

step(closys1);

figure(3)

GH=sys*sys1*sys2*sys3*sys4

nyquist(GH)

figure(4);

rlocus(closys1)

校正系统:采用超前滞后校正,并用三次超前校正,一次滞后校正,超前校正分析源代码:

sys=tf(6.25,[0.007 1]);sys1=tf(40,[0.00167

1]);sys2=tf(23.98 ,[0.0063 0.9 1]);sys3=tf(1,[0.9

1]);sys4=tf(0.1,[1 0]);sys5=tf([0.1995 1],[0.03423 1]); sys6=tf([1.601 1],[0.000122 1]);

sope=sys*sys1*sys2*sys3*sys4*sys5*sys6;

gama=80;gama1=gama+5;

[mag,phase,w]=bode(sope);

[mu,pu]=bode(sope,w);

gam=gama1*pi/180;

alpha=(1-sin(gam))/(1+sin(gam));

adb=20*log10(mu);

am=10*log10(alpha);

wc=spline(adb,w,am);

T=1/(wc*sqrt(alpha));

alphat=alpha*T;

Gc=tf([T 1],[alphat 1])

滞后校正源代码:

wc=50;

beta=9.5;T=1/(0.1*wc)

betat=beta*T;Gc1=tf([T 1],[betat 1])

全部校正后源代码:

sys=tf(6.25,[0.007 1]);sys1=tf(40,[0.00167

1]);sys2=tf([23.98] ,[0.0063 0.9 1]);sys3=tf(1,[0.9 1]);sys4=tf(0.1,[1 0]);sys5=tf([0.1995 1],[0.03423 1]); sys6=tf([1.601 1],[0.000122 1]);sys7=tf([0.1072

1],[0.0002043 1]);sys8=tf([0.2 1],[1.9 1]);

sope=sys*sys1*sys2*sys3*sys4*sys5*sys6*sys7*sys8;

figure(1);

margin(sope)

figure(2)

closys1=sope/(1+sope);

step(closys1);

figure(3)

nyquist(sope)

figure(4);

rlocus(sope/(1+sope))

最后得出校正装置传递函数:

通过逐次逼近式算出超前校正函数系数及滞后系数,通过不断的调试得出题目要求的校正函数。

最后得出校正后传递函数:

4.105 s^4 + 81.96 s^3 + 53

5.9 s^2 + 1264 s + 599.5

--------------------------------------------------------- 1.074e-016 s^10 + 1.505e-012 s^9 + 5.622e-009 s^8 + 4.256e-006 s^7 + 0.0009698 s^6 + 0.07943 s^5 + 1.741 s^4 + 4.397 s^3 + 3.743 s^2 + s

经校正后的伯德图

Pm=46.5,剪切频率wc=60.7rad/s,- 频率123rad/s满足题目要求。

经校正后的奈奎斯特图

课程设计说明书zxl

中北大学 数据结构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张旭亮学号:02 学院:电子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 题目:宿舍管理查询系统 成绩 指导教师周海英靳雁霞 2009 年 6 月24 日

1.设计目的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设计掌握数据结构课程中学到的基本理论和算法并综合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设计要求学会如何对实际问题定义相关数据结构,并采用恰当的设计方法和算法解决问题,同时训练学生进行复杂程序设计的技能和培养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 ………………………….. 2.设计内容和要求 设计内容: 为宿舍管理人员编写一个宿舍管理查询软件。 要求: 1)建立数据文件,数据文件按关键字(姓名,学号,房号)进行排序(冒泡,选择,插入排序等任意一种) 2)查询菜单(用二分法实现以下操作) A.按姓名查询 B.按学号查询 C.按房号查询 基本要求: 1)系统功能的完善; 2)代码中有必要的注释。、 ………………………… 3.概要设计 1> 1)需要定义一个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pnode 主函数main()

2. 新建数据文件create() 3. 查询函数serch1() 4. 查询函数serch2() 5. 查询函数serch3() 6. 加数据纪录函数insert() 7. 删除数据纪录函数delete() 8. 修改数据纪录函数updata() 9. 数据文件读取函数readfile () 10. 查询当前所有纪录冰按学号升序输出的函数output() <2>各函数间关系: 利用主函数调用其他的各个函数,新建数据文件函数create()是其它各个函数的基础,有了它其它函数才能够使用。查询函数insert1.2.3()添加数据纪录函数insert()删除数据纪录函数delete ()修改数据纪录函数updata ()这些函数都是在同一等级上的函数,是平行关系。查询当前所有纪录的函数output()以学号为关键字查询函数serch1()以姓名为关键字查询函数serch2()以床号为关键字查询函数serch3()以宿舍号)这些函数都是查询函数中的子函数,他们之间是平行的关系。 4.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1. 主函数main() 通过swich分支构建图形用户界面一次调用其他模块完成总体功能; 2新建数据文件create() 为节点分配内存 创建二进制文件用于存储学生信息 通过一个循环一次录入学生信息 关闭文件 3. 查询函数serch1()

自动控制课程设计报告书

1 设计目的 (2) 2 设计容与条件 (2) 2.1 设计容 (2) 2.2 设计条件 (2) 3 滞后校正特性及设计一般步骤 (2) 3.1 滞后特性校正 (2) 3.2滞后校正设计一般步骤 (3) 4 校正系统分析 (3) 4.1校正参数确定 (3) 4.2校正前后系统特征根及图像 (6) 4.3 函数动态性能指标及其图像 (10) 4.4系统校正前后根轨迹及其图像 (11) 4.5 Nyquist图 (12) 4.6 Bode图 (15) 5 设计心得体会 (17) 6 设计主要参考文献 (18)

串联滞后校正装置设计 1、设计目的: 1) 了解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 2) 掌握对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稳态误差分析以及动态特性分析的方法。 3) 掌握利用MATLAB 对控制理论容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技能。 4)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容与条件: 2.1设计容: 1) 阅读有关资料。 2) 对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稳态误差分析以及动态特性分析。 3) 绘制根轨迹图、Bode 图、Nyquist 图。 4) 设计校正系统,满足工作要求。 2.2设计条件: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0 K G(S)S(0.0625S 1)(0.2S 1) = ++, 试用频率法设计 串联滞后校正装置,使系统的相位裕度050γ=,静态速度误差系数1 v K 40s -=,增 益欲度>17dB 。 3、滞后校正特性及设计一般步骤: 3.1滞后特性校正: 滞后校正就是在前向通道中串联传递函数为)(s G c 的校正装置来校正控制系统,)(s G c 的表达式如下所示。 1,11)(<++= a Ts aTs s G c 其中,参数a 、T 可调。滞后校正的高频段是负增益,因此,滞后校正对系统中高频噪声有削弱作用,增强了抗干扰能力。可以利用滞后校正的这一低通滤波所造成的高频衰减特性,降低系统的截止频率,提高系统的相位裕度,以改善系统的暂态性能。 滞后校正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滞后网络的高频幅值衰减特性使系统截止频率下降,从而使系统获得足够的相位裕度。或者,是利用滞后网络的低通滤波特性,

五路呼叫器课程设计中北大学

测控电路设计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11050341 姓名: 学号:

五路呼叫器 1.设计思路 本次课程设计是基于DE2开发板的设计,因此本电路在总体设计的时候考虑了如下几个方面: (1)呼叫源的输入: 设计要求用五个输入键代替呼叫源。对于DE2板上产生触发脉冲的键,它保持原输入状态只是一瞬间。但在优先级判别过程中必须不断调用原输入状态,所以必须将输入量保存起来。 (2)呼叫源的过程处理: 在本设计要求中,当有多个呼叫同时发生时,用指示灯指明多个呼叫源在同时呼叫,并按优先级顺序由数码管显示多个呼叫源号码。1号呼叫源优先级最高,按顺序5号呼叫源优先级最低。 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使用了计数器扫描的方式,从一号呼叫源(优先级最高)开始,对各个已经保存的输入量依次进行扫描。当遇到一个高电平,即有呼叫源呼叫时,便对相应的呼叫源进行编码、译码,送到输出端口显示其相应的呼叫号;延时一定时间后,再扫描下一个呼叫源。如果某一呼叫源没有呼叫,则跳过该呼叫源,对下一个呼叫源进行扫描。因此,在呼叫源间的显示不会间隔时间太久,而可以有快速的对应显示。这样由一号呼叫源到五号呼叫源不断地进行循环扫描,其扫描的个数由计数器进行控制。即对五个呼叫源都扫描一次后,对计数器清零,进行下一次扫描。如此不断的循环和显示呼叫源号。当任何一个呼叫源有输入时,扫描器再次从第一个呼叫源开始扫描,做到优先序扫描。 (3)输出处理: 按任务要求和根据DE2板的硬件设置,必须将呼叫源信号编制成对应的BCD码输出。输出的BCD码经DE2板的硬件设置,实现译码和显示。

2.设计方案 2.1设计原理框图 图1设计原理图 2.2主要模块介绍 计数扫描:利用74161进行计数扫描,保证呼叫可以插入。 信号保持:利用74112来保存开关量,把各路输入的信号一直保存到下一个呼叫信号到来为止,而且可以随时插入不同优先级别的呼叫信号。 指示灯显示:当有多个呼叫同时发生时,用指示灯指明多个呼叫源在同时呼叫。利用简单的门电路完成此功能。 选通及优先编码:利用门电路对计数和输入信号进行选通,再通过74148对选通后的信号进行编码,完成按优先级顺序由数码管显示多个呼叫源号码的功能。 3.单元电路设计 3.1输入信号的处理 由于DE2实验板上的触发脉冲按键产生的触发信号只是一瞬间,而在优先级判别和多输入判别的过程中需要多次调用源输入状态,所以需要一个具有锁存功能的的电路将输入信号保存起来。在设计初始,考虑使用SR 锁存器,但是考虑到改电路系统对输入信号要具有单独 选通 译码 计数扫描时钟脉冲信号保持 呼叫输入优先编码 指示灯显示多 个呼叫 译码显示呼叫号

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课程名称:自动控制理论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直线一级倒立摆控制器设计 院系:电气学院电气工程系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2016.6.6-2016.6.19 手机: 工业大学教务处

*注:此任务书由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填写。

直线一级倒立摆控制器设计 摘要:采用牛顿—欧拉方法建立了直线一级倒立摆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 分析了系统开环时倒立摆的不稳定性,运用根轨迹法设计了控制器,增加了系统的零极点以保证系统稳定。采用固高科技所提供的控制器程序在MATLAB中进行仿真分析,将电脑与倒立摆连接进行实时控制。在MATLAB中分析了系统的动态响应与稳态指标,检验了自动控制理论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0.引言 摆是进行控制理论研究的典型实验平台,可以分为倒立摆和顺摆。许多抽象的控制理论概念如系统稳定性、可控性和系统抗干扰能力等,都可以通过倒立摆系统实验直观的表现出来,通过倒立摆系统实验来验证我们所学的控制理论和算法,非常的直观、简便,在轻松的实验中对所学课程加深了理解。由于倒立摆系统本身所具有的高阶次、不稳定、多变量、非线性和强耦合特性,许多现代控制理论的研究人员一直将它视为典型的研究对象,不断从中发掘出新的控制策略和控制方法。 本次课程设计中以一阶倒立摆为被控对象,了解了用古典控制理论设计控制器(如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和用现代控制理论设计控制器(极点配置)的设计方法,掌握MATLAB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及控制系统的调试方法。 1.系统建模 一级倒立摆系统结构示意图和系统框图如下。其基本的工作过程是光电码盘1采集伺服小车的速度、位移信号并反馈给伺服和运动控制卡,光电码盘2采集摆杆的角度、角速度信号并反馈给运动控制卡,计算机从运动控制卡中读取实时数据,确定控制决策(小车运动方向、移动速度、加速度等),并由运动控制卡来实现该控制决策,产生相应的控制量,使电机转动,通过皮带带动小车运动从而保持摆杆平衡。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自动控制原理》 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高陆及__________ 学号: 1345533107______ 班级: 13电气 1班______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 2015年9月

目录 一、设计目的 (3) 二、设计任务 (3) 三、具体要求 (4) 四、设计原理概述 (4) 4.1校正方式的选择 (4) 4.2集中串联校正简述 (5) 4.2.1串联超前校正 (5) 4.2.2串联滞后校正 (5) 4.2.3串联滞后-超前校正 (5) 4.2.4串联校正装置的一般性设计步骤 (5) 五、设计方案及分析 (6) 5.1高阶系统的频域分析 (6) 5.1.1 原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及阶跃响应 (7) 5.1.2使用Simulink观察系统性能 (9) 5.1.3 搭建模拟实际电路 (10) 5.1.4 对原系统的性能分析 (12) 5.2校正方案确定与校正结果分析 (13) 5.2.1 采用串联超前网络进行系统校正 (13) 5.2.3 采用串联滞后—超前网络系统进行校正 (18) 5.2.4 使用EWB搭建校正后模拟实际电路 (23) 六、总结 (26)

一、设计目的 1.通过课程设计熟悉频域法分析系统的方法原理 2.通过课程设计掌握滞后—超前校正作用与原理 3.通过在实际电路中校正设计的运用,理解系统校正在实际中的意义 二、设计任务 控制系统为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1025.0)(11.0()(++= s s s K s G , 设计滞后-超前串联校正装置,使系统满足下列性能指标: 1、开环增益100K ≥

水污染课程设计说明书

中北大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学生姓名: 学 专 题 院: 业: 目:
学 号: 化工与环境学院 环境工程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职称: 职称: 职称: 职称: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1~2012 学年第 二 学期
学 专
院: 业:
化工与环境学院 环境工程 学 号:
学 生 姓 名: 课程设计题目: 起 迄 日 期: 课程设计地点: 指 导 教 师: 系 主 任: 月
日~ 环境工程系


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2 年 5 月 10 日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1.设计目的:
第1页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强化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初步掌握污水 处理中常见构筑物的设计方法、 设计步骤。 学会用 CAD 软件绘制构筑物的基本设计图纸。
2.设计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条件、设计要求等) :
原始数据与基本参数: 原始数据与基本参数: 最大设计流量:0.6m3/s; 最小设计流量:0.3m3/s; 日设计流量:30000m3/d; 其它参数查阅相关文献自定。 设计内容和要求: 设计内容和要求 ①计算平流沉砂池的各部分尺寸; ②平流沉砂池构筑物的图纸详细设计。
3.设计工作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图纸、 实物样品等〕 :
(1)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2)说明书内容包括: ①平流沉砂池在水处理中的作用说明; ②根据给出参数对平流沉砂池各部分尺寸的详细计算过程; ③设计图纸(CAD 绘图)规范,图纸包括整体图和局部图的设计,计算尺寸要在图 中相应的位置标明; ④单位要正确,参考文献必须在说明书中相应的位置标注,语言流畅、规范。 (3)工作量:二周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4.主要参考文献:
第2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速度伺服控制系统设计样本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题目速度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引教师 机电工程学院 12月

目录一课程设计设计目 二设计任务 三设计思想 四设计过程 五应用simulink进行动态仿真六设计总结 七参照文献

一、课程设计目: 通过课程设计,在掌握自动控制理论基本原理、普通电学系统自动控制办法基本上,用MATLAB实现系统仿真与调试。 二、设计任务: 速度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控制系统如图所示,规定运用根轨迹法拟定测速反馈系数' k,以 t 使系统阻尼比等于0.5,并估算校正后系统性能指标。 三、设计思想: 反馈校正: 在控制工程实践中,为改进控制系统性能,除可选用串联校正方式外,经常采用反馈校正方式。常用有被控量速度,加速度反馈,执行机构输出及其速度反馈,以及复杂系统中间变量反馈等。反馈校正采用局部反馈包围系统前向通道中一某些环节以实现校正,。从控制观点来看,采用反馈校正不但可以得到与串联校正同样校正效果,并且尚有许多串联校正不具备突出长处:第一,反馈校正能有效地变化

被包围环节动态构造和参数;第二,在一定条件下,反馈校正装置特性可以完全取代被包围环节特性,反馈校正系数方框图从而可大大削弱这某些环节由于特性参数变化及各种干扰带给系统不利影响。 该设计应用是微分负反馈校正: 如下图所示,微分负反馈校正包围振荡环节。其闭环传递函数为 B G s ()=00t G s 1G (s)K s +()=22t 1T s T K s ζ+(2+)+1 =22'1T s 21Ts ζ++ 试中,'ζ=ζ+t K 2T ,表白微分负反馈不变化被包围环节性质,但由于阻尼比增大,使得系统动态响应超调量减小,振荡次数减小,改进了系统平稳性。 微分负反馈校正系统方框图

最小生成树问题中北大学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资料

中北大学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 说明书 学院、系:软件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设计题目:最小生成树问题 起迄日期: 2015年1月12日- 2015年1月29日指导教师:王秀娟 2015 年1月 29 日

1需求分析 1.1已知一个无向连通网表示n个城市以及城市间可能设置的通信网络线路,其中网的顶点表示城市,边表示两个城市之间的线路,赋于边上的权值表示相应的代价。对于n个点的连通网能建立许多不同的生成树,每一棵生成树都可以是一个通信网。我们要选择一棵生成树,使总的耗费最小。 1.2该无向连通图的建立需要使用两种存储结构,即邻接表和邻接矩阵。 1.3实现最小生成树需要使用两种算法。即普里姆算法和克鲁斯卡尔。 1.4程序通过人机交互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2选题要求 设计内容: 在n个城市之间建设网络,只需保证连通即可,求最经济的架设方法。存储结构采用(邻接表和邻接矩阵)两种,采用课本上的两种求解算法。 设计要求: (1) 符合课题要求,实现相应功能; (2) 要求界面友好美观,操作方便易行; (3) 注意程序的实用性、安全性。 3程序设计方法及主要函数介绍 ADT Graph{ 数据对象V;V是具有相同特性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成为顶点集。 数据关系R: R = {VR} VR = {(v,w)|v,w为V集合中的元素,(v,w)表示v和w之间存在的路径} 基本操作P; CreateMGraph(MGraph *G) 初始条件:V是图的顶点集,VR是图的边的集合。 操作结果:按V和VR的定义构造图G,用邻接矩阵存储。 CreateALGraph(ALGraph *G)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题目(1)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一、单位负反馈随动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101.0)(11.0()(++= s s s K s G k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Bode 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闭环系统是否稳定。 3、设计系统的串联校正装置,使系统达到下列指标 (1)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 v ≥100s -1 ; (2)相位裕量γ≥30° (3)幅频特性曲线中穿越频率ωc ≥45rad/s 。 4、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5、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计算校正后系统的穿越频率ωc 、相位裕量γ、相角穿越频率ωg 和幅值裕量K g 。 6、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7、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二、设单位负反馈随动系统固有部分的传递函数为 ) 2)(1()(++= s s s K s G k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Bode 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闭环系统是否稳定。 3、设计系统的串联校正装置,使系统达到下列指标: (1)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 v ≥5s -1 ; (2)相位裕量γ≥40° (3)幅值裕量K g ≥10dB 。 4、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5、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计算校正后系统的穿越频率ωc 、相位裕量γ、相角穿越频率ωg 和幅值裕量K g 。 6、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7、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三、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2(4 )(+= s s s G k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设计系统的串联校正装置,要求校正后的系统满足指标: 闭环系统主导极点满足ωn =4rad/s 和ξ=。 3、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4、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计算校正后系统的穿越频率ωc 、相位裕量γ、相角穿越频率ωg 和幅值裕量Kg 。 5、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数控机床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1、前言 (2) 2、控制系统硬件的基本组成 (2) 2.1系统扩展 (2) 2.1.1 8031芯片引脚 (3) 2.1.2 数据存储器的扩展 (6) 2.1.3 数据存储器的扩展 (7) 3、控制系统软件的组成及结构 (9) 3.1 监控程序 (10) 3.1.1 系统初始化 (10) 3.1.2 命令处理循环 (10) 3.1.3 零件加工程序(或作业程序)的输入和编辑 (10) 3.1.4 指令分析执行 (10) 3.1.5 系统自检 (11) 3.2 数控机床控制系统软件的结构 (11) 3.2.1 子程序结构 (12) 3.2.2 主程序加中断程序结构 (12) 3.2.3 中断程序结构 (12) 4 、心会得体 (13) 5 、参考文献 (14)

1 、前言 数控车床又称数字控制(Numbercal control,简称NC)机床。它是基于数字控制的,采用了数控技术,是一个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机床。它是由主机,CNC,驱动装置,数控机床的辅助装置,编程机及其他一些附属设备所组成。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作用是使数控机床机械系统在程序的控制下自动完成预定的工作,是数控机床的主要组成部分。 2、控制系统硬件的基本组成 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控制系统在使用中的控制对象各不相同,但其硬件的基本组成是一致的。控制系统的硬件基本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控制系统硬件基本组成框图 在图1中,如果控制系统是开环控制系统,则没有反馈回路,不带检测装置。 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大多采用MCS-51系列单片机中的8031芯片单片机,经过扩展存储器、接口和面板操作开关等,组成功能较完善、抗干扰性能较强的控制系统。 2.1系统扩展 以8031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必须扩展程序存储器,用以存放程序。同时,单片机内部的数据存储器容量较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还要扩展数据存储

自动控制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审定成绩: 重庆邮电大学 移通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系部: 学生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2013年12 月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制

目录 一、设计题目 二、设计报告正文 摘要 关键词 设计内容 三、设计总结 四、参考文献

一、设计题目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简明)任务书——供2011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4-6班)本科学生用 引言:《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既有别于毕业设计,更不同于课堂教学。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统筹运用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工程实际系统进行完整的全面分析和综合。 一设计题目:I型二阶系统的典型分析与综合设计 二系统说明: 该I型系统物理模拟结构如图所示。 系统物理模拟结构图 其中:R=1MΩ;C =1uF;R0=41R 三系统参量:系统输入信号:x(t); 系统输出信号:y(t);

四设计指标: 设定:输入为x(t)=a×1(t)(其中:a=5) 要求动态期望指标:M p﹪≤20﹪;t s≤4sec; 五基本要求: a)建立系统数学模型——传递函数; b)利用根轨迹方法分析和综合系统(学号为单数同学做); c)利用频率特性法分析和综合系统(学号为双数同学做); d)完成系统综合前后的有源物理模拟(验证)实验; 六课程设计报告: 1.按照移通学院课程设计报告格式写课程设计报告; 2.报告内容包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基本原理; 3.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参数计算过程、分析过程,包括: (1)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2)原系统组成结构原理图一张(自绘); (3)系统分析,综合用精确Bode图一张; (4)系统综合前后的模拟图各一张(附实验结果图); 4.提供参考资料及文献 5.排版格式完整、报告语句通顺; 6.封面装帧成册。

中北大学数据库课程设计

数据库课程设计安排 本课程设计时间为15~17周,既定与17周周五全天验收,验收时请带好自己的身份证和学生证。验收安排会提前1~2天公示。 一、强调注意事项 1、必须按要求到指定机房上机、上机过程中不准许打游戏,打游戏者成绩直接在汇总成绩的基础上降两档。老师会对学生进行考勤,缺勤三次者直接取消验收资格。如需请假,请履行正常的请假手续。(如上机时间与考试时间冲突,以考试为主,不需请假) 2、每人一题,必须自己独立完成布置题目的设计并完成相应的报告。 3、每天有对应老师值班,参加课程设计的老师有 责任教师所在办公室 洪军213 李玉蓉215 杨顺民213 薛海丽215 康珺215 李华玲215 何志英215 贾美丽215 尹四清212 4、替考者,双方成绩直接以0分记。 5、周1~周二,自己进行题目的需求分析,周二课程设计任务书电子版自行到软件学院机房首页“洪军”文件夹下下载,(word文档。名称为“数据库课程设计任务书”),周三开始安排上机。 6、登记班长或学委的联系方式,周一确认是否所有学生已经领取到题目,题目序号与班级学生序号或学号相对应。学号断续的,自动向上补齐。 7、请同学们认真对待本次课程设计,我们会严格要求。验收方式为上机答辩,准备好自己的证件、报告、源程序(上机提前调试好),老师与学生1对1进行验收。 8、学生课程设计是实践的重要环节,学生课程设计期间不准私自离开学校。 二、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 1、上机检查应用程序 2、口头质疑 3、审查设计报告 成绩最终由平时考评+程序验收+报告内容三部分组成。 一、内容及安排

1、设计一个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该系统应具备对数据进行录入、修改、删除、查询、统计、报表等功能; 2、学生应根据指定的设计题目进行用户调查,确定设计内容, 综合运用数据库和软件工程等课程的知识进行系统设计; 3、系统设计原则及方案选定正确,软件模块结构及有关数据结构、数据库结构合理,设计过程及文档的编写遵循软件工程规范,体现数据库设计全过程; 4、软件运行正确,提交软件文档资料齐全,思路正确; 5、熟练掌握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 设计题目 1、病历管理系统 2、药物管理系统 3、户口管理系统 4、教材管理系统 5、列车时刻查询系统 6、光碟管理系统 7、电脑配件库存管理系统 8、人事管理系统 9、工资管理系统 10、单位住房管理系统 11、成绩管理系统 12、学籍管理系统 13、财务管理系统 14、图书管理系统 15、宿舍管理系统 16、民航售票管理系统 17、合同管理系统 18、学生档案管理系统 19、水电管理系统 20、试题库管理系统 21、机房管理系统 22、学费管理系统 23、考点考务管理系统 24、排课系统 25、银行储蓄系统 26、设备管理系统 27、医院药品进销存系统 28、英语学习助手 29、教务辅助管理系统 30、学院综合奖学金评定系统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实验

上海电力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实践报告 课名:自动控制原理应用实践 题目:水翼船渡轮的纵倾角控制 船舶航向的自动操舵控制 班级: 姓名: 学号:

水翼船渡轮的纵倾角控制 一.系统背景简介 水翼船(Hydrofoil)是一种高速船。船身底部有支架,装上水翼。当船的速度逐渐增加,水翼提供的浮力会把船身抬离水面(称为水翼飞航或水翼航行,Foilborne),从而大为减少水的阻力和增加航行速度。 水翼船的高速航行能力主要依靠一个自动稳定控制系统。通过主翼上的舵板和尾翼的调整完成稳定化操作。该稳定控制系统要保持水平飞行地穿过海浪。因此,设计上要求系统使浮力稳定不变,相当于使纵倾角最小。 航向自动操舵仪工作时存在包括舵机(舵角)、船舶本身(航向角)在内的两个反馈回路:舵角反馈和航向反馈。 当尾舵的角坐标偏转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会引起船只在参考方向上发生某一固定的偏转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传递函数中带有一个负号,这是因为尾舵的顺时针的转动会引起船只的逆时针转动。有此动力方程可以看出,船只的转动速率会逐渐趋向一个常数,因此如果船只以直线运动,而尾舵偏转一恒定值,那么船只就会以螺旋形的进入一圆形运动轨迹。 二.实际控制过程 某水翼船渡轮,自重670t,航速45节(海里/小时),可载900名乘客,可混装轿车、大客车和货卡,载重可达自重量。该渡轮可在浪高达8英尺的海中以航速40节航行的能力,全靠一个自动稳定控制系统。通过主翼上的舵板和尾翼的调整完成稳定化操作。该稳定控制系统要保持水平飞行地穿过海浪。因此,设计上要求该系统使浮力稳定不变,相当于使纵倾角最小。

上图:水翼船渡轮的纵倾角控制系统 已知,水翼船渡轮的纵倾角控制过程模型,执行器模型为F(s)=1/s。 三.控制设计要求 试设计一个控制器Gc(s),使水翼船渡轮的纵倾角控制系统在海浪扰动D (s)存在下也能达到优良的性能指标。假设海浪扰动D(s)的主频率为w=6rad/s。 本题要求了“优良的性能指标”,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通过网络资料的查阅:响应超调量小于10%,调整时间小于4s。 四.分析系统时域 1.原系统稳定性分析 num=[50]; den=[1 80 2500 50]; g1=tf(num,den); [z,p,k]=zpkdata(g1,'v'); p1=pole(g1); pzmap(g1) 分析:上图闭环极点分布图,有一极点位于原点,另两极点位于虚轴左边,故处于临界稳定状态。但还是一种不稳定的情况,所以系统无稳态误差。 2.Simulink搭建未加控制器的原系统(不考虑扰动)。

中北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中北大学 信息商务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孟建龙学号:12020145X16系:机械工程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题目:工艺课程设计 ——后钢板弹簧吊耳的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指导教师:赵丽琴职称:副教授 王彪职称:教授 2016年1月8日

中北大学 信息商务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5/2016学年第1学期 所在系:机械工程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孟建龙学号:12020145X16课程设计题目:工艺课程设计 ——后钢板弹簧吊耳零件的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起迄日期:2015年12月28日~2016年1月10日课程设计地点: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 指导教师:赵丽琴、王彪 系主任:暴建岗 下达任务书日期:2015年12月28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目的: (1)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及有关课程(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等)的知识,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 (2)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规范、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2.设计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条件、设计要求等):本次设计要求编制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不少于10道工序,见附图)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并设计其中一道工序的专用夹具,绘制相关图纸,撰写设计说明书。必须以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所作的技术决定、数据和计算结果。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期使整个设计在技术上是先进的,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在生产上是可行的。 具体内容如下: (1)根据零件图,确定生产类型(一般为中批或大批生产),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2)选择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绘制毛坯图。 (3)拟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各工序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辅具),确定各工序切削用量及工序尺寸,计算某一代表工序的工时定额。 (4)填写工艺文件:工艺过程卡片、工序卡片。 (5)设计指定工序的专用夹具,绘制装配图1张。 (6)撰写设计说明书。 3.设计工作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图纸、实物样品等〕: 1.制定零件在中批生产条件下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画零件图,毛坯图,填写工艺过程卡、工序卡。 2.专用夹具设计。设计某道工序的专用夹具。 3.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A4纸)。

自动控制课程设计题目

题目一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 设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对应的结构图如图所示,绕线机用直流电机来缠绕铜线,能快速准确地绕线,并使线圈连贯坚固。采用自动绕线机后,操作人员只需从事插入空的转子、按下启动按钮和取下绕好线的转子等简单操作。 设计控制器满足如下条件: (s G ) c 1.系统对斜坡输入响应的稳态误差小 于10%,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v=10; 2.系统对阶跃输入的超调量在10%左 右; 3.按△=2%要求的系统调节时间为3s左 右。 要求: 1.分析设计要求,说明控制器的设计思路; 2.详细设计;

3.用MATLAB编程输出仿真结果及图形。 题目二海底隧道钻机控制系统连接法国和英国的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于1987年12月开工建设,1990年11月,从两个国家分头开钻的隧道首次对接成功。隧道长37.82km,位于海底面以下61m. 隧道于1992年完工,共耗资14亿美元,每天能通过50辆列车,从伦敦到巴黎的火车行车时间缩短为3h. 钻机在推进过程中,为了保证必要的隧道对接精度,施工中使用了一个激光导引系统,以保持钻机的直线方向。钻机控制系统如图所示。图中C(s)为钻机向前的实际角度,R(s)为预期角度,N(s)为负载对机器的影响。

该系统设计目的是选择增益K,使系统对输入角度的响应满足工程要求,并且使扰动引起的稳态误差较小。 要求: 1.分析设计要求,说明控制器的设计思路; 2.详细设计; 3.用MATLAB编程输出仿真结果及图形。 题目三哈勃太空望远镜指向控制哈勃太空望远镜于1990年4月14日发射至离地球611km的太空轨道,它的发射与应用将空间技术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望远镜的2.4m镜头拥有所有镜头中最光滑的表面,其指向系统能在644km以外将视野聚集在一枚硬币上。望远镜的偏

课程设计说明书zxl

: 中北大学 数据结构 课程设计说明书 # 学生姓 名:张旭亮学号:02 学 院:电子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 # 软件工程 题 目:宿舍管理查询系统成绩 指导教师周海英靳雁霞

/ 2009 年 6 月 24 日 1.设计目的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设计掌握数据结构课程中学到的基本理论和算法并综合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设计要求学会如何对实际问题定义相关数据结构,并采用恰当的设计方法和算法解决问题,同时训练学生进行复杂程序设计的技能和培养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 ………………………….. / 2.设计内容和要求 设计内容: 为宿舍管理人员编写一个宿舍管理查询软件。 要求: 1)建立数据文件,数据文件按关键字(姓名,学号,房号)进行排序(冒泡,选择,插入排序等任意一种) 2)查询菜单(用二分法实现以下操作) A.按姓名查询 B.按学号查询 ] C.按房号查询 基本要求: 1)系统功能的完善; 2)代码中有必要的注释。、 …………………………

3.概要设计 , 1> 1)需要定义一个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pnode 主函数main() 2. 新建数据文件create() 3. 查询函数serch1() 4. 查询函数serch2() 5. 查询函数serch3() 6. 加数据纪录函数insert() 》 7. 删除数据纪录函数delete() 8. 修改数据纪录函数updata() 9. 数据文件读取函数readfile () 10. 查询当前所有纪录冰按学号升序输出的函数output() <2>各函数间关系: 利用主函数调用其他的各个函数,新建数据文件函数create()是其它各个函数的基础,有了它其它函数才能够使用。查询函数insert1.2.3()添加数据纪录函数insert()删除数据纪录函数delete ()修改数据纪录函数updata ()这些函数都是在同一等级上的函数,是平行关系。查询当前所有纪录的函数output()以学号为关键字查询函数serch1()以姓名为关键字查询函数serch2()以床号为关键字查询函数serch3()以宿舍号)这些函数都是查询函数中的子函数,他们之间是平行的关系。 4.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1. 主函数main() 通过swich分支构建图形用户界面一次调用其他模块完成总体功能; 2新建数据文件create() 为节点分配内存

自动控制设计(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着重于自动控制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的综合实际应用。主要内容包括:古典自动控制理论(PID)设计、现代控制理论状态观测器的设计、自动控制MATLAB 仿真。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践,掌握自动控制理论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与工具。 1 内容 某生产过程设备如图1所示,由液容为C1与C2的两个液箱组成,图中Q 为稳态液体流量)/(3s m ,i Q ?为液箱A 输入水流量对稳态值的微小变化)/(3s m ,1Q ?为液箱A 到液箱B 流量对稳态值的微小变化)/(3s m ,2Q ?为液箱B 输出水流量对稳态值的微小变化)/(3s m ,1h 为液箱A 的液位稳态值)(m ,1h ?为液箱A 液面高度对其稳态值的微小变化)(m ,2h 为液箱B 的液位稳态值)(m ,2h ?为液箱B 液面高度对其稳态值的微小变化)(m ,21,R R 分别为A,B 两液槽的出水管液阻))//((3s m m 。设u 为调节阀开度)(2m 。 已知液箱A 液位不可直接测量但可观,液箱B 液位可直接测量。 图1 某生产过程示意图

要求 1. 建立上述系统的数学模型; 2. 对模型特性进行分析,时域指标计算,绘出bode,乃示图,阶跃反应曲线 3. 对B 容器的液位分别设计:P,PI,PD,PID 控制器进行控制; 4. 对原系统进行极点配置,将极点配置在-1+j 与-1-j;(极点可以不一样) 5. 设计一观测器,对液箱A 的液位进行观测(此处可以不带极点配置); 6. 如果要实现液位h2的控制,可采用什么方法,怎么更加有效?试之。 用MATLAB 对上述设计分别进行仿真。 (提示:流量Q=液位h/液阻R,液箱的液容为液箱的横断面积,液阻R=液面差变化h ?/流量变化Q ?。) 2 双容液位对象的数学模型的建立及MATLAB 仿真过程 一、对系统数学建模 如图一所示,被控参数2h ?的动态方程可由下面几个关系式导出: 液箱A:dt h d C Q Q i 111?=?-? 液箱B:dt h d C Q Q 22 21?=?-? 111/Q h R ??= 222/Q h R ??= u K Q u i ?=? 消去中间变量,可得: u K h dt h d T T dt h d T T ?=?+?++?222122221)( 式中,21,C C ——两液槽的容量系数 21,R R ——两液槽的出水端阻力 111C R T =——第一个容积的时间常数 222C R T =——第二个容积的时间常数 2R K K u =_双容对象的放大系数

中北大学早操签到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系统描述与仿真目的 (2) 第二章系统分析 (2) 第三章数据统计 (4) 第四章数据分析 (6) 第五章建模与仿真 (11) 第六章输出分析 (16) 第七章心得体会 (18) 第八章参考文献 (18)

一、系统描述与仿真目的 1、系统描述 所选系统为大三学生早起签到系统,虽然早上签到对于大三学生是痛苦的噩梦,但是也提供了系统建模与仿真最普遍的课题。该处有负责签到的工作人员一名。学生到楼底下后,若签到处无人,则学生立刻开始签到,若签到处繁忙,则学生需排队等待签到,签完之后才能回宿舍。该系统为一单服务台服务系统,在系统中,学生的到达是随机的,每两个学生到达的时间间隔时间是不一样的,学生签到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由此组成的队列长度也是随机的。 该排队系统的基本结构是: 2、仿真目的 1)了解排队系统的设计; 2)通过仿真分析,掌握witness软件的操作; 3)通过仿真分析,研究签到处的排队系统,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4)了解建模与仿真在系统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二、系统分析 1、分析系统的实体、事件、状态、活动 (1)实体: 临时实体:学生 永久实体:签到志愿者 特殊实体:队列 (2)事件: 学生到达、学生结束排队、学生签到完毕回宿舍 (3)状态:

签到志愿者:忙、闲 学生: 等待签到、签到 队列: 队列长度 (4)活动: 排队、签到 (5)排队规则: 先到的先签到,后来的排在后面,依次签到。 2、以学生流动为主线,画出流程图

三、数据统计 通过对签到周三早上进行调查,得到一定时间段内的学生到达间隔时间和签到时间如下表: 表中时间单位均为秒(s) 学生数到达时间间隔签到 时间 到达时 刻 开始时 间 结束时 间 排队时 间 1 - 6 0 0 6 0 2 0 1 0 6 7 6 3 2 4 2 7 11 5 4 4 2 6 11 13 5 5 2 5 8 13 18 5 6 0 1 8 18 19 10 7 8 2 16 19 21 3 8 9 6 25 25 31 0 9 5 5 30 31 36 1 10 4 7 34 36 43 2 11 5 1 39 43 44 4 12 9 3 48 48 51 0 13 5 2 53 53 55 0 14 9 2 62 62 64 0 15 4 4 66 66 70 0 16 5 5 71 71 76 0 17 8 6 79 79 85 0 18 5 4 84 85 89 1 19 7 1 91 91 92 0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自控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单位反馈系统中传递函数的研究 学院名称Z Z Z Z学院 专业名称Z Z Z Z Z 学生姓名Z Z Z 学生学号Z Z Z Z Z Z Z Z Z Z 任课教师Z Z Z Z Z 设计(论文)成绩

单位反馈系统中传递函数的研究 一、设计题目 设单位反馈系统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 2)(1()(0 0++= s s s K s G (ksm7)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对系统进行串联校正,要求校正后的系统满足指标: (1)在单位斜坡信号输入下,系统的速度误差系数=10。 (2)相角稳定裕度γ>45o , 幅值稳定裕度H>12。 (3)系统对阶跃响应的超调量Mp <25%,系统的调节时间Ts<15s 3、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 4、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计算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Wc 和穿频率Wx 。 5、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6、在SIMULINK 中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在前向通道中分别接入饱和非线性环节和回环非线性环节,观察分析非线性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7、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二、设计方法 1、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 根轨迹简称根迹,它是开环系统某一参数从0变为无穷时,闭环系统特征方程式的根在s 平面上变化的轨迹。 1)、确定根轨迹起点和终点。 根轨迹起于开环极点,终于开环零点;本题中无零点,极点为:0、-1、-2 。故起于0、-1、-2,终于无穷处。 2)、确定分支数。 根轨迹分支数与开环有限零点数m 和有限极点数n 中大者相等,连续并且对称于实轴;本题中分支数为3条。

中北大学-电力电子课程设计

中北大学-电力电子课程设计

————————————————————————————————作者:————————————————————————————————日期: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08/09 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 学生姓名:学号: 课程设计题目: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设计 起迄日期: 1 月5 日~ 1 月11 日 课程设计地点:中北大学 指导教师:刘长明 系主任:王忠庆 下达任务书日期: 09 年1月 4日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1.设计目的: 通过熟练Multisim2001软件,EWB 仿真软件,根据所学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知识,设计一个以基础为主带有一定综合性的应用电路并进行仿真。 2.设计内容和要求 一、实验内容: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设计:画出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图,输入交流电压110v ,通过仿真软件观测电阻负载时的α为30°,60°,90°时负载上的输出电压波形及晶闸管端电压的波形;分析其变化原因。 二、实验原理: (1)仿真电路图由三相电源、六个晶闸管及对应的触发信号源加上四通道示波器一个组成。 (2)对触发脉冲宽度及相位的要求时门极触发脉冲需要大于60的宽脉冲或间隔60的双窄脉冲。共阴极正组每只晶闸管门极脉冲相位差为120度。共阳极每只晶闸管的门极脉冲相位差为120。接在同一项上的晶闸管的门极脉冲的相位差为180度。接图的方法是保证晶闸管的触发顺序为1-2-3-4-5-6。 (3)在晶闸管需导通的区域仅用初始的一个窄脉冲去触发的方式称“单窄脉冲触发” ,每个元件除了在各自的换流点处有一个脉冲之外,还在60度电角度之后的下一个导通元件的导通时刻补了一个脉冲。所补的脉冲在电流连续的稳态工作时并不起任何作用,但它却是电路启动及在电流断续时使电路正常工作所不可缺少的,这种触发方式称之为“双窄脉冲触发”。 若把上面的双窄脉冲连成一个宽脉冲,电路当然也可正常工作,这种触发方式称之为“宽脉冲触发” 。由于共阴极的晶闸管是在正半周触发,共阳极组是在负半周触发,因此接在同一相的两个晶闸管的触发脉冲的相位应该相差180°。 (4)由于电流断续后,能够使晶闸管再次导通,必须对两组中应导通的一对晶闸管同时有触发脉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采取两种办法;一种是使每个脉冲的宽度大于60(必须小于120°),一般取80°~100°,称为宽脉冲触发。另一种是在触发某一号晶闸管时,同时给前一号晶闸管补发一个脉冲,使共阴极组和共阳极组的两个应导通的晶闸管上都有触发脉冲,相当于两个窄脉冲等效地代替大于60°的宽脉冲。这种方法称双脉冲触发。整流输出的电压,也就是负载上的电压。整流输出的电压应该是两相电压相减后的波形,实际上都属于线电压,波头ab u 、ac u 、bc u 、ba u 、ca u 、cb u 均为线电压的一部分,是上述线电压的包络线。相电压的交点与线电压的交点在同一角度位置上,故线电压的交点同样是自然换相点,同时亦可看出,三相桥式全控的整流电压在一个周期内脉动六次,脉动频率为6 × 50=300赫,比三相半波时大一倍。 三、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