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成本对经营效率和效果的分析

人工成本对经营效率和效果的分析
人工成本对经营效率和效果的分析

人工成本对经营效率和效

果的分析

人工成本对经营效率和效果的分析

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围绕劳动者所发生的全部费用,主要由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费用构成。

加强企业人工成本管理不仅能降低成本费用,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对于引导企业提高企业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优化企业人工成本结构,是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企业提升经营效率和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人工成本的管理,了解企业人工成本的主要支出方向,加强成本核算,及时监控劳动力要素投入的总费用,改善成本费用的支出结构,确保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经济效益,从而合理有效地控制人工成

本,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让企业的人工成本投入发挥最优效用,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赢,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如何进行人工成本控制增强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

第一是减员增效。实现人工成本的有效控制,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减员增效,对于我们企业目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情况下十分有效。企业冗员过多,造成很多弊病:办事效率低下,职工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发挥,人力资源浪费。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就是通过加强“定岗、定编”工作,进行机构精减,人员分离分流。

第二是减少无效人工支出。减少无效支出关键是进行分配制度的改革,企业要建立工效挂钩的分配制度,实现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职工个人工资与生产成果挂钩,在分配上打破平均主义;要实现工资的动态管理,做到“效益增,工资增,效益减,工资减”,将企业目标与职工收入联系起来,促使每个职工共同分担企业的任务。

第三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人工成本效益的根本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人工成本控制是适应企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趋势而提出的,资本有机构成的

薪酬分析报告-人工效能分析及解决思路

2017年薪酬分析报告(南宁分公司) 一、工资总额分配思路概述 2017年南宁分公司业务发展迅速,从6月份起,项目由2个增加到5个,公司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17年12月31日,员工人数为171人。南宁分公司工资分配思路总体如下: 1.合理分配岗位工资和福利、其他津贴、奖金的结构比例; 2.基层操作类员工薪酬标准与市场平均值持平; 3.薪酬向关键岗位倾斜,例如项目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 4.文员类、职能部门类岗位薪酬趋向稳定,在薪酬结构中,提高基本工资比重, 降低绩效工资比重。 各岗位差异分析 二、广西地区薪酬调研数据 1.2017年广西地区人才供需分析,大多数职位呈现供不应求状态

2017年,广西全区生产总值(GDP)20396.25亿元,首破二万亿元,省会城市GDP排名第18位。根据广西人才网联系统数据(占据当地市场90%以上数据)显示,2017年薪酬调查用人单位总样本数为20072家,需求人才数为762669人,而求职人才数为400604人。 总人才供求比为0.53(即人才需求人数或职位数为1时,人才供给或求职人才数为0.53),呈现出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 从供求比来看,可以预判广西人才市场未来薪酬将处于持续上涨趋势。 2.2017年广西地区人才薪酬分析 (1)总体概况 根据《2017年广西人才网联系统薪酬报告》2017年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中用人单位发布职位的平均薪酬为4408元/月,比去年的4044元/月增长了9.00%,而求职者期望平均薪酬为4083元/月,比去年的3846元/月增长6.16%。此数据与供求比的数据相符,说明用人单位更难招聘到合适的员工。 近六年求职者期望平均薪酬和用人单位发布职位的平均薪酬对比走势图如下:

人工成本分析报告(模板)

一、人工成本使用情况 1、人工成本使用分类: 2、人工成本使用情况: 省(子)公司一季度人工成本共计达成万元,使用情况分部在预算范围内。如分析二季度,此处列出同比增长情况。具体达成情况如下: 备注:1、劳务费实际达成金额已经扣除GSK和MSD合约销售项目组结算金额。 2、社会保险由于基数未变更,实际达成金额已经加上预提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金额,预提数为:70000元/月。 3、1季度实际人员编制

三、人工成本对比表 1、一季度实际完成与预算情况对比分析 图表二:人工成本实际达成与预算情况对比表 单位:万元 图表三:累计完成率 单位:万元 201201季度预算 201201季度累计 累计完成率 社会保险 32.52 29.53 90.81% 住房公积金 5.83 5.93 101.72% 劳务费 66.43 61.69 92.86% 职工工资总额 185.12 173.81 93.89% 其他 12.78 2.02 15.81% 分析问题: 【1】由表二和表三可以看出,社会保险、劳务费以及职工工资总额,累计完成率都在90%以上,实际达成与预算不存在较大差异。 【2】公积金实际达成比预算多出0.1万元。累计一季度完成超过了实际预算。 【3】其他费用项实际与预算差异较大,累计完成率仅达到了15.81%。 原 因: 【1】1月份、3月份集中增人和补缴,下季度将恢复正常账户。 32.52 5.8366.43185.12 12.78 29.53 5.9361.69 173.81 5 152535455565758595105115125135145155165175185195社会保险公积金 劳务费工资总额 其他

人工成本分析

人工成本的分析 一、人工成本基本定义 我国统计制度将人工成本定义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所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按现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这些费用要纳入企业财务成本项目,所以称之为人工成本。 二、人工成本构成范围 企业人工成本构成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工会经费和其它人工成本支出等。 (一)职工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一般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六个部分组成。 (二)社会保险费用: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劳动者在生、老、病、死、伤残、失业时给予物质帮助的费用。社会保险费用是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面分担。目前实施的社会保险有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 (三)职工福利费用:是指在工资以外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职工福利费用。主要用于职工的医药费,医护人员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工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企业举办社会性服务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如:独生子女费、丧葬抚恤费、集体福利事业补贴、工会文教费、集体福利设施费、探亲路费、上下班交通补贴、洗理费和解除劳动合同的费用。 (四)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 (五)劳动保护费用:是指企业购买职工实际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的费用。企业为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主要有工作服、手套等劳保用品。解毒剂、清凉饮料,以及规定工种所享受的保健食品待遇。 (六)职工住房费用:是指企业为改善职工住房条件支付的费用。主要用于交纳住房公积金、提供住房补贴、职工宿舍折旧等。 (七)工会经费和其它人工成本支出:包括工会经费、涡有列入工资总额的劳动报酬,按规定对职工的特殊奖励等。 三、人工成本分析主要指标 人工成本的主要指标有: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产出系数、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人工成本含量、人工成本工资含量、全员劳动生产率。 (一)劳动分配率 反映劳动投入对企业净产出的影响,又反映企业新创造价值中对职工分配的份额,是反映劳动投入与净产出关系的指标。劳动分配率=人工成本/增加值 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有二种计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 (二)人事费用率 反映劳动投入占实现价值形态的总产出程度,是反映劳动投入产出的指标。 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是指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取得的收入。包括产品销售收入和其它销售收入。 (三)人均人工成本 反映人工成本水平的指标。 平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职工人数 职工人数:指在本企业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人数。 (四)人工成本产出系数 反映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益状况指标。人工成本产出系数=增加值/人工成本 (五)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 反映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益状况指标。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销售收入/人工成本 (六)人工成本含量 反映劳动效率状况的指标。人工成本含量=人工成本/总成本 总成本(成本费用总额):指企业的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之和。 (七)人工成本工资含量 反映工资占人工成本的比重。人工成本工资含量=工资/人工成本 (八)全员劳动生产率

人工成本分析模型说明及表格

人工成本分析模型说明及表格 人工成本分析模型是用会计方法来评估企业人工成本投入与效益产出之间的关系,通过横向比较,来分析诊断企业人工成本投入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使人工成本投入产出优化。 人工成本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所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企业人工成本构成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工会经费和其它人工成本支出等。所以人工成本是个广义的薪酬福利概念,需要涉及除薪酬数据外的很多财务数据。人工成本的主要指标有三类: 1、人工成本总量指标:人工成本总额、人均人工成本人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总额/职工人数 人工成本总量指标反映的是企业人工成本的总量水平。人均人工成本反映了企业职工薪酬福利水平,可以进行外部横向比较,是反映企业薪酬外部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2、人工成本结构指标: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人工成本工资含量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人工成本总额/总成本)×100% 人工成本某组成部分含量=(某组成部分额度/人工成本)×100%

人工成本结构指标是指人工成本各组成项目占人工成本总额的相对比重,它可反映人工成本投入构成的情况与合理性。其中,人工成本工资含量即工资占人工成本的比重是结构指标中的主要项目。 3、分析比率型指标: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产出系数、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工成本分析比率型指标,是将人工成本与其他经济效益指标如利润总额、增加值、销售收入、上缴利税、实现税利等联系起来进行比对的相对数,用以说明人工成本的效益情况,即每投入一定数量的人工成本产生出了多大的经济效益,是进行企业人工成本分析控制常用的指标。 分析比率型指标是相对数指标,有利于外部企业横向比较。但应该注意的是,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由于资本有机构成或劳动装备水平不同,增加值率和利润率不同,人工成本分析比率型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劳动分配率=(人工成本总额/增加值) ×100% 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总额/销售收入) ×100% 人工成本产出系数=增加值/人工成本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销售收入/人工成本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加值/职工人数 理想的人工成本分析结果应是U型的,即:“二高一低”,高人均人工成本,低人工成本含量,高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系数。高人均人工成本说明薪酬人均水平高、具有市场竞争力、

人工成本分析分析报告(模板)

人工成本分析报告(模板)

————————————————————————————————作者:————————————————————————————————日期:

[键入文档标题] [键入文档副标题] 人工成本分析报告主要从人工成本使用情况、预算情况以及对比分析、同比增长等几方面进行分析。 USER 2012-3-31

一季度人工成本分析报告 一、人工成本使用情况 1、人工成本使用分类: 社会保险 住房公积金 劳务费 职工工资总额 其他(福利、招聘、培训等) 备注:鉴于年底上报预算的类目进行分类,便于统计测算。 2、人工成本使用情况: 省(子)公司一季度人工成本共计达成 万元,使用情况分部在预算范围内。如分析二季度,此处列出同比增长情况。具体达成情况如下: 备注:1、劳务费实际达成金额已经扣除GSK 和MSD 合约销售项目组结算金额。 2、社会保险由于基数未变更,实际达成金额已经加上预提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金额,预提数为:70000元/月。 单位(元) 201201实际达 成 201202实际达 成 201203实际达 成 一季度合计 社会保险 99949.63 100220.56 95149 295319.19 住房公积金 16520 19838 22932 59290 劳务费 197706.02 209592.8 209592.8 616891.62 职工工资总额 664685 542732.58 530634.1 1738051.68 其他 11880 8300 20180

3、1季度实际人员编制 单位(人) 1季度在岗职工 1季度劳务派遣工 从业人员共计 人数 103 52 155 图表一:一季度实际155人人工成本达成情况展示表 单位:万元 二、人工成本预算情况 1、2012年1季度预算情况: 单位(万元/人) 2012年全年预 算数 2012年1季度预算数 单位(万元/人) 2012年1季度预算数 社会保险 173 43.25 社会保险 32.52 住房公积金 31 7.75 住房公积金 5.83 劳务费(91人) 465 116.25 劳务费(52人) 66.43 职工工资总额 (137人) 1167 246.23 职工工资总额 (103人) 185.12 其他 68 17 其他 12.78 人工成本实际完成情况, 社会保险(103人), 29.53 人工成本实际完成情况, 住房公积金(103人), 5.93人工成本实际完成 情况, 劳务费(52人), 61.69 人工成本实际完成情况, 职工工资总 额(103人), 173.81人工成本实际完成情况, 其他(103人), 2.02 50 100150200

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方法

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方法 人工成本直接关系到企业(雇主)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因为它的增长反映了企业(雇主)多支付了费用,它的减少说明少支付了费用。但是,费用的支出并不是单纯的支出问题,也不一定多支出就是坏事。只有将人工成本的花费与其产出进行比较,才能明了人工成本的支出是否合理。因此,必须对人工成本进行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预测预警。 在分析人工成本时,一般可用企业人工成本总额与平均人工成本两个指标来分析。后者更能反映企业人工成本的水平。 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方法有对比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分组分析法、时间序列法和投入产出分析法。预测预警方法则主要有回归预测法、趋势预测法和调研预测法。 (一)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工成本进行对比。 企业人工成本比较可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两种。 1、纵向比较 纵向比较就是用企业自身的现在与过去比,看单位人工成本是上升还是下降。常用的对比指标有:实际到达数与计划对比;报告期与基期(可以是上月、上年、上年同期等)对比;本期水平与历史最好时期(或与某关键时期)对比。 对人工成本总额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可以反映出一定时期一个企业、行业或一个国家人工成本总体情况和增减趋势。这种分析对于研究人工成本总体情况、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对人工成本总额进行分析一般从人工成本增长相对数(增长率)来反映,也可通过人工成本总量增减的绝对值来反映。 人工成本增长率=(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额÷基期人工成本总额-1)×100%……公式(1) 人工成本增减绝对值=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额-基期人工成本总额……公式(2) 例如,某企业1990年共支付人工成本100万元,1989年支付人工成本80万元,则该企业1990年比1989年多支付人工成本20万元(100—80),人工成本的增长率为25%(100/80×100%—100%)。 对平均人工成本的纵向对比分析与人工成本总额分析方法基本一致,即计算平均人工成本指数和平均人工成本增减绝对值。 2、横向比较 横向比较就是与本行业同类企业比较看单位人工成本是高还是低,包括本单位水平与相邻单位(或本行业、本地区、国外同类型单位)对比,本单位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比等。横向对比的是企业平均人工成本,这种对比主要是在同类企业之间或同行业企业之间进行,目的在于反映本企业人工成本在同类单位中的水平及其产品竞争力的强弱。 横向对比的方法之一是计算强度相对数,即本企业平均人工成本与同类企业人工成本(平均水平,最高水平或最低水平)相比的倍数或成数,籍以了解本企业平均人工成本在同类企业中的相对地位。另一种方法是对所有同类企业人工成本水平组成的数列进行分析,看一看本企业人工成本在该数列中的位置,以及与所有企业人工成本的众数/中位数的差别。 企业人工成本的横向比较要注意以下几个因素对企业人工成本的影响:一是价格变动的影响。有的企业可能因产品涨价原材料降价而受益,有的企业有可能因原材料涨价产品降价而受损,价格会使利益在各类企业间进行了再分配;二是企业负担不平衡。有的企业税赋、工资、退休保险费等负担较重,有的企业则相对较轻;三是企业人工成本管理措施不明确,有的企业计算比较严格,有的企业管理较松,“跑、冒、滴、漏”较严重。 在对企业人工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恰当地选择对比标准。 选择对比标准是一个关键性问题。标准选择恰当,就可客观、明确、生动地把事物的状态描述、评价出来。用来对比的标准一般有五种: A、目标标准:如计划目标、某项奋斗目标等。与目标标准比以研究某项目标实现的程度,要达到目标还

人工成本分析报告(模板)

.
[键入文档标题]
[键入文档副标题]
人工成本分析报告主要从人工成本使用情况、预算情 况以及对比分析、同比增长等几方面进行分析。
[键入作者姓名] 2012-3-31
1

.
一季度人工成本分析报告
一、人工成本使用情况
1、人工成本使用分类: 社会保险 住房公积金 劳务费 职工工资总额 其他 (福利、 招聘、 培训等)
备注:鉴于年底上报预算的类目进行分类,便于统计测算。 2、人工成本使用情况: 省 (子) 公司一季度人工成本共计达成 万元, 使用情况分部在预算范围内。
如分析二季度,此处列出同比增长情况。具体达成情况如下:
单位(元) 社会保险 住房公积金 劳务费 职工工资总额 其他
201201 实际达 成 99949.63 16520 197706.02 664685 11880
201202 实际达 成 100220.56 19838 209592.8 542732.58 8300
201203 实际达 成 95149 22932 209592.8 530634.1 0
一季度合计 295319.19 59290 616891.62 1738051.68 20180
备注:1、劳务费实际达成金额已经扣除 GSK 和 MSD 合约销售项目组结算金额。 2、社会保险由于基数未变更,实际达成金额已经加上预提养老保险和失业 保险金额,预提数为:70000 元/月。 3、1 季度实际人员编制
2

.
单位(人) 人数
1 季度在岗职工 103
1 季度劳务派遣工 52
从业人员共计 155
图表一:一季度实际 155 人人工成本达成情况展示表
200 150 100 50 0 29.53 5.93 61.69
单位:万元
173.81
2.02
二、人工成本预算情况
1、2012 年 1 季度预算情况: 单位(万元/人) 2012 年全年预 算数 社会保险 住房公积金 劳务费(91 人) 职工工资总额 (137 人) 其他 173 31 465 1167 68 2012 年 1 季 单位(万元/人) 2012 年 1 季度预 度预算数 43.25 7.75 116.25 246.23 17 社会保险 住房公积金 劳务费(52 人) 职工工资总额 (103 人) 其他 算数 32.52 5.83 66.43 185.12 12.78
备注:职工工资总额按全年 13 个月预算,1 季度预算金额已经将班子成员奖金 扣除。
三、人工成本对比表
3

2019年人工成本分析报告-实用word文档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人工成本分析报告 篇一:人工成本分析报告(模板) 03. 31人工成本分析报告人工成本分析报告201X 年一季度人工成本分析人工 成本分析报告主要从人工成本使用情况、预算情况以及对比分析、同比增长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赵维维 201X-3-31 03. 31人工成本分析报告一季度人工成本分析报告一、人工成本使用情况1、 人工成本使用分类: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劳务费职工工资总额其他(福利、招聘、培训等)备注:鉴于年底上报预算的类目进行分类,便于统计测算。 2、人工成本使用情况:省(子)公司一季度人工成本共计达成万元,使用情况分部在预算范围内。如分析二季度,此处列出同比增长情况。具体达 成情况如下:单位(元)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劳务费职工工资总额其他 201X01 实际达成 99949.63 16520 197706.02 664685 11880201X02 实际达 成 100220.56 19838 209592.8 542732.58 8300201X03 实际达成 95149 22932 209592.8 530634.1 0一季度合计 295319.19 59290 616891.62 1738051.68 20180备注:1、劳务费实际达成金额已经扣除 GSK 和 MSD 合约 销售项目组结算金额。 2、社会保险由于基数未变更,实际达成金额已经加上 预提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金额,预提数为:70000 元/月。 3、1 季度实际人 员编制 03. 31人工成本分析报告单位(人)人数1 季度在岗职工 1031 季度劳务派 遣工 52从业人员共计 155图表一:一季度实际 155 人人工成本达成情况展示表200 150 100 50 0 29.53 5.93 61.69单位:万元173.812.02二、人工成本预算情况1、201X 年 1 季度预算情况:单位(万元/人) 201X 年全年预算 数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劳务费(91 人)职工工资总额(137 人)其他 173 31 465 1167 68 201X 年 1 季单位(万元/人) 201X 年 1 季度预度预算数 43.25 7.75 116.25 246.23 17 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劳务费(52 人) 职工工资总额(103 人)其他算数 32.52 5.83 66.43 185.12 12.78备注:职工工资总额按全年 13 个月预算,1 季度预算金额已经将班子成员奖金扣除。 03. 31人工成本分析报告三、人工成本对比表1、一季度实际完成与预算情况 对比分析图表二:人工成本实际达成与预算情况对比表单位:万元195 185 175 165 155 145 135 125 115 105 95 85 75 65 55 45 35 25 15 5 185.12 173.8166.4361.69 32.5229.53 5.83 5.93 社会保险公积金劳务费工资总额12.78其他图表三:累计完成率单位:万元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劳务费职

人工成本分析如何做

做人工成本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做人工成本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理论上讲人工成本包括:薪酬、福利、各项保险、人事费用支出、招聘和培训费用支出,这些是显形成本;还有隐性成本部分,这与你做人工成本分析的目的有关系的。 先提供部分供參考: 人力資源成本,指涉及人力資源的取得、開發、利用、保障和離職所發生的投資或支出,包括:(1)、取得成本,指招募、選拔、定崗過程中發生的支出,比如招聘廣告費、人才仲介代理費、招聘會場費、招聘過程差旅費、招聘到的新員工安置費等。(2)、開發成本,指崗前培訓及定向、在崗培訓、脫產培訓的支出,首先是使得一個新員工達到勝任某個職位的技能並取得預期業績而付出的成本,比如崗前培訓的學費、材料費、諮詢費、勞動時間損失費、生產率損失、學員的薪金;其次是為提高工作生活品質而產生的費用,比如醫療保健費用、繼續教育和深造提高費用、保險費用、工作場所改善費用等。(3)、使用成本,指對人力資源的維持(如工資、福利費)、獎勵、調劑所發生的支出;(4)、保障成本,指建立人力資源的更新換代、工傷等基金的支出;(5)、離職成本,指離職低效成本(離職前工作效率較低)、遣散成本、離職後的補償支出(如退休金)、空職成本、重新招聘的取得開發成本和超額成本(高薪重聘成本)。 建立企业人工成本分析模型 建立企业人工成本分析模型 一、人工成本基本定义我国统计制度将人工成本定义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所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按现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这些费用要纳入企业财务成本项目,所以称之为人工成本。 二、人工成本构成范围企业人工成本构成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工会经费和其它人工成本支出等。 (一)职工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一般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六个部分组成。 (二)社会保险费用: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劳动者在生、老、病、死、伤残、失业时给予物质帮助的费用。社会保险费用是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面分担。目前实施的社会保险有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 (三)职工福利费用:是指在工资以外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职工福利费用。主要用于职工的

人工成本分析报告(模板)

03. 31
人工成本分析报告
人工成本分析报告
2012 年一季度人工成本分析
人工成本分析报告主要从人工成本使用情况、预算情 况以及对比分析、同比增长等几方面进行分析。
赵维维 2012-3-31

03. 31
人工成本分析报告
一季度人工成本分析报告
一、人工成本使用情况
1、人工成本使用分类: 社会保险 住房公积金 劳务费 职工工资总额 其他 (福利、 招聘、 培训等)
备注:鉴于年底上报预算的类目进行分类,便于统计测算。 2、人工成本使用情况: 省 (子) 公司一季度人工成本共计达成 万元, 使用情况分部在预算范围内。
如分析二季度,此处列出同比增长情况。具体达成情况如下:
单位(元) 社会保险 住房公积金 劳务费 职工工资总额 其他
201201 实际达 成 99949.63 16520 197706.02 664685 11880
201202 实际达 成 100220.56 19838 209592.8 542732.58 8300
201203 实际达 成 95149 22932 209592.8 530634.1 0
一季度合计 295319.19 59290 616891.62 1738051.68 20180
备注:1、劳务费实际达成金额已经扣除 GSK 和 MSD 合约销售项目组结算金额。 2、社会保险由于基数未变更,实际达成金额已经加上预提养老保险和失业 保险金额,预提数为:70000 元/月。 3、1 季度实际人员编制

直接原料及人工成本分析(九)

制造成本——直接原料及人工成本分析(一)直接原料成本分析 一般制造业,占比例最高的是直接原料,分析直接原料成本有几个要点。 1.需要掌握的分析标准 根据产品的结构、技术的规范以及原料清单,审定材料的项目及其使用的数量是否正确; 产品质量的好坏,在于产品的设计。如果一个产品的成本太高,和同行没有办法竞争,这时就需要在产品的设计上做一些修改,针对消费者的需求,决定产品的结构和技术规范。 审查材料使用量及损耗率是否正常; 确定本地制造及进口器材的范围与内容; 逐项或抽样查对采购记录等凭证,审定材料每单位合理成本; 依据基准日材料成本或单价,审定当前各项材料成本或单价涨跌是否合理; 参考过去采购价格、市场行情或同业采购价格,确认合理的价格; 有无数量折扣使得单位价格下降,或不合理的付款方式使得单价上升。 2.材料用量差异分析 材料成本与原来预算之间有差异,第一个可能是存在量的差异。 产品设计、制造方法或程序变更,用料标准未随之配合调整; 有时实际的用量并不和原来设计的标准用量一致,例如生产出来的耗用量比原来设计的偏高,或者是工程师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制作过程中的实际困难,标准太严等,都会造成用量差异。

所用机器或工具变更,或其效率增进或减退; 例如所用的机器、工具等有变更,都有可能增加原料的损耗。 材料质量低劣,或规格不合; 溢领材料,未予退库; 例如有些工厂在材料的领用流程上,控管得不是很好,造成成本有很大的偏差。 操作疏忽或生疏,废料超过标准数量。 3.材料价格差异分析 当确定了产品的结构以及规格之后,接下来就是它的价格。有时材料的价格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而产生价格差异。 材料市价波动,市价往往和事先所建立的标准及预算有一些差距; 为求低价,未按标准规格采购; 承接非计划内的订单,紧急购料,价格和运费均较贵; 有时企业会有一些紧急订单,紧急购料会增加成本,或者有时候会因为缺某一种材料,用比较差或更好的材料来做替代品,这些都会产生价格的差异。 采购人员适逢低价大量购料; 缺乏某种或某等级材料,使用替代品。 4.控制直接原料数量 对直接原料数量的控制,有以下几个要点: 要有健全的材料清单 这样在生产产品的时候,生产部门到仓库领多少料,就有了一个客观的依据。 建立标准耗用率

人工成本分析模型

人工成本分析模型 一、人工成本基本定义 我国统计制度将人工成本定义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所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按现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这些费用要纳入企业财务成本项目,所以称之为人工成本。 二、人工成本构成范围 企业人工成本构成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工会经费和其它人工成本支出等。 (一)职工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一般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六个部分组成。 (二)社会保险费用: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劳动者在生、老、病、死、伤残、失业时给予物质帮助的费用。社会保险费用是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面分担。目前实施的社会保险有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 (三)职工福利费用:是指在工资以外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职工福利费用。主要用于职工的医药费,医护人员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工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企业举办社会性服务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如:独生子女费、丧葬抚恤费、集体福利事业补贴、工会文教费、集体福利设施费、探亲路费、上下班交通补贴、洗理费和解除劳动合同的费用。 (四)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 (五)劳动保护费用:是指企业购买职工实际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的费用。企业为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主要有工作服、手套等劳保用品。解毒剂、清凉饮料,以及规定工种所享受的保健食品待遇。 (六)职工住房费用:是指企业为改善职工住房条件支付的费用。主要用于交纳住房公积金、提供住房补贴、职工宿舍折旧等。 (七)工会经费和其它人工成本支出:包括工会经费、涡有列入工资总额的劳动报酬,按规定对职工的特殊奖励等。 三、人工成本分析主要指标 人工成本的主要指标有: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产出系数、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人工成本含量、人工成本工资含量、全员劳动生产率。

人工成本分析与运用

人工成本分析与运用(上) 人工成本一词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经常被提及,但在实际工作中,相关工作开展的并不理想,通常只是对其中一个或几个指标进行简单的统计,缺乏详尽的分析,更谈不上控制及改善了。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不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处于相对低级的阶段,对于人工成本分析与控制的重要性及意义还不够了解;第二,不少企业还仍然采取粗放的管理模式,不注重对资源的投入产出分析及控制,对于人工成本的控制工作也不重视;第三,企业人力资源人员对人工成本构成、分析方法等相关知识、技能比较欠缺,导致人工成本统计、分析不准确,所产生的价值不高。 而随着人力资源真正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要素,企业将会越来越关注人力资源的投入产出比,人工成本分析与控制必将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职能。 一、什么是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所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 人工成本包含的项目非常多,为便于分析,我们通常会众多的项目分类分析。按照分析目的不同,我们可以进行不同的归类,通常从项目所产生的环节和项目的特点两个维度来分类。 按照产生人工成本的活动类别来划分,人工成本可分为获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保障成本及离职成本,各项成本所包含的小项见下图。

图1 人工成本构成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按照这一标准进行人工成本归类,在计算各项成本时,除了计算相关项目的费用之外,需要考虑开展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的工资,比如,在计算人力资源的获得成本时,需要考虑招聘工作人员的成本,在面谈环节,面谈的时间费用=(每人面谈前的准备时间+每人面谈所需时间)×工资率×人数。 除了上述分类方法,还可以根据各项目的共同特点进行分类。按照原劳动 部颁发的1997【261】号文件规定,人工成本包括工资总额、社会保险、福利费用、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及其他人工成本七大类。 (一)职工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或者实物形式直接支 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一般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 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六个部分组成。需要说明的是,在计算工资总额的时候,不能简单的按照实发工资计算,应当将员工缴纳 的个税、社会保险等都计入。

人工成本分析

人工成本核算 人工成本项目构成:薪酬+ 福利+ 社保+ 税金+ 培训费用+招聘费用+其它人工成本(包括:员工宿舍补贴,花草护理费) 人工成本项目未记录包括:员工日常生活必要品费用 一、人工成本各项目统计: 薪酬统计: 薪酬包括:固定工资、绩效工资、年终奖金、激励奖金、加班工资; 固定工资指未扣除个人承担社保、通讯费、考勤等项目之前金额; 绩效工资包括超额绩效部分和超额年终奖金部分; 激励奖金、加班工资的核算公司只发放到部门。 据统计: 2005年全员薪酬总额为:1134895元(转正员工人数为34人,人均薪酬约为33379元) 2006年全员薪酬总额为:2361264元(在职员工人数为47人,人均薪酬约为50240元) 以当年度12月工资表在职人员人数为依据 福利统计: 福利包括:误餐补贴、通讯补助、交通补助、过节费、劳保费用、年度旅游费、防暑降温费 2005年度误餐补贴以150元/人/月,共计81000元;通讯费、交通费以最低费用标准100元/月核算,共计108000元;防暑降温费共计9450元,过节费以400元*2次,共计800元;年度旅游费共计38090元;劳保费用以最低费用标准100元核算。由此得出,2005年度福利总额为237440元。(人均福利约为6417

元) 2006年度误餐补贴以150元/人/月,共计82800元;通讯费、交通费以最低费用标准100元/月核算,共计110400元;防暑降温费共计9200元;过节费以400元*2次,共计800元;年度旅游费1500元/人/年核算,共计69000元;劳保费以最低费用标准100元核算。由此得出,2006年度福利总额为272300元。(人均福利约为5794元) 说明:2005年无计划的旅游费用2006取消业务招待费 社保统计: 各项社保项目养老保险、医疗、失业等由单位承担部分 2005年度社保共缴社保为58382元。(财务统计数据) 2006年度全员共缴社保人数为30人,单位承担社保项目平均数额为12975元/月,人均282元/月,全年共缴社保为155700元(员工因社保缴纳基数差异而产生的社保差异忽略不计) 说明:2005年8月全员实行社保统筹安排。 税金包括: 因员工薪酬发生的企业所得税和应由个人承担而企业承担的个人所得税 2005年度共缴税金125659.42元。 2006年度共缴个人所得税11人(中高层管理人员),月人均50元,全年共计6600元 2006年度全员共缴企业所得税25159元,年人均550元(2006年全员按46人,企税扣除基数2006年2-6月按800元,2006.7-2007.1月按1600元核算),由此得出,2006年度全员共缴税金31759元。 培训费用统计: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模板

公司2009年1-6月人力资源分析报告模板 (标题黑体三号加粗居中) 说明:本模板罗列了大致分析方向,第二部分所提供的表格仅供作图时参考,具体表现形式不局限,可采用多种图表格式进行。全文请用倍行距编辑。分析报告完成后请将红色及蓝色字体部分删除。 一、公司组织结构图(一级标题黑体四号加粗左端顶头对齐) 描述公司现有的组织结构设置,如有调整,反映出组织结构调整过程并简述原因。 分析:(宋体五号) 二、201X年1-6月人力资源效率指标分析 人力资源效率指标主要是指人均净利润、万元人工成本净利润、人均销售收入,该指标可以与历史数据对比进行分析,也可以在集团内部与其他单位进行对比分析。人均净利润可以分析年度目标值完成情况。目标值以净利润双定目标除以年初人数确定。

三、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人力资源结构主要包括岗位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工龄结构、职称结构等,分析时可对进行组合如岗位——学历结构分析,岗位——年龄结构分析等,还可考虑对一定时间段内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或者挑选较重要的类别如管理类、产品类人员进行专门的分析。 1岗位结构(二级标题黑体小四加粗左端顶头对齐) 依据最新的岗位序列结构,岗位设置分为五大类:管理类、产品类、专业类、客户类、生产类。可对公司进行整体岗位结构分析或者对某一类别的结构进行更细致的分析。 例图: 2 年龄结构 年龄龄区间划分为25岁以下、26岁-35岁、36岁-45岁、45岁以上四个区间。 仅仅对年龄分布进行一维分析,只能看出员工的年龄层次结构。只有当把年龄分布和其他相关的指标结合起来,才可以从数据中看出问题,例如将年龄分布和学历分布结合,或者将年龄分布和人员职位层次结合,组成一个二维的人员结构分析表,才能从双重指标中所显示的数据中,看出人员结构所折射出的具体情况。 企业的员工理想的年龄分配,应呈三角形金字塔为宜。顶端代表45岁以上的高龄员工;中间部位次多,代表36岁-45岁的中龄员工;而底部位人数最多,代表20岁-35岁的低龄员工。 例图: 分析: 3 学历结构

做人工成本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做人工成本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理论上讲人工成本包括:薪酬、福利、各项保险、人事费用支出、招聘和培训费用支出,这些是显形成本;还有隐性成本部分,这与你做人工成本分析的目的有关系的。 先提供部分供參考: 人力資源成本,指涉及人力資源的取得、開發、利用、保障和離職所發生的投資或支出,包括:(1)、取得成本,指招募、選拔、定崗過程中發生的支出,比如招聘廣告費、人才仲介代理費、招聘會場費、招聘過程差旅費、招聘到的新員工安置費等。(2)、開發成本,指崗前培訓及定向、在崗培訓、脫產培訓的支出,首先是使得一個新員工達到勝任某個職位的技能並取得預期業績而付出的成本,比如崗前培訓的學費、材料費、諮詢費、勞動時間損失費、生產率損失、學員的薪金;其次是為提高工作生活品質而產生的費用,比如醫療保健費用、繼續教育和深造提高費用、保險費用、工作場所改善費用等。(3)、使用成本,指對人力資源的維持(如工資、福利費)、獎勵、調劑所發生的支出;(4)、保障成本,指建立人力資源的更新換代、工傷等基金的支出;(5)、離職成本,指離職低效成本(離職前工作效率較低)、遣散成本、離職後的補償支出(如退休金)、空職成本、重新招聘的取得開發成本和超額成本(高薪重聘成本)。 建立企业人工成本分析模型 建立企业人工成本分析模型 一、人工成本基本定义我国统计制度将人工成本定义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所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按现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这些费用要纳入企业财务成本项目,所以称之为人工成本。 二、人工成本构成范围企业人工成本构成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工会经费和其它人工成本支出等。 (一)职工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一般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六个部分组成。 (二)社会保险费用: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劳动者在生、老、病、死、伤残、失业时给予物质帮助的费用。社会保险费用是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面分担。目前实施的社会保险有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 (三)职工福利费用:是指在工资以外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职工福利费用。主要用于职工的医药费,医护人员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工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企业举办社会性服务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如:独生子女费、丧葬抚恤费、集体福利事业补贴、工会文教费、集体福利设施费、探亲路费、上下班交通补贴、洗理费和解除劳动合同的费用。 (四)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 (五)劳动保护费用:是指企业购买职工实际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的费用。企业为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主要有工作服、手套等劳保用品。解毒剂、清凉饮料,以及规定工种所享受的保健食品待遇。

2019年消费者服务行业人工成本分析报告

2019年消费者服务行业人工成本分析报告 2019年7月

目录 一、人工成本上行背景下的消费者服务业 (5) 1、人口结构变化是人工成本攀升主因 (6) 2、服务业面临的人工成本压力或最为严峻 (7) 二、海外经验为中国劳动力问题提供借鉴 (10) 1、灵活用工是全球人力资源市场主流模式 (10) 2、对比美日看中国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路径 (12) 3、看好中国人力资源市场成长空间 (14) 三、以酒店、餐饮及生活服务行业为例看人工成本 (18) 1、酒店:以华住酒店为例 (19) 2、餐饮:以海底捞、瑞幸咖啡为例 (21) 3、生活服务:以美团点评为例 (24) 四、化瓶颈为机遇,龙头公司的举动 (28) 1、人工成本控制对利润影响弹性显著 (28) 2、龙头公司有望抓住技术红利 (29) (1)短期:客单价提升弥补成本上涨 (29) (2)中期:模式改进及用工外包提高效率 (31) (3)长期:服务业的“无人化”解决方案 (33) 五、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有望迎来历史机遇 (35) 1、科锐国际:内生外延业绩亮眼,成长空间可期 (35) 2、万宝盛华:资源禀赋优异,志在拓展大陆市场 (37)

人工成本上行背景下服务业成本压力严峻。中国人口结构变化是导致人工成本攀升的主因,未来服务业所面临的人工成本压力或最为严峻。城镇非私营单位消费者服务业普遍属于从业人员规模小、人均薪酬偏低的行业。对劳动力密集型的服务业来说,未来人工成本上升的影响更大:一是服务业人工成本占比较高,对业绩的影响明显;二是随着劳动力素质提升、对薪资和工作内容要求提高,一般服务行业的就业吸引力将持续降低。 海外经验为中国劳动力问题提供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依靠成熟、灵活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以适应新的劳动力供求市场,值得中国借鉴。从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中国劳动力市场可借鉴美日历史经验。相对欧美超过50%的灵活用工人员占比,我国占比仅约10%,若剔除劳务派遣业务占比仅约1%,预计2017-2022年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24.2%。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人口红利”的消退,未来灵活用工业务、招聘流程外包业务的高效和低成本优势将持续受到用人单位青睐。 化瓶颈为机遇,龙头公司可以做什么?酒店:华住酒店整体2018年租金、人工、折旧摊销占收入比重分别为23.91%、16.52%和8.64%。餐厅:海底捞2018年人工成本占收入比重接近30%,相对一般餐厅偏高;饮品店:瑞幸咖啡2018年人工成本占收入比重超45%,仅次于原料成本和行政费用;星巴克亚太区2018年门店运营成本(主要工资+能耗)占收入比重25.68%,人工成本占比估计在20%左右。生活服务:美团点评人工成本和雇员福利是主要的开支项目,直接人工成本占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