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题型对题必练——有机化学推断中的官能团保护(含答案)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题型对题必练——有机化学推断中的官能团保护(含答案)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题型对题必练——有机化学推断中的官能团保护(含答案)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题型对题必练

——有机化学推断中的官能团保护

1.化合物Q是一种药物的中间体,某研究小组设计如下合成路线制备化合物Q。

已知:;

Ⅲ.RCOOH RCOCl RCONHR'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②的试剂为;反应⑨和⑩的反应类型分别是、。

(2)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C中官能团的名称。

(3)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设计反应①和⑤是为了保护酚羟基

B.化合物Q的分子式为C10H10NO

C.化合物E能发生水解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加聚反应

D.RCOOH与SOCl2反应的产物有SO2和HCl

(5)符合下列条件D的同分异构体有种:a.能发生银镜反应;b.能发生水解反应,且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5组峰,且峰面积比为2∶2∶2∶2∶1的是 (写结构简式)。

(6)设计以丁酸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

选) 。

2.福酚美克是一种影响机体免疫力功能的药物,可通过如图所示方法合成:

(1)写出物质A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A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最多消耗________molNaOH?

(2)C→D的转化属于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3)上述流程中设计A→B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

(4)福酚美克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

(5)福酚美克的同分异构体X满足下列条件:

Ⅰ.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

Ⅱ.与福酚美克具有相同官能团;

Ⅲ.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符合上述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和信息,以乙醛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

的合成路线:________?

3.化合物H是合成抗癌新药瑞戈非尼的一种中间体,可通过以下方法合成:

(1)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2)C→E的反应类型为。设计B→C和E→F反应的目的

是。

(3)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

式:。

①含有苯环;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分子中只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4)已知异氰酸酯(R-N=C=O)在溶液中自身缩合,生成对称的脲()。

F→H反应的主要副产物分子式为C15H8N2OF6Cl2,写出其结构简式:。

(5)已知:①②

请以甲苯、乙二醇、(CH3O)2CO为原料制备,写出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4.对乙酰氨基酚,俗称扑热息痛(Paracetamol),具有很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工业上

通过下列方法合成(图中B1和B2、C1和C2分别互为同分异构体,无机产物略去):

已知:

请按要求填空:

(1)A分子中官能团名称:_________;C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由D生成扑热息痛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和④的反应类型: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

(4)工业上设计反应①、②、③,而不是只通过反应②得到C1、C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5)扑热息痛有很多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要求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①是对位二取代苯;②苯环上两个取代基一个含氮不含碳、另一个含碳不含氮;③两个氧原子与同一原子相连。其中2种的结构简式是和

,写出另3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化合物G是一种抗精神病药物,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合成:

(1)的名称为________;设计步骤A→B的目的是___ _____。

(2)E→F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Y的分子式为C10H13N2Cl,则Y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

①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②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7个峰;

③能发生水解反应,产物之一是氨基乙酸,另一种产物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

反应。

6.M是石油裂解气的重要成分,由M制备环酯P的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如图所示:

已知:在特殊催化剂的作用下能够发生碳碳双键两边基团互换位置的反应。如:

回答下列问题:

(1)M的名称是___________,A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

(2)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⑥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3)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由的过程中步骤④⑥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4)G中最多有___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其顺式结构式为__________。

(5)符合下列条件D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种。

①氯原子连在碳链的一端②羟基连在不同的碳原子上。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4:2:2:1的为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6)由I和G在一定条件下制取环酯P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功能高分子材料K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①A为烃,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②K的结构简式为: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___________;G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⑦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H中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和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⑧中i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中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有_____种(C自身除外),其中核

磁共振氢谱显示有5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2∶2∶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6)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写出以乙炔和甲醛为起始原料合成1,3-丁二烯的合成路线

(其它无机试剂任选)。

8.工业合成有机物的路线如图所示:

(1)有机物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

(2)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3)在上述转化关系中,设计步骤(b)和(d)的目的是_______。

(4)写出步骤(d)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

(5)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①属于芳香化合物

②核磁共振氢谱中有四组峰

③该物质最多可以消耗

④能发生银镜反应

(6)已知:,写出以乙醇和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制备的合成路线:_______。9.白花丹酸具有镇咳祛痰的作用,其合成路线流程图如下:

⑴A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和。

⑵反应A→B的目的是。

⑶C→D的反应类型为。

⑷白花丹酸产品混有,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该有机物的一种同分异

构体的结构简式:。

Ⅰ.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Ⅱ.与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且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3 mol NaOH反应。

⑸E的结构简式是。

⑹已知:R-Br RMgBr。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

和CH3CH2OH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10.福酚美克是一种影响机体免疫力功能的药物,可通过以下方法合成:

(1)福酚美克中的含氧官能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2)C→D的转化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3)上述流程中设计A→B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的同分异构体X满足下列条件:

Ⅰ.能与NaHCO3反应放出气体;Ⅱ.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符合上述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吸收峰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和信息,以乙醛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

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15年,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了青蒿素( C15H22O s)而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

的一种化学合成路线如下:

(1)化合物D的分子式为,D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

(2)合成A常用到原料现有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该原料的同系物X,检验X 中碳碳双键的操作方法___,写出X与银氨溶液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

(3)B—C的反应类型为___。

(4)E—F的过程中常用HSCH2CH2CH2SH对E进行官能团保护,含-SH(巯基)叫硫醇,根据系统命名法,HSCH2CH2CH2SH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5)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青蒿素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种。

①常温下,能与NaHCO3溶液反应;②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③1 mol该物质与足量的Na反应,产生2 mol H2;④质谱与红外表明分子中含2个

基团;⑤苯环上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

(6)参考上述合成路线,写出由苯甲醛和乙醇为原料,经三步制备3-苯基丙烯醛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示例如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1)浓HNO3和浓H2SO4消去反应、取代反应(顺序可颠倒)

(2)醚键、肽键(或酰胺基)

(3)

(4)BC

(5)16

(6)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明确合成路线中各物质的推断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碳链骨架、官能团的变化、反应条件与反应类型的关系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

(1)由A的分子式以及C的结构简式可知反应②为硝化反应,条件为:浓HNO3和浓H2SO4;由G和Q的结构简式可知反应⑨和⑩的反应类型分别是消去反应、取代反应,故答案为:浓HNO3和浓H2SO4;消去反应、取代反应(顺序可颠倒);

(2)由C的结构简式可推知B为,根据C的结构简式可知C中含有的

官能团为醚键、肽键(或酰胺基),故答案为:;醚键、肽键(或酰胺基);

(3)根据信息Ⅰ以及G的结构简式可知F为,则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4)A.根据流程可知设计反应①和⑤是为了保护酚羟基,故A正确;

B.化合物Q的分子式为C10H11NO,故B错误;

C.化合物E不能发生加聚反应。故C错误;

D.由信息Ⅲ可知RCOOH与SOCl2反应的产物有SO2和HCl,故D正确;

故答案为:BC;

(5)a.能发生银镜反应,则含有醛基;b.能发生水解反应,且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则含有HCOO-,若苯环上连有-OOCH、-NH2、-CH3三个取代基,有10种结构,若苯环上连有2个取代基,可为HCOO-和-CH2NH2或HCOO-和-NH-CH3,各有邻间对3种结构,所以符合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有10+3+3=16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5组峰,且峰面积比为2∶2∶2∶2∶1的是,故答案为:16;

(6)以丁酸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为

,故答案为:

2.【答案】(1)酯基、(酚)羟基

(2)氧化

(3)保护酚羟基

(4)

(5)20

(6)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的推断的相关知识,根据流程图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1)根据A的结构简式可知,含有酯基、(酚)羟基,

故答案为:酯基、(酚)羟基;

(2)比较B和C的结构简式可知,B中羟基氧化生成醛基,属于氧化反应,

故答案为:氧化;

(3)上述流程中设计A→B步骤的目的是保护酚羟基,

故答案为:保护酚羟基;

(4)福酚美克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

,故填:

(5)福酚美克的同分异构体X满足下列条件:Ⅰ.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Ⅱ.与福酚美克具有相同官能团;Ⅲ.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符合上述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20种,

故答案为:20;

(6)以乙醛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制的合成路线:

,故填:

3.【答案】(1)(酚)羟基、硝基

(2)取代反应保护氨基

(3)或

(4)

(5)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合成与推断、有机反应类型、官能团结构与性质、限制条件同分异构体书写,是对有机会基础的综合考查,较好的考查学生信息获取与知识迁移运用,题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难度中等。

【解答】

(1)据A的结构简式可知,A中含氧官能团为(酚)羟基、硝基;

故答案为:(酚)羟基、硝基;

(2)对比C、E的结构简式可知C→E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由B→C的结构可知,氨基变成,由E→F的结构可知又变成氨基,则B→C 和E→F反应的目的是保护氨基;

故答案为:取代反应;保护氨基;

(3)D为,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①含有苯环,②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③分子中只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分子中有3种氢原子,分子中含有2个氨基、1个醛基和1个Cl,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或

故答案为:或;

(4)已知异氰酸酯(R-N=C=O)在溶液中自身缩合,生成对称的脲(),G为,G在溶液中自身缩合生成,则F→H 反应的主要副产物为;

故答案为:;

(5)甲苯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与H2在Pd/C条件下反应生成,据已知信息②中的反应可知,与(CH3O)2CO 生成,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与

乙二醇发生已知信息①中的反应生成,则合成路线流程图为:

故答案为:

4.【答案】(1)醚键;

(2)

(3)取代反应;还原反应

(4)保护酚羟基不被硝酸氧化

(5)

【解析】【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官能团、同分异构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取代反应、还原反应等应用。

【解答】

苯酚和CH3I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与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生成或,与HI发生取代反应,则C1为,C2为,D为。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中官能团为醚键,C1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醚键;;

(2)写出由D生成扑热息痛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③和④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取代反应、还原反应,

故答案为:取代反应;还原反应;

(4)酚羟基有还原性,硝酸能将酚羟基氧化,为了保护酚羟基不被硝酸氧化,工业上设计反应①、②、③,而不是只通过反应②得到C1、C2,

故答案为:保护酚羟基不被硝酸氧化;

(5)根据题意另外3种同分异构体为乙酸某酯,苯环上连接氨基、乙酸,或苯环上连接硝基和乙基位于苯环的对位,其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5.【答案】(1)1,3—丙二醇;保护醛基,防止被还原;

(2)取代反应;

(3);

(4)。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合成,注意根据转化关系及给予的信息进行合成路线设计,侧重考查学生自学能力、信息获取与迁移运用能力,(4)中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为易错点、难点,熟练掌握官能团的性质与衍变。

【解答】

(1)的名称为1,3丙二醇;B中硝基被氢气还原转化为C中氨基,A转化

B的目的是保护醛基,防止被还原,故答案为:1,3—丙二醇;保护醛基,防止被还原;(2)对比E、F的结构可知,E脱去1分子HCl形成F,属于取代反应,故答案为:取代反应;

(3)对比F、G的结构,结合Y的分子式为C10H13N2Cl,可知Y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4)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①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②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7个峰,③能发生水解反应,可以含有酯基,产物之一是氨基乙酸,可以含有氨基,另一种产物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可以含有酚羟基,或者羧酸与酚形成的酯基,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为:

,故答案为:

6.【答案】(1)丙烯;碳碳双键、氯原子

(2)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3)HOCH2CH=CHCH2OH;保护分子中碳碳双键不被氧化

(4)12;

(5)10;ClCH2CH(CH2OH)2

(6)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断能力及信息获取利用能力,根据某些物质结构简式、反应条件、题给信息结合有机物官能团及其性质进行推断,难点是(5)题同分异构体种类判断,注意限制性条件,题目难度较难。

【解答】

利用反应①产物的结构简式可知石油裂解气的重要成分M为丙烯;结合题中“已知”

和流程图可知物质A的结构简式应为ClCH2CH=CHCH2Cl,B为CH2=CH2,则C为

HO—CH2CH=CHCH2—OH,D为,E为,

F为NaOOC—CH=CH—COONa,G为HOOC—CH=CH—COOH,H为Br—CH2CH2—Br,I为HO—CH2CH2—OH。

(1)M为丙烯;A中所含官能团为碳碳双键和氯原子。

(2)反应①为丙烯中甲基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反应⑥则是卤代烃在NaOH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

(3)反应④是碳碳双键与HCl的加成反应、反应⑥则是消去HCl再次形成碳碳双键,故设计步骤④⑥的目的就是防止在步骤⑤发生氧化反应时碳碳双键被氧化,即保护分子中碳碳双键不被氧化。

(4)G为HOOCCH=CHCOOH,由乙烯为平面结构分子,再结合羧基中原子共面可知分子G中最多12个原子可以全部共面,其顺式结构为两个—COOH在碳碳双键碳原子的同一侧。(5)物质D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CH(Cl)CH2OH,故满足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先写出一氯丁烷:Cl—CH2—CH2—CH2—CH3,此时两个羟基分别连在12、13、14、23、24、34号碳上;Cl—CH2—CH(CH3)2(两个甲基碳上氢原子为等效氢,两个碳原子分别编号为3、4),此时两个羟基分别连在12、13、23、34号碳,共有10种。这些结构中含有4种氢原子且各种原子个数比为4:2:2:1的结构为ClCH2CH(CH2OH)2。(6)反应⑩为二元醇和二元酸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环酯与水的酯化反应,由此可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答案】(1)C8H10;CH3C≡CH;

(2)取代反应;碳碳三键、羟基;

(3)在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苯环上的甲基时保护苯环上的(酚)羟基不被氧化;

(4)

(5)8;;

(6)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涉及分子式确定、官能团识别与保护、有机反应类型、限制条件同分异构体书写等,充分利用物质的结构简式,采取正逆推法相结合分析解答,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官能团的性质与转化。

【解答】

A为烃,相对分子质量为106,分子中最大碳原子数目=≈8,可知A的分子式为

C8H10.由反应①条件,结合B的分子式、C的结构简式,可知A为,B为.对比C、D结构简式,可知C中酚羟基中H原子被甲基取代

生成D.D中甲基氧化为羧基生成E,E与HI发生取代反应又得到酚羟基,同时有甲醇生成,反应③⑤是为保护酚羟基,防止氧化甲基时酚羟基不被氧化。由K的结构简式,

可知J为.由反应C→D的转化,可知I为CH3C≡CCH2Br,结合

信息中炔与醛的反应,可知H为CH3C≡CCH2OH,G为CH3C≡CH。

(1)A为烃,相对分子质量为106,分子中最大碳原子数目=≈8,可知A的分子式

为C8H10,G结构简式为:CH3C≡CH,

故答案为:C8H10;CH3C≡CH;

(2)反应⑦是CH3C≡CCH2OH与HBr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CCH2Br,H为

CH3C≡CCH2OH,H中官能团名称是:碳碳三键、羟基,

故答案为:取代反应;碳碳三键、羟基;

(3)酚羟基容易被氧化,反应③和⑤的目的是:在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苯环上的甲基时保护苯环上的(酚)羟基不被氧化,

故答案为:在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苯环上的甲基时保护苯环上的(酚)羟基不被氧化;(4)反应⑧中i的化学方程式:

故答案为:

(5)C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中能与NaOH溶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若有2个取代基,另外为乙基,有邻、间、对3种,若有3个取代基,另外为2个甲基,两个甲基有邻、间、对三种位置,对应的酚羟基分别有2种、3种、1种,除去C本身,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8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5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2:2:1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8;;

(6)由信息中炔与醛的反应,需要2分子乙醛与1分子乙炔分子加成反应得到

HOCH2C≡CCH2OH,再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最后发生醇的消去反应,合成路线流程图为:

故答案为:

高考化学有机推断题-含答案

高考有机推断题型分析经典总结 一、有机推断题题型分析 1、出题的一般形式是推导有机物的结构,写同分异构体、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及判断物质的性质。 2、经常围绕乙烯、苯及其同系物、乙醇等这些常见物质为中心的转化和性质来考察。 【经典习题】 请观察下列化合物A —H 的转换反应的关系图(图中副产物均未写出),请填写: (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 ;反应⑦ 。 (2)写出结构简式:B ;H 。 (3)写出化学方程式:反应③ ;反应⑥ 。 解析:本题的突破口有这样几点:一是E 到G 连续两步氧化,根据直线型转化关系,E 为醇;二是反应条件的特征,A 能在强碱的水溶液和醇溶液中都发生反应,A 为卤代烃;再由A 到D 的一系列变化中碳的个数并未发生变化,所以A 应是含有苯环且侧链上含2个碳原子的卤代烃,再综合分析可得出结果。 二、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 解有机推断题,主要是确定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从而得出是什么物质。首先必须全面地掌握有机物的性质以及有机物间相互转化的网络,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把握以下三个推断的关键: 1、审清题意 (分析题意、弄清题目的来龙去脉,掌握意图) 2、用足信息 (准确获取信息,并迁移应用) 3、积极思考 (判断合理,综合推断) 根据以上的思维判断,从中抓住问题的突破口,即抓住特征条件(特殊性质或特征反应 。但有机物的特征条件并非都有,因此还应抓住题给的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关系条件能告诉有机物间的联系,类别条件可给出物质的范围和类别。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不但为解题缩小了推断的物质范围,形成了解题的知识结构,而且几个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的组合就相当于特征条件。然后再从突破口向外发散,通过正推法、逆推法、正逆综合法、假设法、知识迁移法等得出结论。最后作全面的检查,验证结论是否符合题意。 ①浓NaOH 醇溶液△ B A C D E F G H (化学式为C 18H 18O 4) C 6H 5-C 2H 5 ②Br 2 CCl 4 ③浓NaOH 醇溶液△ ④足量H 2 催化剂 ⑤稀NaOH 溶液△ ⑥ O 2 Cu △ ⑦ O 2 催化剂 ⑧乙二醇 浓硫酸△

高考化学无机推断题解题技巧

2019年高考化学无机推断题解题技巧 无机推断题是集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于一体,且综合性强、考查知识面广、思维容量大、题型多变、能力要求高、推理严密,既能检查学生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量及熟练程度,又能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历年高考中频频出现,且体现出很好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无机推断题考查内容及命题主要呈现如下趋势: 1.限定范围推断:主要适用于气体或离子的推断,该类题目的主要特点是在一定范围内,根据题目给出的实验现象(或必要的数据)进行分析,作出正确判断。解题关键:①审明题意,明确范围,注意题目所给的限定条件;②紧扣现象,正确判断;③要注意数据对推断结论的影响。 2.不定范围推断: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推断。该题目的主要特点是:依据元素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时所产生的一系列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确定有关的物质。题目往往综合性较强,具有一定的难度。从试题形式来看,有叙述型、图表型等。解题关键:见题后先迅速浏览一遍,由模糊的一遍“扫描”,自然地在头脑中产生一个关于该题所涉及知识范围等方面的整体印象,然后从题中找出特殊现象或特殊性质的描述,作为解题的突破口,进而全面分析比较,作出正确判断。

3.给出微粒结构等的微粒(或元素)推断题。解题关键: ①熟记元素符号,直接导出;②掌握几种关系,列式导出;③利用排布规律,逐层导出;④弄清带电原因,分析导出;⑤抓住元素特征,综合导出;⑥根据量的关系,计算导出。 4.给出混合物可能组成的框图型(或叙述型)推断题。解题关键:解框图型(或叙述型)推断题一般是根据物质的转化关系,从其中一种来推知另一种(顺推或逆推),或找出现象明显、易于推断的一种物质,然后左右展开;有时需试探求解,最后验证。 5.给出物质间转化关系的代码型推断题。解题关键:此类推断题的特点是用代号表示各物质的转化关系,要求“破译”出各物质的分子式或名称等,看起来较复杂,其实在解题时,只要挖掘题眼,顺藤摸瓜,便可一举攻克。 6.给出物质范围的表格型推断题。解题关键:列表分析,对号入座;直观明快,谨防漏解。

有机化学官能团

精品 2、按官能团分类 表l 一1 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 1、电子式 2、结构式 3、线键式 4、实验式

同分异构体:(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 ①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分子式,不同结构式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②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之间,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同分异构体之间异同: 分子组成相同、分子量相同、分子式相 同 注意:同分异构体不仅存在于有机化合物中,也存在于无机化合物中。甚至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之间也存在同分异构体,如无机物氰酸铵[NH4CNO]和有机物尿素[CO(NH2)2]。 同系物: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如甲烷和乙烷。 有机物命名: 烷烃可以根据分子里所含碳原子数目来命名。碳原子数在十以内的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示。例如,CH4叫甲烷,C5H12叫戊烷。碳原子数在十以上的用数字来表示。例如,C17H36叫十七烷。前面提到的戊烷的三种异构体,可用“正”“异”“新”来区别,这种命名方法叫习惯命名法。由于烷烃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越多,结构越复杂,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也越多,习惯命名法在实际应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有机化学中广泛采用系统命名法。下面以带支链的烷烃为例,初步介绍系统命名法的命名步骤。 (1)选定分子中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按主链中碳原子数目称作“某烷”。 (2)选主链中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为起点,用l,2,3等阿拉伯数字依次给主链上的各个碳原子编号定位,以确定支链在主链中的位置。例如: (3)将支链的名称写在主链名称的前面,在支链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主链上所处的位置,并在数字与名称之间用一短线隔开。例如,用系统命名法对异戊烷命名: 2—甲基丁烷 (4)如果主链上有相同的支链,可以将支链合并起来,用“二”“三”等数字表示支链的个数。两个表示支链位置的阿拉伯数字之间需用“,”隔开。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2019届高三有机化学推断专题复习(答案)

3、积极思考(判断合理,综合推断)根据以上的思维判断,从中抓住问题的突破口,即抓住特征条件(特殊性质 或特征反应。但有机物的特征条件并非都有,因此还应抓住题给的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关系条件能告诉有机物间的联系,类别条件可给出物质的范围和类别。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不但为解题缩小了推断的物质范围,形成了解题的知识结构,而且几个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的组合就相当于特征条件。然后再从突破口向外发散,通过正推法、逆推法、正逆综合法、假设法、知识迁移法等得出结论。最后作全面的检查,验证结论是否符合题意。 三、机推断题的突破口 解题的突破口也叫做题眼,题眼可以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反应、性质、用途或反应条件,或在框图推断试题中, 有几条线同时经过一种物质,往往这就是题眼。 课堂练习】1、通常羟基与烯键碳原子相连时,发生下列转化: 已知有机物 A 是由C、H、O 三种元素组成。原子个数比为2:3:1,其蒸气密度为相同状况下H2密度的43倍,E 能与NaOH 溶液反应,F转化为G 时,产物只有一种结构,且G能使溴水褪色。现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所属反应的基本类型:②,④ (2)写出A、B 的结构简式: A ,B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反应② 。 反应③ 。答案:(1)消去反应;加成反应; 2) CH 3COOCH CH2; 3)② ③nCH3COOCH CH2 催化剂[CH —CH2 ]n | OOCCH 3 ☆:题眼归纳——反应条件 [ 条件1] 光照这是烷烃和烷基中的氢被取代的反应条件。如:①烷烃的取代;芳香烃或芳香族化合物侧链烷基的取代;③不饱和烃中烷基的取代。 浓H2SO4 [ 条件2] 这是乙醇脱水生成乙烯的反应条件。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常见官能团

烷烃——无官能团: 1.一般C4及以下是气态,C5以上为液态。 2.化学性质稳定,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等褪色。 3.可以和卤素(氯气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和相应的卤化氢,条件光照。 4.烷烃在高温下可以发生裂解,例如甲烷在高温下裂解为碳和氢气。烯烃——官能团:碳碳双键 1.性质活泼,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可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邻二溴代烷,例如乙烯和溴加成生成1,2-二溴乙烷。 3.酸催化下和水加成生成醇,如乙烯在浓硫酸催化下和水加成生成乙醇。 4.烯烃加成符合马氏规则,即氢一般加在氢多的那个C上。 5.乙烯在银或铜等催化下可以被空气氧化为环氧乙烷。 6.烯烃可以在镍等催化剂存在下和氢气加成生成烷烃 7.烯烃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 实验室制乙烯通过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生成,条件170℃。 炔烃——官能团:碳碳三键 1.性质与烯烃相似,主要发生加成反应。也可让高锰酸钾,溴水等褪色。 2.炔烃加水生成的产物为烯醇,烯醇不稳定,会重排成醛或酮。如乙

炔加水生成乙烯醇,乙烯醇不稳定会重拍生成乙醛。 3.乙炔和氯化氢加成的产物为氯乙烯,加聚反应后得到聚氯乙烯。 4.炔烃加成同样符合马氏规则 5.实验室制乙炔主要通过电石水解制的(用饱和食盐水)。 芳香烃——含有苯环的烃。 1.苯的性质很稳定,类似烷烃,不与酸性高锰酸钾,溴的四氯化碳反应,与溴水发生萃取(物理变化)。 2.苯可以发生一系列取代反应,主要有: 和氯,溴等卤素取代,生成氯苯或溴苯和相应的卤化氢(条件:液溴,铁或三溴化铁催化,不可用溴水。) 和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物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条件加热。 和浓硫酸反应生成苯磺酸,条件加热。 3.苯可以加氢生成环己烷。 4.苯的同系物的性质不同,取代基性质活泼,只要和苯环直接相连的碳上有氢,就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苯甲酸。如甲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被氧化为苯甲酸。无论取代基有多长,氧化产物都为苯甲酸。 5.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6.苯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六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特殊的大π键。

(完整)高中化学有机推断题集锦

高考有机化学推断题集锦 2.以石油产品乙烯为起始原料进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F和G,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E的分子式为C4H6O2,F的分子式为(C4H6O2)n(俗名“乳胶”的主要成分),G的分子式为(C2H4O)n(可用于制化学浆糊),2CH2=CH2+2CH3COOH+O2 2C4H6O2(醋酸乙烯酯)+2H2O 又知:与结构相似的有机物不稳定,发生分子重排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结构简式:E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②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B、B—→C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有一种名为菲那西汀的药物,其基本合成路线如下: 则: (1)反应②中生成的无机物化学式为。

(2)反应③中生成的无机物化学式为。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 (4)菲那西汀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3.已知有机物A和C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均为芳香族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机物F的两种结构简式 , ; (2)指出①②的反应类型:①;②; (3)写出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所有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 (4)写出发生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C→D , D→E 。 4.已知卤代烃在与强碱的水溶液共热时,卤原子能被带负电荷的原子团OH+所取代。现有一种烃A,它能发生下图所示的变化。

高考化学无机推断题专题

第二轮复习无机推断题专题讲座 [命题趋向] 推理能力是高考测试的五项能力之一。《考试大纲》中对推理能力是这样界定的:“通常根据已知的知识和题目给定的事实和条件,抽象、归纳相关信息,对自然科学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无机物质推断题既可以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方面的基础知识、还可联系到化学基础理论、化学基本计算、化学实验现象等等,另外无机物质推断题可以较好地测试推断能力,所以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无机物质推断题成了每年高考中考查推理能力的保留题型。分析今高考中物质推断题,主要可分成以下三类:选择型推断题、文字叙述型推断题、框图型推断题。 从推理能力考查的特点分析,高考无机推断题中主要表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①单信息、多信息并重。同一道推断题中,有的结论只要分析单个信息就可以得出,有的结论需要同时综合多条信息才能得出。 ②正向、逆向、统摄三种形式的推理并重。有些结论的得出过程中,需要正向、逆向、统摄等三种推理形式。 ③定性、定量分析并重。推断过程中既需要定性分析、又需要定量分析。 ④计算和逻辑推理(讨论)并重。 [知识体系和复习重点] 《考试大纲》中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要求较高,具体要求如下: ①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②能够运用无机化合物各部分知识进行综合推断,解决有关的综合问题。 ③能够综合运用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解决有关的综合问题。[知识指津] 无机物的相互反应(见下图所示) (1)无机物间能否反应,主要决定于反应物的性质及反应时的客观条件。左边所示的无机物间的相互反应指其主要性质而言,至于各个具体物质间能否反应,还有一些具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综合》专项训练附答案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综合》专项训练附答案 一、无机综合推断 1.下列各物质中只有A、B、C三种单质,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主要以G形式存在于海水中,F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H是一种常见的无色液体,I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元凶”,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C是:_____,L是:______,I是:____(填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①②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 Cl2HCl CO22Na+2H2O=2NaOH+H2↑2Na2O2+2H2O=4NaOH+O2↑ 2NaHCO3Na2CO3+CO2↑+H2O 【解析】 【分析】 焰色反应为黄色的单质是钠,钠元素在自然界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淡黄色固体是过氧化钠,常见的无色液体是水,造成温室效应的“元凶”是二氧化碳。因此,A是钠,B是氧气,C是氯气,D是氢氧化钠,E是氧化钠,F是过氧化钠,G是氯化钠,H是水,I是二氧化碳,J是碳酸氢钠,K是碳酸钠,L是盐酸。 【详解】 (1)A是钠,化学式为Na,C是氯气,化学式为Cl2,L是氯化氢,化学式为HCl,I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2)①是钠与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②是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③是碳酸氢钠的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 【点睛】 无机框图推断题要找出题眼,关键点,熟记特殊物质的颜色,特殊的反应,工业生产等等,找出突破口,一一突破。 2.已知A、B、C、D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四种短周期元素,A分别与B、C、D结合生成三种

高中有机化学中各种官能团的性质

高中有机化学中各种官能团的性质 1。卤化烃:官能团,卤原子在碱的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在碱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不饱和烃 2。醇:官能团,醇羟基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能发生消去得到不饱和烃(与羟基相连的碳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如果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能被催化氧化成醛(伯醇氧化成醛,仲醇氧化成酮,叔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3。醛:官能团,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能被氧化成羧酸能被加氢还原成醇 4。酚,官能团,酚羟基具有酸性能钠反应得到氢气酚羟基使苯环性质更活泼,苯环上易发生取代,酚羟基在苯环上是邻对位定位基能与羧酸发生酯化 5。羧酸,官能团,羧基具有酸性(一般酸性强于碳酸)能与钠反应得到氢气不能被还原成醛(注意是“不能”)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6。酯,官能团,酯基能发生水解得到酸和醇 醇、酚:羟基(-OH);伯醇羟基可以消去生成碳碳双键,酚羟基可以和NaOH反应生成水,与Na2CO3反应生成NaHCO3,二者都可以和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 醛:醛基(-CHO);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可以和斐林试剂反应氧化成羧基。与氢气加成生成羟基。 酮:羰基(>C=O);可以与氢气加成生成羟基 羧酸:羧基(-COOH);酸性,与NaOH反应生成水,与NaHCO3、Na2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硝基化合物:硝基(-NO2); 胺:氨基(-NH2). 弱碱性 烯烃:双键(>C=C<)加成反应。 炔烃:三键(-C≡C-)加成反应 醚:醚键(-O-)可以由醇羟基脱水形成 磺酸:磺基(-SO3H)酸性,可由浓硫酸取代生成 腈:氰基(-CN) 酯: 酯 (-COO-) 水解生成羧基与羟基,醇、酚与羧酸反应生成 注: 苯环不是官能团,但在芳香烃中,苯基(C6H5-)具有官能团的性质。苯基是过去的提法,现在都不认为苯基是官能团

常见的有机化学基团名称翻译

有机化学基团名称翻译 A 伸乙烷合萘基;伸二氢苊基 acenaphtheneylene 亚乙烷合萘基;亚二氢苊 基 acenaphthenylidene 醋酰胺基;乙酰胺基 acetamido; acetamino 乙炔基 acetenyl;ethynyl 乙酰乙酰基 acetoacetyl 丙酮基 acetonyl 亚丙酮基 acetonylidene 乙酰氧基 acetoxy 乙酰基 acetyl 乙酰亚胺基 acetylimino 酸硝基 aci-nitro 吖啶基 acridinyl 丙烯酰基 acrylyl; acryloyl 己二酰基 adipoyl; adipyl 脲[基]羰基;脲甲酰基 allophanyl; allophanoyl 烯丙基 allyl 甲脒基 amidino; guanyl 酰胺基 amido 酰胺草酰基;草酰胺酰基 amidoxalyl; oxamoyl 胺基 amino 戊基 amyl; pentyl 伸戊基 amylene 亚戊基 amylidene 亚戊基 amylidene; pentylidene 苯胺基 anilino 大茴香亚甲基;对甲氧苯亚甲基;对甲氧亚苄 基 anisal; anisylidene 甲氧苯胺基 anisidino 大茴香酰基;对甲氧苯甲酰基;对甲氧苄酰 基 anisoyl 大茴香亚甲基;对甲氧亚苄基;对甲氧苯亚甲 基 anisylidene; p-methoxybenzylidene; anisal 邻胺苯甲酰基;邻胺苄酰基 anthraniloyl; anthranoyl 蒽基 anthranyl; anthryl 蒽醌基 anthraquinonyl 伸蒽基;次蒽基 anthrylene 精胺酰基 arginyl 亚胂酸基 arsinico 胂基 arsino 胂酸基 arsono 亚胂基 arsylene 细辛基;2,4,5-三甲氧苯基 asaryl; 2,4,5-trimethoxyphenyl 天[门]冬酰胺酰基 asparaginyl; asparagyl 天[门]冬胺酰基 aspartyl 阿托酰基;颠茄酰基;2-苯丙烯酰基 atropoyl 壬二酰基 azelaxyl 迭氮基;三氮基 azido; triazo 偶氮亚胺基 azimino; azimido 次偶氮基 azino 偶氮基 azo 氧偶氮基 azoxy B 苯亚甲基;亚苄基 benzal 苯甲酰胺基;苄酰胺基 benzamido 苯亚磺酰基 benzene sulfinyl; phenylsulfinyl 苯磺酰胺基 benzenesulfonamido 苯磺酰基 benzenesulfonyl 次苄基 benzenyl; benzylidyne 二苯甲基 benzhydryl; diphenylmethyl 二苯亚甲基 benzhydrylidene; diphenylmethylene 联苯胺基 benzidino 亚苄基;苯亚甲基 benzilidene 二苯羟乙酰基 benziloyl 苯并咪唑基 benzimidazolyl

高中化学有机推断难题汇编(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高中化学有机推断难题汇编 1.(18分)化合物A (C 8H 8O 3)为无色液体,难溶于水,有特殊香味,从A 出发,可发生下图所示的一系列反应,图中的化合物A 硝化时可生成四种硝基取代物,化合物H 的分子式为C 6H 6O ,G 能进行银镜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化合物可能的结构简式:A ,E ,K 。 (2)反应类型:(Ⅰ) ,(Ⅱ) ,(Ⅲ) ; (3)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H → K , C → E ,

C+F→G 。【答案】 (1)A:或E:HCHO K:(每空2分) (2)(Ⅰ)水解反应;(Ⅱ)酯化反应;(Ⅲ)取代反应(每空1分) (3)+3Br2→+3HBr 2CH3OH+O2? ?催化剂2HCHO+2H2O ?→ CH3OH+HCOOH?? ?42SO ?→ 浓HCOOCH3+H2O(每空3分) H 2.通常羟基与烯键碳原子相连接时,易发生下列转化: 现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E能溶于NaOH溶液中,F转化为G时,产物只有一种结构,且能使溴水褪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简式:A:B: (2)化学方程式: C的银镜反应: C→D: F→G: 【答案】 (1)CH 3 --O-CH=CH 2 CH 3 --O--CH 3 (2)CH 3 CHO+2Cu(NH 3 ) 2 OH CH 3 COONH 4 +2Ag↓+3NH 3+H 2 O CH 3 CHO+2Cu(OH) 2 CH 3 COOH+Cu 2 O+2H 2 O 3.芳香化合物A、B互为同分异构体,B的结构简式是 。 A经①、②两步反应得C、D和E。B经①、②两步反应得E、F和H。上述反应过程、产物性质及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I H △ B ①NaOH溶液/△ ②H2O/H+ ①NaOH溶液/△ ②H2O/H+ A C D E F G O2、Cu催化剂氧化剂H2O2酸催化 C2H8O7 只能得到2种 一溴取代物CH3OOH 甲酸

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一、无机综合推断 1.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 ,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气体B 为纯净物,溶液C 焰色反应为砖红色,气体E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请回答: (1)组成A 的三种元素是________,A 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固体A 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气体E 与甲醛在一定条件可生成乌洛托品(学名:六亚甲基四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乌洛托品可以用分子式表示)。 【答案】Ca 、H 、N 2Ca HN 2422Ca HN 5HCl 2CaCl H NH Cl +=+↑+ 34NH 6HCHO +→ (或6124C H N )26H O + 【解析】 【分析】 溶液C 焰色反应为砖红色说明溶液C 中含有Ca 元素,可知沉淀F 为CaCO 3,4.00g 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 4.00g =0.04mol 100g/mol ,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固体A 中含有Ca 元素,其质量为 0.04mol×40g/mol=1.60g ;气体E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气体E 为NH 3,所以溶液D 中含有NH 4+,根据元素守恒可知溶液C 中含有N 元素,固体A 中含有N 元素;气体B 为纯净物,其物质的量为0.448L =0.02mol 22.4L/mol ,固体A 中Ca 元素的质量为1.60g ,则其 他元素为1.90g-1.60g=0.30g ,可先假设E 为一种常见的气体,若该气体为NO 、NO 2、O 2,则固体A 中另外一种元素为O ,而0.02mol NO 或NO 2或O 2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均大于0.30g ,故不合理,若该气体为H 2,固体A 中另外一种元素为H ,则符合题意,同时可以参考CaH 2与水的归中反应生成氢气。 【详解】 (1)根据分析可知固体A 中的三种元素为:Ca 、N 、H ;Ca 的常见化合价为+2价,已知固体A 中Ca 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4mol ,质量为1.60g ,N 元素的和H 元素质量为0.04g 共0.30g ,N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据此可推测A 的化学式可能为

完整word版高中有机化学常见官能团

无官能团:烷烃—— C4以上为液态。及以下是气态,C51.一般 2.化学性质稳定,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等褪色。可以和卤素(氯气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和相应的卤化3. 氢,条件光照。4.烷烃在高温下可以发生裂解,例如甲烷在高温下裂解为碳和氢气。 烯烃——官能团:碳碳双键 1.性质活泼,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可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邻二溴代烷,例如乙烯和溴加成生成1,2-二溴乙烷。 3.酸催化下和水加成生成醇,如乙烯在浓硫酸催化下和水加成生成乙醇。 4.烯烃加成符合马氏规则,即氢一般加在氢多的那个C上。 5.乙烯在银或铜等催化下可以被空气氧化为环氧乙烷。 6.烯烃可以在镍等催化剂存在下和氢气加成生成烷烃 7.烯烃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 实验室制乙烯通过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生成,条件170℃。 炔烃——官能团:碳碳三键 1.性质与烯烃相似,主要发生加成反应。也可让高锰酸钾,溴水等褪色。 炔烃加水生成的产物为烯醇,烯醇不稳定,会重排成醛或酮。如乙

炔加水生成乙烯醇,乙烯醇不稳定会重拍生成乙醛。 3.乙炔和氯化氢加成的产物为氯乙烯,加聚反应后得到聚氯乙烯。 4.炔烃加成同样符合马氏规则 5.实验室制乙炔主要通过电石水解制的(用饱和食盐水)。 芳香烃——含有苯环的烃。 1.苯的性质很稳定,类似烷烃,不与酸性高锰酸钾,溴的四氯化碳反应,与溴水发生萃取(物理变化)。 2.苯可以发生一系列取代反应,主要有: 和氯,溴等卤素取代,生成氯苯或溴苯和相应的卤化氢(条件:液溴,铁或三溴化铁催化,不可用溴水。) 和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物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条件加热。 和浓硫酸反应生成苯磺酸,条件加热。 3.苯可以加氢生成环己烷。 4.苯的同系物的性质不同,取代基性质活泼,只要和苯环直接相连的碳上有氢,就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苯甲酸。如甲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被氧化为苯甲酸。无论取代基有多长,氧化产物都为苯甲酸。 5.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6.苯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六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特

2020年高三有机化学推断专题复习(含答案)

课题 有机化学推断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1、 了解烃(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组 成、结构特点和性质; 2、 能找出突破口通过推理得出其他物质的结构及相关反应; 3、 学会有机推断的解题方法、思路和技巧。 重点、难点 重点:不同类型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难点:题眼的把握和运用 教学内容 【内容提要】 一、有机推断题题型分析 1、出题的一般形式是推导有机物的结构,写同分异构体、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及判断物质的性质。 2、提供的条件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有机物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也可能有数据);另一类则通过化学计算(也告诉一些物质性质)进行推断。 3、很多试题还提供一些新知识,让学生现场学习再迁移应用,即所谓信息给予试题。 4、经常围绕乙烯、苯及其同系物、乙醇等这些常见物质,为中心的转化和性质来考察。 【经典习题】 请观察下列化合物A —H 的转换反应的关系图(图中副产物均未写出),请填写: (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 ;反应⑦ 。 (2)写出结构简式:B ;H 。 (3)写出化学方程式:反应③ ;反应⑥ 。 解析:本题的突破口有这样几点:一是E 到G 连续两步氧化,根据直线型转化关系,E 为醇;二是反应条件的特征,A 能在强碱的水溶液和醇溶液中都发生反应,A 为卤代烃;再由A 到D 的一系列变化中碳的个数并未发生变化,所以A 应是含有苯环且侧链上含2个碳原子的卤代烃,再综合分析可得出结果。 二、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 解有机推断题,主要是确定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从而得出是什么物质。首先必须全面地掌握有机物的性质以及有机物间相互转化的网络,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把握以下三个推断的关键: 1、审清题意 (分析题意、弄清题目的来龙去脉,掌握意图) ①浓NaOH 醇溶液△ B A C D E F G H (化学式为C 18H 18O 4) C 6H 5-C 2H 5 ②Br 2 CCl 4 ③浓NaOH 醇溶液△ ④足量H 2 催化剂 ⑤稀NaOH 溶液△ ⑥ O 2 Cu △ ⑦ O 2 催化剂 ⑧乙二醇 浓硫酸△

高中化学无机推断题带答案

1、(14分) 常温下,A 是双原子分子气态单质,其密度为3.17g/L (标准标况下),B 、C 、D 都是含A 元素的化合物,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分别写出A 、B 、C 、D 的化学式: A B C D (2) 试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A → B D →A 。 2、(4分)沈括《梦溪笔谈》中提到信州(今江西省)铅山县有一苦泉,将苦泉水煎熬,得到一种蓝色晶体.此晶体常用作游泳池或浴池杀菌消毒剂.试回答: ①此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煎熬苦泉水的铁锅用久了就会在其表面析出一层红色物质,其原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分)现有金属单质A 、B 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C 、D 、E 、F 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 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 丙 ⑵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反应⑤ 4、(13分)A 、B 、C 、D 、E 、F 六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未标出) (1)若A 为短周期金属单质,D 为短周期非金属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 是D 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 是A 的2倍,F 的浓溶液与A 、D 反应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则A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常温下1g D与F反应生成B(气态)时放出92.3kJ热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D、F都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单质,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则反应 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B固体属于__________晶体. 5.(10分)短周期常见元素形成的纯净物A、B、C、D、E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物质A与物质B之间的 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E可能 ..与A、B两种物质中的某种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C是离子化合物,D是一种强碱,写出C的化学式。 (2)若C与水发生复分解反应,E的水溶液呈弱酸性,D是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化合物。 ①用电离方程式解释D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原因(仅写出电离方程式即可)。 。 ②用等式表示E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正盐溶液中所有离子 ..浓度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C是一种气体,D是一种强酸。 ①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人认为“浓H2SO4可以干燥气体C”。某同学 为了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浓H2SO4中未发现有气体逸出,且变为红棕色,则你得出 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A、B均是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C、J是同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X为无色液体,D具有两性。反应生成的水均已略去。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 (1)写出化学式:A.,B.,C.。 (2)反应③中每生成lmolF,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4)写出离子方程式分别为:反应②; 反应⑤。 (5)反应①中,每1.00g C与足量的F作用,恢复到25℃放出55.6kJ热量,写出反应①的热化学方程 式。。 7、下图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4,反应①中生成C、D 物质的量之比为3 :1,D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除反应③⑤外其它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F、G是气态非金属单质,K是一种常见的非极性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大。(某些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高中有机化学中的官能团及其鉴别_2

高中有机化学中常见官能团 对于有机化学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官能团,官能团是决定有机物的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有机物因为有不同的官能团,性质会发生改变,因此对于官能团的了解成了一大难点。 一、什么是有机物 在了解官能团之前,我们必须要先判断什么才算的上是有机物,是只要含有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吗?非也,有机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但除CO2,CO,H2CO3,硫酸盐,金属碳化物(CaC2)等。 比如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甲醇是最简单的醇,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它们都是有机化合物。而对于结构简式为HO—CO—OH则不是有机物,因为这是碳酸的结构简式。 二、高中有机化学中有哪些常见官能团及其化学性质 在高中有机化学的学习中我们遇到过许多的官能团,现在将其归类: 1。卤化烃:官能团,卤原子(CI等) 在碱的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 在碱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不饱和烃 2。醇:官能团,醇羟基(-OH) 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 能发生消去得到不饱和烃(与羟基相连的碳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如果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 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能被催化氧化成醛(伯醇氧化成醛,仲醇氧化成酮,叔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3。醛:官能团,醛基(—CHO) 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能被氧化成羧酸 能被加氢还原成醇 4。酚,官能团,酚羟基(—OH) 具有酸性 能钠反应得到氢气 酚羟基使苯环性质更活泼,苯环上易发生取代,酚羟基在苯环上是邻对位定位基 能与羧酸发生酯化 5。羧酸,官能团,羧基(—COOH) 具有酸性(一般酸性强于碳酸)

能与钠反应得到氢气 不能被还原成醛 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6。酯,官能团,酯基(—COOR) 能发生水解得到酸和醇 三、实验室鉴别官能团的方法①如何鉴别羟基和羧基 装置:试管,Na 2CO 3 药品,胶头滴管,装有乙醇和乙酸的试剂瓶 过程:a.用胶头滴管吸取同等份量的乙醇和乙酸,分别滴入两支试管; b.将Na 2CO 3 分别滴入装有乙醇和乙酸的试管,观察现象 现象:装有乙酸的试管开始冒出气泡,装有乙醇的试管无现象 结论:乙酸中的羧基具有酸性能和碱性氧化物反应,乙醇中的羟基不具有酸性 方程式:Na2CO3+2CH3COOH=2CH3COONa+CO2↑ ②如何鉴别甲酸和乙酸 装置:试管,胶头滴管 过程:a. 制备银氨溶液: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的硝酸银溶液,然后一边摇动试管,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只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b.分别向盛有银氨溶液的两个试管中加入等分量的甲酸和乙酸 现象:有甲酸的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 结论:甲酸既具有羧基的结构,又有醛基的结构,因此表现出与它的同系物不同的一些特性。因为具有醛基,故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 方程式:HCOOH + 2Ag(NH3)2OH -→(NH4)2CO3 + 2Ag↓ +2NH3 +H2O ③如何鉴别醛基 (两种方案) <1>装置:试管 过程:a. 制备银氨溶液: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的硝酸银溶液,然后一边摇动试管,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只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b. 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温热。 现象: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 结论:硝酸银与氨水生成的银氨溶液中含有氢氧化二氨合银,这是一种弱氧化剂,它能把乙醛氧化成乙酸,乙酸又与氨反应生成乙酸氨,而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还原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 方程式:CH3CHO+2Ag(NH3)2+ 2OH-→CH3COONH4+2Ag↓+3NH3+H2O <2>装置:试管 过程:a.制备新制氢氧化铜溶液: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得到蓝色的悬浊液

常见有机化合物官能团

常见有机化合物官能团 1. 苯基 苯(benzene, C6H6)有机化合物,是组成结构最简单的芳 香烃,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可燃,有毒,为IARC 第一类致癌物。苯具有的环系叫苯环,是最简单的芳环。苯分子去掉一个氢以后的结构叫苯基,用Ph 表示。因此苯也可表示为PhH 2. 羟基羟基,又称氢氧基。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原子相连组成的一价原子团,化学式-OH。 在无机物中在无机物中,通常含有羟基的为含氧酸或其的酸式盐。含羟基的物质溶解于水会电离出氢离子,因此含羟基的物质水溶液多成偏酸性。 在有机物中在有机化学的系统命名中,在简单烃基后跟着羟基的称作醇,而糖类多为多羟基醛或酮。 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的称作酚。 具体命名见OH 原子团的命名注:乙醇为非电解质,不显酸 性。 羟基的性质 1. 还原性,可被氧化成醛或酮或羧酸

2. 弱酸性,醇羟基与钠反应生成醇钠,酚羟基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酚钠 3. 可发生消去反应,如乙醇脱水生成乙烯 OH 原子团的命名此原子团在有机化合物中称为羟基,是醇( ROH )、酚(ArOH )等分子中的官能团;在无机化合物水溶液中以带负电荷的离子形式存在(OH-1 ),称为氢氧根。当羟基与苯环相连形成苯酚时,可使苯环致活,显弱酸性。再进基主要进入其邻位、对位。 羟基与氢氧根的区别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在示性式中,羟基和氢氧根的写法相同,因此羟基很容易和氢氧根混淆。 虽然氢氧根和羟基均为原子团,但羟基为官能团,而氢氧根为离子。而且含氢氧根的物质在水溶液中呈碱性,而含羟基的物质的水溶液则多呈偏酸性。氢氧根和羟基在有机化学上的共性是亲核性。 有机合成中羟基的保护羟基是有机化学中最常见的官能团之一,无论是醇羟基还是酚羟基均容易被多种氧化剂所氧化。因此在多官能团化合物 的合成过程中,羟基或者部分羟基需要先被保护,阻止它参与反应,在适当的步骤中再被转化。 3. 烃基

高考化学有机推断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有机推断解题技巧 有机推断6大“题眼” 1. 有机物?化学性质 ①能使溴水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C≡C—”。 ②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或“—C≡C—”、“—CHO”、“—OH (醇或酚)”,或为“苯的同系物”。 ③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C≡C—”、“—CO-”或“苯环” ④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的Cu(OH) 2 悬浊液反应的有机物必含有“—CHO”。 ⑤能与钠反应放出H2 的有机物必含有“—OH”、“—COOH”。 ⑥能与Na2 CO3 或NaHCO 3 溶液反应放出CO 2 或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有机物中必含有羧基。 ⑦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机物为醇或卤代烃。 ⑧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为卤代烃、酯、糖或蛋白质。 ⑨遇FeCl 3 溶液显紫色的有机物必含有酚羟基。

⑩能发生连续氧化的有机物是具有“—CH2OH”的醇。比如有机物A能发生如下反应:A→B→C,则A应是具有“—CH 2 OH”的醇,B 就是醛,C 应是酸。 2. 有机反应?条件 ①当反应条件为NaOH 醇溶液并加热时,必定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②当反应条件为NaOH 水溶液并加热时,通常为卤代烃或酯的水解反应。 ③当反应条件为浓H2SO4 并加热时,通常为醇脱水生成醚或不饱化合物,或者是醇与酸的酯化反应。 ④当反应条件为稀酸并加热时,通常为酯或淀粉的水解反应。 ⑤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并有氧气时,通常是醇氧化为醛或醛氧化为酸。 ⑥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存在下的加氢反应时,通常为碳碳双键、碳碳叁键、苯环或醛基的加成反应。 ⑦当反应条件为光照且与X 2 反应时,通常是X 2 与烷或苯环侧链烃基上的H 原子发生的取代反应,而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存在且与X 2 的反应时,通常为苯环上的H原子直接被取代。 3. 有机反应?数据

高考化学无机推断题题眼集锦

“无机框图推断题”题眼 方法一:根据物质的特殊颜色推断 知识准备:物质颜色 1.有色固体: 白色:Fe(OH)2、CaCO3、BaSO4、AgCl、BaSO3、铵盐,白色或黄色腊状固体:白磷 淡黄色或黄色:S 黄或浅黄、FeS2黄、AgI 黄、Au 黄、Na2O2 浅黄、AgBr 浅黄、Ag3PO4浅黄等。 红色或红棕色:Cu 紫红、Cu2O 红、Fe2O3红棕色、Fe(OH)3红褐色。 黑色:C、CuS、Cu2S 、FeS 、MnO2、FeO、Fe3O4(磁性物质)、CuO、PbS 、Ag2O棕黑 紫黑色:I2紫黑、KMnO4紫黑。 2.有色溶液: Cu2+蓝、MnO4-紫红、Fe2+浅绿、Fe3+ 棕黄、Fe(SCN)3血红、NO2-浅黄。 氯水浅黄绿色、溴水橙黄色、碘水棕黄色、溴的有机溶液橙红—红棕、I2的有机溶液紫红 3.气体小结 1、有颜色的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NO2(棕色),溴蒸气(红棕色)、I2(紫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 2、有刺激性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溴蒸气。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易溶于水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和NO2。能溶于水的气体:CO2,Cl2,H2S和溴蒸气。 4、易液化的气体:NH3,SO 2,Cl2 5、有毒的气体:F2,HF,Cl2,H2S,SO2,CO,NO,NO2和溴蒸气。 6、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HF,HCl,HBr,HI 7、常温下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而不能共存的气体:H2S和SO2,H2S和Cl2,HI和Cl2,NH3和HCl,NO 和O2,F2和H2 8、其水溶液呈酸性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气体:HF,HCl,HBr,HI,H2S,SO2,CO2,NO2和溴蒸气。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的气体:Cl2。可使紫色石蕊试纸变蓝且水溶液呈弱碱性的气体:NH3 9、有漂白作用的气体:Cl2(有水时)和SO2。 10、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SO2,HF。 11、能使无水CuSO4变蓝的气体:水蒸气。 12、在空气中可燃的气体:H2,CH4,C2H2,C2H4,CO,H2S。在空气中点燃后火焰呈淡蓝色的气体:H2S,CH4,CO,H2。 13、具有氧化性的气体:F2,Cl2,溴蒸气,NO2,O2。具有还原性的气体:H2S,H2,CO,NH3,HI,HBr,HCl,NO。SO2和N2通常既可显示氧化性又可显示还原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