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DMA手机发射功率估算

合集下载

浅谈手机发射功率与接收性能的测试

浅谈手机发射功率与接收性能的测试

浅谈手机发射功率与浅谈手机接收性能的测试浅谈手机发射功率笔者从事手机测试校准系统集成有段时间,感觉到手机发射功率在不同的系统、不同的协议下有很多的不同。

笔者对此深感有意思,故把PHS、GSM、cdma2000 1x、wcdma下对手机发射功率的规定罗列于此,希望能给同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斧正我的错误。

一、手机发射功率的两个方面手机发射功率在PHS、GSM、cdma2000 1x、wcdma等协议中,被设计得越来越复杂,它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哪手机发射功率是大些好哪,还是小些好哪?事实上单纯的说大些好或者小些好,都实在不是一个明智的回答,因为在设计手机功率时,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1、在能保证正常通信情况下,手机发射功率越小越好*、手机发射功率越小,手机的耗电量就越小,待机时间、通话时间越长;*、手机发射功率越小,对同系统别的手机的干扰越小,这不仅给同系统别的手机创造了好的无线环境,同时对于cdma2000 1x、wcdma来说,这就意味着小区容量越大;*、手机发射功率越小,对别的无线设备干扰越小,这就给别的无线设备创造了好的无线环境;2、在有些情况下,为了能保证通信质量,手机发射功率希望能被调整的大些,再大些,再大些......*、手机在小区的远端时,为了保证手机信号经过长距离传输到达基站后,手机信号仍能被正确解调,也就是手机发射功率要足够大,以克服信号经过长距离传输的衰减;*、手机被建筑物或其它遮挡,在无线阴影区内,手机发射功率也要足够大,以克服手机信号必须经过多次的反射、折射及长距离传输的衰减;*、手机在干扰比较大的情况下,如邻信道、同信道干扰,阻塞等等,手机发射功率也要足够大,以克服噪声的干扰。

综上所述,手机发射功率存在着两面性,一方面在能保证正常通信情况下,手机发射功率越小越好;另一方面,在有些情况下,为了能保证通信质量,手机发射功率必须要大一些,甚至要再大一些。

这两方面看似矛盾,实为统一,准确表述为:手机必须发出足够大的功率,以保证通信质量,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前提下,手机发射功率越小越好。

GSM、CDMA、WCDMA手机发射功率

GSM、CDMA、WCDMA手机发射功率

GSM、CDMA、WCDMA手机发射功率!~一、GSM手机发射功率GSM协议规定,手机发射功率是可以被基站控制的。

基站通过下行SACCH信道,发出命令控制手机的发射功率级别,每个功率级别差2dB,GSM900 手机最大发射功率级别是5(33dBm),最小发射功率级别是19(5dBm),DCS1800手机最大发射功率级别是0(30dBm),最小发射功率级别是15(0dBm)。

当手机远离基站,或者处于无线阴影区时,基站可以命令手机发出较大功率,直至33dBm(GSM900),以克服远距离传输或建筑物遮挡所造成的信号损耗。

如果手机离基站很近,且无任何遮挡物时,基站可以命令手机发出较小功率,直至5dBm(GSM900),以减少手机对同信道、相邻信道的其它GSM用户的干扰和其它无线设备的干扰,而且这样还可以有效延长手机待机时间、通话时间。

GSM手机发出的最低功率仅为5dBm(GSM900),约为3.2mW,这比PHS的平均功率10mW要小,同时GSM手机发出的最大功率33dBm(GSM900),约为2W,这个信号相对来说是巨大的,对这种大信号不加以严格规定,其干扰也是巨大的。

因此GSM就手机发射信号除了发射功率的规定以外,在其它方面也作了适当的规定。

(注意:这里是适当的规定,如果规定偏严无疑会加大手机制造成本,如果偏松,无疑会加大干扰。

)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1、Power versus Time由于GSM是TDMA系统,因此GSM协议通过一个功率对时间的模板来严格限制发射功率在时间域的变化情况,以减少干扰,尤其是对同信道其他时隙的用户的干扰。

2、Output RF Spectrum Due to Modulation3、Output RF Spectrum Due to RampingGSM通过对手机发射信号的调制谱和切换谱的规定,来限制手机发射信号时的频谱带宽和形状,以减少干扰,尤其是邻信道用户的干扰。

手机和基站的发射功率

手机和基站的发射功率

手机和基站的发射功率(2010-11-22 22:17:08)转载▼分类:学习标签:教育一、手机发射功率GSM协议规定,手机发射功率是可以被基站控制的(通过下行SACCH)信道。

GSM手机发射的最低功率为5dBm(GSM900),约为3.2mW;最大功率为33dBm(GSM900),约为2W。

在阻挡或距离基站较远的情况下,手机发射功率较大,以保证通信质量;另一方面,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前提下,手机发射功率越小越好。

在一次通话期间,手机的发射功率也有可能发生变化。

在码分多址系统中,系统会实时地(1.25ms一次)、精确地控制手机发射功率。

CDMA系统的手机发射功率被控制到能够保证接收话音质量的最小功率,结果是每个移动台到达基站的信号电平几乎相等。

二、基站发射功率基站的实际发射功率由导频,控制信道,寻呼信道等开销信道+业务信道的功率组成。

基站的发射功率与天线类型、当时工作的信道数目、与手机的距离等有关,发射功率在数十瓦量级,如10W+,或40W~60W。

三、为什么手机和基站的发射功率差别可以这么大?主要是因为手机的接收机灵敏度低;基站的接收机灵敏度高。

还有一点基站的宽频带天线可以在多个载频上同时发送信号,分配到单个载频上的功率应除以相应的倍数。

传输平衡要求:前向链路及反向链路的传输余量近似相等,这时两条链路具有基本上相同的覆盖范围。

前向(基站->手机)链路的传输余量为:R DOWN=P BT - P MR + G BT + G MR - L BT - L MR - L DOWN反向(手机->基站)链路的传输余量为:R UP =P MT - P BR + G MT + G BR - L MT - L BR - L UP在一般情况下,收发天线及馈线都是相同的,就有:L BT=L BR,L MT=L MR,G BT=G BR,G MT=G MR对于TDD系统,L DOWN=L UP;对于FDD系统,L DOWN和L UP的瞬时值可能不同(由于频率选择性衰落),但是它们的统计平均值应该是相同的。

WCDMA——无线网络估算原理

WCDMA——无线网络估算原理

产品版本Product version密级Confidentiality level内部公开产品名称Productname: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Total39pages共39页WCDMA RNP无线网络估算原理(仅供内部使用)For internal use only拟制: Prepared by WCDMA RNP系统分析组日期:Date2003-12-19审核: Reviewed by 日期:Dateyyyy-mm-dd审核: Reviewed by 日期:Dateyyyy-mm-dd批准: Granted by日期:Dateyyyy-mm-dd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版权所有侵权必究All rights reserved修订记录Revision record日期Date 修订版本Revisionversion修改描述change Description作者Author2003-12-19 1.00初稿完成initial transmittal吴中yyyy-mm-dd 1.01修改XXX revised xxx作者名name yyyy-mm-dd 1.02修改XXX revised xxx作者名name ……………………yyyy-mm-dd 2.00修改XXX revised xxx作者名name目录Catalog1引言 (8)2链路预算原理 (8)3容量估算原理 (8)3.1小区容量估算简述 (8)3.2小区上行容量的估算 (9)3.2.1小区上行负荷的计算 (9)3.2.2小区上行容量的估算 (10)3.3小区下行容量的估算 (12)3.3.1小区下行虚拟信道数分析 (12)3.3.2小区下行容量的估算 (14)3.4小区覆盖和小区容量的平衡 (15)4NodeB CE数估算原理 (16)4.1NodeB CE数估算简述 (16)4.2NodeB CE数的估算 (17)5Iub接口流量估算原理 (19)5.1Iub接口简述 (19)5.2Iub接口流量估算的基本思路 (21)5.3Iub接口传输流量的估算 (22)5.3.1Iub用户面流量估算 (22)5.3.2Iub控制面流量估算 (29)5.3.3Iub维护带宽 (33)5.3.4Iub接口总传输流量估算 (33)5.3.5Iub接口E1配置 (34)6遗留问题 (34)7附录 (35)7.1关于软阻塞概率 (35)表目录Table of contents for the table表1承载速率与等效CE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17)表2各种FP控制帧的速率 (24)表3各种FP公共信道的速率 (26)表4Iub接口控制面信令速率 (33)图1覆盖和容量迭代估算的基本思路 (16)图2UTRAN结构框图 (19)图3Iub接口协议结构 (21)WCDMA RNP无线网络估算原理关键词:WCDMA无线网络估算容量估算CE Iub接口摘要:本文在小区上下行容量估算、NodeB CE数估算、以及Iub接口传输流量估算等文档的基础上,将这些估算原理集中介绍。

WCDMA各项指标

WCDMA各项指标

WCDMA各项指标及说明(1)RSCP接收信号码功率,测量得到的是码字功率,一般是针对CPICH信道而言。

如果PCPICH采用发射分集,手机对每个小区的发射天线分别进行接收码功率测量,并加权和为总的接收码功率值。

RSCP(dBm)=RSSI+Ec/No(每码片能量与噪声功率密度之比) RSCP,Ec意义相同(2)TxPoweruierpoe手机的发射功率,反映了手机当前的上行链路损耗水平和干扰情况。

上行链路损耗大或者存在严重干扰,手机的发射功率就会大,反之手机发射功率就会小。

起呼和通话时才有值(3)RxPower手机接收功率,指在所有前向信道接收到的功率(包括周围各基站/扇区,外加噪声),反映了手机当前的信号接收水平,RxPower大的地方,即信号覆盖好的区域, RxPower只是简单的反映了路测区域的信号覆盖水平,而不是信号覆盖质量的情况。

RSSI,RxPower,Io(4)Ec/Io每码片能量与干扰功率谱密度之比,即解调后的可用信号功率/总功率Ec/Io反映了手机在当前接收到的导频信号的水平,值越大,说明有用信号的比例越大,反之亦然。

(5)PSC主扰码,用来在小区搜索过程中解码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从而解调出系统下发的广播消息,得到小区信息。

主扰码有512个,分为64组,每组8个。

(6)SIRSIR 信干比: SIR=(RSCP/ISCP)×SF ,ISCP算法各手机不同,SIR为手机直接吐出。

用于内环功率控制,设置Target SIR,与接收到的SIR相比,决定升/降功率。

(7)BLER用来评估传输信道的块错误率,它基于传输块的CRC校验得到,计算值为接收到的CRC校验错误的传输块的数目与接收到的传输块总数的比值。

也用于外环功率控制,根据接收到的业务的BLER,动态调整Target SIR,决定升/降功率。

(8)TPC发射功率调整指示,用于指示功率控制情况,表明让手机/NodeB 增加/降低其发射功率。

PHS、GSM、CDMA、WCDMA功率控制之比较

PHS、GSM、CDMA、WCDMA功率控制之比较

一、MS TX POWER的两个方面手机发射功率在PHS、GSM、cdma2000 1x、wcdma等协议中,被设计得越来越复杂,它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哪手机发射功率是大些好哪,还是小些好哪?事实上单纯的说大些好或者小些好,都实在不是一个明智的回答,因为在设计手机功率时,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1、在能保证正常通信情况下,手机发射功率越小越好*、手机发射功率越小,手机的耗电量就越小,待机时间、通话时间越长;*、手机发射功率越小,对同系统别的手机的干扰越小,这不仅给同系统别的手机创造了好的无线环境,同时对于cdma2000 1x、wcdma来说,这就意味着小区容量越大;*、手机发射功率越小,对别的无线设备干扰越小,这就给别的无线设备创造了好的无线环境;2、在有些情况下,为了能保证通信质量,手机发射功率希望能被调整的大些,再大些,再大些......*、手机在小区的远端时,为了保证手机信号经过长距离传输到达基站后,手机信号仍能被正确解调,也就是手机发射功率要足够大,以克服信号经过长距离传输的衰减;*、手机被建筑物或其它遮挡,在无线阴影区内,手机发射功率也要足够大,以克服手机信号必须经过多次的反射、折射及长距离传输的衰减;*、手机在干扰比较大的情况下,如邻信道、同信道干扰,阻塞等等,手机发射功率也要足够大,以克服噪声的干扰。

综上所述,手机发射功率存在着两面性,一方面在能保证正常通信情况下,手机发射功率越小越好;另一方面,在有些情况下,为了能保证通信质量,手机发射功率必须要大一些,甚至要再大一些。

这两方面看似矛盾,实为统一,准确表述为:手机必须发出足够大的功率,以保证通信质量,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前提下,手机发射功率越小越好。

换言之,手机发射功率最好根据实际情况能够被控制,该大则大,该小则小。

二、PHS手机发射功率PHS(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的缩写)为***独立开发出的第三代数字无绳电话系统——个人携带电话系统,它具有很多突出的优点:建设费用低、系统扩充方便,超低的资费标准,因协议简单,而使手机制造成本降低,最终导致手机拥有价格上的优势等等。

WCDMA手机射频测量

WCDMA手机射频测量

WCDMA手机射频测量一.综述根据3GPP 34.121测试规范,所有的射频测量可以分为:发射机特性测试(Transmitter Characteristics Test),测试被测设备发射机的功率、调制和频谱等。

接收机特性测试(Receiver Characteristics Test),测试被测设备接收机选择性,阻塞特性,动态范围,灵敏度等。

由于实验室条件所限,我们只做其中部分测试,其余项目的可以拿到第三方实验室进行测试。

二.发射性能每项测试的测试条件都在下面标明,个别的测试条件在相应的测试项目中标明。

发射机测试中的下行物理信道物理信道功率Îor –93 dBm / 3.84MHzCPICH CPICH_Ec / DPCH_Ec = 7 dBP-CCPCH P-CCPCH_Ec / DPCH_Ec = 5 dBSCH SCH_Ec / DPCH_Ec = 5 dBPICH PICH_Ec / DPCH_Ec = 2 dBDPCH –103.3 dBm / 3.84MHz(一)最大发射功率最大发射功率(Maximum Output Power)验证UE的最大发射功率误差不超过容限值,避免UE最大发射功率过大会干扰其他信道或其他系统或UE最大发射功率过小会缩小小区的覆盖范围。

指标要求:UE 最大发射功率及容限功率等级最大输出功率容限值1 +33 dBm+1.7/−3.7 dB2 +27 dBm+1.7/−3.7 dB3 +24 dBm+1.7/−3.7 dB4 +21 dBm+2.7/−2.7 dB以下均以Power Class3,Band1为例测试步骤:(1)建立UE 天线连接器与系统模拟器的连接(2)按照通用呼叫建立过程建立一个呼叫;(3)将UE置于环回测试模式进行测试。

(4)设置并持续给UE 发送上升功率控制命令;(5)通过测试仪测试UE的输出功率,输出功率在一个传输时隙上被平均。

WCDMA手机发射功率估算

WCDMA手机发射功率估算

IO ((((((((((TX((((((()
((((((((((((
((((
(((((((
(((((((((33-(-96(=129dB
((((((((((((((-102-20=-122dB
((((((((((((((((((((-22+129=7dBm
EC/IO
如上图所示当前手机发射功率:-102-20+33-(-76)= -13
假设当前手机接收载波功率为:-75dBm
当前手机发射功率:10dBm
那么基站上行接收的最低信号要求:-20+X
-20+X+33-(-75)=10
X=-78>>-102
这个时候算出基站侧底噪为-78
北京基站侧上行信号质量要求为-19,基站端上行接收底噪要求为<-100,这是可以推算出在手机接收载波功率为-75dBm 时,手机发射功率则为-100-19+33-(-75)=-11,所以在该地测试手机发射功率要<=-11才能达到要求。

从上面我们可以总结出在测试点手机发射功率与基站端上
行接收底噪的关系公式为:
手机发射功率=基站端上行接收底噪+基站侧上行信号质量要求+基站导频发射功率-手机接收载波功率
(步长×次数)
(华为:2dB×20)(爱立信:2dB×7)
(范围:23~-50)
即:TX=UL_IF+CV+CPI_P-IO
因为各地UL_IF、CV、和CPI_P值不太一致,现联系北京实际情况做简单分析:
在北京联通要求UL_IF值不能大于-100,CV=-19,CPI_P=33,由此我们可以推出手机接收场强与手机发射功率之间的关系:TX<-86-IO,即在IO功率为-75dBm 的情况下TX<-11。

中国联通:WCDMA系统的功率控制分析

中国联通:WCDMA系统的功率控制分析

中国联通:WCDMA系统的功率控制分析WCDMA中采用的宽带扩频技术,所有用户都享用共同的上、下行频谱资源,每一个用户的有用信号的能量都分配到整个频带内,而这种有用信号对其他用户而言将是一个干扰。

如何控制用户间干扰、改善功率的利用率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用户容量和通话质量,从而更有效利用无线资源,功率控制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一、远近效应功率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克服远近效应。

远近效应现象是指如果没有功率控制,距离基站近的一个UE 就能阻塞整个小区,而距离Node B远的UE信号将被“淹没”。

在上行链路中,如果小区内所有UE 以相同的功率进行发射,由于每个UE 与Node B的距离和路径不同,信号到达Node B就会有不同的衰耗,从而导致离Node B较近的UE,Node B收到的信号强,较远的Node B收到的信号弱,这样就会造成Node B所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度相差很大。

由于WCDMA是同频接收系统,较远的弱信号到达Node B后可能不会被解扩出来,造成弱信号“淹没”在强信号中,而无法正常工作。

CDMA自从提出来以后一直没有得到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原因,就是无法克服远近效应。

从图1可知,采用功率控制后,每个UE到达基站的功率基本相当,这样,每个UE的信号到达NodeB后,都能被正确地解调出来。

图1 功控比较示意图二、功率控制的目的WCDMA采用宽带扩频技术,是个自干扰系统。

通过功率控制,降低了多址干扰、克服远近效应以及衰落的影响,从而保证了上下行链路的质量。

例如:在保证QoS的前提下降低某个UE的发射功率,将不会影响其上下行数据的接收质量,但结果却减少了系统干扰,其他UE的上下行链路质量将得到提高。

功率控制给系统带来以下优点:(1)克服阴影衰落和快衰落。

阴影衰落是由于建筑物的阻挡而产生的衰落,衰落的变化比较慢;而快衰落是由于无线传播环境的恶劣,UE和Node B之间的发射信号可能要经过多次的反射、散射和折射才能到达接受端而造成。

手机和基站的发射功率

手机和基站的发射功率

手机和基站的发射功率(2010-11-22 22:17:08)转载▼分类:学习标签:教育一、手机发射功率GSM协议规定,手机发射功率是可以被基站控制的(通过下行SACCH)信道。

GSM手机发射的最低功率为5dBm(GSM900),约为3.2mW;最大功率为33dBm(GSM900),约为2W。

在阻挡或距离基站较远的情况下,手机发射功率较大,以保证通信质量;另一方面,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前提下,手机发射功率越小越好。

在一次通话期间,手机的发射功率也有可能发生变化。

在码分多址系统中,系统会实时地(1.25ms一次)、精确地控制手机发射功率。

CDMA系统的手机发射功率被控制到能够保证接收话音质量的最小功率,结果是每个移动台到达基站的信号电平几乎相等。

二、基站发射功率基站的实际发射功率由导频,控制信道,寻呼信道等开销信道+业务信道的功率组成。

基站的发射功率与天线类型、当时工作的信道数目、与手机的距离等有关,发射功率在数十瓦量级,如10W+,或40W~60W。

三、为什么手机和基站的发射功率差别可以这么大?主要是因为手机的接收机灵敏度低;基站的接收机灵敏度高。

还有一点基站的宽频带天线可以在多个载频上同时发送信号,分配到单个载频上的功率应除以相应的倍数。

传输平衡要求:前向链路及反向链路的传输余量近似相等,这时两条链路具有基本上相同的覆盖范围。

前向(基站->手机)链路的传输余量为:R DOWN=P BT - P MR + G BT + G MR - L BT - L MR - L DOWN反向(手机->基站)链路的传输余量为:R UP =P MT - P BR + G MT + G BR - L MT - L BR - L UP在一般情况下,收发天线及馈线都是相同的,就有:L BT=L BR,L MT=L MR,G BT=G BR,G MT=G MR对于TDD系统,L DOWN=L UP;对于FDD系统,L DOWN和L UP的瞬时值可能不同(由于频率选择性衰落),但是它们的统计平均值应该是相同的。

WCDMA链路预算及容量估算

WCDMA链路预算及容量估算
?2 dB
UE发送端
链路预算时,一般语音业务取 21dBm;数据业务 取 24dBm。但有时都取21dBm。
6
接收机灵敏度
接收机灵敏度 :灵敏度是接收微弱讯号的能力,接收机灵 敏度与信号频率,S/N和调制模式相关。 S_BS = Eb/No + 10lg(Rb) + KT + NF_BS -Eb/No 基站接收机解调门限。通过链路仿真和实测得到。 与业务类型、传播环境、接收机解调性能,配置条件(收分 集、功控、软切换)相关。 -Rb 数据数率 -KT热噪声密度,常温下等于 -174dBm/Hz -NF_BS 接收机噪声系数
一般取-174dBm/Hz
11
噪声系数
噪声系数和噪声指数
接收机的噪声指数是接收机在处理当中引入的 噪声,等于输入端信噪比与输出端信噪比之比。
F=(Si / Ni)/(So / No) NF=10 logF
基站:3~5dB 手机:7~8dB
12
干扰余量
干扰余量(干扰储备,Noise Rise Limit)
15
无线传播中的损耗(3)
穿透损耗
建筑物的贯穿损耗是指电波通过建筑物的外层结构时所受 到的衰减,它等于建筑物外与建筑物内的场强中值之差。 一般在10 – 20 dB,它和建筑物材质、厚度有关。
16
阴影衰落余量
阴影衰落余量(fading margin)
为了保证基站以一定的概率覆盖小区边缘,基站必须预留一定的发 射功率以克服阴影衰落,这些预留的功率就是衰落裕量。
17
功控余量分析分析
功控余量(快衰落余量)
用于抵抗快衰落(瑞利衰落)的功控波动范围 。步行 条件下,2.0--5.0dB 。高速移动条件下,快速功控 余量近为 0dB

手机的发射功率

手机的发射功率

含义:该参数表示允许的MS最大发射功率等级,属于系统消息3中小区重选的参数,用于控制MS发射功率。

请参见0505协议。

在900M频段小区内MS最大功率控制等级为0~19级,分别对应下面数值中的43dBm~5dBm:{43,41,39,37,35,33,31,29,27,25,23,21,19,17,15,13,11,9,7,5}。

一般MS 支持最大发射功率等级是5级(对应33dBm),最小是19级(对应为5dBm),其它为支持大功率手机控制级别预留。

在1800M、1900M频段小区内MS最大功率控制等级为0~31级,分别对应下面数值中的30dBm~32dBm:{30,28,26,24,22,20,18,16,14,12,10,8,6,4,2,0,0,0,0,0,0,0,0,0,0,0,0,0,0,36,34,32}。

一般MS最大支持发射功率等级是0级(对应30dBm),最小是15级(对应为0dBm),其它发射功率等级为支持大功率MS控制级别预留。

为了减少手机的电源损耗以延长待机时间,同时分别在上行和下行两个方向降低网络干扰,根据GSM的规范,BSC可以同时对基站与手机进行功率控制。

使发射功率在保持良好通话环境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

BSC在每一个SACCH复帧周期,通过比较测量结果与相关功控门限,发出功控命令控制发射功率级别,每个功率级别步长为2dB,GSM900 手机最大发射功率级别是5(33dBm),最小发射功率级别是19(5dBm),GSM1800手机最大发射功率级别是0(30dBm),最小发射功率级别是15(0dBm)。

当手机远离基站,或者处于无线阴影区时,手机发出较大功率,直至33dBm(GSM900),以克服远距离传输或建筑物遮挡所造成的信号损耗。

如果手机离基站很近,且无任何遮挡物时,基站可以命令手机发出较小功率,直至5dBm(GSM900),以减少手机对其它GSM用户的干扰和其它无线设备的干扰,而且这样还可以有效延长手机待机时间、通话时间。

wlan发射功率估算方法

wlan发射功率估算方法

WLAN 发射功率估算方法一、发射功率及dB 值估算1、已知设备输出功率,变换成dBm 值。

m w m w 10d B m =10lo g ÷×输出功率基准值(1)输出2、已知接头损耗dBi ,求损耗后剩余输出功率。

① 从功率mw 角度考虑mw 10dBi =10log mw =mw 10dBi ÷÷××剩余功率输出功率损耗(mw )损耗(10)剩余功率输出功率则:② 从损耗dBi 角度考虑mw mw 10dBm dBi dBi =10log mw =10dBm ÷÷−×剩余功率基准值输出损耗(1)输出损耗(-)10剩余功率则:以上两则公式计算结果完全一致,也验证了dBm 和dBi 可以在加减法中使用;同理,线缆损耗也如此。

3、已知天线增益dBi ,求天线空口发射功率。

①从功率mw 角度考虑mw mw 10dBi =10log mw =mw 10dBi ÷÷××空发功率剩余功率增益()增益(10)空发功率剩余功率则:②从增益dBi 角度考虑mw mw 10dBm +dBi +dBi =10log mw =10dBm ÷÷×空发功率剩余增益(1)剩余增益()10空发功率则:4、天线发射功率dBm 值m w m w 10d B m =10lo g ÷×空发功率基准值(1)空发二、空衰的计算101032.4520log 20log km M H zD F Ls dBi =+×+× 101092.420log 20log G H z km F D Ls dBi =+×+×F :频率,注意MHz 与GHz 的不同。

D :距离,单位是Km 。

空衰公式选用的比较简单,也可以考虑多种情况,换成较复杂的公式。

手机发射功

手机发射功

浅谈手机发射功率一、手机发射功率的两个方面手机发射功率在 PHS 、GSM 、 cdma2000 1x 、wcdma 等协议中,被设计得愈来愈复杂,它的重要性已不问可知,哪手机发射功率是大些好哪,仍是小些好哪?事实上单纯的说大些好或许小些好,都实在不是一个理智的回答,因为在设计手机功率时,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1、在能保证正常通信状况下,手机发射功率越小越好*、手机发射功率越小 ,手机的耗电量就越小 , 待机时间、通话时间越长;*、手机发射功率越小,对同系统其余手机的扰乱越小,这不单给同系统其余手机创造了好的无线环境,同时对于cdma2000 1x 、wcdma 来说,这就意味着小区容量越大;*、手机发射功率越小,对其余无线设施扰乱越小 ,这就给其余无线设施创建了好的无线环境;2、在有些状况下,为了能保证通信质量,手机发射功率希望能被调整的大些,再大些,再大些 ......*、手机在小区的远端时 ,为了保证手机信号经过长距离传输抵达基站后 ,手机信号还能被正确解调 ,也就是手机发射功率要足够大,以战胜信号经过长距离传输的衰减;*、手机被建筑物或其余遮挡,在无线暗影区内,手机发射功率也要足够大,以战胜手机信号一定经过多次的反射、折射及长距离传输的衰减;*、手机在扰乱比较大的状况下,如邻信道、同信道扰乱,堵塞等等,手机发射功率也要足够大,以战胜噪声的扰乱。

综上所述,手机发射功率存在着两面性,一方面在能保证正常通信状况下,手机发射功率越小越好;另一方面,在有些状况下,为了能保证通信质量,手机发射功率一定要大一些,甚至要再大一些。

这双方面看似矛盾,实为一致,正确表述为:手机一定发出足够大的功率,以保证通信质量,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前提下,手机发射功率越小越好。

换言之,手机发射功率最好依据实质状况能够被控制,该大则大,该小则小。

二、 PHS 手机发射功率PHS(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 的缩写 )为日本独立开发出的第三代数字无绳电话系统——个人携带电话系统 ,它拥有好多突出的长处:建设花费低、系统扩大方便 , 超低的资费规范 ,因协议简单,而使手体制造成本降低,最后致使手机拥有价钱上的优势等等。

WCDMA——CE数估算指导书

WCDMA——CE数估算指导书

WCDMA RNP CE 数估算指导书内部公开W-CE 数估算指导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目录第1 章概述 (8)第2 章CE 数估算的输入信息 (8)2.1 站点基本信息 (9)2.2 上下行业务信息 (9)2.3 上下行各种业务的各种承载类型对应的激活因子 (11)2.4 上下行各种业务承载类型对应的CE数 (13)2.5 其他相关信息 (13)第3 章CE 数估算的输出信息 (14)第4 章CE 数的估算 (14)4.1 站点内上行CE数的估算 (14)4.2 站点内下行CE数的估算 (21)第5 章CE 数估算需要的工具 (23)第6 章CE 数估算举例 (24)第7 章遗留问题 (28)第8 章附录 (30)8.1 CE数估算:几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30)8.2 两种取值对估算总CE数的影响 (32)表目录表2-1 站点面积、覆盖区用户密度和每扇区载频数 (9)表2-2 站点内上行各项业务信息 (10)表2-3 站点内下行各项业务信息 (10)表2-4 站点内上行各种业务类型、承载类型及其激活因子 (12)表2-5 站点内下行各种业务类型、承载类型及其激活因子 (12)表2-6 上下行各种业务等效的CE 数目 (13)表3-1 CE数估算的输出项 (14)表4-1 站内上行各种业务的各种承载的总业务流量 (15)表4-2 站内上行各种业务的各种承载的总话务量 (16)表4-3 站内上行各种承载的总话务量 (17)表4-4 上行各种承载对应的等效CE数及承载的站内话务量 (17)表4-5 站内下行各种业务的各种承载的总业务流量 (21)表4-6 站内下行各种业务的各种承载的总话务量 (22)表4-7 站内下行各种承载的总话务量 (23)表6-1 站内各种业务的各种承载的总话务量(举例) (25)表6-2 站内各种承载的总话务量(举例) (25)表6-3 各种承载对应的幅度权值及承载的站内话务量(举例) (26)表7-1 2 天线收分集的各种承载业务的等效CE 数 (28)表7-2 4 天线收分集的各种承载业务的等效CE 数 (28)表7-3 OTSR配置下的各种承载业务的等效CE 数 (29)表8-1 分别由承载对应的等效CE数与等效幅度值估算得到的总CE数 (33)WCDMA RNP CE 数估算指导书关键词:CE 信道数估算NodeB Site RNC RNP WCDMA摘要:本文在公司已有的对WCDMA NodeB 信道单元(CE)估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形成的。

WCDMA基础知识-功率控制

WCDMA基础知识-功率控制

判决规则:若
1 N
TPC _ tem p 0.5 ,则TPC_cmd =1;
i 1 i
N
若所有的为-1,则TPC_cmd = -1; 其他情况, TPC_cmd =0。
R99:下行内环功率控制
下行内环功率控制是UE根据接收到的DPCH 的信干比与目标信干比比较来调整NodeB 的发射功率 下行内环功率控制有两种方式:模式1和模式 2
R99:上行公共信道开环功率控制
PRACH(PCPCH)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计算 公式:
Preamble_Initial_Power = Primary CPICH DL TX power – CPICH_RSCP + UL interference + Constant Value
PRACH功率控制方式:
NodeB
接收的 DPCCH,测量 得到SIR 比较SIR与 SIRtarget 根据接收的DPCCH 的信干比判决,并 反馈TPC命令
UE
判决,调整发射功 率
收TPC
R99:下行功率平衡
目的:
当UE处于宏分集状态,同时拥有多条无线链路。但 由于UE发射的TPC(传输功率控制)命令可能在空中 发生差错,因此有的下行无线链路可能增加功率, 而别的下行链路同时可能减少功率,这就造成了功 率漂移;下行功率平衡机制就是用来克服这种功率 漂移
PRACH_C_Po wer Preamble_I nitial_Pow er Power RampStep P p - m
R99:上行专用信道的开环功率控制
对于RNC来说,需要确定UE上行DPCCH 的初始发射功率偏差,计算公式如下:
DPCCH _ Power _ Offset Eb / N0 (dB) ( NT IT )(dBm) PG(dB) P _ CPICH _ Power

CDMA手机发射功率分析

CDMA手机发射功率分析
在基站e等于有效功率与噪声之差再加上cdma的扩频增益均以分贝值为单位为确定功率参考参数k在手机功率调整量txad实际上由于前反向信号频率不同且前向无分集增益反向有分集增益因此两个方向上瑞利衰落及其影响是不同的据彭博士介绍二者之差可达7db见cdma网络规划手册
CDMA 手机发射功率分析 1 起呼过程中的发射功率手机起呼经历几个阶段:接入试探,接入,通话。IS95 规定,第一个接入试控序列的平均发射功率参考点由开环功控决定,满足: PMSTx+PMSRx+K=NomPwr+InitPwr 其中: PMSTx 移动台平均发射功率(dBm) PMSRx:移动台平均接收功率(dBm) K:参考常数(dB) NomPwr:正常功率修正值(dB) InitPwr:初始功率修正值(dB) 接入试探序列按一定梯度升功率,最终成功接入并进入业务信道,在刚进入业务信 道 时,闭环功控是不生效的,在收到第一个功控比特之前(闭环功控还未生 效),由开环功控决定手机发射功率参考点,满足: PMSTx+PMSRx+K=NomPwr+InitPwr+SumAccessProbeCorrections 其中 SumAccessProbeCorrections 为接入试探校正值(dB)。 而在第一个功控比特之后(闭环功控生效),收发功率满足: Tx+Rx+K=NomPwr+InitPwr+SumAccessProbePwr+CloseLoopPowerControlCorrection s 其中 CloseLoopPowerControlCorrections 为闭环功控校正值(dB) 手机将公式右边的所有项作为功率调整值 TxAdjust,即: PMSTx+PMSRx+K =TxAdjust 2 功率参考常数 K 的确定从基站到移动台的前向传播路径为:基站、基站天 线、空中传输、移动台天线、移动台。因此移动台接收到的信号功率等于基站的发 射功率 PBTSTx,加上基站天线增益 GBTSAnt,减去前向路损 LForward,加上移 动台天线增益 GMSAnt。即: PMSRx= PBTSTx+GBTSAnt -LForward+GMSAnt 注:实际移动台实际接收功率为来自所有基站的前向功率总和,即: PMSRx=Σi(PBTSTx+GBTSAnt -LForward)i+GMSAnt i 为影响手机的基站个数。在以下分析中只考虑单个基站的情况。 移动台至基站的反向传播路径为:移动台、移动台天线、空中传输、基站天线、基 站,因此基站接收到的有效信号功率(属于特定移动台的)为: PBTSValide= PMSTx-LReverse+GMSAnt+GBTSAnt 而基站接收到的噪声功率 N 为基站本身的噪声底及来自其它移动台的信号之和。 在基站,Eb/N0 等于有效功率与噪声之差,再加上 CDMA 的扩频增益(均以分贝 值为单位) (Eb/N0)= PBTSValide-N+GCDMA 即: Eb/N0=PMSTx-LReverse+GMSAnt+GBTSAnt-N +GCDMA 为确定功率参考参数 K,在手机功率调整量 TxAdjust 为 0 时,有: -K=PMSRx+PMSTx=PBTSTx+GBTSAnt-LForward+GMSAnt+LReverse-GMSAntGBTSAnt+N -GCDMA+ Eb/N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O ((((((((((TX((((((()
((((((((((((
((((
(((((((
(((((((((33-(-96(=129dB
((((((((((((((-102-20=-122dB
((((((((((((((((((((-22+129=7dBm
EC/IO
如上图所示当前手机发射功率:-102-20+33-(-76)= -13
假设当前手机接收载波功率为:-75dBm
当前手机发射功率:10dBm
那么基站上行接收的最低信号要求:-20+X
-20+X+33-(-75)=10
X=-78>>-102
这个时候算出基站侧底噪为-78
北京基站侧上行信号质量要求为-19,基站端上行接收底噪要求为<-100,这是可以推算出在手机接收载波功率为-75dBm 时,手机发射功率则为-100-19+33-(-75)=-11,所以在该地测试手机发射功率要<=-11才能达到要求。

从上面我们可以总结出在测试点手机发射功率与基站端上
行接收底噪的关系公式为:
手机发射功率=基站端上行接收底噪+基站侧上行信号质量要求+基站导频发射功率-手机接收载波功率
(步长×次数)
(华为:2dB×20)(爱立信:2dB×7)
(范围:23~-50)
即:TX=UL_IF+CV+CPI_P-IO
因为各地UL_IF、CV、和CPI_P值不太一致,现联系北京实际情况做简单分析:
在北京联通要求UL_IF值不能大于-100,CV=-19,CPI_P=33,由此我们可以推出手机接收场强与手机发射功率之间的关系:TX<-86-IO,即在IO功率为-75dBm 的情况下TX<-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