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学课程大纲

养蜂学课程大纲
养蜂学课程大纲

《养蜂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养蜂学计划总学时:54 实践学时:16

适用专业:种植、养殖类专业

制订人:植保教研组

制订时间:2011.4

一、课程性质、任务

养蜂学是养殖、种植类专业开设的一门课程。其主要任务是推广现代养蜂技术,明确养蜂业在农业生态系统和种养结合中的地位以及对建设现代化农业重要作用;系统讲授养蜂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具有组织管理、生产、推广养蜂生产先进技术,增加创业渠道,推广蜜蜂为农作物授粉服务农业。

二、课程特色

本课程的基本结构和中心内容是以蜜蜂的生物学理论为基础,以蜂群饲养管理技术为中心,适当介绍蜜蜂品种,主要、辅助蜜源植物利用、病虫害防治及蜂产品知识学习等的基本知识。讲授本课程时,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阐明养蜂的科学规律,紧密结合本省自然养蜂生产实际环境,掌握好内容的深广度,突出实践训练。

三、知识能力和培养目标

1、知识能力和培养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必须掌握蜂群中三型蜂的发育条件及历期。

(2)通过学习学生必须掌握蜂群中三型蜂成蜂的一生行为特点及蜂群的各种行为。

(3)通过学习学生必须掌握蜂群常年生产管理的操作技能及合理应用。

(4)通过学习学生必须熟悉每种蜂产品的生产过程及特点。

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

(1)学生通过学习实习,要能创建蜂场,组织生产管理创业。

(2)通过学习学生有能力对蜂产品的质量进行鉴别、利用及销售。

四、课程内容

第一单元绪论

(一)教学内容

1发展养蜂业的意义。

2我省蜂业现状及创业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1怎么样通过发展养蜂创业实现个人人生价值。

(三)教学要求

通过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介绍现代的养蜂生产技术及养蜂人的生活现状,树立通过努力创业可实现人生价值的理念。

(四)教学建议

多结合实际举例各行业与蜂业的相关性。

第二单元:蜜蜂生物学

(一)教学内容

1、蜂群中三型蜂的个体发育条件及历期。

2、蜂群中三型蜂成蜂的一生行为特点及蜂群的各种行为。

(二)教学重难点

1蜂群中三型蜂的发育理论基础及蜜蜂行为生物学内容。

(三)教学要求

1详细讲解蜜蜂个体的发育过和及蜂群怎样为其保证条件。

2对于一只成蜂在蜂群中的行为及职能是怎样的。

3一个蜂群在自然界中又是怎么样生存。

(四)教学建议

通过充分利用多媒体,蜂场现场讲解,让学生更接近现实中的蜜蜂。第三单元:蜂场的建立

(一)教学内容

1、蜂场建立所需要的必备条件。

2、我省建立蜂场的理想时机及蜂种、蜂群如何选购。

(二)教学重难点

1、建立蜂场的理想时机及蜂种、蜂群如何结合自身情况选择。(三)教学要求

1、我省能人工饲养蜂种的特点及各蜂种适合怎样饲养。

2、让学生学会选购优质蜂群。

(四)教学建议

通过充分利用多媒体,蜂场现场讲解,让学生了解蜂群。

第四单元:蜜粉源植物

(一)教学内容

1、我省蜜粉源植物的季节变化特点及主要生产时期。

2、各主要蜜源的生物学特点及如何科学利用。

(二)教学重难点

1、怎样才能充分利用自然蜜粉源。

(三)教学要求

1、利用多媒图片介绍我省各种蜜粉源植物。

2、各种主要蜜源的分布及应用情况。

(四)教学建议

通过充分利用多媒体图片及实物介绍,让学生认识各种蜜源植物。

第五单元:蜂群饲养管理

(一)教学内容

1、蜂群基本管理操作。

2、蜂群现状判断。

3、养蜂基本管理技术及合理利用

(二)教学重难点

1、蜂群状况的判断标准。

2、各种技术的熟练掌握。

3、各种技术的适时应用。

(三)教学要求

1、通过实操及讲解,让学生了解这些技术形成的根据。

2、能利用各种技术解决问题。

(四)教学建议

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多假设问题解决。

第六单元:蜜蜂人工育王

(一)教学内容

1、蜜蜂育王的理论依据。

2、人工育王的工作计划及操作。

(二)教学重难点

1、育王环境及条件创造。

2、育王计划及要作安排。

(三)教学要求

1、通过实操及讲解,让学生了解这些技术。

2、能做好计划培育优质蜂王。

(四)教学建议

组队进行一次人工育王全过程示范。

第七单元:蜜蜂病敌害防治

(一)教学内容

1、蜜蜂各种常见病害的症状及发生原因,防治方法。

2、蜜蜂各种常见敌害的生物学特点及防治。

(二)教学重难点

1、意蜂蜂螨防治。

2、中蜂巢虫防治。

(三)教学要求

1、通过实操及讲解,让学生了解各种病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四)教学建议

组队进行常见病害的防治全过程示范。

第八单元:蜂产品

(一)教学内容

1、各种蜂产品的生产过程。

2、各种蜂产品的质量及作用、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1、蜂产品质量。

(三)教学要求

1、利用各种蜂产品样品,让学认识。

(四)教学建议

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了解各种蜂产品的生产全部过程。

第九单元:蜜蜂授粉

(一)教学内容

1、蜜蜂授粉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必要性。

2、利用蜜蜂授粉的技术要求。

(二)教学重难点

1、不同条件下的授粉技术要求。

(三)教学要求

1、让学生了解授粉的重要性。

(四)教学建议

多做授粉与非授粉农作物产量效果比较。

五、教学时数分配

养蜂学课程教学计划表

总学时54小时

六、考核办法和成绩评定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养蜂技能的掌握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设计“过程考核、综合评价”的课程评价方式。在考核评价中依据评价范围的全面性、评价指标的系统性、评价主体的多样性、评价方法的综合性的原则,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学生互评、教师评的考核方式;以笔试、口试、操作、答辩等考核方法;确定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考核内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今后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七、教材及参考书

黑龙江牡丹江农校 .养蜂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周冰峰. 蜜蜂饲养管理学.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曾志将. 养蜂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吴杰.新编养蜂技术问答.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张中印. .现代养蜂法.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梁勤. 中蜂科学饲养技术. 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

邵有全. 蜜蜂授粉.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梁勤陈大福. 蜜蜂病害与敌害防治.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

马德风黄文诚.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养蜂卷.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 杨冠煌. 中华蜜蜂.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

陈盛禄. 中国蜜蜂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徐万林. 中国蜜粉源植物.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养蜂学

第一章绪论 一、蜜蜂的生物学特性:社会性生活;泌蜡筑造双面具有六角形巢房的巢脾;贮蜜积极。 二、标志现代养蜂业开始三大技术:蜂箱,巢础,摇蜜机。 三、发展养蜂业的意义: (1)利用蜜蜂为农作物授粉,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主要体现在:提高了植物果实或种子的产量或质量;经蜜蜂授粉的种子发育为下一代植株的增产作用)。 (2)提供价值高、用途广的蜂产品。【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蜂蜡、蜂毒】蜂蜜和白糖相比:1.蜂蜜中主要成分是单糖,能直接被人体吸收;2.蜂蜜中含有丰富的酶类、维生素和微量元素;3.蜂蜜中矿物质成分和人体血液中矿物质成分相似。 蜂王浆的作用:1.蜂王浆有延年益寿的作用;2蜂王浆能非常高速参与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 (3)养蜂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途径: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 (4)养蜂可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5)养蜂可有效控制授粉植物的虫害。 (6)蜜蜂是有效的环境监测生物指示剂。 (7)蜂产品是传统出口创汇产品。 (8)蜜蜂是一种理想的模式生物。 第二章养蜂资源 一、养蜜蜂资源包括:蜜蜂资源、蜜粉植物资源、胶原植物资源。 二、蜜蜂的九个属:东方蜜蜂、西方蜜蜂、大蜜蜂、小蜜蜂、黑大蜜蜂、黑小蜜蜂、沙巴蜜蜂、绿努蜂、苏威拉蜜蜂。 三、中蜂与意蜂的区别:(1)相对西方蜜蜂出巢采集来说,中蜂更早出晚归,但中蜂中午有一段时间采集低峰;(2)中蜂在7摄氏度左右便出去采集,而意蜂在14摄氏度左右才出去采集;(3)中蜂擅长采集零星花源,意蜂擅长采集大面积花源(4)中蜂易迷巢易盗蜂。 四、中蜂的特点:好斗、节俭、勇敢、勤劳、迷巢 五、蜜源植物:能够分泌花蜜和蜜露供蜜蜂采集的植物。 2.粉源植物:能够产生花粉供蜜蜂采集的植物。 3主要蜜源植物:值数量多、分布广、花期长、泌蜜量大,能为养蜂生产提供商品蜜的蜜源植物。主要蜜源植物有:油菜、紫云英、龙眼、沙枣、柑橘、泡桐等。 4.辅助蜜源植物:指分布区域小或零散、泌蜜吐粉少,仅供蜜蜂生存和繁殖的蜜源植物。 第三章蜜蜂生物学 一、1.三型蜂:蜂王、工蜂、雄蜂。 2.蜜蜂生活史:卵期、未封盖期、封盖期、成虫期。 3.封盖期:封盖至蛹羽化阶段,成为封盖期 4.封盖子:封盖的大幼虫和蛹。 二、1.蜂王生活史:受精卵、蜂王巢房中、幼虫、蛹封盖、蜂王羽化、消灭其他姐妹成为新蜂王、6~9天成熟、出巢婚飞、与8~17只雄蜂交配、蜂王产卵 2.蜂王的任务:产卵。 3.蜂群内出现王台的情况:(1)分蜂:王台较多,并且位于巢脾下缘和边缘;(2)母女交替:巢脾中央位置造1~3个台;(3)蜂群内蜂王突然死亡或受到严重损伤,改造工蜂王台,王台数目最多且位置不定。 三、1.工蜂的生活史:受精卵、在工蜂巢房中、幼虫(前三天吃蜂王浆,后面吃蜂蜜和花粉混合物)、蛹封盖、羽化出房、工蜂。

养蜂论文

养 蜂 学 结 业 论 文 (2010-2011-2) 课头号:临班0625 学院:资源与环境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 班级:土管08-1班 学号:0817102026 姓名:张米莎

养蜂业与农业的关系 摘要:养蜂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产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维持生态平衡不可缺少的链环,同时又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它不仅能够提供大量营养丰富、滋补保健的蜂产品,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人民身体健康,而且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发展养蜂业是促进农作物增产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利用蜜蜂授粉可使水稻增产5%、棉花增产12%、油菜增产18%,部分果蔬作物产量成倍增长,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并大幅减少化学坐果激素的使用。目前每年我国蜜蜂授粉促进农作物增产产值超过500亿元。按蜜蜂为水果、设施蔬菜授粉率提高到30%测算,全国农作物年新增经济效益就可达160多亿元,蜜蜂为农作物增产的潜力十分巨大。 发展养蜂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2008年全国蜂群数量820万群,蜂蜜产量超过40万吨,养蜂业总产值达40多亿元。发展养蜂业不与种植业争地、争肥、争水,也不与养殖业争饲料,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用工省、无污染、回报率高的特点,按照一个家庭蜂场饲养100群蜂,正常年份每群蜂纯收入300元计算,每年养蜂年收益可达3万元,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明显。

发展养蜂业是满足蜂产品市场需要的重要保障。2008年全国蜂产品人均消费量仅0.3公斤,部分城市居民和大多数农村居民基本上还没有消费蜂产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蜂产品保健功效认识的不断加深,蜂产品消费量将持续增长,对蜂产品质量安全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发展养蜂业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蜜蜂授粉对保护植物的多样性和改善生态环境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世界上已知有16万种由昆虫授粉的显花植物,其中依靠蜜蜂授粉的占85%。蜜蜂授粉能够帮助植物顺利繁育,增加籽种数量和活力,从而修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同时,我国养蜂业也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和基础。首先是消费需求增长空间很大。依照2000年-2008年蜂产品消费年均增长4%推算,2015年人均蜂产品潜在消费量将达到0.35公斤,蜂产品生产量需要在目前的基础上增加30%。其次是蜜蜂授粉具有的巨大市场潜力和广阔前景。美国240万群蜂,用于授粉的超过200万群,蜂农的主要收入来自出租蜜蜂为农作物授粉,蜂产品只是蜜蜂授粉的副产品;但在我国,蜂农的收入主要来自蜂产品,2009年全国有偿授粉的蜂群比例不到蜂群总数的5%,蜜蜂为农作物授粉增产的潜力很大。第三是蜜源植物的承载量也完全能满足我国养蜂业发展的需要。据国家统计局及国家林业局的统计,2008年我国主要的农业类蜜源植物约为28.5万平方公里,林业区经济林种植面积约为20.2万平方公里,

中蜂过箱技术要点

中蜂过箱技术要点 在我省山区,有很多农户有饲养蜜蜂的习惯,但有相当部分是用旧法养蜂,把蜜蜂养在树筒、竹笼或没有巢框的木箱中,不能对蜂群进行科学的管理,是一种让蜜蜂自生灭的饲养方法,产量低,效益差。过箱是把养在不能开箱检 查的蜂箱或蜂桶、蜂笼中的蜜蜂,用人工的方法,转移到活框式的蜂箱中,这种方法就叫过箱。过箱后的蜂群,养蜂者就能随时开箱,抽出巢脾进行检查,并对蜂群出现的不同情况,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此外,蜜蜂生活在没有巢框的旧式蜂箱中,巢脾不能移动,在收蜜时,只能毁脾取蜜,巢脾不能重复使用,这样,每收一次蜜,蜜蜂就要重造一次巢。因此,每个花期,只能收一次蜜,产量低。加上毁脾灭子,严重阻碍了蜂群的发展。过箱后,由于使用活框式的巢框,巢脾可随意取出,收蜜时可重复使用,一个花期就可多次收蜜,产量高。且收蜜时,不损害巢脾上的蜂子,因此不影响蜂群的繁殖。过箱条件1.蜜粉源:由于过箱是一 种强迫蜜蜂迁移的方法,难免造成蜂巢内贮蜜的损失和对蜜蜂幼子的伤害。因此,为了过箱后能使蜂群情绪安定,群势能早日恢复,一定要在外界有较多的蜜粉源植物开花时,才能过箱。2 .气候条件:由于过箱时,要使蜂巢在蜂箱外暴露一段时间,气温太高或太低,都会使蜜蜂的幼子闷死 或冻死。因此,过箱应在气温为2 5?3 0C、晴朗无风的天气进

行,且要尽量缩短子脾在箱外暴露的时间,才不会造成蜂子闷死和冻死,也不会使蜜蜂情绪暴烈,容易螫人,使过箱能顺利进行。 3 .蜂群条件:要求蜜蜂群势过箱后 具有两足脾以上,脾上有较多低龄的蜜蜂幼虫,贮粉、贮蜜较足,无病虫害等。过箱工具蜜蜂过箱工具有:蜂箱、上了铁丝的巢框、割脾刀(可用水果刀、垫板(多块,其中一块与巢框内径长宽相同)、缚脾用的绳子(尼龙绳、麻皮等)、收蜂器、面网、喷烟器、装废弃巢脾的桶、毛巾和水盆等,还要一套开箱的工具。过箱方法过箱要求快速时间短、动作轻稳利索,最好能在20分钟内过箱完毕。为达到以上目的,过箱最好由三个人协同操作。过箱有三种方法:翻巢过箱、原巢过箱和借脾过箱。现将过箱方法介绍如下:(一)、翻巢过箱所谓翻巢过箱,就是将要 过箱的蜂巢翻转180。,使巢脾的下端向上,利用蜜蜂向上的特性,驱赶蜜蜂离脾,使蜜蜂进入收蜂笼或空蜂箱中,然后进行割脾过箱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可避免巢脾断折,操作较为方便。对凡可翻转或底板和侧板可打开的箱或蜂桶等,都可用这个方法。 1.翻转巢箱:将巢箱搬离原地, 在原地放一个空箱,用于收集飞回巢的蜜蜂。把巢箱底部清扫干净,然后翻转18 0。,放在平地或另一个空蜂上。如果原巢离地较远,可逐日下降到过箱后放置蜂箱的位置,再 过箱。 2 .驱蜂离脾:打开诱捕箱的底板或蜂桶无巢门

(完整版)中蜂词养原理与方法

简介: 《中蜂词养原理与方法》,我现编辑成电子文档,希望对各位养蜂爱好者阅读有所帮助,文档包括《中蜂词养原理与方法》全部内容A4共计476页,以下是部分摘录: 第一篇中蜂饲养原理与基本蜂具 要养中蜂,首先需要了解中蜂并制备养烽所需的基本用具。本篇将从介绍中蜂的总体状况与生活开始,使读者对蜜烽与中蜂有一个基本了解。然后依序介绍:蜜蜂生物学习性、中蜂特性、养蜂用具等等。 第一章中蜂综述及其生活 一、中蜂综述 中蜂在分类上归属东方蜜蜂种,被定名为中华蜜蜂。它经历了千百万年的自然选择,适应多种气候、不同的地理环境,如今,在全国均有分布。它是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的蜜蜂,因而又被俗称为土蜂。 (一)养蜂宜养中蜂 在生态环境巳发生明显变化,许多古老物种相继灭绝的今天,不少地方仍有野生中蜂留存的事实说明,中蜂不仅具备顽强的生命力,而且,在其自然分布区域内的生存能力,远远胜过西方蜜蜂。此得益于自然选择的"适者生存"。 与其他家养动物相比,蜜蜂对其生存环境的依附性较强。在中蜂自然分布地区,像丙方蜜蜂这样的"外来种",需经过漫长时间的适应性磨合,才能站稳"脚跟"达到生态适应的自然水平。例如,伴随"活框蜂箱"引入我国的"意蜂",在磨合过程中已表现出:群势变小、缺乏自然生存能力、容易患病。在20世纪60年代,意蜂始发蜂螨为害。此后,又遭受严重的白垩病危害。而在相同吋期相同区域的中蜂,确仍能正常生活。又例如,同在一些地方生活的中蜂、意蜂,采集相同

蜜粉源,中蜂能正常抚育,意蜂则容易发生"烂子"。由这些事例可以作进一步推断:引进我国的西方蜜蜂还会出现新的问题,甚至遭受自然选择的磨难。相比之下,中蜂在我国绝大多数地方,都表现出明显的生存优势,这是中蜂可养的基本前提。 从生产性能看,中蜂除了不采树胶外,其他蜂产品的生产性能与意蜂相近,有些甚至好于意蜂。例如,中蜂既能利用大宗蜜源,又能采集零星蜜源。在流蜜期生活正常的中蜂强群,产蜜量与意蜂相比毫不逊色,品质还优于意蜂;在花粉匮乏时,意蜂极容易转而运用其他代用品。曾有不少人观察到,意蜂去采集其他粉尘甚至辣椒粉充作花粉,但还未见到中蜂有此类表现。这说明中蜂对粉源质量要求严格,由其生产的蜂花粉,品质应胜过意蜂。由于容易产生"分蜂热"和善于利用零星蜜粉源,中蜂更容易被"引导生产"蜂王浆。而且,产浆时间较长,成本较低。生产雄蜂蛹的状况也大致如此。中蜂"厌恶"旧巢脾爱造新脾的习性,对生产蜂蜡有利,因为不掺人树胶,中蜂生产的蜂蜡质量好,"巢蜜"品位高。中蜂容易被激怒行螯的习性,对生产蜂毒有利。 凡此种种都足以说明,中蜂生产性能并不亚于意蜂,具有很高的饲养价值。 (二)中蜂分布状况与资源保护 从现有大区域看,我国北方、西北地区的中蜂群势大,一些性状和习性与西方蜜蜂的某些品种已较为接近。例如恋巢性、喙长度、体色等等。但由于东方蜜蜂与西方蜜蜂,在进化过程中已形成生殖隔离,自然状态下与常规育种方式已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所以,上述地方的中蜂仍不会等同于西方蜜蜂,就连综合种也不会产生。加之生态环境转劣,野生蜜源植物资源逐渐枯竭,中蜂饲养管理水平差、产量低,人们尝不到养蜂甜头,致使这些区域的中蜂大为减少,有被转地放牧的西方蜜蜂所取代的倾向。在我国南方,中蜂群势较小,许多特征特性都与西方蜜蜂有着显著区别。由于温度高,雨量充沛,蜜源椬物丰富多样,其分布与泌蜜,又彼此交叉错落,相互衔接。所以,在这些地区生活的中蜂,对多种因素的适应性明显胜过西方蜜蜂,因而无论家

关于养蜂术语及相关初浅认识

关于养蜂术语及相关初浅认识 展开全文 针对一些刚学养蜂的朋友,小编对相关术语进行整理并附上相关的图片,希望能让新手有初步的认识。 1养蜂学:就是研究和分析蜜蜂属各种昆虫的一门学问,主要包括蜜蜂生物学,蜜蜂育种学,蜜粉源植物学,蜜蜂保护学,蜜蜂机具学,蜂产品分析与加工学及蜜蜂饲养管理学等方面。 2蜜源植物:是能够分泌花蜜和蜜露供蜜蜂采集的植物。蜜源植物又分为主要蜜源植物及辅助蜜源植物。在养蜂生产中能采到大量商品蜜的植物称为主要蜜源植物。如荆条、椴树、

油菜、荔枝、野坝子等。它们通常是数量多,面积大,花期长,泌蜜量大。 蜜源植物按植物种类: 1.粮食作物中的荞麦; 2.油料作物中的油菜、向日葵、红花、芝麻、芝麻菜; 3.纤维作物中的棉花; 4.豆科牧草和绿肥中的紫花苜蓿、草木犀、紫云英、苕子; 5.果树中的柑橘、枣、荔枝、龙眼、枇杷; 6.树木中的刺槐、椴树、蓝果树、桉树和荆条、野坝子等灌木; 7.野草中的益母蒿、香薷、老瓜头、水苏以及香料植物中的薰衣草、麝香草等; 蜜源植物按季节分类: 春季主要蜜源植物:油菜、荔枝、龙眼、紫云英、橡胶树、杜鹃、沙枣,与之对应的就是油菜蜜、荔枝蜜、龙眼蜜、紫云英蜜、橡胶蜜、杜鹃蜜、沙枣蜜。 夏季主要蜜源植物:刺槐(洋槐)、小果冬青、柑桔、柿树、枣树、白车轴草、苕子、紫苜蓿、白刺花、泡桐、山乌桕、乌桕、老瓜头、荆条、椴树、百里香、草木樨、茴香,与之对应的蜂蜜品种是洋槐蜜、冬青蜜、柑桔蜜、柿树蜜、枣花蜜、白车轴草蜜、苕子蜜、苜蓿蜜、白刺花蜜、泡桐蜜、山乌桕蜜、乌桕蜜、老瓜头蜜、荆条蜜、椴树蜜、百里香蜜、

草木樨蜜、茴香蜜。 秋季主要蜜源植物:葵花、胡枝子、毛水苏、瑞苓草、芝麻、棉花、甘薯、荞麦,与之对应的蜂蜜品种是葵花蜜、胡枝子蜜、毛水苏蜜、瑞苓草蜜、芝麻蜜、棉花蜜、甘薯蜜、荞麦蜜。 冬季主要蜜源植物:鹅掌柴、野坝子、大叶桉、柠檬按、柃树、枇杷,与之对应的蜂蜜品种是鹅掌柴蜜、桉树蜜、柃蜜(冬桂蜜)枇杷蜜。 3粉源植物:是能产生花粉供蜜蜂采集的植物。 4蜜粉源:是养蜂生产的首要条件,是养蜂生产的物质基础。5花蜜:花蜜是花内蜜腺的分泌物,植物开花时,植物体内贮存的有机质一部分输送到花部后,转化为糖汁贮存在蜜腺内,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糖汁会透过蜜腺表皮分泌到蜜腺外,形成花蜜。 6蜜腺:植物体上分泌花蜜的外分泌组织,通常由一至数层分泌细胞群组成或由表皮层细胞特化而成,位置在花的雌蕊、雄蕊、花瓣、花萼的基部或花托上。 7花粉:花药中产生,是植物雄性生殖细胞,花粉是由植物孢原细胞发育成小孢子,继而发育而成。 8蜜蜂生物学:是一门专门研究蜜蜂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包括蜂群的组成、蜜蜂的形态生理、蜜蜂的行为及蜜蜂的生态。

中蜂养殖手册说课材料

第一章养蜂机具及设备 饲养管理蜂群的工具、机器和设备简称蜂具。蜂具和许多木制蜂具可以就地取材,自己制备。但是,一定要按照标准制造,统一规格。蜂具的种类很多,这里只介绍蜂箱、巢出和一部分饲养管理用具,其他蜂具结合有关生产的内容叙述。 (一)箱蜂 含有活动巢框的蜂箱(活框蜂箱),是科学养蜂的重要生产工具。应用活框蜂箱养蜂,可以随打开蜂箱,拿出巢脾了解蜂群的情况,观察蜜蜂的生活活动,根据需要和可能,生产各种蜂产品,而且便利进行转地饲养。 蜂箱长期放置在露天,经受雨淋、日晒,而且蜜蜂必须在蜂箱里活动,抚育蜂子,贮存饲料,所以蜂箱的结构需要用坚实、质轻、不易变形的木材,而且要充分干燥。北方以红松、白松、椴木、桐木,南方以杉木为宜。 目前我国饲养欧洲蜜蜂使用最普遍的蜂箱是10框标准蜂箱和16框卧式蜂箱;饲养中蜂宜使用中蜂标准蜂箱。 1、10框标准蜂箱 10框标准蜂箱是世界上饲养欧洲蜜蜂使用最普遍的蜂箱。它由10个巢框、副盖(或沙盖)、箱盖以及隔板组成。需要时可在箱身(巢箱)上叠加继箱。继箱与活底蜂箱的箱身通用。蜂群发展到8—10框蜂时,叠加继箱,可以及时扩大蜂巢,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培养强群。使用隔王板可把巢箱的育虫区和继箱的贮

蜜区分隔开,有利于提高蜂蜜的质量和加速蜂蜜的成熟。 2、16框卧式蜂箱 16框卧式蜂箱含有16个标准巢框的横卧式蜂箱。通过加牌可横向扩大蜂巢。也可以用压板把蜂箱分隔成2-3区,实行多群同箱饲养。 3、中锋标准蜂箱 中锋标准蜂箱是专为科学饲养中锋设计的蜂箱。 中锋标准蜂箱使用浅继箱,高135毫米,主要作储蜜作用。巢门板上有数个圆洞巢门,直径约4毫米,能阻止西方蜜蜂钻入,在发现西方蜜蜂盗中蜂箱内蜜蜂时,将蜂蜜下面的巢门关闭,中锋可以从圆洞出入。 这3种蜂箱的箱身(巢箱)内围和巢框的尺寸见4-1和表4-2. 4、简便转运蜂箱 浙江农业大学设计的转运蜂箱,特别适合转地饲养,结构基本上和10框标准蜂箱相同。特殊结构是①前后箱壁内侧距承框槽60-100毫米处装设巢脾快速固定器;②箱身两侧壁下部的箱板,向前伸出箱前壁55毫米、高10毫米的一段,既可安装巢门翻板,其10毫米的一段,既可安装巢门翻板,其上钉上盖板,关上巢门翻板时,又可作为蜜蜂栖息的走廊;③箱底距前缘120-220毫米处开一底气窗,有滑板,可开闭(图4-5)。 (二)巢础 巢础是安装在巢框内供蜜蜂筑巢脾的基础。它是人工制造的蜜蜂片,经巢础机压制而成,具有巢房底和巢房壁的根基(图4-6.)有供饲养

养蜂学复习题整理

1.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蜜蜂属中有9个种,都有哪些? 东方蜜蜂、西方蜜蜂、打蜜蜂、小蜜蜂、黑小蜜蜂 、沙巴蜜蜂、绿努蜂、苏威拉西蜂黑大蜜蜂 2.东方蜜蜂都有哪些? 中华蜜蜂、印度蜜蜂、日本蜜蜂、喜马蜜蜂、菲律宾蜜蜂 西方蜜蜂都有哪些? 意大利蜂、欧洲黑蜂、卡尼鄂拉蜂、高加索蜂 4.卡尼鄂拉蜂形态学特征? 腹部细长、几丁质黑色 5.喂食蜂王的物质叫什么?蜂王浆 6.三型蜂的概念?蜂王、雄蜂和工蜂总称为三型蜂 7.巢脾保存的时候进行的消毒方法? 二氧化硫消毒和二氧化碳消毒 8.受精卵和未受精卵各发育成什么?受精卵发育成蜂王和工蜂未受精卵发育成雄蜂 9.蜂群内的信息传递方式?舞蹈、化学信息素 10.圆舞和摆尾舞的区别? 食物地离蜂巢100m以内时跳圆舞 食物地离蜂巢100m以外时跳圆舞,可表明食物的距离、方向和数量。 11.受精卵和未受精卵各发育成什么? 受精卵:蜂王和工蜂未受精卵:雄蜂 12.布置越冬巢脾时,平均每个脾有多少蜜蜂为适宜?2500只(约0.25kg) 13.蜂王物质的作用? (1)抑制工蜂的卵巢发育和造王台的欲望,保持蜂群的秩序 (2)加速工蜂结团 14.蜂臭?工蜂腹部最后一个环节节板上的臭腺分泌的物质。 15.报警激素的来源? (1)上颚腺分泌的2-庚酮 (2)螫针内分泌的乙酸异戊酯 16.花蜜的酿造过程? (1)物理变化:40-50%的水分减少至20%左右 (2)化学变化:花蜜中蔗糖转化为葡萄糖和果糖 17.花粉的主要成分?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 18.蜜源植物? 粉源植物? 蜜粉源植物? 蜜源植物: 是指具有蜜腺而且能分泌甜液并被蜜蜂采集酿造成蜂蜜的植物。 粉源植物: 产生较多的花粉,并为蜜蜂采集利用的植物。 蜜粉源植物: 既有花蜜又有花粉供蜜蜂采集的植物。 19. 花蜜和花粉的成分差异? 花蜜: 蔗糖、葡萄糖和果糖花粉: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 20. 有毒蜜粉源植物?雷公藤,紫金藤,博落回,藜芦 21. 认巢飞行和爽身飞行? 认巢飞行:指工蜂辨认蜂巢位置的飞翔活动,多发生在低日龄的工蜂。 爽身飞行:指工蜂在出巢飞行过程中排出粪便的行为。 22. 蜜蜂结束采集归巢,是根据体内血淋巴中糖消耗所决定的。 23. 蜂胶在蜂巢中的作用? ①缩小巢门,堵塞箱缝,御寒避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分类目录及代码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分类目录及代码表

附件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分类目录及代码表 A 数理科学 学A01 基础数学A0101 应用数学A0102 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A0103 力学A02 一般力学A0201 固体力学A0202 流体力学A0203 交叉与边缘领域的力学A0204 物理学ⅠA04 凝聚态物性I:结构、力学和热学性质A0401 凝聚态物性Ⅱ: A0402 电子结构、电学、磁学和光学性质 原子和分子物理A0403 光学A0404 声学A0405 物理学ⅡA05 基础物理学A0501 粒子物理学和场论A0502 核物理A0503 核技术及其应用A0504 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设备A0505 等离子体物理A0506 B化学科学

天然高分子B0404 高分子物理及高分子物理化学B0405 高分子理论化学B0406 聚合物工程及材料B0407 分析化学B05色谱分析B0501 电化学分析B0502 光谱分析B0503 波谱分析B0504 质谱分析B0505 化学分析B0506 热分析B0507 放射分析B0508 生化分析及生物传感B0509 联用技术B0510 采样、分离和富集方法B0511 化学计量学B0512 表面、微区、形态分析B0513 化学工程及工业化学B06化工热力学和基础数据B0601 传递过程B0602 分离过程及设备B0603 化学反应工程B0604 化工系统工程B0605 无机化工B0606 有机化工B0607 生物化工与食品化工B0608 能源化工B0609 化工冶金B0610 环境化工B0611 环境化学B07环境分析化学B0701 环境污染化学B0702

中蜂养殖技术手册

中蜂养殖实用技术手册) / 石林县圭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石林县彝岭谷专业养殖合作社 2018年10月

【 目录 一、品种简介--------------------------------------------------------3 二、基础知识简介--------------------------------------------------3-4 三、中蜂一般管理技术--------------------------------------------4-14 四、分阶段管理---------------------------------------------------14-15 五、蜂场卫生及防疫-----------------------------------------------15 $ —

一、品种简介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对各地的气候和蜜源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稳产和适于定地饲养。工蜂体长10~12毫米;腹节背板黑色,有明显或不明显的褐黄环。雄蜂体长11~14毫米,体色黑或黑棕色,全身被灰色绒毛,蜂王体长l4~19毫米,体色有黑色和棕红色两种,全身被覆黑色和深黄色绒毛。工蜂嗅觉灵敏,发现蜜源快,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飞行敏捷,采集积极,不采树胶,蜡质不含树胶。抗蜂螨力强,盗性强,分蜂性强,蜜源缺乏或病虫害侵袭时易飞逃。抗巢虫力弱,爱咬毁旧巢脾。易感染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病。蜂王产卵力弱,每日产卵量很少超过1000粒,但根据蜜粉源条件的变化,调整产卵量快。蜂群丧失蜂王易出现工蜂产卵。 、 二、基础知识简介 (一)蜂群的组成 蜂王:1只(正常情况下),产卵。体型最大。 雄峰:数百上千(有季节性出现),与蜂王交配。体型较大 工蜂:数千至数万,工作:饲喂、分泌蜂王浆、采集花粉等。体型最好。 蜂王:王台,杯状、表面圆形,内径6-9mm,培育处女王。 雄峰:雄峰巢房,正六边形、内径,培育雄峰、贮存蜂蜜。 工蜂:工峰巢房,正六边形、内径,数量最多,位于巢脾上、中部,培育工蜂、贮存蜂蜜、蜂粮(花粉+花蜜) (二)生长发育阶段 )

《养蜂学》知识点汇总(植保)

一、绪论 1、蜜蜂属中的蜜蜂有3个方面的生物学特性:社会性生活;泌蜡筑造双面具有六角形巢房的巢脾;采蜜贮蜜积极 2、标志现代养蜂学开始的三大技术:蜂箱(美国),巢础(德国),摇蜜机(奥地利) 3、中国养蜂优势:养蜂历史悠久;养蜂资源丰富 中国养蜂不足:①养蜂者老龄化,文化素质较低,影响新技术推广;②人均饲养蜂群数量少; ③单位面积蜂群数量少 4、影响我国养蜂业发展的因素:①蜂产品质量不稳;②过度依赖国外;③宣传不够:养蜂目的,蜂产品用途,蜂产品感官鉴定;④养蜂产业化程度低;⑤国家引导及管理问题;⑥蜂产品中几个混淆问题 5、我国养蜂业发展方向:①提高蜂产品质量;②回归走生产成熟蜂蜜之路;③进行规模化饲养,提高机械化水平;④加强蜜蜂授粉宣传与推广工作;⑤加强蜂病的无污染防治、研究工作 6、蜂蜜检测:蜂蜜中花粉粒检测 7、发展养蜂业意义: ①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②维持生态平衡; ③提供营养丰富的蜂产品: 蜂王浆:延年益寿的作用;加快参与新陈代谢 蜂蜜:含有葡萄糖和果糖(主要成分),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含有大量酶类、维生素、微量元素、有机酸等,营养丰富;含有的矿物质与人体血液内矿物质成分相似;有抗菌性,对牙有保护作用 蜂毒: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④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途径 ⑤控制植物虫害 ⑥蜜蜂是有效的环境监测生物指示器 ⑦蜜蜂是一种理想模式生物 二、养蜂资源 1、蜜蜂种类:东方蜜蜂,西方蜜蜂,大蜜蜂,小蜜蜂,黑大蜜蜂,黑小蜜蜂,沙巴蜜蜂,绿努蜂,苏拉威西蜂 2、中蜂、意蜂区别 ①中蜂更早出晚归,中蜂中午有一段时间采集低峰 ②当气温低于14℃时,意蜂不能外出进行采集;在8℃~9℃时,中蜂仍外出采蜜;11℃时,意蜂翅僵,7℃,足僵 ③中蜂善于采集零星分散的花源,西方蜂善于利用大面积的花源;中蜂消耗蜂蜜量更少 ④相对于西方蜜蜂,中蜂更易谜巢、盗蜂 ⑤当蜂群无蜂王时,西方蜜蜂有5~24%工蜂卵巢得到充分发育,并在失王6~30天才开始产卵;东方蜜蜂在失王2~3天后,工蜂就开始产卵,有72%工蜂卵巢得到发育,产卵后不易接受新蜂王

养蜂学

养蜂业:利用养蜂以取得蜂产品,并以农作物授粉以促进农业增产的生产部门,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养蜂学:研究蜜蜂生命活动规律,养蜂生产技术,蜜源植物以及蜜蜂为植物授粉的一门科学,是昆虫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品种:b ee的自然或地理品种,也就是同一种bee分布在不同的地理区域里,由于地理上的隔离,通过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亚种。 授精:精液进入阴道和输卵管内,由于运动和内部压力,使精液流入受精囊里贮存起来的过程。 受精:卵子产生后,卵子和精子结合成为配子。 试飞:18日龄左右工蜂选择在天晴时,头朝蜂巢门口,忽左忽右忽上忽下,进行试练飞行并定位蜂巢口位置。 十字型:蜜囊之后是前胃,其前端呈十字型袋口,是四个三角形唇瓣,开关可调节进入中肠的食物量,其后端为一长漏形活动瓣膜,前胃瓣伸入中肠,可防止食物回涌。蜜囊是贮存花蜜和水分的器官,半透明并富有弹性,平常容积为14-18ul,吸满花蜜后为55-60ul。 群势:衡量蜂群强弱大小的指标,以框为单位 一般管理技术:指养蜂生产中经常而普遍运用的最基本的操作技术,是每个养蜂者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术 理想养蜂场地:应具备米粉源丰富.交通方便.小气候适宜.地势高燥.水源良好.场地比较开阔和比较安全安静条件 蜜源植物:能够分泌花蜜并且能够被bee采集利用的植物 主要~:一般都具有分布面积大,数量多,泌蜜量大,开花流蜜期长不仅能够提供bee繁殖.而且能生产商品的蜜源植物 Bee检疫:动物检疫一部分,可防治病虫害的蔓延,保护无病区,缩小疫区。保护养蜂业顺利发展 蜜蜂属于节肢动物们昆虫纲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部蜜蜂总科bee科bee亚科bee属 4个属:大,小,东方,西方bee。4个品种:欧洲黑峰碦尼阿兰蜂高加索蜂意峰 外部形态:1全身被几丁质外壳(外骨骼),骨化硬;2绒毛:保温,保护体躯携带,传递花粉 头部:感觉与取食的中心,呈圆形心脏形三角形 1.眼三单眼(感觉近物)两复眼(感觉远物) 2.触角:一对分为柄梗鞭三节,鞭节有与神经相连接的感觉毛和感觉器使触觉和嗅觉对外界刺激特敏感。 蜜蜂口器:嚼吸式,特点是上颚发达,适于咀嚼花粉和咬开房盖。下颚和下唇特化为能吸吮花蜜的喙。 胸部:运动中心由前中后和并胸腹节组成 前肠:包括咽、食管、蜜囊和前胃四个部分,咽位于口后,膨大为食窦,具有吮吸和还吐花蜜的功能。 涎腺:共两对,头涎腺,为两串扁平梨状体;胸涎腺,两串发达管状腺体。分泌物为涎液,含有转化酶,促使蔗糖转化,只有工蜂有。 营养涎:为葡萄状腺体,能分泌用以饲喂蜂王,蜂王幼虫,以及雄蜂和工蜂幼龄幼虫的乳浆,称为蜂王浆,只有工蜂有。 雄生殖系统:1对睾丸(腹腔两侧扁平扇状体.产精子器官).2条输精管(细小).1对贮精囊(长管状).1对粗大的粘液腺(与贮精囊并列,基部相连).一条射精管和阳茎 饲养蜂群的基础技术包括选购蜂群,场地布置与蜂群排列,检查蜂群,修造与保存巢脾,饲喂蜂群,合并蜂群,诱入蜂王,防止盗蜂等 17种蜜源植物油菜、紫云英、刺槐、泡桐、苕子、西瓜、板栗、盐肤木、长叶石栎、牡荆、芝麻、薄荷、棉花、柃属、枇杷、海州香薷。

校本课程--养蜂汇总讲解

白牙市镇三小校 本 课 程

2013年下期 前言 蜜蜂是人类的朋友,是我国古老的养殖昆虫。历史上有“蚕吐丝,蜂酿蜜”的社会生活方式,从事养蜂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甜蜜事业,饲养蜜蜂不但能获得各种蜂产品,同时能为果树、农作物授粉,提高农作物产量。而且不与传统农业争地,争资源是为中农业、为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农业之翼”. 本书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仅向同学们提供蜜蜂的基本生物学知识及与之相关的一些内容。对书中存在的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衷心希望本书能为各位同学对蜜蜂的了解提供有益的帮助。

一、蜂群的组成 到自然中去与蜜蜂交朋友,看看它的家,只要用心观察,我们将会发现很多…… 蜂群通常是由1只蜂王,大批工蜂和在繁殖期培育的少数雄蜂组成。 他们共同生活在一个蜂群里,即有不同分工,又互相依赖,以维持群体在自然界里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 1、蜂王:蜂 群中生殖器 发育完全的 雌性蜂,其 职能仅为产

卵。蜂王在产卵期间,周围总有侍卫蜂得到蜂王信息,再将信息素传 递给其它蜜蜂。使全群蜜蜂都知道蜂王 的存在情况。 2、工蜂、雌性生殖器发育不完全的个体,在正常情况下是不能产卵的。

工蜂担负着蜂巢内外的许多工作,其职能随日龄而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异龄异职现象。3天以内主要职能清理巢房,供蜂王产卵。以后2周。饲喂蜂王、幼虫、修筑巢脾、接收花蜜、酿造蜂蜜、守卫蜂巢等。3周左右开始出巢工作。如采集花蜜、花粉、水、蜂胶、侦察蜜源等。但是它们的职能可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和蜂群的需要而改变。有很强的可塑性。 工蜂的寿命在夏季为4—6周。冬季为3—6个月且与工作强度、蜂群群势有很大的关系。 3、雄蜂蜂群中的雄性个体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成。其职能是与处女王交配。秋季和无蜜源期即被工蜂逐出巢外。冻饿而死。故也被称之为季节性蜂。

科学养蜂教学大纲

《现代养蜂法》教学大纲 (180)学时 教材:《现代养蜂法》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部 主编:张中印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进年来,我国养蜂业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养蜂技术也不断的有所创新,蜜蜂育种、蜂病防治、蜂疗保健以及蜂产品检验、加工等都取得了新的成就,国内蜂产品的消费水平也有了提高。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本书在第六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以利广大养蜂者借鉴。对发展养蜂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教材的辅导使广大养蜂爱好者了解蜜蜂的生活和习性,蜂群的一般管理及四季管理。掌握蜜蜂的繁育,蜂产品的采收方法。蜜蜂的越冬处理等。 三、课程要求与内容 第一章蜜蜂饲养基础知识 课程要求 1通过学习使养蜂者了解蜜蜂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 2了解蜜蜂的生物学特性,蜜蜂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课程内容 §1-1蜜蜂形态学 §1-2 蜜蜂生物学 §1-3 蜜蜂生态学 §1-4 蜜蜂的种类 第二章养蜂与蜜源、蜂具 课程要求 1.了解蜜源花的结构特征 2.了解蜜蜂的采集信号 3.了解各地的主要蜜粉源植物、辅助蜜粉源植物和有害蜜粉源 植物。 4.了解养蜂基本工具 课程内容 §2-1蜜源植物的花器 §2-2 主要蜜粉源植物 §2-3 辅助蜜粉源植物 §2-4 有害蜜粉源植物。 §2-5 基本工具 §2-6 生产工具 §2-7其他工具

第三章蜜蜂饲养基础知识 课程要求 1 了解蜂群的选购、蜂场场址的选择、及蜂箱的排列和蜂群的 检查。 2 掌握蜂群的一般管理方法 课程内容 §3-1蜂场的建设 §3-2开箱与检查 §3-3蜂群的调整 §3-4 修、贮巢脾 §3-5 营养与饲喂 §3-6 盗蜂与偏集 §3-7 蜂群的収捕 第四章蜂群周年管理技术 课程要求 1 掌握蜂群繁殖期管理、断子期管理、蜜源期管理 2 掌握新法养中蜂的方法。

中蜂养蜂

中蜂管理 姓名:黎飞梵 学号:201541843105 课程:中蜂养蜂学 专业:信息工程一班 院系:信科院 2016年12月

摘要:古老文明的中国,幅员辽阔,蜜粉植物源相当丰富,自然生态条件良好,养蜂有上千年的历史。目前中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养蜂大国,但与西方养蜂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并不是养蜂强国。在规模饲养、机械化程度、蜂产品质量与深加工、人均饲养量、人均产值等都存在很大的差距。要想发展规模化养蜂,我们必须走科学发展道路,形成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饲养管理技术体系,才能成为世界养蜂强国。 关键词:蜜蜂;规模化;饲养管理技术 我国饲养蜂群约650万群,年产蜜蜂近20万t,蜂王浆 1500 t,花粉1100 t,均占世界养蜂第一位,蜂蜜和蜂王浆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其出口量世界第一。我国每年出口的蜂蜜超过10万t,蜂王浆900t,蜂蜜产品出口创汇8000多万美元。 养蜂业是以人工饲养蜜蜂获得蜜蜂产物的的农业生产部门,养蜂业是现代化大农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养蜂业不但能够向社会提供丰富的蜜蜂产品,而且还可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尤其重要的是蜜蜂为农作物授粉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在中国的饲养的蜜蜂主要有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 养蜂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养蜂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农业生产部门,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有效地措施,从事养蜂生产致富的养蜂者在我国已不罕见。每饲养一群蜜蜂一般可获收入100~300元人民币,最多可达500元以上。另一方面蜜蜂授粉促进农牧业生产。蜜蜂授粉促进农作物增产的价值,要比蜜蜂产品本身的价值高得多。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资料表明,蜜蜂为农作物授粉,其增产的价值高于蜜蜂产品的总产值140倍;加拿大农业部的统计为200多倍。据我国农业部估计,蜜蜂为油菜、棉花、向日葵、油茶等仅4种作物授粉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养蜂直接收入的6~7倍。 1 规模化养蜂的含义 规模养蜂是养蜂生产规模经营的简称,乃指生产单位或专业户在一定的内外环境条件下,通过对资金、劳力、饲料、技术、设备等生产要素的扩大投入和合理配置,使在稳定提高生产效率的基础上适度扩大饲养规模,以获取规模效益的一种养蜂生产的经营方式。规模化养蜂是当前国内外养蜂生产的发展趋势。 养蜂生产的经营规模,一定要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物质条件、饲养管理技术水平、市

养蜂经验:土蜜蜂的养殖技术

土蜜蜂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中蜂,在我国各个农村山区中有着广泛的野生数量。而中蜂产出的蜂蜜,在我国不仅非常受欢迎,也有着很高的市场需求。所以如果能够利用起这些土蜜蜂的资源的话,那么也是农民一条比较好的致富路。那么在农村该怎么养殖土蜜蜂呢? 1、养殖准备 在养蜂前,一些准备工作是不可缺少的,例如活框蜂箱等,做好养蜂场地的规划。如果规模不大的话,那么在自己家门前后都可以进行。然后要保证自己充分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捕捉蜂群了,在充分了解蜜蜂的习性之后,例如采蜜、采水等。找到蜜蜂的巢穴,然后进行收取,如果可以将巢脾一同收取的话,那么也尽量将巢脾收回来。也可在蜜蜂的路线上进行诱捕。 2、过箱饲喂 在捕捉蜂群之后,要做好过箱工作,及时将其转移到活框蜂箱中。养殖中不管是管理还是收取蜂蜜都非常方便。在过箱时,首先要将巢脾固定在巢框中,然后再放入蜂箱中。放好后便可以将蜂群转移到蜂箱中,然后再在巢口放置好防逃片即可。过箱之后,我们要做好饲喂工作,饲料可用白糖水或者是蜂蜜水等。蜂群稳定之后,查看蜂王的情况,如果没有蜂王的话要及时介入王台,也可让蜂群自己建造。过箱之后,每天晚上都要饲喂一次,为奖励饲喂。

3、蜂群管理 在蜂群稳定之后,便要开始做好蜂群的管理工作了。蜂群的管理是比较琐碎麻烦,但是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病虫害的防治,发现病虫害之后一定要及时处理。对蜂群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极易导致蜂群灭亡。而且我们要注意观察好蜂王的状态,状态不佳无法恢复时,要进行替换。而且如果外部自然资源不足且蜂群内部储蜜量也不足的话,那么则要进行补助饲喂,尤其是在冬季的时候,一定要多多注意。 4、收获蜂蜜 蜜蜂养殖最终还是为蜂蜜,不过土蜜蜂的蜂蜜产量是不如意蜂的。正常情况下,土蜜蜂一年取蜜次数大约只有两次左右。一般在春季末的时候进行第一次取蜜,而秋季进行第二次。因为土蜜蜂有着在同一张巢脾上孕育及储蜜的习惯,所以我们在取蜜时,要先将巢脾提出来,然后将有蜜的地方割下来,再放回蜂箱。取蜜时,不可一次性将其全部取完,否则蜜蜂无储备的话,会出现出逃的现象。

EDP Sciences出版社

EDP Sciences出版社(https://www.360docs.net/doc/8619125402.html,)成立于1920年,其创始人为法国物理学会、诺贝尔获奖者及知名科学家,目前由法国物理学会、法国化学学会和应用与工业数学学会共同拥有。出版物专业涉及:天体物理学、理论与应用物理学、材料科学、化学、生命科学、数学以及跨学科领域。该出版社刊物学术价值非常高,部分为各学协会、研究机构的会刊或官方出版物。 1. Agronom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SSN:1773-0155)《可持续发展农艺学》刊载农艺学、土壤科学、生物气象学、遗传学、生理学、作物病理学、动物学和耕作体系等方面的研究论文。2006年影响因子为0.306。 2. Annales de Physique(ISSN:1286-4838)《物理学纪事》刊载原子和分子物理学、凝聚物质、核物理学、固体及天体物理学等物理学领域的研究论文。2006年影响因子为0.545。 3. Annals of Forest Science(ISSN:1297-966X)《林业科学纪事》刊载有关造林、护林、森林病虫害防治、林产品以及林区管理等林业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论文。2006年影响因子1.290。 4. Apidologie(ISSN:1297-9678)《养蜂学》刊载养蜂科学技术,包括蜜蜂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论文和简讯。2006年影响因子1.906。 5. Aquatic Living Resources(ISSN:1765-2952)《水生生物资源》刊载有关海洋、沿海水域、河流和湖泊的水生生物资源,包括渔业、水产养殖和浮游生物的研究和开发以及环境管理和生态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和评论。2006年影响因子1.247。 6.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ISSN:1432-0746)《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刊载理论、观测与仪器方面的论文和札记,分为:宇宙学,星系天文学,银河结构与动力学,星团与星协,星的形成、结构和演化,恒星大气等十几类。2006年影响因子3.971。 7. Dairy Science & Technology(ISSN:1297-9694)《奶制品科技》,该刊创刊于1921年,出版关于奶制品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奶制品的衍生物,以及转化过程。2006年影响因子为0.868。 8. EAS Publications Series ( European Astronomical Society)(ISSN:1638-1963)《欧洲天文学会:会议录》,该刊旨在出版精选的天文学方面的科学会议录。 9. Enviromental Biosafety Research(ISSN:1635-7930)《环境生物安全性研究》,对于遗传改良生物体相关的文章分散在各个领域的各种期刊,这使得对于遗传改良生物体的生物安全性研究成为了新的课题,该刊旨在将这些领域中的新发展以及新兴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集中在一起以填补这一科学讯息的空白。 10. ESAIM:Control Optimisation and Calculus of Variations(ISSN:1262-3377)《欧洲应用数学与工业数学辑:控制、最优化及变分法》,该刊发表关于控制、最优化及变分法领域中最新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2006年影响因子为0.647。

学科分类与代码农业科学

学科分类与代码-农业科学 210 农学 210.10 农业史 210.20 农业基础学科 210.2010 农业数学 210.2020 农业气象学与农业气候学210.2030 农业生物物理学 210.2040 农业生物化学 210.2050 农业生态学 210.2060 农业植物学 210.2070 农业微生物学 210.2080 植物营养学 210.2099 农业基础学科其他学科210.30 农艺学 210.3010 作物形态学 210.3015 作物生理学 210.3020 作物遗传学 210.3025 作物生态学 210.3030 种子学 210.3035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210.3040 作物栽培学 210.3045 作物耕作学 210.3050 作物种质资源学 210.3055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210.3099 农艺学其他学科 210.40 园艺学 210.4010 果树学 210.4020 瓜果学 210.4030 蔬菜学 210.4040 果蔬贮藏与加工 210.4050 茶学(包括茶加工等) 210.4060 观赏园艺学 210.4099 园艺学其他学科 210.50 土壤学 210.5010 土壤物理学 210.5015 土壤化学 210.5020 土壤地理学 210.5025 土壤生物学 210.5030 土壤生态学 210.5035 土壤耕作学 210.5040 土壤改良学 210.5045 土壤肥料学 210.5050 土壤分类学

210.5055 土壤调查与评价 210.5099 土壤学其他学科 210.60 植物保护学 210.6010 植物检疫学 210.6015 植物免疫学 210.6020 植物病理学 210.6025 植物药理学 210.6030 农业昆虫学 210.6035 植物病毒学 210.6040 农药学 210.6045 植物病虫害测报学 210.6050 抗病虫害育种 210.6055 有害生物化学防治 210.6060 有害生物生物防治 210.6065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210.6070 杂草防治 210.6075 鸟兽、鼠害防治 210.6099 植物保护学其他学科 210.70 农业工程 210.7010 农业机械学(包括农业机械制造等) 210.7015 农业机械化 210.7020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210.7025 农田水利(包括灌溉工程、排水工程等) 210.7030 水土保持学 210.7035 农田测量 210.7040 农业环保工程 210.7045 农业区划 210.7050 农业系统工程 210.7099 农业工程其他学科 210.99 农学其他学科 220 林学 220.10 林业基础学科 220.1010 森林气象学 220.1020 森林地理学 220.1030 森林水文学 220.1040 森林土壤学 220.1050 树木生理学 220.1060 森林生态学 220.1070 森林植物学 220.1099 林业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220.15 林木遗传育种学 220.1510 林木育种学 220.1520 林木遗传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