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河北省高考数学试卷

2011河北省高考数学试卷
2011河北省高考数学试卷

1、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Chiang Mai is a beautiful city in the south of Thailand.

B. The writer left Chiang Mai for Chiang Rai by bus.

C. Chiang Rai is a boring city in the mountains.

D. The writer is traveling alone in Thailand.

2、已知传送带与水平面所成斜坡的坡度i=1:2.4,如果它把物体送到离地面10米高的地方,

那么物体所经过的路程为_________ 米.

3、按要求在句子中填上合适的词语(每空1分,共7分)

1、这两个人总是一起做坏事,真是呀!(与“动物”有关的成语)

2、是他让我做成了这个艺术品,又是他打碎了这个艺术品,真是,呀。(写

出有关历史人物的成语)

3、虽然路上有许多(),但谁也别想()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是不会受到一点

()就放弃的。(用“阻”字组成的词语填空,不得重复)

4、()考试不难,()方法和规范很重要,()我们要认真审题,注意分点,让自

己和知识变成得分。(填关联词)

4、积累与运用:按要求把答案写在横线上(12分)

(1)请用简洁的语文概述《丑小鸭》的故事,并写下你阅读这一童话后的一点感悟。(4

分)

作品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1小时15分=()小时 5.05公顷=()平方米

6、给定n个村庄之间的交通图,若村庄i和j之间有道路,则将顶点i和j用边连接,边上

的Wij表示这条道路的长度,现在要从这n个村庄中选择一个村庄建一所医院,问这所医院

应建在哪个村庄,才能使离医院最远的村庄到医院的路程最短?试设计一个解答上述问题的算

法,并应用该算法解答如图所示的实例。20分

void Hospital(AdjMatrix w,int n)

//在以邻接带权矩阵表示的n个村庄中,求医院建在何处,使离医院最远的村庄到医院

的路径最短。

{for (k=1;k<=n;k++) //求任意两顶点间的最短路径

for (i=1;i<=n;i++)

for (j=1;j<=n;j++)

if (w[i][k]+w[k][j]

m=MAXINT; //设定m为机器内最大整数。

for (i=1;i<=n;i++) //求最长路径中最短的一条。

{s=0;

for (j=1;j<=n;j++) //求从某村庄i(1<=i<=n)到其它村庄的最长路径。

if (w[i][j]>s) s=w[i][j];

if (s<=m) {m=s; k=i;}//在最长路径中,取最短的一条。m记最长路径,k记出发

顶点的下标。

Printf(“医院应建在%d村庄,到医院距离为%d\n”,i,m);

}//for

}//算法结束

对以上实例模拟的过程略。各行中最大数依次是9,9,6,7,9,9。这几个最大数中最小者为6,故医院应建在第三个村庄中,离医院最远的村庄到医院的距离是6。

1、对图1所示的连通网G,请用Prim算法构造其最小生成树(每选取一条边画一个图)。

7、在1.66,1.6,1.7%和3/4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8、在边长为a厘米的正方形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与正方形的周长比是()。

9、如图,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在边AB上,且AB=3EB.设 = , = ,那么 = _________ (结果用、表示).

2011年全国高考2卷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I) 数学 本试卷共4页,三大题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 填空题和解答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满足题目要求的。 1.复数1z i =+,z 为z 的共轭复数,则1zz z --= (A) -2i (B) -i (C) i (D) 2i 2. 函数()20y x x =≥的反函数为 (A)()24x y x R =∈ (B) ()2 04 x y x =≥ (C)()24y x x R =∈ (D) ()240y x x =≥ 3.下面四个条件中,使a b >成立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是 (A) 1a b >+ (B) 1a b >- (C)22a b > (D) 33 a b > 4.设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11a =,公差22,24k k d S S +=-=,则k= (A) 8 (B) 7 (C) 6 (D) 5 5.设函数()()cos 0f x x ωω=>,将()y f x =的图像向右平移3 π 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图像与原图像重合,则ω的最小值等于 (A) 1 3 (B) 3 (C) 6 (D) 9 6.已知直二面角l αβ--,点,,A AC l C α∈⊥为垂足,,,B BD l D β∈⊥为垂足,若 2,1AB AC BD ===,则D 到平面ABC 的距离等于 (A) 22 (B) 33 (C) 63 (D) 1

2011年江苏高考数学试题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数学Ⅰ 参考公式: (1)样本数据12,,,n x x x …的方差()2 2 11n i i s x x n ==-∑,其中1 1n i i x x n ==∑. (2)直棱柱的侧面积S ch =,其中c 为底面周长,h 为高. (3)棱柱的体积V Sh =,其中S 为底面积,h 为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 1.已知集合{1,1,2,4}A =-,{1,0,2}B =-,则A B =I . 2.函数)12(log )(5+=x x f 的单调增区间是 . 3.设复数z 满足i z i 23)1(+-=+(i 为虚数单位),则z 的实部是 . 4.根据如图所示的伪代码,当输入b a ,分别为2,3时,最后输出的m 的值为 . 5.从1,2,3,4这四个数中一次随机取两个数,则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的两倍的概率是 . 6.某老师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收到的信件数分别是10,6,8,5,6,则该组数据的方差2 s = . 7.已知tan()24 x π + =, 则x x 2tan tan 的值为 .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与函数x x f 2 )(= 的图象交于P 、Q 两点,则线段PQ 长的最小值是 . 9.函数()sin()f x A x ω?=+(A ,ω,?是常数, 0A >,0ω>)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0)f 的值 是 .

10.已知1e u r ,2e u u r 是夹角为π3 2 的两个单位向量,122a e e =-r u r u u r ,12b ke e =+r u r u u r ,若0a b ?=r r , 则实数k 的值为 . 11.已知实数0≠a ,函数? ??≥--<+=1,21 ,2)(x a x x a x x f ,若)1()1(a f a f +=-,则a 的值为 .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P 是函数)0()(>=x e x f x 的图象上的动点,该 图象在P 处的切线l 交y 轴于点M ,过点P 作l 的垂线交y 轴于点N ,设线段MN 的中点的纵坐标为t ,则t 的最大值是 . 13.设1271a a a =≤≤≤…,其中7531,,,a a a a 成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642,,a a a 成公差 为1的等差数列,则q 的最小值是 . 14.设集合{(,)| A x y =222(2)2 m x y m ≤-+≤,},x y R ∈,{(,)|B x y =2m x y ≤+≤21m +,},x y R ∈,若A B ≠?I , 则实数m 的取值范 围是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7. 15.(本小题满分14分)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c b a ,,. (1)若sin()2cos 6A A π +=,求A 的值; (2)若1 cos 3 A =,3b c =,求C sin 的值.

2003年高考数学试题全国文及答案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 数学(文史类) 注意事项: 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参考公式: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 正棱台、圆台的侧面积公式 )]sin()[sin(21cos sin βαβαβα-++=? l c c S )(21 +'=台侧 其中c '、c 分别表示 )]sin()[sin(2 1 sin cos βαβαβα--+=? 上、下底面周长,l 表示斜高或母线长. )]cos()[cos(21cos cos βαβαβα-++=? 球体的体积公式:334 R V π=球 ,其中R )]cos()[cos(2 1 sin sin βαβαβα--+-=? 表示球的半径.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10页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直线2y x x =关于对称的直线方程为 ( ) (A )12 y x =- (B )12y x = (C )2y x =- (D )2y x = 2.已知,02x π??∈- ??? ,54 cos =x ,则2tg x = ( ) (A )247 (B )247- (C )7 24 (D )724 - 3.抛物线2 y ax =的准线方程是2,y a =则的值为 ( ) (A ) 18 (B )1 8 - (C )8 (D )8- 4.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1251 ,4,33,3 n a a a a n =+==则为( ) (A )48 (B )49 (C )50 (D )51 5.双曲线虚轴的一个端点为M ,两个焦点为1212,,120F F FMF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2012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浙江卷WORD版)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同一考试(浙江卷) 数 学(理科)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5页,选择题部分1至3页,非选择题部分4至5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柱体的体积公式 ()()()P A B P A P B +=+ V S h =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S 表示柱体的底面积,h 表示柱体的高 ()()()P A B P A P B ?=? 锥体的体积公式 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 13 V S h =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 其中S 表示锥体的底面积,h 表示锥体的高 ()() ()1,0,1,2,,n k k k n n P k C p p k n -=-= 球的表面积公式 台体的体积公式 2 4πS R = ( ) 1213 V h S S = + 球的体积公式 其中12,S S 分别表示台体的上底、下底面积, 3 4π3V R = h 表示台体的高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设集合A ={x |1<x <4},B ={x |x 2-2x -3≤0},则A ∩(C R B )= A .(1,4) B .(3,4) C .(1,3) D .(1,2) 【解析】A =(1,4),B =(-3,1),则A ∩(C R B )=(1,4). 【答案】A

2010江苏高考数学试卷答案

2010年江苏高考数学试题 一、填空题 1、设集合A={-1,1,3},B={a+2,a 2+4},A ∩B={3},则实数a =______▲________ 2、设复数z 满足z(2-3i)=6+4i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z 的模为______▲________ 3、盒子中有大小相同的3只小球,1只黑球,若从中随机地摸出两只球,两只球颜色不同的概率是_▲__ 4、某棉纺厂为了了解一批棉花的质量,从中随机抽取了100根棉花纤维的长度(棉花纤维的长度是棉花质量的重要指标),所得数据都在区间[5,40]中,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其抽样的100根中,有_▲___根在棉花纤维的长度小于20mm 。 5、设函数f(x)=x(e x +ae -x ),x ∈R ,是偶函数,则实数a =_______▲_________ O 长度m 频率 组距 0.060.050.040.030.020.01 40 353025 20 15105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双曲线 112 42 2=-y x 上一点M ,点M 的横坐标是3,则M 到双曲线右焦点的距离是___▲_______ 7、右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则输出S 的值是______▲_______ 8、函数y=x 2(x>0)的图像在点(a k ,a k 2)处的切线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为a k+1,k 为正整数,a 1=16,则a 1+a 3+a 5=____▲_____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圆42 2 =+y x 上有且仅有四个点到直线12x-5y+c=0的距离为1,则实数c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10、定义在区间?? ? ? ? 20π, 上的函数y=6cosx 的图像与y=5tanx 的图像的交点为P ,过点P 作PP 1⊥x 轴于点P 1,直线PP 1与y=sinx 的图像交于点P 2,则线段P 1P 2的长为_______▲_____ 11、已知函数???<≥+=0 1012x ,x ,x )x (f ,则满足不等式)x (f )x (f 212 >-的x 的范围是____▲____ 开始 S ←1 n ←1 S ←S+2n S ≥33 n ←n+1 否 输出S 结束 是

2003年高考数学试题(广东)及答案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数 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暂缺 2. 已知== -∈x x x 2tan ,54 cos ),0,2 (则π ( ) A . 24 7 B .-247 C .7 24 D .-7 24 3.圆锥曲线的准线方程是θ θ ρ2 cos sin 8= ( ) A .2cos -=θρ B .2cos =θρ C .2sin -=θρ D .2sin =θρ 4.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33,4,3 1 521==+=n a a a a ,则n 为 ( ) A .48 B .49 C .50 D .51 5.双曲线虚轴的一个端点为M ,两个焦点为F 1、F 2,∠F 1MF 2=120°,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 A .3 B . 2 6 C . 3 6 D . 3 3 5.设函数??? ??>≤-=-0,0,12)(,21x x x x f x 若1)(0>x f ,则x 0的取值范围是 ( ) A .(-1,1) B .(-1,+∞) C .(-∞,-2)∪(0,+∞) D .(-∞,-1)∪(1,+∞) 7.函数)cos (sin sin 2x x x y +=的最大值为 ( ) A .21+ B .12- C .2 D .2 8.已知圆截得被当直线及直线C l y x l a x a x C .03:)0(4)2()(:2 2=+->=-+-的弦长为32时,则 a = ( ) A .2 B .22- C .12- D .12+ 9.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高为3R ,在它的所有内接圆柱中,全面积的最大值是( ) A .2 2R π B .2 49R π C .2 3 8R π D .2 2 3r π 10.函数=∈=-)(]2 3, 2[,sin )(1x f x x x f 的反函数π π ( ) A .]1,1[,arcsin -∈-x x B .]1,1[,arcsin -∈--x x π C .]1,1[,arcsin -∈+-x x π D .]1,1[,arcsin -∈-x x π 11.已知长方形的四个顶点A (0,0),B (2,0),C (2,1)和D (0,1).一质点从AB 的中点P 0沿与AB 夹角为θ的方向射到BC 上的点P 1后,依次反射到CD 、DA 和AB 上的点P 2,P 3和P 4(入射角等于反射

2012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新课标

绝密*启用前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注息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问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且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同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 已知集合{1,2,3,4,5}A ,{(,)|,,}B x y x A y A x y A =∈∈-∈,则B 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 (A )3 (B )6 (C) 8 (D )10 (2) 将2名教师,4名学生分成2个小组,分别安排到甲、乙两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个小组由 1名教师和2名学生组成,不同的安排方案共有 (A )12种 (B )10种 (C) 9种 (D )8种 (3) 下面是关于复数21z i =-+的四个命题: 1:||2P z =, 22:2P z i =, 3:P z 的共轭复数为1i +, 4:P z 的虚部为-1, 其中的真命题为 (A )23,P P (B) 12,P P (C) 24,P P (D) 34,P P (4) 设12F F 是椭圆E :22 22(0)x y a b a b +=>>的左、右焦点,P 为直线32a x =上一点,21F PF 是底角为30 的等腰三角形,则E 的离心率为() (A )12 (B )23 (C )34 (D )45 (5) 已知{} n a 为等比数列,472a a +=,568a a =-,则110a a +=() (A )7 (B )5 (C )-5 (D )-7

2011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加解析

2011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

2011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70分) 1.(5分)(2011?江苏)已知集合A={﹣1,1,2,4},B={﹣1,0,2},则A∩B=_________. 2.(5分)(2011?江苏)函数f(x)=log5(2x+1)的单调增区间是_________. 3.(5分)(2011?江苏)设复数z满足i(z+1)=﹣3+2i(i为虚数单位),则z的实部是_________. 4.(5分)(2011?江苏)根据如图所示的伪代码,当输入a,b分别为2,3时,最后输出的m的值为_________. 5.(5分)(2011?江苏)从1,2,3,4这四个数中一次随机取两个数,则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的两倍的概率是 _________. 6.(5分)(2011?江苏)某老师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收到信件数分别是10,6,8,5,6,则该组数据的方差s2= _________. 7.(5分)(2011?江苏)已知,则的值为_________. 8.(5分)(2011?江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与函数的图象交于P、Q两 点,则线段PQ长的最小值是_________. 9.(5分)(2011?江苏)函数f(x)=Asin(ωx+?),(A,ω,?是常数,A>0,ω>0)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f (0)=_________. 10.(5分)(2011?江苏)已知,是夹角为的两个单位向量,=﹣2,=k+,若?=0,则 实数k的值为_________.

11.(5分)(2011?江苏)已知实数a≠0,函数,若f(1﹣a)=f(1+a),则a的值为 _________. 12.(5分)(2011?江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P是函数f(x)=e x(x>0)的图象上的动点,该图象在点P处的切线l交y轴于点M,过点P作l的垂线交y轴于点N,设线段MN的中点的纵坐标为t,则t的最大值是_________. 13.(5分)(2011?江苏)设1=a1≤a2≤…≤a7,其中a1,a3,a5,a7成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a2,a4,a6成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q的最小值是_________. 14.(5分)(2011?江苏)设集合,B={(x,y)|2m≤x+y≤2m+1,x,y∈R},若A∩B≠?,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二、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120分) 15.(14分)(2011?江苏)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1)若,求A的值; (2)若,求sinC的值. 16.(14分)(2011?江苏)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AB=AD,∠BAD=60°,E、F 分别是AP、AD的中点求证: (1)直线EF∥平面PCD; (2)平面BEF⊥平面PAD. 17.(14分)(2011?江苏)请你设计一个包装盒,如图所示,ABCD是边长为60cm的正方形硬纸片,切去阴影部分所示的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沿虚线折起,使得A,B,C,D四个点重合于图中的点P,正好形成一个正四棱柱形状的包装盒,E、F在AB上,是被切去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两个端点,设AE=FB=x(cm). (1)若广告商要求包装盒侧面积S(cm2)最大,试问x应取何值? (2)若广告商要求包装盒容积V(cm3)最大,试问x应取何值?并求出此时包装盒的高与底面边长的比值.

2011年全国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新课标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测试 文科数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已知集合M={0,1,2,3,4},N={1,3,5},P=M N ,则P 的子集共有 A .2个 B .4个 C .6个 D .8个 2.复数512i i =- A .2i - B .12i - C . 2i -+ D .12i -+ 3.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单调递增的函数是 A .3 y x = B .||1y x =+ C .21y x =-+ D .|| 2 x y -= 4.椭圆 22 1168 x y +=的离心率为 A . 1 3 B . 12 C .3 D . 22 5.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 是6,那么输出的p 是 A .120 B . 720 C . 1440 D . 5040 6.有3个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每 位同学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则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的概率为 A .13 B . 12 C .23 D .34 7.已知角θ的顶点和原点重合,始边和x 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2y x =上,则cos2θ=

2012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2012年高考数学试题(理) 第1页【共10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 理 科 数 学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A ={1, 2, 3, 4, 5},B ={(x ,y )| x ∈A , y ∈A , x -y ∈A },则B 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 ) A. 3 B. 6 C. 8 D. 10 2. 将2名教师,4名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安排到甲、乙两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个小组由一名教师和2名学生组成,不同的安排方案共有( ) A. 12种 B. 10种 C. 9种 D. 8种 3. 下面是关于复数i z +-=12 的四个命题中,真命题为( ) P 1: |z |=2, P 2: z 2=2i , P 3: z 的共轭复数为1+i , P 4: z 的虚部为-1 . A. P 2,P 3 B. P 1,P 2 C. P 2,P 4 D. P 3,P 4 4. 设F 1,F 2是椭圆E : 12222=+b y a x )0(>>b a 的左右焦点,P 为直线23a x =上的一点, 12PF F △是底角为30o的等腰三角形,则E 的离心率为( ) A. 2 1 B. 3 2 C. 4 3 D. 5 4 5. 已知{a n }为等比数列,a 4 + a 7 = 2,a 5 a 6 = 8,则a 1 + a 10 =( ) A. 7 B. 5 C. -5 D. -7 6. 如果执行右边的程序框图,输入正整数N (N ≥2)和实数a 1, a 2,…,a N ,输入A 、B ,则( ) A. A +B 为a 1, a 2,…,a N 的和 B.2 B A +为a 1, a 2,…,a N 的算术平均数 C. A 和B 分别是a 1, a 2,…,a N 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 D. A 和B 分别是a 1, a 2,…,a N 中最小的数和最大的数 7. 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此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6 B. 9 C. 12 D. 18

2012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2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2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5分)(2012?江苏)已知集合A={1,2,4},B={2,4,6},则 A ∪B= {1,2,4,6} . 考点: 并集及其运算. 专题: 集合. 分 析: 由题意,A ,B 两个集合的元素已经给出,故由并集的运算规则直接得到两个集合的并集即可 解 答: 解:∵A={1,2,4},B={2,4,6}, ∴A ∪B={1,2,4,6} 故答案为{1,2,4,6} 点评: 本题考查并集运算,属于集合中的简单计算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并的运算定义

2.(5分)(2012?江苏)某学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之比为3:3:4,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中抽取容量为50的样本,则应从高二年级抽取 15 名学生. 考点: 分层抽样方法. 专题: 概率与统计. 分 析: 根据三个年级的人数比,做出高二所占的比例,用要抽取得样本容量乘以高二所占的比 例,得到要抽取的高二的人数. 解 答: 解:∵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之 比为3:3:4, ∴高二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是=, ∵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中抽取容量为50的样本, ∴要从高二抽取, 故答案为:15 点 评: 本题考查分层抽样方法,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看出三个年级中各个年级所占的比例,这就

是在抽样过程中被抽到的概率,本题是一个基础题. 3.(5分)(2012?江苏)设a ,b ∈R ,a+bi=(i 为虚数单位),则a+b 的值为 8 . 考点: 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复数相等的充要 条件. 专题: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 分 析: 由题意,可对复数代数式分子与分母都乘以1+2i ,再由进行计算即可得到a+bi=5+3i , 再由复数相等的充分条件即可得到a ,b 的值,从而得到所求的答案 解 答: 解:由题,a ,b ∈R , a+bi= 所以a=5,b=3,故a+b=8 故答案为8 点 评: 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解题的关键是分子分母都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的 四则运算是复数考查的重要内容,要熟练掌

2011年吉林省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新课标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第I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 212i i +-的共轭复数是 (A )3 5 i - (B ) 35 i (C )i - (D )i (2)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哦、又在(0,)单调递增的函数是 (A )2y x = (B) 1y x =+ (C )21y x =-+ (D) 2x y -= (3)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 是6,那么输出的p 是 (A )120 (B )720 (C )1440 (D )5040 (4)有3个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每位同学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则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的概率为 (A )1 3 (B ) 12 (C ) 23 (D ) 34 (5)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2y x =上,则cos 2θ= (A )45 - (B )35 - (C )35 (D ) 45 (6)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右图所示, 则相应的侧视图可以为

(7)设直线l 过双曲线C 的一个焦点,且与C 的一条对称轴垂直,l 与C 交于 A,B 两点,A B 为C 的实轴长的2倍,则C 的离心率为 (A (B (C )2 (D )3 (8)5 12a x x x x ???? +- ? ?? ???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2,则该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A )-40 (B )-20 (C )20 (D )40 (9)由曲线y =2y x =-及y 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A ) 103 (B )4 (C )163 (D )6 (10)已知a 与b 均为单位向量,其夹角为θ,有下列四个命题 12:10,3P a b πθ??+>?∈???? 22:1,3P a b πθπ?? +>?∈ ??? 3:10,3P a b πθ??->?∈???? 4:1,3P a b πθπ?? ->?∈ ? ?? 其中的真命题是 (A )14,P P (B )13,P P (C )23,P P (D )24,P P (11)设函数()sin()cos()(0,) 2 f x x x π ω?ω?ω?=+++>< 的最小正周期为π,且 ()()f x f x -=,则 (A )()f x 在0, 2π?? ??? 单调递减 (B )()f x 在3, 44π π?? ? ?? 单调递减 (C )()f x 在0,2π?? ?? ? 单调递增 (D )()f x 在3, 44π π?? ? ?? 单调递增 (12)函数1 1 y x =-的图像与函数2sin (24)y x x π=-≤≤的图像所有焦点的横坐标之和 等于

2012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全国卷2(含解析)

2012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全国卷2(含解析)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至2页,第II卷第3至第4页。考试结束,务必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注意事项: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该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没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 1、复数-1+3i= 1+i A 2+I B 2-I C 1+2i D 1- 2i 2、已知集合A={1.3. m},B={1,m} ,AB=A, 则m= A 0或3 B 0或3 C 1或3 D 1或3

3 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距为 4 一条准线为x=-4 ,则该椭圆的方程为 x2y2x2y2A +=1 B +=1 1612128x2y2x2y2C +=1 D +=1 84124 4 已知正四棱柱ABCD- A1B1C1D1中,AB=2,CC1=22 E为CC1的中点,则直线AC1与平面BED的距离为 A 2 B 3 C 2 D 1 (5)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5=5,S5=15,则数列(A)的前100 项和为1009999101 (B) (C) (D) 101101100100 (6)△ABC中,AB边的高为CD,若a·b=0,|a|=1,|b|=2,则(A) (B)(C) (D) (7)已知α为第二象限角,sinα+sinβ=3,则cos2α= 3 (A) -5555 (B)- (C) (D) 3993 (8)已知F1、F2为双曲线C:x2-y2=2的左、右焦点,点P在C上, |PF1|=|2PF2|,则cos∠F1PF2= (A)1334 (B)(C) (D) 4545 (9)已知x=lnπ,y=log52,z=e,则(A)x<y<z (B)z<x<y (C)z<y<x (D)y<z<x 12 (10) 已知函数y=x2-3x+c的图像与x恰有两个公共点,则c= (A)-2或2 (B)-9或3 (C)-1或1 (D)-3或1 (11)将字母 a,a,b,b,c,c,排成三行两列,要求每行的字母互不相同,梅列的字母也互不相同,则不同的排列方法共有

2011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 理科数学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2页。第Ⅱ卷3 至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 考试注意: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要认真核对 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试本人的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II 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若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参考公式: 样本数据(11,y x ),(22,y x ),...,(n n y x ,)的线性相关系数 ∑∑∑===----=n i i n i i n i i i y y x x y y x x r 12 12 1)()())(( 其中 n x x x x n +++=...21 n y y y y n +++=...21 锥体的体积公式 13 V Sh = 其中S 为底面积,h 为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若i i z 21+=,则复数-z = ( ) A.i --2 B. i +-2 C. i -2 D.i +2 答案:C 解析: i i i i i i i z -=--=+=+=21 222122 (2) 若集合}02|{},3121|{≤-=≤+≤-=x x x B x x A ,则B A ?= ( )

2012年高考试题及解析:文科数学(全国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数学(必修+选修Ⅰ)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选择题 (1)已知集合{|}{|}{|}{|}A x x B x x C x x D x x ==是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是正方形,是菱形,则( ). ()()()()A A B B C B C D C D A D ???? 【考点】集合 【难度】容易 【点评】本题考查集合之间的运算关系,即包含关系。在高一数学强化提高班上学期课程讲座1,第一章《集合》中有详细讲解,在高考精品班数学(文)强化提高班中有对集合相关知识的总结讲解。 (2)函数1)y x = -≥的反函数为( ). 2()1(0)A y x x =-≥ 2()1(1)B y x x =-≥ 2()1(0)C y x x =+≥ 2()1(1)D y x x =+≥ 【考点】反函数 【难度】容易 【点评】本题考查反函数的求解方法,注意反函数的定义域即为原函数的值域。在高一数学强化提高班上学期课程讲座1,第二章《函数与初等函数》中有详细讲解,在高考精品班数学(文)强化提高班中有对函数相关知识的总结讲解。 (3)若函数()sin [0,2]3 x f x ??+=∈(π)是偶函数,则?=( ). ()2A π 2()3B π 3()2C π 5()3 D π 【考点】三角函数与偶函数的结合 【难度】中等

2012江苏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2012江苏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2012江苏高考数学试卷 非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20题)。本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参考公式: (1)样本数据x 1 ,x 2 ,…,x n 的方差s 2 = n i=1 1n ∑(x i -x ) 2 ,其中 n i i=1 1x n ∑. (2)(2)直棱柱的侧面积S=ch ,其中c 为底面积,h 为高. (3)棱柱的体积V= Sh ,其中S 为底面积,h 为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已知集合},2,0,1{},4,2,2,1{-=-=B A 则_______,=?B A 2、函数) 12(log )(5 +=x x f 的单调增区间是__________ 3、设复数i 满足i z i 23)1(+-=+(i 是虚数单位),则z 的 实部是_________ 4、根据如图所示的伪代码,当输入b a ,分别为2,3时,最后输出的m 的值是________ Read a ,b If a >b Then m ←a

, ,22121→ →→→→→ +=-=e e k b e e a 若0=?→ →b a ,则k 的值为 11、已知实数 ≠a ,函数 ?? ?≥--<+=1 ,21,2)(x a x x a x x f ,若 ) 1()1(a f a f +=-,则a 的值为________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P 是函数 ) 0()(>=x e x f x 的图象上的动点,该图象在P 处的切线 l 交y 轴于点M ,过点P 作l 的垂线交y 轴于点N , 设线段MN 的中点的纵坐标为t ,则t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 13、设7 21 1a a a ≤≤≤≤ ,其中7 5 3 1 ,,,a a a a 成公比为q 的等 比数列,6 4 2 ,,a a a 成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q 的最 小值是________ 14、设集合} ,,) 2(2 |),{(222 R y x m y x m y x A ∈≤+-≤=, } ,,122|),{(R y x m y x m y x B ∈+≤+≤=, 若,φ≠?B A 则实数m 的 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活盐酸步骤。 15、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应的边为c b a ,, (1)若,cos 2)6sin(A A =+π 求A 的值;(2)若c b A 3,3 1cos ==,求C sin 的值. F E A C D

2003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2003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5分)(2003?全国)已知x∈(﹣,0),cosx=,则tan2x等于()A.B.﹣C.D.﹣ 2.(5分)(2003?全国)圆锥曲线的准线方程是() A.ρcosθ=﹣2 B.ρcosθ=2 C.ρsinθ=﹣2 D.ρsinθ=2 3.(5分)(2003?全国)设函数若f(x0)>1,则x0的取值 范围是() A.(﹣1,1)B.(﹣1,+∞)C.(﹣∞,﹣2)∪(0,+∞)D.(﹣∞,﹣1)∪(1,+∞) 4.(5分)(2003?全国)函数y=2sinx(sinx+cosx)的最大值为()A.B.C.D.2 5.(5分)(2003?全国)已知圆C:(x﹣a)2+(y﹣2)2=4及直线l:x﹣y+3=0,当直线l被C截得的弦长为时,则a等于() A.B.C. D. 6.(5分)(2003?全国)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3R,在它的所有内接圆柱中,全面积的最大值是() A.2πR2B.C.D. 7.(5分)(2003?全国)已知方程(x2﹣2x+m)(x2﹣2x+n)=0的四个根组成一个首项为的等差数列,则|m﹣n|等于() A.1 B.C.D. 8.(5分)(2003?全国)已知双曲线中心在原点且一个焦点为F(,0),直线y=x﹣1与其相交于M、N两点,MN中点的横坐标为﹣,则此双曲线的方程是()

A.﹣=1 B.﹣=1 C.﹣=1 D.﹣=1 9.(5分)(2003?全国)函数f(x)=sinx,x∈的反函数f﹣1(x)=() A.﹣arcsinx,x∈[﹣1,1]B.﹣π﹣arcsinx,x∈[﹣1,1] C.﹣π+arcsinx,x∈[﹣1,1]D.π﹣arcsinx,x∈[﹣1,1] 10.(5分)(2003?全国)已知长方形的四个项点A(0,0),B(2,0),C(2,1)和D(0,1),一质点从AB的中点P0沿与AB夹角为θ的方向射到BC上的点P1后,依次反射到CD.DA和AB上的点P2.P3和P4(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设P4坐标为(x4,0),若1<x4<2,则tanθ的取值范围是() A.(,1)B.(,)C.(,)D.(,) 11.(5分)(2003?全国)等于() A.3 B.C.D.6 12.(5分)(2003?全国)棱长都为的四面体的四个顶点在同一球面上,则此球的表面积为() A.3πB.4πC.3D.6π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16分) 13.(4分)(2003?全国)在的展开式中,x3的系数是(用数字作答) 14.(4分)(2003?全国)使log2(﹣x)<x+1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15.(4分)(2003?全国)如图,一个地区分为5个行政区域,现给地图着色,要求相邻区域不得使用同一颜色.现有4种颜色可供选择,则不同的着色方法共有种.(以数字作答)

2011年高考试题(全国卷理科数学)解析版

2011年高考题全国卷II数学试题·理科全解全析科目:数学试卷名称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I(理 第 1 页共 12 页

第 2 页 共 12 页 【思路点拨】思路一:直接利用前n 项和公式建立关于k 的方程解之即可。思路二: 利用221k k k k S S a a +++-=+直接利用通项公式即可求解,运算稍简。 【精讲精析】选D . 22112(21)2(21)224 5.k k k k S S a a a k d k k +++-=+=++=++?=?= (5)设函数()cos (0)f x x ωω=>,将()y f x =的图像向右平移 3π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图像与原图像重合,则ω的最小值等于 (A ) 13 (B )3 (C )6 (D )9 【思路点拨】此题理解好三角函数周期的概念至关重要,将()y f x =的图像向右平 移 3π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图像与原图像重合,说明了3 π是此函数周期的整数倍。 【精讲精析】选C . 由题2()3k k Z ππω=?∈,解得6k ω=,令1k =,即得min 6ω=. (6)已知直二面角l αβ--,点,A AC l α∈⊥,C 为垂足,,,B BD l D β∈⊥为垂足.若AB=2,AC=BD=1,则D 到平面ABC 的距离等于 (A)23 (B)33 (C)63 (D) 1 【思路点拨】本题关键是找出或做出点D 到平面ABC 的距离DE ,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不难证明AC ⊥平面β,进而β⊥平面平面ABC,所以过D 作DE BC ⊥于E ,则DE 就是要求的距离。 【精讲精析】选C . 如图,作DE BC ⊥于E ,由l αβ--为直二面角, AC l ⊥得AC ⊥平面β,进而AC DE ⊥,又 ,BC DE BC AC C ⊥=I ,于是DE ⊥平面ABC , 故DE 为D 到平面ABC 的距离。 在Rt BCD ?中,利用等面积法得12633BD DC DE BC ??= ==. (7)某同学有同样的画册2本,同样的集邮册3本,从中取出4本赠送给4位朋友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