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清防蜡专利分析

油井清防蜡专利分析
油井清防蜡专利分析

油井清防蜡专利分析

油井清防蜡方法主要包括机械清蜡、磁防蜡、热力清防蜡、化学清防蜡、微生物清防蜡、以及油管内衬和涂层防蜡等。文章给对油井清防蜡领域的国内外专利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年申请量、核心专利、重要申请人等方面的分析,反映了油井清防蜡领域的技术状况和发展趋势,为国内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油井清防蜡领域的产品与技术研发方面的专利申请、保护、利用以及管理方面提供一定参考。

标签:清蜡;防蜡;专利分析

Abstract:The methods of oil well wax cleaning and prevention include mechanical wax cleaning,magnetic wax control,thermal wax cleaning,chemical wax cleaning,microbial wax cleaning,and tubing lining and coating wax prevention,and so on. This paper make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patents in the field of oil well wax cleaning and preven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nnual application volume,the core patent and the important applicants,it reflects the technical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field of oil well wax cleaning and prevention. It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for domestic related enterpris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patent application,protection,util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roduct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oil well wax cleaning and prevention.

Keywords:wax cleaning;wax control;patent analysis

1 概述

石油為多组分烃类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不同种类的烃其熔点、凝固点等有很大差异,因此,油气开采过程中,油气混合物从地下到地面的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等的变化,石油中碳原子数为16-64的烷烃可能会凝固析出成石蜡。

油藏条件下,石蜡一般溶解在原油中,随着采出过程中温度、压力等的降低以及石油中溶解气的析出,石蜡逐渐从石油中结晶析出、聚集长大并沉积在井壁等固体表面上,从而导致油井结蜡。巴西、科威特、沙特、俄罗斯、墨西哥等国家的油田都存在结蜡问题。中国的大庆、胜利、华北、南阳和中原等油田的原油中也富含蜡。

油井结蜡对油气开采具有很大危害,一方面,石蜡沉积使井筒过流断面变小,增加油气流动阻力,导致油井产量降低,严重时还会堵塞油管造成油井停产,另一方面油井中结蜡也会影响油井中抽油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在开采含蜡原油时需要解决油井结蜡问题。

油井清防蜡方法主要包括机械清蜡、磁防蜡、热力清防蜡、化学清防蜡、微

油井清防蜡的几点建议

油井清防蜡的几点建议 原油在开采过程中虽有不少防蜡方法,但油井结蜡仍不可避免。结蜡常造成油井油流通道减小, 油井负荷增大,井口回压升高,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蜡卡、抽油杆断脱等,增加维护性作业井次。目前我们江汉油田防蜡和清蜡措施主要依赖热洗,锅炉车闷井和加清防蜡剂。本文针对目前江汉油田的清防蜡方法提点自己的建议。 一,日常工作中加清防蜡剂的建议。 清防蜡剂具有腐蚀的特点,在长时间的使用清防蜡剂的过程中会主要是对套管壁造成严重的伤害,久而久之导致套管穿孔报废,得不偿失。 1、在加清防蜡剂前,打开油套连通放4-5分钟,让油依附在套管壁上,使清防蜡剂尽量避免和套管壁接触。加完药,在开掺水一分钟,对套管壁上的残药进行稀释冲洗,最后在开油套连通放4-5分钟,使原油在套管壁上冷却沉积,形成油垢,在下次加药中能更好的保护套管。 2、针对油井结蜡大部分集中在井口以下500米这段距离,锅炉车闷井,温度也只能达到200米左右,清防蜡剂打循环,也不能有效的对这段距离进行清蜡。如果把药品通过井口加入油管内,停井2小时,使药品在这段距离停留,就充分起到解蜡清蜡的效果。 3、在加清防蜡剂打循环的工作中,应针对油井的液量,含水的实际情况,在制定加药量的多少。既能保障油井有效的清蜡,也能降低成本,提高实效。 二,油井热洗清蜡的建议。 江汉油田部分油井具有井深,地层较薄,易出沙,含水较低,供液不足低产低能,结蜡严重,采用小泵径深抽强采(一般泵径在56mm以下的),液量在5吨左右的特点,在热洗中常采用的低泵压,小排量,长时间的热洗方式。这种洗井方式,油井泵径的排量造成了瓶颈,如果压力排量控制不好,造成入井液进入地层,伤害地层。在热洗的过程中不好掌握热洗的时间,只能看温度来判断。造成蜡变软从油管壁上脱离后,油井小泵径排量低,不能及时的将蜡排除,造成洗完井就蜡卡。如广203C 热洗了5小时,温度保持在70度,但是开抽两小时后蜡卡。 1、在井口装节流阀,以便控制排量,避免油井在洗井过程中产生负压,大排量的吸入地层,从而保护地层。也能更好充分的加热,达到热洗的效果。 2、在热洗中将光杆上提一米,造成抽油杆节箍和油管壁上的蜡垢产生摩擦,可以刮掉部分蜡垢,起到更好的清蜡效果。 3、热洗温度保持在70度左右,洗井时间达到4小时后,将活塞提出工作筒,用水大排量的对井筒清洗,蜡的密度比水轻,水会对未融化的蜡块产生一定的浮力和冲刷力,能更好的起到清蜡的效果。为避免水对油井造成伤害,要慎重的选择洗井液。 4、热洗完后,在加入50公斤清防蜡剂,能确保开抽后不会蜡卡。 总束语 油井结蜡关系到油井的正常生产,在平常的工作中,班组应该加强对每口油井的加药量,热洗和打循环等工作建立台账,在根据作业后检查结蜡的情况,上报主管领导重新制定工作制度。使防蜡清蜡这项工作更精细化,达到更好的工作实效。

油井清防蜡技术新进展

油井清防蜡技术新进展二OO九年十月

目录 一、概述 (1) 二、油井结蜡原因及危害 (1) 三、油井清防蜡技术 (3) 四、常用清防蜡技术对比 (9) 五、清防蜡技术发展趋势 (11)

一、概述 石油主要是由各种组份的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溶液,各种组份的碳氢化合物的相态随开采条件(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可以是单相液态,气、液两相或气、液、固三相共存,其中的固态物质主要是含碳原子数为16至64的烷烃(即C16H34~C64H13),这种物质叫石蜡。纯石蜡为白色,略带透明的结晶体,密度为0.88t/m3~0.905t/m3,熔点在49℃~60℃之间。 石油结蜡不是白色晶体而是黑色的固体和半固体状态的石蜡、沥青、胶质、泥沙等杂质的混合物。 我国原油富含蜡,据统计,含蜡量超过10%的原油几乎占整个产出原油的90%,而且大部分开采原油蜡含量均在2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40%~50%。我国西部原油像吐哈、塔西南、火焰山的原油中,介于C36~C70间的石蜡几乎占整个蜡含量的50%。表1是我国大部分油田原油含蜡情况,从表中可见,我国大多数原油含蜡量都比较高。 二、油井结蜡原因及危害 1.油井结蜡的原因 油井结蜡有两个过程,先是蜡从油中析出,然后聚集、粘附在油管壁上。原来溶解在石油中的蜡,在开采过程中凝析出来是由于石油对蜡的溶解能力下降所致。一定量的石油,当其组成成分、温度、压力不变时,其溶解力也一定,能够溶解一定量的石蜡。当石油组份、温度、压力发生变化,使其溶解力下降时,将有一部分蜡从油中析出。下面讨论影响油井结蜡的因素。 1)石油的组份 在同一温度条件下,轻质油对蜡的溶解力大于重质油的溶解力,原油中所含轻质馏分愈多,蜡的结晶温度愈低,即蜡不析出,保持溶解状态的蜡量就愈多。任何一种石油对蜡的溶解量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减少。因此,在高温时,溶解的蜡量,在温度下降时有一部分要凝析出来。在同一含蜡量下,重油的蜡结晶温度高于轻质油的蜡结晶温度,可见轻质组份少的石油,蜡容易凝析出来。 2)压力和溶解气 在压力高于饱和压力的条件下,压力降低时原油不会脱气,蜡的初始结晶温度随压力的降低而降低。在压力低于饱和压力的条件下,由于压力降低时油中的气体不断分离出来,降低了对蜡的溶解能力,因而使初始结晶温度升高,压力愈低,分离的气体愈多,结晶温度增加得愈高,这是由于初期分出的是轻组份气体甲烷、乙烷等,后期分出的是丁烷等重组份气体,后者对蜡的溶解力的影响较大,因而使结晶温度明显增高。此外,溶解气从油中分出时还要膨胀吸热,促使油流温度降低,有利于蜡晶体析出。

油井清防蜡措施优化

油井清防蜡措施优化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油给人类带来的经济效益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原油的产量,也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而原油开采中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油井的清防蜡技术水平。油井的结蜡直接影响到油井是否能够正常生产,影响到油层的采收率和采油速度的提高,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影响油井结蜡的因素,提出了“以防为主、防清结合”的清防蜡工作思路,对清防蜡方式、清防蜡措施的实施等方面进行优化管理,从而提高原油的产量。给我们到来最大的经济效益。 关健词:油井结蜡;影响因素;清防蜡;分析;措施优化 人类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原油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原油的出产量是是我们石油研究者所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在油井的出油过程当中,油井的结蜡降低了油井的产能,本文系统的分析和阐述了如何清防蜡即降低成本又能有好的效果。 一、油井中影响结蜡的因素和结蜡形成的机理 我们所说的蜡溶解在原油当中,油井在对原油的开采过程当中,由于压力和温度的不断变化,当轻组分达到一定的泡点后,变成气体不断的挥发,造成对蜡的溶液能力越来越低,蜡就开始进行结晶并析出。 (1)温度对原油结蜡的影响:当温度小于蜡的结晶温度的时候,蜡就开始发生结晶现象并开始析出,当所处的温度越低,原油的结蜡现象就越严重。反之,就越来越轻。 (2)油井的压力对原油结蜡的影响:原油结蜡的轻重受油井压力的影响比较明显,当油井的压力较高的时候,蜡的结晶温度随着油井压力的降低而降低,当油井的压力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石油天然气开始气化分解,在气化过程当中吸热导致温度降低,从而加速结蜡现象的发生。 (3)石油结蜡受原油组成的影响:当原油所含的轻组分较多的时候,蜡的含量就较少,而结蜡的现象就不容易发生,因为当轻组分含量越多,对原油当中的蜡的溶解能力就越强,反之,原油的结蜡现象就越重。 (4)原油当中所含的水和机械杂质对原油结蜡的影响:当原油中含有较少的机械杂质和水的时候,机械杂质为蜡分子提供结晶核,从而促进蜡的结晶,形成结蜡,但原油当中所含的水分较多的时候,水会在石油管壁上形成一层水膜,从而使形成的蜡的结晶不容易附着在管壁上,减缓结蜡现象的发生。 二、原油的结蜡现象对原油产量的影响 (1)当原油出现结蜡现象的时候,蜡晶附着在石油管内壁上,致使石油管

采油工程中油井清防蜡的措施

302 在当前我国石油的生产和开发过程中,结蜡问题成为了阻碍石油生产水平和生产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原油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了温度以及压力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石油当中含有的蜡会被析出,这些蜡会以结晶的形式附着在油井的油管壁、套管壁以及抽油泵等多种采油设备上,甚至在油层部位也会造成蜡沉积的情况,因此对解决油田生产中的结蜡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前很多油田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项目,因此也研发出了诸多清蜡防蜡的措施,这些措施具有不同的特性,需要工作人员根据石油开发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因此针对当前油田企业常用的清蜡防蜡技术展开研究十分必要。 1?原油生产结蜡过程综述 在原油当中含有蜡物质,但是在油井当中,由于处于高温高压的状态,因此这些蜡物质溶解于原油当中,但是随着原油的开发,压力降低,温度降低,同时轻烃物质逸出,就会导致蜡物质被析出;随着原油的不断开发,温度和压力的进一步降低,这些析出的蜡物质会聚集并逐渐凝结为蜡晶体;由于蜡的溶解度是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逐渐减小的,因此这些析出的蜡晶体会不断堆积,当这些蜡超出一定的数量时,就会附着在石油生产的设备之上,最终阻碍油田的正常开发以及原油的生产。而在实际的生产中,让蜡的溶解度低于原有蜡含量的特定值的这个温度,则被称为析蜡点或者是蜡的初始结晶温度。 2?油井结蜡的主要危害 原油的生产过程中,结蜡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是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就会导致油田的正常运转受到影响。首先,结蜡现象会导致油田自喷井的流动截面积减小,由于蜡结晶堆积,导致自喷井油流的可喷射截面积变小,影响油流的正常生产和开发。此外,如果正在施工当中的电潜泵井当中附着较多的蜡,就会导致泵的排量效率降低,进而导致泵的电力消耗增加。而且在当前的油田生产过程中,杆泵井广泛应用于大部分的油田当中,但是结蜡会导致杆泵井应用的过程中增加抽油机的负荷,容易导致抽油杆断裂,导致泵井的工作环境变差。最后由于结蜡现象的发生,油井的原油流动性就会变差,致使流阻增加,因此对于泵的功率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3?油井结蜡的主要影响因素 3.1?石油的温度与组分 在油田的开发当中,不同性质、不同温度的石油对于蜡的溶解率是不同的。相同温度下,轻质油能够比重质油溶解更多的蜡。同时原油当中的轻质组分越多,那么原油当中蜡的结晶温度就会变得越低,蜡就越不容易被析出,因此就能够降低原油生产过程中的结蜡现象,提高原油的生产效率。同时温度也是原油生产中结蜡现象的重要影响因素,温度越低,原油对于蜡的溶解能力也就越低。因此油井下的高温状态下往往能够溶解更多的蜡,在开采的过程中,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降低,结蜡现象也就越明显。因此总体来说,轻质油对于蜡的溶解能力要远远好于重质油,轻质组分越多的油,越不容易出现结蜡现象。 3.2?原油中的胶质和沥青质组分 对于原油来说,胶质物质的含量会对结蜡的程度产生重要的影响,胶质物质越多,原油的结蜡温度就会越低。由于胶质物质能够附着在蜡结晶之上,借此来阻止蜡的结晶化。而沥青则是胶质物质的一种聚合物,这种物质不溶于油,因此在石油当中会以极为细小的颗粒的形式来存在于石油当中,能够有效分散石蜡。经过研究,胶质物质和沥青的存在,能够促使石油中的蜡均匀分布,减少蜡的聚结情况。但是一旦凝结在生产设备上的蜡含有一部分沥青、胶质物质时,就会导致凝结的蜡变成硬蜡,不易被油流冲走,造成油管的结蜡现象。 3.3?压力与溶解气 在石油的开发过程中,压力也是重要的结蜡现象的重要影响因素。当油井环境中的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压力降低也不会导致原油脱气,因此蜡的初始结晶温度也会随着压力的降低而逐渐降低。而在低于饱和压力的环境下,压力降低时会导致原油当中存在的气体比不断释放,这就会导致原油对于蜡的溶解能力降低,继而导致蜡的初始结晶温度上升,压力越低,释放气体越多,因此蜡的结晶温度就会越高,在气体释放的初期,轻组分气体CH 4、C 2H 6是主要的气体成分,而气体释放后期中,丁烷等重组分气体是最主要的气体成分,而对于蜡的溶解程度影响最大的往往是这些重组分气体,由于这些气体的释放,就会导致蜡结晶温度升高,降低原油中的蜡溶解率。 采油工程中油井清防蜡的措施 王俊锋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五采油厂第三油矿13-2队?黑龙江?大庆?163513? 摘要: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能源结构当中,石油是重要的能源之一。近年来,我国石油的开发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发现,油井的结蜡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石油开采的重要限制因素,严重的甚至造成油井停产,对油田企业的发展来说十分不利。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原油性质、温度变化以及源于本身中含有的沥青和胶质等都是导致原油开发产生结蜡问题的主要诱因。当前我国的石油开发中,对于结蜡问题已经研发了多种应对方案,对于石油产量和质量提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针对采油工程中的清蜡和防蜡技术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采油工程?结蜡?清蜡?防蜡?原油生产 (下转第322页)

油井化学清防蜡技术的应用初探

油井化学清防蜡技术的应用初探 做好清防蜡工作对油井生产管理意义重大,需要科学合理选用清防蜡技术,才能保证油井生产的质量与效果。而通过在油井应用化学清防蜡技术,不仅减少了对油层造成的影响,同时也能够实现油井连续生产质量与水平的提升,在现场试验后将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本文主要介绍了油井化学清防蜡技术,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其应用效果。 标签:油井;化学清防蜡技术;应用 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的油井存在着严重的结蜡现象,若是按照传统热洗、加药等方法开展清防蜡工作,将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对此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油井结蜡的过程与危害,认识到传统清防蜡方法存在的不足,将化学清防蜡技术应用到油井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配药,减少负面影响,实现清防蜡工作效果的提升,促使油井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 1 油井结蜡的过程及危害 1.1 油井结蜡的过程 在原油运移的过程中,石蜡将附着至管壁、泵和抽油杆上并形成结蜡,其中温度、流速等因素带来的影响最为显著。原油至底管壁以后,因为温度比初始结晶温度要低,所以石蜡将寻找结晶中心,在管壁突起、机械杂质、粗糙程度、含砂等区域将聚集大量石蜡,产生固有蜡层[1]。如此一来,将让后期原油内石蜡结晶速度变得越来越快,产生不动结蜡层,不仅让井筒空间减小,对原油流动带来不利影响。因为存在浓度梯度,会让石蜡分子逐步由管中心扩散至管壁径,进一步加快了管壁结蜡速度。对油井管理来说,从结蜡特征与油井含水率出发,合理选用油井生产举升系统,并大力应用化学清防蜡技术,保证获得预期的油田开发效果。 1.2 油井结蜡的危害 原油含蜡层和油层渗透率为反比关系,因此对于原油的开采,将逐步形成蜡的结晶,在大量沉积的过程中对产油层造成堵塞,从而让油井产量逐步减少,严重时还将出现油井停产的现象。通道内积累一定数量的结晶蜡以后,将导致油井的油流通道减小,并承受更大的负荷,促使井口回压不断增加,从而引起抽油杆断脱、蜡卡等现象。可见在油井出现结蜡以后,将为油井产量带来巨大的影响,在油气生产期间,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措施,让油井结蜡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这就需要用好化学清防蜡技术,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2 油井化学清防蜡技术 2.1 固体防蜡块

油田开发后期油井清蜡防蜡方法

油田开发后期油井清蜡防蜡方法 王备战 邹远北 周隆斌 林清峰 王在东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临盘采油厂 摘要:油田开发过程中油井结蜡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为此,分析了油田开发后期油井的结蜡机理和影响因素。简要介绍了国外最新应用的清蜡、防蜡方法,诸如油井油管注入阀清蜡、负压冲击清蜡、井下就地产热清蜡、油井直接电加热清蜡和使杆管表面亲水防蜡等。指出了只有正确认识油田开发规律,采取有针对性的清防蜡方法,才能保证油田的正常生产。关键词:开发后期;油井;结蜡机理;清蜡;防蜡;方法中图分类号:TE25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603(2003)03-0071-03 引言 油田开发过程中的油井结蜡,严重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油管壁结蜡会增大对地层的回压,降低油井产量;油管和抽油杆间的结蜡会增大抽油机载荷,甚至造成抽油泵蜡卡;地层射孔炮眼和泵入口处结蜡,会增大油流阻力降低泵效;地层内部结蜡会大幅度降低其油相渗透率,使油井大幅度减产或停产等。 1 结蜡机理 石蜡是原油中碳原子数为16~64的烷烃,密度 为0.880~0.995g Πcm 3,熔点为49~60℃[1] 。在原油开采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气体的析出,石蜡便以晶体析出,长大、聚集并沉积在管壁上,即出现结蜡现象。油田开发后期,由于采油地质、工艺条件的变化,导致油井的结蜡机理发生变化,结蜡范围扩大。溶于原油中的可形成固相晶格的石蜡分子,是造成油井结蜡的惟一根源[2] 。蜡形成时,原油携蜡机理为薄膜吸附和液滴吸附。 薄膜吸附 当油水乳化液与油管和设备表面接触时,通常形成两种定向层,即憎水定向层和亲水定向层。一方面,烃类中的油溶表面活性剂被油管或设备表面吸附,形成具有憎水倾向的定向层和一层原油薄膜;另一方面,该原油薄膜与不含表面活性剂 的水接触时破裂,在其表面上形成亲水定向层。此时,烃类中大量未被金属表面吸附的表面活性剂,开始以亲水基吸水、憎水基吸油的方式吸附在这一新的油水界面上,从而在金属表面形成由双层表面活性剂分子组成的憎水层,油膜薄层则浸润油管和设备表面并向周围延伸。当温度降至低于石蜡结晶温度时,在油膜上形成蜡晶格网络,并不断长大,形成沉积。这一过程的循环往复可使结蜡层不断增厚。 液滴吸附 在紊流搅动下,油水乳化液沿油管向上运动时的能量足以使孤立液滴径向运动并与油管壁相撞。计算表明,在距泵入口20m 的范围内液流中的每一油滴与油管壁的接触多于100次。这时含有沥青、胶质和石蜡的油滴被金属表面的油膜吸附,其中具有足够动能的油滴进入油膜,石蜡则在油管壁上沉积。 2 结蜡的影响因素 制定防蜡和清蜡等措施,必须充分了解结蜡的各种影响因素并掌握其规律。通过对油井结蜡现象的观察和实验室对结蜡过程的研究,影响结蜡的因素如下。 第一,原油组分。注水开发过程中原油组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溶解于原油中的氮和甲烷重新溶入驱油的水中,而原油的密度、粘度和重质馏分的含量增加,加速了油井结蜡。原油中的杂质泥、沙和水等对结蜡也有影响,因油井高含水,则结蜡中含 收稿日期2002-12-03;改回日期2003-03-20。 作者简介:王备战,男,工程师,1993年毕业于西安石油学院采油工程专业,现从事采油工艺研究与应用工作。联系电话:(0546)8869561,通讯地址:(251507)山东省临邑市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临盘采油厂工艺研究所。 油 气 地 质 与 采 收 率  2003年6月 PETRO LE UM GE O LOGY AND REC OVERY EFFICIE NCY 第10卷 第3期

石油工艺中油井清蜡防蜡的方案研究

石油工艺中油井清蜡防蜡的方案研究 发表时间:2018-03-22T16:29:57.1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作者:王海军范天佑黄倩[导读] 摘要:科学技术进步带动各个领域工艺技术的发展,油田工艺技术水平也显著得到提升。 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采油七厂,山城作业区, 摘要:科学技术进步带动各个领域工艺技术的发展,油田工艺技术水平也显著得到提升。最近几年,国家致力于油田产业发展,不断挖掘油田开采技术,但即使油田工艺不断完善,开采环节还是会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油田开发温度会发生变化,油井出现结蜡现象,引发各种开采问题,甚至造成油井停产。本次文章研究石油开发过程中的清蜡防蜡工艺,从结蜡原因角度出发,了解结蜡以后对油田开采的危害性,明确清蜡防蜡工艺的具体应用方案。 关键词:石油工艺;清蜡防蜡技术;应用方案 前言:油井开采过程中结蜡现象比较明显也不可避免,而在加强油井开采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工艺技术摒除该种现象,并且缓解结蜡现象为油井开采带来的问题。清蜡防蜡技术是清洁油田结蜡的重要工艺技术,其被研发出来以后就受到关注。面对油田开采的复杂局面,不同的油井区域、不同的开采时间、不同的地质地貌都会影响结蜡情况,并且对清蜡防蜡工作造成影响。下文将详细阐述油井的清蜡防蜡工艺应用方案。 1 清蜡防蜡工艺概述 所谓的清蜡防蜡技术是指是由生产阶段,受到压力以及温度的影响,原油中蕴含的蜡成分会逸出或者是溶解,以晶体的形式吸附到石油开采和被上,而该种蜡物质会在设备内壁形成沉积,从而影响到石油的质量以及生产石油的效率。为了防止该种问题的出现,技术人员研究清蜡防蜡技术用于清理开采当中凝结的蜡物质。通常在石油开采之前,技术人员都会先进行防蜡清蜡工艺方案设计,对油井可能出现的结蜡情况进行预测,并且制定能够起到预防作用的防蜡清蜡方案,避免出现油管堵塞或抽油泵效率降低等问题,减少因为超过工作符合而产生的安全事故[1]。 2 油井结蜡原因及危害 油井结蜡是原油开采当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导致油井结蜡的因素很多,最明显的就是受到压力或者是温度的影响。例如,原油开采的时候会受到温度影响,原油当中的石蜡出现结晶现象,并且逸出附于油管壁或者是其他开采存储设备上。而该种结晶将会导致原油存在颗粒状杂质,影响原油质量。而石蜡成分在原油中也会加快结晶速度对原油造成更大的影响。环境也是影响油井结蜡的重要因素,沥青质对于石蜡具有一定的影响,其表面为活性物质能够抑制石蜡产生,并且减少石蜡结晶。因此,通常在石油开采工艺当中,技术人员以沥青质作为研究物质,了解将其化为化学气体作用于使用开采过程,尽量降低石蜡结晶。 油井结蜡首先会影响自喷井的流通,减少截留面,让自喷井承受更多油量流通,为石油流通造成阻力。其次,石蜡结晶附着在开采设备当中,对设备的运行效率造成影响,增加石油开采能好。然后,大部分石油开采都采用有杆泵井,而石蜡结晶物质会增加有杆泵井的符合,让石油开采环境更加恶劣。最后,石蜡的结晶杂质存在与原油当中,原油质量下降,其油流性质也会逐渐降低,影响泵送能力。 3 油井清蜡防蜡工艺方案 3.1 防蜡措施 在采取防蜡措施时,先取油井中蜡晶体的样本,分析晶体当中所蕴含的成分,考虑该以什么样的方法抑制石蜡结晶,避免石蜡聚集。防蜡措施主要是营造石油开采环境中避免石蜡沉积的条件,常用的防蜡措施是涂层防蜡、磁防蜡等技术。从涂层防蜡的角度来讲,就是在油管的内部可能会附着石蜡晶体的位置涂层,让其表面变得更加光滑并且容易透水,从而让石蜡无法在内部结晶。经过实践可以了解到,该种方式的防蜡并不耐磨。从磁防蜡技术的角度来讲,其主要是利用磁场来进行石蜡结晶的预防。根据磁场的方向及强度对不同成分的石蜡进行预防,明确石蜡结构的碳数越高,就需要更强的磁场来进行预防。但据了解,该种磁防蜡中的电磁式需要消耗较大的能耗,在成本上也相对较高,而永磁式则更方便简单,适合被运用到防蜡方案当中。 3.2 清蜡措施 清蜡技术主要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热力清蜡,该种技术下,以热量改变是由开采过程中存在的石蜡结晶状态,传导热量给井筒流体,让残存的蜡沉积逐渐融化。该技术当中所使用的介质传热性越高,其清蜡的能力就越强。但在该技术使用中要注意介质的温度保持逐渐升高状态而不是在一开始就比较高,避免石蜡还没有融化就脱落到石油当中,对原油造成污染。另一种技术是化学清蜡,该种技术以化学试剂的形式添加药剂,避免对油井开采的影响。而该种化学药剂会子啊不同的工作状态下起到不同的降凝或者解堵作用,继而起到清蜡和防蜡的作用。 结论:在开发油田过程中会遇到含水量较低和含高量蜡质的油藏油井结蜡现象,这种现象会导致油井的井筒堵塞,从而极大影响油井的产液量,更甚还会导致油井井筒蜡卡停井以及过重的符合使得机电被烧等问题,不但对油井开井时率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并且还导致修井以及维护的次数增加,从而增加了采油的成本。因此就需要运用相应、合适的策略来对油井进行清蜡防蜡以及防腐阻垢等工作。本次文章研究对油井开发过程中的防蜡清蜡技术进行分析,明确油井结蜡的原因及危害性,阐述油井结蜡的预防处理技术,制定预防措施的相关方案。国内目前所拥有的油田清蜡防蜡技术有很多,本次着重介绍涂层防蜡、磁防蜡、热力清蜡及化学清蜡技术,期望能够缓解石油结蜡问题对石油开采造成的负担,提升原油质量。 参考文献: [1]房庆强.油井清蜡防腐阻垢现状及策略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7,37(04):17-18. [2]张利良,张力军.谈油井清蜡除垢技术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6,36(18):127-128. [3]崔浪,马丹阳,姜自银,孙智成,彭超.谈油井清蜡除垢技术应用[J].化工管理,2015,(02):124. [4]隋孝斌.浅谈油井清蜡防蜡工艺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3,(20):230. [5]谢德智.油田开发后期油井清蜡防蜡方法探究[J].化工管理,2013,(16):136. [6]吴大康,吴学庆,李媛.油井清蜡周期预测方法探讨[J].广东化工,2012,39(16):53-55. [7]刘立,李强,赵丽.油井清蜡防腐阻垢现状及措施[J].科技传播,2012,(11):37-38. [8]赖燕玲,郑延成.油井清蜡降黏剂的室内研究[J].新疆石油地质,2011,32(06):678-680.

油井结蜡原因及清防蜡措施

油井结蜡原因及清防蜡措施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油田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油井结蜡问题依然对国内外油田的发展影响重大。在油井的开采过程中,虽然已经采取了一些防蜡、清蜡措施,但油井结蜡问题依然难以避免。本文将对油井结蜡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清蜡、防蜡技术和措施,以期为我国油田事业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油井结蜡防蜡清蜡研究 油井中开采出的原油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其中含有不同程度和数量的石蜡,随着开采压力和温度的逐渐降低及气体的不断析出,蜡在原油中的溶解力也在不断下降,最终经过聚集,沉积在管壁表面之上。这一“结蜡”问题,将严重影响油井的生产能力和原油的质量。因此,要正确、全面的认识油井结蜡的主要原因,探寻新的清蜡、防蜡技术。 一、油井结蜡的原因及其影响 原油在开采过程中,随着温度和压力下降以及轻质组分不断逸出,原油溶蜡能力随之不断降低,达到一定条件时,原油中的蜡便以结晶体析出、聚集并沉积在油套管壁、抽油杆、抽油泵等管材和设备上,即出现结蜡现象。影响油井结蜡的外因有压力、温度、原油中水、胶质和沥青质以及机械杂质、原油流动速度、管壁特性等。其中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当原油从油层进入油井时,随着压力的降低,原来溶解在原油中的天然气和原油中的轻组分会从原油中逸出来,降低了原油的溶蜡能力,结蜡转为严重;温度是影响蜡沉积的一个重要因素,原油从地层出来进入油井时与周围介质的热交换使原油的温度下降,同时,系统压力降低、轻质组分逸出和气体膨胀也要带走一部分热量,从而增大了油井结蜡的趋势;液流的速度对石蜡的结晶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液流的速度变大,导致液体流动过程中的热损耗量减少;液流的速度提高,促使管壁的冲刷能力变强,石蜡很难沉积于管壁之上。但随着液流速度不断提升,一据调查显示,造成油井结蜡的原因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即原油的组成、油井开采条件、沉积表面粗糙程度以及原油中杂质的含量、液流的速度。定时间内石蜡通过管道的数量在增多,因此石蜡的沉积也在加剧。 油井中原油的含蜡量越高,则油层的渗透率就会越低。在原油的开采过程中,由于结晶蜡会因沉积而堵塞油井中的产油层,并导致油井的产量不断下降,甚至会引起油井的停产。油管、抽油杆和抽油泵的结蜡,使井筒出油通道内径逐渐缩小,增加了油流阻力,抽油机载荷增加,泵效降低,降低了油井产能,有的甚至将井筒通道堵死,造成油井停产,降低了油井时率。抽油杆结蜡造成油杆长期超负荷运行,影响到抽油杆的使用寿命,抽油泵结蜡还会导致抽油泵工作失灵,严重影响抽油效率,甚至将泵卡死,损坏设备。因此,油井清蜡、防蜡技术和措施成为油井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清防蜡技术在胡尖山油田的应用及效果分析全解

清防蜡技术在胡尖山油田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李登运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胡尖山采油作业区 摘要:在原油生产过程中,油井结蜡问题普遍存在,若该问题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将会严重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给油田开采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阐述了油井结蜡的机理和规律性,查阅了国内外目前所应用的清防蜡技术,并对胡尖山油田目前使用的清防蜡技术进行了分析及评价。 关键字:油井结蜡;热洗;化学清防蜡 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制约油井高产、稳产的诸多不利因素日益显著,比如砂、蜡、气、以及含水的上升等。而油井结蜡则是众多因素中最显著的一个。随着原油从井底向上运动,其温度和压力逐渐降低。当温度和压力降到一定程度时,原油中溶解的蜡开始析出,并逐渐富集在油管壁和抽油杆上,使得抽油机载荷增加、泵效降低、油井产量下降、采油时率降低,甚至直接堵死油管,造成油井停产。每年由于结蜡严重而导致的油井上修在维护性作业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加,修井费用也增高;同时,井筒结蜡造成抽油杆长期超负荷运行,影响到抽油杆的使用寿命。因此,如何进行油井的防蜡、清蜡,是油田生产管理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1 油井结蜡机理及规律 1.1 结蜡机理及其影响因素[1] 蜡在地层条件下通常以液体形式混溶在原油中。然而在生产过程中,随着温度和压力的降低以及轻质组分的不断逸出,原油溶蜡能力逐渐降低,达到一定条件时,蜡就会不断地结晶、析出并聚集和沉淀在套管、油管、抽油杆、抽油泵或地面管道和设备上,此现象称为结蜡。实际上,采油过程中结出的蜡并非是纯净的白色蜡晶体,而是一

种与原油中高碳正构烷烃混在一起的,既含有其他高碳烃类,又含有沥青质、胶质、无机垢、泥砂、铁锈和油水乳化物等的半固态和固态的黑色混合物质。然而影响油井结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原油性质与含蜡量对结蜡的影响 原油中轻质馏分越多,溶蜡能力越强,析蜡温度也就越低,越不容易结蜡。含蜡量越高,越容易结蜡。 2.温度对结蜡的影响 原油结蜡具有一个临界温度,当温度保持在临界温度以上时,蜡不会析出,就不会结蜡,而温度降到临界温度以下时,则蜡结晶开始析出,温度越低,析出的蜡就越多。 3.压力对结蜡的影响 压力对原油结蜡也有一定影响。当原油生产过程中井筒内压力低于原油饱和压力时,溶解在原油中的气相从原油中脱出,一方面降低了原油中轻组分的含量,使原油溶解蜡的能力降低。同时,气体膨胀带走了原油中的一部分热量,引起原油自身温度降低,更促进结蜡。因此,结蜡段一般存在于距井口300-600米井段。 4.原油中的机杂和含水对结蜡的影响 机杂和水的微粒都会成为结蜡核心,加速结蜡。但随着含水上升,同样的流量,井下温度会上升,析蜡点上移,结蜡现象会减轻。矿场实践和室内试验证明,当含水上升到70%以上时,会形成水包油的乳化物,阻止蜡晶的聚积,在油管壁上也会形成水膜,使析出的蜡不容易沉积,减缓结蜡。 5.原油中胶质和沥青质对结蜡的影响 随着胶质含量增加,析蜡温度降低。胶质本身是活性物质,可以吸附在蜡晶表面,阻止蜡晶长大。而沥青质是胶质的进一步聚合物,不溶于油,呈极小颗粒分散于油中,对蜡晶起到良好的分散作用。但

化学注入药剂防蜡剂

第八章清防蜡剂 第一节基本性质 原油中含蜡量高是造成油井结蜡的根本原因。油井结蜡如不及时清除就会造成油管堵塞、使油井产量下降、严重时还会堵死油井。所以防蜡和清蜡啊是油井日常管理的一项重要和经常性的工作。合理及时的清防蜡措施是油井正常生产的重要保证。油井清防蜡方法很多,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曾先后试验推广过机械清蜡、热力清蜡、磁防蜡、?化学清防蜡等油井清防蜡措施,这些措施的试验和推广,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油井清防蜡水平的提高,保证了油井的正常生产。?随着油田化学助剂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化学清防蜡在各种清防蜡措施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具有工艺简单、现场应用方便、清防蜡效率高、清防并重,并且不影响油井正常生产等优点。但是,由于原油物性及油井开采状况的复杂性,不同区块、不同油井、油井开采的不同时期,油井的结蜡状况也各不相同,油井的清防蜡工艺也应随时调整,况且不同的清防蜡措施对油井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因此,应根据不同的区块,不同的油井状况选择合理的清防蜡措施,并且应结合现场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开发新型化学清防蜡剂。 一、蜡的化学组成及性质 油管内凝结的蜡其化学成分主要是固体烃类化合物,是由C16H24到C64H120的烷烃和环烷烃类化合物所组成,其次蜡中还夹杂着胶质、沥青质、水及机械杂质等。 没有经过提纯的蜡是有颜色的,这是因为蜡质里含有胶质、沥青质及含硫化合物等。纯蜡是无色、无味的。 蜡不溶于水和酒精中,但能溶于四氯化碳、苯及石油产品(石油醚、汽油、柴油及煤油)中。二、油井结蜡的危害 各油田生产的原油含蜡量多少不一,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和世界各国生产的原油含蜡量大多数超过2%。渤海BZ34油田含蜡量在10%.以上,渤西油田含蜡量达14%.,其中4DS井含蜡量高达21%.。大庆油田原油含蜡也在20%以上。 原油中的石蜡在油层中处于一定温度、压力及溶解气量的条件下,溶解在原油中。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原油从油层流向井底,由井底流向地面的生产过程是压力和温度下降的过程。当蜡从原油中析出就有可能粘附在油层岩石颗粒表面上,减小甚至堵塞油流通道,增加油流阻力,影响油井正常生产。结蜡严重时还会使井下及地面设备内结蜡甚至堵死而被迫停产。 有些结蜡严重的油井,每天需清蜡3~4次,每次需清蜡1~2小时这给采油工作带来很大的工作量,油井结蜡也严重影响油井的生产水平,给油井生产的自动化管理增添新课题。 三、油井结蜡的影响因素

采油工程中油井清防蜡方法

采油工程中油井清防蜡方法 发表时间:2019-04-11T14:42:27.1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作者:刘丽汲红军邹继艳[导读] 摘要:原油开采过程中,油井内壁极易出现结蜡现象。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黑龙江大庆市 163000 摘要:原油开采过程中,油井内壁极易出现结蜡现象。而一旦出现结蜡原油的开采效率和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这时便需要更换采油管才能够彻底解决这类问题,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额外开支。新形势下,采油工程中的油井清防蜡已经成为了研究的重点,我们需要对结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制定出系统的工作方案。实际工作中可以尝试从清蜡以及防蜡两个方面入手开展工作,降低结蜡现象对原油开采产生的影响。下文中笔者以日常工作经验为切入点分析了采油工程中油井清防蜡的具体方法,希望对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的优化落实。 关键词:采油工程;油井清防蜡;方法 油井管道的通顺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原油的开采效率,而结蜡现象则是影响其通顺程度的主要原因。国内油田产出的原油含蜡量较高,而在原油到达地面之后,随着温度以及压力的降低其中的蜡会不断析出。此环节析出的蜡会沉积在油井内壁,质地粗糙的油井内壁为这一沉积过程创造了天然的场所。在结蜡之后,油井内壁的直径会不断缩小,原油的流速也会受到影响,而这一影响最终会体现在原油的开采效率之上。 一、影响油井结蜡的因素分析 1、原油组分 原油自身的组分特征是造成油井结蜡的首要因素。若原油内的轻质组分较多,石蜡晶体需要在较低的温度下才能被析出,这时不宜形成石蜡晶体,同时油井内壁也不宜结蜡。基于上述原理,若油品的含蜡量相同,那在重质原油中会比较容易出现结蜡现象。 2、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含量 原油中含有的胶质以及沥青质是油井产生结蜡的重要因素。若原油中含有较多胶质,石蜡析出的速度便会大幅度降低。这是因为胶质作为一种活性物质,能够通过沉积在石蜡晶体表面的形式阻止结蜡现象进一步发展。严格意义上来说,沥青质应当是胶质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因此与胶质具备同样的作用,均能够达到防止油井结蜡的效果。 3、原油所处压力及环境温度 原油所处在的环境温度以及压力大幅度降低是油井结蜡的原因之一,随着开采的逐步深入,这一现象的出现几乎是必然的。而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要素便是“压力”,压力下降时原油中的气体会分离出来。此时原油对蜡的溶解能力会不断降低,此时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够形成石蜡晶体。结合实际开采现状分析,压力下降的幅度越大便越容易产生结蜡现象。 4、原油内的杂质 石蜡晶体的核心主要来源于原油内的杂质,因此石蜡晶体的形成以及成长都是围绕着原油内的杂质展开的。原油中的杂质主要是盐类化合物,原油在到达地面之后其温度与压力会不断降低,而此时原油内部的杂质会不断析出,进而形成颗粒状的结构。当然,这主要是盐类化合物在发挥作用,石蜡分子会附着在盐颗粒上不断生长,最终会产生石蜡晶体。 二、采油工程中油井清防蜡的具体方法分析 1、清蜡方法 所谓清蜡即将附着在油井管壁、深井泵以及抽油杆等设备上的蜡进行清除。这部分工作能够有效降低设备的故障率,进而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现阶段,主要用到的清蜡方法主要有机械清蜡以及热力清蜡两种方法。首先机械清蜡在具体操作环节中主要有刮蜡片清蜡以及套管清蜡两种方案。一、刮蜡片清蜡。需利用电绞车将刮蜡片投入井中,让其在油管内结蜡的部位上下活动,便能够达到将管壁上的蜡刮下来并被原油带出井口的效果。综合相关案例分析,该方法主要适用于结蜡现象不严重的油井。若油井的结蜡过于严重,就需要利用麻花钻头以及矛刺钻头进行清蜡。而实际操作中常用的刮蜡片主要有舌形以及“8”字形两种。二、套管刮蜡。实施套管刮蜡时主要用到的工具是螺旋式刮蜡器。将其连接在油管下部,利用油管的上下活动便能够将套管壁上的蜡清除掉,实际操作中利用转盘带动钻头进行刮削也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其次热力清蜡,主要包括热油清蜡、电热清蜡以及热化学清蜡等方法。实际操作中可根据作业需要酌情进行选择。 2、防蜡方法 采油作业中参照以下规律开展工作便能够达到防止油井结蜡的效果:①防止石蜡从原油中析出;②防止析出的蜡晶体聚集粘连在管壁之上。具体方法如下:一、增强油流速度。即便采油管的直径不变,那增加油流的速度也能够让其把蜡晶体带出,进而达到减少油井结蜡的效果。二、涂层油管防蜡及玻璃衬里油管防蜡。在油管内壁涂抹一层表面光滑、亲水性强且不易脱落的涂料便能够达到防蜡的效果。目前针对这一环节中所用到的涂料已经研究出了很多配方。在油管内壁衬上一层工业玻璃也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其厚度应当控制在0.5mm ——1.0mm左右。二、化学防蜡。化学防蜡用到的方法主要是防蜡剂,其主要成分为表面活性剂以及高分子化合物。这类物质能够附着在蜡晶微粒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薄膜,让蜡晶微粒能够分散在原油之中,最终被上升的原油带走。 【总结】新形势下,探究采油工程中油井结蜡以及清防蜡的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指导我们更好的推进采油作业,提高开采效率。虽说近些年诞生了诸多清防蜡方法,但实际操作中仍有诸多细节需要重视,所以摆正我们面前的工作局面并不轻松。本文中笔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对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的优化落实有所帮助。

油井结蜡机理及清防蜡技术

油井结蜡机理及清防蜡技术 摘要:石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成分的碳氢化合物,不可避免会融入一定量 的石蜡,而且随着采原油时温度的升高,会析出气体,降低原油对蜡的溶解力, 导致石蜡慢慢析出,聚集、沉淀,形成结蜡。油井结蜡问题是油田开采过程中无 法避免的,成为一直困扰各油田生产的难题,油井结蜡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结蜡对石油开采具有一定的危害,需要采用清蜡、防蜡技术进行处理,降低 结蜡的危害,提升石油开采能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结蜡机理;防蜡技术;危害 1油井结蜡的机理与危害分析 油井在生产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的降低和气体的析出,达到一定条件时,原油中的石蜡就会不断地结晶、析出。其结晶体便聚集和沉淀在套管、油管、抽 油杆、抽油泵等表上,这种现象称为结蜡。油井结蜡不是白色晶体,而是黑色的 半固体和固体状态的石蜡、沥青、胶质、泥砂等组成的混合物。油井结蜡的危害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原油的油层渗透率与含蜡量成反比,即含蜡量越高,油层的渗透率越低,在渗透率较低的情况下,就会降低油井产量,在不断结晶的 情况下,还会不断沉积,造成产油口的堵塞,甚至出现油井停产的情况,造成石 油开采困境,降低石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影响石油企业的发展以及我国石油能 源的开采,可见,结蜡对油井的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二,在通道结蜡的情况下,油井的流通通道会发生堵塞,流通不再通畅,加大油井的负荷,在增高井口 回压时,会出现抽油杆断脱与蜡卡等问题,影响石油开采效率,甚至造成机械的 损坏以及资源的浪费,产生较大的危害。另外,结蜡规律性如下:原油中含蜡量 越高,油井结蜡越严重;油井开采后期较开采前期结蜡严重;高产井及井口出油 温度高的井结蜡不严重;高含水井结蜡严重;表面粗糙或不干净的设备和油管易 结蜡;出砂井容易结蜡;油层、井底和油管下部不易结蜡(300~500m结蜡严重);井口附近很少结蜡。 2油井的清防蜡技术的研究 在油井清防蜡工作开展过程中,主要采用化学法、物理法以及机械法3种方 法进行综合处理,其中最早使用的方法是机械刮蜡方法,之后,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演变为蒸汽热洗以及热油设备的热量清蜡法,并加大了对清蜡车、泵车等设 备的应用。到了现在,我国科学水平快速发展,化学清蜡技术发展迅速,受到大 力的应用推广,随后又出现了细菌清蜡技术,可见,油井的清蜡防蜡技术发展迅速,下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2.1机械清蜡法 机械清蜡法,就是利用机械设备将油管壁的蜡清除干净,并将蜡带回地面的 方法。一般情况下,常见的清蜡工具有清蜡钻头以及刮蜡片等,在结蜡不严重的 情况下,提倡选择刮蜡片进行清蜡,可以达到理想的清蜡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机 械清蜡法。 2.2热力清蜡法 热力清蜡法是通过提高油管与油流的温度,将油管壁上沉积的蜡熔化的方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较为有效的清除方法。热力清蜡法主要有四种。 (1)蒸汽清蜡。蒸汽清蜡法是将油井内部的油管取出,取出后堆放整齐,借助蒸汽车的高压与热量将油管内部与外部的结蜡熔化干净,达到清蜡的目的。 (2)电热清蜡。电热清蜡的核心就是利用电热抽油杆井电能转化为热能,提

抽油井清防措施的动态优化及效果评价(科技成果)

抽油井清防蜡措施的动态优化 及效果评价 编写人:刘长云 审核人:崔卫冠 审批人: 油藏经营管理二区 二OO二年十二月

抽油井清防蜡措施的动态优化 及效果评价 一、前言 油井结蜡是油田开发过程中存在已久的问题,当原油从地下抽到地面时,由于溶解气体的逸出和膨胀而使原油温度逐渐降低,蜡就从原油中按分子量的大小顺序结晶析出,并继而沉积在油管内壁上,致使井筒变狭,油井产量降低,严重时还会堵塞油管造成油井停产。文南油田具有整体高含蜡的特点,因蜡卡每年造成的躺井不在少数,因此加强油井清防蜡措施动态优化势在必行。 油井清防蜡一直采油管理中的难点和重点,下面就油藏经营管理二区在抽油井清防蜡措施的动态优化及效果评价介绍如下: 二、抽油井清防蜡措施的动态优化 ①、对油井的洗井方式进行动态优化并进行评价,及时调整:推广应用小排量洗井:洗井一直是清蜡的主要手段,一方面是为了清除附着在管杆上的蜡,另一方面是清洗井筒当中的脏物,比如盐垢。但是存在的一个主要矛盾是洗井后影响产量。主要原因是在洗井过程中有一些洗井液进入了地层,造成地层污染,其次是低产低能井洗井后入井液不能及时排出。针对这一现象,2012年以来我区技术人员对目前的洗井方式进一步优化,推广应用小排量洗井方式,主要做法是:采取低泵压高温度,小排量长时间洗井方式,要求洗井时洗井液的温度在95℃以上,洗井时间在6-8小时,总水量控制在8方以内。小排量洗井的好处是:a、洗井液不容易进入地层,减少油层污染;b、洗井时间长,洗井液同管杆接触的时间就拉长,容易达到清蜡的目的;c、由于洗井液用量少,返排时间相对较短,油井恢复产能的时间短,(图1:W95-82高温蒸汽热洗和小排量洗井对比)。

探究油井结蜡成因和清防蜡技术

探究油井结蜡成因和清防蜡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经济都已经进入了飞速的发展,石油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支柱型能源,对全球经济的发展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重要的能源,石油的消费总量一直处于前列,其对任何国家的经济及军事都是发展的前提,不仅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國力水平,同时还决定这个国家的的军事实力水平。但是,因为石油自身独特的属性,这就导致石油的开采过程会非常困难,需要对石油的油井进行开发。本文重点对油井结蜡成因及清防蜡技术进行了分析。 标签:油井结蜡;清防蜡技术 因为石油资源的重要性,所以各个国家对于油井的开发非常重视,而油田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油井结蜡的问题,一般油井的结蜡厚度会达到1-5mm左右,有的油井结蜡甚至会达到7-10mm。油井结蜡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会对产油量造成极大的影响,这就需要在进行油井的采油过程中进行清防蜡工作。 1油井结蜡的危害 在油井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油井结蜡会对石油的开采带来极大的危害,首先带来的危害就是造成流通通道的变小,进而导致石油生产压差变大,石油的产量也就不断减小,如果不进行解决,最终的结果就是管道堵死,停产。同时,油井结蜡还会造成活塞泵不能正常进行工作,使抽油杆的阻力不断增大,最终会造成抽油设备的损坏。通常情况下,当油井结蜡出现时,抽油机的工作电流及负荷也会增大,这也无形中对企业成本进行了提高。所以,进行油井清蜡工作是保证油井正常工作的重要措施。 2结蜡因素分析 2.1温度的影响 气候温度对于原油的流变性具有直接的影响,是造成原油流动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石蜡的结成也受到温度的直接影响,当油温度在析蜡点以上时,石蜡就会在原油中进行溶解,当石油温度不断降低到析蜡点以下时,此时石蜡就会不断析出,所以,温度也是影响结蜡的重要因素。 2.2 油的性质和含蜡量 在原油的含量中,蜡的析出温度与其所含重值成分也有一定的关联,温度一定时,当原油所含重值成分较多时,蜡也就越容易析出。石蜡具有一定的自身特点,其能够在轻质油中进行有效的溶解,而早重质油中的溶解度相对来说非常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