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宏观经济学讲义,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萨金特(Sargent)版本,北京大学版lecture7
高级宏观经济学讲义,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萨金特(Sargent)版本,北京大学版lecture5

+ Nt ct t
Balanced Growth Path
ILeabharlann Macroeconomic Theory II B. Zhao
Because there is no 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balanced growth path (BGP), the output/labor ratio is constant. (also the consume/labor ratio) Therefore, K t +1 Kt = Kt+1 / Nt+1 Nt+1 = kNt Nt = nKt Nt+1 1 Kt / Nt Nt
ds dwt
Decentralized Problem: HH
Macroeconomic Theory II B. Zhao Road Map
I
Using the envelop theorem, it can be shown that
t ∂u ct t , c t +1 t = u1 c t t , c t +1 ∂ wt
1I
Outline
I
Macroeconomic Theory II B. Zhao
Today we study two things:
Road Map Overlapping Generation Model with Production
Model Setup Dynamic Ine¢ ciency
where f (k ) = F (Kt / Nt , 1)
I
Focs f 0 (k) = n u1 = (1 + n ) u2
宏观经济学讲义萨缪尔森

宏观经济学讲义经济学发展历程 (2)重点注意的问题 (2)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 (3)第二章经济活动的衡量—国民经济核算 (4)第三章国民收入决定:乘数模型 (9)第四章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 (15)第五章经济政策与经济增长 (16)第六章总需求与总供给理论 (18)第七章经济周期理论 (21)第八章经济增长的进程 (22)第九章经济发展的挑战 (23)第十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24)第十一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28)第十二章宏观经济学流派及其论战 (30)经济学发展历程重点注意的问题⏹短期和长期⏹宏观和微观(合成谬误与分解谬误)⏹曲线的移动与沿曲线的移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核心问题(一)对象:整个经济,也即整个国家的产出、就业和价格。
宏观经济短期波动与长期增长。
(二)核心问题1.为什么产出和就业会不时地下降?怎样才能减少失业?2.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控制?3.如何提高经济增长率?二、宏观经济的目标与工具三、宏观经济学的参与者:四个经济体(四部门)。
消费者(居民)——产品市场的需求者(购买商品等);要素市场供给者(提供劳动等)。
厂商(企业)——产品市场的供给者(提供商品等);要素市场需求者(购买劳动等)。
政府:决定政府支出和税收。
国外:国外的消费者和生产者。
四、宏观经济学的总需求-总供给(AD-AS)分析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中各部门愿意支出的总量。
影响需求的因素——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支出等。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 ):一定时期内一国企业所愿意生产和销售的商品和服务总量。
影响总供给的因素:潜在产出、劳动、技术、成本等。
宏观经济均衡:总产量和价格水平的一种组合,在这种组合下,买者和卖者都不再愿意改变他们的购买量、销售量或价格水平。
五、经济学的具体分析方法(一)文字表述法:由定义、假设、假说、预测构成定义,对经济学研究的各种变量规定出明确的含义。
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政策——专访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萨金特

托马斯·萨金特。
CFP供图
回报率)。
这种动态随机的宏观经济分析范式要求更加复杂的数学模型。
萨金特的重要贡献之一,就在于发明了结构计量的方法并正确测度理性预期的变化,从而使得正确评价货币政策的效果成为可能。
日前,中国经济报告记者就理性预期理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挑战、全球经济政策等问题专访了萨金特教授。
理性预期理论
中国经济报告:“理性预期假说”是如何影响你对宏观经济学领域的思考的?
萨金特:“理性预期假说”对我的影响非常大。
有两个中国谚语非常。
北京大学宏观经济学考研笔记讲义-新祥旭考研介绍

北京大学宏观经济学考研笔记讲义萨克斯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总体行为的经济学科。
它研究由各经济主体的行为所决定的经济总量(产出、消费、储蓄、投资、贸易余额、财政赤字)之间的关系,名义变量(货币供给、物价水平、汇率)与实际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减少经济波动、保持物价水平和实现稳定增长方面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3个步骤:1、宏观经济学家试图在理论水平上理解单个企业和家庭的决策过程。
2、试图加总经济中个别家庭和企业的所有决策,来解释经济的整体行为。
3、通过收集并分析实际宏观经济数据,为理论提供经验内容。
四个关键问题:1、商业周期2、失业率3、通货膨胀率4、贸易余额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目的:1、充分就业2、物价稳定3、国际收支平衡4、经济增长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中心论点:市场并不能平滑地自我调节,不能保证常规的低水平失业和高水平生产;政府可以实施稳定政策以防止或抑制经济衰退。
凯恩斯革命:1、由于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之间的摇摆,会影响商业投资总水平,从而造成经济较大的波动。
2、像大萧条这样深重的经济衰退一旦出现,单靠市场力量是不可能迅速消除的。
3、只有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政府支出和税收以及货币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才能阻止经济衰退、保持经济稳定。
反凯恩斯革命:70年代,经济前景暗淡,很多国家经历了滞胀。
凯恩斯学派的政策建议对这种特定的经济困境似乎无可奈何。
许多经济学家和非经济学家认识到,稳定政策实际上正是在此发生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人们指责积极的政府政策本身是滞胀的原因之一。
货币主义: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者认为市场经济是自我调节的,如果不加干预,经济会倾向自行恢复充分就业;其次,他们认为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只会造成问题,而不会解决问题。
《美国货币史》指出,经济波动在很大程度上是货币供应发生变化的结果,稳定的货币供应而非变化的货币供应,才是稳定宏观经济的真正关键。
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课件

罗默的《高级宏观经济学》课件一、引言罗默的《高级宏观经济学》是一本在学术界广受推崇的经济学教材,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本书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讨论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包括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均衡和一般均衡等;第二部分则重点介绍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议题,如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等。
本课件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罗默的《高级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为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微观基础1.消费者行为罗默认为,消费者行为是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者的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即在预算约束下,选择一组商品和服务,使得总效用达到最大。
为此,罗默介绍了无差异曲线、预算线等概念,以及如何通过求解拉格朗日函数来找到消费者最优消费组合的方法。
2.生产者行为生产者行为是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罗默认为,生产者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即在生产技术、要素价格和市场价格的约束下,选择一组生产要素和产量,使得总利润达到最大。
罗默详细介绍了生产函数、成本函数、利润函数等概念,以及如何通过求解拉格朗日函数来找到生产者最优生产组合的方法。
3.市场均衡和一般均衡罗默认为,市场均衡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市场均衡指的是在某一市场价格下,市场需求等于市场供给。
罗默介绍了如何通过供求曲线来分析市场均衡,以及市场均衡的稳定性条件。
罗默还介绍了一般均衡理论,即在一个包含多个市场和多种商品的体系中,各个市场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一个稳定的均衡状态。
三、核心议题1.经济增长罗默认为,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
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产出水平持续提高的过程。
罗默详细介绍了经济增长的源泉,包括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劳动力增长等,并分析了不同增长模型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2.失业罗默认为,失业是宏观经济学的另一个核心议题。
失业指的是劳动力市场上,愿意工作但未能找到工作的人口。
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梳理宏观经济中的因果关系

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梳理宏观经济中的因果关系作者:胡德良张素果来源:《领导之友》2011年第12期在前一个10年中期的时候,美国保持低利率的决策是否导致了购房的增加呢?或者,那些年期间房市的繁荣是否源于人们预料政府不会提高利率?在宏观经济学领域里,要想理清这些混乱的因果关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里斯托弗·西姆斯(Christopher Sims)和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Sargent)依靠“理性预期(rational expectations)”的思想,提出了一些方法。
这些方法一方面有助于识别政策变化和经济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识别政策变化和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失业率等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
西姆斯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萨金特是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的教授,他们两人在哈佛大学读研究生时曾经是同学,都是在1968年获得博士学位的。
后来,他们在明尼苏达大学当了好几年同事,但那时他们获奖的研究工作都是独立进行的。
由于对宏观经济中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萨金特和西姆斯将分享150万美元的奖金(此奖项的正式说法为“瑞典皇家银行经济科学奖”)。
在物理领域中,多数因果关系是明确的,如:推动一个球,它就会滚动。
相比之下,像减税这样的政治措施跟经济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通常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原因在于,个人、企业和政府所做的决策,都基于对其他各方的未来表现所怀有的预期。
例如:对决策者行为的预期会影响公司对新企业的投资力度。
同样,当政府制定增加税收等政治措施时,也会受到预期的市场反应、投资者反应和消费者反应等因素的影响。
西姆斯和萨金特都致力于研究经济政策和其他事件所发生的短期变化对经济的影响,例如:中央银行宣布利率上涨或者打压石油价格是如何影响经济的。
萨金特帮助人们理解经济政策的系统变化所带来的长期影响。
例如:他研究过在二战后的几十年中,许多国家如何实施有利于促进通货膨胀的政策,然后又为何转变为以减轻通货膨胀为目标的政策。
LectureNotes_ECA5102_05_RBC_handout

August 15, 2009
6 / 51
Theories of Business Cycles
Keynesian Models Features:
Assumed aggregate relationships Optimization is absent Price rigidity and imperfect competition (non-Walrasian features) Try to match the qualitative features of ‡uctuations
A Basic RBC Model
fct ,lt gt =0
¯
max E ∞
t =0
∑ e
∞
ρt
u ( ct , 1
lt )
Nt H
,
(4.5)
¯ Nt = e N e nt (ln Nt = N + nt (4.6), n < ρ) c = consumption per member of household 1 l = leisure per member (l fraction of time devoted to work)
Intertemporal Substitution in Labor Supply
Set up the Lagrangian L = ln C1 + b ln(1 l1 ) + e h 2 2 +λ w1 l1 + w+lr C1 1
b 1 l1 e 1 l2
ρb
ρ [ln C 2 C2 1 +r
The …rst order conditions for l1 and l2 :
宏观经济学-讲义课件

宏观经济学CH1宏观经济学导论一般认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一词最早是挪威著名经济学家、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之一R·费瑞希在1933年提出来的。
顾名思义,宏观经济学就是研究大问题,即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或研究宏观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如果从历史上看,最早研究宏观经济问题的是英国的亚当·斯密及其著作《国富论》,但是现代宏观经济学形成则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事,1936年出版的凯恩斯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被认为是第一部系统地运用了总量分析方法来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宏观经济学著作,现代宏观经济学主要是由凯恩斯奠定基础,并由凯恩斯的追随者发展起来的。
§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一、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研究对象,考察社会的总供给、总需求、总价格、总就业量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经济学说,它不同于考察以个人与企业为对象的微观经济学。
(“国民经济”/“国民经济总体”,是指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直接或间接交织在一起形成的有机体)。
具体讲,宏观经济学即以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其与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财政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二、基本问题1、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宏观经济学研究总产量的决定,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这一指标可以衡量整个经济的状况,并决定了总体经济中的其它问题。
国内生产总值的高低决定了经济中的就业状态。
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与增长,只有在说明了GDP决定的基础之实际GNP:以(当年)不变结构计算的产量名义GNP :以(当年)可变结构计算的产量2、失业问题凯里斯主义提出宏观经济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付资本主义社会严重的失业问题。
战后美国的失业率逐年增加,1952-1962:5.1%,1962-1972:4.7%,1972-1982:7.0%,1981-1982:9.7%,1983-1985:8.0%。
失业使经济增长缓慢,并带来了许多社会与政治问题,固此,研究失业的性质、特征、分类,原因以及解决方法就是成为宏观经济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北大经典讲义宏观经济学

从总需求的角度看:
Y = AD =消费需求 + 投资需求 =用于消费的支出+用于投资的支出 =消费(C)+投资(I)
2、两部门中国民收入的均衡
∵ Y = AS = AD C+S=C+I
∴
I=S
三种情况
1、S > I ,即 AS > AD,经济概念及表现? 2、S < I ,即 AS < AD,经济概念及表现? 3、S = I ,即 AS = AD,经济概念及表现?
b, 蜜蜂寓言—节约的佯谬
荷兰医生 孟德维尔 1712 ―富裕中的贫困” “个人劣行即公共利益”
2、凯恩斯革命 —经济思想的革命
需求的重要性 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 --―看得见的手 ”
3、凯恩斯革命 —经济实践的革命
古典经济学的观点: 政府是国民经济的“守夜人”,“羞羞 答答”地干预经济 凯恩斯的观点: 政府是国民经济的“裁判”与“队员”, 积极主动干预经济
五、如何学习宏观经济学
1、明确问题 2、掌握基本概念、分析方 法 3、首先注意前提条件 4、经济学的分析思想
第二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 基本模型 本门课程的理论核心
第一节 国民收入 核算理论
计量国民经济的 标准
一、总量指标体系
1、国民生产总值 Gross National Product ( GNP )
二、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1、支出法 Expenditure Approach 常用,易于计算 最终产品法 P33
2、收入法 Factor Incomes Approach P34
均衡条件
总供给=总需求=均衡时的国民 收入 总收入=总支出=均衡时的国民 收入 课后思考题: 总供给、总需求-总收入、总支出
宏观经济学讲义(1)

宏观经济学讲义(1)第六章消费第一节确定情况下的消费: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第二节不确定情况下的消费:随机游走消费理论/随机游走股票价格理论2第一节确定情况下的消费: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1.1两个基本模型我们的理论出发点是两个基本的模型,拉姆齐模型和迭代模型,他们提供了宏观经济学大多数优化模型的框架。
1.1.1拉姆齐模型●拉姆齐1(1928)提出,卡斯(1965)和库普曼斯(1965)发展。
●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第一个基本模型,旨在确定社会的最优储蓄率。
●大量相同的竞争性厂商租用资本雇佣劳动以生产并销售产品,大量相同的长生不老家庭供给劳动、持有资本、消费并储蓄。
●不考虑市场的不完美性以及由异质家庭和代际关系造成的所有问题。
1Ramsey Frank P.(1928),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Saving.” Economic Journal 38, No.152 (Dec), Pp543-559.341、行为人最优化 行为人的效用函数:0'',0',)(0<>=∑∝=u u C u U t t t β其中,β代表主观贴现率,10<<β。
行为人面对的生产函数: 0'',0'),(<>=f f K f Y ttttt K I K )1(1δ-+=+其中,δ代表资本折旧率,10<<δ。
行为人面对的预算约束为: ttttI C K f Y +==)(行为人的最优化:5tt t t t t t K K C K f t s C u )1()(..)(max 10δβ--+=+∝=∑转化为:}])1()([])1()([max{])1()([max 1211110⋅⋅⋅+-+-+-+-⋅⋅⋅-+-++++++∝=∑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K K K f u K K K f u K K K f u δβδβδβC O F ..(对1+t K 求偏导))]1()('[)(')('11δβ-+=++t t t K f C u C u经济含义:(1)跨期消费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行为人主观收益率和资本实际收益率的乘积。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资料一览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资料一览(lihaim 整理2012.7)年度照片简介获奖缘由2011Thomas Sargent 萨金特1943年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
1968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71年至1987年执教于明尼苏达大学、1991年至1998年执教于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2003年任教于纽约大学至今。
因对“宏观经济因果关系上的实验法研究”上所做出的贡献而获奖。
他们解决诸如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如何受临时利率增长或减税的影响问题上研究出了方法。
Christopher Sims 西姆斯1942年生于美国华盛顿特区。
1968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1974-1990年任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教授。
1990年以来,一直在普林斯顿大学任经济学教授。
2010Peter A. Diamond 戴蒙德美国经济学家。
1940年生,1963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始教学生涯。
自1966年起至今,戴蒙德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
2002至2003年,戴蒙德被推选为美国经济协会主席。
对“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理论进一步分析。
三人的理论可以解释许多经济现象,包括“为何在存在很多职位空缺的时候,仍有众多人失业”。
三人建立的经济模型还有助于人们理解“规章制度和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职位空缺和工资”。
Dale T. Mortensen 莫特森1939年出生于美国。
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维拉马特大学获得学士学位现任职于美国西北大学。
Christopher A. Pissarides皮萨里德斯1948年出生在塞浦路斯,拥有塞浦路斯与英国双重国籍。
现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
1973年获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1976年在伦敦经济学院学习此后留校任职至今。
现任伦敦经济学院的经济学教授。
2009Elinor Ostrom奥斯特罗姆(1933-2012)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政治经济学家、行政学家和政策分析学家。
高级宏观经济学完整教学课件

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研究
劳动力市场均衡与失业问题
探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均衡工资率的决定以及失业现象的原因和对策。
收入分配理论与政策实践
研究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政策工具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的互动关系
分析劳动力市场状况对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以及收入分配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调节作用。
索洛增长模型 内生增长理论
新古典增长理论 统一增长理论
探讨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与经济 增长之间的关系;
将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和政府政 策等因素纳入分析框架;
经济周期理论
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强调总需求变动在经济周期中的作用;
货币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掌握高级宏观经济学的基 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了 解宏观经济现象和问题。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高级宏观经济学 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宏观经 济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 建议。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宏观经济思维 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 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安排与考核方式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导论、经济增长、经济周期与波动、 通货膨胀与失业、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等五个 部分,每个部分包含多个章节和专题。
模型应用
展示DSGE模型在宏观经济政策分 析、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等领域 的应用,以及模型的扩展和改进 方向。
计量经济学方法
时间序列分析
介绍时间序列数据的基本概念和统计性质,以及平稳性检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等分析 方法。
面板数据分析
阐述面板数据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等 分析方法。
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北京大学精品PPT课件

p
dq uu0
I=pq+m
=>单个消费的需求函数 P=d(q)
n个同一消费者需求量相加:
n
Q= qi nq i 1
=>市场需求函数: P=D(Q)
•厂商
利润最大化选择: Max (q)
=Max [pq-c(q)]
最优解:
d p dc 0
dq
dq
=>单个厂商的供给方程:
p=MC(q)=s(q)
通过对经济系统总体行为的分析,研究一国经济 的总体趋势。换言之,它研究总量经济现象产生的 原因及其内在关系。如, 总产出、总就业水平和 平均物价水平的决定因素以及国际收支或汇率的 变化如何影响这些总量。
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资料]:
•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主要依据
2002年拉美经济乌云密布
第2章
第3章
核心理论
跨时期选择理论 货币经济学 第4至第18章
政策 第19章
专题
金融
贸易
第20章 第21章
债务 通胀 第22章 第23章
第二章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总产出的衡量: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1. 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支出流量循环模型
m'个同一厂商供给量相加:
m'
Q= qj m'q j1
=>市场供给函数: P=S(Q)
•竞争性均衡
p
S(Q)
p0
均衡结果:
D(Q)
Q0
Q
p0 S (Q0 ) D(Q0 )
•什么是经济福利?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货币金额减去其实际支付 的货币金额。
Q
高级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内生增长理论概述及模型构建
内生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
强调技术进步、知识积累、人力资本等内生因素对经济增 长的决定性作用。
模型构建
通过构建包含技术进步、知识溢出、人力资本积累等要素 的内生增长模型,解释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和动力机制。
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比较
内生增长理论突破了新古典增长理论关于技术进步外生和 收益递减的假设,强调了技术进步等内生因素对经济增长 的推动作用。
促进内生增长的政策建议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提出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政 策措施,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教育改革与人力资本投资
建议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培养高 素质人才。
优化营商环境
提出简化行政审批、降低企业成本、加强市场监管等政策措施,营造 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高级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目录
• 宏观经济学概述 • 国民收入核算与经济增长 • 失业、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 国际贸易与汇率制度 • 政府财政收支与公共债务管理 • 高级专题:内生增长理论与政策实践
01
宏观经济学概述
宏观经济学定义与研究对象
定义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 的总体经济行为、经济表现及其 决定因素的经济学分支。
02
国民收入核算与经济增长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及指标体系
国民收入核算的指标体系:包括总产 值、净产值、增加值等
国民收入核算的修正与完善:考虑环 境、资源等因素
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分析
经济增长理论
01
包括新古典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等
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02
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简历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简历
10月10日晚间消息,瑞典皇家科学院19:00公布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纽约大学教授托马斯·J·萨金特,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克里斯托弗·A·西姆斯获得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以下为托马斯·萨金特简历:
托玛斯·萨金特(Thomas J. Sargent,1943年7月19日-),美国经济学家,擅长于总体经济学、货币经济学、时间序列等领域。
他和小罗伯特·卢卡斯、尼尔·华勒斯、罗伯特·巴罗等人同为理性预期革命的重要代表人物,并且是数篇开创性论文的作者。
他和华勒斯共同研究,发展出了理性预期均衡的马鞍路径稳定性特征化及政策无效性命题。
1964年毕业自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196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历任宾州大学(1970-1971)、明尼苏达大学(1971-1987)、芝加哥大学(1991-1998)、史丹佛大学(1998-2002)等校教职,目前为纽约大学经济学系威廉·柏克利经济和商业讲座教授。
他同时也是计量经济学会院士(1967)、史丹佛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1987).
萨金特的著作
《理性预期与经济计量实践》,1979;
《理性预期与通货膨胀》,1985年;
《动态宏观经济理论》,1989;
萨金特教授的《宏观经济理论》和《动态宏观经济理论》是欧美经济学以及他们培养研究生的典范读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pril 14, 2013
should thank Gianluca Violante and Fabrizio Perri for sharing their lecture notes. All the errors are my own. Email: zhaobo@.
1I
I
I
I
Hodrick, R. and Prescott, E. (1997). Post-war U.S. business cycle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29(1), 1-16. Marianne Baxter and Robert G. King, Measuring Business Cycles: Approximate Band-Pass Filters for Economic Time Serie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9, 81(4), 575-593.
Figure 2: Percentage Deviations from Trend in Real GDP 1947-2006
Regularities in GDP Fluctuations
I I
Macroeconomic Theory II B. Zhao
How to compute percentage deviations from trend? First compute the nature logarithm of GDP (Investment, Exports/Imports, Government Purchases etc.) Then apply the Hodrick-Prescott …lter or band-pass …lters to decompose the time series into trend and deviations from trend (also called cyclical parts/detrended data). Reference
I
I
Outline
I
Macroeconomic Theory II B. Zhao
However, the Neoclassical Growth model has its own limitations. There are two main topics in macroeconomics: growth and business cycles. The model is designed to explain the growth patterns but work poorly on the business cycles. Without policy changes, the economy converge to the steady states with exogenous growth rate determined by population growth rate or exogenous technology progress. With …scal shocks/government expenditure shocks, the model economy converges to the steady state in …nite time until a new …scal shock/government expenditure shock kicks in. After the economy reaches the steady state, its output per capita grows at a constant rate.
I
I
Outline
I
Macroeconomic Theory II B. Zhao Road Map
Today’ s objective is to introduce productivity risks to the Neoclassical Growth model. This is the so-called the Real Business Cycle model. It was introduced by Finn E. Kydland and Edward C. Prescott in their seminal 1982 work, Time to Build And Aggregate Fluctuations. They believe the stochastic TFP shocks (Solow residuals) not only explain the long-run growth but also cause the short-run ‡uctuations. They are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for their contribution to Dynamic Macroeconomics: the time consistency of economic policy and the driving forces behind business cycles.
The Real Business Cycle Model
Stylized Facts About Business Cycles The Driving Forces Behind the Business Cycles The Model Setup Solve The Model Model Performance
Macroeconomic Theory II B. Zhao Road Map
Macroeconomic Theory II
Lecture 7 Zhao Bo1
CCER, PKU
The Real Business Cycle Model
Stylized Facts About Business Cycles The Driving Forces Behind the Business Cycles The Model Setup Solve The Model Model Performance
I
Road Map The Real Business Cycle Model
Stylized Facts About Business Cycles The Driving Forces Behind the Business Cycles The Model Setup Solve The Model Model Performance
Regularities in GDP Fluctuations
Several Observations from the previous graph 1. The ‡uctuations in real GDP about trend are quite choppy 2. There is no regularity in the amplitude of ‡uctuations in real GDP about trend 3. There is no regularity in the frequency of ‡uctuations in real GDP about trend 4. The deviations from trend the real GDP are persistent. When real GDP is above/below trend, it tends to stay above/below trend.
I
I
I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usiness Cycle
I I I
Macroeconomic Theory II B. Zhao
Business Cycles: ‡uctuations about trend in real GDP Peak: the relatively large positive deviation from trend Troughs: the relatively large negative deviation from trend
Road Map The Real Business Cycle Model
Stylized Facts About Business Cycles The Driving Forces Behind the Business Cycles The Model Setup Solve The Model Model Performance
Road Map The Real Business Cycle Model
Stylized Facts About Business Cycles The Driving Forces Behind the Business Cycles The Model Setup Solve The Model Model Performance
Road Map The Real Business Cycle Model
Stylized Facts About Business Cycles The Driving Forces Behind the Business Cycles The Model Setup Solve The Model Model Performance
Figure 1: Idealized Business Cycles
Regularities in GDP Fluctuations
Macroeconomic Theory II B. Zhao Road Map The Real Business Cycle Model
Stylized Facts About Business Cycles The Driving Forces Behind the Business Cycles The Model Setup Solve The Model Model Perform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