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试卷八

法医学试卷八
法医学试卷八

法医学试卷八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尸斑为淡红色,分析死因可能是:()

A、一氧化碳中毒

B、氰化物中毒

C、溺死

D、窒息死

2、毁坏型晚期尸体现象是指:()

A、木乃伊

B、腐败

C、尸蜡

D、泥碳鞣尸

3、联苯胺试验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血痕预备试验,其特点是:()

A、灵敏度高、特异性差

B、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C、灵敏度低、特异性差

D、灵敏度低、特异性强

4、火场中发现的尸体,其局部烧伤对生前烧死有意义的是:()

A、Ⅱ度烧伤

B、Ⅲ度烧伤

C、Ⅵ度烧伤

D、Ⅰ—Ⅵ度烧伤

5、某命案现场中一男性尸体,全身各关节已完全固定,肌肉僵硬,分析死亡时间大约有:()

A、1-3小时

B、5-7小时

C、10-15小时

D、24小时以上

6、脑死亡是指:()

A、大脑的死亡

B、脑干的死亡

C、小脑的死亡

D、全脑死亡

7、射击距离是指:()

A、枪口到射击口距离

B、射入口到射出口距离

C、枪口到射入口距离

D、枪栓到射入口距离

8、野外发现一具女尸,检见其眼睛角膜混浊,已不能透视瞳孔,估计死亡时间已有:()

A、6-8小时

B、10-12小时

C、一天左右

D、二天左右

9、某村外发现一女尸悬吊在树上,经检验见其颜面青紫、颈部有两道沟状痕迹,其中水平环形索沟边缘有小水疱及出血点,另一斜形索沟至耳际消失,无水疱及皮下出血,死者后背部及前臂有大面积擦伤,分析死因可能为:()

A、缢死

B、勒死

C、闷死

D、中毒死

10、引起猝死的内在因素为:()

A、精神刺激

B、过度疲劳

C、潜在疾病

D、剧烈运动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法医学检验的基本内容包括:()

A、现场勘验

B、尸体检验

C、活体检验

D、物证检验

E、文证审查

2、猝死具有如下特征:()

A、死亡突然、迅速

B、体内常有潜在疾病

C、常伴有诱发因素

D、属于暴力性死亡

E、属于非暴力死亡

3、影响电流作用的因素有:()

A、电流的种类

B、电流经过机体的途径

C、导体和人体接触的部位

D、人体的机能状态

E、导体和人体接触时间

4、与勒沟相比较,缢沟的主要特点是:()

A、斜行向上

B、深浅均匀

C、有提空现象

D、呈现圆环形

E、水平走向

5、支持生前烧死的尸体征象有:()

A、体表的Ⅲ-Ⅳ度烧伤

B、心血含碳氧血红蛋白增高

C、“斗拳”样姿势

D、强闭眼征

E、体表Ⅰ-Ⅱ度烧伤

6、非暴力性死亡包括:()

A、疾病死

B、中毒死

C、衰老死

D、自杀死

E、损伤死

7、可用于推测死亡时间的有:()

A、胃肠内容物的消化程度

B、超生反应

C、生活反应

D、尸体现象

E、昆虫生活史

8、皮下出血的法医学意义在于:()

A、指示受伤部位

B、推断致伤物体

C、分析案件性质

D、判定损伤时间

E、认定凶器

9、枪弹创射入口的基本形态:()

A、圆形或椭圆形

B、无组织缺损

C、挫伤轮

D、擦拭轮

E、创口小于弹头直径

10、水中打捞的尸体,硅藻的检出有助于判断:()

A、自溺与他溺

B、死者的落水地点

C、尸体上损伤的性质

D、生前入水和死后抛尸

E、溺死时间的推断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早期尸体现象主要包括有肌肉松驰、、、、等。

2、创是由六个基本部分构成的,包括创缘、、、、。

3、钝器打击人体形成的创称之为。

4、鉴别尸体上的损伤是生前形成还是死后形成,主要依据。

5、烧伤可分为四度,从轻到重依次为红斑期、、、。

四、判断分析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中空性皮下出血即“两条血痕”的法医学意义不仅能提示致伤物体,而且能判断出是二次打击所形成。

2、在血液的种属环状沉淀试验中,加入抗人血清沉淀素血清,有白色沉淀环出现,加入抗人血红蛋白沉淀素血清,无白色沉淀环出现,此检材肯定不是人类的血凝或分必物、排除物。

3、如果在死者颈缢沟边缘发现了小点状出血或水疱,说明死者一定是自缢,不必再进行检验。

4、毒物检验报告阴性者,可排除中毒死亡可能。

5、从ABO系血型遗传规律来看,父母有A或B基因的,子女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五、概念比较

1、尸斑与皮下出血

2、暴力性死亡和非暴力性死亡

六、简述题

1、请结合尸斑的发生与发展阐述尸斑的法医学意义。

2、哪些征象有助于生前溺死的判断。

七、论述题

试论“脑死亡”的概念及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一、单项

1~5 CBAAC 6~10 DCCBC

二、多项

1~5 ABCE ABE ABCD AC BDE 6~10 AC ABE BCDE CDE BD

三、填空

1、尸斑尸僵尸冷局部干燥自溶

2、口角腔壁底

3、错裂创

4、生活反应

5、红斑期水疱期坏死期炭化期

四、判断

1、×一次打击形成

2、×检材不含人体蛋白质

3、

4、×未检见毒物

5、√

五、概念比较

1、尸斑是人死后的尸体现象;血斑是活体受外力作用后的暴力征象。

2、暴行性死亡是由外部因素侵害人体所引起的死亡,按情节的性质的不同又有他杀死、自杀死和灾害死等区分。非暴力指在通常的自然条件下,由于体内自然变化或疾病所引起的死亡,其中包括老死和病死。

六、简述题

1、答:1)确定死亡;2)推测死亡时间;3)推断尸体的原始体位和以后尸体的位置有无变化;4)提示某些死因;5)提供某些外界因素影响。

七、论述题

答:不可逆转的全脑功能丧失即脑死亡。其现实意义有:1、有利于促进器官移植的开展;2、有利于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3、有利于科学地确定死亡,维护人的生命尊严;4、有利于法律的正确实施。

法医学经典小抄加复习题目

1、法医学的研究的对象(内容):死亡或伤害发生的现场、尸体、活体、物证和文证审查。 2、脑死亡:是指脑的功能全部停止,而且是不可恢复地停止,不管心跳呼吸是否存在。 3、肺呼吸是否存在的确定方法:玻片法;纤毛法;泡沫法;观水法。 4、心跳是否存在的确定方法:听诊法;压迫止血法;x光透视法;心电图法。 5、暴力死亡:除病死和老死其它都是。6.早期尸体现象:肌肉松弛、尸僵、尸冷、尸斑、尸体痉挛、皮革样变、角膜混浊、自溶等7、晚期尸体现象包括:尸臭;尸绿;腐败静脉网;腐败气小泡;腐败巨人观;白骨化。8、死亡时间的判断:利用尸体现象;利用蝇蛆生活史;死后尸体化学变化;胃肠道食物的消化及移位情况;植物生长规律;其它方法。9、损伤:机体受到外界因素作用引起人体组织结构破坏和/或功能障碍10、机械性损伤:机械性外力与人体作相对运动所造成的损伤。11、机械性损伤形成三要素:造痕体;承痕体;作用力。12、钝器创特点:创口裂开不规则,创缘不整齐多伴有表皮剥脱皮下出血,创角钝,创壁粗糙,创底不平有时大于裂开创口,创腔有组织间桥。 13、常见钝器创:表皮剥脱、皮下出血、骨折、内脏破裂挫伤。14、高坠伤:躯体从高处坠落撞击地面或者其它物体上造成的损伤。特点:广泛而严重多种损伤并成;体表损伤相对较轻内脏损伤重; 损伤多集中在躯体的一侧;人体震荡伤显着;15、射击伤:远距离:组织缺损、挫伤轮、污垢轮、近距离:加火药烟晕、枪口印痕、火药颗粒附着物。 16.爆炸损伤特征:炸碎伤,烧灼伤,抛出物及弹片射入伤,冲击波伤。17、烧死的特征:尸体外表特征:局部烧伤;闭眼特征;高温作用。尸体内部特征:热作用呼吸道综合征;血液内有碳氧血红蛋白;胃十二指肠内有烟灰炭末;硬脑膜外热血肿。18、烧伤与死后焚尸鉴别:生前:皮肤有烧伤的生活反应;呼吸道内有烟灰炭末;呼吸道有热作用呼吸道综合征;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增高;其他致命伤无 19、机械性窒息的特征;尸体外表特征:尸斑出现早且显着;颜面肿胀发绀;面部皮肤及粘膜下出血点;尸冷缓慢;流涎,流涕。尸体内部特征:血液呈暗红色;内脏淤血;浆膜及粘膜下点状出血;肺气肿和肺水肿;20、扼死要注意的问题:警惕加害人扼颈时的辅助手段;扼痕的形成显现时间有时需经12-24小时;在勘验扼死案件现场时,需要发现和提取(微量物证)。21、溺死的尸体特征:外:尸斑出现缓慢,颜色较浅;手中抓有异物;口鼻围部有白色泡沫;皮肤肿胀皱缩;皮肤呈鸡皮样改变;尸体沉浮及腐败;水中尸体多见损伤。内:呼吸系统的改变;心血管的改变;消化道有溺液;内脏有浮游生物;肌肉出血;尸体器官内溺液外渗。 22、毒物的吸收途径: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注射。 23、一氧化碳中毒检材提取:检材采取心血,防止心色液或胸腔积液混入,盛器内不留空隙,无法取心血液时取骨髓。 一。判断题是非题 1、临床医师可以受人民政府或公安、司法机关委托而担任检验、鉴定刑事或民事案件工作。( 2 ) 2、急死或突然死亡,有自杀或他杀嫌疑者,应当进行法医学解剖。( 1 ) 3、心跳呼吸停止,意味着机体死亡。(2 ) 4、辅助死因多指引起体内潜在疾病发作而致死的损伤或情况。(1 ) 5、尸蜡和蜡质化学成分类似,由饱和脂肪酸等构成。( 2 ) 6、创系指皮肤真皮层破裂的损伤。( 2 ) 7、窒息时,肺胸膜、心外膜和胸腺被膜点状出血称为塔雕氏斑。(1 )

法医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五)

期考试试题(A) 课程号:课序号:课程名称《法医学》任课教师:成绩:

2 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3务必用A4纸打印一

法医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命题人]:温永启 [所属单位]:刑事科学技术系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表皮剥脱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多发生在钝器打击、坠落、交通事故等情况 B.剥脱处呈点、片状,露出湿润的真皮 C.剥脱处亦可形成皮革样化 D.剥脱处皮屑翻卷的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相背 答案:D 分数:2 难度:2 所属知识点: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基本形态/擦伤 认知层次:理解 试题分析:{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有关挫裂创叙述错误的是() A.常伴有表皮剥脱、皮下出血 B.创壁光滑、整齐 C.创腔常见组织间桥 D.常伴有骨折 答案:B 分数:2 难度:2 所属知识点: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基本形态/创 认知层次:理解 试题分析:{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对挫伤的法医学意义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证明外力作用

B.可推断致伤物的种类 C.可判明生前伤 D.可认定致伤物 答案:D 分数:2 难度:2 所属知识点: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基本形态/挫伤认知层次:理解 试题分析:{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皮下出血的特点() A.可发生在任何受损部位 B.范围边界模糊 C.颜色较浅呈淡紫红色 D.表面无异常 答案:A 分数:2 难度:2 所属知识点: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基本形态/挫伤认知层次:理解 试题分析:{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挫伤的定义为钝器打击造成的() A.皮内出血 B.皮下出血 C.皮肤完整性破坏 D.皮内或皮下出血 答案:D 分数:2 难度:2 所属知识点: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基本形态/挫伤认知层次:理解 试题分析:{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临床专业医学生学好法医学的意义

临床专业医学生学好法医学的意义 【摘要】结合贵阳医学院当前临床专业人体解剖学及法医学教学现状,通过对贵阳医学院法医司法鉴定中心近年来医疗纠纷相关案件鉴定工作的分析,阐述了临床专业学习法医学的必要性,以此加强对临床医学生毕业后从业素质及对医疗纠纷防范的培养。 【关键词】临床专业;法医学;医疗纠纷;解剖学 随着我国国民人文素质及法律意识逐渐提高,在网络信息及各类媒体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种医疗纠纷案件逐年增多,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公众对医疗机构的不信任使得临床工作者面临更多的压力。为了适应现代法律及医学的发展,结合对贵阳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法医学教学现状及鉴定中心近年医疗纠纷相关案件分析,提出当前临床专业医学生学好法医学的重要意义。 1 临床专业人体解剖学及法医学教学现状 1.1 临床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人体教学标本匮乏,使得我院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每组(10~30 人)才能解剖一具尸体。而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基础,其实际应用意义很强。具有描述多、解释少、名词多、推理少、理论抽象、实践性强、易懂难记等特点,涉及医学名词多达6 184 条,决定了人体解剖学是一门较难学的课程[1]。而临床专业只有牢固掌握所要学习的人体解剖学知识,才能为后续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教学资源匮乏加上扩招后学生基础差异大,以致很多医学生在学完人体解剖学相关课程后,理论与实践脱节,基础不扎实,严重制约了后期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同时也增大了将来从事临床工作中发生医疗纠纷的隐患。 1.2 临床专业本科生法医学教学现状 我院临床专业法医学开设时间为五年级第二学期,教学大纲结合我院教学实际而制定,总学时为24 学时,指定为选修课。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法医学课程,明确临床医学生学习法医学知识的意义,掌握法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使用所学法医学知识去解决今后在临床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与法医学有关的问题,为司法部门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课程开设时间恰逢医学生毕业面临考研及找工作,就业的压力大及教学内容陈旧导致学生迟到、旷课、请假的人数较大,教学取得的实效很少。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学习法医学的重要性,选修法医学仅仅是为了完成学分。 2 临床专业医学生学好法医学的必要性 2.1 强化医学基础,巩固人体解剖学知识 尽管我院人体解剖实验教学中心已将上千张照片、多个视频、动画传到网上多媒体教学系统中,仍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的直观需要。而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用于人体解剖实验教学的资源已无法完全满足每位学生动手参加尸体解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人体解剖的基础知识,只能从网络教学系统及图谱等资料中学习。 理论与实际脱节,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善教学条件,争取更多的尸源。另一方面就是让学校教务部门重视法医学课程,根据当前形式,针对开课时间、教学内容等做出调整,以适应当前临床专业学习法医学的需求。在掌握法医学理论体系的前提下,让临床专业医学生到现场观摩尸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回顾

法医临床学模拟试题12答案

模拟试题1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2分) 1.开放性颅脑损伤:指脑组织与外界相通,包括外开放性(头皮裂伤、颅盖骨折和硬膜破裂)和内开放性(颅底骨折和硬脑膜破裂)两类。 2.容貌毁损: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中定义毁人容貌是指毁损他人面容,致使容貌显著变形,丑陋或者功能障碍。 3.脑震荡:一般指头部受外力作用后,即刻发生的枢神经系统一过性功能障碍,形态学上无肉眼可见的异常改变,神经系统检查无器质性体征的一种情况。 4.造作伤: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凡运用各种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故意损害自己,或授意他人损害自己身体,造成自身损伤者称为造作伤。 5.男子违反妇女的意愿,采用暴力、胁迫、利诱、欺骗、药物或其它手段,使其不感或不能抵抗,强行与之发生婚姻以外的性交行为称为强奸。 6.临床法医学:是指运用临床医学和法医学理论和技术,研究和解决法律上有关活体医学问题的一门学科。 7.矫正视力:采用带镜(远视、近视或散光)方式,去除屈光不正对视力的影响,所测得的视力。 8.呼吸困难:伤者的空气的需要量超过通气器官的通气能力,伤者自觉呼吸费力等,同时必须出现呼吸衰竭的体征,如发绀、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等;并有引起呼吸困难的病理基础。 9.劳动能力:指人们从事生产和生活的能力,包括脑力和体力两方面。 10.重伤:是指危及生命、造成重要器官破坏或严重功能障碍的损伤。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0.5分) 1.原发性、继发性、迟发性 2. RT左(骨导>气导),右(气导>骨导),WT左(←)右,ST左(延长),右(缩短)。 3.脑震荡,弥漫性轴索损伤,脑挫裂伤。 4.轻度(2-3cm/能伸入两横指)、中度(1-2cm/能伸入一横指)、重度(<1cm/能伸入不到一横指。 5.虹膜根部离断,白内障早期,晶体半脱位,眼球位置异常,眼外肌麻痹。 6.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7.有明确的目的,同一人群中常伪装相同的疾病,多选择用一般方法不易检查出来的病进行伪装,症状与体征不符,不正常的病程,诈病常与损伤联系在一起,检查不合作。 8.浅表瘢痕,增殖性瘢痕,萎缩性瘢痕,凹陷性瘢痕。 9.直接因果关系,间接因果关系,诱因,条件。 10.重伤,轻伤,轻微伤。 三、选择题(共10分,每题0.5分) 1.D 2.C 3.D 4.C 5.A 6.D 7.C 8.B 9.D 10.E 11.B 12.C 13.A 14.E 15.D 16.D 17.B 18.C 19.C 20.E 四、简答题(共35分,每题5分) 1.外伤性鼓膜穿孔与中耳炎性穿孔的鉴别要点? 外伤性鼓膜穿孔中耳炎性穿孔 外伤史有,耳部可见有挫伤无

法医学重点知识(完整版)汇总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6个) 1、竹打中空:当使用圆形棍棒、竹竿或塑料管打击肩、背等处皮肤时,致伤物打击的瞬间可 使被打击部位的血管突然闭合,造成局部缺血,两侧的血管内压骤然升高并在剪切力的作用下发生破裂出血,形成两条平行排列的皮下出血带,中间呈灰白色。 2、.医疗损害概念:是指诊疗护理过程中的医疗过错(故意或过失)行为对患者所产生的不利事实。 3、腐败静脉网 腐败静脉网:死后体腔内脏血管中血液受腐败气体的压迫,流向体表,使皮下静脉扩张,充满腐败血液,在体表呈现暗红色或青绿色树枝状血管网,死后2至4日出现。 4、猝死:指貌似健康者因内在疾病发作或恶化而发生的急骤死亡 5、挥鞭样损伤:多见于高速行驶车辆因突然刹车,或撞击到相对静止的车辆尾部使其突然减速,车上的乘客因惯性作用,头部在很短的时间内向前和向后剧烈晃动,使颈椎和颈髓发生的损伤。 6、残疾指由于各种疾病、损伤、发育缺陷或者精神因素等所造成人的机体、精神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功能障碍,从而使患者不能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一种状态。 7、超生反应指机体死亡后组织器官细胞仍保持生命机能,对刺激仍有一定反应,如死后数小时内仍有骨骼肌在机械性刺激下收缩、瞳孔或缩瞳反应、肠蠕动及精子活动能力。其在法医学上可用来推断死亡时间。 8、亲子鉴定:也称亲权鉴定,是指应用医学、人类学等自然科学的方法,主要通过人类遗传标记的检测,并根据遗传学理论分析其检测结果,从而对有争议的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存在生物学亲缘关系所做的科学判定。 9、尸斑:尸体血液因重力而坠积于低下部位未受压迫的皮肤血管内,并在该处皮肤呈现出有色斑痕(多为暗紫红色)称为尸斑。 10、遗传特征:遗传特征是受遗传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性状,是亲子鉴定最主要的依据。遗传性状是生物体表现的一切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代谢类型的统称,其中可检测的、由遗传决定的特征,并能够按预期的方式从一代遗传给下一代的性状,在遗传学上称为单位性状。 二、填空(10个) 1、创的结构:由创口、创缘、创角、创周、创壁、创底和创腔7部分组成 2、头皮损伤包括:①头皮擦伤②头皮挫伤③头皮裂创④头皮撕脱 3、DNA多态性分类:DNA序列多态性、DNA长度多态性 4、机械损伤分类:①钝器伤②锐器伤③火器伤 5、PCR基本反应由三个步骤组成:高温变性、低温退火、适温延伸 6、颅内出血包括:硬脑膜外出血、硬脑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闹实质出血 7、甲醛的固定液纯度为4% 8、死亡的分期: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 9、死亡的方式;自杀死、他杀死、意外死 10、法医病理解剖的手术方式包括:T字、Y字、倒Y 11、血痕检验程序①肉眼观察②预实验③确证试验④种属鉴定⑤个人识别⑥其他检验 12、角膜混浊:透明度减低,不能透视瞳孔,呈灰白色 13、交通事故引起的行人损伤类型:撞击伤、碾压伤、摔跌伤、伸展创 三、解答(5个) 1、擦伤、挫伤的特征: 擦伤:是指表面粗糙的致伤物与体表摩擦致表层皮或表层皮与部分真皮剥脱和缺损,又称表皮剥脱。类型:抓痕、擦痕、撞痕、压擦痕

同济大学法医学复习题

法医学(统编教材第三版) 复习资料 A型题:选择一个最准确的答案 1、下列关于法医学定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是研究并解决医学实践中有关法律问题一门医学科学。 B 是研究并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一门医学科学 C 是研究并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一门法律科学 D 是研究并解决医学实践中有关法律问题一门法律科学 E 以上都错 2、关于法医学的研究领域,下列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 法医病理学的研究和检验对象主要是尸体 B 临床法医学的研究对象是活体 C 法医物证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性检材 D 法医毒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性检材 E 法医精神病学的研究对象是活体 3、现存最早的古代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是: A 《淌律疏议》 B 《素问,玉版论要篇》 C 《疑狱集》 D 《洗冤集录》 E 《律例馆校正洗冤录》 4、中国古代法医学家宋慈所撰的法医学著作是 A 《淌律疏议》 B 《素问,玉版论要篇》 C 《疑狱集》 D 《洗冤集录》 E 《律例馆校正洗冤录》 5、张举以猪为实验,鉴定烧死和焚尸,记录在 A 《淌律疏议》 B 《素问,玉版论要篇》 C 《疑狱集》 D 《洗冤集录》 E 《律例馆校正洗冤录》

6、下列哪些是诊断脑死亡最可靠的指征: A 深度昏迷 B 脑反射消失 C 无自主呼吸 D 出现平波或等电位脑电图 E 脑循环停止 7、下列关于脑死亡的概念正确的是: A 脑死亡作为死亡的标准是最为准确的 B 脑死亡作为死亡标准的最主要目的是器官移植 C 假死即脑死亡,但心跳、呼吸存在 D 深度昏迷的病人只要有自主心跳、呼吸的存在就可以复苏 E 脑死亡的基本概念是大脑功能不可逆的完全丧失 8、下列哪项是非暴力死: A 服大量安眠药中毒自杀死 B 意外猝死 C 安乐死 D 医疗事故致死 E 交通事故致死 9、下列关于尸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与ATP耗竭有关 B 尸僵顺序以上行性多见 C 尸体痉孪属于尸僵 D 可作为推测死因的参数 E 可作为推测死亡时间的参数 10、关于临床死亡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又称躯体死亡或个体死亡 B 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由大脑皮质波及到皮质下,延髓极度抑制 C 无复苏的可能 D 瞳孔放大,各种反射消失 E 血液循环停止 11、下列关于尸斑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尸斑一般在死后6小时开始出现 B 坠积期形成的尸斑可消失 C 扩散期可见新尸斑的扩展 D 浸润期尸斑固定,但指压尚可退色 E 切开扩散期尸斑处皮肤,无血液从血管断面流出

法医毒理学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毒物 2、中毒 3、速发毒性效应 4、迟发毒性效应 5、死后毒物再分布 6、蛋白黄色反应 7、酚尿 8、雨点样色素沉着 9、毒品 10、药物依赖性 11、毒蕈碱样症状 12、烟碱样症状 二、选择题 1、法医毒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那些。() A、中毒现场勘查 B、法医病理学检查 C、法医毒物分析化学检查 D、中毒案情调查 2、在许多智能化投毒犯罪中,哪些是常用的手段。()

A、一次大量投毒 B、小剂量多次投毒 C、肌肉或胸、腹腔注射投毒 D、阴道填塞投毒 3、以下哪些是常见的呼吸功能障碍性毒物。() A、氰化物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亚硝酸盐 4、河豚的那些组织成分是有毒的。() A、卵巢 B、血液 C、眼球 D、肝脏 5、下列哪些毒物属于终毒物。() A、氰化物 B、盐酸 C、蛇毒 D、三氧化二砷 6、下列哪些人群常常在低于一般中毒致死量的情况下发生中毒死亡。() A、老人 B、儿童 C、女性 D、营养状况差 7、下列哪些人群常常在低于一般中毒致死量的情况下发生中毒死亡。() A、老人 B、体重较小者 C、有潜在性疾病者 D、长期使用同一种毒物者 8、在法医学中毒案件中,以下哪些绝大多数为急性中毒。() A、自杀 B、他杀 C、意外灾害 D、职业中毒

9、职业性中毒主要通过下列哪些方式接触毒物。() A、消化道 B、皮肤 C、呼吸道 D、粘膜 10、毒物通过何种途径进入机体引起的毒性反应最快,影响程度最严重。 () A、吸入 B、腹腔内注射 C、静脉注射 D、口服 11、铅、钡、砷等毒物在体内的蓄积器官有哪些。() A、肝脏 B、肺 C、毛发 D、骨骼 12、下列哪些检材是毒物分析过程中常用的重要检材。() A、肝脏 B、肾脏 C、尿液 D、胆汁 13、自杀中毒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A、口服方式为主 B、毒物用量大 C、同时使用几种毒物 D、为易获得、众所周知的毒物 14、他杀中毒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A、多选择无色、无臭、无味的毒物 B、多选择毒性高的毒物 C、胃肠道途径投毒为主 D、一次给以大剂量毒物 15、下列哪些情况应考虑急性中毒的可能。() A、平常健康者突然出现消化道症状 B、平常健康者突然出现神经系统的症状

法医学

一、法医学的概念 法医学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司法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医学科学。 二、法医学的研究对象 ①法医病理学(尸体) ②法医物证学(人体的生物学检材、人体成分、分泌物排泄) ③临床法医学(活体) ④法医毒理学(人体) ⑤法医毒物分析(人体生物性检材及相关物品) ⑥司法精神病学(活体) 三、法医鉴定人的条件、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①——基本条件: a.必须是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公民 b.必须不是法律规定应自行回避的人 c.必须是具有法医或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法医师、医 师和其他有关专家 ——任取条件: d.专业知条件 e.实践能力条件 f.法律知识条件 g.职业道德条件

②鉴定人的权利: a.鉴定人有了解案情的权利,可要求委托人提供鉴定所需的 材料;被鉴定人案件材料不充分时,可以要求委托鉴定机关提供所需要的案件材料; b.鉴定人有勘验现场,进行有关的检验或进行模拟实验活动 的权利; c.鉴定人有询问与鉴定有关的当事人、证人等相关人员的权 利;必要时可申请人民法院依据职权采集鉴定材料,决定鉴定方法和处理检材; d.鉴定人有拒绝受理违法法律规定的委托的权利;或在特殊 情况下无法完成鉴定项目时,有权拒绝接受鉴定委托; e.鉴定人有自主阐述鉴定观点的权利,与其他鉴定人意见不 同时,可不在鉴定文书上署名; f.鉴定人有拒绝解决、回答与鉴定无关问题的权利; g.鉴定人有获得执业报酬的权利; h.鉴定人有在诉讼活动中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的权利; i.鉴定人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③鉴定人的义务: a.鉴定人有尊重科学,恪守职业道德的义务; b.鉴定人必须依法办事,有遵守有关回避的法律规定的义 务; c.鉴定人有妥善保管、不得遗失和损坏鉴定相关的材料与物

法医学题库

//课程名称:法医学(此题注解表示以下试题内容所属的课程) //说明1:试题分类是指对试题进行归类管理,其格式可采用:XXX章/XXX节//说明2:“所属知识点”是指一个试题所考核的知识点 //说明3:其他格式编排说明详见“技术规范文档” //说明4:以下试题的内容描述仅表示其编排格式。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命题人]:温永启 [所属单位]:刑事科学技术系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表皮剥脱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多发生在钝器打击、坠落、交通事故等情况 B.剥脱处呈点、片状,露出湿润的真皮 C.剥脱处亦可形成皮革样化 D.剥脱处皮屑翻卷的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相背 答案:D 分数:2 难度:2 所属知识点: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基本形态/擦伤 认知层次:理解 试题分析:{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有关挫裂创叙述错误的是() A.常伴有表皮剥脱、皮下出血 B.创壁光滑、整齐 C.创腔常见组织间桥 D.常伴有骨折 答案:B 分数:2 难度:2 所属知识点: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基本形态/创 认知层次:理解 试题分析:{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对挫伤的法医学意义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证明外力作用 B.可推断致伤物的种类 C.可判明生前伤 D.可认定致伤物 答案:D 分数:2 难度:2 所属知识点: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基本形态/挫伤认知层次:理解 试题分析:{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皮下出血的特点() A.可发生在任何受损部位 B.范围边界模糊 C.颜色较浅呈淡紫红色 D.表面无异常 答案:A 分数:2 难度:2 所属知识点: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基本形态/挫伤认知层次:理解 试题分析:{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挫伤的定义为钝器打击造成的() A.皮内出血 B.皮下出血 C.皮肤完整性破坏 D.皮内或皮下出血 答案:D 分数:2 难度:2 所属知识点: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基本形态/挫伤认知层次:理解

法医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法医学 一。判断题是非题 1、临床医师可以受人民政府或公安、司法机关委托而担任检验、鉴定刑事或民事案件工作。() 2、急死或突然死亡,有自杀或他杀嫌疑者,应当进行法医学解剖。() 3、心跳呼吸停止,意味着机体死亡。() 4、辅助死因多指引起体内潜在疾病发作而致死的损伤或情况。() 5、尸蜡和蜡质化学成分类似,由饱和脂肪酸等构成。() 6、创系指皮肤真皮层破裂的损伤。() 7、窒息时,肺胸膜、心外膜和胸腺被膜点状出血称为塔雕氏斑。() 8、电流通过皮肤产生热能,在皮肤局部造成特殊的损伤称为电流斑。() 9、青霉素皮试是将青霉素规定的稀释液注射在手腕部的皮下。() 10、宫外孕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着床发育。() 11、皮内出血系是真皮内血管破裂出血。() 12、挥鞭样损伤常见于车祸。() 13、凡能引起死亡的损伤,均为致命伤。()

14、裂伤一定系锐器所致。() 15、热血肿与外伤后硬脑膜外血肿是一样的。() 16、烫死和火烧死是一样的。() 17、组织间桥断裂常见于切创。() 18、伸展创是一种挫裂创。() 19、超生反应就是生活反应。() 20、竹打中空也叫中空性皮下出血。() 21、磨擦力指致伤物垂直于接触组织平面运动而作用于组织的机械力。() 22、缢死一定不可逆转的。() 23、强奸一定是用暴力手段强迫妇女进行性行为。() 24、尸斑不仅可在体表形成,而且在内脏也能形成。() 25、把射入口和射出口连起来表明子弹进入机体方向。() 26、法医学的研究对象概括起来就是尸体、活体和物证。() 27、现场勘验不属于法医学鉴定的范围。() 28、脑、心、肺是人体三个重要的生命器官,其中最重要的器官是心。() 29、按心跳、呼吸停止先后顺序,分别称心脏死亡和肺脏死亡。() 30、皮肤受伤称之为创。()

法医学基础知识测试题《一》汇总

法医学基础知识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女婴的血型是A型、MN型,她可能是哪对夫妇的亲生女?() A、丈夫的血型为A型、M型;妻子的血型为B型、M型的。 B、丈夫的血型为AB型、MN型;妻子的血型为A型、N型的。 C、丈夫的血型为O型、N型;妻子的血型为AB型、N型的。 D、丈夫的血型为A型、N型;妻子的血型为O型、N型的。 2、血痕预试验的代表试验是() A、环状沉淀素试验 B、吸收试验 C、联苯胺试验 D、血色原结晶试验

3、某男有心脏病,夜暴死,妻诉说丈夫夜服中药后,突感胸闷,很快断气。检见流有多量口水,嗅到蒜臭味,瞳孔极度缩小,阴囊皮革样化(无出血),死因可能是() A、心脏病突然发作,免检; B、阴囊扭伤,休克死; C、有机磷制剂中毒; D、青壮年猝死综合征; 4、锐器所致损伤的主要形态特征是() A、皮下出血 B、挫伤 C、创 D、充血水肿 5、引起机械性窒息的原因是() A、肺脏广泛性病变 B、血液携氧不足 C、组织细胞利用氧不足 D、机械力作用后的外呼吸障碍 6、实验室检验毒物的结果为阴性,正确的分析应该是() A、未查出毒物 B、否定中毒

C、检验不准确 D、检验没必要 7、法医在判定射出距离时,常依据() A、射入口及射出口的形态 B、射入口及射创管的形态 C、射入口形态及入口附近皮肤上附加成分的有无 D、射创管形态及射入口附近有无烟灰 8、遗体的器官移植应严格地选择在() A、生物学死亡期 B、濒死期 C、临床死亡期 D、休克期 9、中毒尸体剖验后,检材提取的正确做法是() A、检材中添加适当的防腐剂,以防腐败损坏 B、各种检材装于一个广口瓶中备验 C、先用清水洗净腹腔,然后提取检材 D、一氧化碳中毒的尸体剖验所采取的血液以装满至瓶口,加盖

法医

1、现存世界最早的系统法医学著作是( C )1.2.1 A、《医生关系论》 B、《疑狱集》 C、《洗冤集录》 D、《封珍式》 2、各种尸体现象所出现的时间不一致,早期尸体现象于死后发展起来的时间是( C )2.2.0 A、二昼夜 B、30小时 C、一昼夜以内 D、72小时 3、扩散期尸斑,死后大约经过( B )2.2.3 A、2~12小时之内 B、24~48小时 C、3~4天 D、12~24小时 4尸体痉挛是一种特殊的( C )现象2.2.4 A、尸僵 B、生物学 C、腐败 D、局部干燥 5、超生反应是( C )现象2.1.2 A、生活反应 B、生理 C、死后 D、判断死亡 6、塔雕(Tardieu)氏斑是确定( C )的重要依据4.1.3 A、死亡 B、机械性损伤 C、机械性窒息 D、中毒 7、“中空性皮下出血”是( D )类致伤物形成。3.2.2 A、砖石 B、锐器 C、交通工具 D、棍棒 8、扼死是( B )4.4.3 A自杀死 B、他杀死 C、非暴力死 D、猝死 9、射入口呈现圆形,周围无烟晕,判断射击距离为( D )3.5.1 A、零距离 B、近距离 C、远距离 D、50厘米以内 10、中毒后出现流诞,震颤,瞳孔缩小等征象,毒物可能是( D )6.2.11 A、一氧化碳 B、磷化锌 C、氰化物 D、有机磷杀虫剂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选出全部正确答案) 1、机械性损伤形成的基本因素是()3.2.0 A、作用力 B、作用方式 C、致伤物 D、受伤机体( E、受力时间) 2、法医签定书一般包括()1.3.0 A、绪言 B、案情摘要 C、检验( D、分析说明) E、结论 3、临床死亡的诊断征象是:()2.1.2 A、心跳停止( B、呼吸停止) C、意识障碍 D、神经反射消失 E、昏迷 4、毛发的大体结构包括:()11.6.1 A、皮质 B、毛干 C、毛尖( D、毛根) E、髓质 5、根据损伤程度与对人体的危害将机械性损伤分类为:()3.2.0 A、致命伤 B、他杀伤 C、非致命伤 D、挫伤( E、烧伤) 6、骨折的形态有()3.2.4 A、线性( B、孔状) C、粉碎性 D、凹陷性 E、脱臼 7、生活反应表现出:()3.7.2 (A、出血) B、凝血 C、收缩 D、栓塞 E、喷溅 8、电击伤的征象有()5.3.2 (A、电流斑) B、灼伤骨珍珠 C、皮肤金属化 D、电流性昏睡 E、出血 9、强奸后生殖器官的解剖改变()10.4.2 A、阴道壁破裂 B、处女膜破裂 C、阴道口出血( D、盆骨骨折) E、阴道口肿胀 10、有特殊气味的尸体,提示死因可能为:()6.1.4 A、冻死 B、一氧化碳中毒 C、有机磷农药中毒 D、氰化物中毒( E、机械性室息)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法医学期末考试知识要点资料

填空: 1. 呼吸、心跳、脑功能的停止时人体死亡的标志,并按照呼吸、心跳、脑功能的停止的先后顺序分为呼吸性死亡、心脏性死亡和脑死亡。 2. 早期死后变化(死后24小时以内尸体发生的变化)主要包括超生现象、尸冷、尸僵尸斑、肌肉松弛、皮革样化、角膜混浊、尸体痉挛、自溶和自家消化等。 3. 尸斑的颜色有时可提示某些死亡原因。可推测死亡时间。 4. 晚期后变化(24小时以后发生的尸体变化) A.毁坏型晚期死后尸体变化:尸体腐败、霉尸、白骨化。B.保存型尸体变化:木乃伊、尸蜡、泥炭鞣尸、浸软。 5. 死亡方式通常有:自杀死、他杀死(非法他杀死、合法他杀死、过失伤害死)、意外死。 6. 缢死的位置为颈部。 7. 缢死可在悬位或立、蹲、跪、坐、卧等任何体位姿态下发生。 8. 缢型:前位缢型、侧位缢型、后位缢型。缢死分为自缢和他缢。 9. 溺死的尸体征象:外表征象:尸斑浅淡、口鼻部泡沫、鸡皮样疙疙瘩、手中抓有异物、皮肤膨胀、皱缩、脱落、尸体的浮沉和腐败;内部征象:上呼吸道肺部所见、心血管改变、消化道溺液及异物、气管中有浮游生物、颞骨椎体内出血、肌肉出血、颅脑颜面部淤血、器官内溺液外渗。 10.溺死的死亡机制为窒息。 11.损伤形成的三要素:致伤物、作用力、人体组织 12.机械损伤的分类:(1)、按致伤物的性状:钝器伤、锐器伤、火器伤(2)、特殊类型损伤:交通损伤、坠落伤、颅脑损伤(3)、按损伤性质:自杀伤、他杀伤、意外或灾害伤(4)、按损伤形态:表皮剥脱、挫伤、创、骨折、内脏破裂和肢体断离 13.擦伤的分类:按致伤物运动方向及其作用机制分为抓痕、擦痕、撞痕、压擦痕 14.挫伤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表皮剥脱、局部肿胀和炎症反应 15.致伤物形成的创皆由创口、创缘、创角、创壁、创底和创腔(创道)六个部分组成 16.法医学中最常见的是颅骨骨折,其次为肋骨骨折、四肢骨骨折、脊椎骨骨折和盆骨骨折 17.敏感区:也称触发区,是指人体的太阳神经从、喉返神经分布区、颈动脉窦区、外阴部和肛门直肠部等 18.震荡伤包括:脑震荡、脊髓震荡、心脏震荡和肺震荡

法医学单选题试题(答案)

1、扩散期尸斑,死后大约经过()D A、2~12小时之内 B、24~48小时 C、3~4天 D、12~24小时 2、各种尸体现象所出现的时间不一致,晚期尸体现象于死后发展起来的时间是()D A、2~4小时 B、>24小时 C、12~24小时 D、2~12小时 3、中毒后发出尖叫声,抽搐,胸闷等症状,毒物可能是()C A、一氧化碳 B、敌鼠钠 C、氰化物 D、有机磷杀虫剂 4、角膜轻度混浊A A、死后6-12小时 B、死后12-24小时 C、死后24-36小时 D、死后 1-3小时 5、血痕确证试验的代表试验是:()C A、联苯胺试验 B、沉淀反应 C、血色原结晶试验 D、吸收试验 6、有以下征象不能认定生前伤的是()B A、凝血块 B、充血 C、肿胀 D、骨折 7、中国现代法医学的奠基人是()B A、宋慈 B、林几 C、和凝 D、郑克 8、检验某尸体,其尸斑指压稍有退色,分析死亡时间大约有:()C A、1小时以内 B、4~6小时 C、10~12小时 D、24小时以上 9、钝器所致人体损伤的主要形态学改变为:()D A、切创 B、砍创 C、刺创 D、挫裂创 10、解剖某尸体发现其胃内尚有较多米饭和青菜,其大部分米粒形态基本完整,推断该人在餐后约几小时发生死亡?()A A、1小时 B、3小时 C、5小时 D、7小时

11、蝇蛆对尸体的毁坏是相当严重的,如在夏季,在尸体旁发现蛹壳,分析死亡时间大约在:()C A、1-3天 B、5-7天 C、半月 D、1月 12、有一亲子鉴定案,其母亲的血型为A、MN,孩子的血型为O、N,请判断下列哪一位男性可能是孩子的生父?()C A、AB型、MN型 B、O型、M型 C、A型、MN型 D、B型、M型 13、颈部的索沟呈“八”字不相交状是:()D A、开放性前位缢死 B、闭锁性前位缢死 C、侧位缢死 D、后位缢死 14、尸斑发展到指压不褪色,改变体位也不能消失时为:()A A、浸润期 B、坠积期 C、扩散期 D、红斑期 15、联苯胺试验结果是阳性,说明:()C A、肯定是血 B、肯定是人血 C、可能是血 D、无实际意义 16、有一女性,指控某男为其子的生父,某男断然否定,查其“ABO”和“MN”系其母(A、MN)、其子(O、N)、某男(B、MN),请问其子与某男的关系:()B A、肯定是父子 B、可能是父子 C、肯定不是父子 D、无法判断 17、认定挫裂创的最典型特征为:()D A、伴有大量出血 B、创缘欠规整 C、创角不锐利 D、创腔有组织间桥 18、血液中氧化碳的含量测定必须:()D A、采耳血 B、采肘正中静脉血 C、采毛细血管血 D、采心脏内大血管血 19、形成机械性损伤的“三要素”是:()A A、致伤物、受伤人体、作用力 B、作用力、作用方式、致伤物 C、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D、受伤机体、作用方式、作用力 20、电击死最典型的尸体现象是:()C A、烧伤 B、内脏退行性改变 C、电流斑 D、皮肤金属化 21、造成猝死最根本的原因在于:()B A、损伤 B、疾病 C、衰老 D、诱因

法医学

法医学 樊静平 法医学: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技术,研究并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医学科学 现代法医学 以医学、生物学及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研究与解决涉及法律的人身死伤病残、生理状态、个体认定及其他医学问题,为法律工作提供证据和资料,是有独立的理论体系和专门检验技术、多科性的应用科学,是法学与医学交叉的边缘学科。 案例1 甘肃121颗人头案 结论:盗墓,不构成犯罪,嫌疑人被传唤,罚款了事,盗窃目的为制作工艺品 案例2 云都浴场命案 死者沈京,外籍人士(由北京移民),99年1月底在云都浴场洗浴时触电身亡,经法庭裁决,被告云都赔偿各项费用总计63万元,为当时赔偿金之最 司法鉴定:劳务审查机构认定浴场不存在安全隐患,尸体经解剖发现有电流斑驳痕迹,故认定触电身亡 法律法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很重要) 司法鉴定: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非常重要哦) (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定义司法鉴定) 国家对以下司法鉴定业务的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实行登记管理制度 1、法医类鉴定 2、物证类鉴定 3、声像资料鉴定 法医类鉴定:包括法医病理鉴定、法医临床鉴定、法医精神病鉴定、法医物证鉴定和法医毒物鉴定(病理鉴定即验尸、法医鉴定占90%,临床又占法医鉴定中的90%) 物证类鉴定:包括文书鉴定、痕迹鉴定、微量鉴定 指纹鉴定属于痕迹鉴定、汗液鉴定属于法医物证鉴定 声像资料鉴定:包括对录像带、录音带、磁盘、光盘、图片等载体上记录的声音、图像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其所反映的情况过程进行的鉴定和对记录的声音、图像中的语言、人体、物体作出种类或者同一认定 鉴定人员及鉴定企业条件(考试前看) 法医学基础 1、医学 2、生物学 3、物理、化学及其他 4、法学

法医临床学模拟试题5、6

模拟试题5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开放性颅脑损伤 2.容貌毁损 3.脑震荡 4.造作伤 5.强奸 6.临床法医学 7.矫正视力 8.呼吸困难 9.劳动能力10.重伤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脑损伤按病理生理过程可分为①、②、③。 2.某患者左耳为传音性聋,右耳为感音性聋,音叉试验结果为RT左①,右②,WT左③右, A.VEP B.EOG C.ERG D.电子客观视力检测仪 E.雾视法 6.能引起白内障的眼损伤: A.角膜挫伤 B.前房出血 C.虹膜根部离断 D.晶体挫伤 E.玻璃体出血 7.诊断肾损伤最准确的方法为: A.彩色超声 B.CT C.MRI D.肾静脉造影 E.尿常规 8.对血管性阳痿诊断有价值的检查: A.血清睾丸酮 B.注射前列腺素E C.诱发电位 D.CT E.MRI 9.最常见的处女膜类型为: A.半月状 B.叶状 C.锯齿状 D.环状 E.筛状 10.可引起外伤性青光眼的原因:

A.眼睑挫伤 B.眼外肌损伤 C.瞳孔散大 D.玻璃体积血 E.前房积血 11.外伤性癫痫的原因不包括: A.脑挫裂伤 B.脑积水 C.脑水肿 D.颅内血肿 E.颅骨凹陷性骨折 12.颅脑损伤的并发症不包括: A.颅内积气 B.脑脊液漏 C.脑积水 D.脑水肿 E.脑神经损伤 13.骨折的并发症包括: A.神经损伤 B.血栓形成 C.脂肪栓塞 D.感染 E.〉以上均是 14.临床法医学鉴定主要涉及的内容有: A.个人识别 B.伤害情况 C.生理状态 D.病理状态 E.以上均是 15.脊髓损伤最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A.X线 B.CT C.B超 D.MRI E.以上均不是 16. A. 17. A. A. 20. A. 1 2. 3. 4. 5.如何鉴别功能性阳萎与器质性阳萎? 6.椎体新鲜压缩性骨折的X线特点? 7.上位神经元瘫痪与下位神经元瘫痪的区别? 五、案例分析(共15分,每题5分) 1.伤者,女,38岁,因工作上的矛盾被同事拳打脚踢头面部,当时摔倒,倒地后抱住加害人的腿不放,后被在场的人拉开,并将伤者送到医院。病志中记载:头部外伤半小时,伤当时有一过性昏迷,现自觉头痛、头迷、恶心;右眼睑皮下淤血。前额部肿胀。神经检查无阳性体征,头部CT 扫描未见异常。伤后第二天出现全身抽搐,抽时双目紧闭,牙关紧咬,持续约十余分钟,此后多次抽搐,为此而到多家医院就诊,曾诊断为癫痫,外伤性癫痫及癫痫原因待查等,并服抗癫痫药物,服药后抽搐次数明显减少。半年后进行损伤程度鉴定,鉴定时检查未见任何异常。试就鉴定

法医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法医学的概论 一概念 法医学:是应用法医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司法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医学科学。 二法医学与医学 三法医学的分科 1 法医病理学 2 法医临床学 3 法医物证学 4 法医病理学 5 法医读物分析 6 法医精神病学 第二节法医学的任务与学习目的 一法医学的任务 法医学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哦法医学检验、鉴定,揭露犯罪、证实无辜、澄清性质、调解纠纷。 1 为揭露犯罪事实真相提供科学依据 2 为正确处理民事纠纷提供科学依据 3 为卫生行政机关处理医疗纠纷提供科学依据 4为处理重大事故提供科学依据 5 为卫生防疫部门处理传染病职业中毒提供证据 6 对立法提供建设性意见 二医学生学习法医学的目的 1 担任鉴定人 2 作为证人 3 揭露犯罪 4 警惕医疗事故的发生 5 丰富医学知识 第三节法医学工作的内容 法医学是通过勘察现场、诊查活人、解剖尸体、检验物证、审查书证等,为揭露案件真相提供事实依据。 一现场勘查 1 现场:凡发现尸体的场所或遗留犯罪痕迹的出事地点,称为现场。 第一现场、第二现场、第三现场 2 现场勘查:为了揭露犯罪分子,提供犯罪事实,在线场所进行的一系列侦查行为,称为现场勘查。 二尸体解剖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进行法医解剖: 1.涉及刑事案件,必须经过尸体解剖始能判明死因的试题和无名尸体需要查明死因及性质者; 2.急死或突然死亡,有他杀或自杀嫌疑者;

3.因工、农业中毒或烈性传染病涉及法律问题的尸体。 尸体解剖的目的: 1.确定死亡原因 2.判定致死方式 3.推断死亡时间 4.推断致伤物体 5.个人识别 三.活体检查 活体检查的内容包括: 1.损伤鉴定 2.劳动能力的鉴定 3.疾病检查 4.性问题检验 5.精神鉴定 6.亲权鉴定 7.诈病、造作伤、造作病的检查 8.酩酊检查 9.医疗检查 10.虐待鉴定 11.注射针痕检查 12.检查人身的性别、年龄、血型及生理、病理特征,进行个人识别。 四.物证检验 物证:是犯罪行动时遗留的可以作为证据的各种物品和痕迹,据此可以推断所犯的罪行和犯罪人。 包括:1.法医物证学检验 2.毒物化验 3.刑事技术检 五.书证审查 凡书面内容对于案件具有证明意义的资料称为书证。 第四节法医学鉴定 一.鉴定与鉴定人 鉴定:政法机关为了查明案情,解决案件中的某些专门性问题,要求一句专门的知识与技术提出科学证明、认定或判定,称为鉴定。 鉴定人:被政法机关指派进行鉴定的专门人员或专家,称为鉴定人。 补充鉴定、重新鉴定 二.法医鉴定书 鉴定书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各项: 1.引言 2. 案情 3.检验 4. 说明 5.鉴定结论 6. 结尾 第五节法医学史 一.中国法医学史 二.外国法医学史

法医学综合测试题

一、是非题(一题一分,答错一题扣一分) 1.呼吸心跳停止即为死亡。( A.对 B.错 ) 2.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以呼吸道吸入时速度最快。( A.对 B.错 ) 3.在任何情况下,氧气和水都不是毒物。( A.对 B.错 ) 4.当发现颈部有勒沟而无勒索时应判断为他杀。( A.对 B.错 ) 5.当尸体后背部存在尸斑而发现尸体完全悬空缢吊时,应判断为死后悬尸。 ( A.对 B.错 ) 6.当尸体口鼻部存在少量蕈状泡沫即可判断为生前溺死。( A.对 B.错 ) 7.只有人体完全悬空缢吊才能造成缢死。( A.对 B.错 ) 8.仅肺内发现硅藻即可判断为溺死。( A.对 B.错 ) 9.干性溺死的尸体,呼吸道和肺泡内不见溺液存在。( A.对 B.错 ) 10.当测得死者胃内容物中含有致死量的某种毒物,即可确定为中毒死。 ( A.对 B.错 ) 11.扼死皆为他杀。( A.对 B.错 ) 12.儿童对吗啡等毒品极为敏感。( A.对 B.错 ) 13.猝死的死亡性质属于非暴力死。( A.对 B.错 ) 14.猝死的发生率中以冠心病猝死的发生率为最高。( A.对 B.错 ) 15.送检毒物化验时,样品中应添加适量的福尔马林防腐。( A.对 B.错 ) 16.当人体对某种毒物出现耐受性时,即使服用中毒量的毒物也不会引起中毒发生。( A.对 B.错 ) 17.在临床实践中,传统的死亡标志是简单有效的诊断死亡方法。( A.对 B.错 ) 18.立位尸体,尸斑分布在四肢远端、裤带下缘等部位。( A.对 B.错 ) 19.在发生致命性脑组织损伤或疾病时,才适用脑死亡这一死亡标志。 ( A.对 B.错 ) 20.溺死尸体,尸斑位置不恒定,常在颜面、颈等部位。( A.对 B.错 ) 21.尸体痉挛对推断死因及案件性质颇有参考价值。( A.对 B.错 ) 22.仰卧尸体,尸斑分布在枕、项、背、臀等部位。( A.对 B.错 ) 23.擦伤代表暴力作用点。( A.对 B.错 ) 24.中空性皮下出血说明致伤物系棍棒。( A.对 B.错 ) 25.拳击由于力较小,不会引起死亡。( A.对 B.错 ) 26.高坠伤只与高度有关,与地面情况无关。( A.对 B.错 ) 27.颈部看到试切创,可以大致推断系自杀。( A.对 B.错 ) 28.“熊猫眼”指眼及眼眶周围皮下出血,由于出血范围大,说明暴力也大。 ( A.对 B.错 ) 29.枪弹创必须由射入口、射创管及射出口构成。( A.对 B.错 ) 30.擦伤部位检测出纤维蛋白网说明该擦伤系生前形成。( A.对 B.错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