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保障制度

品质保障制度
品质保障制度

品质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保证本公司产品满足顾客要求,并能及时发现异常、迅速处理改善,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二、范围:

公司产品生产全过程。

三、依据:

(一)锂离子电池用材料检验标准;

(二)工序检验标准;

(三)锂离子电芯检验标准;

(四)锂离子成品电池检验标准;

(五)工序作业指导书;

(六)工艺执行文件。

四、实施细则:

仪器、仪表管理:

严格依据公司行政文件《关于公司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咸威字[2009]023号)的规定实施管理。

原材料品质管理:

1原材料入厂后,物资部应根据《材料库房管理制度》(V/ MR-03·05-2009)办理收料,然后依据批量、品种分别填写《IQC进货检验报告》提交品质部检验。

2库房内材料的管理发放。库管人员应严格按照《材料库房管理制度》(V/ MR-03·05-2009)进行。

3未按制度执行的相关负责人应处于10-50元处罚。

4物资部应根据材料使用情况与供方签订《原材料质量保障协议》,加强供方管理。

5因IQC检验员错判、漏检、误检、不及时检验导致的原材料非预期使用,对相关责任人应处于10-50元处罚。

6对材料报检批次不合格率(不合格项包括超差代用、转序申请项目)超过10%时(每月为一计算单位),对相关人员进行(100~200)元/月处罚。

制造过程品质管理

1各生产车间必须按照工艺文件的技术要求及作业指导书进行生产操作,如有违反,处于10-100罚款。

2生产过程中由于个人操作失误造成批量不良的,处于100元以上罚款,并进行教育培训。

3混浆、涂布、卷绕、封边焊、注液、化成、分容以上关键工序的工序检验人员,

要认真填写《工序检验记录》,因检验失误或失职影响正常生产,阻碍生产进

度,对责任人应处于30/次的处罚。

4各生产车间在制造过程中发现异常时,班组长应立即追查原因,并将异常原因、处理及改善对策等填写《信息联络单》呈交相关责任部门,力保生产过程中产

品品质稳定,如有瞒报、蒙混以次充好等现象,视情节追究班组长的责任。

5制造过程中每一位作业人员均应对所生成的过程产品实施自检,发现不良时应立即隔离,加以返工/返修或反馈,原则可自行解决并作相应记录,不能自行

解决的,各上报上级领导协调解决。因不能履行职责,造成批量不良,应视情

节及损伤给予相关责任人和主管处罚。

6对各工序检验实行链式管理,即:下道工序在接转上道工序的转来物料时进行严格检验,合格后方可作业。发现不合格时,及时相关人员进行确认,经确认

为不合格后,退上道工序,并按每批次5~10元对上、下道工序进行处罚和奖

励。

7现场各级主管(车间主任、工段长、班组长)均有督促操作人员实施自检的责任,随时抽查、产品质量,一旦发现有不良或品质异常时,应立即处理,并追

究相关人员疏忽的责任,以确保产品品质水准,降低异常重复发生。

五、成品品质管理

1成品品质检验

成品检验人员应以个品种、型号的《锂离子成品电池检验标准》的规定实施品质检验,严格把关、客观判定,并做到及时准确,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迟迟不予检验。在完成日常检验的同时能及时反馈信息,指导车间生产。

2成品检验过程中,检验员应具备高度的质量意识和对公司负责的态度,要经过严格培训和筛选,如因检验员的不负责任或经分析确系检验员工作失误,造成

用户投诉退货等事故,对检验员处于50元/次罚款。

3产品出货前,如需品质部对出货产品进行检验,检验人员应立即严格依据“出货品检验标准”进行检验。

4成品发货时,应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进行配货,对于不负责任或有意混装的行为造成用户投诉或退货等事故,对相关人员进行500元/次以上处罚。

5如因技术标准下发有误造成的出货产品被用户投诉退货等事故,确因标准签发部门的不负责任或经分析确系销售部门在向技术部门反馈顾客要求误导造成

的“出货品检验标准”内容不详、偏差等,对相关责任人及领导处于50~100

元/次罚款。

六、不合格品的应急及处理:

1入厂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所产生的的不合格品,各相关部门及工序要严格按《不合格品管理程序》进行操作,未按程序操作造成不合格品流入生产

环节混入良品或发货出厂及时追回,将损失降到最小同时要分析原因,制定对

策,落实责任,针对责任人要视损失大小影响程度给予每次不低于50元经济处罚。

2生产过程中,因责任心不强,未按工艺要求操作,经检验出现批次不良的,以通报处罚的形式考核到车间班组或个人。

3品质部牵头定期举行质量分析会议,总结通报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原因,制定对策,不断提供公司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

质量管理应本着全员参与的原则,采用可视化管理SPC分析,责任落实到位,培训教育等方法,不断完善,持续改进,使我司质量管理始终处于有效可控状态。

温度对肉制品品质的影响

温度对肉制品品质的影响 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很多因素会对产品品质造成影响,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温度的影响,温度是影响肉制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从原料肉的选择到加工的过程及储存流通,肉制品的品质都与温度有着很大的关系。 采购的原料肉与温度的关系 原料肉一般分:热鲜肉,冷鲜肉,冷冻肉, 热鲜肉,俗称热气肉,指畜禽屠宰后经检疫、检验合格,经后熟但不经冷却的过程,肉的中心温度不高于20℃的新鲜肉。看似外表新鲜,其实不保险。刚宰后的肉,动物死后僵直过程使肉质坚韧、缺少汁液、风味及口感欠佳。从卫生安全角度看,由于宰后的初始肉温偏高达38℃-40℃,能在15-20分钟快速完成致病菌(如大肠杆菌)的生长繁殖,肉制品易污染,营养与安全都有影响。 经检疫、检验合格等分割加工及冷却,肌肉深层中心温度保持在4℃至0℃的则称为冷鲜肉或冷却肉,由于其肉中心温度在0℃至4℃之间,可有效抑制病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甚至杀灭某些病原微生物。但不能有效抑制或完全杀死极少数低温肉类腐败菌。冷却肉的生产加工环境、工艺、检验等的设施、设备硬件和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十分严格,肉品各项卫生指标均需要符合国家标准,每个环节的温度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和严格的控制.

冷冻肉是指畜禽屠宰后,经检疫、检验合格后经低温冻结,使肉的中心温度不高于-15℃,在低于-18℃的冷库内保存的肉类产品。冷冻的原料肉一定程度容易损失水分,表面粗糙,色泽变黄,尤其瘦肉容易干柴,直接影响肉的品质。 肉制品的生产中,原料肉的质量是决定肉制品质量的根本因素,如原料肉本身已受影响或被处理,比如有细菌,干耗,有打胶或添加淀粉、磷酸盐的情况,这样的原料肉不仅会在加工时和腌料中的一些成分的特性发生变化,产生外观颜色的差异;最终会影响品质 加工用的原料肉最好采用冷却排酸后的鲜猪肉,但实际生产中,大多都是冻肉,对鲜冻肉要求必须是超低温快速冷冻的肉,而普通低温长时间冷冻的肉使用效果就相对很差,这主要是普通低温长时间冷冻的肉的蛋白质受破坏较大,化冻时肉的蛋白质损失也就大. 实际加工时的影响及要求 加工过程中,温度对肉制品的影响十分明显,初期,主要是防止肉温偏高引起微生物细菌的繁殖、蛋白质的变性等。腌制时,腌制间的温度要求是0℃—4℃,腌制肉的温度在6℃以下;斩拌时,初期和加入脂肪后又不一样,加工时温度可通过添加冰水来控制;过高会使肉温升高;滚揉时温度要求是0℃—4℃,要求间歇滚揉,肉温控制在4℃—7℃间。加福得的技术有效控制肉质的颜色口感,提供专业的食品料理新方法,帮助解决肉类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冻结与解冻处理对肉类品质影响的研究

冻结与解冻处理对肉类品质影响的研究 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研究了许多新兴的保鲜保藏技术,冷冻保藏仍然是目前为止肉制品贮运保鲜的最主要方式之一,在肉及肉制品进出口贸易安全保证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冷冻肉是现代肉及肉制品加工中国家调节肉食品市场的重要产品,也是市场流通的主要形态。原料肉的品质对于肉制品的食用和加工品质都有重要影响,优质的原料是优质产品品质和企业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虽然在低温条件下微生物和酶活性受到抑制,但是肌肉品质的劣变,如质构、色泽、风味等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肌肉品质的劣化不仅使肉品企业产生经济损失,还会对消费者的营养和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影响肌肉品质的因素有很多,如冻结-解冻速度和方法、贮藏温度和时间、温度波动及反复冻融等。 目前,我国冷藏链技术尚不完善,在冻藏肉的长途运输、贮藏及消费过程中,由于温度波动不可避免地出现反复冻融过程。而反复冻融会引起冻结肌肉中冰晶融化后重结晶现象的发生,致使冰晶数量减少但单个冰晶体积增大,刺破细胞膜结构,损伤细胞组织结构,加速脂肪氧化和蛋白变性。肌肉经反复冻融不仅会使营养物质流失,肌肉品质下降,还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因此,全面理解冻结-解冻过程对肉类品质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冻结、解冻方式和改善措施,对提高肉品质量及企业制定科学的生产规程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常用的冷冻与解冻方式及其特点 食品冷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冰晶的大小、分布以及形态均与冷冻过程密切相关,从而影响到食品的冷冻效率和产品的最终质量。食品的冻结方式一般可分为空气鼓风冻结、间接接触冻结和直接接触冻结等。不同的冻结方式,因冻结速率不同,在肌肉中形成的冰晶大小和分布不同,进而对肌肉品质造成不同的影响。 一般来说,快速冻结有利于保持肌肉的品质。缓慢冻结过程中,肌细胞内外会产生较大冰晶,肌原纤维被挤压集结成束,蛋白质失去结合水,相互之间形成各种交联而导致蛋白质变性。缓慢冻结形成的较大冰结晶,会对组织结构造成机械损伤;在解冻后,汁液流失较为严重,影响甚至失去其食用价值。而快速冻结时,食品温度下降较快,肌细胞内产生冰晶的数量多且细小均匀,对细胞损伤少,蛋白质变性程度较低,有利于保持食品原有的营养价值和品质。 以解冻过程中传热方式来分,解冻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部加热法,即由温度较高的介质向冻结品表面传热,热量由表面逐渐向中心传递,这种方法主要有空气解冻、水解冻及接触式解冻等。由于水的导热系数较小,而冰的导热系数大,对于外部加热解冻法来说,解冻速度随着解冻的进行而逐渐减慢,解冻食品在-5~0℃范围停留的时间较长。 因此,普遍存在着解冻时间长、物料表面易变色、营养成分损失大、微生物污染严重等问题。

影响品质五大因素.

现场管理五要素即(影响品质五大因素) 现场管理中,有五个方面是需要现场的班组长注意的,也是工业制造企业管理中所讲的五要素:人、机、料、法、环。 所谓人:就是指在现场的所有人员,包括主管、司机、生产员工、搬运工等一切存在的人。现场中的人,班组长应当注意什么呢?首先应当了解自己的下属员工。人,是生产(质量)管理中最大的难点,也是目前所有管理理论中讨论的重点,围绕这“人”的因素,各种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管理方法。人的性格特点不一样,那么生产的进度,对待工作的态度,对产品质量的理解就不一样。有的人温和、做事慢、仔细、对待事情认真;有的人性格急躁,做事只讲效率,缺乏质量,但工作效率高;有的人内向,有了困难不讲给组长听,对新知识,新事物不易接受;有的人性格外向,做事积极主动,但是好动,喜欢在工作场所讲闲话。那么,作为他们的领导者,你就不能用同样的态度或方法去领导所有人。应当区别对待(公平的前提下),对不同性格的人用不同的方法,使他们能“人尽其才”。发掘性格特点的优势,削弱性格特点的劣势,就是要你能善于用人。如何提高(品质)及生产效率,就首先从现有的人员中去发掘,尽可能的发挥他们的特点,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人力资源课程就是专门研究如何提高员工在单位时间内工效,如何激发员工的热情的一门科学。简单地说,人员管理就是生产(质量)管理中最为复杂,最难理解和运用地一种形式。机: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地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品质)及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一个企业在发展,除了人的素质有所提高,企业外部形象在提升;公司内部的设备也在更新。为什么呢?好的设备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如:企料,改变过去的手锯为现在的机器锯,效率提升了几十倍。原来速度慢、人体力还接受好大考验;现在,人也轻松,效率也提高了。所以说,工业化生产,设备是提 升(质量)生产效率的另一有力途径。

软件质量数据分析报告

技术部数据分析报告(编号:NT-Q13-T01) 拟制人: 批准人: xxxx年x月x日

北京xxx有限公司技术部自xxxx年3月1日开始运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以来产生如下数据,为了更好的控制技术部的质量工作,特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提出预防或改进要求。 本部门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如下:

一.系统集成项目统计 纠正和预防措施: 目前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是由于用户的原因推迟项目进度,使项目不能按实施计划的进度完成。针对此问题,技术部售前工程师在做需求分析及方案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用户方责任问题,做好前期的计划;项目中问题发生时,项目经理应做为接口与用户明确好进度推迟的原因、及具体进度安排,形成文件,并随时与用户沟通。 二.客户满意度的统计 纠正和预防措施: 在接受统计的4个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与用户沟通的及时性不够、现场培训的内容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文档提交的不及时几方面。针对上述问题,技术部应①增强技术人员的质量意识,由质量小组对技术人员进行质量意识的培训;②召开项目经理会议,明确项目经理在项目中的作用和指责权限;③在派工培训时考虑到个人专长,尽量安排经验丰富的培训师,并定期组织内部技术交流和培训。

三.维护服务统计 1. 按用户分类统计如下: 2. 按故障级别分类统计如下: 3. 按故障类型分类统计如下:

33% 33% 软件故障人为故障 0% 纠正和预防措施: 从维护和服务的统计数据分析,造成用户系统的故障原因主要是设备故障和操作系统故障,其次是线路故障和其他故障,为出现软件故障和人为故障。针对以上故障类型,技术部应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用户日后的维护人员加强培训和指导②在项目交付时提供内容完整、实用性强的的维护操作指导性手册;③售前技术人员在做方案设计时提示用户准备关键设备的备品备件及备份线路④公司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适量购置常用设备备件。 四. 办公IT 系统维护统计 1. 按故障级别分类统计如下:

影响质量控制的五大因素

影响建筑五大主要因素 一、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生理缺陷,粗心大意,违纪违章等。施工时首先要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应当树中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综合效益观念。其次,是人的素质。领导层、技术人员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操作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人的素质,可以依靠质量教育、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也可以靠培训和优选,进行岗位技术练兵。 二、材料因素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影响材料质量的因素主要是材料的成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材料控制的要点有: 1)优选采购人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挑选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忠于事业的人担任该项工作。 2)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 3)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正常施工。 4)加强材料的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 5)抓好材料的现场管理,并做好合理使用。 6)搞好材料的试验、检验工作。 三、方法因素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引顺利实现。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为此,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四、机械设备 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建筑技术经济等合理选择机械的类型和件能参数,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操作。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 五、环境因素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噪音、通风、振动、照明、污染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此外,冬雨期、炎热季节、风季施工时,还应针对工程的特点,尤其是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水下工程及高空作业等,拟定季节性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以免工程质量受到冻害、

冻结与解冻处理对肉类品质影响的研究

冻结与解冻处理对肉类品质影响的研究 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人们研究了许多新兴的保鲜保藏技术, 冷冻保藏仍然是目前为止肉 制品贮运保鲜的最主要方式之一, 在肉及肉制品进出口贸易安全保证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 用。冷冻肉是现代肉及肉制品加工中国家调节肉食品市场的重要产品, 也是市场流通的主要 形态。原料肉的品质对于肉制品的食用和加工品质都有重要影响, 优质的原料是优质产品品 质和企业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虽然在低温条件下微生物和酶活性受到抑制, 但是肌肉品质的劣变,如质构、色泽、风味等 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肌肉品质的劣化不仅使肉品企业产生经济损失, 还会对消费者的营养 和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影响肌肉品质的因素有很多,如冻结 间、 温度波动及反复冻融等。 目前, 我国冷藏链技术尚不完善,在冻藏肉的长途运输、 不 可避免地出现反复冻融过程。而反复冻融会引起冻结肌肉中冰 晶融化后重结晶现象的发 生,致使冰晶数量减少但单个冰晶体积增大, 刺破细胞膜结构,损伤细胞组织结构,加速脂 肪氧化和蛋白变性。 肌肉经反复冻融不仅会使营养物质流失, 肌肉品质下降, 还会造成一定 的经济损失。 因此,全面理解冻结 -解冻过程对肉类品质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冻结、解冻方式和改善措施, 对提高肉品质量及企业制定科学的生产规程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常用的冷冻与解冻方式及其特点 食品冷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冰晶的大小、 分布以及形态均与冷冻过程密切相关, 到食品的冷冻效率和产品的最终质量。 食品的冻结方式一般可分为空气鼓风冻结、 冻结和直 接接触冻结等。 不同的冻结方式, 因冻结速率不同, 在肌肉中形成的冰晶大小和分 布 不同,进而对肌肉品质造成不同的影响。 一般来说, 快速冻结有利于保持肌肉的品质。 缓慢冻结过程中, 肌细胞内外会产生较大冰晶, 肌原纤维被挤压集结成束,蛋白质失去结合水,相互之间形成各种交联而导致蛋白质变性。 缓慢冻结形成的较大冰结晶,会对组织结 构造成机械损伤;在解冻后,汁液流失较为严重, 影响甚至失去其食用价值。 且细小均匀, 对细胞损伤少, 以解冻过程中传热方式来分, 的介质向冻结品表面传热, 及-解冻速度和方法、贮藏温度和时 贮藏及消费过程中,由于温度波动 从而影响 间接接触 而快速冻结时, 食品温度下降较快, 肌细胞内产生冰晶的数量多 蛋白质变性程度较低, 有利于保持食品原有的营养价值和品质。 解冻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外部加热法, 即由温度较高 热量由表面逐渐向中心传递, 这种方法主要有空气解冻、 水解冻

影响服务质量的五大因素.

影响服务质量的五大因素 服务的提供过程可以是高度机械化的或者是高度人工化的。前者如自动售货、自动摄影、自动取款等;后者如法律咨询、医疗、保健等。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高度机械化的或是高度人工化的服务提供都需要对其过程作出具体的规定,按照详细的程序来进行。那么对过程的控制如何将直接影响服务的质量。我们把影响服务过程质量的原因归结为五大因素: 1.人 对控制服务过程起着直接的、决定性作用的是服务者,是他们的素质,其中包括职业道德、个人品质、服务技巧和服务态度。所以说与工业相比,服务业中人的因素显得更加的突出。 2.设施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服务,都离不开各种设施。服务特性的达到和服务过程的完成于设施的优劣及其保养维护密切相关。 3.材料 对于服务,我们所说的材料指两个方面:其一是销售的商品、食品和饮料及服务中用到的其他消耗品等有形的物质;其二是信息,包括市场信息、商品信息、技术信息、服务信息、金融信息等无形的物质。材料对服务特性以及服务过程的质量的影响是很大的。 4.方法 服务的方法一般来讲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它反映在各种规范中,但它又是灵活的,这又取决于服务者的素质。服务方法包括服务

的技能、方式、程序、服务的艺术,以及管理用到的各种统计和非统计方法。显然,服务方法的优劣对服务特性的达到和服务过程的完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一个重要因素。 5.环境 顾客要求在舒适的环境中购物、旅行、住宿和餐饮,在有秩序的环境中进行金融、医疗、咨询、维修等活动。环境的安全、优美、方便、舒适和有序是达到服务特性要求的必要条件,是服务过程中应不断加以关注的重要因素。 通过控制人、设施、材料、方法、环境五大因素,来控制过程,以达到实现每一服务特性项目及其指标,这是质量管理的重要思路和原则。

研究控制品质的几项影响因素

现代工程控制理论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任课老师: 学号:班级:

实验七:研究控制品质的几项影响因素 一、研究代数环对仿真系统的影响及消除方法 1、实验原理及目的 (1)代数环的定义 如图所示,当输入与输出之间为直通环节(不存在积分、微分,只存在比例关系,)且输出直接作用于输入时,称这样的系统为代数环。 (2)代数环的形成原因 在工程当中不会存在纯比例的系统,因此实际的代数环系统不会存在。但在科学运算或计算机进行仿真时,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总会出现代数环这样的系统。现举例如下: 某系统如下图所示,取k=2,T=0.01。

利用局部离散法仿真得到的输出曲线如下: 可见系统最后的输出发散。 分析原因,正是由于T较小导致计算机仿真时将该系统视作了代数环(如下)。 其中A近似取2,B取1。之所以说A近似取2,是因为T虽小但其对系统仍是有一定影响的。

对A=2,B=1的代数环进行仿真,输出曲线如下 (3)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借助matlab仿真,研究代数环对系统仿真的影响,以及寻找消除代数环的方法。 2、研究代数环对系统仿真的影响 对于如图所示的系统,在输入阶跃信号的条件下,利用matlab进行仿真,输出曲线如下:

(1)取A=0.1,B=1,系统的仿真输出曲线如下: 可以看到三条曲线最终都能稳定下来,而且最终都稳定在0.090909这个值上。 其次分析每条曲线,可以发现仿真步长dt越大,输出曲线的稳定时间越长。这说明仿真步长的改变会影响系统的仿真输出。 而对于一个确定的系统,当输入确定时,系统的输出是不应该随仿真手段的不同而出现大的变化的。在不致于使系统发散的条件下,仿真步长的不同最多影响仿真精度,而不大幅影响输出曲线的形状。 对代数环进行仿真时,输出曲线形状与仿真步长有关,直接意味着仿真结果是不可信的。 (2)取A=1,B=1,系统的仿真输出曲线如下:

[肉干,油脂,品质]不同油脂添加量对肉干制品品质的影响

不同油脂添加量对肉干制品品质的影响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不同油脂添加量对肉干制品品质的影响展开了探讨,通过结合具体的实验,对实验所用的材料与方法作了说明,并对实验所得结果作了详细阐述和系统分析,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油脂添加量;肉干;品质 肉制品作为如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是人们生活饮食中所必需的。因此,如何提高肉制品的品质,就成为了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探讨的问题。而其中,油脂添加量对肉制品品质的影响则得到了相应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就不同油脂添加量对肉干制品品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提高肉制品的品质能有一定的帮助。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食品级;大豆分离蛋白、复合磷酸盐食品级;食盐、玉米胚芽油、猪后腿瘦肉市售。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恒温恒湿培养箱、真空包装机。 1.2 实验方法 1.2.1 重组肉干的制备工艺 取新鲜猪后腿瘦肉,剔除结缔组织与肥肉后切成1cm×1cm大小的肉粒,分成5组,1组对照组和4组实验组,分别添加0%(对照组)、3%、6%、9%和12%的玉米油,另外每组添加1%的TG酶、1%的大豆蛋白、5%的水,添加量均按鲜肉重量计。调配后在4℃下腌制4h,搅拌均匀后入磨具压制成型,待进行热风干燥及指标测定。 1.2.2 产品硬度的测定 取两份1.2.1中5组重组肉干在55℃下分别热风干燥12h和24h后,使用TAXTplus物性测定仪样品的硬度。采用P100探头,压缩模式,测前速度为2mm/s,测中速度为2mm/s,测后速度为10mm/s,压缩比为75%,触发力为10N。实验中每个样品重复测5次,取平均值。其中硬度比=样品硬度值/对照组硬度值;硬度差值=干燥24h样品硬度-干燥12h样品硬度。 1.2.3干燥曲线的绘制 样品在空气湿度为30%,55℃下干燥34h,每隔30min称量样品的重量,然后按如下公式计算干基含水量。以产品的干基含水量为纵坐标,干燥时间为横坐标制作干燥曲线。 式中,X为样品干基含水量,Mt为样品t时刻的质量,Mo为样品干基质量。 1.2.4 解吸等温线的制备

影响产品质量的五大因素

影响产品质量的五大因素 人机料法环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的五个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的简称。 ?人:指制造产品的人员; ?机:指制造产品所用的设备; ?料: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 ?法: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方法; ?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的环境。 8 B" a- v e( i 这五大要素论中,人是处于中心位置和驾驶地位的,就像行驶的汽车一样,汽车的四只轮子是“机”、“料”、“法”、“环”四个要素,驾驶员这个“人”的要素才是主要的。没有了驾驶员这辆车也就只能原地不动成为废物了。一个工厂如果机器、物料、加工产品的方法也好,并且周围环境也适合生产,但这个工厂没有员工的话,那他还是没法进行生产。 + ?7 L: U1 P' u( y( R4 ]: x 人的分析: 1.技能问题? 2.制度是否影响人的工作? 3.是选人的问题吗? 4.是培训不够吗? 5.是技能不对口吗? 6.是人员对公司心猿意马吗? 7.有责任人吗?

8.人会操作机器?人适应环境吗?人明白方法吗?人认识料 吗? 机的分析: 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 1.选型对吗? 2.保养问题吗? 3.给机器的配套对应吗? 4.作机器的人对吗?机器的操作方法对吗?机器放的环境适 应吗? 机器设备的管理分三个方面,即使用、点检、保养。使用即根据机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要求来培养操作者,使其能够正确操作使用设备进行生产,这是设备管理最基础的内容。 点检指使用前后根据一定标准对设备进行状态及性能的确认,及早发现设备异常,防止设备非预期的使用,这是设备管理的关键。 保养指根据设备特性,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对设备进行检修、清洁、上油等,防止设备劣化,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是设备管理的重要部分。 8 R1 i' y% L9 p8 M& a 料的分析: 1.是真货吗?; L0 S2 r2 K$ Y# G 2.型号对吗? 3.有保质期吗? 4.入厂检验了吗?

冻结与解冻处理对肉类品质影响

冻结与解冻处理对肉类品质影响 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研究了许多新兴的保鲜保藏技术,冷冻保藏仍然是目前为止肉制品贮运保鲜的最主要方式之一,在肉及肉制品进出口贸易安全保证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冷冻肉是现代肉及肉制品加工中国家调节肉食品市场的重要产品,也是市场流通的主要形态。原料肉的品质对于肉制品的食用和加工品质都有重要影响,优质的原料是优质产品品质和企业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虽然在低温条件下微生物和酶活性受到抑制,但是肌肉品质的劣变,如质构、色泽、风味等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肌肉品质的劣化不仅使肉品企业产生经济损失,还会对消费者的营养和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影响肌肉品质的因素有很多,如冻结-解冻速度和方法、贮藏温度和时间、温度波动及反复冻融等。 目前,我国冷藏链技术尚不完善,在冻藏肉的长途运输、贮藏及消费过程中,由于温度波动不可避免地出现反复冻融过程。而反复冻融会引起冻结肌肉中冰晶融化后重结晶现象的发生,致使冰晶数量减少但单个冰晶体积增大,刺破细胞膜结构,损伤细胞组织结构,加速脂肪氧化和蛋白变性。肌肉经反复冻融不仅会使营养物质流失,肌肉品质下降,还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因此,全面理解冻结-解冻过程对肉类品质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冻结、解冻方式和改善措施,对提高肉品质量及企业制定科学的生产规程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常用的冷冻与解冻方式及其特点 食品冷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冰晶的大小、分布以及形态均与冷冻过程密切相关,从而影响到食品的冷冻效率和产品的最终质量。食品的冻结方式一般可分为空气鼓风冻结、间接接触冻结和直接接触冻结等。不同的冻结方式,因冻结速率不同,在肌肉中形成的冰晶大小和分布不同,进而对肌肉品质造成不同的影响。 一般来说,快速冻结有利于保持肌肉的品质。缓慢冻结过程中,肌细胞内外会产生较大冰晶,肌原纤维被挤压集结成束,蛋白质失去结合水,相互之间形成各种交联而导致蛋白质变性。缓慢冻结形成的较大冰结晶,会对组织结构造成机械损伤;在解冻后,汁液流失较为严重,影响甚至失去其食用价值。而快速冻结时,食品温度下降较快,肌细胞内产生冰晶的数量多且细小均匀,对细胞损伤少,蛋白质变性程度较低,有利于保持食品原有的营养价值和品质。 以解冻过程中传热方式来分,解冻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部加热法,即由温度较高的介质向冻结品表面传热,热量由表面逐渐向中心传递,这种方法主要有空气解冻、水解冻及接触式解冻等。由于水的导热系数较小,而冰的导热系数大,对于外部加热解冻法来说,解冻速度随着解冻的进行而逐渐减慢,解冻食品在-5~0℃范围停留的时间较长。 因此,普遍存在着解冻时间长、物料表面易变色、营养成分损失大、微生物污染严重等问题。第二类解冻方法是内部加热法,主要通过高频、微波、通电等加热方法使冻结品各部位同时加热。其优点是解冻时间短、食品受杂菌污染少等,但对被解冻物料的厚度有要求,并存在温度分布不均匀、局部过热等现象。 二、冷冻-解冻对肉类品质的影响 1、脂肪氧化 虽然冻结后肌肉中的大部分水分形成冰晶,但一些生化反应仍因部分未冻结水的

质量数据分析和质量信息管理办法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特殊钢分公司 管理文件 文件编号:SWZ07016 第 1 版签发:王治政质量数据分析和质量信息管理办法 1 总则 1.1为了收集、分析各类质量数据和信息并及时传递和处理,更好地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预防措施提供机会,特制订本办法。 1.2本办法适用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特殊钢分公司(以下简称:分公司)质量数据和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等管理。 2管理职责分工 2.1 质量保证部负责质量数据和质量信息的归口管理,并负责质量指标、质量体系运行等方面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传递。 2.2 制造管理部、特殊钢技术中心负责关键质量特性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收集、分析和传递。 2.3特殊钢销售部负责顾客满意度及忠诚度方面的数据和信息收集、分析和传递。 2.4 采购供应部负责原料、资材备件、设备工程供方数据和信息收集、分析和传递。 2.5 各有关生产厂、部负责本部门或本专业数据和信息收集、分析和传递。 3质量数据、信息收集的范围 3.1 需收集的质量数据、信息应能反映分公司产品实物质量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能反映分公司技术质量水平,并能为持续改进和预防措施提供机会。 3.2 数据、信息收集范围包括: 3.2.1质量合格率、不合格品分类、废品分类、质量损失等; 3.2.2关键质量特性、工艺参数等; 3.2.3体系审核中不合格项的性质和分布等; 3.2.4顾客反馈、顾客需求、顾客满意程度、顾客忠诚程度等;2006年1月12日发布 2006年1月12日实施

3.2.5供方产品、过程及体系的状况等。 4 数据分析的方法 4.1数据分析中应采用适用的数理统计方法。常用统计方法有:分层法、排列图法、因果图法、对策表、检查表、直方图法、过程能力分析、控制图法、相关及回归分析、实验设计、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等。 4.2 产品开发设计阶段可使用实验设计和析因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以优化参数。 4.3 在质量先期策划中确定过程控制适用的统计技术,并在控制计划中明确。 4.4 生产过程可使用控制图对过程变量进行控制以保持过程稳定;并可利用分层法、直方图法、过程能力分析、相关及回归分析等对过程进行分析,明确过程变差及影响过程因素的相关性,以改进过程;使用排列图法、因果图法等确定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使用对策表来确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4.5 产品验证中可使用检查表,并在检测中使用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测量系统分析等来进行检测精度管理,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 4.6 在质量分析、质量改进和自主管理活动中可使用分层法、排列图法、因果图法、对策表、直方图法、控制图法、相关和回归分析等。 5质量数据、信息的利用 5.1按规定定期向有关部门传递数据分析的结果,包括销售部每月应将用户异议情况反馈到质量保证部等部门,财务部每月将质量损失情况反馈质量保证部等部门,质量保证部通过编制质量信息日报,每天将实物质量情况向制造管理部、特殊钢技术中心或分公司主管领导传递。 5.2 应通过报告、汇报等形式及时向分公司领导报告数据、信息分析的有关文件,为分公司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5.3 各部门应充分利用数据分析的结果,以寻求持续改进和预防措施的机会。 5.5经过汇总、整理和分析的数据和信息可通过管理评审、技术质量等有关专业工作会议和分公司局域网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 6质量信息(异常信息)管理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产品质量的定义 按照国际标准的规定,产品是过程的结果,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对于产品质量的概念,往往因研究的学科领域和专业范畴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从广义角度讲,产品质量是指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它既包含实物产品,也包含无形产品(如服务)。 本文基于对产品质量监管方式的探讨,倾向作如下定义:所谓的产品质量,是指产品符合技术标准和用户需求的程度。它是反映产品的自然有用性和社会适应性的尺度,包括产品的外观质量(如产品的形态结构、花色图案、款式规格以及气味、滋味、光泽、声响、包装等外表形态)和内在质量(如产品的化学、物理、机械、光学、热学及生物学性质等固有特性)。 (二)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 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是复杂而多样的。正如一棵树木,要生根发芽、成长壮大、结出硕果,既取决于树木本身遗传基因所产生的防虫、抗病、成材、挂果等内在因素,也依赖于树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须的土壤、水分、大气、肥料等外部因素。与此相类似,作为一个全局性、社会性的问题,产品质量的好与坏,既要受企业内部条件的影响或约束,也要受外部环境因素的激励或制约。(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见下图) 图:产品质量影响因素流程图 1.内部因素。也称企业因素,是指存在于系统内部的人员、物质、制度、信息等方面的相关因素。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影响产品质量的内部因素为5M,即“人机料法环”:人,指制造产品的人员;机,指制造产品所用的设备;料,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法,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方法;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的环境。上述五大因素存在于企业中,受企业的控制,并通过企业的管理行为对产品质量造成直接影响。事实上,内部因素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也各有不同,其中,关键因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领导质量意识和员工整体素质。人的因素中,企业领导的质量意识和员工(特别是关键岗位、特殊工种人员)的素质,是关系企业质量文化和管理水平的最关键因素,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控制。 二是质量组织建设和功能发挥程度。包括现场管理、产品检验、QC小组等在内的企业各类质量组织的建立,以及各组织对产品质量监督把关功能的发挥程度,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质量数据分析

质量数据分析 板桥二级水电站经汉中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站核定后共划分为1个单位工程,6个分部工程,185个单元工程。经统计,185个单元工程全部合格,合格率100%。6个分部工程全部合格。单位工程质量合格,合格率100%。原材料质量合格,中间产品合格。 现场监理工程师与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砂浆进行了取样,委托汉中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站试验室对试块强度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 1、引水隧洞分部工程 (编号:D): C20混凝土:共取样9组,平均抗压强度R n=22.70Mpa,标准差S n=1.0 Mpa,因n=9,即30>n≥5,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SL176-2007)C.0.2规定: R n-0.7S n=22 Mpa>R标(R标=20.0 Mpa) (C.0.2-1) R n-1.6S n=21.1 Mpa>0.83R标(0.83R标=16.6 Mpa) (C.0.2-2) 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2、引水明管分部工程 (编号:C): (1)C15基础混凝土:共取样12组,平均抗压强度R n=19.8Mpa,标准差S n=1.98 Mpa,因n=12,即30>n≥5,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SL176-2007)C.0.2规定: R n-0.7S n=18.4 Mpa>R标(R标=15 Mpa) (C.0.2-1) R n-1.6S n=16.6 Mpa>0.83R标(0.83R标=12.45 Mpa) (C.0.2-2)

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2)C25混凝土:共取样26组,平均抗压强度R n=32.6Mpa,标准差S n=3.58 Mpa,因n=26,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SL176-2007)C.0.4规定: Rn=32.6 Mpa>1.15R标(1.15R标=28.8 Mpa) (C.0.3-1) Rmin=25.5 Mpa>0.95R标(0.95R标=23.8 Mpa) (C.0.3-2) 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3、厂房分部工程(编号:F): (1)C15混凝土:共取样9组,平均抗压强度R n=21.7Mpa,标准差S n=0.8 Mpa,因n=9,即30>n≥5,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C.0.2规定: R n-0.7S n=21.1 Mpa>R标(R标=15 Mpa) (C.0.2-1) R n-1.6S n=20.42Mpa>0.83R标(0.83R标=12.5 Mpa) (C.0.2-2) 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2)C25混凝土:共取样38组,平均抗压强度R n=29.1Mpa,标准差 S n=1.89Mpa,Fcu,min=25,因n=38,即n≥30,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SL176-2007)C.0.2规定: R n-1.6S n=26.1 Mpa≥0.9R标(R标=25.0 Mpa) (C.0.2-1) Fcu,min=25 Mpa≥ 0.85 R标(0.85 R标=21.2 Mpa) (C.0.2-2) 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3)C30混凝土:共取样6组,平均抗压强度R n=32.46Mpa,标准差S n=2.1 Mpa,因n=6,即30>n≥5,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

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 一、什么是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二、注意到特征:指向性、集中性 三、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与监督功能 四、注意的外部表现:适应性动作出现、无关动作停止、呼吸变化 五、注意的分类:根据注意到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注意的品质: 注意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一、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它反映的是注意品质的空间特征。扩大注意广度,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注意对象的特点②活动的性质和任务③个体的知只经验 二、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也称为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这是注意的时间特征。但衡量注意稳定性,不能只看时间的长短,还要看这段时间内的活动效率。影响注意的稳定性的因素有如下三个方面。①注意对象的特点②主体的精神状态③主体的意志力水平 三、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动。 注意的分配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教师需要一边讲课,一边注意学生的课堂反应;司机需要一边驾车,一边观察路况。事实证明,注意的分配是可行的,人们在生活中可以做到“一心二用”,

甚至一心多用”。有史料记载,一位法国学者当众表演,能够边朗诵诗歌,边做数学运算。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①同时进行的凡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②同时进行的凡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 四、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例如,在学校课程安排上,如果先上语文课,再上数学课,学生就应根据教学需要,把注意主动及时地从一门课转移到另一门课。 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①对原活动的注意集中程度 ②新注意对象的吸引力 ③明确的信号提示 ④个体的神经类型和自控能力

影响质量的6大因素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随着质量管理的不断发展,质量管理由以前的重在结果转变为目前的重在预防,要变“事后把关”为“事前预防”,变管理结果为管理因素。因此在实施质量管理时要从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入手,进行预防管理。纵观整个生产过程,造成产品质量波动的原因主要有6个因素,即:人、机(机器设备)、料(材料)、法(方法)、测(测量)、环(环境)这六大因素。下面对这六个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进行简单的介绍和说明。 造成产品质量波动的6个因素: a)人: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b) 机器:机器设备、工具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c) 材料: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d) 方法:这里包括加工工艺、工装选择、操作规程等;e)测量:测量时采取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f) 环境:工作场地的温度、湿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 各因素的分析及主要预防控制措施: 1、操作人员因素 凡是操作人员起主导作用的工序所产生的缺陷,一般可以由操作人员控制。造成操作误差的主要原因有:1)质量意识差;2)操作时粗心大意;3)不遵守操作规程;4)操作技能低、技术不熟练,以及由于工作简单重复而产生厌烦情绪等。主要控制措施有:(1)加强“质量第一、用户第一、下道工序是用户”的质量意识教育,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2)编写明确详细的操作流程,加强工序专业培训,颁发操作合格证;(3)加强检验工作,适当增加检验的频次;(4)通过人员的适当调整,消除操作人员的厌烦情绪;(5)强化自我提高和自我改进能力。 2、机器设备因素 设备不但包括生产作业设备、机械及装置,还包括刀板、模具、夹具、量具等相关物品。主要控制措施有:(1)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对所有的设备日常检修及使用都要制定相应的标准,并按标准定期检修维护。(2)采用首检制,以核实机器的准确性、精确性。设备的管理要尽可能的提早发现设备运转的不良情况并分析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预防性维护,防患于未然。 3、材料因素 主要控制措施有:(1)在原材料采购合同中明确规定质量要求;(2)加强原材料的进厂检验和厂内自制零部件的工序和成品检验;(3)合理选择供应商(包括“外协厂”);(4)搞好协作厂间的协作关系,督促、帮助供应商做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 4、工艺方法的因素 工艺方法包括工艺流程的安排、工艺之间的衔接、工序加工手段的选择(加工环境条件的选择、工艺装备配置的选择、工艺参数的选择)和工序加工的指导文件的编制(如工艺卡、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工序质量分析表等)。 工艺方法对工序质量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指定的加工方法,选择的工艺参数和工艺装

质量数据分析报告

质量数据分析报告 导读:本文质量数据分析报告,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质量数据分析报告(一) 一、行业概况 银行行业分类中纺织行业囊括了国标行业中的纺织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三个子行业。三个子行业涉及产业链的上下游,并呈现一种整体的趋同性.本次行业分析以纺织业为主,化纤业及纺织服装业为辅。 (一)整体情况 自 ???年下半年开始,受刭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严重影响,纺织行业发展增速下降、指标呈现明显下滑、行业亏损加剧; ?年下半年国家两次上调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至 ??; ?年 月国家公布《纺织正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纺织行业的政策力度加强; ?年下半年纺织业多项指标有所回升、但行业颓势未得到根本改善。 纺织行业 ?年整体行业指标如下表示(以三个子行业分别例示) (单位:亿元、 ) (二)主要运行特点.

.产值同比增速继续回落,产销比保持较高水平. ???年 ??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亿元,同比增长 ????,但较上年同期回落 ???个百分点,当年纺织业产销比一直维持在 ??????区间内. ???年 ??月份化纤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亿元,同比减少 ????,该行业平均产销率 ?????. ???年 ??月份服装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亿元,同比增加 ????,增速回落 ??个百分点,产销率略有下降. .出口持续下降,面临贸易争端可能性加大. ??月份纺织行业出口额为 ???亿美元,同比下降 ????,同时中国纺织品在美国、欧盟以及日本这三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市场份额却持续上升,使得纺织行业出口与欧美经济体的风险捆绑更为牢固,面临的贸易争端将越来越密集. .行业效益有所提升,利润增长稳定性欠佳. ?年 ??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亿元,同比增长 ?????.其中:化纤行业效益好转明显, ???年 ??月实现利润总额 ????亿元,同比增加 ?????,化纤行业利润上升主要得益于下半年化纤产品价格大幅反弹,但化纤行业收入总额同比仍呈下降趋势. .行业亏损未得到明显改善. ?年三个子行业亏损额均有不同程度减少,但纺织业和纺织服装业亏损企业数仍呈上升趋势.化纤行业 ??月亏损面及亏损深度

影响产品质量的六大因素是什么

影响产品质量的六大因素就是什么? 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线,今天的质量就就是明天的市场。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随着质量管理的不断发展,质量管理由以前的重在结果转变为目前的重在预防,要变“事后把关”为“事前预防”,变管理结果为管理因素。因此在实施质量管理时要从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入手,进行预防管理。纵观整个生产过程,造成产品质量波动的原因主要有6个因素,即:人、机(机器设备)、料(材料)、法(方法)、测(测量)、环(环境)这六大因素。下面对这六个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进行简单的介绍与说明。 造成产品质量波动的6个因素: a)人: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 b) 机器:机器设备、工具的精度与维护保养状况等; c) 材料: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与化学性能等; d) 方法:这里包括加工工艺、工装选择、操作规程等; e) 测量:测量时采取的方法就是否标准、正确; f) 环境:工作场地的温度、湿度、照明与清洁条件等。 各因素的分析及主要预防控制措施: 1、操作人员因素 凡就是操作人员起主导作用的工序所产生的缺陷,一般可以由操作人员控制。 造成操作误差的主要原因有: 1)质量意识差; 2)操作时粗心大意; 3)不遵守操作规程; 4)操作技能低、技术不熟练,以及由于工作简单重复而产生厌烦情绪等。 主要控制措施有: (1)加强“质量第一、用户第一、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质量意识教育,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 (2)编写明确详细的操作流程,加强工序专业培训,颁发操作合格证; (3)加强检验工作,适当增加检验的频次; (4)通过人员的适当调整,消除操作人员的厌烦情绪; (5)强化自我提高与自我改进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