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设计说明书

大气设计说明书
大气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大气污染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__水泥厂配料车间粉尘污染治理

程(课程)设计

学生学院_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_ 2010级环境工程(1)班

学号 3110007629

学生姓名葛蔚麒_________ _

指导教师___王玉洁______________ 2013年6月30日

目录

课程设计题目要求 (2)

一概述 (3)

二粉尘来源与危害 (3)

2.1水泥厂粉尘源 (3)

2.2水泥厂粉尘的特点 (4)

2.3水泥生产作业粉尘危害 (4)

三集气罩工艺计算 (5)

3.1集气罩的设计 (6)

3.2抽尘罩罩口断面速度的确定 (6)

3.3密闭罩中的最小负压值 (6)

3.4粉体设备的除尘抽风量选取 (6)

3.5总风量计算 (7)

四旋风除尘器的选型与计算 (7)

4.1旋风除尘器的分类 (7)

4.2旋风除尘器选型计算 (8)

4.3二级除尘器的选型设计及总除尘效率的计算 (10)

五除尘系统管道设计及其压力计算 (12)

5.1除尘管道系统设计 (12)

5.2管径和管道压力损失计算 (12)

5.3各管道计算管径和摩擦压力损失 (12)

5.4管道计算总表 (16)

5.5电机风机的选型 (17)

5.6排气筒 (17)

六总结 (17)

七参考文献 (17)

课程设计题目要求

水泥厂配料车间粉尘污染治理工程(课程)设计

1. 设计基础资料

●计量皮带宽度:450mm

●配料皮带宽度:700mm

●皮带转换落差:500mm

●设粉尘收集后,粉尘浓度为2000mg/m3,粉尘的粒径分布如下表.

2. 设计要求

●排放浓度小于50 mg/m3

●设计二级除尘系统,第一级为旋风除尘器,第二级为电除尘器或者袋式除尘器.

●计算旋风除尘器的分级除尘效率和除尘系统的总效率.

●选择风机和电机

●绘制除尘系统平面布置图

●绘制除尘系统立面布置图

●绘制除尘器(二个)本体结构图

●编制工艺设计说明书.

一. 概述

水泥是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它不仅广泛地使用于工业场所,也广泛地使用于居民生活区。水泥是粉状产品,是一种水硬性的胶凝材料。水泥的品种多达百余种,使用量最大使用面最广的是通用水泥,如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热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实际上是硅酸盐水泥及其派生的品种,掺各种混合材料的水泥。其中普通硅酸盐水混、矿渣硅酸盐水泥是我国水泥市场的主导产品水泥粉尘是指生产水泥的原料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水泥产品在均化、储运、包装、使用过程中飞扬在空气中的粉尘。

粉尘的性质包括粉尘的化学成分、粒径分布、密度、硬度、水硬性等水泥厂各种粉尘的化学成分与生产水泥的原材料、燃料的化学成分相同。以硅酸盐水泥为例,主要化学成分有SiO2、Al2O3、Fe2O3、CaO、MgO、K2O、Na2O、SO3等。粉尘吸水后易形成硬垢的称水硬性粉尘,水泥厂的熟料和水泥粉尘均为水硬性粉尘,生产水泥的原料主要是石灰质原料(石灰岩、泥灰岩等 )和粘土质原料(粘土、黄土页岩、砂岩等)。原料经破碎、粉磨、人窑煅烧、熟料粉磨等工序,几乎每道工序都产生粉尘生产出来的产品水泥是粉状的,在运输、包装等环节中又可产生大量扬尘。在水泥生料煅烧成熟料的过程中,由于燃料燃烧,原料在炉内运动及高温条件下进行物理化学反应等,产生大量含尘烟气。

二. 粉尘来源与危害

2.1水泥厂粉尘源

2.1.1破碎、运输及储存水泥厂的破碎机

按进料不同,可分为石灰石、石膏破碎机和熟料破碎机;按施工破坏力的不同,可分为冲击型和挤压型二种。其中冲击破碎机的产品粒度较细,进入除尘器的气体的含尘浓度远大于挤压式破碎机。由于破碎机工作时的冲击、挤压和摩擦等机械作用会产生部分热能使粉料温度上升,但上升不会太高。水泥厂运输原料的方式有皮带机、螺旋输送机和斗提机等。在下料点处会产生扬尘,尤其是大型斗提机,会在物料进口处产生较强的扬尘。原料储存有堆场和库存的方式,按原料种类可将储料库分为生料原料库、熟料库和水泥库等。当物料从储料库库顶的放料口进入的同时会带入气体,在库仓内形成正压而使粉尘外泄。

2.1.2烘干机

水泥厂采用的烘干方法,除自然烘干外,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粉磨过程中同时进行烘干,另一种是设置单独的烘干设备。国内水泥厂烘干设备一般有回转烘干机、立式烘干机、悬浮烘干机和流态烘干机而使用较为普遍的是回转烘干机。烘干设备排出的废气是水泥厂主要的粉尘排放源,尤其是粘土排放系统。其它需烘干的物料还有页岩、矿渣、钢渣和煤等,烘不同的物料所产生的烟气特性有所不同。

2.1.3磨机

磨机废气排放主要用于磨机内的通风,水泥厂的磨机包括生料磨、矿(钢)渣磨、水泥磨和煤磨等磨机消耗的能量大部分转化成热能使原料中的水分在粉磨过程中蒸发。当进磨物料水分高于2时,必须采用烘干兼粉磨工艺。如生料磨和煤磨,不带烘干的生料磨有钢渣磨等,

绝大部分水泥厂的旋窑是以煤粉作燃料,而煤粉气体颗粒较小,且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

2.1.4立窑

立窑采用的是半于法生产技术。由于各厂的原料、配料和煅烧方式 (分明火、浅、暗火和深暗火)不同,使立窑烟气的含尘浓度,含湿量,废气温度等工况条件变化很大。废气的成分也较复杂,立窑窑面湿料层的厚度直接影响立窑烟气的温度和含尘浓度深暗火操作时,湿料层厚度达1000 mm 以上,通过湿料层的吸热和过滤作用,烟气的温度降低(一般都低于50℃),含尘浓度也降低 (5 g/m左右);明火操作时,废气温度达 250℃以上,含尘浓度超过 2g/m ,暗火操作则介于二者之间。

2.2 水泥厂粉尘的特点

●烘干物料产生的烟气烘不同物料所产生的烟气的特性有所不同,但一般含尘浓度比较

高,含湿量大且波动范围大,露点温度高,正常情况下废气温度较低,废气中粉尘粒径范围宽且有一定的腐蚀性。

●粉磨产生的废气生料磨废气中的含湿量因各厂工艺不同区别较大,水泥磨人磨物料都是

干料,其排风含湿量低,一般无结露危险,粉尘粒径较小。

●立窑烟气的治理难度是其烟气的“湿、蚀、变”的特殊工况。“湿”指烟气含湿量大,

露点温度高,酸露点温度更高;“蚀”指含腐蚀性烟气,尤其是添加复合矿化剂后氟酸的腐蚀尤为强烈;“变”指废气量、含尘量、温度、湿度和粉尘比电阻值等参数随工艺操作条件的频繁变化而波动范围较大。

●干法旋窑窑头、窑尾的烟气干法旋窑窑头(冷却机)的烟气主要为冷却熟料的废气,具有

颗粒粗且干燥,温度高且波动大,粉尘浓度一般较小的特点。干法旋窑窑尾烟气的特点是烟气量大,温度高,粉尘浓度高,粉尘细而粘、比电阻值高且含有酸碱氧化物等腐蚀性烟气。窑单体操作与窑磨联合操作相互转换时,进入除尘器烟尘的工况变化较大。

2.3水泥生产作业粉尘危害

粉尘是能在空气中浮游的固体微粒。由于粉尘的特殊性质、粒径的大小等因素,它对人体的危害很大。根据不同特性,粉尘可对机体引起各种损害。如可溶性有毒粉尘进入呼吸道后,能很快被吸收入血流,引起中毒;放射性粉尘,则可造成放射性损伤;某些硬质粉尘可损伤角膜及结膜,引起角膜混浊和结膜炎;粉尘堵塞皮脂腺和机械性刺激皮肤时,可引起粉刺、毛囊炎、脓皮病及皮肤皲裂等;粉尘进入外耳道混在皮脂中,可形成耳垢等。而且化学性质不同程度地在体内参与和干扰生化过程的程度和速度,一般的粉尘进入人体肺后,可能引起尘肺病,如硅、石棉、炭黑等。粉尘还对工业生产也有极大的影响。降低产品质量和机器工作精度、影响作业环境的能见度,有些粉尘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生爆炸。而且浓度超标的粉尘排放到大气中也造成环境污染,所以,除尘是很有必要的。再者,生产工作的环境内,存在工作人员是必要的,而由于物料破碎过程、振动筛的剪切压缩的尘化作用、物料在落到皮带上的运动诱导空气的尘化作用,在车间里产生粉尘并使得粉尘悬浮在空中或在空气中运动,这大大增加了粉尘的危害性。为了控制粉尘,减小其危害,提高车间的工作环境,有必要在车间内设置通风除尘系统进行除尘,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后再进行排放。

水泥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Ⅲ级的占调查工种的50%,危害程度最高的Ⅳ级,显示水泥生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大。接尘作业工人尘肺和慢性上呼吸道炎发病率高,水泥作业工人的慢性上呼吸道炎发病率较高,尘肺病是粉尘危害最严重的后果。立窑水泥生产接尘作业工人的尘肺患病率较高,尘肺病种有矽肺,也有水泥尘肺。矽肺主要发生在粉尘游离二氧化硅较高的生料、原料工种、水泥尘肺则发生在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低的制成、煅烧工种,

两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可见水泥生产性粉尘是否引起尘肺,并不完全取决于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而与粉尘浓度、接尘作业时间、接尘作业时肺总通气量既粉尘作业危害程度级别有关。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可以影响尘肺的病理改变,吸入的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高,患者胸片X线表现以矽结节为主类圆形影阴,吸入的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低,患者胸片X线表现则以不规则形影阴为主。

通过对水泥生产企业进行的劳动卫生学、职业性健康检查、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等内容调查研究,显示水泥生产作业的粉尘危害严重,呈“三高”趋势既粉尘浓度高,粉尘作业危害程度级别高,尘肺患病率高。水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尘肺,既有矽肺也有水泥尘肺,表明水泥生产性粉尘引起尘肺与粉尘浓度、接尘作业时间、接尘作业时间肺总通气量等因素有关。提示防治生产性粉尘危害不但要降低生产场所粉尘浓度,还要减少工人的接尘作业时间,降低劳动强度,这样才能更有效预防水泥生产性粉尘的危害。

三、集气罩工艺计算

3.1集气罩的设计

3.1.1破碎机集气罩

为了防止破碎机工作时粉尘向车间扩散,而危害工作人员和污染空气,密闭罩是将污染物的局部或整体密闭起来的一种集气罩,其作用原理是使污染的扩散限制在一个很小的密闭空间内,仅在必须流出的罩上开口缝隙处吸入若干室内空气,使罩内保持一定的负压,达到防止污染物向外排放的目的。密闭罩的特点是,与其他类型集气罩相比,所需排风量最小,控制效果最好,且不受室内横向气流的干扰。

密闭罩的布置要求如下:

①尽可能将污染源密闭,以隔断污染气流与室内二次气流的联系,防止污染物随室内气流扩

散。

②密闭罩内应保持一定的均匀负压,避免污染物从罩上缝隙外溢,要合理的组织罩内气流和

正确地选择吸风点位置。

③吸风点位置不宜设在物料集中地点,避免把大量物料吸入净化系统。

④设计密闭罩,应不妨碍工艺生产操作。

根据破碎机密闭罩的经验数据,

一破采用颚式破碎机,设其规格为:900*1200,其上部加料口收尘风量Q为3000m3/h,其密闭罩的规格为ф1200*1400。

二破采用立轴式破碎机,设其规格为ф1000*1500(H),其密闭罩规格可定为ф1200*1600(H)。

3.1.2运输带集气罩

由于设备的配制、物料性质及生产操作条件不同,粉尘散发的情况也不一致,因而密闭方法应根据具体的生产条件采用适当的密闭型式。

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该产尘点为带式传送输送机的落料点,所以选择局部密闭罩。

局部密闭罩是在设备的产尘处采取局部密封并就地排除粉尘的密闭罩。特点是装设密闭罩的地点不常检修,检修时一般要把整个密闭罩全部拆卸下来。

形式如下图所示:

局部密闭罩

3.2抽尘罩罩口断面速度的确定

抽尘罩罩口的断面速度建议采用数据[4]:

●在粗破碎工段小于或等于3.0 m/s ,一般取1.5~2.5 m/s ;

●在中、细破碎工段小于或等于 2.5 m/s ,一般取 0.6~2 m/s ;

●处理粉状物料时一般小于或等于 0.5 m/s 。

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该产尘的带式传送输送机为生料,属于中、细破碎工段,取 1.0 m/s

3.3 密闭罩中的最小负压值

密闭罩中最适当的负压如下[4]

块状物料单层罩为 10~15 Pa ,双层罩为 6~8 Pa 。

粒状物料单层罩为 9~10 Pa ,双层罩为 6~8 Pa 。

粉末状物料一般采用双层罩,建议负压值为 5~6 Pa

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选择局部密闭罩后,上部罩最小负压值△P=5 Pa ,下部罩最小负压值△P=8 Pa 。

3.4粉体设备的除尘抽风量选取

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计量皮带宽度: 450 mm ,配料皮带宽度: 700 mm ,皮带转换落差: 500 mm 。

⑴由计量皮带落到配料皮带:取胶带机宽度B=500 mm ,溜槽倾角为90°,落差高度为

500 mm ,得溜槽末端的物料速度为5.6 m/s 。

⑵由配料皮带落到生料提升机:取胶带机宽度B=800 mm ,溜槽倾角为90°,落差高度为

500 mm ,得溜槽末端的物料速度为6.4 m/s 。

3.4.2 密闭罩抽风量

由溜槽末端物料速度可查得密闭罩抽风量

⑴由末端速度为5.6 m/s ,输送机宽度为 500 mm ,取末端速度为6.0 m/s ,宽度为500

mm ,查表得诱导空气量 Q1=500 m3/h ,吸入空气量Q2=1700 m3/h 。即单个除尘抽风量Q1+Q2=500+1700=2300 m3/h 。

3.5 总风量计算

3.5.1破碎机的密闭罩的风量计算:

一破破碎机风量计算:

由参考书《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查得,规格为900*1200的颚式破碎机破碎的上部加料口收尘风量Q=2000m3/h,下部下料口收尘风量Q=1000m3/h。则一破的风量Q=3000m3/h

二破破碎机的风量计算:

根据经验所得:吸风断面风速0.5~1m/s,对密闭罩取0.6m/s

面积:A=3.14×D2/4=3.14×1.42/4=1.54m2

吸风量:Q=0.5×A=0.5×1.54=0.77m3/s=2772m3/h

根据经验所得,当物料落差<1.5m时,该规格的破碎机收尘风量为2000~3000符合要求

3.5.2总的风量计算

总抽风量Q3=2300×6+2772×2+3000*2=25344m3/h =7.04m3/s

四、旋风除尘器的选型与计算

4.1旋风除尘器的分类

气流在做旋转运动时,气流中的粉尘颗粒会因受离心力的作用从气流中分离出来。利用离心力进行除尘的设备称为旋风除尘器,也叫旋风分离器。旋风除尘器可以捕集粒径为5 um 以上的粉尘,允许最高进口含尘质量浓度为1000g/m3,最高温度450℃,进口气流速度15~25m/s,阻力损失588~1960Pa ,除尘效率50%~90%。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安装容易和维护管理方便、造价和运行费用低、占地面积小等特点。

4.2旋风除尘器选型计算

已知条件:处理风量:25344 m3/h 、粉尘浓度 2000 mg/m3 。

4.2.1 旋风除尘器的直径[5]

5.02826/)

=(p v o Q D ν o D -旋风除尘器直径,m v Q -除尘器处理风量,m3/h

p ν-除尘器筒体净空截面平均速度,m/s ,一般取2.5~4.0 m/s 本设计中取p ν=3.0 m/s 。 得:D0=(25344/(2826×3)0.5=1.73m

4.2.2 进口截面积[3]

1

v Q bh A =

= Q -旋风除尘器处理烟气量,m3/s 。

得:A=bh= 25344/(3600*15)= 0.47m2

4.2.3旋风分离机的选型

根据计算所得的风量与直径,选用扩大的XLP/B 型旋风除尘器,型号为CLP/B-20.0,具体尺

4.2.4旋风除尘器的压力损失[3]

212

1

v p ξρ=

? ρ-气体的密度,kg/m3

v 1-气体入口速度,m/s ,若没有提供允许的压力损失数据,一般取进口气速为12~25

m/s 。本设计中取为15 m/s

ξ-局部阻力系数 。本设计中取ξ=5.8 。

水泥生料粉真密度为2.76 g/cm3 常压常温下空气密度为1.205kg/m3 所以烟尘的密度为3

/225.102.0205.1276002.01m kg =+???

? ??-=ρ 得:压力损失Pa p 80015225.18.52

1

2=??=

?

4.2.5 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3] 4.2.

5.1 涡流指数

()

[

]

3

.014

.028367.011??

? ???--=T D n D -旋风除尘器直径,m ;

T -气体的温度,K 。本设计中取为常温T =293 K 。 得:涡流指数n=1-[1-0.67*(1.73)0.14]*(293/283)0.3 n=0.734

4.2.

5.2 气流在交界面上的切向速度

常数=n t R v

排出筒直径:de=0.4*D=0.4*2m=0.8m

取内外涡旋交界圆柱的直径d0=0.7de=0.7*0.8=0.56 得:切向速度vr0=15*[1.73/(0.7*0.8)]0.734=37.8m/s

4.2.

5.3 外涡旋气流得平均径向速度 r0=1/2 d0=0.28

Vr=Q/(2*3.14*r0*ho)=7.04/(2*3.14*r0*h0)=7.04/(2*3.14*0.28*4.6)=1.13m/s

4.2.

5.4 分级粒径

dc=[18uVro/pp Vr2]1/2=[18*1.81*10-5*1.13*0.28/2760*37.82]1/2= 5.113*10-6

得:粒径小于10 um 的粒子分级效率为:

N10=1-exp[-0.6931*(dp/dc)1/n+1]=1-exp[-0.6931*(10/5.113)1/(1+0.734)]= 0.6464 同理可得其他粒径的效率:

4.3 二级除尘器的选型设计及总除尘效率的计算 4.3.1二级除尘器的选型设计

第二级除尘器的粉尘进口浓度=2000*(1-78.041%)=439.18mg/m3 第二级除尘器的粉尘出口浓度应小于50mg/m3,

则第二级除尘器的最小除尘效率为:n2=(439.18-50)*100%/439.18=88.62%

4.3.2比集尘表面积的确定

本设计中采用槽行阳极形式,取烟气流速为0.8m/s。

有效驱进速度,取为0.08m/s

4.3.3电除尘器的有效截面积

S=QW/V=25344/(0.8*3600)=10.4m2

4.3.4电除尘器的选型

由以上数据可知,选择CAPK-10/2 电除尘器。

4.3.5总除尘效率的计算

总除尘效率为:n总=1-(1-78.041%)(1-99.5%)=99.9% 因此,经过二级除尘后,废气的排放浓度小于50mg/m3

五.除尘系统管道设计及管道压力损失计算

5.1 除尘系统管道设计

5.2 管径和管道压力损失计算

管道计算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管道直径和系统压力损失,并由系统的中风量和中压力的损失选择适当的风机和电机。

本设计中全部管道使用无缝钢管,令垂直管道最低速度为14m/s,倾斜管道为16m/s,水平管道为18m/s,含煤气体20m/s

5.3各管道计算管径和摩擦压力损失 H1F1、H2F2:

H1F1=H2F2=L=5.5m,根据一级破碎机密闭罩设计上部风量Q1=2000m3/h ,取风速V=14m/s ,由《全国通用通风管道计算表》可查得:外径D=280mm,单位摩擦阻力Rm=0.802mm 水柱/m=7.86pa/m,动压为117.7pa/m

则摩擦压力损失,根据课本P.536,公式14-1得: △ P=L λ/d ρv2/2=LRm=5.5*0.802=43.2278pa

局部压力损失:

各管件局部压损系数为:集气罩ξ=0.19,90°弯头ξ=0.25,直流三通ξ=0.1(对应直通管动压的局部损失)

Σξ=0.19+0.25+0.1=0.54 △Pm=Σξρv2/2=63.557pa

A P2P3

B

C P4P5P6F1G1G2F2

I

D E J K L M

N

H1G1、H2G2:

H1G1= H2G2=L=2.5m, 根据二级破碎机密闭罩设计风量Q1=2772m3/h,取风速V=14m/s,由《全国通用通风管道计算表》可查得:外径D=280mm,单位摩擦阻力Rm=0.923mm水柱/m=7.86pa/m,动压为117.7pa/m

则摩擦压力损失,根据课本P.536,公式14-1得:

△P=Lλ/d ρv2/2=LRm=22.6135pa

局部压力损失:

Σξ=0.19+0.1=0.29

△Pm=Σξρv2/2=34.13242pa

EH1、EH2:

EH1=EH2=L=3.5m, 根据设计风量Q1=4772m3/h,取风速V=14m/s,由《全国通用通风管道计算表》可查得:外径D=360mm,单位摩擦阻力Rm=5.772pa/m,动压为117.7pa/m

则摩擦压力损失,根据课本P.536,公式14-1得:

△P=Lλ/d ρv2/2=LRm=20.202pa

局部压力损失:

Σξ=0.1

△Pm=Σξρv2/2=11.7698pa

ED:

ED=L=2.1m, 根据设计风量Q1=9544m3/h,取风速V=16m/s,由《全国通用通风管道计算表》可查得:外径D=500mm,单位摩擦阻力Rm=4.998pa/m,动压为153.66pa/m

则摩擦压力损失,根据课本P.536,公式14-1得:

△P=Lλ/d ρv2/2=LRm=10.5pa

局部压力损失:

Σξ=0.2

△Pm=Σξρv2/2=30.733pa

DI:

DI=L=2.1m, 根据设计风量Q1=15800m3/h,取风速V=18m/s,由《全国通用通风管道计算表》可查得:外径D=560mm,单位摩擦阻力Rm=5.4684pa/m,动压为194.53pa/m

则摩擦压力损失,根据课本P.536,公式14-1得:

△P=Lλ/d ρv2/2=LRm=11.483.2pa

局部压力损失:

Σξ=0.2

△Pm=Σξρv2/2=38.906pa

P1A:

P1A=L=2.7m, 根据设计风量Q1=2300m3/h,取风速V=16m/s,由《全国通用通风管道计算表》可查得:外径D=250mm,单位摩擦阻力Rm=11.662pa/m,动压为153.66pa/m

则摩擦压力损失,根据课本P.536,公式14-1得:

△P=Lλ/d ρv2/2=LRm=31.4874pa

局部压力损失:

Σξ=0.1

△Pm=Σξρv2/2=29.19616pa

AB:

AB=L=6.2m, 根据设计风量Q1=4600m3/h,取风速V=18m/s,由《全国通用通风管道计算表》可查得:外径D=320mm,单位摩擦阻力Rm=10.878pa/m,动压为194.53pa/m

则摩擦压力损失,根据课本P.536,公式14-1得:

△P=Lλ/d ρv2/2=LRm=67.4436pa

局部压力损失:

Σξ=0.1

△Pm=Σξρv2/2=19.456pa

BC:

BC=L=6.2m, 根据设计风量Q1=9200m3/h,取风速V=18m/s,由《全国通用通风管道计算表》可查得:外径D=450mm,单位摩擦阻力Rm=7.1344pa/m,动压为194.53pa/m

则摩擦压力损失,根据课本P.536,公式14-1得:

△P=Lλ/d ρv2/2=LRm=44.23pa

局部压力损失:

Σξ=0.1

△Pm=Σξρv2/2=19.453pa

CI:

CI=L=3.5m, 根据设计风量Q1=13800m3/h,取风速V=18m/s,由《全国通用通风管道计算表》可查得:外径D=560mm,单位摩擦阻力Rm5.4684pa/m,动压为194.53pa/m

则摩擦压力损失,根据课本P.536,公式14-1得:

△P=Lλ/d ρv2/2=LRm=21.873pa

局部压力损失:

△Pm=Σξρv2/2=19.453pa

F1I:

F1I=L=7.5m, 根据设计风量Q1=1000m3/h,取风速V=18m/s,由《全国通用通风管道计算表》可查得:外径D=160mm,单位摩擦阻力Rm=25.48pa/m,动压为194.53pa/m

则摩擦压力损失,根据课本P.536,公式14-1得:

△P=Lλ/d ρv2/2=LRm=191.1pa

局部压力损失:

Σξ=0.54

△Pm=Σξρv2/2=105.0462pa

JD:

JD=L=14m, 根据设计风量Q1=25344m3/h,取风速V=14m/s,由《全国通用通风管道计算表》可查得:外径D=900mm,单位摩擦阻力Rm=1.9012pa/m,动压为117.7pa/m

则摩擦压力损失,根据课本P.536,公式14-1得:

△P=Lλ/d ρv2/2=LRm=26.6168pa

局部压力损失:

Σξ=0.35

△Pm=Σξρv2/2=41.1943pa

KL:

KL=L=9m, 根据设计风量Q1=26611.2m3/h,取风速V=18m/s,由《全国通用通风管道计算表》可查得:外径D=800mm,单位摩擦阻力Rm=3.7926pa/m,动压为194.53pa/m

则摩擦压力损失,根据课本P.536,公式14-1得:

△P=Lλ/d ρv2/2=LRm=34.1334pa

局部压力损失:

Σξ=0.1

△Pm=Σξρv2/2=48.6325pa

MN:

MN=L=8.7m, 根据设计风量Q1= 27942m3/h,取风速V=18m/s,由《全国通用通风管道计算表》可查得:外径D=800mm,单位摩擦阻力Rm=3.9396pa/m,动压为194.53pa/m

则摩擦压力损失,根据课本P.536,公式14-1得:

△P=Lλ/d ρv2/2=LRm=34.2745pa

局部压力损失:

△Pm=Σξρv2/2=97.265pa

3.并联压力管道计算

H2F2=H1F1=43.2278+63.5569=106.785Pa

H2G2=H1G1=22.6135+34.1324=56.7459Pa

则: (106.785-56.7459)/106.185=47.1%>10%

节点压力不平衡,采用对H1G1,H2G2增设调压装置阻力圈,加阻力圈后压力增至:100.785Pa,则有:(106.785-100.785)/106.785=6%<10%

DE=30.733+10.4958=41.2286Pa

DI=11.48364+38.7328=50.38964Pa

则,(50.38964-41.2286)/50.38964=18.2%>10%

节点压力不平衡,采用对H1G1,H2G2增设调压装置阻力圈,加阻力圈后压力增至:48.2286Pa, 则:(50.38964-48.2286)/50.38964=4.2%<10%符合要求。

除尘系统总压力损失为:

106.7847+56.74592+31.9725+41.2285+50.38964+364.1014+86.8966+63.68628+41.3266+29 6.1462+67.8111+82.7659+131.5395=1421.395pa

则总压为1421.395pa

5.5电机风机的选型

5.5.1通风机风量

考虑到旋风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各有5%的漏风量,则系统总风量为:

L=1.1025L=1.1025*25344=26611.2m3/h

5.5.2风机风压

考虑安全问题和一些不可预料的情况,对该系统阻力*安全系数。则风压为Pf=1.15P=1.15*1421.395=1634.6 pa

电机的参数为:

5.6排气筒:

高度H=18m

直径:D=(4Q/3.14V)1/2=(25344*4/3.14/17/3600)1/2=800mm

选取D=800mm

六总结

本次的课程设计任务是水泥厂的粉尘治理。在设计的过程中,我首先需要根据破碎机的规格,粉尘的浓度,出口的浓度等设计的条件,求出处理的所需风量,压力损失,从各种各样的手册来选择除尘器,布置设计通风管道,以及它们的选型,所配置的通风机,电机到呢个。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我基本了解了做一个大气的详细的设计流程大概是怎样的一个设计流程。此外在要学会查阅设计手册的同时,还需要学会熟练地掌握CAD的具体应用于绘图,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让我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得更牢固。

七参考文献

1.水泥厂粉尘来源与除尘技术分析,彭春元许日昌文章编号:l673—9981(2008)O4

—0347一O

2.衡宓,立窑水泥厂袋式除尘器滤料的选择[J].煤矿环境保护,200O,l4(3):46—47

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郝吉明马广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除尘装置系统及设备设计选用手册,唐敬麟张禄虎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5.工业除尘设备-设计、制作、安装与管理,姜凤有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

6.水泥厂电除尘器应用技术,唐国山唐复磊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

7.GB/T 13201-91 (1991 年8月31日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 1992年6月1日实施)

8.《全国通用通风管道计算表》中国建筑出版社

9. 《环境工程设计手册》魏先勋,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多功能厅会议系统的设计说明

多功能厅会议系统 系统设计综述 本次设计的多功能会议厅作为该大厦一个重要的功能配套设施,各种设备、系统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建立一个功能完备、运行可靠的多功能会议厅系统是完全必要的。在一套多功能会议厅的系统设计方案中,良好的扩声效果和信息显示效果及简单的操作和维护是判断该多功能会议厅设计方案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根据业主方所提出的功能及技术要求,并基于我们以往的工作经验和我们对国外类似系统较为前沿的了解,我们对该多功能报告厅的会议扩声及显示系统进行了设计,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看,该方案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系统,在国应属同类系统的佼佼者,该方案具体的特色及特点如下: 系统设计的思路: 1、先进型原则——采用的系统应该是先进的、开放的体系结构,充分考虑系统使用中的科学性。 2、实用性原则——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把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作为第一设计要素进行考虑,采用集中控制的模式。 3、可扩充性、可维护性原则——要为系统以后的升级预留空间,系统维护是整个系统生命周期中所占比例最大的,要充分考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规性,对系统的维护可以在很短时间完成。 4、经济型原则——在保证系统先进、可靠和高性能价格比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设计达到最经济性的目的。 设备选型的原则: 1、选用国际知名的器材,以及有雄厚实力和绝对优秀技术支持能力的厂家、代理商,

以保证设计指标的实现和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2、基本上选用同类产品术最成熟、性能先进、使用可靠的产品型号,以保证器材和系统的先进性、成熟性。 3、选用高度智能化、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建立系统开放式的架构,以标准化和模块化为设计要求,既便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使用,又可保持系统较长时间的先进性。 系统设计 设计原则 1、功能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从实际需求出发,技术手段要具有先进性,但必须成熟。完成的系统必须具有完善的功能,而且具有完美的工艺水平,使功能性与观赏性能够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2、开放性和可靠性的统一: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兼容流行技术趋势,易于和现有网络系统和Internet连接。基础结构能够与多种数据通信媒介接口,支持多媒体技术,以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不断提供增值服务。尽量选用主流的工业产品以降低开发和应用过程中的风险,优选实力雄厚的先进厂商的名牌产品,以求长远的用户支持。 3、先进性和易操作、易维护的兼顾:在可能的财政预算围考虑率先采用国外业已成熟的先进技术和产品,以适应不断革新的趋势,并利于向更高水准的系统平台升级。系统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和管理接口,采用诸如菜单、按钮等直观的操作手段和面向目标的管理技术,掩盖软硬件的复杂性,为普通用户和管理用户提供方便性和灵活性 4、高性价比:在保证系统先进、功能完善的前提下,优先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国外技术与产品,尽量为用户节约投资,不浪费系统资源、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创新意识:在系统可靠、实用的基础上,必须对系统、功能进行设计上的创新,与时俱

机用虎钳设计说明书

机用虎钳说明书 1引言 虎钳是利用螺杆或其他机构使两钳口作相对移动而夹持工件的工具。一般由固定钳口和活动钳口,以及使活动钳口移动的传动机构组成。机用虎钳钳口宽而低,夹紧力大,精度要求高。机用虎钳有多种类型,按精度可分为普通型和精密型。精密型用于平面磨床、镗床等精加工机床。机用虎钳按结构还可分为带底座的回转式、不带底座的固定式和可倾斜式等。机用虎钳的活动钳口也有采用气动、液压或偏心凸轮来驱动快速夹紧的。用夹具装夹工件有下列优点: (1)能稳定地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用夹具装夹工件时,工件相对于刀具及机床的位置精度由夹具保证,不受工人技术水平的影响,使一批工件的加工精度趋于一致。 (2)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用夹具装夹工件方便、快速,工件不需要划线找正,可显著的减少辅助工时,提高劳动生产率;工件在夹具中装夹后提高了工件的刚性,因此可加大切削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使用多件、多工位装夹工件的夹具,并可使用高效夹紧机构,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 (3)能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 2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采用以项目导向,以工作任务驱动,以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点。同时本课程以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流程为主线,重构了课程的教学体系,重组了课程的教学内容,把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溶入到项目的制作之中,实现了“做中教、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较好地解决了学以致用,学好善用的问题。 3手绘零件图 通过读装配图,要了解一下内容。 ①装配图的性能,用途和工作原理。 ②各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和拆装顺序。 ③各零件的基本结构形状及作用。 手绘零件图分为:1拆图,2测量并计算比例,3根据比例手绘零件图。从老师发放的草图中测量其中零件在图形中的尺寸,在图形中有若干已经有尺寸的零件根据测量和图中给的尺寸计算所需的比例。国标规定的不利包括原值比例,放大比例,缩小比例三种比例三类。绘制图样时一般是,原值比例,1:1 放大比例,5:1或缩小比例。1:2或5:1 虽然绘制是是按比例绘制但是图样中的尺寸均应按机件的实际大小标注。 (1)概括了解,首先从标题栏中了解零件的名称,材料,画图比例等,并从看视图,大致了解该零件的结构特点和大小。 2分析表达方案,搞清楚视图间的关系,哪 个是主视图,哪些是基本视图。对于局部视图,斜视图,断面图及局部放大图等 非基本视图,要根据其标注找出它们的表达部位和投影方向。对于剖视图要搞清 楚其剖切位置,剖切面形式和剖开后的投影方向。3分析零件结构,想象整体形状, 在看懂视图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 并注意分析零件各个部分的功能。4分析尺寸,先分析零件长,宽,高三个方向上 的尺寸基准,搞清楚那些是主要基准和功能尺寸,然后从基准出发,找出各个组 成部分的定位尺寸和定型尺寸。5分析技术要求,对零件图上标注的表面粗糙度, 尺寸公差,行为公差,热处理等要逐项识读,明确主要加工面,以便确定合理的 加工方法。6综合归纳,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零件的形状,大小和技术要求进行 综和归纳,形成一个清晰地认识。有条件时还应参考有关资料和图样,如产品说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静电除尘器

南京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题目锅炉烟气静电除尘器的设计 课程名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院(系、部、中心) 康尼学院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 K环境091 学生姓名朱盟翔 学号 0 设计地点文理楼A404 指导教师李乾军 设计起止时间:2012年5月7日至 2011 年5月18日 目录 烟气除尘系统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近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能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净化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二、设计原始资料 锅炉型号:SZL4-13型,共4台 设计耗煤量:600 kg/h (台) 排烟温度:160 ℃ 烟气密度(标准状态): kg/m3 空气过剩系数:α=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比例:18%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00 Pa 当地大气压力: kPa 冬季室外空气温度:-1℃ 空气含水(标准状态下)按m3

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 煤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值: C ar =68% H ar =% S ar =% O ar =6% N ar =1% W ar =4% A ar =16% V ar =14% 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l3271-201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 烟尘浓度排放标淮(标准状态下):30mg/m 3 二氧化硫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200mg/m 3。 基准氧含量按6%计算。 净化系统布置场地如图1所示的锅炉房北侧15m 以内。 图1. 锅炉房平面布置图 图 2. 图1的剖面图 三、设计内容 (1) 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2) 净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确定。 (3) 除尘器的比较和选样:确定除尘器类型、型号及规格,并确定其主要运行参数。

布袋除尘器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题目:车间布袋除尘系统设计 学院:环化学院系:环境工程系 专业班级:环工121班 学号:5802112002 学生姓名:杨强 起讫日期:2015-06-29——2015-07-03 指导教师:李丹职称: 学院审核(签名): 审核日期:

目录 一、概述 (3) 1、大气污染的概念 (3) 2、大气污染的分类 (3) 3、大气污染的危害 (3) 4、治理大气污染的必要性 (4) 5、除尘的必要性 (4) 二、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5) 1、设计目的 (5) 2、设计任务 (5) 3、设计课题与有关数据 (5) 4、局部排气通风系统的组成 (6) 5、管道设计的原则 (7) 三、袋式除尘器除尘方式的选取与布置 (8) 1、袋式除尘器的原理 (8) 2、袋式除尘器的优点 (9) 3、袋式除尘器的缺点 (10) 4、袋式除尘器方案设计 (10) 4.1进气方式的确定 (10) 4.2进气过滤方式的确定 (11) 4.3滤料的确定 (11) 四、集气罩的设计 (11) 1、控制点控制速度Vx的确定 (11) 2、集气罩排风量、尺寸的确定; (12) 3、集气罩设计小结 (13) 五.袋式除尘器设计计算 (13) 1、过滤面积的确定 (13) 2、滤袋的排列和平面布置的确定 (13) 2.1滤袋长度的确定 (13) 2.2滤袋的排列与间距 (13) 3、清灰装置的确定及计算 (14) 4、灰斗高度的确定 (16) 5、袋式除尘器压力损失的计算 (16) 六、管道设计及风机选择 (17) 1、管道的初步设计及压损的确定; (17) 2、选择风机和电机 (23) 七、主要参考资料 (24)

视频会议系统设计说明

视频会议室 AV智能交互式系统 可行性报告 目录 一、项目概述 (3) 二、项目说明 (4) (一)项目内容 (4) (二)系统需求 (5) (三)交互式系统介绍 (6) 3.1.管理系统平台概述: (8) 3.2.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总控和分控处理系统: (8)

3.3.基于网络的交互式系统优点: (8) 3.4.系统实现的功能: (9) 三、设计原则 (11) 四、系统介绍 (12) 4.1设计思路 (13) 4.2会议室介绍 (13) 4.2.1房间功能 (13) 4.2.2音频系统介绍 (14) 4.2.3智能控制系统介绍 (15) 五、系统设计特点: (16) 六、系统界面: (17) 七、产品设备介绍 (20) 7.1音箱 (20) ABS108 (20) 7.2 功率放大器 (21) MP2380 (21) 7.3 音源及周边 (21) TL-Z3基础讨论主控机 (21) TL-VX4200/VD4200主席单元/代表单元 (23) AV智能管理中心——AV2000M (24) TCP/IP网络继电器箱IP-10E (27) TCP/IP控制电源时序器MEP1000 (28)

10寸触控屏Conet-P10 (29) 附件1:企业质保体系及实施 (30) 附件2:企业工程案例 (33) 附件4:图纸 (49)

一、项目概述 本项目主要针对********多媒体智能交互式视频会议系统进行设计,系统建设目标,要求满足相关功能需求,系统建设将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标准,遵守“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总体建设目标,保证系统建设遵守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先进性、实用性、可持续发展性、易管理维护性、开放性和舒适性等原则目标。 **********设备配备采用智能化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会议室是开会交流、形成决议的重要场所,因此会议室的设计合理性决定了会议图像及音频的质量,也直接影响了开会的效果。一个多媒体智能会议室除了要满足传统的会议要求外,还应具有高雅格调和优美音质及清晰的图像,并且应该具备操作简易、运行可靠、高度智能化的功能。

台式虎钳创新设计说明书

XX联合大学迁安学院机械创新设计 说明书 项目名称:台式虎钳创新设计 项目主持人: 项目参与人: 部门(班级): 联系电话: 迁安学院机电系制

摘要 面对现在钳工在使用虎钳时夹紧球体、圆柱体、多棱柱时所遇到的困难,(难以固定或容易蹦出)。为此,设计一种虎钳在遇到上述问题时,能够很好的固定球体、圆柱体、多棱柱并且防止工件蹦出伤到人。 该虎钳采用多功能模块化设计,结构是由钳体、底座、导螺母、丝杠、钳口体等组成。活动钳身通过导轨与固定钳身的导轨作滑动配合。丝杠装在活动钳身上,可以旋转,但不能轴向移动,并与安装在固定钳身内的丝杠螺母配合。当摇动手柄使丝杠旋转,就可以带动活动钳身相对于固定钳身作轴向移动,起夹紧或放松的作用。弹簧借助挡圈和开口销固定在丝杠上,其作用是当放松丝杠时,可使活动钳身及时地退出。在固定钳身和活动钳身上,各装有钢制钳口,并用螺钉固定。钳口的工作面上制有交叉的网纹,还有四个开合弧形模块,使平面、球形、多棱柱、圆柱体工件夹紧后不易产生滑动、转动、翻转。钳口经过热处理淬硬,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四个开合模块有强度较大且耐磨的金属材料组成。固定钳身装在转座上,并能绕转座轴心线转动,当转到要求的方向时,扳动夹紧手柄使夹紧螺钉旋紧,便可在夹紧盘的作用下把钳身固紧。转座上有三个螺栓孔,用以与钳台固定。 关键词:钳工台式虎钳钳口弧形模块自动开合

目录 1引言 2项目研究背景 2.1探索台式虎钳现状分析-5- 2.2台式虎钳发展方向-5- 3台式虎钳结构设计 3.1基本设计方案-5- 3.2结构设计-5- 3.21一般常用虎钳结构 3.22现用虎钳实物图-6- 3.23现用虎钳钳口实物图及花纹图-7- 3.24C AD装配图-8- 3.25改装完成后的钳口图-8- 3.3多功能虎钳改装完成后的钳口护板图-9- 3.3 1C A D图-10- 3.4现用虎钳缺点和改装完成后的优点-11- 3.5虎钳设计完成后结构说明-12- 4.台式虎钳使用方法-12- 5.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3- 6.展望-13- 7.致谢 -14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范本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范本 1

1.袋式除尘器 1.1袋式除尘器的简介 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它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滤袋采用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当含尘气体进入袋式除尘器地,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落入灰斗,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经过滤料时,粉尘被阻留,使气体得到净化。一般新滤料的除尘效率是不够高的。滤料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筛滤、碰撞、滞留、扩散、静电等效应,滤袋表面积聚了一层粉尘,这层粉尘称为初层,在此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初层成了滤料的主要过滤层,依靠初层的作用,网孔较大的滤料也能获得较高的过滤效率。随着粉尘在滤料表面的积聚,除尘器的效率和阻力都相应的增加,当滤料两侧的压力差很大时,会把有些已附着在滤料上的细小尘粒挤压过去,使除尘器效率下降。另外,除尘器的阻力过高会使除尘系统的风量显著下降。因此,除尘器的阻力达到一定数值后,要及时清灰。清灰时不能破坏初层,以免效率下降。 袋式除尘器的结构图 1.2袋式除尘器的清灰方式主要有 (1)气体清灰:气体清灰是借助于高压气体或外部大气反吹滤袋, 以清除滤袋上的积灰。气体清灰包括脉冲喷吹清灰、反吹风清灰 2

和反吸风清灰。 (2 )机械振打清灰:分顶部振打清灰和中部振打清灰(均对滤袋而言),是借助于机械振打装置周期性的轮流振打各排滤袋,以清除滤袋上的积灰。 (3 )人工敲打:是用人工拍打每个滤袋,以清除滤袋上的积灰。 1.3袋式除尘器的分类 (1 )按滤袋的形状分为:扁形袋(梯形及平板形)和圆形袋(圆筒形)。 (2 )按进出风方式分为:下进风上出风及上进风下出风和直流式(只限于板状扁袋)。 (3 )按袋的过滤方式分为:外滤式及内滤式。 滤料用纤维,有棉纤维、毛纤维、合成纤维以及玻璃纤维等,不同纤维织成的滤料具有不同性能。常见的滤料有208或901涤轮绒布,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120℃,经过硅硐树脂处理的玻璃纤维滤袋,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250℃,棉毛织物一般适用于没有腐蚀性;温度在80-90℃以下含尘气体。 1.4袋式除尘器的优点 (1 )除尘效率高,可捕集粒径大于0.3微米的细小粉尘,除尘效率可达99%以上。 (2 )使用灵活,处理风量可由每小时数百立方米到每小时数十万立方米,能够作为直接设于室内,机床附近的小型机组,也可作成 3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Microsoft Word

云南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名称 设计题目 设计时间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概述 (3) 二.设计数据及任务 (6) 三.袋式除尘器的选型计算 (9) 四.主要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概述 布袋除尘器采用二通阀或三通阀逐室切换,形成逆向气流,迫使滤袋形成缩瘪和鼓胀过程(或缩瘪、鼓胀、沉降三过程),从而清除滤袋迎尘面上的粉尘。在必要时配用吹风机以增加清灰气流,或采用移动(水平或旋转)喷咀,将高压风机提供的逆向气流吹向滤袋,清除滤袋迎尘面上的粉尘。 逆气流反吹袋式除尘器是利用逆流气体从滤袋上清除粉尘的袋式除尘装置。有反吹风和反吸风两种形式。脉冲喷吹式和气环反吹风式实质上也属于逆气流清灰类型。清灰时要关闭正常的含尘气流,开启逆气流进行反吹风,此时滤袋变形,积附在滤袋内表面的粉尘曾破坏、脱落,通过花板落入灰斗。滤袋内安装支撑环以防止滤袋完全被压瘪。清灰周期0.5—3小时,清灰时间3-5分钟。反吹式的吸气时间约为10-20秒,视气体的含尘浓度、粉尘及滤料特性等因素而定。过滤速度通常为0.5-1.2m/分钟,相应的压力损失为1000-1500Pa。 逆气流反吹式袋式除尘器结构简单,清灰效果好,维修方便,对滤袋损伤小,适用于玻璃纤维滤袋。逆向气流清灰的方法,既应用于大、中型袋式除尘器,还可与振动清灰方法并用。振动使滤袋粉尘疏松,逆向气流使滤袋粉尘剥离,有利于提高清灰效果。切换阀、移动喷咀一般由除尘器厂与主机一起提供。反吹风机可在通风机产品中自选。逆气流清灰的控制有以下几种方法。

会议系统设计方案设计

视频会议室系统技术方案 2020年7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综述 (4) 1.1项目背景 (4) 1.2设计依据 (4) 1.3功能需求 (5) 1.4设计原则 (6) 1.4.1、稳定性、可靠性原则 (6) 1.4.2、先进性、易操作性原则 (7) 1.4.3、可扩展性、易维护性原则 (7) 第二章功能设计说明 (9) 2.1设计概述 (9) 2.2系统功能分析 (9) 2.2.1领导会议室 (9) 2.2.2大会议室 (10) 第三章系统设计分析 (11) 3.1领导会议室 (11) 3.1.1系统概述 (11) 3.1.2系统功能要求 (11) 3.1.3设备的选型原则 (12) 3.1.4扬声器布置方式 (12) 3.2分会场大会议室 (13) 3.2.1系统概述 (13) 3.2.2系统功能要求 (13) 3.3.3系统选型原则 (14) 3.2.4扬声器布置方式 (14) 第四章灯光设计规及建议 (15)

4.1会议室照度 (15) 4.2会议室布局 (15) 4.3色温的概念 (15) 第五章主要产品技术参数 (17) 5.1音频设备 (17) 5.2视频设备 (23) 5.3集中控制设备 (26) 5.4ISC一体化中心 (29)

第一章项目综述 1.1项目背景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成熟,音频技术,视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崛起,三者在视频会议系统中呈现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趋势,随着社会信息加速推进,信息化交流也是越来越频繁,因此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使用率也在不断的提高,为各企业单位带来了交流沟通环境和便捷的操作环境,为此视频多媒体会议系统建设是信息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信息基础设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科技的进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模块化,大规模集成化系统已经进入到了各个领域,未来智能化,人性化,现代化的智能建筑和智能设施,也会陆续进入各个不同的领域,贵公司信息化会议系统也不例外。 我们此次的设计是根据贵公司所提出来的应用需求,再结合我们以往同类项目的工作经验,依据现有的国家标准、规,并参照国际上通用规进行的。 1.2设计依据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GB50339-2003) 《民用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工程技术规》(GB50198-84)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7401-87) 《通用用电设备设计规》(GB50055-9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JGJ/T16-92)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GB50371-2006) 《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法》(SJ2112-82)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设备的安全》(GB4943-95) 《软件工程国家标准》(GTB856)

多功能机用虎钳设计说明书模板

摘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力越来越大,各个企业都在通过先进的技术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对于机械行业而言拥有新的机床技术和新型的夹具就显的尤为重要。而我设计的这种多功能机用虎钳正符合这一点。从多功能机用虎钳的优点我们看出:新型铣床夹具既适合于频繁更换毛坯尺寸的场合,也适合于毛坯形状不同的场合和批量生产的场合,其通用性较高,在确保使用的前提下,大大的提高了加工效率,增大了生产率。因此在机械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下,必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论文基于铣床常用的夹具平口钳设计了一种多功能机用虎钳。该多功能机用虎钳设计了V形钳口板,扩大了虎钳的夹持范围。V形钳口板上设计了锥度比例为1:4的燕尾槽,可实现快速更换钳口的功能。还设计了定位块安装在固定钳身上,在批量生产同一种零件时,无需重复对刀,即可利用定位块找正工件,大大提高了装夹零件的效率。此外将传动螺杆设计为双线螺杆,在有效夹持范围内装夹工件的速度提高一倍。还对关键零件进行了结构设计和强度校核,以保证多功能机用虎钳工作的可靠性。 关键词:夹具 V形钳口燕尾槽定位块

目录 摘要 (1) 目录 (2) 1.1课题背景、意义及目的 (3) 1.2国内外发展状况 (3) 1.3机床夹具发展趋势 (4) 1.4本文主要内容 (4) 第2章多功能机用虎钳的工艺分析与设计 (5) 2.1 多功能机用虎钳的设计方案 (5) 2.2 多功能机用虎钳的工作原理 (5) 2.2.1 夹具结构及工作原理 (5) 2.2.2 V形钳口板的结构及原理 (7) 2.2.3 定位块结构及原理 (10) 第3章多功能机用虎钳关键零件的设计和强度校核 (11) 3.1 多功能机用虎钳关键零件的材料选择 (11) 3.3 螺栓的设计和强度校核 (15) 3.4 紧固螺钉的设计和强度校核 (16) 3.5 固定钳身的结构设计 (18) 毕业设计总结 (18)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本科《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说明书 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 一、设计任务 广东九江俊业家具厂生产时会进行喷漆流程,喷漆时,作业场所有大量的漆雾产生,而且苯浓度相当高,对喷漆工人危害极大,如果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对车间及厂区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改善车间及周边区域大气环境状况,受实木家具厂委托,对喷漆车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苯类有机废气进行整套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使得上述车间排放含有VOC的气体经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减少其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提高企业的环保形象。 二、公司资料 ?生产工艺 家具喷漆工艺主要包括基材破坏处理、素材处理、整体着色、填充剂、底漆、吐纳、着色、修色、二度底漆、画漆、抛光打蜡等工艺。主要采用的是水帘机喷漆方法。 而在喷漆工艺中,喷漆时涂料溶剂从涂料中挥发出来,形成油漆工艺最主要的污染物——“漆雾”的主要成分之一。家具喷漆中一般采用含苯烃类溶剂,苯为剧毒溶剂,少量吸入也会对人体造成长期的损害。 ?废气特点 废气排放量:17640m3/h, 废气组分为苯类有机物(苯、甲苯、二甲苯等)及少量醛类和醇类有机物, 有机物浓度日平均值:2000 mg/m3, 废气温度:当地气温 ?气象资料 气温: 年平均气温:22.2oC

冬季:13.5oC 夏季:29.1oC 大气压力: 冬季740mmHg(98.6×103Pa) 夏季718 mmHg(95.72×103Pa) ?喷漆室布置图 ? 三、设计原则 (1)综合考虑采用先进工艺、技术、设备、材料、投资经济性等因素,以较少的投资,取得较大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2)采用技术成熟、先进可靠的工艺和处理效果好的设备,确保环保设施运行正常; (3)按现有场地条件考虑设计,整个工程做到布局合理、占地空间小、外形结构美观、投资小等几项特点;

会议系统技术方案设计

4.14 多媒体会议系统 一、多媒体会议系统概述 本工程应具有可靠性、先进性以及一定的灵活性、扩展性,使之能够充分满足营运的需要,做到实用、够用、好用,并能满足业务扩展的需求,同时要求还应具备升级能力。主要设备采用数字化集成方案,同时亦应具有好的性能价格比,同时应遵守国家建设的有关规定和符合酒店管理公司的需求。 AV系统设计功能要满足会议、报告、研讨、庆典、展示、培训、小型演出、宴请、集会等功能,整个系统由扩声系统、视频显示、发言讨论、摄像系统、信号处理、集中控制、舞台灯光系统、远程视频会议、录像等子系统组成。 本项目AV系统应综合考虑具体环境、使用对象、使用方式、维护保养以及投资规模等因素,提供基本的布线扩展性和应用灵活性,具备适应多模式多变化的各种会议运行和高效会议管理的需求。 本项目AV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应保证关键系统和设备的不间断运行和系统安全性设计,具备适度超前性和扩展性,考虑到当前的应用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类无法预测的其它应用功能,整个系统必须充分考虑它的扩展能力。 二、工程技术规范和标准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 《厅堂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要求》JGGYJ125 《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法》SS2112-82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4959-1995;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BJ76-84;

《调音台基本特性测量方法》GB9003 《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50356-2005 《会议系统电及音频的性能要求》GB/T15381-1994 《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14197-93; 《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GB/T14476-93;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6-2010 《电子调光设备性能参数与测试方法》GB / T14218-93 《电子调光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 / T13582-92 《电子调光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GB / T15734-1995 《舞台灯具光学质量的测试与评价》WH-0204-1999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J67-2001 《电气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电气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灯光通用安全要求和试验》GB7000-86 《通风式灯具安全要求》GB7000 14-2000 《舞台灯光、电视、电影及摄影场所(室内外)》GB7000 15-2000 以上所列的主要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未能达到国际或国内最新标准时,投标方应使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选用的设备和材料符合最新颁布的国际、国内标准,并提供采用的国际、国内标准、规范和所应用的最新版本的有关技术依据资料 三、AV系统工程范围 本次AV系统工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功能区:

台式虎钳创新设计说明书

河北联合大学迁安学院机械创新设计 说明书 项目名称:台式虎钳创新设计 项目主持人:

项目参与人: 部门(班级): 联系电话: 迁安学院机电系制 摘要 面对现在钳工在使用虎钳时夹紧球体、圆柱体、多棱柱时所遇到的困难,(难以固定或容易蹦出)。为此,设计一种虎钳在遇到上述问题时,能够很好的固定球体、圆柱体、多棱柱并且防止工件蹦出伤到人。 该虎钳采用多功能模块化设计,结构是由钳体、底座、导螺母、丝杠、钳口体等组成。活动钳身通过导轨与固定钳身的导轨作滑动配合。丝杠装在活动钳身上,可以旋转,但不能轴向移动,并与安装在固定钳身内的丝杠螺母配合。当摇动手柄使丝杠旋转,就可以带动活动钳身相对于固定钳身作轴向移动,起夹紧或放松的作用。弹簧借助挡圈和开口销固定在丝杠上,其作用是当放松丝杠时,可使活动钳身及时地

退出。在固定钳身和活动钳身上,各装有钢制钳口,并用螺钉固定。钳口的工作面上制有交叉的网纹,还有四个开合弧形模块,使平面、球形、多棱柱、圆柱体工件夹紧后不易产 磨性;四个开合模块有强度较大且耐磨的金属材料组成。固定钳身装在转座上,并能绕转座轴心线转动,当转到要求的方向时,扳动夹紧手柄使夹紧螺钉旋紧,便可在夹紧盘的作用下把钳身固紧。转座上有三个螺栓孔,用以与钳台固定。 关键词:钳工台式虎钳钳口弧形模块自动开合

目录 1引言 2项目研究背景 2.1探索台式虎钳现状分析 -5- 2.2台式虎钳发展方向 -5- 3台式虎钳结构设计 3. 1基本设计方案 -5- 3. 2结构设计 -5-

3.21一般常用虎钳结构 3.22现用虎钳实物图 -6- 3.23现用虎钳钳口实物图及花纹图 -7- 3.24C AD装配图 -8- 3.25改装完成后的钳口图 -8- 3.3多功能虎钳改装完成后的钳口护板图 -9- 3.3 1C A D图 -10- 3.4现用虎钳缺点和改装完成后的优点 -11- 3.5虎钳设计完成后结构说明-12-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范文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

目录 1. 总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污染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工艺流程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常见除尘技术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除尘工艺流程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管道系统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工艺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旋风除尘器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袋式除尘器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管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1)管径的计算与实际速度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核算实际速度:v=4Q/(2 d )=14.154m/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管段长度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图1 除尘工艺流程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管道压力损失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管道保温及热补偿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风机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课程设计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实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实例 一、课程设计题目 某燃煤采暖锅炉烟气除尘系统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能课程所学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净化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通过设计,使学生了解工程设计的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三、设计原始资料 锅炉型号:SZL4-13型,共4台 设计耗煤量:600kg/h(台) 排烟温度:160℃ 烟气密度:1.34kg/Nm3 空气过剩系数: =1.4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比例:16%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00Pa 当地大气压力:97.86kPa 冬季室外空气温度:-1℃ 空气含水按0.01293kg/ Nm3 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 煤的工业分析值: Y C=68%,Y H=4%,Y S=1% ,Y O=5%, Y W=6%,Y A=15%,Y V=13% N=1%,Y 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 烟尘浓度排放标准:200mg/ Nm3 二氧化硫排放标准:900mg/ Nm3 净化系统布置场地为锅炉房北侧15m以。 四、设计计算

1.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1)理论空气量 () Y Y Y Y a O S H C Q 7.07.056.5867.176.4-++=' /kg)(m N 3 式中:Y C 、Y H 、Y S 、Y O 分别为煤中各元素所含的质量百分数。 ) /(97.6)05.07.001.07.004.056.568.0867.1(76.4'3kg m Q N a =?-?+?+??= (2)理论烟气量(设空气含湿量12.93g/m 3N ) Y a a Y Y Y Y s N Q Q W H S C Q 8.079.0016.024.12.11)375.0(867.1+'+'++++=' (m 3N /kg ) 式中:a Q '—理论空气量(m 3N /kg ) Y W —煤中水分所占质量百分数; Y N —N 元素在煤中所占质量百分数 /kg) (m 42.701.08.097.679.097.6016.006.024.104.02.11)01.0375.068.0(867.1'N 3=?+?+?+?+?+?+?=s Q (3)实际烟气量 a s s Q Q Q '-+'=)1(016.1α (m 3N /kg ) 式中:α —空气过量系数。 s Q '—理论烟气量(m 3N /kg ) a Q '—理论空气量(m 3N /kg ) 烟气流量Q 应以m 3N /h 计,因此。?=s Q Q 设计耗煤量 /h) (m 615060025.10/kg)(m 25.1097.6)14.1(016.142.7N 3N 3=?=?==?-?+=设计耗煤量s s Q Q Q (4) 烟气含尘浓度:

王贺枫大气污染设计说明书范文

王贺枫大气污染设 计说明书

第一章引言 1.1设计背景 对于现代的人民生活我们需要以享受和舒适为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要求也是随之增加.我们不再是以前那种有住就行的低标准,而是需要以人为本的观念来达到人们的满足.科技的发展和物质水平的提高必然在人住的方面也会得以体现.对于现代的建筑不论是室外还是室内,都有了一定得提高和改进. 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提高工厂内除尘设备的净化效率是促进生产和改进人民生活条件的重要措施之一。工厂除尘管道系统的规划、设计、制造和管理,应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安全可靠的要求,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 1.2 设计资料、参数及规定 1.2.1、设计题目:某炼铁厂450m3高炉供料系统除尘设计 1.2.2、设计原始资料: 1)工程概况: ①本工程为某炼铁厂450m3高炉供料系统除尘设计 ②高炉供料系统系统各胶带机转运产尘点,在工艺密闭的基础上,对粉尘加以控制,使经净化后的含尘气体,经烟囱排至

室外大气。 ③供料系统各转运点工艺流程如下:Z9转运站---地下储仓(两个产尘点) 2)设计参数 ①高炉供料系统胶带机的头尾部扬尘点设置除尘点,胶带宽B=500mm,带速为2.0m/s。 序 号 设备名称扬尘点位置 扬尘点数 量 扬尘点落差 m 同时工作点 1 Y9胶带机尾部+12.5(Z9转) 1 3.5 1 2 地下料仓 +10.93(Z8 转) 1 4.5 2 ②Z9转运站溜槽角α=90° ③主干管距地10.5米高,计算流速为16m/s。 ④空气密度ρ=1.2kg/m3,运动粘性系数ν=15.06×10-6m2/s, 重力加速度g=9.80665m/s2。 ⑤烟筒需高出周围建筑2倍。 ⑥粉尘粒径分布 1.3 设计要求 1)绘制管道布线图。

华为视频会议系统设计方案

华为视频会议系统设计方案 系统方案 工程概述 本方案的选型从技术成熟、用户需求和资金投入三方面考虑进行设计。 从现有产品技术成熟角度去看,视频会议产品的国际标准均已发展成熟,分别是H.320/H.323协议族,以H.323协议在IP环境下传输的方式为近期的发展主要趋势。各种方案均有成功案例。 视频会议用户的功能需求要得到的全面满足,需要从音频和视频两个方面入手,同时还需考虑主会场的环境因素,设备可移动性、接入方式的多样性、接入速率的差异和接入地点有无移动性几个方面能否满足需求。兼顾成本与效果,结合工作中的实际需要,电视会议网建成汇集图像、数据、语音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媒体传输系统,系统要具有设计合理、电路先进、设备优良、功能齐全、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 系统设计依据 1、国家标准: 《64~1920kbit/s会议电视系统进网技术要求》GB/T 15839-1995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5032-97 2、系统框架协议: ITU-T H.261:关于P X 64kbit/s视听业务的视频编解码器 ITU-T H.263:关于低码率通信的视频编解码 ITU-T H.264:关于高压缩比通信的视频编解码 ITU-T H.239:关于双视频流传递协议 ITU-T H.221:视听电信业务中的64~1920kbit/s信道的帧结构 ITU-T H.224:利用H.221的LSD/HSD/MLP信道单工应用的实时控制 ITU-T H.225:基于分组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呼叫信令与媒体流传输协议 ITU-T H.230:视听系统的帧同步控制和指示信号C&1 ITU-T H.231:用于2Mbit/s以下数字信道的视听系统多点控制单元 ITU-T H.242:关于建立使用2Mbit/s以下数字信道的视听终端间的通信系统 ITU-T H.243:利用2Mbit/s信道在2~3个以上的视听终端建立通信的方法 ITU-T H.245:多媒体通信控制协议 ITU-T H.246:支持H系列协议的多媒体终端之间的交互 ITU-T H.281:会议电视的远端摄像机控制规程 ITU-T H.320:窄带电视电话系统和终端设备 ITU-T H.323:基于不保证Qos的分组网络中多媒体业务的框架协议 ITU-T T.120:视频视听系统用户层数据协议 系统设计原则 1、先进性原则 ●系统必须严格遵循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国内通信行业的规范要求; ●需符合视频技术以及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并确保采用当前成熟的产品技术; ●所有的系统采用最先进的技术,确保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技术上不会落伍。

机用虎钳测绘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课程名称:《工程软件测绘》 小组成员:***(20090420121) ***(20090420122) ***(20090420124) &*&&(20090420125) 指导教师:……………… 题目名称:机用虎钳测绘 设计时间: 2012年6月 2012 年 06 月 21日

目录 一、任务及分工 (1) 二、进度表 (3) 三、课程设计过程 (3) (一)拆装与测绘 (4) (二)UG、CAD建模 (5) (三)装配与爆炸 (6) (四)绘制零件图 (7) (五)绘制装配图 (8) (六)参数化设计 (9) 四、本次课程设计的感受 (11) 附表: (11) 附图: (11) 主要参考文献: (13)

一、 任务 1.本次课程设计内容:机用虎钳的拆装、测绘、建模及工程图绘制。 2.机用虎钳简介 图1 各式各样的机用虎钳 机用虎钳是机械加工和钳工装配或维修所必备的辅助工具。主要由活动钳身、固定钳身、丝杆和底座4部分组成。丝杆起松紧作用。转式机用虎钳的钳体可在水平方向作360°旋转,并能在钳工操作所需位置固定。有些转式机用虎钳还可在垂直或水平方向作任意旋转。一般情况下,机用虎钳都带有便于锤打用的砧板。其规格用钳口宽度来表示,常用规格有100mm ,125mm ,150mm 等。 使用注意事项: (1)夹紧工件时要松紧适当,不得借助其他工具加力。

(2)强力作业时,应尽量使力朝向固定钳身。 (3)不许在滑动钳身和光滑平面上敲击作业。 (4)对丝杠、螺母等活动表面应经常清洗、润滑,以防生锈。 下面介绍另外一种机用虎钳: 液压机用虎钳是对现有螺纹传动机用虎钳的改进,主要用于成批生产。它能实现快速夹紧与快速松开,且能保证夹紧力大小。这样就可以避免过去要夹紧一个较薄的零件时,因夹紧力没有办法确定调式的时间,同时因能实现快速夹紧与快速松开,从而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 3.实际分配任务: (1)机用虎钳的拆卸与安装(组内共4人,小组内分工协作)。 (2)测绘常用件及一般零件中的底座、固定钳身、滑动钳身、手柄杆、手柄头、钳口板轨道片的一些相关尺寸。 (3)绘制各个零件的草图(参照最原始的测量数据) (4)根据自己测量的数据,然后数据圆整后,完成机用虎钳所有零件的建模(必要时进行数据优化)。 (5)部件底座、固定钳身、滑动钳身、手柄杆、手柄头、钳口板、轨道片、旋转架的零件绘制。 (6)部件装配图的绘制。 (7)编写说明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