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工题第六章

软工题第六章
软工题第六章

第六章习题

一、选择题

1. 对象是面向对象范型的(A )。每个对象可用它自己的一组(B )和它可以执行的一组( C )来表征。应用执行对象的( C )可以改变该对象的( B )。它的应用必须通过( D )的传递。可以认为,这种( D )的传递大致等价于过程性范型中的函数调用。某些语言提供了特殊功能,允许对象引用自己。若一个对象没有显式

地被引用,则可让该对象

(供选择的答案: A. ①

基本单位

E )。

② 最小单位③ 最大单位

② 功能③ 操作④ 语法单位

B ~ C.①行为④数据⑤属

D. ①接口②消息③信息④操作⑤ 过程

E. ①撤消② 歇着③ 缺省④ 隐式引用⑤引用自己

2. 在面向对象软件开发过程中特别重视复用。软件构件应独立于当初开发它们的应用而存在。在以后的应用开发中,可以调整这些独立构件以适应新问题的需要。因此,应使得类成为一个

( A )的单元。这样就有一个( B )生存期问题。( B )生存期有自己的步骤,与任一特定应用的开发( C )。按照这些步骤,可以完整地描述一个基本( D )。而不仅仅考虑当前正在开发的系统。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都可能会标识新的类。随着各个新类的标识,( B )生存期引导开发工作逐个阶段循序渐进。

在设计与实现类时,应尽可能利用既存类提供为当前应用所需要的功能,利用既存类的

三个可能途径是:(E)复用既存类;对既存类进行(F)以得到满足要求的类;

重新开始进行开发。

供选择的答案:

A. ① 可复用② 可测试③可适用④可靠

B. ① 应用②寿命③类④软件

C. ① 相关② 密切相关③ 负相关④无关

D. ① 概念②实体③事件④ 事情

E, F. ① 修改② 更新③照原样④演

3 从分析到设计的过程流如图所示。一旦已经开发完成一个合理完整的( A )模型后,就要着手( B )的设计。这需要描述( B )的特征,以准确表达待实现的用户需求,以及实现需求所必须

的支持环境。一旦定义了各个( B ),就开始( C )设计,这时,可利用CRC卡片,将属性转换为(D ),将关系转换为(E )。

供选择的答案:

② 系统设计③ 模块设计④

A ~ C. ① 分析子系

统设计

⑤ 对象设计⑥ 数据设计⑦ 操作设计⑧ 行为设计 D ~ E. ① 对象② 数据结构③ 算法④消息传递

⑤ 控制⑥ 并发处理⑦ 进程⑧过程

二、简答题

1. 用面向对象范型开发软件时与用结构化范型开发软件时相比较,软件的生命周期有何不同这种差异带来了什么后果

2. 为什么在开发大型软件时,采用面向对象范型比采用结构化范型较易取得成功

3. 为什么说夏利牌汽车是小汽车类的特化,而发动机不是小汽车类的特化

4. 对象和属性之间有何区别

5. 什么是对象它与传统的数据有何异同

6. 什么是模型开发软件时为什么要建立模型

7. 试用面向对象方法分析设计下述程序:

在显示器屏幕上圆心坐标为(100,100)的位置有一个半径为40 的圆,在圆心坐标为(200,300)的位置画一个半径为20 的圆,在圆心坐标为(400,150)的位置画一条弧,弧的起始角度为30度,结束角度为120 度,半径为50.

8. 用面向对象方法解决下述问题时需要哪些对象类类与类之间有何关系

在显示器屏幕上圆心坐标为(250,100)的位置,画一个半径为25 的小圆,圆内显示字符串“ you” ;在圆心坐标为(250, 150)的位置,画一个半径为100的中圆,圆内显示字符串

“ world ”;再在圆心坐标为(250,250)的位置,画一个半径为225的大圆,圆内显示字符串“ Universe ”。

9. 试建立下述订货系统的用例模型。假设一家工厂的采购部每天需要一张订货报表,报表按零件

编号排序,表中列出所有需

要再次订货的零件。对于每个需要再次订货的零件应该列出下列数据:零件编号, 零件名称, 订货数量,目前价格,主要供应者,次要供应者。零件入库或出库称为事务,通过放在仓库中的终端把事务报告给订货系统。当某种零件的库存数量少于库存量临界值时就应该再次订

10. 为什么说面向对象方法与人类习惯的思维解题方法比较一致

第六章习题习题

一、选择题

1. 答案:A.①, B.⑤, C.③,D. ② E.③

分析:对象是面向对象范型的基本单位。每个对象可用它自己的一组属性和它可以执行的一组操作来表征。应用执行对象的操作可以改变该对象的属性,属性一般只能通过操作来

改变。它的应用必须通过消息的传递。发送给一个对象的消息定义了一个方法名和一个参数表(可能是空的),并指定某一个对象。而由一个对象接收的消息则引用消息中指定的方法的代码,并将实际参数与参数表中相应的形式参数结合起来。接收对象对消息的处理可能会

改变对象中的状态,即改变接收对象的属性,并发送一个消息给自己或另一个对象。可以认为,这种消息的传递大致等价于过程性范型中的函数调用。然而,执行方法得到消息结果的

目的是想修改相关对象的内部状态,而不只是修改变元并返回它们。某些语言提供了特殊功

能,像Smalltalk 提供了self,允许对象引用自己。若一个对象没有显式地被引用,则可让该对象缺省。

2. 答案:A.①, B.③, C.④, D.②, E.③, F.④

分析:在面向对象软件开发过程中特别重视复用。软件构件应独立于当初开发它们的应用而存在。构件的开发瞄准某些局部的设计和实现,它们可用于当前问题的解决,但为了在

以后的项目中使用,它们还应当足够通用。在以后的应用开发中,可以调整这些独立构件以适应新问题的需要。为使得类成为一个可复用的单元,有一个类生存期的问题。

Si

类生存期与应用生存期交叉。在应用生存期的每一个阶段都可做类的标识。类生存期有自己的步骤,与任一特定应用的开发无关。按照这些步骤,可以完整地描述一个基本实体。而不仅仅考虑当前正在开发的系统。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都可能会标识新的类。随着各个新类的标识,类生存期引导开发工作逐个阶段循序渐进。

在设计与实现类的时候,有三种利用既存类的途径:

§原封不动地复用既存类。

§对既存类进行演化以得到满足要求的类。 §重新开始进行开发。

3. 答案:A.①, B.④, C.⑤, D.②, E.④

分析:从分析到设计的过程流如图所示。 一旦已经开发完成一个合理完整的分析模型后, 就要着手子系统的设计。 这需要描述子系统的特征, 以准确表达待实现的用户需求,

以及实

现需求所必须的支持环境。

在定义子系统时,需要在用户需求的整个上下文环境中互相协调:各个用户需求分配给

哪个子系统在 00A 中定义的对象驻留在哪个子系统内哪些子系统并发运行负责协调和控制 它们的系统构件是谁全局资源在子系统中如何管理等。

在设计子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定义

4种重要的设计构件:

§问题论域:负责实现用户需求的子系统。

§人机交互:实现用户界面的子系统(包括可复用的

GUI 子系统)。

§任务管理:负责控制和协调各种事件驱动、时钟驱动、并发执行任务的子系统。 §数据管理:负责对象存储和检索的子系统。

每一个构件都可以用一些类、必须的关系和行为来定义。构件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建立 每个构件的消息模型来建立。

一旦定义了各个子系统,包括上述的各个设计构件,就开始对象 (类)设计,这时,可利

用CRC 卡片,将类转换为设计实现,转换工作如图所示。

二、简答题

1. 答:用结构化范型开发软件时,软件的生命周期如下: (1) 陈述需求阶段; (2) 规格说明(分析)阶段;

谡计模型

结俺 r ?

法息制 对

数翌消控

(3) 设计阶段;

(4) 实现阶段;

(5) 维护阶段。

用面向对象范型开发软件时,软件的生命周期为:

(1) 陈述需求阶段;

(2) 面向对象分析阶段;

(3) 面向对象设计阶段;

(4) 面向对象实现阶段;

(5) 维护阶段。粗看起来,用这两种不同的范型开发软件时软件生命周期基本相同。但是,仔细分析起来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有本质差别。

用结构化范型开发软件时,规格说明(分析) 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软件产品应该“做什么”;而设计阶段通常划分成结构设计(即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这样两个子阶段。在结构设计子阶段,软件工程师把产品分解成若干个模块,在详细设计子阶段再依此设计每个模块的数据结构和实现算法。

如果使用面向对象范型开发软件,则面向对象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确定对象。因为对象就是面向对象软件的模块,因此,在面向对象分析阶段就开始了结构设计的工作。由此可见,面向对象分析阶段比它在结构化范型中的对应阶段------- 规格说明(分析)阶段------- 走

得更远,工作更深入。

这两种范型的上述差异带来了重要的结果。使用结构化范型开发软件时,在分析阶段和设计阶段之间有一个很大的转变:分析阶段的目的是确定产品应该“做什么”,而设计阶段的目的是确定“怎么做”,这两个阶段的工作性质明显不同。相反,使用面向对象范型开发软件时,“对象” 从一开始就进入了软件生命周期,软件工程师在分析阶段把对象提取出来,在设计阶段对其进行设计,在实现阶段对其进行编码和测试。由此可见,使用面向对象范型开发软件时,在整个开发过程中都使用统一的概念“对象”,围绕对象进行工作,因此,阶段与阶段之间的转变比较平缓,从而减少了在开发软件过程中所犯的错误。

2. 答:结构化技术要么面向怎么处理(例如,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要么面向数据(例如,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但却没有既面向处理又面向数据的结构化技术。用结构化技术开发出的软件产品的基本成分,是产品的行为 (即处理) 和这些行为所操作的数据。由于数据和对数据的处理是分离的,尽管开发者把程序划分成了许多模块,但是这些模块之间的联系却是比较紧密的,因此,使用结构化范型开发出的软件产品本质上是一个完整的单元。由此带来的后果是,软件规模越大,用结构化范型开发软件的技术难度和管理难度就越大。

与结构化技术相反,面向对象技术是一种以数据为主线,把数据和处理相结合的方法。面向对象范型把对象作为由数据及可以施加在这些数据上的操作所构成的统一体。用面向对象范型开发软件时,构成软件系统的每个对象就好像一个微型程序,有自己的数据、操作、功能和用途,因此,可以把一个大型软件产品分解成本质上相互独立的小产品来处理,这就不仅降低了软件开发的技术难度,而且也使得对软件开发工作的管理变得相对容易了。

3. 答:夏利牌汽车具有小汽车的全部属性和行为,它只不过是一种特定品牌的小汽车,因此,夏利牌汽车可以从基类“小汽车”派生出来,也就是说,夏利牌汽车是小汽车类的特化。

发动机是组成小汽车的一种零件,小汽车还有车身、车灯、轮子等许多种其他零件,小汽车所具有的许多属性和行为发动机都不具有,因此,发动机不能从小汽车类派生出来,它

不是小汽车类的特化。

4. 答:对象是对客观世界实体的抽象,它是描述实体静态属性的数据和代表实体动态行为的操作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统一体。属性只不过是对象的一种特性,它是组成对象的一种成分。

5. 答:对象是用面向对象方法学开发软件时对客观世界实体的抽象,它是由描述实体属性的数据及可以对这些数据施加的所有操作封装在一起构成的统一体。传统的数据是用传统方法学开发软件时对客观世界实体的抽象,但是,这种抽象是不全面的:数据只能描述实体的静态属性,不能描述实体的动态行为。必须从外界对数据施加操作,才能改变数据实现实体应有的行为。

对象与传统数据有本质区别,它不是被动地等待外界对它施加操作,相反,它是进行处理的主体。必须发消息请求对象主动地执行它的某些操作,处理它的私有数据,而不能直接从外界对它的私有数据进行操作。

6. 所谓模型,就是为了理解事物而对事物作出的一种抽象,是对事物的一种无歧义的书面描述。通常,模型由一组图示符号和这些符号的规则组成,利用它们来定义和描述问题域中的术语和概念。更进一步讲,模型是一种思维工具,利用这种工具可以把知识规范地表示出来。

众所周知,在解决问题之前必须理解所要解决的问题。对问题理解得越透彻,就越容易解决它。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理解客户要求解决的问题,往往需要建立问题域的模型。

为了开发复杂的软件系统,系统分析员应该从不同角度抽象出目标系统的特性,使用精确的表示方法构造系统的模型,验证模型是否满足客户对目标系统的需求,并在设计过程中逐渐把和实现有关的细节加进模型中,直至最终用程序实现这个模型。对于那些因过分复杂而不能直接理解的系统,特别需要建立模型,建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复杂性。人的头脑每次只能出来少量信息,模型通过把系统的重要部分分解成人的头脑一次能处理的若干个子部分,从而减少了系统的复杂程度。

7. 答:面向对象方法模拟人类习惯的思维解题方法,用对象分解取代了功能分解,也就是把程序分解成一系列对象,每个对象都既要有自己的数据,又有处理这些数据的方法。不同对象之间通过发送消息向对方提出服务要求,接收消息的对象主动完成指定功能提供所需要的服务。程序中所有对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整个程序的功能。

从本题中给出的对这个简单图形程序的需求可以看出,这个程序中只涉及两类实体(即对象),它们分别是圆和弧。

从需求陈述中不难看出,圆的基本属性是圆心坐标和半径,弧的基本属性是圆心坐标、半径、起始角度和结束角度。但是,通常不可能在需求陈述中找到所有属性,还必须借助于领域知识和常识,才能分析得出所需要的全部属性。众所周知,一个图形既可以在屏幕上显

示出来,也可以不显示出来。也就是说,一个图形可以处于两种可能的状态之一(可见或不

可见)。因此,本问题中的圆和弧都应该再增加一个属性----可见性。

分析需求得知,圆和弧都应该提供在屏幕上“画自己”的服务。所谓画自己,就是用当前的前景颜色在屏幕上显示自己的形状。这个程序很简单,在需求陈述中只提出了这一项最

基本的功能需求。但是,根据常识一个图形既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出来,也可以隐藏起来(实

际上是用背景颜色显示)。既然已经设置了“可见性”这个属性来表明图形当前是否处于可见状态,自然也应该再提供“隐藏自己”这样一个服务。

此外,为了便于使用,通常对象的每个属性都是可以访问的。当然,可以访问并不是可以从对象外面随意读/写对象的属性,那样做将违反信息隐藏原理,也违背由对象主动提供服务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处理的面向对象设计准则。所谓可以访问是指提供了读/写对象属性

的服务。

综合上面的分析结果,可以用图所示的类图形形象地描绘程序中的两类对象。

图圆类和弧类

读寄林阳m用

ii- TT可见性昼示

mm

酬心坐标

可见'怯

洼写0S1心坐标

读写可见性

:茨

图简单图形程序的类等价

从图可以看出,圆和弧的许多属性是和服务都是公共的。如果分别定义圆类和弧类,贝y

这些公共的属性和服务需要在每个类中重复定义,这样做势必形成许多冗余信息。反之,如

果让圆作为父类,弧作为从圆派生出来的子类,则在圆类中定义了圆心坐标、半径和可见性

等属性之后,弧类就可以直接继承这些属性而无需再次重复定义它们,因此,在弧类中仅需

定义本类特有的属性(起始角度和结束角度)。类似地,在圆类中定义了读/写圆心坐标、

读/写半径和读/写可见性等服务之后,在弧类中只需定义读/写起始角度和读/写结束角度等弧类特有的服务。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图中圆类和弧类都有名字相同的服务“显示”和“隐藏”,但是它们的具体功能是不同的(显示或隐藏的图形形状不同)。因此,在把弧类作为圆类的子类之后,仍然需要在这两个类中分别定义“显示”和“隐藏”服务。

在这个简单程序中仅涉及圆和弧两类图形,当开发更复杂的图形程序时,将涉及更多的图形种类。但是,任何一种图形都有“坐标”和“可见性”等基本属性。当然,针对不同的图形,坐标的物理含义可能不同,例如,对圆来说指圆心坐标,对矩形来说指某个顶点的坐

标。坐标和可见性实质上是屏幕上“点”的属性,如果把这两个基本属性抽取出来,放在点类中定义,并把点类作为各种图形类的公共父类,则不仅可进一步减少冗余信息,还能提高

程序的可扩充性。相应地,读/写坐标和读/写可见性等服务也应该放在点类中定义。当然,点类中还应该定义它专用的显示和隐藏服务。

进一步分析“点”的属性可以看出,它们属于两类不同的基本信息:一类信息描述了点在哪里(坐标),另一类信息描述了点的状态(可见性)。在上述两类信息中,坐标是更基本的信息。因此,可以定义一个更基本的基类“位置”,它仅仅拥有坐标信息,代表一个几何意义上的点。从位置类派生出屏幕上的点类,它继承了位置类中定义的每样东西(属性和服务),并且加进了该类特有的新内容。

图所示类图描绘了通过上述分析、设计过程得出的类等级。为简单起见,图中没有列出读/ 写属性值的常规服务。实际上,位置类提供读/写坐标服务,点类提供读/写可见性服务,圆类提供读/ 写半径服务,弧类提供读/ 写起始角度和读/写结束角度服务

8. 答: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可能的方案是,在“圆”类中增加一个字符串类型的属性,并给“圆”类的服务“显示”加一段代码,使它不仅能在屏幕上显示圆,而且能在圆内显示字符串。虽然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实现这个方案并不困难,但它却不是一个理想的方

案:字符串和圆是截然不同的两类实体,当我们考虑字符串时,想到的是字符串内容、字体、字号(字符大小)、对齐方式及其他一些可能的属性,它们中没有哪一个是与圆有关的。把两类不同实体的属性放在同一个类中,这样定义出的“综合”模块的独立性显然比较差。

当处理性质完全不同的功能时,更理想的方案是,首先建立一些“基础类”的基类,然后把若干个基础性基类的适当特征组合起来,利用多重继承机制派生出一个特定的派生类,使这个派生类具有所需要的综合功能。

在解答上一题时已经定义了圆类,它定义了圆的属性,并能提供在屏幕上显示圆的服务,可以认为圆类是关于图形圆的一个基础性的类。现在还需要再定义一个关于字符串的基础性的类,这个类的基本功能是,在图形模式下从指定的坐标开始,在屏幕上以指定的字体显示一个给定内容的字符串,字符的大小由字符串在屏幕上占用的长度决定。分析上述需求可知,“图形模式字符串”类的基本属性如下:位置(即坐标),字符串内容,显示字符串时的字体,显示字符串时占用的屏幕长度。在解答上一题时曾经定义了位置类,图形模式字符串的基本属性中又包含位置属性,显然应该从位置类派生出图形模式字符串类。该类对外提供的服务为,在屏幕的指定位置以指定字体显示给定的字符串。

有了“圆”和“图形模式字符串”这样两个基础性的类之后,就可以利用多重继承机制从这两个类派生出一个新类,我们给这个派生类起名字为“圆内字符串”,它既继承了圆类在屏幕上显示圆的功能,又继承了图形模式字符串类在图形模式下显示字符串的功能,从而具有在屏幕上显示圆且在圆内显示字符串的综合功能。

综上所述,解决本问题所用到的对象类及类之间的层次关系如下:

从“位置” 类分别派生出“点”类和“图形模式字符串”类,然后由“点”类派生出“圆” 类,最后由“圆”类和“图形模式字符串”类共同派生出“圆内字符串”类。

9. 答:从对这个订货系统的需求可以知道,仓库管理员通过放在仓库中的终端把零件入库/出库事务报告给订货系统,系统接收到事务信息之后应该处理事务;采购员需要使用订货系统提供的产生报表功能,以获取订货报表。综上所述,可以画出图所示的用例图。

图订货系统用例图

10. 答: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的认识需要在继承以前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反复才能逐步深化。在人的认识深化的过程中,既

包括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思维过程,也包括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过程。人在认识和解决

复杂问题时使用的最强有力的思维工具是抽象,也就是在处理复杂对象时,为了达到某个分

析目的而集中研究对象的与此目的有关的实质特性,暂时忽略对象的那些与此目的无关的特

性。

面向对象方法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就是分析、设计和实现一个软件系统的方法和过程,尽可能接近人们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也就是使描述问题的问题空间和描述

解法的解空间在结构上尽可能一致。也可以说,面向对象方法学的基本原则,是按照人们习

惯的思维方式建立问题域的模型,开发出尽可能直观、自然地表现求解方法的软件系统。面向对象的软件系统中广泛使用的对象,是对客观世界中实体的抽象,对象实际上是抽象数据

类型的实例,提供了理想的数据抽象机制,同时又具有良好的过程抽象机制(通过发消息使用公有成员函数)。对象类是对一组相似对象的抽象,类等级中上层的类是对下层类的抽象。

因此,面向对象的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抽象机制,便于人在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解决复杂问

题时使用习惯的抽象思维工具。此外,面向对象方法学中普遍进行的对象分类过程,支持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过程;面向对象方法学中通过建立类等级而获得的继承特性,支持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思维过程。

面向对象的软件技术为开发者提供了随着对某个应用系统的认识逐步深入和具体化的过程,而逐步设计和实现该系统的可能性,因为可以先设计出由抽象类构成的系统框架,随着认识深入和具体化再逐步派生出更具体的派生类。这样的开发过程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世界

解决复杂问题时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

毛概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

简答题: 1.为什么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的坚持马克思主义?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首先,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的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做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其次,它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根植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最后,它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新的巨大勇气。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所以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的坚持马克思主义。 2.简述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及内在的辩证关系。 答: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在党的思想路线中,实事求是内在的包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总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都是围绕实事求是的。所以“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与教训。 答: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是: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实现了平稳过渡,避免了可能发生的社会动荡和经济破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是对社会主义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以至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4.怎样理解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要继续解放生产力? 答:首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是最积极活跃的因素,而生产关系一旦形成则是相对稳定的。所以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展开,生产关系就会逐渐落后于生产力,这时就必须对生产关系进行变革和调整,解除对生产力的制约和束缚,实现解放生产力的目标。这是适用于任何社会形态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 其次,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原油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改革,继续不断的解放生产力,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前景。 5.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改革和发展是稳定的基础,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互相协调和互相促进,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6.为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哪三个转变? 答:(1)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章课后答案

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章课后 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五章习题答案 1、为每种类型的模块耦合举一个具体例子。 答:耦合是对一个软件结构内不同模块之间互连程度的度量。耦合强弱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程度,进入或访问某一模块的点,以及通过接口的数据,一般模块之间可能的连接方式有7种,构成耦合的7种类型,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下面举例说明以上各种耦合: a.非直接耦合(Nondirect Coupling)在这种情况下,两个模块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完全是通过主模块的控制和调用来实现的,这就是非直接耦合。例如在实数的运算中,有两个模块分别完成几个实数的求和,求乘积功能,这两个模块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只有在主模块调用中有执行的前后顺序而已,这个例子即属于非直接耦合。 b.数据耦合(Data Coupling)即一个模块访问另一个模块时,彼此之间是通过数据参数来交换输入,输出信息的,这种耦合为数据输入,输出信息的这种耦合为数据耦合。如有两个模块,其中A完成两个烽的比较,求出其中最大的并返回该值,模块B是完成了个数的比较,求出其中最大的并返回该最大值,为完成四个数的比较,模块B调用模块A即可完成,在这种调用关系中,模块A的运算结

果作为一个参烽参加B的运算,这两个模块之间即发生数据耦合。数据耦合是松散的耦合,模块间的独立性比较强。 c.标记耦合(Stamp Coupling),即一组模块通过参数传递记录信息,这就是标记耦合。事实上,这组模块共享了这个记录,它是某一数据结构的子结构,而不是简单变量。 d.控制耦合(Control Coupling)即一个模块通过开关标志,名字等控制住处明显的控制,选择另一模块的功能,这就是控制耦合,如下图所示,这一种耦合实质是在单一接口上实现选择多功能模块中的某项功能,如程序设计中用到多路选择结构即是最好的例子。e.外部耦合(External Coupling)即一组模块都访问同一全局简单变量而不是同一全局数据结构,而且不是通过参数表传递全局数据结构,而且不是通过参数表传递全局变量的信息。如C语言中都访问被说明为extern类型的外部变量的各个模块之间即发生外部耦合。外部耦合引起的问题类似于下面要介绍的公共耦合,区别在于外部耦合中不存在依赖于一个数据结构内部各项的物理安排。f.公共耦合(Common Coupling)若一组模块都访问同一个公共数据环境,则它们之间的耦合就是公共耦合。公共的数据环境可以是全局的数据结构,共享的通信区,内存的公共覆盖区等。如几个模块对同一个数据库的查询就属于这种耦合。公共耦合可以分为松散的公共耦合和紧密的公共耦合,其中松散的公共耦合是单向操作,如两个或多个模块对同一个文件的读操作;而紧密的公共耦合是双

软工历年考题(加答案)

试卷一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2006--2006 学年学期时间110分钟 软件工程课程48 学时 3 学分考试形式:闭卷 专业年级: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100 %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填空题(本题20分,每小题2分) 1. 瀑布模型是以文档为驱动、适合于(软件需求确定的)软件项目的开发。 2. 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是(确定用户需要软件做什么)。 3. 若有一个计算类型的程序,它的输入量只有一个X,其范围是[-1.0,1.0],现从输入的角度考虑一组测试用例:-1.001,-1.0,1.0,1.001。设计这组测试用例的方法是(边界值分析法)。 4. 根据程序流程图划分的模块通常是(过程)内聚的模块。 5. 软件的分类,按其功能可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 6. UML的定义包括UML语义和(UML表示法)两个部分。 7. 客观世界中的若干类,通常有两种主要的结构关系:即分类结构和( 整体与部分结构)。 8. IDEF1X图用来描述系统的(数据)模型,主要有实体、联系和(属性)三种成分,其中实体可分为独立实体和(依赖实体),且一个实体只能在图中出现一次。 二、简答题(本题30分,每小题5分) 1. 什么是软件工程?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有何区别? 答:软件工程是指导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性学科; 计算机科学着重于原理和理论,软件工程与计算机科学不同,软件工程着重于如何建造软件系统,软件是计算机中看不见摸不着的逻辑部分,以程序、数据和文档的形式出现。 2. 面向对象方法和结构化方法有何区别与联系? 答:区别:面向对象从所处理的数据入手,以数据为中心来描述系统,其基本思想是尽可能模拟人类习惯的思维方式,使开发软件的方法与过程尽可能接近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与过程,基本原则为:对象+类+继承+消息通信 结构化方法首先关心的是功能,强调以模块为中心,其基本思想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单入口,单出口,基本原则为:抽象与功能的分解 联系: 软件开发过程中,在需求分析和规格说明阶段采用结构化方法,在设计和实现阶段采用面向对象方法。 3. 什么是模块的作用域和模块的控制域?为何要求模块的控制域必须在作用域内? 答:模块的作用域是指模块中判定的作用范围,它是指所有受这个判定范围影响的模块;模块的控制域是指模块本身及其直接或间接调用的模块; 如果模块的作用域不在控制域内,则会增加数据间的传递量,使模块间出现控制耦合

第五章习题答案

第五章习题答案 5-1 什么是中断系统?中断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实现中断功能的硬件和软件称为中断系统. 中断系统功能包括进行中断优先排队、实现中断嵌套、自动响应中断和实现中断返回。 5-2 什么是中断嵌套? CPU在响应某一个中断源中断请求而进行中断处理时,若有中断优先级更高的中断源发出中断请求,CPU会暂停正在执行的中断服务程序,转向执行中断优先级更高的中断源的中断服务程序,等处理完后,再返回继续执行被暂停的中断服务程序,这个过程称为中断嵌套。 5-3 什么是中断源?MCS-51有哪些中断源?各有什么特点? ①实现中断功能的硬件和软件称为中断系统,产生中断请求的请求源称为中断源. ②5个中断源中共有两个外部中断、两个定时中断和一个串行中断。 (1)外部中断源 外部中断是由外部原因(如打印机、键盘、控制开关、外部故障)引起的,可以通过两 个固定引脚来输入到单片机内的信号,即外部中断0(INT0)和外部中断1(INT1)。 (2)定时中断类 定时中断是由内部定时(或计数)溢出或外部定时(或计数)溢出引起的,即T0和T1 中断。 (3)串行口中断类 串行口中断是为接收或发送一帧串行数据,硬件自动使RI和TI置1,并申请中断 5-4 MCS-51单片机响应外部中断的典型时间是多少?在哪些情况下,CPU将推迟对外部中断请求的响应? (1)MCS-51单片机的最短响应时间为3个机器周期,最长响应时间8个机器周期。 (2)有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存在,则中断响应会受到阻断。 ①CPU正在执行一个同级或高一级的中断服务程序; ②当前的机器周期不是正在执行的指令的最后一个周期,即正在执行的指令还未完成前,任何中断请求都得不到响应; ③正在执行的指令是返回指令或者对专业寄存器IE、IP进行读/写的指令,此时。在 执行RETI或者读写IE或IP之后,不会马上响应中断请求,至少在执行一条其他之后才会 响应。若存在上述任何一种情况,中断查询结果就被取消,否则,在紧接着的下一个机器周期,就会响应中断。 5-5 MCS-51有哪几种扩展外部中断源的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扩展外部中断源的方法有定时扩展法和中断加查询扩展法两种。定时扩展法用于外部 中断源个数不太多并且定时器有空余的场合。中断加查询扩展法用于外部中断源个数较多的 场合,但因查询时间较长,在实时控制中要注意能否满足实时控制要求。 5-6 MCS-51单片机各中断源发出的中断请求信号,标记那些寄存器中? 外部中断0(INT0)和外部中断1(INT1)中断请求信号标记在TCON中IE1和IE0。 T0和T1中断中断请求信号标记在TCON中TF1和TF0 串行口中断类中断请求信号标记在SCON中TI和RI 5-7 编写出外部中断1为跳沿触发的中断初始化程序。 SETB EA SETB EX1 SETB IT1

毛概简答题及论述题答案

毛概简答题及论述题答案 欧阳学文 1.第一题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 ①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党带领人民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为了更好发挥制度优势,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效能。两者一脉相承、有机统一。 ②国家治理体系实际上就是我国经济社会管理制度体系,既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制度安排、体制机制。

③治理能力则是我们运用这些制度和体制机制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有了好的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治理能力,才能发挥治理体系的效能。 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继“四个现代化”后我们党提出的又一个“现代化”战略目标,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2.第二题如何把握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一、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1.新常态形成的原因。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外部因素和内在条件互相作用的结果,是符合经济发展内在逻辑的变化过程。 ①外部因素影响: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受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拖累效应影响,世界经济进入了深度结构调整之中。

②内在条件变化:内因是变化的根据。经济增长的阶段性转换是由内在条件决定的。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根本原因,是由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条件出现新变化所导致的。 2.新常态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①是速度变化。本质上说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将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低排放、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②是结构优化。经济结构层级低、产业素质低、产品档次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的顽症和痼疾,也是我国经济大而不强的根源所在。③是动力转换。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的动力之源。④是多重风险。 二、科学把握新常态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认识新常态,深刻领会这一重大战略判断所贯穿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防止形而上学倾向。 2.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软件工程 简答题复习题(带答案)

n n g a r 第一章 1,与计算机硬件相比,计算机软件有哪些特点? 软件的特点如下。 1)无法直接观察计算机软件的物理形态,只能通过观察它的实际运行情况来 了解它的功能、特性和质量等。 2)人们在分析、设计、开发、测试软件产品,以及在软件开发项目的管理过 程中,渗透了大量的脑力劳动。 3)不存在像硬件一样的磨损和老化现象,但存在着缺陷维护和技术更新的问 题。 4)软件的开发和运行必须依赖于特定的计算机系统环境。 5)具有可复用性。 3,什么是软件危机?什么原因导致了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的现象如下。 1)预算,项目一再拖延。 2)需求,开发的软件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项目成功率低。 3)软件工程方法,软件可维护性差、软件质量差、可靠性差。 4)开发工具落后,手工方式,开发效率低。 所有导致软件危机的原因,都与软件本身的产品特点相关。 1)软件是一个复杂的逻辑产品。如果没有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方法,以及软 件产品的结构、质量、可维护性得不到保障,开发与维护费用就会持续升 高。 2)软件产品不能实现大规模复用,这导致了软硬件生产效率的不同。 3)软件生产是脑力劳动,它看不见、摸不着,开发成本、开发周期等都无法 做到准确估算,生产过程不易控制。 4)软件成本主要是由研发成本构成;而硬件的生产成本主要是材料和制造成 本,分摊的研发成本很少,即软件研发过程与硬件制造过程相比要复杂得 多。 5,请简述软件工程研究的内容。

n d A i 软件工程研究的内容包括软件开发方法、软件开发模型、软件支持过程和软件管理过程。 软件开发方法的内容涵盖市场调研、正式立项、需求分析、项目策划、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程、测试、试运行、产品发布、用户培训、产品复制、销售、实 施、系统维护、版本升级等。 常用的软件开发模型有瀑布模型、迭代模型、增量模型和原型模型等。软件支持过程由所支持的CASE 工具组成,常用的CASE 工具有Power Designer 和Rational Rose 等。 7,请简述软件工程的目标、过程和原则。 目标、过程和原则是一切工程的三维框架,这里是以工程的观点来看待软件开 发。 1)软件工程的目标:降低成本、及时交付高质量的软件产品(高质量、高效 率、高效益)。2)实现目标的过程即完成产品加工的过程,包括:基本过程、支持过程和组 织过程。 3)进行过程应遵守的原则:原则就是过程中的轨道约束,包括:选取适宜的 开发范型、采用合适的设计方法、提供高质量的工程支持、重视开发过程 的管理。 9,请简述现代软件工程与传统软件工程显著的区别和改进。 1)传统的软件工程是基于结构化的软件开发方法,而现代软件工程是以面向 对象技术为标志。 2)不仅在编程技术上有很大的改进,而且在分析、设计等整个开发过程中, 采用面向对象的思维方式,更加完整、自然地反映客观世界。3)采用架构技术,开发效率、产品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 4)更注重团队开发和管理,融入更多、更新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如RUP 模型、 XP 模型、过程改进、能力成熟度模型、配置管理等。 第二章 1,如何理解软件生命周期的内在特征?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与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及参考答案(部分) 一、简答题 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点及人们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经济规律的特点是:①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②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③各种经济学都带有阶级性,因而会影响经济学对经济规律认识的程度。 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为社会谋福利。但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而失败。如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由于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后来经济上的蹦溃。 2、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是什么? 答: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价值量为基础。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有:①价值规律作用于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关系,刺激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在展开激烈的竞争、促进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③价值规律作用于部门之间的关系,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 3、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因素,该规律 如何实现? 答: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之间分配的因素:一是社会的需求结构;二是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这一规律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二是政府的干预,即有意识的分配。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4、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答:剩余价值规律,就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剩余价值的客观必然性。剩余价值规律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手段,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发展和灭亡,因此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5、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及其特征,经济全球化的两重作用是什么? 答: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趋势的形成:生产社会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国际间分工和合作关系越紧密,要求整个世界经济连成一个整体;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资本的不断扩张和国际竞争加剧、跨国公司等新型经济主体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

【免费下载】软件工程第五版 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

一、判断题 1、(√)详细设计也称模块设计。 2、(×)在数据代码设计时,应尽量让一条代码代表多个信息。 3、(×)在数据代码设计时,应可能设计字母和数字混合代码。 4、(×)在输出界面设计时,要尽可能使用代码或缩写,以求简洁。 5、(×)详细设计评审应尽可能和概要设计评审一同进行。 二、选择题 1、软件详细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每个模块的(A)。 A、算法和使用的数据结构 B、外部接口 C、功能 D、程序 2、借助于软件工具,可将(C)容易地转换为高级语言源程序。 A、程序流程图 B、N-S图 C、PAD图 D、判定表 3、不属于详细设计工具的是(A)。 A、DFD图 B、PAD图 C、PDl D、N-S图 4、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是(C)。 A、过程、子过程和子程序 B、递归、堆栈和队列 C、顺序、选择和重复 D、调用、返回和转移 5、下面描述中,符合结构化程序设计风格的是(A)。 A、使用顺序、选择和重复(循环)三种基本控制结构表示程序的控制逻辑 B、模块只有一个入口,可以有多个出口 C、注重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D、不使用goto语句 三、简答题 1、软件的详细设计阶段完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算法设计;(2)数据结构设计;(3)模块接口细节设计;(4)测试用例设计;(5)数据库物理设计;(6)数据代码设计;(7)其他设计;(8)编写详细设计说明书 并进行评审。 2、数据输入界面设计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答:在设计数据输入界面时应做到:尽量简化用户的工作、减少输入的出错率;减轻用户的记忆负担、尽可能减少输入量并实现自动输入;对共同的输入设置默认值;使用代码或缩写;自动填入已输入过的内容;列表式输入; 数据分组输入。 3、代码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答:代码设计的原则是标准化、唯一性、可扩充性、简单性、规范性和适应性。 四、应用题 1、请分别使用程序流程图、PAD图和N-S图描述下列程序的算法。 (1)求整数1-n的累加和SUM,其中n的值由键盘输入。 答:程序流程图如下

《软件工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精华版!!(20200701194934)

一、填空题 1 ?软件开发模型有(瀑布模型)(螺旋模型)第四代技术模型 (原型模型)构件组装模型、混合模型。 2 ?可行性研究一般可以从(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 运行可行性、法律可行性和开发可行性等方面来研究。 3. 现在向银行存款,年利率为 i ,若希望在n 年后从银 行得到F 元,现在应该存入的钱数为(F/(1+i )n )。 4?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包括(数据输入的源点和数据输 出的汇点)、(加工)、(数据流)、(数据存储文件)。 5. Jackson 图除了可以表达程序结构外, 还可以表达(数 据结构),它首先要分析(数据结构),并用适当的工具来描述。 6 ?详细设计的工具有图形工具)、表格工具和(语言工具)。 7. IPO 图由(输入)、处理和(输岀)三个框组成。这个 图的特点是能够直观的显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面向对象技术是一整套关于如何看待(软件系统)和 (现实世界)的关系,以什么观点来研究问题并进行分析求解, 以及如何进行系统构造的软件方法学。 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运 用(对象)、(类八(继承)、(封装)、聚集、消息传送、多态 性等概念来构造系统的软件开发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 《软件工程》期末考试样题 1. 下列(A ) 属于系统软件。 A. WINDOWS 2000 B. Word C. Flash D. 3D MAX 2. 下列哪个图是 N — S 图的构 件 A . B. D. D )不是利用笛卡尔坐 实施工程 程序编码 B. D. C )。

3.对于螺旋模型,下列(标表达的活动。 A. 制定计划 C.风险分析 三、多项选择题 1 ?软件危机可以表现为(ABXD )。 A ?产品不符合用户的需要 B. 软件产品的质量差 C. 软件的可维护性差 D. 软件的价格昂贵 2. Jackson图中一般可能包括(ABCD )。 A .表头 B. 表体 C. 表名 D. 字段名 3. 关于内容耦合的描述正确的是(AD )。 A、内容耦合是最高程度的耦合 B、应该尽量使用内容耦合 C、高级语言一般设计成允许内容耦合的形式 D、如果一个模块有多个入口,可能发生内容耦合 4. 下列属于不标准的书写格式(BCD )。 A、书写时适当使用空格分隔 B、一行写入多条语句 C、嵌套结构不使用分层缩进的写法 D、程序中不加注释 四、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上,错误的打上“X” )1?软件生存 周期是从软件开始开发到开发结束的整个时期。() 2?系统流程图是一个典型的描述逻辑系统的传统工具。 () 3.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系统的逻辑模型。(1) 4?扇出是一个模块直接调用的模块数目,一般推荐的扇出为3或4。( 1 ) 5?耦合用于衡量一个模块内部的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 度。()

软件工程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推荐下载

习题5 3(1)数据流图如下: 对数据流图划分边界,如下所示: 按照以上数据流图设计软件结构,如下所示:

储蓄系统 输入用户 信息 处理用户请求 输出相关清单 4(1)数据流图如下: (2)需求说明: 功能需求:系统需要能查出教师的原有工资,计算出教师的现有工资,并打印相关信息。 数据需求:教师的原有工资信息,教师赡养的人数,教师的工龄 行为需求:系统要能判断原有工资是否符合涨工资要求,要精确计算现有工资,要提供给用户调查信息的借口与界面。 (3)用a 算法的HIPO 图:

教师工资系统工资调整 2.0 用b 算法的HIPO 图: 教师工资系统工资调整 2.0对于算法(a):优点:这样设置符合常规思路,容易让人理解 缺点:计算的次数较多。检索效率低。 对于算法(b):优点:计算的次数较少,效率高 缺点:该算法不易于理解。涉及到排序算法的设计。 (4)所画的数据流图更符合a 算法。 5.答:需求分析:要实现三大功能,发牌;确定获胜方和牌型;模拟多次游戏,计算牌型的获胜和平局的概率。 、管路敷设技术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语文电气课件中管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电气课件中调试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停机。因此,电力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

行政组织学简答题、论述题及解答(第1-10章)

第一章行政组织学导论 一、简答题 1、简述组织的构成要素。 (1)组织目标;(2)机构设置;(3)人员构成;(4)权责体系;(5)制度规;(6)资金设备;(7)技术;(8)信息沟通;(9)团体意识;(10)环境。 2、简述正式组织及其特征。 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正式组织的特征有: (1)经过特定规划建立起来的,并不是自发的形成;(2)有较为明确的组织目标;(3)组织部分成各个部门,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及完成工作任务皆有明确规定;(4)组织各个职位,按照等级原则进行法定安排,每个人承担一定的角色;(5)有明确的法律、制度和行为规。3、简述非正式组织及其特点。 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非正式组织具有的特点是:(1)自发性。(2)聚性。(3)不稳定性。(4)领袖作用较大。 4、简述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1)组织能够创造一种新的合力,起着“人力放大”作用;(2)组织能够产生一种协同效应,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3)组织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5、与其它社会组织相比,行政组织具有哪些特点? (1)行政组织是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暴力的机关;(2)行政组织是一个具有天然垄断地位的组织;(3)行政组织是可以合法行使行政权的组织;(4)行政组织是承担公共责任的组织;(5)行政组织是追求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 6、简述行政组织学的研究特点。 (1)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2)应用性和理论性的统一;(3)综合性与独立性的统一;(4)权变性和规性的统一。 二、论述题 1、试论当代行政组织发展的趋势。 (1)行政权力不断扩,行政组织的规模日趋扩大;(2)管理性质日趋复杂,管理功能不断扩充;(3)专业化和职业化趋向;(4)组织间的相互依存和协调的加强;(5)法律限制和程式化;(6)重视社会的目的;(7)国际影响和国际化的趋向。 2、试论行政组织在社会的政治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政治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2)利益的表达、聚合和转化者;(3)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4)作为政治一体化的工具。 3、试论行政组织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最低条件的法律和制度;(2)组织和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3)共有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4)宏观经济的调控,保证经济的稳定和效率;(5)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 4、试论学习和研究行政组织学的目的和意义。 (1)了解和掌握行政组织管理与运行的规律;(2)促进和提高行政组织的效率;(3)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组织体制;(4)改善政府形象和增强政府的国际竞争力;(5)提升政府管理能力。 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

行政组织学简答题、论述题及解答(第6-10章)

第六章行政组织的社会心理与管理 一、简答题 1、组织管理心理研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简述期望理论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管理者应如何重视挫折与管理的关系? 4、简述群体功能的主要内容。 5、简述群体意识包括的主要内容。 6、简述群体凝聚力的主要作用。 二、论述题 1、谈谈你对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理解。 2、论述群体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其管理手段。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1)适应了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2)适应现代管理实践的要求;(3)适应中国国情的需要。 2、(1)理性的人的前提是否具有普遍性;(2)期望概率比较难把握;(3)没有考虑负目标价值的影响。 3、(1)注意挫折教育;(2)学会关心与宽容;(3)避免挫折;(4)心理宣泄与心理治疗。 4、(1)完成组织所赋予的任务;(2)满足群体成员的需求;(3)把个体力量汇合成新的力量。 5、(1)群体的归属意识;(2)群体的认同意识;(3)群体的促进意识。 6、(1)群体凝聚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得到群体凝聚力强化的群体行为如果与组织目标是一致的,那么群体凝聚力可以提高群体的工作绩效;如果得到群体凝聚力强化的群体行为与整个组织目标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相反的,那么群体凝聚力不仅不能提高工作绩效,反而会降低群体的工作绩效。 (2)群体凝聚力与员工满意度的关系。一般来说群体凝聚力会提高满意程度,但满意程度高最终对整个群体的工作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满意程度高可以令群体成员对群体忠心耿耿,尽职尽责,但也可能使群体成员安于现状,维护既得利益,产生惰性,拒绝改革。

软工题第五章

第五章习题 一、选择题 1.对于软件产品来说,有4 个方面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即( A )、( B )、( C )及成本、时间和进度等条件。重视软件过程的质量是近年来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 重视软件过程质量的控制,其部分原因可能是:相对于产品质量的控制来说,过程质量的控制是( D )、( E )、( F ),而产品质量的控制是( G )、( H )、( I )。 供选择的答案: A ~ C. ①开发时间② 开发技术③ 过程质量④ 风险控制 ⑤质量控制⑥ 人员素质⑦ 项目管理⑧ 配置管理 D ~ I. ①主动的② 被动的③ 整体的④ 系统的 ⑤ 先期的⑥ 事后的⑦ 个别的⑧ 部分的 2.在软件维护的实施过程中,为了正确、有效地修改,需要经历以下 3 个步骤:( A )、( B )、( C )。( A )是决定维护成败和质量好坏的关键。( C )包括( D )确认、计算机确认和维护后的( E )。 供选择的答案: A ~ C. ①修改程序② 建立目标程序③ 分析和理解程序 ④ 重新验证程序⑤ 验收程序 D.①动态②静态③人工④自动 E.①验证② 验收③ 检验④ 存档 2.A.③,B.①,C.④,D.②,E.② 在软件维护的实施过程中,为了正确、有效地修改,需要经历以下3个步

骤:分析和理解程序、修改程序和重新验证程序。经过分析,全面、准确、迅速地理解程序是决定维护成败和质量好坏的关键。有如下几种方法:分析程序结构图、数据跟踪、控制跟踪及其它方法。 在将修改后的程序提交用户之前,需要通过静态确认、计算机确认和维护后的验收,保证修改后的程序的正确性。 3?从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同下列各叙述关系最密切的字句。 A.软件从一个计算机系统或环境转移到另一个计算系统或环境的容易程度。 B.软件在需要它投入使用时能实现其指定的功能的概率。 C.软件使不同的系统约束条件和用户需求得到满足的容易程度。 D.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一段期间内,实现所指定的功能的概率。 E.尽管有不合法的输入,软件仍能继续正常工作的能力。 供选择的答案: ①可测试性②可理解性③可靠性④可移植性 ⑤可使用性⑥兼容性⑦容错性⑧可修改性 ⑨可接近性⑩一致性 4?软件可移植性是用来衡量软件的(A )的重要尺度之一。为了提高软件的可移植性,应注意提咼软件的(B )。米用(C )有助于提咼(B )。为了提高可移植性,还应(D )。使用(E )语言开发的系统软件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 供选择的答案: A.①通用性②效率③质量④人机界面 B.①使用的方便性② 简洁性③ 可靠性④ 设备独立性 C.①优化算法② 专用设备③ 表格驱动方式④ 树型文件目录 D. ①有完备的文件资料② 选择好的宿主计算机③ 减少输入输出次数④ 选择好的操作系统

软件工程简答题复习题(带答案)

第一章 1,与计算机硬件相比,计算机软件有哪些特点? 软件的特点如下。 1)无法直接观察计算机软件的物理形态,只能通过观察它的实际运行情况来了 解它的功能、特性和质量等。 2)人们在分析、设计、开发、测试软件产品,以及在软件开发项目的管理过程 中,渗透了大量的脑力劳动。 3)不存在像硬件一样的磨损和老化现象,但存在着缺陷维护和技术更新的问 题。 4)软件的开发和运行必须依赖于特定的计算机系统环境。 5)具有可复用性。 3,什么是软件危机?什么原因导致了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的现象如下。 1)经费超出预算,项目一再拖延。 2)不重视需求,开发的软件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项目成功率低。 3)没有规范的软件工程方法,软件可维护性差、软件质量差、可靠性差。 4)开发工具落后,手工方式,开发效率低。 所有导致软件危机的原因,都与软件本身的产品特点相关。 1)软件是一个复杂的逻辑产品。如果没有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方法,以及软件 产品的结构、质量、可维护性得不到保障,开发与维护费用就会持续升高。 2)软件产品不能实现大规模复用,这导致了软硬件生产效率的不同。 3)软件生产是脑力劳动,它看不见、摸不着,开发成本、开发周期等都无法做 到准确估算,生产过程不易控制。 4)软件成本主要是由研发成本构成;而硬件的生产成本主要是材料和制造成 本,分摊的研发成本很少,即软件研发过程与硬件制造过程相比要复杂得 多。 5,请简述软件工程研究的内容。 软件工程研究的内容包括软件开发方法、软件开发模型、软件支持过程和软件管理过程。 软件开发方法的内容涵盖市场调研、正式立项、需求分析、项目策划、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程、测试、试运行、产品发布、用户培训、产品复制、销售、实施、系统维护、版本升级等。 常用的软件开发模型有瀑布模型、迭代模型、增量模型和原型模型等。 软件支持过程由所支持的CASE工具组成,常用的CASE工具有Power Designer和

名词解释 简答题 论述题答案

1.公司战略 又称总体战略,是一个企业的整体战略总纲,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指导和控制企业一切行为的最高行动纲领 2.战略群体 是指产业内执行相同或类似战略,并具有类似战略特性的一组企业。 3.企业使命 是指管理者为企业确定的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的总方向、总目的、总特征和总的指导思想 4.战略联盟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一定目的通过一定方式组成的网络式联合体5.重点集中战略 称为聚焦战略,是指企业或事业部的经营活动集中于某一特定的购买集团、产品线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地域市场的一种战略 6、新兴行业 是指由于技术创新的结果,或新的消费需要的推动,或其他经济、技术因素的变化使某种新产品或新的服务成为一种现实的发展机会,从而新形成或重新形成一个行业 7. 进入壁垒 是指要进入一个产业需要克服的障碍和付出的代价 8. 企业愿景 是企业领导者对企业前景和发展方向的一种高度概括。 是一个企业的领导用以统一每个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的有力武器。它由企业的核心理念和未来的展望两部分所组成 9. 生产战略 是企业在生产的成本、质量、流程等方面建立和发展相对竞争优势的基本途径,规定企业生产制造和采购部门的工作方向,为实现企业总体战略服务。 10. 相关多元化 又称为同心多元化,是指虽然企业发展的业务具有新的特征,但它与企业的现有业务具有战略上的适应性,它们在技术、工艺、销售渠道、产品等方面具有共同

的或是相近的特点。 11. 成本领先战略 也称为低成本战略,是指企业通过有效途径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甚至是同行业中最低的成本,从而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13、战略控制 是指将预定的战略目标与实际效果进行比较,检测偏差程度,评价其是否符合与其目标要求,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借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动态调节过程。14.退出壁垒 是指企业在退出某个产业时要克服的障碍和付出的代价 15.财务战略财务战略 就是根据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其他职能战略的要求,对企业资金进行筹集、运用、分配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方略 16.不相关多元化 又称为集团多元化,即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其他行业的业务,或者在其他行业投资,把业务领域拓展到其它行业中去,新产品、新业务与企业现有的业务、技术、市场毫无关系 17.差异化战略 是指为使企业产品与竞争对手产品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而采取的一种战略。这种战略的核心是取得某种对顾客有价值的独特性 18. 差异化战略 是指为使企业产品与竞争对手产品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而采取的一种战略。 19.规模经济 是指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事实。规模经济是由于一定的产量范围内,固定成本可以认为变化不大,那么新增的产品就可以分担更多的固定成本,从而使总成本下降。 20.战略群体 战略群体是指产业内执行相同或类似战略,并具有类似战略特性的一组企业。21.市场渗透

国际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集(含答案)

简答 1、简述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主要特征。 1)采取钉住汇率制度,即本国货币钉住主要发达国家货币,保持汇率相 对固定。 2)实施外汇管制。 3)本国货币不能自由兑换外国货币。 2、货币贬值的效应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一国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影响最为突出。?一般而言,一国进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货币贬值对改善贸易收支的效果越好。 (2)货币贬值的效应受时滞的影响。 (3)其他国家是否报复,如实施对等的货币贬值。 3、简述倾销的含义及其构成条件。 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对倾销的调查和确定,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负责。 其构成要素:?(1)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2)这种低价销售的行为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包括实质性损害、实质性威胁和实质性阻碍;?(3)损害是由低价销售造成的,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5、简述恩格尔定理对国际贸易的意义。 1)恩格尔定律是指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中用于食品等必需品的支 出比例减少,用于非必需品的比重上升。 2)随着世界收入水平的提高,奢侈品及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增长快, 有利于生产这些产品的国家出口。 3)收入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农业生产国的发展,不利于食品等的出口。 6、简述出口补贴对出口国经济的影响。 1)出口补贴有利于出口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增加生产者剩余。 2)出口补贴减少了消费者剩余。 3)增加了政府财政支出。 4)出口补贴使一国经济福利净损失。 7、一国征收关税对商品相对价格的影响及其经济效应。 关税对商品相对价格的影响:关税是自由贸易价格基础的加价,提高了进口产品价格的同时也提高了国内与进口竞争的产品的价格。其经济效应:①减少了本国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增加了与进口产品相竞争的生产者的生产者剩余,同时政府财政收入会增加,但总体上经济福利水平降低。②影响了一国进口贸易规模从而保护了本国同类商品的生产,增加了受保护商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收入和阻止了对稀缺要素需求的下降。 8、简述劳动力在国际间流动的作用。 1)最主要的意义就是: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充分竞争,利用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而言有助于劳动力市场的完善。 2)还可以说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软件工程全部习题答案

软件工程全部习题答案。(2003-5-31 19:55:00) 第九章 1、渐增模型有那几种特点 答:增量构造和演化提交。增量构造是瀑布模型的基础上在一些的阶段中采用增量开发一些阶段整体开发。演化提交是在瀑布模型的基础上所有阶段都使用增量开发也就是不紧使用增量开发也使用增量提交。 2、快速原形有那几种特点 答:探索型、试验型、演化型。探索型:在需求阶段帮助明确理解需求用完抛弃。试验型:在设计阶段考核现行方案是否合适用完抛弃。演化型:及早的向用户展示一个系统的原形包含主要的功能得到用户的认可后将原形不断的扩充直到系统完成。 3、快速原形开发的步骤 答:快速开发、需求、构造原形、原形、运行原形、评价原形、修改意见。 4、评价快速原形的优缺点 答:可以更清楚的理解用户的需求、开发阶段可以用原形解决局部的困难,通过原形的开发可以让用户看见系统的初步功能的实现有利与用户的开发人员更好的交流,及早的解决存在的问题减少开发的风险。 缺乏好的管理工具和开发环境、缺乏管理机制、对开发人员的技术要求高、更新文档比较困难。 5、对比瀑布模型和增量模型,指出增量模型的新思路。 答:瀑布模型是一种整体的开发模型,开发的每一阶段必须按线性的顺序来进行,前一阶段的工作没有完成后一阶段的工作就不能开始。由于需求分析的易变性使的软件开发工作不顺利,同时瀑布模型的每个阶段有不可避免的错误出现,那么延伸到以下的各个阶段错误就会放大。增量模型是非整体开发的模型它采用渐增模型和原形模型,软件的开发是用增量开发和增量提交。 第八章 1、软件维护有那些内容 答:校正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适应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2、软件维护的特点 答:结构性维护、非结构性维护、别人的程序难懂、开发和维护在人员和时间上的差异、文档的不一致性、维护不是一项吸引人的工作 3、软件维护的流程 答:制定维护申请报告、审查申请报告并批准、实施维护并做记录、复审 4、软件维护的副作用 答:代码副作用、数据副作用、文档副作用 5、什么是软件的可维护性可维护性度量的特性 答:是能够别理解、适应、校正和增强功能的容易程度。可理解、可适应、可测试、可修改、可靠、可移植可使用、效率。 6、提高可维护性的方法 答:使用有可维护性的程序设计语言、及时更新文档、使用先进技术和工具、明确软件质量目标、明确质量保证工作。 第七章 1、软件测试的目的是测试中要注意那些原则 答:软件测试的目的是的发现软件中存在错误的活动。好的测试用例可以发现至今没有发现的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