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控制眼跳:实验范式、神经机制和应用

自主控制眼跳:实验范式、神经机制和应用
自主控制眼跳:实验范式、神经机制和应用

心理科学进展 2008,16(1):154~162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自主控制眼跳:实验范式、神经机制和应用

陈玉英1 隋光远1,2瞿彬1

(1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系,金华 321004)(2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长春 130024)

摘要自主控制眼跳是眼跳类型之一。自主控制眼跳实验范式为研究各种脑损伤,神经疾病和精神失调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手段,为研究眼跳的神经机制以及反应抑制、空间工作记忆等高级认知功能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文章介绍了自主控制眼跳的两种实验范式:反向眼跳和记忆导向眼跳,阐述了自主控制眼跳的神经机制及其实验范式的应用,指出自主控制眼跳实验范式为评定精神分裂症等脑功能失调病人的神经功能状态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为研究各种脑功能失调和精神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法。今后的研究趋势是眼跳研究与神经成像技术和临床观察相结合。

关键词自主控制眼跳,反向眼跳,记忆导向眼跳,反应抑制,空间工作记忆。

分类号 B841

眼动在人们获取精确的视觉信息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感觉运动过程和大脑的高级认知功能提供了一个行为指标。它为研究高级的认知功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1],是对传统的认知研究方法的重要补充。眼动研究在神经学和精神病学(尤其是精神分裂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

眼跳(saccades)是眼动的方式之一,个体通过眼跳来调整视轴,将感兴趣的刺激保持在双眼的视网膜中央窝,以便进一步加工。眼跳主要分为两类:自主控制眼跳(voluntary control of saccadic eye movements/volition saccades /intentional saccades)和反应性眼跳(reactive saccades/reflexive saccades)[3]。自主控制眼跳主要包括反向眼跳(anti-saccades,AS)和记忆导向眼跳(memory-guided saccades /remembered saccades,MGS/RS),这种眼跳的产生是源自于大脑内部的指令,而非外界的刺激,如根据“向右看”这一指令而向右看。由于某个刺激的突然出现而不由自主发生的眼跳,则是反应性眼跳亦称视觉导向眼跳、自发眼跳。它是外源性的,不受意志控制的[4]。

近几年关于眼跳产生的神经机制得到了广泛研究。眼跳研究也是研究视觉注意和工作记忆等认知功能的有效方法。通过损毁法和神经成像技术进行

收稿日期:2007-04-01

通迅作者:隋光远,E-mail: suigy@https://www.360docs.net/doc/874322495.html, 的有关研究,已经确定了支配眼跳运动的脑区——额叶皮层,包括后侧前额叶皮层(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前额眼动区(frontal eye fields,FEF)、附属眼区(supplementary eye fields,SEF)和前扣带皮层(the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眼跳分析在神经学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已有研究表明,人类很多精神和神经失调都与眼跳抑制的失能有关。反向眼跳任务可以作为一种皮层和皮层下疾病的诊断工具[5]。自主控制眼跳可以用来考察调控眼跳的大脑区域以及反应抑制(response inhibition)、空间工作记忆(spatial working memory)等能力,为探讨大脑的高级认知功能提供依据。在临床心理学领域,我们可以用它来研究精神分裂症、ADHD、学习障碍等各种脑功能失调的患者,以充分了解其眼动特征,建立常模,从而尽早进行鉴别和筛选,以便及时进行干预和补救[6]。本文将首先介绍自主控制眼跳实验范式及其神经机制,然后介绍其应用情况,最后对其发展进行总结和展望。

1 自主控制眼跳实验范式

1.1 反向眼跳实验范式

反向眼跳任务经常用来研究抑制控制(inhibitory control)的有效性。反向眼跳实验范式是由Hallett于1978年提出来的[7]。在反向眼跳任务中,首先呈现一个中央注视点(fixation point, FP),

第16卷第1期自主控制眼跳:实验范式、神经机制和应用 -155-

然后呈现一个视觉刺激(即目标,target)。当FP出现的时候,被试要注视它;当目标出现时,被试不能看目标,而是要看相反的方向,比如目标出现在中央注视点的左边,被试就要看右边,并且看的位置要与目标到中央注视点的距离大致相等[8]。

在该任务中,突然呈现的目标引起了一个强烈的自发的推力,使眼跳朝着目标的方向。为了完成目的性的反向眼跳任务,这种强烈的具有优势的自发眼跳,必须被抑制。反向眼跳的产生主要有两个过程:抑制一个朝向目标的自发眼跳和运用所获得的规则产生一个朝向相反方向的眼跳 [4]。在反向眼跳中,朝向目标的正向眼跳是错误的反应,称为方向性错误。反向眼跳的基本参数有:眼跳潜伏期、持续时间(duration)、速度(velocity)、幅度(size/ amplitude)、精确性(accuracy)以及校正时间(correction time)。反向眼跳任务表现经常与正向眼跳任务表现做比较。与正向眼跳任务相比,反向眼跳任务的特征通常是眼跳潜伏期(latency)或者叫眼跳反应时(saccadic reaction time, SRT)的增加。正反向眼跳的基本情况见图1、图2。

图1 正向眼跳示意图图2 反向眼跳示意图注:FP表示中央注视点,T表示目标,箭头表示眼跳方向。

反向眼跳实验范式有三种变式:重叠、空白和零范式(overlap/gap/null)。这三种范式划分的依据是中央注视点消失和目标出现的时间差。如果目标出现的时候,中央注视点还在,就是重叠范式;如果目标出现时,中央注视点已经消失了一段时间,就是空白范式(见图3);如果在目标出现的同时,中央注视点刚好消失,就是零范式。

图3 空白反向眼跳示意图

注:AS表示反向眼跳,PS表示正向眼跳。

Biscaldi等人运用重叠反向眼跳任务来研究阅读障碍。在该研究中,中央注视点持续呈现1700ms 后,目标随机出现在中央注视点两边4°的地方,然后中央注视点和目标共同呈现

800ms才一起消失。研究结果表明眼跳控制反常和阅读障碍之间存在显

著相关。两个阅读障碍组的眼跳潜伏期的标准差的平均值显著高于控制组,其慢速眼跳(SRT>700ms)的次数显著多于控制组。阅读障碍组和控制组的眼跳成绩差异显著。他们认为阅读过程和眼跳系统都是由视觉-空间注意(spatial attention)和注视系统控制的。很多阅读障碍者的视觉-空间注意和注视系统可能受到损伤或者发展迟滞[9]。

Parton等人运用空白反向眼跳任务研究了一位左侧额叶损伤病人。在该研究中,中央注视点出现500ms,然后消失,空白200~300ms后,目标出现,这时被试要尽快朝相反方向看。研究结果表明附属眼区在反向眼跳等执行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4]。

Goldberg等人运用零反向眼跳等实验任务,分别研究了11名高功能孤独症(high functioning autism,HFA)青少年和正常青少年。中央注视点随机出现1500~4500ms,目标在中央注视点消失时,在离中央注视点两边10°、15°或20°的地方随机呈现2250ms。研究发现在反向眼跳任务中,HFA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具有更多的方向性错误,这表明HFA儿童的视觉运动功能存在反常,HFA儿童可能在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和额叶眼动区存在损伤(可

-156- 心理科学进展 2008年

能还包括神经中枢、基底核和顶叶)[10]。 1.2 记忆导向眼跳实验范式

记忆导向眼跳实验范式可以用来探索行为的规则。在该范式中,被试要抑制朝向目标的自发眼跳和延迟眼跳的时间。这个实验范式可测查以下的能力:自发行为的抑制能力,产生一个内部空间表征(空间工作记忆)的能力,计划一个意志运动行为的能力,及在回忆过程中对眼跳运动计划的抑制能力。在该实验范式中,最后注视点的位置(即眼睛完成正确眼跳以后的视角)是衡量空间工作记忆的最合适的指标。在执行该范式时,被试可能在暂时抑制朝向目标的自发眼跳和持续抑制内部表征的反应上出现错误[1]。记忆导向眼跳实验范式根据目标的数量可以分为单一目标和系列目标记忆导向眼跳任务两种。

1.2.1 单一目标记忆导向眼跳实验范式

在单一目标记忆导向眼跳任务中,被试首先注视中央注视点,期间目标很快地出现,然后消失。被试要把目标保持在工作记忆中,当中央注视点消失以后,眼睛看(回忆)目标出现过的位置。单一目标记忆导向眼跳的基本参数有:眼跳潜伏期、速度、幅度、精确性[8]。

Fukushima 等运用单一目标的记忆导向眼跳任务对学习障碍儿童进行了研究。在该任务中,中央注视点呈现3000~5000ms ,此期间目标随机在离中央注视点两边5°10°和15°的地方呈现250ms ,在此期间被试要一直注视中央注视点。当中央注视点消失时,被试要看(回忆)目标出现过的位置。当中央注视点还在时,如果被试看目标,则是错误的反应。研究发现,学习障碍儿童和正常儿童相比,具有较高的错误率,较长的眼跳潜伏期[8]。

Evdokimidis 等运用延迟的单一目标记忆导向眼跳任务研究了51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患者。在该任务中,被试首先注视中央注视点若干毫秒,接着目标随机在离中央注视点两边8°或16°的地方呈现200ms ,中央注视点在目标消失后再呈现2000~5000ms ,中央注视点消失后,被试才被允许回忆目标出现过的位置。研究发现ALS 患者的眼跳潜伏期显著长于正常人

[11]

1.2.2 系列目标记忆导向眼跳实验范式

在系列目标记忆导向眼跳任务中,被试注视着

中央注视点,一系列目标按序很快地出现并消失,被试要把这些目标保持在工作记忆中,然后按顺序看(回忆)目标出现过的位置(见图4,T1、T2、T3、T4分别表示四个目标)。在该任务中,大脑需要保持两种信息:(1)各个目标的位置;(2)它们的先后顺序。要完成这个任务,需要调用不同的注意和记忆资源[12]。该实验范式不仅可以检查空间工作记忆能力,还可以检查反应抑制能力[13]。系列目标记忆导向眼跳任务的基本参数有:眼跳潜伏期、速度、幅度、精确性、顺序错误率[13]。

Parton 等运用系列目标记忆导向眼跳任务来考察附属眼区在眼跳控制中的功能。在研究中,被试首先注视中央注视点1500ms ,一系列相继排列的目标随机呈现800ms ,最后一个目标出现后,中央注视点停留2000ms 后消失,然后被试要以正确的顺序回忆目标出现过的位置[4]。研究结果表明,附属眼区在发生眼跳竞争时的执行控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但在需精确执行的系列眼跳中并不起重要作用。

图4 系列目标记忆导向眼跳示意图

FP T3 T1 800ms FP1500ms

-15° -11.5°-7.5° -3.75° 0° +3.75°+7.5°+11.5°+15° 时间

第16卷第1期自主控制眼跳:实验范式、神经机制和应用 -157-

Chan等运用系列目标记忆导向眼跳任务(见图5,带箭头的1、2、3表示眼跳的顺序),分别对18位帕金森患者(PD)和正常人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被试要注视中央注视点直到消失,在视觉区域的四个象限中目标分别随机呈现100ms,在最后一个目标消失后,中央注视点继续随机呈现一段时间(0, 600, 1200和1800ms),当中央注视点消失后,被试要按顺序看每个目标出现过的位置[13]。研究结果表明,PD被试不能回忆起目标的位置,且具有更多的方向性错误,这表明PD被试具有空间记忆缺陷,伴随着自发眼跳抑制缺陷[13]。

图5 系列目标记忆导向眼跳示意图

2 自主控制眼跳的神经机制

在执行自主控制眼跳的时候,自发眼跳经常和自主控制眼跳相竞争。关于该竞争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快速的一方取胜,另一种是强势的一方取胜。支持前者的研究者认为,自发反应和自主控制反应同时发生但又互相独立。与自发眼跳有关的皮层下的通道连接上丘(superior colliculus, SC),与自主控制眼跳有关的皮层上的通道连接FEF,这两条通道在皮层下的眼动控制部位相汇。在竞争中,这两条独立的通道被同时激活,速度快的一方首先被执行,从而产生相应的眼跳。支持后者的研究者认为,自发眼跳和自主控制眼跳在上丘处展开竞争,强势的一方控制眼动。生理解剖学支持了该观点,因为FEF 和SC存在坚固的联结[14]。

Godijn等认为眼跳的编码和启动受到皮层下区域的调节(主要是上丘)。该眼跳激活系统直接接受来自视觉系统的刺激(比如,外源性眼动)或者执行来自皮层区域包括前额眼动区、附属眼区和前额皮层等的指令(比如,内源性眼动)[7]。自发和自主控制眼跳发生的冲突,是通过侧抑制(lateral inhibition)的竞争整合过程得以解决的[15]。

有关脑功能成像研究已证明眼跳的产生需要很多大脑区域的参与。早期研究表明眼跳发生时,额叶和附属眼区的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会增加。后来又有研究表明眼跳时会有更多的脑区被激活,包括皮层的扣带回(cingulate gyrus)和脑岛(insula)以及皮层下的苍白球(globus pallidus)、纹状体(striatum)和丘脑(thalamus)。额叶眼动区与上丘分别被认为是眼跳的关键区与指令发出者[16]。一些研究考察了正常人在反向眼跳中的局部脑血流量,但其研究结果之间还存在着很多分歧[5]。

被试要正确完成反向眼跳任务,必须先抑制正向眼跳 [13]。额叶在这种抑制具有重要作用,其功能失调可能是眼动反常的原因[17]。有研究发现前额皮层在眼跳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18]。最近的脑功能成像和电刺激研究,已经定位了在自发眼跳和反向眼跳产生中具有关键作用的区域:前额眼动区和附属眼区[19]。Spengler等研究发现,在反向眼跳任务中,相对于强迫症患者和正常人而言,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眼跳错误率更高,眼跳潜伏期也更长。他们认为精神分裂症病人在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存在损伤[20]。Matsuda等通过fMRI研究发现,在正反向眼跳任务中,双侧前额眼动区、附属眼区、下丘脑穹隆周核(PEF)、左侧晶状体核(left lenticular nucleus)和双侧枕骨皮层(bilateral occipital cortices)等被激活。在反向眼跳任务中,还有双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双侧顶下小叶(inferior parietal lobule,IPL)、前扣带脑皮质(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和视丘(thalamus)被激活。这些结果表明在抑制自发眼跳和执行自主控制眼跳过程中,额顶(frontoparietal)和额叶-纹状体-视丘-皮层回路(fronto-striato- thalamo-cortical circuits)这两个重要的区域参与其中[21]。

Missal

等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脑桥的全面停

-158- 心理科学进展 2008年

止神经元(omnipause neurons)的作用,前运动神经元(premotor neurons)保持抑制,但是又接收来自上丘的输入信号[22],眼跳仅在全面停止神经细胞的激活被完全阻止时发生,这样,注视是通过一个眼跳抑制过程而达到的。眼跳选择性抑制可能也存在这种机制,即视觉运动系统自动捕获突然出现的刺激所引起的自发眼跳受到抑制,从而自主眼跳代替其发生。有研究表明,前额皮层受到损伤的病人,其眼跳选择性抑制失败[23]。

损毁研究表明,前额眼动区在系列目标记忆导向眼跳任务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左侧前额眼动区[24]。前额眼动区在转移注意,产生目的性眼跳,回忆目标位置或者指向目标将会出现的位置时也具有重要的作用[25]。附属眼区在系列眼跳的产生中具有重要作用[25],在执行控制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这种作用发生在很多互相冲突的眼跳发生的时候[4]。前额皮层(布罗德曼46区)在记忆导向眼跳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顶下小叶(inferior parietal lobule)在计算眼跳幅度的视觉空间的统合中发挥着作用。海马控制着对系列目标回忆所必需的时间序列工作记忆[25]。O’Sullivan等通过PET研究进一步表明记忆导向眼跳是由皮层-皮层下网络(cortical- subcortical network),包括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和基底核控制的[26]。另外,后顶叶皮层(posterior parietal cortex)在记忆导向眼跳的产生中也具有重要作用[1]。

有研究表明SEF的损伤仅仅引起部分回忆的缺陷[27]。很多研究探讨了记忆导向眼跳任务中工作记忆的神经机制,记录了FEF细胞的状态,发现两种细胞对目标位置进行编码。它们在视网膜坐标系中都有局部的感受野和代码。第一种是类视觉细胞(quasi-visual cells),又叫视觉张力细胞(visual tonic cells),它对任何进入其感受野的可能的目标进行反应[28]。第二种是视觉运动细胞,它对下一个要出现的目标进行选择性的回应。现在仍然不清楚这些细胞是怎么对目标顺序进行编码的,下个目标是怎么被选择的[29]。

自主控制眼跳是内源性眼跳。沈模卫等认为内源性眼跳前存在注意转移;在视线保持在注视点处的条件下,注意未受对提示刺激前注意加工的引导;眼跳目标位置与提示目标位置的空间一致性对眼跳前空间注意转移无显著影响[30]。刘利春等认为注意转移的位置与眼跳位置是一致的;内源性眼跳与注意关系受注意性质的影响[31]。Collins等认为在自主控制眼跳发生的时候会发生注意的转移。自主控制眼跳比反应性眼跳较早发生注意转移,且注意转移会逐渐增强。两种类型的眼跳在发生时,注意转移都会达到一个最高的水平。实际的刺激信号会调节眼跳之前的注意转移[32]。执行眼跳需要集中注意而不是分散注意;集中注意由短时记忆系统支配,该系统可以使刚才出现在中央窝的目标被迅速重新受到注意[33]。

眼跳必须包括眼睛注视位置的转移和空间注意的转移。自发眼跳和自主控制眼跳相比,后者具有较长的眼跳潜伏期。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眼跳起源于加工时所需空间注意转移的不同。虽然脑功能成像研究表明眼跳和注意转移之间有密切联系,它们的皮层激活部位有重叠,但是直接比较外源性和内源性注意转移没有发现独立的皮层激活部位[34]。

眼动和注意是由共同的神经系统控制的。扫视侵入(saccadic intrusion,SI)和眼微跳都受到内源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的影响。SI和眼微跳可能是由连续的不稳定注视造成的,它们为探究注意和眼动系统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窗口[35]。有研究表明眼跳和注意发生的时候,共同的脑区会被激活,如枕核、顶叶皮层和V4区,行为研究表明在眼跳开始之前注意已经转移到目标上了,这说明注意和眼跳之间存在着联系[33]。Corbetta等发现在自主控制内隐注意转移和外显眼跳的时候,大部分被激活的大脑皮层区域有重叠,包括FEF,SEF,顶叶和颞叶。这说明注意和眼动过程不仅在机能上是相关的,而且有共同的脑区[36]。空间注意和眼跳有紧密联系,它们都受大脑前扣带回皮层的控制。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自主控制眼跳潜伏期较长和脑白质纤维的完整性受到破坏有关。脑白质纤维是大脑右半球支配视空间注意和视觉运动控制的关键部位,前扣带回脑白质的异常导致了自主控制眼跳的异常[37]。

3 自主控制眼跳实验范式的应用

3.1 反向眼跳实验范式的应用

反向眼跳实验范式被广泛应用于额叶皮层和基底核功能失调的诊断[5]。它还被用来研究行为抑制和自主控制反应的产生[38]。该实验范式运用较多的研究领域有精神分裂症、注意缺陷多动症(ADHD)和阅读障碍,此外它也被应用于研究孤独症[39]、帕金森症[13]、老年痴呆症[40]、唐氏综合症和亨亭顿疾

第16卷第1期自主控制眼跳:实验范式、神经机制和应用 -159-

病(huntington’s disease,HD)等。

3.1.1 精神分裂症

反向眼跳任务最多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众多神经生化(neurochemical)、神经解剖学(neuroanatomical)和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额叶皮层异常是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已有研究表明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反向眼跳任务中,其错误率比正常人要高。这些研究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额叶症状和在反向眼跳任务中的表现;另一种是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反向眼跳任务中的表现作为一个生物学诊断指标。很多研究评估了反向眼跳任务中的错误率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test ,WCST,可用来诊断额叶功能)得分之间的相关,结果一致发现反向眼跳任务中的高错误率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中高错误率存在显著相关。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反向眼跳任务中表现较差和额叶皮层功能失调有关。另外,73%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反向眼跳任务中具有较高的错误率,通过CT扫描发现他们的额叶皮层有萎缩现象,而且可能可通过反向眼跳任务,将精神失调和精神分裂症区分开来 [5]。

总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在反向眼跳任务中具有较高的错误率和较长的眼跳潜伏期,存在较多的自发眼跳。这可能是因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自主控制眼跳的产生上存在缺陷[41]。临床研究表明DLPFC和FEF在反向眼跳任务中具有不同的作用。DLPFC的损伤导致抑制错误,FEF的损伤和反向眼跳潜伏期较长有关。除了DLPFC和FEF的参与,抑制自发眼跳同样需要SC的调节。正确的反向眼跳的产生以及对视空间信息进行转换,反映了PPC和DLPFC的共同参与[1]。精神分裂症病人可能在控制反向眼跳任务的脑区存在损伤。

3.1.2 ADHD

反向眼跳任务也被用于研究ADHD儿童,主要是用以检测ADHD儿童的反应抑制能力及其相应的脑机制。运用反向眼跳任务,Ross等发现ADHD儿童存在着抑制眼跳的困难[42];Rothlind等发现ADHD 儿童比正常儿童的错误眼跳要多,但是差异不是很显著[43];Munoz等发现ADHD儿童在反向眼跳任务中表现困难[44];Laurie等发现ADHD儿童在反向眼跳任务中具有较长的眼跳潜伏期和较多的预期眼跳[45];而Feifel等却发现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的反向眼跳潜伏期没有显著差异。

ADHD儿童具有显著的眼跳抑制缺陷,他们在反向眼跳任务中比正常儿童具有更多的方向性错误,这表明他们在抑制朝向目标的优势反应中存在缺陷。DLPFC在调节视觉注意和抑制自发视觉运动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这表明ADHD儿童在DLPFC 上存在缺陷[46]。脑功能成像研究表明视觉运动系统和注意系统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它们有共同的激活部位[47]。因此眼跳抑制缺陷会伴随视觉注意缺陷。

3.1.3 阅读障碍

在20世纪中后期,反向眼跳就开始用于阅读障碍的研究。Biscardi等认为反常的眼跳控制和阅读障碍之间存在显著相关。阅读障碍患者有较多的潜伏期为85~135ms的急速眼跳,他们认为具有急速眼跳的患者,在反向眼跳任务中,不能抑制自发眼跳[8]。两个诵读困难组D1和D2(D1是系列听觉短时记忆缺陷,D2是阅读或写作障碍)与控制组相比,眼跳潜伏期较长,眼跳潜伏期大于700ms的眼跳数量较多,尤其是D1组,出现了更多的预期眼跳。在空白反向眼跳任务中,男性阅读障碍者比控制组有更多的错误。两个诵读困难组相比,D1类型的主要特点是眼跳潜伏期分布比较离散,反应时比较长;D2类型的主要特点是急速眼跳较多。他们认为阅读过程和眼跳系统都是由视觉-空间注意和注视系统控制的,诵读困难者的视觉-空间注意和注视系统可能受到损伤或者发展迟滞 [8]。阅读障碍儿童的注视系统和自主控制系统较弱的原因尚待研究[5]。

阅读障碍者的眼动控制能力弱,眼动模式异常,注视稳定性差,记忆表征能力差[48]。他们的眼跳次数较多、眼跳幅度小、注视时间延长和回视增多,反映了其知觉广度狭小、选择性注意和注意转换困难、视觉空间认知有缺陷[49]。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控制选择性空间注意的神经结构出现了问题。选择性注意过程不仅要调节注视系统,而且在反向眼跳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如果选择性注意的功能出现缺陷,就会导致眼跳潜伏期较长等异常表现。阅读障碍儿童的眼动异常可能与FEF、SEF及额叶前部的皮层有关[8]。

3.2 记忆导向眼跳实验范式的应用

记忆导向眼跳实验范式主要用来检测空间工作记忆和反应抑制能力,其多运用于帕金森症、孤独症、抑郁症和亨亭顿疾病等神经或大脑某区域损伤的研究,并探讨其脑神经和心理机制。也有人用于研究正常人的空间工作记忆容量和眼跳抑制控制效率的年龄发展趋势[50]。记忆导向眼跳任务经常和反向眼跳任务同时应用,以研究各种脑功能失调。

-160- 心理科学进展 2008年

Chan等研究发现,在系列目标记忆导向眼跳任务中,帕金森患者与控制组相比具有更多的方向性错误和抑制自发眼跳的缺陷,这表明他们具有空间记忆缺陷[13],这跟他们大脑的DLPFC损伤有关。DLPFC在抑制自发眼跳和空间工作记忆中具有特殊作用,DLPFC损伤的病人表现出更多的时间和方向性错误。DLPFC中一连串的神经细胞参与了视觉刺激空间位置的编码。DLPFC还参与了额叶-基底神经中枢回路,该神经回路的损伤和自主控制眼跳产生困难有关[13]。

Goldberg等研究发现高功能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在记忆导向眼跳任务中,反应抑制错误率较高,眼跳潜伏期较长,但在眼跳精确性和速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10]。Minshew等也发现HFA儿童在抑制朝向目标的自发眼跳中存在困难[51]。HFA儿童反常的视觉运动功能说明,他们不仅有DLPFC损伤,可能也还有FEF损伤[10]。

Blekher等研究发现,亨亭顿疾病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在记忆导向眼跳任务中,眼跳潜伏期较长、正确眼跳数量较少、眼跳速度较慢和视动性眼球震颤(optokinetic nystagmus,OKN)得分较低。从额叶到上丘的投射与自主控制眼跳有密切联系。额叶-基底神经中枢的损伤将会导致自主控制眼跳的困难。HD病人眼跳的反常还可能和注意缺陷有关。注意的缺陷将会导致记忆导向眼跳潜伏期的增长,错误率的增加,OKN得分的降低。他们认为眼动在HD 疾病早期诊断中是一个敏感的指标。传统的视觉运动和视觉扫描测试与眼动测量相结合在视觉表现的评估中可以发挥很大作用[52]。

记忆导向眼跳范式可以用来检测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神经认知功能损伤程度。Broerse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在记忆导向眼跳任务中,眼跳幅度较小,错误抑制较多,眼跳潜伏期较长、峰值较低、眼跳持续时间较长。顶叶皮质(posterior parietal cortex,PPC)在记忆导向眼跳的产生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没有受到损伤。DLPFC或FEF的损伤都会导致记忆导向眼跳的失败。DLPFC的损伤还会导致抑制错误。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在DLPFC上存在损伤[1]。

4 总结和展望

自主控制眼跳实验范式所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揭示调控眼跳的大脑区域和脑神经机制,以及揭示眼跳和抑制控制、反应抑制、执行功能、空间工作记忆、空间注意、空间知觉等的关系。关于大脑某区域损伤(或者神经损伤)患者的眼动研究是了解视觉和认知表现过程所必需的[52]。自主控制眼跳任务可以为反应抑制的神经控制提供依据,反应抑制可以通过眼跳来进行量化研究。眼跳计划和执行控制的神经机制已经被充分地揭示[53]。眼跳抑制为研究自主控制过程提供了简单而强有力的评估方法[52]。基础研究已经发现了反向眼跳的特征和导致错误眼跳的条件[5]。通过脑功能成像技术已经发现了参与自主控制眼跳的脑区。

自主控制眼跳研究所采用的被试主要是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症、抑郁症、ADHD等精神和神经失调疾病的患者,此外还有猴子等灵长类动物以及正常人。以神经和精神失调的患者为被试主要是为了解其在自主控制眼跳中的表现差异,推测造成差异的原因及可能存在的脑损伤区域。以猴子等灵长类动物为被试,主要是为了进行损毁研究,以精确地确定自主控制眼跳的脑部控制区域及神经机制。最近这类研究已经开始考察反向眼跳产生的神经过程,和在单个神经元水平上的自发眼跳的抑制[5]。以正常人为被试,主要是为了了解自主控制眼跳的年龄发展趋势及其与抑制控制、空间工作记忆等的关系。

自主控制眼跳实验范式为评定精神分裂症等脑功能失调病人的神经功能状态提供了重要信息,为研究各种脑功能失调和精神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法。

今后的研究趋势是自主控制眼跳研究和神经成像技术、临床观察相结合。这些技术的运用可以解决很多未知的或存在争议的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参与自主控制眼跳的大脑区域将会越来越明确,自主控制眼跳将会成为一种神经和精神失调的诊断手段。自主控制眼跳研究还可以探索不同的神经心理学操作(neuropsychological operations)。反向眼跳和记忆导向眼跳不断被用来研究选择性神经认知操作(selective neurocognitive operations)[1]。

不同脑功能失调患者的自主控制眼跳任务表现有所不同,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何种自主控制眼跳参数可以作为某疾病的诊断指标有待于临床验证。各种脑功能失调患者眼跳抑制的年龄发展趋势尚需研究。自主控制眼跳产生的过程和其神经结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眼跳脑机制方面的研究将由探讨局部脑区功能到联合作用模型的构建及完善。自主控制眼跳和注意、知觉、工作记忆、抑制控制

第16卷第1期自主控制眼跳:实验范式、神经机制和应用 -161-

等系统的关系需进一步理清。自主控制眼跳还可以和自发眼跳作比较,对比其神经基础的差异,以弄清两者的工作机制,进而为分析自主控制和自动加工过程的差异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Broerse A, Crawford T J, Boer J A. Parsing cognition in schizophrenia using saccadic eye movements: a selective overview. Neuropsychologia, 2001, 39: 742~756

2 Klein C, Fischer B. Instrumental and test–retest reliability of saccadic measures. Biological Psychology, 2005, 68: 201~213

3 Tusa R J, Zee D S, Herdman S J. Effect of unilateral cerebral cortical lesions on ocular motor behavior in monkeys: saccades and quick phases. J. Neurophysiol, 1986, 56 (6): 1590~1625, Abstract retrieved 2007-3-7, from ncbi database

4 Parton A, Nachev P, Hodgson T L. Role of the human supplementary eye field in the control of saccadic eye movements. Neuropsychologia, 2007, 45: 997~1008

5 Everling S, Fischer B. The antisaccade: a review of basic research and clinical studies. Neuropsychologia, 1998, 36(9): 885~899

6 隋光远, 吴燕. 儿童外显视空间注意转移. 心理学报, 2006, 38(6): 841~848

7 Klein C H, Brügner G, Foerster F, et al. The gap effect in pro-saccades and anti-saccades in psychometric schizotypes. Biological Psychology, 2000, 55: 25~39

8 Fukushima J, Tanaka S, Jeremy D, et al. V oluntary control of saccadic and smooth-pursuit eye movements in children with learning disorders. Brain & Development, 2005, 27: 579~588

9 Biscaldi M, Gezeck S, Stuhr V. Poor saccadic control correlates with dyslexia. Neuropsychologia, 1998, 36(11): 1189~1202

10 Goldberg M C, Lasker A G, Zee D S, et al. Deficits in the

initiation of eye movements in the absence of a visual target in adolescents with high functioning autism. Neuropsychologia, 2002, 40: 2039~2049

11 Evdokimidis I, Constantinidis T S, Gourtzelidis P, et al. Frontal

lobe dysfunction in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Journal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s, 2002, 195: 25~33

12 Mitchell J F, Zipser D. Sequential memory-guided saccades

and target selection: a neural model of the frontal eye fields.

Vision Research, 2003, 43: 2669~2695

13 Chan F, Armstrong I T, Pari G, et al. Deficits in saccadic eye

movement control in Parkinson’s disease. Neuropsychologia, 2005, 43: 784~796

14 Hunt A R, Olk B, Mühlenen A V, et al. Integration of

competing saccade programs. Cognitive Brain Research, 2004,19: 206~208

15 Godijn R, Theeuwes J. Programming of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saccades: Evidence for a competitive integration mode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2002, 28(5): 1039~1054

16 任延涛, 韩玉昌, 隋雪. 视觉搜索过程中的眼跳及其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2006, 14(3): 340~345

17 Olincy A, Johnson L L, Ross R G.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cigarette smoking on performance of a smooth pursuit and a saccadic eye movement task in schizophrenia. Psychiatry Research, 2003, 117: 223~236

18 Crevits L, Abbeele D V, Audenaert K, et al. Effect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on saccades in depression: A pilot study. Psychiatry Research, 2005, 35: 113~119

19 Lachaux J P, Hoffmann D, Minotti L, et al. Intracerebral

dynamics of saccade generation in the human frontal eye field and supplementary eye field. NeuroImage, 2006, 30: 1302~1312

20 Spengler D, Trillenberg P, Sprenger A, et al. Evidence from

increased anticipation of predictive saccades for a dysfunction of fronto-striatal circuits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Psychiatry Research, 2006, 143: 77~88

21 Matsuda T, Matsuura M, Ohkubo T, et al. Functional MRI

mapping of brain activation during visually guided saccades and antisaccades: cortical and subcortical networks.

Psychiatry Research. Neuroimaging, 2004, 131: 147~155

22 Missal M, Keller E L. Common inhibitory mechanism for

saccades and smooth-pursuit eye movements. 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2002, 88: 1880~1892

23 Gaymard B, Ploner C J, Rivaud-Péchoux S, et al. The frontal

eye field is involved in spatial short-term memory but not in reflexive saccade inhibition. 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1999, 129: 288~301

24 Schiller P, Chou L. The effects of anterior arcuate and

dorsomedial frontal cortex lesions on visually guided eye movements in the rhesus monkey: 1. Single and sequential targets. Vision Research, 2000, 40: 1609~1626

25 Pierrot-Deseilligny C, Rivaud S, Gaymard B, et al. Cortical

control of saccades. Neurological Progress, 1995, 37: 557~567. Abstract retrieved 2007-2-28, from wiley interscience

26 O’Sullivan E P, Jenkins I H, Henderson L, et al. The functional

anatomy of remembered saccades: a PET study. Neuro Report, 1995, 13(6): 2141~2144, Abstract retrieved 2007-3-6, from NCBI datebase

27 Sommer M, Tehovnik E. Reversible inactivation of macaque

dorsomedial frontal cortex: effects on saccades and fixations.

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1999, 124: 429~446

28 Tian J, Schlag J, Schlag-Rey M. Testing quasi-visual neurons

in the monkey’s frontal eye field with the triple-step paradigm.

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2000, 130(4): 433~440

29 Mitchell J F, Zipser D. Sequential memory-guided saccades

and target selection: a neural model of the frontal eye fields.

Vision Research, 2003, 43: 2669~2695

30 沈模卫, 高涛, 刘利春等. 内源性眼跳前的空间注意转移.

心理学报. 2004, 36(6): 663~670

31 刘利春, 沈模卫, 高涛. 注意在内源性眼跳计划中的作用.

应用心理学, 2003, 9(4): 38~42

32 Collins T, Doré-Mazars K. Eye movement signals influence

perception:Evidence from the adaptation of reactive and volitional saccades. Vision research, 2006, 46: 3659~3673

33 McPeek R M, Maljkovic V, Nakayama K. Saccades require

focal attention and are facilitated by a short-term memory

-162- 心理科学进展 2008年

system. Vision Research, 1999, 39: 1555~1566

34 Mort D J, Perry R J, Mannan S K. Differential cortical

activation during voluntary and reflexive saccades in man.

NeuroImage, 2003, 18: 231~246

35 Gowen E, Abadi R V, Poliakoff E, et al. Modulation of

saccadic intrusions by exogenous and endogenous attention.

Brain Research. 2007, 47(1): 1~38

36 Corbetta M, Akbudak E, Conturo T E, et al. A common

network of functional areas for attention and eye movements.

Neuro, 1998, 21: 761~773

37 Manoach D S, Ketwaroo G A, Polli F E, et al. Reduced

microstructural integrity of the white matter underlying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saccadic latency in schizophrenia. Neuroimage, 2007, 4: 1~12

38 Brown M R G, Goltz H C, Vilis T, et al. Inhibition and

generation of saccades: Rapid event-related fMRI of prosaccades, antisaccades, and nogo trials. NeuroImage, 2006, 33: 644~659

39 Takarae Y, Nancy J. Minshew B L, et al. Pursuit eye movement

deficits in autism. Brain, 2004, 127: 2584~2594

40 Trevor J, Crawford H S, Renvoize T, et al. Inhibitory Control

of Saccadic Eye Movements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Alzheimer’s Disease. Biolpsychiatry, 2005, 57: 1052~1060

41 Reuter B, Rakusan L, Kathmanna N. Poor antisaccade

performance in schizophrenia: An inhibition deficit?.

Psychiatry Research, 2005, 135: 1~ 10

42 Ross R G, Hommer D, Breiger D, et al. Eye movement task

related to frontal lobe functioning in 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1994, 33: 869~874, Abstract retrieved 2007-3-2, from NCBI datebase

43 Rothlind J C, Brandt J, Zee D, et al. Unimpaired verbal

memory and oculomotor control in asymptomatic adults with the genetic marker for Huntington|s disease. Arch.Neurol, 1993, 50: 799~802, Abstract retrieved 2007-3-2, from NCBI

datebase

44 Munoz D P, Armstrong I T, Hampton K A, et al. Altered

control of visual fixation and saccadic eye movements in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J. Neurophysiol, 2003, 9: 503~514.

45 Laurie A C, Henderson J M, Joel T N. Attentional Versus

Motor Inhibition in Adults With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Neuropsychology. 2006, 20(4): 430~441, Abstract retrieved 2007-7-6, from ScienceDirect datebase

46 Feifel D, Farber R H, Clementz B A. Inhibitory Deficits in

Ocular Motor Behavior in Adults with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Bilo Psychiatry, 2004, 56: 333~339

47 Nobre A C, Gitelman D R, Dias E C. Covert Visual Spatial

Orienting and Saccades: Overlapping Neural Systems.

NeuroImage, 2000, 11: 210~216

48 陈庆荣, 邓铸. 中文阅读及发展性阅读障碍眼动研究新进

展. 应用心理学, 2005, 11(3): 284~288

49 黄旭, 静进. 眼动技术在发育性诵读困难研究中的应用.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06, 33(5): 353~355

50 Eenshuistra R M, Ridderinkhof K R, Weidema M A, et al.

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oculomotor control and working-memory efficiency. Acta Psychologica, 2007, 124: 139~158

51 Minshew N J, Luna B, Sweeney J. Oculomotor evidence for

neocortical systems but not cerebellar dysfunction in autism.

Neurology, 1999, 52: 917. Abstract retrieved 2007-3-19, from neurology datebase

52 Blekher T M, Yee R D, Kirkwood S C, et al. Oculomotor

control in asymptomatic and recently diagnosed individuals with the genetic marker for Huntington’s disease. Vision Research, 2004, 44: 2729~2736

53 Scudder C A, Kaneko C S, Fuchs A F. The brainstem burst

generator for saccadic eye movements: A modern synthesis.

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2002, 142: 439~462

Voluntary Control of Saccadic Eye Movements: Experimental Paradigm, Nerve Mechanisms and Application

CHEN Yu-Ying1 SUI Guang-Yuan1,2 QU Bin1

(1Institute of Psychology,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 China)

(2Institute of Psychology,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China)

Abstract: Voluntary control of saccadic eye movements is one type of the saccades. The experimental paradigm of voluntary control of saccadic eye movements has provided an important research instrument for studying a variety of brain lesions, neurological diseases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and provided an important research method for studying brain nerve mechanisms of saccades and higher cognitive functions of the brain such as response inhibition and spatial working memory.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wo types of experimental paradigms of voluntary control of saccadic eye movements: anti-saccades and memory-guided saccades. Then, it introduces the brain nerve mechanisms of the voluntary control of saccadic eye movement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two types. Finally, it makes a conclusion and gains a perspective on the present.

Key words: voluntary control of saccadic eye movements,anti-saccades, memory-guided saccades,response inhibition, spatial working memory.

经典心理学实验范式整理

实验心理学经典范式整理 潜变量分析(latent variable analysis) 近年来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潜变量分析。传统研究方法认为一个执行测验的成绩就能够代表一种执行功能,而潜变量分析采用多个执行测验对同一执行功能进行测量,并从中提取它们的共性,形成该执行功能的潜变量。对测量同一执行功能的多个任务应涉及不同的实验刺激和实验程序,以避免在潜变量提取后的执行结构中仍含有非执行的成分。潜变量提取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诸如纯度,结构有效性等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各执行功能间,以及执行功能与其他一些认知结构间的关系。Miyake等报告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三项执行功能(对优势反应的抑制,注意转换和记忆刷新)间存在一定的相关,但也清晰地表现出相互可分离性;并且,这三种执行功能在一系列复杂执行任务(包括神经心理学测验)中的贡献是不一样的。然而,由于潜变量提取需要进行多项测验,结构方程建模还需要较大的样本量,使得这种研究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 n-back范式 n-back范式要求被试者将刚刚出现过的刺激与前面第n个刺激相比较,通过控制当前刺激与目标刺激间隔的刺激个数来操纵负荷。当n=1时,要求被试者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相邻的前一个刺激;当n=2时,则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前面隔一个位置上的刺激;当n=3时,要求比较的是当前刺激和它前面隔两个位置上的刺激,依此类推获得不同程度的任务难度。任务类型包括字母匹配任务,位置匹配任务和图形匹配任务三类。在位置匹配任务中,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呈现的位置是否相同,而不管两者是否为同一个字母或图形;在字母或图形匹配任务中,则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是否为同一字母或图形,而不管他们的呈现位置如何。该范式的优点在于将任务设计成在工作记忆上施加一连续的,参数可变的负荷,而其他任务需要保持恒定。P.O.Harvey等(2004)用n-back范式评估年轻抑郁症住院病人的刷新加工,抑郁病人在n-back任务中显示了较差的操作。 他们的结果说明:排除包括2-back和3-back条件的复杂信息管理,1-back条件是一个更纯的刷新加工测量方法。n-back任务也被广泛用于工作记忆的神经成像研究中。神经成像研究应用n-back任务有如下几个理由(Braveretal,1997;Cohenetal,1997;Jonidesetal,1997):首先,比较神经成像研究早期应用的任务,n-back任务是一

内部管理制度及质量控制措施

试验室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 (一)试验室检测质量保证制度1、检测人员 (1)检测人员必须具备检测人员的各项要求,凭检测合格证在指定岗位上进行检测工作。 (2)检测人员要按照料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检测工作,工作要精益求精,对检测数据负责。 (3)在测试过程中,发生故障或因外界干扰测试中途停止时,测试人员将详细情况记录专用本上,并口头告知技术负责人,采取必要措施或重做。 2、检定设备 (1)检定设备可按照设备仪器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2)检定设备要有设备使用卡片,对设备运转及技术参数做详细记载,并规定详细的操作规程。 (3)检定设备有故障或过期未校定校准,不得投入检测工作。(4)对进口设备经培训确实掌握技术,方可操作使用。(5)保持设备运行完好率,试验室环境符合检测工作的要求。3、读取数据与记录数据 (1)读取数据与记录数据必须按有关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与步骤进行。(2)记录数据应如实准确地填写在检测记录中。 (3 )对检测所得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确认检测结果有问题,专业资料

应立即报告有关人员,并及时分析其原因,必要时重检。 4、试验室管理 (1)试验室内设备、安全、卫生等应由各试验室内专人管理。(2)凡有机器运转和通电设备,人员不得离开(对有自控保险装置除外)。(3)凡对试验室养护箱(室)等有温度、湿度规定要求的均要严格控制,并有专人负责每天记录。 (4)检测报告是判定原材料、关成品、成品质量的主要技术依据,要严格履行审核手续。 (5)各检测项目的原始记录,必须本人签字并及时出具检测报告。(6)检测报告应进行认真审核,无误后签字存档。 (二)力学室工作制度 (1)每日上班应对本室的仪器设备、工具箱、水、电等检查一遍,如有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 (2)试验人员应对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性能完全了解,包括配套的仪器及配件如何正确使用,试验机、万能机应尽可能在基量程的20~80%范围内操作。 (3)试验人员在试验前应熟悉每项试验的操作程序,避免在试验过程中查阅操作规程。 (4 )在操作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如发现仪器异常,应立即关专业资料 机,切断电源,并查明原因。

实验室质量控制制度

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将分析测试结果的误差控制在允许限度内所采取的控制措施。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检测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三、管理范围 它包括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间质量控制两部分。 1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包括对人员的要求控制、实验室设备要求、料、法、环)1.1人员的质量控制: 1.1.1具有相应专业知识,受过其所承担工作相适应的教育、培训、考核并具有相应资格管理和检测的人员,确保其检测工作质量。人事管理要求验证、检查、评价,以保证满足本实验室对人员的要求。对以上相关资料予以存档。 1.1.2技术负责人根据岗位需要进行各项培训(岗前、方法标准、设备操作、安全作业、法律法规、安全和防护等)。培训合格,签订设备操作授权书,准许上岗从事相关检测工作。 1.1.3对检测过程,检测工作重点环节进行重点监督,执行《监督工作控制程序》。1.1.4授权签字人由实验室评审小组评审通过给予授权。 1.2设备的质量控制 规范设备管理,确保设备处于受控状态,保证满足检测工作要求。 1.2.1建立完整的设备档案,满足实验室核查要求。

1.2.2设备的维护和使用。建立设备维护维修计划、记录。严格执行《设备管理程序》 1.2.3设备管理人及设备使用人相互配合做好设备期间核查工作,严格按照《期间核查程序》进行核查。 1.2.4做好设备的校准工作,依据《量值溯源程序》进行校准核查工作,满足实验室的规范要求。标明“三色”标识。表明设备所处的校准状态。 1.2.5完整做好设备的使用记录、周期检定记录及计划、设备的保护工作。1.3试验溯源性控制 1.3.1有测量功能的设备及辅助设备和标准物资,在投入实验室之前必须进行前期校准和检定,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满足《量值溯源程序》,实现检测数据可以溯源到国际单位制的溯源性要求。 1.3.2实验室设备管理员执行《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及《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程序》,定期做好测量仪器及设备的校准检定工作。 1.3.3保证使用标准物质具有证书证明其溯原性。 1.4检测方法及方法确认 严格按照实验室技术负责人制定的《检测工作控制程序》执行检测工作流程。保证检测方法和方法确认工作在有效的控制范围内。 1.4.1保持现行有效的标准、作业指导书、及可查参考资料。 1.4.2除客户特殊要求,优先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新检测方法由技术负责人主持验证工作,保留验证记录,具体执行《开展新项目管理评审》。非标准方法技术负责人按《方法的选择和确认程序》进行验证,通过评审方可执行。

认知神经科学知识点总结

1、认知科学——是研究智能实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园里的科学。 2、智能实体——是人类、动物和智能机的泛称。 3、研究人类智能的科学有心理学、心里语言学;研究动物智能的有动物心理学 和比较心理学;研究机器智能的科学有计算机科学,特别是人工智能学以及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 4、神经科学是一大类学科的总称,这些学科均以“分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揭示各种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在各个水平上阐明其机制,以及预防、诊治神经和精神疾病患”为自己的基本研究内容,包括神经生理学、神经解剖学、神经胚胎学。。P2。。。等。这些学科彼此渗透,互相支持,新技术、新概念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构成当代生物医学发展的前沿学科之一。 5、《人治神经科学》一书的主要思想就是阐明组成脑的分子和细胞如何以其可 塑性参与脑结构与功能系统的形成,进而通过结构与功能系统映射的进化,逐渐出现了人类的意识和多层次的精神活动。 6、人治神经科学的基本理论: (1)物理符号论、信息加工学说和特征检测理论 (2)联结理论、并行分布处理和群编码理论 (3)模块论或动功能系统论 (4)基于环境的生态现实理论:认知科学家们一直把认知过程堪称是发生在每个人头脑或智能系统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而环境作用的观点则 认为认知决定于环境,发生在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之中,而不是简单 发生在每个人的头脑之中。 (5)机能定位论:试图为每一种高级功能在脑内找到一个中枢,或一种特意的细胞。到20世纪80年代前后,曾以半讽刺的方式,否定了祖母 细胞是识别熟悉面孔的特意细胞。 7、认知神经科学方法包括两大类互补的研究方法:一类是无创性脑功能(认知) 成像技术;另一类是清醒动物认知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前一类方法中又分为脑代谢功能成像和生理功能成像两种;后一类方法中包括单细胞记录、多细胞记录、多维(阵列)电极记录法和其他生理心理学方法(手术法、冷却法、药物法等)。

农药残留分析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一)

农药残留分析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一) 摘要农药残留分析实验室的分析质量控制是农产品监测工作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从多年农产品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的经验出发,对人员、试剂、设备、样品制备、标准溶液配制、加标回收率及数据分析等方面作了分析论述。 关键词农药残留分析;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 实验室的分析质量控制是监测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为了确保每个监测数据的准确与可信而采取的根本措施1]。 1人员管理 由于实验室分析人员的操作技术、判定能力等因素都会影响监测工作的质量,因此实验室必须对实验室人员实行培训、管理的有效控制。全面落实质量管理,关键在于对岗位员工进行全方面的职业技术和质量意识的培训,使其人员在具备本职工作能力的同时还要真正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参与到质量控制活动中来2]。 2试剂管理 检测溶剂、试剂和吸附剂的纯度及适用性,不仅直接影响测定结果,而且对气相色谱仪中的色谱柱、检测器也有一定的影响,在试剂选择上不仅要选择合格供应商,同时还要建立检测试剂的质量标准和确认程序,对试剂厂家、方法、批号、有效期、储存温度在领取、使用中要进行核对,防止由于试剂的不合格导致检验结果错误。因此,在试验前必须测试每批次空白试剂、吸附剂和试剂的可用性。对溶剂而言一般每批溶剂

取100~200mL浓缩,定容1mL,进样1μL无干扰峰即可。而且在分析测定时,为避免交叉污染,要做全程序空白试验,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重现性。按比例配制的混合溶剂,由于各溶剂的沸点不同,放置时的挥发程度不同,比例易改变,因此混合溶剂宜现用现配。 3检验设备的管理 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使试验结果对设备状况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设备状况在试验中至关重要。首先对实验室的设备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要制订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标准操作规程,做好培训和使用权限的管理,对色谱、气质联用等大型关键设备要专人管理,日、周、月维护要严格,及时让厂家校准、确认;软件系统的参数设置、试验的判定规则及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必须经质量主管确认,数据由专人定期备份。 4样品制备管理 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必须坚持包括样品采集在内的全过程质控,样本的质控分为样本交接、检测与保存3]。取样必须具有代表性,而且在每次切碎、打浆前都必须洗净所用的工具,避免样品之间的污染。样品前处理的基本要求就是尽量减少待测农药的损失、提高回收率、排除杂质的干扰、保持各操作的一致性。样本检验状态分合格、未检测、可疑样本,检测时要明确标识,不能混淆。样品的保存要按日期、目的分别保存,使其具有可追溯性。

音乐传达哲理性概念的认知神经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2016, Vol. 24, No. 6, 855–862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3724/SP.J.1042.2016.00855 855 ·研究构想(Conceptual Framework)· 音乐传达哲理性概念的认知神经机制* 周临舒 蒋存梅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上海 200234) 摘 要 哲理性概念是音乐表现的对象之一。由于音乐不具有类似语言的语义性, 对哲理性概念的理解常常成为音乐欣赏者的困扰。基于此, 本项目聚焦于听者对哲理性概念的理解。通过选取音乐训练经历不同的人群为被试, 系统考察哲理性概念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本项目成果将揭示音乐诱发哲理性概念加工的神经机制, 厘清音乐训练对音乐外在意义加工的作用,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人类对音乐意义理解的普遍性问题。 关键词 音乐; 哲理性概念; 神经机制; 音乐训练; 意义理解 分类号 B842 音乐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交流系统之一, 这 可能缘于音乐和语言在人类进化历史上具有相同的起源(Darwin, 1871; Wallin, Merker, & Brown, 2001)。在现代社会生活中, 音乐无处不在。聆听音乐不仅是现代人最具普遍性的一种活动, 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 即使音乐会、电台广播的解说词不遗余力地介绍音乐的表现内容, 许多人仍抱怨自己“听不懂”音乐, 尤其当音乐被用于传达哲理性对象, 比如,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哲理性对象作为音乐的外在表现对象, 属于音乐外在意义(extramusical meaning)的范畴(Meyer, 1956; Patel, 2008)。在音乐欣赏活动中, 对音乐哲理性对象的理解是不是音乐工作者的专利?一般人能否理解音乐传达的哲理性对象?其内在的认知神经机制又是什么?目前, 尚无研究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视角考察听者对音乐哲理性对象的理解。对以上问题的系统探究, 不仅可以推进和完善音乐外在意义的认知研究, 为构建音乐外在意义的认知神经模型提供依据, 而且有助于明确音乐训练经历对音乐外在意义加工的影响, 最终回答人类对音乐的理解是否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收稿日期:2015-11-2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0972, 31500876)资助。 通讯作者:蒋存梅, E-mail: cunmeijiang@https://www.360docs.net/doc/874322495.html,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音乐外在意义加工的理论 在音乐学研究中, 关于音乐意义的定义及其构成问题长期处于争议之中(如, Davies, 1994; Hanslick, 1854; Kivy, 1990, 2002; Meyer, 1956)。根据已有的理论, 音乐意义可大致分为音乐内在意义和音乐外在意义两类(Koopman & Davies, 2001; Meyer, 1956; Patel, 2008)。前者是指某个音乐事件(可以是某一音乐元素, 或某个结构单元)指向另一个音乐事件所具有的意义。相反, 当音乐指向概念、图像、经验、或情绪状态等音乐之外的对象时, 这种意义属于音乐外在意义。根据Koelsch (2012)的观点, 音乐所表达的意义超出音乐符号本身, 且音乐意义与语言符号所传达的语义信息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因此, 他以音乐语义(musical semantics)代替音乐意义。即便如此, Koelsch 也承认, 音乐语义与语言学中的命题语义仍然具有差异:音乐很难表达语言中量词、情态词以及连接词所能表达的意思, 而语言很难表达音乐所能传达的感受性信息。 早在1986年, Dowling 和Harwood 在查尔斯·皮尔斯符号学(notions of Charles Pierce)理论的基础上, 从音乐情绪知觉的角度提出音乐表现情绪的3种方式:形象符号(icon)、标志符号(index)和象征符号(symbol)。Koelsch (2011, 2012)将其延

实验室质量常见的种控制方法

实验室质量常见的5种控制方法 一、空白样质量控制 空白样主要包括容器、现场、仪器、方法空白样等,通过测定空白样以判断实验用水、试剂纯度、器皿洁净程度、仪器性能及环境条件等的质量状况或是否受控。 空白实验质量控制应符合以下要求: 1.除分析方法另有规定之外,每一批样品小于10个时,检验人员制备方法空白样或仪器空白样不得少于1个;每一批样品不小于10个时,每10~20个样品制备1个方法空白样或仪器空白样。 2.空白试验分析值应低于方法检出限或低于方法规定值;空白平行测定的相对偏差应 不大于 50%。 3.有质量控制图的,将所测定值的均值点入图中进行控制。 4.若空白值不符合规定值范围,应查找原因,消除之后,重新分析。 二、平行样质量控制 平行样质量控制主要包括现场平行样、实验室平行样和密码平行样,通过平行样测定判断检测精密度状况或是否受控。 平行样质量控制应符合以下要求: 1.每一批样品小于10个时,检验人员制备的平行样不得少于 1 个;每一批样品不小于10 个,每10~20个样品制备1个平行样。 2.平行测定值不符合规定值范围的,应查找原因,消除之后,重新测定。 3.有质量控制图的,将所测定值的均值点入图中,进行控制。 三、加标回收质量控制 加标回收试验主要包括空白加标、基体加标、实际样品加标和密码加标回收试验,通 过加标回收试验判断检测准确度状况或是否受控。 加标回收试验质量控制应符合以下要求: 1.每一批样品小于10个时,检验人员制备加标样品不得少于1个;每一批样品不小于10个时,每10~20个样品制备1个加标样。 2.加标样品测定值不符合规定值范围的,应查找原因,消除之后,重新分析。

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

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 1.定义 1.1质量保证是试验检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包含了保证试验数据准确可靠的全部活动和措施; 1.2质量控制指以满足试验检测质量需求所采取的操作技术和活动。 2.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 按照内控(含分析人员自控、他控)、外控进行控制,从检测人员、仪器设备、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数据记录、报告等方面严把质控关。 2.1检测人员 检测人员应经培训,并按照《见证取样工程检测》要求持证上岗。 2.2监测仪器设备 2.2.1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 每年由仪器设备管理员制订年度仪器设备送检校准计划,对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的仪器设备,应依法送检,并在合格期内使用;非强制检定仪器设备按照相关规程进行自校或核查。每年对仪器与设备检定及校准情况进行核查,未按规定检定或校准的仪器设备不得使用。2.2.2仪器设备的运行和维护 每年由仪器设备管理员制订仪器与设备年度核查计划,并按计划执行,保证仪器设备运行正常。

3.质量监督检查 质控室制订质保监督检查计划,定期开展质量监督检查:一是利用有证标准物质开展内部质量控制活动;二是使用相同方法或不同方法重复检测或校准测量;三是对存留样品进行再检测或再校准测量。通过以上方式积极开展人员比对、方法比对、仪器比对等控制手段进行质量监督检查。 4.有机分析质控要求 4.1分析仪器性能校准 对分析仪器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校准,仪器校准应在分析当天或按仪器要求执行。 4.2标准曲线核查 样品分析当天或仪器每运行12小时,应用标准溶液对标准曲线进行核查。通常情况下,若标准溶液的分析结果与标准值相对误差不超过20%,原标准曲线可继续使用;若分析方法中对标准曲线核查有明确要求,则按方法要求执行。发现标准曲线失控,应立即重新绘制曲线。 5.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 积极参加国家、河北省组织的实验室间参加能力验证、设施比对等活动,每年应至少参加一次。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归纳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四)

归纳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四) 3当前归纳推理神经机制研究的问题 3.1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是否为同一过程? 归纳推理的神经机制研究源于对推理本质的关注。与归纳推理相对的另一种推理为演绎推理。 根据事实的概括性,可将推理划分为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和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也可根据推理前提为结论提供支持的力度,将推理划分为有限支持的归纳推理和绝对支持的演绎推理。对于两种不同推理过程的关系,存在两种理论:一种认为归纳与演绎推理是同一过程,如Johnson-Laird(1983)的心理模型理论,Rips(2001)的标准转换理论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推理存在两种不同的过程(Sloman,1993;Evans,2003),一种是直觉的、快速的、受到情境影响的加工,另一种则是基于规则的、分析性的过程。虽然两个系统并非严格对应于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但是归纳推理更依赖于前一个系统,演绎推理更依赖于后一个系统。 对于这两种观点,归纳推理的神经机制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证据。当前的病理研究发现左侧额叶损伤均导致两种推理方式的表现受损(Waltz etal.,1999,2004)。已有的ERP 研究也显示,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均与晚成分相关(Chen et al.,2007;Li et al.,2009;Qiu et al.,2007)。尽管部分研究支持了单一加工理论,更多研究结果支持双系统的观点。脑成像研究发现,两种推理方式的激活发生分离。其中Goel等人则发现了左侧额叶的分离,归纳推理引起更强的背侧前额叶激活,反映了假设的形成与评估。此外,归纳推理激活左额下回的程度比演绎推理更弱,反映了后者对语义加工和工作记忆的需求更大 (Goel&Dolan,2004;Goelet al.,1997)。而Osherson和Parsons等人的研究显示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偏侧化现象,归纳推理额外激活了左半球相关脑区,演绎推理额外激活了右半球与语言加工相关的脑区。尽管如此,这一系列研究都表明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发生分离,支持了推理的双系统理论,但是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分离是否能够说明推理确实存在双系统,还有待后续研究支持。此外,Heit(2007)认为单一加工理论对诸多现象进行了合理有效的预测,完全放弃还为时过早,而双系统理论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加工细节的解释和预测。 3.2不同类型的归纳推理认知神经机制是否相同? 关于归纳推理的认知机制,目前存在两种主要观点。一种认为归纳推理是基于知觉相似的,如Osherson的相似性覆盖模型(Osherson,Smith,Wilkie,López,&Shafir,1990)、Sloman的基于特征的归纳推理模型(Sloman,1993)等。另一种认为归纳推理是基于知识与概念的,如Medin的相关性理论(Medin,Coley,Storms,&Hayes,2003),McDonald的假设评估模型(McDonald,Samuels,&Rispoli,1996)和Heit的贝叶斯模型(Heit,1998)等。

经典心理学实验范式整理

经典心理学实验范式整理

————————————————————————————————作者: ————————————————————————————————日期: ?

实验心理学经典范式整理 潜变量分析(latent variable analysis) 近年来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潜变量分析。传统研究方法认为一个执行测验的成绩就能够代表一种执行功能,而潜变量分析采用多个执行测验对同一执行功能进行测量,并从中提取它们的共性,形成该执行功能的潜变量。对测量同一执行功能的多个任务应涉及不同的实验刺激和实验程序,以避免在潜变量提取后的执行结构中仍含有非执行的成分。潜变量提取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诸如纯度,结构有效性等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各执行功能间,以及执行功能与其他一些认知结构间的关系。Miyake等报告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三项执行功能(对优势反应的抑制,注意转换和记忆刷新)间存在一定的相关,但也清晰地表现出相互可分离性;并且,这三种执行功能在一系列复杂执行任务(包括神经心理学测验)中的贡献是不一样的。然而,由于潜变量提取需要进行多项测验,结构方程建模还需要较大的样本量,使得这种研究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 ?n-back范式 n-back范式要求被试者将刚刚出现过的刺激与前面第n个刺激相比较,通过控制当前刺激与目标刺激间隔的刺激个数来操纵负荷。当n=1时,要求被试者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相邻的前一个刺激;当n=2时,则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前面隔一个位置上的刺激;当n=3时,要求比较的是当前刺激和它前面隔两个位置上的刺激,依此类推获得不同程度的任务难度。任务类型包括字母匹配任务,位置匹配任务和图形匹配任务三类。在位置匹配任务中,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呈现的位置是否相同,而不管两者是否为同一个字母或图形;在字母或图形匹配任务中,则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是否为同一字母或图形,而不管他们的呈现位置如何。该范式的优点在于将任务设计成在工作记忆上施加一连续的,参数可变的负荷,而其他任务需要保持恒定。P.O.Harvey等(2004)用n-back 范式评估年轻抑郁症住院病人的刷新加工,抑郁病人在n-back任务中显示了较差的操作。?他们的结果说明:排除包括2-back和3-back条件的复杂信息管理,1-back条件是一个更纯的刷新加工测量方法。n-back任务也被广泛用于工作记忆的神经成像研究中。神经成像研究应用n-back任务有如下几个理由(Braveretal,1997;Cohenetal,1997;Jonidesetal,1997):首先,比较神经成像研究早期应用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措施培训试题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措施培训试题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措施培训试题姓名: 得分: ,判断题,1、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仅仅是对检测过程的控制。, , ,多选题,2、重复性是指相同的测量条件~对同一样品进行同一项目的连续多次的测量~其中可重复的条件包括:( ) A.相同的测量程序, B.相同的观测者, C.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 D.相同的地点, E.在短时期内重复测量。 (判断题)3、实验室内部人员比对试验~就是不同的检测人员对相同样品的检测。, , ,判断题,4、实验室内部人员比对试验~对于新开展检测项目和新上岗人员很必要~对于日常开展的常规项目~并且多年经验的检测人员~则不必做比对试验了。, , ,判断题,5、实验室只要是认证项目~任何样品均可留样再测。, , ,判断题,6、设备比对就是实验室若干检测人员~使用同一方法~相同条件下~对同一样品~使用不同仪器设备~进行同一项目检测。, , ,判断题,7、通过方法比对~可以判断在实验室内部~标准是否受控、有效~并被正确理解和严格熟练地执行。, , ,多选题,8、下列哪些是有证标准物质所具有的属性, , A.均匀性、稳定性 B.有效期 C.溯源性

D.赋值与测量不确定度 E.重复性、复现性 ,多选题,9、加标回收试验加标原则有哪些,, , A.一致原则 B.可比原则 C.相近原则 D.不变原则 E.适用原则 (多选题)10、某实验室准备开展留样再测试验~对样品和检测项目进行了选取~下列选项中适于开展留样再测的有, , A. 生活饮用水~硫酸盐~126mg/L~水样4?冷藏保存1周。 B. 生活饮用水~pH值~7.65~水样4?冷藏保存1周。 C. 烤肠~亚硝酸盐含量~45mg/kg~样品4?冷藏保存2周。 D. 冰激凌奶冰~总固体~26.8,~样品4?冷藏保存1周。

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

.定义 质量保证是环境监测过程地全面质量管理,包含了保证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地全部活动和措施; 质量控制指以满足环境监测质量需求所采取地操作技术和活动. .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 按照内控(含分析人员自控、他控)、外控进行控制,从监测人员、仪器设备、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数据记录、报告等方面严把质控关.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监测人员 监测人员应经培训,并按照《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要求持证上岗,临时监测人员或实习人员应在持有相应上岗证地工作人员指导下进行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监测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地检定和校准 每年初由仪器设备管理员制订年度仪器设备送检校准计划,对属于国家强制检定地仪器设备,应依法送检,并在合格期内使用;非强制检定仪器设备按照相关规程进行自校或核查.每年对仪器与设备检定及校准情况进行核查,未按规定检定或校准地仪器设备不得使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仪器设备地运行和维护 年初由仪器设备管理员制订仪器与设备年度核查计划,并按计划执行,保证仪器设备运行正常. 现场采样 现场采样操作程序严格按照《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中、、地要求执行.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采样瓶抽检 采样时,采样人员定期抽检采样瓶并记录,质控人员随即检查.每批已清洗地水质采样瓶抽取,气体采样吸收瓶抽取,检测其待测项目(不包括溶解氧、生化需氧量、细菌等特殊项目)能否检出.若检出,可根据该项目分析精度要求确定是否合格.一旦发现不合格采样瓶,应立即对采样瓶来源及清洗状况进行调查,找出原因,予以纠正.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样品采集、保存、运输和记录 样品采集、保存、运输和记录应符合中和地规定.采样现场质量保证措施应符合中地要求.样品采样记录参照中附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实验室分析 分析方法地适用性检验 分析人员在承担新地分析项目和分析方法时,应对该项目地分析方法进行适用性检验.进行全程序空白值测定,分析方法地检出浓度测定,校准曲线地绘制,方法地精密度、准确度及干扰因素等试验.以了解和掌握分析方法地原理和条件,达到方法地各项特性要求.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送入实验室水样首先应核对采样单,容器编号,包装情况,保存条件和有效期等.符合要求地样品方可开展分析. 全程序空白值地测定 空白值是指以实验用水代替样品,其它分析步骤及使用试液与样品测定完全相同地操作过程所测得地值.影响空白值地因素有:实验用水地质量、试剂地纯度、器皿地洁净程度、计量仪器地性能及环境条件等.一个实验室在严格地操作条件下,对某个分析方法地空白值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神经,机制]归纳推理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

归纳推理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 归纳推理是从特定的事件、事实向一般的事件或事实推论的过程,是将知识或经验概括简约化的过程。归纳推理是人类智力的一个关键要素,推理能力的高低可以反映个体对于事物本质以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认知能力的高低。归纳推理的早期行为研究主要集中在归纳论断力度的判断与儿童归纳推理能力研究的探讨中,然而这些研究并没有真正触及到归纳推理过程本身,也很少涉及归纳推理的形成机制。近年来研究者使用不同的研究工具对于归纳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进行了探讨,力图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 一、归纳推理的脑成像研究 首次对于归纳推理进行脑成像研究始于1997年,Goel等人用正电子断层扫描技术(PET)以三段论语句为材料对比了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异同,发现归纳推理激活的脑区包括左侧额中回,左侧扣带回,以及左侧额叶上回;与演绎推理相比,在左侧额叶上回激活的区域略有不同。2004年Goel和Dolau又用fMRI技术对于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进行了研究,发现两种推理任务都激活了左侧前额皮层、双背侧前额、顶部以及枕叶皮层,其中左背外侧额回在归纳推理过程中被更多的激活。 梅杨、梁佩鹏等(2010)采用简单几何图形为研究材料,利用fMRI探讨了图形型归纳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发现,归纳推理任务显著的激活了前额区、尾状核、壳核和丘脑,并且发现在图形型归纳推理中前额皮层纹状体丘脑通路显示出重要的作用,另外,右侧额下回、双侧尾状核头部、壳核等脑区参与了知觉信息的整合。Peipeug Liaug同样采用几何图形为实验材料,根据特征维度的不同划分为两种,一种为共享两个属性的任务,另一种为共享一个属性的任务,以信息、任务作为参照。相对于信息任务来说,归纳任务激活了前额皮层、丘脑等区域,并且这些区域的激活与任务难度有关。实验中同样发现前额纹状体丘脑通路在归纳推理中的重要作用。 Xinqin Jia et al (2011)关注了数字归纳推理识别和外推的两个认知过程。fMRI研究结果发现左侧顶上小叶(SPL)延伸至楔前叶区以及左侧背外侧前额皮质(DLPFC)参与了数列归纳推理的识别和外推阶段。在识别阶段额顶叶区域得到了激活,而在外推阶段纹状体丘脑区域得到了激活。研究证明许多脑区参与了数字归纳推理的过程,包括前额、顶叶以及皮质下区域。 综合以上研究发现,归纳推理的认知过程激活了大量的脑区,由于研究者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材料,激活的脑区也有所差异。但是总体来讲,前额叶在归纳推理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脑成像研究给我们提供了归纳推理参与认知加工的脑区,但是并不能清楚的提供认知加工的过程。因此,对于归纳推理的认知加工过程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二、归纳推理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有高的时间分辨率,能够弥补fMRI技术的缺陷,清楚的记录归纳推理的具体加工过程,以便对其进行探索。Bigman和Pratt首次使用ERP技术对于简单几何图形的类别归纳进行了研究。实验中相继呈现三个图形刺激,被试要在前两个图形出现后迅速提取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在第三个图形出现时要判断它是否具有前两个图形的共同特征。研究

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结果评价方法

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结果评价方法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检测实验室对检测结果的检查方法及质量控制结果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质量控制;结果评价;F检验;t检验 检测实验室的“产品”是检测结果,确保检测结果的公正、准确、可靠是检测实验室的最终质量目标,也是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体系、计量认证评审的必要条件。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是对检测过程进行监控,以消除误差、防止变化、维持标准化作业的一个管理过程;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中规定,实验室应有质量控制程序以监督检测的有效性。为控制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实验室必须进行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本文作者一直从事实验室检测及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当得到一系列的检测结果,结果是否有效可靠的?使用这些方法进行质量控制以及方法确认时,得到的结果怎么评价?评价方法有哪些?本文将重点探讨这方面的内容。 1 在重复性条件下测量结果的检查方法 1.1 两个初始测试结果 1.1.2 测试费用高的情形 1.2 两个以上初始测试结果 当初始结果数大于2的情形,在重复性条件下n>2时,确定最终测量结果的方法与n=2的方法类似,在这里就不做详细讨论。 2 在再现性条件下所得结果可接受的检查方法 再现性条件是测量方法、测量设备、操作者以及环境设施等因素中有一项或几项不同的测量条件。 2.1 两个实验室测量结果一致性统计检验 2.1.1 每个实验室取得一个测量结果的检验 当两个实验室各取一个测量结果,用再现性限R检验两个结果之差的绝对值。如果差的绝对值不大于R,两个结果即为一致,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如果两个结果之差的绝对值大于R,必须查明原因是否由于测量方法的精密度低和试样的差异所致。 2.1.2 每个实验室取得一个以上测量结果的检验

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

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 实验室是专门从事检验测试工作的实体,其工作的最终成果是检测报告。为了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以保证检测报告的质量,所以必须有一个质量控制过程,必须明确质量控制各阶段可能影响检测报告的各项因素。从而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管理和控制,以使其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可以选用的质量控制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a)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或次级标准物质开展内部质量控制; b)参加实验室间比对实验或能力验证计划; C)使用人员比对、方法比对、仪器比对等进行复现性检测; d)对存留物品进行再检测; e)分析一个物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 f)其他有效的技术核查方法。 质量控制的目的:监控检测、校准的有效性,保证检测结果可靠。 为了做好检测报告的质量控制我们该从几方面进行保证: 1.实验室硬件设施、包括场地、使用材料、建筑要求等要按相关实验室标准执行。 2.实验室内部技术质量控制:也就是检验人员的检验技术控制,具体方法有: (1)标准物质(样品)盲样检测:由检测人员对标准物质(样品)盲样检测,将检测结果与标准值比较,以验证检测测量能力。 (2)样品复测:某一样品的检测完成后,再用相同的方法对该样品的相同 参数进行复测,将两次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3)人员比对:由不同的检测人员对某一样品进行相同方法的检测,将两 次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4)样品不同特性的相关性检验:同一样品的某些参数之间往往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对这些参数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亦可作为判断检测结果可靠性的方式之一,若相关参数检测结果相互矛盾,应查找原因,对有疑问的项目进行复测,使相关参数间的关系趋于合理。 3.第二步在实验室硬件软件的质控下,要做好实验室检测环节的质量控制。 首先要做好实验室标准物质以及试剂的管理 (1)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标准溶液、对照品)对检测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时间选择性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

时间选择性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 摘要:时间选择性注意是在时间知觉和选择性注意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研究领 域之一,回顾了来自各种研究技术关于选择性注意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并在此 基础上对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时间选择性注意时间知觉注意认知神经机制 由于我们人类精力的有限性和世界信息的复杂性,我们需要对我们周围的信 息有所选择的吸收,这就是选择性注意的功能。 从时间维度所做的研究才刚起步。但是随着认知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2个领 域的结合,时间选择性注意进一步加强了脑损伤患者以及脑疾病患者的研究。另 一方面,功能性脑成像技术应用于时间选择性注意的研究领域,也为理解人类时 间选择性注意的脑机制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时间选择性注意探讨的就是如 何利用时间维度的信息增加我们对事物认知的准确性,以及内在的认知和神经机制。 1.时间知觉与选择性注意 1.1时间知觉与选择性注意的联系 对时间选择性注意的研究巧妙地结合和借鉴了时间信息加工和选择性注意两 方面的独立研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两项功能都是人脑常见且不可或缺的功能。时间知觉(time perception)在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里属于极短时距(5s内)的 研究范围。时间知觉包括对事件持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目前从认知神经科学角 度对时间知觉的研究仅限于事件持续性知觉。选择性注意在我们适应环境的过程 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大脑有限的加工能力和蜂拥而至的海量信息之间的矛盾,使我们必须有所选择,优先处理任务相关的信息,忽略或抑制无关信息的加工, 从而更好地达到目的,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1.2时间选择性注意 注意调节能影响我们对刺激物呈现时间的估计。分配给事件或活动的注意程 度影响对事件或活动的时间估计。被试同时执行两个交互任务时,对非时间任务 的注意分配,会使被试对时间任务的时间判断正确率下降。也有研究表明,在有 限的认知能力前提下,如果非时间信息加工任务的难度越大,非时间信息处理就 需要更多的认知能力,而时间处理所获得的信息量就减少,所知觉到的时间也越短。时间信息与非时间信息在认知加工过程中相互竞争,对一个维度注意的增加 会减少另一个维度的注意,即两类信息加工会出现干扰效应。【1】除了注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时间知觉之外,选择性注意和时间知觉还存在一 层更为直接的联系,即“时间选择性注意”“时间注意”,或者称为注意的时间定向,该方向自 1998 年开始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7],并逐步走向深入。众所周知,在 选择性注意的研究中,占据主要地位的仍然是视空间领域的注意.在这方面,Posner 等完成了很多开创性的研究.经典的实验范式是通过提示将注意资源引导 到目标相关的位置,被试表现出对相关特征的加工质量和速度的提高,提示选择 性注意可以强化早期的知觉加工.尽管空间是研究视觉注意的优势维度,但事实上,注意既分布在空间维度上,也分布在时间维度上.时间选择性注意是指通过 有效的提示,不仅可以引导被试去注意什么位置,而且可以引导被试在什么时间 注意,从而将注意资源导向与即将到来的事件相关的可预测的时间点或时间窗的 过程.Nobre, Coull 及同事借鉴了 Posner 对空间注意的研究思路和范式,并在时 间维度的框架下加以修订,率先开展了对时间注意的研究,并且得到了一些有趣

归纳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二)

归纳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二) 图1 Brixton测试的样例 1.1.2图形归纳推理任务的病理研究 Waltz等人(1999)采用改编后的瑞文推理测验探讨了额叶受损对归纳推理的影响。为了回答瑞文推理测验的矩阵问题,个体需要通过归纳以推导不同项目间的关系。根据个体完成任务时需要同时加工的属性数量(即关系复杂 性;Halford,Wilson,&Phillips,1998),该研究将实验任务划分为0-关系问题,1-关系问题和2-关系问题(图2)。其中,0-关系问题仅需知觉匹配即可完成,1-关系问题只考虑图形变化,2-关系问题则需要同时考虑形状和颜色的变化。结果显示,额叶损伤病人可以相对顺利地完成0-关系和1-关系的推理任务,但是不能通过多个关系的整合问题。类似地,老年痴呆病人可以相对顺利地完成1-关系的推理任务,但不能完成2-关系的推理任务(Waltz et al.,2004)。根据推理表现将病人分组研究发现,关系整合表现差的病人不能通过高负荷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的测试。 图2不同程度关系复杂性的矩阵问题 左:0-关系;中:1-关系;右:2-关系(参见Waltz et al.,1999) 1.2归纳推理的脑成像研究 1.2.1语句型归纳推理的脑成像研究 Goel,Gold,Kapur和Houle(1997)采用PET技术对三段论归纳推理进行研究。他们首先给出两个前提,要求被试判断第三个论断是否成立。 该研究使用的归纳推理任务包括类别推理(锂是毒药;毒药引起猴子呕吐;锂引起人呕吐)、或然性推理(昨天太阳被云遮住;今天太阳被云遮住;明天太阳会被云遮住),以及因果推理(如果安娜学习,她考试会得A;安娜没有学习,而去滑冰;安娜考试没有得A)。结果发现,归纳推理激活了左前额叶内侧区域(BA 8/9),该激活与知识的提取与评估有关。后续研究中,Osherson等人(1998)采用或然性推理作为任务,PET结果激活左背侧前额叶(BA 8/10),这与或然性信息加工有关;左额内侧回、小脑和其他皮质下结构同样被激活,与前提中语义信息的整合和复述相关。Parsons和Osherson(2001)考察了或然性推理和因果推理,发现左半球相关脑区被激活,包括负责回忆和评估语义信息的额下回(BA 47),与注意加工和长时情境记忆相关的扣带后回,与陈述性语义记忆有关的海马和颞中回,以及与执行注意有关的中前额叶。 Goel和Dolan(2004)使用时间分辨率相对更高的fMRI技术,探讨了类别归纳推理的神经机制。fMRI结果同样显示左偏侧化,激活了额叶内侧区域、枕叶、顶叶和其他皮

经典心理学实验范式整理

实验心理学经典范式整理 潜变量分析(latentvariableanalysis ) 近年来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潜变量分析。传统研究方法认为一个执行测验的成绩就能够代表一种执行功能,而潜变量分析采用多个执行测验对同一执行功能进行测量,并从中提取它们的共性,形成该执行功能的潜变量。对测量同一执行功能的多个任务应涉及不同的实验刺激和实验程序,以避免在潜变量提取后的执行结构中仍含有非执行的成分。潜变量提取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诸如纯度,结构有效性等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各执行功能间,以及执行功能与其他一些认知结构间的关系。Miyake等报告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三项执行功能(对优势反应的抑制,注意转换和记忆刷新)间存在一定的相关,但也清晰地表现出相互可分离性;并且,这三种执行功能在一系列复杂执行任务(包括神经心理学测验)中的贡献是不一样的。然而,由于潜变量提取需要进行多项测验,结构方程建模还需要较大的样本量,使得这种研究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 n-back n-back要求被试者将刚刚出现过的刺激与前面第n个刺激相比较,通过控制 当前刺激与目标刺激间隔的刺激个数来操纵负荷。当n=1时,要求被试者比较当 前刺激和与它相邻的前一个刺激;当n=2时,则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前面隔一个位置上的刺激;当n=3时,要求比较的是当前刺激和它前面隔两个位置上的刺激,依此类推获得不同程度的任务难度。任务类型包括字母匹配任务,位置匹配任务和图形匹配任务三类。在位置匹配任务中,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呈现的位置是否相同,而不管两者是否为同一个字母或图形;在字母或图形匹配任务中,则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是否为同一字母或图形,而不管他们的呈现位置如何。该范式的优点在于将任务设计成在上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