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9910

解析9910
解析9910

解析9910

版别细分我个人认为分为国家版和央行版(这种分版名称只是个人为了方便叙述而取的,是否科学可行没有仔细推敲。也有藏友将它们分为官方版和民间版),所谓国家版就

是那种需要经过中央政府(国务院)发布命令后才向流通市场投放的货币。如,一至五套人民币的发行投放;央行版就是中央银行可以根据货币的市场需求来决定投放量,也就说,在国家版的基础上央行依据市场需求来分配投放资源,假如这时常规的冠字资源贫乏,央行有权开发新的冠字资源,个人认为这就是“夹心冠”面世的理论依据,而不是先前部分藏

友认为“夹心冠”的出现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举措,理由很简单,就是“夹心冠”同样利用在第四套人民币角币上,而第四套人

民币已经面临着退出流通市场了。如果是为了国际化的需要,那么我认为央行就应该非常慎重的开发和利用冠字资源。人民币的冠字号变化央行自己可以做出决定(如,第二套的有冠无号的纸分币和目前发行的“夹心冠”。),是不需要通过中

央政府发布命令的。理论上来说国家版就是行政手段,央行版就是企业行为,顺上含义,收藏版式的细分在收藏市场就是个人爱好和约定俗成了。具体到版式划分国家版就是一个币种设计定稿,雕刻印刷完成的那一部分,包括,纸张、水印、图案、主体印刷油墨、面值、冠年等,这些元素是不能

变化的,若有变动必须要经过中央政府发布行政命令,如,第五套人民币的两个版式和第三套人民币蝴蝶版的变更。所谓央行版就是纸币的冠号变化由央行自己调整,它是附着于版式(国家版),而不是国家版必要的元素,是记录一个版式币种印刷的先后次序,是为了方便事后计数需求的,它是钱币的组成要素,但不是版式(国家版)的组成部分。每一张冠号在环比状态下始终处于变化中(相对的变化,每张钱币的号码均不同。)。因此,国家版是静态的,央行版是动态的。两个版以上的特点就造成人民币冠字号的发行央行可以根据货币的投放需求来灵活掌握,也就说,人民币的冠字号变化央行不仅自己可以做出决定而且连冠号变化的公告都

没有。目前市场上的流通的“夹心冠”引起社会上的议论,以为是假币或变体钞,这时央行发言人才出面澄清,并强调“人民币纸币冠字号码是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印制生产管理控

制的措施之一,根据人民币印制生产管理的需要不断调整变化。人民币纸币冠字号码排列方式并非人民币防伪技术和特征,公众不宜以冠字号码排列方式作为判断人民币真伪的依据。”-引自央行发言人语,请注意,“人民币纸币冠字号码是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印制生产管理控制的措施之一,”,“人民币纸币冠字号码排列方式并非人民币防伪技术和特征”,这就是笔者试将版别分国家版和央行版的理论依据。所谓收藏版就是央行版的延伸,是收藏爱好者依据自己的喜好,自发

形成的,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收藏习惯,收藏者依据钱币的某些特征不断完善收藏的种类和乐趣。这些特征有国家版也有央行版,譬如,年代的差异、水印的区别、冠号的不同、颜色的浓淡等,有时还细分到同种钞之间的一些版式变化,如最近红遍收藏界的九九红。这种版式特征收藏慢慢就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收藏方式,也就有了百花齐放的收藏格局,是几代人用心血积淀的钱币收藏文化基础(在此仅指人民币纸币收藏)。

既然人民币收藏鉴赏是国家版和央行版的集合,那么,我们有理由承认任何币种的任何一张都是一个独立版式,那么,一个币种的一个冠字(双冠)就有一亿个版式,也会衍生出一亿个收藏方式,同时会有一亿个收藏传说,世界上可能还没有一种恒河沙数式的收藏品能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钱币收藏在我国可谓是奇迹,在那么大的发行量下还有那么多的追随者,而且乐此不彼的收藏鉴赏。那么它的吸引力是什么呢?个人认为,首先,它作为物品交换的等价物,有着巨大的流通市场消耗;再者,收藏市场的赚钱效应放大了它的储藏功能,很多人将它们成条成件的收藏起来;第三,人民币作为收藏品已深得人心,收藏鉴赏的队伍不断壮大。随着套数和玩法不断增加,人民币收藏的魅力愈发凸显,如,目前最常见的冠字号收藏。大家知道人民币纸钞一个面值都是一个面孔(错体钞除外),动态表现的只有冠号,冠号将每

张钞票都表现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这种独立个体之间的变化给收藏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收藏者在人民币冠字变化上不但可以判定手中的藏品投放时间的早晚,以此来判断藏品的收藏价值。而且从一些冠字号的细部特征引申出更高层次的收藏方式,如目前的九九红收藏鉴赏,对她的魅力真是“几家欢喜几家忧”,褒扬的,被她独有的身形(十个数颜色上的九对一)所迷醉;贬低的,被她独有的身形(十个数颜色上的九对一)所惊吓;反对的,被她的数字所迷惑,不就是一吗,很普通,其他币种的一也是红色的啊。这里的关键就在于北方老李兄所首倡的颜色拼接码,颜色拼接应用的特色铸就了没被拼接的独特性,假如都拼了我们就可以欣赏到全套的双色流水号;假如都没拼也就没有今天的这种收藏效果了。有人说1太细无法拼接,这个理由似乎站不住脚,如今,民间微雕艺人能够在头发丝上书写篇章,难不成世界上最先进(印钞厂的印刷机器是当时最先进的)的微电脑控制印刷工艺将一个半厘米宽的1无法再分割?并且它的印刷不是我们常见的套版印刷,这从995冠年彩虹印刷法(借用藏友的叫法)瞧得端倪。还有藏友反对笔者对九九版特色的分析(详见拙文《第五套人民币纸币趣谈》),认为九九版人民币的停止发行是因为100元券和50元券的双号码出错率高而停止发行的,并不是拙文中提到的缺拼音元。笔者以为这个观点也有偏颇,因为拥有双号码的100元券的发行一直贯穿着九

九版人民币的发行历程。

关于9910元版面的特色北方老李兄的大作中已有详细的介绍,我在这里画蛇添足般的再做一下分析。纵向(所有的币种)来看第五套人民币大部分币种都有红色的一,这种现象再普通不过了,这是一的共性;横向(同款币种)比较九个双色一个单色,这就凸现了九九红的唯一性,而且这是国家版(水印变化)和央行版(号码颜色变化)完美的结合,两种透水印的存在更加突出了九九红的收藏魅力。收藏市场始终遵循着价值规律,即“物以稀为贵”这一亘古不变的定律,这是任何市场都无法规避的永恒定律。从大面来说九九红代表着整个九九版,也可以是它的泛称。从小面来说,因为9910的颜色特征,九九红就是俗称红1的10元,无论在任何时候这个名称就代表着10元红1,就像人们一说到“背绿”就是第三套人民币的1角钞,而不会联想到断背或者绿帽子什么的。

从简单思维看人民币的流水号就是一串阿拉伯数字,而且1、2、3……重复循环使用,但是剥开现象看本质,我们就会发现九九红真正的魅力所在。她的特色不在某个数字,而在颜色的差异上。以颜色命名9910的独色是我个人的愿望,“因为叫红1容易使人联想到是否还有能够比较的黑1、蓝1什么的,也会产生“花8”等数字对号入座叫法。虽说9920和995的百万位数也是红色的,但是它们的颜色和同款币种的

相同数位没有异化,所以9910独有的颜色叫“99红”不会和其它券种出现混淆。”摘自拙文《钱币收藏也要与时俱进》,希望避免混乱的理解局面,这种担忧目前真的出现了。

关于9910元特色收藏的命名,我倾向于东方鱼廋兄的观点,就是按冠字特色命名:“四红冠”,简洁明了直观易懂。至于两种水印的命名个人觉得“四红冠”就是常规九九红,1-0水印的九九红可以称为红水冠。其他的一概按面值称呼。这里的常规九九红就是时下称为普通红一的9910元,这里存在的问题是,假如将10水印的九九红称为普通红一,那么1-0水印的九九红就理所当然的要被称为特殊红一,这从九九红分类上有不平等的现象,同样是九九红它们在概念上是一致的,我们不能因为水印的区别,就将它们划分出等级。1-0水印我认为是剪纸艺术的表现手法,如果将1-0水印定义为错的或者无法理解本人觉得有些牵强,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类似1-0这样的表示方式,最有说服力的是文革中形而上学发挥到极致,如领袖邮票上不能盖戳,天安门城楼上空不能有浓云等等,但是我们发现剪纸艺术的忠心图,它是将一个心形的圈围绕着忠字,为了表现整体字和圈中间是用窄窄的纸条联系着,这种剪纸艺术在那个年代大受欢迎,并没有受意识形态的左右,因为这个剪纸图案直观起来就好像是乱箭钻心直刺忠字。

目前9910元的收藏题材引起了人们极大地关注,理性的探

讨是需要的,在讨论中不断完善理念、规范命名,再从收藏实践中发现价值,这才是收藏品价值发现的真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检验再实践再检验反复的论证才会知道那种九九红是稀缺的。就目前而言,在人们喜欢吉祥号的驱使下,个人认为钱币的号码币收藏将会成为纸币收藏的主流,燕子号、豹子号、狮子号等等命名的出现将纸币号码收藏推向高潮,在这种潮流下,那么,拥有独一概念的九九红尾燕子号、豹子号、狮子号的收藏价值将会大于其他号码币,在这种前提下时下反对声最大的九九红双红的收藏价值自然就显现了,她是整个9910元家族里唯一的前面同色燕子号,而且永远也配不出同色双2等从数。假以时日,假如9910元某种变化钞成为币王,九九红就是币王王冠上的那颗明珠,那么九九红双红就是整个王冠。

two

在钱币收藏活动中,我们一直热衷于寻找那些龙头、币王、黑马,期望着能够骑上一匹黑马,在收藏的道路上潇洒一番,第五套人民币的收藏同样也脱不了这个窠臼。当黑马情结挥之不去时,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回顾,在以往的钱币收藏历程和轨迹中,寻找黑马的蛛丝马迹。第一、第二套人民币对于我们太遥远了,就从第三套人民币开始吧,当第三套人民币大范围的进入人们的收藏中已是它流通在世近三十年的时

候了,它是上世纪末停止流通后进入收藏领域的,这时人们发现,第三套人民币的很多品种早已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现在像背绿水印等钱币的市场价格不是普通人能够接受的。从以往的经验来看稀少的品种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些珍稀钱币因为某个原因而过早的停止流通,等人们开始收藏时,它稀缺的特性就显XW力了。还有一种是某种钱币在进入收藏领域后表现一般,直到后来人们发现它的不同点,遂就进入人们追逐的视线,这时它本身的收藏价值就被发现。如,第三套五角平水。凡此普例枚不胜举。

1999版人民币的大范围收藏应该是在2010年初,这时收藏人数激增,在市场想找廉价的好货已经很难了。1999年版

人民币的热点发掘因为有前几套的经验引导,所以发展很快,量少、面值低、“豹子号”一一成为市场的热点,9910红1(1999年款10元的流水号码百万位数的数字是纯红色,因为是1,所以简称9910红1。这个位的其它9个数字是红黑双色。

关于叫法个人认为“99红”更贴切一些,因为叫红一容易使人联想到是否还有能够比较的黑1、蓝1什么的,也会产生“花8”等数字对号叫法。虽说9920和995的百万位数也是红色的,但是它们的颜色和同款币种的相同数位没有异化,所以9910独有的颜色叫“99红”不会和其它券种出现混淆。下同)的发现更是将已经热点频仍的99版收藏推向高潮。9910红1(尊重习惯叫法)纯色的特点有别于其它九个伙伴被市场

热捧,一度洛阳纸贵,为99版收藏增色不少,一时龙头、

币王桂冠纷至沓来。同时反对意见也不绝于耳,觉得9910

红1的概念是一种忽悠,是有人在炒作,它和其它的数字没有两样。并且,有人提出其它九位数是阴阳码、花数等,并强调单一数量上是等同的。这意见有些奇思妙想的效果,很有意思,毕竟这些描绘很形象,也是实际现状的反映。但是,在收藏领域信奉的是量少为王,有别于其它九个双色的红纯色只是一位,这就凸显了红纯色的收藏价值。那么,99版钱币收藏中什么样的钱币能够成为龙头、币王呢?在这里笔者试述一下它们各自的特性。

币王。所谓币王必须是从一个常规品种中逐渐演化出来的,并且,它只能从货币种类的版式中脱颖而出。因此,币王绝不会出现在某个冠字或某些号码中。一个币种的版式是指设计定稿,雕刻印刷完成的那一部分,包括,纸张、水印、图案、主体印刷油墨、面值、冠年等,而冠字号只是记录一个版式币种印刷的先后次序,是为了方便事后计数需求的,它是钱币的组成要素,但不是版式的组成部分。人民币冠字号的发行央行可以根据货币的投放需求来灵活掌握,也就说,人民币的冠字号变化央行自己可以做出决定(如,发行的三字冠。),而人民币版面变化则不行,版面变化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和设计程序,最终需要中央政府发布命令才可以实施。打个比方,版面好比是座山,是固定不变的。冠号就是流动

的河水,会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变动。

龙头。龙头顾名思义是一个种类或板块的领头羊,它起的作用是有着一呼百应的集群效果,如果币王作为龙头就会显得单调而不协调,所以龙头不会成为币王,币王也不会成为龙头,但在龙头的某些特殊版式中会产生币王。

黑马。是因为某些特殊原因,被人们长期忽视,在冷落中逐渐大量消耗,突然某天人们发现某款人民币的某个品种不再是那么容易找得到,而且,这个品种在收藏系列里是不可或缺的,等价值发现时它将有很好的表现。

珍品。性质和黑马类似,它的原始量相对稀少,经过不经意的消耗后存世量更加稀缺的品种。还有一种情况是它的特色隐藏的更深,因为发现的晚,所以消耗的更为彻底。冠字号内容易出现珍品,所以珍品往往要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实践验证才能确立,珍品的地位确立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收藏人的不断挖掘,一旦在收藏市场发现有增量出现,它的珍品地位就岌岌可危,收藏价值就会大大降低的。

遵上定义(以上定义是笔者依据自己的认识编写的,还很肤浅,还需要市场的检验和完善。),根据钱币收藏文化发展的历史论证一下它们的归属。

新中国第一套人民币发行年代久远,全套市场价值已达200万元之上,其中许多券种已成为中国钱币的珍品。第二套最具收藏价值的币种是3元,53版的5元和10元,它们的市

场价格均已过万,其中10元钞挺版价格更在十万元之上,

它们自然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珍品。第三套人民币进入收藏前有着流通三十八年的历史,进入收藏领域也有十多年了,在收藏的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品种挺版未使用的非常稀缺,像枣红一角、背绿以及背绿水印,车工等也是收藏资金追逐的对象。如果将第三套人民币作一个龙头、黑马、币王等的归属,那么,笔者以为:龙头非2元车工莫属。币王自然是1角背绿水印。枣红1角和普通1角背绿就是珍品。而黑马则是近年来价值发现的5角平水。是否今后另有黑马则看其它券种的市场表现了,也许在不同的时段内会有不同级别的黑马出现。当然,第三套人民币的币王、珍品可能短期内也是无法推翻的。第四套人民币的分类就是,龙头是目前炙手可热的802,即1980年款的2元券。币王自然是非常稀缺

的1980年款的50元券。珍品就是几个券种的稀缺补号,如,1980年款的50元券的JZ冠字、1996年款的1元券NX冠字(随着收藏市场发现增量该冠字就像落魄的贵族,一天不如一天了。此种现象刚好印证上述对珍品的定义。)、8角券种的5大天王等。第四套钱币的价格变动较大,黑马暂时无法判断,但是,第四套人民币的荧光印刷特色有开门的意义,第三套的荧光是偶尔为之能冠为先驱的话,第四套荧光有发扬光大不断完善的趋势,可以视作是荧光印刷防伪的试验田,到了第五套就全面开花了。所以第四套荧光板块有可能冲出

黑马。虽然第五套目前还在流通,但1999年款的意外失误造成了99版人民币实际上已经退出作为主要流通币的职能,该职能已经让修正后的2005年款人民币承担了。随着笔者对99版研究的深入,坚信99版一旦进入收藏领域,那么它的收藏价值将是无可预估的。假如将新中国全部人民币一起作一个比较的话,第一套人民币是币王,第二套人民币是珍品,第三套人民币则是黑马,真正的龙头重担非99版人民币莫属。99版人民币将会成为我国人民币收藏大系的龙头,将配合龙胆(第一套),龙翼(第二套、第三套),龙身(第四套),龙尾(第五套2005版)共同翱翔在艺术品收藏投资的这片天空下。

基于对99版人民币收藏的爱好,笔者就根据自己的认识预测一下99版龙头等的归属。笔者以为99版龙头是995毫无疑问,因为它在过去一年内的表现太优秀了,从它的市场表现也可以判断出它的存世量的确是非常少的,它也是99版人民币缺拼音元币种投放最晚,面值最低的品种。至于币王可能会在9910的水印或其它变化中出现,9910的鉴赏题材非常丰富,有太多的热点可以挖掘,尤其是具有我国剪纸艺术的“1-0”透水印,这种款式的水印据说是世界范围内的第一次,这种第一次再附于灵魂“99红”,那么,9910封为币王的概率将会是百分之一百。假如9910如人所愿成为币王,那么“99红”就是镶嵌在币王王冠上的一颗明珠。黑马出现的

概率最大的依次是99100和9920、9950。因为,99100因为面值太大,大规模收藏不易,再者,它是99版里发行时间最早,消耗时间最长的品种。9920占了第二套人民币以来唯一的一个新面值的优势,有一定的爱好者。而9950有8050的光辉在映照着它,有太多的期望在它身上。99版作为世纪之交的“千禧龙钞”,每个品种都有机会成为人们喜爱的收藏品。珍品可能会出现在两个板块,一是“99红”,它的题材不但唯一,按数码排序或数字比较收藏非常诱人。二是可能会出现在995的荧光码。从手头的资料来看995荧光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冠字和相邻两位数字是荧光,另一种是流水号后六位数字是荧光。为了详实数据,笔者查验了大量的995实物资料,发现荧光码的存世量非常稀少,它只是存在于某些冠字号码的特定数段内,而且只有千万位数(冠号前四位)和十万位数(冠号后六位)两种。上面珍品候选的两款9910、995的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面值低,天量消耗也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从它们的数位上就可以判断理论存量是非常的稀少,尤其是995六位数字荧光码,它是大珍无二的选择。

关于荧光钞收藏在收藏市场上褒贬不一,喜欢的为它那迷人的色彩和稀少的印刷量而痴醉;反对的理由认为收藏越简单越好,认为利用工具才能鉴藏的东西没用。这种观点在币商中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认为荧光不能直观,无法向收藏者

展示,并且觉得99版荧光码存世量太少,不能引起币商的

兴趣。并且认为现在第四套荧光币的推广者是在炒作。甚至认为荧光币收藏是一种忽悠,无法成气候的。这种反对意见纯粹是币商盈利思想的反映,这种片面为盈利而反对的做法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将客观存在的事物视而不见,而且极力否定它的收藏性,这种做法有些荒唐和恶毒,如果不加以揭露,将会误导收藏者,加大人民币收藏完善升华的障碍。而且,这种保守思想的泛滥根本没有将广大钱币收藏爱好者收藏愿望加以尊重。

纵观人类历史发展的历程,从刀耕火种到蒸汽机时代到大工业时代再到电子信息时代,从小农经济到小商品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如果能够归结为一点,就是一个工具不断被开发和使用的历史。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的社会进步都和生产工具的使用息息相关。磨制石器的诞生,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火的发现和应用,人类开始刀耕火种,告别茹毛饮血的时代。是工具让人变成了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主宰者,使用工具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人类文明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步的过程,工具提高生产力而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艺术品收藏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钱币收藏同样如此,从第一套的单张收藏,到第二套的版式大全,再到第三套的水印鉴藏,直到第四套“八角币”冠字大全(版式大全套已经是最普通的

收藏了)。从前四套收藏的历程中我们不难看到钱币收藏是在一个缓慢前进中不断创新的。使用工具进行鉴赏是一种进步,就像集邮活动中的齿孔研究是一种高境界的鉴藏方式,它需要有专门的工具来辅助,方可以研究的透彻明了;同样,集邮的暗记研究必须要配置高倍放大镜甚至是显微镜,才可以将微观的特征一目了然;就像夜晚美丽的星空,我们用肉眼就能看见星光灿烂,但是,星光灿烂背后的奥秘,那些未知的宇宙秘密是真正吸引探索者目光的东西,宇宙探索必须要借助天文望远镜才能看的更远、更广阔,对宇宙的认识就更清晰。

还有一种反对意见强调人民币收藏必须遵循中央银行发布

的信息,不能有任何变动,如,第四套人民币的收藏就只能收藏十四种币种版别的大全套,因为央行只公布了十四种版别,至于其它的收藏就是旁门别类,无任何收藏意义。这种保守僵硬的收藏思想,实际上将所有新工艺的钱币收藏拒之门外了。他们首先将自己的收藏爱好固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中,在一个自己圈定的天地里自我陶醉。这种画地为牢的收藏方式的鉴赏乐趣肯定和他的爱好一样狭窄,不会有任何意外的乐趣。我们知道任何货币一出生就注定了不可更改的特性,它所反映的一切信息,都是精心制作和严格确定的,是一个国家的品牌,代表着这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是非常神圣的有价证券,不容有任何亵渎。当它在收藏领域时我

们所做的就是欣赏发现,在相同的货币间发现它们存在的差异,进而进行研究鉴赏,丰富自己的藏识,提高自己的修为。这就是艺术品收藏的发现艺术,就是说人民币从基金转为货币就形成了不容更改的固定模型,除非它出现严重意外,须经中央政府同意后才能更换版面,就像第五套人民币有两个版式一样,否则,它的一切形式的存在都是固定的,是事后不能够增减的,这个特性就决定人民币收藏艺术是一个发现艺术,而不是发明艺术。综上所述,使用工具是人类进步的象征,钱币收藏鉴赏使用工具也是如此,因为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我们不能因循守旧偏废收藏的真谛。从以上分析我们可知反对荧光收藏的理由是不成立的,荧光特征是人民币自身特有的,反对者只能表示不喜好这种特征收藏,但是,没有权力否定这种特征的收藏价值,如果坚持己见,迟早要被时代淘汰的。其实收藏是一种心境,就像钱币收藏界公认的水印收藏,不同水印之间的钱币价值差异很大,我们收藏鉴赏时得到的是心理满足,这些钱币只要装帧成册后是不会轻易地拿出对光欣赏的,但是它的珍贵性并不会因此而改变。假如,认为不需要微观鉴赏,直观欣赏就能满足收藏欣赏的渴望,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花太大的代价去追求真的珍稀的钱币来收藏,只要找一些一、二、三套人民币的高仿品或者高清晰的钱币图谱就可以了,因为这些高仿品和精美的钱币图谱带给我们的表面信息和视觉欣赏效果和真品是

一样的,完全可以满足个人欣赏的需求。

荧光币的收藏也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首先,作为新兴的收藏品种,荧光钞的命名从第四套人民币荧光钞来看有些杂乱无章,纷繁无序的称呼让收藏者无法适从。再次,第四套人民币的荧光钞处在一个试验阶段(笔者基于许多同币种之间的荧光有亮有暗以及没有荧光的现象判断的。),冠号和冠号之间,同币种之间都存在差异。荧光的形式、币种等原始发行信息还很不明朗,需要做进一步大量的基础记录工作。它不像第五套人民币的荧光是版面的基本特征,差异只存在于冠号之间。三者,需要有识之士或民间组织开展细致的荧光冠字号的记录工作,而且要无私的贡献出来方便收藏者区别。以上只是一家之言,因知识和资料有限难免错漏,尤其在举例和定义方面定会挂一漏万,请方家海涵,同时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垫实中华钱币收藏的基石。(何继忠)

如何对调查数据进行归纳分析

如何对调查数据进行归纳分析 课程描述: 市场调研收集来的数据,大多是杂乱无章的,要从这一大批杂乱无章的数据中集中、萃取和提炼出有用的信息,找出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就需要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正确的数据归纳分析可以帮助管理者判定市场动向,制定合适的生产及销售计划。然而,错误的数据归纳分析也可能导致错误的判断,以至严重的损失。如何正确的归纳分析调查数据呢? 本课程将从实战出发,透过鲜活有趣的案例,为您一一阐述如何对调查数据进行归纳分析。 解决方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对调查数据归纳分析的方法尽管千差万别,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认真筛选、复核原始数据,在此基础上做好对数据的归纳整理,并应用正确的数据分析方法,就一定能得出科学有用的分析结果。 下面我们从实战经验中给大家总结一些方法流程,以便大家参考借鉴,少走弯路! 对调查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可分为如下三步: 首先要筛选、复核数据;

其次归纳整理调查数据; 最后加工分析数据。 筛选数据的方法有: 1.经验筛选。 2.条件筛选。 3.逻辑性筛选。 复核数据的主要内容包括: 1.核对数据的准确性。具体的方法有: 1.1.多方求证。 1.2.逐一核对。 2.引用数据及免责。 3.及时补充完善数据。

归纳整理数据的方法主要包括: 1.划分信息集群。划分依据包括: 1.1.按调查目的划分。 1.2.按数据来源划分。 1.3.按数据类型划分。 2.整理数据的逻辑关系。数据的逻辑关系有: 2.1. 管控从属型。 2.2. 因果致因型。 2.3. 作业流程型。 2.4. 密度分布型。 3.建立数据的索引关系。 对于数据的加工分析的内容有: 1.加工数据。方法有: 1.1. 转换数据。具体包括:(1)数据的提炼。(2)转换表达方式 2.推导论证。主要包括(1)推算法。(2) 总结规律。(3) 逻辑判断 3.统计分析。包括(1) 数理统计。(2) 分析趋势。 4.消除误差。

大数据技术架构解析

大数据数量庞大,格式多样化。大量数据由家庭、制造工厂和办公场所的各种设备、互联网事务交易、社交网络的活动、自动化传感器、移动设备以及科研仪器等生成。它的爆炸式增长已超出了传统IT基础架构的处理能力,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严峻的数据管理问题。因此必须开发新的数据架构,围绕“数据收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知识形成、智慧行动”的全过程,开发使用这些数据,释放出更多数据的隐藏价值。 一、大数据建设思路 1)数据的获得 大数据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感知式系统的广泛使用。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有能力制造极其微小的带有处理功能的传感器,并开始将这些设备广泛的布置于社会的各个角落,通过这些设备来对整个社会的运转进行监控。这些设备会源源不断的产生新数据,这种数据的产生方式是自动的。因此在数据收集方面,要对来自网络包括物联网、社交网络和机构信息系统的数据附上时空标志,去伪存真,尽可能收集异源甚至是异构的数据,必要时还可与历史数据对照,多角度验证数据的全面性和可信性。 2)数据的汇集和存储 数据只有不断流动和充分共享,才有生命力。应在各专用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数据集成,实现各级各类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数据存储要达到低成本、低能耗、高可靠性目标,通常要用到冗余配置、分布化和云计算技术,在存储时要按照一定规则对数据进行分类,通过过滤和去重,减少存储量,同时加入便于日后检索的标签。 3)数据的管理 大数据管理的技术也层出不穷。在众多技术中,有6种数据管理技术普遍被关注,即分布式存储与计算、内存数据库技术、列式数据库技术、云数据库、非关系型的数据库、移动数据库技术。其中分布式存储与计算受关注度最高。上图是一个图书数据管理系统。 4)数据的分析 数据分析处理:有些行业的数据涉及上百个参数,其复杂性不仅体现在数据样本本身,更体现在多源异构、多实体和多空间之间的交互动态性,难以用传统的方法描述与度量,处理的复杂度很大,需要将高维图像等多媒体数据降维后度量与处理,利用上下文关联进行语义分析,从大量动态而且可能是模棱两可的数据中综合信息,并导出可理解的内容。大数据的处理类型很多,主要的处理模式可以分为流处理和批处理两种。批处理是先存储后处理,而流处理则是直接处理数据。挖掘的任务主要是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分类、预测、时序模式和偏差分析等。 5)大数据的价值:决策支持系统 大数据的神奇之处就是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数据进行分析,它能够精确预测未来;通过对组织内部的和外部的数据整合,它能够洞察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它能够代替人脑,承担起企业和社会管理的职责。 6)数据的使用 大数据有三层内涵:一是数据量巨大、来源多样和类型多样的数据集;二是新型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三是运用数据分析形成价值。大数据对科学研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生活等各个领

解析信息写作方法

解析信息写作方法 【精】解析信息写作方法 如何提高信息的产出率、命中率,这是每位组工干部所关注的。现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与学习体会,就如何写好组工信息,与大家共同进行探讨和交流。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信息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信息就是反映工作的文稿,是有价值的、客观情况的反映。层次高的信息是对原始信息的归纳、综合,是各级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信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具有宏观性。信息主要是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的,它所产生的效应直接或间接体现在决策方面。要求撰写信息人员围绕工作主题、单位工作中心工作抓大问题,抓有碍全局的实际问题,抓政策性问题,抓重要的监管动态以及重大的社情民意,而不是摄取小镜头,捕捉小花絮。二是具有真实性。与新闻报道不同,新闻报道要注重政治影响,而信息则要求实事求是。不管是喜是忧,都必须如实报告。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决不允许在数字上来大概加估计。三是具有权威性。信息必须经过本级领导审查后方可报出,应该是具有严肃性的'官方消息,决不是不加约束混淆视听的小道消息。 信息具有四个方面的作用,简单讲就是,宣传、协调、交流和引导。 二、信息的采编技巧 (一)要学会取材。有的同志反映,身边眼前都是平平常常的业务工作,哪有那么多具有价值的信息呢?信息从哪里来呢?通过积累和实践摸索,有14条采集信息的途径可以利用,用言简意赅的98个字加以概括,那就是:文件堆里挖;

翻阅材料筛;讲话稿中捡;领导口中理;联系上下摸;会议之中捕;参与活动追;重大事件抢;深入基层拾;关注新闻抓;掌握规律掏;情况反馈传;跟踪问效知;利用网络选。信息就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只要我们勤奋加刻苦,敏锐而深入,还会拓展出更多的渠道来,也一定会发现信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要注重时效。信息就像山里的药材,适时是宝,过时是草。要勤写快报,准确性中求快,新中求活,实中求深,是提高信息产出率的高招实招。同样一件事,你抢先一步,可能被录用,如果滞缓半拍,很可能被打入冷宫。 (三)要体现特色。条条块块承担的职能不同,信息的产生势必各有侧重。只有注重挖掘工作中的亮点,聚焦工作中的难点,采集领导关注的热点,信息工作才能源头活水滚滚来。 (四)要实事求是。编撰信息必须树立实事求是的文风,不做假大空的文章。不乱提诸如战略、战役、战术、方略等过高的口号。语言要求准确、朴实、精练、明快、提神,避免客套话和空话。 (五)要对号入座。要根据信息层次不同,需求不同,量体裁衣,看菜吃饭,适合于哪一级信息刊物用的就报给哪一级,内外有别。各有侧重,不搞一刀切,一锅煮。 三、信息的写法 (一)细琢鲜明标题。标题是信息内容的统帅、纲领。题常意要新,意常题要新,这是对标题较高的要求。如何写好标题:是题文一致。标题必须与内容一致,不能用一些不适当的副词、形容词,以免华而不实、故弄玄虚。同时,标题的观点在信息中要有充分的依据,语言精准,让人想看下去。内容准确,少不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效果等。

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模型及其应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海因里希在《工业事故预防》一书中最先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论,阐明了导致伤亡事故的各种因素之间以及这些因素与事故、伤害之间的关系。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即伤害与各原因相互之间具有连锁关系。 海因里希把工业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具有如下因果关系的事件的连锁:①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 ②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所导致的;③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④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的,或者是由于先天遗传因素造成的。 于是,海因里希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如下5种因素: 第一,遗传及社会环境。遗传因素及社会环境是造成人的缺点的原因。遗传因素可能使人具有鲁莽、固执、粗心等对于安全来说属于不良的性格,社会环境可能妨碍人的安全素质培养,助长不良性格的发展。这种因素是因果链上最基本的因素。 第二,人的缺点。即由于遗传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所造成的人的缺点。人的缺点是使人产生不安全行为或造成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这些缺点既包括诸如鲁莽、固执、过激、

神经质、轻率等性格上的先天缺陷,也包括诸如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等的后天不足。 第三,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所谓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那些曾经引起过事故,或可能引起事故的人的行为,或机械、物质的状态,它们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海因里希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由于人缺点而产生的,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第四,事故。事故是由于物体、物质、人等的作用或反作用,使人员受到或可能受到伤害的、出乎意料的、失去控制的事件。 第五,损害或伤害。即直接由事故产生的财物损坏或人身伤害。上述事故因果连锁关系,可用5块多米诺骨牌对该过程形象地加以描述:如果第一块骨牌倒下(即第一个原因出现),则发生连锁反应,后面的骨牌相继被碰到(相继发生)。最后一块骨牌即为伤害。 因此,海因里希连锁理论又被称为多米诺骨牌理论。该理论从物理学的作用与反作用角度阐明了导致伤亡事故的各种因素之间以及这些因素与伤害之间的关系,最先提出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概念,指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或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即移去因果连锁中的任一骨牌,将连锁破坏,中断事故连锁进程,从而达到预防伤害事故的目的。同时建立了事故致因的“事件链”这一重要概念,清楚地验证了在事故过程中

XML解析技术研究

XML解析技术研究 摘要:XML作为过去十年中出现的最流行的技术之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其中XML解析技术是XML应用的关键。本文介绍了XML解析技术的研究动向,分析和比较了4种XML解析技术的优劣,并归纳总结了应用系统设计中选取合适的XML解析技术的原则。 1 引言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是由World Wide Web 联盟(W3C)定义的元语言,即一种关于语言的语言。XML的设计源于SGML (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标淮通用标记语言),是SGML 的子集,其目的是为了促进Internet上结构化文档的交换。简单的说,XML是一组规则和准则的集合,用于以无格式文本来描述结构化数据[1].1996年W3C联盟就开始从事XML的标准化工作,并于1998年2月10日发布了XML1.0. XML的出现给分布式计算领域带来了重大影响,其力量源于它的数据独立性[1].XML是纯数据描述,与编程语言、操作系统或传输协议无关,从而将数据从以代码为中心的基础结构所产生的约束中解放出来,让数据能够在Web上更自由的流通。 然而XML本身只是以纯文本对数据进行编码的一种格式,要想利用XML,或者说利用XML文件中所编码的数据,必须先将数据从纯文本中解析出来,因此,必须有一个能够识别XML文档中信息的解析器,用来解释XML文档并提取其中的数据。然而,根据数据提取的不同需求,又存在着多种解析方式,不同的解析方式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环境。选择合适的XML解析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应用系统的整体性能,因此,了解和区分各种不同的XML解析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2 XML解析技术分析 所有的XML处理都从解析开始,无论是使用XSLT或Java语言,第一步都是要读入XML文件,解码结构和检索信息等等,这就是解析,即把代表XML文档的一个无结构的字符序列转换为满足XML语法的结构化组件的过程。 2.1 XML解析技术的分类 根据从XML中获取数据的简易性,性能和最终所得到的数据模型的不同,XML 解析技术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 1)面向文档的流式解析; 2)面向文档的对象式解析; 3)面向文档的指针式解析;

视频分析技术的原理

视频分析技术的原理 视频分析技术通常采用背景分离(背景减除)技术来进行图像变化的检测(所有的视频分析模式,如入侵、丢包、逆行等都是一种模式的图像变化)。其思路是对视频帧与基准背景图像进行比较,相同位置的像素(区域)变化则认为是变化了的区域,对这些区域进一步处理、跟踪、识别,得到包括目标位置、尺寸、形状、速度、停留时间等基本形态信息和动态信息,完成目标的跟踪和行为理解之后,也就完成了图像与图像描述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使系统进一步进行规则判定,直到触发报警。 背景减除法是目前普遍使用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其算法本身需要大量的运算处理资源,并且仍然会受到光线、天气等自然条件及背景自身变化(海浪、云影、树叶摇动等情况)的影响。但是,针对不同的天气以及自然干扰,已经有多种附加算法(过滤器)应用来弥补这些缺陷,随着芯片能力的提升及算法改进,相信视频分析技术会进一步成熟。 视频内容分析的关键技术 前景目标的探测是视频分析技术实施的前提条件。背景减除法是目前视频分析技术中用于前景目标探测的最常见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当前图象和背景图象的差分(SAD)来检测出运动目标(区域)的一种方法。此方法可以提供比较完整的运动目标特征数据,精确度和灵敏度比较高,具有良好的性能表现,但对动态场景的变化,如光线变化情况也比较敏感。背景减除法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当前图像与背景图像模型做差后形成运动目标区域,即图中的小船。 动目标区域,即图中的小船。 背景模型的建立是背景减除法的关键所在。通常,视频分析算法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背景学习”,所谓背景学习,实质上是利用时间平均图像的方法,将背景在一个时间段(如30秒钟)内的平均图像计算出来,作为该场景的背景模型。那么,“背景学习”时间结束后,系统仍然需要具有“背景维护”的能力,之前建模的背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样能保证系统对场景内的图像变化不那么敏感,如光线变化、影子等等,因此,开发出实用、有效的背景模型以适应动态、复杂的场景是目标探测及视频分析技术的关键。 视频分析的工作流程 视频分析实质是人工智能的一部分,是通过模仿人类的工作过程来实现的。人类通过眼睛这个“传感器”实现视频的采集、预处理、处理然后将真实图像传送给大脑,大脑并不是对所有传送过来的图像进行整体的分析处理,而是采用多

信息分析方法习题

信息分析方法习题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信息分析方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信息分析有许多相关概念,但以下概念中与信息分析无关的是【 A 】 A.信息组织 B.技术跟踪 C.数据分析 D.情报研究 2.信息分析的目的是 【 D 】 A.为信息咨询服务 B.为科学研究服务 C.为信息管理服务 D.为科学决策服务 3.信息分析工作中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 【 D 】 A.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B.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C.研究的相对独立性 D.以上全是 4.信息分析的基本功能是整理、评价、预测和 【 A 】 A.反馈

B.综合 C.评价 D.推理 5.信息分析中进行多因素之间关系的定量研究,主要依赖以下哪种方法【 D 】A.系统分析 B.社会学 C.预测学 D.统计学 6.文献收集中的检索方法有多种。从时间上看,如果是从与课题相关起止年代由远而近地开始查找,这种检索方法则是【 B 】 A.追溯法 B.顺查法 C.倒查法 D.常规法 7.对照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以确定其间差异点和共同点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称 为【 C 】A.因素法 B.差量法 C.比较法 D.相关法 8.一切推理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D 】 A.常规推理、直言推理

B.简单判断的推理、复合判断的推理 C.假言推理、选言推理 D.演绎推理、归纳推理 9.考察某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而推出该类事物都具有此属性的推理形式 是【 B 】A.常规推理 B.简单枚举推理 C.假言推理 D.选言推理 10.特尔菲法中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可以用以下哪一个来表示 【 D 】 A.评分的算术平均值 B.对象的满分频度 C.对象的评价等级和 D.协调系数和变异系数 11.下列各句话中,以下哪一句没有采用相关分析【 C 】 A.山雨欲来风满楼 B.瑞雪兆丰年 C.一年之计在于春 D.春江水暖鸭先知 12.回归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 【 A 】

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是从大量典型事故的本质原因的分析中所提炼出的世故机理和事故模型,利用它可以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分析出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为我们认清安全事故产生的本质根源和指导事故调查提供了理论依据。 现如今,最先进的事故致因理论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系统安全理论。按照系统安全的观点,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安全的事物,任何人类活动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能够造成事故的潜在的危险因素称作危险源,他们是一些物的故障、人失误、不良的环境因素等。某种危险源造成人们伤害或物质损失的可能性称作危险性,它可以用危险度来度量。 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系统安全强调通过改善物的系统的可靠性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从而改变了以按人们只重视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忽略硬件故障在事故致因中作用的传统观念。作为系统元素的人在发挥其功能时会发生失误,人失误不仅包括了工人的不安全行为,而且涉及设计人员、管理人员的各类人员的行为失误,因而对人的因素的研究也较之前更深入了。 按照事故致因理论,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描述为:基本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伤害。从事物发展运动的角度,这样的过程可以被形容为事故致因因素导致事故的运动轨迹。 如果分别从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两个方面考虑,则人的因素的运动轨迹是:1)遗传、社会环境或管理缺陷。 2)由于1)造成的心理、生理上的弱点,安全意识低下,缺乏安全知识及技能等特点。 3)人的不安全行为。 而物的因素的运动轨迹是: 1)设计、制造缺陷。 2)使用、维修保养过程中潜在的或显现的故障、毛病。机械设备等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由于磨损、老化、腐蚀等原因容易发生故障;超负荷运转、维修保养不良等都会导致物的不安全状态。 3)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因素的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的运动轨迹的交点,即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同地出现,则将发生事故。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情况下人与物又互为因果。例如:有时物的不安全状态诱发了人的不安全行为,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又促进了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发展,或者导致新的不安全状态出现。因而,实际的事故并非简单地按照上述的人、物两条轨迹进行,而是呈现非常复杂的因果关系。轨迹交叉论作为一种事故致因理论,强调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在在事故致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按照该理论,可以通过避免人与物两种因素运动轨迹交叉,即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

第六讲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

第六讲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 (教案) 【解读考点】 所谓“归纳”就是把具体的内容加以抽象、提炼;所谓“要点”就是事情涉及的重要方面。“内容要点”就是通过归纳、总结分析事情的原因、结果、影响等。文章的内容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全文的。概括“中心意思”就是用简明的语言归纳文章的核心内容或作者的思想观点,其形式就是“通过什么,表现了什么,有什么影响”等。“作者观点态度”其实就是理解作者对文中涉及的某问题、某现象的看法。本考点是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意,对具体的内容加以概括,对复杂的内容加以整理。 【考查方式】 1、根据要求归纳要点: (1)试用自己的话归纳作者关于XX的感受;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XX进行描述; (3)从全文来看,作者的看法(感受)是什么; (4) 作者对XX的看法表现在哪些方面。 2、概括文章或文段的主旨 (1)试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旨; (2)对某文段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 (3)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某段的内容。 3、分析归纳作者的观点态度 (1)下列表述符合(不符合)作者看法的一项 (2)文章阐述了作者对XX的看法,请简要概括。 (3)请分析概括作者对XX所持的态度(即归纳要点)。

【方法指导】 一、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1、归纳内容的步骤。 【步骤】整体阅读,分清文体,理解文意(弄清作者写了人、物、事、理,怎么写的)——跳出文章,结合背景,整体把握主旨(文章涉及到哪些社会问题,有哪些潜台词,弦外音)——舍本逐末,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的真意和灵魂,即作者写作的真实意图)。 科技文:说明对象是什么——有何特点——有何价值(对社会有何意义) 社科文:中心观点是什么——有无分论点——用什么材料论证——结构特点——语言特点 文学作品:写了什么人、事——人(事、物)有何特点——表达了什么感情——如何评价这些人。 2、明确主旨的角度。 (1)从文章的题目入手。如《古都的秋》作者借助对古都的秋景和景物的描写,揭示了古都的秋“来得清净、悲凉”的特点,抒发对古都的热爱。 (2)从开头、结尾入手。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的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就就会使人感觉到。”“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作者高度评价马克思对无产阶级、历史科学等方面的贡献,抒发对他的崇敬之情。 (3)从写作背景、文章关键句入手。如:“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拿来主义》 作者针对如何批判继承文化遗产提出“拿来主义”的观点,主要从揭露“送去主义”、“送去者”与“送来”者的奴才主子关系、“送来者”的本来面目,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态度等方面来阐述的。 (4)从散文的类型入手。 记叙类:以记人物叙事为主,主要看作者所写的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握画龙点睛的句子,分析赞扬了什么精神,鞭策了什么世风; 抒情类:以抒发作者主观的感情为主,主要看抒情的方式,直接还是间接。间接看是借景抒情还是托物言志、借古讽今,还看流露什么感情,阐发了什么哲理。(包括哲理散文) 议论类:以议论为主,主要看作者的观点,借助哪些生动形象的材料来论证的。

信息分析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基础篇1 信息分析概论 1.1信息分析的含义 1.1.1信息分析的定义 1.1.2相关概念解析 1.1.3相关领域解析 1.2信息分析的类型 1.2.1按领域划分 1.2.2按内容划分 1.2.3按方法划分 1.3信息分析的特点与作用 1.3.1信息分析的特点 1.3.2信息分析的作用 1.4信息分析的产生与发展 1.4.1信息分析的产生 1.4.2信息分析的发展 2信息分析的流程 2.1课题选择 2.1.1课题来源 2.1.2选题原则 2.1.3课题类型 2.1.4选题程序 2.2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2.3信息收集 2.3.1文献信息收集方法 2.3.2非文献信息收集方法 2.4信息整理、鉴别与分析 2.4.1信息整理 2.4.2信息鉴别 2.4.3信息分析 2.5报告编写 2.5.1研究报告的结构 2.5.2研究报告的撰写程序 2.5.3研究报告的类型

3信息分析方法 3.1方法与方法论 3.1.1方法的概念 3.1.2方法论的概念 3.2信息分析方法的来源 3.2.1逻辑学的方法 3.2.2系统分析的方法 3.2.3图书情报学的方法 3.2.4社会学的方法 3.2.5统计学的方法 3.2.6未来学(预测学)的方法 3.3信息分析方法体系 3.3.1信息分析方法的历史发展 3.3.2信息分析方法的分类 3.3.3信息分析方法的体系机构 第二部分方法篇4逻辑思维方法 4.1比较法 4.1.1概念 4.1.2注意点 4.1.3应用 4.2分析与综合 4.2.1分析 4.2.2综合 4.2.3分析与综合的关系 4.3推理 4.3.1概念 4.3.2推理在信息分析中的应用 4.3.3演绎与归纳的关系 5特尔菲法 5.1概述 5.1.1特尔菲法的由来 5.1.2特尔菲法的特点 5.1.3特尔菲法的用途

事故致因系统分析答案 (1)

单选题 1. 人类认知事故致因的发展脉络是:√ A系统论—宿命路—经验论 B宿命论—经验论—系统论 C系统论—经验论—宿命论 D经验论—系统论—宿命论 正确答案: B 2. 在导致事故发生的三个因素中,直接原因是:√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物的不安全状态 C管理因素 D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正确答案: D 3. 博德管理失误的因果连锁模型就像多米诺骨牌,其中前三块的直接原因不包括:√ A管理 B缺陷 C触发 D双误 正确答案: C 4. 在事故人因逻辑关系中,人因失误不包括:√ A物因缺陷 B决策差错 C人机差错 D过度负荷 正确答案: A

5. 由一连串因素导致,以因果关系依次发生,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工业伤害事故。这种理论属于:√ A本质安全理论 B轨迹交叉理论 C因果连锁理论 D自然灾害理论 正确答案: C 6. 施工组的组长要求员工系上安全带,员工没有系,组长也没有再要求。这种情况属于: √ A要求不当 B人的差错 C标准不合 D控制不足 正确答案: A 7. 在一个系统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形成过程中一旦发生时空运动轨迹交叉,就会造成事故。这种理论属于:√ A本质安全理论 B轨迹交叉理论 C因果连锁理论 D自然灾害理论 正确答案: B 8. 违章环境和侥幸环境具有四个特性,其中不包括:√ A习惯性 B个体性 C排他性 D传承性

正确答案: B 9. 在事故人因逻辑关系中,导致决策差错的观念失误有三个因素,其中不包括:√ A价值取向 B心理特质 C上级评价 D违章环境 正确答案: B 10. 在事故人因逻辑关系中,导致人机差错的设施的状况有三个因素,其中不包括:× A设备缺陷 B设备性能 C体质条件 D环境不良 正确答案: C 11. 设备除了一些偶发的事故外很少出现故障,说明其正处于生命周期中的:√ A磨合期 B适应期 C老化期 D健康期 正确答案: D 12. 生物节律是导致人的过度负荷的一个重要因素。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节律元素的是:√ A体力节律 B精神节律 C情绪节律 D智力节律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

附件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 (试 行) 第一章 总 则 1.1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进程,增强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编制《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1.2适用范围 1.2.1本指南适用于指导城市、城市群及区域开展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来源解析工作。 1.2.2本指南内容包括开展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的主要技术方法、技术流程、工作内容、技术要求、质量管理等方面。 1.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3—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 14506.30-2010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30部分:44个元素量测定 GB/T 14506.28-2010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28部分:16个主次成分量测定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7年第4号 关于发布《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的公告 HJ 618-2011 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 重量法 HJ/T 194-2005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HJ/T 393-2007 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 当上述标准和文件被修订时,使用其最新版本。 1.4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颗粒物污染源:向大气环境中排放固态颗粒污染物的排放源统称颗粒物污染源。 环境受体:受到大气污染物污染的环境空气统称环境受体,简称受体。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通过化学、物理学、数学等方法定性或定量识别环境受体中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来源。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方法:用于开展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 —4—

信息分析总结

一、填空、选择 1、素材的收集主要以文献调查、实地调查为主。 2、在四种实际调查形式中,又以问卷调查为实际调查的主要方法。 3、信息资料通常从可靠性先进性适用性等几个方面加以鉴别。 4、网上调查的基本方法是站点法 5、信息分析过程中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和研究的相对独立性,是为了保证信息分析的科学性 6、可以从作者、出版者、文献类型、来源、被引用率、引文、程度、密级等方面判断收集素材的:可靠性 7、可以从实物研制者、生产机构、商标、关键技术内容、实践效果等方面判断可靠性 8、可以从发言者、场合、内容、其他观众的反应等方面判断收集素材的:可靠性 9、可以从生产日期、生产机构、生产手段、信息内容、实践效果等方面判断:先进性 10、可以从发言者、发言时间、发言场合、发言内容等方面判断收集素材的:先进性 11、可以从信息发生源和信息吸收者吸收条件的相似性来判断收集素材的:适用性 12、信息分析预测产品的主力军是哪类产品研究报告类产品 13、从信息分析的研究内容上看,主要有跟踪、比较、预测、评价等类型。 14、信息分析有许多相关概念,但以下概念中与信息分析无关的是:信息组织 15、从工作性质上看,信息分析应属咨询业的范畴。 16、发散性思维及其运用的本领导致了出色专家与普通专家之间的区别. 17、信息分析的目的是:为科学决策服务 18、一切推理可以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两大类。 19、反馈性是特尔菲法的核心。 20、特尔菲法中调查表设计时,调查问题的数目一般应限制在(25)个以内。 21、对事件实现时间预测结果的数据处理应该用中位数及上下四分点来表达。 22、布拉德福定律是运用在文献分散理论领域的一种文献学理论。 23、显著性水平α=0.02时,表示置信程度为: 98% 24、当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的γ=-0.952时,表明两个变量呈负相关关系。 25、在回归分析中,如果存在几个模型可供选择,则应选择对应于剩余平方和为最小的模型。 26、指数平滑法中的加权系数a一般取值范围为:0.10—0.50 27、对于修正指数曲线y=K—ab t,若数据点为20个,则计算系数b时应开 6 次 方。 28、只有满足条件K>0, 0

信息分析方法习题

《信息分析方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信息分析有许多相关概念,但以下概念中与信息分析无关的是 【 A 】 A.信息组织 B.技术跟踪 C.数据分析 D.情报研究 2.信息分析的目的是 【 D 】 A.为信息咨询服务 B.为科学研究服务 C.为信息管理服务 D.为科学决策服务 3.信息分析工作中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 D 】A.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B.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C.研究的相对独立性 D.以上全是 4.信息分析的基本功能是整理、评价、预测和【 A 】 A.反馈 B.综合 C.评价 D.推理 5.信息分析中进行多因素之间关系的定量研究,主要依赖以下哪种方法【 D 】 A.系统分析 B.社会学 C.预测学 D.统计学 6.文献收集中的检索方法有多种。从时间上看,如果是从与课题相关起止年代由

远而近地开始查找,这种检索方法则是【 B 】 A.追溯法 B.顺查法 C.倒查法 D.常规法 7.对照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以确 定其 间差 异点 和共 同点 的一 种逻 辑思 维方 法称 为 【

C 】A.因素法 B.差量法 C.比较法 D.相关法 8.一切推理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D 】 A.常规推理、直言推理 B.简单判断的推理、复合判断的推理C.假言推理、选言推理 D.演绎推理、归纳推理 9.考察某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 属性 而推 出该 类事 物都 具有 此属

性的 推理 形式 是 【 B 】A.常规推理 B.简单枚举推理 C.假言推理 D.选言推理 10.特尔菲法中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可以用以下哪一个来表示 【 D 】 A.评分的算术平均值 B.对象的满分频度 C.对象的评价等级和 D.协调系数和变异系数

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是从大量典型事故的本质原因中所分析、提炼出的事故机理和事故模型。这些机理和模型反映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性,能够为事故原因的定性、定量分析及事故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一、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一)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最早由海因里希(Heinrich)提出,又称海因里希模型或多米诺骨牌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即伤害与各原因相互之间具有连锁关系。海因里希将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以下五个因素,如下图所示。 海因里希的多米诺骨牌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事件按一定顺序互为因果依次发生。这些事件可以用5块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如果第一块骨牌倒下(即第一个原因出现),则发生连锁反应,后面的骨牌会相继被碰倒(相继发生),如下图所示。

该理论积极的意义在于,如果移去因果连锁中的任一块骨牌,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中止。海因里希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要移去中间的骨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或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避免伤害的发生,如下图所示。 海因里希的理论对事故致因连锁关系的描述过于绝对化、简单化。事实上,各个骨牌(因素)之间的连锁关系是复杂的、随机的。前面的牌倒下,后面的牌不一定倒下。事故并一定造成伤害,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也并不一定造成事故。尽管如此,海因里希的理论促进

了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成为事故研究科学化的先导,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二)现代因果连锁理论 1.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在海因里希的事故因果连锁中,把遗传和社会环境看作事故的根本原因,表现出了它的时代局限性。尽管遗传因素和人成长的社会环境对人员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却不是影响人员行为的主要因素。在企业中,若管理者能充分发挥管理控制技能,则可以有效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博德(Frank Brind)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与现代安全观点更加吻合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同样为5个因素,如下图所示。 (1)管理缺陷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由于各种原因,完全依靠工程技术措施预防事故既不经济也不现实,只能通过完善安全管理工作,经过较大的努力,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企业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只要生产没有实现本质安全化,就有发生事故及伤害的可能性,因此,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安全管理系统要随着生产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完善,十全十美的管理系统不可能存在。由于安全管理上的缺陷,致使能够造成事故的其他原因出现。 (2)个人及工作条件的因素 这方面的因素主要是由于管理缺陷造成的。个人因素包括缺乏安全知识或技能,行为动机不正确,生理或心理有问题等;工作条件因素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设备、材料不合适,以及存在温度、湿度、粉尘、气体、噪声、照明、工作场地状况(如打滑的地面、障碍

选用一个交通事故案例,结合事故致因理论 分析

交通安全过程作业 选用一个交通事故案例,结合事故致因理论,系统阐述说明事故是可以预防的或避免的。字数1000字以上。 案例: 中新社临汾3月16日电(李典平)16日凌晨5时许,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108国道与霍侯路交叉路口处发生特大交通事故,一辆陕西榆林籍重型半挂货车与临汾汽运公司一辆宇通牌客车惨烈相撞,导致12人死亡,16人受伤。 当日上午7时,记者在事故现场看到:宽阔的柏油路面上,散落着大面积的碎玻璃碴,背包、被褥、矿泉水瓶子、食品盒子等物品,一条轮胎、一只油箱被撞得脱离车体。在油箱附近,躺着4名车祸中被甩到路面的乘客。经急救人员确诊,4人当场死亡。 车牌号为晋L36267的宇通牌客车被撞飞到柏油路面外侧的沟里,该车前部受损严重,车内卧铺座位损毁严重,车体随处可见斑斑血迹。距离该车几十米远的地方,“陕KM662挂”重型半挂货车的车厢斜栽在边沟内,车厢右侧是与车厢完全“分家”的车头。 记者在事故现场看到,这里是一个很大的交叉路口,但没有安装红绿灯。据悉,事故发生时,陕K79136(陕KM662挂)解放牌半挂重型货车内有3名乘员(核定乘员为4名),晋L36267宇通牌客车内有27名乘员(核定载客人数为55人)。此次事故造成9人当场死亡,另有3人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还有16人受伤。 事发后,临汾市尧都区消防中队于清晨5时51分接到报警,18名消防官兵抵达事故现场,对被困客车内的十几名乘客进行施救。6时3分许,大客车的车门被成功破拆。经过消防和交警、急救人员的共同努力,被困在车内的10余名乘客首先被紧急转移到救护车上,随后,被卡在车内的3名乘客也被相继救出。7时30分,客车内的被困人员全部救出,货车内的2名被困人员也被救出。 分析: 根据美国人海因里希在《工作事故预防》一书中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认为伤害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的事件按一定因果关系依次发生的结果。因为两辆车子发生碰撞,因此产生了人员伤亡。车辆不相撞,便没有财产损失、人员伤亡。 交通事故中,驾驶者承担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是交通事故产生的重要因素。发生事故可能是驾驶人的疲劳驾驶、驾驶人的粗心大意等因素所致。但驾驶者不是唯一造成交通事故产生的因素。车辆的设备条件、性能等也直接影响着事故的发生,其中包括车辆刹车灵敏度、车轮摩擦系数等。要减少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驾驶者要避免疲劳驾驶,开车时集中注意力,将车速控制在一个安全平稳的范围,经常检查车辆情况,一旦发现有问题立即修理。 葛登提出的事故发生机理理论认为,对于事故,一要考虑人的因素,二要考虑环境的因素,三要考虑引起事故的媒介。在这次事故中,人的因素在于驾驶人的疲劳驾驶或粗心大意或急切赶路等原因。事故发生在凌晨5时许,天还没完全亮,道路可见性比较差,事故发生地在交叉路口较易造成交通事故,这是事故产生的环境因素。引起事故的媒介是两辆车同时自不同方向经过同一交叉路口,两车所行线路有冲突点。驾驶者严谨驾驶,尽量避免晚上、雨天等道路状况不好的时候开车出行,即使出行也要加倍关注路况,减速行驶。道路设计时,尽量减少交叉冲突点的产生。 瑟利提出的瑟利模型以人对信息的处理过程为基础描述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这场交通事故有可能是驾驶人对路面信息、行车情况等信息的处理过程中发现失误,进而引发了这场严重交通事故。驾驶者在驾驶车辆时要集中注意力,即使准确得对路况和车况的变化等做出正确的处理,才能有效避免交通事故产生。

旋转知识点归纳解析

旋转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1:旋转的定义及其有关概念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O 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 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定点O 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如果图形上的点P 经过旋转到点P ',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 如图1,线段AB 绕点O 顺时 针转动0 90得到B A '',这就是旋转,点O 就是旋转中 心,A AO B BO '∠'∠,都是旋转角. 说明: 旋转的范围是在平面内旋转,否则有可能旋转为立体图形,因此“在平面内”这一条件不可忽略.决定旋转的因素有三个:一是旋转中心;二是旋转角;三是旋转方向. 知识点2:旋转的性质 由旋转的定义可知,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这说明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由此得到如下性质: ⑴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对应点的排列次序相同. ⑵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 ⑶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⑷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例1 、如图2,D 是等腰Rt △ABC 内一点,BC 是斜边,如果将△ADB 绕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到△C D A '的位置,则 ADD '∠的度数是( )D A.25 B.30 C.35 D.45 分析:抓住旋转前后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等性质,本题就很容易解决. 由△C D A '是由△ADB 旋转所得,可知 △ADB ≌△C D A ',∴AD =D A ',∠DAB =∠AC D ',∵∠DAB +∠DAC =090, ∴∠AC D '+∠DAC =090,∴∠045='D AD ,故选D. ' 图1 图2

解析技术

北大青鸟中关村 解析技术–解析XML文件 在千禧年左右,当XML 第一次出现在很多Java 开发人员面前时,有两种基本的解析XML 文件的方法。SAX 解析器实际是由程序员对事件调用一系列回调方法的大型状态机。DOM 解析器将整个XML 文档加入内存,并切割成离散的对象,它们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树。该树描述了文档的整个XML Infoset 表示法。这两个解析器都有缺点:SAX 太低级,无法使用,DOM 代价太大,尤其对于大的XML 文件—整个树成了一个庞然大物。幸运的是,Java 开发人员找到第三种方法来解析XML 文件,通过对文档建模成“节点”,它们可以从文档流中一次取出一个,检查,然后处理或丢弃。这些“节点”的“流”提供了SAX 和DOM 的中间地带,名为“Streaming API for XML”,或者叫做StAX。(此缩写用于区分新的API 与原来的SAX 解析器,它与此同名。)StAX 解析器后来包装到了JDK 中,在javax.xml.stream 包。使用StAX 相当简单:实例化XMLEventReader,将它指向一个格式良好的XML 文件,然后一次“拉出”一个节点(通常用while 循环),查看。例如,在清单1 中,列举出了Ant 构造脚本中的所有目标:清单1. 只是让StAX 指向目标import java.io.*; import https://www.360docs.net/doc/876253747.html,space.QName; import javax.xml.stream.*; import javax.xml.stream.events.*; import javax.xml.stream.util.*; public class Target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for (String arg : args) { XMLEventReader xsr = XMLInputFactory.newInstance() .createXMLEventReader(new FileReader(arg)); while (xsr.hasNext()) { XMLEvent evt = xsr.nextEvent(); switch (evt.getEventType()) { case XMLEvent.START_ELEMENT: { StartElement se = evt.asStartElement(); if (se.getName().getLocalPart().equals("target")) { Attribute targetName = se.getAttributeByName(new QName("name")); // Found a target! System.out.println(targetName.getValue()); } break; } // Ignore everything else } } } } } StAX 解析器不会替换所有的SAX 和DOM 代码。但肯定会让某些任务容易些。尤其对完成不需要知道XML 文档整个树结构的任务相当方便。 请注意,如果事件对象级别太高,无法使用,StAX 也有一个低级API 在XMLStreamReader 中。尽管也许没有阅读器有用,StAX 还有一个XMLEventWriter,同样,还有一个XMLStreamWriter 类用于XML 输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